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识与境界
境界与知识
文|鲍鹏山(文化学者,上海开放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文化是一个能够激发我们感情的崇高东西,它和知识是不一样的。一个有文化的人,你会发现他的生命力是非常旺盛的。他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富有激情、情怀,他会用充满了爱和诗意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
可今天,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更多的是教知识、技术、专业,唯独缺少文化。我们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他们是冷冰冰的。
有句很有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但是我今天要对大家讲的是,尽管知识确实重要,但知识也有局限性。
什么叫知识?知识是对这个世界事物的认知。既然世界是无限的,那么知识也是无限的,可悲的是,人生是有限的。庄子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如果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世界所包含的无限知识,我们的人生就会废掉。
当知识不成体系时,它是无用的,只是碎片。举个例子,曾有一家报社搞国学知识竞赛,其中有一道题目问: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时代的宦官是可以娶妻的?这是非常严肃的知识。如果你专门研究宦官,把他们的生存状况、心理状态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作用都搞明白,你将会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专家。可是假如你的主要精力不在此,这样的知识碎片,对你一点用处也没有。
可有不少人甘愿用琐碎的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切割成碎片。尼采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为什么这么聪明》。他的结论就一句话:“我之所以这么聪明,是因为我从来不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浪费精力。”
有一次我坐出租车,司机正在收听一档知识竞赛节目。节目中,主持人放了5个音乐片断,每个片断几秒钟,随后提问:“这5个音乐片断中,有两个片断属于同一首歌,你们谁知道?”一个小伙子抢答说他知道,并且回答正确。紧接着第二个问题是:“有两首歌出自同一张音乐专辑,你知道吗?”这时我紧张了,我怕小伙子知道。他不知道,说明他还是正常人,如果他知道,他这一辈子可能就废了。但没想到他真知道。这时,我让司机把收音机关掉,司机吓一跳,问为什么。我说:“它在误导我们生命的流向。”
这就是无用的知识,生活中有太多这样无用的知识。当一个人把精力花在这些地方时,他可能获得了知识,并且能在饭桌上与人聊天,但他会变得特别琐碎。决定人境界高下的并不是对知识的掌握。
《列子》里面有篇文章叫《两小儿辩日》。两个小孩争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近,还是在中午离我们近。两个人都有根据,说早晨近是因为早晨的太阳看起来比中午的大;说中午近是因为感觉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他们要孔子给个标准答案。
孔子没法判断。于是作者就借小孩的嘴讽刺孔子:“谁说你知识多?”作者大概是想,只要否定孔子的知识多,那就否定了孔子的价值。
事实上,决定孔子境界的不是知识的总量,而是另外一种东西——对人和世界有更为清楚的认识。孔子早就说过:“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苏格拉底也曾经说:“我比别人多知道的那一点,就是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他们说这些不是谦虚,不过是说出了真相。面对世界的无限,我们短暂生命里获得的知识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们应该允许自己无知,也应该宽容别人的无知。
第二篇:学习方法与境界
学习方法与境界
龙驭球
读了这篇文章,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必然成功
“爱学”和“会学”是有效学习的两个翅膀。爱学——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和牵挂;会学——学习要讲究方法。爱学,越会学;会学,越爱学。两者是互补互动的。
谈到学习方法这个问题,我想到了华罗庚院士的一个形象比喻:由薄变厚,又由厚变薄。由薄变厚,指知识的摄影与积累,是加法;由厚变薄,指知识的提炼与升华,是减法。会学,不仅要学会加法,更要学会减法,而且减法似乎比加法更难、更重要。
除了学会加法与减法,还要会问、会用、注意创新。做学问,要既学又问,问是学习的一把钥匙。学和用要结合,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用是学的继续、检验和深化。在学习中要有创新意识,要有创新。
在这里我把学习方法分为五个环节六个字:加——减——问——用——创新。
一、加法
1.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博大高深,博为基础
加法就是要积累知识,要勤于积累,就象一个金字塔,你必须要宽博,只有宽博才能做得高。怎样才能做到高博?就是要肯于下苦功夫、笨功夫。用郭沫若先生讲的一句话诠解,就是:一分神来,九分汗下。即要付出九分的汗水,才能得到一分的神韵。胡适先生也说过,凡是有大成就的人,都是绝顶聪明又肯下笨功夫的人。就是说,只靠聪明是不够的,还需要“笨”,肯做笨功夫的人才能取得成功。所以,既要聪明也要笨,也就是要勤快。聪明+勤快=成功。
2.善于积累———织网寻脉
除了勤快以外,学习中还要善于积累,善于织网。积累的知识要用心梳理,使之条理化,成为一个脉络清晰、有主有次、有目有纲的知识网。在知识网上,知识点连成一片,互相沟通,左右联系,前后呼应,融会贯通。不经过认真梳理的知识,就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碎片,不能很好地存储、提取和驾驭。
“读书似水知寻脉”。深山的小溪知道去寻找山脉,形成水网,奔流到海。水的积累是这样,知识的积累也与之有点相似。
3.善于积累——落地生根
善于积累还要生根,也就是说,我们摄取的新知识要与自己原有的知识化为一体。这样,新的知识才能在自己的知识体系里面生根,而不是另起炉灶,新老隔绝;也不是“插上翅膀”,而应当是长出翅膀。插上的翅膀是僵硬的,也是不能飞翔的。只有生根,才能不断根脉,融合新机。这也就是说,我们学习增长知识,也要像一个生物、一棵树一样,要自己会生长,要生根,把新旧知识融合起来,根脉不能断了。
归纳起来,关于积累知识,关于学习中加法方面的东西,就是要勤快,要会积累,要织网生根。
二.减法 1.概括与简化
学会学习中的减法,首先要培养概括和简化的能力。什么叫概括呢?就是能用三言两语概括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抓住根本;就是所谓的“一语道破,画龙点睛”。比方说,中国与英国谈判香港回归的问题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了很多理由,谈了很多话,主要意思是说香港还不应该回来,或者名义上回来,实际上还是由英国来主持管理。后来邓小平同志就说,主权是不能谈判的。这就是“一语道破”,讲一句话能顶人家讲好多话,指出了问题的焦点和核心。
我们不仅要学会概括的能力,也要学会简化。什么叫简化呢?就是“分清主次,剪枝留干”。就象对树木进行剪枝,只能把那些枝枝叶叶剪掉,而不能把树干弄坏,树干还要留下来,这就是简化。好多学科的研究与分析,都要寻找一个简化的模型。比如说建模,就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或者建立一个物理模型,把实际问题简化为一个能够代表原来本质的模型。简化的原则是分清主次,剪枝留干。做学问就是要掌握这个简化的本领。郑板桥先生有一副对联,其中有一句话就是“删繁就简三秋树”。所谓“三秋树”就是说深秋时候的树,叶子都落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了。这就是树的“删繁就简”,把叶子删掉了,把主干留下来。也就是说树也会简化,实际上它也非要会简化不行,不会简化就过不了冬,要被冻死。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也要培养概括、简化的能力。
2.纲举目张与弃形取神
要培养提纲挈领的能力,达到纲举目张的目的。有纲有目,纲举目张。就像一张打鱼的网似的,它有一个绳子,就是所谓的“纲”,抓住这个纲就能把网收起来,放开纲,网就会张得很大。每个人的知识也要像一张网,有目有纲,抓住纲提起目,放的开,提的起。
要培养弃形取神的能力。“弃形取神”是画家的一种说法。著名画家齐白石说:余画小鸡二十年,十年得形似,十年得神似。画了二十年的小鸡,前十年只是画得像小鸡,属于形似,又画了十年才得以神似,就是整个的神态都像一个小鸡。所以画家的功夫首先要形似,然后才能神似,要由形似提升到神似,弃形取神。这虽然是画家的说法,但是要做学问的人,也要把自己的知识进行“弃形取神”,由形到神,由具体上升到抽象,由形象上升到本质,由个性上升到共性,由“形而下”上升到“形而上”,这就是“弃形取神”的过程。
“弃形取神”也可说成“得意忘形”。但要区分两种情况:为人忌浅薄,不要得意忘形;为学重神似,偏要得意忘形。
3.减法的妙用
加法是越加越多,减法是越减越少。一般人往往愿意“加”,而看不起“减”。比如我们赞扬某个人,说他博学多才,属于加法的范畴。如果说人家知识少,才能少,就是对人家的贬低。但是我这里讲的减法有很多妙用,有很多好处。加法是基础,减法是提升,即提炼、升华。加、减、加、减,螺旋上升,就是这么一个过程。这种说法容易给人一种感觉,好象减法比加法更重要,也更加困难。其实同样重要,只是减法可以让你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大家都知道,我们小学学算术时加法容易减法难,所以就先学习加法,然后再学习减法。现在减肥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大家都把减法看得比较重要。因此,下面我们讲减法的妙用,大家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减法的妙用就是“厚书读薄,由博返约”——这里我们又回到了华罗庚先生的“由薄变厚,由厚变薄”理论上去了。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小学算术,学了6年,共念了12本书,做了成千上万道习题,而现在这12本书在我们的脑子里只留下了几条。我们当初花6年时间学的东西,只需要掌握很少的几条就够了,这就厚书读薄、由博返约了,也就是会做减法了。小学的东西由薄返约了,到了中学又要学很多数学,又要把它简化,变成几条„„这么循环,螺旋上升,我们就变得越来越有学问了。
什么是学问呢?劳厄先生说,学问即是学习后大部分都忘了而剩下的东西。比如小学学了12本书,我们把大部分都忘了,只记住几条,这几条就是我们的学问。这也说明了我们要学会做减法。
另外再说一下记性。我们常说看人家记性多好啊,过目不忘,而自己记性不好,去年学过的东西今年都忘了,很遗憾等。那么什么叫记住了?什么叫做忘记了呢?记性就是记住主要的东西,忘记次要的东西,这样才能记得牢。所谓记得牢并不是什么都记住,你要会忘才能记得牢,否则就会全都忘了。一句话:记得主干,忘掉树叶,才能记得牢;蓬头乱发记不清,梳成小辫抓得牢。
最后再说一下移植,比如水仙花的移植只移根,不带叶,如果带着叶子移植就会死亡,它实际上就是运用了减法的技巧。移植中关键是作减法,减掉叶子。做学问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把一种方法由一个学术领域移植到另一个学术领域,这就是方法的移植。方法的移植就是弃形取神,把表面的东西去掉,保留关键的核心思想。1962年我在<<清华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立法计算柱壳”,就是用的移植方法。立法原本是杆系结构领域常用的方法,现在把立法由杆系结构移植到柱形壳体结构领域中,把表面上一些具体的东西去掉,保留立法的主要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移得动,否则移不动。所以做科学研究的人要完成一种方法的移植,就要弃形取神,也就是概念要非常清楚,枝叶的问题要扔掉。
三.善问 1.多问出智慧
问号(“?”)像一把钥匙,能开启心扉。会抓住问题并提出问题,是学习深入的表现。我们当老师的,听学生问问题就能知道学生学得好还是不好。“问”是学习当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外派,门不仅要问,而写也要学会问,这样才能学得好。
2.善问的典范
历史上有很多善问的典范,而且因为有了善问,提出和解决了很多科学问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早在2000多年以前,屈原就写出了<<天问>>。希尔伯特(D.Hilbert)1900年在巴黎召开的第2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著名的23问。这23个问题包括哥特巴赫猜想(陈景润在这方面作了很大贡献)、费马大定理(这个问题由怀尔斯1995年证明了)等。这23个问题一提出来,全世界的数学家都跃跃欲试。由于这23个问题的提出,100多年数学有了很大的进步。数学家威尔这样评价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希尔伯特吹响了他的魔笛,成群的老鼠跟着他跳进了那条河。”一个世纪过去了,23个问题中的一半已得到解决,另一半也豆油很大的进展。所以说希尔伯特是一个非常会提问题的数学家,对数学的发展作了很大贡献。
3.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高明。吴文俊院士提出,老师出题目比学生解答要高明一步,希望中国的数学家出题目给外国人做,而不是跟着外国人走。介入我国的数学家出的题目全世界都跟着做,那么我们中国的科学地位就高了。所以说,提问题更重要。
4.学问与学答
关于学问与学答,李政道教授有一句话:“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所谓的应试教育,就是为了得高分,去猜题目,这种教育就是只学答,也就是重述已有答案的问题。创新要的是学、问,也就是要去研究尚无答案的问题,提出问题让大家来研究。
四.会用
<<论语.学而篇>>里面说“学而时习之”,其中“习”就是“用”。学习一方面是学,另一方面就是习。“习”包括练习、实习、演习、习题、习作等,归纳起来就是“用”,就是实践。
用是学的继续、深化、检验。只有用,才能将学过的东西领悟并记牢。用不同于学,在以下几方面要注意二者的差异:多面性、综合性、反思性、跳跃性、灵活性、牢固性、悟性、检验性。
比如我们说某某运动员的水性好、某某球员的球感好,其中的“水性、球感”就是指的悟性。“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也就是说,学而时习之,学习之树是常青的。悟性很重要。
五.创新
1.推陈出新,破旧立新
出新需要破旧。画家李可染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以最大的精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他指的是学画。其实学任何东西都可以这样说。要学好一种东西,需要很大的精力钻到这个学科里去,一步步弄懂,还要有勇气打出来。
有一个成语叫“破茧化蝶”,“破茧”就是打出来。破茧是需要勇气的,破茧之后,才能化蝶。齐白石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亡。”“似我”就是只模仿,就是出不来,就是死路一条。学我而不似我,才能走出一条新路。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创新就是要破,要出来。
2.求实创新
苏轼有一句话:“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即在法度的范围之中,可以作出新的创造。所谓“法度”,是指客观规律。总起来说,就是在客观规律的容许之下,创造力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在求实的前提下创新,求实并不防碍创新。
六.小结
总结我讲的学习方法论,就是五个环节六个字: 加——广采厚积,织网生根(博学); 减——去粗取精,弃形取神(学识); 问——勤思善问,开启迷宫(学问); 用——实践检验,多用巧生(学习); 创新——破茧化蝶,推陈出新(读破)。七.学习的“三境界”与“两不足”
用好上面六个字,可以达到三个境界,即读博、读薄、读破。这三个境界,实际上是学习的三个层次和三个阶段。读博是加的阶段;读薄(活)是减、问、用的阶段;读破是创新的阶段。
<<道德经>>上有句话:“博者不知,知者不博。”对这句话的理解和看法大家的意见不太一样。有些人解释为:博就是赌博,赌博的人不聪明,聪明的人不去赌博。还有一种解释是:知识博的人不聪明,聪明的知识不博。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博是基础,很重要,但不是高境界,有真知灼见的人是不会停留在“博”这种低境界上的。
如果把<<西游记>>读薄,全书可归结为八个字,“八十一劫,一部残经”。(注:最后一劫的情节是:水怪翻船,经书下河,江岸晒书,经书残破。)如果把<<西游记>>读破,把小说引申为“学习方法论”的形象化教材,读出新意,就是:书(包括经书),本来就是残破的,不是十全十美的。这样才能有发展,才能有创新。
学而后知“两不足”:一是自己已有的知识还不足;而是人来已有的知识还不足。一不足,需读博而读薄;而不足,需读破而创新。
八.学习心态
要达到读书的三个境界,必须培养和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谈到学习心态,首先要有两股气。一是锐气,要朝气蓬勃,锐不可当,在任何学习困难中都要有勇于攀登的精神;而是静气,要潜心专一,锲而不舍,咬定青山不放松。
要作到锐气和静气两气互补。有锐气,在战略上藐视困难。有静气,在战术上重视困难。为此,我用两个同学的名字作一副对联送给大家:龙驭球,南德恒。南德恒教授是我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同班同学。龙驭球、南德恒,用山东话来读就是:容易求,难得很。上联谈锐气,下联谈静气,巧对天成。
清代袁枚有一首<<咏苔>>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前两句写静气,后两句写锐气,是一首两气咏叹调。
第三篇:人生境界与作文
《底线》:审题立意指导 1.审好关键词的语义 本题的关键词(主题词),显然就是“底线”。
“底线”这个关键词,是我们本次作文的依据,是核心概念。如果没能准确把握这个词语的内涵,就有失误的危险。
什么是“底线”?
这是我们必须首先弄清的问题。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底线”的意思是:
①足球、排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限。引申为:最低的条件、最低的限度。②暗藏在对方内部刺探情报或其他活动的人;内线。很显然,本题中的“底线”,是指最低条件、最低限度。
2.让关键词往人生方向延伸
你必须首先有一个定见:考场作文都是要谈人生的。看题目你就知道,本题第二段的“引导语”就是在把你的思路引向对人生的思考。因此,谈“底线”,当然不是谈什么“价格底线”、“谈判底线”之类。由题目中“做人的基石”、“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等说法,容易判断:我们应该谈的是“道德底线”。
3.进一步的思考
综合上述两点可知:
①“底线”,是指最低条件、最低限度。②我们应该谈“道德底线”。把上述两项加起来,可知:
“道德底线”,就是人在道德上必须满足的最低条件,或必须达到的最低限度。
据我们的普通经验可知:人在正常的人生进程和普通的社会状态中,“道德底线”通常能够维持,较少接受考验;人生处于失意与蹉跌之中,或社会失范或崩解,才容易产生“道德底线”难以维护的问题。
“底线”意味着无可再退,必须坚守。
这个分析的重要性在哪里?除了在审题立意方面,其重要性还在于:它决定了你的选材是否正确,是否吻合题意。你选择的材料应该是:在人生困顿或外力考验下,人对原则的坚守,对价值观的捍卫。如:
屈原之所以自投汨罗,就是因为绝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即是他坚守的道德底线;苏武之所以拘禁十九年而不降,就是因为他以不叛国家作为他的道德底线;陶渊明之所以决意归隐田园,就是因为“为五斗米折腰”将刺破他的道德底线……又如:柳下惠坐怀不乱,能经受住美色的考验是因为他坚守着绝不乱性的底线;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但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以不受羞辱作为自己的道德底线……
陶渊明、朱自清、齐白石因为把握住了做人的底线,而名垂青史;秦桧、汪精卫因为失守了做人的底线而遗臭万年。这些是历史事实性材料。剽窃抄袭,官员公款赌博、庇护走私,医生销售假药、索要红包,商人偷税漏税、伪造假账„„这些是现实性反面事实材料。4.联系人生哲理的5组主题词 《高中作文要义》(罗晓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提供了关于人生哲理的5组主题词。这适应于几乎全部考场作文,必须熟读,并有意识地在作文中使用。这一点非常重要。任何作文题,都要与之联系起来。
结合本作文题,联系5组主题词,可以获得如下思考:(1)生命的伦理
道德底线,本身就属于“生命伦理”这一主题。道德伦理的核心,是爱与责任。道德底线规定着基本的爱心和起码的责任。没有爱的世界是冰冷的,没有责任的人生是自私的。道德的滑坡,道德底线的跌破,将使得人性缺失,社会混乱。道德底线不容突破。它保持了起码的人性,维持着基本的秩序。就个人而言,我们可以看到:道德底线的高度,是区别伟大与卑琐的基本指标。道德底线越高的人越伟大;道德底线越低的人越猥琐;没有道德底线的人,则是无所不为的坏蛋。
【补充说明】道德底线,永远是人的设定。是不是道德底线设定得越高越好呢?要看情况。就个人而言,设定一个较高的道德底线,能促人向上,提高人生的境界;就社会而言,当我们企图设定一个道德的“公共底线”之时,就必须考虑到人的复杂性,要能被常人所践行。充满道德高调的国度,必多假道德之名而行的伪君子;道德底线失守的国度,必多凶残妄为的真小人。
(2)生命的诗意
道德底线是诗意栖居的前提。
如果道德底线不复存在,那么,道德的失范必将导致人性的大面积溃败,社会秩序的彻底瓦解,人间不再是净土乐园,而成为血腥恐怖的杀场。道德底线不在,意味着所有人不会以道德为意,“善”被彻底地驱逐。“真善美”是一体的。当“善”不存在,“美”亦将沦亡,世界不再值得我们留恋。
陶渊明归隐田园,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对生命诗意的追寻。桃花源是美丽的,官场是丑陋的。而陶渊明的归隐,是因为“为五斗米折腰”已经威胁到他的道德底线。当道德底线被打破,人被迫在屈辱中生存,这种生存必然是反诗意的。
同样地,李白青崖名山的诗意追求,也是因为“摧眉折腰事权贵”,将刺破他的道德底线。
(3)生命的成长和自我实现
道德底线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起点,也是生命成长的保证。
没有道德底线的支撑,生命必将处于一个不断下滑的境地。生命成长,意味着向上,不断趋于人格的圆满与自我实现。即使在生命饱受磨难和摧残的状况下,也必须捍卫道德底线。文天祥之所以敢于牺牲,以完成自我,就是因为他把忠诚国家作为他的道德底线。我们看《指南录后序》,就不难发现文天祥那样伟大的人物,在死亡面前仍然不免惊惶。这一点文天祥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文天祥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始终坚守道德底线,在任何情况、任何处境之下,也绝不会抛弃他的道德坚持。
(4)生命意志 坚守底线,需要生命意志的力量。
生命意志是人的本质力量。生命意志强大的人,不仅能坚决捍卫自己的道德“底线”,还能充分张扬生命力量而自塑道德标高,达到孟子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境界。
当道德底线接受严峻的考验,意志薄弱者会逃避生命的责任,道德底线一触即溃。
道德底线也会经受欲望的诱惑,经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中国社会道德的大面积滑坡,就是因为普通人由于缺乏生命意志,其生命完全受环境和物欲的支配,处于摇摆状态,因而要么守不住“道德底线”,要么根本没有所谓“道德底线”。
(5)生命的尊严
道德底线维持着人类最基本的尊严。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就是绝不做逾越道德底线的事。
沦落到道德底线之下的人,生命不再高贵。当一个人不具备起码的道德,他的精神生活即使存在,也极为卑琐,他就不再在“生活”,而只是在“生存”。
6.几点提示
重要提示:
1.任何作文题,必有关键词。务必尽可能精准地把握它的含义。
2.任何作文题,必与人生相关。要先入为主地设定一个意念:必然可以联系人生哲理的5组主题词之一。
3.任何材料的使用,都必须紧密扣住作文题的关键词。
4.中心要突出,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全文必须始终扣住它。(这个问题很严重。)
其他提示:
1.不少同学喜欢使用排比式开头。这本来是很好的,但相当数量的同学,排比得不伦不类,造句言不及义,千万注意。
2.书写仍是大问题。考卷不是展示书法,只求写字工整。一笔一画,都应清晰。横笔要平,竖笔要垂直向下,减少连笔书写。
3.例证要注意:①叙述简约,对准你的论点,多扣关键词。②不要每次都是屈原陶渊明李白。要争取形成一个论据的古今序列
第四篇:心灵与境界读后感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一书中写道:“研究一个哲学家的时候,正确的态度既不是尊崇也不是蔑视,而是应该有一种假设的同情,直到可能知道在他的理论里有些什么东西大概是可以相信时的为止”。我觉得我们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史也应该有这样的态度,不要老拿“有明显的不足”挂在嘴上,哪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没有“明显的的不足”呢?
本书是张岱年先生的文章选编。虽然书中有的文章在张岱年先生的其他著作中已经读过,但再次读到这些文章,更加了深对张岱年先生之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读这书,隐约地感到“好书不厌百回读”这句话是出自写出作者在读书时的亲身感受和肺腑之言。
张岱年先生是已故的国学大师,《心灵与境界》是他的一本论文集。所收文章没有标明发表日期,从内容来看,应该跨越很长时期,故观点时有不一致处。书中所谈,涉及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和道德修养等方面,虽属泛泛而谈,但也不乏真知灼见,给我很多启发。
一、关于中西文化,他说:“过去论中西文化的异同,多偏重中西之异;事实上,也应重视中西之同。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惟有兼重同异,才能对中西文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思想源流》一文中写到:
“中国思想之结胎时代实在西周。中国思想之最初的表现在《诗》及《书》。《诗》《书》大概都是周之中叶的作品,其中思想是主实、重人的,表现一种安毅、刚健、朴实的精神。…周代为吾国文化初成熟之时,所以思想极表现一种沉深、雄厚、伟大、闳肆、创造、前进气息,勤奋、勇猛而又稳重、宏阔。中国文化之根本性征,中国哲学思想之根本倾向,实在《诗》、《书》中已大致决定。…把古代思想总结起来而成一个一贯系统的第一个哲人是孔子。孔子是开创新时代的人,却也是集大成的人。他结束了以前的时代,开始了新的时代。孔子哲学不是以前思想之反,而乃以前的思想之结晶与更进的发展。”
寥寥数语就把中国思想的源交代清楚了,精准简括,不愧为大家。在述及中国思想的流以后,张岱年先生简要地总括道:
“中国思想之发展,简括论之,也可说只三大段,原始是宏毅、刚动的思想,其次是柔静的思想,最后否定之否定,又必是宏毅、刚动的思想。”
二、关于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他说:“有许多文章对于儒家„重义轻利‟、„存天理,去人欲‟进行谴责、批判,认为是对于„现代化‟的严重障碍。事实上,在今日的时代,是否还有多少人赞同„重义轻利‟、„存理去欲‟呢?中国近代社会迟滞不进,是否儒家的„义利‟、„理欲‟学说的影响所致呢?”。他明确告诉我们,“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主要在于明清时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及其对于文化学术的高压政策”。张岱年先生在《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文化是人类为了满足欲望而进行斗争的结果。…一个民族的文化,如果不与较高的不同的文化相接触,便易走入衰落之途。然而虽衰,却因没有较高的文化来征服,亦不易即趋灭亡。一个民族的文化与较高的文化相接触,固然可以因受刺激而获得大进,但若缺乏独立自主精神,也有被征服被消灭的危险。”
这篇文章虽然写于30年代,今天读来仍然有警示作用。
三、作者认为:“人类有个特点,即需要有个精神寄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追求一个最高理想,按照最高理想做事,便心安理得。一般人也讲„天理良心‟,总有一个精神寄托。现在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使一切人有个精神寄托。那些搞不正之风的人,就是没有一个精神寄托”。
四、关于辩证法,他说:“真正遵循辩证法又很困难。有许多号称辩证法大师的,事实上又违背了辩证法。讲辩证法和用辩证法是两回事。讲辩证法就是要克服一点论,讲两点论,这是对的,但我总觉得也应该承认„三分法‟”。
五、关于中国哲学的未来,他说:“我们需要学术的独立,不作西洋的附庸。在哲学,须根据本国先哲思想之精粹,及现代世界思潮之大道,从新建立起一个伟大的系统,作知识及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
六、关于直觉思维,他说:“所谓„玄览‟,所谓„见天道‟,都是指对于天道的直觉。这直觉是超乎一般感觉经验”;“事实上,直觉即是灵感。直觉是超越思维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惯常思维的局限,启发崭新的理解”。
七、关于形而上学,他说:“所谓静止的孤立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乃是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黑格尔称之为„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并不一定切当。我认为这种方法实质上是分析思维方法,对于科学研究是完全必要的。我认为,分析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是相辅相成的”。本书中,类似这样的有独立见解的能够给人以深刻启发的地方非常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也应该指出,作者的观点是存在矛盾的。例如,他说未来的哲学是新唯物论与科学的结合,哲学的作用一是指导科学的工作,二是指导生活实践及社会政治的实践,哲学将是一种力量,并说哲学将从玄虚与混乱中跳出来。这样的理解无疑过于狭隘了。同时,他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解也过于拘束,不认为佛学也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对心学则一概采取否定的态度,似乎不及罗素对历史人物所抱的同情和理解的态度。恐怕这也是一种历史局限性,是不能过于苛责的。
第五篇:境界与底线故事
有时候,一个平实的故事能让人心生感动,因为里面有一种境界。
诺贝尔经济学奖被两个美国人拿到。其中一个叫托马斯?萨金特,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纽约大学的教授。萨金特有一个古怪习惯,给学生授课或准备讲义的时候,绝对不允许有外界干扰。
一天,正在家里准备讲义的他,不得不接已经震动了三次的电话。他不客气地喊了一句:“你一次次打来烦不烦?”电话那头一个温柔的女声说:“不好意思,请问您是托马斯?萨金特先生吗?这里是瑞典皇家科学院。感谢您为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所做的努力,您在宏观经济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上取得的成果令人注目,所以我们把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您。”
“好的,谢谢。我还要准备讲义呢。”萨金特轻轻地说,然后挂断了电话。
半个小时后,讲义弄好,萨金特匆匆乘地铁赶往学校讲课。临出门,他平静地告诉妻子:“亲爱的,我好像得了诺贝尔奖了。”
萨金特显示出来的是一种淡定,这种淡定造就了一种境界。
有时候,很平常的一句话也会让你感动。因为里面同样包含一种境界。
面对一个虔诚的拜佛者,大师说:“什么叫佛法?佛法其实就是一种活法,它不在寺庙里,而在人心中。”还一并解释了关于在相同的生存环境下为什么有些人幸福,有些人烦恼的话题———“你幸福,因为你的欲望比能力小;他烦恼,因为他的欲望比能力大。”
这是佛家的人生观。
一位年轻的中国妈妈望子成龙心切,想把自己的儿子送到科技先进的日本去深造,并且要从幼儿园开始。咨询中,她问日本幼儿园的老师都给孩子教些什么。对方的回答让中国妈妈备感失望。这句话是———
“教孩子们学会笑眯眯,叫他们学会说‘谢谢’。”
我们眼盯着如何学到更多“知识”的时候,而人家盯着如何让孩子更好“做人”。萨金特的淡定,大师的人生观,日本教育的着眼点,都蕴含着一种境界。
人有境界,也有底线。
境界给人以光明的前景和希望,底线则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易中天认为底线比境界更重要。一个人没有境界,顶多差劲一点,但没有底线就会出大问题。他这样表白自己:“我确实没什么境界,但我有底线,我是个‘底线主义者’。”
更多的时候,底线比境界重要。没有底线,境界便没有了落脚之处。光喊一些类似彩虹的美丽口号,而不注重脚踏实地做人做事,社会不仅不会进步,反而会陷入一个空洞无物不着边际的虚幻世界。所以,人和社会的底线都必须得以明确并坚守。有这些底线在,我们的社会就有了保险绳。即便往前走不快,也不至于有倒退的危险。假如我们的底线都得以坚守,那么,纯洁高尚的美好境界就会和我们如影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