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学“学生倾听习惯与能力培养”研究报告
新课程改革让村小课堂不再有往日的沉闷与单调。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已经普及到我们村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形式让村小课堂变得鲜活与灵动起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在“真学课堂”的建设过程中,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们需要冷静地观察、思考,让那些真正存在的本质问题浮出水面。因此,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着力寻找师生课堂中的真正需要,采取有效举措扎实推进真学课堂。几年来,我校在“真学课堂”的建设过程中,围绕项目攻关作了如下的思考与实践。
一、凸现“真问题”。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当老师提出问题时,一双双小手举得高高,孩子们只顾自己表达,有的孩子甚至于在别人还没说完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抢着说自己的观点。当老师请一位学生来回答时,其他学生都“唉”声失望地坐在位置上交头接耳,根本不在乎同伴说什么。有时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下面做小动作,东张西望,根本不在听。还有的学生坐姿端正,眼睛盯着老师或黑板一动也不动,然而让他们回答问题时,却一问三不知,神不守舍。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效率,降低了课堂生成。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我校课堂,已经成为制约我校真学课堂进一步深化的瓶颈。
二、寻找“真需要”。
面对课堂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校老师在分析,在思考: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在利用各种手段为孩子创设纷呈的学习情境时,他们到底需要拥有什么样的“武艺”才能与这个情境和谐共鸣。其实他们需要的就是学会倾听。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卡耐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可见,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与能力是多么重要。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理解掌握知识和学会欣赏他人的基本要求和前提条件之一。教育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说明“听”在信息交流中占最重要的地位。学会倾听,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地位。
在课堂上,学生学会了倾听,就能走进他人的心灵,让心灵与心灵互动,就能漾起心海的涟漪,变得灵动而智慧,从而与课堂情境产生共鸣,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培养学生倾听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这就是当前我校真学课堂需要真正解决的问题。
三、落实“真行动”。
课堂上学生的倾听是指凭助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全过程。倾听能力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技巧。倾听是一种修养,更是一门学问。有专家认为,倾听需要专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耐心和练习来发展这项能力。
我们经过研讨,要把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常态化,必须与真学课堂的打造相结合,才能扎实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一)让“倾听”在“健实课堂”落地生根。
“走向健实”是我校的办学理念,“健”字出自《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倡导师生锻炼健美的体魄,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健全的人格。“实”字出自《周易》中“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倡导追求踏实的态度,享受扎实的过程,撷取丰实的成果。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都紧扣“健实”而行。
遵循“真学”本质,践行“健实”理念,打造我校特色的课堂,一直是我们的追求。近年来,我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并逐步形成了特色的“健实”课堂,把“自信、向上、扎实、高效”作为每堂课所追求的目标。
自信是一种状态,学生表现为能大声回答问题,主动展示成果;向上是一种生态,课堂上教师激情、学生踊跃,课堂互动积极;扎实是一种过程,要求我们的老师教学扎扎实实,不表演,不搞花架子,学生踏踏实实探究训练;高效是课堂追求的最终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形成了“健实”课堂的基本结构,并在各个基本环节提出学生倾听习惯与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
1.情境引入:情绪渲染、激发倾听
课始创设一定问题情境引入,或游戏、或故事、或问题冲突,激起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2.合作探究:积极主动、互相倾听
课中设计有层次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交流,生生之间要认真倾听,要积极思考与表达
3.展示交流:自信踊跃、引导倾听
交流展示要自信,做到声音响亮、表达完整、观点明确,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纠正或补充
4.训练反馈:形式多样、激励倾听
反馈训练要形式多样、扎实高效,在反馈交流时要激励每个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二)让“倾听”伴“培养策略”开花结果。
事实上学生倾听习惯与能力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采取策略,用心指导与引领,才能让“倾听”随“培养策略”开花结果,让课堂活力四射。
1.树立标志神态。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倾听对他们来说是个很抽象的概念,甚至只是一个不知意义的词语。孩子们心中没有对“倾听”的认识,谈何去倾听。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学生在不在倾听,看学生的神态也能一目了然,一般来说在认真倾听的孩子大多注视着发言人,而不是东张西望或目光木然的。所以我们从最基本的倾听神态开始,我们要求学生在倾听时要向发言者投去关注的目光。老师讲课时尽量看着老师的眼睛;同学发言时,可以适当转过身体注视对方;在全班学生交流发言时,向发言者投去关注的目光,并用友善或欣赏的态度来关注,以鼓励发言者说得更好,也促使自己听得更专心。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
倾听的这些标志神态,学生在模仿中不知不觉养成了倾听习惯,老师也可一目了然的观察到学生听课状态,即时得到反馈信息。
2.经营表达展示。
无论怎样的倾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听懂他人说话的意思,转化成自己的思想认识。外显的标志性神态是倾听的初级境界,还要有内显的表达展示,这是倾听的高级境界。我们通过研讨,学生倾听的内显表达展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经营:能用完整的一段话表达听到的内容;能对同伴的回答补充质疑;能对他人的发言进行有效评价。特别是评价,它是倾听的高级表现,要想了解孩子的倾听水平怎样,其标准是看孩子怎样去有效评价。学生明确了倾听表达的内容,倾听能力的培养有了质的飞跃。
3.发挥示范作用。
“教师的示范是最具魅力的教育。”学生的倾听习惯也能从其老师身上找到影子。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不做其他事,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倾听示范,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同时也尊重了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的自信,给学生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4.明确倾听要求。
倾听,不单单是用双耳听,更要用心去倾听,边听边思考。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做到“四心”。
(1)专心:无论是老师讲课、布置学习任务,还是同学发言,都要专心致志地听清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要细心听、听完整,并努力学会抓关键词句理解发言人的意图。同学发言时,自己明白的问题听一听别人是怎样表达的;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听一听别人是怎样解释的;想到的问题通过倾听可以帮助自己把问题弄得更完善;没想到的问题通过倾听可以使自己豁然开朗。
(2)耐心:要耐心从头到尾听完整老师的讲话或同学的发言,不要随便打断或插话。比如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足;再如当自己有比发言的同学更精彩的发现或更简便的方法时,也要有礼貌地等待对方把话说完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
(3)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陈述,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以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完美。
(4)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思考他的答案有没有道理,和自己的答案有没有联系,或者能不能使自己的答案更完善,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三)让“倾听”伴“误区探究”得以深入。
在学生倾听能力培养过程中,我校各科教研组在每月主题研究中还专门进行了“学生倾听习惯与能力培养”的误区探讨,以便让大家尽快走出误区,而进一步深化研究,少走或不走弯路。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主要误区:
1.总以为上课大声就能让孩子好好倾听。
反思我的课堂,有时我的声音大得把整个班的孩子的声音都盖过,可有时都没能达到让所有孩子都静下来的效果。现在想来,物及必反,老师经常不变的大声,反而潜移默化地暗示孩子说话的声音要大一些,这样,孩子又怎么会聚力去倾听,因为他知道他不好好听,老师也会大声说给他听,只要稍微一听就行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倾听习惯就会慢慢退化。
2.总是担心孩子听不清就反复说。
我们的老师在课上生怕孩子听不清,就会习惯性的重复几遍,有时重复到孩子听会了为止。老师是出于好心,但好心却办了坏事。我也是这些用心良苦老师中的一员,有时一句话会重复三四遍、甚至五六遍孩子才能记住。本以为这样做了,孩子就会懂了,可在下一节课复习交流时,效果却不尽人意。
3.从不和孩子交流怎样做才是倾听。
每每课上孩子表现不佳,我们的老师就会批评孩子:为什么不好好的听?其实,有时孩子很茫然:我坐在位置上也没做什么小动作,不就是在听。其实,孩子哪晓得此“听”非彼“听”。
四、初显“真效果”。
我校真学课堂紧紧围绕“学生倾听习惯与能力培养研究”这一研究课题,制定方案,通过行政引领、骨干示范、学科组主题教研活动等扎实推进。经过全体师生的实践、研究,我们惊喜地看到我校真学课堂建设的“真效果”:课堂生态有了明显改善,教学效率正在不断提高;学生倾听能力明显提升,部分学生正在由心不在焉、被动消极地听,逐渐变成主动积极、注入感情的用心倾听;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之间更加团结,畅所欲言,心情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我们的“健实课堂”生机勃勃,活力四射。
通过努力,我们已撷取了较为丰实的成果。同时,我们也明白真学课堂的深化之路还很漫长,对学生倾听习惯与能力的培养同样任重道远。首先,在研究中,我们也注意到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部分学生的倾听习惯与能力并没有明显改观,这需要我们思考新的对策,采取新的措施;其次,倾听习惯的养成乃至能力的形成需要每天不间断进行有意识的训练,需要持之以恒,而事实上仍然有部分学生缺乏恒心,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仍要注意采取多种有效的激励策略,不断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第三教会孩子学会倾听,不仅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经常引导孩子认真倾听别人的话,将倾听训练延伸至课外还需要家长的帮助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