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灵与境界读后感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写道:“研究一个哲学家的时候,正确的态度既不是尊崇也不是蔑视,而是应该有一种假设的同情,直到可能知道在他的理论里有些什么东西大概是可以相信时的为止”。我觉得我们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史也应该有这样的态度,不要老拿“有明显的不足”挂在嘴上,哪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没有“明显的的不足”呢?
本书是张岱年先生的文章选编。虽然书中有的文章在张岱年先生的其他著作中已经读过,但再次读到这些文章,更加了深对张岱年先生之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读这书,隐约地感到“好书不厌百回读”这句话是出自写出作者在读书时的亲身感受和肺腑之言。
张岱年先生是已故的国学大师,《心灵与境界》是他的一本论文集。所收文章没有标明发表日期,从内容来看,应该跨越很长时期,故观点时有不一致处。书中所谈,涉及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和道德修养等方面,虽属泛泛而谈,但也不乏真知灼见,给我很多启发。
一、关于中西文化,他说:“过去论中西文化的异同,多偏重中西之异;事实上,也应重视中西之同。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惟有兼重同异,才能对中西文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思想源流》一文中写到:
“中国思想之结胎时代实在西周。中国思想之最初的表现在《诗》及《书》。《诗》《书》大概都是周之中叶的作品,其中思想是主实、重人的,表现一种安毅、刚健、朴实的精神。…周代为吾国文化初成熟之时,所以思想极表现一种沉深、雄厚、伟大、闳肆、创造、前进气息,勤奋、勇猛而又稳重、宏阔。中国文化之根本性征,中国哲学思想之根本倾向,实在《诗》、《书》中已大致决定。…把古代思想总结起来而成一个一贯系统的第一个哲人是孔子。孔子是开创新时代的人,却也是集大成的人。他结束了以前的时代,开始了新的时代。孔子哲学不是以前思想之反,而乃以前的思想之结晶与更进的发展。”
寥寥数语就把中国思想的源交代清楚了,精准简括,不愧为大家。在述及中国思想的流以后,张岱年先生简要地总括道:
“中国思想之发展,简括论之,也可说只三大段,原始是宏毅、刚动的思想,其次是柔静的思想,最后否定之否定,又必是宏毅、刚动的思想。”
二、关于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他说:“有许多文章对于儒家„重义轻利‟、„存天理,去人欲‟进行谴责、批判,认为是对于„现代化‟的严重障碍。事实上,在今日的时代,是否还有多少人赞同„重义轻利‟、„存理去欲‟呢?中国近代社会迟滞不进,是否儒家的„义利‟、„理欲‟学说的影响所致呢?”。他明确告诉我们,“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明清时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及其对于文化学术的高压政策”。张岱年先生在《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文化是人类为了满足欲望而进行斗争的结果。…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不与较高的不同的文化相接触,便易走入衰落之途。然而虽衰,却因没有较高的文化来征服,亦不易即趋灭亡。一个民族的文化与较高的文化相接触,固然可以因受刺激而获得大进,但若缺乏独立自主精神,也有被征服被消灭的危险。”
这篇文章虽然写于30年代,今天读来仍然有警示作用。
三、作者认为:“人类有个特点,即需要有个精神寄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追求一个最高理想,按照最高理想做事,便心安理得。一般人也讲„天理良心‟,总有一个精神寄托。现在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使一切人有个精神寄托。那些搞不正之风的人,就是没有一个精神寄托”。
四、关于辩证法,他说:“真正遵循辩证法又很困难。有许多号称辩证法大师的,事实上又违背了辩证法。讲辩证法和用辩证法是两回事。讲辩证法就是要克服一点论,讲两点论,这是对的,但我总觉得也应该承认„三分法‟”。
五、关于中国哲学的未来,他说:“我们需要学术的独立,不作西洋的附庸。在哲学,须根据本国先哲思想之精粹,及现代世界思潮之大道,从新建立起一个伟大的系统,作知识及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
六、关于直觉思维,他说:“所谓„玄览‟,所谓„见天道‟,都是指对于天道的直觉。这直觉是超乎一般感觉经验”;“事实上,直觉即是灵感。直觉是超越思维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惯常思维的局限,启发崭新的理解”。
七、关于形而上学,他说:“所谓静止的孤立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乃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并不一定切当。我认为这种方法实质上是分析思维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是完全必要的。我认为,分析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是相辅相成的”。本书中,类似这样的有独立见解的能够给人以深刻启发的地方非常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也应该指出,作者的观点是存在矛盾的。例如,他说未来的哲学是新唯物论与科学的结合,哲学的作用一是指导科学的工作,二是指导生活实践及社会政治的实践,哲学将是一种力量,并说哲学将从玄虚与混乱中跳出来。这样的理解无疑过于狭隘了。同时,他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解也过于拘束,不认为佛学也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对心学则一概采取否定的态度,似乎不及罗素对历史人物所抱的同情和理解的态度。恐怕这也是一种历史局限性,是不能过于苛责的。
第二篇:教育大境界读后感
读《教育大境界》有感
读了傅东缨老师的《教育大境界》觉得受益匪浅,深深体会到作者真的是用心去感受教育,用脑去思考教育,教育大境界读后感。
用心工作,那是人生在世求得生存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我们敬业爱业的基本条件。著名作家陈学昭说:“工作着是美丽的。”平平淡淡一句话,却道出了工作的实质和真谛。工作着是美丽的,因为现在找工作实在十分艰难,“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珍惜今天拥有的工作那是对自己的爱惜。认真的人只能做些事,“用心”的人才能做好事。“用心”做事改变了而且正不断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但在实际生活中,“用心”却是很困难的事,而学校政教工作正是一个琐碎繁杂而实质上很费心的工作。他面对学生人生的基础阶段,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特殊任务,需要慧眼识物,需要探微究源,要“用心”管理,“用心”树人,要注意细节在整个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德育工作者应从自身做起,讲细节,使学校管理不断完善,使每一位求学者均有所收获,读后感《教育大境界读后感》。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对生活充满激情的青少年,如果不“用心”,很多事很难做成、做好。因此,对于德育工作者来说,要特别强调“用心”做事。
马卡连柯曾说过:“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若不能在细节上影响学生,便不能当好学生的导师,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很有意义的公益广告:忙得头发都来不及拢一拢的母亲俯身给老人洗脚,旁边的儿子看到后,也摇摇晃晃地端着一盆水来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足见榜样的力量。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提升自身素质,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必须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自己心中必须要有火种。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而一个教师的人格和灵魂并不只是表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表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中。
走进书本你会与大师为友,走进书本你会与经典对话,而走近这些教育的痴心汉少一点浮躁和功利,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多一点热情和关爱,更让我们认识到要用心去工作,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让人民满意的称职的好老师。
第三篇:教师的境界与教育读后感
《教师的境界与教育》读后感
葛家中学
2015-7-10
最近读了大师的书,颇有许多感慨,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若不能在细节上影响学生,便不能当好学生的导师,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很有意义的公益广告:忙得头发都来不及拢一拢的母亲俯身给老人洗脚,旁边的儿子看到后,也摇摇晃晃地端着一盆水来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足见榜样的力量。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提升自身素质,要照亮别人,自己身上必须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自己心中必须要有火种。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劳动,而一个教师的人格和灵魂并不只是表现在大是大非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表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中。走进书本你会与大师为友,走进书本你会与经典对话,而走近这些教育的痴心汉少一点浮躁和功利,多一点理解和宽容,多一点热情和关爱,更让我们认识到要用心去工作,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让人民满意的称职的好老师。
从育人的意义上,教师的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等级,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人类境界,一个教师追求的人生境界越高,他培养出的一代新人的人生境界也越高。
作为教师,所要追求的境界——就是要追求做一名合格的人之师;同时,要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追求道德境界或人类境界;并且,还要追求更高的治学境界,追求做一位名师、大师。得到学生认可。
好教师不能光靠专家评定,还要看学生是否认可。和好教师在一起,学生会感到愉悦,会萌发很多话题和探索的欲望。
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对此的回答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现在风行于全国的“双名工程”,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名教师、名校长的选拔培养机制,给不少教师搭建了学习、锻炼的平台,其中的佼佼者最后还有可能荣获“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经由这样的机制培养出来的教师,自然被人们公认为“好教师”。
“真正的好老师,是学生自己找的;真正的好老师,不会告诉你他是你的老师。”前一句话告诉我们,所有的人、事、物,均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好教师,“荒野或自然,真的是人类文明最好的老师”。一个教师是否是好教师,不是所谓的专家评定出来的,而要看学生是否认可。我们一直倡导教育要“以人为本”,其中最要紧的就是知道并理解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后一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好教师,应该是有耐心的,是有好行为的,是不断学习新东西的,是助学生成长的,是懂得反思自己的,是像朋友一样温暖的,也是融入自然的。他不会告诉学生自己有多么好,多么特别,但学生和他在一起就会感到愉悦,就会萌发很多的话题和无尽的探索欲望。教师要做到这些显然不是可以培养出来的,那是怎么达到的呢?靠的是“自我教育”是一种反思,一种自我观照,自我叩问,自我鞭策,自我发展。教师能达到“不待扬鞭奋自蹄”他便会不断的自我发展。所以说,“教师的最高境界--自我教育”
我初上讲台时,教初二的那些孩子么。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教材教法,想着怎么样把每节课的知识点落实。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如何引入?如何设计变式训练?单元测试结果出来后,学生成绩在年级里名列前茅我就欢欣鼓舞,平均分不佳就急火攻心,然后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讲解。那时候,年级里教我班的平行班的是另一位老教师,也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带教教师。我使出浑身解数,所教班级也很差,她感谢我帮她理清思路,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这段时间我正处在一段情绪的低谷中。我常常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懊恼,自己跟自己生闷气。这个过程虽然痛苦,不过我并不沮丧,因为我知道做教师是在教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越清晰,才能更好地悦纳自己,进而在工作中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让包括学生在内的所有人遇见更好的自己。在我们的学校,几乎都用着一套统一的教育教学标准考评教师,它就像紧箍咒一样在控制教师的灵气、个性和创造力
在平常的教学中,人们津津乐道的好教师的教学,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标准的把握——界定精准,重点突出;对教学内容的挖掘——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对教学流程的设计——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对课堂气氛的调节——张弛有度,活泼有序;对学生学习的关注——体察入微,关怀备至„„讲得清楚、听得明白、学得有趣、做得出来,是很多教师一直追求的教学境界。
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必须要在多年的教学中摸爬滚打,教学相长,当然教学的细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如果同时遇到几个女学生,校花和普通女生走在一起,先向长相普通的女生打招呼。如果遇到几个男生,先向内向的打招呼。
课堂上答疑时,优待貌不出众、内向的学生,越是长相普通、没有特点的学生越是需要老师给予足够的关注。尽量记住更多学生的名字,啦
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却能走上知名的“百家讲坛”,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当中央电视台《人物新周刊》的主持人问纪连海有什么成功的秘诀时,他说,自己只是把教师职业当成事业来做。在他看来,工作有两种:一种是职业,一种是事业。而当中学教师就是他的事业,而不是职业。
我相信我也会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来做的。
第四篇:引领心灵旅程走向美的境界
感悟“秀山丽水”
提升“教学激情” ——天台县2014年中小学美术90学时集中培训学习心得
2014年7月底和9月底我有幸参加天台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中小学美术90课时培训。此次集中培训累计时间为12天,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培训学习了学生美术素养的评价,学院派色彩风景艺术漫谈,国画山水写生创作及画论,水彩画艺术新探究,多元素的油画创作题材,美术课堂教学设计,基本技能训练等。既有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又有集中学习与分散研修相结合、还有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课题研究相结合等方式,同时突出了我们学员主体地位,也突出课堂教学的效果。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自我感觉是真正做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现把心得总结如下。
第一阶段,聆听专家讲座,教育观念有了质的更新
浙江省教研室美术教研员冷莹老师首先简单介绍了新课程改革的一些背景资料(发展情况)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接着,分别从目标方法、教学重难点、互动生成、真情实感几个方面讲解了新课程提出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方向,并结合优质课的优秀案例为学员们对如何上好一堂美术优质课、美术课理清了思想。然后,指出了现今美术优质课、美术课中存在的只重作品、不重学生,只备内容、不备学生等现象,强调教育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并提出了美术优质课的基本要素。最后,她还鼓励在座每位学员积极加入浙江教育资源网的美术学科协作组,与不同地区的一线美术教师、教研员多交流、沟通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随后的柯甫凯《学院派色彩风景艺术漫谈》、李昌平《国画山水写生创作及画论》以及赵振华《水彩画艺术新探究》等的讲座也都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在柯老师身上我看到的是那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更让人敬佩的是那份乐于助人和平和的心态;李老师的山水画的讲授更是深入浅出,各种笔法、皴法笔走龙蛇,各式山水便跃然于纸上了。虽然有许多的知识在很多的时候都知道,然而此时似乎都有新的体会和感悟,当然还有眼界的大开;王老师的多彩油画教学也让我视觉为之一新。他讲座的课件做得很精美,每一张图片每一个文字每一段音乐都很唯美。作为年轻老师,却又有如此高的造诣,让我敬佩不已,催我奋勇向前。
这种集中理论学习,使我们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在培训中,我们一道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课堂上的各种困惑和行为进行理论的诠释和深刻的反思,使我们想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发现了各自的差距与不足,对原有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二、深入自然写生 专业知识水平较大提高 集中理论学习以后,接着三天是边听专家指导边写生活动。在班主任的组织安排下,我们跟着老师来到天台国清寺、街头古镇进行水墨画、油画等写生活动。
单位:天台教育局 姓名:陈冬菊 深入大自然,跟专家一起写生活动对于美术老师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不仅自己可以练练笔,更多的是提供了向优秀老师学习的机会。三天的时间虽然自己只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是更多的是学习到了很多绘画的技能技法,水彩画中如何去把握色彩的整体感,从整体到局部去塑造,平时自己画画就是太在意细节,往往因小失大,画面花而没重点。通过同行的指点,我这次的作业也有了小小的进步,克服了不敢画的心理。天台的山清水秀,让我感受到作为美术老师,要多思考多动手,善于发现身边美的东西。教会学生认识到:美无处不在,只要有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三、进入课堂听课 知识运用水平得到增强
为提升中小学美术教学效果和美术教师教学激情,我们在班主任的悉心安排下,课堂教学实习活动定于9月23——26日在实验中学、实验小学举行。我们上午听老师上课,下午说课、评课,实践讨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式,他让我们将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再让这些总结得到的理论来指导我们工作,帮助我们成长。
在课堂上,中小学七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精彩的教学课,他们的课风格各异,但每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小学课堂感受最深的是首先注重课堂中学生的体验,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课堂,尊重孩子的个性特长,重视挖掘主体潜能,关注孩子的思维发展。其次就是课堂环节要非常完整,课堂展示和课后拓展两个部分都要非常精彩,要给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初中课堂感受最深的是作为美术老师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技法术语,语言要有魅力,能够吸引学生,课堂中注重引导、点拨,注重人文内涵,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深入课堂听课,是让生活回归课堂,让课堂走近生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次听课活动,必定会增强我们在课堂上的知识运用水平。
天台教师进修学校凭着优越的办学条件,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进度,时时刻刻为我们学员着想,非常感谢。在此,也感谢这次培训班班主任郑老师,他为我们这个班尽心尽力,安排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常常与我们谈心、交流,做我们学员的知心朋友,我们能有这样的一个班主任感到幸福。
总之,这次的培训学习,我的意志品质得到了一次很好地历练,知识得到了很好地更新。虽然培训结束了,但是我们仍然会孜孜不倦地学习,充满热情地工作,让这结束之时成为我又一崭新的开始。
第五篇:心灵读后感
星期天下午,太阳暖暖的,很惬意,我学着妈妈的样子给自己倒了杯茶,从书橱里取下《心灵在歌唱》这本书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当读到《一只左脚写人生》这篇文章时,我彻底被主人翁自强不息、不畏艰难的精神感动了,于是来到书桌前提笔写下我此时此刻的感受……
主人翁克里斯蒂·布朗刚出生不久就患上严重的大脑瘫痪症,疾病使他无法和正常人一样灵活运用自己的大部分肢体,可怜的小布朗,他只有一只左脚勉强能动!
几乎所有人都认定小布朗将在痛苦中度过一辈子,然而,尽管生命如此苛待布朗,布朗却依靠坚强的意志和过人的毅力成为了一名作家和画家。他用一只左脚不屈不挠地生活,撑起了自己整个生命,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对照布朗的命运,我们简直幸福无比: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拥有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拥有老师科学的指导……可是我们是怎么处理生命中的挫折和困难的呢?当身体略有不适时,我就想着撒娇;当遇到难题时,我会飞奔到老师那里等老师讲解,而不是自己先开动脑筋分析或者查阅资料;当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我会立即找家长,家长做得不满意时还会发脾气;当考试考得不好时,我会选择逃避或者消极颓废,而不是正视成绩查找原因……对照布朗,我显得何其渺小。
感谢克里斯蒂·布朗,是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无论命运如何捉弄,我们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的轨道,即使只有一只左脚也同样可以写下瑰丽的人生篇章。今后,我将努力经营好自己的美丽人生,遇到挫折时不自怨自艾,不到万不得已不搬“救兵”,我要像布朗一样用自己的努力去战胜挫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