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范文)

时间:2019-05-13 03:20: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方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方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范文)》。

第一篇:关于方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范文)

关于方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一、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重视对实际问题中等量关系的寻找,这是列方程解的关键。学生找的等量关系要与所列的方程相一致。

找等量关系练习。

1.黑兔的只数是白兔只数的5倍。—— 白兔只数×5=黑兔只数

2.电视塔的高度比居民楼的30倍多5米。—— 居民楼的高度×30+5=电视塔的高度 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的棵数的4倍少8棵。—— 柏树的棵树×4-8=松树的棵树 4.科技书的本数比故事书的3倍少24本。—— 故事书的本数×3-24=科技书的本数 5.买苹果花了6.7元,找回3.3元。—— 总共用的钱-买苹果花的钱=找回的钱 6.60元买了15个皮球。—— 每个皮球的价格×皮球个数=总共花的钱

处理的时候还可以分一些层次:先是根据叙述找到等量关系,再给出已知量和问题,要学生说说根据这个等量关系,用什么方法解比较方便。

以“科技书的本数比故事书的3倍少24本。”为例: 等量关系为: 故事书的本数×3-24=科技书的本数

如果已知故事书的本数,那就直接可以利用等量关系式求出科技书的本数。如果已知的是科技书的本数,那么等量关系式中故事书的本数就是未知数,就要设这个未知数为x,这样进行列方程解比较简便。

通过这样的练习能够让一部分学生体验到列方程解的好处。

二、对未知数在方程中的减数的位置和除数的位置中出现的情况,是否要进行一定的教学辅导。因为教材中的解方程是用等式的性质来完成的而不是应用三者关系来解的,所以教材中不出现未知数在减数的位置和除数的位置上的方程。但是在实际问题解决的时候,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就会出现这样的方程,那就不会解了。我们认为虽然教材中对这种情况是避免的,但是我们在教学时还是适当进行补充教学。

利用三者关系解这一类的方程,或者仍然运用等式的性质,化系数为1,进行教学。

三、为什么解方程时要“绕圈”?

在解方程:X-6=3时,有的教材用到下面的方法: X-6=3 解:X-6+6=3+6 X=3+6 X=9 对于上面步骤中的“X-6+6=3+6”有的老师不理解,为什么解方程要绕圈。

有一种说法:“四则运算走不远,要走代数化,要用方程处理运算。平面几何走不远,也要代数化,走解析几何的路子。”这一种说法,至少给我们一个这样的信息。用四则运算解方程和用代数方法解方程所用的处理思路或说其中的数学思想是不同的。而这里的不同并不仅仅是指所处理的问题的范围或说是能处理的问题的复杂程度之间的差异。

在解方程时是用算术法解还是用代数的方法来解,我们大多关注的是思维的方法和依据,是逆向思维还是顺向思维,是用到的等式性质还是四则运算的关系。我想除了这些不同之外,还有以下的不同。

1.对“=”号的理解。2.对未知数的理解。先说“=”号。

“=”号表示什么意思?2+3=5,表示2与3的和是5,表示2加上3的答案是5,这里的“=”号是表示运算的结果,表示答案。我们很少说“=”号表示相等,即使说“相等”也常常是指2与3的和与5是相等的。很少再做进一步的发展。

仔细看一下解方程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号的意义在这里已有了变化。它主要是指两边的部分相等。这种相等多了平衡、配平的意味。我们是把“=”号连同它的两边看成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等式,就象达到平衡状态的一架天平。运算、结果已变得不再重要,只要它们两边相等,能平衡就行。——而这种发展,学生是很难一下子理解到的,又需要一个过程。

对于未知数的理解。

有的教材中处理时用“□”表示未知数,有的用“○”,有的用x,y,z,a,b,c…等等,我们说这都是形式,不是实质。形式是容易学的,是容易模仿的,而实质是需要理解的。那么,这里的实质是什么?是把x当成是一种数,是一种超出一般的、不同于具体的数的数,它可以代表任何的一个数,比2,3,6,这些具体的数更有一般性。说了这一堆,还是难理解。我们还是看学生在用算术法和用代数法解方程时对待未知数的不同。

用代数法解:

X-6=3 解:X-6+6=3+6 X=3+6 X=9 在这个解法中,我们不关注X,关注的是如何把与X不同的“6”(或者说“-6”)处理掉,X是什么数,我们不去管。它就是一个可以参与运算的数,至于是多少,它在什么位置,与其他的数有什么关系,我们不去想,不在它身上劳神费力。在这种解法中,我们更关注的是X与其他数在形式上的不同。

再看用算术法解:

X-6=3 解:X=3+6 X=9 我们关注的是X,6,3这三个数涉及到什么运算,它们三个数有什么关系。要关注三个数的关系,至于X是被减数还是减数则一定要看清楚,否则会出大错。在这里,我们自始至终是把X当成和6,3一样的具体的数来看的。在这种解法中更多关注的是X与其他数的相同点。

最后再说一点,课标要求是“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对于 X-6=3型的方程我们可以让学生用算术方法去解。愿意用方程去解也可以,处理X-6+6时可以这样想,X这个数减去6再加上6等于没有变化,所以还是X。

其实,上面说了许多话,是说为什么学生理解解方程这么难的,没有正面回答为什么解方程要“绕圈”。有关方程解法的问题,可以参考

(四)四、从五年级解方程谈“瞻前顾后”

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解最简单的方程的方式是这样的:比如1+x=3就是x=3-1,x=2。很好懂吧!但是现在五年级课本上是这样的:1+x=3,1+x-1=3-1,x=2。看起来很啰嗦吧!那么为什么教材这样来改呢?如果单单从简单的加减乘除的方程来看,第一种方法无疑是简单易懂而且步骤少,而第二种方法就相对复杂了。那教材这样来改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曾经跟博山教研室的李效宏科长探讨过这个问题,他谈到了教学要“瞻前顾后”的问题,使我深受启发。

大家都知道,知识是有层次性的,新知识必然以旧知识为基础,正所谓“温故而知新”,旧知识学好了,必然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老师们都懂得在学习新知识前要了解学生以前学习了哪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新知识的教学。但是你有没有想到,你现在教给学生的新知识,也将成为学生以后学习的知识基础,那我们做到“瞻前”了,是不是也需要“顾后”呢!还是以上面的五年级的方程为例,很多老师觉得孩子对第一种方法容易理解,解起方程来正确率也高,再加上老师们在教学中也习惯了第一种解方程的方法,所以有些老师以为不必拘泥于教材,就仍然用第一种方法来教学生解方程,而且学生出错很少,考试成绩也不错。

那学生考试成绩高了是否就可以认为教学是成功的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小学五年级不是教学的终点,而是学生漫长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阶段,这就像马拉松,你在某一段路上的加速并不说明你的最后成绩,反而也许是你耗尽体力打乱生理规律的罪魁祸首。五年级的方程是孩子学习方程的起点,打好基础对孩子以后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至关重要,而学生现在学习的解方程的方法,不能仅仅以求出方程的解为唯一目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一开始接触就了解方程的基本性质,利用方程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这样的方法才是普遍的规律性的东西,即使学生到了中学,这也是正确有效的方法,因为它是本质性的东西。而前面说的第一种方法显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能够解决小学阶段的大多数问题,却与以后学生要学习的东西没有多少内在联系,而且到了中学这种方法在很多时候已经不能继续使用,这势必使学生要么对新的方法有所抵触,要么对以前的方法产生怀疑,不利于知识的衔接。

虽说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但是首先你要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教材设计如果不尽合理,教师可以灵活变通,但在对教材不熟悉的情况下随意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是不恰当的。解方程的问题就是一个例子。只有瞻前顾后,既了解所教知识的起点,又要清楚所教知识的发展,承上启下,有机联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具有连贯性和可持续性,才是成功的教学,才是真正为学生将来负责的教学。

第二篇:相遇问题教学设计方程

篇一:《列方程解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列方程解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相遇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 板书: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路程

北京

甲每小时行122千米

乙每小时行87千米

?千米

第一种解法:用两车的速度和×相遇时间:(122+87)×7 第二种解法:把两车相遇时各自走的路程加起来:122×7+87×7

二、探究尝试

2.指名读题,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和要解决什么问题?

北京

甲每小时行?千米

乙每小时行87千米 1463千米

4.根据线段图学生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可能出现:

甲车7小时行的路程+乙车7小时行的路程=1463千米

甲车7小时行的路程=1463千米—乙车7小时行的路程甲乙的速度和×相遇时间=1463千米

87×7+7x=1463 609+7x=1463 7x=1463-609 7x=856 x=856÷7 x=122

7x=1463—87×7或(x+87)=1463 6.汇报时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列方程,并说说方程所表示的数量间相等关系。

三、应用实践

师:请同学们完成试一试

学生审题,试着列出三种方程,如: 32x+32×7=480 480-32x=32×7 32x=32×7-480

四、生活体验

练一练1、2题

五、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相遇问题中求速度的应用题,列方程解比较简便。篇二:小学 数学_学科_列方程解应用题(相遇问题)_教学设计

小学 数学_学科_列方程解应用题(相遇问题)_教学设计

闵行区中心小学 _乔轶卿_ 教学目标: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2、学会借助线段图,帮助对解意的理解,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初步构建行程问题的结构。

教学重点:思考等量关系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相距的路程

教学难点:借助线段图正确分析行程问题中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掌握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应用题等量关系的方法 教材分析:

学生对于一个物体的行程问题已经熟练掌握了,能通过“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解决,而两个物体的行程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

篇三:小学 数学_学科_列方程解应用题(相遇问题)_教学设计

小学 数学_学科_列方程解应用题(相遇问题)_教学设计

闵行区中心小学 _乔轶卿_ 教学目标: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寻找等量关系,初步掌握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

2、学会借助线段图,帮助对解意的理解,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初步构建行程问题的结构。

教学重点:思考等量关系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相距的路程

教学难点:借助线段图正确分析行程问题中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掌握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应用题等量关系的方法 教材分析:

学生对于一个物体的行程问题已经熟练掌握了,能通过“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解决,而两个物体的行程问题学生第一次接触。

第三篇: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

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

(一)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关键在于让学生能正确寻找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掌握了数量关系式,问题便可迎刃而解。问题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缺乏这样的训练,对如何分析数量关系没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这给教学此内容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我们教师在学生的数量关系的分析上还要多花时间,多帮助学生,“磨刀不误砍柴功”,为了能让学生顺利掌握新知,教者始终把数量关系的训练作为教学的主线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教师复习了等式的性质后,出示了“看图列方程并解答”的实际问题,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很容易根据图中表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但这并不是教者的最终目的,学生解答师生共同评价,在此老师向学生抛出了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关系来列方程的?”此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量关系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重要。“那么,我们怎样写出数量关系式?”师出示第2题复习题“根据条件,写出数量关系式。”学生通过这次的练习后,对解方程的已有了足够的经验储备,这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例题,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便自然地想到了数量关系,那列方程便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对问题展开思考和研究,并要求学生把方程解法和算术方法进行比较,寻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组交流中明白为什么不能这样列。像学生在解答中出现144÷X=1.5这样的方程,教者应给予肯定,但也要向学生讲清这类方程用我们现在所学的等式性质解决有一定困难,只有以后进一步学习新的本领才能很容易解决这类,在这里既有对学生获得知识的肯定,也有善意的提醒和无声的激励,为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探究的天地。

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

(二)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要求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本节课的教学就是围绕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交流、探究”来设计,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来有效地呈现教学内容。

1.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鲜明的指向性

问题情境要结合课堂,有目的的选择和设计,既要关注学习内容、学习对象的引出与揭示,更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认识和认同,为学生有效的自主建构提供时间和空间。选择合理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这也是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本节课创设用“天平称量食盐的质量”这一情境引入课题比较合适,因为从天平的平衡学生可以直接获得相等关系,直观、形象、易懂。在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揭示了方程是表达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天平。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从而引入课题:从问题到方程。

2.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多样性、层次性

本节课三个活动层次分明,安排的三个活动环环相扣,既相互独立又自然形成一个整体。活动一用数学语言诠释天平平衡的道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方程可以描述天平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活动二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方程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相等关系的一般性和优越性;活动三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从问题到方程的认识,从而完成整个建构活动。

3.教材的使用要有创造性

对课本素材的充分利用,即每一个活动都是在课本所提供的基础上,或挖掘内涵,或利用变式,或改变题型,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创新使用教材的要求。同时这样的设计,也使得每一个“活动”中的问题之间具有了一定的“逻辑联系”,这就使得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可以给学生留下长久的回味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建构。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认识数学、形成能力的场所,也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认识,学会设计建构性活动,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化水平,防止用简单的解题训练,替代数学化认识。教学应以学生为主线,关注学生的数学化认识,体现直接经验形成所经历的认知过程,变简单传授为理解而教。

从问题到方程教学反思

(三)这是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有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上要求会分析题目中数量的相等关系、会设合适的未知数并列方程;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经历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方程描述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对多种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

学生反馈上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认识方程概念时有一个误区:代数式与方程的区别误认为是代数式的值不确定而方程的值确定。分析原因是学生没有认识到代数式与方程的本质区别,方程是等式而代数式不含等号,这主要还是在教学代数式时没有特别强调代数式的形式特征。我的解决办法除了再次巩固概念以外还有举一个例子说明方程的解也可以是不确定的:比如x+y=3的解既可以是x=1,y=2也可以是x=2,y=1,不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确定的。

2.学生的计算能力偏弱,对于简单的合并同类项比如:判断2x+1-2x+2=3是不是方程的时候学生想不到要去合并同类项,有学生想到了却算错了。分析其原因在于合并同类项本身是才学过的新知,体会和感受不深,解决方案是需要在这一章进一步强化训练。

本节课标题是“从问题到方程”,主线应当是:实际问题->无法直接解决->抽象为数学问题(用方程来描述)。在此之前我听了一节同课题的课,上课的老师给出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一审、二找、三设、四列、五解、六验、七答,这个想法我在备课中思考过,最终还是没有在第一节课上全部用上。在这节课当中,我强调先找等量关系,利用找到等量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更一般也更实际的思路,并且也符合审找设列这四个基本步骤的要求。由于学生尚未接触到解方程,所以解、验、答三步留作4.3节补充说明。

在找相等关系中也出现一个问题,学生不愿意找相等关系而可以直接列出方程,在实际教学中我不鼓励这样的做法,但并未禁止,我认为学生不愿意找相等关系是因为题中的相等关系比较明显,不需要写出来也可以顺利地列出方程。这个我在备课中有所准备,应对的办法是拿出一些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书上练一练第3小题),先让学生尝试自己列方程,学生不分析相等关系往往很难列出正确的方程,进而带着他们一起分析,列出方程。这时候学生对于先分析的好处有所了解再出现一道复杂问题练手,很快就可以解决。这样做可以促进其遇到问题用“先分析”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尤其是面临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先分析问题,再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我想学生会用严谨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应该是老师对学生提出的最高要求。

第四篇:《日历中的方程》教学设计

《日历中的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设未知数,并利用日历中相邻各数之间的规律,找出已知数与未知数之间的相等关系;

2、能正确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问题的解,并学会根据实际意义检验解的合理性。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日历中数字排列规律,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借助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在一系列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求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把握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字问题。教学难点:寻找等量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方程,根据实际问题检验解的合理性。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竞赛教学法。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一本挂历 用木条制成的活动方框 学生:一张挂历或日历 彩笔 教学过程:

第五篇:从问题到方程的教学反思

《从问题到方程》的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要求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本节课的教学就是围绕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交流、探究”来设计,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来有效地呈现教学内容。

1.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鲜明的指向性

问题情境要结合课堂,有目的的选择和设计,既要关注学习内容、学习对象的引出与揭示,更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认识和认同,为学生有效的自主建构提供时间和空间。选择合理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这也是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本节课创设用“天平称量食盐的质量”这一情境引入课题比较合适,因为从天平的平衡学生可以直接获得相等关系,直观、形象、易懂。在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揭示了方程是表达数量之间相等关系的天平。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从而引入课题:从问题到方程。

2.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多样性、层次性

本节课三个活动层次分明,安排的三个活动环环相扣,既相互独立又自然形成一个整体。活动一用数学语言诠释天平平衡的道理,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方程可以描述天平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活动二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方程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相等关系的一般性和优越性;活动三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从问题到方程的认识,从而完成整个建构活动。

3.教材的使用要有创造性

对课本素材的充分利用,即每一个活动都是在课本所提供的基础上,或挖掘内涵,或利用变式,或改变题型,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创新使用教材的要求。同时这样的设计,也使得每一个“活动”中的问题之间具有了一定的“逻辑联系”,这就使得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可以给学生留下长久的回味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建构。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生认识数学、形成能力的场所,也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认识,学会设计建构性活动,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化水平,防止用简单的解题训练,替代数学化认识。教学应以学生为主线,关注学生的数学化认识,体现直接经验形成所经历的认知过程,变简单传授为理解而教。

下载关于方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方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日历中的方程》教学设计

    七年级《日历中的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日历中的方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抽......

    《方程》教学反思

    《方程》教学反思 《方程》教学反思1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学生在具备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这一基础知识后的拓展内容。这节课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节新课,学生刚刚比较熟......

    《方程》教学反思

    《方程》教学反思 《方程》教学反思1 长期以来,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时,方程变形的依据总是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解简易方程教学反......

    方程教学设计

    “方 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认识方程 【教学内容分析】 方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充分理解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学习用字母表......

    方程教学反思

    方程教学反思 方程教学反思1 一、4点说明1、单元中的地位及重难点;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第二课时——销售中的盈亏问题的探究......

    方程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周长》》教材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度量及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

    方程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方程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会用自己的话说出方程的意义。 2.能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寻找......

    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P49~50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的模型的建构过程,使学生能够判断一个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