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教育叙事

时间:2019-05-13 03:0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教育叙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教育叙事》。

第一篇:读书教育叙事

“读书”之我见

川口中心小学 李冰

还记得孩童时代的故事——小学在农村读了3年,课外读物少的可怜,能见到的,也是已被无数人翻阅,少皮没毛的连环画,(我们那时叫小人书)。等上了初中,书也多了,范围广了。有令人感动的、有幽默讽刺的、有揭露坏人坏事的„„我非常爱看——《故事会》这一本书。里面搜集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记得有一篇《被诅咒的泉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文中写了一个名叫王可名的人,他喜欢探险。有一次他在沙漠中探险迷了路,没水了,他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坑水,这是一眼被诅咒的泉水,有警示说一次只能装满一个水囊。王可名为了让自己活下来的机会更大,把他带的三个水囊都装满了,于是他受到了诅咒。文中的王可名,他不相信咒语,只为自己考虑,差点毁了那一眼小小的泉眼,毁了沙漠那一带的生灵。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人不能自私,要为别人着想的道理。高中时代,因每天忙极了,每天写作业的时间都很紧,只有放寒暑假才能读一些书,我记得利用假期读过几本名著: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等。说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想必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吧!书里讲了一位坚强,勇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读了这本书后,我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对他的一生是有很大影响的。再后来,才读了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高尔基的《母亲》、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等。读雨果的文字,我只看到二个字:宽容!参加工作以来,读的都是教育书籍和杂志:《陶行知文集》、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儿童心理学》、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给教师的建议》、《给加西亚的一封信》等等。做任何事,都是源于自己或他人的需要。如果没有了需要,我想很少会有人去做。如我们教师,读书能够把更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应用于课堂,与人交往谈吐举止文雅而充满智慧。学生也是如此,只不过性质不同而已。

那么,如果我们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我们是不是就不去读书或暂时不去读书呢?这也许是一个人的境界问题了。

孔子有句话这样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简单的几个字,道出了教师读书的意义和责任。读书对己,提升修养与心志,刻苦努力地求索,博闻强志,胸怀宽广;对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提升教育教学。何乐而不为呢?有时读书不免落入“俗套”,“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这样即使读了书,也不能致用,致知,体会不到读书的乐趣。没有这种幽静的心灵和清明的神智,怎么来陶冶自己? 好的书籍就像阳光雨露,是自己内心的温暖与和谐,使自己从容,成为一个人幸福的人。与自己喜欢的书为伴,让自己喜欢的知识与你相随。回顾读书历程,总觉得读书甚少,书籍如我亲密的伴侣——伴我一生!仍要继续读下去„„

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川口中心小学 李冰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这么一句话:“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什么是习惯?所谓习惯,《辞海》上解释为:在长时期逐渐形成的行为方式。我把人生比喻为飞驰的列车,惯性使人无法停步而冲向前方。前方有可能是天堂,有可能是深谷,习惯就是你的方向盘。习惯是潜意识的活动,就像人体各种软件的编程,一旦启动就按既定的程序演绎。习惯的力量是一种巨大而顽固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之后,没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难加以改变。走上教师的岗位,刚开始,我信心满满,可三个星期的接触,让我信心大减。许多学生有很不好的习惯,如: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不懂得尊重他人,不会自主学习等。

对于自主学习习惯培养,总结出一套基本策略:即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其次,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主动汇报,交流学习。

2、互相讨论,及时评价。

3、大胆发问,鼓励创新。

二.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

三.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

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更对教师的的素质提出了挑战。很难想象,一个很少自己看书,很少自己搞学问,很少自学的老师,对自学的坚定不移的理念会有多少认同呢?会坚定不移地推行自主学习吗?会有耐心吗?观念的转变是艰难的,需要过程,解放课堂,建立新课堂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所有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读书心得

川口中心小学 李冰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为乐,终于让他的仁政”思想得以传承;孟子以“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为原则,因材施教,终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为理念,学以致用,锲而不舍;韩愈以“业精于勤”、“师意不师辞”为宗旨,著《师说》,驳“道统”;还有柏拉图用“音乐是求心灵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写了著名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从“理论理性”的学说出发,提出了“文雅”之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更是内容丰富,高瞻远瞩;而杜威的学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更加前卫;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灵的艺术”。还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等。这些教育家,他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与发现,让他们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而这正是他们走近学生所获得的硕果。读了这些理论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我想,我会让这份快乐延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教师的崇高,来自学生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具有高尚的的师德,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教师自己也才能从中体会到自身的崇高所在。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由此看来,我作为教师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特别是在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理论后,我也曾刻意仿效,在班上定下“规矩”:凡是老师或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就要当场表演一个节目,没想到这一举措竟然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威信。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我也自觉“遵规守章”,每次都认真的为学生唱一首歌。这样的“惩罚”却博得了学生的欢心,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也许,这正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时,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2来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这就是师德!这就是师魂!

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

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我又细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体会特别深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希望与我的同仁共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永远都是我们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红与黑》读书心得

川口中心小学 李冰

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其本身的巨大魅力。作者从一纸简单的刑事案件资料中展示出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画面,把一个普通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对十九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历史和哲学研究的水平。小说令我看到在生硬的历史书上无法感受的,那段法国大贵族和资产阶级交替执政的关键时期的状况。我从中了解到现实主义作品的另一种艺术特色——司汤达倾心的人的“灵魂辨证法”;这与以往我从《高老头》、《欧也妮·格朗台》中体会的巴尔扎克的“造成一个人的境遇”有很大不同。

全书最耀眼也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自然是于连·索雷尔,“平民出身,较高文化,任家庭教师,与女主人发生恋情,事露,枪杀恋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作者用淡化物质描写而突出心灵跟踪的手法强化的,正是于连处在青年的冲动下追求“英雄的梦想”经历,这是对那个社会形态的反抗,也是对碌碌无为、虚度青春的反抗。

在社会现实阻碍实现抱负时只有两种选择:退避或是反抗。那些当着小职员不求上进、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避者,他们或许平庸得舒适却被社会的前进所淘汰。能不断树立人生目标、决定实现人生理想的便是和于连有同样气概的反抗者。这个时代当然不欢迎虚伪的言行作为手段,但仍然需要对生活的热情来反抗空虚的度日。这样,于连悲剧性的结局除了昭示“个人反抗行不通”外,就有了对当今社会更实际的意义。

于连.索莱尔的命运时时刻刻牵动着我。综观他极其短暂,却满是波折动荡的年轻生命,流淌着太多矛盾和复杂。对此,人们可以作出很多评判——是个小私有者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悲剧;一个野心家的毁灭;一个反封建斗士的牺牲等等。各有各的看法,但又都在情理之中。就我以为,说于连是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但不如说他是个追求幸福而又不幸走上歧途的人更为确切些。自然这种歧途不是简单地采取了某种有背社会道德的手段,而是来自他心灵更深处的矛盾本质。

于连的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他虽出身卑贱,却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又有着杰出的智慧,所以他日后能厕身在所谓的上流社会中。什么是幸福,怎样得到幸福,是困惑着人类几千年的问题,也同样困惑着我们的于连。在他心目中,幸福并没有确切的标准,只是在他的心计,在他的警觉,他的一个又一个的“作战计划”及其实施当中。他为第一次摆脱了父兄的虐待而幸福,为德.莱纳夫人面前履行“某种责任”而幸福,为骄傲的玛蒂尔德在自己面前屈服而幸福,为一次次地发迹而幸福得要命。他渴望幸福,渴望飞黄腾达,他发誓宁可死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为此,他制出了一个又一个“作战计划”,使出各种虚伪手段,他超人的智慧发挥的淋漓尽致。但他毕竟是个好苗子,所以在每每幸福之时,他又会扪心自问,深深自责。因此,他的计划总会漏洞百出,总会让人怀疑。

我们不难发现于连在这种幸福的标准是以社会和他人标准为标准,追求他人和社会的承认。实质上,他并没有获得多少快乐和幸福,反而使他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仅仅是感到“快乐的到了极点”,兴奋地跑来跑去,一种“野心家实现后的狂喜”,只是片刻激情而已,剩下的是想着紧接着应该在制定一个计划。这些所谓的幸福仅仅是表象而已,于连为了表象而牺牲了本质。当他以为德.莱纳夫人的一封信断送了他的幸福时,他想到了报复,最终被投进了监狱。在狱中反而使他从社会的束缚解脱出来,获得了自由。他卸下了往日一切伪装和面具,找到了真实的自我,也找到了本质的幸福。他放弃了逃跑和上诉,能够真诚地对待每一位朋友,坦然地面对死亡。

第二篇:教育叙事家长会发言稿读书心得

家长会发言稿 四年级一班

各位家长: 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老师向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天你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单从这点就可出你们对自己的子女的关心和对我们学校的工作的支持。我同时代表全体学生感谢大家的到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觉得我们这次家长会的真正意义可能不在于我们能通过家长会更多的交流什么,而在于给学生鼓鼓劲,在学生的心中他不在乎我们家长会会开什么内容,但只要自己的家长在其中,来参加会议,对他们来说这就是骄傲就是幸福,就会转化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我们班的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我希望也坚信,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我们的家长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圆满的成功!

今天我想跟各位家长谈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54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19人。我们的班委,他们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共同营造出良好的班风,在班级各项常规中,班干部、小组长的作用举足轻重。本班的小干部王德宇、武豪东、景冰园、韩开瑞、陈淑琪、王雅可、王怡凯、王腾达、杨财家、武英姿、王菲菲、郭梦琦、杨庆飞、武英洒等积极主动,在不断的磨练下,组织管理能力在飞速地提高!我将会进一步完善班干部轮换制,让所有的孩子获得机会,使他们在小学阶段的体验成为终生受用之宝!在本期中涌现出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如:景冰园、陈淑琪,王雅可,武晓茹、杨财家,王梦瀚等。(说明:这几名学生平时能很好地遵守课堂纪律,发言积极,作业做得很认真,读书卫生等各方面表现较好。)武英洒,聂文硕,郭书兵等同学在劳动方面很积极。

但他们毕竟是孩子,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改变某些不良现象和某些坏习惯。比如:有些同学课堂听讲不专心,有些同学写字潦草,有些同学经常完不成作业等,这些不良现象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有些同学平常说话带脏字、骂人,这样的坏习惯会让孩子们产生矛盾,影响到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但我相信,时间会验证一切!

二、接着我再谈谈孩子的学习成绩吧!

这可能是家长们都愿意听的一个话题吧。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一个,殊不知最棒的只有一个。我们应该这样想:只要孩子进步了他们就是

最棒的。期中考试是对学生半学期以来学习情况的检测,结果还是不大令人满意。不过大部分同学成绩较开学时都有进步。进步较大的同学有:景冰园、陈淑琪、王雅可、祈刚,郭君帅、苏桢婷、王腾达、景俊如 等。

期中考试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同学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牢固;二是对待学习不当回事,马马虎虎;三是有一部分同学下滑的比较快。这些都要引起重视,希望家长配合教育。

三、语文教学工作。

我担任的是本班的语文课。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们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六人一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都有,这样安排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中我追求的是让孩子们快乐地上语文课。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孩子们是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各种技能、技巧,学会与人交往,学习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个性和气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形式多样的新课导入(谜语、游戏、问题、故事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力求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去。我在教学中不断地创设各种情景,使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孩子们在学习中经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表演、游戏、知识交流等。这样,孩子们在课堂上全神贯注、兴趣盎然, 在不知不觉中既学到了知识, 又得到了学习的快乐。而且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们自觉地探索研究,并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意见、倾听别人的心声、合作学习等与人交往的本领。四、四年级特点:

我相信各位家长在您的事业有成之际,也很希望看到孩子茁壮成长,你才感到欣慰。面对孩子进入四年级,一切一切都有较大变化,作为家长与老师都要掌握孩子一切情况,因材施教,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小学六年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二年级为低段;

三、四年级为中段;

五、六年级为高段。那么您的孩子从三年级升入四年级,其实也是中段的延续。那么我们要使孩子顺利的完成这个这个过渡阶段,除了孩子自己的主观因素之外,其中也需要我们家长的帮助。家族要帮助他,必须了解孩子进入中年级到底有哪些变化:

(1)学习方面:知识学习广泛了。我就拿语文课为例来讲,低年级的时候我们主要学习一些非常基础的知识,如拼音、生字、词语,平时只要孩子能认真完成作业,肯下功夫读记一般不成问题。但是,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现在除了以上这些基础知识以外,考试卷上更多的是一些比较“活”的题目,比如句子的变化,修辞手法的运用,课外知识的积累,动物成语、数字成语,什么描写春夏秋冬的词语啦,名言名句啦,再如阅读题、作文两大题占一半分数,说实话这些阅读题、作文平时根本就不可能复习到的,考试时就看学生的语文底蕴和临场发挥了。还有的题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需要孩子平时留心生活,多观察,多读书,多积累。所以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必须扎扎实实的掌握,该读还要读,该抄的还得抄,同时还要拓展孩子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

学习方面的改变还表现在内容增加了,新开设的英语课、思品课、科学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样孩子在课堂上学习语文和数学的时间减少了,但是语文数学学习内容没有减少反而增多,这就要孩子们课下在家多用功学习。

所以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必须扎扎实实的掌握,该读还要读,该抄的还得抄,该背的还得背,平时多读书,多积累,同时还要拓展孩子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针对这个变化,我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教给他们一些方法,比如:上课时让学生划划重点的词语体会从中明白了什么,再通过反复的朗读领悟作者用词的精确,把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另外这学期要背的课文比较多,要掌握的词语比较多,部分学生要求背的和写的老是跟不上,教学进度比较慢,为了提高效率,希望家长能配合学校也做一些辅导工作,比如帮助听写生词啦,监督孩子写完作业、背课文啦,督促孩子看课外书啦等,孩子的进步需要您的扶植,学校的工作需要您的配合。

分析试卷: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当您拿到试卷后,您第一眼要看的是卷面分数还是孩子错在哪里?不管您现在的答案是什么,我要谈的话题就是请分担孩子的快乐或者悲伤!每一个孩子,无论他是活泼的,还是腼腆的,他们的自尊心都是非常强的。

考试成绩很理想,对孩子是一种鼓励,这时您是针对分数实行奖励还是摊开试卷,和孩子总结成功的经验,以便下一次继续成功?前一种做法会误导孩子,使他们认为成功只为了奖励,只有后一种做法才能真正教育孩子往正确的道路上去。当然,如果您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将会消除弊端。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呢?您会很生气,您想责骂孩子?您认为责骂他以后情况会有好转吗?您有没有分析过他失败的原因?孩子已经很伤心了,您的责骂不过是把您的悲痛转到孩子身上,让他更伤心而已。那么您应该怎么做呢?民主型的家长会和孩子一起打开试卷,分析每一道错题,总结失败经验,让下次考试不犯同样错误。这样的家长,才是分担孩子快乐和悲伤的家长,在这样家庭里出来的孩子,肯定是一个乐观、自信的孩子。那么现在,您的答案是什么呢?

从做题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孩子基础题失分的很少,但是句子题阅读题和习作失分较严重。题型也很活,这就看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课外知识量了。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不以分数论英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刚才所说的,是我针对这次考试对所有家长提的一点小小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每一位老师,也将会在自己的教学上查漏补缺,更加尽心尽职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心理方面:三年级的孩子很多事情都处于好奇,似懂非懂,开始有独立性,自尊心逐渐增强。不知家长们有没有发现,这阶段的孩子批评不得,越批评越有逆反的心理,做的越差,这是孩子知道“难为情”了,他怕“丢面子”了,所以各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不要以势压人,而应该以理服人。批评时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再告诉他该如何做就比较妥帖。,确实对待有思想有意识的活生生的人我们需要这样细致入微地教育引导。

3、思想意识: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也就是说想的事情多了,开始有自己的意向,自己有自己的打算想干什么,也就是有些家长在说的:“我们孩子很强,不听我们家长的话了。”但是他们的辨别力弱。不能把社会上的是是非非搞清楚,也不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这也就要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诫,经常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给他明确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大人的“口风”必须一致。不要爸爸妈妈这么说,爷爷奶奶却是那么说,这样孩子就更辨别不清楚了。

五、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家长和家庭教育。尤其是小学生,更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和教育。教师不能替代家长,学校教育也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育从家庭教育开始。

家庭教育对人一生影响至关重要。家长正儿女易行善,家长邪儿女易行恶。家长民主儿女生平等之心,家长独断儿女生专行之念,家长仁慈儿女博爱,家长暴戾儿女残忍。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等,都说明家长的素养、家庭的环境,对人一生的教养息息相关、处处相连。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必要的心理辅导。

1、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多鼓励少批评。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3、找准孩子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兴趣。

4、给孩子自由和独立思考的空间。

5、学会倾听和与孩子聊天。

6、鼓励孩子学会独立,树立自信。

六、最后我就本班的实际情况,给家长们提一些建议:

1、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保持室内安静。

2、引导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让孩子自己会学习、思考;培养孩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对于贪玩不爱学习的孩子要加强督促和检查,不要放任自流,让孩子先做作业再玩,严格规定做家庭作业的时间,逐渐养成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主动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家长还要注意孩子们写作业的姿势,完成作业后让孩子把学习用具收拾好放进书包里,使孩子养成做事井井有条和有头有尾的习惯。家长应每天检查孩子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防止孩子在遇到有困难的作业逃避不写。此外还要看他的字迹和书面整洁情况。

3、给孩子提供课外阅读的书,孩子完成作业后指导孩子看一些课外书,督促孩子每天坚持读书最少30分钟,并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尽量做到家长和孩子一起亲子共读。

今天我要讲的就这些,下面请本班的数学老师张老师讲话。接下来请家长代表讲话。

2016年11月16日

我的教育故事

王明英

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时,简单地批评或处罚,这是每个教师都无师自通的,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但我们常常发现,这种“本能”收效甚微,学生很快“旧疾复发”,甚至愈演愈烈。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次不经意的表扬,可激起学生千百次的希望”。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应该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真正做到热爱孩子,包容孩子,允许他们犯错误,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相信效果一定会更为理想的。所以我慢慢尝试克制自己批评的“本能”,换做表扬,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班有一名女生瀚,刚来学校时总不写作业,真让人头疼。有一天,我火冒三丈,三步并做两步走到他面前狠狠的批评她,根本不给她辩解的机会。看到她战战兢兢的样子,我冷静了。后来,在上课的时候我开始留心他的一举一动。有一次,她上课坐的很端正,我不失时机的表扬了他,下课后,我单独对他说,你写好作业我就喜欢你。没想到,从那以后她真的把作业写得很好啊。

慷慨地赞扬我们的学生吧,让他们永远生活在希望之中。轩,是我们班上最调皮好动的男孩。刚入班我就听以前教过他的老师说到过他:“既调皮又聪明,教育好,他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教育不好则是一个惹是生非的孩子。”他总是管不住自己,教室里总是经常听到他的说话声,几乎天天和同学发生矛盾:有时不经同学同意拿别人东西,有时把垃圾塞到别人桌子里,有时玩耍碰到了人„„。很多次我在讲课的时候,他不是在低头玩笔,就是目光飘渺,思绪漫游的模样;其实课堂上,我的目光停留在他身上的时间是最多的。每次我都通过让他回答问题来提醒他注意听讲,而他也总是支支吾吾,不知所云。有时,我也会严肃地提醒他一下。但周五那天书法课上,我没有用前两种方法。当我讲完书写方法,让他们练习书写的时候,我发现他边写边玩,我走到他面前,没有往日的严肃说教,而是微笑着对他说:“轩,今天你的字写得真漂亮!你能不能把每个字都写得这么漂亮呢?”他抬起头,用很肯定的目光望着我,说:“老师,我能。”之后,我默默地观察他,他真的在很认真地书写。练习册交上来,他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下课后,在走廊,我告诉他:“轩,今天你的作业老师给批了一朵小红花,也会展示给同学们看呢!”我从他的眼中看到了自信,那是一份通过自己认真而得来的自信!

其实,后进生也渴望关怀,渴望老师注意到他们,更渴望大家能发现他们闪光的一面。班里的硕,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劳动很积极。每次到班里总能发现硕在帮助别的值日生扫地,后面的垃圾箱几乎都是他去倒,我在班里不失时机的表扬了他,并让他当劳动委员。没想到,他非常尽责,总是主动去监督同学们乱

丢垃圾的不良行为,及时帮助和提醒同学,并报告老师。世界是变化的,学生也是各样的。我们应该不断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和鼓励,让他们能够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期中考试结束我发现一个怪现象:小怡平时语文课表现特别好,听写、默写次次满分,可期中考试成绩还不及格。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在默写时特意留心小怡并在班里展开调查,终于发现原来小怡平时默写时作弊,有时写在桌子上,有时小抄夹在指缝里„„简直就是无所不用。小怡这样的学生以前我也曾遇到过,不过她表现得更激烈些。以往遇到作弊事件,我一般会直接在班里点名将事情描述一番,然后全班一起分析原因,指出这种“掩耳盗铃”行为的危害,促使当事者改正,并且要求大家一起监督。另外一种稍微缓和些的做法就是将其叫到办公室,私下交流督促。考虑到小怡是组长又是女生,这次我没有用以前的做法,我在班会上总结期中考试时,提到有些同学在大考中心理过于紧张导致成绩不理想并有意识地提到小怡:“小怡同学平时的语文成绩很好,这次考试‘马失前蹄’,但是我们大家都相信她的实力。”听到我这番话,教室里瞪大眼睛的不仅仅是小怡,数十双眼睛里满是惊诧。放学以后,我又特意找到小怡,拉着她的手说:“小怡,压力不要太大,我相信你的实力和潜能,你平时默写全都会,这次是太紧张了。看来你要好好调整一下心态,要记住:你是你们组的学习风向标,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放弃。我看好你,不要让我失望啊!”这个自尊心很强的女孩都快哭了„„我知道,这是我最成功的一次“言不由衷”,但却给她注入了催化剂,我的“善解人意”会使她没有退路。她只能拼命学习,充实自己,以达到真正的提高。接下来让我欣慰的是,又一次默写时小怡真的自己背写下来了。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似乎忘记了,每个孩子内心都有“想好”的愿望,这也是他们的“本能”,只不过常常被懒惰等负面因素所蒙蔽。擦亮他们蒙尘的眼睛,激发他们“想好”的“本能”,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事情。我们批评的“本能”只会压抑他们“想好”的“本能”,只会使他们的眼睛越来越黯淡。两种“本能”其实也就是两种角度,一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个是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说到底,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更是情感的。当教师真正关爱学生,用心、用情,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和对待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地克制自己的“本能”,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本能”,创生出更多和谐美好的音符。

读书心得体会

王明英

本学期读完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深深地被小说中的一个个平凡人物而又不平凡的思想品质而感动。这本小说没有任何的豪情壮语,也没有任何虚伪的说教,却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个最根本的东西——爱。

教育中的爱是什么?读了《爱的教育》,对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师爱是一种依恋的心情,是一种奉献精神,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爱心能架起师生关系的桥梁;爱心能春风话雨,浇灌每个莘莘学子;爱心能熏陶、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养成其良好的情感品质,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是的,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敬爱的老师对自己的影响,常会令人终身难忘。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实验的效应我想就是爱的结果。爱是神圣的,师爱伟大!

师爱是阳光雨露,学生是花朵禾苗。对学生的爱既要象阳光一样普照大地,对学生一视同仁,又要对一些缺少爱的同学有所倾斜。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也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以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好的教育!”是的,“爱”只一个字,但做起来谈何容易,那需要

真心地付出。倘若为了某种利益去虚伪地爱学生,一旦目的达到便不管了,这样反而事与愿违,甚至扭曲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我想,爱对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底蕴,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的成长都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把整个课堂比作是河床的话,那么师爱是浮动在整个河床上面最耀眼、最灿烂、最动人的浪花,是大海富有生命的潮汐。“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诠释了爱的内涵。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爱满天下”办教育,不也正是有爱的奉献精神吗?教育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称职的教师。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学生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也是生命中一种创造性的聚合力量。

教育中有爱,有助于学生个体生命的舒展,有助于学生个体生命的涌动。正如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愿我们老师心中有永不枯竭的无限情爱,爱满校园!

第三篇:如何写教育叙事

如何写教育叙事

今年的教研成果评比又开始了,这些天我陆陆续续的收到了很多老师交来的教学叙事和教育叙事,一些老师写得不错,但有一些老师还是没有弄明白怎么是教育叙事,写来写去写成了论文的样子,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育叙事怎么写: 什么是教育叙事

叙事研究是近几年颇受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研究方法之一,而教师以研究者身份从事的叙事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叙事(包括教学叙事)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成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作为行动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教育叙事,既指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呈现的研究成果。

叙事长期而又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特别是文化艺术作品(如小说、诗歌、绘画和影视)常以叙事形式呈现。它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它陈述的是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简单地讲,叙事就是“讲故事”,讲述叙事者亲身经历的事件。

教育叙事尤其是教师所写的教育叙事,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教师自己叙述教育教学故事,既不是为了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为了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更不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因而教育叙事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想像。它十分重视教师个人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第二,叙述的故事中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教师的亲身经历,不仅把教师自己置于事件的场景之中,而且注重对个人或学生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说明。

第三,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教育叙事术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非常重视教师的日常生活故事及故事的细节,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替代教育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情节,不以苍白的语言来描述概括的教育事实。这种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对教师来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同时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

教育叙事的优点:

●易于理解

●接近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

●可帮助读者在多个侧面和维度上认识教育实践

●使读者有亲近感,具有人文气息,更能吸引读者

●能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

●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想像空间

教育叙事的局限性:

●一旦与传统的研究方式混淆,容易遗漏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收集的材料可能不太容易与故事的线索相吻合●读者容易忽略对故事叙述重点问题的把握

●难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局内人”感觉

●结果常常不清晰明确

教育叙事、案例稿写作稿要求

教育叙事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做什么,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做什么。教育叙事要求有典型性,能让读者有心灵的触动。情感交流;唤醒教师主体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案例编写要按照题目、背景介绍、案例描述、案例反思、案例点评来写。其中题目要求体现反思主题,案例描述要写出课程片段,反思要求有问题思考和反思的分析,案例点评要分析通过案例得到的经验或者教训。案例可以是写教学的反思,也可以是教学中对教育的反思。

参考格式:

1、教育叙事

我和学生有个小秘密

XXXX学校 XXX

新接到2年级语文实验班数学,看到那些可爱小不点,我什么都不担心,就怕他们对数学没有兴趣,因为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实在浓厚,七、八岁能洋洋洒洒写出千字文章,爸爸妈妈惩罚孩子的办法是不让他看书,想来都有点害怕!

开学以后,最担心的事也就出现了,班上一部分孩子反映出对数学的“淡漠”,家长也和我交换意见,怎么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呢?实在的,面对一群聪明的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喜欢数学呢?对我真是一个挑战!

我除了上课尽量使用电教手段,做一些动画,讲一些故事,“放宽”对他们的管教,让他们慢慢亲近我外,我与学生还有一个小秘密。

只要有家长与我交换意见,我就给他们讲:“学生对数学的没有兴趣,关键在于他们对数学的那份自信的丧失!我们要给予他们自信,他们才会喜欢数学!我打算把考题提前叫一些同学先做一遍”。有的家长问我这样好吗?我说:“其实,考试不是目的,目的是怎样让他们今后学得更好。”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要考试的题都会在考前3到5天发布到网上,然后一个一个单独对“需要自信”的学生说:“我们隔2天要考试,题老师已经发到网上,你去下来做吧!老师只对你一个人讲了,千万别给其他人说。”于是他们都回去认真的做了一次,还有家长帮忙,考试时他们再次轻松愉快的做了一次。评讲试卷时,我大大的表扬了一番突飞猛进的同学,那时我分明看到了他们开心的笑容!

有个学生在网上这样写到:“昨天,姜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了,我看了一下,等级是A+,错了两道小问题,分数就说明是95分—99分,我唉声叹气地说:要是得了A++就好了,分数是100,平时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成绩会越来越好。啊!这真是我最满意的数学试卷啊。”还有学生这样写:“今天是11月5日,星期三。上午,我们第一节是数学课,姜老师先问:你们是愿意上课还是愿意考试呀?有很多同学都说愿意考试,姜老师一听,就说:数学书放进书包里,把文具盒留在外面,我们一听,异口同声地说:耶!数学考试喽!一会儿,姜老师把试卷发了下来,我们就开始做题了,我做到最后一题的时候,我一看,哈哈!我全会做!我一定能得到100分!”

要知道他们都是数学有点“问题”的孩子,看到她们对数学自信的回归,我心里激动不已。就这样,班里几个上期数学不好的孩子,都“考”到了很好的成绩,上课他们特别的认真,作业虽不算很好,却能较好的掌握新内容。

真正的单元测查更令我高兴,上期班上补考也不及格的A同学也考了84分,他已经成为班上听课认真、积极举手的一员了,也成为了一名自信的孩子。不过我和他的秘密还要进行下去,直到他考得更好。

2、教学案例

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XXXXX学校 XXX

背景介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老师不可避免的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描绘它。第一是我们学生的情感……”,因此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是我们所特别需要注意的。

案例描述: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教学班我都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

1、324+198 5968-3999 396+498 2、324+200 5968-4000 400+500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到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气愤”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

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 “比赛”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学生都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独自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叫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向学生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他分析了“哭泣”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时,变得更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问他为什么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快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

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使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网友讲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差生教学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胜了也不敢“声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差生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前一教学片断,教师对自己忽视尊重学生人格的无意识行为表示歉疚。但心理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靠说教是无法达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

案例点评:

1、该课例思考的问题有前瞻性。本次课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体现了当代教育对学生情感领域的重视性,本文体现了一线老师对本领域的深刻理解。

2、一个好的教学情景设计,应该在考虑教学的同时,更全面的考虑对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

3、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寻找差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回答简单问题,让他们重塑自信;同时我们要寻找“优生”的弱点,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第四篇:教育叙事

年轻真好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叫aa,是cc区第c中学的一名普通的班主任。今天我叙事的题目是----年轻真好

24岁,风华正茂,年轻的我,带着梦想、带着憧憬、带着一份神圣,站在了三尺讲台上,站在了几十个孩子面前。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个好老师,做个领导放心、家长信任、孩子爱戴的优秀教师。

记得有老教师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孩子,要注重基础,打什么底就是什么底!哦!我想起小时候,老师有时候气急了,就会说—哼,就是不能给你们好颜色,给了笑脸就灿烂。。。我隐约觉得,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就得是行走一阵风,话语像雷轰,铁面无笑意,威严不可松。。。于是我开始回避着活泼开朗,板起面孔,紧缩眉头,全力以赴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全都在我的监控之下,我的要求就是执行,稍有差错,便军法处置。一个学期下来,身心疲惫,个中滋味,无以描述。更为可悲的是,我当初的理想变得越加渺茫,原本想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可孩子们带着戒备、对我敬而远之;原本想立下规矩,让孩子们快乐成长,可他们明显不怎么买账;原以为威严就是敬业,付出就要有回报,孩子们应该学业进步、团结向上。。可惜啊!我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差在了哪里?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初一下学期,在领导的督促下,我开始拜师学艺。每天,我都会去bb老师那去听课,三年了,一直没有间断。一边听课,一边去感觉她怎样与孩子们沟通、交流,怎样处理孩子间的摩擦,怎样帮助孩子改变缺点,怎样鼓励孩子不断进步。。。看着bb老师一脸的慈爱,温声笑语,感受着她满满的爱心、耐心、诚心,我的脸开始发烫了。在她那里,没有高高在上,没有危言耸听,没有恐吓,没有霸气,时而是春风化雨,时而润物无声;偶尔严厉有加,孩子们也是心悦诚服,虚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我,深深的震撼了!是我的观念出了问题,是我的认识出了偏差。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不能与时俱进,顺应社会的变化而调整自己,把教育流于形式,公式化,要想做一位称职的教师,是不能的。泰戈尔说过:“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我开始改变自己。作为年轻教师,我应该有我自己的教学观念,因为我年轻,我应该把我的心与学生的心贴得更近一些;因为我年轻,我应该让学生把我当成他们成长的朋友,愿意把他们的心事向我倾诉。我一改过去不苟言笑的习惯,早上微笑地走进教室,孩子们开始逐渐地对我有了笑容,慢慢地开始接纳我,我尝到了甜头,开始更多地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现在我终于成了班级里的大姐大,他们也开始对我有了信任,有了倾诉,我也更加能够了解他们的想法,并且理解他们的行为。

记得刚当班主任的时候,我发现班上有个学生一直表现得很不正常,孤僻,邋遢,双目无神,表情木讷,甚至上课都不听讲,经常走神。当我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一言不发,我觉得他一定是遇到什么问题。通过询问其他学生我知道了他父母离异,他和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平时工作忙,根本没时间管他,他就像个流浪儿一样缺少温暖。对这种事情我就先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询问有什么措施,课间我找他聊天,一开始他不愿意与我多说,后来我就聊到了(我决心带给他温暖,家访去他家,和他交流,关心他的生活)于是我开始耐心地开导他,在平时和他多沟通,生活上遇到困难我尽力帮他解决,功课上我帮他辅导,现在他开始变得开朗许多,下课也会看到他脸上的笑容。

我喜欢与学生们相处,我是典型的80后,而我的学生都是00后。虽然只有十几岁的差距,但在兴趣爱好上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我喜欢看美国电影,听外国歌,在我的影响下,很多同学在课下有起色周末都会看一部美国的电影。渐渐地他们的发音也标准了很多,上课发言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对英语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此之外,我也鼓励他们多阅读英语报刊书籍。我相信有了兴趣后,他们学习英语的动力也大了很多。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有太多的东西要去面对,因为我们会流泪,也会有心酸。但正因为我年轻,我才更有可能与学生成为良师益友。因此年轻的我们要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找准自己的位置,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时发挥自己的优势。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最后我想说“年轻真好”。

第五篇: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

读史可以明智,历史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人生的生长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很希望我的课堂能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乐园。所以任教以来,我不断更新尝试各种方法,力图完善课堂。

2009年学校尝试初中高中过渡教学,那么历史怎么过渡呢,我也想了很久,上网也查了一些资料,最后确定了三个课题:

(一)历史有什么用;

(二)几种有趣的历史记忆方法:

(三)生活的历史。在讲授过程中穿插了几个有趣的历史小故事,也调动学生讲,师生互动,想尽可能从一开始引发学生学习探知的兴趣,让他们盼着每节历史课,这也就是我过渡时期的教学任务。

2010年高二时期还开设了两门选修课,一门是高考范围内的选修三即《20世纪战争与和平》;另一门主要了为了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开设了选修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选修六在各学校开设在课程中比例很小,各种材料图片均不足,相对来说准备工作的难度就更大一些,我查询了很多资料,制备了完备了课件,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

2011年,繁重的高三教学开始了,高三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做为一位家长我也能体会各位学生家长的企盼之心,更是见证了大多数学生高一高二的不懈努力,所以我更要加倍用心。

开学以来我继续采用默写考点复习法,从二轮复习开始后,我着重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我用早午自习时间安排学生讲题,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等。一开始,学生不适应,没人上来,就是有也非常紧张,几次之后就好了很多,无论程度好不好的学生都跃跃欲试。在参加了哈尔滨高考分析会之后,我又得到了很多新的启发:如高考论证题怎么训练;材料解析题自么样分析;材料中的标点符号怎样加以分析使用等等。

2012年3月到6月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高三学生的最关健时期,我也几乎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学上,针对ABC三个班学生的学习程度,我相应制定了不同的教学措施,孔子也说了要“因材施教”。A班学生在那个时期着重在于能力的提升,所以我上网查找各种答题技巧,方法传授给学生,再每天一道论证题或是材料解析题的练。B班学生即重基础又得提能力所以一周一次论证一次材料题,每天还要督促他们背考点。C班学生相对来说基础差,所以重课本,天天看着他们看书,背考点。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走过了高三这段日子。

有这三年教学中我也得到了启示:学生对历史学习是有兴趣的,也是可以学好的,关键是在于教师的教学办法能否得当,能否可以激发他们的共鸣,教学言语一要学生能听懂;二是学生喜欢听。要想让学生听得懂,教师的教学言语就必需思索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所达到的程度――即所谓学情,叙述要浅显易懂,观念的论述要深入浅出,不能只思索教师自己对教材内容的了解。要想让学生喜欢听,就应在讲述时,用详细的史实来充实教学,经过生动、抽象的叙述和解说或活动,唤起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对历史的浓重兴味,这实际上就要请教师做好充分的备课、上课预备。为了上一节学生听得懂的历史课,宁可让教师本人苦一点,累一点,把学生的学习担负转化为教师的教学义务,我觉得办法总比困难多。

2012年9月开始,我承担了一项新任务,即高一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是繁琐而细致的,可以说三年中牵扯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即使是这样我也从没有忽略过我的教学工作,2015年开学以来又进入了高三冲刺阶段,这界学生又有她们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要掌握学生的成绩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课堂上让他们多练,多读,多提问以增强他们的历史感,提高历史的感悟能力。事实上他们正在提高。对中间层次的同学则先肯定他们的长处,关心他们的学习,再帮助他们分析考试的得与失。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则尽量巩固他们基础知识,同时尽可能在课内外抽出一定时间给他们查缺补漏。

二 关注学生心理动态 三三阶段复习法 第一阶段复习式的新教学,时间安排在3月。这一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与练习,其中《中国历史》既可按专题讲,也可突破教材的章节按时期讲。总之,不能遗漏重要的知识点,特别要注意《考试说明》中已明确了的那些知识点。对《世界历史》可用“滚雪球”式的方法讲述和复习,即一面讲新知识,一面复习、考查旧知识,加强对过去所学知识的巩固。除按此方式进行教学与复习外,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还应按单元进行“小综合”训练,力求“横中有纵”,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阶段专题知识结构教学,时间安排在四月至五月中旬。在这一阶段中,专题复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达到“纵中有横”,实现“纵横交错,经纬沟通”。这时,教师可将前面所学知识列成专题进行讲述式复习,把分散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个知识群,连缀成一条条有头有尾的知识链,进而编织成一张疏而不漏的知识网。

在这里,历史专题的划分宜粗线条、粗框架,而不宜细碎、零散。如中国古代史一般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几条线索,中国现代史则可划分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抗争史,中国各阶级的探索史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而将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民族解放斗争史、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别史及国际关系史等几个专题即可。同时,在这一阶段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教会学生运用知识。

第三阶段综合及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安排在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这一阶段的教学与复习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形成复习迎考的最佳心理状态。以《考试说明》要求为准,精选一些模拟套题和思维性较强的问答题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达到离开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组合知识,创设一种新的历史情景的能力。在这一阶段还要对学生加强培养对问题做出完整准确表述的能力。

希望三阶段复习法能在今年高考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更希望今年高考能有个好成绩!

下载读书教育叙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教育叙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中学英语】 宽容,是滋润的雨露 作者姓名:仝普收 学校:户县职教中心 所属区县:户县 联系方式:*** 邮编:710300 宽容,是滋润的雨露 仝普收 这是一个有关小松的......

    教育叙事

    以心换心 张惠婵 “以心换心”,教师的真心付出,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刚开学几天,一同事(也是一学生家长)跟我说:“小悦上学第一天回家就监督她爸爸:‘我是饭堂......

    教育叙事

    为教育奉献青春(转载) 选择教育 实现自我 我叫张春娟,现年37岁,现为小学一级教师。1993年6月参加工作,我带着一个青年人固有的热情,一颗爱孩子的心和对教师职业的无尚崇敬,走上了平......

    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 “花朵以芬芳熏香了空气,她最终的任务,是把自己献给你。”从走上讲台,站在孩子们面前的那一刻起,我便努力地实践着泰戈尔的这句名言,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为师者的真谛。......

    教育叙事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加丰小学 贾芳粉“爱自己的孩子是人,这是人的本能,而爱其他人的孩子你就是神”,“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因此,我想,要做一个问心无......

    教育叙事

    2012-2013第一学期 教育叙事 塑造孩子的良好品格 民院附中 薛筱舟 2013.1.20 塑造孩子的良好品格 民院附中 薛筱舟 孩子天性善良,我们常常说,每个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为他准备......

    教育叙事(推荐)

    教育叙事 姜淼 阳光灿烂的九月,我与我的30个小精灵相逢,组建了一个新的集体——一年三班。刚刚成为小学生的小不点儿对学校的一切既感到好奇又感到陌生。张心利和陈亚楠是住宿......

    教育叙事

    孩子,你能行! ——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 教育叙事 新学年,我的班主任生涯又开始了新的一页。接了新班。总体来说,孩子们还算听话。班级管理方面,无法沿用以前旧的制度,但大刀阔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