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3 03:1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第一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课程使学生能够根据长度单位的米和厘米进行教学。由于课前学生已经被要求回家准备相应的准备,所以本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大多数学生已经建立了1毫米长的概念。

在课堂上,我从学生的问题中发现,学生已经知道测量物体长度的毫米单位,但还没有建立一个1毫米长度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我专注于帮助学生建立一个1mm长的概念。

这一课,我完全在教导他们做数学,使学生通过观察,估计,沟通,测量等活动,突破教学难度。

在本课中,我认为最令人兴奋的地方是学生在初步了解1毫米的长度,从侧面找到很多适合作为毫米单位使用的对象。例如工件的厚度,橡皮擦的长度,尺子的厚度,LCD显示器的厚度,桌子的厚度,一个区域的沉淀...熟悉的文章的例子,完全展示学生已经建立了毫米概念的单位长度。

总 例如,课堂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还有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学生不够准确到足以测量。

第二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

反思

《毫米、分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重点考虑到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毫米和分米,进入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角色中去。结合本人对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做比较好的有以下三点:

一、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中,我先是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两本书,让学生比较这两本书的厚薄,学生在测量中遇到“测量书时应该用哪个刻度?”这个问题,从中激发了学生探寻比厘米更小的刻度的愿望。接着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交流,从中总结出“1厘米=10毫米”的结论。

二、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乐趣通过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量一量、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策略,发展空间感。教学分米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建立分米的概念,让学生量课桌的长和宽,我为每个小组分别准备两条18厘米和三条10厘米的纸条,分小组进行测量活动,并比较测量方法,哪种方便,通过操作活动,大家觉得课桌长度需要以10厘米为一个测量单位,“你们能给这么长的距离取个名字吗?”这就自然引入分米的教学。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表现,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去发现,去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做数学,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上课的前一天,我布置学生收集了电话卡、一分硬币、小米粒、叶子等等,这些物体的长度、厚度、高度都与分米和毫米有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认识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学生始终在宽松的、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保持着丰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但我仍有遗憾。

一、对个别学生关注还是不够。当我要求学生小组量课桌时,有个别学生自己玩自己的,不理会旁边的同学做得怎样。改进方法:交待任务后,我要注意营造氛围,鼓励合作。做得好的小组奖励红旗,表扬懂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同学。

二、对学生引导不够。当我问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物体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时,有些学生争抢着说我来我来,没有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改进方法:表扬注意倾听的同学的同时提出要求,不论是老师讲还是同伴发言都要认真倾听,倾听别人的说话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有不同的意见,听完别人的意见后再补充。

第三篇: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

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认识分米和毫米。第一个例题先通过讨论铅笔盒的长和宽的数据,引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的描述。在此基础上,教材设计了一些列活动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进一步感知一分米的实际长度。最后要求学生在米尺上数一数一米有几分米,来推算出分米与米的进率从而在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建立起完整的联系。第二个例题让学生用尺测量数学书的厚度,引出不足1厘米引起小朋友的认知冲突,教材再引导小朋友数小格子来明确测量结果。由此揭示:直尺上一厘米中间每一小个的长度是1毫米。然后要求学生用笔尖指着尺上的小格数数,一厘米有多少毫米,借此明确厘米与毫米的关系。随后还呈现出一些1毫米的物体,借助这些直观的例子更加充分的使学生感知1毫米的实际长度。最后教材提出你知道那些东西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吗这一问题,启发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丰富对1毫米或几毫米实际长度的感知,并初步建立相关长度的表象。随后想想做做6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1分米,1毫米实际长度的认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及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在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也初步学会用厘米分米作单位测量或估计物体线段的长度。分米和毫米不仅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之一,也是学生逐步掌握测量方法和技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所以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从量与计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拓宽用数学只是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面积和体积的测量等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第四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思茅港镇小学三年级数学组(二备)

一、教学内容:毫米、分米的认识

课本第2、3页的例1及做一做,第4页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2、3、4、5、6题。

二、教材分析

(一)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这些长度单位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2、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3、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分析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体验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难点:

1、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解决重、难点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实际操作等突破重点,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动手操作,计算等突破难点。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常遇到测量问题,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要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在测量中,学生可能对毫米的测量更难掌握一些,可让学生多操作,单位换算和计算也要加强。

四、目标预段: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单位。

2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定位

重点:体验1毫米、1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难点:根据长度单位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学前准备

1、复习旧知。三备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老师板书学生估计的结果。

提出问题:“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厚进行实际测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2)组织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长:不到21厘米,差2个小格。

宽:不到15厘米,差2个小格。

厚:不到1厘米,只有6个小格。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引出毫米: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2、学习1厘米=10毫米。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从直尺上选定1厘米的长度,数数在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

通过观察和数格从中得出,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就是1个小格,长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老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3、深刻感悟1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现象。

(一)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1毫米?然后动手量一量看你说的对不对。(硬币、超市会员卡、钥匙等)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计算的?

(3)说一说,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4)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然后同桌同学合作验证猜得对不对。

三、巩固练习

1、第3页做一做

2、第5页练习一第1、2题及第3题的前2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导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你们还记得它叫什么吗?到现在为止,我们共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2、请同学用语言表述或用手比划出来1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量出下面物体的长度,并用合适的单位表示出来。

照片长:蜡笔长:

宽:宽:

(二)探究新知

1.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1)估算课桌的长和宽。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和宽。

(3)汇报测量方法: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

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四位小朋友。(出示例2情景图)他们也参加了我们的测量活动,下面我们就来听听、看看他们是怎样测量的。(有条件可用多媒体演示)

用学生尺测量。

方法一:15厘米为一段连续量。

方法二:18厘米为一段连续量。

方法三:1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

方法四:2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

用米尺或卷尺测量均可。

(4)针对10厘米为一段连续量的方法,师提出:“10厘米的这一段,可以用一个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分米)类似课桌的长和宽这样的长度,一般选用分米作单位来表示。

2.了解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一)观察测量尺,你们能不能从中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板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2)练习:2米=()分米

30厘米=()分米

1米-2分米=()分米

14厘米+26厘米=()分米

3.会选择分米为单位进行测量。

(1)以分米、厘米为单位,测量课桌的宽是分米厘米,课桌的高是分米厘米。

4.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1)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的长度。

(3)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估测一下黑板的长度约是多少分米?

指名到前面测量,看谁估测的最接近准确长度。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页做一做

2、教材第5、6页第3、4、5、6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毫米的认识

第一课时 毫米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例1.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明晰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2.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估测、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表象。(突破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感受毫米产生的意义,体验1毫米的长度。)2.难点: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重点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突破方法:让学生观察直尺,动手测量,但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用毫米表示。)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动手实践法、观察交流法。2.学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五.教学准备

1.教师:储蓄卡、身份证等磁卡、1角、五角硬币、等。2.学生:直尺、各种卡、1角硬币。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估一估: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谁呢?喜欢他吗?他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孙悟空,他有一个宝贝是什么呢?对,金箍棒,特别神奇,能大能小。大到能直达云霄,小到可以装进耳朵,那大家思考一下能装进耳朵的东西是有多长呢? 生:1厘米 生;1米„„ 生;2厘米

2.做一做:师:同学们有的说米有的说是厘米,那到底哪个对呢?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那么,你们能用手势比划出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请试试比比。学生比划长度,教师适时点评。

师:我们都知道1米和1厘米有多长,那能放进耳朵里而且不会感到不舒服的,肯定不是用米做单位的,那么厘米也太大了,应该比厘米更小的单位,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的认识 板书:毫米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一)认识毫米

(1)师: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我们都知道尺子上任意相邻的两个带数字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那除了这些带数字的刻度线之外,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短短的小细线

师: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一些小格,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多媒体课件演示,请同学上台指出哪些是一毫米。

(3)师总结:尺子上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毫米用字母mm表示(齐读一遍)

(二)体验1毫米

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用手比量1毫米的长度,再用卡片感受

(1)师:为了更好的感受1毫米有多长,请同学们找出学具筒里的彩色卡片,用尺子量量看,它的厚度是多少毫米?(对,就是1毫米)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看谁做得最好:拿出右手,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卡片,然后用左手将卡片慢慢抽出,现在你的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小缝就是1毫米。

(2)谁能说说你对1毫米的感受,你觉得1毫米怎么样?(太小了)(3)猜一猜:我们手中的直尺的厚度是几毫米?(1毫米)

同桌验证猜测结果是否正确

(4)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长度或者厚度大约是1毫米的(张纸的厚度、身份证的厚度、缝衣针的针眼的厚度、纽扣的厚度,一分硬币,光盘等)

(三)毫米与厘米之间关系

师: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从0刻度线开始,向右数出10毫米,你发现了什么?(10毫米就是1厘米)板书:10毫米=1厘米(齐读一遍)

(四)量一量

师:(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1页的主题图)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愿意参与她们的活动吗?

①小组活动: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并将测量时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②汇报交流。

③教师课件演示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的方法,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让学生在测量中理解和体会长度单位“毫米”产生的必要性,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意识。

(五)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完成教材第22页“做一做”的第1题。观察题中的插图,再填空,指名回答。

教师强调:先把够用厘米作单位的数数一数多少厘米,填上单位是厘 4 米的空;然后把不够1厘米的数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格,就是多少毫米,再填上单位是毫米的空。

2.完成教材第22页“做一做”的第2题。(1)让学生独立量一量并填空。(2)集体交流、订正。(六)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生1:直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

生2:两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生3: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测量1角硬币、校讯通卡、储蓄卡、身份证等的厚度时,一般用“毫米”作单位。生4:1厘米=10毫米。

师: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七)布置作业 1.课本练习五1、2、3 2.黄冈小状元p

下载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数学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 教学设计 新郑市龙湖镇梅山完全小学张泽芳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例1、做一做及练习一第1、2题。 【学情分析】 《数学课......

    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合集)

    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说课稿(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

    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教案 一、教材分析: 《毫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本节课是......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范文合集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第七小学郝慧敏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实际测量,体会毫米产生的意义,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通过比划手势、观察实物,认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①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②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③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④帮助学生建立......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螺洋街道中心小学 吴艳 教学内容:三(上)第一单元测量 本节课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毫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 毫米是小学三年级第一单元的第一个内容,是在孩子们二年级认识厘米之后的又一个长度单位的认识。本节课我还是采取以往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