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的游戏化(推荐)

时间:2019-05-13 04:1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音乐教育的游戏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音乐教育的游戏化(推荐)》。

第一篇:浅谈音乐教育的游戏化(推荐)

浅谈音乐教育的游戏化

杨惠琳

05-13班 2005421075 摘要 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音乐活动对幼儿的生活、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音乐教育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对音乐美的敏感性,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成长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不仅仅让孩子掌握一些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活动使幼儿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换句话说,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首先是一种以音乐为手段来进行的人的基本素质教育.是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 音乐教育

游戏化 思考

过去传统的歌曲教学是教师凭个人经验进行传授,以幼儿的模仿为主,为达到预期目标而做短期的强化训练,忽视了幼儿个体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多方创造条件, 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时间与机会,让幼儿与环境、与同伴、与老师等之间进行多维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努力去发现,探索新知,学习新知,同时也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幼儿音乐活动游戏化

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游戏。我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在游戏中,幼儿模仿各类人物、动物及各种事物,使好奇心得到满足兴趣得到发展,身心愉快,然而,由于受自身认识能力,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幼儿自发的游戏往往是简单的、盲目的,只有在教师及成人的正确引导下,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现代教育研究科学表明,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化,可以使儿童具有更高的求知欲,更敏锐的观察力,更丰富的想象力和更坚韧的意志力,而一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智慧,没有灵感。游戏化不仅体现在音乐游戏这样的特殊成分,而且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多采、具有游戏化和类似游戏的特征,是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自觉自愿地,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一)内容的游戏性。

1、内容上,我们会多样一些。每个小的音乐活动都有各种音乐素质和能力训练的小游戏,简单而且易使用。

2、活动的内容设计情节化,趣味化,使幼儿对每个音乐活动的角色感兴趣,不自觉地被吸引到其中,得到训练。

3、发声练习也要做到游戏化。每节教育活动唱歌之前用各种小游戏活动做简短的模式发生声练习,训练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如让幼儿模仿各种车辆或小动物的声音。

(二)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自由性。

幼儿在这种多样感受活动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感受了音乐,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幼儿一直高兴的在用心地听、看、并情不自禁地跟着学唱,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这就是音乐所富有的情感性和形象性的艺术特征。将音乐学习与幼儿的活动融为一体,使幼儿能自觉地去听,去唱,去动,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使学习过程轻松愉快,而且具有培养高层次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长时效应。

(三)教学方法的游戏性。

1、玩中学。在音乐游戏《卷炮仗》中,幼儿在玩中学会了音乐游戏,又学会了歌曲,通过教师示范用纸卷炮仗,到幼儿用身体动作“卷炮仗”到最后师幼探究游戏规则,这种边玩边学的教学方法,使幼儿玩的高兴,对游戏规则记忆也比较深刻。

2、灵活,正确地使用示范方法:示范法对老师来说是示范,对幼儿来说是模仿。幼儿有好模仿的天性和本能,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提供正确的、熟练、富有表情、能正确体现作品音乐形象的示范,供幼儿模仿,在音乐活动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法,但不能只让幼儿单纯模仿,排除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因为每一个幼儿都是具有与众不同想象空间,都有不同创造的需求,更不能排除幼儿的自主能动性以及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创新能力。

音乐活动的游戏化,使幼儿喜欢上音乐课,并愉快的投身于活动中,从中得到发展。也使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更得心应手,效率更高了!教师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幼儿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不仅是使幼儿逐步认识音乐,把握音乐,养成对音乐的积极态度的过程,更使幼儿获得身体、语言、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如何才能让幼儿做到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呢?

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音乐活动条件

幼儿园对幼儿的音乐方面的培养就在于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老师组织的活动中和自发地进行音乐活动,并且能够创造性的进行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作。

<一> 物质条件

1、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音乐活动氛围

首先应根据各班幼儿年龄段的特点设置音乐角,选择幼儿喜欢的音乐,将各种打击乐器等放在区角中,让幼儿能够自主地拿取,自由表现。如:可为大中班幼儿准备些节奏图,将这些节奏图放在区角中,在幼儿会拍这些节奏的基础上又可引导幼儿用身体的某个部分或各种乐器把节奏图上的节奏表现出来。在区角活动时,幼儿就会有兴趣,主动地参与活动.同时,在幼儿吃饭之前,和睡觉醒来以后,我们也可放一些轻松、安静的音乐,让幼儿能够在一个较宁静的音乐氛围中进行活动。

2、选择适当的音乐教育的内容

首先,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最好能为幼儿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如比较有趣的,比较激昂的或创作歌词弹性较大的。其次,要考虑到音乐的难易程度,也就是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选择教材。如果选择的教材太难,幼儿学习困难,就会失去参与活动的自信心和兴趣;反之,幼儿如果一学就会,也会感到没劲。所以,我们选择的教材最好是具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幼儿的努力还是能够达到目标的。<二>心理条件

1、给幼儿留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使幼儿能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在幼儿已学会一定的唱歌基础和技能,老师就应该给孩子一个创作的空间,给幼儿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幼儿大胆地去创作歌词以及肢体动作,表现好的及时给予表扬也可以让其他的幼儿学习,模仿等。

三、“游戏化的渗入”是活动开展的主心轴。

教学中边唱歌边游戏是激发幼儿音乐欲望的有效途径之一。幼儿园的孩子,天生好玩好动、托班的孩子更是不喜欢静坐很长时间的活动,这样很容易让他们厌烦、产生烦躁的情绪,注意力被迁移。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往往是喜欢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所以,要提高音乐活动的质量,就应根据孩子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音乐学习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把自己听的、看的、想的通过唱歌、表演、游戏等形式演绎出来,从而把孩子从座位上解放出来,让她们动口、动手、动脚、动脑,在音乐世界里蹦蹦跳跳、轻轻松松的获得知识、技能,受到美的熏陶。

(一)游戏的渗透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但它都具有暗藏规则的特点,无形中要求,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个别行为,从而体验到游戏带来的愉悦!针对托班年龄的特点,游戏的规则不能制定得过多、过难。这肯定是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的,他

们的自我表现欲望很强,都想独占鳌头,显示自己很能干!那要求是否提的过难了!在这样的讨论中,让我感知游戏不是随便想象就可以草率开展的,我们在五大领域的各科活动中都需要游戏的渗入,虽然游戏有着它本质的特点和作用,但一定要紧密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近期发展特点。

(二)有趣的游戏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玩耍需求,而且还可以让幼儿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在开展的“小小蛋儿把门开”音乐活动之前,我们用KT板制作了一个很大的蛋模型,活动中,邀请所有的宝宝躲在后面,体验从蛋壳中钻出来的愉快心情。班上的嘟嘟竟然对这样的游戏倍感兴趣,他钻出来竟然舍不得离开,又返回到蛋壳后面,反复重复这样的动作,他的举动还带动了全班的孩子跟学,有趣极了!我能从他们的行为上,感受到他们获得的快乐。其实他们不仅在当日的活动中体验到了快乐,他们还把这样的快乐带回了家。在与家长平日交谈中,很多家长提到自己的孩子回到家,有时会边玩玩具边情不自禁地演唱幼儿园的歌曲;有时还会创编歌词演唱,有的孩子竟然将唱歌作为自己睡前必做的一门功课,要唱够了才肯入睡;有的孩子即使还不完全记得歌词,也能啦啦啦得把整首歌曲调子哼唱出来;还有的孩子早上一醒来,就会躺在床上唱两三首歌曲才肯起床。

四、在游戏化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讲究技巧的训练,还 应引导幼儿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思想、理解、创造。1.用音乐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理念等创造性情感特征。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既对幼儿进行了审美教育,又培养了幼儿音乐兴趣,还促成了幼儿表现欲望。对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的感受,能够行之有效地在提高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创造性情感特征。幼儿在欣赏有关动物的歌曲(如《小小乌龟上山坡》)时,每一段音乐都能使他们联想到某种动物并表现出来,如徐缓的音乐代表乌龟、欢快的音乐代表兔子、深沉的音乐代表大象、优美的音

乐代表天鹅,等等。

2.用音乐塑造幼儿性格,形成其自主性、有恒性、独创性、灵活性等创造性人格特征。

对音乐的学习,通过绘画、语言、歌舞、演奏等形式把理解与感受,创造性地表现出来。教师对幼儿的创造与表现要及时地加以鼓励和支持,不断提高幼儿对美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如进行大班歌曲《大树妈妈》教学活动时,一边结合歌词想像大树与小鸟等优美画面,一边引导幼儿联想妈妈对他们的博大关爱,教师积极发挥主导性作用,调动幼儿的思维和想像,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

情感,同时指导他们通过绘画把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描画出来,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线条,代表着幼儿思维中不同的物体,启发他们的形象思

3.用音乐提升幼儿素质,训练其创新性、模仿性、想像性、趣味性、童真性等创造性动作技能。

轻松明快的音乐能够很好地调动幼儿的创新思维,开掘深层的创造潜能。如欣赏《摇篮曲》,可以借助图片,反映幼儿、小猫、小狗睡觉的姿态,引导幼儿观察歌中的不同对象的睡觉方式,启发他们用身体去表现事物的睡觉姿式,通过这种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创编动作,还可以激发他们发挥丰富的想像力想像月亮、星星睡觉的样子。经常性地培养幼儿这种参与意识,正确树立和突出幼儿在音乐教室中的主体地位,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欢乐的音乐氛围,有效地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性、表现力和想像力,使他们的思维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得以发展。

五、音乐活动的游戏化对幼儿的作用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基本能力,观察力是智力的基础,观察力强的幼儿就能获得丰富的素材,获得真实的感觉和认识。比如老师在组织幼儿玩“抢椅子”的音乐游戏时,可提醒幼儿观察:为什么总有一个小朋友没有抢到椅子呢?幼儿通过观察及点数椅子与人数从中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小朋友的人数总是比椅子多一个。这样使孩子逐渐养成做事动脑筋的习惯,有利于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从而使求知欲也更加旺盛。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因此,我们在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从而把孩子培养成富有想象,富有创造的人。在角色扮演的音乐游戏活动中,幼儿常用“假装”“好比”“好象”等词来表示想象的事物,把自己想象成所“假装”的人物,模仿所想象的角色来行动,并尽最大的努力装的更像,甚至还要把自己想象的东西补充进来,使之更完美,并根据游戏的需要,改变物品的用途。如把地板当作“大海”,把椅子当作“汽车”等等。如玩“小小飞行员”的游戏,可让孩子想想,还有什么样的玩法?飞机起飞时是怎样飞?下降时又是怎样下降?创造条件让孩子去想象。当孩子在头脑中想想出一种新形象时,应帮助孩子通过有效的形式把完整的形象表达出来。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呼吁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认为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创造的能力。我们发现了儿童有

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自选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佳手段之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情感爱好,自由选择活动材料和内容,当他们在游戏中产生一些稀奇古怪超越客观现实的想法时,老师千万不要用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或盲目否定,而应积极地捕捉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科学的引导,为孩子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气氛,使他们能够大胆想象,自由思索,并以极大的热情去尝试新思路,新模式,使这种创造力得以升华。

4、培养和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小班的一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性情比较孤僻,见到陌生面孔的人就显得很腼腆,很难跟不熟悉的小朋友相处和玩耍。游戏是幼儿通向真实世界的桥梁,老师可以通过表演游戏和角色游戏来改变幼儿的这种状态。例如:让小班的幼儿表演《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刚开始表演时,可邀请全班幼儿一起上台来表演,只要求他们大胆地表现出小动物走路的动作及之间的对话,然后趁机对那些腼腆的幼儿进行鼓励表扬,增强自信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加到表演中去。中大班的幼儿通过玩“医院”、“餐厅”、“小熊请客”等游戏,让幼儿共同商定主题,制定规则,互相影响,互相监督,这样,不但加强了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还有利于克服不良倾向,培养合作精神。对个别幼儿、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引导,从而也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5、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有助于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

我们经常发现刚入园的幼儿听到轻快的音乐就踏着节拍身体自由地摆动,和小朋友在一起时也喜欢手拉手边唱歌边走边跳,听到老师弹奏演唱就愉快地围在身边拍手哼唱等。而音乐游戏则能将幼儿这些自发的动作逐步转变成较完善的、和谐的、协调的动作,使幼儿在反复表现这些动作的过程中获得快感。由于音乐游戏更多的时候是以集体的形式进行的,当幼儿和老师、同伴一起地唱歌、跳舞时觉得特别开心,帮助幼儿和老师及其他小朋友熟悉和亲热起来,消除紧张感和陌生感,使幼儿在充满乐趣的音乐游戏中自由兴地活动,培养乐观的情绪。

6、培养幼儿参加游戏的习惯和能力。

刚开始集体生活的幼儿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参加游戏的目的性不强,心理特征带有明显的随意性,而有趣的音乐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参加集体游戏的兴趣,吸引着他们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如在小班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拉个圆圈走走》,开始时,有部分幼儿由于没有参与集体游戏的习惯,缺乏兴趣,坐着不动,但看到同伴们和老师又唱又跳,玩得这么开心,也就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自愿地跑过来拉着手边走边唱起来。在此基础上可启发他们:“我们还可以拉个圆圈干什么呢?”“可以跑跑、跳跳、踢踢„„。”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兴致勃

勃地创造出新的歌词和动作,玩得更有趣味了。教师可以采用改编歌词、增加游戏的情节和人物、小朋友轮换唱歌等方法,通过游戏,帮助幼儿按照游戏的方法加上自己的创造,插入有趣的唱歌和有节奏感的动作,在愉快地反复地进行游玩的过程中培养幼儿进行集体游戏的习惯和能力。

其实,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只有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游戏形式,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才能使他们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全面、健康地发展。音乐活动的游戏化,使幼儿喜欢上音乐课,并愉快的投身于活动中,从中得到发展。也使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更得心应手,效率更高了!教师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幼儿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教幼儿学习音乐的过程,不仅是使幼儿逐步认识音乐,把握音乐,养成对音乐的积极态度的过程,更使幼儿获得身体、语言、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全面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儿童教育论坛

鲁北工业园实验学校

霍东梅 快乐月亮船 佚名

第二篇:浅谈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形式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形式

摘 要: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包括唱、跳、演奏,它的手段应该趋于综合,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真正得到艺术享受,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其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而促进幼儿音乐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形式

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游戏化不仅体现在音乐游戏这样特殊的成分,而且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具有游戏和类似游戏的特征,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中去感知音乐。

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进行的游戏活动

1.边玩边学,寓学习于游戏玩耍之中

一切活动从感受入手,先感受再学习,边感受边学习,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如学习歌曲《滑滑梯》时,提问幼儿:“玩滑滑梯时什么时候最开心?”幼儿:“滑下时最开心。”于是老师弹出节奏5176―5654―3523―1―,幼儿边玩边唱,演唱的欢快活泼,很有感情,而且很自然的唱出了附点音符的重音。

再如,学习歌曲《小猫》时,让幼儿边感受边学,并采用和实物小猫(在笼子里)边玩边唱的方法,幼儿学习兴趣极浓,注意力非常集中,在愉快的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况下很快地用自然、连贯好听的声音唱准了曲调,并在第四、第八小节的地方和谐的配上了“喵!喵!喵!”的猫叫声,唱的好听极了,时时听到幼儿的欢笑声,整个音乐活动自始至终沉浸在欢乐之中。

2.举办小小音乐会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最基本的活动,因此,每隔一段时间举办一次小小音乐会,幼儿凭票自由入座,像真的看演出一样轻松愉快。从节目主持到演员表演,全由幼儿自愿报名,幼儿把自己在电视上看到的,听到的编出来演给大家,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没有任何负担,寓学习于游戏之中。另外,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积极地参加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促进音乐能力的发展,也培养了幼儿的兴趣爱好,锻炼了胆量。以游戏形式构成了“音乐会”像“催化剂”一样促使幼儿去表演,创作、探索,并能激发幼儿的表演愿望。

3.音乐欣赏后用游戏化巩固对作品的感受

幼儿的音乐欣赏过程,首先是从音响感受开始,获得情绪体验,引起联想、想象、达到理解内容,然后联系生活经验和认识能力,并通过动作来感受音乐。如,幼儿欣赏过《快乐的小厨师》后,把旋律改编成适合幼儿动作的简单旋律,并结合小厨师的工作为幼儿编语言节奏,全体幼儿扮演小厨师,边听音乐、边朗诵歌词,并自编动作,个个像小厨师在真的切菜、做饭一样。快乐的韵律活动促使幼儿注意倾听音乐,使自己的动作符合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等,这就使幼儿获得的音乐感受更加丰富。

4.复习歌曲的形式多样化

幼儿对音乐理解、感受在掌握了相应的技巧后才能形成音乐表现力。幼儿好动,持久性差,容易喜新厌旧,所以要采用多种方法,用游戏化的方法进行练习。在复习歌曲时既有合唱、齐唱、领唱的训练;又有节奏、舞蹈的练习;还可以边听音乐,边歌边舞;歌曲联唱等形式。孩子们听着音乐拍着、跳着、敲着、打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高音、节奏、速度、力度,音乐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大家齐心合作,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与各学科相结合的游戏活动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讲:“……要将音乐同其他学科相结合,并渗透到儿童生活中去,使儿童无论在学习、劳动、游戏时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

幼儿在学习儿歌、故事时配上好听的音乐,一方面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另外,音乐能促进大脑右半球的活动,提高记忆效果。

寓品德教育于快乐的音乐活动之中,寓理于情,以情感人,音乐起到陶冶情感、净化心灵的作用。如歌曲《旅游》,通过演唱,巩固对蒙古族、维吾尔族的认识,培养了对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情感。用歌、舞、游戏的形式较系统的从爱幼儿园、爱同伴、爱集体、关心尊敬长辈、爱周围的人、爱劳动、诚实礼貌、保护环境等等方面萌发幼儿爱国主义情感。

三、日常活动中对幼儿倾听能力进行培养

周围环境中都充满着各种声音,如:鸟叫声、雨声、雷声、车辆声,人们的语言……这些声音是具体的,能直接感受到的,幼儿期是听觉训练的最佳时期,因此,要有意识地在一日生活中,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倾听活动室、卧室、旅游途中、回家路上及生活中的种种声音。四、一日生活中自发的音乐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自发的音乐活动是指一日生活中由幼儿自己组织和提出的音乐活动。幼儿对这种活动表现出特殊的兴趣与感情,能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提高能力,丰富幼儿生活,常常可以造成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因此,教师要随时把握幼儿想要唱、跳的情绪,顺着他们自然产生的音乐反映来开展活动。如:看到时装表演,教师因势利导,出示各种服装道具,和幼儿一起表演,挖掘幼儿的表演天赋,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石化幼教中心天鹅湖幼儿园)

第三篇:【二园】浅谈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

单位:龙山县第一幼儿园

姓名:姜琪琦 联系方式:***

【摘要】 幼儿思维活跃,将游戏渗透于幼儿音乐教育中,加强了他们的品德教育,更能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进行大胆的表演与创造,使得幼儿只要听见音乐,就会欢欣鼓舞,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

【关键字】 音乐教育 游戏化 幼儿

一、幼儿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程式化,欠缺灵活性

在长沙某公办幼儿园中班,一名老师开展音乐活动《狮子王》,开始部分含举动入室练声、复习等内容,基本部分是学习新内容,占课堂内容一大半,结束部分以动作性的活动,如律动音乐游戏、舞蹈等内容结教束,一堂课下来灵活性不足。这并不适合幼儿园,更不适合音乐教育,他们的教学活动是由导入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大块组成,强调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又比如在益阳某民办幼儿园耳熟能详的《娃哈哈》音乐课,由浅入深的编排很有科学性。但是,在这个班级情况很特殊,每个幼儿园的班级里面总会有来自各大城市的,同样还有农村的,这样的差异很可能使得他们从小接触的环境,生活的模式都会不一样,如果一站式进行,不随机应变、因材施教、灵活处理就会使教学脱离部分幼儿的现有生活,少了共鸣,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不够理想。

(二)教科书式传授,轻能力培养 在益阳某民办幼儿园蒙氏班大班,教师开展音乐活动《小鸟小鸟》时,教师出现了逐句教唱的现象,这样一来其结果是幼儿只会唱教师教过的歌,接着,老师开始示范,边唱边跳,没有给幼儿自主表现音乐的机会,这样一来,又会出现只会跳老师教过的舞。30分钟时间下来,大多时间都是在歌唱,拿着教材大量的教唱,只满足于教会幼儿这首歌曲,却忘记了将快乐与审美进行统一,幼儿的音乐能力无法得到高效的提高。

二、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意义

(一)对音乐素质能力有促进作用

一日生活都是以游戏为主,更何况音乐教育本就是有创造性的教学,更需将将音乐教育游戏化,让其主动愿意去感受美的熏陶,萌发感受美的情趣,更能享受音乐、表现音乐。

(二)增强创造力与表现力

音乐教育游戏化能够让幼儿自主发现和关注音乐,不是被动而单一的教学会让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加深,树立起自信心,日渐浓厚的喜爱会演变成行动

(三)促进幼儿发展社会性

中班《找朋友》这一音乐活动,课堂氛围自由,老师很好的把握的教与学的度,没有过分指导,幼儿们在歌唱中相互玩耍,也学会了交朋友的礼仪。

三、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策略

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班级幼儿的特点来选择适合该年龄段幼儿 的音乐,然后将音乐教育游戏化,还应该为幼儿营造良好音乐教学氛围,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把控教与学的度,避免过多插手指导。教学中,还必须把音乐同幼儿的日常,工作融为一体,我们教师还要尊重孩子们的音乐世界。

(一)寓学习于游戏玩耍之中

这就需要老师在选择活动教材时,考虑到教材的趣味性,让幼儿在学习当中能够体验到“玩耍”的感受,这样就能够使幼儿自主发现音乐并感知音乐继而能够让他们表现音乐,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这样一来,对于幼儿参加音乐活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游戏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的一部分,而音乐教育则可以利用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来将音乐教育游戏化,充分利用角色形象,构建充满童趣的情景,特别是在年龄偏小的幼儿身上更能体现。比如,小班音乐活动《两只小鸟》,教师创设了小鸟休息的地方大树、小鸟躲避大风的房子等,这样的游戏环境,让幼儿从一开始就置身于音乐作品当中,在优美的环境当中被感染,激发了快乐的情绪,接下来的活动就是“玩耍”和 “ 表演”了,在不知不觉当中实现美的熏陶,起到了烘托氛围,陶冶感情的作用。

(三)调动幼儿学习兴趣

当然,一堂好的活动,拥有了趣味性的教材和优美的游戏环境尚远远不够,还需调动起来幼儿的学习兴趣,有了这份“兴趣”,教师 便能轻松引导幼儿开启音乐大门,走进音乐世界。比如,大班音乐活动《胖厨师与小老鼠》,教师运用表演性游戏的游戏形式;小班音乐游戏《碰一碰》,教师运用辨音的小型游戏;大班音乐活动《天空树下的快乐》,教师运用竞赛性游戏的游戏形式;小班音乐活动《丁丁和当当》,教师运用情节性游戏的游戏形式,各种各样的游戏形式都能够很好的调动幼儿情绪,还比如运用猜谜、辨音、打击等小型游戏等等也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学习兴趣,使得教育意义更加深刻。

(四)精心设计游戏环节

一堂音乐课中有丰富多彩的游戏,幼儿更能接受。比如,益阳市某民办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木偶记》,全班所有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这首乐曲,这与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老师将游戏渗透于幼儿音乐教育中,以音乐的生动形象性陶冶幼儿内心,老师原创的蓝精灵和小木偶玩游戏的游戏让幼儿沉浸在快乐中,神秘的蓝精灵与小木偶的故事氛围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专注于音乐的改变,也专注于自己角色的改变,达到了教学目标。再比如,大班《机器人时代》,通过模仿小朋友喜爱的机器人和白胡子老爷爷,再通过命令和执行命令的游戏,在友好的情境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堂活动不单单是学习,而是自发的大胆想象与表现,发展了幼儿想象力,让幼儿真正成为了音乐教育游戏化的主人。

(五)尊重幼儿自发的音乐游戏活动

我们要以尊重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小朋友们的音乐世界,他们会表现初各种各样的音乐认知,他们自发的音乐游戏活动对于他们自己 来说,有着非常强烈的情感,为此兴趣也相对更加浓厚,所以,教师要灵活把握幼儿想要唱歌、跳舞的情绪,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顺着幼儿自然产生的音乐反应,来开展游戏活动,比如,看到电视里的巧虎的换衣时装世界,在进区域时,在表演区域的幼儿根据音乐伴奏开始自发地进行换衣show,教师把握时机,进行一堂即兴的教学,出示各种衣着道具,和幼儿一起参与表演,进行示范,音乐教育游戏化即能达成,我们还需不断发现孩子喜欢的,各种各样的游戏化方法来开展音乐活动。

四、结语

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可以让幼儿在一堂音乐教学活动中,真正得到艺术的享受,感受艺术的魅力,自觉自愿的去感受和感知音乐。实质上,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幼儿快乐,我们要采用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法,让幼儿在多种形式的游戏化教学中,快乐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淑琴.幼儿游戏化教育特技教师教案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37-67.[2]王秀萍.经验还原幼儿园音乐教学[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194-195.[3]张承茂.谈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潜能[J].中国音乐教育,1997,5.[4]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5]曹冰洁,李婷,幼儿园音乐教育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丁海东,学前游戏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第四篇:幼儿音乐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探究

幼儿音乐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探究

幼儿音乐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探究

单秀丽

(徐州开发区第一幼儿园,江苏徐州221001)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幼儿教育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音乐课程游戏化即任课教师有所计划地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授课。音乐课程游戏化使得音乐课程的授课能通过游戏的形式呈现,让幼儿在乐趣中学习、在玩乐中吸收知识。本文以幼儿音乐课程游戏化为切入点,对课程游戏化的论点深入剖析。

关键词:幼儿;音乐;课程;游戏

游戏,具体而言即人类与某些动物

共同享用的行为方式,反映着与之相应的社会现实生活。成年人和幼儿都会游之戏之,但游戏在成人与幼儿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赋予的意义、所起的作用皆有不同。游戏,于成年人而言是制度化的,是有所谓的游戏规则的;而于幼儿而言,游戏则是非制度化、没有所谓的规则束缚的,简单的快乐的即是游戏。

一、音乐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教育当中,音乐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而游戏化的音乐课程更是不可或缺的。音乐课程游戏化除了能开发幼儿音乐能力以外,对幼儿智商和情商的培养更是有所帮助。

(一)音乐课程游戏化能使幼儿愉快学习

喜好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幼儿与周遭环境互动的一般形式。作为幼儿的一般活动,游戏关系着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发展需要,并且,游戏也反映着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客观需求。音乐课程

游戏化,依照幼儿对游戏的一般需求,给幼儿的音乐学习创造多彩、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快乐地在游戏中认知音乐,深入感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音乐课程游戏化,应该以孩子本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观察孩子是否自由地学习音乐,是否尽情地展现他们的个性,以及是否快乐。成人应该设计可以满足孩子每种内在需要的环境,并剔除不利于成长的因素,寻找有助于幼儿成长的途径,发现并培养幼儿的潜能。利用音乐课程游戏化,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此外针对音乐课程内容的游戏性、组织形式的多样性等进行相关研究。

(二)音乐课程游戏化能开拓幼儿思维

幼儿园的音乐课程游戏化,是对幼儿大脑多方面开发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游戏化促使幼儿运用自己的肢体去认知音乐,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音乐,并在游戏的整个过程中去享受音乐。

音乐游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发性,符合幼儿学习音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由此,幼儿阶段是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有目的、有感情地聆听音乐是幼儿学习音乐的主要动机,在聆听中抓住音乐的相关信息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基础。许多幼儿在婴儿阶段即拥有敏锐的听力,且由于本能,幼儿也能对音乐快速做出反应,以此看来,音乐游戏对幼儿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由于幼儿喜欢玩动、遵从兴趣、思维具体形象,所以将音乐教育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则能与幼儿的学习、生活融为一体。音乐课程游戏化可以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挖掘幼儿的探索精神。幼儿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音乐任课教师应当了解幼儿学习音乐的心理动机,从而更好地去建设幼儿音乐学习的最佳心理结构。

当前,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的探索剖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现在的一些

幼儿园教学状况可以看出,音乐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音乐游戏的形式颇少,音乐课程与游戏之间的相关性甚少。

二、音乐课程游戏化的教学理念

音乐课程游戏化不单单只是一种游戏,它不仅包含了音乐游戏中的特殊因子,而且还包括了游戏的特征。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幼儿的音乐教学应该是有趣多彩的过程,结合游戏的趣味灵活,应能让儿童有足够的玩耍、娱乐和学习的时间。幼儿教育者应当全面了解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注重音乐游戏内容的趣味和形式的多样,以确保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位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都在关注和研究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增长。从幼儿到成人,每个不同年龄段都有独特的心理特征。现代音乐教育应该依据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征,设计与之相应的音乐教育内容和方式。

(一)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探究音乐课程内容游戏化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组织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采用合适的方法和组织形式去搭建幼儿音乐学习的最佳心理结构。使用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方式,使得幼儿在多样式的游戏化教学中,欢乐地认知音乐,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游戏中。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不单包含唱、跳、演奏等,它的教学渐趋多元化。例如:故事《毛毛虫和大公鸡》,讲述了大公鸡发现草地上的毛毛虫兴奋不已,想把它们当作美餐,聪明的毛毛虫想出一个办法恳求大公鸡把他们养肥了再吃。大公鸡把它们带回家,精心照顾它们,一段时间后的早晨发现毛毛虫不见了,原来毛毛虫变成蝴蝶飞走了,他的心情难过极了。大公鸡由原来的得意到最终的伤心。分析故事情节后我们可以把这段故事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篇章:遇见大公鸡;第二篇章:小青虫快长大;第三篇章:蚊子赶跑了;第四篇章:小青虫变蝴蝶。并

配以合适的音乐、角色表演、戏剧表演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来呈现这一故事情节。游戏化的音乐教学应该有感情丰富的语言、情节多层的故事配乐、充沛情感的音乐、美妙撩人的韵律、趣味百变的造型以及在音乐背景下各种新颖创新活动,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最大程度地感受音乐艺术的美妙,最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音乐艺术能力,增强音乐气质,为日后在音乐道路的发展起铺垫作用。

(二)游戏化的教学内容

幼儿园音乐教学内容中,音乐游戏所具备的游戏特征最为明显,但除此之外,唱歌、韵律活动、乐器演奏等方面也具备一定的游戏特征。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曲,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赋予相应的角色扮演、场景再现等使之具体表现歌曲的意境。还有一些较为常见的传统游戏歌曲“猜谜歌”、“手绢歌”、“跳格子歌”等,都可以采用各种游戏的形式,使孩子在欢快的游戏中展现

自己;在愉悦的游戏中增强音乐能力、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快乐的游戏中收获参与游戏的乐趣。

幼儿阶段是采用早期音乐教育的最佳阶段,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渗透于音乐教学的整个过程,有效地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和相关能力。在游戏化教学中要着重教学内容制作的情节化和意趣化。利用音乐教学游戏化形式,让幼儿学习音乐教学中所囊括的知识,达到音乐课程内容的游戏化。

(三)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正面的认知倾向和情感状态,是激发幼儿认知、思维和创造的内部驱动力。带着兴趣学习,幼儿能够较大限度地掌控自己的注意力,并且能够带着快乐情绪参与整个学习的过程。兴趣的产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一般是由某些外部因素刺激而来的。从这个观点看来,关于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则要予以重视。积极的音乐教育能够主动激发幼儿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性和对音乐游戏活动的兴趣。在兴趣培养方面,首先要提高幼儿教育者发现幼儿兴趣的能力,善于在活动中识别幼儿的兴趣所在。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大多健康的儿童无论是游戏散步或工作,他们本能地爱唱歌,表现出音乐的律动。”幼儿拥有学习音乐的潜力,而教师则要及时发现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保护好幼儿兴趣的萌芽并且给此幼芽营造适合成长的环境,使其安稳地成长。而教师对幼儿的教育并不仅仅是用理性去教授,也要用感性去带动,即是要用自己适当的情感和情绪表现方式去带动幼儿。另一方面,幼儿的注意力非常易于转移,也就表明,幼儿的兴趣一般都是暂时的、短暂的。如何让幼儿保持较为稳定的学习兴趣,这是培养幼儿兴趣的重中之重。在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游戏的手段,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转变为幼儿玩乐的高潮点,有效地刺激幼儿的学习兴趣。兴趣需要持续不断,若想让幼儿在愉悦中学习,教师则需要不断

地加强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培养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

音乐能力即对音乐各部分的认识和情感反应的综合能力,包含了识别音乐、音响、音色、节奏、旋律等能力以及音乐审美能力,在参与演唱、演奏、音乐创作等方面活动时,就需要音乐感、节奏感等能力的整体配合。由此观之,音乐能力是以音乐素质为基石,利用教育培养和实践活动为渠道,从而得以提升的能力。

音乐能力的开发提高需渗透在整个课程游戏化过程中。一日生活皆课程,在生活各环节我们都可以用音乐引领,例如:入厕、洗手可以播放欢快的音乐使幼儿随音乐做动作,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力;进餐时可以播放舒缓的钢琴曲,提升幼儿的欣赏能力;在午休环节可以播放摇篮曲,让幼儿伴随音乐入睡。幼儿的音乐能力一般会受到心理发展水平、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经验、音乐修养等方面的限制。因而,对幼儿

来言,利用听觉来感受音乐,并借以一定的想象力,能更好地去体验音乐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感情,从而更加地形象具体。

音乐教育可以全方面地开发幼儿的各种能力。而幼儿音乐能力的开辟最好是在幼儿成长过程的初期。研究所得:人的潜能是获得内在能力所必备的条件,因而,越靠近0岁,这种潜能就越大,内在能力也就越高,不过,随着人的成长,这种能力则会快速地消失。由此观之,幼儿教育者在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充分地开发幼儿的潜能,使之不被时间的推移而淹没,是幼儿教育者的工作职责。音乐课程游戏化则是幼儿教育者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的必要工具。

三、结语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是舞蹈的灵魂。音乐课程游戏化,着重幼儿在音乐节奏感方面的培养。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最佳的方法即是利用语言节奏、动作节奏和音乐节奏,加以与音乐本身密切地

糅合,最终得到视觉、听觉、触觉的综合感知,收获锐利的节奏感。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最好还能结合其他科目,比如:在幼儿学习歌曲或故事时,加上美妙的音乐及音响效果,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

第五篇: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有效策略运用

幼儿园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有效策略运用

摘 要: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音乐教育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对幼儿而言,音乐就是一种游戏,只有幼儿从音乐活动中获得愉快的体验,音乐才能成为幼儿的需要,并被幼儿接纳。

关键词: 音乐教育 游戏化 有效策略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还不能把音乐活动当做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审美创造活动,他们只是为了满足活动需要、因为自己喜欢才进行音乐活动。对幼儿而言,音乐就是一种游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幼儿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的世界中,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

音乐教育游戏化就是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只有幼儿从音乐活动中获得愉快的体验,音乐才能成为幼儿的需要,并且被幼儿接纳。游戏化的音乐教育是一种以幼儿为本的教育方式,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与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的美,享受大胆参与和自由表现的乐趣,并学习一些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音乐活动游戏化,让孩子乐不思蜀

游戏化体现在音乐教育的一切活动中,形式、方法、内容都比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使幼儿体验“玩”一样的感觉,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乐不思蜀。

1.活动内容丰富化,乐在动中。

根据幼儿好动的特点,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的思维和肢体都积极地运转。如在节奏创编活动中,用拍手、跺脚、拍肩膀,甚至可以拍小肚子、拍屁股表现节奏;在乐器编配中,拍手可以用什么乐器演奏、拍腿用什么乐器演奏等;还有乐器材料的选择,沙球可以用什么替代(饮料瓶灌小石子)?手鼓呢(小盘子和小勺子)?三角铁呢(啤酒瓶)?在音乐欣赏中,用体态律动表现音乐等,音乐活动不是单一地教授音乐知识和技能,而是让孩子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内容,全身心地在“玩”中表现自己,表现音乐。

2.活动组织多样化,乐在趣中。

音乐活动的形灵活而多样。根据幼儿好玩的特点,音乐活动要注意情趣性,要能激发幼儿兴趣。例如在《库企企》的音乐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感受曲风,表现音乐,我们设计了探寻宝藏的游戏。通过游戏,幼儿仿佛身临其境,骑着马儿,越过高山,跨越河流,历经千辛万苦,念着咒语找到宝藏。老师在游戏中只是一个“领路者”,给予幼儿情感上的满足,使幼儿自始至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情感状态之中。最后,找到宝藏,不但让幼儿感受了音乐的速度和风格,而且使幼儿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

3.表现形式多元化,乐在奇中。

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多元化地表现音乐作品,将音乐知识或技能融入游戏中。如休止符在音乐教学中可谓是一个难点,我们在进行《小肥猪》音乐活动时,设计了一个帮小肥猪拍蚊子的情境游戏,加上语言节奏的练习“有―蚊―子―啪(拍手)”,让幼儿感受和掌握最后一拍休止符的时值,这样一来,幼儿既玩得开心,又能很好地掌握四分休止符的节奏。

4.增强活动探索性,乐在创造中。

幼儿的心理需要,是幼儿发起行动的内部动因。为了满足幼儿对探究、创新的需要,教师应有意识地经常向幼儿提供探究、创新的机会。在奥尔夫音乐理念中,强调元素性的音乐教育,即元素性的音乐、元素性的节奏和元素性的动作。在音乐活动中,有许多即兴创作和创编的游戏,例如《杯杯乐》活动,就是通过几个一次性纸杯,让幼儿进行四拍子节奏的感受和创编,从创编1个四拍到2个四拍,最后进行二声部的演奏,幼儿就在这几个小小的纸杯中“玩”得不亦乐乎,同时对2分音符、4分音符、8分音符及休止符的学习和运用表现得积极主动。

5.提高活动自主性,乐在参与中。

音乐活动中没有旁观者。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模糊了师生关系,更多的是以角色为阶梯的同伴关系。在进行《魔链》的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听着音乐跟着老师做动作,在8分音符和4分音符、2分音符转换过程中,幼儿始终不能掌握,后来利用角色游戏《猎人和大灰狼》,听到2分音符节奏就做大灰狼,听到4分音符的节奏就做小动物,听到8分音符的节奏就做猎人,幼儿很快就能掌握。

二、音乐环境丰富化,激发孩子生命活力

音乐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良好的音乐环境更能使人们形成积极的情绪和体验。音乐环境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1.选择音乐素材,营造视听环境。

在幼儿生活的周围,充满丰富多彩的视听音乐资料,把音乐环境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可在幼儿来离园、户外活动、进餐、午睡前、起床后等各环节播放适宜的音乐,使幼儿生活在一个舒适、愉快的音乐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浸润。

2.创设活动空间,营造互动环境。

在幼儿园的活动室设置一个供幼儿自主选择、自发探索、自由操作摆弄的区域,提供丰富的音乐材料,如各类成品或自制的乐器、听音筒、图谱、节奏谱、表演道具、服装、多媒体设备等,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尝试使用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最大限度地让幼儿在自主操作中体验和建构有关音乐的经验。

3.搭建展示平台,营造自信环境。

当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认知后,他们更愿意通过肢体和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我们结合各种主题活动,如“艺术节”、“我的舞台我做主”、“毕业典礼”、“童话月”等,充分满足幼儿展示的欲望。每当幼儿看见自己的音乐才能得到大家的肯定,他们的自豪就感油然而生,既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又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三、音乐教育生活化,培养孩子游戏精神

根据《纲要》和《指南》精神,幼儿园音乐教育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专门音乐人才,也不在于教幼儿一些简单的唱唱跳跳,而是为了让幼儿在音乐教育中受到美的熏陶,美化和丰富幼儿的心灵,满足幼儿活动与交往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让音乐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使音乐成为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终身需要,激发幼儿生命和智慧的活力,最终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快乐地成长。

日常生活中的刷牙声、炒菜声、各种餐具、炊具的敲打声等,引导幼儿仔细聆听、适当模仿,让他们在不断探索和创造中,获得喜悦和成功,增强自信,这就是游戏的精神。音乐教育游戏化就是追求音乐与游戏的有机融合,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陶冶幼儿,使幼儿沉浸在欢乐之中,通过美的渗透,潜移默化地、深入浅出地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音乐教育不是目的,而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用游戏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能够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程英.幼儿园音乐教育[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2]李旦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下载浅谈音乐教育的游戏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音乐教育的游戏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艺术整合视角下的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

    艺术整合视角下的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 摘 要:音体美教学,是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向。基于幼儿对游戏的喜爱与天性,音乐游戏已经成为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与重要实践......

    游戏化

    教育活动游戏化 1996年正式实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和2001年试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规定: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

    英语教学游戏化(范文)

    英语教学游戏化 在胶东地区,非常流行几种扑克游戏。如打够级,保皇游戏等。 此游戏常年经久不衰的原因是,集斗智,斗勇,斗谋于一身,在游戏中,非常讲究配合。由于不少学生平时在家时,村......

    游戏化-讲稿

    幼儿教育中游戏精神观念的树立 各位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有此机会和各位幼教同仁在此进行一个有关游戏精神观的交流和学习。“课程游戏化”正处于改革和探索阶段,各个园都在做,那......

    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 什么叫游戏化教学?其实在字面上不难理解,游戏化教学就是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与游戏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游戏教学与游戏化教学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教学中应该是不同......

    游戏化教学

    浅谈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作用 小学生的教育明显区别于其他年龄段学生的教育,在教育方式上体现尤为突出,相对来说,小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对于学习的认知并不深刻,只是在老师的......

    课程游戏化

    访虞永平教授:课程游戏化只为更贴近儿童心灵 把课程游戏化看成一个质量工程 记者:我们常说好课程就像是幼儿园的“健康心脏”,近年来,不少地区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探索,比如江苏......

    游戏化教学

    月29日,我们在园领导的带领下来到南京师范大学贻芳报告厅,听了幼教专家许卓娅教授关于“幼儿园游戏化音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精彩报告。报告分两大块——现场教学活动和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