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四面楚歌中的应用

时间:2019-05-14 18:4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学在四面楚歌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学在四面楚歌中的应用》。

第一篇:心理学在四面楚歌中的应用

论心理学在“四面楚歌”中的应用

——项羽:失败的英雄

刘邦:成功的小人

摘要: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垓下战争的“四面楚歌”中汉军就运用了心理上的战术瓦解楚军抗战意志,而楚汉之争的两位主角刘邦、项羽各自性格迥异,对战事发展变化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将以刘邦与项羽的人格表现分析作为切入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论述“四面楚歌”,以此说明心理学在战争中的影响。关键词: 刘邦

项羽

心理战

人格

性格

Abstract: The study of human psychology of mental activity rule, which is that the general law of human, and then use the rules, better in the service of mankind production and practice.Under the Gai war “besieged” han army in that applied psychological tactics ChuJun collapse of resistance will, but the two leading role ChuHanZhiZheng Xiang yu Liu bang, their personalitie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war to play a key role.This paper will be of Xiang yu Liu bang and personality performance analysis as a starting point from the psychological point of discussing “besieged”, so as to prove that the influence on the war in the psychology in.Key words: Xiang yu Liu bang psychological character personality

前言:楚汉之争实乃项、刘两人性格之争。两军之首在战事上作出怎样的决策直接影响到战争局势变化。贵族将门出身的项羽与平民出身的市井混混刘邦两人成长环境大不相同,由此两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差异,两个人正是受他们自身人格的影响呈现了各自的命运趋势与成败。项羽在政治上的幼稚与性格上不适合作为战争领导人之用的缺陷导致失败,而刘邦的知人善用,随机应变,无所顾及,不择手段也实现了他成就霸业的目的。项羽的勇战,不好计策与外交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崇尚的无力去解决一切问题,现实却打破他的这个梦想,但他是英雄的;而刘邦与之相比则狡猾多计,手段多端更显小人之气。

一.历史回溯

(一)四面楚歌历史概述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约定以鸿沟(即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经过几次激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也没有了。夜间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了吗? 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以酒解忧,自己吟了一首诗,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和。歌数阙,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低着头一同哭泣。唱完,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马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800余名骑士突围,最终只余下28人。他感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终自刎于江边,刘邦独揽天下。

因为在当时是项羽及其军队听到楚歌,引起军心涣散,而又有最后项羽的兵败,故后人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二. 心理学观点对历史人物的分析

(一)对项羽的人格分析

人格,这一次源于拉丁文“persona”,其义指面具、脸谱。心理学上将其定义为: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构成人格的成份有气质、性格及能力。

项羽,出生于战国末期,青少年时代是秦朝时期,大时代背景是秦二世暴政。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战国末年楚国的名将,项羽从小跟着他叔叔项梁长大。出身名门贵族的项羽,成长顺利,受到良好教育。对人高高在上却也彬彬有礼,遗传祖辈的大将风范,又由于生活环境优越,因而生得壮实,身长八尺,力能扛鼎。“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就是能抵挡一万人的本领),于是从叔父学兵法。但仅‘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从中可看出项羽赋有热情却浮躁,想有所特长却无法潜心学习,可判断项羽在气质上属于四大传统心理气质之一的胆汁质。这一类型的人都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具有外倾性。从大泽乡起义开始崛起到破秦的项羽一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走来,战争上的顺风顺水让项羽过分自信甚至自负,对项羽刚愎自用的性格形成有影响,而性格是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所以项羽的性格对其在四面楚歌中的行为表现起很大作用。加上项羽受贵族背景影响,作风正派,单一,在战争中表现出以勇猛为风格的行事方式。

(二)对刘邦的人格分析

四面楚歌里项羽的对手,刘邦,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族,出身平民阶级。平民出身的刘邦文不能书,武不能战,成长于市井,所谓就是一个小混混出身。在市井这样一个社会底层成长的刘邦,自然不会有项羽身上的贵族气质,反而具有亲和性。与人友善、喜欢施舍,喜欢交友的刘邦在气质上呈现多血质的特征,情感丰富、热情大方、善于交往、行动敏捷、适应能力强。平易近人。刘邦曾做管理地方 治安和民事调节一类的小吏——泗水亭长,经常和县吏往来,时间一长,和沛县 功曹萧何、狱掾、曹参等结成莫逆之交。

人格的成因有很多,现代心理学家的共同看法是: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因此在市井这样鱼龙混杂充满世俗的环境下长大的刘邦还是痞气十足,作风不会正派;又因为在复杂、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下生存的刘邦形成了坚强不怕苦不怕挫折的性格,能忍能屈能伸,在鸿门宴中刘邦的表现正体现了这一点。

三.四面楚歌中的项羽和刘邦

(一)刘邦违约决战项羽楚军

原本项羽和刘邦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的项羽部队。此一点不得不说刘邦是个没有信誉的人,违背盟约,趁项羽衰弱之时与其展开决战。

心理应激是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以项羽这样一个性格暴躁的人在得知刘邦违约趁楚军衰弱来攻击后一定会做出不冷静的反应,当然,也可以说这是战术也是谋略,是针对项羽弱点来的一计攻心计。不过这也是刘邦趁人之危的不正当手段。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境变化或刺激对人施以影响,作用刺激被人感知到或作为信息被人接收,一定会引进主观的评价,通过信息加工过程,就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项羽正是受刘邦来战的刺激,随即应战,没能冷静思考战局直冲韩信大部队,与后面的楚军部队脱离,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从中也看出项羽在战争中的英雄面英勇、果敢,面对劲敌处于弱势却不临阵退缩,抱着一腔热血的冲劲勇猛杀敌。

(二)汉军心理战“击溃”楚军

项羽及其楚军被围在该下,这时的楚军兵疲食尽。韩信令人在楚军四周奏唱起楚歌,给项羽军队造成了楚地尽归汉军所占的假象,而项羽听到四面传来的楚歌,反应大惊,使士兵产生恐慌;加上此时的楚军刚从广武前线上撤下来,未经补给,多为穿着夏秋季的装备,寒冷饥饿,士气溃散;而楚歌也激起在外征战多年的楚军的思乡之欲,战士无心恋战,整个楚军军心动摇气势大败。心理战即运用心理学原理,以交战双方的心理为战场,有计划地采用各种手段,对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施加影响,在无形中打击敌人的心志,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军民斗志;以此削弱敌人战斗力或导致敌人决策失误从而增加我军取胜机率。四面楚歌正是运用了心理战术,韩信抓准了楚军此时的心理状态,利用楚军生理上的疲劳和心理上对家乡的怀念及对战事的厌倦动摇了楚军军心,打击了楚军气势;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若对现实的认识错误即会使心理上产生误差,正是因为楚歌迷惑造成的假象使楚军在认知上出现错误,导致项羽以为楚地已失守,而以为局势已去的现实使他丧失斗志,饮酒吟诗,表达忧愁之情和对战争局势无力挽回的感叹,项羽悲情的出现正中韩信四面楚歌之计。而虞姬的自杀更使项羽悲中生痛,失去挚爱的项羽更加孤独,依旧孤行。此时项羽可谓英雄末路,但他并没有选择结束自己,带了800余名骑士突围。

(三)项羽的失败与刘邦的成功

项羽带骑士连夜突围经过东城快战后来到乌江,本可渡江而走,他却选择了自刎于乌江。楚军群龙无首,收服楚军便成易事,这场战争的最后赢家是刘邦。项羽作为一个政治家是幼稚、失败的,但他却是真正的英雄;刘邦确实是一个善于用人的人,但未必他的成功就来的顺理成章光明磊落,没有背景,即不能文又不能武,光靠远大志向成就霸业恐怕有点虚无,自然可以想得到这样的刘邦能够成功,这其中必然不会少有“非常”手段。

鸿沟和议之后,项羽率领楚军撤回楚地,刘邦撕毁协议违背盟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作战。但韩信、彭越两人没有率军配合刘邦,刘邦便慌了阵脚,率军退入陈下,并筑起堡垒坚守不出,既要背约趁人之危攻打楚军而面对项羽的反击又胆怯不敢应战,躲入堡垒不出,何有一丝英雄气概!刘邦相比项羽的迷恋以暴制暴是要显得仁厚些,但刘邦也绝非是赢得人心,韩信、彭越等之所以答应刘邦率军攻楚也是受刘邦的封赏,得人心也只不过是靠物质的笼络;而刘邦在实现一统天下成为天下的霸王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不惜一切代价,当年他兵败逃跑,为了逃命,他把和他同车的孩子就丢下车,其中一个孩子就是历史上很出名的汉文帝,可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相比善于耍弄政治手段,颇有城府,八面玲珑懂得随机应变的刘邦,项羽显得稚嫩简单,直率粗犷。尽管如此,两人之相比较,项羽更具有英雄气概,更像是君子。

四.总结:“英雄”与“小人”之争

(一)项羽和刘邦之比较

项羽是个英雄,与刘邦比是个君子。历史上所谓“君子”们为什么会败在“小人”手里呢?因为“君子”都看重自己的名誉,他们做事时骨子里透露着唯美高尚,认为是一种风范,在成事上就打了折扣。而出身贵族的项羽,则是讲究贵族身份的,盛气凌人却又彬彬有礼,讲究礼数,正是有这样一种“君子”气。刘邦平民出身,没有名分,他这样的人做事就无所顾及,只以成事为唯一目的。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毫无顾及一心只想成就霸业的刘邦当然要比名门世家出身有所期盼在乎名誉的项羽更能成事。项羽在进入咸阳后杀子婴焚皇宫,爱屠城多半是为了抖威风,以现贵族气势,这都是由他人格特性影响。

(二)性格决定命运

项羽是悲剧的英雄。他英勇,却因政治上的幼稚与性格上不适合作为战争领导人之用的缺陷导致失败。在乌江边的项羽,没有承认自己输给了谁,而是说天要亡我,又愧于见江东父老,即选择了自刎的方式结束这一切。贵族出身的项羽形成了贵族的人格特性:高傲和不可战胜。他们决不与任何现实调和、妥协,他们不惜一次次地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也不惜毁灭自己,来表明自己作为人的价值与高贵尊严。由此,他们显示出无所畏惧的勇毅,体现着英雄主义的气概和激情。这样的性格决定了项羽战争上的失败以及他自刎江边的终结方式。但他的英雄气节仍受人尊敬。而刘邦的知人善用,随机应变,无所顾及,不择手段也实现了他成就霸业的目的。

项羽的失败和刘邦的成功告诉我们,性格决定命运。能否成大事者其性格必迎合环境的需求。心理学的观点有助于分析人的心理现象,“四面楚歌”描述的不止是一段历史,而是在整个大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想法与行为。人的行为受个人大脑支配,而心理是脑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心理对人行为起作用有影响。因此,掌握心理规律对于我们生活、成事都有很大帮助,我们掌握及运用心理学的规律可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

五.参考文献:

【1】《性格的祭奠》 田诺 来自网页

【2】《中华文明大讲堂》——《史记》中的刘邦 百度 【3】《汉高祖刘邦简介》 百度文库 【4】《史记•项羽本纪》 司马迁 西汉

【5】《韩兆琦 王齐:殉道与超越——论《史记》的悲剧精神》百度贴吧 【6】《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3月第三版 【7】《人格心理学》 郑雪 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7.9(2011.1重印)

六.致谢词:

第二篇: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基础科学。由于它的研究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非常多,和教育工作联系密切的就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斯大林曾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很恰当的。把青年学生培养成祖国有用的人才,确实是一项伟大的教育工程,心理学理论在教育工程的 “设计”和“施工”中都是必须的。心理学的知识科学地阐明了心理的实质及其活动规律,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教师用科学的方法培养人才,还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艺术、一、心理学原理在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我们人类自身,以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各种心理现象。有些心理现象在我们看来是极其平常的,但心理学家们却非常感兴趣,他们花大量精力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相当多的理论成果。如果能将这些理论成果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对于我们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教育学生,能起到相当大的推进作用。

(1)潘多拉效应

古希腊有个神话,说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侍一个盒子,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为什么不能打开?而且还要‘绝对’?”潘多拉越想越感到奇怪。憋了一段时间后,她终于忍不住打开了盒子。谁知盒子里装的是人类的全部罪恶,被潘多拉打开后一下子全跑到了人间。心理学上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叫做“潘多拉效应”。“潘多拉效应”与其他类型的逆反心理不同,它主要源于人们的好奇机制。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以为人们所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那么这种禁止常常会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究反射,这就是禁果逆反。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同样也存在着“潘多拉效应”。比如,越是禁止学生看的书,学生越想看;越是禁止学生参加的活动,学生越想参加等等。

案例:学生奇装异服。

(2)登门槛效应

所谓“登门槛效应”,指的是: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后,如果他人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么,这个人为了认识上的统一,或为了给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倾向于接受这个更高的要求,又称为“层递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1966年做了一个实验,用以验证“登门槛效应”。研究的第一步,是先到各家各户向家庭主妇被试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请她们支持“安全委员会”的工作,在一份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研究的第二步,两周以后,由原来的两个大学生主试重新找到这些主妇,问能否在她们的前院竖一块不太美观的大告示牌,上写“谨慎驾驶”。结果表明,先前在请愿书上签过名的大部分(55%以上)都同意竖告示牌,而没有签过名的同样情况的主妇,只有不足17%的人接受了这一要求。

可能很多教师已经在教学工作中利用“登门槛效应”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但要想实施得恰到好处却不那么容易。首先,必须考虑这个小要求的合理性,使它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和容忍;其次,每一要求间隔的时间不能太近,以免给学生有“得寸进尺”的感觉;最后,对所提的每一个要求都必须严格执行,切实检查,这样才能保证更高的要求得以实行。

(3)罗森塔尔效应

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然活了。这虽然是一则神话,但心理学家却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等人在一所学校随机抽取18个班的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运用智力测验对他们进行鉴定。然后,研究者给了这些学生的教师们一份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该校有几名天才学生,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它学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与此实验相反,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自己、家人或老师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

罗森塔尔的实验告诉我们: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学生是多么需要来自教师的切实、积极的期望。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时,就会萌发或增强学好的愿望、向上的志向、勤奋学习的动力。而且,通常情况下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成才的可能,教师要热爱每个与之打交道的学生,特别是差生,要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4)巴奴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声称自己是占星术家,能够遥测每个不相识者的性格。广而告之后,信件纷至沓来。这位心理学家根据读者来信寄出数百份遥测评语。有两百多人回信感谢,称赞他的遥测准确,十分灵验。谁料心理学家寄出的竟是内容完全相同的标准答案:“您这个人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好评,希望被人喜欢和赞赏,不过并非每个人都如此对您;您的想象力丰富,有很多美好的理想,其中也包括一些脱离现实的幻想;您想做成许多事情,身上蕴藏的潜力无穷,相比之下,已经发挥出来的却不多;在某种情况下,您会产生烦恼,甚至犹豫动摇,但到关键时刻,您的意志还是坚定不移的„„”这样的评语怎会不“灵验”呢?因为谁不想被人喜欢和赞赏?谁没有美好的憧憬?谁会说自己的潜力已充分发挥?所以,这种几乎适合任何人的评语每个人都会乐意接受。心理学家把人们乐于接受这种概括性的性格描述的现象称为“巴奴姆效应”。

“巴奴姆效应”对教育工作的启示是:每个学生,不管他过去和现在怎么差,但在其内心深处总多少有点向上的念头。有时,羡慕他人的成功,常常是自我要求上进的心理折射。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点燃学生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发觉自己潜在的能量。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必须坚持一分为二,哪怕是最差的学生,也要善于设法找出他的闪光点。

(5)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做过一个实验:让一些学生解答妙趣横生的智力难题。开始,对所有学生都不奖励。接着把他们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学生,每解答完一道智力难题就给予一定的奖励;另一组学生不给任何奖励。然后在两组学生的休息或自己活动时间里,实验者观察发现,尽管奖励组学生在有奖励时解题十分努力。但在自由活动时却只有少数人在继续自觉地解答。无奖励组的学生却有更多的人热衷于尚未解出的智力难题。总的说来,奖励组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减少,而无奖励刺激的学生对解答难题的兴趣比有奖励刺激的学生更浓厚。人们称这种现象为德西效应。它说明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画蛇添足。比如,有些家长利用金钱和物质激励孩子的学习,却发现其效果适得其反,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而且,一旦失去物质激励,孩子将完全丧失学习兴趣。

另外,过度的学习表扬也会产生德西效应。合理的课堂学习表扬对受表扬的思想和行为

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而过多过量的表扬则可能失去固有效力,易使学生陶醉于表扬之中,并把受表扬当成学习目的,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往往产生认知失调,表里不一,甚至染上虚伪恶习。学生过分渴求老师的表扬,还会产生两种不良现象,一是出现“自我保护心理”,只愿听到表扬,抵制他人的批评,一听到批评就不高兴;二是不加思考地照经常表扬自己的老师的话办,只要老师喜欢、乐意的,哪怕是犯错误也要去干,而对不易受到老师表扬的事一概不做,从而导致思想僵化,因此要注意控制课堂学习表扬的使用,尽量避免过度的学习表扬产生的德西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轻易表扬一个学生,对同一个学生不作过多表扬,表扬要恰如其分,使受表扬者和全班同学都感到“确实值得表扬”和“应该表扬”。

(6)马太效应

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马太效应可以归纳于:“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在学校教育中,“马太效应”的作用是消极的。例如,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学校领导称赞他,班主任更是经常表扬,回到家中也倍受宠爱,如此优越的成长环境,带给他的也不都是欢乐。学生们给他的是这样的“优待”,风言风语声声:“老师就想着他一个,什么好处都是他的。”“老师就夸他能力强,经常出风头,能力能不强吗?他有缺点,但老师还要护着他。”“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和干部,都是他得的,老师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等等。这类事情在学校并不鲜见,如果不注意这种“马太效应”,那就必然造成只重视和培养少数拔尖学生,忽视和放弃大多数学生,形成少数和多数的隔膜、分化、对立。所以有经验的老师往往这样说:要偏爱差生,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马太效应”是有其心理危害的,它会在教育中形成自傲和自卑的对立。对好学生过分偏爱的教师,其所带的班往往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一部分人自负自傲,孤芳自赏,而另一部分人缺乏自尊,或自尊心受损,自暴自弃,上进心减弱。教育中的“马太效应”使得少数学生成为精神“贵族”,多数学生成了受冷落的“被弃者”,我们应该防止这一教育的负作用,用反“马太效应”的方法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如果我们透过表层进而研究内在的东西,请试想这个问题:为什么老师喜欢一个学生(特别是班主任),他就会得到很多的好处?基本原因有三:一是因为老师有权力(在某些方面可能是独占),是支配者,学生没有权力,是被支配者。二是评价的标准单一,老师(甚至只是某一个老师)的意见就是标准。但是要知道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只是按照一个标准来判断,难免不全面、不准确、不公正,而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有偏好,这样的话难免造成偏爱了。三是老师能力不足,功利心强,试想一下,老师为什么总是偏爱少数几个学生,这不能不说是刻意而为,这是因为功利心,进而反应出来的问题是能力不足,因为他不可能把全班所有的学生或者一部分学生都变成最好,他必然要挑自己偏爱的学生。

解决的根本方法在于什么呢?一是建立多种评价机制,不搞单一标准。二是民主

互动评价,不光老师有权,学生也要有权评价同学和老师。“三是安排辅导员专门负责学生的心理问题,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这是一项很有专业性的工作,不是谁都能干好的。”

总之,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照顾每个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自尊心,给每个学生以师爱,要树立“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教育观念,摆脱“马太效应”的误区,解决学生的交往冷漠的心理。

通过以上原理我们可发现,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要我们在对这些心理学理论吃透的情况下,结合多次的重复实践,愿意静下来去思考、学习、总结,一定会有奇迹发生在你的教学中甚至生活里的方方面面。

古人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知道受众,也就是学生在想些什么,在思考什么,希望什么,这样”对症开方”才能“药到病除”。大道理简单,而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例如心理学人本主义思想和教育学中都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多与学生们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以及感受,然后再实时地修改自己的讲课风格和方法,这样才能使尽量多的学生满意。从这一角度来讲,我们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教师怎样授课?

二、心理学应对学生主体地位给予肯定

在条件反射的实验中,巴甫洛夫和他的助手把狗绑在木架上,给以灯光或铃声,然后形成了关于食物和灯光(铃声)间的联结,于是称条件反射形成了。在这实验中,狗只能而且完全听从实验人员摆布,实验没有丝毫能表达狗的主观意见的余地。这只狗处于不能反抗也无法表示不同想法,即使这一想法与主人(实验者)仅有一丝之差的奴隶地位。然而这个实验的结论却要用到人身上,用到学生身上去了。我们知道,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且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巴甫洛夫学说得以建立的实验背景与我们将使用这一理论的条件是如此背离,犹如在绝对零度所获物理规律要推论到常温下的物理现象一样,其科学性是大成问题的。

巴甫洛夫不愧是一位伟大的生理学家,因为他从未承认过自己是一位心理学家。当我在阐述自己观点并对巴甫洛夫的学说进行抨击之时,实在冤枉了这位伟大人物,因为所谓巴甫洛夫的心理学,不过是后人强加于他的“桂冠”。

作为中国广泛使用培训师资的心理学教材,从对各种心理现象作出定义时可见,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人脑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即反映论的哲学方法,这一反映被戴上了一个光环──马列主义。然而它无视人脑对自己──对人本身的反映,即感受到自己的喜怒哀乐,感受到自己所思所想,对自己行为的满意与否的评价。因为这一漏洞,所以要加上一句:人对客观环境的反映是一种映象──即被主观改造了。但是这一弥补是十分乏力的,他们从未去追索对客观反映的畸变原因何在。虽然也说“主观能动性”,它的含义是什么却被有意地忽略了。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主客体的矛盾与统一,承认这一些才是辩证唯物主义,而巴甫洛夫的心理学似有机械唯物论之嫌。抛开哲学观点上难以精确界定的争论,看一下现实吧。卢梭在他的《忏悔录》里说到因偷店主的东西而受责打时的心态:他说自己只拿了一点点东西而受到那么重的责打,应该平衡一下,所以就再偷一些,以求得“收支平衡”。我想象假定我是一条马戏团的狗,当表演后只吃到一根带点碎肉的骨头,而马戏团长却因我的表演而多赚了一万元钱,那么,我一定会挑总统夫人看演出的机会,有意演砸了锅,使那位团长蒙羞,而不惜经受一次鞭打。所以只有把主客观的因素综合考虑才会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巴甫洛夫心理学对个体的情绪、意识、需要等特征太缺少研究与阐述了。

一种理论得以被承认,总有它的社会背景。华生是个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他所以在西

方曾被捧红,正是资产阶级启蒙时期需要与封建贵族统治的观念作斗争,虽然华生完全否定遗传的作用是错误的。巴甫洛夫的心理学正由于太不重视人的意志,太忽略人的需要与理念,就与当时前苏联社会的政治背景合拍,于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强加给巴甫洛夫以心理学家的头衔,并且塞给他一点东西后粉墨登场了。也就会理解为什么前苏联宣布“儿童心理学”是反动的,并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行政命令禁止研究和传授了。

在教育工作中,家长式的教育手段,知识掌握中的题海战术,它们都可以在巴甫洛夫心理学中找到理论根据。说一则典型案例:有位教师为了使学生上课时不讲废话,就拗一段粉笔塞到学生嘴里。谈到这一“新闻”,我由衷地钦佩这位教师对巴甫洛夫心理学运用之精彩:首先粉笔是一个刺激,它迫使学生为了噙住粉笔而不能讲话。其次它代表一种惩罚,这一惩罚并不会对生理造成伤害。通过大量“练习”就足以形成条件反射。假定我是这位教师的心理学老师,我非得给他120分,这20分是因为他能如此就地取材。之所以谈这一些是想指出:除了巴甫洛夫心理学尚不能解释众多教育现象中的心理原因外(这是必然的,无可指摘的),问题在于它对教育手段会产生误导。

当前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其手段必然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由于传统的心理学师训教材缺乏对个体作用的揭示,因此其内容就难以指导教育的重要任务的完成和合适的教育手段的设计。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的研究,弥补了上述缺陷,他提出了他的需要理论,并多次予以修改。目前几乎所有基础心理学著作、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分支都要提到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每位家长和教师都知道,尚若强令孩子坐在椅子上别动,可起很强的惩罚作用,然而这并没有剥夺他的安全需要、生理需要,也不见得可说是对归属需要的剥夺;我们也知道孩子会要求大人讲故事,尽管这则故事他早已背得出来了,孩子很幼小时就会喜欢看电视,而其中的情节我猜想他全然不知;小学低年级及幼儿园的小朋友会缠住老师和家长大问其为什么,有人把它作为认识需要的表现,然而细察一下,使它得到满足的情况却似乎与对事物的认识与规律的揭示并没有多大关系;所有幼儿园的老师都会用拟人的动物充任故事的主角,为什么如此?这中间的需要是什么?马斯洛似乎并没有作出回答。马斯洛的眼里,当人们满足了一些需要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追求达到“没有肚脐眼”的“自我实现”的境界。但是教育经验告诉我事实并非如此,在我看来人的各种需要间充满着矛盾,存在着以社会价值标准去评判的善与恶,猜想马斯洛的理论能适用于天堂里的天使(绝对不是古希腊诸神),而并不那么适合浊世间的凡人。但是教师所面对的却是芸芸众生。

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学生心理现象中去寻找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产生和实现的内在因素,显然传统的心理学教材并没有给出多少东西,而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又缺少了教育中常见的一些东西。于是我就作了些探索,其研究手段主要是搜集、罗列儿童行为中所倾向事物;揭示这些事物的特征,把所揭示出的特征进行概括和分类,由此得出一个体系,对此体系的内容用教育实践去检验,并作修正,得出了“0-3-2”需要理论。这一理论在《现代教师的心理学基础》的第一章。

把“0-3-2”需要理论中罗列的需要筛选后进行重新组合,则可获得关于学习的正负动机,马斯洛提出的各阶段的几种需要,以及其它教育要求的动机。

三、心理学知识指导课堂教学,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问题。

1、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对某种事物或某种现象发生了兴趣,就会积极观察、主动认识,就能引起大脑皮层优势的兴奋中心,就能迅速而牢固地感知客观事物或现象。

为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始终保持较好浓厚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使学生喜欢所学课题。

崇高的理想追求,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兴趣的源泉。为此,我们在讲授课程时该怎么做呢?首先从道理上阐明学习的意义,引导学生从国家或社会对一名合格的从业者条件的基本要求上去认识、去理解,使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在总体上有一个正确态度,有志于学。此外,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趣味因素”,紧密结合学生实际,适时列举大量实例具体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较浓厚的兴趣。

(二)讲求教学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注意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和新颖性,力求做到讲解阐述简明生动,教具演示恰到好处,语言表达绘声绘色,声情并茂,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在教育学、心理学教材里都有具体的分析和指导。

(三)重视心理置换效应。

教师的情绪变化往往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此,教师必须注意,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旺盛饱满的教学情绪,并适时调节课堂气氛;教师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礼貌、谈吐幽默风趣;对某种“情况”的批评指责,语感生动、冷而不板、及时鼓励等,极利于形成和谐向上的教学关系和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使教学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多年的实践证明,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启发和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一)课堂讲授防止满堂填灌,要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

在课堂上教师对问题的讲述不可求全完整或面面俱到,以利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在讲授某课时,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畅所欲言,尽情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高见,提出最佳方案,顿时课堂热闹生动,但活而不乱,紧扣主题,兴趣盎然。其方法有时会引而不发,有时需要举一让其反三,有时要点到为止。

(二)提问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大体作法有:

①跟随性思维;

②指向性思维;

③创造性思维。

(三)利用原型启发,加强思维引导。

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思维原型进行原型启发,使学生能迅速地掌握新知识技能,并使思维增加活力,从已知到未知,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不断拓宽知识体系,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心理建构。

三、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讲课要给学生传授大量信息,并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需要学生当堂理解并记住,所以说,学生在课堂上记住的信息量越大,记忆越牢固,学习效果就越好。根据记忆的心理活动特点,为促进学生增强记忆,教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是课堂教学必须突出重点;

二是广泛联想;

三是必须注意适时复习。

心理学告诉我们,和遗忘作斗争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适时复习。实践证明,对所学的知识能及时的复习巩固,就能获得最佳的记忆效果。因此,一般在课时结束时,要有“凤尾之笔”以强化记忆并留课后思考问题;新授之前,可通过提问有目的地复习上节重点或与本节教材有关的内容,并将此纳入学生平时成绩考核计划之一;当学完一章节或一个阶段时,要组织较有系统性、条理性和逻辑性扼要复习,也可进行小型测验等,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篇:新闻心理学在采访中的应用

新闻心理学在采访中的应用

【绪论】

新闻心理学是科学中的一个新兴课题,目前已被国内外新闻界越来越多的人士所关注和研究。记者在采访中应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记者在采访中怎样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才能达到最佳、采访效果,这涉及到心理学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问题,而这一问题,属新闻心理学范畴。新闻心理学是新闻学和心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国外一般称之为传播心理学。它是研究新闻传播者和采访对象以及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根本任务在于将其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新闻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新闻活动的效率和新闻宣传的效果。【关键词】新闻采访 采访 采访者 心理调控

【作者】李静

心理学作为研究人们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于一切社会实践都是必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产生的基础,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又服务于实践,指导着实践并受实践的检验,任何人的任何实践,都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指导下完成的。

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采访活动可以分为“采”和“访”两部分。“采”,侧重于研究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对新闻事实(包括人和物)的认知过程及其规律,主要表现在记者对客观事物的观念、思考和收集(包括拍摄、录像)上:“访”,侧重于探讨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互动及其规律。采访活动是新闻活动全过程的第一阶段:是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通过记者的感官和意识加工转化为记者的主观认识的过程。整个新闻采访活动贯穿了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采访的成败很大程度上与心理因素有关。我们有必要通过研究采访心理找出一些一般规律,在新闻采访时做好心理调控,以取得采访的成功。

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是双方知识、观念、认知、愿望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互动的,两者的心理状态往往相互影响,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调整自身的心态,同时注意并引导对方的心理,下面笔者着重谈谈采访应注意的六个问题。

一、采访准备与“心理定势”

采访的准备工作包括对线索的分析,对采访对象的了解,查找资料准备材料,以及设定采访计划与步骤等。在这个过程当中基本是记者认知的心理过程,接受信息,对各种信息进行思考、加工,明确采访的目标和重点,把握采访对象的特点。这个过程是“暂时的、情境的准备状态”,通过短暂的心理想象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同时也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势,以便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定势这个概念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提出,并由前苏联心理学家乌滋纳捷发展成为理论,定义是“由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心理定势在记者采访准备过程中产生是必须也是必然的。心理定势可以调整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有利于提高采访的效率和成功率。

但是我们也看到,“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也会对采访产生消极影响。采访准备过程中信息采集的片面化和记者自身的好恶容易导致“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造成采访时有主观倾向,甚至最后报道失实。要避免这种情况,在采访准备工作中就应该尽量搜集多方面信息,然后在采访时借助新闻敏感发现新的线索,及时修正补充脑中已有信息和观念。

二、初次会面与“首因效应”

进入采访阶段,记者的表现会给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发生“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称“最初效应”,是人们交往中的第一印象,指“在人们交往中,这种比较重视前面的信息,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原始)的印象形成之后,他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的现象。”记者能否在最初的几分钟内以自身形象获取采访对象的信任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双方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有助于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对方首先看到的是你的外在形像,除了天生的外貌之外,得体的着装,和蔼的态度可以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接下来很重要的就是你内在的东西,你的学识、气质、修养等等,通过你的言谈举止,成为对方对你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这种学识、气质、修养不是刻意打扮出来的,是要长期培养的,也是优秀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要产生良好的“首因效应”,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十分重要。通过采访准备中对人物特点的把握,在采访开始时就对方感兴趣的或者双方有共同点的话题进行交谈,也就是说寻找接近点作为开场话题,有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使采访顺利进行。由于采访是互动的过程,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和外在表现不可避免地影响记者的心理。采访对象对记者会有几种不同的心理,有的乐于接受采访积极配合,有的仅是一般礼貌配合,有的是防范甚至抵触记者的采访。第三种情况在揭露性批评性报道中比较常见。好记者应具备观察采访对象表情、态度、情绪的能力,迅速把握对方的心理状态,从而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应对努力适应采访对象和采访环境。对于第一种情况,交流的困难不大,但应注意对方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记者应该采取主动,以恰当的表情、神态、语言、行动影响对方,消除双方交流的心理障碍,引导对方进入良好的沟通状态。

三、祛除“晕轮效应”,客观看待采访对象

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一种知觉偏见。它是指对某个人的某个方面有了好的或不良的印象后,便对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做出肯定的或否定的认识和评价。这种知觉偏见好像月晕一样,把月亮的光扩大了。

如有的记者采访名人时,很容易被名人头上的“光环”错误引导,因此发现不了名人也可能犯的错误。或有的记者采访罪犯时,在脑海里首先就觉得罪犯可恶,都是坏人,带着这种思维采访,即使罪犯心灵中有善的、美的一面,记者也很难发现。

四、采访敏感问题的心理准备

具有新闻调查性质的采访,记者的提问免不了涉及利害关系,触及敏感问题。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心理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三种情况,采访对象处于警觉和紧张的状态,即便对记者“第一印象”良好,对记者的提问还是会防范,避重就轻甚至对敏感问题三缄其口。这种情况对记者的提问技巧来说是考验,没有一定的采访经验是很难驾驭这样的采访的。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同美国肯·梅次勒在《新闻采访》一书中提出的“漂近式”方法:“精心诱导的谈话把内容渐渐引向敏感区域。每个相继提出的问题都向敏感区域接近。假如未遇到阻力,你会顺利漂近敏感区域。”

这里笔者以央视《面对面》栏目的记者、主持人王志为例谈谈采访技巧。王志以其出色的采访能力闻名,他的质疑能力可以说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而是在《新闻调查》近七年的记者生涯中慢慢练就的。其实王志的方法与“漂近式”是一致的,他对敏感问题不是一开始就一下子点破,而是提及一些与敏感问题有关联但不很刺激的问题,转移对方的注意力,让对方产生心理适应性,然后慢慢往敏感问题靠。敏感问题或者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提出来了,对方做了相应回答后,他又以“接下来呢?”或者“是这样吗?”形式发问,问题接得很紧凑他很注意细节的提问,又在对方的回答中抓住一些细节追问。今年六月《面对面》在新浪网传媒频道开了个研讨会,会上北京广播学院叶英教授总结王志采访特点时说,王志每个问题特别简短,但是是有逻辑的,是在一个大问题上化出很多小问题来,以小见大,在逻辑的层面上把事情说清楚,同时他可以挖掘出很多细节,常常以一种小问题提出,甚至包括一些重复的问、反问。事实上,往往也就是一些小问题,细节的问题能挖出一些深刻的内涵。

五、达到“共情”,有利于更好沟通。

“共情”指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到对方的精神境界,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对对方的感情作出恰当的反应。

心理学上的“共情”法,要求记者全身心地聆听对方的表达,不仅听取其口语表达的内容,还包括观察非语言的行为,如动作、表情、声音语音语调,不仅如此,还需要有适当的反应。表示听了并且听懂了。这种倾听要全神贯注,不打断对方讲话,不做价值判断,努力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及时给予语言和非语言反馈,这样,可以使对方感到自己被接纳、被理解和被尊重,从而产生一种愉快,有助于相互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沟通。

一代名记者穆青被人尊称为“人民的记者”,许多人向他讨教采访的技巧,他总说:“有感情,没技巧。”穆青的采访许多时候就是通过与被采访者的“共情”来完成的。如,他采访植树模范潘从正时,与他一起植树;他采访被打成“黑劳模”的任羊成时,未等任羊成讲完自己的故事,他早已泪水盈眶„„这种对劳动人民深深的感情,不仅为他采访到许多真实感人的情况提供了可能,也使他与许多采访对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六、突发事件采访要注意运用心理学

突发事件通常会给人视觉上、精神上很大的冲击,因此记者在赶去采访时要首先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掌握一些调整方法,使采访基本上应在一种平和又不失紧迫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另外,通常情况下,突发事件的当事人因精神受到强烈刺激,情绪不是很稳定,此时,一定要掌握好当事人的情绪特点和心境,才能与当事人更好地沟通,也才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当事人的心理,提出能被对方接受的采访问题,使采访顺利进行。

由此可知,新闻心理学在新闻采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运用得当,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若用得不好,就成了多此一问,令人有一种画蛇添足之感。因此,我们要重视心理学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

【参考资料】

《新闻心理学》 张骏德 刘海贵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中国知网》

第四篇: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掌握良好的教学策略,运用各种多样的学科知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多样性,同时也使得教学进程顺利地进行。心理学作为一门被广泛应用的学科,在地理教学中能够把心理各种理论知识应用到教学中,不仅能够达到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各类知识的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可持续发展地进行学习。关键字: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心理学 可持续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越来越显著,教学的内容也应该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必须从抽象、严谨、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来,与生活的实际联系起来。教学的基本过程应该以开放的体系展现出学科内容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可持续地发展。正如课改标准所指出的: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能力。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心理学的知识恰当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使教学成果更加显著。

一、融合左右大脑功能

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对称的,实际上两个半球的功能是趋于单侧化的。对言语、文字、计算、时间等逻辑信息的加工主要由左半球进行,对图形、方位、音乐等信息的加工主要由左半球进行。但这种差异不是绝对的,两半球在正常情况下不仅有分工,而且互相补充或互相补偿,从而完成复杂的学习活动。

地理教学过程中既要运用言语、文字手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概括能力,也应该更多地运用图形、音乐等来改善学生的整体感知、具体形象思维的能力。最佳的教学是把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对左右大脑进行刺激,使左右大脑之间能更加自由地交换信息,从而加深记忆,这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试着把言语文字的内容转化为图形图象,把图形图象的内容尽可能用简单、概括的言语文字表达出来,这时会发现学生学的更加容易。例如教旅游景观欣赏、文化景观、地球运动原理等内容时,不借助图形图片会使教学太枯燥、抽象。在讲解板块构造图、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洋流分布图等图时,如果不用简约概括的言语有条理地总结出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的话,那么学生的记忆效果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就成为空话。可见教材中能让我们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章节是随处可见的。

二、观察学习的合理应用

观察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通过观察教师在处理刺激时的反映并受到强化而完成的学习过程。根据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注意榜样、保持、复制榜样和动机过程。由于榜样具有替代性强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案例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如在可持续发展的一节中教师就应该多举出真实同时他们的行为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教师在吸引学生注意的同时还要提供详细的言语解释,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表象系统和符号编码。在学生运用知识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使之通过自我调节来改进自己的学习。这些方法都是有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获得的启示,观察学习在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更会使教学过程的失误尽可能的减少。

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对知识进一步消化吸收的过程,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共同探索总结知识,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地理活动中,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布鲁纳认为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发现法有助于提高智慧的潜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学会发现更多的探索方法,对于知识的记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布鲁纳指出,教学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发现法是对传统讲授法有益的补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在探索中的发展。例如教学“大洲和大洋”时,通过学生自己初步的发现,再以学习小组合作的形式互相讨论、交流,进行争辩,总结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特点。“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自己总结出来了大洲和大洋分布规律,这样学生记得特别牢,用起来特别活。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是探究学习关注的三个目标。总之,地理教学要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知识、总结知识。

四、活用情绪、情境记忆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情境性等特点。情绪是学习的一个关键的信息来源,教师可通过言传身教热爱学习起榜样作用,感染学生学习记忆,另外通过角色模拟、展开讨论辩论等课堂活动,学生就会有压力、乐趣、焦虑、期望、兴奋和放松等情绪发生,最终牢记学习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情境记忆是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属于自传体的记忆。教师创设一种宽松、安全的教学氛围,布置简明、丰富的教室背景有利于加强情景记忆;课内活动、小组合作与竞赛,课外实践、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的经历、体会深深融合在知识的掌握中。捕捉生活中偶然的重大的事件,如台风前后的天气变化,由印度洋地震海啸事件引起对板块学说的内容的回忆和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生动讲述、质疑问难、音美配合等方法来加强学生的情景记忆。

事实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心理学规律,运用心理学理论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感知、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这对于地理教学的效果可以说的是很明显的,所正确应用心理学知识是促进地理教学的有效的一个措施。

参考文献:

《浅谈心理学若干原理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徐艳 《历史地理教学心理学》 王雄

《教育心理学》 唐卫海 刘希平著 《学与教的心理学》 皮连生主编 《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 孙捷 《情感教学心理学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王惠萍 《浅析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手段 》 谭丽红

第五篇:设计心理学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心理学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在信息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平面设计已不是昔日的以强烈震撼的视觉画面吸引观众的视线,而是将目光投向研究消费者的心理,通过成功的捕捉消费者的思想和感情,从设计心理学的知识入手,来准确的分析人的思想和情感,并在平面设计中加以应用,将设计学、美学、心理学完美的统一起来。本文就是将设计心理学这一理论,适时地引入到平面设计当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完善,使平面设计越来越符合人类的心理学特征,有利于平面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设计心理学、平面设计、结合、应用、关系

1.简述平面设计与设计心理学

设计一词来源于日文里以汉字翻译“design”这个字而成。日文在翻译“design”这个字时除了“ 设计〞这个词以外,也曾用“意匠”、“图案”、“构成”、“造形”等等汉字所组成的词来表示“ design”。

平面设计是将设计者的思想以图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文字,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形。也可以用手绘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它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外部线条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事物的形象。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平面设计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需要用视觉元素来传播你的想法和信息,用文字和图片把思想传播给受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的意图,这才是我们设计的定义。一个设计作品的生存底线,应该看他是否具有震撼力、艺术的感染力,是否顺利地传递出背后所要传达的信息,事实上它更多的有点象人际关系理论学,依靠自身人格的魅力来征服对象,并成功地再现出人的思想和感情。你的设计代表着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需要你的智慧和诚意去打动他们,你实际上是一个“出卖”情感的人,平面设计是一种与特定目的有着密切联系的艺术。

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仅要有独特的思维及深厚的美学功底以外,更要有创新精神,除了要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不断的吸收和学习其它学科的知识,包括心理学、甚至哲学的知

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才能创作出具有艺术性、具有丰富内涵的设计作品。

设计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结合体,是商业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在商业社会中需要艺术设计与创作理想的平衡,需要客观的理解与克制,需要借设计者的作品去反映客户内心真实的想法。

设计与美术不同,因为设计即要有美感又要具有实用性、设计要因人而宜、以人为本。设计永远没有完成的概念,只能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完善。设计的关键是在构思的过程中要确立主体,赋予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格,运用各种设计元素,进行有机艺术组合,使作品能够达到个性化、专业化,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引起人们心灵的震撼。只有通过不断的内在修炼,不断的丰富阅历和人生的经验,才能做出精品,极品和神品,打动别人,对与设计师来说这是一种挑战。设计要让人感动,材质造型要让人感动,图形创意要让人感动,结构组合要让人感动,色彩品位要让人感动。

设计心理学起源于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他在《设计心理学》书中写到“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设计是一门十分典型的与许多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无论是为谁创作,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都要考虑到消费者的想法,他是在设计时要研究消费者的心理,从消费者的角度思考与其产生共鸣,共同达到视觉和心灵的愉悦。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学科和心理学科交叉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设计师应该掌握的一门专业,它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把人们的心理特征,通过艺术形式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人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想象和语言等),通过这些设计人们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这种心理反应同时又作用于设计上,起到使设计更能给人们带来满足感,最终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设计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手段,研究设计艺术领域中设计目标的心理因素,解决设计艺术领域中“人”的因素,其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本人。消费者和设计师都是具有主观思维和客观意识的个体,都有不同的爱好,这一心理决定和影响了设计。设计产品的丰富内涵只有符合消费者的心理,才可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才能取得良好的市场效应;而设计师在创作中必然受其专业知识和艺术修养的影响,即使在同样的限

制条件下也会产生不同的作品,使设计结果也天壤之别。

目前设计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平面设计与心理学、设计与文化心理、设计与感知、设计与受众心理、设计与创意、设计与人机工程应用、设计与隐含的各种心理等。

2.平面设计与设计心理学结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设计心理学的自身发展和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为设计心理学和平面设计的结合提供了可能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平面设计是一个艰难的创作设计过程,与其它类的创作如纯艺术领域类的创作有很大的区别,随着设计的不断向前深入发展,设计师越来越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随心所欲的自由创作,而是要考虑到消费者思想和心理特征,通过对人的感知进行创作。

2.在平面设计的发展历史中,更多的人越来越认识到它对商品市场的重大作用,很多企业为了迎合大众的心理,极力推广和应用平面设计以谋取更多的利润,但却没有与其相适应的设计理论来支撑,这种状况反映到设计心理学的研究中,势必造成设计心理学的一些混乱,因此需理清其思路,找到共同发展的方向。

3.平面设计学科边缘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和设计心理学相互交叉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我们无法剪断它们之错综复杂的关系,只能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对设计创作的作品提供参考方法。因此平面设计和心理设计的结合是可行的。

从人对事物需求的来看,平面设计和设计心理学的结合是必然的。设计是根据人类的需求而创作的,现代的设计越来越以人为本,设计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不再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密切,由此引发了设计和消费者共同完成的设计应运而生,因此人在设计中起决定因素。

从人对事物的审美观来看,平面设计和设计心理学结合是必然的。审美是人的一种感情,一种本能,是客观存在的,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创作时,要充分的考虑人的各种心理,与人产生达到共鸣的目的。

综上所述,设计心理学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要使设计的产品达到最到境界,就需要对心理学深入地进行纵向和横向研究。

3.设计心理学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的诸多要素,不仅是产生美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传达一种理念和一种情感,但

是杂乱无序的使用设计要素将无法传递要表达的信息和思想,因此需要根据消费者的理念和内涵,有目地的选择设计元素,进行适当的影像处理及版面安排,构成一个完整的视觉影象。平面设计师要做的就是利用各种设计元素将消费者潜在的心智完美的表达出来,并带给消费者心理满足和精神享受,因此将设计学、美学、心理学完美的结合,将会创造出震惊世界的作品。

例如:在平面设计中色彩是主要的构成元素之一,在心理学上色彩对人的生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不仅能迅速的吸引人的视线,而且还是表达情意的重要手段,心理学家对颜色与人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红色表示快乐、热情,使人心理活动活跃;黄色表示快乐、明亮,使人充满喜悦之情;绿色可以缓和人的紧张心理活动;蓝色给人以安静、凉爽、舒适并可抑制人过于兴奋的情绪;灰色使人感到郁闷、空虚;黑色使人感到庄严、沮丧和悲哀;白色使人有素雅、纯洁、轻快之感。颜色可使人绝望,也可使人重新获得生活的勇气,所以色彩可以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反映人的喜、怒、哀、乐。设计师对不同色彩的选择,传达着不同的色彩语言,告诉你不同的故事,释放着不同的情感,从而创造不同的意境。在设计中,设计师可以用对人的心理产生作用的色彩,有机的组合,展现到自己的作品中,来反映不同的主题。例如:为传达喜悦、吉庆、热情、兴奋等信息,设计师可选择红、黄等暖色系。红色在一些商业性的广告中运用较为广泛,它鲜艳、醒目让人联想到火焰、太阳等,给人胜利者的感觉。

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能单纯的追求画面效果,而是从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入手,准确地找到消费者的心理定向,并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如果一件设计作品不能打动消费者的心理,不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即使它再独特、再新颖、再引人注目,仍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需要有与众不同的创意、高雅浪漫的艺术气氛、强烈震撼的视觉效果,更主要的是要准确地反映出消费者的心理,达到设计和心灵二者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

4.设计心理学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平面设计是设计心理学的体现,要想使设计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引人入胜,就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设计师必须要掌握设计心理学,将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化成图象、文字、声音,并运用自己的审美观点和专业的理论知识,才能创造出富有新意的作品。

例如: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是非常逻辑化的促销手段,它不仅能让消费者在视觉上才产生购买的欲望,更能从心理上捕捉消费者的兴奋点。好的包装设计能够提升产品的价值,增加产品的销售量;好的包装设计是要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观点,要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树立品牌效应。顾客购物时都求实求方便,象透明或开窗式包装的食品可以方便挑选;;提手式设计包装便于携带;组合式包装礼品可以方便使用等等,可见求方便是所有人的消费心理。求实心理也就是必须有实存的价值.,中老年人最讲究实在,象现在一些五花八门的健康滋补品,虽然包装华丽,却普遍是“形式大于内容”,过度的包装这些产品,即使吸到偶尔有人购买,但也难以求得消费者的忠诚,缺乏长远的发展动力。因此包装的设计也需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

总结

设计心理学在设计平面中的应用,是商品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设计创作的产品悖理了人类的心理,那么这个作品,即使感观上再吸引人,再漂亮也只是缺乏生命力没有灵魂的作品,也触动不了人的消费心理。所以平面设计亟待解决的就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问题,使其在科学设计的心理学指导下,将感性思维变得更理性化,更贴近人的思想,为平面设计找到更好的理论支撑。

设计心理学对平面设计的指导,就是以人对图形的视觉和知觉的理论基础,来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通过对消费人群的心理分析,使消费者对自已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能帮助消费者更好地接受设计的作品,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设计心理学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设计心理学在设计平面上的应用,将会对平面设计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这对平面设计的发展有着理念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梅琼译.设计心理学[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02):46-58

[2]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05):156-210

[3]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14-233

[4]艾莉丝·特姆罗编著.初枢昊译.平面设计为什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09):458-463

[5]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第九版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12):234-251

[6]门小勇.平面设计史[M].2004第一版.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01):420-440

[7]贾尔斯·卡尔弗.什么是包装设计[M].2006第一版.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07),469-472

[8]顾文钧.顾客消费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09),510-523

[9]曹新渝.包装设计与消费心理的研究[M].商场现代化,2008.,(05):657-677

下载心理学在四面楚歌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学在四面楚歌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基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心理学基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我要需要知道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人是有思想的、有内心体验、有感情、有追求、有奋斗......

    浅谈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金坪中学 郁胜男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近半年的专业心理学培训,结合以前的教学经验。让我对教师教学有......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5篇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学习是一种手段,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善自我,适应社会,奉献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的冲击下,当今社会变化越来越大,未来的社会竞争......

    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1

    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体育教学是一种向学生身心施加影响的过程,有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心理学的知识,例如对学生心理年龄......

    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探析心理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萍乡市湘东职业中专邬娟 摘要:近年来,有教育专家提出了“教学心理化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这样一个观点。我认为这是对语文教学富有建设性的意......

    心理学效应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效应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将心理效应渗透到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利用教材将心理、生物知识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旨在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学生。......

    心理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了各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初中地理课程并不在中考的考试范围,因此受到学校教师和学......

    心理学-浅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教育心理学是帮助人们认识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影响因素和发生条件,从而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学习和教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