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意义及实践策略(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04:3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意义及实践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意义及实践策略》。

第一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意义及实践策略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教育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也随着社会大系统的变化而变化。目前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科学整合,信息技术的应用于学科教学,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学策略及其教学方法,将最大限度地物化课堂教学目标,提升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科学整合的意义剖析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CAI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将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促进教育的改革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科学整合意味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信息技术具有多样的教育教学功能特点,它的应用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多方面的变化。因此,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科学整合起来,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整合应该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要应用于教学。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受教育者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创造型人才。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模式,应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其作用主要有:

1、激发兴趣,提高参与的效度。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在CAI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丰富的呈现形式,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如:时、分,24时记时,元、角、分等教学内容,教师都可以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实际,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教师也可利用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以便清楚地说明讲解,形象地演示教学的内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可以使计算机代替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媒体,实现传统模式所无法实现的教学功能。

2、师生新型交流的媒体。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况,分别是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的学习情境。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功能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与教师发生交互作用,向其提出问题,请求指导,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还可以发生交互作用,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合作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作用,进行协同式学习。如在梯形面积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做的是在课的开始时,让同学们自由结合,四个同学一组,然后通过教学平台进入课件自主学习,并通过教学平台互相讲授各组的学习心得。这节课中,利用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新知的学习,是在多媒体教学形式下的一种全新的体验。这种整合模式可以实现个别辅导式的教学,强化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拓展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增加教学的信息量。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可以突破书本知识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而不断优化生成新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环境。例如。《琥珀》一文中,利用多媒体视听一体化的特点,借助CAI课件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再现当时的故事:松脂球的形成经过,清晰而具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重点部分。异地景观、背景材料、实物模型、重要数据、实验过程、百家思想等,很多是课本所容纳不了的,这类材料能极大地丰富教学的资源环境,传统教学模式所受局限太大,根本无法全部生成。

4、教学效果反馈的及时化。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克服了以往教学延时反馈的弊端,既可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供诊断性反馈,也可以在教学结束后提供总结性反馈,为教学过程的调控和教学结果的评价及时提供依据。利于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呈现课程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探究、发现,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如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当面对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合作,提出自己的假设和推理,可以发现、总结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现象,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5、构建新的知识。信息技术可以成为新知识构建的载体,缘在于它与教学整合时,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这种整合表现在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时,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而将大量知识进行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特点,可以改变教学的功能结构、丰富教学的形式内容、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使教学活动的价值功能得以改善,充分促使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成为创造型人才。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既是课程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归结起来,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其重大意义表现在:

1、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学习者的学习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和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2、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整合,使得学生具有主动吸取知识的要求和愿望,并能付诸日常生活实践,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自我组织、制定并实施学习计划,能调控学习过程,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估。这无疑在学习方法上进行了一种革命式的变革。

3、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核心是现代教育意识与现代教育观念的整合,教育观念的整合就是要体现教育以人为本。即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以学生能够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为主,按照这样的教育观念,在课程内容的整合中就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获得信息、怎样处理信息等。适合现代的教育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因此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问题将迎刃而解。

二、实践策略

信息技术环境下全方位学习环境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多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的情境、协作学习、相互交流,探索新知的工具。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学习,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文字处理、图象组合、信息集成、科技创作和知识构建。

首先不能越俎代庖。多媒体辅助教学只在某些教学环节上程度不同地发挥作用,并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采用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综合处理文、图、声、像等各种信息媒体,虽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但是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学生的思维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比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对圆明园的辉煌景观的描写,正是对学生进行培养想象力的好时机。可是圆明园的图片一展示,使学生的想象反而受到局限。此外,有了多媒体,教师课堂上的范读是几乎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的课文录音。这对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究竟是利还是弊呢?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读书声也越来越稀少,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语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的进行,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能有全面的发展,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不能违背教学的基本原则,不能迷信电脑的作用,电脑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应该是定位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工具的位置上,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工具,才能起到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其次,课堂同样要体现重点和突破难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传统教学要求体现重点和突破难点,运用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的教学手段同样要能达到体现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目的。在4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选取恰当的内容、在恰当的教学时间里使用电脑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运用得当可以起到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还能改善师生教与学的环境。

三、课件设计要科学化。目前课件开发使用的电脑技术越来越多,不仅Powerpoint、Authware、3DMAX、方正奥思等被广泛应用,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制作网页工具如Frontpage、Flash等也参与课件的开发。教师设计课件,(一)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用比较流行的、功能强大的Authorware、director等多媒体制作软件,辅以专门的图形图像、音频及动画软件制作完成。当然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一般的课件不妨试试用Powerpoint,这一软件易学易用,效率较高,其功能虽无Authorware强,但效果还算不错,用来做“家常菜”还是挺“实惠”的;

(二)是可以给课件“减肥”。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每一堂课突破一、二个难点足矣。不用面面俱到,只要真正能把教师感到难以讲清楚的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讲清楚就可以了;

(三)是采取“拿来主义”的方法。目前国内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多起来,当然现成的课件不一定适合教者的教学意图,这时可利用抓图、抓动画等软件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合与加工。如此轻轻松松,何乐而不为呢?

四、要优化管理,全面推进整合。邓小平同志认为:“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合格人才,关键在教师。学校要制定积极的配套政策,调整相关机构的职能,加强整合管理,努力将信息化教学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师资培训、教材建设、内外交流、学术探讨、效果评估等,促成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有机整合这一综合模式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理论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理论与实践

增城市荔城街大鹏中学梁瑞涛

摘要:系统论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三中模式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参考文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正文:

在这个科技迅速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时代,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经悄悄的遍布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从教学整体上看,多媒体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扩大了教学规模,促进了教学现代化发展;从教学系统上看,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一系列变化,导致了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甚至教学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目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特点。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核心。所谓课程整合,就是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其中——就像是现在的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教师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手段,准确理解信息技术内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课程整合”的目标。并且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最终完成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这样一个模式。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作为这种崭新的教学媒体,当它们与各学科的课程加以整合,即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密切结合时,可为新型的教学结构创建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

例如:北京知春里中学杜利平老师对“轴对称”概念的讲授是这样进行的:杜老师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例如图形在对称轴两侧、两图形交叉或是对称点在轴上等);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在认真 1

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了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就发现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了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在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学环节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进行词汇、语法练习时,多媒体呈现的速度更快、容量更大。背景的介绍、听力的练习,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加上声音、动画、影像,可使学生更直观地获得感性认识和文化信息,从视觉、听觉、触觉上三位一体的将知识映射到脑海中;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生对许多知识的掌握必须经过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挂图、模型、标本等是以往的主要教具,那些细微的生命结构,学生根本无法看清,新陈代谢等生理活动无法体会,对许多生命现象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展开抽象思维。而声像结合的多媒体教学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例如在教“水和无机盐”这一节时,通过放映教学软件,可以使学生作为水或者无机盐“进入”动植物,在动植物体内中运行,这种奇特的视角、逼真的效果既强化了学生的感知,极好地渲染了教学情境,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既成功的导入了新课,优化了教学过程,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多媒体计算机所提供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生可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可能。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发挥主动性、积极性的良好条件,从而能真正体现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的主体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并不是孤立的一门学科,它渗透在其它学科之中,没有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种工具能像信息技术这样和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信息技术能向学习者将一些在当时当地无法看见和看清的事物通过虚拟技术清楚的表现出来,让那些现象和过程展现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使学生直接从感官上认识,体会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强化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在现代教学媒体面前,学生不仅可以从容不迫地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地安排学习,把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学习模式转变成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多种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对达到教学的总体能力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的学科,信息技术的定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要灵活的创新设计任务,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教学内容,将内容用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启动任务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所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单独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较大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教师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研究课程。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针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和自主学习比较强的学生。

实践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抓住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最大限度地发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将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有机的结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对于在上大学前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是将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从单纯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学习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在信息处理中的遵守怎样的道德规范。

作为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信息技术,我在教学中始终把信息技术有关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特别加强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打下扎实的基础。对初一年级新生,我通过学习打字的游戏软件,把学生带入有益于学习的轻松环境中,解决了枯燥的键盘学习。使他们熟练地掌握了键盘操作并且指法规范,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了Windows、Word以后,经过练习,一般学生都能熟练地利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中文输入及文字处理、表格绘制、编辑、排版等技能,提高了他们综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学习了“画图”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后,我让学生们自由作画,并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创造性地思维,在这种没有约束的练习

方式中,学生的想象非常丰富、构思非常奇妙,绘画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锻炼了他们的抽象思维。我还举行了年级范围的计算机绘画、打字、编辑文稿等比赛,通过比赛,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和整体素质。

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式学习,由过去的被迫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的能力大幅度提高,能够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各类信息资源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了学习的彻底革命,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通过这一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当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时,不仅优化了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容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面临的问题。从事《信息技术》的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深刻的感受到长期以来,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仅在评比课、研究课中出现的较多,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还难于推广。信息技术还没有被当作帮助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工具,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还远未取得真正的成功。“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还面临着两大问题:

1.教师培训问题

师资是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整合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要想真正深入下去,首先必须要让老师们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教学、工作甚至生活的工具。在深刻地理解了它强大的功能后,才能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自己的教学。这实际上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核心所在。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要具有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师资培训工作,一方面,应该大力开展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面培训,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培训作为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另一方面,各专业课程的教材法或学科教学论也要尽快增加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的重点应是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灵活应用,使教师能够自觉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这样当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及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出现使传统教学受到巨大的冲击时,教师就不会感到无所适从,会主动积极地接受新观念、学习新技术、依据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特点,研究掌握新教法、新模式,不断寻求顺应教育现代化的自我发展的新思路。

2.软件问题

目前,我国教育软件的种类还不够多,教学实用性比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就要由教师自己开发软件,但是教师很难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开发软件上,而作为教师个人甚至个别学校是很难独立开发出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和体现学科教学思想的教育软件的。另一方面,如果教师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软件开发上,就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以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上。因此,我们强调: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正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内涵,把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实际上,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一批有教学应用价值的软件。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教师对这些软件还不大了解,或是对如何应用这些软件还比较迷茫。其实,只要让教师接触到这些软件并有组织的探讨,那么在一些学科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非常有希望的。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与其他学科整合已是现代化教学方式之一,它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想有机结合并且深入发展下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及多种必要的条件。我们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验的深入进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改变,必将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进程。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实践操作方法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策略

抄写在继教记录册:P.45—46培训时间填:2010.12.24培训地点填:学校电脑室主讲人:孙明嘉

如何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这是我们需要探讨与研究的重大课题,并且不同的学科的整合方式也不完全相同,更不可能按一个模式来整合。但是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课程相整合的过程中又必须遵循若干共同的原则,否则将会事半功倍、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策略:

1.知识点的切入策略

以学科的知识点为切入点进行,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教学。如中学数学“三角形三内角之和为180度”。可以借助教学资源中动画课件,灵活而方便地改变三角形的三个边,动态地展现多种不同的任意三角形,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或启用量角器随时测量出三个角的度数,认识并理解知识点。整个教学过程中形象直观,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自如。

2.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策略

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够让学生充分动眼、动手、动口、用耳,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提高感知效果。如初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在教学中适当的使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3.思维训练核心策略

思维训练是教育的核心,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往往只重视学生接受知识,不重视思维训练。“远教工程”中的许多资料都可以在思维训练中提供良好的支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4.情境激励策略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热情。比如我们可以借助DVD或VCD光盘中的影视资料,真实地再现历史、语文等学科中的事件和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构建。

5.“寓教于乐”策略

教学游戏软件把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融为一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情境下,以丰富的想象、牢固的记忆、灵活的思维轻松的学习,促进智力发展。远程教育中寓教于乐的资源非常多,比如用于美术课的色彩搭配“穿衣服”、“填色”、等课件,都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增长见识。

总之,信息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必将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正在积极探索,寻求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最佳模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能发挥多大的作用有赖于教师对它的认识、研究和实践。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丰台二中教科研方案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策略

一. 问题的提出

社会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以多媒体和电脑网络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时代。电脑和网络技术的产生,不同以往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冲击远大于以前所有技术革命的总和,在军事、医学、工业、农业、航天等各个领域都产了巨大的变化。

当然,多媒体和电脑网络技术的产生对于教育的冲击也是巨大的。以计算机和电脑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理想化的情境;计算机网络极大地丰富了教育资源,拓展了获取信息的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极大丰富了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法;电脑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使交互式操作更加方便,使得我们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更加现实。这些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搞好素质教育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和要求。试图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故疾。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推进、良好的政策导向、科学的理论和优秀的实践经验支持。

在“十五”课题研究中,很多中小学校的广大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围绕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力求通过整合的途径,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成果对我们有很大启发。但是我们没有发现适合我校情况的、可以拿来就用的现成的模式。

我校历来对教科研十分重视,多年来参加了联合国ESD项目、多元智能、微格教学等项目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教科研氛围浓厚,有比较好的科研环境。在学校内我们每学期进行说、听、评课的活动:由主讲教师说教学设计思想、同一备课组的老师,其他同科教师和主管教学的领导听课、课后进行评课,在此活动中一定要用到现代信息技术,但是思考和总结得不够。有的教研组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有视频、FLASH动画、音频、图片和课件等,但是整理得不够。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学生对老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反映缺乏系统的统计和分析。

我校也进行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但是不够系统、也不够完整。所以在“十一.五”期间参加市电教馆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活动、重新设计和编写教案、进行教学实验、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角度评价教学活动,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性的、可操作的东西。

二. 课题的界定

信息技术:现专指多媒体组合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及通讯技术的设计、开发与综合利用等。即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流、应用的方法。

整合:将整体的各个局部重新加以整顿组合,以达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目标。整合就是整体协调、互相渗透、有机融合。

策略:指为实现预定目的而采取的方法系统和程序系统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方法论。

整合是一种新的理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只是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工具性简单应用,而是由于信息技术融入了学科教学,使学科整体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方式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推动学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整合意味着学科教学理念的变化,意味着学科教学体系结构的变化,意味着学科教与学方式的变化。

整合是一种有机的融合。它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相互作用、主动调节、相互渗透,建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一个新的理想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有效进行体验、探究、合作、接受性学习创建良好的条件,从而使信息技术有效地为教和学服务,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整合是一个积极的协调过程,不是被动的纳入,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各个要素积极地有效地相互作用、主动协调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从而优化教学,整体提高教学效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各学科教学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媒体、教学内容)整体协调,通过互动的方式,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采用最佳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从而建构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理想的教与学的环境。

三. 研究内容

我校在“十五”期间进行的“实践、意义、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课题”和“多元智能研究课题”等课题中进行了大量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案编写、教学实践、效果分析等工作。我校还出版了《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元智能“问题连续体”与课堂教学(学苑音像出版社 书号:ISBN7-88050-144-4)其中有大量的教学案例,其他科研项目中也有很多教学案例。这些教学案例,绝大多数应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有的用得好、有的用得不太好。尚缺乏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角度来总结。

本课题则可以利用以上案例,结合我校说、听、评课活动,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角度来分析、总结;根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搞一些新的教学设计;开发一些教学软件;整理和开发新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资源;系统调查学生对于老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反馈;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等。概括起来有一下几个方面:

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融合方式的研究。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研究。

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关系研究。4.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新型的学习方式的研究。

5. 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研究、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6. 课件的制作方法、要素、形式与课件合理应用的研究。综合研究内容: 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思想及内容、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所有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及方法、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培养信息素养的工具、方法和手段,融于所有课程及学科教学之中的理论、实践及方法、策略。

四. 研究的目标 1以新的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策略研究,探索并总结实现教学最优化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化。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并总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方式,形成学科利用信息技术的学习模式与教学结构。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培养一批具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的优秀教师。通过本课题研究,建设优质学校资源网站和共享资源库,开发一批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的教学软件。

5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五. 研究方法

因为我们工作在教学一线,有天然的实践优势。我们将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与方法。我们将发挥学校优势,结合各课题组各学科自身特点,分别采用试验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六. 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1. 成立本课题的总课题组。负责本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子课题研究工作的培训、指导与管理。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检查、评估;并收集、总结、形成研究成果,对子课题进行开题评审和结题验收。并负责形成总的阶段性报告和最终的结题报告,向市馆汇报。

课题组组长:李真(校长)

课题组副组长:赖力敏(校教科研室主任)

孙文杰(电教组长)

课题组成员:赵爱香、郭莹、苏从尧、周圣烘、陈建奇、单丹雅、廖大伟、张伟、时新晔、张献、刘昌菊、刘翠红、王慧琴、冉兵、朱克西、胡彦玮、刘昌菊、刘翠红、王慧琴、冉兵、王红、曲艳春、王瑶、石文亚、白杨、张全武、施桂芝、邢鲲鹏、曹健、张春英、胡文敏、胡小瑜、郭丽萍、刘丹、宋涛、范新敏、楚晓梅、熊路生、王国栋、张禹、刘芳、赵建海、李玥。2. 下属6个子课题。我们选了两个文科(政治、地理)、两个理科(化学、生物)和两个小学科(艺术和通用技术),由教研组长牵头,分别由学科教研组与部分电教教师、网管教师组成。他们都是年轻而有朝气,电脑应用水平较高。他们各自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了选题,制定了教育科研方案,开展系统和具体的研究。:

⑴政治学科:《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整合模式研究》 研究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实验,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评价,侧重于资源的整理、编码、建库的研究。组长:赵爱香,组员:王红、曲艳春、王瑶、石文亚、白杨、张全武、施桂芝、刘芳、范新敏。

⑵生物学科:《在我校生物课堂教学中探讨信息技术的应用时机研究》

研究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进行课堂教学实验侧重于实践。组长:郭莹,组员:单丹雅、廖大伟、张伟、时新晔、张献、刘昌菊、刘翠红、王慧琴、冉兵、张禹。

⑶劳技学科:《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学科整合的教学实践研究》 研究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进行课堂教学实验,侧重于实践。组长:苏从尧,组员:邢鲲鹏、曹健、张春英、楚晓梅、王国栋、梁彩龙。

⑷地理学科:《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研究》

研究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进行课堂教学实验,侧重于教学资料的整理开发和校园网的应用。组长:周胜烘,组员:朱克西、胡彦玮、李玥。

⑸美术学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及效果研究》 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及效果研究研究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进行课堂教学实验,侧重于实践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反馈的研究。组长:陈建奇,组员:胡文敏、胡小瑜、郭丽萍、刘丹、宋涛。

⑹化学学科:《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的研究》

研究当创设的情境在综合优化社会因素、教学因素时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学情境。所以我们选择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来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组长:黎敏,组员:李化年、肖春园、汪继红、王艳萍、陈松、张和威、尚荣荣、王庆兰、果美祥、王洪丽、马丽华、董金秀、杨文红。

3.他们的研究是相互独立的,又是互相关联的。他们的研究目标是很接近的,属于同一范畴。他们定期进行交流与互动,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总课题组对他们的研究工作统一提出要求、督促和检查,进行培训、指导与管理。七. 研究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5年: 日程安排如下:

2006年6月—2006年9月 可行性论证和开题、申报。2006年9月—2008年6月 研究与实验的初期阶段。

2008年6月—2008年10月 阶段性总结,评估前一阶段,制定下一阶段任务。

2008年10月—2010年6月 研究与实验的后期阶段

2010年9月—2011年6月 总结、评估。整理研究成果,形成结题报告。

八. 课题成果 ⑴ 撰写结题报告 ⑵撰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若干案例和案例分析; ⑶编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若干论文; ⑷摄制一批课题研究优秀课堂实录,并且请专家评述; ⑸开发一批优秀教学软件和资源库;

九. 研究经费

研究经费由学校承担。

丰台二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课题组

2006.6.18.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策略与方法研究》2008—2009学课题工作总结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58 更新时间:2010-4-19 0:50:29

2008~2009学年是我校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模式及应用方法的研究》这一国家级课题研究的第二年,本学年,我们积极贯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念,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注重反思、改进、总结、提高,在课题研究稳步推进的同时,也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果。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习和交流,深化对整合理论的领会和认识。

全体教师能够根据学校安排认真学习本课题的理论文献及相关论文资料,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意义,各教研组能够定期落实组内研讨,安排中心发言人,交流心得体会,逐步在寻找 “整合点”,追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达成度”方面形成共识,并成为评价“有效整合”的重要标准。

本学年开始时,学校邀请了行知学校徐文良校长来我校讲学,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案例来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生动活泼,说理透彻,为我校全体教师做了一次高水平的校本培训。

对于区教育局组织的专家报告会,学校每次都能及时选派课题组成员参加,积极参加交流研讨,通过专家的引领提升课题研究的层次和质量。

二、立足校本教研,扎实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课堂教学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也是深化课题研究的基本依托。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活动突出同年级同课异构的特点,要求各教研组统一确定课题,同年级教师撰写教学设计,确定时间集中交流,确定上课时间、地点和上课教师,展示集体备课成果。集体备课要求提倡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学校教研课题相结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组织公开课教学。上课结束后,及时对公开课进行集中评议。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各备课组能够积极克服时间短、任务重、活动多等诸多原因,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注重集体备课活动的实效,突出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特点,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更新教学观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听课教师能认真记录,积极反思,及时组织评议,交流探讨,取长补短。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积极提取有效案例,开展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活动结束后,及时上报教学设计、讨论记录、听课及评议记录等材料,做到真实完整。

为了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效率,学校还组织教师编写动画脚本,上交给东师大课题专家指导组,进行软件制作,以丰富课程资源。

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发挥区域内同伴互助的效应。

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定期组织教研组集体研讨,交流课题实践中的心得体会。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学观摩活动。内容包括市区“教坛新星”和“教学能手”展示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展示活动、学科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中心备课组研讨课、市区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课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广大教师踊跃参加各类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多看多听,积极参与研讨和交流,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吸取一些成功的经验,取长补短,自我促进,为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我校还积极在校内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展示课活动,先后推选伍纲、陈燕等老师的课题展示课,供全校教师观摩学习,研讨评议,总结提升,促进课题的研究活动。

本学年,学校积极落实区教育局“五个一”主题实践年有关“千名教师手拉手”活动,和新安江路小学老师开展了“两校联手,共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活动。此次活动给大家带来了两节精湛而成熟的信息技术整合课,两校教师分别开设公开课,其精彩的课堂语言、高超的朗读技巧、娴熟的课件操作、新颖的教学设计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活动最后,听课的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评点,一致认为这两节展示课很好的体现了整合的思想,展示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景、突破重难点、实时交互反馈的方法和技巧,本次活动有力促进了两校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以赛代训,开展各级各类的教学评比活动

本学年,教务处根据学校的部署,组织了大规模的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大奖赛活动,活动涉及到初中和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体育等各学科,共41节课,由学校领导班子、教务主任和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评委分文理两科进行评比,统一评分标准,根据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表现当场打分评价,教研组和课题组成员及时进行评议和案例评价,学校在活动结束后还将及时进行总结和表彰,本次活动其开课教师人数之多,领导、教师重视程度之高,研究风气之浓厚,为近年来少有,初步达到了让中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有效模式,在交流切磋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活动目的。

在校内评优的基础上,学校推荐5位教师参加市区中小学语文、体育优质课比赛,并做好服务和指导工作。学年末学校还推荐了各科学科优秀教师参加下学年瑶海区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本学年我校在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的重要成果有:2008年10~11月份,学校推荐陈红、葛庆武两位老师在区内评比的基础上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评比活动分获一、二等奖。路萍、刘进两位教师还在瑶海区首届教师课件制作大赛中分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此外,刘进老师指导学生参加瑶海区第七届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竞赛,获得中学组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并获得团体二等奖。在合肥市中小学生计算机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人。

五、撰写论文案例,展示研究成果。

在课堂教学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学校鼓励教师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成果,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和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参加各级各类的评比活动。2008年瑶海区中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中,蔡蓓老师的教学设计《Module5 Unit1》荣获区级一等奖。合肥市二00八年英语论文评比,水维迟老师的论文《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几点思考》获三等奖。在合肥市陶行知研究会、教育学会2008年会论文评比中,路萍老师的论文《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到底》获一等奖,孔志刚老师的论文《关于初中历史课堂中激励教学的几点思考》获二等奖。

2008年11月,教务处推荐了10篇教学论文、8篇教学设计和8个教学课件参加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作品评比活动。2009年4月,又推荐14位教师的课例课件、论文和教学设计参加瑶海区和合肥市电教学术作品评比活动。2009年5月,学校还组织召开庐东学校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推荐傅文丽、陈霞、沈一媛、路萍、陈燕、刘进等六位老师,交流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经验,促进学校教学和教研工作。

同时,学校要求各部门注意收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及时整理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教学设计、课件、论文等研究成果,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资源库。

六、完善制度建设,保证课题研究的扎实开展。

本学年,学校继续执行《教学常规及教研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公开课、听评课、教研组研讨、教科研成果等各类教研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明确具体要求和考核标准,以推动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

为进一步推动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学校还制订的课题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和课题组主要成员的职责,加强过程管理,增加本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为进一步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作用,学校还制定了《合肥市庐东学校教学质量考核奖励办法(试行)》,根据导向性与校情相结合、团队协作与个人争先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及公开、公平、公正性原则,对校内外组织的统一考试进行考核评价,并实施奖励。主要包括学校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班级教学质量管理奖和学科质量优胜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非毕业年级调研测试奖;小学毕业年级调研考试、初中毕业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教学质量成果奖等,确定各项奖励标准与奖励办法,并对优秀学生和突出进步学生进行奖励。本办法体系完备,立足学校实际,经过反复的酝酿和讨论,广泛地征求并进行修改完善,对于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必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的来说,随着本项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展,我校教师的课件制作和多媒体资源的运用能力有了整体上的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在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使用,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方面,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学校应将硬件建设、软件开发、课程研究等方面紧密结合,集中力量,聚精会神,进一步深入开展这项课题研究。

合肥市庐东学校

2009年6月

第五篇: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当今世界,其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特别是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再以单一的黑板式和文本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从而激发了教育改革和学习形式。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知识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学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

“整合”是个新概念,要有新思路。“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什么是学科的整合呢?是指整合学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学科整合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不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要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如果有些教学内容用别的方法、甚至是比较原始的方法上效果更好,那就不必用机器摆花架子。教学内容、学校条件千差万别,在信息技术的使用上也会各有不同。用不用,用什么样的教育技术,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课堂中的信息技术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有时出现“意外”是很自然的事情,尤其是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之后,就会产生新问题、出现新情况的可能性就更大;课堂上计算机、网络等相关教学设备“罢工”的问题时常出现,如“死机”、上传或提交作业时网络繁忙等问题。物的因素导致的教学意外事件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维护得以尽量减少,人的因素引发的问题则只能借助于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发挥。

现在各校,包括农村中小学大都有了计算机,况且计算机已走进生活,有的学生基本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的操作技巧,甚至上网聊QQ等,所以教师在用信息技术上课时最好注重互动这个环节。

有位教师在上课时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当他演示软件操作时,有个学生总

会事先说出他下一步的操作,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他急中生智,在需要演示时请这位学生操作,自己则在一边适时讲解。该生得到展示机会后,演示得很卖力,其他学生也听得很认真,反而更轻松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发挥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建构。

三、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实施

1、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

2、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是为了实现彻底改革传统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促进大批创新人才成长的目标,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3、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落空。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现有资源。

4、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新要求。

所以,信息时代呼唤教育技术的更新。多媒体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或者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教师教得累,学生觉得烦,有些学生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开始厌学。现代信息技术介入课堂,与各学科进行整合,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丰富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学生在无意识下主动、轻松地接受知识。

下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意义及实践策略(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意义及实践策略(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探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小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本质是什么?突破口在哪里?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好,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好,都是教育教学范畴中的行为,可以说,教育教学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需要师生分别具备的能力 答:信息技术植入学科教学,打破了原有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应顺应课程改革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根本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研究方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研究方案(讨论稿)一、课题的提出从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来看。人类社会迈进了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研修反思 一、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英语课......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范文大全)

    理论意义 1、 丰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凝练着一种价值判断,从而 形成了整个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批判旧社会中发现新社会,其与资本主义当代价......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总结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总结 本学年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为了更好的开展今后的工作,现将本期信息技术与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