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叔同历史《送别》讲解稿[小编推荐]
一曲《送别》传千古几多离愁驻人间李叔同历史《送别》讲解稿作者:吕亚光指导教师:沈岩“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外山......”这首抒情优美、意境悠远的歌曲,已经传唱了一百多年,始终经久不衰。它的作者是谁?作者又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创作的这首歌呢?这首歌的名字叫《送别》,它的作者是被誉为“旷世奇才”的李叔同。李叔同,名文涛,字叔同,出生于1880年10月23日,是我国近代文化先驱。他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开创了中国近代艺术史上的众多第一,是我们天津永远的骄傲。他一生创作了近百首歌曲,其中大部分作品是当年“学堂乐歌”的主要篇目,在学生中广为传唱,成为滋润人们心田、开启大众智慧的甘泉。这首《送别》歌曲,是1911年李叔同根据美国通俗作曲家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所填词创作的。他的创作过程正是印证了“情由心生”的创作规律。早年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日本歌词作家采用奥德威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曰《旅愁》的歌曲。那伤感哀婉的词曲令李叔同百感交集,他想到了自己异国他乡的孤独生活,想到了与亲朋家人的聚少离多,内心充满了惆怅。于是,他提起笔来,依照日译版《旅愁》的意境,运用中国诗词创作手法,重新填词创作了这首意境悠远,回味无穷的《送别》。
第二篇:李叔同《送别》赏析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第一次看到这首词,是在高一语文《课堂作业》课外阅读里看到的,读了第一遍就觉得有特别之处,让人遐想。这首词是李叔同早年所作,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致,“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虚大师曾为赠偈: 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赵朴初先生评价大师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芸芸众生的永恒主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对友情的珍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是对别离的伤感,“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是别离时的苦闷„„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送别曲中,“离情别怨”是永恒的旋律。“五四”运动以后,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依旧蓬勃,佳作如潮。其中,李叔同先生创作的校园歌曲《送别》,尤其脍炙人口,风行天下,历久不衰。《送别》写于1905年,是李叔同20多岁在日本留学时所作。
《送别》的意象和语言,基本上是对中国古典送别诗的继承。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但《送别》以短短的一首歌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以一种“集大成”的冲击力,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的离别“集体无意识”。所以,《送别》也就成为中国人离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
古代送别诗,一般都是为送别某一个朋友而写的,是实有其人。但耐人寻味的是,根据目前的材料,还看不出李叔同的《送别》是写给哪一位朋友。在我看来,《送别》并不是为具体的友人而写,而是一首无所明指的象征送别诗。《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写长亭外,古道边送别的具象情景;第二段则是抒情,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悲慨;第三段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是文字重复而意蕴升华:经历了“送友离别”,而感悟到人生短暂,犹如日落,充满着彻骨的寒意。整首歌词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深藏着出世顿悟的暗示。
概言之,《送别》实际上是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李叔同送别朋友,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所以,《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
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有七十余首。其作品大多借景抒怀,文辞清秀隽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邃渺远,充满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神韵。其中,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是流传最广的填词作品《送别》,意境之唯美,曲调之淡雅,更是达到了中国古人讲究的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至高境界。
《送别》是李叔同根据美国19世纪作曲家奥特威所作的《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词的一首著名的学堂乐歌,曾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选用,由此被大多数人所知晓吟唱。虽然《送别》是李叔同的填词作品,但正是因为他天衣无缝的填词才使得词曲浑然一体,意境更为高远,俨然变成了一副地道的中国画。
《送别》之所以会有如此淡雅唯美的意境,首先是其意象化的歌词风格。作者运用“长亭”、“古道”、“柳笛”、“夕阳”等具体可感的事物,把作品所要表达的那种淤积在心中的难以言说的离愁情怀外化为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借景抒怀,景是情的外在映现,情是景的内在诉求,情景交融,相互依托。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奠定了作品的伤感惆怅的情感基调,同时也制造出一种饱含深情,古雅凄迷的意境,这种意境又伴随着婉约的曲调内化成听众的一种情感体验。“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语中的,作者从渺远的意境一下变成对现实的慨叹,直接把作品的惆怅之情推向极致。“一觚浊酒尽余欢”,朋友惜别,把酒临欢,抛开所有的愁绪凄苦,一切深情厚谊都浓缩在了梦寒浊酒的亦真亦幻中。《送别》中的几个转场,起承转合,浑然一体。《送别》是在借景抒怀,更像是在白描,把送别之景,离别之意,近乎直白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慢慢去体味其中的深意和浓情。
奥特威的《梦见家和母亲》,歌曲韵律质朴而饱含深情,有一种恬淡优雅之美。曲调自始至终和缓舒畅,与歌词巧妙配合,又隐隐自成一家,始终传达着淡远悠长的悲凄之感。词已尽,曲无穷。歌曲中人们之间的送别似乎还有许多事要做,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所有的一切都渗透在了无言的曲调中,缓缓流入人的心里。倾听乐曲,似乎是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会悄然平添一股说不出的淡淡惆怅,作品在这样的基调中绵延流变。沉沉相思,淡淡哀愁正是表达了当时弘一法师李叔同面临的特殊的人生境遇。碧连天,山外山,一觚酒,别梦寒„„细听《送别》,长亭古道边的乐曲又夹杂了多少人生悲欣交集的感叹!《送别》正是在这样的淡远的意境中不断变换着人生聚合离散的悠远韵律。
第三篇:李叔同《送别》
李叔同《送别》
李叔同《送别》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点评】
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作者,音乐、美术教育家,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原名文涛,又名岸,字惜霜,号叔同,别署甚多。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的一个进士、盐商家庭。少年时已擅长吟诗作画,写字刻印。1901年就学上海南洋公学。1905至1910年间,在日本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西洋画和音乐。与曾孝谷、欧阳予倩等在日本创立了我国最早的话剧演出团体“春柳社”,在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中扮演主要角色。1918年到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1942年病逝于福建泉州开元寺。其代表作还有《送别》、《西湖》、《春景》等。所作乐歌后来大部收入丰子恺所编《李叔同歌曲集》。
《送别》:这首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两句周而复始,与回环往复的旋律相配合,加深了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曲调婉转流利,幽扬入妙。他的作品充满了哲人的智慧、忧思和悲悯,充满了对生命的思索。歌词通篇用白描手法,而且第一段全部是用来写景的;第二段里时空的交错,以现在时“今宵别梦寒”来总括全篇。它的妙处就在于“一切景语皆情语”,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都是离人眼中所看到的景物,景物依旧,人在别时,听起来就备感凄凉。歌词紧扣主题,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它的审美效应,就在“酒尽梦寒”的无言中回荡不已。
◎注 释
①残:将结束。②山外山:指一座座连绵的山。③零落:原指花草凋落、分散,这里指朋友的分别或去世。④尽:尽量享受。◎赏 析
“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芸芸众生的永恒主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对友情的珍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是对别离的伤感,“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是别离时的苦闷……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送别曲中,“离情别怨”是永恒的旋律。“五四”运动以后,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依旧蓬勃,佳作如潮。其中,李叔同先生创作的校园歌曲《送别》,尤其脍炙人口,风行天下,历久不衰。《送别》写于1905年,是李叔同20多岁在日本留学时所作。
从总体结构看,《送别》很像一首古词(类小令),共三节,其中一、三两节文字相同。
第一节,着重写送别的环境。作者选取了“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暮色”、“弱柳”、“残笛”、“夕阳”八个典型的意象,渲染离别的场景。“长亭”、“古道”是写送别的地方,这使我们想到文学史上的无数次离别,如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白居易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等等。“芳草”喻离情,如《楚辞·招隐士》中就有“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晚风拂柳”暗示了惜别,“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山外山”喻天各一方。而这一切别绪,都笼罩在“夕阳”之下的特定时间里,只让人感受到友情温暖、斜阳温暖、晚风温暖,温暖而又缠绵。
第二节,着重写送别人的心境,是全曲的高潮。通过“天涯”、“地角”、“知交”、“零落”、“浊酒”、“夜别”、“离梦”,诉诸感官,触动心弦,诱君品鉴。送别之情,当然会从内心生出许多感慨!“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不过数十年,知交能有几人?再见又待何时?有几人能相守在一起?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一杯浊酒尽余欢”,这的确是一种无奈的凄美,把酒离别,“都门帐饮”,愁绪纷乱,友人何时能相聚?最后,在时空的交错中,作者又以现在时的“今宵别梦寒”总括全篇。从感情上看,梦里重逢照应上文的“山外山”,从韵律上看,它是重复强调,但这个重复强调却是更进一步的思念,惟有相思入梦频。
第三节,是第一节的重叠,进一步烘托别离的气氛,是意象上的强化和音韵上的反复。其中,“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两句周而复始,与回环往复的旋律相配合,形成一种回环美,加深了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
全词三节,有起,有开,有合;紧扣主题,营造了让人迷醉的意境,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景物依旧,人在别时,倍感凄凉。它的审美效应,就在“酒尽梦寒”的无言中回荡不已。全词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情景:夕阳下,群山相连,碧草茵茵,一望无际;近处,长亭、古道,晚风轻拂,杨柳依依,送别的竖笛哀婉幽怨。一对知心朋友分别在即,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双方都有无限的感伤。他们端起酒杯,想借酒尽最后的一点欢娱。酒醉梦别,彼此在记忆中留下那“晚风拂柳”、“夕阳在山”的难忘一幕!
整曲《送别》,沿婉约一派,清新淡雅,情真意挚,凄美柔婉。歌词造句长短参差,句式充满变化。曲谱借用了当时在日本很流行的歌曲《旅愁》的旋律(而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的《旅愁》又是借用了美国艺人约翰·P·奥德威所作《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李叔同人瓶装己酒,写成了中国诗味极浓的校园歌曲。那种痴情,那种哀怨,那种眷恋,统一于《送别》的歌吟中,珠联璧合,画意诗情,相得益彰。全词韵字——边、天、山、寒,即an韵,皆读平声韵,声音亮丽。第二节开头两句,换一个uo韵,无呆板之感,和谐优美。
李叔同(1880——1941),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祖籍浙江,客居天津。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绘画、书法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发号弘一,即著名的弘一法师。这首词写于三十年代,同时配有曲子,广为传唱,轰动一时。这首词没有用已有的词牌,实际合了一些词牌,比如和“阮郎归”的下阕结构几一样,都是三三五七五结构。说明这首词虽然写在现代,但首先在形式上李叔同就已汲取了古诗词的营养。“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首先从景物暗示了送别的情景。“长亭”、“古道”、“芳草”都寓意了离别。古时城外专设有用以送别的亭子,故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说法。
古人对送别如此重视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时没有发达的交通,更没有先进的邮政通讯,联络难,见面更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便在情理之中了。不象现在,高速公路,火车飞机,电话网络,见面容易别也易。“古道”即道路,但加一“古”字,便有了几分荒凄之感。古诗词中每每用着一意象来辅助离愁别绪。如“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而芳草在古诗词中也常是离愁别绪的比附对象。因为草有生命力顽强、生长普遍的特征,故用以比附离愁别绪之深是很准确的。如“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招隐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芳草年年如恨长”(冯延巳《南乡子》),“思随芳草萋萋”(孙光宪《清平乐》。“芳草碧连天”一方面写出了离愁的浩荡无涯,另一方面又把离别置于于一个广阔的背景之中。芳草连天,茫茫一线,长长的直线给人以广阔之感,而广阔的背景无疑加深了送别的内涵,强化了送别的典型意义。“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作者又进一步用离别的意象来渲染离别的情思。“柳者,柳也”,柳几乎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送别意象,“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张先《江南柳》),所以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这里有意强调柳的意象,用意即在于此。在徐徐的晚风中,柳枝在轻轻风中摇曳,似乎是友人低低的倾诉,轻轻地叩击着作者的心。此时,又传来悠悠的笛声,再晚风中,在这送别的特定情景中,显得格外凄婉。此情此境作者不由得遥望远方,遥望友人将取的地方。看到的是重重的山脉和辉煌的夕阳。“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友人就像那落日要依依地离自己而去,要去往哪里呢?“山外山”。“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关山重重,古道迢迢,此地一别,何日才能再见呢?联想及此,作者怎能不愁绪满怀,感慨万千呢?
看着眼前的友人将去,作者自然地联想到其余的朋友,他们又在何方呢?“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原来大半都星散各地,有的在天涯,有的在海角,他们近况如何,他们在作些什么。于是,一念之间,离愁笼罩的心又添上了深沉的思念。“天涯地角有时尽,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深沉的思念,遥远的距离,主客观之间构成了强烈的矛盾。但是,世事如此,非人力所及。感情想望厮守,人生要求分离,感情与人事的冲突已是一种必然。既然留不住友人离去的脚步,干脆“劝君再尽一杯酒”,再享受片刻的欢娱。实际上,此刻的欢娱,将更加增添别后的相思。作者也深知此情,边自然想到“今宵别梦寒”。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只有伤怀的梦才会夜半醒来,边自然点明了“别梦”的伤怀。自“别梦”中醒来,势必感到夜半的寒意,回想梦中情景,追忆白天的离别,遥想星散的朋友,自然倍感孤苦,倍感伤怀。最后一句的情景虽是设想,但它非无源之水,而是因情而设,是感情的必然发展,与全词浑然一体。回首全词,意象丰富,意境广阔,词义晓畅,韵律和谐,感情缠绵,浑然天成。从表达的感情来看,也是哀而不伤,愁而不悲,很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即中和之美。全词达到了意象与情思,语言与韵律,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不愧为一曲送别的绝唱。
会唱歌的中国人,多数都会唱李叔同这首《送别》。
191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的李叔同,写了这首著名的《送别》。它属于李叔同早年创作的“学堂乐歌”。所谓“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明初一批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鼓吹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作用,积极提倡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同时,一些在日本留学的青年学子,借当时流行于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上新词,编成新的歌曲。此外,“学堂乐歌”还常常采用中国古典诗词来填写新的歌词。李叔同的《送别》,就具有这些鲜明的“学堂乐歌”特点:一是用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二是选用美国流行曲调作谱。不了解这些背景,难免会对《送别》不同于现代歌曲的某些特点,感到困惑和不解。
为送别朋友而赋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基本母题。送别诗,是唐诗宋词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李白《送友人》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勃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都是送别诗中千古流传的名句。至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与李叔同的《送别》,有许多的相通之处。
《送别》的意象和语言,基本上是对中国古典送别诗的继承。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但《送别》以短短的一首歌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以一种“集大成”的冲击力,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的离别“集体无意识”。所以,《送别》也就成为中国人离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
古代送别诗,一般都是为送别某一个朋友而写的,是实有其人。但耐人寻味的是,根据目前的材料,还看不出李叔同的《送别》是写给哪一位朋友。在我看来,《送别》并不是为具体的友人而写,而是一首无所明指的象征送别诗。《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写长亭外,古道边送别的具象情景;第二段则是抒情,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悲慨;第三段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是文字重复而意蕴升华:经历了“送友离别”,而感悟到人生短暂,犹如日落,充满着彻骨的寒意。整首歌词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深藏着出世顿悟的暗示。
概言之,《送别》实际上是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李叔同送别朋友,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所以,《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二)在我看来,李叔同出家的远因,应该追溯到中国文化、特别是古典文学中道家出世思想的重大影响。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季节更替的观察和感悟,传达出人生短暂、红尘空幻的悲叹,和对出世归隐的向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或者说已成为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象李叔同这样罕见的艺术天才,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是非常敏锐和透彻的。他从小就有慧根,能接受古典诗书深层意蕴的暗示。15岁就写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佳句。小小年纪,就有一种看破红尘的彻悟,令人惊诧。他喜读唐宋诗词,特别喜爱王维离世归隐的山水诗。21岁填写的《老少年曲》:“梧桐树,西风黄叶飘。夕阳疏树杪,花事忽忽,零落凭谁吊?朱颜镜里凋,白发愁边绕。一霎光阴催人老。有千金也难买韶华好。”从四季的轮换,感叹人生易老,与古典诗词的悲秋传统,是一脉相承。写这首《老少年曲》时,李叔同正在沪上,是春风得意、寄情声色的名士。但即使是在这样“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风流岁月,李叔同内心深处的人生幻灭感,依然深深地扎根着。并不时在他饮酒高歌、偎红依翠之后,尖锐地浮现出来,令他陷入万物皆空的境界。
李叔同出家的近因,是他经历了大富大贵、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之后的觉醒。也就是说,是经历了从“好”到“了”的大转变。他生在天津的富商家中,从小就生活在花团锦绣、钟鸣鼎食之中。18岁结婚时,获30万的家产。他自己又是一个艺术天才,“二十文章惊海内”,为享誉沪上的浊世公子,出入青楼,浅斟低唱。后来又留学日本,潜心学艺,凡音乐、绘画、戏剧无所不精。可以说,从出生到留学回国的三十余年间,李叔同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出尽了风头。
1911年,他的命运出现了重大转折,数十万家资为票号所倒,几濒破产。1912年,他告别了灯红酒绿的上海滩,应聘到杭州第一师范任教。从此成了“工薪族”,开始自食其力的艰苦生涯。1917年,他在给弟子刘质平的信中写道:每月薪水一百零五圆,上海家用四十圆、天津家用二十五圆,年节另加;自己食物十圆,零用五圆,应酬费买物添衣费五圆。每月所余二十圆,可供刘质平留学日本。从早年在沪上千金买笑的豪举,到现在靠微薄薪水养家糊口的精细计算;可以说,李叔同在人生道路上,是从峰顶跌落到低谷。
在这种人生如梦的巨变中,象他这样早就有慧根的艺术天才,自然要找个清静的地方,去细细沉思人生的奥秘。所以,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之余,他经常一个人到西湖边上的茶楼品茗,也常去湖心亭喝茶。当年的西湖,还是一个冷清的去处。他独自一人喝着清茶,对着西湖清静的山水,在沉思冥想些什么?是在回味自己大富大贵又大起大落的前半生,还是由此反省人生,追究生命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他在杭州期间所作的歌曲,在解读中追寻他心灵的变化。《长逝》:“看今朝树色青青,奈明朝落叶凋零。看今朝花开灼灼,奈明朝落红飘泊。惟春与秋其代序兮,感岁月之不居,老冉冉以将至,伤青春之长逝。”与21岁所作的《老少年曲》相比,《长逝》的人生幻灭感更加浓重了。再如《落花》:“纷、纷、纷、纷、纷、纷……,惟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寂、寂、寂、寂、寂、寂……,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人生之浮华若朝露……”。从1912年到1917年,李叔同徘徊于西湖之畔,反省人生、追究生命的答案,大概就是“人生之浮华若朝露”了。如果说,他在15岁时所写的“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还是一种天才少年的预感;那么,他三十多岁所写的“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却已是一个历尽苍桑的早衰者的真实体验。
李叔同杭州第一师范的学生,著名作家曹聚仁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在我们熟知的歌曲中,《落花》、《月》、《晚钟》三歌,正代表他心灵启悟的三个境界。”此言极是,《落花》是李叔同看破人生记录。《月》是从尘世向宗教升华的写照:“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 瞰下界扰扰,尘欲迷中道!/ 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芬芳。”《晚钟》则已进入了灵光普照的佛国:“钟声沈暮天,神恩永存在。/ 神之恩,大无外!”他最后在佛教里找到归宿。人们常说,经历了大富大贵、大起大落的人,最容易大悟大彻。譬如曹雪芹就是这样。所以才有《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没有达到“好”的极致的人,常常不可能“了”。因为他们对人生还有许多奢望,还盼望将来还有机会再多多享福,所以不可能看破红尘。从哲学上讲,只有达到顶点之后,事物才会向对立面转化。但在实际生活中,多数人不可能达到“好”的顶点,所以许多人无法理解李叔同的出家——因为他还没有达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什么放着人生的福不享,那么毅然决然地撒手而去?
但对已经经历了人生“好”的顶点的李叔同来说,人间的诸般快乐他都享受过了,品赏过了,已没有什么可留恋了。所以他才会看破红尘,归隐佛门。不仅如此,他还自愿选择了佛教中最艰苦的律宗来修行。倘若不是真正悟透人生,即使削发为僧,也不可能完成放弃物质的享受。从一个浊世公子,变成佛门的苦行僧,这种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变,正是《红楼梦》中“好了歌”的最好注脚。
(三)《送别》,就是李叔同在西湖之滨,对人生五年沉思和参悟的结晶。《送别》表面上送别朋友,实际上是送别人生,了断尘缘。
1915年,李叔同写完《送别》,表明他对人生已没有什么留恋了。1916年,他就到杭州虎跑寺试验断食。随后在著名佛教居士马一浮的指导下全心学佛。(最近有人撰文说,李叔同出家是受马一浮的骗。这真是莫大的误解。象李叔同这样的天才,是经历了从“好”到“了”的完整悟道过程,才毅然决然地选择出家,哪里是受旁人哄骗而误入空门?持这种论调的人,可以说对李叔同的内心世界一无所知。)1917年,在虎跑寺拜了悟法师为皈依师,为在家弟子。1918年,最后与学生刘质平和丰子恺合影留念,正式出家。
每次听到《送别》的歌声,我的眼前常常会出现弘一法师告别人间,飘然而去的背影;并与《红楼梦》中贾宝玉弃家离世,随一僧一道远游的身影,叠印在一起。
《送别》,和弘一法师的书法、佛学经典一样,已成为中国文化中值得珍惜的一部分。正如李叔同的出家之谜,将被后人一代代地解读下去;《送别》,也会被中国人世世代代传唱下去……
第四篇:《送别·长亭外》李叔同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注 释】:这是弘一法师未出家前所作送别歌,曲调极为优美,相信看过电影《城南旧事》都不会忘记这首优美的歌吧!
【评 析】:弘一(1880—1942),近代佛学大师。俗姓李,名叔同,天津人。曾留学日本,“九·一八”事变后出家。
《送别》,它的作词作曲人正是李叔同,也是送别挚友许幻园的原创作品。表达李叔同对在上海“天涯五友”“金兰之交”友人分别时的情感,李叔同与许幻园、,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姻自主。一度成为社会风口浪尖改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这些层出不穷的社会变幻,导致许幻园家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许幻园赶京找袁世凯讨回公道,离别时,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写于此歌送别许幻园。也是李叔同的优秀音乐作品,被中国数代人所传唱。
第五篇:李叔同事迹
李叔同
法号: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
原籍:浙江平息
弘一法师(1880-1942)
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
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有人说,李叔同学什么像什么,学什么精什么。确实,他深谙文墨,懂美术,解音乐,演话剧,唱昆曲,玩篆刻,通佛法,多才多艺,不仅自身情操高雅,还时刻心系劳苦大众,心怀天下苍生。当年鲁迅深感医人不如医心而毅然而然弃医从文,忧国忧民,而弘一大师竟 道:直面人生,叹人生诸行无常,人在“呼吸间”而中途归佛。面对随时都可能的死亡的威 胁,下等者发增上生心,如同古代的帝王一样,追求长生不老,或者只是祈求来生的长寿富 贵;中等者则是发厌离心,成阿罗汉、辟支佛,做个自了汉;上等者则能发菩提心,行菩萨 道,自度度人。凤凰卫视曾有一段视频说叔同出家原在惧死,叔同出于此却悖于此,人既知 必有一死,惧又何妨,贵在叔同乃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上等人,是一位实实在在值得称 道的智者和大师。正如丰子恺颂扬恩师为“十分像‘人’的人”。鄙薄不知佛法的我只是知 道一公乃真佛者,一件亲手打满224块补丁的袈裟,一双穿了15年的芒鞋有谁能想到曾经 的一公乃是生长在锦衣玉食,生活无忧的大户人家,我知道206跟骨头就可以支撑一个人,同时我也知道,那224块补丁是弘一大师内心的铮铮铁骨,讲述着佛的故事,泛泛之辈的我 怎能窥得其中奥妙,只是提鞋河边,但当涉猎罢了,对于这玄妙的佛法,高深的大师,晚辈 只能望之项背,故攀高雅罢了。不过弘一大师对佛学的贡献和推广,解救诸多世人于混沌之 中乃天地可鉴,言之凿凿。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前半生李叔同,后半生弘一大师
1880年也是在一个金秋的的十月,李叔同诞生在一位天津的富商家中,在危难之中,民族衰微,民智未开,西学东渐的多事之秋,饱受欺凌的中国慢慢成长。那个时代,那个区 间甲午硝烟起而未散,百日维新甚嚣尘上,北洋军阀混战倾轧,民国打着三民主义的大旗席 卷华夏,新文化运动文人骚客、青年学子、义愤填膺、罢课罢工,镰刀斧头、农民工人磨拳 擦掌、嘉兴小船破风斩浪、日本垂涎神州大举侵华·
那个时代不乏大家,不乏名士,文豪鲁迅、诗人志摩、音乐聂耳、画家悲鸿各各名贯中外,大开民智,美名长存。出现在那个时代的李叔同,虽然鲜为人知,比起那些文豪民主斗士绝不逊色,只是“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清淡雅致的天性让他无心太多的名利,最后归隐佛门,清新寡欲,修心度人,功德圆 满。可是历史总是会给那些在历史的画纸上挥毫洒墨、谱曲写歌的有识之士一块荫庇以供后 人瞻仰拜读。李叔同,这位活于世又脱于世的弘一大师就是其中一位。
弘一法师(“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反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
弘一法师-李叔同,一生为众生付出了许多许多,数不胜数。他值得我们赞赏,学习。“悲欣交集”这四个大字,是李叔同的绝笔。
第三展厅:李叔同的艺术教育成就在这个展厅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李叔同主张“温而厉”的教学方法。1912年在他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美术,初到杭州教学的时候,他竟然不看点名册就能一一叫出学生的名字。当他发现有的同学在课堂上交头接耳、随地吐痰等不雅行为时,他不立即责备同学,而是下课时说“某某同学,等一会儿再出去。”训话结束后,他会对这位同学行一鞠躬礼,表示你可以走了。这种教学方法深深影响了他所教育的一代学子。作为一代艺术教育家,李叔同具有鲜明的艺术教育指导思想,首重“器识”,要求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品德,同时辅以精湛的艺术技巧,做到德艺双馨。他大胆尝试先进的教育方法,在中国首用裸体模特进行美术教育,热心学堂乐歌创作,组织艺术社团,培养了欧阳予倩等中国话剧的奠基人物„„在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他桃李满天下,学生中英才显出,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弘一大师的佛学成就1918年正月十五,一代艺术教育家李叔同在杭州灵隐寺出家为僧,名“演音”、号“弘一”。出家以后的弘一大师云游四方,广播佛法,以德取人,备受景仰。他致力于振兴南山律宗,所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成就显著,功德无量,被尊为重振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为了中国佛教事业大放异彩,处在民族危亡之际的一代爱国高僧,他高扬民族气节,号召众僧侣勤俭救国,广行善事,后被公认为中国现代四大高僧之一。
李叔同——弘一大师(1880—1942),幼名成蹊,谱名文涛,一名广侯,又名广平,号漱筒、惜霜,别号甚多。叔同在中国近代历史人物中,称得上是一位多才多艺、知识广博的一代宗师,不仅在教育上满园桃李,而且是集音乐、美术、戏剧、篆刻、诗词、书法于一身的举世奇才,更因他中年毅然皈依佛门,精研南山律宗,成为中国乃至国际上知名高僧。
弘一法师深恐堕入名闻利养的陷阱,他律己极严,生怕接受了许多善男信女的礼拜供养,变成个“应酬的和尚”,因此每到一处,他必定先立三约:
一、不为人师;
二、不开欢迎会;
三、不登报吹嘘。他日食一餐,过午不食。素菜之中,他不吃菜心、冬笋、香菇,理由是它们的价格比其它素菜要贵几倍。除却三衣破衲,一肩梵典外,他身无长物,一向不受人施舍,挚友和弟子供养净资,也全都用来印佛经。夏丏尊先生曾赠给他一架美国出品的真白金水晶眼镜,他也送给泉州开元寺,以拍卖所得的五百元购买斋粮。弘一法师对重病视若无事,工作如故,他曾对前往探病的广洽法师说:“你不要问我病好没有,你要问我有没有念佛。”他这样虔敬的宗教情怀岂是常人可及?由一个浊世佳公子,而留学生、而艺术教育家,早年才华横溢,在艺术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最后成为律宗高僧的弘一大师。其为人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了。他虽避世绝俗,而无处不近人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是他的多才多艺和认真的精神。他一生做人确是凡事认真而严肃的。他要学一 2 样就要像一样,要做什么就要像什么。唐太宗赞曰:“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他既出家做了和尚,就要像个和尚。在佛教许多宗派中,律宗是最重修持的一宗,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他不但深入研究,而且实践躬行。马一浮有诗挽他说:“苦行头陀重,遗风艺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为师”,读此可谓如见其人了。
弘一大师一生求索,实践生命的究竟觉悟,为红尘中迷失的芸芸众生,指出了一条超越低俗物欲的光明人生大道!
对李叔同先生我为什么会越来越敬佩,原因正如他的学生——着名画家丰子恺在《怀念李叔同先生》一文中所说的那样,“不仅为了他学问好,不仅为了他音乐好,主要的还是为了他态度认真。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我对李叔同先生的敬佩,在于他对艺术的无所不能,更在于他在做任何事情上的极为认真。他自己就是一丛菊,一片霞,一轮月。一月当空,千潭齐印,澄淆定荡,各应其机,他的一生行谊,就是一部哲学大书,无字之经,不刊之典。他给后世留下的诗文、艺术、思想和佛典,就如蓝田之玉和苎罗之纱,越是经过时间的磨砺越坚实,越是经过污水的冲刷越洁白。虽然李叔同与弘一法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但两个形象并不是截然断开。他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是他的多才多艺和认真的精神。他一生做人确是凡事认真而严肃的。他要学一样就要像一样,要做什么就要像什么。古人有话说:“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马一浮曾有诗挽他说:“苦行头陀重,遗风艺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为师”,读此可谓如见其人。
龙应台
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以有情眼光观察社会,其《野火集》、《百年思索》、《面对大海的时候》讨论的均是台湾面对国际面对世界时人民应有的自我反省与探讨,她举出无数台湾社会现象来作为讨论,并以中国人文化的心理角度深入解释台湾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的表现,其中辛辣讽刺的文笔虽遭人反对、谩骂、或密投书至政府单位,但她仍秉著客观批判的精神,持续而正中要害地不断写出她的社会观察,龙应台无所畏惧,因为她笔下台湾的丑恶和腐化,是源自于她爱台湾的不舍与心疼。
台湾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识份子,台湾地区著名作家,作品针砭时事,鞭辟入里。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作品《野火集》等具有很大的影响。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①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说: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社会里,人是有权利生气的。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文章来自: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①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说: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社会里,人是有权利生气的。„„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种、有良心,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仆立法委员、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你很生气!
②2012网络经典语句: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以上两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一、判断类型:新材料作文
二、试题特点:多则材料(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三、审题步骤:
1、认真读懂材料(是什么?)
①龙应台在《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中说: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社会里,人是有权利生气的。„„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说话,明天你——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如果你有种、有良心,你现在就去告诉你的公仆立法委员、告诉卫生署、告诉环保局:你受够了,你很生气!
②2012网络经典语句: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2、分析材料(为什么?)
这是两道性质完全不同的多则材料作文试题。其实,这次作文试题并非没有先例,它与2012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有异曲同工之妙。2012年高考题也是一道具有两则材料的新材料作文题: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第一段材料谈的是“穿越”,第二段材料谈的是“活在当下”,两者的料意思是相反的,第二段材料是第一段材料的延伸,还是围绕“生活在什么时代,该用怎样的态度去生活,去创造价值”。
因此,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在审题、立意方面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作用。
根据多则材料的内涵情况,一般可分为相同型、相反型、相对型、递进型、综合型五种。
因为,这也是两道性质完全不同的,属于相反型多则材料作文。
这类作文题在审题时注意一个审题原则:逐则分析、对比分析、综合分析。
(1)逐则分析:
做到:是叙述描写的材料要注意抒情议论的文字,是议论文字则要找到表明观点的内容,明确主旨。如,材料1:龙应台的质疑语言—《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其观点是主张中国人应该要生气,即中国人要敢于生气,要敢于反抗。
材料2:2012网络经典语句—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其观点是:主张中国人不要随便生气。
(2)对比分析:
做到:要明确多则材料之间关系是互补关系还是对立关系。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种对立关系。
(3)综合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多则材料的观点,而采取以下分析方法审题: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异中辨异、互补叠加。
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观点是对立的,一个主张人应该要生气。一个不赞成生气。我们可以采取的异中辨异方法来加以分析。
然而,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发现,第二则材料实际上是第一则材料的延伸与拓展。为什么中国人不敢生气呢?正是因为很多中国人由于受到不同的教育和社会影响,当自己遭遇不公平时,总是世俗地认为“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以至于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面前,都选择了明哲保身,选择了沉默。这种沉默最终成麻木,最终失去了血性,失去了骨气。
3、正确立意(怎么办:即我如何立意?)
(1)立意指引: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从下几方面立论:中国人,应该要生气。中国人,最好不要随便生气。中国人,该生气时就生气。
据此,可确定如下立意:
①中国人,要敢于生气,要敢于反抗(正)。众所周知,当今一些中国人面对社会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表现为自私、懦弱与不敢抗争。如面对钓鱼岛事情,“表叔”事件,“小悦悦”事件,黑心食物等,中国人要敢于生气,敢于反抗。
②中国人,不要随便生气(反)。这是从第二则材料引发出来的观点,即在个人情绪控制方面,不要为了一点小事就生气,影响自己于他人的和睦相处,这种审题是符合题意的,但在立意上就不够高雅。
③中国人,该生气时要生气(折中)。面对社会上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我们要敢于生气;当中国遭到列强侵犯时,中国人要敢于反抗。不过,如果面对个人生活上的小事,我们要顾全大局,不要轻易生气,要学会宽容,学会与他人融洽相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中国人,该生气时就生气。
(2)偏离题意现象预测:本次作文,很可能出现这样一些偏离题意的情况:作文时本来想写人有宽容之心才不至于容易生气,却通篇只写宽容,忘记写“生气”了;本来想写做一个品德高贵者,而不做随便生气的人,却通篇写高贵。这种另起炉灶的错误行为最容易发生。还有一种可能是:有的同学,指出了某种社会现象,却未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论证的时候还缺乏深刻的挖掘,缺乏自己的思考和真情实感,作文质量不高。
4、正确拟题。
①《中国人,要学会生气》
②《中国人,要敢于生气,要敢于反抗》 ③《生气,表明了我们态度与愤慨》 ④《生气,是强者的表现》 ⑤《中国人,该生气时要生气》
⑥《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⑦《忍声吞气,并非弱者》 ⑧《宽容与生气》 值得注意的是,文体不同,拟题也要有所讲究。如议论文的题目最好要表明文章的中心论点。
法国画家塞尚
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他一生中的大半辈子是在屈辱和唾骂中度过来的。但他一次也没妥协过,而且最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在艺术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例子。
保尔·塞尚于1839年出生于离马赛不远的埃克斯,父亲是制帽厂主,后来成了银行家。塞尚小时候就喜欢绘画,有一次,他的绘画在学校得了二等奖。父亲非但不欢喜,还忧心忡忡地对塞尚说:“青年人,考虑考虑将来吧!”他甚至嚷着说:“有天才的人往往死路一条,有钱的人才活得下去!”他要儿子当一个能赚到钱的律师,起码也要做个商人。他把塞尚送进法律学校,但是塞尚不愿当律师,他又迫使儿子到银行里站柜台,算账、付钱,这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心机。塞尚24岁时终于下决心去投考美术学院,谁知没有考中,学院主考人认为他没有培养前途。可是这并没有使他灰心,他住在巴黎继续研究美术,勤奋地工作着,有时甚至几天不洗脸。但是,他得到的回报仍然是失败。他27岁那年,送一幅画给巴黎沙龙,连个答复也没有。甚至连他是最亲密的朋友左拉,竟将他当作失败的典型写进小说,这使他十分愤怒,于是他决计离开巴黎。
1897年,塞尚返回故乡,过着隐士一样的生活。整天不是出去写生,就是坐在画室里对着静物观察、沉思,很少与外界联系。他耐心而热烈地追求实在的、持久的、永恒的事物,潜心研究事物的内在生命和内在结构、形与色的结合。他每下一笔都要再三考虑,双手颤抖着,一直要颤抖到终于下笔为止。但是,他的努力仍然不被社会重视,他的画一张也卖不掉。甚至他把一幅画送给一个熟人,自己竟预先胆怯地说:“当然,我不是要你把画带回家去。”多么凄然!
突然,塞尚的画有了销路,巴黎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们,为了追求新奇,在塞尚的复杂难懂的作品里得到启示,于是塞尚一下变为“天才”、“先知”。塞尚的画价值千金,一个古怪的老汉卖了塞尚为表示友好送给他的一幅小画,靠卖画所得过上退休生活。塞尚的画对20世纪西欧艺术产生巨大影响,被举世公认为艺术大师。1906年10月22日,塞尚逝世。他对艺术事业一生追求的精神,永远值得人们敬佩。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中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徐霞客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在科学事业上奋勇攀登的精神,是值得后人永远学习的。
徐霞客一生足迹遍及今华东、华北、东南沿海和云贵地区计16个省的无数山川。在旅途中,总要把当天的经历与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有时日行百里,露宿残垣,寄身草莽,仍坚持燃枯草照明,走笔为记。这些游记涉及所到之处的地理、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农业、矿业、手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文笔优美。经后人编辑成约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誉为“千古奇书”。
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后,无论多么疲劳,无论在什么地方住宿,他都坚持把自己考察的收获记录下来。他写下的游记有二百四十多万字,可惜大多失散了。留下来的经过后人整理成书,就是著名的《徐霞客游记》。这部书四十多万字,是把科学和文学溶合在一起的一大“奇书”。
徐霞客的游历,并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寻找大自然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