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题解读07语文高考大纲

时间:2019-05-12 13:3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压题解读07语文高考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压题解读07语文高考大纲》。

第一篇:压题解读07语文高考大纲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解读07语文高考大纲 作文增加分值是大

势所趋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26更新时间:2006-11-5 21:06:32录入:郝

国勇责编:黄京武

2008年江苏省高考方案正在等待教育部审批,但对众多高中教师的影响才刚刚开始,特别是方案将语文分值增加到160分,偏文考生增加到200分,把高中母语的教学提高到了空前的分量,引起了教师们的深切关注。

昨天,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写作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了江苏省2007年高考作文教学研讨暨信息交流会,吸引了130多名来自全省各地三星、四星级重点高中的一线教师,其中多数是语文组长和学科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现代写作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著名高考作文研究专家、省高考阅卷组专家高朝俊教授,江苏省木并茶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特级教师于树华,南京一中中学教授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蔡肇基3位权威专家受邀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作文教学弱化源于老师“不作为”

昨天的研讨会上,专家们不约而同地呼吁高中一线教师平时加强对作文的研究和教学。他们指出,当前作文教学存在弱化的趋势,主要是高中语文老师“不作为”或者“不会作为”,做不到点子上。

专家们说,当前我省高中作文教学的“不作为”主要表现在,部分老师对作文复习往往停止在“训练”的层面上,缺少有效指导。可能是部分老师对某篇作文如何写自己也缺少深透的认识,他们不能站得高一些给学生以有效指导,以致学生作文老是缺少明显的提升力。

再就是作文的论据贫乏。这与学生平时读书积累太少有关。在阅卷时,专家们经常发现,一个论据被作为“万金油”到处乱用。一个“丛飞”,写这篇文章用了,写那篇文章也用;你也用,他也用。论据的贫乏导致论据使用的庸俗化、雷同化。缺少鲜明的个性化和深刻性,自然很难拿到高分。更严重的是,中学生作文缺少思想,这导致论证过程贫乏,作文不会分析说理,没自己的见解已是不争的事实。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高考作文中胡乱模仿、胡拼乱凑、胡言乱语、不知所云的比

比皆是。学生胡乱模仿一些高考佳作,不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与思考写出真情实感。因为不是从自己心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而是把别人文章中的一些残存乱七八糟地堆砌起来。这样的文章怎能打动人心呢?

作文增加分值是大势所趋

2008年高考方案确定了语文160分的分值,而且选择历史的偏文考生则是200分。总分值增加了,昨天与会的专家和高中一线教师们普遍认为,作文分值肯定会增加,这是大势所趋,但具体增加到70分还是80分,目前很难说。

据介绍,建国初,语文高考就是考一篇作文;后来比重逐渐降低。最近10余年来,包括我省自主命题至今,全国高考作文占卷面的总分数一直在40%以上。由于作文对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考察功能最强,所以多年来增加作文分值的呼声一直不断。尤其是高校从事语文教学的专家更是执著于此。昨天有关专家也透露,教育部考试中心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因此,专家们昨天向记者表示,这次语文总分增加,确实是提高作文分值的好时机。

高朝俊教授认为,前几年加大作文分值的技术条件不具备,因为手工阅作文会带来较大的误差,现在实施了电脑阅卷,并且增加了很多把关措施后,阅卷就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误差了。2007年全国将有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进入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的首次高考。为了让社会对2007年高考有所准备,最近教育部考试中心出台了《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尽管包括江苏在内的自主命题的省市还会出台本省市的《考试说明》,但教育部的《大纲》是各省市出台《考试说明》必须参照的主要依据。江苏省栟茶高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华昨天指出,江苏明年高考命题不会完全按新课标来,但认真研究这份07年的《考试大纲》,对于教师准确把握07年、08年高考语文的命题走向和复习重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关键词一 写作文体

07年大纲将写作文体概括为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三类文章,不再提过去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论述”包括“议论”和“叙述”两种表达方式。提“论述类”而不再提“记叙文”、“议论文”,意味着对高中生而言,所写的文章不宜仍是简单的“记叙”某件事、某个人,而应有一定的“论”的成分,也就是“夹叙夹议”类的文章。“实用类”文章指新闻、通讯、访谈、调查报告、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文章虽然不一定作为高考文体,但高中生要会写,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实用文体的用处很大。“文学类”文章主要指散文、杂文、微型小说、小戏剧、报告文学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新大纲在写作发展等级要求里对“深刻”的要求增加了“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显示对文章本身功能的重视。文章并非是自己写给自己和老师看的,文章具有很重要的社会功能。文章的观点要能对他人具有启发作用,能激浊扬清,促使社会进步。在“丰富”的要求里增加了“论据充实”,显示了对高中生写议论文的明确要求。近几年由于作文“文体不限”,许多考生大写散文或记叙文,议论文有所弱化,看来要引起注意。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新大纲规定作文中“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平时不注意书写正确的考生需要格外注意了。

◆ 关键词二 探究能力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07年大纲在06年大纲的基础上,由五种能力增加了一种“探究”而成为六种能力,跟新课程要求接轨。07年大纲将“鉴赏评价”与“表达应用”的位置作了互换,“鉴赏评价”在前,“表达应用”在后,先阅读,后表达,更符合认知规律。

◆ 关键词三 现代文阅读

07年考试大纲对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现代文阅读”在必考部分要求阅读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在选考部分要求阅读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而06年大纲笼统地要求阅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这样安排必然会体现在将来高考命题上。新大纲在必考现代文阅读部分还删去了“鉴赏评价”,而在选考的文学文本和实用文本部分提出了“鉴赏评价”的要求。

◆ 关键词四 古代诗文阅读

07年新大纲将“名句名篇”安排进“阅读古诗文”部分,因为“名句名篇”是中国古代的名句名篇,这样安排,范围更加明确。而且,不再提出“识记文学常识”的要求,这就意味着“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识记外国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不再纳入考试命题要求。这样处理,比较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往考“文学常识”,往往比较多地脱离了教材的实际,也超出了中学生阅读的实际范围,加重了考生记忆的负担。

◆ 关键词五 语言文字应用

07年新大纲将06年大纲“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改为“语言文字应用”,这样改动使表述更为准确。事实上,高考试卷语言文字只考应用,不考知识。06大纲的要求是“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07大纲改为“正确、准确、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除此之外,新高考大纲对识记字音的要求增加了“常见字”的限制,“常见字”的范围一般在3500字左右,范围大大缩小。考“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也就意味着不考古代汉语中的那些字词。读准“现代汉语普通话常见字的字音”是为了准确地进行口头语言表达和交流。常见的修辞手法要求掌握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其中,反复是新加进去的。

◆ 关键词六 文学类文本阅读

根据《新课程标准》,高中生应当阅读一定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这些名著不一定都选入教材,但作为规定阅读对象,选考命题时就有可能就这些名著出题。这样处理,是为了让学生认

真读些好书,令他们终身有益。

从体裁上看,高中生需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这也体现了新课改模块教学的要求。教学不仅要重视单篇选文的教学,也要重视从宏观上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创作手法。对文学作品全面提出了“感受形象审美体验,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要求,这比过去分析“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已经大大提升了要求。

第二篇:压题doc263解读高考英语大纲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解读高考英语大纲(新课程):一词多义 取胜关键

天津特级教师 俞声弟

一、NMET设计的指导思想

1、命题原则历年保持一致

NMET的设计为两大部分,即:语言知识题和语言运用题。语言知识题的命制原则为:保证知识覆盖面,尽可能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如:时态,非谓语动词,从句,情态动词,冠词,代词和跨文化交际等内容。语言运用题的命制原则为:

(1)语言必须放在实际的、并尽可能不同的情景中运用;例如:

John shut everybody out of the kitchen___________he could prepare his grand surprise for the party.(NMET2002)

A、which B、when

C、so that D、as if(C)

(2)语言必须适合具体的交际行为;例如NMET2003,第6段听力材料

W:Morning,Bob.Lateagain。

M:Oh,I′m so sorry.I can′t tell you how sorry I am.W:Uh,what′s the excuse this time?

M:Uh,I must have turned the clock offand goes back to sleepagain.W:Yeah.And last week one of children wasn′t well.M:Yes,I know.W:Um……

M:Oh,Iam really sorry.I promise it won′t happenagain.Question:What′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omanand the man?

A、Wifeand husband.B、Doctorand patient.C、Bossand secretary.(C)

(3)考核的焦点在于是否达到交际目的;例如:

---Whatabout havingadrink?

---__________.(NMET2000)

A、Good idea B、Help yourself

C、Goahead,please

D、Me,too(A)

(4)语言交际行为除了需要语言能力外,还需要一些其他的能力。

如2003NMET的阅读理解中就涉及了诸如介绍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小狗伴读的教育科学实验,推介费马定理等新书,日语中的外来语以及打印机、复印纸的科普知识等大量的内容。

2、题型结构相对稳定

英语科所要考查的内容比较明确,试卷题型结构比较稳定。从2003年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全部采用这套试卷,并将听力部分计入英语科总分,使得其标准化程度更高。

3、试卷难度几年来基本一致

测试专家认为理想的难度系数应该控制在0.55左右。

二、NMET测试内容

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贯穿在试题的整体设计和各个小题(含语言知识题)的编制过程中。尽可能向考生提供真实可信,情景丰富的语言材料。例如:(NMET2003,第3段听力材料)

M:Mum,I′m watching today′s football game onarecorded tape.If you happen to know the score,please don′t tell me.W:OK.But youare not going to like it.Question:What do we knowabout motherand son?

A、She wants to tell him the result of the game.B、She doesn′t like him to watch TV.C、She knows which team he sup?鄄ports.(C)

语言运用,一般是指听、说、读、写4种能力,但由于实施条件的限制,目前的试卷还没有口语部分。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2003年全国各省均应按30分的分值将该部分计入英语科总分。语言知识题包括语法、词汇类单项题和完形填空题。语法词汇类单项题2002年已减为15题。但需要明确的是,该类试题所占比重的减少,并非意味着不应该继续重视和学习语言知识。如:

1.We′re going to the bookstore in John′s car.You can come with us_________you can meet us there later.(NMET2003)

A、but B、and C、or D、then(C)

2.---I heard they went skiing in the mountains last winter.---It_____true because there was little snow there.(北京2002)

A、may not he B、won't be

C、couldn′t beD、mustn′t be(C)

完形填空是综合性题型,既考查词汇知识,也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同学们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动词词组,形容词,副词并要通过语境应用辨析能力来解题。尤其要关注首尾句的语篇信息。例1:In this small town there was not a single man of importance who would dare to have a house keeper younger than sixty,for fear of what people might say 36.However,when I needed a housekeeper I chose a girl called Cathey,a lovely little girl of seventeen from a vil?鄄lage 37 the coast.But I made my choice 38.After a few days'consid?鄄eration over the matter and an early telephone call to her,……(2003天津市模拟题)阅读理解在试卷中占分值比重较大,原因在于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大部分学生接触英语的最直接途径,且题型较适合于大规模考试。试卷中会出现一些未补注释汉语,但不太影响对考试内容理解的生词。如:Penguinsare very usual birds。Theyare funny

looking,likealittle man with black suitsand white shirts。另外,阅读理解还将从多个层面来考查同学们对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整体,细节,具体,抽象,字面,深层,概括,推断等。

短文改错题是综合性题型,试题均在上下文的基础上设计,侧重考查同学们对语言的评价能力,测试对写作要素的一些相关语法要素,词汇要素,修辞要素等掌握的情况。所以,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短文,将难于答对试题。

写的考查是通过试卷中的书面表达题来实现的。高考英语试卷中的书面表达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文,它要求考生在给出的特定情景下,按照特定的要求进行书面表达。

总之,2004年英语科《考试大纲》对于语言知识的考查超出了简单识记的范围,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也将得到最佳的结合。如:She can′t help________the house because she′s busy makingacake.(Shanghai97′)

A、to clean B、cleaning

C、cleaned D、being cleaned(A)

三、复习策略

(一)词汇复习思路要注意全面,要把注意力放在最基本、最常用的词语,记忆时不要只注意每个单词的第一或前几个释义,要全面了解。如:subject它的解释有:1.主题topic2.课程

course3.主语the opposite of an object4.服从于…liable be subject to如:The product is subject to change due to technological advances.(二)2004年的《考试大纲》中对于改错题有如下的表述:“错误的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

1、从词法的角度解题

(1)冠词是历届NMET短文改错中考查频率极高的一类词,2、名词的考查点为:单数---复数;可数---不可数;名词作修饰语等。

3、动词的考查点为:时态;语态;常用动词的用法和搭配等。

4、代词的考查点为:添加/删减;性别;代词的格;代词的单数和复数;人与物等。

5、介词

6、形容词,副词及其他

2、从句法的角度解题

句法考查的范围很广,但比较多的是考查从属句的引导词。

1)Let us wait to see until we haveany chanceafter graduation.If/whether---NMET2002

2)I live in Beijing,where is the capital of China,which---NMET973、从行文逻辑的角度解题

所谓行文逻辑就是考查上下文的连贯理解能力。所以,改错题中也可能出现要求通过对上下文语境的理解来得出正确的答案。有些句子单独看,语法上似乎并没有错误,但上下文不符合逻辑习惯。常见的语境也是有一定规律,此时的考查点往往在时态的问题上。

4、从主谓一致角度解题

Now my pictureand the prize is hanging in the library.(2000)are

考生要走出下列复习的误区:

(1)热衷于只侧重语言知识的考查题型,这类题型经常出现在“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以及“改错”三个题型中,之所以成为误区是因为这种题型只是在测试考生的语言知识,而没有测试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而与NMET考纲的宗旨背道而驰。

(2)缺乏把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受“思维定式的干扰”比较严重。这里“思维定式的干扰”指的是对语言知识的识记与简单再现。

(3)只重视习题量的积累,不会精选题目,盲目做题,忽视了通过高质量精选的习题的训练达到质的提高。

(4)缺乏语言相关的微技能的训练,如:阅读过程中如何猜测生词的词义,如何找出主题句,如何联想,概括,推测和判断。

第三篇:2018高考大纲解读

2018语文高考大纲解读

考核目标与要求变化

(2018年考试大纲)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2017年考试大纲)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

变化解读 【顺序变化】“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较之前表述,有突出强调“归纳整合”的能力要求,这一能力要求其实一直是重点,2017新考查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就对学生归纳整合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不仅要从文中归纳,还要能读懂图表变化并作出准确归纳概括。考试范围与要求变化

1、文学类文本

(2018年考试大纲)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017年考试大纲)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变化解读

【概念变词语】参照独立命题省份考纲表述可知,常考查散文的省份在这一考点上的表述基本都为“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一变化需要我们在平时复习中加强对散文的训练与指导。特别是在2017真题中已有变化的情况下(2017新课标I卷考查文本为小说,II卷、III卷考查文本为散文。),更得重视散文阅读的复习与指导。

2、写作

(2018年考试大纲)⑶有文采用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2017年考试大纲)⑶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变化解读

【用词变用语】要求范围扩大,写作需注意语言要合符情景、合符文体特点。这一点要求在语用得体上亦有体现。备考建议

(一)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考的育人导向功能会在2018年高考中体现的更加充分,在保持稳定的大前提下,学科素养、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更多的融入到考题的情境中。所以建议广大考生必须牢记并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时刻以这种价值观去反观和审视自己的生活。

(二)强化快速阅读能力培养

“生活的舞台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宽”,语文复习决不能只做题。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谁放弃了阅读谁就放弃了语文。全国卷的特点是阅读信息量大,对语言文字的要求高。进入新高三后,建议考生还是要尽可能的多读书,并且做好积累,做好读书笔记。甚至可以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将读书笔记的内容背一背,这样还可以更好的发挥阅读对写作的推动作用。

(三)重视传统文化和文化常识积累

大纲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察内容,需要学生在备考阶段,积累一定量的关于古代官职官制、礼仪、称呼、风俗、节令和科举考试等相关知识。建议考生可以通过对文言传记相关的常识进行分类整合归纳和熟悉命题思路着手备考。

(四)回归语文学科特点,强化基础知识运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语文的基础知识考察要舍得下功夫。建议广大考生可以采用化整为零,分散消灭的办法,手中准备一本《语文基础手册》。随时记,随时看,反复记,反复看。

(五)研究高考真题,培养命题人的思维 语文命题是有规可循的。建议广大考生认真研读全国课标卷的真题,从中摸索出答题的规律,并注意从高考命题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答案,经常性的去比较下自己的答案与全国卷答案的区别,研究答题标准,规范语言表述,会对后期成绩的提升大有裨益。

总之,2018年我们应该严遵考纲,全面复习,重点突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突破目标。

总体来说,2018年语文新考纲延续了去年提的那些要求,比如,古诗文阅读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必考题,阅读量继续加大。

大家在复习的时候,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2017高考试卷中的新题型,比如新闻阅读、逻辑推断题等,不要放松对相关题型的复习。

作文备考中,走出“背范文”等误区,扎实掌握审题立意技巧,力求文章内容的充实和深刻,以应对“任务驱动型作文”对考生的能力高要求。

古诗文阅读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课内基础,可能持续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扩展能力的考查,建议复习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课本的回归。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生备考、教师复习都应该以理解为第一要务,具体来说就是理解文章的核心概念、中心论点、论点与论据关系,同时应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并且注意局部内容隐含信息的挖掘。教师与考生不能局限于注意文章的整体与局部、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客观与主观等关系,局限于一些诸如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扩大(或缩小)范围、张冠李戴、滥加因果、过于绝对等错误点,而是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思维的路径。

【文学类文本阅读】在备考的过程中,相关方面应夯实两种体系,即知识体系与考点体系,强化文本解读,以知识抓手选择典型文本,反复操练,同时养成规范书写,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并且重视答案示范的知识共性、文本个性以及题干要求。

【实用类文本】在备考过程中,相关方面应强化三种意识,即整体意识、问题意识、比较意识,提高三种能力,即判断点的辨别、题干审题能力、信息概括能力,同时应梳理所有文体的知识清单并注意答案的层次性与概括性,学会摘抄或转述相关词句。对能直接回答问题的词句,则可毫不手软地摘抄,对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词句,则需要自己智慧性地挖掘出来,并整合语言,精炼地表达。评分是根据给分点来给分的,给分点也就是文本中对接问题的关键点。

【古诗文阅读】在备考过程中,应利用相关知识从整体上去理解一首诗歌,切不可被所谓万能“套路”所迷惑。

【作文】全国卷作文命题水平极高,体现了强大国家意志,考题极力规避“前理解”,情境创设多元具体,任务指令灵活典型,同时体现交际写作理念,指向思维表达能力的考查,在备考过程中应打破以题型为纲的教学及学习体系,以思维为纲,注重思维,在审题、论证与谋篇布局等方面的全方位应用,同时,相关方还应关注国家大事,积累相关素材,避免走入“闭门造车”的死胡同。

2018数学高考大纲解读

理科数学核心考点仍然是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解三角形、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选考内容(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不等式选讲)等。

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三角形、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函数的性质、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以及数学文化仍然是高频考点。

文科数学核心考点仍然是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解三角形、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选考内容(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不等式选讲)等。

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集合、复数、程序框图、三视图、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线性规划、平面向量、数列的概念与性质、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解三角形、导数与不等式的结合、函数的性质以及数学文化仍然是高频考点。

在解答题中:

第1题数列或者三角函数:数列的考察主要是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重点是错位相减法和裂项相消法求和,三角函数的考察涉及诱导公式,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以及与平面向量,正余弦定理的结合;

第2题立体几何:考察立体几何平行关系,垂直关系,体积,以及空间向量;

第3题概率与统计:考察排列组合以及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也重点会考卡方,与线性回归方程;

第4题解析几何:考察圆锥曲线的弦长、面积、范围、最值、定点、定值;

第5题函数导数与不等式:导数单调性、极值极点、零点、导数不等式、不等式恒成立求参;

第6题选考内容:考察参数方程与极坐标,不等式选讲。

从试卷结构上,全国卷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包括12个选择题,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选考部分包括选修系列4的“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1个解答题,考生从2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

从内容上来看,全国课标卷对在最后一道选做题中增加了选修系列4的一些内容,分别是: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从其中2道题中选作1道.全国课标卷主体内容没有大的变化,在备考过程中建议首先重视基础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复习时要在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上下功夫,以达到在综合题目中能迅速准确的认识,判断和应用的目的。

其次,加强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交汇处题目的训练。

再次,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加大解决应用问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有,加强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合理分配时间,规范作答,以积极心态备考,以平和的心态考试。

2018英语高考大纲解读

从新考纲给出的3500词汇表中体现出高中常考的核心词汇的范畴没有发生改变,词汇还不扎实的同学们,一定要进行巩固。并且考纲强调了素质教学,要求大家广泛涉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话题,同时要注意这些观点用英文方式的表达。在一轮复习接近尾声之际,大家可以通过考纲反思自己之前复习中没有涉及的部分。

一、瞄准方向,不跑偏

1、牢牢抓住“稳中有变,重在稳”的特点

纵观近几年全国卷英语试题,皆基于英语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命制,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选材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考查要点覆盖面广,但难度基本保持一致,试题不偏不倚,不奇不怪,考查英语核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平时一些模棱两可或较难的语言现象不要纠结,坚决抛弃,如behavior是可数还是不可数名词;是in a condition还是in condition等。一些偏难、偏怪、生词量较大、话题太偏离学生太远的阅读训练都不是正确的训练路子。

2、把“宝”牢牢押在核心话题和核心素养上

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话题;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题;了解科学知识,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怀关怀的话题都是英语全国卷考查的核心话题。

所选阅读和写作话题将基于英语学科的“载体功能”进行命题,体现英语的能力载体功能、思维载体功能、文化载体功能、视野载体功能,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命题总立意,立体浸透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二、打牢基础,抓落实

语法和词汇是英语学科核心基础知识,但决不是孤立的,所以在基础知识的把握上要以普遍联系的方式去学习和巩固,不可孤立在词汇和语法上下太大功夫。

三、科学训练,提能力

1、模拟训练

每次训练,无论专项还是综合模拟训练,都要“真练”(限时、投入、核对、总结),坚决杜绝“假练”(不限时,做后只对答案不总结)。训练后要认真核对答案,并认真梳理总结自己的做题情况,每考一次试之后要进行全面总结,包括经验和教训总结,也要对篇章中出现的重难点词汇、句式、话题等进行详细梳理,三分测试,七分总结,提高快慢关键在于总结是否充分。

2、用好真题

真题是模拟题无法比拟的,在命题思维、命题方式和选材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做好近几年高考全国卷真题,总结做题规律和方法,寻找命题思维,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考试方向,少走弯路。高考前至少要做3-5遍高考真题,要对每一套真题的内容熟谙于心,有的篇目甚至要背下来,反复琢磨,找到高考“味道”。

3、动耳动口

很多高三的孩子只动眼和手,只顾做题,而缺少了动耳动口,所谓动耳就是要多听,多听英语材料,时间不允许的话,多听、会听高考真题听力,对于应试听力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动口朗读也非常关键。做过的模拟试题或高考真题中的语篇做完后,要大声朗读出来,并仔细体味其语篇内涵。完形填空做完题后,要将正确的答案复原后进行大声朗读,这对完形填空的语篇构建能力很有帮助。听力做完后,要大声朗读听力原文,甚至要模仿录音。听和说的训练在高考备考中切不可小视其潜在的巨大“威力”。

4、规范书写 书写是面子,一定要留好面子。整份试卷中的书写主要集中在语篇填空、短文改错和写作上,书写一定要清晰,不要勾、涂、抹、划,当然,写的字要尽量美观、大方。英语的书写30分钟就能见成效,2天就能成习惯,凡写字“不雅”的同学,可以让老师或写字好的同学帮助训练,相信会为你的试卷“锦上添花”的。

四、备考建议

第一、语言知识方面,考生要掌握并能运用《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的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功能意念项目(11大项68个子项)和24个话题,词汇量为3500左右。

第二、听力方面要求考生能听懂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备考过程中,考生应从(1)理解理解主旨要义;(2)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3)对所听内容做出推断;(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考查方向入手,全面训练考生听的能力,注意方法多样、形式各异,注重基本语音、重音、语调变化、语调与节奏及其在口语交流中的运用,并能注重主要英语国家的英语语音差异,加大词汇训练及词汇运用训练,培养语言能力。

第三、阅读方面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4)做出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备考阅读理解训练时,要注意限时训练,至少要在15分钟内做两篇,或35分钟内完成一套题中的阅读部分(五篇)。在备考中,要注意完形填空训练必须与阅读相结合,培养语感,体会语义,体会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第四、写作方面要求考生根据题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英语写作要求尽可能和中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写作要依据试题中提示要求,要体现出所学过的语法句式,注意语言得体以及适当增加细节。在备考中一定要限时写作,尽可能把已经学过的句型、句式运用到写作中去,形成自己的写作框架与套路,尽量使用高级词汇,体现“用语言做事”的语言学习规律。

2018物理高考大纲解读

2018年高考必将是2017年高考风格的延续,即强调能力考查,特别是强调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以及数据运算能力的考查。

另外2017年动量没有进入计算题的综合考查,2018年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电磁场综合问题以及电磁感应的压轴题也应引起复习时的关注。

注意社会热点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

2018的全国卷理综物理的考试大纲与2017年考试大纲相比较,从考试目标到考试范围上看没有任何的改动和变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

对2018年复习备考建议:研究全国卷,把准全国试卷的脉搏。特别注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问题,例如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动量守恒定律是与能量守恒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规律,在宏观、宇观、微观世界都成立。动量的概念起源于力学,但贯穿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领域。对动量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理解力学现象、掌握力学规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内容。比如,动量的学习有利于理解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光子动量的概念等。所以对动量的复习,要注意动量观点解决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理解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等。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在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不要放弃课本,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题目的背景材料来自教材上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

正确处理习题训练与能力提高的关系。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力的培养不能靠题海战术。备考中习题的训练尽管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但绝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定量、轻定性”。

习题训练要做到:以近几年新课标的高考题为主,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加强变式训练,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增强应变能力。规范化做题,规范化包括学科用语、解题格式、计量单位、实验操作等的规范化。及时改错,对平时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错因分析,减少错误在头脑里存留的时间,避免重复出错。提高审题能力,审题的目的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它包括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等;从而建立起所熟知的物理模型。

2018化学高考大纲解读

现行考试大纲继续要求同学们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两个选考模块中任选其中一个模块作答。虽然在核心主干知识内容的考查上没有变化,但对知识内容的要求层次变化需要同学们继续保持关注,其中了解层次变为掌握层次的有13处,即这些内容在能力层次考查上有所提升。新增知识点有27处,而只有两处层次要求降低。提醒大家:在复习备考中多关注原理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即在工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工业流程类试题以及实验探究类问题。

一、2018考试大纲解析

2018大纲相对于2017年大纲无明显变化,这也符合我们的预期,因为2017相对于2016年考试大纲已经加大幅度调整,今年大纲保持稳定,在情理之中。结合近几年考试大纲调整情况,关注主干知识的同时,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对化学实验与实验探究能力要求提高:实验装置的选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

2.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适当关注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电子式、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活化能及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选择性、各种化学平衡常数进行判断和计算并学会从化学平衡角度理解和解释有关反应现象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部分,适当关注常见金属、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有机化学部分:根据信息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增加“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二、对策

复习中除抓好主干知识的复习外、关注考察一下几个细节:

1.注意较重点知识的考查频率:全国卷出题特点就是关注题目对能力的考察,思维深度、难度较大,但不过分强调知识记忆、知识覆盖面;所以一套卷子不会覆盖所有的重点或主干知识,但是多年题目统计是有些规律的,重要的知识内容不会遗漏的,不要以为多年不考就放松警惕,如:电子式、定量实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溶液配制、中和滴定、反应热测定)、活化能、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等等。

2.关注一些经验规律的局限性、认识的误区、高中知识的自然增长点:如原电池设计原理、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平衡移动的外部特征、速率方程、从水解平衡常数角度认识水解、新信息

3.关注经典题型:经典题型不会每年都用、但不是不用,如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无机框图题等 4.关注人教版、鲁科版教材的差异,复习取最好并集,关注教材的各种板块:如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究、实验,与教材具有同等命题效力 5.注意对工业流程题的训练

6.关注初中化学学习内容:溶液配制、过滤操作、CO2、H2制备 7.注意训练学生在陌生背景中,应用已有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

2018生物高考大纲解读

2018年全国高考大纲对比2017年考纲是稳定的,毕竟去年才做了较大改动。2017年遗传大题侧重实验设计,轻计算,今年应该会延续这一风格。

选修部分去年有较大改动,出题也有所体现,例如全国Ⅲ卷40题考查了PCR的相关内容。2018年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考查的可能性很大,需增加这个方面的训练。

一、2018年考试大纲解读

与2017年比,2018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两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 2018 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二、备考建议

1.对照考纲,全面复习。对考纲列出的知识内容及要求掌握的程度考生必须心中有数,复习才有针对性。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的建立非常有必要,这也是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必备的能力。画概念图是很好的建立网络的方法,将错题整理到概念图的相应概念处,会在最后一轮复习前清晰得看到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以便最后利用有限的时间查缺补漏。

2.充分重视教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练习固然重要,但教材才是考生掌握概念、原理、过程、规律的根本。在没有充分理解原理的情况下去刷题,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从“问题探究”到“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从“相关信息”到“科学前沿”,从“本节聚焦”到“本章小结”,每个细节都体现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材对知识的内容、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应用等的表述科学而准确,能用教材语言描述的应尽量用科学规范的教材语言描述。

3.既要充分练习,也要反思总结。一定要做往届全国卷的真题,选择题往往只考查相关的一个知识点,综合性不强。非选择题问题少,但主观性强。全卷图表题3-4个,不会太多。试题用的语言往往是教授的语言,专业术语往往也是将来做科研的术语,考生必须能从中获取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有些知识往往需要现学现用。复习时必须加强主观表述题的训练,对生物学原理的解释、对实验的分析和设计等,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4.重难点知识专项训练。建议对生物膜系统、光合和呼吸、细胞分裂、遗传规律、变异与人类健康和生物育种、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等必修的重点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专项强化训练。选修一的难度低于选修三,选修一的微生物分离和培养、选修三的基因工程往往都是考查重点。

2018政治高考大纲解读

新考纲要求学生一方面“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培养能力”。

首先是搞定教材,搞定课内的基础知识点。其次就是放眼实际,能够有能力把你学到的知识点和现实中的时事政治、社会动态联系起来。

今年政治学科并未出现到具体考点内容的变动,但政治每年都要求关注时事,考纲里的第五部分就是时事政治,提到两点,第一是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上 4 月至考试当年 3 月,可以登陆高考直通车APP查看),第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需要大家关注时事热点。

从《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思想政治)》来看,今年的政治命题将保持基本稳定。从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结构到赋分比例,均没有明显变化。

政治学科与地理、历史学科组成文科综合科目,总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政治答题时间一般为50分钟左右,分值为100分。其中第Ⅰ卷为客观题,12个选择题(均为单选),共48分;第Ⅱ卷为主观题,共52分。

在备考过程中,给考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紧跟“十九大”,深刻领会会议精神。

政治学科的时代特征鲜明,要求学生对于十九大会议主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重要、核心内容,必须做到熟知、领会。具体到每一模块来说,《经济生活》需重点关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内容的新拓展,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乡村振兴战略、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政治生活》要重点关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完善”和“政党制度”等相关内容的新表述;《文化生活》需重点关注“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的新提法。

二、灵活备考,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一)知识理解灵活透彻,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的误区。备考过程中,应在对每一知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构建知识体系,寻找前后联系,并能结合时政热点进行知识整合与深化。

(二)题型把握灵活有度,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误区。全国卷的考试虽然灵活,但绝对是有规律可寻、有方法可依的。平时应善于总结共性,学会举一反三。当然,也要避免僵化思维,比如2017年的政治主观题就改变了以往的模式,出现了三个大题,将经济与政治分开、文化与哲学组题的情况。

三、夯实基础,答题做到准确与高效相结合。

文综考试时间较为紧张,要求学生能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之外,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更加熟练精准,答题时的知识输出也需更有针对性。

那么作为现在处于一轮复习的学生来说,夯实基础必定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希望学生能将基础知识的疑难问题各个击破,从而为二轮、三轮的专题复习打好基础。

2018历史高考大纲解读

2018年最新高考大纲,建议同学们备考时注意3点。

第一,对照考纲,立足基础。对考纲中的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深入理解和掌握,形成清晰的纵横网状知识体系。

第二,高度重视边角知识。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考生需对教材每一个知识点都有所了解,尤其是是小字部分、概念注释、课后材料等边角知识,要学会举一反三,用有限的知识点来应对无限的命题可能。

第三,用正确的史观评判事物。考生应有意识提升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在老师指导下养成以史为据、论从史出的思维,并掌握相应的方法,以史鉴今。

2018年全国高考考试历史学科定会继续贯彻“一点四面”(一点:在高考中要体现立德树人,四面:在高考中要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考查原则,坚持从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出发,通过优化历史试题素材选取和情境设置,加强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的考查,强化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

■把握备考趋向

1.考试大纲强调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高考大纲强调通史体系。复习备考要按照从古代、近代、现代的通史思路对教材内容加以必要整合,强调知识的内在关系,强化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构架较为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复习备考要注意选修内容,因为选修内容是必修内容的有益补充,加入选修内容后的必修内容才会使通史复习更为完整。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的落实要强化对学科基本概念、技能和思维方法的理解和内化。2.考试大纲强化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复习备考要通过优化历史试题素材选取和情境设置,强化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把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四个方面十二个层次的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真正贯穿于备考复习当中。复习备考一定要细化能力目标,从2017年高考全国历史卷考查来看,2018年学科复习备考更要注重“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与历史观点”的训练与提升。3.考试大纲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这就要求复习备考无论到哪一阶段都要紧紧围绕“问题意识”这一核心,特别注重“发现问题”能力训练与培养。要突出问题意识,强化“唯物史观”在历史认识方面的指导作用,注意把问题意识与理论指导相结合。

另外,近年来历史学科开始注重“创新精神”的考查。近几年全国卷历史试题通过创新设计,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考生对同一问题或现象从多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需要在复习备考中特别注重“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能力素养的培养。

2018地理高考大纲解读

2018年高考大纲依然是强调考察两方面,第一是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第二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高考仍然是以主干知识为核心。回顾去年考纲,从17年与16年大纲的最大变化是自然灾害部分由选修变成必修内容,但这一点在去年高考题中表现的并不明显,18年新高考中极有可能会有所体现,大家需要注意。

预计 2018 年高考地理试题难度、知识点布局、命题特点等会延续往年的风格,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突出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研究近几年全国卷试题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小切口、大纵深——考查对细节知识、原理的理解

2、创设新情境——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图文信息、运用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贯穿全卷

4、要求答题规范,注意地理术语地运用

5、地理素养、地理思维考查贯穿始终

地理学科是文科学生感觉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一方面自然地理部分知识思维难度大需要学生思维清晰,而人文地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需要学生具备生活常识、了解时事热点;另一方面知识点细小、琐碎,系统性差,不便掌握。

地理全国卷的突出特点是“小切口、大纵深”,出题往往围绕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层层深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是否准确,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原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生感觉高考难度大的原因。

针对地理学科特点、高考考试动向,我们给出的备考建议如下:

1、系统地进行两轮复习——重视一轮复习的系统性、以及基础知识落实;二轮专题复习,注意知识的提升、融会贯通。

2、抓主干知识、核心理论——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规律理论的精髓。注意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运动、地质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文地理的区位理论(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

3、关注每个知识细节——精讲精练,真正弄懂弄通细小知识点。

第四篇: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因此高考在进行语文复习时首先要了解考试大纲。

2018年高考语文学科考纲修订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突出变化如下: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解读:这一改变就意味着试卷会进一步减少记忆背诵类的知识,增加评价鉴赏、分析运用类的题目。

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有能力层级的,之前的语文考试侧重考查低级的记忆背诵知识,但现在的高考开始侧重更高层级的能力要求。这一改变其实是紧随北京高考改革,尤其在北京的模拟考试中,分析理解、评价鉴赏、综合运用等高级能力层级题目比例大幅度提高。如2016北京海淀一模第5题:下面选自《茶馆》的人物对话体现了“老舍式的幽默”的哪些特点?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 回答。这个题目就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在文章中提取老舍幽默的特点,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新的文本进行分析,用文章的知识解决文章之外的问题,这种考查运用能力的题目比例将极大提高。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解读:这也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材料、处理更多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变成答案写出来。

这个修改,对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方法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学生应该在普通提高阅读速度和处理信息的速度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高效处理文章信息。其实提高阅读量的要求早就在北京卷试题中得到了体现,现在北京卷语文开始的长文本阅读能够有长达3500字的阅读量,这个阅读量至今还是很多学生的拦路虎。所以考生一定要在平时锻炼阅读方法,做到“速度”和“信息量”的最大化平衡。

3、调整选考模块。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两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一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块,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解读:原本的“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文本要求考生二选一,大纲修改以后,明确规定取消选考模块,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均作为必考内容。

这一改变并不意味着一张试卷中会同时“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而是出题随机,既可能是“文学类文本”也可能是“实用类文本”。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不能有偏向,两种文体都需要熟悉,两种文体的题目都需要能够对付,考生不能再像往常一样专攻一种,不及其余。专家推测,为了考试的稳定性,2018年高考题中,在“小说”和“人物传记”中选出一篇的可能性极大,至于“文学类”文本中的散文、记叙文等文体和“实用类文本”中的新闻通讯、人物访谈、科普文等文体,保险起见也需要进行练习。另外就题型来说,可能会根据能力层级有所微调,增加评价类和应用类题目。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这一内容是语文考试本应承担的责任,在前两年的文言文考试中已经有所涉及。今年明确规定出来,只能说在2018年考试中,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将更加突出。文化常识庞杂,考生应该根据古诗文的文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积累。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可以推荐给各位作为参考材料。

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建议:

学科教师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以上变化,吃透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版),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针对性地查漏补缺,指导学生科学应考。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重视创新思维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新材料作文题、任务型材料作文题都突出体现了对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强化快速阅读能力,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阅读速度和阅读量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考查将更加全面。同时考纲还提出要适度增加阅读量,因此高三学生在复习应考中要强化快速阅读能力,在规定时间内能快速捕捉中心句或者关键词。从人才培养的语文综合素质要求看,学生不光要有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对信息筛选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也要有审美鉴赏的能力。

3.及时进行梳理,积累古代文化常识

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需要考生在备考阶段,积累一定量的关于古代官职官制、礼仪、称呼、风俗、节令和科举考试等相关知识。考生可以通过对文言传记相关的常识进行分类整合归纳和熟悉命题思路着手备考。

2018高考语文备考策略

(一)端正心态,细水长流。

有不少同学认为语文提高比其他学科慢。这实际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语文的提高快不快,要看你确立一个怎样的时间范围。如果确定为一星期,那或许不行;但如果确定为一个月或者一学期,那就绝对不比其他功课慢。有些同学语文成绩提高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语文上投入的精力与时间远远低于其他学科。进入高三,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多给语文一些关爱,相信它一定会“投之于木桃,报之于琼瑶”。高一高二的语文学习主要是打基础,还没有真正进行应试训练。历届高三同学都有一个共同体会:高三的专项复习见效最快。同学们只要认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对性极强的专项训练,大家的语文成绩一定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回归教材,重视归纳。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高考往往选教材中的主干核心知识作为考查的内容,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可以说,重视教材的复习是练“功”,而做精选试题是练“武”,正所谓:练武不练功,到时一场空。因此,第一轮复习一定要立足教材,积累基本功,功到自然成。具体来说,我觉得复习教材应抓好以下两方面:

1、文言文、古诗。对于文言文,要掌握老师点到的实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要诵读并通译所有文言文,尽最大能力感知文句的节奏;要熟悉18个虚词的一般用法;要背诵并默写考纲要求的文段。

对于古诗,要背诵并默写所有诗歌;要弄清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2、现代文。要重视字词“音形义”的积累;要梳理文学常识;要尽量地从结构方面、表现手法方面理解文章;要做写作方面的积累,如积累精美文段、名篇名人、文学形象等。

(三)建素材本,走成功路。

语文考试范围极广,不可能一蹴,建议大家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作文素材积累本,一个是基础知识摘录本。在平时做练习时,或在听老师讲课时,一遇到自己不曾掌握的语音、词语、成语、近义词区别法、标点用法、病句识别法等都随时记录,且时常翻阅,熟记于心,每次模拟考试前都可以看一看,去去心疑,稳定心理。这方法如能坚持半年,定可提高高考中选择题的得分。

(四)抓好阅读,促进写作。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复习决不能只做题。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谁放弃了阅读谁就放弃了语文。高三时间宝贵,建议少读或不读流行小说、青春小说。不妨读一些中外名著快读或导读之类的辅导书籍。或读一些浅易英文版世界名著,这样既学习了英语,又了解名著,一举两得。建议每天抽20—30分钟浏览报纸杂志,如《南方周末》《散文》《演讲与口才》《杂文选刊》《做人与处事》《格言》《青年文摘》《读者》《书屋》《读者俱乐部》等。适当做些摘抄,为写作储备素材。

写作素材可以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但常被忽视的细节,但都必须是能给我们启发的,能震撼我们心灵的。(1)它的内涵越开放越好,应“横看成岭侧成峰”,能以不同的侧面向我们展示做人的道理,这样,我们在写作时,碰上不同的话题却可用这相同的材料,只需在论述时,围绕这材料的和话题吻合的那一侧面展开论述便可。(2)还要注意素材的多样性,应尽可能地涉及不同领域,涉及古今中外,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3)还要注意它的新颖、别致,做到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当这样的材料准备到50个左右,就会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再也不会怕高考作文了。

坚持按一定规范写作。应至少半月写一篇习作,周测的也好,自己找的也行,但一定按平时所学的规范来,如标题如何,开头怎样,结尾怎样,行文如何等等。可以说,一篇精品,看似妙手偶得,实则千锤百炼。

第五篇:压题2008高考考前语文专题讲座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Network information-seeking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people to search information.However, as there is a mass of information on internet。

2008高考考前语文专题讲座

巧夺发展等级分

主讲:黄冈中学高级教师 郭建设

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的要求共有四项,分别说明如下:

一、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作文发展等级考点——“深刻”,列出了三点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如何理解这三点要求?在写作中如何才能做到使文章深刻呢?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这就是说记叙文记的是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景物,但不能局限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景物,而要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揭示或印证某一规律,给人以启示。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议论文更要透过事例论据揭示事物的本质特性。

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文章不但要让读者知其然,还要让读者知其所以然,认识事物的根源,才称得上深刻透彻。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要刨根问底,深究一步。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是要求考生在写议论文时,观点不落窠臼,富有新意,让人读后眼睛一亮,精神一振,受到启发,触发深思,文章胜人一筹。

高考作文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看法、观点,自然涉及到考生的辩证思维。考生只有运用独特的、正确的思维来思考,才能得出新颖别致的观点来。考生对生活有独特的感悟和思考,对生活有真情实感,写出的作文才有个性,才是个性化的作文。所以,备考时,要重视辩证原理的学习,要学会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思考问题,并把这些用于作文实践中去。附:满分作文深刻段2例

深刻段1:是的,科学是伟大的,它推动过也仍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必将使人类开创新的辉煌。但是,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科学可以用来解决问题,但它不能解释为何要解决问题。”人类的发展是立体式的,当我们忙于构建科学大厦的时候,人性的殿堂也早已悄然而兴起。当我们为科学大厦的规划绞尽脑汁时,是否考虑到人性殿堂或许根基不稳呢?当我们拥了先进的科技手段时,是否想过科学这把双刃剑可以披荆斩棘也可以大开杀戒呢?当我们抛开林林总总的科技成果不谈时,是否想过到哪里去寻觅人类心灵最终的归宿呢?

那些在键盘上能将贝多芬等世界名家的曲子倒背如流的德国绅士们何以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变成了疯狂的野兽?或许在于他们只重视硬件升级而忘掉了软件的设计吧。所以,为了让曾经有过的的悲剧不再上演,人类啊,请不要忘记另一半。(《不要忘记那一半》)

深刻段2: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诚信的背囊抛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

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相跟。但失去了诚信呢?失去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诚信不可抛》)

二、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材料丰富”既指议论文中用作论据的事例和理论,也指记叙类文章中所反映的生活。

“形象丰满、意境深远”主要应是指记叙抒情类文章,或是描写具体逼真,或是叙事曲折有致,或是形象丰满生动,或是象征贴切……总之,需要较好地运用形象思维,在作文中把握和表现人、事、物、景的生动形象。或是词语生动善于引用名言,或是句式灵活摇曳多姿,或是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描写形象,或是文句有意蕴富含哲理,或是构思有意境,让人回味无穷。这些都是文章丰富的表现。附:满分作文丰富段2例

丰富段1:你可以在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描述的绿色的陶醉,你也可以在西湖边聆听柳浪与黄莺的对答;你可以品味“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领略“古道西风瘦马”;你可以手持常剑,独立朔漠,感受“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你也可以手握画笔船头赏花写韵,领悟一下“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闲适。从西域到东海,从朔北到江南,绮丽的风光给世界增添一抹耀眼的两色。

丰富段2:有了它,才有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承诺,才有了五关之前“赤兔胭脂兽”的一骑绝尘,才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能坐上聚义厅的头把交椅,将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迎风飘扬。因为诚信,平遥小城诞生出来的“日升昌”,才将分号开遍大江南北,将半个中国的财富汇集一堂。同样是因为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诚信之约,嘉兴南湖的微波,井冈山的星火终于汇成滔天巨浪,熊熊烈火,席卷了古老的神州大地,一个年青政党走过了八十载的漫漫征程。(《千年的呼唤》)

三、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光亮与否,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没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如同没有精良的手艺,难以把一块用事实与思想凝聚的高级面料,缝织成一件得体的、漂亮的外衣。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感染读者,成为文章的魅力之所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在写景时,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写人时,神形毕肖,让人如见其行;论理时,亦庄亦谐,准确鲜明,给人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

考查满分作文,其语言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富有个性。好的文章往往能够不枝不蔓,充满想象;一唱三叹,诗意浓郁,形象含蓄,寓哲理于其中,用词生动,语言畅达。

2、整散结合。好文章往往句式变幻多姿,长短句、问句、陈述句相映成趣,语言充满诗情画意,感情哀婉缠绵。

3、蕴含哲理。

4、旁征博引。附:满分作文文采段2例

文采段1:心有明灯,便不会迷路,便可拒绝黑暗、胆怯,拥有一份明朗的心情,一份必胜的信念,一份坦荡的胸怀……

心有小窗,便有亮丽的阳光进来,小酌一些温暖的故事,便有自由清风邀约一些花香或者白云。

心有琴弦,纵然客去茶凉,仍有小曲缓缓响起,仍有满树桂花知音而化为酒香。

心有栅栏,然后青藤爬过,那些小秘密点缀其中,像叶片下小憩的蝴蝶,做梦一般,只能用花粉形容。

心有玉阶,满阶是香囊佩瑶,满阶是锦言妙计,还有玲珑小贝和神秘念珠。于是孤独不再降临,花瓶不再寂寞。

心有圣殿,供奉着高贵,尊严、善良、理想和追求……

这都是些美丽的神灵。由此,而不可侵犯;由此,而拥有世界和自己。(《心有明灯》)

文采段2:一只青鸟欢呼着从窗前掠过,将音乐从天堂带来,颗颗洒落,珍珠般清脆。

恍惚中,有人拔剑而长歌“我辈岂是蓬蒿人”,大笑而去,顺滚滚东逝长江,穿巴峡巫峡,过洞庭扬州;醉酒入长安,挥毫金銮殿上,故作狂态,国舅磨墨,力士脱靴,嘲尽天下豪贵;云游九州,望川而吟银河飞流,凭吊沧浪,偕友共举杯盏,不舍孤帆万里,痛哭晁卿……

李白,自九天而来,飞流直下,豪情万丈,仗诗行遍天下,演绎了一幅魂丽多彩的人生画卷。(《生命是一种责任》)

四、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创新体现了时代特征,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有创新”具体体现在“见解”上就是“新颖”,也就是指在认识同一个问题上,能见人所未见,道人所未道,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或对某些观念看法有根据地翻出新意,不随众从俗。体现在“材料”上就是“新鲜”,所谓“新鲜”就是指材料是自己独立开掘出来的,尚未给别人咀嚼赏鉴过的,这样的材料或是自己亲身的阅历、独到的体验,或是自己从别人的原作中征引过来的,或者是新近发生的、人们尚未来得及深入思考的社会现象、问题等。体现在“构思”上就是“新巧”,就是指行文摇曳多姿而引人入胜:如记叙文构思,开篇设置悬念,结尾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行文过程能舒缓有致,一波三折等;议论文要善于运用比较艺术的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引申论证等,并且虚实结合,正反对照映衬,都可以为作文增添亮色。体现在“推理想像”上就是独到,有“个性”,就是考生能根据题意,调动自己已掌握的事理或体验而生发出人们多考虑不到的新的更有价值的事理;或是考生能反映自己的真实而新颖的思考与感受,不给人以生搬硬套或亦步亦趋之感。其实,创新就是突破一些“框框”“套路”,让人眼睛为之一亮,面貌为之一新。当然,考场作文求创新必须在审准题意的条件下进行,不能不顾作文条件的限制肆意求创新,或者是不顾一切地胡编乱造。附:满分作文创新段2例

创新段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朋友,你可曾领略过这瀑布的奇观?每每置身于此,我总是魂悸魄动,心神飞越,惊叹这水流的杰作!惊叹这大自然的威力!我曾亲眼目睹了那静水一潭,泛着绿,吐着沫,散发着令人窒息的腐臭,禁不住为这水的死寂而深深地慨叹!

朋友,你可曾关注过飞驰的车轮,转动的轴承,它们熠着光,闪着彩,辉映出一幅绚丽的画卷!你可曾注意到那成堆的钢铁,在静默里锈迹斑斑……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我曾不止一次地倾倒在一位伟人对梅花的歌赞面前,啊,请你眯上眼睛去想象吧,那是一幅怎样动人魂魄的画面!可你再看那些温室里的花木娇嫩羸弱,一见风寒便蔫头耷脑,花败叶残!啊,一个永恒的旋律:锻炼——健康——生命力,訇然回响在天地之间!(《永恒的旋律》)

创新段2:有一位诗人说过:“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它形象地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躺在梦幻式的理想中生活。是的,人不仅要有理想,还要大胆幻想,但更要努力去做。在理想中躺着等待新的开始,结果不仅遥遥无期,甚至连已经拥有的也会失去。(《人不能躺在理想中生活》)

一、定格

我们坚决反对写作中的“模式化”倾向和“八股腔”,但是,在高考作文的应试训练中,设计若干套路,精选巧练,以备高考之需,应是事半功倍的明智之举。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定格”。

如:

1、思考感悟法。作文要写得深刻,源于认识的深刻,认识的深刻,依赖思考的不断深入,并有所感悟。深入思考方法有三:

其一,由此及彼。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由自己“比美”受蔽,联想到齐王“施政”受蔽,进而讽谏齐王,成就千古名篇。

其二,由表及里。如《白毛女》创作主题的演化过程:反迷信——反迷信、反封建——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其三,由个别到一般。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由眼前景引发对宇宙、对人生的思考感悟。【例文】

温暖人间 吉林考生

在茫茫人海间,与我们认识的人很少。但无论熟悉还是陌生,总会有“帮助”温暖我们的心。对亲人的帮助,是相濡以沫的支持与关爱;对朋友的帮助,是心有灵犀的默契和配合;对路人的帮助,是细致入微的关怀和一声鼓励、一个搀扶。

帮助无处不在,它浸透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变成呼吸的氧气,支持着我们的生命。

文坛巨匠巴金曾说:“我的生活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别人,使每一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这个用《家》《春》《秋》等著作慰藉于苦难中向往和平的人们的作家,唯一的生活目标是帮助别人——不管是用充满爱意的文字,还是用爱心行动,确实给在寒夜中前行的人带来温暖和光明。

一生都在帮助别人的人,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和热爱,就像巴金留给人们的精神财富将被永远铭记一样。而“帮助”也成为人们前进的灯塔,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去温暖,并让温暖这颗火种撒满人间,点燃社会的每个角落。

帮助同时是互助,只有相互帮助才会更加长久。就像患白血病的女孩把钱捐给辍学的儿童后所说的那样:“别人帮助了我,我也要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他人。向每一个处于危难中的人伸出援手,这个世界才会成为爱的海洋。”

不知道丛飞在地下是否仍在不断帮助别人,但我知道,他其实是怀着失望、无奈死去的。受到他帮助的人丝毫没有感谢之心,反而用所谓“怕丢面子”拒绝去探望重病中的丛飞。人心冷漠至此,实在是社会的悲哀。当他们拿到那一笔笔捐款时,他们的心难道没有一丝颤动?他们的灵魂难道没有受到一次次强有力的撞击,让自己被麻醉的神经变得清醒,从而学会感恩?

但愿这种让“壮士扼腕”的事情不再发生,我们永远也不愿看到丛飞眼角那滴英雄泪。

林清玄曾说:“雪,冷而清明,纯净优美,在某一个层次上,像极了我们的心。”而“帮助”是我们心灵最单纯、最明亮的底色。是帮助,为饥寒交迫的人们送去冬日里的温暖阳光;是帮助,让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是帮助,让在黑暗袭来时孤苦无依的人有耐心期待光明。

让我们尽情吞吐这种生命的氧分,即使风沙侵袭,我们的人间依然温暖如春。【点评】

这是一篇才、学、识俱佳的好文章。作者亮出“帮助无处不在……支持着我们的生命”这一观点后,先选文学巨匠巴金的事例入文,表达了帮助会“给在寒夜中前行的人带来温暖和光明”的分论点;接着递进一层谈“帮助同时是互助”,并让一正一反两个例子形成对比,有力地突出了“只有相互帮助才会更加长久”,抨击了那些忘恩负义者的卑劣;篇末引用林清玄的名言,针对“帮助”的价值反复咏叹,呼应开篇并深化了全文主旨。

文章中心明确,笔端常含情感;合理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行文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

2、以退为进法。先反向蓄势,把感情或情节或气势推向高潮,再逆向回跌,使文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关键是转换处要恰当,不管是先抑后扬还是先扬后抑,要在高潮处逆转。【例文】

移植记忆≠获取能力

湖南考生

“唉!”我“啪”的一声合上厚厚的《唐诗三百首》,“真难背!”我边揉揉太阳穴,边闭上眼睛默想着,“如果能把记忆移植该多好,那我便可以一瞬间就满腹诗书,下笔有神了。”

“对,不是刚有科学家宣称给动物移植记忆成功了吗?那人类的记忆移植不是也指日可待吗?”我兴奋地遐想着。

假如真的可以给我移植记忆,我便先移植文学家的脑中物质。于是,我便可看大漠孤烟,江南风物;赏高山流水,小桥人家,尽览人间万象,百姓生活;遍尝世事沉浮,天地沧桑。我便可以不翻书页,不动笔墨,数秒之内接受他人一生汲取的无穷文史营养。于是,无需时光倒流,我便可走马塞上,看楚汉交兵,金戈铁马;无需程门立雪,便可聆听名师谆谆教诲,耳提面命。于是,我也可“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假如真的可以这样,我还想移植政治家、军事家的“记忆库”。从此,我可以指点江山,评论天下,挥洒笔墨,笑对政治风云,或者,我便可亲领雄兵百万,做一回“近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

“哈哈哈……”我得意地笑了,下意识攥紧了拳头,仿佛真已成了一代英豪可赈平民,造福苍生。我不由摸出《三国演义》,想翻出关于诸葛亮的几章,嘲笑最终落得五丈原一夜秋风的他。“你不是知天文地理,晓阴阳奇门吗?看我日后移植记忆,强你百倍!”

忽然,我翻到舌战群儒一段,见到孔明斥责儒生的一句:“汝辈专工翰墨,惟务雕虫。青春作赋,皓首穷经,下笔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我猛然惊醒了。

是啊,我得到的是他人记忆的知识,却没有获取实践的能力。我背下唐诗宋词,就真能比肩李杜、力扛苏辛吗?我背了《孙子兵法》,就不会如赵括一般只知纸上谈兵吗?我记忆历史兴衰、成败得失,便能在治国治军时游刃有余吗?移植记忆真能让我获取能力吗?

不!不可能!即使记忆真可移植,我也只能获得他人的知识,而无法增益自己的能力,只会像诸葛亮蔑视的满脑知识却无法运用的迂腐儒生一般,胸无一策,即便我靠记忆日后混过了考试,也不可能提高素质!我懂了。

知识,可以记忆,或许还可移植。

能力,只可实践培养不要妄想凭空“嫁接”!

3、虚实转化法。有时,题目是虚拟的、隐寓的,可以把虚拟的东西写得真实、可信,使她隐寓的道理看得见,摸得着。如1999年高考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1年高考题“诚信背囊”的材料,都可以写实写真。有的题目,材料是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事、景、物等,我们却能创设情境,运用隐寓、象征等手法来虚写。写景,可以借助于非眼前的虚景——过去的景、未来的景、心中的景——来反映眼前实景;写人,可以借助于非真实的人物——杂取合成的,虚拟创造的,比喻的,象征的等——来表现真实的人生;记事,可以借助于非现实的事情——假设的,梦幻的,虚构的等——来反映真情实事;说理,可以借助于“形象”的塑造——人类社会的,自然界的——来传达逻辑的力量。虚题实写,实题虚做,思路就活了。【例文】

穿越百年的芬芳记忆

吉林考生

“你是谁,读者,百年之后读着我的诗?”一个头缠白布、身着素衣的老者向我走来,默默微笑着,“我无法从春天的财富里为你送来一朵鲜花,无法从远方的云彩里为你送来一缕金霞,打开门向四周看看,从繁花盛开的园里采撷百年前消失的鲜花的芬芳记忆,让欢愉的声音穿越百年时光……”

泰戈尔就这样一步一步向我走近,在我的耳边低语,告诉我奉献的美丽——它如一抹春日的阳光,亲吻着每一个生灵。

在熹微的晨光里,叶儿轻轻晃动,飘摇在秋风里。“落叶在泥土里迷失自己的时候,才融入到森林的生命里去了。”你说着,用手托住一片黄叶。叶儿一生的意义便在于此,在深秋晚风中,用一种辉煌的告别方式来终结自己的生命,为大地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零落成泥,不奢求什么回报,它只是记住了大地对它的哺育之恩,也渴望用自己的生命予以报答。正因为如此,叶子才得到了永生,飘散在诗人缠绵的笔墨里,一幅幅书卷里……

秋日的凄凉过去,是春日的繁花似锦。那枝头含苞的花蕾,抑或层层叶片之间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竞相争艳着。“泥土饱受污辱,却以花朵作为回报。”你让我捧一坯土,我闻到了泥土里散发的阵阵幽香。

土壤虽忍受着人们的摒弃,却毫无怨言,经历雨滴的拍打,冷风的肆虐,终于在和煦的春风里,吐纳一地的芬芳,在人们的心头弹奏着潺潺的乐章。也许,世间某些外表丑陋不堪的事物,它们也一直在默默奉献着,一直在为世间的美好而努力着。

“生命是上帝赋予的,我们唯有献出它时,才真正拥有它。”你依旧微笑着,向我讲述永恒的真谛。是不是世间万物亦如此?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无所有,只有在学会付出之后,才能够得到回报;予人方便之后,才能够予己方便。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为他人奉献的时候,我们才会收获——收获喜悦与幸福,也收获他人的付出。此时,我们才能拥有一份厚重的生命,才真正拥有了它,不是吗?

流连在繁花盛开的院落里,我采撷了一朵在奉献的雨露滋润下盛开的花朵,娇艳异常,我轻轻一嗅,闻到了鲜花的芬芳记忆,在一位老者的笑容里,穿越百年时光…… 【点评】

此文很有品位,其品位得自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熏陶。作者充分发挥熟读泰戈尔的优势,借助穿越时空、与大诗人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奉献、对感恩的诗意理解。文中赞叶儿,叹泥土,目的都是为了说人生,为了阐明“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为他人奉献的时候,我们才会收获——收获喜悦与幸福,也收获他人的付出”。

在大量平铺直叙、少有意蕴的考场作文中偶然读到这么一首清纯自然、文字灵动的散文诗,就像酷暑天里忽然感受阵阵凉风,那种感觉痛快舒畅,精神陡然振作的阅卷教师,怎么会不打出高分呢?

4、联想求新法。为了避免内容单调或者为了打开思路,可以运用联想的方法,由此及彼,发散思维,寻找新意。联想的方式有相关联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通过联想,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作为一种创新突破的手段,当然有着明显的效果。【例文】

砖的联想 河北 张志国

我们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东西,没有比砖更普通的了。然而,就是这极普通的东西,却能引发人们诸多思考。

请你仔细端详端详它们吧,那一块块砖,长24厘米,宽12厘米,厚6厘米,每一块砖都符合这统一规格,谁也不旁逸斜出。那些奇形怪状不合尺寸的砖只能被弃置不用。其实,人也有类似的特点,我们的社会成员也应该符合一定的规范。“离娄之明,公输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同„圆‟)。”我们应有“共性”,只有这样,才能凝聚成一个有生命的群体。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过分强调“个性”,我行我素,不遵守社会公德,不遵守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那我们的社会必将一片混乱。谁要求绝对自由,谁就没有真正的自由。那些过分强调自我的人,只能成为奇形怪状的砖而被扔进垃圾堆。

砖很硬,垒进高楼大厦也不会被压碎,经过风吹雨打也不变形。砖真是太硬了!硬意味着啥?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这难道不是硬吗?苏武北海牧羊不辱使命,文天祥为民族利益宁死不屈,这难道不是硬吗?朱自清先生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闻一多先生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枪口慷慨陈辞,这难道不是硬吗?“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砖的敬业精神也是值得称道的。你把它用在哪儿,它都忠于职守。不是吗?那些被用于高楼之巅的砖何曾炫耀?那些被垒在茅厕的砖又有何怨言?它们安于本职工作,默默无闻,为集体、为社会贡献出一切。多么崇高,多么伟大!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砖那样做好本职工作,我们的社会不是会更美好吗?

看着这极普通的砖,我想得更远了。请注意,那么硬的砖,原来不过是泥土和沙子混合制成砖坯,经过煅烧而制成的。廉价的泥土和沙子经过“炼狱”,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才有了现在的价值。人呢,难道我们不应该投身到社会的大熔炉里去接受锻炼,改造自己,发展自己吗?我想,只有那样,我们才会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我们青年学生更应如此。我们要想将来为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那么现在就必须自觉地、积极地锻炼自己,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增长聪明才智,成就勇敢顽强的性格。

是啊,砖是极普通、极平凡的,可砖又是伟大的。这平凡之中的伟大,才是真正的伟大啊!愿我们都成为方方正正、掷地有声、经得起风吹雨打的砖吧!

5、质疑辩驳法。议论文的创新主要是观念的创新。观念的创新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对生活,对社会,对书本,都要能发现和提出疑问。质疑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质以背景,质以事实,质以事理,质以异议。质疑的手法,一是反弹琵琶,二是转换角度,三是开拓视野,四是综合思考。

6、误会巧合法。通过偶然事件的巧合,造成一种喜剧效果。如果是由于信息隔绝,造成误解和错觉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就是误会法。运用误会或巧合,可造成波澜,使文章曲折动人。

7、众星捧月法。“众星”指多个材料,“捧月”指表现主题。材料丰富,文字则力求简省。

8、列举点击法。这是以材料丰富取胜的议论型文章的写法,事例叙述应精要,道理揭示要干脆。

9、蒙太奇组接法。选取不同侧面的几个镜头,像电影镜头的剪接一样,组合方式灵活多样,这样构思,往往会使文章摇曳多姿,引人入胜。

10、旧料新作之法。我们平时作文写过了很多题材,读书更是了解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考试时不妨加以变通使用,既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更因为材料熟悉,利于把握。当然,套作别人的,要避免被认为是抄袭。要用到下面要讲的“变格”之法。

诸如此类,设计种种模式,平时练熟几种,考试时根据题目和材料,选用其一,驾轻就熟,总比茫无头绪,临场苦索强得多。

二、变格

平时写过的材料,都是知识,都是积累,如果只用一次就丢掉了,每次作文都要重起炉灶,那是极大的浪费。学会变格,考试时完全可以把以前写过的比较得意的题材,按照考试题目的要求进行改组和整合,重新组成一篇文章,这比起考场上“临时抱佛脚”,重新来过,显然是事半功倍的事情。这种利用旧作应考的技能就是变格。

变格有多种方法,如:

1、变换主题。

2、变换角度。

3、变换手法。

4、变换重点。

5、变换结构。

等等。【例文】 『变格前』

烫发伤身

湖北省葛洲坝高级中学 彭敏

为了早上梳头简单,也为了赶潮流,我打算去做离子烫。经过我的一番口舌之争,妈妈终于同意了,并且非常支持。

在我想象中,拉直的头发应该特别直,看起来像瀑布一样。抱着激动、兴奋的心情,我踏进了理发厅。头发经过三个小时的磨难后,我以为,成了瀑布,顺滑地淌在我的肩上,发梢也挺直的。可仔细一看,却弯得特别畸形。心情一落千丈,没办法只好再做一遍。经过几天不洗头,弯得特别畸形的头发复原了!

但是,有些事情怕是不能复原了!

人类冷酷地想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方法来让人长高,变瘦。有一种切骨拉长的方法。把骨头切断,然后用板固定,留下空隙,经过时间的推移,让骨头自己长全。许多年青人为了自己的身高,冒险选择了它,但最终他们残废了,成了不能走路的人。

自然美才是纯洁的、清纯的。当你刻意去修饰,想让它更完美时,却伤害了它,它反而没有以前那么美了。

我们心灵洁白无瑕,充满光彩。为什么不顺应自然去纯洁我们的心灵?

自然总是美,莫让修饰成伤害。『变格后』

烫发伤心

美发厅,窗明几净。

我美滋滋地坐在宽大的镜子面前,享受着美发师的服务。

美发师修长的手指将我的头发一缕缕挑起,然后如变戏法式地用一种夹子钳好。看着那灵巧的手在我的头上舞蹈,我不由自主地笑了。

这么美好的事情,妈妈还反对。美发师那高超的技艺,让我感到了灵动之美;离子烫后的的头发顺直如瀑,摸着多舒服呀;大街上少女那飘逸的直发,多时尚!可是妈妈偏说烫发是对头发自然美的破坏,既损坏发质,人还得受几个小时的罪——妈妈的原话是“累在女儿身,伤在母亲心”!

“小姐,感觉怎样?” 美发师的发问打断了我的思绪。“很好。”我微笑地说。

说也奇怪,这声“很好”之后,怎么觉得不很好了,渐渐地感到头发,不,是整个头被一种力量牵拉着往下坠,头很重,人有些发晕。

“当满头都是各种夹子的时候,你的头会很难受的。”妈妈的话在我的耳旁响起。“没事。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呀。”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坚持,那飘逸的秀发就在眼前。”

“小姐,这边请。”我被引到一个巨大的“螃蟹”下面,若干个大“爪子” 在我的头上舞动着,似乎在寻找着最佳角度,我却仿佛觉得它要如同老鹰抓小鸡般把我拎走,一阵心悸。好在那“爪子”很快安定下来了,刚想喘口气,巨大的光芒和一股热浪从头顶倾泻而下,我赶紧闭上双眼。

热!汗水开始从头上渗出,顺势流淌下来。虽然有美发师在一旁帮忙,虽然有我一双手不停地擦拭,汗水,不,也许还混有些药水的液体在不停地流淌。一会儿,周身发热,感到全身有无数个小虫子在蠕动,难受极了。唉,难怪妈妈说烫发加热时人如在烤箱,我真是自找罪受。“哎呀!好烫呀!能不能把温度降低些?”“小姐,温度保证效果。坚持,还有一会儿。”“可……”想到那美丽的顺发,我闭住了嘴。

也不知过了几个“一会儿”,那炙烤终于结束了。我以为我从此“解放”了,谁知还要等待头发自然凉。顶着重重的头,我坚持着,心中那份美丽在召唤着我。

终于,期盼的模样出现在宽大的镜子中:柔亮的黑发顺滑地淌在肩上,如瀑布一般,轻轻一摆,长发飘逸,如洗发水的广告。也正是这一飘,我发现发梢有些许弯曲,一种畸形的丑陋。美发师诚恳道歉,告诉我唯一解决的办法是重做。“天啊,还要再煎熬四个小时!”我落荒而逃。

抚摸着并不如意的头发,回想着妈妈话“累在女儿身,伤在母亲心”!

“争着去受累”的我,是心甘情愿的——自作自受!

但是,头发何罪!母亲何苦!

我们争做某件事时,千万不要扭曲事物的本性;否则,还会伤害他人的心。【评点】

变格前后的文章有其共同的内容:为赶潮流,争着去做离子烫,但烫发效果却不理想,从中生出感慨。

变格前后的文章有其明显的不同之处:

立意角度。变格前的主旨是“热爱自然”;变格后的主旨是“爱物及人”。《烫发伤身》是“人与自然”这样一个常见话题,而《烫发伤心》则在“争”(与妈妈的口舌之争)和“烫”(四个小时的煎熬)中,有了一个“争着去受罪”这样的立意,笔锋指向现代人生活中某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表达方式。《烫发伤身》以议论为主,由浅而深地展开议论。而《烫发伤心》则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烫发过程为主线,将与妈妈的口舌之争穿插其中。立体交叉,跌宕起伏。

点化提升。《烫发伤心》未在“我”的失落中打住,还以问句“头发何罪” “母亲何苦”来提升主题,却引而不发,将余味和联想都留给了读者。

写作中同一个材料,不同的眼光会有不同的思想。『变格前』

追寻龙门梦

(河南省周口市“鲤鱼跳龙门”话题)

我是大海里的一条平凡的鲤鱼,我从小有一个非凡的梦想:跳跃龙门,博击长空……

我犹豫了,我彷徨了,望着来回嬉戏的同类,他们无忧无虑、悠哉游哉。像他们一样游来游去,庸碌一生吗?不能,我不安的灵魂告诉我,不能放弃心中的梦,要奋斗,要努力,为了蓝天的召唤,为了自己的生命不再平庸。

……

乌龟的嘲笑我不屑一顾。

长者的劝说我婉言谢绝。

我继续我艰难的跋涉。我一定要打破那个无法企及的神话,长空的召唤坚定着我的信念,信念激励着我不言放弃。

……我全身心地游着,奋力地游着。

我一跃而起,惊起丈高的浪花……

我变成了一条龙,腾飞于天际…… 『变格后』

迎风奔向龙门

我有一个与生俱来的理想,一个随年龄与日俱增的理想:跳跃龙门。

……

“喂,傻瓜,别瞎忙了,龙门高大险峻,你又是那么渺小,跃过龙门,只不过是个无法企及的神话。”乌龟的嘲讽,我毫不理会,因为我相信自己的潜能。

但是,我也有过犹豫,有过彷徨。

“宝贝,别妄想了,我活这么大岁数,就从没见过有谁能跳过龙门,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啊。”我们的长者语重心长的说。

“朋友,安分守己,听从命运的安排吧!我们在水中来回嬉戏,优哉游哉,其乐无穷啊。”儿时的伙伴们真诚地劝说我。

“孩子,太可怕了,那简直是一场噩梦。”一位幸存者心有余悸地描述那一番情景。原来,最近又有一批鲤鱼试图跃过龙门,但却在一刹那间从这个世界消失,只留下一片血肉模糊。

走自己的路还是听从别人的劝告?

相信自己还是相信别人?

这时,一位“另类”鱼专程来看望我。他的原籍在洞庭,他给我讲了一个“形容枯槁”的诗人“行吟泽畔”的故事,那可敬的瘦诗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谢绝了渔夫“随其流而扬其波”的劝告,矢志不渝,“九死未悔”。

感谢“另类”鱼的点化,感谢那位“九死未悔”的诗人……

我变成了一条龙,腾飞于天际![评点]

此文与上文都是以“鲤鱼跳龙门”的神话传说作素材,都写了一尾普通的鲤鱼为了成龙飞翔,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刻苦锻炼,最终实现理想的故事。但此文是上文的变格。它的出彩点就是从上文的材料“变”出新的主旨。

1、针对不同话题,突出材料的不同属性。上文是平时考试中以“信念”为话题写成的,突出了信念在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此文是按2004的作文话题改造出来的,着重表现了这样一个主题:选定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就要相信自己,坚毅不拔,奋勇向前;对于别人的劝告,听从与否,要看是否有助于自己走好人生之路,是否有利于自己理想的实现。这是对“一料多性”的巧妙利用。

2、根据题旨需要,改变详略和叙述方式。此文略去了上文某些表现信念的段落和句子,详写了能表现“相信自己与相信别人”这个话题的场景和细节,比如乌龟的嘲讽和“长者”关切的劝说,还增添了“原籍洞庭”的“另类鱼”的婉转激励。另外,将原文二、三自然段“我”的直接叙述,变为“幸存者”和“伙伴”的劝说,也有力地表现了题旨。

3、体现题旨的句子在行文中反复出现,前后呼应,贯穿始末。像刻苦练习,广泛求教等段后的“我相信自己……”,像听了好心鱼主观上出于好心的劝阻后的两句(独句成段)心理独白,反复点题,不仅有力突出了主旨,便于阅卷人把握文脉思路,还使文章结构严谨。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素材,同一故事,调整角度,变换详略,就可以表现不同主题,不少考生积累的写作素材相近,生活圈决定着他们很难找到比别人更新颖的材料,何况考生掌握的材料再新颖,也很难超出阅卷老师的视野,所以考生要养成一种“点化”的功夫,面对考试中未曾练笔的作文话题,要善于将自己平时习作中的材料点石成金,“点”陈出新,化平为奇,化“无用”为“妙用”。

四、升格

这实际上是作文修改内容。通过改动原文中有关词语、句子、事例等使文章的中心更集中、主旨更深刻、格调更高雅。高考备考训练中,利用旧作在应考时使之升华,夺得考试高分。升格和变格,其实是一个问题,变格中使得旧作升华,本身就完成了升格的任务。之所以单独提出升格的问题,是为了强调“提升”文章水平这个目的而已。

1、拟题精当贴切

“题好一半文”,“新颖,有创意”当然应该是最好的,如“冷香飞上语文”“背起诚信的背囊走一生”“折断的翅膀”“路是月的痕”等等,这些题目都能达到让阅卷人眼前一亮的效果。我们应该运用前面所讲的拟题知识,拟出一个好题目,实在新巧不了,也应该拟一个反映中心的题目。如“我为自己的选择骄傲”“张开双臂,选择博爱”“公则生明”“勿为情所障目”等等。

2、结构清晰完整

“结构严谨”是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表达”类的一等标准,考场作文结构起码应该是“完整”的,结构完整当然首先要“有头有尾”。文章整体布局失衡,就会成为文章的一处“硬伤”。

那么,考场作文的结构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呢?古人谈文有“凤头豹尾猪肚”之说,开头结尾要简短,要有吸引力或爆发力,开头最好展示全文联想的基点(时间、处所、事件)或文章的主题,结尾要与之相呼应,主体部分材料的组合安排要有序,避免无序罗列,尤其要精心设计每段的段首语,引导阅卷人较为顺利地把握你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逻辑进程。

由于阅卷时间和人员的限制,考场作文在结构上应力求简明清晰,以便阅卷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整地把握你文章的核心,结构应力避繁复。

3、立意准确显豁

考场作文的立意不仅要准确,而且还应该在行文时将其显豁地展现出来,也就是说你要让阅卷人快速清晰地“看到”你的立意,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阅卷人很难有余暇去咀嚼品味你含蓄朦胧的意旨的,对绝大多数考生而言,与其委婉不如直接,与其含蓄不如鲜明,记叙文应该通过抒情议论或对话心理描写点明中心,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应该学会在开头、结尾、每段的开头结尾等处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的语句必不可少。

当然,考场作文取胜之道还在于形象而生动的材料、丰富而精彩的语言等等,都应该在平时的训练中高度重视,自觉追求。【例文】 『升格前』

丢掉嫉妒

(山东省济南市“嫉妒·喝彩”话题)

嫉妒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前人早有认识,而今已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据调查研究发现,嫉妒程度低的人,25年中仅有2.5﹪的人患心脏病,死亡率也仅占2.2﹪;相反,嫉妒心强的人同一时期内,竟有9﹪的人得过心脏病,死亡率也高达13.4﹪。嫉妒性强的人也容易患头痛、血压高、神经衰弱等病症,同时也有身上的病态,如胃痛、背痛、情绪低弱、行为失控等。德国甚至将其列为一种病,与麻风同列。

……

总之,只要我们学会调整个人心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嫉妒就和我们无缘。朋友,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赶快丢掉嫉妒上路吧,因为胜利在向我们招手呢!『升格后』

丢掉嫉妒前进

怎样才能丢掉嫉妒的包袱轻装前进呢?

首先,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嫉妒是不良的心态引起的,只要对自己看问题的视角作必要的调整,全面审视,便会发现嫉妒其实是毫无意义的。正如歌德所说,对别人的嫉妒,其实是对自己的惩罚。

其次,要心胸开阔。心胸宽广的人是不会嫉妒的。一个性情开朗的朋友谈及她克服嫉妒的经验时说,只要不去计较,嫉妒也就被克服了。

第三,要做到见贤思齐。一个思想纯正、积极进取的人,发现别人比自己强时,不是考虑阻止甚至破坏,而是找出差距,向他学习。

第四,要取长补短,迎头赶上去。与其旁观别人取得成绩而心生嫉妒,不如从现在起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主动地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心动不如行动嘛!

[评点]升格前只陈述嫉妒的“危害”;升格后分析了产生嫉妒的“根源”,找到了消除嫉妒的“办法”。『升格前』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自从瓦特发明蒸汽机,欧美开始工业革命以后,一直到现在,可以这么说:人类就没有停止对地球的破坏过。人们对地球的攻击带来的后果是毁灭了我们这仅有的一个地球,仅有的一个家园。

人类的破坏带来了哪些恶果呢?

一、大气污染。人类最近的一个世纪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加了70%,全球每年使用矿物燃料排入大气层的二氧化碳55亿吨。世界人口中约有一半生活在二氧化碳超标的大气环境中,每天平均有800人因吸受污染的空气而死亡。全球约有4亿辆汽车每年将大约18.3亿吨的二氧化碳排入大气层。有10亿多人口生活在烟尘和灰尘等颗粒物的超标环境中。

二、水污染。地球水资源为13.5亿吨立方千米,其中96.5%是海水,因此人类淡水资源严重不足。各国每年工业用水超过600立方米,灌溉农田用水达3000-4000立方千米。其中受肥料和各种有毒化学制品污染的水不少于上述用水总和的1/3,全世界有12亿人缺乏安全的饮用水。

三、人口增长速度过快。1800年世界人口只有10亿,1930年达20亿,1964年达30亿,1990年达50亿,目前世界人口已近60亿。世界人口学家估计,目前世界人口以每年1亿的速度增长,到2030年,人类人口数可能会达到100亿。资源开发和利用速度,已赶超人口增长速度。

四、温室效应。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氮氢化合物等增加了20倍,气候专家预计,到2025年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将上升1℃,到2050年将上升1.5-4.5℃。在过去100年中,世界海平面平均上升10-15厘米,预计在未来的100年内,世界海平面将上升1米,干旱、洪水、风暴将频频发生。

除此之外,在这宏大的地球上还有着许多问题,如土地沙化,海洋生态危机,物种濒危,臭氧层破坏等诸多迫在眉睫的问题。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慎重!慎重!『升格点拨』

“脉络清楚,文章完整”是指文章的结构布局问题。这方面学生常犯的毛病主要有二:一是条理不清,思想混乱,主旨不明,读后叫人不知所云。二是思想僵硬,表达平板,结构平白如水,完全是流水账的翻板。造成此种缺陷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构思和艺术加工。原稿所犯的毛病主是第二种,在中学生作文中具有代表性,有“语”(生活语言)而无“文”(文学语言)。高考作文要有清晰的条理意识,然而我们应该引起高度警觉的是:这个清晰的条理意识不能混同于科学小论文的条理意识,它必须做到“熟悉的陌生化”,即我们要充分发挥文学语言的言语智慧,构造“有意味的形式”,“暗示”出深层结构,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破译”出结构密码,而不是将结构“揭示”得一览无余。修改稿着力于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升格后』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一位伟大的母亲,披着一件白色的水衣,戴着绿色的草帽,撑着一把淡蓝的伞,淡淡的蓝,淡淡的存在。

母亲有三个儿子,天空,海洋,陆地。她勤劳地养育着他们,看着他们一个个一天天长大。儿子们深深地感激他们的母亲,于是,天空将自己倒映在海洋中,将母亲的水衣变成了蓝色;陆地长出花草树木,造出青山绿水,让母亲的草帽更加漂亮。母亲开心极了,她赐予了陆地和海洋生命,给蓝天增添了白云,和儿子们一起过着平静的日子。

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母亲的第四个儿子——人类诞生了。母亲赐予他智慧与创造力,精心呵护他,用希望将他撑起。

天空对人类说:“兄弟,我愿意让你翱翔蓝天。”

海洋对人类说:“兄弟,我愿意带你漂游世界。”

陆地对人类说:“兄弟,我愿意被你踩在脚下。”

人类很激动,他想为哥哥和母亲做点什么,可大家对他说:“你还小,你的一切都由我们来吧。”就这样,过了许多年。

终于有一天,人类觉得自己长大了。他不再满足别人给予的一切,他不再甘心自己的地位。

于是,他利用母亲给予他的智慧与创造力,拼命地强大自己。为了强大,他向天空排放有害物,使大气出现黑洞;他将海洋严重污染,发生大片赤潮;他又使陆地水土流失,变得千沟万壑。

母亲伤心极了,不是因为她的蓝色水衣变成了黑色,不是因为她的草帽变成褐色,也不是因为她的淡伞变成了碎片,而是因为人类为了自己,竟将矛头指向自己的亲兄弟。为了得到自己的东西,人类残酷地刺破天空,击穿海洋,炸碎陆地,又将矛头指向母亲,存放核废料的深井,像针一样刺破了母亲的心。母亲变得体弱多病起来。她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了。

天空、海洋、陆地终于愤怒了,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人类发起了报复。面对着惊恐万分的人类,他们只说了一句话:“我们只有一个母亲,为了母亲,我们只好将你毁灭。”说完,海啸、冰雹、地震,便向人类袭来……受伤的人类奄奄一息,母亲把它抱在怀里,老泪纵横,三位哥哥也泣不成声,他们把人类抬回那个温暖的家中。人类再也坚持不住:“母亲,哥哥,我对不起你们……”

很久很久以后,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中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披着一件蔚蓝色的水衣…… 『升格启示』

原稿采用的是总分总+平行式的结构,结构是清晰而完整的,但不是清丽而完美的。修改稿则采用了“熟悉的陌生化”结构+有意味的形式。原稿依赖作者的记忆而得的知识,可以说不是在作文,而是在默写;修改稿则需发挥言语智慧,在进行艺术的创造。

修改稿所要讲的主旨和原稿是一样的,原稿以我们所熟知的一种话语结构揭示主旨,而修改稿以我们既熟悉而又陌生的话语结构暗示主旨。原稿采用的总分总结构,修改稿则化为首尾呼应而在重复中孕育变化的诗性结构。原稿采用了平行说明,修改稿则以一个故事的发展,细致地演绎出地球母亲的四个儿子之间的矛盾,生动地诠释了环保的四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很有创意。而且通过这个结构,使文章充满了情同手足、骨肉相残和浪子回头的多重感情,使其成为一个“有意味的形式”。『升格前』

准备使生命必然精彩

人生苦短,经不起蹉跎。蚂蚁尚知为生活储存粮食,何况人乎?真的,准备会使生命必然精彩。

慈母手中线,是为游子身上衣准备;孟母三迁居处,是为孟轲专心苦读准备;赵太后听取触龙之劝,是为长安君的未来准备。游子无身寒之苦,孟轲成博学之材,长安君获一时之安,其生命可谓精彩。精彩缘何?母爱使然。念及于此,我们要感怀于母爱的伟大。母亲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我们一生中,可以没有友爱,抑或可以没有师爱,但唯独不可以缺少母爱。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滚动,生命的年轮一圈圈扩展。作为推动历史车轮的人类,每一刻都像在爬斜坡。如果驻足观望,就会被压扁,而整个社会,则会化为废墟。既然生活需要继续,既然我们无力反抗,那就只能做好准备。

生命的孕育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倘若你眺望那些险峰上的千年古木,你就会知晓生命在漫长准备中苦苦支撑的坚忍。当一粒种子选择了高山之巅,穿越千年的守望也就此拉开了序幕。数不尽的风吹、日晒、雨淋,丝毫都没有减弱种子对生命的期盼,它从岩缝中尝试叩响生命之门。生命的确伟大,而能在亘古的时光中守候着自己对生命的企盼,并且在苦苦的准备中绽放出生命之光更令人叹服。准备生命,又如何少得了那深沉的坚韧!

生命中有不可承受之重,对此,我们要有所准备。有了准备,才能够及时、轻松地解决问题,而不会因为问题的出现而不知所措。『升格后』

为生命蓄电『比原题更形象,』

人生苦短,经不起蹉跎。蚂蚁尚知为生活储存粮食,何况人乎?真的,准备会使生命变得更加【必然】精彩。『按:换动一个词语“必然-更加”,从未然变为已然,避免了片面性。』

慈母手中线,是为游子身上衣准备;孟母三迁居处,是为孟轲专心苦读准备;赵太后听取触龙之劝,是为长安君的未来准备。【游子无身寒之苦,孟轲成博学之材,长安君获一时之安,其生命可谓精彩。精彩缘何?母爱使然。】『按:此语既显生硬,又游离题目。』念及于此,我们一方面【要】感怀于母爱的伟大。一方面沉思于准备之可贵。【母亲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我们一生中,可以没有友爱,抑或可以没有师爱,但唯独不可以缺少母爱。】生命历程中的准备,其实是在为生命蓄电。准备是一种品性,是执着中的坚忍。『按:歌颂母爱无可厚非,但不能厚此薄彼。改文删掉了有偏见的语句,扣紧了题目。』

生命中会有无数次的淘汰,这就需要我们在准备的行囊中加入挑战的勇气。很多人惊羡帝王蛾破茧成蝶的那一瞬,殊不知它们为了赢得翩舞的风采,必须用自己孱弱的身躯拼命去撞开那狭窄的出口。它们不懈地撕咬着,努力振动起希望的翅膀。这场生命的准备之战如此惊心动魄,这种对生命的无比渴望足以震撼人心。『按:加进的这一段,紧扣题目,使观点更明确。』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滚动,生命的年轮一圈圈增加【扩展】。『按:原词不准确。』作为推动历史车轮的人类,每一刻都像在爬斜坡。【如果】既然无法驻足观望,【就会被压扁,而整个社会,则会化为废墟。既然生活需要继续,既然我们无力反抗,那就只能做好准备。】那就在坚持中为生命蓄积能量。『按:原句既显片面,又显出一种无奈,悲观失望情绪弥漫其中,缺少积极健康姿态。改文扣住中心,避免了片面性和消极情绪。』

生命的孕育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倘若你眺望那些险峰上的千年古木,你就会知晓生命在漫长准备中苦苦支撑【撑持】的坚忍。当一粒种子选择了高山之巅,穿越千年的守望也就此拉开了序幕。数不尽的风吹、日晒、雨淋,丝毫都没有【不能】减弱种子对生命的期盼,它从岩缝中尝试叩响生命之门。生命的确伟大,而能在亘古的时光中守候着自己对生命的企盼,并且在苦苦地【的】准备中绽放出生命之光的生命更是令【让】人叹服。准备生命,又如何少得了那深沉的坚韧!

【生命中有不可承受之重,对此,我们要有所准备。有了准备,才能够及时、轻松地解决问题,而不会因为问题的突出而不知所措。】『按:这个意思上文已经说了,而且语言显得缺少力量。改成下面一段,总结全文,呼应题目,而且使认识更全面』

诚然,准备不是使生命完美的充要条件,但生命从青涩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精彩,需要那份挑战的勇气、那份不断的坚持、那份深沉的坚忍。为生命蓄电,期待那终结号如豹尾般响亮有力。『升格启示』:

原稿在论述母爱之重要时,说“母亲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我们一生中,可以没有友爱,抑或可以没有师爱,但唯独不可以缺少母爱”,这么说是有着偏见的。还有些说法也显得不全面。

升格稿中作者突破了思想上的偏见,端正了思想,并遵循着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对原稿文题和内容做了必要的修改,这样,就使文章的观点更明确、更科学了,而且文章内容变得积极向上了,思想更健康了。

升格的手段是多样的,如调整词序,变换部位,变换动词,新的侧重,换题改句等等。

黄冈中学网校霍丘代理提供

教育热线:***

联系人:薛老师

下载压题解读07语文高考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压题解读07语文高考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年山东高考大纲解读

    2018年山东高考大纲来了 省实验名师这样解读 12月15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按照以往经验,《考试大纲......

    2014辽宁省高考试题大纲解读

    昨日,2014年辽宁高考考试说明出炉,记者就今年高考各科变化采访了大连第八中学的几位高三名师。老师们对比后认为,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四科与去年基本一致,最大变化当属英语学......

    2018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解读

    2018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解读 按校长室要求,本组在3月13号下午对2018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做了分析与讨论,并由袁海峰做主讲。现总结如下: 一、整体特征 总体来看,《考试大纲》在指......

    解读2014年高考大纲新变化

    解读2014年高考大纲新变化 英语取消单选新增语法填空题 变化:今年英语高考大纲最重要的变化就是题型有重大调整,取消原来的15道单选题,新增10道语法填空题,分值不变总分仍为15分......

    2017年英语高考大纲解读

    敏而好学 仁而善教 2017年高考大纲解读 一、总体分析 2017年高考英语大纲并没有发生变化,也和往年的命题角度和命题方向保持一致。从题型上来看,依然会是我们已经非常熟知的听......

    文言文阅读-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文言文阅读-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文言文阅读-2018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2.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

    名师解读: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名师解读:2014年四川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新课改高考第二年,四川高考语文稳中求进。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正式发布,与2013年考试说明相比,在“......

    高考书面表达压题

    (一)感谢信:假如你是四川某地区一名失学学生,名叫李华。你幸运地得到在北京工作的一位称作Mr Smith的美国人的赞助,于是重新回到校园学习。为了表示感谢, 你于5月14日给Mr Smith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