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学中习惯在课后自己进行教学反思的大全

时间:2019-05-13 03:3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在教学中习惯在课后自己进行教学反思的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在教学中习惯在课后自己进行教学反思的大全》。

第一篇:我在教学中习惯在课后自己进行教学反思的大全

我在教学中习惯在课后自己进行教学反思的,一节课结束后,想想哪些片断让我骄傲,哪些环节出现问题了,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做,并作详细总结,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例如我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过多的利用了多媒体,本来以为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结果学生们的作业写得一塌糊涂,我进行了反思,虽然课堂活跃,但是有些舍本逐末,过于强调教学的形式导致整个课堂华而不实,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此后,我在使用多媒体时,时刻谨记这节课的教训,合理的利用多媒体,和传统的教学有机结合。

我始终认为教学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对于教学很有价值,“一是反思教学成功之处,二是反思教学失败之处,三是反思学生的反馈”。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学会如何教学和从教学中学会什么的有效途径。勤反思,对于教师今后改进自己的教学有很多帮助,教师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而且可以更快的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可预料情况发生进行的反思以及教师在和学生互动作用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的调整。不可预料情况发生时,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教学计划实施的因素,因势利导。我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是这样反思的:

第一,我总是按照自己的意图执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导致了学生一味地听,却缺乏了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养成了学生尽可能地与教师保持一致的学习习惯,其行为虽然合乎规范了,但缺少了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二,为了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会和理解“用字母表示数”,将学生的思考活动局限在规定的时间、空间内,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考。

第三,进行以记忆为目标的训练过多,致使学生形成了以记忆、模仿代替独立思考的习惯。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活动过程和课堂教学实践作为思考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对自己教学活动过程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我个人认为,每堂课后及时认真反思,总结得失,我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

1.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恰当。

2.课堂导入是否引人入胜。

3.课堂教学环节呈现是否多元化。

4.多媒体应用是否恰到好处。

5.课堂教学气氛是否动静适宜。

总之:课堂教学反思,要反思所得,发扬长处,反思所得,汲取教训,弥补不足,反思创新,精益求精,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任何一个教师,不管教学水平如何,都应定时进行教学反思。尤其是四年级的数学,正要迈向一个更难的阶段,教师更应该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记录下来,便于下次利用。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通过四年级数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教师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同时,也能及时的了解学生们对特定阶段的学习成果。就比如在讲解角的度量时,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同时知识盲点也比较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为了突破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二个层次来进行。第一层是课题的引进。她先出示两个角,让学生去比较两个角哪个角大?肯定有人认为角1大,有人认为角2大。当他们在争论不休时,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度量”从而产生学习需求。第二层是让学生认识量角器,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这种自主探究的方法。然后留出一段时间给学生观察,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平时我是一节课上下来后,会根据学生反馈的作业情况、课堂上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来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吗?重难点突破了吗?教学设计的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如我在教学《画角》这一内容之后,发现学生会画了,但不会表述画角的过程,特别是填空题做的差,我通过反思后,认为是我教学时没有把量角器上的各个名称重点介绍给学生。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平时的教学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反思,看看自己的教学重难点有没有突破,各环节有没有差错,该掌握的知识点学生懂了吗。同时并对学生作业出现的错题进行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找出原因,下次要怎样改进。

工作中经常进行反思,并把反思记录下了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课堂上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路或者意想不到的思维过程,我们在写反思时可以记录下来,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精益求精。我觉得写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成长的见证,也是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的手段,只要坚持下去,将来就是一笔丰富的财富。

平时一堂课下来,总会有成功之处,有些环节设计巧妙,师生引起了共鸣,学生很专注,学的很开心;也会有不足的地方,教学设计脱离了学生实际,提问没有人回答,或者出现一些预设之外的问题,自己没能及时妥当处理等等。这些我都会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使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得以修正,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才会得以提高。

教师的教学反思做的好,了解了学生需要什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能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重新审视自我,我们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并发挥自己的长处,夯实业务素质,积累教研素材,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在平时的教学中,课前,我会思考教学设计的可行性,课后,我会思考自己成功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会成功?失败在哪些地方,为什么会失败?并找到失败的原因后再找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让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提炼,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就一定能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提升我的教学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反思。课前反思如何把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后反思本课的失误点在哪里,反思应该怎样的去把握课堂,反思如何把握学生的思维,反思如何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每天授课后我会写下简短的几条当天课堂上的不足和优点,定期拿出来看一看如何来弥补这些不足,渐渐地自己就会得到提高。

撰写反思,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收获很多。教师可以通过反思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学生也从中受益,对数学更感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般会在教学时看学生的表现及时反思和及时修整,课后征求学生意见与批改作业后进行反思,看看自己的教学环节有没有出现疏漏,所提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询问学生哪里不懂,还有什么疑惑,批改作业后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原因是什么,是没学懂,还是其他问题引起的错误。找准原因及时改进,为下次教学积累经验。并把反思及时的记录在备课本上。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进行反思,首先反思我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对孩子们的学习起到的怎样的作用;然后会想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什么?应该怎样上才能更有效;第三会反思在这节课中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如何,课堂的学习气氛如何,成功是成功在哪,失败是失败在哪;第四会反思教学中困惑的问题,通过教学哪些问题无效或者效果很小,那要怎样弥补,让各位老师请教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取长补短。

总之,在教学中要经常进行反思,这样能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促使自己成长与进步。

我认为执教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师应该进行反思。反思教学中提问题时的指向是否明确?反思面对学生的发问时应该如何应对?以及如何提高教学机智等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上完课后,总会对一节课的导入,新课中自己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教学效果等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反思取得成功的方面和失败的地方,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归纳整理,使自己的教学技能不断得到提高,更好地促进教学,完善教学。让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也学的扎实。

在日常教学的反思中,我首先是关注一堂课的教学环节是否合理;其次是对于关键知识点所提的问题是否有针对性、是否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最后通过学生的练习反馈,看所学知识点是否掌握等方面进行反思,以促进自己的教学。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经常进行反思并记录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让我们从中发现问题、查缺补漏,会让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少走弯路,帮助我们不断的进步,从而不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我认为撰写教学反思对于教与学的价值是: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综上所述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教学反思能使教学经历变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教师写教学反思,真实地记下自己教育教学经历中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点点真切的感受,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历史的轨迹”: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这些看似普通、单调、重复的教育教学活动赋予独特的体验和韵味,面对这宝贵的财富,谁都会涌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感受。

2、教学反思能使自己的教学日趋完美。

反思应成为教师常规的教学环节,对于教师来说,一个个40分钟的课堂、一个个单元的教学系列,要想达到完美的效果,是非常难的。正因为这难度,才使得教学活动本身充满了魅力和挑战性。而一个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和途径就是学会自省反思,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可以总结课堂得失,反思教学成败,梳理工作思路,捕捉精彩“插曲”,在回顾一段段教育经历的同时,扪心自问:“我做好了吗?我做错了吗?哪里出了问题?我该怎么办?”在反思中学会反思,养成勤于反思、善于反思、乐于反思的良好习惯;通过反思,树立鲜活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行为,融洽师生关系,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和生命境界,每一节新课都比上一节课安排得更合理。这样日积月累,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才会更快,自己的教学就会日趋完美。

3、教学反思能提供科研素材,催生教研成果。

为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就要努力做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一个研究、提炼、升华的过程,它使我们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得出新的教学规律,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教学理论,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教学反思中积累的心得体会,可为写教育教学论文提供最直接的灵感和素材。教师作为教育研究者,要有一个良好的积累资料的习惯,这样,长期积累,厚积薄发,就可以催生出教研成果。

4、教学反思能积累教学经验,共享资源。

一节课是短暂的,但教师的教学生涯是漫长的。若干年之后,教师很难记起当年的教学情况,只有勤于笔耕,及时捕捉信息,并把它记录下来,宝贵经验才会永久保存。写教学反思,总结积累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而且还能促使自己把平时学到的教育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记下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运用教育理论,将经验总结出来,与同行一起分享,在加强经验交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同时,又可以检验、探索和丰富教育理论、教学实践,自觉与不自觉地磨砺教育思想,进行自我教育。

总之,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在教中学,学中教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写教学反思,它是搞教育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多一点教学反思的细胞,就多一些教育科研的智慧,坚持写教学反思,益处多多,其乐无穷。

在日常教学中及时对教学进行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能力提高,有利于有针对性教育好学生;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针对学生概念不清,计算错误多等问题及时反思,教师是否教学中把知识讲明白了?是否通过直观图形达到学生认知水平了?是否让学生理清了算理?是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是否渗透了教育思想等等。课前、课中、课后整个过程教师教学反思,有助于提高专业知识与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助于掌握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情况,查缺不漏,完善教学,提高质量;教学反思是教师教给什么,学生学会什么的过程,是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我认为撰写教学反思对教与学很重要。有反思才有进步和提高,况且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形式,只有不断的探索反思和改进,才能找到适合所教学生的有效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经常进行反思,可以帮助老师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在教学中不断反思提炼,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就一定能拉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促使自己成长与进步

我在教学中首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想一想这节课哪一个环节上处理的不到位,应该要怎样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次在批改作业时反思,学生的错误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原因出在哪里,我在下次的教学中要如何改进。教学反思能让我们每天都在教学中进步,从中获取改进的办法。对教学进行反思,可以克服思维定势,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1、是否关注知识的热点,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捕捉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2、是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活化课堂。学习的目的就是把知识运用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根本宗旨。

3、是否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是否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打基础。教学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会学习和具有实践技能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最基本的能力。

4、是否让学生参与教学,在合作中自己主动去思考着学习。合作,是事业成功的保证,是未来社会人必要的素质之一。

5、是否将问题和过渡设计得科学巧妙,使新旧知识发生合理而自然的联系。

6、是否知道学生的学习有困难,如何改进,如何调整自己今后的教学。教学是师生双方心灵的“互动”,需要相互了解,需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的教学。

总之,有了问题,就应该行动。通过反思,知道了自己教学的“得与失”,就要考虑科学与先进的调整对策。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学会如何教学和从教学中学会什么的有效途径。勤反思,对于教师今后改进自己的教学有很多帮助,教师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而且可以更快的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当然,这四点决不是互相分离的,在反思型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完全是融为一体的。其中,思考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新课标提倡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生活性,但在现实的教学中,一切数学活动的设计必须为数学的本质服务,即突显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进行课前的反思,反思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其实该教师在遇到此时的局面时,可以把问题教给学生,让学生设计出公平分配的事实,达到数量与能力的公平,从新回到主题,达成教学目标。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学会如何教学和从教学中学会什么的有效途径。勤反思,对于教师今后改进自己的教学有很多帮助,教师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而且可以更快的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当然,这四点决不是互相分离的,在反思型教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完全是融为一体的。其中,思考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写教学反思可以给我们更多课堂上的教学体会,反思教的方法好不好,和其他老师讨论总结出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路或者意想不到的思维过程,我们在写反思时可以记录下来,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精益求精。对学生来说会有更多的教学素材呈现给学生,更简洁的话更简洁的思维方法给学生,学生更易接受。学生为我们的反思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角度,希望这个反思对我们来说是一启发,在日常工作中也能够围绕一个反思在不断的做,加深对反思的理解。

第二篇:在课后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

在课后及时的进行教学反思,是政治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长期坚持授后教学自我反思,可以获得如下几个方面的益处:

第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制约着教学效果。任何教师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而教学业务素质就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和不断提高的。通过授后教学反思,进行自我反省,注意积累成功的教学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弥补不足。

第二、有利于教学的“长善救失”,提高教学质量。一个成功的政治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更在于他的敬业精神,善于“长善救失”,遵循教学的科学性。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师既会有融教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佳作,也难免出现有失水准的拙作。通过授后教学反思,检查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正确对待教学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欠缺甚至严重不足方面,及时查找原因,寻求补救对策,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想使政治教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应当把教学反思视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经常性地开展此项工作,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总结,扬长避短,自我鞭挞,尽力追求教学的完善。总之,授后教学反思的效果是显然的,但要讲究科学精神,贵在持之以恒。要想使政治教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应当把教学反思视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第三篇: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教学反思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教学反思

摘 要: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关键字:历史教学 反思 教学相长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这又给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历史这门学科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

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地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讲《鸦片战争》一课时,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二、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三、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四、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来进行教学反思。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老师。经常阅读中外教育专著和优秀的教学案例,从中吸取营养并经常与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对比,不断反思,使自己不断提高。

在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从未间断过写教学反思,我的课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成为了他们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

参考文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

第四篇:如何进行课后教学反思

如何进行课后反思

反思是指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实际教育问题进行“回顾”和分析的过程。教师通过对教育问题的反省、思考,探索并做出理性的选择、判断与整理,从而促进自己观念转化,提升教学能力。可以说“反思”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根本区别。

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中的反思具有监控性,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能力;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

教学前的反思关键是侧重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有哪些”,“如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设计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处理”等。

教学中的反思主要反映在行为记录上,这种行为记录与教案并行(教案上的空白处,可供教师随时记录),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着重是对教学过程与效果的反思。行为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1)学生分析,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出现的问题;(2)策略分析,指对教学问题的调控措施及效果的分析;(3)亮点分析,即自己满意的教学技艺和教学机智。

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是写“教后记”,主要有包括“学生在什么地方不易懂,原因何在,我的处理有效吗”,“学生在学习中有好的想法和思路吗”,“学习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在哪里,能力上的缺陷是什么,如何弥补”,“教学策略应作哪些改进”等等。

自我反思有时还需要借助集体的力量。如有组织的教学实录反思、教学录像反思,就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反思法,这种反思既可以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审察自己的教学历程,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又可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来反省和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学调控能力。如何进行课后教学反思

一个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非一朝一夕,除了把别人总结好的经验为我所用外,主要靠自己“千锤百炼”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形成“秘方”。课后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从而为调整教学策略建立可靠依据,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通过书写,一方面可聚沙成塔,积流成河;另一方面把教学对象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变成信息,暂时贮存,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做到教者有的放矢。

课后教学反思应体现三个原则:及时性,每次教学内容一结束,及时动笔反思,免得时间一长记忆模糊。计划性,每一册、每个单元、每一课时,自己在教学时搞点什么研究,要心中有数。精炼性,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效果,检查得失,书写可长可短,决不写空话、套话。

课后教学反思的记录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记成功做法。把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一些形象贴切的比喻,巧妙的新课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等,课后认真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记失败之处。再好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如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步骤繁杂的解题过程、甚至由于某种原因对学生积极性的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和探究,使这些教学后记能成为今后教学吸取的教训,在适当的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补救。

记教学机智。再详尽的教案也不可能写出课堂上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总会突然产生一些灵感,这些智慧的闪光点如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稍纵即逝,会再也想不起来,造成很大的遗憾。

记学生问题。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知识难点,知识缺陷、思维障碍、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同时也为再教时确定学生的难点,揣测学生的学习心态提供依据;另外,学生在课内提出的一些问题,教师当时不一定能及时解决,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到课后去研究。教师应如何进行课后反思

那到底要如何“课后反思”?针对这个疑问,我翻阅了一些书籍,上网查到了一些材料,通过整理向各位教师作过汇报。我认为课后反思要做到“七要”和“五记”。“七要”就是:

一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现代教学要求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进入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轨道。因为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适用性更广,持久性更长。许多知识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可能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二要反思教学活动是否“沟通”和“合作”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和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成功的教学过程,应该形成多种多样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与物”关系,而是“我和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过程中,师生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是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假教学”。

三要反思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教材,历来被作为课程之本。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参考提示的性质出现,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为本次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实验性质,不是定论,不是新教条,不是不允许质疑的结论,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发展和完善。因此,我们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既积累经验又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四要反思教学过程中否存在着“内伤”

要反思自己是否在刻意追求所谓的“好课”标准:教学环节中的“龙头”、“凤尾”、“铜腰”个个精雕细琢,教学手段中的“电媒”、“声媒”、“光媒”一个不能少;学生讨论热热闹闹,回答问题对答如流。这种“好课”似乎无懈可击,但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讨论是否富有成效?“满堂电”是否有越俎代庖之嫌?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变化?学生的创造性何在?对这些“内伤”必须认真回顾、仔细梳理、深刻反思、无情剖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找出改进策略。

五要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更应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提炼,既为教研积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展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教学的宝贵资料,以资研究和共享。

六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成功的教育制度,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秉赋优点,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换言之,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跑得快,让中等生“吃得好”、跑得动,让学困生“吃得了”、不掉队。因此,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内容的呈现,无论是问题的设置,还是释疑解惑,均应“为了一切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地开展教育活动。因为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七要反思教学过程是否存在“伪探究”

有的探究性学习只表现在问题的探究上,只要教师抛出一问题,几个学生立即围成一团分组讨论,也不管小组成员的组合是否合理,问题的价值是否有讨论的必要;待几分钟后,教师一声击掌,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再由小组中的“老面孔”优等生发言。至于其他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讨论时是否真正心到神到力到?是否真正学会了应该学会的方法、技能、知识?就不得而知。

五个记就是:

一、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二、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三、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四、记学生见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五、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听课时该听什么?

听一节课,应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对于新教师来说,听课时需要关注两个方面:

关注教师的教。新教师不同于学生,听课的目的是回去教学生。所以他们首要的目的是要看指导教师怎样教。一般应注意如下几点:课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型不同,课的结构也不同。新教师在听课时,要看指导教师是怎样安排课堂结构的。例如:教学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通过课堂提问使学生有意识地从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的旧知识,并激活旧知识;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的教学;怎样通过简明、准确、生动的语言系统呈现新内容;采用何种方式完成对新内容的巩固;如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加强知识的应用与迁移。除了注意每个环节的实现方式,还要注意时间安排,否则就会出现一节课“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的不合理状况,使课堂结构显得不够严谨。

重点难点的突破。一节课的重点难点能否突破,标志着这节课的成功与否。重点内容通常是指在教材中或因讲述详细所占篇幅大;或是归纳的结论、规律所占地位突出。难点是指大部分学生难于理解、掌握、运用的部分,有来自教材的难点,也有来自学生的难点。听课时就要听指导教师是怎样纵横联系学生已有知识举例说明,化难为易,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这些往往是他们积累多年教学经验的所得。

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氛围。这种氛围如果是和谐融洽、平等民主的,就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树立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好的教师能够创设一种愉悦、和谐、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能够平等对话,完成情感交流;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能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和时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会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教师是通过何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是以激情感染学生,还是用亲切的语言鼓舞学生?这些都是新教师听课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关注学生的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新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充裕得当;学生自学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等。听课时的角色定位

在听课时,新教师应该把自己定位为以下两种角色:

审美者。新教师在听课时的最佳角色应该是审美者而不是批评家,要多学习老教师的长处,闪光点,为我所用。从这个角度讲,新教师不仅要用美的眼光去感受老教师的仪态美、语言美、板书美、直观教具美等外在的美;还要去领略老教师如何通过精巧的思维、严密的推理、严肃的实证来充分展示科学的理性美;更要用心去体会教学过程中的尊重、发现、合作与共享,这是更高境界的美,值得我们去永远追求。

参与者。新教师在听课时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新教师如果把自己定位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听课前无充分准备、听课过程中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就不能了解指导教师的意图,无法获取学生全面的、真实的课堂表现。只有有“备”而听,而且从思想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而为自己上好一堂课奠定基础。听课后的反思、总结

听课后,要认真思考。指导教师的课,不一定没有缺点。一节课的好坏,不同时期、不同学科有不尽相同的标准。此外,一堂好课还要做到:要有科学性。这里的科学性一指呈现的材料、知识、观点必须是正确的;二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有特色。一节成功的课必须包含着教师特有的教学风格,没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就很难把课讲出色。同时必须体现一定的教育思想。一节课要有足够的信息量,而且结构严谨,密度合理。

当确定为一堂好课后,就要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教师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换成自己该如何处理?教师是怎样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自己应怎样对“闪光点”活学活用?思考之后,要和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大胆地去粗取精,扬长避短,写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教案,并付诸实施,但不能生搬硬套。

第五篇:在日常教学中怎样进行教学反思(范文模版)

在日常教学中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要求学生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我是这么设计的:第一,情境导入,找找角。第二,动手操作,画画角。第三,自主探究,创造角。第四,游戏活动,比比角。第五:聪明思考,动动脑。

这节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来正确的摸出所找到的角。通过摸角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来总结摸角的感觉,此时我加以点拨,自然地引出:“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顶点,“直直的”地方叫角的边。课件出示角,让学生指出顶点和边,通过观察、思考得出: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另外接下来的第二部分“动手操作,画画角”我认为学生掌握得很好,通过观察课件画角,让学生说画角的过程,最后通过编儿歌,加深印象,牢固的掌握了画角的步骤。在第三部分创造折角时,我做的不到位,对学生放手不够,给学生活动的时间较短。最不成功的是第四个环节,我应该先出示活动角,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个角变大呢?”或者问:“怎样才能把这个叫变小呢?”通过活动、观察、使学生体会到:(1)活动角的两条边的长短始终没有变,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2)张开的“口”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口”越小,角就越小。所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口”的大小有关。

总之这节课,存在很多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如:课前多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亲切感,同时在课堂上多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下载我在教学中习惯在课后自己进行教学反思的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在教学中习惯在课后自己进行教学反思的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地理教学中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在地理教学中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多年来的教学,有得有失,感触颇多,但始终不断地在反思着,以期自己的工作能有所进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善于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反思

    善于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反思 摘要:本文就目前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误区提出反思,内容包括:教学理念、教学中成功之处、教学中失败之处、学生创新之处。 关键词:反思;反思......

    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命题教学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命题教学 一、命题要有一定的原则性(一)命题应突出体现基础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关注学生发展,恰当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新课程教学中,基础知识与基......

    在听课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大全

    每学期学校都要求每位教师听课十节,并且写听课记录,还要对每节课进行评课,我认为这是一项很好的活动,对我们的帮助很大,每次评课中我都有汗颜之感,我平常的课一定也漏洞百出,......

    课后作业(怎样在“成长中的我”教学中进行学习评价)(合集)

    课后作业(怎样在“成长中的我”教学中进行学习评价) 认真回顾《怎样在“成长中的我”教学中进行学习评价》这门课,请说一说:课程中哪一种评价方法或哪一种评价形式让您印象最深?......

    在高年级中如何进行字词教学

    在高年级中如何进行字词教学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问题解决得好了搞好了,不仅可以推动语文各项基本功进行扎实的训练,还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说......

    在高年级中如何进行字词教学

    在高年级中如何进行字词教学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问题解决得好了搞好了,不仅可以推动语文各项基本功进行扎实的训练,还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摘要:(1)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3)利用数学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4)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教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