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段学生数学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时间:2019-05-14 02:59: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二学段学生数学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二学段学生数学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第一篇:《第二学段学生数学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第二学段学生数学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庄海翔

一、问题的提出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自主”即 “自觉主动”。预习就是自觉主动的学习,是学生在正式课堂学习之前,为接受新知所做的一些必要的预备性学习与准备。只有认真预习,才能发现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才能发现疑点。把预习过程中的疑点提出来与同学交流,就是合作交流。对于更多的疑点,自己搞不清楚的,交由教师组织讨论,这也是合作学习。所以,预习能更好地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预习是贯彻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的需要。

预习也是发展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通过有效的预习,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堂高效的小学数学课不仅仅需要教师课前充分的准备,还需要学生课前有效的预习。让学生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新知识,并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获取新知的方式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预习是学习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因为如此,数学课的预习工作也就显示出了它的重要性。

预习,一般是在课前进行,所以学生自己的自觉性、主动性很重要,要养成学生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习惯”是一个人在较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一时难于改变的行为或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发展为个体的一种自动化学习行为倾向,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小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从研究学生的有效性预习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入手,不仅能抓住学生学会学习的最核心理念和最基础习惯,而且也能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新型的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指明前进的方向。

当前,有很多教师不注意数学学科的课前预习,还没有体会到课前预习的真正意义。因此,根本不安排学生学习新的概念,去预习新的理念,去发现新的规律。这样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学生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影响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及自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自学习惯养成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有:

1.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不能自觉、按时、有质量地完成作业;学生的预习作业完成情况较差;学习中,主动探究、获取知识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倾听他人的意见。

2.自主学习能力有待系统指导、帮助提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课堂上不善于发言,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个别学生对工具书的使用存在障碍;学生在自主搜集学习资料方面总体表现较差;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预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但有必要,而且势在必行,随着“三案六模块”教学模式在我市的深入开展,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有了极大提升,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明显变化,我们欣慰地感受到学生们带着已知探索未知的蓬勃热情,而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则势必将这热情点染为学生持久学习的激情与动力,正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自主预习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要从小抓起,因为“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自主预习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为教师,应从提高预习质量上入手,明确预习的要求,指导预习的方法,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强化预习这个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第二学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与学习能力,但是缺少了有效的指导,预习与学习之间缺少有价值的搭建,预习不能成其为预习。基于对教育实践的这些认识,我就数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第二学段学生数学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为课题。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状况

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从数学学习的角度来讲,“学会认知”就应包括学会自主预习。

近年来,欧美许多国家普通教育呈现的一种新趋势是: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实行流动学习群体。而在中国,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成长也成为一种共识,应运而生的教改实践亦如雨后春笋。许多教改实践也都证明,提倡自主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学生学习的潜能将能得到更好的开发。特别是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培养入手来研究少年儿童,也已开始受到国内教育界的关注,许多专家学者在多项相关研究中,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理念。

在20世纪90年代,山东杜郎口中学倡导“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江苏洋思中学创设试行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这些学校都将预习作为这个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事实证明了放手让学生先学是可行的,学生能自主试学,甚至可以学得很好。

长期以来,自主预习在语文学习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数学学习中,它的受重视程度较之语文实在是浅之又浅。从数学教师方面来看,对预习有着不同的认识:有的教师认为预习会使学生的思维定势局限于课本,课堂探索缺少了新奇感,而没有经过预习的课堂,更能闪现学生的思维火花,更能呈现出没有预约的精彩,所以不赞成预习;有的教师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提倡学生预习;也有的教师持中立态度。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了学生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所在,课堂的精彩来自学生更深更高层次的发展,也逐步认识到了自主预习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中,目标模糊,方向不明,“预习”变成了一种事实存在,却缺少意义的存在,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预习能力没有系统的方法。

连云港市施行“三案六模块”教学模式以来,“学案”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备受争议。数学“学

案”要体现的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去自主预习数学,怎样使之获得对课堂学习有利有效的准备的问题。数学“学案”应能够成为学生课堂数学学习的“汽油”,使之能有动力,有冲劲。实际教学中,数学“学案”的设计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线条过粗,学生操作没有了目标性;线条过细,课堂教学没有了延伸的空间„„数学“学案”的种种问题其实也映射着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自主预习的问题,我们应以学案为抓手,深入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习惯,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第二学段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具备自主预习的基础,但是主动性不足,同时这一阶段教师与家长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之第一学段也有所降低,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处于一个相对的弱化阶段。作为既有一定自主能力又不能完全自主的特殊学段,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本课题重点研究怎样利用“学案”,实现第二学段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有效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的研究将立足于第二学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为导向,在建构主义等相关教育理论的基础支撑之上进行研究工作。由了解第二学段学生特点为基础,从文献及案例研究入手,进行真实有效的问卷调查,分析案例与调查数据,审慎构建理论设想,于实践中不断调整修正,以期获得较为可行的实践经验加以推广。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我确立此课题进行研究和实践,其要达到的目标如下: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确定在第二学段数学教学中哪些地方、哪些内容适合采用自主预习的方式方法,分析在第二学段数学教学中,采用自主预习的方式对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及提升数学素养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改变学生被动预习的状态,力求在一学年的时间使实验班学生养成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自主预习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有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更要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个性化的、独特的思维品质。与此同时提高教师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和科研能力,促使教师对整个第二学段的数学知识体系有着整体上的把握与理解。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基于以上研究目标,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到课题试验中去实践与探索。

1.调查了解第二学段学生现状,包括认知、心理、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特点。

2.文献研究及案例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现状,确立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及突破点。

3.班级实验研究,取样实验班学生的相关原始数据,中期数据及实验后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4.调查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效果评估。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实验采取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教育科研方法,注重各种方法的相互协调与对比,开展形式多样的训练实践活动。

1.文献资料法:为了能使本课题顺利研究,通过查找有关的教育网站,研读新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书籍和相关的文献资料,来指导本次课题研究。此法作为课题研究前期的主要方法。通过收集、学习有关自主学习、预习的相关论著,明确课题的内涵,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及时分析、整理,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从而奠定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2.个案调查法:本课题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切入,通过解剖教学实践案例,对部分学生及教师进行跟踪调查,分析研究师生课堂教与学的行为,针对具体的案例,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并拟订具体的解决方案,积极探索学生将自主预习内化的途径、方法,形成师生鲜明的教和学的特色。此种方法作为课题研究中期的一种常规方法,以期获得较为具体的研究数据。

3.统计法:对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课堂提问,师生座谈等方式,对所得到的数据、资料加以统计和分析。作为课题研究后期的数据整理,此法必不可少。

4.经验总结法:对所有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序号

研究内容

时间划分

成果形式

第一阶段

理论学习,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准备,构建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设计方案,申报课题。2010年8月—2010年10月

开题报告

(4000字左右)

第二阶段

完成“对第二学段学生数学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内涵外延研究。

2010年10月—2010年11月

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

调查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现状。了解教师自身对自主预习习惯的认识与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了解学生在不同的知识领域和不同学习阶段对自主预习的理解与具体实施情况。

2010年12月

调查报告(4000字)

第四阶段

探索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催生学生建构积极有效的自主预习策略和教学载体。寻求在课堂教学、教材使用、习题讲练、教学评价等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和不同学习阶段有机渗透自主预习的意识与行动。

2010年12月—2011年3月

论文

第五阶段

收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接受课题鉴定

2011年4月

结题报告(5000字左右)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形式

显性成果:

1.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2.研究笔记:部分教师、学生访谈录及本人感悟。

3.相关论文:发表相关论文一篇。

4.结题报告:60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一篇。

隐形成果:

1.形成较为具体的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策略。

2.具备操作性较强的推广方法。

参考文献:王拥学.谈预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河北教育综合版,2009(9)张永凤.预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中国校园文学教研版,2009(7)马俊艳.培养预习好习惯 自主高效见成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09(11)乔凤羽.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初探.四平教育,2008(1)郑雪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预习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鹿鸣小学门户网,2009(9)张亚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预习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崇明教学研训网,2007(11)赵忠禄.谈有效预习.赵忠禄老师网校Office,2010(5)李文菲.关于高中生如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研究的文献综述.搜狐博客研究学习天地,2009(12)

第二篇: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范文

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许多老师认为小学生预习并不重要,等上了初中再学预习不晚,其实不然。任何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开始抓起,“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翻读一下科学文化界的名人传略,就会明白,他们所建造的科学文化大厦的根基都无一例外地坐落在小学时养成的自学习惯上,而课前预习就是自

学之树的萌芽。

课文学习前,学生已经把生字生词、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所使用的写作方法等等,预习得清清楚楚;上课时老师就不用很费劲地去讲那些学生已经明白和掌握的内容,只和学生讨论一些他们理解不深和不能理解的问题就可以了。这样老师就可以留出大量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来做一些拓展方面的工作。比如,引导学生读一些优秀的文学名篇,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为学生将来热爱文学艺术和从事文学创作埋下饱满的种子。这样的课堂教师看着没有费很大的劲儿,非常轻松;但这是一种内紧外松,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课堂的容量是很大的,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最有效的充实。教师动了,学生动了,课讲活了,知识也就动起来,成了行动自如的源头活水。今日的源头活水明天就会成为浩潮的江河,一旦在江河上乘风破浪划浆行船,知识也就顺利转化成了能力。

具体说,预习的好处有四点。

1、预习可以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有些学生学习差的根源是上课因听不懂而赶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而听不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新课时所需要运用的旧知识不会或遗忘了,由此造成了头脑中知识序列的中断。预习则能有效地接续这个“中断”,提高听课效率。

2、预习可以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由于预习时间有限,学生总会有一些不懂的问题,等着上课来解决。有了问题听课自然就有了重点,目的性和针对性强了,注意力就更容易集中。

3、预习可以记笔记。经过预习以后,学生对老师的讲课、板书内容能迅速做出判断:哪些出自课本,哪些内容是老师补充的。从而在听课和记笔记时,就能知道重点,决定取舍,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

4、预习可以发展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只有在自学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预习是学生首次独立地接触新课文,在预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练习、自己检验等阶段。久而久之,自学的能力就形成和提高了。

教师布置预习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低年级学生刚接触预习时,可在课堂上引导进行。布置他们查字典,自学生字词,体会难懂的句子,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等学生有了初步的预习习惯以后,预习就可以放在课外了。可以要求学生在朗读或默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这种预习,从学生学习了查字典以后就可以开始,到中年级进一步提高预习要求;但也只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预习,不宜把预习的要求提得过高。到了高年级,随着小学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不断加强,预习要求还应该有所提高。除了查字典、了解词句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外,应当把重点放在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思路,领会内在的思想感情上。学生要把发现的问题记下来,按时交给老师,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预习水平的高低,跟教师的指导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如果不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学生预习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会影响学生预习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力争作到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彼此相长,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培养,是学生更有信心地走入课堂有效途径,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即:(1)、如果预习得法,课堂教学的方法加以改进,课堂教学会更精彩。(2)、有了预习,更能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体现真正的教学民主。(3)、预习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起来,使课堂上的交流充分、深刻起来。(4)、学生经过预习,课堂上能够积极表现自己,就会越来越自信。

(5)、学生经过预习,课堂上讲到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时,他们就更能专心听讲,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老师们:

我校课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是经xx县教研室所批准的县级立项课题,经过xx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的精心筹备,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本课题研究组向大家宣读本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无论从教师的角色转变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我们的步伐还迈得不大,学生还没有真正摆脱束缚和禁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有的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减弱。有的教师还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迫使教师和学生陷入繁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全面发展。在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探索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很有实在意义的一件事,但这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的研究,可以说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我校学情的需要。希望通过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实现学生两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和由传授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

二、课题研究的任务及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继承并运用这些研究成果,探索并研究如何培养我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整合。

因此,我们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学习和继承的基础,期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力求探索出构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有机统一的教与学的模式和与之相应的评价模式,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以此指导我校的常规教学活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研究对象:1——6年级学生

三、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借鉴国内外与自主学习相关的研究成果,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为: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切实转变学生应试学习状态下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转变教师教育状态下的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所研究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指在主体学习理论支持下,以规范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活动以及课后巩固落实等方式为切入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了解新的学习理念的基础上,通过自身能力高质量地完成上述任务,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主动地学会相关的知识,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最终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四、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自

2019年

3月开始启动,规划到

2016年7月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2019年

3月-2019

年7月)规划设计阶段。

选择研究方向,由张宏组建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上级部门审批、立项。

第二阶段:(2019年

月-2020

年7月)课题实施阶段

现对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通过理论学习让教师们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对师生双方的意义以及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然后通过研讨、交流会、谈心会等方式使全体教师达成共识。

具体工作如下:1、对实验老师进行培训学习。使教师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老师们投入课题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提高课题研究的能力与水平。2、教师对学生们进行思想工作和具体的学法指导。比如

围绕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这种方式开展课前预习,如何巩固所学内容,如何完成作业,如何制订自主学习计划,如何复习等等,这一切是我们所有任课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开展此项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

第三阶段:(2020

月-2016

月)结题阶段

研究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全面展开研究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并将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送交县教研室,申请鉴定。窗体顶端窗体底端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加强课题的组织领导工作。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教务处和教科室负责组织实施。通过实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理想课堂”活动,促进老师们围绕各自的教学实践展开有效研究,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方式,改变作业布置方式、授课方式以及评价方式,通过授课方式的改变影响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措施,进行落实,从而寻找到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2、研究计划的具体落实。将研究方案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定出每阶段的分步目标,对所有应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全体教师要围绕教学工作,把课堂改革作为研究资源,发现常态教学环境下自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结合课题研究撰写教学案例、课堂叙事、课堂实录等教育随笔,呈现研究成果。然后各教研组以此为基础制订教研组课题实施计划,负责具体管理本组成员的课题研究过程。每学期两次(期中、期末)填写小课题研究过程资料,并于期末时提交阶段性课题总结,最后由各负责人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3、组织培训研究人员。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

4、对当前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行现状调查。制定问卷调查和访谈计划,与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紧密配合,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调查环境,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度、可信度和客观性与真实性。

5、对培养学生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方法进行研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题研究人员要深入课堂,参加班级活动,组织好交流、讨论,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

6、课题研究成员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课题研究会,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

7、制定研究工作制度,包括科研课题研究目标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专业学习制度、经费投入、使用与管理制度、成果处理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制定对课题主研人员的考核激励措施。

8、增强成果意识。课题研究人员一定要认真总结在课题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案例或教育叙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论文。

七、成立课题实施研究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第五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冠山联校前社学校

各位领导、老师们:

我校课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是经平定县教研室所批准的县级立项课题,经过冠山联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的精心筹备,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本课题研究组向大家宣读本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无论从教师的角色转变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我们的步伐还迈得不大,学生还没有真正摆脱束缚和禁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有的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减弱。有的教师还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迫使教师和学生陷入繁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和学生全面发展。在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探索研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很有实在意义的一件事,但这需要一个系统全面的研究,可以说开展此项课题研究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我校学情的需要。希望通过开展此课题的研究,实现学生两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即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和由传授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

二、课题研究的任务及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继承并运用这些研究成果,探索并研究如何培养我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整合。因此,我们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学习和继承的基础,期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力求探索出构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有机统一的教与学的模式和与之相应的评价模式,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形成一个完整体系,以此指导我校的常规教学活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研究对象:1——6年级学生

三、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借鉴国内外与自主学习相关的研究成果,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为: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切实转变学生应试学习状态下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转变教师教育状态下的填鸭式的灌输式教学。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所研究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指在主体学习理论支持下,以规范学生课前预习、课堂活动以及课后巩固落实等方式为切入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了解新的学习理念的基础上,通过自身能力高质量地完成上述任务,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主动地学会相关的知识,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最终形成终身学习能力。

四、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自 2013年 3月开始启动,规划到 2016年7月完成,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2013年 3月-2013 年7月)规划设计阶段。

选择研究方向,由张宏组建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报上级部门审批、立项。

第二阶段:(2013年 9 月-2015 年7月)课题实施阶段

现对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总结:通过理论学习让教师们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对师生双方的意义以及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然后通过研讨、交流会、谈心会等方式使全体教师达成共识。

具体工作如下:

1、对实验老师进行培训学习。使教师认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激发老师们投入课题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提高课题研究的能力与水平。

2、教师对学生们进行思想工作和具体的学法指导。比如 围绕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这种方式开展课前预习,如何巩固所学内容,如何完成作业,如何制订自主学习计划,如

何复习等等,这一切是我们所有任课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开展此项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

第三阶段:(2015 年 9 月-2016 年 7 月)结题阶段

研究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收集有关资料,全面展开研究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并将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送交县教研室,申请鉴定。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加强课题的组织领导工作。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教务处和教科室负责组织实施。通过实施“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理想课堂”活动,促进老师们围绕各自的教学实践展开有效研究,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方式,改变作业布置方式、授课方式以及评价方式,通过授课方式的改变影响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措施,进行落实,从而寻找到一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2、研究计划的具体落实。将研究方案中的目标和任务细化,定出每阶段的分步目标,对所有应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全体教师要围绕教学工作,把课堂改革作为研究资源,发现常态教学环境下自己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结合课题研究撰写教学案例、课堂叙事、课堂实录等教育随笔,呈现研究成果。然后各教研组以此为基础制订教研组课题实施计划,负责具体管理本组成员的课题研究过程。每学期两次(期中、期末)填写小课题研究过程资料,并于期末时提交阶段性课题总结,最后由各负责人完成阶段性工作汇总。

3、组织培训研究人员。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知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

4、对当前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行现状调查。制定问卷调查和访谈计划,与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紧密配合,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调查环境,确保调查结果的有效度、可信度和客观性与真实性。

5、对培养学生良好自主学习习惯的方法进行研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题研究人员要深入课堂,参加班级活动,组织好交流、讨论,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

6、课题研究成员每学期至少进行两次课题研究会,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进

行阶段性总结和交流。

7、制定研究工作制度,包括科研课题研究目标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专业学习制度、经费投入、使用与管理制度、成果处理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制定对课题主研人员的考核激励措施。

8、增强成果意识。课题研究人员一定要认真总结在课题实验中的经验教训,撰写案例或教育叙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论文。

七、成立课题实施研究领导小组

组长: 王秀英

副组长: 张宏王瑞萍

成员 :晋素萍李庆华李月华

杜光琴赵佳佳晋敏

下载《第二学段学生数学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二学段学生数学自主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 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在上课前对所要学习知识初步了解,并及时复习学习新知识所要运用的相关知识,这是学生经历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质疑的有效学习过程,......

    学生预习习惯培养要求

    学生预习习惯培养要求 2009年12月29日 07:34:09 来源:汝南县第一初级中学【字体:大 中 小】 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学生自学能力高低的重要......

    学生预习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的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北安市二井镇自民学校 刘金良《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的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北安市二井镇自民学校刘金良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意识及数学应用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数学意识及数学应用习惯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现实背景 我国数学教育的现状存在着严重问题,忽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经过调查发现在......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开题报告及 实施方案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课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是我市教科所批准的立项课题,经过有关领导专家的悉心......

    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和能力的研究小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和能力的研究小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 2010-12-15 16:13:00 | By: 留兰 ]推荐 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和能力的研究 小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古......

    怎样培养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的习惯

    怎样培养高年级学生数学预习的习惯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回顾旧知,为新知的探究做好准备;通过预......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预习习惯(最终五篇)

    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预习习惯 城关镇中心小学 刘艳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作为学习过程的起始阶段,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