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学后教”模式下小学语文中高年段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研学后教”模式下小学语文中高年段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
习惯
【摘 要】在当前“研学后教”模式下,语文教学中的“预习”仍是学习的必要基础。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就是要倡导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由此可见,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服务。
【关键词】研学后教;习惯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是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学生预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效率。那么,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呢?下面,我?⑻敢惶付孕⊙в镂闹懈吣甓卧は跋肮吲嘌?的一些看法和尝试。
一、培养预习兴趣,养成预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始阶段,应加强学生预习兴趣的培养。只有对预习感兴趣,才能使预习活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首先,在策略上要注意预习内容难易适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培养措施,逐步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一开始教师应在课堂上花一定时间加以指导,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预习,严格督促学生按照预习要求和步骤进行预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学生初步学会预习后,将预习工作逐步放在课外进行,但不能因此放松要求,每天应认真检查,及时反馈,以评估预习效果。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其次,对于预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耐心帮助、热情鼓励。通过课前个别辅导,同伴互助,课中及时点拨、多给展示的机会等办法,让他们也能迎头赶上,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预习做得出色(包括有进步)的学生,应采用多种激励手段,尽可能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再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预习成功的喜悦,诱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对预习中发现的“闪光点”,在课堂上应及时加以表扬,通过激励树立榜样,使之发挥更佳效能。
二、制定“研学案”,明确预习要求
预习要体现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为了让学生科学合理地预习课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我根据教材特点及每单元的训练目标,同时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采用“研学案”的预习方式。
在每一课的“研学案”中,都包括了“课前研学”部分。既制定了统一的要求,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制订了分层要求。小学生在知识、智力、情趣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对他们的预习要求也应有所不同。在实施“研学案”的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是适当降低了难度,而对优秀学生来说则是提高了层次,增加了分量。如“我的疑问”这块内容的预习,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从不懂的词语着手提问;而感悟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从不理解的句子及课文的具体内容着手提问。这样不但让学生预习时主动性更强,也让课堂教学中研学问题的生成更自然顺畅。实践证明,预习要求越是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学生的预习效果就越好。
三、指导预习方法,加强预习效果
预习没有固定的步骤,应根据预习的内容、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但初始阶段老师必须教会学生最基本的预习步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完成“课前研学”的各项内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一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划出新词,读通课文。二读课文,做到读得正确,同时能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简单批注。三读课文,边读边思,勇于质疑。有些学生语言的感悟能力较强,那么前两个步骤就可以合二为一,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质疑问难上。
教会具体的预习方法是提高学生预习能力的关键。指导学生预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重点地进行,要让学生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做到三个“学会”:
1.学会理解。要使学生懂得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可先采用结合生活实际或联系旧知的方法来理解,如找近义词、反义词等;对那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来选择恰当解释。
2.学会批注。学生初写批注,老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基本方法。首先教给学生该找怎样的句子,引导学生画出一些描写生动、含义深刻、给人启迪、令人感动的句子。可以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谈想法。
3.学会提问。当学生初知预习要求后,要指导学生分解要求,如制定“我的疑问”这一预习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善于提问,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会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还难。教师指导学生可以从四处着手提问:
(1)从课题着手提出学习要求。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课文为什么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从课题着手,开门见山,简洁明快。
(2)从重点句、段着手质疑、如预习《詹天佑》一课,我先让学生找出重点句、段,在学生读了相关的句段后,我请学生大胆质疑,并引导学生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即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前,当时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詹天佑采取了什么办法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又是怎样设计“人”字形线路的?课堂上,我启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文本,并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的探究。
实践证明:凡是预习得好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高,学得主动,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果也好。因此,在“研学后教”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篇:小学中高年段精读课文教学模式
小学中高年段精读课文教学模式
东丰县教师进修学校 林德库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课堂教学模式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佳突破口。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虽然课堂教学不能模式化,但也不能没有模式。以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对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有所认识。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不少教师对如何引导学生上好阅读课仍感到困惑。为此,我们通过实验研究,构建了一个中高年级精读课文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教师改进中高年级的阅读课教学提供借鉴。
基本模式:
收集资料,课前准备——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感悟,质疑问难——围绕重点,精读探究——回归整体,深化提高——拓展练习,激励评价
一、收集资料,课前准备
这一阶段是课前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养成在课前预习的习惯,学习预习的方法,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这一阶段由两个环节组成:
1、预习。可分为五个方面:读、画、查、想、摘。
“读”“画””就是通读课文。建议中高年级学生采取默读的方法,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懂的句子。“查”就是通过查字典、词典掌握生字的读音、生字的意思。“读”就是大声地读课文,尽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或难读的句子画下来,以便课上和老师、同学学习。“摘”就是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摘抄下来。“想”就是做好预习小结,想一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文有什么特点,自己的感受是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做好预习笔记,以便课上交流。
2、收集:课前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及自己的能力,尽量收集与本课有关的有助于本课学习的资料,进行梳理,为课上交流做好准备。
二、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这一环节是指老师根据课文特点和实际条件,选择有效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缩短与作者的距离。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引起师生情感共鸣、展示教材精彩片断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等。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其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语言要凝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导入揭题后老师要抓住题眼引导学生解题,从中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内容入手,通过语言文字感知课文,对课文产生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并将这种初步感知的印象表述出来。这一步骤分三个层次:
首先,由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提出表述要求作为阅读提示。阅读提示大致可以从三方面提出:一是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如“主要写了什么?”二是对课文中心的捕捉,如“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三是对课文结构的认识,如“按什么顺序写的?”
教师的阅读提示要从整体出发,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遵循作者思路,安排教学过程,使文路、教路、学路三路合一,便于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正确的轨道,从而掌握文章的脉络,体会出课文整体和部分的内在联系,同时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等。
二、要善于抓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障碍而又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几点设计阅读提示。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可以设计这样一组提示:“这段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了哪些感人场面?”“通过这些场面可以体会到人们是怎样的心情?”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描写“天气、群众、老奶奶、年轻夫妇、红领巾”的句子,并从中体会到人们沉痛的心情。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还可以根据需要辅以图画、音乐、录音、录像等手段,创设一种与课文内容和谐的气氛,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和想像产生较准确的印象。
最后,让学生表述获得的印象。学生的表述是对课文感知的检验,同时也进行了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并初步渗透了思想教育。当学生表述不够准确时,可引导他们进行再阅读,再感知。
初读阶段有以下要求:
(一)初读阶段是阅读课能否成功的关键阶段,因此不能走过场,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思考和交流。
(二)检查交流。学生初读后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交流方案,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纠正和补充自觉过程存在的错误或疏漏,梳理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要溶入教学目标中,在学生深入读文后找到答案。
四、交流感悟,质疑问难
学生阅读课文时和阅读课文后,自然会产生读书感受和体会,自然会产生疑惑和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交流读书的感受和体会,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机,了解学生自读自悟的情况,进行梳理归纳,确定其后教学的重点,为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思想。
五、围绕重点,精读探究
围绕确定的教学重点,或大多数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深入探究。学生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文章的重点语句、重点段落,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把握文章主旨,感悟做人之道,体会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指导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探究问题答案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促进朗读课文水平的提高,使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把解决问题和领悟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阅读课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把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揣摩文章的写作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经历一个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进而体会思想内容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这样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
六、回归整体,深化提高
学生在精读课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读全文,丰富深化精读课文时的认识,进一步揣摩、领悟文章的写作方法。
七、拓展练习,激励评价
学生学完课文后,无论是语文知识,还是认识能力,都会有一定的提高。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适度拓展,巩固学习成果。根据所学内容,或者开展相关阅读,或者进行多样化练习。特别是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和选点品读形成的语感,要通过情境性填词、造句等模仿性练习积淀下来。练习要具有多样性、创造性、选择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正确评价一节课中的自我表现、探究能力和取得的成就,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推进器和催化剂。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肯定、鼓励的同时要做到客观。
本模式操作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具有工具性的认识来之不易,在语文单独设课60年后,此观点才被写进教学大纲。语文教学落实工具性没有错,否则,完全没有必要开设语文课。新课改以前在这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在工具性与思想性之间摇来摆去,而忽视了语文课的另一个重要性──人文性。语文本身就是文化,课程内容充满人文色彩,语文课程完全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弘扬人文精神。正确的做法是:重视课程、教材、教学的人文性。教学中,在凭借字、词、句、篇培养各项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凸显人文性,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基本内涵是:语文课程必须遵照语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语文课程同时还要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与课程文本形成互动,影响学生的心灵和品德,构筑学生一生发展的文化基础。
2、强化目标意识,达成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体现了国家在学语文、学做人上对学生的要求,前两个维度侧重于学习语文,第三个维度侧重于学习做人。学习语文,关乎接班人的“才”与“能”;学习做人,关乎接班人的“德”。我们需要德才兼备的接班人和劳动者。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今天的工作对于学生成长、对于祖国前途的重要意义,从而尽我们的最大努力,把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有爱国心、有责任心、有爱心的,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有一定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中国人,实现在育人和学习语文目标上的整体优化。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优势互补。
有专家说,课改之前老师把学生看成“魔鬼”,紧紧地控制;课改之后把学生看成“天使”,任其自由飞翔。其实,学生既不是“魔鬼”也不是“天使”,学生是成长、发展中的人。
这中间,至少涉及两个问题,一个是师生关系问题,一个是教与学的方式问题。师生关系,应当是平等、民主的,互相信任与尊重的,搞师道尊严是不对的,简单地理解为师生是伙伴、合作者,恐怕也是不全面的。教师除了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还有责任通过引领与教育,使学生学会和会学。把学生看成“魔鬼”,教师自然成了“主宰”,学生必然成为被动的接受体,这是以前教学最大的毛病,万万不可重蹈覆辙;把学生看成“天使”,教师必然会放弃自己的责任,学生充满了快乐,但往往学而少获,这是当前的教学要警惕的。至于教与学的方式,把学生看成“魔鬼”,教师必然牵着学生走把学生看成“天使”,教师必然放任自流,被学生牵着走。这都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教与学的和谐,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适当结合。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人人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则要激活、调动学生内在的潜能。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本,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既体现共性的学习,又满足个性的学习。合作、探究还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培养会学习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与研究,不能轻言放弃。要根据不同年段、不同课程内容、不同课型等,组织适时、适量、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要学有目的、学有要求、人人投入、学有成效。人人参与是十分重要的,要防止以部分学生的活动代替所有学生的活动,防止以部分学生为主体代替以全体学生为主体。
在小学阶段,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只能是初步的,探究的内容是相对简单的,是需要教师组织、引导、帮助的,且不宜频繁使用。重在通过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萌芽。
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小学是必需的,是教学的重要方式。经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仍理解不到位,理解不准确,或不懂不知且需要现在就懂就知的地方,就要讲解。好的讲解同样具有启发性,同样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
4、把握文体、课文特点和年段重点,灵活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年段目标来说,低年级的重点是:培养阅读兴趣,识字,朗读,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句。中年级的重点是:朗读,默读;理解词、句、段初步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大意;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高年级的重点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叙事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文章的阅读;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从不同文体的课文来说,诗歌宜一边朗读一边想象描述的情境了解诗意,熟读成诵。散文,特别是借景抒情的美文,宜用指导朗读和通过学生声情并茂地读的方法,理解景物的境,体会作者的情,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言。童话、故事,宜在初读大体了解主要内容之后,帮助学生理清线索,熟悉重点词句,而后以线索为经,以重点词句为纬,练习复述。叙事性文章,宜先了解事情梗概,再抓住重点部分发表感受,借鉴写法。小说,宜在初读有了初步印象之后,抓住对人物的描写,感受、体验、评价人物形象,了解描写人物的种种方法。说明性文章,宜在初步了解说明了什么之后,有重点地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具体到教学某一篇课文侧重抓什么,则要因文而异。同样是写景、状物的课文,课文不同,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全文是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来写的;一些段落,像写海水的色彩,也是围绕一句话(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来写的。我们就可以根据年段要求,结合课文特点,体会并学习围绕一句话把一段话写具体,以此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而《美丽的小兴安岭》呢,是按季节的顺序描述小兴安岭的景色和物产的。教学时则可以把了解和学习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作为一个重点。《赵州桥》又不同了课文先写了桥的坚固,再写桥的美观,在写坚固之后,美观之前,用了一个过渡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理解作者怎样写桥的坚固、美观,了解过渡句的作用,无疑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上述三篇课文同为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编在一册书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却可以有不同的教学重点。又如,《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都是游记也都是描写景物的文章,因为具有按游览顺序来写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理清描述的顺序学习、借鉴这种写法。
而同样是叙事写人的课文,因为课文有不同特点,所以教学就要有不同的重点。《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从几个方面,通过几件事来回忆鲁迅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这种写法。《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突出特点是首尾呼应,让学生了解这一写作特点就应列入教学重点之中。而《再见了,亲人》的显著特点是,写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三段,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最后三段在前面三段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地、集中地抒发感情。这种写法的揣摩,就不能不在教学中予以重视。《小英雄雨来》是将略读课文,文章篇幅较长,又是分六个部分来写的,把教学重点定在略读课文,粗知大意,而后给各部分加上小标题是比较适宜的。总之因文而异是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制定阅读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原则。
5、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学习阅读,丰富积累。
阅读教学是有一定目标、指向的阅读活动,不是无目的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特别是对于处在学习阅读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更要加强教师的指导。
课程改革中的阅读教学,不是只强调学生的自主,不重视教师的指导,更不是教师被动地跟在学生后面,使教学像漂泊在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万万不能放弃主导作用。与以往不同的是,教师要在与同学共同学习中“导”,在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导”。教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要俯下身子,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学习。这时,居高临下的老师不见了,有的是共同学习的大朋友,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而且是“使用学习中的首席”。因此,要在学中进行指导、引导、辅导、诱导。譬如,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学生忽略了,老师要提醒学生予以关注;对于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的重点、难点,老师要作为问题提出来,和同学共同探讨;对于学生尚未意识的学习方法、尚未养成的学习习惯,老师要引导发现、习得;对于学生应知而不知、讨论交流后仍理解不到位之处,老师要做到必要的、精要的讲解。课改不应拒绝所有的接受性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必要的。教师的示范、讲解也是一种指导,能积极地影响学生由接受走向发现。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导”,要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因势利导,不是老师主观地牵着学生走;教师的“导”,要在师生共同学习、交流对话中“导”,有情感交流,有思维碰撞,不是冷冰冰的“我教你学”;教师的“导”,要落实到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渐生成,逐渐建构,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能力、方法、习惯。
第三篇: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学习情感的培养策略
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学习情感的培养策略
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黄海涛
广州市荔湾区海中小学刘志奎广州市荔湾区环翠园小学王红晖
积极的情感因素对语文学习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它能够鼓舞学生愉快地、积极地、有兴趣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加积极思考,更迅速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充分体会到语文学习活动的愉悦性,而不会把语文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语文学科,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知识性、趣味性较强,既是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道德教育的凭借,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健全人格的媒介。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学生语文学习的态度并不像我们期望的那样,语文成了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之一!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却表现得越来越没有兴趣,甚至觉得语文学习枯燥无味,厌烦语文学习。
一、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情感的因素
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表明他已经不热爱语文。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重塑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呢?课堂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要形式,而学生、教师和教材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1、学生个体认知影响情感状态
首先,优秀生与学困生对语文的学习情感差异明显。优秀生一般都比较喜欢语文学习,不喜欢的主要原因是师生矛盾导致。学困生不喜欢语文,首要原因是挫折过多,缺乏成功的体验,再加上由于作业完成不好、成绩不理想等原因经常被老师批评,甚至是辱骂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其次,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偏差影响了学习行为。积极发言,气愤活跃的情感积极的体现,但越到高年级积极发言的学生就越少。而且不少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学习是为了得到奖励,学习是父母逼的,学习不是自己愿意干的事情。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的分数又经常成为家长的攀比资本,家长的威逼利诱经常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压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反而感到学习是件痛苦的事情,学习倦怠感也就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加剧了。
2、教师的形象影响情感投入
首先,教师的大方得体的穿着打扮,幽默风趣的言行习惯等所形成的个人魅力,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老师的接受程度。一个学生不喜欢的老师来教语文,怎么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学生喜欢这个老师,就算内容枯燥,也有可能听得认真,表现积极,以争取老师的认可。
其次,教师的教学风格与行为不仅影响着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习语文,也会影响良好 1
师生关系的形成。学生除了喜欢老师生动活泼的授课外,更喜欢的是能自己动手,亲身体验。作为学生,他们希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得到的是老师的指点而不是挖苦;在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得到的是鼓励而不是批评;在测验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得到的理解与辅导,而不是嘲讽与冷眼。作为语文老师,如果讲课沉闷,形式呆板,或经常批评学生不认真听课,或当学生有问题时不解答,甚至说“这么简单都要问”之类的话,或经常要学生抄书,甚至拖堂等等,学生会喜欢上他的语文课吗?
3、教材内容处理影响情感的持续
①教材是构成教学中情感现象的一个重要源点,对其进行情感性分析研究,将有助于从情感维度系统优化教学。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可以归纳为显性、隐性、悟性和中性情感因素的四大类。中小学课程改革已经过了多年的实践,语文课程也与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变。对于教材内容学生喜欢还是不喜欢,与内容本身的关系并不大,关键是教师对教材怎么处理,以及教学过程如何运用教材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二、语文学习情感的培养策略
根据学习情感的学生、教师、教材三个源点,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情感,也需要从这三个源点出发。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既可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进师生间的沟通,让学生更了解老师,老师更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状态,以便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尤其要注意下面两点。
(1)优化个人魅力
个人魅力,包括良好的人格魅力与形象魅力。老师既要在衣着打扮上给予学生一种认同感,让学生更愿意接近,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在学识、处事、应变等方面树立家长与学生均认同的人格魅力。
(2)优化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了讲课的语言、姿势、动作与神态,还有提问、批评、表扬、鼓励等语气、方式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情感化学生,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项快乐的活动,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上接受语文学习的特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同时我们要注意,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的消极行为,绝不动辄批评、训斥,重要的是引导其认识到错误,决心去改正错误,以宽容的心善待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中,以公平、公正、关心、理解、尊重这样的行为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降低他们紧张和焦①卢家楣《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分析及其处理策略》(《心理科学》2000年第23卷第1期)
虑的程度,减轻学习的压力,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快乐地学习。
2、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体验
许多厌恶的情绪产生于简单、单调、重复、缺乏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如果我们能为学生创造一些生动有趣、富于挑战、能产生成就感的语文学习活动,何愁孩子们不喜欢语文呢? 激发孩子的语文学习兴趣,关键还是在于语文教师如何组织教学过程。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体验,是提高学生积极情感的有效措施。
(1)教学内容精心选择与组织
优化教学过程,首先要从优化教学内容开始。改革后的语文教材,给人的感觉是多、难懂,有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差距甚远,如果全部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必然会造成老师教学得辛苦,学生学得也累,而且不一定能理解,更会造成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恐惧情绪。因此,对每一课的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对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与科学的组织。例如把一些枯燥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手段设计得活泼点,把一些远离本班学生实际的内容换成适合学生的相同训练内容等。对教材适当处理,满足了学生求知需要,又达成了教学目标,相信学生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只会让学生觉得烦闷,更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人格魅力,不利于语文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教师要善于把自己要教的教学内容从满足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的角度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中,巧妙地让音乐、绘画、游戏形式等走进语文课堂,变单一的语言教学为尽可能的多科综合教学,无疑会给语文教学活动增色不少,加大对学生的吸引,学生也将会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2)挖掘教材情感因素,体现语文魅力。
教材的情感因素,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就是对教材进行情感性处理。教师从情感维度上着眼对教材内容进行的加工、组织,使教材内容在向学生呈现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是通过教材处理陶怡学生情操,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引发学生各种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教材内容引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这是培养学生各种积极情感的重要途径。第二方面是通过教材处理促进学生包括认知学习在内的各方面发展。这其中包括通过情感的动力功能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通过情感的调节功能促进认知学习的效率的提高、通过情感的疏导功能促进思想品德的发展等。这种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不但具有优化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教育价值,更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语文的人文魅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
(3)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把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
智力,培养能力上。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采用暗示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等多种形式来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而这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多体验。
体验是学习的最佳方式,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学习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提问、自己或小组合作去寻找答案,老师要做的,可以是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精心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情境,设计各种让学生动起来来活动环节,增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直观的情感体验中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2、卢家楣.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分析及其处理策略,《心理科学》,2000年第23卷第1期
3、马振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的倦怠现象及其对策,《西部教育参考》,2008年第4期
第四篇:《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发言习惯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发言习惯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英林镇凤山小学吴碧瑜
一、课题的界定
积极发言习惯: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良好习惯。
高年段学生:是指五、六年级的学生。在本课题研究中所指的对象是研究者所任教的凤山小学五、六年级全体学生。
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发言习惯的策略研究: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高年段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状况,特别是发言习惯。针对问题,对学生的课堂发言习惯进行指导与多途径的培养,有效提高小学高年段学生发言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真正自觉的行为,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主体教育理论。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主体性的特征有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这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而主体性的培养首先要克服消极参与、胆怯、害羞、思维怠惰等课堂沉默的现象。
3、人本教育理论。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为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使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眼中有人、脑中有人、心中有人。
4、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理论。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三、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是其主动参与课堂,乐于思考、分析、探究问题的体现,因此,更应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习惯的培养。但,现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堂发言状况却不容乐观,由于课堂上有些师生关系较为紧张,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适时激励性评价,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不重视,学生又不太自信,担心回答错误让同学笑话等原因,从而导致了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常出现发言者寥寥无几,课堂成了为数不多的学生舞台,甚至部分教师只能进行“一言堂”。课堂沉默的学生因为不发言,不参与,久而久之,对学习环境产生漠视的态度,习惯一旦形成,问题也就接踵而至,学生语言能力退化,思维能力下降,丧失勇敢表达自我的勇气,不擅交往,个性无法得到张扬,这些都将严重限制学生的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必
须对学生的不良习惯及时进行纠正,引导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让阳光普照所有的学生。
四、研究的目标
1、学生方面:通过课堂积极发言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课堂积极发言的意识及信心,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发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2、教师方面:通过“小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驾驭课堂、反思教学的能力,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本次课题研究采用的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一学期来课题研究的过程如下:
(一)在教学反思中提炼课题
本人长期担任小学高年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发现高年段学生的课堂发言积极性明显低于低年级学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在与同事们的教研中发现大家都有这方面的困扰。我一直认为,发言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上课能积极发言、大胆表达自己观点的学生,学习成绩肯定比较优秀;反之,则相反。于是,我们语文组的成员为了解决这个困惑,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便将此内容作为本学期的研究课题来申报。
(二)深入进行理论学习
在决定进行课题申报后,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文献学习。学习了《小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技巧》、《小
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有效应用》、《有效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有关小学高年级课堂学生发言积极性的相关论著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实施方案》读本等,从文献的学习研究中,寻求理论支撑,借鉴经验,用于指导自己的研究过程,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三)开展了调查研究
为了了解我校高年段学生目前的发言状况,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及动机,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调整课堂提问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与表达需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满信心,畅所欲言,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思维敏捷度,围绕《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发言习惯的策略研究》,我们在11月进行了一次关于凤山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堂发言习惯的调查工作。调查的对象为本校五年级、六年级81名学生。问卷分为
(一)、(二)两卷,问卷
(一)侧重测评学生发言习惯所处等级,问卷
(二)侧重了解学生形成习惯的原因。题型共分三种:
1、单选题;
2、多选题;
3、问答题。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了解学生目前发言状况的情况及成因;
2、引导学生反思和回顾自身课堂行为,帮助学生自我提高;
3、倾听学生对于课堂发言方面的意见,以便营造民主化的课堂。
通过对回收问卷逐项统计以及与学生的座谈,可以看到当前我校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堂发言习惯良好者占总人数的35.8%,一般者占总人数的46.9%,差者占总人数的17.3%。存在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羞涩、自卑、从众、依赖等心理使得学生缺乏自信而不敢大胆发言;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还未完全实现由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向主动
探究式学习转变,师生关系较为紧张,教师所提问题指向性较不明确,教师缺乏对学生适时进行激励性评价。这也更可以看出此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四)积极采取有效促进措施 基于调查的结果,我们进行如下实验:
1、改变不良心理,明确发言意义
有这么一句格言:“想法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当想法正确时,你自然乐于去行动。因此,要改变学生课堂中不发言的不良心理状态,就必须让学生明确发言的意义。于是,我们举行了专题讲座《积极发言好处多》,在郑美华老师的讲演下,果真,学生明白了积极发言可以使自己注意力集中,能极大地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行为应变能力、心理素质,还可以锻炼口才和胆量,便纷纷通过制定“每日发言自检表”等方式监督自己进行课堂发言。进而,我们又结合平时课堂教学经常告诉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才是优秀的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大胆表现自己,学生终于渐渐树立了发言意识。
2、构建活动平台,培养发言信心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学生不想、不敢发言源于缺乏自信。我们便从以下三方面活动进行尝试。
(1)进行晨读前说话训练
每天晨读前,我们组织学生进行每生两分钟的说话训练。说话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是自己对某一篇文章的看法或收获;演讲时要求学生要做到仪态自然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规则是每天五个学生演讲,按座位顺序依次轮流。为了不使自己
下不了台,学生讲话前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有的甚至站在自己家里的镜子前模拟几十次,因此,活动由原来的害羞、不敢表现,慢慢地变成了大家急于上台;由原来的拿着稿子念,到脱稿自然演讲。学生能在全班同学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了。
(2)组织好每次班队活动
我们利用每次班队活动提供空间、搭建舞台,在老师的导引下逐步放手让学生独立承办辩论会、故事会、读书交流会、新闻发布会等活动。信任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制定活动的过程、设计海报、主持活动,直至活动结果揭晓的一系列过程中,孩子们一次次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碰撞着创意、提高着胆量、成长着能力。
(3)上好每节口语交际课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课有这样的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因此,口语交际课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说话、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着力创设条件上好每节口语交际课,学生在学雷锋、社会考察等活动中,悦纳自己,树立了自信,学会了表达、交流、合作。
在各种活动中,学生不但掌握了发言的要领和技巧,而且说话表达水平得到提高,体会到发言成功带来的心理愉悦。
3、多方博闻强识,提高发言能力
众所周知,拥有丰富的知识方可出口成章。要使学生有底气,能发言,必须引导他们做好知识的储备,丰富自己各方面的见识。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多读各种有益的书籍,还引导他们看报刊、时事新闻,开阔视
野,了解国内外大事。学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对问题的看法更有深度与广度了,厚积便能在课堂上薄发了。多方博闻强识,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发言能力。
4、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发言养成
调查表明,大部分的学生仍习惯于被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提高学生积极发言的根源在于教师应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表达需求,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满信心,畅所欲言,养成积极发言的好习惯。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使学生敢发言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一种安全感,才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也才能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只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安全、轻松的心理环境,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我们做好了以下三点:首先,课堂上,我们尊重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伙伴;其次,课后,我们常和学生交流、聊天,学生成了我们的朋友;最后,我们引导学生建立起同学间互助友爱的关系。这样,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身心得到彻底解放,人人敢于发言了。
(2)巧设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能发言
教师欲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面就要重视问题的设计,特别要注意问题的指向性应明确,应充分考虑让学生在自己经验、知识背景基础上能做出合理思考、回答。教师在备课时,还应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学生来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不同
层次的学生便都能回答问题了。高质量的问题还应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层次性、发展性,特别高年级学生普遍对开放性、综合性强的问题很感兴趣,因此这也是我们教师所思考的。
(3)允许多样形式的发言,使学生勤发言
部分教师过分地强调课堂纪律的“静”,而这“静”会限制学生的自由,压抑其表达欲望。语文课堂发言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漫谈、讨论、辩论„„形式的新颖、多样,正是引发孩子勤开口的一把金钥匙。
(4)善用正面多元的评价,促学生乐发言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的欣赏是学生发展的原动力,教师的鼓舞激励往往能挖掘学生的巨大潜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评价,对学生问题的回答要给予正面多元的评价。话语以鼓励、表扬为主,切忌打击、讽刺、嘲笑。如当学生回答得很精彩时,教师应真诚地赞扬;当学生表达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耐心地引导;当学生回答偏离主题时,教师也可从他乐于回答问题的态度进行肯定与鼓励。在尊重、期盼、激励的评价中,学生享受着发言的快乐,自然畅所欲言了。
可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实验,学生的课堂发言积极性明显高涨了。
(五)开设课题研究课
元月份,由五、六年级语文教师郑美华、李凡仙开设了课题研究课《黑孩子罗伯特》、《鸟儿的侦察报告》,课题组全体老师进行听课、议课。大家围绕课堂积极发言的话题展开了讨论,认为在这两节课中教师营造了民主、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教师掌握了设计问题的技巧,通过问题情境的有效设计、问题的多层次设计、给足学生
准备发言的时间,让学生人人有发言的机会,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教师允许多种形式的发言方式,使得课堂气氛愉悦、活泼;教师适时的激励性评价更是极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发言欲望。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当然,我们仍然发现个别学生不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六)认真反思、撰写随笔和案例
在本学期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教育随笔和案例,并根据平时的积累认真反思,为结题工作做好了前期准备。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学期来的课题研究,高年段学生都意识到发言的重要性,课堂上基本能做到人人爱发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发言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效率提高,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通过此项课题研究让我们深受启发,高年段的学生不是不爱发言,而是因为教师尚未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没有找到良好的教学方式,只要我们教师进行正确引导,高年级的课堂也能小手如林,百花齐放。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孩子敢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聘想象。其次通过设计有价值、多层次的问题,给学生留足思考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能发言。再者要改变 “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发言方式,允许新颖、多样的发言形式,如:漫谈、讨论、辩论„„引发孩子勤开口。最后,我们还要采取有效评价激励措施,对学生问题的回答要给予正面多元的评价,让孩子乐说。这样,学生在得到更多的
引导、激励和赏识时,就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强化了发言意识,培养了良好的发言习惯。
通过本次小课题研究,我撰写了论文《浅谈培养小学高年段学生语文课堂积极发言习惯的策略》以供同行一起学习研讨。
七、课题研究的反思
经过一学期的认真研究,可以说,我们的课研能力得到不小的提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遇到的问题也不少,如:
1、有些学生发言完全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发言星”的称号,如何让高年级的学生养成自发主动的发言习惯,还有待研究。
2、对于个别“边缘化”的学生该怎么调动他们发言的积极性仍有待研究。
八、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导读与实施方案》;
3、朱晓红的文章:《有效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五篇:小学语文高年段学生默读方法教学的研究
《小学语文高年段学生默读方法教学的研究》
市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界定
默读是朗读的一种重要方式。由于默读不出声,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不互相影响,保证环境的安静,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默读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读书报,查资料,看通知、布告、信件等,都要用到默读。
默读时,我们要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开始学习默读时,有人常常伴有小声读,嘴唇不停地动,这是借助读出的声音领会意思。这不要紧,不过要逐渐纠正。
默读时,我们还要注意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要认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以免养成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心到,就是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理解词句的意思和内在联系。读了以后,能对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手到,就是在默读时,边读边动笔。可以划出重点词句,或标出段中的层次,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提高默读的效果。
最后,我们在默读时,还要注意速度,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时要牢固熟练地掌握字词,默读时不能把注意力放在词字上,而要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这样能更好地提高默读的速度。默读时还要注意减少眼停的时间与次数,尽量不出现回视,逐步扩大扫视。读得快而又理解得深,才是高水平的默读。
通过有效地引导学生去默读,掌握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落脚点。
二、课题的理论(政策)依据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其中就默读还特别指出:低年级“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中年级“初步学会默读”并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高年级“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并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说,默读最能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在默读的过程中,学生是静悄悄地,真正独立地感悟、积累语言,期间对阅读文本提出的疑问和思考不易受他人(老师或同学)影响。
三、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近年来,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在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层面都得到了可喜的重视,但是默读却遭到了不应有的冷落。《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各阶段目标对默读更是有着明确的规定,我以为,要达到一系列如此重要而又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如果仅仅依靠课外阅读,就显得远远不够了。因为默读和其他语文基本功一样,可以“得益于课外”,但必须以“得法于课内”为基础,默读教学理应成为课堂阅读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出现的问题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不少教师片面追求“书声琅琅”这一阅读教学好课的标准,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课堂上“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高潮酝酿环节,甚至把默读排除到课堂阅读教学之外,致使默读教学遭到了不应有的冷落。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有两点:一是部分教师误认为朗读在课文理解、语感培养、情操陶冶等诸方面都可以完全替代默读,只要具备了朗读能力,默读能力的培养就会水到渠成;二是认为朗读是“口耳之学”,好坏听得见,指导容易见成效,而默读是“无声运动”,只能凭借学生微妙的神情之变窥得一鳞半爪,较难把握其中分寸,更难实施有效指导。这些原因,既涉及到对默读的认识问题,又涉及到实施默读教学的能力问题,从不同角度反映出不少教师对默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实施策略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我对小学中高年段学生默读方法的教学进行研究。
四、研究的目标
该课题将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小学高年段学生默读能力。为了提高研究的系统性与针对性,针对该学段重点进行如下研究:
1、对学生进行正确默读习惯的培养。学生默读,如果只看不想、不动笔,单凭视觉器官运动,即使读书万卷,也会茫然无所获,相反还会耗损时间和精力,抹杀创造性,失却读书的价值。所以,要在课堂默读教学中认真培养学生用脑、动笔的正确习惯,以此来养成默读的好习惯。
2、提高默读的准确性。对学生进行默读的准度训练,是默读教学的又一重要内容。为此,在课内必须为学生提供较多的默读实践机会,以便熟能生巧。“操千曲而后晓声”,不少专家在论及朗读教学时,建议每堂课都要有一定的时间专门用于学生的朗读训练。我认为,课堂默读教学也可参照进行,这是提高默读能力的途径及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提高默读速度。教师除了把握多练、坚持熟能生巧的原则之外,还可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技巧训练。一是训练学生进行整体认知。默读的字面认知方式对速度影响很大。二是训练他们的视线定向运动,准确扫描,不能反复回视,并且根据需要,采用横读与竖读、通读与跳读、顺读与逆读相结合的方法,已达到有效默读。
综上所述,培养默读能力和掌握阅读方法是每个人发展的需要。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和默读都是最经常、最有效的阅读方式,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提倡“朗朗诵读”,也要提倡“默默读思”。
五、研究主要过程
(一)研究时间
第一阶段:(2010年8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这是课题立项之前进行的工作,是预研究和课题立项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走进课堂,进行课堂观察与调研,对本校常态课堂教学实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与评价,进行本校“课堂教学低效因子”的摸底调查。
2.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对国内外该课题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解,对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作初步论证,形成立项报告与初步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7月)行动研究阶段: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先进行个案研究,再进行阶段性总结反思,然后在进行实验总结。
1.根据前期的课堂调研与分析,根据自身存在的迫切的主要的问题,确立一个行动研究突破口进行研究。
2.根据确立的优化策略,开展课堂教学行动研究。
3.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作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作好阶段性总结,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与发展,作出相应的研究调整与改进。各实验老师以随笔的方式及时记录实验中遇到的困惑或取得的成绩。
4.撰写课题中期报告。
阶段成果有教学随笔、研究日志、专题论文等 第三阶段(2010年9月-2011年7月)总结结题阶段 1.对课题研究和开展的工作进行系统反思,整理和升华。2.写出研究总结报告。
3.整理课题研究期间在实验中取得的原始资料和相关成果,接受专家评估。请上级课题主管部门进行课题成果鉴定。
阶段成果有研究课例、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等
(二)研究方法 当前,语文教学中默读“屡屡缺席”的现象失衡,默读的回归才能实现“动”与“静”的平衡,“感知”与“内化”的和谐,“欣赏”与“感悟”的共生„„语文课堂有了这种辨证的统一,才是理想的课堂。如何落实默读呢?
1、明确训练要求
小学低年级以朗读训练为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读训练。默读训练有以下三方面的要求:①默读技巧方面,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②默读理解方面,要求边读书边思考,能理解文章的词句、思想内容与表达方法。③默读速度方面,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加快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要按以上要求,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2、提供默读条件
默读是需要条件的。这条件就是:一给时间,二给问题。
这说起来很简单,落实下来却很不容易。默读是需要时间的。默读一篇课文,一般要三五分钟。如果要边读边查,边读边思,边读边画,真正做到自悟自得,那就要若干个三五分钟。学生默读课文,是教学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课堂的讲解、问答、议论、竞赛等,不过是一种过场而已。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体会,去揣摩,这是一种最简单易行也是最有效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或者说,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基础。一堂语文课,应该形成有静有动、动静搭配这样一个组合过程。先静──默默读思,再动──或书声琅琅,或议论纷纷。一堂课的静与动,在时间上要合理分配,不可顾此失彼。默读要提供问题情境,教师要在问题设计上多下功夫。如教《祁黄羊》一文,我只提了一个问题:“你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呢?”整堂课,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读、思、议,收益颇丰。在教《生命的壮歌》中的《蚁国英雄》一文,只提了一个问题让学生默读:“为什么外层的蚂蚁被称为蚁国英雄?”一个问题贯穿全课,学生学得有声有色。有怎样的教学思想,就会设计怎样的问题情境。老想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就会设计出一大堆挤牙膏式的问题;如果心中有学生这个主体,那么问题自然会是开放式的。这种开放式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在默读中自悟自得。
3、尊重学生感受
默读同样一篇作品,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默读不光是了解作品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它还能唤起读者独特的联想、体验、认知。默读的过程,是对作品的艺术再创造,带有浓厚的阅读主体的个性色彩。因而,学生的感受可能与作品的主旨不一样,可能与教参的分析不一样,可能与教师的备课结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不仅是正常现象,有时可能是一种创造的萌芽。学习《一路花香》一课,有的学生说:“好水罐体现了在身的价值,他骄傲是在在必得的。”学习《九色鹿》一课,有的学生说:“我也有可能像调达一样,为了生活不记恩情。”这些认识显然与作品的本意、与教参的分析、与教师的备课结论不一致,但确确实实是学生的独特感受,而且有合理的因素,含蕴着创造意识。对这样的独特感受,我们尤其要尊重、呵护,即使是一些不大正确的感受,也不要丢一个“错”字了事,而要耐心诱导,以理服人,并允许学生保留意见。
4、教给默读方法
默读,要讲究方法,要形成好的习惯。默读的基本方法和习惯有:①动眼不动嘴。凡是动嘴的默读不是真默读,而是“默朗读”,那是很难提高默读速度和默读质量的。②边读边想。学会在默读中思考,在默读中分析综合、质疑问难、欣赏评价,是促进默读深人的基本方法。③边读边画。“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提倡默读时动笔圈圈、点点、画画、写写,提高思考的质量。④“一目十行”。默读既要会精读,又要会速读。既要“咬文嚼字’”,又要“一目十行”。我们比较重视“咬文嚼字”,但却忽视“一目十行”。信息时代对速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平时的课外阅读也要有一定的速读,“一目十行”的功用已越来越显著,因此尤须予以重视。
在研究过过程中,默读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种:
(1)间读法。默读一篇文章,如遇到生字新词或不懂的句子,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就叫做间读。默读完一层或一段文章之后,需要想想它的主要意思,就要运用间读的方法。
(2)浏览法。通过粗略的默读,了解文章的大意,这就是浏览。一般在学完课文以后,在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时,就要运用这种方法。
(5)跳读法。在初步理解全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深入研究某些句段的含义和写作方法,就可以运用跳读法,集中精力默读重点句段。
(4)参阅法。文章中有些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段,默读时需要通过查阅字典、词典,参看有关书籍和资料,解决疑难问题,这就是参阅法。
(5)重读法。有些文章读了一遍以后,还不能领会意思,需要再读一遍或多遍,这就是重读。凡是要熟读和背诵的课文都可以运用重读法。
(6)品读法。文章中有些词句或段落含义深刻,能突出表现中心思想。默读时就要运用品读法,认真品味,反复推敲,真正弄懂弄通。
(7)勾画法。一边默读文章,一边运用各种符号,对生字新词、妙语佳句或重点段落进行勾画,作出标记。运用勾画法,有利于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8)批注法。默读时,随时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在书眉上或文章空白处,这就是批注法。如给课文列小标题,归纳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或者理解重点词、句、段的含义时,都可以运用批注法。默读是一种“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意境,是一种“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默契„„可以获得一种如饮甘醇,久而弥笃的味儿;一种萦绕心头而又妙不可言的味儿。“大音希声,大象希形”,一堂语文课,应该形成有静有动、动静搭配这样一个组合过程。静是一种体会,更是一种境界。苏轼说:“夫人之动,以静为主,神以静合,心以静充,志与静宁,虚以静明。”我们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去领略、思考和感悟。课堂只有多一些宁静的空间,才会有无声胜有声的精彩,才会变得更加美丽。
(三)、研究内容
小学阅读教学的关键,以读为本。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阅读能力也逐步进入高一级形式——默读。默读被人称之为“真接阅读”,它是训练的简化、深化,具有速度快、理解深、运用广的特点,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把发展默读的能力,看作阅读的基本目标,在进行默读训练时,首先在原有的默读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默读速度,学会看得快,想得快。看得快,是从一眼看一个字,一个词变为看一句或几句:想得快,指脑子跟着眼睛的扫视迅速思考,弄清看到的文字说的是什么。
学生经过一个阶段训练后,速度不断加快,同时还必须严格遵循默读的二个环节:
(一)、眼脑并用,讲读课文时,要提出明确要求,给学生一种阅读的导向,使他们顺着问题,有目有地去读,激起通过默读解决问题的愿望。如讲《麋鹿》这篇课文时,我提出麋鹿是什么样子的?它有哪些生活习性?它的传奇经历又是怎样?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快速默读,在读中思维。多数学生在读中能很快理出问题要点,而少数学生经过讨论点拨,也能领悟,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
(二)、手脑并用。阅读课文,默读是经常性的手段,如果同时辅助手的操作技能,便会使默读效果更好。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便是这个道理。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这一方法的运用,在默读训练中,指导学生边读边动手,画出文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字词,哪怕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标点符号,用来以加深理解,提高阅读水平。
“不动笔墨不读书。”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不懂的词语、问题在书上做好记号;在进一步剖析文章内容的默读时,学生应该针对一定的问题,仔细地、逐词逐句地、前后联系地默读课文,通过圈画批注,来静心研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几点:1.仔细阅读,你明白了什么?这是基础性的要求。2.仔细阅读,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这是体会性的要求。3.仔细阅读,你什么地方还不明白,产生了什么疑问?这是批判性、创新性的要求。也就是说,语文课堂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清静的环境,一个品尝的境地。学生在默读时动动笔,圈圈、划划、点点、写写,促使学生读思结合,动脑又动手。通过“圈画批注”来“潜心会文”。凭教师的分析讲解是达不到这个效果,靠小组合作也不能代替的。学生通过圈画批注,用笔耕耘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里,用心徜徉在文章的人文情感中。
我在教学《泉城》第一自然段时,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静下心来默读课文,圈画批注。用“——”划出表现泉城“泉水美、多样”的词语,用“~~~~~~”划出有关句子,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引导学生默读、思考、理解、感悟。有的学生从“白浪翻滚”“明珠散落”这些词体会到了泉城中泉水的形态美;有的从“洪大”、“低细”等词句体会到了泉水声音美。也有的学生对“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说道济南就会想到七十二泉,而不是其他的一些特点呢?”就这样,学生抓住“自然”体会到了济南泉水的有名。学生在默读时动动笔,圈圈、划划、点点、写写,促使学生读思结合,动脑又动手,提高了默读能力。
静思默读有助于释疑解难。默读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有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思考的需要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促进理解的深入。在教学《珍珠鸟》一文,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书上说‘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个问题确实是本文理解上的一个重点,教师采用了让学生默读感悟、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专心默读全文进行理解。于是,学生默默研读,他们神情专注,自主探究。默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初读时的疑问进行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作者为珍珠鸟编了一个很温暖、舒适的笼子。”有的说:“吊兰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有的说:“作者从来都不打扰它们。” „„
有了这一番默默的研读,才有学生这样精彩的表达!所以,遇到疑难处可能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让学生静下心来静思默想。通过反复默读,细细品位,引领他们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助于释疑解难,为学生深入感悟扬起风帆。教学过程着眼于学生的探究过程,着眼于学生对教师的“摆脱”,学生反而会进入“自主得之”的“忘师”境界。
默读有助于体会情感。我们苏教版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有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爱戴、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挚着,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手足之谊„„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在静静的读思中去体会。如《“生命桥”》的第三段:“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这一段的教学:先深情并茂地示范读了一遍,再让学生默默地读,静静地思,从这段文字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之后课堂出现了几分钟的沉默!在一片寂静中,孩子们的眼睛开始亮起来!尽管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教师和学生没有任何一个动作或者语言的交流,但可以断定的是在潜心文本、忘我入境的平静下,学生的纯真和善良的思绪在奔涌不息。他们已经体察到了这段文字的悲剧美:在意境中曾经如此脆弱而又伟大的生命„„“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是生命的希望,却又是以老羚羊的死亡为代价的。“那情景是何等地神圣”,猎人们也“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此时所有的语言都将显得苍白无力,只有学生那静静地体味。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默读”,更能让他们沉浸在文本中,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去“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被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深深的感动。默读不只是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有什么疑问,它还唤起了学生的独特联想、体验、认知,成为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带有浓厚的阅读主体的个性色彩。
六、研究的成果
多年相知路,多味别样情。通过一年的研究,我艰辛地付出着,也在不断成长着,不断收获着。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默读”,更能让他们沉浸在文本中,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去“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被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深深的感动。默读不只是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有什么疑问,它还唤起了学生的独特联想、体验、认知,成为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带有浓厚的阅读主体的个性色彩。
因为课堂上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安安静静地默读,认认真真地思考。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才能真正用心地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宁静才能致远,思考才能智慧!给学生一个默默读书的机会,一个静静思考的时空,使他们在“读”“思”并举,张弛有度的语文的课堂中激情四射,神思飞扬,让“默读”点亮我们的课堂!
从学生层面来说。一年的课堂教学实验,让学生收获很多,学生能运用默读方法去阅读文章,彰显自己的个性,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次有一次的与书本交流,与作家的情感碰撞,都让学生学到了属于自己的知识,每一次看见学生书本上的批注,我都很震撼,有对一段话的感悟,有对一组词的体会,有对一个字的深入思考,更有对一个标点符号的深入挖掘,这就是学生实践默读学习的成果。通过这一年的实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好转,最能体现研究成果的还是大量的展示课,多次的语文能力检测,全班的习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力的证明了默读方法的渗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从教师层面来说,通过默读教学能够转变观念。只有要求学生在默读中积极思考,边读边圈注,学生才能在默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才能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也只有这样,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阅读效能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如在学习于永正老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课上于老师紧紧扣住一个“恨”字,在四十分钟里多次引导学生有一定速度地默读课文,做批注,写出阅读时的想法,深入地感悟课文。给学生尽量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英法联军恨之入骨的情感,以及对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惋惜之情。默读中,学生的“静思”情景令人难忘。在此基础上的交际讨论,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整个课堂关注学生读文后的收获,可谓精彩至极。在实践中,我的课堂观念得到了改变,使得学生注重了默读方法的运用和默读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终身生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不是我们做老师的最终目的吗?“今天的教不就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吗?”
七、研究后的反思。
1、应不断学习理论,用更为先进的理念来指导研究与教学。
实事求是地讲,这课题所面对的是我周围语文教师都在面对的问题,怎样把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教会默读方法,怎样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任重而道远,因此,首先应该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把理论优先掌握在手中,为自己制订读书计划,应该认真执行,多读一些教育理论的经典作品。
2、缺少教科研方面专家的帮助与指导,让我深切感受到课题科研的底气不足,也衷心盼望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专家能多关注、指导乡村教师的个人课题的研究,力争在近几年能够使个人的教科研水平上个新台阶。
3、对于默读与朗读的有机结合还不够合理,过于偏向也会使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偏差,应正确合理的安排默读环节,使得课堂的质量达到最高点。
八、引用或参考的文献。《新课程标准》、《语文课程的新理念与阅读教学新策略》、《语文新课程百问》、《七彩语文教师论坛》、《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