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 要:阐述了研讨式教学理念和实施研讨式教学的意义,介绍研讨式教学的实践及方法过程,分析研讨式教学效果,最后指出研讨式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009-02
在现今21世纪的网络时代,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挑战来自于学生。新一代的学生生活在充满活力的、交互式的媒体世界中,他们不仅通过被动听和读来学习,他们更喜欢互动性,要求更适合于他们学习方式的新模式。在新的学习模式里,学生将会从一个吸收由教师选择并传递的学习内容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主要通过自己阅读、分析来学习;教师则由一个选取知识并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人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培养和指导者,成为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的设计者。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研究式教学方法正是应此要求,需开发推广高校创新教学模式之一。
研讨式教学以学生主体精神培育为原则,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主张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语境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分析和探索,去发现研究内容的发展过程和研究因素之间的内部联系,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基本精神。
应用研讨式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掌握基层知识\培养多方面思维和能力、提高工程和人文素质;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成长为主动学习的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下文将探索研讨式教学的理念和模式。
一、研讨式教学理念
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研讨式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本,综合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科学思维和良好素质的教学理念。
良好的素质体现在人文素质,有自信,对学习、成长具有端正的态度,具备完成专业工作所需的主动性和毅力;因此,研讨式教学法以人为本,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
二、研讨式教学模式
研讨式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交互式学习;教学的基本步骤通常包括提出问题、启发思考、科学探究、研讨总结、应用创新等。因此,可以将研讨式教学模式分为提出研讨主题、启发引申思考、调查资料探索、讨论分析研究、总结应用创新五个基本阶段。这一系列基本进程都需要让学生明白。
1、研讨主题的提出要结合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具有可探讨性。
2、启发思考可以由教师提出几个由研讨主题引申的研究方向,以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但是,一定要强调的是,给学生留出自由研究、提出自己创新思路的空间,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很关键的。
3、在学生调研探索时,图书文献可由教师指导查阅;电子文献来源要保证严谨详实。在资料分析处理中,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检查、判断、分类、比较、组织、归纳、推理、总结等学习过程。
4、师生、生生直面研讨的过程是最活跃最能体现和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素质的机会,是学生发表自己见解、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当然,这也是对教师的严峻考验,既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言,启发学生的分析思路;同时又要记录每位学生的表现,深入分析其能力和素质,以备进行评价总结。
5、总结创新阶段,首先需要教师的全面总结,包括对学生的知识增长、能力和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创新思想的鼓励,并传达给学生;然后学生再结合自己的研讨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明确各教学环节对自己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教师也会更加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三、研讨式教学实践
在初步探索研讨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考虑到让学生可以慢慢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在时间安排、研究主题、讨论方式等方面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推进。师生教研互动过程经历以下步骤:
1、下达研究任务。将学生分小组,每组4~6人。组内学生数不宜过多,以鼓励每位同学的积极参与。让每位学生侧重分析某一方面内容,使每位学生都有研究任务,不会落空。研究任务书中,除明确研讨主题和研究任务以外,还特别强调指出同学之间要注重合作、相互学习。
2、启发研究方向。教师首先熟悉每组任务,发掘有特色的知识点,作为启发学生引申分析的出发点。知识性的可直接在给学生的研究任务书中简单提示;思维能力方面的在师生面对面讨论现场提出,促进效果会更好。
3、学生调研分析。除了参考教材之外,学生需要使用网络或其他图书资料。但是,在查阅网络资料时,除了要保证来源合法外,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资料筛选和分析工作,不要照抄照搬。经过组内讨论后形成初步成果报告,为讨论做准备。鼓励学生做成演示用的PPT文件,发挥演讲才能。
4、师生讨论。教师既要作为主持人,组织好学生,督促和鼓励学生;又要作为导师,面对面地为学生解惑,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补充学习新内容,这是增进学习知识最直接的机会和方法。
5、研讨成果报告。每组学生经过汇总形成小组地质图阅读报告;教师则向全班同学综合评价各小组的研讨成果以供大家相互学习。
四、效果分析
在学生成果报告的心得体会中,学生们普遍支持研讨式教学方法,有学生写到:“讨论后对自己所学的课本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布置任务后在上网搜索、查看参考书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该知识,更了解了其他的一些课外知识,还逐渐提高了查阅、自学、思考能力。”
研讨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思维和素质的综合培养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中。在课程的调研和讨论过程中,教师的启发直接促进了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研讨式教学模式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正是通过师生间双向直接沟通,教师才能准确地捕捉到学生更为关注的教学和专业方面的信息,了解到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从而促进教学效果。
研讨式教学模式着重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注意。首先,在现今的网络时代,学生获取资料信息的方法很简便,来源很丰富。少数学生就会出现不加思考的照抄照搬源信息,以致弱化了资料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 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蒋 跃,邓 磊,徐求生,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1,25(4)
第二篇:研讨式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
研讨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 要] 详细论述了研讨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通过工程地质课程的研讨式教学实践活动说明了研讨式教学的显著效果,实现了综合培养大学生的能力、思维和素质的教育目标。[关键词] 研讨式教学;理念;模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0 引言
高校教育不应仅仅面向过去,更要面向未来。在现今21世纪的网络时代,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挑战来自于学生。新一代的学生生活在充满活力的、交互式的媒体世界中,他们不仅通过被动的听和读来学习,他们更喜欢互动性,要求更适合于他们学习方式的新模式。在新的学习模式里,学生将会从一个吸收由教师选择并传递的学习内容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主要通过自己阅读、分析来学习;教师则由一个选取知识并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人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培养和指导者,成为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的设计者[1]。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研讨式教学方法正是应此要求,亟需开发推广的高校创新教学模式之一。
研讨式教学以学生主体精神培育为原则,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主张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语境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思考、分析和探索,去发现研究内容的发展过程和研究因素之间的内部联系,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基本精神[2][3]。
在土木工程专业学科中,应用研讨式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多方面思维和能力、提高工程和人文素质;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成长为主动学习的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下文中将探索研讨式教学的理念和模式,并结合《工程地质》课程的研讨式教学实践进行分析。研讨式教学的理念与模式
1.1 研讨式教学理念
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研讨式教学法坚持以学生为本,综合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科学思维和良好素质的教学理念。结合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可具体分析如下。
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应该达到的核心能力目标包括:调查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对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综合分析能力;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对现有资料进行推理和分析、做出理性评价决策的能力;提出新思路、新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4]。
依据安德森及其同事(2001)修正后比较系统的思维能力等级次序分类法,思维能力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5]。因此,土木工程人员所需要的科学思维是较复杂的思维能力,强调逻辑推理和分析实证,尤其是创新精神更为可贵。
良好的素质一方面体现在人文素质,有自信,对学习、成长具有端正的态度,具备完成专业工作所需的主动性和毅力;另一方面还需要专业的工程素质,即土木人必需的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和严谨朴素的科学态度。
因此,研讨式教学法以人为本,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1.2 研讨式教学模式
研讨式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讨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交互式学习;教学的基本步骤通常包括提出问题、启发思考、科学探究、研讨总结、应用创新等[6]。因此,可以将研讨式教学模式分为提出研讨主题、启发引申思考、调查资料探索、讨论分析研究、总结应用创新五个基本阶段。这一系列基本进程都需要在教学任务书中写清楚,让学生明白整个过程。
(1)研讨主题的提出要结合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具有可探讨性。例如理论性比较综合,可从多角度分析;或者实践性较强,可结合工程专业现实问题分析;再者专业性较强,体现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可启发进一步思考分析。
(2)启发思考可以由教师提出几个由研讨主题引申的研究方向,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但是,一定要强调的是,给学生留出自由研究、提出自己创新思路的空间,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很关键的。
(3)在学生调研探索时,图书文献可由教师指导查阅;电子文献来源要保证严谨详实。在资料分析处理中,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检查、判断、分类、比较、组织、归纳、推理、总结等学习过程。
(4)师生、生生直面研讨的过程是最活跃最能体现和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素质的机会,是学生发表自己见解、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当然,这也是对教师的严峻考验,既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言,启发学生的分析思路;同时又要记录每位学生的表现,深入分析其能力和素质,以备进行评价总结。
(5)总结创新阶段,首先需要教师的全面总结,包括对学生的知识增长、能力和素质培养等方面的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创新思想的鼓励,并传达给学生;然后学生再结合自己的研讨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明确各教学环节对自己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教师也会更加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研讨式教学实践
在初步探索研讨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考虑到让学生可以慢慢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在时间安排、研究主题、讨论方式等方面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推进。在将研讨式教学法尝试应用于《工程地质》课程教学中,研究主题相关工程地质图的阅读分析和不良地质现象分析;师生研讨过程分别在课后和课堂进行。2.1 课后研讨式教学
工程地质图的阅读分析涉及到比较多的基础知识点,如地形水系、地层接触关系、地质构造、地质历史等多方面内容,综合性很强。考虑到讨论内容的复杂性可能导致研讨时间的不确定,首次研讨过程在课后进行,以便给予师生比较充分的时间参与讨论。师生教研互动过程经历以下步骤:
(1)下达研究任务:将班内同学分为10个小组,每组4~6人。组内学生数不宜过多,以鼓励每位同学的积极参与。每组分析不同地区的工程地质图,安排组内每位学生侧重分析地质图的某一方面内容,让大家都有研究任务,不会落空。研究任务书中除明确研讨主题和研究任务之外,还特别强调指出同学之间要注重合作、相互学习。
(2)启发研究方向:教师首先熟悉每组地质图分析任务,发掘有特色的知识点,作为启发学生引申分析的出发点。知识性的可直接在给学生的研究任务书中简单提示;思维能力方面的在师生面对面讨论现场提出,促进效果会更好。例如,某地质图中褶皱构造与断层构造多处出现,这是与地质历史发展有关联,可作为分析地质构造与地质历史关系的一个切入点。而在断层频发地区的地层分布情况分析之后,可拓展分析思路,设想在此区进行路桥工程、结构工程的建设会有何影响?这样可以将地质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进行逻辑分析,甚至提出创新性设想。
(3)学生调研分析:由于地质图的复杂程度不同,有的会包含一些教材中未着重分析甚至没有提到的内容。因此,除参考教材之外,学生需要使用网络或其它图书资源。但是,在查阅网络资料时,除了要保证来源合法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资料筛选和分析工作,不要照抄照搬。经过组内学生共同讨论后形成初步成果报告,为讨论做准备。鼓励学生做成演示用的PPT文件,发挥演讲才能。
(4)师生讨论现场:教师分别与每组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教师既要作为主持人,组织好学生,督促和鼓励学生;又要作为导师,面对面地为学生解惑,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补充学习新内容,这是增进学习知识最直接的机会和方法。例如,在地质图分析中遇到地层角度不整合的图例,教材上并没有提及,这就需要补充地质图例标准和规范,进而扩充知识面。此外,教师还要观察学生并尽量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记录和评价。相对的,每位学生除了发表自己的分析成果之外,还需学习和思考教师和其他同学的看法和建议,最后大家一起分析得到一致的结论。
(5)研讨成果报告:每组学生经过汇总形成小组地质图阅读报告;教师则总结此次课后教学过程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增进和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最后由教师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综合评价各小组的研讨成果以供大家相互学习。2.2 课堂研讨式教学
关于不良地质现象的主题讨论在课堂进行,分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震五种现象分组进行讨论。重点要求学生运用工程地质基本知识,结合工程案例具体情况分析不良地质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并就地质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和新体会。
学生分为五大组,每组9~12人,承担一种不良地质现象分析。以2人合作为例,要求搜集主题案例数不少于1个,共同整理文档并准备在课堂讲演交流。这样,每大组将会有5~6个工程案例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可与班内其他组的同学共同分享探讨研究成果。
研讨过程中发现,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和各组研究主题的不同,在每组同学做PPT文档演示了本组成果之后,主要是同课题组的同学能进行短时的讨论,而不同主题的其他同学则未必能及时做出响应。此时,教师的现场启发和提示就显得更为重要。例如在应用工程地质条件6要素进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提示学生既要考虑全面,有条理;又要区分重要程度,抓主要因素做出评价。在新内容方面,对于有学生提出用于治理崩塌落石的SNS冲力柔性防护系统符合绿色环保要求,教师可适时提醒全体学生注意思考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研讨式虽然可以让全体学生直面讨论过程,熟悉所有主题内容;但未必能够全体参与进去。课堂讨论全部结束后,教师还要再就研讨的目的、学生需要注意的细节等做总结;然后学生再修改分析成果,形成小组报告。研讨式教学总结
3.1 效果分析
通过对两类主题分别在课外和课堂进行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活动,较好地实现了研讨式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目标。在学生成果报告的心得体会中,学生们普遍支持研讨式教学方法,表明对自己掌握知识和能力培养方面的提高,并且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例如精选研讨主题,合理组织安排讨论时间、尽量让学生多发言、增加实践学习机会等方面。
研讨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能力、思维和素质的综合培养体现在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中。在课程调研和讨论过程中,教师的启发直接促进了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思维的培养和提高;而素质的提高则体现在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过程中的积极态度。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有学生体会到“讨论后对自己所学的课本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布置任务后在上网搜索、查看参考书的过程中不仅理解了该知识,更了解到了其他的一些课外知识,也充实了课余生活,逐渐提高了较高的查阅、自学、思考能力。”;还有学生总结到“对我的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有较大的提高,对学习能力、方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研讨式教学模式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正是通过师生间双向直接沟通,教师才能准确地捕捉到学生更为关注的教学和专业方面的信息,了解到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3.2 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
研讨式教学模式着重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注意。首先,在现今的网络时代,学生获取资料信息的方法很简便,来源很丰富。少数学生就会出现不加思考的照抄照搬源信息,以致弱化了资料分析和处理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从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等方面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的甄别、学习、应用、讨论。其次,有时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对于与理论性较强而实践性较弱的不易直观理解认识的课题,还需要教师提高教学技巧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课题讨论的深度、广度还需要教师去挖掘,这也是对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考验。结论
研讨式教学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校教学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每门课程内容和性质的不同,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深入研究,以形成更加系统、全面、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进程中,教师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和协作者,这也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师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目标提出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杜德斯达著;刘彤等译.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黄世虎.研讨式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模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 29(1):72-74 [3] 何丽君, 唐玉光.研讨式教学:高等学校教学的新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145-147 [4](美)戴尔蒙德著;黄小苹译.课程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评价实用指南[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美)麦肯齐等著;徐辉译.麦肯齐大学教学精要:高等院校教师的策略、研究和理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6] 蒋跃,邓磊, 徐生求.研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1,25(4):306-309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Deliberative Teaching Mode
Abstract: The basic theory of deliberative teaching concept and mode has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geology proves the remarkable affect of deliberative teaching, which achieves the goal of education to train the ability, thinking and quality of students.Key words: deliberative teaching;concept;mode;teaching practice
第三篇:安全培训研讨式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1.11.22
铁能科协第十二届学术论文交流会参评论文
安全培训研讨式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铁煤集团安培中心曲晓明
摘要:针对安全培训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需要,提出教师在进行研讨式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通过铁煤集团安全培训中心研讨课程的创新性探索实践,阐述实施研讨教学的实战方法,并就需要注意的主要事项进行剖析,为培训机构和广大教师开展研讨式互动教学提供了能用、适用、管用的经验。
关键词:安全培训;研讨式互动;探索实践
1研讨式教学发展现状
传统的以教为主的课堂上,鼓励师生之间互提问题,相互解答,这种互动情境转换突然,多年实践发现,一问一答的“是否式”互动往往做为课堂点缀,实际往往切不住要害,师生都没有激情,效果甚微。研讨式教学是互动式教学的深化拓展,培训班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专门设置互动研讨课,根据现场安全和学员实际需求,设置研讨主题,让师生提前预热,人人参与,达到教学目标。
铁煤集团安培中心率先开设了安全研讨课,通过多年实践,许多教师通过这个科目得以磨练,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但面对普遍素质较弱的学员,很多时候,我们也感觉到一种无奈,课堂气氛不活跃,学员不配合,或是学员提出刁钻的问题,将我们逼入死角无法脱身„„。总之,我们面对的是诸多尴尬的僵局和深深的无奈,所以我们只好多讲多启发,但往往效果甚微,我们口干舌燥,学员也颇感不适。面对这样的科目和教学模式,我们更多的是平添了一份压力惶恐,缺少了一份淡定自若。所以很多培训机构不敢开设这样的课程,很多教师不愿上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阻力重重。
2研讨式互动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研讨式互动教学课开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原因何在?究竟是谁的错?有没有武功秘籍?
(1)存在的问题
从安全研讨课实践中反馈的信息看,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没有反应,千呼万唤磨破嘴皮就是撬不开他那张嘴;二是言出必反,满腹牢骚怨气冲天就是不往正道上走;三是时断时续僵局不断就是没有气氛。四是反复无常,同样方法同样主题甲班灵验乙班无效就是没有灵丹妙药。你让我说,我可以不说,也可以瞎说,全社会都在言论自由,更何况小小的一个教室内,这是学员的权利,教师制裁不了学员。所以我们感到没劲,教师感觉还不如让我痛痛快快的讲一堂课呢。所以,研讨课往往逐渐向教师的单兵作战转化,学员自然也更加趋附于这种转变,懒惰是人的本性,什么也不 1
做谁不愿意?也因此,我们一丝挫折的痛苦和沮丧在心头蔓延。这些问题,在常规课堂上,也是广泛存在的,所以,我们很少,或是不愿意去组织互动,往往是我讲我的,你听着就是了,这就造成了教和学的脱节,学员是否听懂,是否在跟进,都没有验证,难以形成共鸣,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2)安全研讨课的教学目的就两个字——分享。分享看法、感悟,分享经验、教训。教师的学识、经验再丰富,那也是一个人的智慧,教师的思想不可能无限的延展,教师的经验更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在这方面,教师虽然强于每一名学员,但教师现实存在的缺陷如何弥补?通过学员来补救,以学员为师,不是一个好办法吗?每个人的经验教训和思想都是一笔财富,积累在一起,能没有收获吗?同时,我们收集了更多的案例,掌握了更多的现场动态,了解了更多学员的心声,教学相长古来有之,有什么不好的呢?通过互动,大家一起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起来挖掘经验、推广经验,一起来剖析教训、吸取教训,这就是这个课程存在的现实意义。同时,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组织能力、课堂把控能力都会得到磨练和提升。所以,要坚持下去,有益的东西为什么不去做?存在问题和困难是正常的,关键是有没有解决它的决心和方法。
(3)安全研讨课的教学方法
还是两个字——互动。互动的作用在于使教师和学员保持同步的思路。在常规课程中,他的价值体现的应该更为明显。我问你答,你问我答,你问他答,他问你答,自问自答,这是以问题的输出和答案的反馈为特征的互动,这也是互动式教学最常用的。而研讨课,可以说是全程的互动课,也可以说进行的是一次头脑风暴。贯穿始终的互动是要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让学员思考、表述或是辩论。互动的效果,取决于两个主体,教师和学员。二者任何一方在表现上严重缺陷,都将使互动流产。
(4)教师的角色定位
自站在讲台上起,教师和学员就在进行一场博弈。可以说,当前大多数学员来到培训中心除了想到考试要及格拿到证之外,其它是没有任何想法的,或是盲目的。他们自认为有用的任何一点一滴的收获,对他们来讲,都是意外收获。但我们不是这样想的,我们要把我们掌握的,他们欠缺的和想要的都要给他们。在这个层面上来讲,教永远都是主动的,学永远都是被动的。研讨课就是要打破这个僵局,变被动为主动,变主动为能动。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两者之间博弈的过程。而教师大都有这样的倾向,即对于自己的表达能力过于自信,对于学员的理解能力也过于轻信,结果是一旦遇到困难和挑战,就无法接受,把责任全部归于学员身上,或是过去就完事儿,一切都结束了。
铁煤集团安培中心的安全研讨课首先是在班组长、安管员培训班开展的,班组长、安管员是要带队伍的,是队伍的最高领袖、家长,更是老师和教练,所以培训中心要给他们搭建一个平台,给
他们在课堂上做一次教练的机会。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要教师搭台,学员唱戏。安全研讨课在试运行期间,一名教师把台子就搭得很好,就是让学员讲故事,讲自身经历的和身边发生的险事儿、玄事儿,那个班不是班组长,也不是安管员,但非常踊跃,甚至走上讲台,气氛始终高涨。其他教师听过课后,照式一用,果然灵验,老师有激情,学员也活跃,时有学员之间的互动和辩论,老师的总结和启发也是言简意赅,情绪调动的非常到位,为什么有好效果?首先是角色定位要准确。
(5)学员的角色定位
学员不主动参与互动研讨,有几个原因:一是你说的我不懂,我不明白让我说啥?二是你说的我不赞成,我不服你,沉默的反抗晒着你;三是我不会说,心里有就是说不出来;四是我说了有危险,深了浅了、对了错了别给我传出去穿小鞋;五是不好意思,哪在这样的场面说过话,吓死我了;六是他们不说我也不说,跟着大伙走吧。这些症状或是独立存在,或是相互掺杂,有的人态度很清晰,有的人态度很模糊,漂移不定,有的人甚至根本就没有态度。无论如何,这些症状在学员们中间一旦得以释放,就会相互传播,交叉感染,局面自然难以控制。
那么,学员是真的顽固不化吗?我们千方百计要撬开他们的嘴,他们是打死我也不说的真共党吗?小时候在农村,爹妈让我们看管家禽牲畜,打也不走,骂也不走,怎么办?拿点好吃的,引着它走,时不时再让它尝点甜头,引到哪,它就跟到哪。这招儿,不管是鸡、鸭、鹅,还是猪、狗、羊,都管用。从这个事儿中间,我们是不是能感悟出什么?因为本身他就是盲目和被动的,更何况突然这么大的角色转换,大多人肯定接不了招儿,必须要有点办法才行。
应该说,教师很难改变学员,但教师不过是想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方法,让学员在安全方面有进一步的认知,在思想意识上有进一步的提升,在行为上有进一步的自我约束,在管理方法上有进一步的掌握。学员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受其性格、经历等影响较大,短时间内我们很难去改变,这也是培训不能立竿见影立马见效的原因所在。所以不要急功近利。但教师可以尝试着让学员揭开面纱,说一说心里话,讲一讲自己的故事,哪怕是在安全上没有人表扬他,给他一个自我表扬的机会,对学员来讲这都是宝贵的学习机会。所以说,我们的目标不是改变他们,而是展示他们,通过自我展示,学到知识、学到经验、吸取教训。另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尝试着自我改变,改变思维、改变方法。围绕着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转变,围绕着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转变,围绕着学员思想根源转变。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改变不了,还能埋怨谁呢?我们自己是不是能自我改变呢?这一点,只要计划周密,是可以实现的。
3研讨式互动教学的实践方法
互动式教学的道理都懂,但效果总是不理想,就是因为很多人还是懂在表面上,没有真正的参悟透。培训教学技术就像武功修炼一样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也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我们要研究药方,了解每一种药的药用,针对病症才能合理配药,才能治病求人。铁煤集团安培中心通过实践,在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3.1确定研讨主题
安全主题的确定关乎研讨的效果,确定的突破口就是要把握住需求,遵循四个原则:一是坚持安全为主线的原则,不可跑题;二是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不可盲目;三是坚持揭疤露丑的原则,不可回避;四是坚持简明扼要的原则,不可啰嗦;五是坚持一事一议的原则,不可庞大。常用的主题有:你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的事故有哪些,教训是什么?你感觉岗位上现在有哪些安全隐患,怎样消除?你认为有没有不违章就干不了的活,为什么?在班组长岗位上你感觉最难的事儿是什么,怎么解决?你在岗位上是否从来都没有受过伤,如是,诀窍是什么?或者根据当前的安全形势、最近发生的案例确定主题。这些主题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既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解决问题。提出问题是培训机构和教师的事,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定要留给学员。一个培训班设置主题的数量尽可能多一些,给学员以多一些的选择,会让学员比较轻松的应对。研讨主题还要提前设定好,并交代给学员,让学员有充分的准备,防止匆忙上阵,影响质量。
3.2确定组织流程
互动式研讨课的组织难度较大,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培训班的学员构成、普遍素质、课时数、学员岗位安全状态、确定的主题等等。组织流程一般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教师在前两个环节是主导,学员在中间两个环节为主导,最后教师作主题发言,也可请学员代表做主题发言。详细的组织流程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研讨前预热
研讨课的预热很关键,要向交代清楚研讨课程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师生作为一个团队来共同完成任务。最主要的是要规定发言规则。一般不采用自主发言的形式,自主发言往往大都不发言,即便是有想发言的,也不敢直言。要人人发言或小组推荐发言,人人发言个体是自主的,不受约束。小组推荐发言是学员数量较大,受课时约束时,以单位为小组,由组员之间自行推荐发言。另外发言者必须走上讲台,不可以在座位上发言,还要排好发言顺序,以单位、学号、姓氏笔画等均可。教师如何开场,展现出“十年厚积,一朝薄发”的气势,能否被学员所接受,取决于讲台亮相的前几分钟。
(2)抛出主题
将计划好的主题在黑板或投影上公示,主题关系到学员的关注度。当然,计划好的主题未必都是切合学员需求的,在符合研讨原则的基础上,学员可以拓展主题。这一点,可以给学员放开空间。
(3)思考分析问题
给学员一定的时间对主题进行消化理解和思考。在此期间,教师要进行思考引导,对每一个主题进行详细阐述,启发学员思维。
(4)学员研讨
学员研讨的过程是实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造势,研讨的过程应是热烈的,气氛应是轻松活跃的,学员上台前教师要带动全体鼓掌欢迎,不上台就不停下来,这样大家就会立即感觉到轻松和刺激,上台的学员也会坚定的走出来。发言结束时更要给予热烈的掌声,这对每一个人也都是鼓励;二是强势,发言者在讲台前可以不发言,但一定要站足3分钟。任何人都不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长时间无动于衷,这是对学员发言的进一步刺激。当然,教师必须走下台来,不能与发言人共同承受压力。同时对于跑题、乱说、乱插话的现象教师必须及时强势纠正,否则将不可收拾,这是对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的最大考验,既不能左,也不能右,左了没有研讨的气氛,右了,跑题或乱做一锅粥;三是导势,学员发言过程和结束时,教师要随时发现讨论的契机,给予足够的引诱,让其他人参与进来讨论,穿针引线,必要时要有幽默的点拨;四是借势,研讨课不要搞成教师与学员之间的辩论,一定要是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对抗,要借学员之口教育学员之心。教师始终要站在中立点,否则学员演变成一边倒的倾向于教师或一边倒的对抗教师的孤军奋战。这四个方面对学员来讲似乎很苛刻,但针对成人安全教育,是激活良方,一用就灵。通过调研统计,支持和喜欢这个课程的学员达100%。
(5)总结点评
互动式安全研讨课不是教师一言堂,也不是学员一言堂。学员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最终戏唱的怎么样,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注意什么,导演都要给一个说法。这就是教师的讲评。可以一个小的研讨主题单元一点评,也可以课程结束后作综合点评。建议两个点评都要做,便于学员及时和全面的消化吸收。尤其是总评,是整个课程的收场,还要体现出教师对学员支持配合的感谢之意,更要给学员以期望和安全祝福。
3.3推广实操性互动研讨
互动式教学技术的开展,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口头的交流,要达到预期效果还需借助必要的教学手段。铁煤集团安培中心建立了模拟演练和现场实操“教、学、练、考”一体化训练模式,把现场搬到课堂。对瓦斯检测、绞车运输、电气、爆破、现场急救、避灾自救等演练和实训进行流程管理闭环控制。同时在模拟演练和实训课上,也大力推广了互动式研讨的教学模式。讲解示范、演练操作、指导纠偏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将互动融入其中。学员的手动了起来,大脑更动了起来,难点、疑点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解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4互动式研讨课教师修炼术
进行互动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差异。首先是师生之间的关系由主角与观众转变为共同参与平等对待,这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唯我独尊的架子,这是一个心理角色的转换过程,对于互动过程中的问题,教师要有包容心理。其次因为师生互动,学员的素质水平逐渐提高,提出问题难度加大,涉及的知识面会很宽广,这要求教师要有宽广而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现场经验,同时有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把握课堂交流控制节奏和课堂局面的能力,即教师要会对课堂进行组织管理。对授课老师来说,互动式教学对其所授课程的功底要求较高,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高驾驭课堂讨论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学生的提问中了解教学需求。对一时回答不出的提问,可以暂且不作答复,待找到答案时再向学生解释。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新颖和独特性,是区别于传统教育方法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地方。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教师除具备一般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管理实践经验,课堂授课技巧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外,还必须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富有十足的爱心、细心和耐心,懂得心理学、社会学及管理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有号召力、感染力和激情。只有教师具有了上述综合素质,才能在授课和对学生进行的互动中,在自身的周围形成一定的磁场,将学员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互动研讨中来,用持续的热情和激情催动、鼓励学员们积极思考,互相反馈信息,在提问、反问、自问自答、互问互答和辩论中,探求解决问题、难题的路径与方法。互动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严峻挑战。实现这一改良目标,最困难的是教师。所以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刻意的磨练自己,提升自己,适应成人安全培训教育的需求。结束语
互动式研讨课的理念是参与、合作、分享、体验,通过师生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平等对话、坦诚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学习来提升认识,使思路得到不断的拓展,培训得到不断的创新,办法得到不断的具体,氛围得到不断的和谐,最终使疑难问题得到解决,让大家一起分享解决问题的快乐。这能培养受训职工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使受训职工既能学到技术知识,又能提高安全意识;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提高操作技能,使参与培训的学员获得并建立新的安全知识,形成新的理念,产生愉悦自信的体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创新培训”的新理念。
作者简介:曲晓明(1973—),男,辽宁省调兵山市人,工程师,1996年毕业于辽源煤炭工业学校液压技术应用专业,现为铁煤集团安全培训中心主任。联系电话:0410-6830156
第四篇: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难度略高,通过新课改,语文的教学方式变得多样化,经过了多种措施的整改,“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就是一个重要整改措施。作文先导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十分普遍,也是我国教育发展必须的一个举措,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性格、习惯等自身因素也要有所掌握,新的教学模式只能通过不断的探寻摸索,才能够不断完善,进而可以完全适用于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
前言:小学是学习语言的基础阶段,口语能力还未完全完善的时候,就要将语言以文字的方式书写出来,这显然十分困难。如何将口语变为书面语言就成为小学教师面对的一大难题。作文先导式的引入,不仅在完善学生的语言表达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不断的锻炼,随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引入,给小学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灵感,弥补了之前小学教育的种种不足。
一、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概念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是将语言表达作为中心,不仅要培养作文能力,同时也要将说文变成学生的必要能力。这种新的教育模式能降低写作难度,增加学生写作兴趣,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写作灵感,彻底打破传统语文教育的牢笼,以建设全新教育模式为契机,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挖掘,善于运用大脑进行分析、思考,同时教师不断引导学生主动交流、沟通,以作文的形式调起字词积累的积极性,培养善于表达、阅读的能力。要发挥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功能,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不同的引导,对教学内容也要合理的安排规划,最好能够实现教学的多样化、动态化,这样的课堂就会变得充满趣味。总之,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各方面因素为基础,通过亲身经历来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二、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优势
1.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作文先导教学模式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位学生的个人因素,依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爱好进行个性化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小学是规范学生和培养学生最好的时期,也是对事物充满好奇的一个阶段,所以要利用这段特殊时期,对学生的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进行鼓励和耐心讲解。同时也要激励学生要用于亲身体验,相信学生的自我挖掘的能力,不要给学生压力,放开手让其大胆发现、体验、探索、解决问题,让学生有疑问时就提、又不懂就问。
2.实现多元化教育。
人是个多元化的生物,认知活动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也就是人的认知活动是由不同因素组成的一个整体,所以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知都需要将其元素进行整合,才能达到对事物的充分了解,看到事物的本质才是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作文先导教学模式对关于教育的相关元素进行整合,在教学活动中融入不同的元素,让学生对写作产生不同兴趣,有了兴趣便有了积极性,经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完成探索发现,在完成写作的同时,也同时培养了阅读、认字等能力,在学生的语言发展方面举足轻重。
3.增加教育活动性。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各方面还不成熟,所以对许多人、事提出疑问,针对这一独特的时期,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要善于发现学生生活中最为关心的事。例如,可以以此为主体开展相关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亲身体验,然后把自己的见闻、感受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等写作完成后学生就可以拥有成就感,对文字的潜在意义就有了十分深刻的了解,并且对所学的语文知识加强印象,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引入
1.激励学生勇于表达。
语言表达是人类交流的简易方式,同时也是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表达出来,激励学生要勇于表达、善于表达、勇于提问、敢于提问,并对问题进行充分讨论,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对于勇于表现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和吸收知识的能力,阅读量的提升有助于对自己兴趣的确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例如,通过对相关兴趣书籍进行深入阅读,逐渐的积累知识,了解其写作风格,能够印象深刻、巧妙利用,对写作极为重要。
3.对学生的写作要仔细指导。
抄袭对写作百害而无一利的,但是仿写是写作最好的开端。例如,作文内容可以逐渐的由短到长,慢慢引导学生掌控字、词、句,也可以通过工具书等辅助书籍,对学生的语句控制进行加强,对不认识、不会用的字词要自主查询,增加自身词汇量和知识量。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建立,可以将学生的发展变得更加全面、多元。小学生的发展空间是丰富的、无限的,教师不应该画出一个边框来限制他们的发展。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感受、思考的过程。教师要学会“对症下药”,打破传统语文教育理念,这对于提高?W生课堂上知识吸收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辉蓉,朱德全.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验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7.[2]张慧贤.初中数学主题式教学实验研究[J].考试周刊,2013.
第五篇:参与式教学模式
1.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念:参与式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最初,参与式并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英国的一些社会学专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的时候,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让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援助项目当中来,才能使援助项目取得成功。后来引进到教育领域中来,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即以小组工作、实物教学、提问、学习激励与学习游戏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让所有的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而语文的参与式教学是指在语文学习中,教师采取小组工作等一系列教学措施,创设轻松、愉快、平等、有趣、和谐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同时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和自我反思,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模式。参与式教学的价值:
1、使师生教与学的观念得以更新,逐步实现了课堂教学的“三转变”。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合作教育的过程。它使教育者认识到:课堂上必须注重摆正师生的位置,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学中应表现为辅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推理。它是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能力上,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生也能在参与实践中认识到:应该从为分数而学的被动“受教”转向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大胆创造、表现自我,为成为具有“三自”精神而学。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三转变”,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管、灌、压向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转变。
2、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的能力
学生参与的过程是一个生—生合作、组—组合作以及师生合作的过程,它使学生看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合作的过程又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组织与交往过程,这里既有生生交往、师生交往还有学校与社会的交往,多种交往使学生心胸开阔,提高了他们待人处事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3、有利于学生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
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人的价值实现在于组织、集体、他人、社会的认可、肯定、承认自己的劳动、创造等。学生主体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了个人应有的作用,体现了个人的价值,从而更增强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因此,他们感激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内心产生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满足感,并由此产生了价值追求的新目标。2.如何实现参与式教学: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萌发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即充分尊重学生、支持、鼓励、肯定、欣赏学生在课堂上一切为探求知识而作的言、行及稚嫩的结论,使学生始终处在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下参与探究学习。
其次不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递给学生,而应带领他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些过程中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使他们具有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第三是给学生相关材料,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地探索知识,主动地感知、理解、抽象和概括知识,让知识真正内化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第四是在教学中分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良好的情绪酝酿,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舞台。
最后,要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中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中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历练,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提升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3.如何组织课堂活动:
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模式的构建不单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更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同时还要体现模式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基于以上观点,我将模式的基本特征用下图来表示。教师活动特征:导入兴趣—导读提示—导引点拨—导情设境—导标反馈—导练拓展;学生参与特征:唤起参与—自读质疑—精读评议—披文入情—自我小结—举一反三;认知动态过程:认知准备—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情感内化—理性加工—巩固运用。当然,这种模式的上述特征只反映教学中各环节的基本关系,具体到每一篇课文或每一节课是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因时而异的,可作适当的调整。基本做法有:(1)导入兴趣。语文课的课前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形象、多样、新颖、简洁,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电教媒体、实物、挂图、范读、游戏等手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心理准备充分,做到“课伊始,趣亦生”。如执教《你一定会听见的》一课前,我将《喜爱音乐的白鲸》一文的课件和《你一定会听见的》一文的课件重新组合出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既获得了听觉上的满足感,又感性地大自然声音丰富的特点。
(2)导读提示。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在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导读提示非常明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教学中的问题有的是重点,有的是难点,有的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有的则成为老师讲授新知的切入点。这些环节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沉浸于主动探求新知的愉悦之中。(3)导引点拨。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先精心设问,让学生“碰壁”、“遇险”;接着组织课中评议,并适时点拨;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理解,理解再读,品评课文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动积累,运用语言。(4)导情设境。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5)导标反馈。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依据课前的既定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理性加工,自我小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所用的学法,并将结果反馈给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新知的能力。如在学习《赠花卿》一诗后,我引导学生逐步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抓字眼—解诗题;想意境—明诗意;反复读—悟诗情。
(6)导练拓展。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依据目标设计有层次、多形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顺向迁移。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的课堂教学水平、教学效益都在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