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中学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观摩反思(范文模版)
教学方式变革后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全国中学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观摩反思
各位老师:
下午好!
7月26日-28日,我校语文组一行20人,在 华老师的带领下,与 锐老师及一中的王颖、张华老师,前往安徽省黄山市,全程观摩了全国第八届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此次比赛,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类当年兰亭之盛会。参赛选手均是由各省中语会选送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本省语文教学的先进水平。通过聆听他们的15节比赛课,我们领略到了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风采,也从中受到了很多启示,引起我们对当下语文教学一些新的思考。
遵照周老师的指示,受杨富华老师的委托,我今天在这里将对这次听课的一些反思向各位老师简单汇报,粗浅地谈谈在语文教学方式变革背景下,教师应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不成熟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投影:题目——引言)
在法国的圣保罗大教堂,有一座名叫纳德·兰塞姆的牧师的墓碑,上面工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一位智者在解读兰塞姆手迹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反思提前几十年,那么50%的人有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由他们的话可以看出,反思于人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在这次比赛中,优秀选手们声情并茂的诵读、细腻深刻的赏析、遒劲美观的板书、循循善诱的指导、恰到好处的点拨,无不展示了他们深厚的文学素养、扎实的教学功底、娴熟的驾驭能力、科学的教育理念,让我们在智慧和经验的碰撞中获得了丰厚的收获。
与此同时,一些参赛教师在比赛时因各种原因而表现出的不尽人意的地方,也引起了我们一些反思。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语文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关系、教学评价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立足课堂,关注学生,进行教学设计,研究教学方法,贯彻新课程理念,打造高效课堂呢?
我将从四个方面加以总结:一高效的课堂开始于精心的教学设计,二高效的设计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三高效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激励,四精彩的课堂取决于教师的才能与智慧。(分别指向“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注重评价”、“提升能力”)
一、高效的课堂教学始于精心的教学设计
这次课堂教学大赛上所选的教学内容可谓丰富多样,有小说、诗歌,也有散文、戏剧;有记叙、说明,也有议论、抒情;有文言也有现代;有阅读也有写作。其中无不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思想。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先进、目标恰切、科学性实用性强,能够统揽全局、整体优化、循序操作、层层落实。但是我们也看出个别课堂教学设计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
1、有的课,教师“教”得太饱满,学习目标较多,教学重点无法突出。请老师们来研
究下面这个课例:(不读,只投影)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一、导入:
师:预习中,你觉得最精彩的是哪一段? 生:最后一段
师:那今天就从最后一段入手,学习这篇课文。
二、精读文段,品析人物:
引导学生由最后一段入手,揣摩林冲的心理,分析其性格特点。
三、合作学习,探究主题
让学生探究导致林冲性格发生逆转的原因。
四、品读文本,研究写法
带领学生分析了文中几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五、触类旁通,学会鉴赏 让学生总结出鉴赏小说的方法
以上内容教师用一课时匆匆处理完成,显得内容较多,每一方面都无法深入,也无法拓展。
2、有的课,教学流程分配不够合理,媒体使用走形式,教学切入点求偏求怪,体现出教师预设的偏差。比如下面这个课例:(不读,只投影)
《长亭送别》
一、导入环节:(大约10分钟)
1、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2、王实甫用十年创作《西厢记》,最后再修改《长亭送别》第一节时去世。
3、《红楼梦》宝黛读西厢视频片段
4、师总结说:宝黛的爱情鸟之翼有不能承受之重——封建礼教,张生和崔莺莺也是一样。
二、分析文本
以老夫人和长老的言行为线索引导学生理解封建礼教与崔张爱情的矛盾。
三、最后教师朗诵了一首自己写的现代诗作结
很显然,这节课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主题方面想要找一个较为新颖的切入点。但这个点太偏,所以学生在阅读理解文本时比较困难,结果课堂推进陷入比较艰难的局面,教师不断地点拨提示,学生的回答依然与教师的预设衔接不起来。
反思:(投影)
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从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开始。正如评课专家所说:“语文不在形式,而在内容。要进行巧妙的课堂架构,首先要找好突破口。”优质课堂的标准应该是目标清清楚楚,过程简简单单,效果实实在在。切不可为了完成任务而贪多求全,为了角度新颖而求偏求怪,为了使用多媒体而流于形式,为了彰显个性而喧宾夺主。
二、有效的教学设计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的设计应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服务。
1、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师应该树立起学生学习主体的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在这次比赛中,一些优秀的参赛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既高效有充满乐趣,让学生在愉快的自主学习中领略到母语文化精华之所在。设在礼堂舞台上的“课堂”成为了学生放飞心灵的舞台。教师用精巧的设计,精彩的语言,激起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使他们从内而外绽放出自信的光芒。
《春末闲谈》一课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授课教师把一篇深奥难读的课文教得明白易懂。一个听课的学生后来写出了这样的听课感想:(投影)
我们都说鲁迅太严肃,“是这样么?”老师用一个小故事说明鲁迅很风趣,于是我们在笑声中阅读。“鲁迅写这篇文章是给谁看呢?”这又激发了我们的兴趣,大家争相发表意见,思考越来越深入,认识越来越清晰。最后她问:“鲁迅希望我们做一个怎样的人?”“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这样我们面对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就不会熟视无睹,面对钓鱼岛主权问题、面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我们就会奔涌出一腔爱国热血!”那一番结束语震撼心灵,至今在我们耳边回响。
2、把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去教,上出语文的情与趣,彰显语文味,使学生乐学。在参赛课中,有一篇课文是选自人教版教材的《渔父》。授课教师是来自北京四中的连中国老师。连老师的文学功底特别深厚,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他的思潮奔涌,激情四射,语言表达尤其精彩。整节课他妙语连珠,经典语段信手拈来,比喻句、排比句层出不穷。他的课体现出他对语文教学的个性化理解。比如他说:
真实的语文课就是把师生心灵的灯打开,照亮起来。一棵树就是一本书,这就是语文的眼光。
这节课上得有乐趣,有情趣,更有理趣。请看这节课的课堂简录:(不读,只投影)
《渔父》
一、用故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由《西游记》孙悟空听课的故事激励学生,把这节课当成你我师生精神的盛宴。你可以癫狂跃舞,甚至绕着教室跑一圈,不过不要撞墙就行。
二、简单介绍《楚辞》,并强调学习《楚辞》,就要关注品味它的语言,它实际上是散文诗。引出下面的学习重点。
三、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品味理解文本。
1、屈原的出场
2、渔父的问话
3、屈原的回答
师过渡:读《渔父》,我的心灵一次次被激荡,被洗刷,但我不敢像屈原那样一个人与整个社会对峙。这种对峙,千古一人。它是一种高贵的状态,有一种最华美的精神。他让屈原
在历史上熠熠生辉,构成了奇伟壮丽的傲人风景与精神绝唱。对此思慕者看得高山仰止,而平庸的人却大为不解。
5、渔父的建议
6、屈原的态度
师过渡:人爱干净是天性使然,但我们常常违背这种天性。“皓”不是一般的白,是一种非常耀眼的白。何况是“皓皓”连用?由此可见,屈原把自己提升为一片纯然的皎白。他的回答情意慷慨。
7、渔父与屈原的形象比较
师过渡:屈原的死就是他的不死。用他的死让整个世界免于崩塌。他跟污浊的世界断然绝交,在宏广秀丽的世界中壮大心魂。
四、讨论思考,探究升华
问1:如果你是屈原,会选择哪条路?
问2:在屈原的勇者之路和渔夫的消极避世之路之外,还有没有第三条路?
我们不难看出,连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渔父》时,没有把文本分解得支离破碎,而是满怀激情地引领学生去追溯两千年前屈原、渔父两位智者在江泽关于人生态度的探讨,使学生沉浸在人物对话的情境之中,人在当下,心驰远古,陶醉于忘我的境界中,体会着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这种“人在三尺讲台,情溢天地之间”的大视野、大境界让语文的魅力犹如一面旗帜,飘扬在学生的心里。
反思:(投影)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对学习者“学习需要的分析”即“学习内容”和“学情”分析,应该成为备课教师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面这两节课的共同点在于教师用智慧和激情将课堂打造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学生是课堂上自主的学习者、愉快的学习者、个性的学习者。同时,两位教师在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更注重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灵魂的塑造。他们的课既有心灵的碰撞和精神的洗礼,更有对社会、人生和历史的思考。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真谛,彰显了语文的文学与思想魅力。
三、学生的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调动激励
当教师将舞台让给了学生,自己由主角退至幕后,是不是就可以少说甚至不说了呢?这时,教师应该说什么、怎样说就成为了我们有必要去思考的问题。
通过听课,我深深地体会到:好的语文课上,教师的讲解是丝线,串联起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的激励是火花,点燃学生的激情,点亮学生的思想。
比如下面这节课:(不读,只投影)
《江南的冬景》
一、导入:
用新安江的照片评价江南美景具有高贵而忧郁的灵魂。
二、朗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第2、3段
师评:文章很美,刚才的朗读更美。
三、研读课文
师问江南的冬景有怎样的特点? 生总结:可爱、明朗
师问:文中有几幅画?能不能给每幅画取个四个字的名字。生给每幅画命名。
师:能不能选其中一幅进行赏析?要求:一分析画面感,二揣摩作者心境,三读出点睛之笔。
生赏析
四、探究方法
师问: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荆南东京的可爱和明朗呢?回答时要从文中为你的观点找出支撑点。
五、学以致用
师:在郁达夫笔下,江南的冬景是如此可爱。其实,咱们身边的美景也毫不逊色,清洁间咱们刚才感悟到的手法,写一个50字左右的描写景物的片段。
生写,然后读。
最后教师轩昂学生推荐《山居笔记》《与山海为伍》等四本书。
整节课,教师用五次提问串联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品味学习应用过程。语言精练,思路清楚。
在比赛中,还有一节写作指导课,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层进式的论证结构。这节课除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科学、指导细致等优点外,授课教师的评价语言也十分准确到位。她在评价学生的思维和写作成果时,说了这样一些话:(不读,只投影)
你是在认同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你认识到了第一种方法的重要性。
这是一个精彩的答案,它点亮了我的思想。
回头再看看这个材料,你能不能在刚才的基础上做深入挖掘。你的思维不仅清晰,而且新颖。
你的片段像一首小诗,形象中不失深刻。
你的文段让我体会到,作文不是辞藻的堆砌,而是思想的流淌。……
这些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意味着莫大的尊重和激励,它能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激励学生主动表现。在这种欲望的促进推动下,学生都想展现出自己最强的一面。
反思:(投影)
本次大赛的一位专家评委认为:当教师通过“引起注意——交待目标——复习旧知——呈现新课——提供学习指导——引发行为表现——提供信息反馈——评估行为表现——强化保持与迁移”等步骤架构课堂、完成预设后,“引发行为表现”、“提供信息反馈”、“评估行为
表现”这三个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大的生成空间。从每一节课学生现场学习的状态和实效来看,在学生学习时,教师如果能给予细致入微的引导、指导和帮助,同时对学生的思维成果进行恰到好处、准确到位的评价,那么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一定很好。
四、精彩的课堂取决于教师的才能与智慧
在听了这些精彩的比赛课之后,我不由自问:课堂的精彩源自哪里?答案也许很多,但归根结底源自教师本身,源自教师的才能与智慧。
回顾一堂堂好课,如果没有教师深厚扎实的文学功底、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高超娴熟的课堂驾驭,那么,多优美的文章学生也无法识其美,多精巧的构思教师也无法显其巧。
细细研究每一堂好课,哪一个精彩的细节不彰显出教师的睿智与个性呢?那独特的文本解读,精妙的板书设计,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新颖灵活的训练方法,使他们的课堂在行云流水中,既遵循了规律,又突破了传统。
正如一位专家评委所说:“课堂实在,不代表不变化;课堂本色,不代表没个性。”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将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课堂,因教师的智慧而精彩。
总之,新课程改革犹如和煦的春风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课改实践中,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师智慧,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浮躁虚华;多一些学习钻研,少一些盲目跟风。如果我们能够树立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研究意识,反思教学中遇到的低效、无效行为,探索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办法,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定会更有效、更高效!
第二篇:观摩市初中物理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有感
市初中物理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在怀宁县石牌初中成功举办
2017年5月18—19日,安庆市初中物理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活动在怀宁县石牌初中成功举行。本次活动共有21节参赛课,21位教师经过精心准备,展示了一次次精彩的教学过程,让评委和观摩教师看到了参赛教师新颖的教学设计、灵活多变教学方法和最佳的教学效果。
本次活动采取选手抽签确定课题,再借班上课的形式进行比赛。评委会根据教学进度确定了两个课题,分别是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功》和第二节《功率》。从课来看,各位选手表现都很出色,都是通过各县市区选出来的,无论从教学设计还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都能紧扣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较佳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有的从学生生活入手,通过具体事例和设问,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归纳总结物理规律,再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有的对教材的处理有创新,在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上下了功夫,通过学生实验测量数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有的教学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引入新课时,播放视频,通过动画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熟知现象的思考;有的通过学生自己体验,分组探究,自主学习,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积极培养学生动作技能领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善于引发学生思考,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各种想法充分的表述出来,在得到肯定和否定的同时阐述其理由。另外,石牌初中的学生课堂积极思考问题、乐于探究学习的表现也让评委和观摩教师眼前一亮,展现了现代初中生应有的思维品质。
经过激烈角逐,石牌初中张如意等5名教师获得一等奖,岳西思源实验学校储婷婷等8名教师获得二等奖,望江杨湾初中梅明超等8名教师获得三等奖。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将对深化我市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促进中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怀宁大洼初中 郝卫兵)
第三篇:“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观摩听课感受
邻水二中2009年暑假集中学习讲座材料
走近名师,走向成熟
——赴双流“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观摩听课感受
邻水二中
王遗锐
一、会议概况
2009年6月18日至21日,“东升杯”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四川双流县隆重举行。大赛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语会)主办,四川双流县中学承办,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东升小学协办。大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科学、和谐、高效”为主题,本着“以课会友,切磋教学技艺;以课促研,融会课改成果”的精神,突出“双基、语文、汉字、规律、效率”重点,推动汉语教育健康发展。
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金明,全国中语会委员会委员、著名特级教师、张富教学法创始人张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中语会读写训练专题研究组组长、总课题组组长李一行等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语会、教科所(院)的负责同志、教研员,部分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盛会。
大赛集中展示了代表全国各地最高水平的30节精品语文课。因学段不同,分为高中组(11节)、初中组(10节)、小学组(9节),分别在双流中学(主会场)、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分会场)以及东升小学(分会场)进行。高中组的内容有:
双流中学唐文莉《相信未来》
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刘春芸《囚绿记》 成都树德中学袁学民《哀江南》 川师大附中赵琳《遥远的幸福》 牡丹江市一中张奕《江南的冬景》 新疆八一中学蒋舟《定**》
江苏张爱丽《一种离别,千般风情》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许艳春作文教学示范课《感知——作文之根本》 天津庞海鹰《想象作文》 陕西西安曾琦《秋天之美》
大连孙俊《陈情表》
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金明专题报告
河北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尤立增《教学素质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张富专家报告《语文交际教学研究》
二、专家讲座
本次大赛,除课堂教学赛课(含展示)与专家点评外,还有三堂精彩的专家讲座。在陈金明的专题报告《让文章本身教育学生——也谈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中,他旗帜鲜明地批评了时下语文课中流行的“泛人文教育”。他认为,这种“泛人文教育”
邻水二中2009年暑假集中学习讲座材料
课脱离语言、远离文本、提问荒谬、架空分析,贻害无穷。譬如,在《荷花淀》教学中提问,假如水生嫂被日军强暴了,她该怎么做?教学《促织》一课,讨论蟋蟀怎样斗?陈金明认为,“不抓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张志公语);人文教育的大旗无论举多高,都不过分,关键是如何实施。“读写本领、人文情感、思想教育应该三位一体有机统一”。他指出,语文教师在实施人文教育时,应该“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即依据语文自身的规律,循文求义,由语言文字而深明其内容,把语文课恢复原生态,还其本来面目,上出真正的“语文味”。他还谈到,阅读教学的第一要义是要教会学生读课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以读悟文、以读促思、以读激情、以读导练,一定要学会揣摩语言,揣摩就是反复想,会想是会听说读写的前提。
在尤立增老师讲座《教学素质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中,主要强调了“素养”与“能力”两关键词。他认为,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素质就是要有“教学生学会,教学生会学”的本领,把客观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他大力主张“本色语文”(素课),认为语文学科本身要求语文教师有过硬的专业基础、广泛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语文老师应该多读书,现代化工具只是服务于课堂,老师不能成为信息技术手段的奴隶。要利用假期外出学习,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起深厚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设计教学方案,从事教学工作。要提高自己吃透教材的能力,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把参考书真正放在参考的位置。要了解学情,尊重学情,从宏观上把握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把握教学的一般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从预习作业了解学生认知的起点,尊重学生读的权利,说的权利,讨论的权利。课堂上教师要进入文本角色,更要转变教学角色,变知识霸权者为知识分享者、变指导者为学友、变一桶水为一眼泉、变提问者为应答者、变蜡烛为果树、变统治者为平等的首席。要锤炼语言:科学、准确、精炼、艺术。要“门门通”,还要有“一招鲜”。组织教学要突出点拨的作用。“点”——点要害;“拨”——拨疑难,排障碍,答对了要肯定赞扬,错了一定要委婉指出、及时指出。
在张富专家报告《语文交际教学研究》中,主要强调了语文教与学交际过程中要“高进快出”,“重对象、重内容、重场所、重目的”,“听说读写并重联动四位一体”,认为“学重要,习更重要”,针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帮助每个学生走向相对意义的成功。
关于课改精神,综合各专家报告和现场点评,主要有二:考试的指挥棒性质不变,教学就绝不能与高考脱节,这是一张皮而不是两张皮的问题;阅读教学要注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 建议。
三、关于赛课
本次参赛或展示的课共有11堂之多,分为诗歌鉴赏教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现代文阅读教学、作文指导教学。可谓门类众多、精彩纷呈。但在此我不打算全部复述,因学校订了一套教学实录光盘,等寄回后挂载在校园网可自行观看研究。重点说一下作文教学。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中华杯”全国语文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来自河北的许艳春带来了一节快乐与智慧交织的展示课《感知——作文的根源》。这节课由“送礼物”开
邻水二中2009年暑假集中学习讲座材料
始——教师送给全班同学每人一片树叶,并让他们观察树叶写一段文字。然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即兴创作的这段文字,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学会从外形、功能、气味、触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去感知、观察、思考、描写、联想、感悟,最后提供了课本中用感知来写文章的范例——朱自清《春》、张爱玲《明天》。整个教学过程,共分为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趣味、搭建智慧展示平台、引导学生思维发散、第二次学生习作展示五部分。教学意图集中,步骤设计科学合理,课堂节奏明快,巧妙自然,教师循循善诱,学生智慧“井喷”,互动踊跃,以扎实的教学功底、独特的教学设计、清新的教学风格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得到了大赛评委及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示了一代名师的方家风范!
天津的庞海鹰老师在《想象作文》一课中,借助对一个简笔画展开的古铜钱图案,借助多角度的想象与想象组合来启发展开学生思维,从而合理地构思作文,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想象的丰富、合理和集中,最后以经典题目——“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大森林的小木屋中,突然响起敲门声„„”收尾,引导学生培养作文想象能力。整堂课,设计精巧集中、实施严谨有序,方法传授快捷高效,不失为一节成功的示范课。陕西西安曾琦执教了《秋天之美》。老师首先向学生播放了自己拍摄的秋景,让学生感受秋天之美,激起学生对秋山秋水秋风秋雨秋花秋果等秋景的兴趣;引入本堂课题《秋天之美》后,询问学生由秋天想到了什么,又引发了什么情绪。教师明确观察角度后,又以“如何用文字把这些景象生动再现,让没去过、没看过的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神,如闻其声?”设问,二次激发学生的探究与表现欲望,进而点拨描写(含修辞)、联想、抒情等技巧,拓展写作教学的广度、深度;最后要求学生整理成文。
三堂作文课中,都特别重视学生写作前的心理准备与思维开启,重视想象和情感在文字表达中的作用。教师的引导点拨大同小异,都遵循了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二是通过引导明确感知、观察角度;三是借助联想拓展学生思维领域;四是指导学生运用描写、抒情、感悟等技巧;五是动笔写作;六是展示、交流、修改、提高。
四、观摩感受
感受之一:关于教学预设与效果生成的问题。
这个感受主要源于牡丹江市一中张奕老师《江南的冬景》一课,张老师在整堂课中,从情景导入、主体教学、讨论分析直到最后小结,99%都是按其印发的教案在复述,课中有几处学生偏移了教师设计却有价值的思考提问情形出现,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她运用教师智慧因势利导引领学生探究,而是按自己想法硬生生把学生思路拉回了教师预设,课堂民主气氛较为欠缺,教师为主体的套路化色彩明显。听完该课,当时第一个感觉,这个老师可能与大奖无缘了。
事后,我反复听录音、看笔记,将该课与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刘春芸老师执教的《囚绿记》等10堂课进行对比,想到了预设与生成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学肯定是需要预设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备课。备者,准备也。没有准备,也就是随意为之,无论教师资质多么聪慧,经验多么丰富,其课堂教学肯定“不是少了必要的,就是多了不必要的”,最终免不了“信口开河、想到哪说到哪、胡乱敷衍、乱侃一番”的莫大嫌疑。
邻水二中2009年暑假集中学习讲座材料
所以教学常规严格要求老师备课,既要备教材、备学法,也要备学生,还要备自己。前三者是基本原理,最后一点是个性特征。正是因了这个个性,同样一堂课,同样一群学生,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技巧;不同的名家有不同的风格特色,教学效果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共性的、适合自己的可以借鉴吸收,个性的东西学不来也不必学。教学,不备自己,就是不尊重自身学识涵养与教学水平的客观实际,自然不会扬长避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如果一味盲目模仿某某大家某某名师,那肯定是画虎不成,自我尽失,最终也只能做个技艺并不算高明的教书匠。可以说,一堂堪称成功的课,其预设一定是十分详尽周到且又有所侧重和取舍的。
但是,我们在实施教学时,除了要讲有针对性的教学预设外,更要讲体现教师智慧的灵活性,能针对那些不曾预设的课堂临时情形进行合理引导调整,而不是搞“一言堂”,因为专制、独断的教学浸淫只会引来学生的枯燥无趣、心生反感或者盲目屈从,自我意识与创新思维火花尚未点燃就被无情掐灭了。这显然是对下一代的不负责任,夸张点说等于戕害,于心何忍?因此,我们需要教学预设,更需要随机应变。这也是我校所主张的“和而不同”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运用实例。只有课堂和谐,师生沟通配合默契,教学生成效果也必然最佳。
感受之二:关于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的灵活运用问题。
本次大赛,包括专家讲座,无疑全部使用了体现现代化气息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节约板书时间、加大信息容量、表现形象直观、图文音频视频素材完美结合、增加教学趣味、吸引学生注意力等诸多好处。但它毕竟只是为教师所用、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一种辅助手段,运用得当,自然生成效果很好;运用不当,则会对教学的有效性构成很大伤害。在孙俊老师阅读课《陈情表》、曾琦老师作文课《秋天之美》中,两位老师都于课堂结尾要求学生思考完成作业时,播放了冲击力较为强劲的音乐和视频,据说是为了启发。我个人认为,应属节外生枝、画蛇添足,严重干扰了学生思考或作业的有效注意,结果适得其反,预设实现不了,反成无意中的伤害。感受之三:关于课堂导入的问题。
课堂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引入主要教学内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初始环节。常言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然。通常,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是单刀直入式,用时减省并且有效。但赛课就不一样,那是出彩的一个高地,往往需要巧妙迂回。本次大赛的十一节课,在导入上都是各尽其妙和十分成功的:有的是用音乐营造气氛进入情境,有的是用师生互动游戏或学生表演拉近心理距离,有的是用朗诵(朗读)相关文本驳接教学内容,有的是抛出新奇问题引发学生联想,有的是检查预习发现问题引入,有的是教师娓娓讲述导入,还有的讲笑话造幽默出对联送礼物引入„„不一而足,都是为了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铺垫。此外,个人认为,这里有个时间限制的问题,标准是“合理、有度”,决不能毫不相干、喧宾夺主甚至虎头蛇尾的遗憾式精彩。感受之四:关于课堂旋律与节奏的问题。
本次大赛,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参赛教师几乎都有超时拖堂。这又不得不回到我谈的第一个感受——教学预设与课堂操作问题。我想,在有限的40分钟里,老师和学生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各自任务是什么,教学重点是什么,时间如何分配,执教者心
邻水二中2009年暑假集中学习讲座材料
头应该有个预设的通盘考虑,可以根据经验或戴手表控制课堂的旋律与节奏。这里我说的旋律,特指教学内容的主次多寡;节奏,特指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控制。按照“三主”教学思想,教师是主导者,有这个调控权或曰调控义务,一定要有灵活性,既要遵从教学预设也要讲个临时调整,力求二者的有机统一。大家熟知的电视剧《霍元甲》中以霍氏拳法为主体兼集各派精华的迷踪拳,它其实也是有预设套路的,但在临场的高手比武时,它又是不讲套路只凭眼快手疾随机出招的,所以它总是赢家。课堂旋律与教学节奏的控制与之同理。
本次大赛观摩,还有很多思考与感悟,鉴于时间关系,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值得思考的是,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成熟、成功?学无止境、教无止境,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积累和不断提升。
2009年7月8日
第四篇:“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观摩听课感受
邻水二中2009年暑假集中学习讲座材料
走近名师,走向成熟
——赴双流“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观摩听课感受
邻水二中王遗锐
一、会议概况
2009年6月18日至21日,“东升杯”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在四川双流县隆重举行。大赛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语会)主办,四川双流县中学承办,双流中学实验学校、东升小学协办。大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科学、和谐、高效”为主题,本着“以课会友,切磋教学技艺;以课促研,融会课改成果”的精神,突出“双基、语文、汉字、规律、效率”重点,推动汉语教育健康发展。
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金明,全国中语会委员会委员、著名特级教师、张富教学法创始人张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国中语会读写训练专题研究组组长、总课题组组长李一行等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语会、教科所(院)的负责同志、教研员,部分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盛会。
大赛集中展示了代表全国各地最高水平的30节精品语文课。因学段不同,分为高中组(11节)、初中组(10节)、小学组(9节),分别在双流中学(主会场)、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分会场)以及东升小学(分会场)进行。高中组的内容有:
双流中学唐文莉《相信未来》
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刘春芸《囚绿记》
成都树德中学袁学民《哀江南》
川师大附中赵琳《遥远的幸福》
牡丹江市一中张奕《江南的冬景》
新疆八一中学蒋舟《定**》
江苏张爱丽《一种离别,千般风情》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许艳春作文教学示范课《感知——作文之根本》
天津庞海鹰《想象作文》
陕西西安曾琦《秋天之美》
大连孙俊《陈情表》
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陈金明专题报告
河北张家口市第一中学尤立增《教学素质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张富专家报告《语文交际教学研究》
二、专家讲座
本次大赛,除课堂教学赛课(含展示)与专家点评外,还有三堂精彩的专家讲座。在陈金明的专题报告《让文章本身教育学生——也谈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中,他旗帜鲜明地批评了时下语文课中流行的“泛人文教育”。他认为,这种“泛人文教育” 1
课脱离语言、远离文本、提问荒谬、架空分析,贻害无穷。譬如,在《荷花淀》教学中提问,假如水生嫂被日军强暴了,她该怎么做?教学《促织》一课,讨论蟋蟀怎样斗?陈金明认为,“不抓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张志公语);人文教育的大旗无论举多高,都不过分,关键是如何实施。“读写本领、人文情感、思想教育应该三位一体有机统一”。他指出,语文教师在实施人文教育时,应该“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即依据语文自身的规律,循文求义,由语言文字而深明其内容,把语文课恢复原生态,还其本来面目,上出真正的“语文味”。他还谈到,阅读教学的第一要义是要教会学生读课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以读悟文、以读促思、以读激情、以读导练,一定要学会揣摩语言,揣摩就是反复想,会想是会听说读写的前提。
在尤立增老师讲座《教学素质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中,主要强调了“素养”与“能力”两关键词。他认为,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素质就是要有“教学生学会,教学生会学”的本领,把客观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他大力主张“本色语文”(素课),认为语文学科本身要求语文教师有过硬的专业基础、广泛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语文老师应该多读书,现代化工具只是服务于课堂,老师不能成为信息技术手段的奴隶。要利用假期外出学习,通过广泛的阅读积累起深厚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设计教学方案,从事教学工作。要提高自己吃透教材的能力,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把参考书真正放在参考的位置。要了解学情,尊重学情,从宏观上把握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把握教学的一般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从预习作业了解学生认知的起点,尊重学生读的权利,说的权利,讨论的权利。课堂上教师要进入文本角色,更要转变教学角色,变知识霸权者为知识分享者、变指导者为学友、变一桶水为一眼泉、变提问者为应答者、变蜡烛为果树、变统治者为平等的首席。要锤炼语言:科学、准确、精炼、艺术。要“门门通”,还要有“一招鲜”。组织教学要突出点拨的作用。“点”——点要害;“拨”——拨疑难,排障碍,答对了要肯定赞扬,错了一定要委婉指出、及时指出。
在张富专家报告《语文交际教学研究》中,主要强调了语文教与学交际过程中要“高进快出”,“重对象、重内容、重场所、重目的”,“听说读写并重联动四位一体”,认为“学重要,习更重要”,针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帮助每个学生走向相对意义的成功。
关于课改精神,综合各专家报告和现场点评,主要有二:考试的指挥棒性质不变,教学就绝不能与高考脱节,这是一张皮而不是两张皮的问题;阅读教学要注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 建议。
三、关于赛课
本次参赛或展示的课共有11堂之多,分为诗歌鉴赏教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现代文阅读教学、作文指导教学。可谓门类众多、精彩纷呈。但在此我不打算全部复述,因学校订了一套教学实录光盘,等寄回后挂载在校园网可自行观看研究。重点说一下作文教学。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中华杯”全国语文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来自河北的许艳春带来了一节快乐与智慧交织的展示课《感知——作文的根源》。这节课由“送礼物”开
始——教师送给全班同学每人一片树叶,并让他们观察树叶写一段文字。然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即兴创作的这段文字,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学会从外形、功能、气味、触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去感知、观察、思考、描写、联想、感悟,最后提供了课本中用感知来写文章的范例——朱自清《春》、张爱玲《明天》。整个教学过程,共分为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趣味、搭建智慧展示平台、引导学生思维发散、第二次学生习作展示五部分。教学意图集中,步骤设计科学合理,课堂节奏明快,巧妙自然,教师循循善诱,学生智慧“井喷”,互动踊跃,以扎实的教学功底、独特的教学设计、清新的教学风格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得到了大赛评委及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充分展示了一代名师的方家风范!
天津的庞海鹰老师在《想象作文》一课中,借助对一个简笔画展开的古铜钱图案,借助多角度的想象与想象组合来启发展开学生思维,从而合理地构思作文,适时提醒学生注意想象的丰富、合理和集中,最后以经典题目——“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大森林的小木屋中,突然响起敲门声„„”收尾,引导学生培养作文想象能力。整堂课,设计精巧集中、实施严谨有序,方法传授快捷高效,不失为一节成功的示范课。
陕西西安曾琦执教了《秋天之美》。老师首先向学生播放了自己拍摄的秋景,让学生感受秋天之美,激起学生对秋山秋水秋风秋雨秋花秋果等秋景的兴趣;引入本堂课题《秋天之美》后,询问学生由秋天想到了什么,又引发了什么情绪。教师明确观察角度后,又以“如何用文字把这些景象生动再现,让没去过、没看过的人如临其境、如见其神,如闻其声?”设问,二次激发学生的探究与表现欲望,进而点拨描写(含修辞)、联想、抒情等技巧,拓展写作教学的广度、深度;最后要求学生整理成文。
三堂作文课中,都特别重视学生写作前的心理准备与思维开启,重视想象和情感在文字表达中的作用。教师的引导点拨大同小异,都遵循了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二是通过引导明确感知、观察角度;三是借助联想拓展学生思维领域;四是指导学生运用描写、抒情、感悟等技巧;五是动笔写作;六是展示、交流、修改、提高。
四、观摩感受
感受之一:关于教学预设与效果生成的问题。
这个感受主要源于牡丹江市一中张奕老师《江南的冬景》一课,张老师在整堂课中,从情景导入、主体教学、讨论分析直到最后小结,99%都是按其印发的教案在复述,课中有几处学生偏移了教师设计却有价值的思考提问情形出现,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她运用教师智慧因势利导引领学生探究,而是按自己想法硬生生把学生思路拉回了教师预设,课堂民主气氛较为欠缺,教师为主体的套路化色彩明显。听完该课,当时第一个感觉,这个老师可能与大奖无缘了。
事后,我反复听录音、看笔记,将该课与天津开发区第一中学刘春芸老师执教的《囚绿记》等10堂课进行对比,想到了预设与生成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学肯定是需要预设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备课。备者,准备也。没有准备,也就是随意为之,无论教师资质多么聪慧,经验多么丰富,其课堂教学肯定“不是少了必要的,就是多了不必要的”,最终免不了“信口开河、想到哪说到哪、胡乱敷衍、乱侃一番”的莫大嫌疑。
所以教学常规严格要求老师备课,既要备教材、备学法,也要备学生,还要备自己。前三者是基本原理,最后一点是个性特征。正是因了这个个性,同样一堂课,同样一群学生,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技巧;不同的名家有不同的风格特色,教学效果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只有共性的、适合自己的可以借鉴吸收,个性的东西学不来也不必学。教学,不备自己,就是不尊重自身学识涵养与教学水平的客观实际,自然不会扬长避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如果一味盲目模仿某某大家某某名师,那肯定是画虎不成,自我尽失,最终也只能做个技艺并不算高明的教书匠。可以说,一堂堪称成功的课,其预设一定是十分详尽周到且又有所侧重和取舍的。
但是,我们在实施教学时,除了要讲有针对性的教学预设外,更要讲体现教师智慧的灵活性,能针对那些不曾预设的课堂临时情形进行合理引导调整,而不是搞“一言堂”,因为专制、独断的教学浸淫只会引来学生的枯燥无趣、心生反感或者盲目屈从,自我意识与创新思维火花尚未点燃就被无情掐灭了。这显然是对下一代的不负责任,夸张点说等于戕害,于心何忍?因此,我们需要教学预设,更需要随机应变。这也是我校所主张的“和而不同”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运用实例。只有课堂和谐,师生沟通配合默契,教学生成效果也必然最佳。
感受之二:关于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的灵活运用问题。
本次大赛,包括专家讲座,无疑全部使用了体现现代化气息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可以节约板书时间、加大信息容量、表现形象直观、图文音频视频素材完美结合、增加教学趣味、吸引学生注意力等诸多好处。但它毕竟只是为教师所用、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一种辅助手段,运用得当,自然生成效果很好;运用不当,则会对教学的有效性构成很大伤害。在孙俊老师阅读课《陈情表》、曾琦老师作文课《秋天之美》中,两位老师都于课堂结尾要求学生思考完成作业时,播放了冲击力较为强劲的音乐和视频,据说是为了启发。我个人认为,应属节外生枝、画蛇添足,严重干扰了学生思考或作业的有效注意,结果适得其反,预设实现不了,反成无意中的伤害。
感受之三:关于课堂导入的问题。
课堂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引入主要教学内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初始环节。常言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然。通常,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是单刀直入式,用时减省并且有效。但赛课就不一样,那是出彩的一个高地,往往需要巧妙迂回。本次大赛的十一节课,在导入上都是各尽其妙和十分成功的:有的是用音乐营造气氛进入情境,有的是用师生互动游戏或学生表演拉近心理距离,有的是用朗诵(朗读)相关文本驳接教学内容,有的是抛出新奇问题引发学生联想,有的是检查预习发现问题引入,有的是教师娓娓讲述导入,还有的讲笑话造幽默出对联送礼物引入„„不一而足,都是为了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铺垫。此外,个人认为,这里有个时间限制的问题,标准是“合理、有度”,决不能毫不相干、喧宾夺主甚至虎头蛇尾的遗憾式精彩。
感受之四:关于课堂旋律与节奏的问题。
本次大赛,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参赛教师几乎都有超时拖堂。这又不得不回到我谈的第一个感受——教学预设与课堂操作问题。我想,在有限的40分钟里,老师和学生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各自任务是什么,教学重点是什么,时间如何分配,执教者心
头应该有个预设的通盘考虑,可以根据经验或戴手表控制课堂的旋律与节奏。这里我说的旋律,特指教学内容的主次多寡;节奏,特指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控制。按照“三主”教学思想,教师是主导者,有这个调控权或曰调控义务,一定要有灵活性,既要遵从教学预设也要讲个临时调整,力求二者的有机统一。大家熟知的电视剧《霍元甲》中以霍氏拳法为主体兼集各派精华的迷踪拳,它其实也是有预设套路的,但在临场的高手比武时,它又是不讲套路只凭眼快手疾随机出招的,所以它总是赢家。课堂旋律与教学节奏的控制与之同理。
本次大赛观摩,还有很多思考与感悟,鉴于时间关系,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值得思考的是,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成熟、成功?学无止境、教无止境,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积累和不断提升。
2009年7月8日
第五篇: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专家评课
您现在的位置: 中华语文网 > 教师频道 > 高中语文 > 视角 > 正文
第八届“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专家评课
文章作者:佚名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2011-10-11 10:22:13
热点推荐:
任海林:学案教学再思考
赵克明:我为何要提出“语文养成教育”
王帮阁:从周予同教授的“导”中体会语文教育
返璞应归真 出色而本色
黄厚江
第一竞赛单元有两节课,一节是山东选手耿文超老师执教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节是云南选手李坚老师执教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都是阅读课,都是小说阅读,也都是经典篇目。一是外国小说,一是节选自名著《水浒传》;一是短篇小说,一是长篇节选。
听了两位年轻老师的课,我感到十分自卑。两个小伙子,形象好,音色好,普通话好。一个激情如火,气场强大;一个内敛老练,从容不迫。更重要的是,两位老师把握课堂的能力都很老到,课上得有板有眼,有条不紊,思路清晰,层次清楚。想到自己的普通话,想到自己的破嗓子,想到自己对不起观众的形象,想到自己这般年纪时的稚拙,怎能不万般自卑上心头?
两位老师的课,有这样一些很值得肯定的特点:
一是很本色。
这是两节很本色的语文课。
新课改以后,很多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所以我们大力提倡“把语文当语文来教,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什么是“把语文当语文来教,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就是要“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的”。阅读,诵读,品味,讨论,概括,表达,这两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语文的活动,都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是很地道。
这是两节很地道的小说阅读课。
我们一贯主张阅读教学要体现文体的特征。不同的文体,教学内容、学习重点、教学形式,都应该有所不同。这两节课都很好地体现了小说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两节课都以人物的解读为重点。《装在套子里的人》由事件入手,重在抓住别里科夫典型化的言行分析他的性格特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重在把握林教头由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到怒杀仇人、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前者在人物特征的分析过程中,欣赏作者漫画式的夸张讽刺手法;后者在解读人物的性格转变之后又欣赏了小说的情节艺术和环境描写。两节课都体现了小说阅读的基本特点,也都体现了两篇文本的个性特征。
三是很朴实。
两节课的教学都很朴实。
从教学内容看,两节课都把工夫用在文本上,用在文体上,用在品读上;从教学流程看,两节课都按部就班,不故弄玄虚,不节外生枝,没有噱头,不卖关子;从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看,没有繁忙的分组,没有花哨的诵读,没有动人的音乐,没有缤纷的画面,PPT也使用得恰到好处。其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要来一段电视剧并不过分,可是教者竟没有安排。好课都是朴素的,这是我们的一贯观点。年轻老师这么朴实地上课,尤其是公开课比赛课,很少见到。所以,这样的课我们很是喜欢。
但是,作为比赛课,作为具有课堂教学改革示范意味的课,我们又总觉得缺少一些应该有的东西。
一是少一点个性。
比较成熟的教师,比较成熟的课堂,是应该有一点个性的。年轻老师,更应该有这样的追求。今天有一点个性,明天才会有自己的风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位老师的课,又过于老实了。无论是对阅读教学的理解,对小说教学的理解,以及对这两篇文本的教学处理,都几乎没有一点创意;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过程的组织,找不到特点,更没有亮点。两节课,都看不到教者明确的教学追求。
二是少一点突破。
要有个性,就要有突破。没有个性,与没有突破有关。首先应是文本解读的突破。阅读学的发展,课程理念的发展,文学批评的发展,以及不同的时代背景,都为我们对经典进行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可惜两位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完全囿于“教学参考书”,囿于定格于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说法,不敢越雷池一步,更无一点自我的见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仅仅只是为了图解和印证“官逼民反”的四字主题;《装在套子里的人》始终只是把批判矛头指向可怜的别里科夫,乃至学生有了个性化的突破性的解读,教师都全然置之不理,甚至出现前后解读完全互相矛盾的情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风雪”在小说中的重要价值,和人物、主题之间的关系,本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是一个很有开发空间的教学内容,可惜教者的处理失之简单和草率,没有能够充分利用。其次是小说知识的突破。毫无疑问,小说教学是要抓住情节,抓住人物,抓住环境,探究主题。但时至今日,小说的知识又不仅仅是这些内容,比如叙述视角,比如结构艺术等,在这两篇文本中都是可以融入的教学内容。即使所谓的“三要素”,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教者也有自己理解的不同视角和呈现的不同方式。而三者的教学整合,则更能展示教者处理教材拓展教学空间的能力和教学艺术。
三是少一点张力。
课堂教学的张力,就是指一些教学活动能够形成一石三鸟甚至是一石数鸟的理想效果,常常不仅能很好地完成教学内容,推进教学的进程,而且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提升学生思想的高度和广度,引领学生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让听课教师获得课堂教学的充分享受和教学思想的诸多启迪。这种张力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常规教学活动的巧妙组合。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教学,按部就班地进行人物性格的转变、情节艺术的细节照应和环境描写的分析,就显得平铺直叙,缺少教学的张力;如果能够将三者合理整合,或者由一个切入牵动其余,或者先分后合聚焦于一点,都能彰显教学的张力。另一个思路,就是设计出精彩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总体看,这次比赛中绝大数老师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能力还比较欠缺。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指令式的学习活动,“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完成板书”还是比较普遍的教学流程,甚至是教学内容的简单排列和教学理念的罗列呈现。这是课堂教学缺少张力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不能给学生应有的引领,不能比学生站得更高,看得更深,思考得更全面,表现得更精彩,也是课堂教学缺少张力的重要原因。就高中组的情况看,上课班级的学生的确非常优秀。我们很多老师平时抱怨学生基础差,不好教;其实学生优秀,也不好教,或者说更不好教。学生优秀,会带来课堂的精彩;但教师必须有能力让学生更精彩,否则捉襟见肘,相形见绌,不仅教学没有张力,而且对教师来说是很难堪的事。有的老师本来是要示范一下的,结果成了反面的例子;本来是想在学生发言之后,自己再补充引申发挥一下的,结果只能说一句“你们这么优秀,我真的无话可说了”;甚至有的老师,被学生牵着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哪里会有教学的张力呢?
其实,上面三点都关系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处理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寻求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这对矛盾。
新课改之初,曾出现了不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情况。语文的内容少了,其他内容多了;语文的方法不用了,其他的方法盛行。脱离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无来由地运用多媒体手段,莫名其妙地进行分组和探究。这次比赛,令人欣喜地看到,人们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更为清醒,改革的方式也更为理性,华而不实、形式主义、表面化的东西少了。但有一种迹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改革之初,更多的是热情;十年的探索之后,更多的是理性。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很多人说,现在是返璞归真。这自然是对的。可关键是要“归真”,而不是倒退,不是经过十年改革再彻底回到改革之前。否则,这十年就成了白折腾,这课改就真的彻底失败了。什么是“真”?真,就是规律。课改要改的,就是那些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做法;经过十年的探索和改革,我们既要调整改革中不符合规律的做法,又绝不能回归以前不符合规律的老做法。返璞要归真,“归真”是关键。
这些年来,我们倡导的本色语文,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支持和践行。我在《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和实践》一书中说:本色就是本原,就是本真,就是本位。本原,就是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热爱母语和运用母语能力的课程目标;本真,就是按照母语学习的规律教学;本位,就是要立足语文学科的特点教语文。但同样在这本书里,我们强调:“本色,不是守旧;本色,不是倒退;本色,更不是无为。本色,不排斥其他风格;本色,也不反对创新;本色,更不放弃更高的追求。”在《语文教学的基本定位》一文中,我曾引用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的两句话“极练如不练,出色而本色”来表达我的本色语文观。在这里,我仍想用这句话来回答如何处理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寻求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改革的最高追求,应是按照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教学,而不是背离规律;真正本色的课,应该是最出色的课,而不是最平庸的课。以为改革就是越改越远,以为本色就是因循守旧,都必将误入歧途,并终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寻求抒情类文本教学的突破
尤立增
高中组的十六节课,风格各异,异彩纷呈。参赛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设计、审时度势的教学机智、蕴意丰富的人文积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7月26日下午进行的第二竞赛单元,共有三节课。分别是天津选手廉朝老师执教的《归去来兮辞 并序》,安徽选手王兆彬老师执教的《春江花月夜》,辽宁选手金莉波老师执教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三篇课文都是抒情色彩极其浓郁的诗赋。也许有人会说,在这样的课堂大赛中,执教抒情类文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认为这类文本“好讲”“容易出彩”。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有时看似好处理的文本恰恰难以把握。特别是作为比赛课,受准备时间、学情、课情及授课环境的限制,更容易出现“失误”或“遗憾”。但这三位执教者展示了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展现了良好的课堂风貌。当然,因为每位听课者的观照角度不同,所以,同一堂课、同一个教学瞬间,人们的看法也会不同。甚至一个人认为是失误的地方,另一个人却认为是精彩之处。我认为,三堂课都很成功,有以下原因:
一、巧妙的课堂构思是基础
设计教学、构思课堂首先要了解学情,即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等,教师应切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然而,受赛课形式的限制,执教者很难充分了解学情。但三位老师能够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有针对性地点拨,体现出良好的教学机智。其次,要准确抓住文本的特点构思课堂。从课堂表现看,三位老师对文本的理解十分到位,这是独立阅读、钻研、把握文本的结果;他们都能捕捉住此文与他文最大的不同点,深入理解文本独有的最特殊最精彩的内涵,从而融会贯通,完成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他们都能准确地把握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连接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这样,执教者就能明确学生到底该学什么,怎样去学,从而避免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设计教学、课堂构思呈现新颖性。
廉朝老师用“温故知新法”导入后,让学生自由阅读文本,提出疑难问题,并将疏通文意的方法告诉学生。在教师范读环节,廉老师故意读不好,设置悬念,引出怎样才能读好的问题,指导学生品读,并将鉴赏结果以“读”的形式呈现。王兆彬老师执教《春江花月夜》,师生合作配乐朗读,奠定情感基础,引出“美”字,以“美”字贯穿整个课堂,引导学生理解了文本的“景美”、“理美”和“情美”。金莉波老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范读,这里特别强调,这么长的一首诗,金老师全诗背诵下来,可谓先声夺人;然后,抓住鉴赏诗歌的核心——意象——来构思课堂。所以,三节课在设计上体现了执教者的匠心独运,课堂风貌能较好地体现课堂构思的预设。
二、正确的方法是保证
有了预设,课堂生成需讲求方法。方法的选择当然仍需考虑学情和文情。三篇文章均为抒情类文本。现行各套教科书中,抒情类文本所占比重很大,抒情类文本的教学也引起人们更广泛的关注。这类文本是美的化身,美的结晶,所以,其教学的基本策略就是鉴赏。转化教学论认为,鉴赏的主体是学生,鉴赏的客体是文本,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感知美、接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就是将文本中的美感因素转化为学生个人审美结果和审美能力的过程。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如何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其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等去思维、判断、理解、联想,既内化为自己的审美体验与感受,又可外化为语言文字的形态——写诗文、写鉴赏文章、有情感地诵读等。
三位老师都紧紧抓住抒情类文本的特质,引导学生结合文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情感,抓住了情之本,使学生体味到寻幽揽胜的乐趣,将作品之美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而这种“转化”都借助了正确的方法,那就是以鉴赏为核心,“以读带赏,以赏促读”,力求达成“读”与“赏”的完美结合。廉老师在“赏读”环节,让学生找出饱含情感的句子,学生赏析,教师用指导“怎样读”的方法点拨;王老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启发学生抓关键词,赏析“景美”;金老师更是发挥教师范读的优势,营造氛围,“读赏结合”。所谓正确的方法,就是能收到最佳课堂效果的方法,抒情类文本的教学,“以读带赏,以赏促读”就是很好的方法。
三、合理的定位是关键
这里所说的“定位”,是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定位。两方面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平等的首席”,这些话,我们很熟悉;但在教学实践中怎样落实,却值得深思。首先,师生要共享“话语权”。这种共享“话语权”的基础是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传统教学中教师独霸课堂的“话语权”,学生只能当听众,学生个体的灵动的创造性的火花,都被为师者的唾沫给浇灭了。而共享“话语权”,有利于师生感情的交流与沟通,促进课堂气氛的和谐,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这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其次,要切实落实教学民主,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平等自由教给学生——该学生做的事教师决不“越俎代庖”。也就是把读书的权利、思考的权利、质疑的权利、赏析的权利、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廉老师在“疏通文意”环节,问题让学生提,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解决问题;“赏读”环节,让学生找出饱含感情的句子,学生自我赏析,教师点拨。王老师的课,所有诗句的赏析都是学生发现,学生提出,师生合作完成。金老师则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赏意象,析感情,尊重学生的感受,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三位老师始终扮演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我们总在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而实际上课堂有“遗憾”很正常。课堂出现失误并不可怕,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对待失误的态度:发现问题,反思失误,消除遗憾是一种选择,是我们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有益做法;忽视问题,漠视失误,缺少反思也是一种选择,但那样一来失误将成为永远的遗憾,甚至会衍生出更多的遗憾,只能使我们固步自封,裹足不前。
例如,廉老师在导入以后安排让学生“自由阅读文本”,时间是三分钟。《归去来兮辞 并序》虽然不长,但是,文前有“序”,且辞赋也有相当的难度,三分钟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也许是因参赛课的性质决定的。我认为,不能仅仅为了展示“读”的环节,而忽视了“读”的效果。王老师开始配乐朗读,由师生合作完成,但教师范读的能力还需加强;再者,教师偏快的语速有时会使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我认为,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特别注重情感性,根据教学内容而抑扬顿挫,缓急有致。金老师在“初读体会”环节,让学生在倾听和诵读中体会诗歌有怎样的情感,推究起来,这个任务学生几乎无法完成,因为学生“听”出的感情,与朗读者的水平有直接关系;再者,“意象”这个术语的定义到底是什么?能否将其范围定得过宽呢?当然不行,因此,“意象”不能泛化。
白璧微瑕,况且未必是“瑕”。三位老师的课,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特别是抒情类文本的教学,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观课的两点思考
赵福楼
在课堂教学大赛的现场,我们的视点集中于观课,观上课的老师,即看课并看人。应约就第三竞赛单元中江苏选手王舒成老师执教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上海选手胡凌老师执教的《咬文嚼字》、福建选手张萍老师执教的《浓妆淡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新疆选手赵凤芳老师执教的《春末闲谈》四堂课作点评,赘语罢了。
一 就观课而言,要看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合理性,以及教师的教学实施是否具有可行性。这两点决定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举例来说。《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的教学,教师设计用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这幅图导入,其用意有三:一是点明课题;二是教师进行自我介绍,克服借班上课师生之间的疏离感;三是此纪念堂的设计者为梁思成,他也是教师所执教文章的作者。这个简单的教学构思可见教师的匠心独运。
另如,《春末闲谈》的执教者为了引导学生通读课文,设计出一个表格要学生填写,如下:
人物
手段
对象
结果
细腰蜂
毒蜂
青虫
成为食物
“本文应用譬喻,落笔在针砭当时专制统治的社会现实。”教师这个教学活动设计,采用比较节约的途径,可以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基本内容、写法和主题。
具有合理性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采用直接、有效的办法,掌握教学内容,形成语言应用能力。
但是,合理的设计未必可以导致具有高效特征的教学。观课中也有这样的例子。如《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教学中,教师设计一个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用“词或短语”来概括中国建筑的九个特征。这原本也是一个精妙、可行的设计,但是从现实教学看,学生在概括第八项特征的时候,发现这段文字中无法提炼出适宜的词汇和短语,只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为“构件交接处注意修饰”。这里的学情与教师的最初设计存在出入。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第九项特征的概括上。由此需要反思,教师当初要学生用词或短语概括中国建筑特点是否合理。《咬文嚼字》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内容梳理,概括分析文中举了哪几类例子。此环节的教学实施也不顺畅,这也与教师的实施策略不当有关系。要求学生进行语言推敲的例子归类,这有一个前提,要学生明确课文里有几个例子,分别是什么;在此共同认识基础上,才能进行分类。而且对课文中的例子不好作逻辑分类,这些例子更多与作者强调的咬文嚼字的道理有关。这个教学实施与课后的一个小练习设计,提出五个例子,要学生概括作者说明什么道理,相比较而言,倒是后者更为合理和科学。
二
教师的表现也是观课中的一个视点。这有利于参与赛课的教师自己审视,也会给别人树立一面镜子,可供学习。
教师这个视点,可观处有三: 1.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保持姿态。
《浓妆淡抹总相宜——语言的色彩》一课教学的老师,语言表达中有吃音,还有齿音字不清的现象,学生听闻后发出笑声。这位老师在课堂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她面带微笑,情绪饱满,努力把语言说清楚,有解说有朗读,不回避自己的语音缺陷。这需要强大的心理支撑。这个精神状态让我感动。有这样的一种教学态度和把一种积极的态势保持长久,注定可以打造出更为精美的课堂。在听课中,我被这位老师的情绪感染着。
2.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
课堂上教师教什么?是教知识,还是教方法?这其中有高下之别。我不反对教知识,但是我也知道教方法的教学更有持久的生命力,教师更为智慧。这里有一个正面的例子。我们现在的课堂,尤其是阅读教学的课堂,大多重视语言的玩味。通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自选喜欢的文字,说一说喜欢的理由。这是一种散点阅读的处理。各个学生的发言没有设计,所以没有序列,一会拎出文后的这句,一会又回到了文前。这样的讨论如果久了,我们就会觉得思维非常凌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尝试把一组语句集中呈现,引导学生把握语言表达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即这篇文章的文字中洋溢着作者浓烈的民族感情。这就是语言分析中概括的方法。
“怎么教”尤其值得关注。有的教师是教学内容的诠释者,要为学生讲解;有的教师作为导学者,带着学生学习;还有的教师作为激励者,鼓舞和指导学生学习。目前教师多以课堂威压影响和控制学习行为,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能动性都不足。所以,我把听到的这四节课,归类在导读课,还是教师牵引着学生亦步亦趋地学习。
从教学现状看,教师导读中缺乏很有效的方法,主要采用问答式教学,即教师提问较多,而要求学生即刻回答。问答随意,过度问答,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从这四节课看,有两个表现:
一是教师理答比较仓促,不容易作出正确和科学的判断。例如《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的教学中,有学生把中国建筑的第二项特征概括为“木材结构”。教师即刻追问:还可以用别的词汇概括吗?在教师诱导下,另外有人概括为:结构方法。我们现在做事后诸葛亮,审视这一处理,就会发觉,用“木材结构”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更为准确一些。
二是学生被教师连续追问,思维长期保持跳跃状态,这是一个严峻挑战。一个成年人,即使面对简单问题的追问,十分钟以内也会败下阵来。而孩子们,一节课数十分钟,若被老师持久为难,怎么还能坚持?从可见的课堂,我们验证一个公式: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另加一群聪明的孩子,是不是就能呈现一节精彩的课呢?答案是,未必。有的优秀教师就是用连续追问,让学生都成为了课堂中的失败者。有的课堂的冷场,其原因就在于教师的过于强势的追问。3.教师的教学追求。
每位教师的关注各不相同,有的专注于技术化的教学,有的采用合理的策略来实施教学。前者成为技术领先的教师,或许发展为具有艺术特征的教学;后者看重教学实施的科学性,具有一定的教学思想。有技术的课堂可以寻找,尤其在赛课的场合,教师都很优秀,他们的教学基本功都很好,在教学技术上的修炼都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可是,有思想的教学很少见。
教学的思想性,可能体现在教材研读中。《春末闲谈》是鲁迅的一篇杂文,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一节课作处理,教学比较有难度。执教者提出了四个问题:文章中作者谈的什么?作者与谁谈?谁人乐意听作者谈?无人听,作者为什么还要谈?这四个问题,一气贯连,都围绕题目中的“谈”,触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具有思想分量。这些问题入门易,钻研起来有深度。这是很好的问题。这样的教学一定基于教师对于文本的深刻研读,没有这个底气,教师很难引领这种问题的讨论。
当然,这个案例中,教师的设计在实施中也有一些遗憾,即发觉学生之于问题的讨论很难深化。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第一,学生对于写作背景和鲁迅其人的思想特征、语言风格等所知寥寥。需要教学中增加一些知识链接,如教材中注释第13项和第14项,都是交代写作背景的,而文后也标明了写作时间。这两者都是教学处理中要引起重视的。第二,赛课前学生预习不足,课堂中学生文本阅读也不够。没有很好的认知基础,作深刻讨论毕竟有困难。
有思想的教学注定是贯彻“学生第一”思想的。在教育中有三个“第一”的思想。在教育管理中应该秉持“校长第一”的思想,在学校管理中应该秉持“教师第一”的思想,在教师教学中应该秉持“学生第一”的思想。
我们实施教学一定要从学生需要出发,即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即时进行教学调控。有的课堂,教师比较强势,学生都低头不理。这说明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不支持,缺乏参与积极性。有醒觉意识的老师就应该在此刻进行教学技术调控了。
有思想的教学注定不是偏于学或偏于教,而是一种平衡态。本次赛课的听课学生表现出很高的语文素养,他们非常活跃,积极与老师互动,这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有老师在微博留言,希望让这些学生的语文老师给上节课。然而,就是这样的学生,也会因为教师引导策略失当或教学指向不清楚,而陷入茫然状态。有的课上我们几位评委交换意见,不知教师此刻想做什么,不能明了他的教学意图。这时的教学往往繁复化,教师不停地变化招式,虽然炫目但把学生都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终。我一直以为最好的教学应该是最为朴素的、简约化的。这样的模型或模式才能应用于普通教师和常态教学。我们尤其需要反思,这才是有利于教学改进的。
江山信多美,此地最为神
孟庆欣
7月25日我们去黄山旅游。在去始信峰的山道上,我们的导游总是说:“这里没有什么好看的,我们往上走。”走到“龙爪松”时她还是这么说,“这不过就是一棵树”。可是我听见后面团队的导游介绍“龙爪松”时内容却很丰富:“这是黄山十大古松之一,约有400年树龄,其根系粗大,主根深扎岩中,另外5条粗壮的支根,全部裸露在外,状若龙爪,所以叫龙爪松。大家看它的树冠,亭亭如盖,晴日里筛下道道阳光;再看它的树干,笔直挺拔,令人想起伟岸的奇男子;最美妙的是呈扇形伏在地面的支根,与树冠上下呼应,盘根错节,静显峥嵘遒劲,动如飞龙舞爪。有《蝶恋花 龙爪松》词咏道:叶翠枝盘峰上峭……”
不善于利用旅游资源的导游也许不多,可不善于挖掘教材资源的教师并不少;带着全体游客在自然的大山里迷路的导游也许不多,可带着全班学生在文本的密林里迷路的教师并不少。此前大家也都看到了,参加这次课堂教学大赛的老师里,既有“不过就是一棵树”式的老师,也有“陷在文本不自知”式的老师——有位老师不仅把学生绕糊涂了,把我们听课的老师们也都绕糊涂了:搞不清她的教学目标与重点,理不清她的教学环节与思路,弄不懂若干提问的价值与意义,看不出学生们的变化与收获。难怪现场直播的微博即时打出了网友们的感叹:“这位阿妹太能绕了!”
因此说,我们的语文老师和导游、我们的语文教学和旅游其间还真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在这里我也就借用了南朝时期齐人刘绘的旅游诗句作为这次评课的题目。
高中评委组委托我重点就第四竞赛单元中贵州选手隆芳老师执教的《江南的冬景》、甘肃选手陈玉萍老师执教的《项脊轩志》、湖北选手谭清才老师执教的《六国论》作点评,我也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供大家指正。
旅游也好、教学也罢,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去到哪里”——对于语文教学来讲,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的确定问题。有人反对向学生明示教学目标或学习重点,我对此是不赞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教师在教学开始时,即以导言组织或是内容概要的方式,建立学生的学习心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比较好。这些做法包括了清楚说明学习的内容要旨……在如此的安排之下,学生就能随时保持高度的学习方向感。”(崔允漷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教学原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那么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应该怎么确定呢?吕叔湘先生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认识》中说,文言文的教学“首先是讲求字义”(尤其是古今异义字的字义)。我们认为,这既是进行文言文教学的首要目标,也是一条基本底线。吕叔湘先生担心教师们把文言文的教学在目的与方法上与现代文混为一谈,也担心学生们“自以为懂”导致“掉以轻心,一滑而过”。叶圣陶先生也特别强调文言文教学要重视古今异义、虚词和特殊句式的教学目标(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开明出版社)。虽然这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观点,但至今并不过时,正如“导而弗牵”不过时一样,都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基本原则。甘肃陈玉萍老师的《项脊轩志》一课在古今异义字、通假字、一词多义等语言材料的处理上,做得还是比较认真的;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没有来得及处理,教学设计也没有落实到位。湖北谭清才老师在《六国论》的教学中对“下咽(yān)”的解释也讲清了古代单音词的特点。
文言文教学要体现文体的特点。陈玉萍老师讲何为“志”,谭清才老师讲何为“论”,都是以文言文的文体特点为依据的。
教学还要体现文本的核心价值。陈玉萍老师在教学设计上“一间书房、两种感情、三个女人”的思路,谭清才老师以“赂”为核心论六国讽北宋谈亏议丧,都体现了这种追求。
其次是“怎样去到那里”——以什么方式到达目的地、达成目标。
根据学情和文本特点,设计两三个带有阶梯性而又直指目标的简明环节是达成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贵州隆芳老师的《江南的冬景》就是这样设计了品其文(品味具有画面感的语言、揣摩作者的心境、体会点睛之笔的作用)、悟其法(感悟情景交融、修辞格与整散句式的手法)、学以致用(学生练笔、教师写下水文)三环节。这种设计对于达成目标来说无疑是有效的。但隆芳老师弃用黑板而无板书这种做法是我们不能认可的。因为多媒体不能代替板书,“板书”(或“板演”)是教师专业中的一项“基本功”,有其独特作用。教师作为一种“专业”,必须具备国际公认的关于“专业”的相应标准,而“板书基本功”则属于“专业”中“具有特殊的知识技能”的标准范畴。换言之,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具备“板书的技能”,也就失去了“具有特殊的知识技能的专业教师”的资格。
从探究作者入手也是有效达成目标的好方式。隆芳老师的《江南的冬景》引画家刘海粟对郁达夫的评价,“达夫的散文,如行云流水中映着霞绮。他……不愧是一位大画师。青年画家不精读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二省间的山水;不看钱塘、富春、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陈玉萍老师的《项脊轩志》题解“项脊轩”与“唐宋派”;谭清才老师的《六国论》介绍“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不仅是课堂导入之设计,也是“知人论世”之必需。
这几节课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要具有引领、辅助、提升学生的能力,而教师范读、资料辅助、语言挖掘都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范读是引领学生的好办法。辽宁金莉波老师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就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把全体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带到了艾青诗的意境中。《江南的冬景》《项脊轩志》《六国论》三课注重学生的诵读也是很好的。
积极开发资源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好办法。谭清才老师通过展示《大秦灭六国示意图》和补充《宋史》“贿赂西夏”的具体细节,解释了《六国论》的写作背景和现实意义,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评价作者的态度观点很有帮助,这种恰如其分的补充对学生学习而言就是一种有效的辅助。谭清才老师善于利用与开发文本资源,他不是那种“这不过就是一棵树”式的语文导游,所以他上的《六国论》也是学生活动最充分、最放得开的一节课。教师要有提升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不能追求教师无所不问、学生无所不能的“对答如流”式的“平等交流”,教师只有高于学生才有提升可言。深入挖掘语言的妙处是提升学生的一个好办法。比如处理《江南的冬景》时,可以将《故都的秋》和《江南的冬景》进行比较,两篇都是郁达夫的散文,文字都极具画面感,也都运用了比较的方法,但前文是写客乡的清、静、悲凉,后文则是写故乡的朗、润、悠闲,感情基调显然是不同的;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家,郁达夫的古典文学功底颇为深厚,他的语言具有“四六文”般平仄对仗的韵律美、音乐美,其“灰云扫尽,落叶满街”“门对长桥,窗临远阜”“得失俱亡,死生不问”等与苏洵的“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暴霜露,斩荆棘”、归有光的“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向学生指出上述诸多的特点,才能使学生真正鉴赏到郁达夫散文中意境、方法、句式及用字等的妙处,才能真正走近郁达夫,才能真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总之,我们的每一堂语文课的课前课后,都要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以及情感、思想中的某些方面有收获、有变化。要努力做到吕叔湘先生希望的那样:让学生明白语文不是用来讲的,学语文的目的是用语文。(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语文课要让学生觉得乐学、有用。(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开明出版社)
因体而教
褚树荣
如果中学生“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是真的话,第五竞赛单元中北京选手连中国老师执教的《渔父》、四川选手陈伟老师执教的《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江西选手魏建宽老师执教的《长亭送别》、黑龙江选手林丽老师执教的《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这四堂课都是学生害怕的课型,但是学生表现非常优秀,执教老师也可圈可点。连中国老师旁征博引,激情汩汩滔滔;陈伟老师平静而习惯于自省,甘做讲台的配角;魏建宽老师神定气闲,陶醉而且投入;林丽老师清醒而机智,对现场有很好的把握。学习不难,课堂出色,我怎么评呢?
我想先设定一个标准,然后按这个标准去审视这四堂课。四堂课分为两类:一类是古诗文教学,一类是作文教学。教学内容不同,评课的标准也不一样。我们先来看古诗文。古诗文是什么?我的理解是用古代汉语记录的以一定的文章体式呈现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这不是什么科学的逻辑的定义,但大家想想,这样的理解是否有道理?如果有一定道理的话,我们就可以从中分析出古诗文教学的三个内容:文字语言的理解和积累、文学或文章的欣赏、传统文化的传承或渗透。我称之为古诗文教学内容的“三合一”。在课堂呈现时,这三种内容应该是随着学生和课文的不同而各有侧重、彼此沟通。对于高中的古诗文教学而言,这三种内容应该都具备。基于上述的理解,我们可以向《渔父》《长亭送别》追问三个问题:
1.有无文字理解和语言积累的意识和行为?2.鉴赏的选点和方式恰当吗?3.能否从文化传承的高度设计教学?
《渔父》和《长亭送别》注解详尽,但学生仍然有阅读障碍,两位老师均有疏通文字有助于理解的意识和行为。如连中国老师对《渔父》的“何故至于斯?”的“斯”字解读,把代词的字面意义、屈原的境遇和渔父的价值观都贯穿起来讲了,文字理解里有文化的渗透。关于两个“独”字的朗读,老师启发学生思考应有的语气,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再读,老师也作示范朗读,学生再来点评,最后一起来读,虽然稍显烦琐,但意欲通过反复的诵读,进入屈原的内心,这样的努力值得肯定。当然,有些词语的理解尚可斟酌或者说是不妥的:如“皓皓之白”的解释,如“遂去,不复与言”的“去”究竟是谁“去”,如关于“沧浪之水”仅仅是归隐林泉的暗示,等等。《长亭送别》虽然由唱词和宾白组成,但是其中蕴涵有古典诗歌意象的词语也多,戏曲的各种概念知识学生也是陌生的,我以为这些语言层面的教学应该有。但是魏建宽老师也许要上一堂研究课吧,也许想在课文“边角料”的研究中,“告别文学作品的浅阅读”吧,所以抓住诸如“斜签着坐的”等文字研究张生坐姿的意义。我以为课文里比“斜签着”重要的词语多得多了,但不见教者去“研究”它们。
我们再看鉴赏点和方法。《渔父》的鉴赏点似乎是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从而分析屈原的形象、领会屈原的精神。《长亭送别》的鉴赏点好像是“边角料”,通过平常人们不太注意的地方,析出新意,譬如莺莺和老夫人对于时间感不一样、为什么老夫人看重名利、长老在文中是一个多余的人吗、红娘与崔莺莺的心灵距离、张生的坐姿等等。《渔父》的鉴赏点是集中的,但课堂上老师旁征博引、顺手牵羊,教学的主线时不时淹没在老师激情洋溢的演说中。《长亭送别》的点是散漫的,看去更像一篇学术性的阅读札记,选点确实别出心裁,见人所未见,但很难预料学生听课后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至于方法,《渔父》的教学主要通过朗读,学生了得,读得很好,老师更了得,声如裂帛,穿透力和感染力极强。《长亭送别》主要是通过师生对话完成教学,间有电影短片的媒介。两堂课呈现的方法均是不错的。
最后看文化的制高点。两位老师都颇有这样的意识。连老师指出屈原与现实的对峙状态,显示了他的“亮剑”精神。他认为屈原和渔父的生命状态是不一样的。课堂还更深入地讨论出屈原这类人的四种解脱方式:决斗、绝交、混世和改革。尤其是改革一途,竟然是学生提出,不同凡响!魏老师最后把崔、张两人的爱情故事加以迁移,从而获得所有爱情故事的感悟,指出中国文学中的爱情故事是永不落幕的神话,最后亮出了自己对于文学作品教学的理解。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这样的文化升华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能否更加深入一些,集中一点?批评家鲍特金说过类似的话:有一些题材有特殊的形式,在时代的变迁中被一直保存下来,并且与被这个题材所感动的人的心灵中那些情感倾向相应。这就是文学母题。《长亭送别》是元曲四十几个爱情戏中的典型,但也逃不出“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子弟中状元,各种势力来作梗,才子佳人大团圆”的模式。中国传统的爱情戏确实存在着这样的模式,但《长亭送别》最大的价值在于,在那个禁锢的时代,作者公然以这样的故事宣示:爱超过一切!这真可以看做是人道主义甚至人权主义的先声!《渔父》是一段对话,其实可以看做是儒道对话的滥觞,是太极文化的标本。屈原作为儒家代表,身流沅湘、心系怀王的担当情怀,深思高举、洁白清忠的执著精神,代表太极文化中的阳极,积极入世;渔父不滞于物、与时推移的圆熟,随遇而安、游刃有余的超脱,代表着阴极,以出世为保全。类似的话题只要点到为止,这两篇课文的意义和价值,就完全不一样了。
再来看两节作文课。作文是什么?就是写作,写作就是实践。写作教学又是什么?我理解是教师指导学生进入写作,这个过程就叫写作教学。这里有几点认识不知有无道理:1.知识不是能力——教写作知识教不会写作;2.能力需要实践——只有在写作中才能学会写作;3.实践注重过程——教学就是优化学生的写作过程;4.过程就是体验——教学的效果要看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如果这几点认识大家同意的话,我们又想对这两堂写作课提三个问题:
1.课堂有无学生进入写作的过程?2.教师的指导能否针对写作过程?3.能否看出指导后的改善?
先来考察第一个问题。陈伟老师入题很快,“注重创新”,作文创新指哪些方面?立意怎样才能创新?布置四道题目进行立意创新思考(《三思而后行》《水的联想》《伯乐相马》《我家来了客人》)。小组交流重点抓住《水的联想》,最后概括出多角度的、反向的、高屋建瓴式的几种新颖的立意思路。学生对于《水的联想》讨论很充分,提出了很多立意。但是讨论、讲述和思考与写作是否一样?如果陈老师安排一个写作的过程,学生的体验肯定会不一样,即使写几句也好啊!林丽老师的教学环节是读图(关于红色主题街)—读文(课文知识短文)—再读图(再次讨论)—写作—展示和评价—总结。这其中有写作过程,而且是有效的过程。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林丽老师的第一环节读图讨论,是学生原认知水平上对于“红色主题街”的评论,是故意让学生观点散漫的,稍带感性的;第二环节学习知识短文《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意在指导提出问题(是什么)—正反论证(为什么)—深入理解(怎么办)这样一种分析的思路。第二环节感觉稍欠得力。当然,遗憾是不可避免的,谁说读了《让你的认识更加深刻》的短文后,认识真的就能深刻了?但教者无法跳过这一环节。好在真理越辩越明,第三环节再次讨论红色主题街时,学生真是见解卓著!课堂充满华彩!如此充分的铺垫,就是为了学生更有效更投入地进入写作。果然,奋笔疾书以后的成果展示,让人刮目相看。陈伟老师则显得沉静多了,从容多了。在与学生关于“水的联想”的对话中,你仔细听他和学生的一问一答,不蔓不枝、不紧不慢,贴切而精到。这种表面看似平淡实则充满张力的对话就是过程性指导!陈老师把立意的思维过程打开了。
最后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能够感觉到指导后的改善吗?这似乎有点急功近利。余秋雨说,写作连接着健康的生命,写作的过程,就是人生过程。但是一次写作课,总得让学生改变点什么吧,或者认识,或者行文。认识从浅到深,从沉睡到唤醒,行文从无到有,从初稿到修改。学生关于水的联想真是异彩纷呈:水能依形而变,水有自净功能,水能屈能伸,水能穿石,水目标坚定始终向东,水能变通,水能就下,水能容纳,水太清则无鱼,上善如水,等等,不一而足,而且有几种立论课堂上都有正反申论。这就是认识上的提升,这就是现场听得到的效果。林丽老师的效果,主要在于她循环往复、渐次提升的设计,这样的设计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对于教学规律的认识,看到对于写作过程的尊重。红色主题街引发的关于政府如何对待民众、对待党的生日,如何执政为民,学生的见解已经超乎教师的预期。最后学生的见解还以物化的成果呈现,这就是现场看得见的效果。
当然,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连老师旁逸斜出的思想收拢一些,开头孙悟空的故事缩短一些,那颗黄山松也不要了,澎湃的激情稍微节制一些,观感可能更好;林老师如果没有太强的方法指导的意识,没有完美(抑或完整)主义的思想,那么在下课铃响后,就不必再匆匆忙忙、滔滔不绝地总结写作上的金科玉律了,其实,那些东西,讲了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