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的本分与境界》学习心得
《教师的本分与境界》学习心得
8月25日上午,在新塘街道教育办的组织下,我们聆听了来自福建省电教馆张文质老师的专题讲座《教师的本分与境界》。
张文质老师以提问引入:你觉得自己长得像老师吗?老师该长成什么样子呢?并且围绕作为教师应有的本分进行详细的讲述,要求老师们做个手艺人,做个良善的人、有助益力的人、有创见力的人、有第二种生活的人、有自己作品的人等。作为教师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个生命的成长都需要教师用思想去唤醒,用心灵去交流,用智慧去启迪,用技艺去雕琢,用精神去熏陶……如果没有高超的手艺与专长,没有善良,没有人道,没有判断力,没有影响力,教师能塑造有灵魂、有灵气的生命吗?
希望的是,我们在做好教师本分的时候,努力争创更好的境界的同时,给孩子新的人文、新的科技、新的生活、新的世界。
第二篇:教师的境界 - 副本[模版]
教师的境界
在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主导下的学而优则仕是读书人追求的境界,读书人入不了仕而教书应该说是读书群体中的末流。随着社会的发展,读书人教书做教师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阶层,教师成了一种职业,一种事业。在这些教师群体中,有率先垂范的领头雁,有吃苦耐劳的孺子牛,有爱岗敬业的千里马。从人类社会的角度、从人类文明的角度,从奉献精神的角度,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一、教师的层次
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整个教师队伍中,由于教师的素质不同、追求不同、社会贡献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层次。教师的层次可以纵向分也可以横向分,我们从横向分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字之师、事之师和人之师。才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层次越高,他培养出的圣人和君子就越多。
1、字之师
师教学生如何学课本,学书本知识,基本是只求分数,不求其他。至于学生的健康、道德、修养、自救、勤奋等人生极为重要的东西一概不予关心过问。
2、事之师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最大的能力不是读几本书的能力,也不是考试得高分的能力,而是谙熟世事、透悟人生的能力,事之师就注意引导、培育学生形成这种能力。
3、人之师
是做教师的最高境界,也是第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人之师即教学生如何做一个有品德、有才能、有修养、有情趣、有良好心态的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说:德才兼备为圣人,德大于才是君子,才大于德为小人,无德无才是愚人。圣人、愚人少,更多的人要么是德大于才者,要么是才大于德者,在没有圣人的情况下,宁用德大于才的君子,也不用才大于德的小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人之师,首先要求你是一个素质全面、学识丰富的人。其次是要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问题。最后是找准学生“成人”与现在国家的成才标准的结合点。做好一个教师,特别是把教师作为一种事业去做,就应该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治学境界。
二、教师的人生境界
从育人的意义上,教师的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等级,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人类境界,一个教师追求的人生境界越高,他培养出的一代新人的人生境界也越高。
1、自然境界
如果一个教师只能顺应教师的本能和社会风气去做,对自己所做的事毫无觉醒,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
2、功利境界
如果一个教师做事,动机是功利的,如教书是为了糊口,补课是为了酬金,高考是为了获奖,写论文是为了晋级等等,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
3道德境界
如果一个教师意识到自己是教育战线的一员,自觉为培养对象的利益做各种事,对学生负责,所做的事情都是有道德意义的,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道德境界。
4、人类境界
如果一个教师意识到超乎教师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社会、人类,意识到自己不仅是教育战线的一员,还是全社会、全人类的一员,自觉为社会、人类的利益而在、做各种事,并明白其中的意义,那么他就进入了更高的人生仅界,即人类境界。
三、教师的治学境界
从教书的意义上,教师要追求更高的治学境界。教师的治学境界也可分为四个等级,即庸师、严师、名师和大师。
⒈庸师
教师只知道教书、不考虑教人,教书也是照本宣科。既不研究前人的经验,也不努力自成一体,无作为,造成一种“误人子弟”的效果。形象地讲,叫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⒉严师 教师能高瞻远瞩,认清前人走过的路,总结前人的经验,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治学,关心学生的学习行为诸方面,可以达到“严师出高徒”的效果。形象地讲,叫做“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⒊名师
教师能冥思苦想,孜孜以求,犹如热恋中的情人,不惜一切地追求所思。以科学的精神对待治学,关心学生如同亲人,有名气;可以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形象地讲,叫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⒋大师
教师苦苦追求,不断探索,达到一朝顿悟,发前人未发之秘,辟前人未辟之境,做出独创性的贡献。对事理、对学科能变复杂为简单,变简单为复杂,以创新的精神对待治学,关心学生如同子女,对学生的终身负责,有思想,可以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形象地讲,叫做“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为教师,所要追求的境界——就是要追求做一名合格的人之师;同时,要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追求道德境界或人类境界;并且,还要追求更高的治学境界,追求做一位名师、大师。
她用爱心支撑起学生的天空——
谭兰霞同志,女,31岁,中共预备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天塘乡中心小学一名普通教师。
2000年9月,她考入了邵阳学院政治教育辅修历史系。在大学期间,她参加了湘潭大学的自考本科,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湘潭大学行政管理本科文凭。2003年3月,她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2006年7月,她毅然辞去了在大城市的工作,回到了自己贫穷而落后的家乡任教。2008年9月,她到天塘乡中心小学任教并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和语文教学工作。
她在天塘乡中心小学任教的四年,总是用心用爱去关心学生。天塘乡深处大山,经济落后,学校留守儿童多,为了给学生们温暖,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她总把自己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为她始终都坚守着“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每个星期双休日,她都会深入学生家庭进行家访,并坚持每个月给学生的家长打一次电话交流汇报学生的情况。对于特困的学生,她不但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还在经济上支持他们,给孩子送衣服,生病了带孩子看病治疗。尽管她一个月的工资才1605元,尽管她的母亲还在做环卫工人,尽管她还有五岁的女儿每天都盼着妈妈回家,但她常常是一个月才回一次家。
59班的59个孩子中,范林锦、张慧两个已陷入绝境的学生和家庭,她更是倾注了所有的爱和心血。为了让两个辍学的苦命孩子重返校园,她七次来到这两个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全面了解情况之后,并含泪把他们两家的情况写成近万字的材料上传到自己的QQ空间里,发动她身边所有的人来关心和帮助孩子,她甚至还因此跑到县民政局帮其解决低保问题,联系媒体和医院把范林锦的妈妈送到郴州市中医院治疗。现在,范林锦和张慧这两个学生家人的生活费、医药费全由她负责,并经常带着两个孩子到郴州看望他们患重病的母亲20多次。她总是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在空间里用心记录着孩子的信息,利用现代的信息手段来传播孩子们的信息。她的QQ 空间里点点滴滴都记录着自己与孩子们浓浓的师生情。空间里的文章《我要做一名成功的教师》、《我的75 个孩子就要毕业了》、《感恩于心,让爱成河,促孩子成长》打动了无数的网友,其中一名《网上这点事》的腾讯空间用户以《还好,我们知道的不算晚》为标题介绍了这位老师的故事。此文一发布,迅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在短短几个小时中就达到了30多万的阅读量,评论7000多条,转摘分享上万条。顿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热心人士不断地前往孩子的家里看望送上自己的祝福,为孩子募捐,募捐款已达两万多元,其中郴州新网丁一表示愿意每月捐助张慧400元。湖南省教育电视台频道、湖南公共频道、郴州电视台、郴州新报、郴州南岭生活频道等媒体也纷纷报道她和孩子们的故事。
月14日,她联系上了东莞童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集大家之力来关心和帮助孩子们,向全社会发起“首届‘走进大山深处孩子家’励志夏令营活动”大型公益活动,而这次活动的地点就定在天塘中心小学,并且成立了“成长助学金”,一次就为天塘30位品学兼优的特困孩子实行了一对一的爱心帮扶。她还联系上了世界和善小姐大赛郴州赛区组委会,并于5月22日参加了“唯一风格”杯世界和善小姐大赛郴州赛区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范林锦同学作为和善助学对象,在发布会上就为其筹得了7500元爱心款,并有爱心人士决定要资助范林锦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费用,到目前为止,她已为大山里的50位特困孩子解决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费用。她正在积极筹建“一个都不能少”的爱心助学会,并成立了爱心助学志愿者协会,下一步还要创建一个爱心网站,从而更好地实现她的“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理想。她坚信:有爱,就能坚持;坚持,就能有爱。相信她的爱一定能为更多的特困孩子撑起爱的天空,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份爱心事业。她关心和帮助的特困学生并以优异成绩考上县初中的学生就有70多人。
她勤奋努力地工作得到了学校师生们的肯定,也因此先后被评为宜章县第十七期校长任职班优秀学员、宜章县教学常规工作先进个人、宜章县优秀班主任并多次获县级嘉奖。她让孩子们懂得了向上、向善、向真、向美,她是孩子们幸福成长的引路人和守护者。
把阳光播撒到每个孩子心中
——记湖北省武汉市钟家村小学教师桂贤娣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心灵的艺术,那是因为,只有心与心的真诚交流才使教育成为可能,才使教师这个职业显得高尚。”
——桂贤娣日记
作为一名从乡村教师成长起来的当代人民教师的典范,桂贤娣从不掩饰自己的幸福:“只有幸福的教师,才会教出幸福的学生。跟我的孩子们在一起,我是幸福的。”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桂贤娣在与孩子的对话中不断出现这样的语句,“乖,听话,桂老师爱你们。”“乖,相信桂老师。”“桂老师最喜欢你了!”最感染我们的是她的笑容,从她的笑容中我们体会到了教育的幸福。她喜欢看动物世界,她会唱《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她曾给学生梳过21种辫子……
她就是2011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武汉市钟家村小学教师桂贤娣。
“因生给爱”传递教育真情
“我上讲台后5秒钟就不是我了,而是文中的人物了。”讲到自己的课堂教学,桂贤娣满眼都是真情和喜悦。
声音极富磁性,朗读课文声情并茂,或激昂,或凄凉,或高亢,或低沉。这是听过桂贤娣课的老师和学生的感受。
其实,桂贤娣的“声情并茂、感染力强”不是天生的。恰恰相反,出生在农村的桂贤娣,普通话起初并不标准。为了上好课,她虚心拜普通话很棒的女儿为师。“老师,请听一下我哪些字的发音错了。”桂贤娣在家朗读课文,一直都喊女儿“老师”。
她认为,有了对教学的真情,很多繁杂的事情也可以做得有声有色。
在她所带的“桂贤娣名师工作室”团队中,有人反映,拼音复习让低年级语文教师头疼,稍不留神,就会陷入“死记硬背”的窠臼,教师教得乏味,学生听得无味。
知晓了青年教师的困惑,桂贤娣主动邀请大家来看她是如何将拼音学习变成“玩”的。
每个孩子发10根铜丝和5粒大米,当老师说出一个拼音时,学生就用铜丝和大米摆出这个拼音。铜丝很容易成形,学生可自由弯出拼音字母,而大米,就是诸如“i”这样的拼音上的那一点。看似简单的游戏,孩子们玩得意兴盎然,有的孩子甚至回家了还要缠着家长一起玩这个游戏。年级拼音检测,这个班是成绩最好的,青年教师大为折服。
桂贤娣说:“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是,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爱’,即智慧的爱,得体的爱,恰到好处的爱,能激发学生真挚情感的爱。”
桂贤娣每周给自己提出“三问”:“一问桂老师,你爱你的学生吗?”“二问桂老师,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三问桂老师,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了吗?”
在频频的自问当中,在与学生多年的接触和交往中,桂贤娣摸索出体弱生爱在关心、残疾生爱在得体、过失生爱在信任等“桂贤娣班主任工作因生给爱十法”。
桂贤娣带的六年级(2)班有个漂亮的小姑娘吕晶,被诊断得了癌症。这个不幸的女孩,不怕打针吃药,不惧化疗反应,唯一担心的是头发掉光了,不戴帽子不好见同学,戴上帽子又怕被同学笑话。
她和陪着她的父母一路忐忑不安地来到学校。
“吕晶,快进来!”桂老师轻轻地推着她走进教室,她用余光扫了一眼教室:一片红色跳进她的视线。她赶忙抬起头来,原来全班63名同学都戴着小红帽,而且和自己的一模一样!
班长站起来说:“欢迎你参加班级野游活动!”
小吕晶一听,高兴地回头说:“爸爸妈妈,你们回去吧!” 孩子的妈妈站在教室外,看着这一切,一个劲儿地向桂老师鞠躬:“桂老师,谢谢你,谢谢你的良苦用心!”
原来,桂贤娣得知吕晶的特殊情况后,专门到武汉的汉正街买了64顶小红帽,家访时悄悄地给了吕晶的家长1顶,让孩子上学时戴上。为了不让吕晶以为是特意为自己全班才戴小红帽,桂贤娣特地安排全班当天进行野游活动。
从那以后,班上每天都有五六个同学戴着小红帽,一直到吕晶的头上长出了头发。
“我感到,爱也要因材施教,‘因生给爱’。”桂贤娣说,每个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具体的爱生方法可能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完善。
现如今,在钟家村小学“桂贤娣名师工作室”的共同努力下,“因生给爱十法”已经丰富为十五法,更名为“因生给爱教育法”。
30年家访拉近老师与家长的距离
桂贤娣说:“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借助家长的力量,家校合力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有一件事令桂贤娣记忆犹新。那时,她刚参加工作不久,班上有个小男生屡次违反学校纪律,她决定家访。谁知当她拿着小男生亲手写的家庭住址去家访时却吃了闭门羹,因为孩子故意把门牌号码写错了。这件事深深刺痛了桂贤娣,她决定改变家访策略,变报忧为报喜。熟悉桂贤娣的人都知道,她家访的原则是“生进师访”,即“学生进步了,我就家访,再进步,我再家访!”她认为,激励性家访是一种鞭策,也是学生的荣耀,能鼓励学生不断上进。
黄娅,一个胖胖黑黑的六年级女生,学习老跟不上。一次数学小测验,黄娅居然及格了,桂贤娣高兴地登门家访。第一次家访后,黄娅渐渐不躲着老师了,学习也自觉了。桂贤娣再次家访,并欣喜地告诉家长黄娅各方面的进步。
桂贤娣身体不好,黄娅担心老师家访不便,特意送给她一个手电筒照明,这个手电筒能装6节电池,光亮能照很远很远。黄娅说:“我要让桂老师多到我家来。”
除夕夜,当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桂老师接到了黄娅的母亲从北京打来的电话,这位母亲在电话中感激地说:“桂老师,是您与众不同的家访使我的孩子抬起了头!”
“家访能拉近老师与家长间的距离,只有家访,学生和家长才会把老师当作朋友,才会说真话。”尝到家访甜头的桂贤娣乐此不疲,从教30年来从没有间断过。
桂贤娣说,家访交谈的地点,最好选在学生的房间,既可避免冒犯家长的隐私,也便于观察学生生活的细节,帮助老师全面了解学生。“家访时的语气、态度一定要平和友善,切忌高高在上。像朋友一样和家长聊天,家长才能打开心扉畅所欲言。”
班上有四五十名学生,怎样才能做到个个了如指掌,桂贤娣称,她的诀窍是传统的家访。“每年7月中旬,和上任班主任交接班时,我会提前查看班主任手册,找到学生的家庭住址,然后利用暑假提前家访。”开学后,她已与学生、家长相当熟悉了。
虽然顶着酷暑,还牺牲了休息时间,但桂贤娣说她的想法很简单,“暑假我在休息,国家也在给你发工资,加之对教学也有帮助,家访很值得!”
从教30年来,桂贤娣送走了一批批学生,家访了无数的孩子,却没有多少时间陪自己的孩子,“作为母亲,我真的是愧疚。”
退休多年的教师万俞云向记者讲了这样一件往事。一个严冬的下午,桂贤娣与同事一起去家访,回来时天已经很晚了,这时突然想起自己的女儿还在幼儿园。她便急忙赶往幼儿园,孩子当时就在马路边痴痴地等着妈妈。桂贤娣不顾路上穿梭的车辆,横穿过马路,上前一把搂住女儿,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女儿在桂贤娣的怀里号啕大哭:“妈妈,我数了17辆70路车,你还没有来,我就来车站等你了。”桂贤娣抱着浑身冰冷的女儿,愧疚万分:“妈妈对不起你。” 有人劝她,现在教师与家长联系沟通的途经太多了,没有必要劳心费神去家访。但桂贤娣总是微笑着回答:“大灵通,小灵通,永远也代替不了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把阳光播撒到每个孩子的心中”
“我工作,我快乐;我生活,我阳光。”桂贤娣说得最多的是这句话。桂贤娣充分发挥自己湖北名师、特级教师的作用,参加各种课堂节目和讲座,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成长历程和盘托出,为家长和教师们排忧解难,为广大农村地区的教师培训和教育发展尽心尽力。
一位女教师听了桂贤娣的报告后,给桂贤娣写了一封信:“亲爱的桂老师,我作了一个统计,你3个小时的报告,会场响起了38次掌声。请问桂老师,你的教育智慧和教育乐趣是从哪里来的?”
桂贤娣回答:“如果说我有教育智慧和乐趣的话,那就是用情用智投入到儿童心中。”
一年早春,桂贤娣领着三年级的孩子到操场上观察学校的变化,学写观察日记。一名学生这样写道:“春天来了,新生的绿草,笑眯眯地直立在地上,好像正在和低着头的小黄花在绵绵话情呢。哟,多姿多彩,多情多意的春天来到了我们钟家村小学。”
桂贤娣在日记后面写上了这样一段批语:“向智俐同学,你抄写的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春天的主角——绿草黄花,神态含笑,举止文雅地在一起绵绵话情的美好情景,表达了你和小作者对多姿多彩、多情多意的春天的喜爱之情。桂老师如果看到了这句话,也会和你一样,把它抄到自己的本子上来的,因为我也喜欢这个句子。最后,桂老师想提醒你修改一个句子:你写的是‘因为这句话写活了小草’,桂老师建议你把这句话改成‘因为这句话把小草写活了’。你如果同意,就自个儿把它改过来,好不好?” “孩子需要教师给予快乐,当教师也让我很快乐。当一名教师离开了讲台,他的职业生涯就到了尽头。我不想失去快乐,更不愿我的学生失去快乐。”
近10年来,作为特级教师和全国优秀班主任当中的杰出代表,桂贤娣到新疆、港台地区和湖北省农村多次讲课和送教,为湖北省农村教师、支教生、骨干班主任等进行培训。据不完全统计,她所培训过的教师超过5万名。她多次受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部门的表扬,多次被受训教师评为“最受欢迎的教师”。
“每天有一些小成绩、小进步、小满足,这样,你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有了阳光的心态,你才会把阳光播撒到每个孩子的心中。”桂贤娣这样阐释自己的幸福观,也这样引导着孩子们享受幸福的童年。
第三篇:教师的境界与教育读后感
《教师的境界与教育》读后感
葛家中学
2015-7-10
最近读了大师的书,颇有许多感慨,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若不能在细节上影响学生,便不能当好学生的导师,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很有意义的公益广告:忙得头发都来不及拢一拢的母亲俯身给老人洗脚,旁边的儿子看到后,也摇摇晃晃地端着一盆水来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足见榜样的力量。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提升自身素质,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必须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自己心中必须要有火种。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而一个教师的人格和灵魂并不只是表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表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中。走进书本你会与大师为友,走进书本你会与经典对话,而走近这些教育的痴心汉少一点浮躁和功利,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多一点热情和关爱,更让我们认识到要用心去工作,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让人民满意的称职的好老师。
从育人的意义上,教师的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等级,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人类境界,一个教师追求的人生境界越高,他培养出的一代新人的人生境界也越高。
作为教师,所要追求的境界——就是要追求做一名合格的人之师;同时,要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追求道德境界或人类境界;并且,还要追求更高的治学境界,追求做一位名师、大师。得到学生认可。
好教师不能光靠专家评定,还要看学生是否认可。和好教师在一起,学生会感到愉悦,会萌发很多话题和探索的欲望。
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对此的回答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现在风行于全国的“双名工程”,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名教师、名校长的选拔培养机制,给不少教师搭建了学习、锻炼的平台,其中的佼佼者最后还有可能荣获“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经由这样的机制培养出来的教师,自然被人们公认为“好教师”。
“真正的好老师,是学生自己找的;真正的好老师,不会告诉你他是你的老师。”前一句话告诉我们,所有的人、事、物,均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好教师,“荒野或自然,真的是人类文明最好的老师”。一个教师是否是好教师,不是所谓的专家评定出来的,而要看学生是否认可。我们一直倡导教育要“以人为本”,其中最要紧的就是知道并理解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后一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好教师,应该是有耐心的,是有好行为的,是不断学习新东西的,是助学生成长的,是懂得反思自己的,是像朋友一样温暖的,也是融入自然的。他不会告诉学生自己有多么好,多么特别,但学生和他在一起就会感到愉悦,就会萌发很多的话题和无尽的探索欲望。教师要做到这些显然不是可以培养出来的,那是怎么达到的呢?靠的是“自我教育”是一种反思,一种自我观照,自我叩问,自我鞭策,自我发展。教师能达到“不待扬鞭奋自蹄”他便会不断的自我发展。所以说,“教师的最高境界--自我教育”
我初上讲台时,教初二的那些孩子么。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教材教法,想着怎么样把每节课的知识点落实。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引入?如何设计变式训练?单元测试结果出来后,学生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我就欢欣鼓舞,平均分不佳就急火攻心,然后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讲解。那时候,年级里教我班的平行班的是另一位老教师,也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带教教师。我使出浑身解数,所教班级也很差,她感谢我帮她理清思路,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这段时间我正处在一段情绪的低谷中。我常常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懊恼,自己跟自己生闷气。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不过我并不沮丧,因为我知道做教师是在教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越清晰,才能更好地悦纳自己,进而在工作中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让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人遇见更好的自己。在我们的学校,几乎都用着一套统一的教育教学标准考评教师,它就像紧箍咒一样在控制教师的灵气、个性和创造力
在平常的教学中,人们津津乐道的好教师的教学,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标准的把握——界定精准,重点突出;对教学内容的挖掘——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对教学流程的设计——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对课堂气氛的调节——张弛有度,活泼有序;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体察入微,关怀备至„„讲得清楚、听得明白、学得有趣、做得出来,是很多教师一直追求的教学境界。
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必须要在多年的教学中摸爬滚打,教学相长,当然教学的细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如果同时遇到几个女学生,校花和普通女生走在一起,先向长相普通的女生打招呼。如果遇到几个男生,先向内向的打招呼。
课堂上答疑时,优待貌不出众、内向的学生,越是长相普通、没有特点的学生越是需要老师给予足够的关注。尽量记住更多学生的名字,啦
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却能走上知名的“百家讲坛”,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当中央电视台《人物新周刊》的主持人问纪连海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时,他说,自己只是把教师职业当成事业来做。在他看来,工作有两种:一种是职业,一种是事业。而当中学教师就是他的事业,而不是职业。
我相信我也会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来做的。
第四篇:学习方法与境界
学习方法与境界
龙驭球
读了这篇文章,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必然成功
“爱学”和“会学”是有效学习的两个翅膀。爱学——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和牵挂;会学——学习要讲究方法。爱学,越会学;会学,越爱学。两者是互补互动的。
谈到学习方法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华罗庚院士的一个形象比喻:由薄变厚,又由厚变薄。由薄变厚,指知识的摄影与积累,是加法;由厚变薄,指知识的提炼与升华,是减法。会学,不仅要学会加法,更要学会减法,而且减法似乎比加法更难、更重要。
除了学会加法与减法,还要会问、会用、注意创新。做学问,要既学又问,问是学习的一把钥匙。学和用要结合,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用是学的继续、检验和深化。在学习中要有创新意识,要有创新。
在这里我把学习方法分为五个环节六个字:加——减——问——用——创新。
一、加法
1.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博大高深,博为基础
加法就是要积累知识,要勤于积累,就象一个金字塔,你必须要宽博,只有宽博才能做得高。怎样才能做到高博?就是要肯于下苦功夫、笨功夫。用郭沫若先生讲的一句话诠解,就是:一分神来,九分汗下。即要付出九分的汗水,才能得到一分的神韵。胡适先生也说过,凡是有大成就的人,都是绝顶聪明又肯下笨功夫的人。就是说,只靠聪明是不够的,还需要“笨”,肯做笨功夫的人才能取得成功。所以,既要聪明也要笨,也就是要勤快。聪明+勤快=成功。
2.善于积累———织网寻脉
除了勤快以外,学习中还要善于积累,善于织网。积累的知识要用心梳理,使之条理化,成为一个脉络清晰、有主有次、有目有纲的知识网。在知识网上,知识点连成一片,互相沟通,左右联系,前后呼应,融会贯通。不经过认真梳理的知识,就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碎片,不能很好地存储、提取和驾驭。
“读书似水知寻脉”。深山的小溪知道去寻找山脉,形成水网,奔流到海。水的积累是这样,知识的积累也与之有点相似。
3.善于积累——落地生根
善于积累还要生根,也就是说,我们摄取的新知识要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化为一体。这样,新的知识才能在自己的知识体系里面生根,而不是另起炉灶,新老隔绝;也不是“插上翅膀”,而应当是长出翅膀。插上的翅膀是僵硬的,也是不能飞翔的。只有生根,才能不断根脉,融合新机。这也就是说,我们学习增长知识,也要像一个生物、一棵树一样,要自己会生长,要生根,把新旧知识融合起来,根脉不能断了。
归纳起来,关于积累知识,关于学习中加法方面的东西,就是要勤快,要会积累,要织网生根。
二.减法 1.概括与简化
学会学习中的减法,首先要培养概括和简化的能力。什么叫概括呢?就是能用三言两语概括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抓住根本;就是所谓的“一语道破,画龙点睛”。比方说,中国与英国谈判香港回归的问题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了很多理由,谈了很多话,主要意思是说香港还不应该回来,或者名义上回来,实际上还是由英国来主持管理。后来邓小平同志就说,主权是不能谈判的。这就是“一语道破”,讲一句话能顶人家讲好多话,指出了问题的焦点和核心。
我们不仅要学会概括的能力,也要学会简化。什么叫简化呢?就是“分清主次,剪枝留干”。就象对树木进行剪枝,只能把那些枝枝叶叶剪掉,而不能把树干弄坏,树干还要留下来,这就是简化。好多学科的研究与分析,都要寻找一个简化的模型。比如说建模,就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或者建立一个物理模型,把实际问题简化为一个能够代表原来本质的模型。简化的原则是分清主次,剪枝留干。做学问就是要掌握这个简化的本领。郑板桥先生有一副对联,其中有一句话就是“删繁就简三秋树”。所谓“三秋树”就是说深秋时候的树,叶子都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了。这就是树的“删繁就简”,把叶子删掉了,把主干留下来。也就是说树也会简化,实际上它也非要会简化不行,不会简化就过不了冬,要被冻死。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也要培养概括、简化的能力。
2.纲举目张与弃形取神
要培养提纲挈领的能力,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有纲有目,纲举目张。就像一张打鱼的网似的,它有一个绳子,就是所谓的“纲”,抓住这个纲就能把网收起来,放开纲,网就会张得很大。每个人的知识也要像一张网,有目有纲,抓住纲提起目,放的开,提的起。
要培养弃形取神的能力。“弃形取神”是画家的一种说法。著名画家齐白石说:余画小鸡二十年,十年得形似,十年得神似。画了二十年的小鸡,前十年只是画得像小鸡,属于形似,又画了十年才得以神似,就是整个的神态都像一个小鸡。所以画家的功夫首先要形似,然后才能神似,要由形似提升到神似,弃形取神。这虽然是画家的说法,但是要做学问的人,也要把自己的知识进行“弃形取神”,由形到神,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由形象上升到本质,由个性上升到共性,由“形而下”上升到“形而上”,这就是“弃形取神”的过程。
“弃形取神”也可说成“得意忘形”。但要区分两种情况:为人忌浅薄,不要得意忘形;为学重神似,偏要得意忘形。
3.减法的妙用
加法是越加越多,减法是越减越少。一般人往往愿意“加”,而看不起“减”。比如我们赞扬某个人,说他博学多才,属于加法的范畴。如果说人家知识少,才能少,就是对人家的贬低。但是我这里讲的减法有很多妙用,有很多好处。加法是基础,减法是提升,即提炼、升华。加、减、加、减,螺旋上升,就是这么一个过程。这种说法容易给人一种感觉,好象减法比加法更重要,也更加困难。其实同样重要,只是减法可以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大家都知道,我们小学学算术时加法容易减法难,所以就先学习加法,然后再学习减法。现在减肥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大家都把减法看得比较重要。因此,下面我们讲减法的妙用,大家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减法的妙用就是“厚书读薄,由博返约”——这里我们又回到了华罗庚先生的“由薄变厚,由厚变薄”理论上去了。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小学算术,学了6年,共念了12本书,做了成千上万道习题,而现在这12本书在我们的脑子里只留下了几条。我们当初花6年时间学的东西,只需要掌握很少的几条就够了,这就厚书读薄、由博返约了,也就是会做减法了。小学的东西由薄返约了,到了中学又要学很多数学,又要把它简化,变成几条„„这么循环,螺旋上升,我们就变得越来越有学问了。
什么是学问呢?劳厄先生说,学问即是学习后大部分都忘了而剩下的东西。比如小学学了12本书,我们把大部分都忘了,只记住几条,这几条就是我们的学问。这也说明了我们要学会做减法。
另外再说一下记性。我们常说看人家记性多好啊,过目不忘,而自己记性不好,去年学过的东西今年都忘了,很遗憾等。那么什么叫记住了?什么叫做忘记了呢?记性就是记住主要的东西,忘记次要的东西,这样才能记得牢。所谓记得牢并不是什么都记住,你要会忘才能记得牢,否则就会全都忘了。一句话:记得主干,忘掉树叶,才能记得牢;蓬头乱发记不清,梳成小辫抓得牢。
最后再说一下移植,比如水仙花的移植只移根,不带叶,如果带着叶子移植就会死亡,它实际上就是运用了减法的技巧。移植中关键是作减法,减掉叶子。做学问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把一种方法由一个学术领域移植到另一个学术领域,这就是方法的移植。方法的移植就是弃形取神,把表面的东西去掉,保留关键的核心思想。1962年我在<<清华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立法计算柱壳”,就是用的移植方法。立法原本是杆系结构领域常用的方法,现在把立法由杆系结构移植到柱形壳体结构领域中,把表面上一些具体的东西去掉,保留立法的主要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移得动,否则移不动。所以做科学研究的人要完成一种方法的移植,就要弃形取神,也就是概念要非常清楚,枝叶的问题要扔掉。
三.善问 1.多问出智慧
问号(“?”)像一把钥匙,能开启心扉。会抓住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学习深入的表现。我们当老师的,听学生问问题就能知道学生学得好还是不好。“问”是学习当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外派,门不仅要问,而写也要学会问,这样才能学得好。
2.善问的典范
历史上有很多善问的典范,而且因为有了善问,提出和解决了很多科学问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早在2000多年以前,屈原就写出了<<天问>>。希尔伯特(D.Hilbert)1900年在巴黎召开的第2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著名的23问。这23个问题包括哥特巴赫猜想(陈景润在这方面作了很大贡献)、费马大定理(这个问题由怀尔斯1995年证明了)等。这23个问题一提出来,全世界的数学家都跃跃欲试。由于这23个问题的提出,100多年数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数学家威尔这样评价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希尔伯特吹响了他的魔笛,成群的老鼠跟着他跳进了那条河。”一个世纪过去了,23个问题中的一半已得到解决,另一半也豆油很大的进展。所以说希尔伯特是一个非常会提问题的数学家,对数学的发展作了很大贡献。
3.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高明。吴文俊院士提出,老师出题目比学生解答要高明一步,希望中国的数学家出题目给外国人做,而不是跟着外国人走。介入我国的数学家出的题目全世界都跟着做,那么我们中国的科学地位就高了。所以说,提问题更重要。
4.学问与学答
关于学问与学答,李政道教授有一句话:“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所谓的应试教育,就是为了得高分,去猜题目,这种教育就是只学答,也就是重述已有答案的问题。创新要的是学、问,也就是要去研究尚无答案的问题,提出问题让大家来研究。
四.会用
<<论语.学而篇>>里面说“学而时习之”,其中“习”就是“用”。学习一方面是学,另一方面就是习。“习”包括练习、实习、演习、习题、习作等,归纳起来就是“用”,就是实践。
用是学的继续、深化、检验。只有用,才能将学过的东西领悟并记牢。用不同于学,在以下几方面要注意二者的差异:多面性、综合性、反思性、跳跃性、灵活性、牢固性、悟性、检验性。
比如我们说某某运动员的水性好、某某球员的球感好,其中的“水性、球感”就是指的悟性。“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也就是说,学而时习之,学习之树是常青的。悟性很重要。
五.创新
1.推陈出新,破旧立新
出新需要破旧。画家李可染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以最大的精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他指的是学画。其实学任何东西都可以这样说。要学好一种东西,需要很大的精力钻到这个学科里去,一步步弄懂,还要有勇气打出来。
有一个成语叫“破茧化蝶”,“破茧”就是打出来。破茧是需要勇气的,破茧之后,才能化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亡。”“似我”就是只模仿,就是出不来,就是死路一条。学我而不似我,才能走出一条新路。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创新就是要破,要出来。
2.求实创新
苏轼有一句话:“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即在法度的范围之中,可以作出新的创造。所谓“法度”,是指客观规律。总起来说,就是在客观规律的容许之下,创造力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在求实的前提下创新,求实并不防碍创新。
六.小结
总结我讲的学习方法论,就是五个环节六个字: 加——广采厚积,织网生根(博学); 减——去粗取精,弃形取神(学识); 问——勤思善问,开启迷宫(学问); 用——实践检验,多用巧生(学习); 创新——破茧化蝶,推陈出新(读破)。七.学习的“三境界”与“两不足”
用好上面六个字,可以达到三个境界,即读博、读薄、读破。这三个境界,实际上是学习的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读博是加的阶段;读薄(活)是减、问、用的阶段;读破是创新的阶段。
<<道德经>>上有句话:“博者不知,知者不博。”对这句话的理解和看法大家的意见不太一样。有些人解释为:博就是赌博,赌博的人不聪明,聪明的人不去赌博。还有一种解释是:知识博的人不聪明,聪明的知识不博。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博是基础,很重要,但不是高境界,有真知灼见的人是不会停留在“博”这种低境界上的。
如果把<<西游记>>读薄,全书可归结为八个字,“八十一劫,一部残经”。(注:最后一劫的情节是:水怪翻船,经书下河,江岸晒书,经书残破。)如果把<<西游记>>读破,把小说引申为“学习方法论”的形象化教材,读出新意,就是:书(包括经书),本来就是残破的,不是十全十美的。这样才能有发展,才能有创新。
学而后知“两不足”:一是自己已有的知识还不足;而是人来已有的知识还不足。一不足,需读博而读薄;而不足,需读破而创新。
八.学习心态
要达到读书的三个境界,必须培养和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谈到学习心态,首先要有两股气。一是锐气,要朝气蓬勃,锐不可当,在任何学习困难中都要有勇于攀登的精神;而是静气,要潜心专一,锲而不舍,咬定青山不放松。
要作到锐气和静气两气互补。有锐气,在战略上藐视困难。有静气,在战术上重视困难。为此,我用两个同学的名字作一副对联送给大家:龙驭球,南德恒。南德恒教授是我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同班同学。龙驭球、南德恒,用山东话来读就是:容易求,难得很。上联谈锐气,下联谈静气,巧对天成。
清代袁枚有一首<<咏苔>>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前两句写静气,后两句写锐气,是一首两气咏叹调。
第五篇:知识与境界
境界与知识
文|鲍鹏山(文化学者,上海开放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文化是一个能够激发我们感情的崇高东西,它和知识是不一样的。一个有文化的人,你会发现他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富有激情、情怀,他会用充满了爱和诗意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可今天,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更多的是教知识、技术、专业,唯独缺少文化。我们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他们是冷冰冰的。
有句很有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但是我今天要对大家讲的是,尽管知识确实重要,但知识也有局限性。
什么叫知识?知识是对这个世界事物的认知。既然世界是无限的,那么知识也是无限的,可悲的是,人生是有限的。庄子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如果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世界所包含的无限知识,我们的人生就会废掉。
当知识不成体系时,它是无用的,只是碎片。举个例子,曾有一家报社搞国学知识竞赛,其中有一道题目问: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代的宦官是可以娶妻的?这是非常严肃的知识。如果你专门研究宦官,把他们的生存状况、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作用都搞明白,你将会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专家。可是假如你的主要精力不在此,这样的知识碎片,对你一点用处也没有。
可有不少人甘愿用琐碎的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尼采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为什么这么聪明》。他的结论就一句话:“我之所以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有一次我坐出租车,司机正在收听一档知识竞赛节目。节目中,主持人放了5个音乐片断,每个片断几秒钟,随后提问:“这5个音乐片断中,有两个片断属于同一首歌,你们谁知道?”一个小伙子抢答说他知道,并且回答正确。紧接着第二个问题是:“有两首歌出自同一张音乐专辑,你知道吗?”这时我紧张了,我怕小伙子知道。他不知道,说明他还是正常人,如果他知道,他这一辈子可能就废了。但没想到他真知道。这时,我让司机把收音机关掉,司机吓一跳,问为什么。我说:“它在误导我们生命的流向。”
这就是无用的知识,生活中有太多这样无用的知识。当一个人把精力花在这些地方时,他可能获得了知识,并且能在饭桌上与人聊天,但他会变得特别琐碎。决定人境界高下的并不是对知识的掌握。
《列子》里面有篇文章叫《两小儿辩日》。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近,还是在中午离我们近。两个人都有根据,说早晨近是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说中午近是因为感觉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他们要孔子给个标准答案。
孔子没法判断。于是作者就借小孩的嘴讽刺孔子:“谁说你知识多?”作者大概是想,只要否定孔子的知识多,那就否定了孔子的价值。
事实上,决定孔子境界的不是知识的总量,而是另外一种东西——对人和世界有更为清楚的认识。孔子早就说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苏格拉底也曾经说:“我比别人多知道的那一点,就是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他们说这些不是谦虚,不过是说出了真相。面对世界的无限,我们短暂生命里获得的知识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应该允许自己无知,也应该宽容别人的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