第一篇:压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新思路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新思路
张家港市南丰小学赵新梅215628TEL:***
小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难写,很多语文老师也觉得作文课难教,。在作文教学中,有些学生在老师给了题目之后,就急忙提笔写。还有些学生感到题目难写,很长时间静不下心来,不知该怎样写,紧皱眉头、唉声叹气或是东张西望,甚至坐立不安。对于这两种学生,其实他们都写不出好文章。那么,该如何解决这种“作文难”现象呢?笔者作了如下思考:
一、“作文难”的现象分析
(一)自由表达的欲望和能力被抑制
作文是一种表达,是人的一种需要,它应该像人们平时说话一样自然、愉快。美国教育学者认为,在学习写作以前学生们一般都认为自己本来就会写作,他们甚至能自己“出版”书籍。令人遗憾的是,从语文课上开始作文教学以后,我们的学生就越来越不能“自由”地表达了。许多教师因目标设计及教学方法不当,致使学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热情,写作能力得不到较大的提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刻意地追求内容的“新意”
人们常说:“童言无忌。”在作文中学生也是这样。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做了什么就会在作文中如实地写出来,真实中透露出儿童的天真,真实中反映出他们纯真的情感世界,没有虚假,没有做作。而往往这样的文章却被老师扣上没有“新意”的帽子,认为学生的选材没有创意,认识肤浅,写得再好,也顶多打个良好。这样一来,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新意”,赢得高分,每次写作文都要挖空心思地想一些与众不同、最好是大家都没
有见过的内容去写。这样的作文看上去很有“新意”,但许多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得他们在作文中无话可说,假话连篇,虚浮夸张,找一些自己都不理解的词句东拼西凑。这样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童心,由于没有亲身经历,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生趣可言。
(三)过度地追求美文佳句的引用
许多老师要求学生能在作文中写出一些闪亮经典的句子和词语,每每在写作文前,总是先让他们从书上摘抄大量的好词佳句背诵,并要求他们把摘抄到的经典的词句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认为这样的作文写出来才够水平。因此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我们就会发现,学生们常常说着一些不符合自己年龄和性格特征的话,让人读了总觉得孩子在说大人话,言不由衷。也许,这个孩子根本就不理解这个词语、这段句子。学生不是名人,但我们却试图以名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说名言;学生不是哲人,但我们却要求他们具有哲人的思辨力;学生不是诗人,但我们却在用诗人的水准去要求他们的语言要生动富有诗意;学生更不是一台复印机,但我们却经常让他们去复制别人的语言。
综观以上现象,如果再这样刻意地让学生去写作文,他们快乐的孩提生活会在作文中失去快乐;学生纯真的情感世界会在作文中失去纯真。若如此长期下去,学生的成长令人担忧。让我们把本该属于孩子的那片纯真快乐的天空还给孩子们吧!
二、作文教学的对策
(一)引导观察,写真实生活
认真观察是为了获得写作的材料。小学生因为年龄小,对事物的观察往往像蜻蜒点水,肤浅、不深刻。教师就应该在平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留心身边的人和事,鼓励他们亲眼见一见,亲口问一问,亲身做一做,养成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看,指的是认真观察。这种观察,不只是把学生简单带出去看一看就算了事,而要重视指导观察。学生在平时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写作前指导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想,就是要求学生开动脑筋,把看到的、听到的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和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思考,悟出新意。“想”要以“看”为基础,而不是凭空乱想。“想”的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小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决定着文章的灵魂,它是核心的东西,所以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不可以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有计划地循序渐进,逐步引导。这种观察能力不是能够一朝一夕立刻提高的,教师要做有心人,在平时的教学和写作实践活动中,善于利用机会,有意识地培养。
(二)优秀范文,引导写作
范文既可以是课文,也可以是精选的作文。“引导”不是指对范文的照本宣科,那样只会造成学生的机械模仿,而是要引导学生对范文进行剖析,体会范文的写作方法,起到引路的作用。我通常的做法为:先让学生根据本次的作文要求,谈谈自己在课前是怎么准备的;然后引导学生回忆最近学过的课文在这些方面的写法;接着出示范文并引导学生思考:范文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后总结提炼出带有指导作用的写作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受益。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三要求写生活中的新发现,这时我问:“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不少的新发现,请举例说说。”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这些新发现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风霜雨雷电等;可能是关于事物的,如蚂蚁认路、向日葵向阳等;也可能是关于人的,如爷爷迷上了电脑、奶奶最近不吃鸡蛋等等。然后,阅读例文,想想小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具体写好“分豆”经过的。学生在探讨中有了写作内容,产生了写作兴趣,经过老师的讲解知道了写作的依据和方法,写作时已无太大的困难。这时,就可以让学生仿写了。
(三)主动交流,互相提升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聆听、协作等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培养,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很快。一个小组里学生的作文都是学生自己读,大家想,各自提出修改方法,然后议一议,辩一辩,经过比较,选择最好的一种,最后修改定稿。可以推荐出一篇组内佳作,拿到全班交流。教师浏览一下修改情况,选出有代表性的几篇作文,让作者和修改者互动交流、并在班上进行集体点评。这样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就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过这种坚持不懈而又循序渐进的作文训练,我相信,学生们的写作水平一定会稳步提高。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任重道远。让我们都来关注作文教学,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用更多更好的个性语言,写出好的作文,把生活描绘得更为精彩,更为真实和更具有感染力。努力让小学生“乐于作文”,让“作文难”现象成为过去式,一去不复返。
参考文献:
[1]曲云《小学生对习作缺乏兴趣的原因和对策》[J].牡丹教育学院学报,2006.2
[2]徐海鹰《浅谈小学生的写作心理》[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6 [3]朱作仁《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4 [4]张耀庭《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例话》[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8
第二篇:小学新思路作文教学实施方案
小学新思路作文教学实施方案
一、活动背景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难点,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作文难,作文教学难;学生怕写,教师怕改,这是一个困扰我们多年的难题。虽然近年来我市有些学校已经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由于受到教材编写、教师素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作文教学耗时低效,甚至有些教师或学生为了在考试中获取高分,急功近利,背诵作文赌题的现象,忽视了习作能力及语文素养的培养。面对作文教学的现状,我们准备在继承传统作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辟创造一条新路,发动各学校一些有识之士,共同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难题,齐心协力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做一些扎扎实实的事情。
二、活动目的吸取现有作文教学经验,开阔小学作文教学的思路,探究新方法,丰富我市小学作文教学形式,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平,促进我市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发展。
三、活动步骤
(一)调研及培训阶段(2014年3月)
1.小学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对我市各小学的作文教学情况摸底调查,对已取得一些经验或正在进行实验以及正在准备实验的学校做一个全面的统计,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2.新思路作文教学研讨。①全市小学语文教育干部和骨干教师对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各抒己见。②教研员对小学新思路作文进行简单讲座,并鼓励各校把小学作文教学工作做好。
(二)实施阶段(2014年4月—2015年5月)
1.跟踪指导:对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校跟踪指导,定期听课、研讨,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2.阶段性研讨:进行经验交流,并对出现的问题做进一步研讨。
(三)成果展示:(2015年5月)。
以课堂教学比赛、经验汇报、论文交流等形式进行乡、校成果展示。
第三篇: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新思路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新思路
海城小学 陈兴跳
当我们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的时候,往往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习作题材经常如出一辙,没有任何新颖性,甚至与一些作文参考书中的例文非常雷同;同时,学生习作似乎没有什么“亮点”,体现学生个性化,能倾吐自我心声的文章实属罕见。于是,教师们常常把抱怨投向学生:为什么不会写作文?为什么总不开启思维想想写些什么?为什么写作水平就那么低,连400字的文章也写不出?自始而终,我们教师们只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于学生的智力水平与能力问题上,根本未曾想过症结就在于自身的教学。
曾经有位学生交给我一本空白作文本内夹一张纸条:老师,我不会写。我非常生气,问这位学生为什么不会写,这位学生的回答竟让我感到触动:老师,我不是不想写作文,而是尽管你在课堂上讲了很多写作方法,可我就是不会写,我想了一天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原来,我在课堂上的作文指导一切都付诸东流,这不得不让我开始注意寻找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很显然,这要求给我们语文教师的启示就是:作文课堂教学应是以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新的有效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习作时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写”向“我要写”转变。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呢?我认为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一、从重视教师的习作方法指导向重视学生的习作感悟转变
过去,我们语文教师非常重视习作方法的指导,文章的“开头———过程———结尾”用什么样的方法写,怎样写都一一讲述得深刻透彻,甚至整节课时间都用于指导上,但往往这种指导总会导致学生的习作千篇一律,毫无创意。学生的个性化容易受到压抑,自然在习作中自我表达的情感也不会流露。然而,要张扬学生自身的习作个性,主动习作极需要依靠学生自身的习作感悟,哪怕教师在作文课堂中只讲了一篇文章开头如何写,只要学生一旦有了习作感悟,他就能按自己的思维发展很快把过程、结尾写出。学生习作感悟就如同我们平常所说的语感一样,有语感,对文字的理解当会顺理成章。因此,我们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从指导与培养学生习作感悟比对学生只进行习作方法指导更为重要。
培养学生的习作感悟,我们可以依靠学生阅读文章,体会写法去培养。例如教师在上作文课前布置学生从文章杂志上找一篇自己喜爱的文章,然后带进课堂进行集体交流,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体会写法。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写法,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除体会自己的文章写法外,还体会了其它许多别的同学喜爱的文章的写法。这样,由学生自己感悟总比老师一味传授写作技巧的效果好得多。
二、从重视学生习作的结果性向重视学生习作的发展性过程转变
假若教师以看学生习作结果来衡量学生的学习将会产生低效率的作文教学水平。因为我们的教师往往从学生习作的字数,学生习作中的文字表达的优美与否,文章结构这些结果来看待学生的习作,这很容易导致教师向学生的习作提出高要求。对于不会写或写不好的学生只会挫伤他们的写作自信心,让学生怕写作文以致写不出文章;对于能写的学生则让他们在习作中只向老师的目标迈进,凑字数、抄袭选文,乱套结构的现象屡屡出现。学生习作根本谈不上有独特的个性,而且这也只不过是“要我写作文”而已。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习作的发展性过程。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写记事作文时,他首先给学生一个字:“雨”,让学生在用上这个字写上一句总起句,写得好的马上给予表扬,然后再给另一词语:“汽车”,要求学生用一段话把“雨”和“汽车”联系上,由于这种重视了习作的发展性过程,而且并非一下子要求学生写的字数很多,所有的学生都能写出了一段话,而且每位学生所叙述的内容也不同,有的叙述了一则交通事故,有的叙述了自己上学迟到的事情,有的叙述了母亲坐汽车送雨衣的故事,有的叙述了让座的事情,有的则叙述了“偷车事件”等。学生习作完全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张扬了个性,作文教学实效大大提高。
第四篇:压题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南白象一小 刘小芬
岁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在这一个学期中,我担任一至六年级美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对这一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上兢兢业业,爱校如家,对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二、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
为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矗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机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要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教学方面,我的收获虽然不及老教师丰富,但是这也是我在美术教学中迈开的第一步,在10月份辅导学生参加南白象街道科技幻想绘画大赛上,我指导学生取得的成绩比较优秀,有6年级的张燕同学获得一等奖,还有4年级的2位同学获得三等奖,在12月份瓯海区“一鸣杯”第六届校园社团文化节主题墙绘大赛上,我们白塔社团作品《下雪喽》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三、经验和教训
1.教师要认真贯彻本教学大纲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 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 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 活泼 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 学手 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6、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 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进和个性发挥,即着眼于实际成 绩,更注重未来发展。
7、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如在讲到点、线、面等概念时,可联系数学中的相关概念来解释。
四、自身素质
课堂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积极参加校外的美术教研活动以及新教师培训,除了听课,评课还注重自学,我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第五篇:压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之我见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之我见
张家港市合兴小学 周小静 联系电话:58872381 从事了多年的音乐教学工作,同行们在一起切磋时,觉得最头疼的就是欣赏教学了。很多时候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表现出一付漫不经心的表情,要不然就是坐立不安,窃窃私语!
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因此我们音乐教师首先从自身教学过程中找找原因,有没有存在以下问题。
1、总是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音乐的含义,往往用过多的语言先来解释音乐,结果学生记住了老师的解释,而对于所欣赏的音乐本身却知之甚少。
2、老师往往无意识地强行让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音乐,却忽略了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理解。
3、老师对乐曲的结构、特色认识不够,未能掌握教学重点,本身也未表现出积极的欣赏,没有以情感人。
4、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一般所见的欣赏教学不外乎是老师播放音乐,完整听,分段听,讲解,再分段听,再完整听„„学生正襟危坐,一节课从头听到尾,难免生出厌烦之情。
5、视听设备品质不佳,播放出来的不是乐音而是噪音,再好的音乐在低劣音响的摧残之下,怎么会受人喜爱?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认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条:
1、课前老师必须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熟悉教学的曲目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老师必须要对所欣赏的曲目事先进行反复聆听和分析并给予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这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
2、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掌握重点,设定目标,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活动方式包括听、动作、歌唱、演奏、表演甚至创作,老师应当活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音乐。
3、以音乐为主体,讲解简明生动:欣赏的主体是音乐,再美的音乐莫过于以其本身美妙的乐声来引人共鸣,言语的描述不能充分表现音乐的美。老师应该尽量少说,只作简要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想象。
4、好的视听器材有助于欣赏教学的教学成效。运用VCD、录像带、录音机、电脑多媒体等基本的教学设备,可使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而具实效。
5、老师应事先录好上课欣赏的音乐,特别是需要反复聆听的片段,要事先剪接,记录位置,以免在课堂上手忙脚乱,耽误时间,影响教学效果。
6、老师本身就是最佳的被欣赏对象:老师随时在学生面前范唱或范奏,并通过形体语言加以展示。要知道自己的亲身演奏或演唱会比音响设备中播放出来的要好千百倍,它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体验,但教师要注意到自己的每一次表现都应具有音乐表现性。
那么如何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对上述几点措施进行更好的实施呢?下面我就结合太仓市沈老师的一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走进交响》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探讨。
本课沈老师带领学生结合乐曲《彼得与狼》来走进交响。《彼得与狼》是一首管弦乐交响曲,乐曲中用各种管弦乐器模仿了彼得、老爷爷,猎人、狼、鸭子、猫、小鸟等人与动物形象以及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故事。沈老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她首先和学生玩游戏:“听听是谁在说话”从而导入到“听乐器来说话”总结出“音色”的概念。接着她又以实物展示各提琴,管乐类,定音鼓等,让学生认识其形状,了解其基本演奏姿势,并出示了各乐器的图片加以总结。接着沈老师又让学生用沙球、双响筒、碰铃、小鼓等打击乐器试着体验演奏交响乐。接下来老师带领学生欣赏《彼得与狼》,让学生听辨乐曲中出现了哪些乐器,再结合老师提供的角色来辨别什么乐器对应什么角色。最后请学生根据音乐的故事情节来表演乐曲。整堂课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乐曲所吸引,参与的积极性极高。
总结她的课堂,我们就会发现:音乐欣赏课堂应穿插以下活动。
一、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故事导入,情境创设等手段使学生有兴趣的进行欣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起他们的共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富于想象的思维特点,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所处生活环境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而一首优秀的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也应该不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
三、运用身体语言让学生大胆表现音乐。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随音乐做身体律动听到音乐即手舞足蹈,似乎是人类不分年龄的自然反应。音乐欣赏教学应运用人们这种天性,让听者“闻乐起舞”。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上,凡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长短、声音的高低等各种变化的动感,均可以身体的动作予以表现,特别是节奏。凡有节奏,就有律动;凡律动均有节奏。个体对音乐的身体反应是直觉的、自然的、即兴的。在课上,我认为学生应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的运动。学生通过走、跳、跑,自行创造表现与他们所听到的音乐相应的动作。每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音乐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做出相应的动作,这就最大限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四、哼唱主题曲调,体会乐曲的音乐形象以儿歌、民歌、名曲为主题的乐曲,最好的欣赏方式就是让学生在乐曲当中发现他们所熟悉的歌曲从而引起兴趣,然后配合音乐哼唱主题,五、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随音乐表现节奏,让学生综合听觉、认知、技能,与作曲家、乐团、打成一片是何等的有趣而有成就感。凡是结构简单、节奏明显、速度适中的乐曲均可在欣赏的时候一起演奏。在欣赏过程当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良好的节奏感,正确的演奏技巧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我发现一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往往会给人们一种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幻觉,即感受音乐似乎并不费力,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顷刻之间即可产生美妙的感觉,激发学生浓厚的听赏音乐的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