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论文
浅谈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摘要】:“听”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通过调查,发现在课堂上,孩子们争先恐后,个个急于表述自己的观点,课堂上可谓一片热闹。真正能坐着倾听别人讲话的孩子不多,因此直接影响了课堂效率。
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倾听姿势,以身作则,表扬鼓励,对症下药。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让学生都有一双会倾听的耳朵,学会倾听,也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学会了真诚处事,学会了关心,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生养成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也就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关键词】:
小学 倾听 课堂效率习惯
进入课改多年来,我听了很多老师的课,在课堂上,常常发现这样一幕:老师问题一经提出,课堂顷刻间变的吵吵嚷嚷。孩子们一边举手一边喊道:“我说,我说„„”“他说得不对,我来说”,有些小朋友甚至屁股离开了座位,小手使劲地伸向教师的讲台。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的小家伙仍高举着手,嘴里还不停地喊着。而课堂的一些个角落,仍有个别小朋友在玩着自己的游戏,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这也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
一、了解学生倾听习惯、倾听能力的差异。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是否学会倾听,直接影响了各种认知信息吸收的效果和效率,简单地讲,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首先应从了解每一位学生倾听能力的差异入手。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教育方法的不同,使得孩子一进校门,就表现出 很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根本无法进入学生角色,表现为坐不住,腿、眼睛、耳朵、手都随自己的喜欢而去注意自己的东西,跟不上课堂的要求。通过问卷调查,深层次地了解孩子在家里、在低年级学段的表现,分析产生上述表现的症结所在。如有的学生在上幼儿园期间,一贯以身体不舒服为由,不去上学,每学期在幼儿园的时间还不如在家的多。上了小学,他们还是一副老样子,上课无精打采,经常不听也不看,说自己不舒服,呆呆地坐着。连基本常规都不懂,不知道听,不知道写,不知道记,上课经常眼睛看窗外或玩自己的东西„„对这样的学生,我们根据调查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达成共识,制止像在幼儿园时的放任自流,提出要严要求,杜绝惰性;因生活环境所致的,提醒父母多与孩子接触、引导;因身体健康引起的注意力特别差的,提醒父母注意孩子的营养,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
二、进行耐心、专心倾听的专项训练
听说一句话训练。让学生听说一句话是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把自己编的学生喜欢听的、较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实际生活的句子报两、三句。说一句,让学生马上复述。如:“我是一(5)班小学生。”“我爱我的班级。”“学校是 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小鸟在林间唱着动听的歌。”“我是校园的春天。”“我看见花儿张开了笑脸。”等等,句子由如前面较简单的逐步加大难度。给听得认真、说得好的学生及时奖给五角星。通过操作,发现学生在听记的过程中,认真倾听、努力记忆的学生面在不断扩大。
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谦虚、积极的倾听态度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有良好的行为。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这样做”是养成教育的前提。因而进行广泛的形象化的宣传教育,使学生明白认真倾听的重要性,在思想上让学生引起重视。如讲生活中的小故事:一个小孩,家里没盐了,妈妈让他去买,他接过妈妈递过来的钱拔腿就往小店跑。可跑到小店,想不起妈妈刚才说要买什么。因为没有认真听妈妈讲话,只好回家再问妈妈。搜集发生在家里或学校里的正反两方面的故事,让学生听听评评说说,强化思想教育,有助于促使学生认真倾听良好习惯的形成。
四、上好每一节课,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
课堂教学是进行习惯培养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解。
1、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喜欢我们的课。
作为学生,他们渴求老师的爱,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这是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迫切需要。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教的那一科,也就会做到认真倾听他的讲课。所以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每一节课教师都面带微笑,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当孩子们认真倾听,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就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亲亲他们的小脸,摸摸他们的小手。这时候的孩子们笑得是多么的甜。营造的充满师生情感的课堂,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乐在其中。
2、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低年级的教材中,引入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诱发学习兴趣。借助文章题材,或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再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并且鼓励学生多讲多说,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各种形式的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小组合作,互帮互学,把自主探索的权利还给学生。
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的参与者。学生们在研讨中自由发言,当一个同学对问题的理解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其他同学帮助,学习别人的优点,开展互学互练、互查、互评活动。全体学生都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而且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
五、开展活动,积极评价。激发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1、角色换位,让学生当好小老师。
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经常组织学生当同伴的小老师,同桌或小小组成员相互倾听同伴朗读、背诵、读词语、讨论回答问题等等,及时纠正同伴的错误,提出自己的意见。被给予帮助的同伴要向小老师说声“谢谢××老师”,及时表扬负责任的小老师。孩子们觉得自己是一位小老师,觉得特别光荣和骄傲,听得也特别认真。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也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学生上讲台介绍他们的方法时讲的头头是道,下面的学生听得十分认真。
2、实行奖励制度,适时恰当地评价学生。
很多课堂纪律问题是由于教师没有注意强化学生的优良行为而造成的。当学生感到教师在对待好行为和不良行为没有明显差别时,他们的不良行为就会增多。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并在这些优良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积极评价,设立奖励措施,满足学生 被肯定的需要,刺激强化,巩固良好的行为。如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促进学生倾听习惯养成的活动,评选“倾听小绅士”“倾听小淑女”等有效的激励手段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样长期强化训练,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就会稳定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华.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5,(6):6—18.2.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J].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8日. 3.罗秋明,刘安民.“言说”与“倾听”的教育价值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3).
第二篇: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堂倾听习惯的几点体会
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堂倾听习惯的几点体会
【内容摘要】
本文在对低年级学生课堂倾听习惯分析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谈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课堂倾听习惯的体会:
一、外显倾听感受,用心倾听;
二、细化倾听要求,静心倾听;
三、教给倾听方法,耐心倾听;
四、彰显倾听榜样,虚心倾听。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 课堂 倾听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表现欲望强,总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对的,在倾听别人发言方面明显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当某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往往是两手东摸西摸,或是转过头去看着别人,请他说说听到了什么,他根本就回答不上,似乎别人的回答和他没有关系,他们喜欢自己发言,而不注意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其实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参与学习的过程,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
正确的倾听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与信息。俗话说善听者往往也善思,小学生养成善听的好习惯尤为重要。倾听是一种习惯,倾听是一种礼貌,倾听更是一门艺术,学生的倾听习惯需要教师用心培养。
一、外显倾听感受,用心倾听
1、手势、身体动作和脸部表情是最能反映一个学生是否在倾听。课堂教学中,我对学生倾听的姿势(手势、身体动作和脸部表情等)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本或者老师出示的多媒体课件,不看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与赞同。如果不一致,则举手说说自己的想法。不光这样,我还引导学生有意识的用自己的表情、动作去理解、感受课文。
2、运用儿歌组织教学。低年级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儿童喜欢诵唱儿歌,教学时可自编儿歌激发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如:课前铃声一响,学生回班就说:“上课了,快坐好,仔细听、动脑想。”为班级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状态,认真倾听老师讲课做了铺垫。
3、多种感官参与。单一的听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用眼观察,用手操作,用口说理,用脑思考,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防止听觉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课中,也可让学生做做课间操,放松放松一下。
课间操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左左右右,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拍拍手,伸伸手,打打肩,左点头,右点头,上点头,下点头,弯弯腰,点点头,坐坐好。”
“一、二、三,静下来。三、二、一,坐坐好。小耳朵,仔细听。小眼睛,仔细看。”„„ 以上都是学生做好倾听的前奏曲,只有学习习惯好了,那么倾听习惯的养成就水到渠成了。
二、细化倾听要求,静心倾听
我们一直要求孩子要认真倾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倾听呢?教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的倾听要求。在《改善教师教学行为——让学生学会倾听》一文中,有一观点“学会倾听要做到五心”,让我获益不少。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教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发言者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要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发言有错时,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别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的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我们只有对倾听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学生才能静心倾听。
课堂教学中,学生能静下心来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静心倾听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体验、理解的过程,还是一个想象的过程。因此,课堂上我们一定要细化倾听的要求,让学生养成静心倾听的好习惯。
三、教给倾听方法,耐心倾听
1、奖励倾听
在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语文课上,我“一不小心”说错了一个词,坐在第二排的一个女孩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我一个良好的机会。当我把一可爱的印章印在她的书上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的惊讶和羡慕。于是,我告诉这群孩子: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我把一个大大的“听”字写在了黑板上,学生们惊叹“好大的听字!”是的,我要把这个大大的“听”字写进孩子们的心中。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停止对学生倾听的奖励。同时,奖励要注意及时性、公正性,以促成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保证学生倾听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开展简单而有趣的听记游戏
低年级的孩子已具备了初步的倾听能力,但随意性很强,目的性较差,而且具有音符一样的跳跃性。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教学中如果加入那么一点游戏的成分,学生的兴趣就骤然而起了。例如“猫捉老鼠”——就是让学生从老师或同学所说的答案中找出错误来。因为有了这个好听的名字,学生们听起来就特别来劲。
3、让学生当“小老师 ”
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经常组织学生通过竞争,轮流当小老师,并大胆放手,让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及时帮助同学纠正错误,并对负责人的小老师加以表扬鼓励,这样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们在帮助其他同学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特别地棒!通过这样的活动,当小老师的同学讲得非常认真,下面听的同学也非常认真,因为他们都想当小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被充分调动了。
4、多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倾听兴趣 任何一种情况下,评价做得好,都会成为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秘密武器!在小学生的“倾听”习惯培养中同样如此。为巩固训练成果,应及时对学生“听”的习惯进行评价。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应及时恰当的进行语言评价。
例如:“你看这位同学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他听讲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的听力可了不起!”“你听得最认真了,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是帮了他的大忙!”„„一句句赞扬、一个个微笑,一颗颗小星星,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呈现出活泼、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同时,课堂教学中,我也让学生学会打手势,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这样的动作评价,尤其适合判断题。
四、彰显倾听榜样,虚心倾听。
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
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听讲,首先自己要学会倾听。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才能事半功倍。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有效地倾听,能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发学生的发言欲望,提高发言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有效地倾听,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榜样。记得一次语文课堂上,我准备请愿意为大家展示朗读的同学来读课文,看着众多举起的小手,我任意选了一名,没想到他站起来后没有朗读,而是指着我课件中的文章说:“老师,“忘记”的“忘”错了。”我仔细一看,还真是错了。我没有批评他风马牛不相干的举手,而是虚心的接受了他指出的差错,还带领全班一起表扬了他。在表扬的一刹那,我明显感觉出学生们的眼睛一亮,坐姿也更挺拔了。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也更加认真了。于是,我便趁热打铁地提出在朗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正是有我认真倾听学生的表率在前,所以学生们都能听清要求,并能做到这些要求,圆满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质,我们自然要善待它。让孩子善于利用自己的双耳,也该有我们教育者的一份责任吧。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会倾听。正如汤姆•彼得斯在其《追求优秀的热情》一书中所说:“倾听是礼貌的最高形式。”因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一种前瞻性——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将是一种财富。相信,养成良好倾听习惯的孩子会更有智慧,更有修养。
参考文献: [1]李政涛《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2]张国宏 主编《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
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培养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有效的沟通交流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倾听基础之上。课堂中很多学生的心静不了,只顾自己说、自己做,不会耐心、细心、用心倾听教师和同学的言语。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通过优化教学方式、进行学法指导等多种策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一、培养倾听能力的重要性
“听”是取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手段。社会学家兰金曾指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课堂,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必须建立在有效的倾听基础之上。学会倾听是一种学习,一种礼貌,一种修养,一种品质,更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倾听是教学中达到“听、知、思、说”的相当关键的一步。华东师范大学张华教授在《论教学方式转变》中提到,我们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之一就是走向研究性学习,而学生的观念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他提出了“教学即倾听”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博士在《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中写到“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可以增进沟通,促进理解。倾听是一种等待,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二、学生倾听现状描述与归因分析
(一)年龄性别原因: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性别差异表现明显
由于身心发育原因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比较短暂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儿童的有效注意力平均在15—20分钟左右。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易走神,倾听的效果相对会比较差。而同一年龄段的女生往往表现出比男生倾听状态佳,很多男孩子比较调皮好动,静不下心,无法做到真正用心倾听,(二)家庭教育偏差: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去听别人的见解 现在处于低年级的学生都是21世纪出生的孩子,与以往其它年代的孩子相比,这些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都要显得更为重中之重,在家里大多数家长特别是祖父母一辈对于孩子是听之任之,孩子在家简直就是“呼风唤雨”,成为家庭中的绝对重心。因此很多孩子都有很强烈的自尊,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课堂上的表现之一就是喜欢说自己想说的,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想说,而不会去听别人的见解,更不用说做到耐心倾听。这不是一朝一夕才形成的,而是家庭教育长期养成的一种不良习惯——爱说不会听。
(三)提前教育的弊端:孩子认为低年级数学内容太简单不想听
部分低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就有了很好的学前教育,有些家长怕孩子难以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就提前给孩子“开小灶”,孩子早在幼儿园时期就通过不同途径学习了小学一、二年级的部分数学知识,因此当学生真正走入小学课堂,翻开数学课本就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些内容太简单了,我都会做了。”,想当然地就可以不用再听了。于是就在课堂上出现了几个所谓的“优等生”只管自己玩耍不倾听的现象。
三、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
儿童注意力转移除了自身年龄身心原因外,很重要的是数学课堂教学对他的吸引程度。如果教学是枯燥的,没有激发他的学习热情,思维难免不集中。因此数学教师要靠自己教学的吸引力扭转学生的注意力,靠自己教学的内在魅力抓住学生的目光。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就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一定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比如,在浙教版数学第三册《平均分》一课中,笔者创设了兔子过生日这个情景来贯穿整节课。师:今天,柴老师邀请了一个小伙伴来和我们一起上课。瞧:它来了。(出示小兔子图)这周六,就是小兔佳佳的生日了。它想邀请好朋友和它一起过生日,这两天正忙着准备生日聚会的食物呢。我们看看它都准备了些什么?(出示图片)这时全班所有学生都很认真地在听、看,仿佛都在参加小兔的生日聚会。接下来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分小棒,展示学生的两种不同分法,看一看他是怎么分的、听一听老师是怎么说的,模仿试着说一说。这些环节学生都非常投入。学生能倾听,操作、交流环节开展得顺利,教学效果自然比较好。
一些学生认为低年级数学内容很简单早就会做了就不需要听了,比如在上20以内进位加法这节课,当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后有几个所谓的优等生就开始走神做小动作了,他认为他会计算就万事大吉了。这时笔者结合主题图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在尝试本中可以用多种方法把你怎样计算的过程写一写,或者是画一画。”这就给学生任务驱动,不仅要能得出计算结果,还要能清楚地写出这个计算的过程。带着算法多样化这样明确的学习目的与要求,那些优等生自然就会重新认真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不是思想游离于课堂之外了。
(二)调整座位、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优质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优良的环境,包括教室环境和人际关系。
学生处在明亮、干净、整洁、美观的环境中才能静下心来学习,这是学生做到倾听的前提条件,如果周围环境是嘈杂的,那么势必会让人分心,“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做到这点难度是相当大的。当然有些客观原因、突发事件也是难以避免的。比如在上课时我们学校所在的小区经常有红白喜事,一阵阵的鞭炮声震天响,这些是教师无法掌控的事,但是教师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比如让一年级的小朋友一边听鞭炮声一边数一数,一
共燃放了几个鞭炮。这其实就是一个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训练,让学生能竖起耳朵认真去听,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数数的练习。
在教室座位安排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个性来搭配,一般采取一男一女作为同桌,而现在一个班中男生人数往往多于女生,因此部分座位只能是两个男生作同桌,这时就要选取一动一静的搭配,让会听会学习的带动另一人。这对于学生逐步养成倾听学习习惯也有促进作用。对于个别十分调皮的男孩子只能进行特殊处理。比如笔者所教班级中有个男孩子特别好动调皮,调整了好几次座位,但是不管坐到哪里都会殃及周围的学生,拉女孩辫子、拿同学的文具、和同学搭讪,总之一节课他要造出很多事端,不仅影响了他自己还严重影响了他周围同学听课,甚至为了处理他的事不得不停下教学影响了全班同学。和他的班主任、他的家长商量后我们将他的座位安排在了讲台旁边,一个人坐。当然这只是暂时的举措。不是说要孤立他,而是能尽可能的让他安静下来,远离同学的“辫子”、“好玩的文具”这些对他来说有趣的东西,他的座位离老师相对比较近就更能“照顾”到他,当他开小差不听讲了老师可以及时提醒他。这样安排座位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良好的师生间的关系也是学生能做到倾听的一个因素,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孩子对老师都是很喜爱的,不会出现因为讨厌这个老师就讨厌这门课因而不听课这种现象。
(三)积极引导,让学生明确倾听的重要性
当一年级孩子一入学就要和学生反复多次强调“听”的重要性,“我们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张嘴巴,这就是说我们要学会多听、多观察。”这是我经常和孩子们说的第一句话。“看看‘聪’这个字的结构,“耳”字旁,说明一个聪明的孩子首先要做到的是会用耳朵听,并且是用心在倾听。”这是我和学生们常说的第二句话。要让“倾听”二字深入学生内心,有了这样的意识才能化作行动。
(四)家校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孩子倾听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只靠教师,与家庭教育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因此作为数学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在交流中了解学生在家的习惯养成情况,并和家长在习惯培养方面达成一致,用正确的方法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孩子在家就和在课堂上一样,别人在说话时要认真聆听,不能打断别人的话;对于别人说的话要用大脑想一想判断其正确性,再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是一个倾听—思考—表达的过程。而家长同样要认真听孩子说话,这是一个彼此相互倾听、相互尊重的表现。
(五)教师以身作则,运用“暗示”、恰当评价,形成倾听氛围
教师要为学生起榜样作用,应该认真听学生的发言,无论孩子们的发言是对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都要专心地听,偶尔可作提示,但切不可打断学生的发言。这是对发言学生的尊重,在无形之中让班中其余的孩子都意识到了“我们要认真去听”。
当教师看到有学生走神了、做小动作没有在倾听,这时就可以有多种方式来处理。可以停下课来,目视该学生,当教学进行过程中突然停止,学生就会有所意识,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当然这需要教师在一开始任课就要告诉学生老师的这些做法是什么意思。教师还可以用语言、小动作加以配合,“老师开始‘扫雷’啦!看看你的眼睛看着我了吗?小耳朵竖起来认真听了吗?”孩子们表现得很兴奋,立即坐端正眼睛炯炯有神,这时学生倾听学习的状态很好,注意力很集中。当然有时为了让教学继续完整进行,不中断正常的学习,教师可以一边说一边在教室走动,“顺便”走到没有听讲的孩子旁边用手摸摸他的头,亲亲地在他的肩膀上拍一下,以起到提醒的作用。这时孩子肯定明白了老师的暗示。不是在全班面前指名道姓,而是个别性提示,这样的方式既提醒孩子认真听,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教师要适时正确地评价学生,对那些能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妮妮今天听得多认真呀!”“萱萱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琦琦真厉害,一下子就能听出同学发言的主要意思。”教师的这些鼓励性话语,既表扬了认真倾听的学生,又给其他同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从而使班级形成良好的倾听氛围。
学会“倾听”是通向知识殿堂的金钥匙,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倾听能力,让学生在倾听中生疑、在倾听中思考、在倾听中解惑。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体谅,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学习!听一听、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评一评,学会“倾听”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动、静结合,学会“倾听”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生动精彩!
第四篇:论文浅谈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传播了知识,积淀了文化,激发了思维,沟通了情感,书是孩子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认识世界的巨大宝库。一个不阅读的人是蒙昧的,一个不阅读的家庭是无趣的,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浅薄的。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特别是课外阅读,不仅使所学知识更深刻,更扎实,更牢固,也使学生的学习更容易,并给学生带来智力上的愉快,阅读成为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然而随着社会发展至今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这使读书成了孩子们最头痛的事,孩子们患上了“文本恐惧症”这是不争的事实。针对这一现象作几点看法。
一、阅读首先要从良好的家庭教育阅读入手。
孩子的性情、品质等素质都是在家庭教育中完成。孩子的阅读习惯养成自然离不开家庭阅读,明智的家长会在孩子10岁前帮助他养成“看”书的习惯,它是幼儿园、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等学校教育替代不了的。美国人早已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特别是阅读的重要性。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曾撰文说,给孩子读书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它是家长送给孩子的一件终生享用的最佳礼物。给孩子读书既能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性,培养他的健康人格,又能为孩子提供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
(一)家庭教育中怎样引导孩子阅读
不要强迫孩子看书,关键是培养兴趣和习惯。家长要像爱护孩子的身体一样爱护孩子的阅读兴趣。不要带功利目的,即使家长这样想,也不能让孩子感受到。应该让孩子感觉到阅读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没有任何其它目的。
1、选择适合孩子的书。为了让孩子爱上阅读,选择书籍时也很重要,读书要与选择天人地、古今中外的结合。一是选择有趣味性的书给孩子看,比如那些有漂亮插图的惹人喜爱的图书。小孩子们喜欢有人物、场景以及他们熟悉的事物的图画和照片。同样,他们也喜欢动物图片。童话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很有魅力的。理论和实践显示它们是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孩子们在认识世界时免受伤害,并认清现实和虚幻之间的差异。童话故事还能促进孩子们的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二是最初给孩子们看的书的篇幅必须短小,几页而已,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只能集中一小段时间。另外,这些书应有较大的插图,细节少。孩子们大多喜欢那些有插图但是没有文字的图书。在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再逐渐加大阅读量和内容及形式。三是要确保书里的文字容易理解。一本字印得很大的书看起来简单,但却有可能包含难字,所以事先要把它浏览一遍,看看里面的文字是否能被孩子理解接受。
2、父母应和孩子共同读书。营造有着浓厚书香气的家庭氛围,无疑是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其中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陪着孩子一起读书。陪孩子一起读书,意味着你可以走近孩子的心灵,再也没有比这样的模式更加有效的了。苏联作家巴甫连柯说,不读书的家庭,就是精神上残缺的家庭,同孩子读书,至少要坚持到他们小学毕业,大部分孩子在12岁以前,其倾听能力要比阅读理解能力强,所以父母和孩子一起念书比他们独立阅读会更受益。在家庭中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且一直影响着孩子长大成人,给孩子树立个学习的榜样。要求孩子读的书,家长尽量也要读,要不掌握不了孩子的思想动态,家庭教育也是盲目的,其实许多家长本身阅读书就不多,和孩子一起阅读,教育孩子,充实自己。如果家长每天能抽出半小时,安安 静静地与孩子一起看书,或者给他讲故事,帮助他进入另一个充满神奇色彩和自由的世界,安抚他一天的兴奋与紧张的学习情绪,渐渐地他就会每天期待着这个时间的到来。也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愉快的体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使阅读逐渐成为他们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这样才能终生受益。建议:①坚持每天与孩子都要安排时间看书,让孩子选取自己感兴趣又有益的书籍报刊进行阅读;②家长要学会倾听,做忠实的听众,认真听孩子讲故事、编故事;③和孩子一起交流彼此读书的认识和体会;④读书给孩子听时,尽量把气氛搞得很轻松愉悦,这样他们会从中体会到更多乐趣。利用周末陪孩子逛书店,去看书,去认识书,去接触爱读书的伙伴。这样的亲子阅读拉近了亲子关系,而且,这种安全的依恋关系还会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促进了孩子认知的发展,养成终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同时也提高了阅读能力。
3、一定要给孩子准备个书橱,但不要把书都放在橱里。把书放在孩子经常去的地方,让孩子随处可以触摸到它,比如沙发上,床上,桌子上,用不多长时间他就会翻翻看看,让孩子对书产生深刻的印象,感受在书的世界中快乐成长,对书产生深厚的感情,逐渐爱上书,爱上阅读,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经常阅读的习惯,从而使阅读成为一项经常性的、轻松的、自发的活动。
4、建议家里买个大地球仪和中国、世界地图,地球仪和地图要尽可大,有很好的视觉冲击力,太小了孩子看不在眼里,也引不起他的兴趣。当孩子正在读《动物世界》里讲述的动物时,书里提到了亚马逊热带雨淋,孩子就能在地球仪上找到。提早介入地理学习,让孩子熟悉了解世界,不仅是培养国际化视野,对孩子的知识积累作用不可估量。孩子本身对地理知识很感 3 兴趣,同时,很多政治、历史、科学等知识都能在地图上找到落脚点,便于孩子系统学习知识。
5、阅读要学会思考,缺乏思考的阅读是没有意义的,要边阅读边思考。低年级孩子在阅读时有必要要大声朗读。不要一遇到生字就要求孩子查字典。可能的话,尽量租书看或借书看。尽可能快速阅读。
(二)如何让孩子从电视走到书本里,形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1、让孩子少看电视,家里电视尽量少开。很多孩子都喜欢看电视,有的家长也认为孩子看电视能多学知识,看电视时孩子比较老实,所以管得不是很多。台湾学者李敖曾经说过,电视是批量生产傻瓜的机器,实验证明人在看电视时脑电波和睡觉时一样,说明看电视时脑子是一点也不转的。电视里也有许多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但孩子看过后,就没有想象空间了,局限于电视的创造,对孩子的思维是一种扼杀。
2、有选择地看电视。在暑期里可以列一个电视节目表,一般是上午二选一,下午可多选两个,中间空有时间差,对孩子的视力比较有益,节目结束马上关电视。
3、大人看电视时,如果孩子在家,也一定要考虑节目是不是适合孩子,如果不适合,坚决不要看,家长的选择是有导向性的,家长所看的节目也直接性影响着孩子。
4、陪孩子看电视。利用好电视进行教育。没事要经常陪着孩子看动画片,孩子看的动画片我基本上都看过,通过陪孩子我了解孩子的思想,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能及时给予引导和教育。
5、结合正在播出的动画片给孩子买书,孩子急于知道故事的发展和结局,4 电视要放好几天,看书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当某部动画片还没放完时,孩子就已经把内容在书上看完了,就不再看动画片了。
二、阅读是件大事,老师得做指路灯
一个好老师不光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其中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就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坚持每天利用晨读课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每个星期教会孩子一首古诗,利用每周的阅读课时间让孩子们自由阅读,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孩子们带来自己喜爱的书籍在班级里阅读。交流读书的感受和收获。找一些零星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书中的故事,听到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那些美妙的故事,慢慢地,孩子们也总是找时间去看书。有时遇上特殊天气,孩子们一时回不了家,我会将零星的时间也利用起来,多读书。我还建议家长每天晚饭后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坚持陪孩子每天一读。周六、周日建议家长带孩子去逛书店,和孩子一起挑选孩子喜爱看的书„„尽管低年级的孩子小,可是阅读只要坚持,一学期下来,他们每个人都读了很多本书,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就这样养成了。
1、在班内营造读书环境
世界上的书籍浩如烟海,每个人想把自己爱看的书买齐是不可能的。除了学校图书室,校外图书管,我们还可以成立班级图书角。考虑到资源共享,可以让班内学生每人拿出二至三本书,放在教室前面的小书架上,选出班级图书管理员,定期把书借给同学,这样经济又实惠。
2、教给孩子读书的窍门(1)大声朗读法
低年级的孩子读书时注意力容易分散,阅读理解能力较弱,语感不强,普通话有待坚持训练。因此建议孩子在阅读的初期要大声朗读。
(2)读书笔记法
低年级的孩子是一张白纸,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但是阅读能力还不强,这就需要老师给他们指指路,以故事为载体给他们讲讲读书的方法,孩子们一定会记忆深刻,受益匪浅。比如:
列宁的批注法:他一般使用铅笔批注,每当读到精辟处,他就批上“非常重要”、“机智灵活”、“妙不可言”等,读到谬误处,就批上“废话!”、“莫名其妙!”等等。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纸条与百宝囊法,杰克·伦敦的家中的窗帘上、衣架上、橱柜上、床头上、镜子上、墙上„„到处都贴满了形形色色的小纸条,上面写满了各种各样他搜集来的材料:有美妙的词汇,生动的比喻等五花八门的资料。在家里随时都在默念、回忆小纸条上的内容。外出也是一样,他把小指条放在衣袋里,只要一有空就随时随地掏出来看一看,想一想,记一记。由于他这样契而不舍地搜集、积累材料,一点一点地把材料装进了自己的脑子里,再加以灵活运用,因此他写出了一部部光辉的著作。
毛泽东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法,巴金的“电脑读书”法,这些名人的读书方法,不但有趣,对孩子们更有启迪作用。
3、喜欢读书学会思考持之以恒
当不少同学阅读过不少书本后,却很少有自己的思考,看看便罢,走马观花,根本就没有欣赏到书中那美丽的花朵。因此每读过一篇文章,一本书,我们都要有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这样我们的精神世界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冰冻三尺,非一夜之寒。”良好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 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经年累月,使其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
三、提供给孩子展示的舞台
孩子读书的兴趣需要教师不断地激发,同样孩子读书的成效也需要老师提供展示的舞台。因此在班上或者年级开展读书展示会非常有必要。在展示会上可以进行:师生同阅读、读书笔记展示、精彩的古诗文、名言警句诵读,讲述“我们家的读书故事”、评选阅读小明星、好书推荐等,让孩子们感受到书香的熏陶,读书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可见养成阅读习惯将受用终生。一个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知所措。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民族的发展,努力为孩子打开健康学习的绿色通道,构筑起一块基石,是家长和老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学校和家庭一起努力吧,让我们成为孩子们阅读的良好榜样和引领者。相信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够牵着孩子的手走进书的殿堂,体味其中的美妙!字数:4318个
第五篇: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论文
摘要:伴随着教育教学制度在我国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小学阶段的教学与之前相比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小学低年级学生除了需要接受基础的文化知识教育之外,还需要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而体育锻炼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形成长期的体育锻炼习惯。本文从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谈起,提出几点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对策,旨在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水平。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体育锻炼;习惯培养
我国在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体育教学训练模式。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注重对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可以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不断成长奠定基础。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必要性
注重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实际上非常符合我国所提倡的终身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因为通过体育锻炼,小学生可以在学习之余,锻炼自己的身体,起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另外,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小学生还可以不断放松自我,增强与他人的交流与交往,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由于初入校园,小学生对于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通过体育锻炼,他们能形成对体育学科的兴趣,进而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拥有更加健全的人格以及更为强健的体魄。从长远角度来看,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是极具科学性以及客观性的,是符合科学、系统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的关键性举措。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具体对策
(一)注重排队站队训练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必须先把握好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只有充分考量小学的身心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特点的体育锻炼培养方案。教师需要注重小学生排队站队这一环节,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形成快速、安静、整齐排队的能力与习惯。在体育课程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问好,而学生也需要排好队伍向教师问好。之后,教师需要宣布课程规章制度,以及本堂课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在此期间,学生需要按照要求排好队伍,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站队效率,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注重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体育教学的关键。针对当前低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来看,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其一,可以选择榜样激励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虽然涉世未深,可对于一些知名体育明星还是会有一些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任务开始之前向学生介绍一些比较熟悉的体育明星,充分发挥这些明星的榜样作用,通过明星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和锻炼的兴趣。其二,编制口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一些相对复杂的动作,小学生在记忆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困难,这时编制朗朗上口、通俗易记的口诀,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做,则可以帮助学生将动作和技巧记忆深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很有帮助。其三,增加学生的自我锻炼机会,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当前的教育教学制度要求教师时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锻炼机会,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锻炼习惯。而学生在进行自主锻炼的过程中可以找到锻炼的方法,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引导和监督,确保学生锻炼安全的同时,也为一些产生困惑的学生答疑解惑。其四,利用竞赛的形式进行体育课堂讲解。体育具有竞技性,小学体育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尝试引入竞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每一位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以最高涨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另外,通过竞赛,学生还可以形成坚韧的性格品质,消除消极情绪,提升运动积极性。其五,开展一些有趣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阳光足球、七彩跳绳以及花样排球。所谓阳光足球,就是按照阳光体育的原则,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足球运动。低年级小学生不具有太强的综合能力和身体素质,开展阳光足球这类项目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能让更多的小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过程当中,起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和作用。
(三)注重对体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完善
在小学低年级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资源可以被利用,体育教师要学会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与完善。其一,从学生角度分析,学生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教师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不同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智商智力以及综合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而且他们对于不同体育项目的喜爱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具体做法:教师需要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比较能够接受的形式,参与到体育运动过程中,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二,教师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整合。教师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从教学过程、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培养等多个方面实现统一,以帮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技巧,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其三,教师要对学校所提供的物质资源进行整合。常见的用于进行体育课程讲解的物力资源包括基础运动场地、体育运动设施以及相应的器材。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和利用,确保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
三、结语
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是小学生在接受素质教育过程中务必需要进行的一个环节。让小学生自幼形成体育锻炼习惯,有利于其形成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在之后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落实终身体育的锻炼目标。既是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是对其心理状态、综合能力的改善,为小学生之后的成长与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殷强德.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基本策略[J].甘肃教育,2013(3).[2]贺太江.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对策探析[J].新课程学习:下,2013(7).[3]庄小平.高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1999(2).[4]易小红.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