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学生倾听习惯总结
《培养学生倾听习惯》课题阶段总结
茄子河小学 王春爽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一连串的数据告诉我们,人有约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上常会有这样的镜头:全班集体交流时,一位学生在发表着自己的见解,这时,另一位学生觉得与自己的意见不合,就马上打断别人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还有的学生开着小差,根本就没有在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折腾了半天,用许多人不知在干什么,有什么好的结果,好的方法,好的建议,这样只要我讲,无需我听的现象在成人中也随处可见,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使我们感受到教师在忙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最好的方式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很有必要让学生乐听、善听、学会倾听。倾听也是一种习惯,学会倾听,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必须从小开始。针对于此提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这一课题。
本学期,我们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教学研究工作,探索如何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总结出了以下的几条策略。
一、潜移默化,发挥示范作用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老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1.专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
要想学生认真听,教师首先要学会听。当一个学生发言时,无论这个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做老师的都要专心去听,当他有困难时偶尔可作提示,但切不可打断。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块金子,即使是再调皮的学生只要你肯挖掘,他的身上也有或多或少的闪光点。在课堂上,老师首先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这些孩子,要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激励为主批评为辅。这样学生在无形中就接受了这样一个暗示:听别人发言,首先应找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其次再去指正。
3.用肢体语言来激励学生。
姿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言时,应该首先作出表率,有时可以用面部表情诸如:微笑、惊讶、点头,或者各种手势来表示感情。教师表达的这种信息不仅在师生之间造成了一种亲切感,更时时使学生明白,认真倾听是多么重要。
二、积极引导,培养倾听习惯 1.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的限制,他们的表现欲望比较强烈,总喜欢自己说,或是和别人抢着说。针对这些情况,要引导学生,一个爱发言的学生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但是一个乐于倾听的学生更是一个乐于思考的好学生,老师会更喜欢;发言是参与了学习的过程,倾听更是参与了学习的过程。我引导学生在倾听发言时要做到:(1)耐心细致地听完他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嘲笑。(2)要听清楚他人的发言,领会意思。(3)补充他人的发言要举手。2.引导学生倾听的姿势。
自古以来就有“坐如钟,站如松”的比喻,可谓站姿与坐姿是人生中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表现。我们的孩子天生好动,永远都有折腾不完的力气。而课堂上,无论是站唱还是坐唱,我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演唱姿势:(1)上身及头部端正,不要前俯后仰,看书歌唱时,双手曲肘拿正音乐课本,高度以不影响头部端正为准,坐时两腿不可伸直,曲膝,两脚平放地上,自然支撑坐姿,站时则两腿稍稍分开为“丁”字步,重心于后脚;(2)胸部微挺,让腰板立起来,但不可耸肩;(3)精神饱满、集中,表情自然。严格培养成这样的姿势为前提,习惯成自然,到以后配上各种动作的演唱,都是很美的,很有气质的。所以刚开始我时刻提醒学生注意以上三点,演唱姿势端正的同学我形象地比喻他们为漂亮、帅气的小白鹅,以此激励其他同学。只要学生形成了一定的习惯,不仅仅是音乐课堂,对他的一生都是大有益处的。
3、及时恰当评价学生的倾听表现。面对学生的倾听表现,教师要适时的作出评价,恰当的评价学生的倾听表现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应及时恰当的进行评价。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呈现出活泼、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躇而就的,还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与努力,让我们一起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行为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
第二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李江英
我们的课堂上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一个学生还没有发完言,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出现这样的现象也许有很多的原因,但从中也可发现如今的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倾听,如何学会思考?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其实,在活跃的科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一、明确目标,引导倾听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
二、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在“听”的培养中,千万不要吝啬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我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四、教给方法,善于倾听
1、细化“听”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3、让学生当“小老师”
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在教学中,我时常让学生换位当“小老师”,这样的角色体验,使得学生们能更加认真地倾听他人的发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矫正方法,培养倾听
课堂上,特别是一节课过半以后,个别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如搞小动作,与同学随便讲话等,而教学规律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随意停课,中断学生的听课思维,更不可粗暴行事,而要灵活、理智,适时予以控制。可用“暗示”的方法,矫正学生不良习惯。这种方法,只对某一对象进行注意的转移,而不造成其他外围效应。
(1)“手势暗示” 教师在讲课时,一旦发现他(她)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既用手势进行微妙短暂的定势,指着不专心听课的学生,以期达到矫正的目的。
(2)“目光暗示” 教师把严峻、期待的目光刷地落在不专心听课的学生身上,与之目光交触,引起学生警觉,使她意识到老师在用目光警示自己,应该收敛言行,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
(3)“语调暗示”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感情,采用语调上灵活多变,或急,或缓,或长或短,或稍作停顿,造成一种临时的教学氛围,有意带给学生听觉上的感差。(如或美感等),从而产生奇特的感染效应,促使个别学生专心听讲。
(4)“接触暗示” 如用以上暗示的方法控制,其注意力仍然集中不起来(学生的气质不同,个性有别),教师就很有必要走下讲台,以巡回讲课的方式,悄然走到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身边,轻轻地摸一摸他(她)的头,让他意识到老师已知道他在做小动作等,鞭策其端坐静听和思考,强制守纪听好这堂课。
(5)“教具暗示” 当个别学生的注意,通过一定手势转移到听课上来时,另外的学生有可能会出现不良习惯,教师应凭借教学的辅助工具,(如幻灯、图片、板书等)要求学生随着手指,或教师指点的内容,进行分析、解答,这样做,既能充分调动个别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带动个别学生专心听课,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从而达到群体的学习目的。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利用语文课堂的优势,教学生倾听的方法
(1)听辨训练:这是语音辨识力的训练,主要训练学生对声波符号的辩识能力。比如教学拼音时,设计游戏“试试你的小耳朵”,老师随机读声母,要学生迅速地在字母卡中找出,进行排列,最后以谁找得又对又快为胜;可以进行“十是十,四是四,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之类的绕口令听读训练;还可以在分段朗读课文的时候,请同学们当评委,让他们评听同学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在其他同学的朗读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便会随之飞速运转,判断他们读得是否正确。这样,学生在听和讨论中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评价听,初步训练了自己的听的辨析能力。
(2)听记训练:这是语言记忆力的训练,也就是训练学生迅速、准确地记忆说话人所说的内容的能力,主要方法有:
一是听写。一般是教师念,学生听,内容可以是一些字词,边听边写。孩子在判断字词的同时还要书写,有利于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听的质量。
二是听记、复述故事。教师进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仔细聆听,然后口头复述出来。对各个年段的学生,要求应该有所不同,要求一年级学生能够简单大概的复述出大致情节即可。对中高年级学生则要求比较具体生动地复述故事情节。
(3)听解训练:也就是训练学生听懂别人说话的能力
一是把握主要内容。听别人说话,能够知道说话的大概意思。训练时,要把握第一学段的学生特点,能面面俱到地大致复述就很好了。
二是听问作答。能够听清记住并听懂对方所提出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的要求作出回答。这样的训练,可以结合课堂提问进行,训练应视学生年龄特点先易后难,先少问后多问,问题逐步增加,难度逐步加大。如我在教学每一课的时候,都会根据课文问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课堂内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听话推测。就是根据已经听到的话语内容来推测、判断其他没有听到的有关内容。这种训练是一种高层次的训练,既可以全面训练学生听话的辨识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品评力,也可以培养注意力、联想力和判断、推理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听话训练的浓厚兴趣。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是生活的需要,发展思维的需要,而且是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今后我将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使孩子善于倾听,乐于倾听。
第三篇:《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小课题阶段总结
小课题研究之三:《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小课题阶段
总结
2012-6-1 19:47:03 阅读数:601
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一连串的数据告诉我们,人有约一半的时间在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课堂上常会有这样的镜头:全班集体交流时,一位学生在发表着自己的见解,这时,另一位学生觉得与自己的意见不合,就马上打断别人的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还有的学生开着小差,根本就没有在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折腾了半天,用许多人不知在干什么,有什么好的结果,好的方法,好的建议,这样只要我讲,无需我听的现象在成人中也随处可见,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使我们感受到教师在忙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最好的方式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很有必要让学生乐听、善听、学会倾听。倾听也是一种习惯,学会倾听,养成倾听的良好习惯必须从小开始。针对于此提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这一课题。
本学期,我们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教学研究工作,探索如何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总结出了以下的几条策略。
一、潜移默化,发挥示范作用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为了让学生学会倾听,老师在课堂内外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1、专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
要想学生认真听,教师首先要学会听。当一个学生发言时,无论这个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做老师的都要专心去听,当他有困难时偶尔可作提示,但切不可打断。
2、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块金子,即使是再调皮的学生只要你肯挖掘,他的身上也有或多或少的闪光点。在课堂上,老师首先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这些孩子,要努力做到先肯定再指正,激励为主批评为辅。这样学生在无形中就接受了这样一个暗示:听别人发言,首先应找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其次再去指正。
3、用肢体语言来激励学生。
姿势或身体动作是最能反映一位学生是否在倾听。教师在倾听学生发言时,应该首先作出表率,有时可以用面部表情诸如:微笑、惊讶、点头,或者各种手势来表示感情。教师表达的这种信息不仅在师生之间造成了一种亲切感,更时时使学生明白,认真倾听是多么重要。
二、积极引导,培养倾听习惯
1、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的限制,他们的表现欲望比较强烈,总喜欢自己说,或是和别人抢着说。针对这些情况,要引导学生,一个爱发言的学生是老师喜欢的好学生,但是一个乐于倾听的学生更是一个乐于思考的好学生,老师会更喜欢;发言是参与了学习的过程,倾听更是参与了学习的过程。我引导学生在倾听发言时要做到:(1)耐心细致地听完他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嘲笑。(2)要听清楚他人的发言,领会意思。(3)补充他人的发言要举手。
2、引导学生倾听的姿势。
自古以来就有“坐如钟,站如松”的比喻,可谓站姿与坐姿是人生中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表现。我们的孩子天生好动,永远都有折腾不完的力气。而课堂上,无论是站唱还是坐唱,我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演唱姿势:(1)上身及头部端正,不要前俯后仰,看书歌唱时,双手曲肘拿正音乐课本,高度以不影响头部端正为准,坐时两腿不可伸直,曲膝,两脚平放地上,自然支撑坐姿,站时则两腿稍稍分开为“丁”字步,重心于后脚;(2)胸部微挺,让腰板立起来,但不可耸肩;(3)精神饱满、集中,表情自然。严格培养成这样的姿势为前提,习惯成自然,到以后配上各种动作的演唱,都是很美的,很有气质的。所以刚开始我时刻提醒学生注意以上三点,演唱姿势端正的同学我形象地比喻他们为漂亮、帅气的小白鹅,以此激励其他同学。只要学生形成了一定的习惯,不仅仅是音乐课堂,对他的一生都是大有益处的。
3、及时恰当评价学生的倾听表现。面对学生的倾听表现,教师要适时的作出评价,恰当的评价学生的倾听表现是十分重要的。
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倾听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躇而就的,还需要长时间的培养与努力,让我们一起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行为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
第四篇:浅谈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论文
浅谈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摘要】:“听”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通过调查,发现在课堂上,孩子们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讲话的孩子不多,因此直接影响了课堂效率。
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倾听姿势,以身作则,表扬鼓励,对症下药。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让学生都有一双会倾听的耳朵,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生养成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也就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关键词】:
小学 倾听 课堂效率习惯
进入课改多年来,我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在课堂上,常常发现这样一幕:老师问题一经提出,课堂顷刻间变的吵吵嚷嚷。孩子们一边举手一边喊道:“我说,我说„„”“他说得不对,我来说”,有些小朋友甚至屁股离开了座位,小手使劲地伸向教师的讲台。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的小家伙仍高举着手,嘴里还不停地喊着。而课堂的一些个角落,仍有个别小朋友在玩着自己的游戏,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这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
一、了解学生倾听习惯、倾听能力的差异。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是否学会倾听,直接影响了各种认知信息吸收的效果和效率,简单地讲,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首先应从了解每一位学生倾听能力的差异入手。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教育方法的不同,使得孩子一进校门,就表现出 很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根本无法进入学生角色,表现为坐不住,腿、眼睛、耳朵、手都随自己的喜欢而去注意自己的东西,跟不上课堂的要求。通过问卷调查,深层次地了解孩子在家里、在低年级学段的表现,分析产生上述表现的症结所在。如有的学生在上幼儿园期间,一贯以身体不舒服为由,不去上学,每学期在幼儿园的时间还不如在家的多。上了小学,他们还是一副老样子,上课无精打采,经常不听也不看,说自己不舒服,呆呆地坐着。连基本常规都不懂,不知道听,不知道写,不知道记,上课经常眼睛看窗外或玩自己的东西„„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根据调查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制止像在幼儿园时的放任自流,提出要严要求,杜绝惰性;因生活环境所致的,提醒父母多与孩子接触、引导;因身体健康引起的注意力特别差的,提醒父母注意孩子的营养,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
二、进行耐心、专心倾听的专项训练
听说一句话训练。让学生听说一句话是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把自己编的学生喜欢听的、较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实际生活的句子报两、三句。说一句,让学生马上复述。如:“我是一(5)班小学生。”“我爱我的班级。”“学校是 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小鸟在林间唱着动听的歌。”“我是校园的春天。”“我看见花儿张开了笑脸。”等等,句子由如前面较简单的逐步加大难度。给听得认真、说得好的学生及时奖给五角星。通过操作,发现学生在听记的过程中,认真倾听、努力记忆的学生面在不断扩大。
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谦虚、积极的倾听态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有良好的行为。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这样做”是养成教育的前提。因而进行广泛的形象化的宣传教育,使学生明白认真倾听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让学生引起重视。如讲生活中的小故事:一个小孩,家里没盐了,妈妈让他去买,他接过妈妈递过来的钱拔腿就往小店跑。可跑到小店,想不起妈妈刚才说要买什么。因为没有认真听妈妈讲话,只好回家再问妈妈。搜集发生在家里或学校里的正反两方面的故事,让学生听听评评说说,强化思想教育,有助于促使学生认真倾听良好习惯的形成。
四、上好每一节课,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
课堂教学是进行习惯培养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解。
1、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喜欢我们的课。
作为学生,他们渴求老师的爱,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这是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迫切需要。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教的那一科,也就会做到认真倾听他的讲课。所以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每一节课教师都面带微笑,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当孩子们认真倾听,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就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亲亲他们的小脸,摸摸他们的小手。这时候的孩子们笑得是多么的甜。营造的充满师生情感的课堂,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乐在其中。
2、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低年级的教材中,引入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诱发学习兴趣。借助文章题材,或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再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并且鼓励学生多讲多说,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小组合作,互帮互学,把自主探索的权利还给学生。
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的参与者。学生们在研讨中自由发言,当一个同学对问题的理解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其他同学帮助,学习别人的优点,开展互学互练、互查、互评活动。全体学生都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而且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
五、开展活动,积极评价。激发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1、角色换位,让学生当好小老师。
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经常组织学生当同伴的小老师,同桌或小小组成员相互倾听同伴朗读、背诵、读词语、讨论回答问题等等,及时纠正同伴的错误,提出自己的意见。被给予帮助的同伴要向小老师说声“谢谢××老师”,及时表扬负责任的小老师。孩子们觉得自己是一位小老师,觉得特别光荣和骄傲,听得也特别认真。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也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学生上讲台介绍他们的方法时讲的头头是道,下面的学生听得十分认真。
2、实行奖励制度,适时恰当地评价学生。
很多课堂纪律问题是由于教师没有注意强化学生的优良行为而造成的。当学生感到教师在对待好行为和不良行为没有明显差别时,他们的不良行为就会增多。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并在这些优良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积极评价,设立奖励措施,满足学生 被肯定的需要,刺激强化,巩固良好的行为。如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促进学生倾听习惯养成的活动,评选“倾听小绅士”“倾听小淑女”等有效的激励手段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样长期强化训练,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就会稳定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华.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5,(6):6—18.2.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J].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8日. 3.罗秋明,刘安民.“言说”与“倾听”的教育价值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3).
第五篇:信息技术课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作者:陈文 教育科研来源:河口中小学 点击数:
227 更新时间:2009-6-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越来越新颖,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课堂上学习气氛也越来越活跃,但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对电脑特感兴趣,一看到它就来劲,开始动手操作前,老师刚说:“下面,我们准备„„”就发现大部分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动手操作了;当教师在电脑房里耐心地讲解、分析时,有的学生东张西望,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自顾自地敲击着键盘、移动鼠标,完全听不进老师在讲什么;有的学生虽坐得端端正正,像在听课,其实任何声音都没听进去,当被老师提问时,就答非所问;有的学生在学习讨论时,还没有听完老师的要求,热闹的讨论便开始了。当别人发言时,他们又缺乏耐心地去听,而是急着举手、插嘴、代替别人回答等等。看似热闹的课堂,却好像少了点什么?仔细想想,现在的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多了,参与讨论的机会多了,可耐心倾听、仔细倾听的现象却少了一些。究其原因,是教师对这方面的养成教育不够重视,学生的倾听习惯没有完全地养成。
倾听是学生获取信息和提炼信息不可缺少的一个前提,甚至是一种能力。它是人们日常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也是学好各门学科知识的基本功。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人在交往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在听。良好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学会倾听,从听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不是以生俱来的,是需要通过很多时间和途径来培养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我们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值得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去探索的。
一、晓之以理,认识倾听的重要性。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上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学生不能及时地倾听教师的讲话,不能耐心地倾听同学的发言,不愿听、不会听,这种现象会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培养首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倾听在学习和交往中的重要性,告诉他们学会“倾听”也是我们信息技术课学习的目标,在“倾听”中我们能发现更多的问题,能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在“倾听”中还能激起我们思维的火花,触发灵感。能够学会倾听的人,必是一个专心致志的人,也是一个会受到别人尊重的人。我们要用虚心的态度来倾听,会用耐心的心态来倾听,学用商讨的方法来倾听,在倾听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才能使自己更好地进步。
例如,笔者在每次新接到一个班级时,会先向学生明确提出信息技术课堂上有关倾听的具体要求,并通过《电脑房公约》让每一个学生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倾听。然后,再与学生们共同商定信息课上有关倾听的评价方法,由每个班级的小组长记录填写,两周一小评,一月一大评,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今后的信息课上更好的按照要求去做。这样,通过理论的疏导和制度的完善,学生从体验中领悟到了倾听的重要性,从评价中体会到了倾听后的快乐。
二、创设氛围,引起倾听的渴望。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天性,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份天性,给予学生轻松愉悦的倾听环境,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巧用儿童化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倾听的欲望,进而享受到倾听的魅力。
1、布置温馨而富有情趣的教室氛围。如在电脑房里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关于倾听的名言:“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卡耐基”、“耳朵是通向心灵的道路——伏尔泰”„„并且,每周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评出“金听筒”、“倾听小能手”等等,将它们张贴在电脑房的光荣榜里,还利用校园网展出一些有关纪律优胜班级的课堂情景图片以及学生个人上课片断,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倾听意识就更浓了。
2、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小学生在轻松、幽默、富有挑战性的情境里会更乐于倾听。一个好的导入往往是一节课成功的铺垫,是教师对教学设计巧妙安排的集中体现,也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教师应该不断运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活动。例如,在教学《丰富多彩的节日》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个“节日猜猜猜”的闯关题,通过四种不同类型的节日猜法,同学们都瞪大眼睛纷纷地举手要参与。在一次次闯关情境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学习意境。再如,在教学《竖排文本框的使用》一课时,创设我国古人看书是边看边点头而外国人是边看边摇头的动画故事情境,通过这个幽默风趣的小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乐于倾听。
3、巧用儿童化的语言吸引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理论性和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常会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运用儿童化的语言、适当的比喻,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枯燥化为轻松,并因此创设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如在“认识计算机”这一单元,教师在介绍计算机的认识时,把它比喻为一个人,主机箱就像人的大脑,各个部件都要听它使唤;音箱就像人的嘴巴,可以唱歌给我们听;显示器就像人的眼睛可以看到精彩的世界;鼠标和键盘就像是人的手和脚可以做很多事。还通过编一些顺口溜加强记忆,如:小小鼠标真神奇!单击双击和右击,按住不放能拖动,就像一根指挥棒。这样,学生沉浸在老师的讲演中,不用过多地强化记忆就轻轻松松地记住了电脑各个部件及它们的功用,深切地感受到了认真倾听的魅力。
三、学会倾听,教于倾听的方法。
在课堂中,我经常对学生讲:“听别人说是一种修养,使别人听是一种艺术!”。让学生们大胆去说,并要求学生在发言时,一定要努力让每个同学都听你讲。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发言的对象不只是让老师听,更是要让同学们听。同时,不断地引导学生,告之善听者往往也是最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这样,慢慢地培养了学生会听、乐听、善听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强化倾听的意识以外,还需要细化训练,注重教给学生一些倾听的方法,使学生懂得倾听、学会倾听。平时,经常指导学生正确的倾听姿势,要让学生尽量学会做到“四心”:一要“耐心”,当听到同学的发言有错误时,一定要耐心地等他把话说完,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足;二要“细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仔细听、听完整,并努力学会抓关键词句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分析与归纳;三要“用心”,在听取同学意见时也不能盲从,要用心想一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做到有选择地接受。四要“虚心”,当同学提出的意见与自己不同时,能虚心地接受,一边听一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以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完美。还要让学生懂得学会倾听不仅是尊重了对方,更是尊重了自己。因此,在别人回答问题时,自己理应专心听,那么,到自己发言时,别人也会认真地听你说。
例如,在教学用PowerPoint工具制作个人名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为什么要用“PowerPoint工具”来制作名片呢?一学生说:“因为这个工具制作又简单又快!”我接着问:“谁听清楚他所说的?你认为他说的怎样?”又有同学提出来了:“我不太同意他的说法,我觉得这个工具能制作出动画效果,而word工具制作后是没有动画效果。”于是,我又问:“谁能解释得更清楚一些呢?还是我们自己亲自来尝试一下吧!”在这里,通过不断让学生补充同学的想法,评价他人的想法来训练学生学会倾听,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训练。长此以往,学生的倾听意识就养成了,学生也会愿意倾听,善于倾听,从倾听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激发兴趣,形成善于倾听的习惯。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枯燥乏味地讲解对于活泼好动的儿童来说是无趣的。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想方设法让学生体验“倾听”带来的乐趣。
1、用游戏强化倾听的意识。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倾听虽然枯燥,但只要我们在课堂中加入一点游戏成分,学生的兴趣就骤然增加了。如在教学《键盘一家》时,利用金山打字通中的打地鼠游戏,通过游戏的导入让学生激起对键盘的学习。教师先宣布游戏规则只说一遍,没有听清游戏规则的,取消游戏资格。几遍下来,学生深知不仔细倾听造成的后果,只得认真地听讲。再指名交流怎样才能又快又准地玩好这个游戏,学生通过倾听他人的操作,学会了键盘操作的指法和打法。这样,学生对于指法的学习能够更投入、更积极、更主动。再如《接龙游戏》这课,让学生通过输完一个词组就进入下一个游戏中,这样不断地变换词组内容就会出现不同的游戏。在这些快乐的游戏中,学生倾听的准确性、判断力会逐渐提高,倾听的愉悦感也会随之而来。
2、让赞赏调动倾听的积极性。在“倾听”习惯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往往一声普通的赞扬就能让我们的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例如“这位同学的小耳朵真灵啊!那么小的区别都被你听出来了,你真棒!”、“你看xxx同学的眼睛一直在看着老师,他听得多认真啊!”、“你把别人说的话都听懂了,真了不起!这就是认真倾听的魅力!”、“你的操作真娴熟!老师也佩服你!”、“你的打字速度真快,什么时候和老师一起来pk一下吧!”、“这位同学能认真、仔细地听别人的发言,并找出他的不足,可真是帮了他的大忙啊!” „„除了用语言来赞赏学生,教师还可以通过表扬的手势、赞许的目光、安抚的动作、微笑的表情等来告诉学生,要去倾听,要学会倾听。此外,给予学生一些小小的物质奖励也是十分有效,如倾听章、倾听卡或加分卡等等。长期合理地、适时地从正面评价,激励学生,定能使学生养成爱“倾听”的好习惯。
有位名人说得好:“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会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对于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还需要我们教师有意识地去提醒、督促、训练学生,使其在每时每刻、每堂课、每个活动中坚持不懈。让我们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在倾听中质疑,在倾听中解惑,在倾听中积累,在倾听中成长吧
谈谈让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几点做法
你还在为学生不愿意上信息技术课而烦恼吗?还在为学生在课堂上沉迷于游戏而忽略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而束手无策吗?那么,让我来为你支几招。
我觉得,初中信息技术课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学会多少编程的方法、学会多少计算机内部原理,而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来创新学习、辅助学习的能力。要想实现这个教学目标,首先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他们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
一、转变传统观念,允许学生在课堂上“玩”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电脑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着非同一般的“魔力”,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魅力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了学生们面前。玩游戏、上网冲浪等成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一种期待,在他们的心中,或许想当然地就有这样的一个等式,那就是“信息技术课=上网+玩游戏”。这一现象的存在,加上许多活生生的“网瘾”案例,让我们很多教师比较担心,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发展下去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上信息技术课绝对不可以“玩”。正因如此,现如今很多教师在讲授信息技术课时,要求学生们正襟危痤、按部就班,事先为学生设计好了所有的步骤,俨然成了一堂“在微机室上的语文课”。
很显然,这样的课学生是不会喜欢的,这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就更不用提知识的学习了。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惊慌,只要正确引导、方法得当,就可以放心地让学生“玩”。
(一)设定题目,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平时的授课当中,我们可以穿插这样的环节,就是在不影响整堂课的学习效果的前提下,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事先设置几个动手操作题目,题目可以是知识的巩固,可以是对知识的深入,但有一点,就是要有趣味性,让学生有“玩”的兴趣,以实现在“玩”中学习的目的。例如,当我们讲授鼠标的操作--单击、双击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电脑自带的“空当接龙”游戏来进行巩固练习,用左键点击一下扑克牌,颜色会变深,表明被选中了,这就是“单击”,用鼠标连续点击两下扑克牌,扑克牌会到左上的空白处,这就是“双击”。另外,网上flash小游戏中,有许多就只是单纯地利用鼠标来操作的,“单击、双击、右击”等都对应着不同的功能,这也非常有利于对鼠标操作的掌握。当然,这只是举的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多的操作是可以在“玩”练习巩固的,只要我们设定好了要求,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在“玩”中掌握。这样一来,教师讲课感觉轻松,学生感觉学习愉快、掌握起来还简单方便,何乐而不为呢?
(二)劳逸结合,让学生在“玩”中休息。往往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在整节课都十分地集中,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短暂的休息来进行调整。这时候,信息技术课所特有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让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吧: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给出一组历史人物名字,规定五分钟时间,让学生上网搜索人物生活历史年代、主要贡献等,看看哪个小组找的又快又准确;或者干脆就让学生自由上网冲浪几分钟,这样一下子就会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再听起课来,精神倍感振奋,注意力也非常集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循循善诱,让学生在“玩”中培养并保持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必须培养并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持久兴趣。我在教学中发现,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是全部的学生都会有非常高的上课热情,但时间一久,有些学生就会感到信息技术课枯燥无味、繁琐难学,产生了一种应付的心理,这就是失去兴趣的一种讯号。这时,只要把握好尺度,让学生适当地“玩”一下,诱使学生学习,不失为一条保持积极兴趣的好方法,让那些感觉信息技术知识琐碎、无聊的学生也能在“玩”中慢慢调动起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二、创新授课模式,教学方法要“活” 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还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出发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一)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过去,我们往往不重视课堂内容的导入,喜欢“直奔主题”,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在知识的接受上出现无选择性。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把知识细分为一个个的具体而有趣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去操作,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而实现“过关斩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境”。学习之初,根据学生现在的知识水平,设计出有一定难度,但又并非遥不可及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反复练习,最终获得好奇心与学习愿意的满足。比如,在讲授word文字编辑的问题时,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要求制作一张小简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word提供的字体、色彩、样式、插图等多样功能,进行设计制作并进行评比,对优胜小组进行奖励。这样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演示”。制作多媒体课件,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形式,针对某个问题,我们可以提前制作出一个专门的课件,让所学知识点都得以直观的呈现,这种形象、生动、清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例如,在讲授计算机基本组成的时候,我制作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课件,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机及相关的操作视频都非常直观地显示在学生面前,紧接着进行实物的操作练习,比起我们单纯地照着书本的样子讲,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容易的多。
(四)为学生提供“互动空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提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堂中创设讨论、争论的情境,在讨论、争论中,每个同学既要考虑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又要考虑他人的见解对不对,这是一种由论题和对同学发言的评价共同构成的问题情境,能造成紧张而热烈的学习气氛。要使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得到及时的关怀帮助和鼓励表扬,注意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获得及时的信息反馈。
三、提供舞台,让学生能够“展现自我”
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能力非常强的课程,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应当充分运用这一点,来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喜欢上信息技术课。
例如,每当讲授完一个知识点,我们都可以让一个同学到教师机上进行演示。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一方面可以敦促学生在听课时必须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对学生的身心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爱好计算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勇于探究、发展个性。课本知识已满足不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这时就可以通过组织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的形式来巩固他们所学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帮助他们开阔眼界,让他们在兴趣小组中互相讨论,形成知识的共享,增强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比赛组装电脑,看谁组装的又快又正确;也可以让他们设计贺卡,在节日时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为同学们送上祝福;能力高的可以选拔进行奥赛辅导,参加比赛等。近几年的信息技术竞赛当中,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比较优异的成绩,与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活动是分不开的。
总之,要让学生都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高招、妙招,但相信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就要努力把信息技术课变成学生培养兴趣的乐园、获取新知的桥梁、试验才能的基地,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信息技术知识的海洋中获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