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ZJ浅谈运动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运动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陈建军.浅谈运动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2016(11)146-147 摘 要:近年来,运动心理学研究范围不断拓宽,其在各个领域内的重要性也愈加体现。对于高校体育而言,将运动心理学渗透其中不仅迎合了时代发展潮流,更是高校体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巧用运动心理学一方面为高校体育教师注入新的教学源泉,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在新的学习领域掌握更多知识、技能,更好提升综合素质,总之,这对高校体育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具有双向的促进意义。本文阐述了运动心理学习相关概况,并分析了运动心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最后提出可行性的应用策略,以飨读者。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高校;体育教学;价值;应用策略
就当下而言,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健康素质迫在眉睫,同时也是摆在高校体育教育前的棘手任务。众所周知,大学生良好、健康的素质不仅包括较好的体能素质,也包括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这两种素质是衡量青少年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心理素质与体育锻炼具有一衣带水,密不可分的关系,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运动心理学是提升大学生整体体育素养的绝佳途径,且势在必行。1.运动心理学相关概况
运动心理学,顾名思义,属于心理学的一部分,是分支学科。它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特点、行为规律等。运动心理学涉及到的内容较宽泛,主要有竞技体育、锻炼体育以及体育教育等内容。从研究任务以及最终的研究目标来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运动心理学致力于心理因素对人运动表现的心理影响的研究。另一方面,运动心理学将人的体育活动与心理状况进行了巧妙融合,并对体育活动如何影响心理活动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有针对性地研究。随着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研究内容从以往研究“运动员心理状况”“运动技能”等研究领域逐渐拓展到“学生如何运用良好心理提升运动技能”、“学校开设体育课程培养学生健康品质”、“学生伦理道德”、“认知效应研究”、“社会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研究内容之广、形式之多元、意义之深刻令人叹为观止。毋庸置疑,随着运动心理学研究日益广泛,研究者也纷至沓来,研究成果蔚为可观。很多研究者在汲取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与看法,这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价值。诚然,高校体育承担着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培养后续优秀人才的职责,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运动心理学价值与意义,并巧借策略提高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率,继而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2.运动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1 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在高校体育教育与训练中,往往会有一些学生由于个人性格、心理素质等原因制约着体育训练的正常进行,这不仅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更不利于贯彻高校体育改革所倡导的体育教学理念,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起到阻碍作用。而渗透运动心理学后,教师通过一些可行性的锻炼方式,以及教会学生灵活使用心理调节策略等循序渐进地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其逐渐克服恐惧紧张、自卑胆怯等不良心理习惯。很显然,运动心理学的渗透立足于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突破,这符合学生的体育学习心理,也符合现阶段体育改革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缓解学生疲劳压力,重燃学生体育学习激情,推动高校体育教学进程,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2.2 有利于全面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率
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参与。渗透运动心理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并能启迪学生智慧,激励学生创新发展,而这必然会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性,推动了师生互动参与,提高了教学效率。再者,高校体育教学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可能掌握较多的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而这对学生本身的体育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想,没有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如何能胜任各类体育专项训练以及体育竞赛,从而提升体育学习效率?诚然,运动心理学极大克服了这一难题,它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心理机能,使学生运用足球的智力、心理以及体力实现高效学习。
2.3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运动心理
体育运动本身就是青春洋溢、昂扬向上的,渗透运动心理学之后,体育教学便能充分挖掘体育运动的本质特征,使其感染与熏陶学生,培养其坚毅勇敢、开拓创新、力争上游、分秒必争、愈挫愈勇、积极向上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品质品格,这对学生以后的体育学习以及人生发展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不仅取决于良好的体能、运动技能,还取决于其意志、态度、兴趣、情感、动机等心理因素,而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无疑对学生体育锻炼起到良好的引导与促进作用。鉴于此,高校体育教师要十分重视运动心理学渗透之于体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并基于学生的心理运动规律开展体育教学,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率。3.运动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 巧用运动心理学原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运动心理学对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其增强运动机能等具有重要价值。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有意识渗透运动心理学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学习氛围,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十分必要和重要。鉴于此,教师要善用运动心理学以及心理学相关原理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与竞争感。例如,长跑训练是对大学生毅力以及勇气要求破严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很多学生在进行该项训练的前期,确实能兴致勃勃,雄纠纠气昂昂,但到中途便会有很多学生产生厌烦、恐惧或者想直接放弃的心理。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心理学原理之一“犬獒效应”激励学生重塑自信。“犬獒效应”给人的启示是面对竞争不退缩、主动迎接;竞争前、中要始终保持必胜信念;要相信自己能克服困难,战胜对手。在学生即将放弃时,教师可巧用“犬獒效应”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或者语言鼓励,使学生继续自己的长跑训练,以坚韧的意志以及必胜的信念跑完全程。可见,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运动巧渗运动心理学原理十分必要。3.2 要运用多种途径加强体育运动心理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强化体育运动心理训练是渗透运动心理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心理训练:第一,强化团队精神训练。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教师要通过多元途径轻松实现体育知识与心理学生知识有机结合,而强化团队精神训练是有效策略之一。教师可以将某些体育教学内容演变为具有竞争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集体竞争过程中强化团队合作,增强团队意识。第二,强化意志力训练,增强意志力。在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中,有很多体育训练内容不仅繁琐复杂而且难度系数高,学生在锻炼时很容易产生倦怠与放弃心理,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意志力训练,提高学生体育训练效率。第三,对学生进行自信心提升训练。对于任何一项体育训练,强烈的求知欲与自信心都十分必要,这就需要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与机会,让学生通过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他人认可等当时提升自信心。第四,抗挫折训练。教师可通过模拟体育竞赛训练、开展直面批评的体育教学等提高抗挫能力。3.3 教师要提升素质以优化教学方法、策略学生良好的运动心理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自身,另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感染与促进。因此,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增强人格魅力,不断优化体育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爱上体育教师、爱上体育。唯有如此,教师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活跃、和谐友爱的体育学习氛围,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运行心理奠定坚实基础。首先,强化运动心理学相关内容学习。教师要想很好地应用运动心理学,为学生营造和谐体育学习环境,就必须强化运动心理学学习,夯实基础知识,提升教学技能。其次,巧用多元体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科学的体育教学方式有小组合作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竞赛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科学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探索与求知欲,使其始终保持自信、坚毅、持之以恒的训练态度,以全面提升体育训练效率。
3.4 授之以渔,教会学生科学的心理练习方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体育运动心理学营造活跃体育训练氛围之外,还需要授之以渔,教会给学生科学的运动心理练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必要时进行自我心理练习。简单来说,主要有以下心理练习方法:第一,放松训练法。在紧张的体育训练或者竞赛中,放松训练能极大缓解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提高训练及竞赛效率。放松训练法包括三步,第一步为肌肉放松,时间稍长;第二步为短时肌肉放松,紧张感消失;第三步是巧用呼吸技术缓解压力。第二,控制思维法。在紧张训练中,很多学生容易胡思乱想,这极大扰乱了学生的训练计划,故可鼓励学生运用控制思维法来改善。首先,学生要对消极的心理进行控制。尽可能地控制消极思想,不使其迅速蔓延。其次,学生要善于在体育训练中培养积极的心理思维。积极心理思想能迅速压倒消极思想,学生要通过回忆以往的成功案例来树立自信,重塑积极思维。第三,自我调节法。学明显好于城镇男女幼儿。城乡男女幼儿下肢力量素质发展与上肢力量素质发展(上接第146页)生可通过分散注意力、听缓慢优美音乐、自我激励等方式来愉悦身心,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第四,演练法。该方法是让学生将激烈的正式训练当做完全放松的模拟演练,以此来缓解心理紧张状态,从而促进自身正常水平的发挥。综上可知,随着体育运动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体育教尝试着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将运动心理学渗透于体育教学,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渗透运动心理学不仅能优化体育教学,更能活跃学生身心,使其形成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与体育精神,这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然,作为高校体育课堂的组织和引导者,教师必须重视运动心理学,并不断学习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教学技能,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更好地将运用心理学应用于体育教学与体育训练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参考文献:
[1]游蕴琦.运动心理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2]洪伟,佘宏靓.运动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发展,2009,01. [3]孙辉.论运动心理学在高校足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8,02. [4]张红梅.高校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心理学教育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30.
[5]孙辉,李宁.运动心理学在普通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3,02.
第二篇: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1
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体育教学是一种向学生身心施加影响的过程,有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心理学的知识,例如对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的了解。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通过掌握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个性心理特征(兴趣、动机、意志和气质等),及时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体育课教学与心理学紧密相关,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状态、动机与掌握技能的心理规律,是设计安排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安排合理、组织科学的体育教学又可以使学生心理的某些可能性变成现实,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因此,运用心理学理论辅助体育课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心理学 体育教学 应用
1.运用心理学的规律组织安排体育教学
1.1运用心理学,多途径地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心理条件有两点:一是想学、爱学、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这属于学生学习动机问题;二是会学、巧学,能运用恰当的方法高质量地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这属于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问题。学习动机不是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和技能提高而自发产生的。而是随其个性的健康发展、理想与世界观的树立而变化的,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前提。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1.漫话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新异性;2.多提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3.运用美的情境,让学生产生美的体验;4.多创造一些能充分显示个人专长和集体凝聚力的机会,激发学生的进取心:5.利用表扬和批评,让学生明确有奖、有罚的原则;6.利用比赛的竞争心理,让学生互相评定,互为裁判,激发学习动机,活跃气氛:7.让学生体验适当的成功感和失败感,也有助于增强信心、鼓舞斗志,看到缺点与不足,激发上进心;8.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等。激发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的一门艺术,教师应结合课程的任务、教材、对象和环境条件等灵活运用。
1.2 运用心理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的思维活动贯穿于体育教学和身体练习的全过程,特别是在学生遇到矛盾、困难时,思维能力更处于积极状态。例如在上支撑分腿跳跃(山羊)的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动作要领时,一位女生由于没有及时的分腿。而造成跳跃的失败。其他同学看见这情景后。对这个项目怀有了恐惧感,都不敢跳了。因为支撑分腿跳跃这一动作有一定的难度,女生都会存在胆怯心理,出现不敢跳的原因,并不是技术问题,明显是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但又看到男生玩得很开心,又有种很想去玩玩的心理。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矛盾,加强直观教学、以正确的示范消除或减少女生的恐惧心理,激发她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如:王同学是新来的插班生,他调皮、机灵、欺软怕硬。本想用比较硬的方法来震慑他,但事与愿违,他不但不怕,而且还经常在课堂上欺负女同学。经过与班主任联系。了解该生近两个月来的学习情况、平时的表现和心理活动等。于是改变做法。选他为班里的体育组长,树立了他的新形象,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以较好的态度接触他、帮助他,并把他吸收到学校田径队,练习跨栏项目。这样激发了他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成为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并代表学校参加田径运动会。取得了好成绩。
1.3运用心理学,掌握学生注意力规律来组织教学
注意力是学生掌握技术、技能、技巧的基本条件。教师不但要重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要善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采取生动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手段,合理的布置场地。重视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好动的特点,纠正学生在训练中的错误动作,尽可能地稳定学生的情绪等,都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形象化的语言。使用多种教具,驱使学生的意识对某些现象和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例如:在教广播体操时,要求学生眼看、嘴喊、心到、手和脚做,全班学生和老师一起喊节拍,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上行走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和掌握各种行走姿势,通过模仿“大象”、“企鹅”等动物走路的姿势和模特步法等等,提高学生的兴趣。生动的示范即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4运用心理学,采取直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青少年,好动、好奇、好胜心强、善模仿、求知欲望强。根据这一心理特征,充分采用直观教学法,从多方面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通过身体肌肉的本体感觉来感知动作,能提高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和练习是以感知为基础的,直观是学生获得感知的基本途径,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较顺利地学习、理解、掌握动作。如:讲授„前滚翻‟时,首先向学生出示一些辅助教具:—个篮球和一块木头。提问:哪个易滚动?为什么?在学生们思考后,我再做正确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很快掌握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他们明确,要想翻滚过去就得团紧身子。又如:在上耐力课时,让学生心中有—个目标,追上前面的同学、超越他、不让后面的同学超过自己。体育教师应注意动员和运用学生的各种感官,采用多种直观法如教学挂图等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5运用心理学,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学生在课堂上记忆的信息量越大,记忆就越牢固,学习效果就越好,根据记忆的心理特点,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就是对记忆的材料的反复练习,加工提炼,抓住重点,形成体系加以记忆。为促进学生增强记忆,教师应该注意一下问题:1.课堂教学必须突出重点;2.广泛联想如跳远和三级跳远的区别。高抬腿与车轮跑动作的区别;3.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
2.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1重视差异规律,实践“因材施教”理念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①生理心理差异,如体质不同,健康水平不同,身体正常和异常的学生的心理反映有着明显的差异。②年龄心理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动机、态度、参与的方式和程度均有差异。③性别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态度、价值观,在选择运动项目等方面存在差异。④个性心理差异,学生的气质与神经类型的差异可影响对运动项目的兴趣和意志品质上的差异。因此,体育教师既要根据体育专项心理特点,又要根据学生心理上的共性与个性科学地组织教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中专生年龄在16—20岁之间,个性差异较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都有其相应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如男生比较喜欢球类项目,而女生对舞蹈、健身、游戏项目情有独钟。因此,每一堂体育教学活动课,在相应的热身活动之后,我都采取分组教学或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运动爱好或运动水平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去完成,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分析,教学效果显著。
2.2激发运动兴趣,有效掌握运动技术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参与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容易兴奋,精神饱满且浑身有劲,不仅有利于较快地掌握动作要领,而且使身体得到有效的锻炼;学生勉强参加不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就难以兴奋,从而显得全身无力且容易疲劳,不仅有碍于技术的掌握,而且容易出现运动伤害事故。因此,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组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如在单调的长跑练习教学中,我把加速跑与放松跑结合起来;在短跑练习教学中,我把短跑与反复跑、报数跑及各种姿势起跑结合起来,通过变换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在刚刚学会某一运动项目时兴趣最高的心理特征,把某些较复杂的练习放在此时进行,突出难点,逐步诱导,以便于学生较快地习得动作,掌握要领,从而有效掌握运动技术。
2.3遵从注意规律,提高课堂效率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所谓无意注意,它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作任何意志上的努力的注意;而有意注意是指自觉而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一种主动的、服从于当前一定任务且受人的意识控制的注意。在体育教学中,有意注意是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和技巧的基本条件。体育课多半在室外进行,容易受到外部因素诸如他人、车辆、天气或突发事件的影响。因此,应遵从注意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的实际情况,建立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新异活泼的教学内容把学生从无意注意引到有意注意的学习状态,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如在进行蹲踞式急行跳远教学时,我发现初学的学生注意了助跑,而忽视了积极有力的踏板起跳,这样就难以做出有力的起跳,为转入腾空阶段创造有利条件,跨不出腾空步(跨步飞跃)。针对这一情况,我先安排学生进行几次踏跳专门练习和助跑踏跳练习,然后在砂坑靠近踏跳板前,设一副跳高架,置上一根离地30—50公分高的横竿(绳)。学生见到这样的标志物,立刻产生了无意注意,这时我提出踏跳后腾空的要求,学生的注意就由“无意”转入“有意”,进而发现助跑和起跳的内在联系,很自然地做出蹲踞式急行跳远这种动作,从而缩短了教学时间,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2.4消除恐惧心理,增强教学效果
所谓恐惧心理,是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一些较难掌握的技术动作时,犹豫不决,欲动又止,心理学上称之为“不安”和“恐惧”。这两种心理状态是由于主客观因素形成的,如有些同学开始学习跨栏跑,对栏架产生了恐惧心理,怕摔倒;在跳高时,横杆升到一定高度时也会产生不安和恐惧心理。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第一信号系统的作用,如在安排练习次序时,可有意识地安排技术、心理素质较佳的同学先做,以便对后来者起到积极的暗示作用;也可通过第二信号系统(语言)的刺激,如“别怕”“勇敢地跳,你会成功的”等来调节学生的情绪,鼓励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增强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在针对中专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处处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体育教师应掌握并善于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去,充分了解不同的学生的特点及其心理特征,研究与之相对应的不同教学手段和措施,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1]体育心理学.[2]教育心理学.[3]凌桂兰.论心理学迁移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4]陈晓东,谈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类优秀论文2010,11
[5]赵家明,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中国体育报》2003,3
第三篇: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基础科学。由于它的研究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非常多,和教育工作联系密切的就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斯大林曾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很恰当的。把青年学生培养成祖国有用的人才,确实是一项伟大的教育工程,心理学理论在教育工程的 “设计”和“施工”中都是必须的。心理学的知识科学地阐明了心理的实质及其活动规律,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用科学的方法培养人才,还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艺术、一、心理学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我们人类自身,以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各种心理现象。有些心理现象在我们看来是极其平常的,但心理学家们却非常感兴趣,他们花大量精力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当多的理论成果。如果能将这些理论成果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对于我们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教育学生,能起到相当大的推进作用。
(1)潘多拉效应
古希腊有个神话,说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侍一个盒子,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为什么不能打开?而且还要‘绝对’?”潘多拉越想越感到奇怪。憋了一段时间后,她终于忍不住打开了盒子。谁知盒子里装的是人类的全部罪恶,被潘多拉打开后一下子全跑到了人间。心理学上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叫做“潘多拉效应”。“潘多拉效应”与其他类型的逆反心理不同,它主要源于人们的好奇机制。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以为人们所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那么这种禁止常常会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究反射,这就是禁果逆反。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同样也存在着“潘多拉效应”。比如,越是禁止学生看的书,学生越想看;越是禁止学生参加的活动,学生越想参加等等。
案例:学生奇装异服。
(2)登门槛效应
所谓“登门槛效应”,指的是: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又称为“层递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1966年做了一个实验,用以验证“登门槛效应”。研究的第一步,是先到各家各户向家庭主妇被试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请她们支持“安全委员会”的工作,在一份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研究的第二步,两周以后,由原来的两个大学生主试重新找到这些主妇,问能否在她们的前院竖一块不太美观的大告示牌,上写“谨慎驾驶”。结果表明,先前在请愿书上签过名的大部分(55%以上)都同意竖告示牌,而没有签过名的同样情况的主妇,只有不足17%的人接受了这一要求。
可能很多教师已经在教学工作中利用“登门槛效应”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但要想实施得恰到好处却不那么容易。首先,必须考虑这个小要求的合理性,使它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和容忍;其次,每一要求间隔的时间不能太近,以免给学生有“得寸进尺”的感觉;最后,对所提的每一个要求都必须严格执行,切实检查,这样才能保证更高的要求得以实行。
(3)罗森塔尔效应
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然活了。这虽然是一则神话,但心理学家却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等人在一所学校随机抽取18个班的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运用智力测验对他们进行鉴定。然后,研究者给了这些学生的教师们一份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与此实验相反,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自己、家人或老师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罗森塔尔的实验告诉我们: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学生是多么需要来自教师的切实、积极的期望。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时,就会萌发或增强学好的愿望、向上的志向、勤奋学习的动力。而且,通常情况下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成才的可能,教师要热爱每个与之打交道的学生,特别是差生,要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4)巴奴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声称自己是占星术家,能够遥测每个不相识者的性格。广而告之后,信件纷至沓来。这位心理学家根据读者来信寄出数百份遥测评语。有两百多人回信感谢,称赞他的遥测准确,十分灵验。谁料心理学家寄出的竟是内容完全相同的标准答案:“您这个人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好评,希望被人喜欢和赞赏,不过并非每个人都如此对您;您的想象力丰富,有很多美好的理想,其中也包括一些脱离现实的幻想;您想做成许多事情,身上蕴藏的潜力无穷,相比之下,已经发挥出来的却不多;在某种情况下,您会产生烦恼,甚至犹豫动摇,但到关键时刻,您的意志还是坚定不移的„„”这样的评语怎会不“灵验”呢?因为谁不想被人喜欢和赞赏?谁没有美好的憧憬?谁会说自己的潜力已充分发挥?所以,这种几乎适合任何人的评语每个人都会乐意接受。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这种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的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
“巴奴姆效应”对教育工作的启示是:每个学生,不管他过去和现在怎么差,但在其内心深处总多少有点向上的念头。有时,羡慕他人的成功,常常是自我要求上进的心理折射。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点燃学生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发觉自己潜在的能量。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必须坚持一分为二,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要善于设法找出他的闪光点。
(5)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些学生解答妙趣横生的智力难题。开始,对所有学生都不奖励。接着把他们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学生,每解答完一道智力难题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另一组学生不给任何奖励。然后在两组学生的休息或自己活动时间里,实验者观察发现,尽管奖励组学生在有奖励时解题十分努力。但在自由活动时却只有少数人在继续自觉地解答。无奖励组的学生却有更多的人热衷于尚未解出的智力难题。总的说来,奖励组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减少,而无奖励刺激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比有奖励刺激的学生更浓厚。人们称这种现象为德西效应。它说明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画蛇添足。比如,有些家长利用金钱和物质激励孩子的学习,却发现其效果适得其反,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而且,一旦失去物质激励,孩子将完全丧失学习兴趣。
另外,过度的学习表扬也会产生德西效应。合理的课堂学习表扬对受表扬的思想和行为
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而过多过量的表扬则可能失去固有效力,易使学生陶醉于表扬之中,并把受表扬当成学习目的,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往往产生认知失调,表里不一,甚至染上虚伪恶习。学生过分渴求老师的表扬,还会产生两种不良现象,一是出现“自我保护心理”,只愿听到表扬,抵制他人的批评,一听到批评就不高兴;二是不加思考地照经常表扬自己的老师的话办,只要老师喜欢、乐意的,哪怕是犯错误也要去干,而对不易受到老师表扬的事一概不做,从而导致思想僵化,因此要注意控制课堂学习表扬的使用,尽量避免过度的学习表扬产生的德西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轻易表扬一个学生,对同一个学生不作过多表扬,表扬要恰如其分,使受表扬者和全班同学都感到“确实值得表扬”和“应该表扬”。
(6)马太效应
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于:“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消极的。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称赞他,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回到家中也倍受宠爱,如此优越的成长环境,带给他的也不都是欢乐。学生们给他的是这样的“优待”,风言风语声声:“老师就想着他一个,什么好处都是他的。”“老师就夸他能力强,经常出风头,能力能不强吗?他有缺点,但老师还要护着他。”“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干部,都是他得的,老师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等等。这类事情在学校并不鲜见,如果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那就必然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膜、分化、对立。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往往这样说:要偏爱差生,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马太效应”是有其心理危害的,它会在教育中形成自傲和自卑的对立。对好学生过分偏爱的教师,其所带的班往往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一部分人自负自傲,孤芳自赏,而另一部分人缺乏自尊,或自尊心受损,自暴自弃,上进心减弱。教育中的“马太效应”使得少数学生成为精神“贵族”,多数学生成了受冷落的“被弃者”,我们应该防止这一教育的负作用,用反“马太效应”的方法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如果我们透过表层进而研究内在的东西,请试想这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喜欢一个学生(特别是班主任),他就会得到很多的好处?基本原因有三:一是因为老师有权力(在某些方面可能是独占),是支配者,学生没有权力,是被支配者。二是评价的标准单一,老师(甚至只是某一个老师)的意见就是标准。但是要知道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只是按照一个标准来判断,难免不全面、不准确、不公正,而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有偏好,这样的话难免造成偏爱了。三是老师能力不足,功利心强,试想一下,老师为什么总是偏爱少数几个学生,这不能不说是刻意而为,这是因为功利心,进而反应出来的问题是能力不足,因为他不可能把全班所有的学生或者一部分学生都变成最好,他必然要挑自己偏爱的学生。
解决的根本方法在于什么呢?一是建立多种评价机制,不搞单一标准。二是民主
互动评价,不光老师有权,学生也要有权评价同学和老师。“三是安排辅导员专门负责学生的心理问题,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一项很有专业性的工作,不是谁都能干好的。”
总之,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照顾每个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自尊心,给每个学生以师爱,要树立“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教育观念,摆脱“马太效应”的误区,解决学生的交往冷漠的心理。
通过以上原理我们可发现,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在对这些心理学理论吃透的情况下,结合多次的重复实践,愿意静下来去思考、学习、总结,一定会有奇迹发生在你的教学中甚至生活里的方方面面。
古人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知道受众,也就是学生在想些什么,在思考什么,希望什么,这样”对症开方”才能“药到病除”。大道理简单,而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例如心理学人本主义思想和教育学中都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多与学生们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以及感受,然后再实时地修改自己的讲课风格和方法,这样才能使尽量多的学生满意。从这一角度来讲,我们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教师怎样授课?
二、心理学应对学生主体地位给予肯定
在条件反射的实验中,巴甫洛夫和他的助手把狗绑在木架上,给以灯光或铃声,然后形成了关于食物和灯光(铃声)间的联结,于是称条件反射形成了。在这实验中,狗只能而且完全听从实验人员摆布,实验没有丝毫能表达狗的主观意见的余地。这只狗处于不能反抗也无法表示不同想法,即使这一想法与主人(实验者)仅有一丝之差的奴隶地位。然而这个实验的结论却要用到人身上,用到学生身上去了。我们知道,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且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巴甫洛夫学说得以建立的实验背景与我们将使用这一理论的条件是如此背离,犹如在绝对零度所获物理规律要推论到常温下的物理现象一样,其科学性是大成问题的。
巴甫洛夫不愧是一位伟大的生理学家,因为他从未承认过自己是一位心理学家。当我在阐述自己观点并对巴甫洛夫的学说进行抨击之时,实在冤枉了这位伟大人物,因为所谓巴甫洛夫的心理学,不过是后人强加于他的“桂冠”。
作为中国广泛使用培训师资的心理学教材,从对各种心理现象作出定义时可见,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人脑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即反映论的哲学方法,这一反映被戴上了一个光环──马列主义。然而它无视人脑对自己──对人本身的反映,即感受到自己的喜怒哀乐,感受到自己所思所想,对自己行为的满意与否的评价。因为这一漏洞,所以要加上一句:人对客观环境的反映是一种映象──即被主观改造了。但是这一弥补是十分乏力的,他们从未去追索对客观反映的畸变原因何在。虽然也说“主观能动性”,它的含义是什么却被有意地忽略了。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主客体的矛盾与统一,承认这一些才是辩证唯物主义,而巴甫洛夫的心理学似有机械唯物论之嫌。抛开哲学观点上难以精确界定的争论,看一下现实吧。卢梭在他的《忏悔录》里说到因偷店主的东西而受责打时的心态:他说自己只拿了一点点东西而受到那么重的责打,应该平衡一下,所以就再偷一些,以求得“收支平衡”。我想象假定我是一条马戏团的狗,当表演后只吃到一根带点碎肉的骨头,而马戏团长却因我的表演而多赚了一万元钱,那么,我一定会挑总统夫人看演出的机会,有意演砸了锅,使那位团长蒙羞,而不惜经受一次鞭打。所以只有把主客观的因素综合考虑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巴甫洛夫心理学对个体的情绪、意识、需要等特征太缺少研究与阐述了。
一种理论得以被承认,总有它的社会背景。华生是个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他所以在西
方曾被捧红,正是资产阶级启蒙时期需要与封建贵族统治的观念作斗争,虽然华生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是错误的。巴甫洛夫的心理学正由于太不重视人的意志,太忽略人的需要与理念,就与当时前苏联社会的政治背景合拍,于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强加给巴甫洛夫以心理学家的头衔,并且塞给他一点东西后粉墨登场了。也就会理解为什么前苏联宣布“儿童心理学”是反动的,并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行政命令禁止研究和传授了。
在教育工作中,家长式的教育手段,知识掌握中的题海战术,它们都可以在巴甫洛夫心理学中找到理论根据。说一则典型案例:有位教师为了使学生上课时不讲废话,就拗一段粉笔塞到学生嘴里。谈到这一“新闻”,我由衷地钦佩这位教师对巴甫洛夫心理学运用之精彩:首先粉笔是一个刺激,它迫使学生为了噙住粉笔而不能讲话。其次它代表一种惩罚,这一惩罚并不会对生理造成伤害。通过大量“练习”就足以形成条件反射。假定我是这位教师的心理学老师,我非得给他120分,这20分是因为他能如此就地取材。之所以谈这一些是想指出:除了巴甫洛夫心理学尚不能解释众多教育现象中的心理原因外(这是必然的,无可指摘的),问题在于它对教育手段会产生误导。
当前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其手段必然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由于传统的心理学师训教材缺乏对个体作用的揭示,因此其内容就难以指导教育的重要任务的完成和合适的教育手段的设计。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的研究,弥补了上述缺陷,他提出了他的需要理论,并多次予以修改。目前几乎所有基础心理学著作、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分支都要提到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每位家长和教师都知道,尚若强令孩子坐在椅子上别动,可起很强的惩罚作用,然而这并没有剥夺他的安全需要、生理需要,也不见得可说是对归属需要的剥夺;我们也知道孩子会要求大人讲故事,尽管这则故事他早已背得出来了,孩子很幼小时就会喜欢看电视,而其中的情节我猜想他全然不知;小学低年级及幼儿园的小朋友会缠住老师和家长大问其为什么,有人把它作为认识需要的表现,然而细察一下,使它得到满足的情况却似乎与对事物的认识与规律的揭示并没有多大关系;所有幼儿园的老师都会用拟人的动物充任故事的主角,为什么如此?这中间的需要是什么?马斯洛似乎并没有作出回答。马斯洛的眼里,当人们满足了一些需要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追求达到“没有肚脐眼”的“自我实现”的境界。但是教育经验告诉我事实并非如此,在我看来人的各种需要间充满着矛盾,存在着以社会价值标准去评判的善与恶,猜想马斯洛的理论能适用于天堂里的天使(绝对不是古希腊诸神),而并不那么适合浊世间的凡人。但是教师所面对的却是芸芸众生。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学生心理现象中去寻找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产生和实现的内在因素,显然传统的心理学教材并没有给出多少东西,而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又缺少了教育中常见的一些东西。于是我就作了些探索,其研究手段主要是搜集、罗列儿童行为中所倾向事物;揭示这些事物的特征,把所揭示出的特征进行概括和分类,由此得出一个体系,对此体系的内容用教育实践去检验,并作修正,得出了“0-3-2”需要理论。这一理论在《现代教师的心理学基础》的第一章。
把“0-3-2”需要理论中罗列的需要筛选后进行重新组合,则可获得关于学习的正负动机,马斯洛提出的各阶段的几种需要,以及其它教育要求的动机。
三、心理学知识指导课堂教学,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问题。
1、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对某种事物或某种现象发生了兴趣,就会积极观察、主动认识,就能引起大脑皮层优势的兴奋中心,就能迅速而牢固地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始终保持较好浓厚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使学生喜欢所学课题。
崇高的理想追求,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兴趣的源泉。为此,我们在讲授课程时该怎么做呢?首先从道理上阐明学习的意义,引导学生从国家或社会对一名合格的从业者条件的基本要求上去认识、去理解,使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在总体上有一个正确态度,有志于学。此外,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趣味因素”,紧密结合学生实际,适时列举大量实例具体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较浓厚的兴趣。
(二)讲求教学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意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和新颖性,力求做到讲解阐述简明生动,教具演示恰到好处,语言表达绘声绘色,声情并茂,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在教育学、心理学教材里都有具体的分析和指导。
(三)重视心理置换效应。
教师的情绪变化往往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此,教师必须注意,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饱满的教学情绪,并适时调节课堂气氛;教师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礼貌、谈吐幽默风趣;对某种“情况”的批评指责,语感生动、冷而不板、及时鼓励等,极利于形成和谐向上的教学关系和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使教学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多年的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启发和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一)课堂讲授防止满堂填灌,要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
在课堂上教师对问题的讲述不可求全完整或面面俱到,以利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在讲授某课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畅所欲言,尽情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高见,提出最佳方案,顿时课堂热闹生动,但活而不乱,紧扣主题,兴趣盎然。其方法有时会引而不发,有时需要举一让其反三,有时要点到为止。
(二)提问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大体作法有:
①跟随性思维;
②指向性思维;
③创造性思维。
(三)利用原型启发,加强思维引导。
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思维原型进行原型启发,使学生能迅速地掌握新知识技能,并使思维增加活力,从已知到未知,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不断拓宽知识体系,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心理建构。
三、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课要给学生传授大量信息,并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需要学生当堂理解并记住,所以说,学生在课堂上记住的信息量越大,记忆越牢固,学习效果就越好。根据记忆的心理活动特点,为促进学生增强记忆,教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是课堂教学必须突出重点;
二是广泛联想;
三是必须注意适时复习。
心理学告诉我们,和遗忘作斗争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适时复习。实践证明,对所学的知识能及时的复习巩固,就能获得最佳的记忆效果。因此,一般在课时结束时,要有“凤尾之笔”以强化记忆并留课后思考问题;新授之前,可通过提问有目的地复习上节重点或与本节教材有关的内容,并将此纳入学生平时成绩考核计划之一;当学完一章节或一个阶段时,要组织较有系统性、条理性和逻辑性扼要复习,也可进行小型测验等,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第四篇:浅谈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金坪中学
郁胜男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近半年的专业心理学培训,结合以前的教学经验。让我对教师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心理咨询师的责任是助人自助。教师的责任不是同样教人自教吗.下面我就如何将心理学与教学的结合过程具体谈谈。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重要基础。正确的教学态度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因为一个老师即使能力再强,如果学生不喜欢,不信服,同样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教师在学生面前扮演者两种角色,一种是教师。一种是朋友。如何协调这两种角色间的关系很重要。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尊重,积极关注的态度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建立教学目标
如何建立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新课改提倡建立三维目标正是为了积极有效的让学生掌握现阶段的知识,提高个人素质,发展健全人格的有效目标。但这是远期目标,教师如何让每一堂课的近期目标做到积极有效可行就非常重要了。如何让学生有所学,有所知,有所悟,才是一堂有效课堂的关键。在建立教学目标少不了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教学目标是积极的,2教学目标是有效的目标。3.教学目标是可以量化的目标,如掌握什么知识点,学会方法的运用等等。4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双方比较适宜的,学生不会茫然不知,教师不会空洞重复。5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6教学目标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必须统一。7教学目标是可以评估效果的。
三、开展目标教育
动机是激发人们去行动并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如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内因和外因的同时刺激,内因,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的社会需求,而自尊水平的高低与他的抱负水平以及成功对他的意义有关,自尊水平高的学生对学习动机更强烈一些。所以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由“苦学”转为“乐学”。这样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上去了,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可以带他们认识课堂外的世界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如数学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生活中,在科技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神奇的数学现象等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这样更能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自发学习。
四、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优秀的学生并不是教师的担心对象,相反学困生才是教师担心,关注的焦点,每个班级都有一部分学困生被同学挤压,被老师忽视。我曾经做了一次调查,通过谈话,发现学困生个性大多自卑或偏激,他们认为别人因为他的成绩差就看不起他,因此而内心痛苦,无法摆脱这一现状,于是寄情与网络,在虚拟世界寻找精神寄托。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导致打架斗殴,赌博,盗窃等恶性行为的产生,由此可以学生的不良行为,与家庭和教师的不正确的对待是分不开的。其实这些学生和大部分学生一样。同意有进取心,渴望成绩优秀,渴望同学的尊重,老师的关注欣赏。但他们大多是因为在小学阶段没有良好的学习基础,成绩落后,进了初中阶段学习压力增大,学习科目增多,学习难点加大,导致他们跟不上大部分同学的脚步,采取逃避的方式,从而对学科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决定学习者能否取得理想成绩的重要因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如何增强学生自信心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积极关注他的优点,如有的同学记忆力好,有的同学动手能力强等等。2帮助其制定短期有效的目标,设定难度较小的任务让其完成。3帮助其寻找相近的比较对象,让其产生竞争意识。4开“小灶”。因为学困生与一般学生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若用同样的教学方式,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利用课余时间给其指导点拨,让他们感到自己被关注而不是忽视,比教会他几道题的效果会更好。比起同龄人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的优点而不是缺点。对于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我们也应该积极关注。在鼓励过程中激发起上进心,让后进生看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一文不明,这样后进生的自信心有增强的空间。
五、教学中的阻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难题,作为教师可能会因为社会希望其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学校和家长更希望提高成绩。而产生矛盾,做为一名教师要很好的平衡这个天平。如何平衡是我们所面临的新问题。在本人看来,素质教育上去了,成绩自然会跟着上去,两者并不冲突。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的阻抗。学生为什么会有抵抗情绪,我们不仅从学生身上找原因,同时也应该从自身上找原因。阻抗现象主要在后进生身上体现,他们用异常行为,语言,企图引起别人的注意。大多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极度不平衡的时期,该时期的青少年对父母,老师,都会产生一定逆反情绪。这一时期是在心理学上称为逆反期或者危险期。做为教师更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这种现象是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正确处理。首先教师不仅要自己具有过硬的知识基础。更应该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如普通心理学,通过它来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基本的心理现象,以便对心理学这个学科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和把握。发展心理学。各门学科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知道每个年龄阶段典型的心理特点,以及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差异等。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是研究学生学习的问题,研究学生如何学习,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教师较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
除此之外,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知识也是非常有用的,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补充一些提高自身素养的心理学知识。多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不仅对于教师的教学有意义,对于教师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非常必要的。其次教师能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中学生的思维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包括:思维的敏锐性、不成熟性、可训练性。
敏锐性主要由年龄特征决定的,主要包括:记忆力强、反应速度快、思维的角度新。这为中学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好处,对学生思维的形成也极为有利。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因势利导。
中学生年龄小、阅历少且知识匮乏,身理、心理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思维的不成熟性。中学教师应要着重注意学生思维的不成熟性这方面的特点从而进行教学活动。而思维的不成熟性主要包括:思维的发散性、思维层次不高、思维的片面和不系统性。
思维的发散性是指学生思维的无目的性。无目的的思维即思维混乱,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这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探索才能总结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老师讲的公式定理学生都能记住并进行难度不大的课堂练习,但是碰到难度大,综合性强的题目时,学生便无从下手,这说明学生的思维层次不高,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克服的问题。
学生思维片面和不系统性主要是学生所学知识的不系统性不全面导致的,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熟练程度不同以及知识盲点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中学生思维的组织性、条理性差,思维的逻辑性差。教师应注意学生这方面的思维培养和训练。所以,中学生的思维通过知识学习的完整和深化,通过实践的不断加强,以及教师的不断科学引导,完全可以不断发展和提高,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的最大潜能。
六、合理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课业有及时,准确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好与不好,而是让学生从教师的反馈中探索自我。综合上述教师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不断改进,才能真正意义上称为为人师者。
具体如何思考,借一个专家的的话我们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上好每一节课,取得学生的信任
中学生会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害怕的心态,认为进入中学后数学的知识将会变的非常复杂,从而产生担心、甚至恐惧的心理。而教师就要及时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态。引导学生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从心理上真正认为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
学生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中学新生的兴趣很大程度受老师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第一堂课的机会,凭借教师优异的教学素质,敏锐的数学智慧来感染学生,征服学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这将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运用启发教学,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意识
由于中学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较小学而言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内容较为抽象,方法更为灵活。所以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分析问题,形成“立体思维”意识,拓宽思维的广度。所以要引导学生由学习上的依赖性向主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其次引导学生由概念判断、推理的具体性和感性经验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
3、学生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地位”,学生是主体,他们是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最佳途径就是正确的提问,提出的问题要要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并能针对问题发表意见,无论对情况的了解多少。这样整个课堂的气氛就被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4、注重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很多难以理解的问题,他们想获得这些知识,好奇又心强,但同时他们的自尊心更强,很要面子,所以经常表现出一种胆怯的心理,害怕自己提问的不恰当挨老师的批评,也怕被同学取笑。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
在教学中要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不能都按照课本按部就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不断改革教学方法,积极采用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正确提问,在提问中受益, 在提问中得到知识。
第五篇:浅谈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 要】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文章对体育游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体育游戏的特点,提出了在运用中组织教学,为广大体育教师运用好体育游戏这一手段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体育游戏 特点 功能与作用
体育教学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为增强学生体质和发展运动技能做贡献的同时,也正逐渐变得“正规化”和“竞技化”了,以运动技能传授为主线的体育课也逐渐使体育失去乐趣、情节、竞争、协同、表现和想象,变得越来越枯燥,越来越像操练和训练,从而使体育教学也逐渐失去魅力。因此,增加体育学习的乐趣,让每个学生都在运动中体验乐趣和成功,已成为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对于这一点,英国的“领会教学”和日本的“透漏朴斯”的体育实践已经做出了证明。
一、体育游戏
游戏,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可缺少的启蒙课,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游戏是第一位教师和伙伴。人类接触世界,了解世界乃至把握世界的开端往往是从游戏开始的。在虚拟的游戏中,人们学会了生活技能,学会了与人相处,学会了遵守规则,学会了扮演“角色”。
体育游戏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它以一定的内容、规则和情境进行活动,活动方式丰富多样,以达到游戏者身心健康为目的,促进其体力、智力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体育游戏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之愉悦身心、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
体育游戏具有鲜明的特点:1.目的性。各体育游戏都有其不同的内容、规则和情境,因此目的有别,如技能型游戏,体力和智力类游戏,心理素质类游戏,休闲娱乐类游戏等,在这些有意识的活动中,人们可不断创新、开发新的游戏。2.教育性。体育游戏是一项有目的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中以某主题为内容进行,并按一定的规则规范游戏活动,其明确的目的性和寓教于乐的形式能使教育效果显著,并能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参与者遵守纪律、团结友爱、机智、勇敢的精神。3.竞争性。体育游戏非胜即负,而参与者无论胜负都乐在其中,这种竞争性,可以使所有的参与者无论强弱,只要全力以赴,都能挑战自己的极限,在游戏中更好地挖掘任的潜力。4.趣味性。参与游戏是游戏者的自由选择,没有任何的压力,所以,参与者能自由、轻松地投身其中,使其活跃起来的心理功能得到发挥,获得自由表现的机会,把注意力集中于活动乐趣上。
二、体育游戏的功能与作用
体育游戏开展形式生动,场地器材简单,内容丰富多样,便于开展与推广。它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竞争性,能较大限度地调动游戏者的运动积极性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全面锻炼游戏者身心,提高其基本活动能力和基本运动技术,促进游戏者德育、智育和美育的发展。
三、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高校体育隶属于我国学校体育的范畴,主要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接受的学校体育教育,按照“健康第一”的身体与思想的要求,其含义是传授体育文化,争抢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的有目的、有计划、有主旨的教育过程。
体育教学是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使学生获得快乐的情绪,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体育游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作用及其特点决定了其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1.在准备活动中。准备活动包括组织教学所必需的课堂常规、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和专门性的准备活动。良好的准备活动,可以促进有机体加强新陈代谢,使各组织器官较快地发展较高的工作效率,适应运动的需要。有选择的将体育游戏穿插在各项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缓解心理压力、活跃课程气氛,同时可以缩短身体的适应过程,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其它方面转移到体育活动上来。在准备活动中,我们可以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游戏。例如:跑动中的“贴膏药”、“包球接力”、“听数抱团”、“迎面接力”、“拉网捕鱼”等。
2.在基本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积极主动、自觉地练习,承担运动负荷。运动动作技术的形成和掌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学习者有良好的技能和心理因素。众所周知,人的大脑处于良性兴奋状态时,最易学会各种技能。体育游戏可以使人的体温升高,使血液中的氧气向组织细胞释放保证氧气的供应,使各组织器官较快地发展较高的工作效率。体育游戏在课堂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寓单调枯燥的技术练习于生动活泼的游戏中,可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纪律、战胜困难、积极进取等优良品德。但是在课堂技术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运用的实际,一般来说,体育游戏避免在动作掌握的开始阶段使用,而大量运用于运动技能形成后的巩固与运用阶段。
3.在教学结束部分。课堂结束部分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体育游戏是集协调放松、健康有趣、轻松愉快于一体的放松活动,能转移大脑皮层运动神经的兴奋,放松各运动组织器官,使人恢复到放松的身心状态。因此,教学结束部分的体育游戏要轻松、活泼、有趣,便于组织,有利于整理活动,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具有一定的“兴趣保留”结束体育课,以较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其它课程的学习,做到寓德育于体育之中,寓教于娱乐之中,总之,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发展身心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的体育锻炼方法,它鲜明的特点和特殊功用,使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育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刘福林.体育游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2]李明强.中外体育游戏精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3]施达生.体育游戏手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