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专题”教学策略初探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专题”教学策略初探
【内容摘要】从增进初中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的自觉度、深度和效度三个维度出发,通过自说、议说、导说的教学方法,营造自主、轻松的口语交际氛围,让学生在回归生活的口语实践中,逐步养成文明和谐地进行口语交际的素养,促进学生的学力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口语交际
实施策略
《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的七、八年级上下册均编排了“口语交际”专题课程,使之成为推进中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一个重要路径。
如何在口语交际课中,培养学生对各个交际情景的参与意识与情意态度,锻炼学生相应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教师在实施课程时需要集中攻坚的问题。本文试从自觉度、深度和效度出发,以自说、议说、导说的教学方法来构建教学支架,探究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一些实施策略,为各位同仁提供参考。
一、以趣味激“说”,提升自觉度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自觉地独立思考,从信息源、各种载体和交往中获取信息而内化的过程。口语交际课中,学生的自学主要体现为学生参与情境对话的意愿和语言表达的诉求。因此,突破其“有口难开”的心理障碍,激发其“说”的本能,才有实施课程的可能,并且这种刺激应该是贯穿课堂始终的。这要求教学的各环节中,具有能激起学生自愿投入口语交际的兴趣点,并用之串联整个课程设计。
这些兴趣点,可以通过显性的、较易操作实施的教学手段来设置,如:
1.语言激情。教师本人生动活泼的导入语、各个教学环节间精巧的过渡语、对学生课堂表现的精妙评价语,能使学生始终具有饱满的学习情绪,产生表达欲。
2.资源生情。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多媒体声像效果来创设逼真的交际情境,给学生带来感官刺激的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3.对象传情。由师生共建的彼此熟悉、亲切友好的交际群体,能给学生营造最为轻松惬意的交际氛围,使其更乐于主动表达。
兴趣点也可以通过那些隐性的、渗透于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来创设,如:
1.精选主题。根据口语交际专题的不同要求,教师要设计富有生活气息,实用性较强的主题活动,比如“我是小小调解员”(旨在培养劝说的能力)、“我来为你讲名胜”(重在培养解说的能力)、“我来说新闻”(意在培养评论的能力)等等,让学生进行各类角色扮演,以角色体验挑起学生的话语权。
2.巧换情境。将同一交际主题中的对象身份、对话背景、对话场合进行当堂切换,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资源。比如教学“开场白”专题,可以设置班会开场白、运动会开场白、元旦晚会开场白、颁奖仪式开场白等多个情境,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模拟情境中乐于表达。
3.整合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口语专题中的勾连点来进行整合备课,使得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走向系统化,而非各个教学专题独立为阵。例如八年级上册“一姿一容总关情”和“假如我是导游”两个专题,教师可以从如何利用态势语辅助口头表达的角度,将两个专题进行整合备课。
二、以议论助“说”,拓展深度
议论,主要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同学之间互惠共进式的合作学习。这意味着学生有了自主进行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后,不应由教师说“单口相声”直接教授口语交际知识,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专题讲座;而是依然要以人为本,让学生通过议论来出声地思维,探究生成出进行口语交际的相关方法,做到不仅愿意说,而且能说得好、说得巧。学生间的议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同桌二人互说、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全班探讨、自由辩论等,保障学生有自主表达的充裕空间。当然,学生由怕说到想说,这是需要教师耐心等待的,不能急于求成。在实施议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分阶段来达成,先从同桌二人互说、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学生独立思考、打好腹稿、面向全班说的形式,最后再到学生们争相说、打擂台、辩论等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议论不应是盲目、宽泛、浅显的,教师要善于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给学生创设符合学生情智发展发展规律的问题,使学生的议论具有探究性和一定深度,从议论中自然习得口语交际的相关知识和方法。例如教学“婉转拒绝”专题,教师可以先出示因语言生硬、不分场合、不顾谦敬等不同原因导致拒绝不当的若干生活实例,然后给出议论的话题――“根据所给事例,议一议如何做到婉转拒绝”,从而让学生通过议论,自然学会婉拒他人要求时需要注意根据不同场合、对象,用恰当的表达和委婉的语言,才能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
通过有探究性的议论,学生就能在彼此思维的碰撞中主动地自我纠偏、取长补短、共同成长,自主发现并掌握相关口语交际的相关方法和注意点,避免了老师向学生填塞口语交际常识的生硬和概念化。学生在议论中习得的知识,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有助于学生养成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三、以引导促“说”,增进效度
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鼓励可以产生奇迹。这启示我们若能对学生传递期望和赞美,就能产生暗示效应,激发其潜意识的能量,使其进步更快、发展更好。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时候,一定会遇到“说不下去”的瓶颈。此时,教师及时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就显得尤为必要。引导的宗旨是坚定学生“说”的信念,增进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实效。教师引导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适时引导。以“当一次主持人”专题为例,如果学生的串词设计不够理想或者不得要领,教师可以出示几则经典的串词实例,将这些串词中体现相同手法的语句标注出来,让学生体会,引导他们发现特点,从而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设计串词的常用技巧。教师的适时引导,能避免学生在障碍面前熄灭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的欲望,消减其畏难情绪。
2.及时肯定。呵护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信念,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应该是扎根于整个课堂的。教师的评价语要避免总是使用“说得很好”、“讲得不错”等空洞单一的语言,要多使用例如“你的语速很合适,如果再注意一下语气语调会更好”、“你的语言很优美,再加一些激情会更有感染力”等细化的语言,更能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切实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3.不时实践。教师要善于创设课内外不同形式的,贴近生活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口语交际,如采用全班轮流制不限主题“每日一人一讲”、成立演讲社团和校内记者播报站、鼓励学生担任当地博物馆等展馆的“志愿讲解员”或者风景名胜区的“一日小导游”、与社区联谊举行相关主题活动、支持辅导学生报名参加主持人比赛或者演讲比赛等等。
在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努力整合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自觉度、深度和效度,将其渗透于课堂设计的各环节和课外拓展的各方面。以期能优化口语交际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和结构,从课堂走向生活,从实践走向常态,逐步养成学生自觉、自信、自如地进行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引导他们走向更深广的交际情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罗森诺尔.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第二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学习日志一
通过对《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口语交际具有即时性、情景性、复合性、多边性等特点。
因此,我们在初中日常的口语交际教学中:
首先要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7 ~ 9年级)口语交际的目标来完成口语教学任务。
第二,要对教材做灵活处理,根据口语训练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口语实际水平对教材加以整合。
第三,要通过多种途径优化课堂教学 , 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发言 ,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将学生置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
第四,要结合口语交际的特点开展口语交际教学。
第三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怎样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规定“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基于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潜能就必须实实在在得到落实.口语交际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最基本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口语交际能力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读写能力的提高,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发展个性,都有重要作用。
九年级(上)《愚公移山》这一寓言时,课堂讨论中,就有学生认为愚公确确实实是“愚”,其理由有二:其一,古诗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岳飞也曾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们历来也赞赏未雨绸缪,愚公在将近九十岁的时候才作此宏图大业,况且他“出入之迂”也并非一次,不是把重担子留给下一代去完成?怎能不“愚”了?其二,愚公让一代、两代、三代„„子子孙孙都将青春和热血耗费在这事上,怎么去创造幸福生活?真正是苦了自己,害了子孙,怎么不“愚”?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思想、看法、意见,交流经验、成果、情感,或者买卖东西,寻求帮助,交涉事情等待人处事的活动,必须要有交际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才能进行。因此它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与学生平等交流,决不能以自己的权威抑制学生的欲望和思想的火花。生生互动,让同桌之间、前后坐位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沟通的方式、在编排组合时要考虑两者之间的合理搭配。群体互动,这是小组与小组之间或全班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方式。当然教师在其中要做好协调、指导工作,以利交流朝着既定方向发展。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点石成金的指头,而不是一堆金子,而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交际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
第四篇: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作业2
通过学习“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课程,思考本次课程改革将传统的“听说能力”教学整合为“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本次课程改革将传统的“听说能力”教学整合为“口语交际”教学,实用性更强,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生不是一味地学,还要学以致用,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可以说“课标”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从“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 出发,从“ 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出发,第一次科学地、有序地、清晰地定位了“口语交际”,使之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共同构成了课程的目标体系,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交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很多现在参加工作的人都不能把握好这个度,“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把握,还包括应该在什么环境中,以什么方式对什么人,如何使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等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光看到这句话就觉得对学生来说应该也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掌握也得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多注重培养,多锻炼,让学生能轻松、愉悦、健康地融入到社会这个大家庭中。
口语交际教学虽然源于以往的口语教学,但其内涵却丰富得多。以往的口语教学,只注重学生 “听话”和“说话”训练,常见的形式就是看图说话、演讲等单向的口语活动,而现在的口语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有人认为,现在的“口语交际”和原来所说的“听说”有了“本质 的区别,也不必要就“听”或“说”进行分项研究和训练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口语交际”和“ 听说” 二者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因为“口语交际”,就是听和说,不存在没有听和说的口语交际,只不过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现在我们强调其教学的实践性和交际性是对的,但是,目标达成的细化,也是可以分别要求的。
所以在口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情境,尽量让学生全程参与其中,并且及时总结经验,优化方式方法,使学生能够从中学到更多具有实用性的东西,让学生乐于学习、自主学习,并且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使语文这一学科的实用性能得到有效地发挥。
第五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初探
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初探
新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强调双向互动的特点,是信息交流与人文关怀的统一体现。它不仅要求掌握听说技巧,还要求具有待人处世、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以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教师必须在实施教学时有良好的策略。
一、在丰富的生活中寻求交际的话题
1、活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的潜在源
在教材中,每单元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课。《怎样过星期天》《小小新闻发布会》《说说动脑筋》等等,富有童趣而且贴近儿童生活,是很好的交际话题。但这些都是在专门的口语交际课上进行的,每单元只有一至两课时,这样必定会使训练有限。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源,在阅读教学中适当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创造性地利用教材,挖握口语交际的话题。
⑴、从课文的对话入手。课文中常常有不少对话段落,教材收集的都是语言优美的文章,学生在模拟对话过程中,能受到典范语言的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也能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⑵、从补白课文内容入手。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有很大的开放度,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拓展,会发生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交际话题。如《荷花》一文中“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的省略号,就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出荷花池中美好的景物。
2、体验生活,丰富口语交际的信息源
⑴、走进社会,拓宽口语交际的生活源。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有意识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或适当地布置一些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进行交际,切实提高交际能力。如布置主题为“逛市场”“赶集”的交际作业,让学生在逛市场、赶集中了解文具的种类、样子、颜色、用途,日用商品的价格等等,并有意识地与售货人员进行交流,听一听售货人是怎样与别人交谈,怎样推销自己商品的。交际课上,让学生有的扮“小顾客”,有的扮“售货人员”进行表演、交际。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说话礼貌,态度大方,听别人讲话要认真耐心,从而切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⑵、捕捉灵光,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如果说有组织、有计划的拓宽口语交际话题是进行口语交际的重要策略,那么捕捉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进行即兴的口语交际训练更能满足学生的倾诉欲,增强交际的灵感。比如一次偶然的遭遇,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一次令人愉悦的活动,都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此时,学生会产生很强的倾诉欲望和沟通的冲动。我们教师应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一天下午第一节课,我在准备上语文课时,学习委员报告说,上午的生字抄写作业还有六位同学没有完成。我顿时来了灵感,“今天我们以‘面对不完成作业的同学,你会说点什么’为话题,上一节口语交际课。”话题分三个板块进行:①对不及时完成作业的同学说点什么?②不及时完成作业的同学对大家说点什么?③你们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学生说得相当精彩,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会沟通
口语交际与其说是语言与语言的交流,还不如说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在交换思想、看法、意见时进行的心与心的对话。对话过程构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由单向个体转化为不同的 双向组合,并在双向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教学的互动方式很多,其中较为基本的有:⑴、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交换思想的过程。⑵、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决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方式的互动,也不能只停留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范围内,而应该转换角色,开展平等交流。教师应与学生融为一体,做交际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⑶、群体互动。指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或全班式的集体讨论,甚至包括走出课堂与社会交流。这种方式,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接触的人更多,探究问题更深入,效果会更明显。⑷、人景互动。指学生和环境,情境、事件之间的互动。如习作《春天来了》一课的教学,我以“找春天”为支撑点,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自己寻找发现春天在哪里,二是观察周围人,询问有关春天的变化,三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的足迹。三年级的学生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教师随机点拨交流自己的发现、感触,使交际的技巧在人景互动中提高了。这样的生生、师生、群体互动,拓宽了学生的交际对象,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学会了与不同对象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交际效率。
三、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交际的欲望,提高交际密度,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中来,是口语交际教学的难点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大量的时间,采取多种形式,让全班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交际中去,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逻辑性,以及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机敏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
1、创设情境。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前题。口语交际课要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情境,形成和谐民主的气氛,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进行交流。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我设置了“你想怎样过六一”的 话题,学生结合“六一”运动会的准备工作,加上他们的亲身体会,我又播放了去年“六一”运动会的部分录像,学生兴致高涨,他们的记忆被激活了,话匣子也打开了,提出了美好的设想。
2、任务驱动。追求口语交际的全体参与,除了努力把口语交际的训练置于真实情景中,还要给学生确定交际任务,用任务带动学生的口语交际活动。比如《读书交流会》的交际话题,先让学生充分地读自己喜欢的书,想想自己为什么喜欢,想办法说服大家也读你喜欢读的书。小学生的好胜心强,他们的畏惧心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话匣子也会自然打开了。当然,口语交际的任务要自然生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阅历,接近他们的世界期待。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是多方面的,口语交际的训练更是多维度的。口语交际的听说过程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综合的思维过程。只有多维度、立体化地进行训练,口语交际才能做到“言之规范,言之行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