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后茶馆式教学(写写帮推荐)
后“茶馆式”教学——一个以学定教的教学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张人利
一、源于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 “两多,两少,一改善”
以上分析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出:学校通过课程与
教学改革,学生学业成绩优秀,而且凸现了“两多、两少、一改善”的态势,即学生睡眠、体育活动增多,学生补课、作业量减少,师生关系改善。
《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全国主流媒体,多次进行报道。刘云山、陈至立两位中央领导对我校课改均有过批示,中央教科所专家曾专程到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评价很高。
4、提高学生学业效能的空间
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但是,作为学校,我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力图通过提高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来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减轻负担。并且把这项研究首先直落教学的核心环节——课堂。
常态情况下,教师究竟怎样教?学生究竟在怎么学?在“大样本”的观课之后,归纳出四个突出问题:
a)教师总体讲得太多,但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
认识到自己讲得太多。即使有学生自己学习,但是学习方式单一,教师常把自己的讲解作为学生习得的唯一途径。
b)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解决。许多教师仅仅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没有关注在这些问题上学生是怎么想的
c)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
向究竟何在,为什么提问?为什么让学生小组讨论?……许多教师常常带有盲目性,表现茫然。
d)教师对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差异问题常常束手无策,似乎除了布置大量练习和补课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怎么针对学校的教学问题,提出方法,转变教师每天的教学行为,是有效校本教研面临的最基本的课题。
二、后“茶馆式”教学挑战教学弊端 面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我们从三个“维度”来寻找研究的方向:其一,空间维度。全国、上海市、静安区已产生的优秀教学方法和存在于本校教师中好的教学方法;其二,时间维度。回溯过去,审视今天;其三,目标维度。新课程推进对课堂教学的发展要求。当我们作以上三个“维度”上的分析、归纳后,惊奇地发现上世纪80年代教育家段力佩校长提出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不但在当时为教育部肯定,为各师范大学教育学者赞同,在全国中小学中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当今许多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教学方法也能找到与“茶馆式”教学有许多共同点。
为什么茶馆式教学会有这么大影响?为什么
近30年来我国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或多或少,或
有意识,或无意识受到“茶馆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呢?因为,虽然这一方法简练成八个字,而且又把这八个字提练为“茶馆式”教学,说明“议”是这一教学方法的核心,“议“是对话的重要方式。“茶馆式”教学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教育走向对话,教育走向合作,教育走向学习共同体。“茶馆式”教学的精髓值得传承。
只有继承才能更快地发展,只有发展
才能使优秀的教学方法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特别在新课程推进到今天,中、小学教师都有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诉求。我们结合新课程的理念,以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为基础,探索这一教学方法的发展,并且把这种发展后的“茶馆式”教学称为后“茶馆式”教学。
后在何处?要回答的就是发展在哪里。发展主要 为以下三个方面: 1.教学方式更加完善
(主要发展)。80年代“茶馆式”教学仅为一种学生的学习方式——“书中学”。新课程推进之后,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更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书中学”,学生获得的是间接知识;另一种是“做中学”,学生获得的是直接知识。其中“做中学”包括研究性、实践性学习等。可以说,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不但在校本课程中产生了研究型课程,而且在国家规定的学科类课程也应该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实践证明:有的概念、有的内容、有的方法,如果没有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学生是很难掌握的。
例如:在初一数学、科学课中的三个专题:“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军舰为什么能浮在海上”,“人呼出的气体中有氧气吗”,学生自己“做数学”,用归纳的方法真正感悟了“无限”和“不循环”的概念。“为什么能浮起”,一个班中的学生竟会产生十多个“相异构想”,学生通过自己做实践,建构起了正确的知识。怎么检测氧气存在,关键是如何收集呼出的气体,也是学生自己做实验,逐步形成“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思路。
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研究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是一种默会知识,它支撑着创新能力的提升。后“茶馆式”教学就是变从“书中学”的一种学习方式为“书中学”与“做中学”两种学习方式。
学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主题确定一般有三点依据:1)学科中核心知识;2)学生要掌握这一知识缺乏经历,或者有部分经历而得出了错误的,或不全面的结论;3)主题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2.教学方法更加灵活
据说杜朗口中学在教
师“讲”的用时上有过规定,每堂课不能超过15分钟、10分钟。80年代育才中学也曾有过讲解的用时规定。我们认为:在针对学校教师讲得太多,讲得太滥,制定校规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持久了恐怕不行。因为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科中的内容不同,划一的用时规定就会出现问题。另外,先“读”后“讲”,对吗?也不一定。一堂课,完全可能是先“练”后“讲”。也可能是不“读”、不“练”、不“议”、不“讲”,而是先“做”。因此,后“茶馆式”教学发展成三个“不”:
(1)不确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用时。(2)不拘泥“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应用完整。(3)不规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顺序。
3.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
以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为导向来确定“读”、“练”、“议”、“讲”、“做”的合理的选择。(1)效能是效率、效益、效果的综合。效率,对时间的变量。效益,对于时间之外对于其他投入的变量。效果,确定一定价值取向之后的达成程度。
(2)效果价值取向主要两个方面:其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二,不但关注学生“现在”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
第二篇:后“茶馆式”教学学习体会:以人为本以学定教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后“茶馆式”教学学习体会:以人为本以学定教
后“茶馆式”教学学习体会:以人为本 以学定教
近日,非常有幸在上海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教育功臣的讲座,特别是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的关于“后茶馆式”教学——走向“轻负担 高质量”实践研究讲座,让人记忆尤为深刻。这个讲座内容充实,贴近教学实际,张校长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轻负高效”教学的可行性。
刚看到“后茶馆式教学”这个标题就已经满怀着好奇了,脑海中反映出的一种悠闲自在的教学方式,师生们在茶馆里边喝边聊边学习,没有身份的拘束,没有分数的压力。当踏进静教院附小美丽的校园,看到一个个小窗户下漂亮的遮阳篷,廊坊里透出经典和现代相溶的气息,我仿佛真的是到了茶馆里。在聆听了张人利校长的讲座后,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 “后茶馆式”教学。“后茶馆式教学”是在“茶馆式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后茶馆式教学”它以效能为主导,通过颠覆过去课堂教学按次序、等比计划定时间讲解的方式,而由学生自己阅读概念性、认识性的内容,教师仅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后茶馆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核心是一个“议”字,它的本质是对话----经验与文本的对话。说到这,大家也许马上会想到当今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教学方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小结”、杜郎口中学的“预习展示,反馈达标”、洋思中学的“先学后讲,当堂训练”…,这些教学方式中与“后茶馆式”教学不是大同小异吗?的确,这些教学方式中也有与“后茶馆式”教学的许多共同点,但是“后茶馆式”教学是在分析实证的基础上克服了以上这些教学方式的弊端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的。发展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方式更加完善。新课程推进之后,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更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书中学”,学生获得的是间接知识;另一种是“做中学”,学生获得的是直接知识。其中“做中学”包括研究性、实践性学习等。可以说,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不但在校本课程中产生了研究型课程,而且在国家规定的学科类课程也应该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实践证明:有的概念、有的内容、有的方法,如果没有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学生是很难掌握的。研究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是一种默会知识,它支撑着创新能力的提升。后“茶馆式”教学就是变从“书中学”的一种学习方式为“书中学”与“做中学”两种学习方式。
2.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习内容要求不同,学习的流程就可以不同。后“茶馆式”教学发展成三个“不”:(1)不确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教学方法的教学用时。
(2)不拘泥“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应用完整。
(3)不规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顺序。
3.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以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为导向来确定“读”、“练”、“议”、“讲”、“做”的合理的选择。(1)效能是效率、效益、效果的综合。效率,对时间的变量。效益,对于时间之外对于其他投入的变量。效果,确定一定价值取向之后的达成程度。少争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效果价值取向主要两个方面:其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二,不但关注学生“现在”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
张校长在讲到学校课程管理时,他说:“我极力反对牺牲今天的生活质量来换取明天的生活质量。”他主张“两多”、“两少”管理,“ 两多”就是学生的睡眠多、体育活动多,“两少”就是作业量少、补课少。他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真实数据告诉我们在他的这种管理模式下成长的教师是幸福的,学生是快乐的,学校的品质是一流的。想想我们自己,整天的也在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也在搞“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可是扪心自问我们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了吗?我们孩子的学习真的是“负担轻质量高”了吗?回答显然是不确定的。我们还在路上,还在研究的路上…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在沙河口区进修学校倡导的“三段九环节”研修模式的指导下,我们学校开展了以课例为载体的专题校本研修活动。为了顺利实现“从教师教为主体向学生学为主体”的转变,我们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从2012年12月开始至今我们已经进行了两个阶段的研究,完成了小组的组建、组长的培训、评价机制的设定、学困生的激励等,也已经体会到了“基于教学前测的教学流程设计,基于独立思考的小组合作交流”的益处。这次我要把学到的两个重要经验带给老师们,一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坚决不讲(学生会的≠学生能学会的),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最难的,但一定是学生不懂的。二是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尤其是不同的错误原因),相异构想数多的时候就是合作交流的最佳时机。当然,对老师也不能采用灌输式,也要采取“后茶馆式校本研修”,让老师们在“学”、“读” “讲”、“议”、“做”,尤其是“议”中,对同一问题的讨论、对话,对原先有错误的或不全面的想法进行修正,或者拓展完善,从而提高实际教学能力。
“后茶馆式”教学更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关注学生对知识习得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潜意识,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注正确的教育方式与方法的改进。“以人为本,以学定教”,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今天的发展,将来的发展不懈努力。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第三篇:“后茶馆式”教学体会:以人为本以学定教
“后茶馆式”教学体会:以人为本以学
定教
“后茶馆式”教学体会:以人为本以学定教
近日,非常有幸在上海聆听了多位教育专家、教育功臣的讲座,特别是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张人利的关于“后茶馆式”教学——走向“轻负担高质量”实践研究讲座,让人记忆尤为深刻。这个讲座内容充实,贴近教学实际,张校长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轻负高效”教学的可行性。
刚看到“后茶馆式教学”这个标题就已经满怀着好奇了,脑海中反映出的一种悠闲自在的教学方式,师生们在茶馆里边喝边聊边学习,没有身份的拘束,没有分数的压力。当踏进静教院附小美丽的校园,看到一个个小窗户下漂亮的遮阳篷,廊坊里透出经典和现代相溶的气息,我仿佛真的是到了茶馆里。在聆听了张人利校长的讲座后,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后茶馆式”教学。“后茶馆式教学”是在“茶馆式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后茶馆式教学”它以效能为主导,通过颠覆过去课堂教学按次序、等比计划定时间讲解的方式,而由学生自己阅读概念性、认识性的内容,教师仅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后茶馆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核心是一个“议”字,它的本质是对话----经验与文本的对话。
说到这,大家也许马上会想到当今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教学方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小结”、杜郎口中学的“预习
展示,反馈达标”、洋思中学的“先学后讲,当堂训练”…,这些教学方式中与“后茶馆式”教学不是大同小异吗?的确,这些教学方式中也有与“后茶馆式”教学的许多共同点,但是“后茶馆式”教学是在分析实证的基础上克服了以上这些教学方式的弊端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的。发展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方式更加完善。新课程推进之后,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更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书中学”,学生获得的是间接知识;另一种是“做中学”,学生获得的是直接知识。其中“做中学”包括研究性、实践性学习等。可以说,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不但在校本课程中产生了研究型课程,而且在国家规定的学科类课程也应该引入研究性学习方式。实践证明:有的概念、有的内容、有的方法,如果没有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学生是很难掌握的。研究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是一种默会知识,它支撑着创新能力的提升。后“茶馆式”教学就是变从“书中学”的一种学习方式为“书中学”与“做中学”两种学习方式。
2.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习内容要求不同,学习的流程就可以不同。后“茶馆式”教学发展成三个“不”:
(1)不确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用时。
(2)不拘泥“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应用完整。
(3)不规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顺序。
3.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以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为导向来确定“读”、“练”、“议”、“讲”、“做”的合理的选择。
(1)效能是效率、效益、效果的综合。效率,对时间的变量。效益,对于时间之外对于其他投入的变量。效果,确定一定价值取向之后的达成程度。少争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效果价值取向主要两个方面:
其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二,不但关注学生“现在”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
张校长在讲到学校课程管理时,他说:“我极力反对牺牲今天的生活质量来换取明天的生活质量。”他主张“两多”、“两少”管理,“两多”就是学生的睡眠多、体育活动多,“两少”就是作业量少、补课少。他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和真实数据告诉我们在他的这种管理模式下成长的教师是幸福的,学生是快乐的,学校的品质是一流的。想想我们自己,整天的也在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也在搞“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可是扪心自问我们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了吗?我们孩子的学习真的是“负担轻质量高”了吗?回答显然是不确定的。我们还在路上,还在研究的路上…
在沙河口区进修学校倡导的“三段九环节”研修模式的指导下,我们学校开展了以课例为载体的专题校本研修活
动。为了顺利实现“从教师教为主体向学生学为主体”的转变,我们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从2012年12月开始至今我们已经进行了两个阶段的研究,完成了小组的组建、组长的培训、评价机制的设定、学困生的激励等,也已经体会到了“基于教学前测的教学流程设计,基于独立思考的小组合作交流”的益处。
这次我要把学到的两个重要经验带给老师们,一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坚决不讲(学生会的≠学生能学会的),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最难的,但一定是学生不懂的。二是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尤其是不同的错误原因),相异构想数多的时候就是合作交流的最佳时机。当然,对老师也不能采用灌输式,也要采取“后茶馆式校本研修”,让老师们在“学”、“读”“讲”、“议”、“做”,尤其是“议”中,对同一问题的讨论、对话,对原先有错误的或不全面的想法进行修正,或者拓展完善,从而提高实际教学能力。
“后茶馆式”教学更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关注学生对知识习得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潜意识,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注正确的教育方式与方法的改进。“以人为本,以学定教”,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今天的发展,将来的发展不懈努力。
第四篇:后“茶馆式”教学--一个以学定教的教学
后“茶馆式”教学--一个以学定教的教学
今天,第一次听到了“茶馆式”教学,觉得很新鲜,所以听得也仔细。“后茶馆式教学”就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何谓“后茶馆式教学”?后茶馆式教学它源于上世纪80年代“育才经验”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加上适应现阶段教育的创新思维,它以效能为主导,通过颠覆过去课堂教学按次序、等比计划定时间讲解的方式,而由学生自己阅读概念性、认识性的内容,教师仅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
张人利校长针对目前存在的教育教学现状:(1)、教师总体讲得太多。但是,大部分教师没有认识自己讲得太多.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或大部分学生能学懂的,教师还在讲;而学生搞不明白的,教师没讲,或者讲了,讲不透,没时间讲透。
(2)、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解决。课堂教学追求学生回答正确。教师乐意重复,或是多次重复教师自己的思维和正确的结论。
(3)、教师对在第一次教学中的学生差异问题常常束手无策。(4)、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一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何在?常常带有盲目性等等问题,带领他的老师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告诉我们“老师讲得不完整的课才是好课,老师讲得完整的课不一定是好课,后茶馆式教学的现场理念是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他认为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
听完张人利校长的报告,我们深感到“后茶馆式”这种教学方式是有实效的,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进行的,它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是一个“议”字,它提高了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是提高认知效果,减少无效劳动,它不但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但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真正做到精熟文本,才能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形式更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后茶馆式教学”倡导从“书中学”、“做中学”。而“做中学”这种研究性学习主题确定有三个依据:(1)学科中核心知识;
(2)学生要掌握这一知识缺乏经历,或者有部分经历而得出错误,或不全面的结论;
(3)主题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后茶馆式教学”不确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用时,它不拘泥“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应用完整;它不规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顺序。它的教学价值取向更加明确——以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为导向来确定“读、练、议、讲、做”的合理选择。
效果价值取向主要两个方面:其一,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二,它不但关注学生现在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
“后茶馆式”教学核心是一个“议”字,它的本质是对话----经验与文本的对话。后茶馆式教学的课堂教学关键干预因素一是学生能自学的教师坚决不讲,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二是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教师在对同一问题的讨论、对话中,对原先有错误的或不全面的想法进行修正,或者拓展完善,从而提高实际教学效能。
“后茶馆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验,这样才能根据“三个依据”,确定哪些主题适宜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及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对五大学习方法及施行步骤合理选择、安排。教师应具备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丰富的学识,才能针对学生的相异构想进行分析及有效引导。在现有状态下,有多少教师具备这种专业素质呢?其次,面对目前较大的班额,如何做到关注每个学生的相异构想;如何提高、保证小组讨论的效率。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如何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做做、议议呢?虽然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我觉得“后茶馆式教学”对我们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根据具体情况,努力探索如何将“后茶馆式教学”运用到教学活动中。
一、常态教学中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讲的太多,把自己的讲解作为学生习得的唯一途径,即便有学生自己学习的环节,但学习方式也是单一的。、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教师只是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并没有关注学生在这些问题上学生是怎么想的。学生的错误应该最早的暴露出来。许多老师不明白自己的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提问的意义何在,讨论的意义何在,等等,面对这些目的,教师常常带有盲目性。教师对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差异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除了布置大量的练习和补课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二、后“茶馆式”教学突出了两个关键干预因素:
1、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强调“书中学”“做中学”,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以“书中学”为主。没有经过研究和做的过程,学生很难掌握一些只是、概念和方法,经历本身也是一种知识。
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问题虽然简单,但是背后蕴含的东西却十分深刻,如果不增加学生的时间经历,仅仅告诉他们最后的结果,那么过一段时间之后,正确的只是跑掉了,留下的还是错误的。通过做数学,逐步构建概念。
2、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和解决。
尽早的暴露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思考:为什么讲了重点和难点,效果并不好?
上课听的懂,回家做作业困难。问题出在哪里?其实,老师老师讲的绝大部分内容,学生是能自己看懂、学会的,其实只是把一句话理解就行了。这样的课怎么上才能高效呢?先让学生自学,形式是阅读文本,然后小组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重在充分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和“相异构想”,力争解决这些相异构想。
大量的时间来暴露学生的潜意识,讲学生不会的,也只有暴露了学生问题,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教学的意义才更大。特别关注那些自己没有学会的学生,请他们讲讲自己的想法,让学生纠错。
在教学中,教师不让学生先学,不但不能提高教学效能,而且还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另外,要让学生建构自己的只是,只有别人的讲解,没有自己的暴露是不够的。
三、教师该改变什么?
教师讲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对吗? 教师要讲嘘声自己不能学会的。重点不一定学生自己学不会,教师认为难点的,也许学生不认为难点,教师认为不是难点的,也许就是学生的难点。以学定教。
1、要判断学生是否自己能学会,一定要让学生先学。
2、让学生先学,这个先学是课前学习,还是课上学习?
3、学生先学,有很多方法,那种方法的效果最好,比如是让学生自己看书,还是做练习?是讨论,还是做试验?
4、如何检验学生那些已经学会?哪些没有学会?
5、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认为已经学会了,实际还是没有学会,怎么办?如何解决?如何让他们暴露问题?
6、有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有的还没有学会,教师又该怎么办?
教师讲学生自己学不会的,不单强调了先学,而且强调了教师教什么?另外,教师教的时候,学生还在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是贯穿始终的。
目前,许多的教学,教师只是在学生头脑中错误的想法之前加上正确的,过了若干时间后,正确的跑掉了,留在学生脑海中的还是原来错误的,怎么办?补课?再加以一点正确的,又跑掉,再补课。
其实,在学习之前,学生通过学习、生活的各种经历,对事物已经有了形形色色的看法,又的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甚至超越知识,更多的错误或者是不全面的、不深刻的,只有教师有意识地、适当地把学生的各种想法充分暴露出来,并加以解决,这样的教学才有意义,有效果。“后茶馆”式教学内涵十分丰富,强调了先学,反对老师讲的太多,指明教师该讲什么,又强调教师可以是学习的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学习。教师不仅是传授只是,更多的是让学生的“潜意识”暴露,是议论,是学生自我的建构。
新课改强调,要改变教师占课堂主导地位,变以学生为课堂主导,教师要将灌输变为引导启发。虽然理论上是这样讲,但在具体的实施中,我感觉找不到方向,依然是在走老路。今天听了张校长的讲座后,我茅塞顿开,终于知道怎样才是将学生放到主导地位,怎样上课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欣然接受。
后“茶馆式”教学共分四部分:一是源于课堂教学的突出问题;二是后“茶馆式”教学的挑战和弊端;三是后“茶馆式”教学的结构和特征;四是“循环实验”带给教师的文化认同。这四个方面都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其起因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讲得太多,学生掌握知识效率,使学生学业负担不断加重。为了改变这一面貌,实施了后“茶馆式”教学,可以说改革发端于实际存在的问题,这一点比空洞的教育科研更加具有活力。
张人利校长的学校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学生学业成绩优秀,而且凸现了“两多、两少、一改善”的态势,即学生睡眠、体育活动增多,学生补课、作业量减少,师生关系改善。这样巨大的教育教学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就得益于学校推行的后“茶馆式”教学。这是在“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把从“书中学”的一种学习方式转变为“书中学”与“做中学”两种学习方式,通过“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而核心是“议”。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真正做到精熟文本,才能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形式更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后茶馆式教学还有一个理念是: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张校长认为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好课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地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其是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的发展和解决。一个教师的最高境界是暴露学生的问题,然而这样理念的提出对教师的要求是极高的,这也把教师从文化认同提升至教师与学生文化自觉的要求上来。教师要上好常态课,把课堂还给学生,备课要备学生。教师要精讲,精致解读文本内涵,广度增加,深度增加,确定教师认为的文本重点和难点。学生作业要精选,教是为了不教,讲是为了不讲。
张校长的讲座,我连续听了两遍,越听越想听。后“茶馆式”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我感觉到这种教学方式是有实效的,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是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进行的,它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后茶馆式教学方法符合了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它是一种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它以效能为主导,通过颠覆过去课堂教学的按次序、等比计划、定时间讲解的方式,而由学生自己阅读概念性、认识性的内容,教师仅对不懂的地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
后茶馆式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书自学能力,能使学生开阔思路、发展智力。学生在读、议、练、讲活动中,互相补充,也时时产生创见,有利于锻炼创造能力。
后茶馆式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更加完善,从过去的“书中学”的一种学习方式为“书中学”与“做中学”两种学习方式。要求我们老师要有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才能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形式更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后“茶馆式”教学可归纳为:一个核心,“议”为核心。两个特征,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部分学生学得懂的内容教师不讲;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三个发展,教学方式更加完善(从“书中学”一种学习方式发展为“书中学”、“做中学”两种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后“茶馆式”教学很像我们现在平常教学上用到的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但是我们往往没有去关注我们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目的何在?而我们更多的是追求形式,完成任务式的,而后“茶馆式”教学则不同,有一定的目的与要求,它的两个课堂教学关键干预因素很明确,这样我们操作起来也有目标;一是学生能自学的教师坚决不讲,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二是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选择性与可操作性,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后茶馆式教学方法,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感到践行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从头脑中认识到践行的重要性;其次根据学科特点,在课堂中逐步践行、反思、调整形成自己的方法;再次,努力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底蕴,争取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最后,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两个教学干预因素为原则学生能自己习得的坚决不讲,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学案,课堂上努力引导学生暴露相异构想,并关注、引导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通过讲座,让我对以学定教的理念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说实在的,我虽然常常听到这个词语,可却从没有真正弄明白他的意思,只是无端的觉得好像就是一节课中,根据学生的提问而组织教学,就是以学定教,且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因为总觉得学生提问没有价值,学生也许只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所以这一方式在我的教学中没有得到有效运用。今天,我明白了,好像“以学定教”其实也可以认为是“因材施教”。真正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寻找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去确定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去谅解学生的错误。
张人利校长将平常教学方式做到了极致,达到了精彩的教学效绩
看来,学习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只是,在改革中,得注意“以学定教——联系学生实际”。
第五篇:“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心得体会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余文森教授关于“有效教学”的阐述,我受益匪浅。
“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而其中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让我感受颇深。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指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根据学生在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先学”的“学”有三个特点:一是超前性。从时间上讲,先学与预习是一样的。先学后教强调的是学生独立学习在先,教师课堂教学在后,超前性使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变“学跟着教走”为“教为学服务”;二是独立性。先学强调学生要摆脱教师的依赖,独立开展学习活动,自行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先学贵在独立性,是独立获得知识,习得基本技能的环节;三是异步性。先学要求每个学生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进行超前学习,并鼓励优秀的学生进行跳跃式的超标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潜质和基础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进度不一,这就必然有差异。“后教”的“教”也有三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师根据学生超前学习中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再面面俱到,就失去了超前学习的意义;二是参与性。先让学生学,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既参与学习,也参与教学,又与评价;三是开放性。因学生在先学中提出的问题会多种多样,使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挑战性,这就要求课堂真正开放。
对照自己的教学,总怕遗漏知识点,在课堂上讲得很多。时间久了,课堂就变成了老师的舞台,学生产生了依赖心理,懒于去思考,被动学习,无法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学习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后我豁然开朗。今后,课堂上 要讲在重点处、难点处和关键处,一定要针对学生先学后提出的问题进行讲解,不能会不会都讲,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试着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的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以学定教”学生怎样学?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确确实实地相信每个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学习,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学好。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却坚信这种差异是一种可以开发的资源,只要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和基本的学习条件,人人都能学好。
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并加以有效的措施进行督促。由于小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自学能力有限,要想让学生的课前预习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促进学生自觉主动而有效地完成自学任务,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确立学生学习动机出发,提出具体明确的自学要求。同时还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并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先行尝试,宜动口则动口,宜动手则动手。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学科特点,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深入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是少不了的。教师就要当“引桥”、“路标”,发挥好主导作用,这是学生学得好的前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加强学法指导,了解和掌握课堂学习的动态,并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加强学法指导已经成为老师们的共识,如何掌握学法指导和增强学法指导的艺术性,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启发式教学,由浅入深式教学等都是有效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做到适时启发、适度启发,因人而异,因材而异。
总之,在学习他人经验中,我们要联系自己的课堂,不断地反思、实践,及时总结,再实践,借鉴经验,及时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课堂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