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莞市虎门镇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总结
虎门镇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总结
近10年来,我校大力加强对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全面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工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教研,校园信息化环境达到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标准。同时,加强科研管理、强化师资培训,以点带面,使教育信息化工作有序进行,在探索新时期学校建设的模式上,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子,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信息化总体规划目标。
我校努力贯彻广东省教育厅《现代教学技术实验学校工作意见》,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具体目标是:建设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具有学校特色的资源环境,创建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师资队伍,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校制定了《虎门中心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虎门中心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规划》等具有前瞻性的工作规划。
二、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创新。
(一)、建立校园门户网站。
学校门户网站是宣传学校的窗口,我校的网站(www.xiexiebang.com)是信息科的老师独立开发和维护的,作为校园信息发布和学校管理的平台,开辟了公告栏,校园动态、工作安排、校风校貌、教师风采、政策法规、教育教研、学生园地、家长学校、网络办公、学籍管理、教师博客、校讯通、视频点播、学校相册、资源库、共享空间等栏目,大大方便了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二)、管理应用系统与平台。
我校拥有了功能完备的网络系统,这对我们日常教育教学无纸化办公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我们拥有了发布各类对外信息的学校网站,有校务管理系统,有教务管理系统,有人事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等。
(三)、教学应用系统与平台。
我校近几年为了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开发了一系列的教学应用系统与平台,如“悠悠课堂”网络教学平台、FTP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校讯通互动平台、K12资源平台、“精品课堂”校园直播点播服务系统、教师博客、“旭日·红棉”语文特色网站、“数学教研网”特色网站、“英语教研网”特色网站、“防震减灾”专题网站、“语言文字规范化”专题网站等。
三、运用信息化提升教师技术能力。
(一)、教师培训。
学校领导根据我校制订的《虎门中心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规划》,有计划地对对校长、行政人员、学科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从2007年到2011年,市教育局对我校全体教师进行了英特尔培训,合格率100%。2011年,我校成功申报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学校。
(二)、教师能力。
学校领导和行政人员认识到位,率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办公与教学工作,能用相关的软件对文字进行录入、编辑,熟悉使用操作系统、浏览器、电子邮件、与岗位工作有关的管理软件等。全体教师100%通过初级; 55人通过中级,达55%;38人通过高级,达38%。我校易立志、方乐标两位老师获得东莞市网络安全管理培训认证,并获颁发“网络工程师”称号,而且能自行开发相关的应用系统与平台。
四、运用信息化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一)、信息技术教学常抓不懈。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省的要求,4-6年级每周安排一节信息技术课,而且全部在计算机教室进行授课,保证学生的上机时间。经过几年来的坚持与不懈的努力,我校学生信息技术考核达标率逐年提高,近两年更是100%的达标。除了常规的教学活动以外,我校还积极开展信息类的第二课堂活动,每个学期都组织学生参加市、镇教育部门举办的信息技术能力竞赛和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大赛,屡获殊荣,如:2010年4月参加东莞市第六届中小学智能机器人大赛获小学组足球项目冠军;2008至2010年连续三年都在东莞市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中名列前茅。
(二)、推动了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现代化。
学校行政及中层领导干部均能熟练使用校务管理系统、,把学期工作计划、周工作安排、各项活动方案等通过校园局域网发到相关的教师电脑中,提高工作效率,并实现无纸化办公。此外,学校还利用校园“一卡通”、“家校通”等开展数字化生活体验。
(三)、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目前,我校任课教师中,100%的教师都习惯电子化备课,学校每学期都会进行检查和评定。95%以上的教师能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90%以上的教师能制作课件。每位教师都能自觉、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每学期完成不少于人均3个优质的教学案例(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录像、教学反思等),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的教学每学期人均不少于20节。
(四)、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找需要的学习资料,对信息的获取、选择、处理和应用能力大大增强了。大多数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三年级以上学生每学期都会进行基于网络的主题探究学习活动,如:综合实践课里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搜集。三年级以上大部分学生会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自觉地利用班级网站、电子邮件等完成作业和课外学习。
通过多年的努力,信息技术已融入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我们已初尝教育信息化带来的便捷、高效。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将是我们永不停歇的脚步。我们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东莞市虎门镇中心小学
2013年3月
第二篇:虎门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第二学期总务工作总结
虎门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第二学期
总务工作总结
本学期,总务处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处人员团结一心,齐心协力,进一步明确了为教学服务的思想,不断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体现了良好的集体协作精神和敬业、爱岗、奉献精神,圆满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为学校的安全、稳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下面将本学期总务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思想意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本学期,总务处全体人员不断强化思想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工作中积极探索学校后勤保障和服务的新方法、新模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注重平时对后勤工作人员的管理,使后勤管理更加规范,让全体后勤人员认识到总务后勤为师生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的重要性,坚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投入到后勤工作中去。
二、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
全体人员牢固树立学校安全问题无小事,学校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思想。认真学习和落实上级各部门的文件和通知精神,在贯彻实施过程中,精心谋划,认真制订措施和预案,仔细安排工作过程。完成了对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的安全检查和整改。定期检查了消防器材和设施,对损坏的及时进行了修复,对过期的灭火器及时充填。对校内照明、供水线路和管道进行全面排查,安排专人负责水电供应及安全。制定了学校防汛工作预案和节假日总务处值班制,确保校园安全。
三、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规范资金的调拨和使用。
1、认真做好开学收费工作,核算收费票据,及时催缴欠费。
2、严肃财务纪律,加强经费管理。做到收支二条线,学校重大采购、添置须经校长审批。经费往来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
3、合理调拨和使用学校公用经费,学期初做到有预算,期末有决算。
4、及时做好并完成教职工相关调资、医保基数调整、资产上报等相关工作。
四、加强校产检查维修,校园绿化美化工作,打造卫生、美丽的泾中校园。
1、协助政教处对校园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问题及时消除、维修。
2、购置了部分花草,安排人员对校园进行绿化和美化。
3、对大球场挡土墙进行了前期的论证和预算。
4、加强学校的用水用电管理,及时代扣住家户水电费,开源节流,争创节约型校园。
五、加强饮食、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
1、不定期对服务中心进行饮食、卫生检查,督促并及时进行整改。
2、加强校园卫生管理,重新划分班级卫生责任区并进行检查评比。
3、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师生的体检,积极和上级卫生部门联系,启动我校传染病预防预案,将发现的学生个例传染病,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控制。
第三篇:东莞市虎门镇服装业发展的调研分析
东莞市虎门镇服装业发展的调研分析工商9班200904010903刘楚君 前言2006 年,被审定为第二批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 2007 年,在参加中国服装博览会期间,虎门作为唯一的政府机构被中国服装协会授予“ 2005-2006 中国服装品牌推动大奖”;同年,虎门以“虎门服装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被纳入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六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大大推动了服装产业的发展,获评“最具行业影响力专业展会”、“最具行业影响力纺织之都”、“最具影响力专业市场”。
服装业现状介绍
虎门镇位于珠江口东岸。全镇面积178.5平方公里。下辖3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11.99万人,外来人口50多万人。2007年虎门国内生产总值182.89亿元,工业总产值458.34亿元,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11.10亿元,各项税收总额31.76亿元。在第一、二届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水平1000强评比中。虎门镇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名。
虎门社会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服装产业集群。虎门全镇服装生产企业4000多家,专业服装市场23个(商铺1万多间),专业服装布料、辅料、配料市场11个(商铺8000多间)。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二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大大推动了服装产业的发展,获评“最具行业影响力专业展会”、“最具行业影响力纺织之都”、“最具影响力专业市场”。虎门镇工商注册服装加工企业 2000 多家,虎门镇服装生产量达到 2 亿件(套),销售总额近140 亿元。拥有中国驰名商标 1 个、中国名牌产品 3 个、国家免检产品 12 个、广东省著名商标 10 个、广东省名牌产品 13 个。现有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商场 22 个,商铺 10000 多家,经营面积达 300000 多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富民时装城周围一平方公里的商业集聚 “中心区”范围内。虎门服装市场形成了完善的从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服装产业结构网络,拥有织布、定型、漂染、拉链、绣花、钮扣、配件等服装产业配套行业 147 家;各类面料辅料批发市场 9 个 , 形成一平方公里的布料辅料销售批发集聚区。约35万人从事服装或相关产业的工作,服装年产2.5亿件(套),销售额135亿元,税收6亿多元,产品2/3销往国内,113出口,拥有以纯、松鹰、灰鼠等一批超大规模的品牌服装生产企业,是享誉国内外的服装名镇。
虎门服装业存在的问题
劳动力成本
和原材料价格上升
土地供应日渐短缺
环保压力不断增强
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对策建议
1.培育区域品牌。
首先是促进企业品牌。凡是在虎门投资创业,企业获得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的,奖励100万元;企业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的,奖励30万元;企业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奖励10万元。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集群的发展水平和地位,有助于提高集群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有些项目还带有配套资金的支持。
再次是注册集体商标。集体商标是指由工商业团体、协会或其他集体组织成员所使用的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用以表明商品的经营或服务的提供者属于同一组织。产业集群的集体商标通常冠以地域名称,如“虎门服装”。镇政府已经以虎门的地域名注册了200多个集体商标,其中相当一部分与服装有关,目前正在准备实施推广。集体商标不但能解决中小企业的品牌问题,而且可以此为纽带组成产业联盟,发挥行业协调、自律的作用。
2.建构公共服务平台。
中心设有服装展示厅、信息化创新体验区、时装表演T台、服装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设计师交流园地等。创新中心的功能主要通过信息资讯互动、设生产技术、人才培训交流、企业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拓展五大平台发挥作用。此外,创新中心还通过构建互动网络(信息网、设计网、人才网、教学网、服商网)实现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建立与大学、科研机构、其它中介机构的联系,整合服装产业链条,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和创意产业的本土化,塑造虎门时尚文化。
3.完善生产配套。
虎门的服装业是市场带动型的。产业的市场配套突出表现在建造为产业上下游服务的两个占地一平方公里的大市场。一是“一平方公里”的以“富民时装城”为中心的23个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商场,内有批发商铺1万多家;二是“一平方公里”的以“虎门国际布料交易中心”为中心的11个布料、辅料和配料批发市场,内有商铺8000多家。市场的领头羊富民集团旗下包括富民时装城、富民鞋业皮具城、富民布料市场等十大商场,聚集5000多商家。富民集团不但在虎门专业市场办一家成功一家,而且在商场设计、经营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经验。现在富民已经成为有影响力的商业品牌,开始了品牌和管理输出。许多地方都邀富民去当地办贴富民品牌的商场,如,厚街镇便有富民步行街。富民这种“走出去”的战略进一步推动了虎门服装产业的扩散,也加强了服装产业链的地区资源整合,有利于整个服装行业的发展。
4.扶持行业协会。
成立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和虎门服装设计师协会.成立虎门布料、辅料行业协会。各协会由镇政府服装办牵头,以“引导、协调、管理、服务”为宗
旨,主要工作是协助镇政府举办每年一届的服装交易会,组织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引导企业由来料向自产自销转变、由“杂牌”向“名牌”转变。组织本镇的服装企业到北京、大连等地参加服装节、展览会和交易会,到香港、法国、意大利等地区和国家参观学习,帮助企业进行品牌注册、登记、融资。发挥沟通、服务、行业自律和维权的功能。
5.开创时尚虎门。
“时尚”(fashion)。或时兴、时髦、流行的风尚,是一种广泛地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领域中的社会现象,反应、表现并建构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形态及其精神世界。时尚并非只存在于服装领域,但最能集中体现时尚的领域是人们的衣着式样。建立园区平台、联盟平台、网络平台,开启时尚之路。园区平台以“时尚创意产业园”为依托,重点吸引知名设计师、媒体、时尚服务机构、专业 教育机构等聚集园区。发挥各类信息、知识的溢出效应;联盟平台主要是建立一个网络联动机制,通过各类人才网络的信息库促进虎门适时汲取外界资源,传递世界时尚文化;网络平台是指建设一个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利用电视、电话、网络三位一体的技术手段,实现网上与网下的无缝对接。
总结
历史上,虎门因硝烟而闻名于世。如今,虎门因服装而繁荣昌盛。服装产业养活了虎门过半的人口,繁荣了虎门的酒店、餐饮、娱乐、运输、房地产等行业。如果放走了服装产业这只金丝雀又招不来金凤凰,虎门一下子便会人去城空,以出租厂房、房屋为生的一部分本地人便要喝西北风。传统产业可能对地方的税收贡献不大,但是能解决就业问题,带动消费,推动第三产业和城市化的发展。珠三角许多城市的城市化都是传统产业带动的。虎门传统产业集群升级推动城市化发展万方数据的经验值得重视。
第四篇: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永恒乡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围绕学校工作计划,继续有效、有目的地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注重实效、逐步到位的原则;以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加强管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跨越性发展,大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管理、明确责任。
由校长亲自主抓,设立信息化成员班长,教导处和后勤分摊负责,全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教导处落实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使用,促进学校信息化平台的开发和使用。后勤保障学校信息化设备的正常运转,落实信息专业人员做好设备的日出维护和修理工作,为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做好学校网络基础管理和运行正常化。
(二)加强设施建设和设备维护
利用多媒体教室里现有的资源,做好设备的正常运作。依据教育局下发的文件做好设备的日常管理,制度要健全,维修和维护要及时做好记录。学校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该有的设备尽量添置齐全,保障信息化教学的正常使用。1
专业人员要维护好校园网的安全与畅通,保障教师随时能够利用网络教学。
尽管我们已经建起了校园网,但是,要实现数字化校园,还需要在硬件上加大投入。我们将根据学校的资金状况,加大投入,逐步实现各项目标。
(三)加强资源建设
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为信息化添置教学光盘,硬盘存储及各种课件,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共享。要不断充实教育教学资源,逐步引进优秀资源,充实、完善学校资源,为学校现代化工程服务。
⒈鼓励教师多方收集教育教学的有关素材(现成可用的计算机CD-ROM素材、电视视频素材、相关的动画及声音和文字素材等)。
⒉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教材费,维护好硬件系统,订足订全与教育教学相关的电教教材。
⒊鼓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课件、电子作品的创作,组织有关的评比活动。
⒋开展学生的计算机创作活动,收集学生作品。⒌下载相关网站资源,丰富学校的数据资源库。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
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加强在职教师的信息技术
培训,中青年教师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使网络学习成为教师自我进修的一种重要手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德育、课堂教学的模式。
(五)建立并完善各项制度,保障信息化工作的顺利推进。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就学校计算机使用、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等建立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的落实,要求教师做到:每天打开计算机,浏览学校网站、勃利县教育网,及时了解学校的工作安排、教改动态,传递有关信息;充分利用网络查阅、下载与教育教学有关的资料;工作时间内,禁止网上阅读各类小说,观看VCD连续剧、电影、打游戏或做其他与教学无关的事情;禁止浏览黄色淫秽、内容反动的网页。从而规范教师的网络行为。
总之,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把学校信息化工程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突破口来抓,脚踏实地,奋起直追,开创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永恒乡中心小学
2014年3月18日
第五篇: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中心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常熟市“十一五”(2006—2010)教育发展规划》和《何市中心小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总目标,围绕学校工作要点和目标规划,坚持科学发展的总要求,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抓手,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教学优势和管理优势;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注重提高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以苏州市信息化先进学校的创建,努力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以苏州市信息化先进学校的创建为契机,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1、全员培训,分层提高,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
教育信息化,教师是主要实施者。因此,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的学习纳入青年教师必修的继续教育课程,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青年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培养一支应用意识强、信息化教育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同时能拥有一批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具有独立开发课(积)件能力的师资队伍。首先是建设一支选择应用意识强、信息化教育水平高,同时能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具有独立开发课(积)件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学校将选择目前辅导组内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较好、学有兴趣的青年教师,建立工作组,倡导教师独立钻研信息技术,学习掌握较复杂的电脑等电器故障的维修,维护本年级及班级电脑的正常运作,指导所在教研组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整合教学的研究,学习应用FLASH制作教学课件。其次是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培训,结合江苏省第三轮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掌握正确运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简单的电脑故障维护,能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自主制作日常的教学及本校教学活动的课件。
2、以应用为目标,以任务为驱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全体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全体教师在教学中都应用起来,才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才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继续以评优课、实践课、借班课为重点,积极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积极组织各科教师参与各级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整合的研讨与交流,学习先进学校的成长经验。从本学期开始,每位青年教师一学期至少为学校资源库上传一篇优秀教学设计及二个有质量的自制课件(制作软件环境不限),并积级参与常熟市信息中心资源库的共创共建工作。每个班级设一本班级电教使用记录本,做好电教使用纪录,并定期检查,了解情况。
积极提倡在课堂教学中用使用电教手段,对于使用较多的教师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三)加强网站建设,强化网络管理。
学校网站是学校的窗口,又是体现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强学校网站建设,是全面推进学校办公无纸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学生学习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的途径。
1、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进一步拓展教师频道和学生频道的管理与使用,要注重学生频道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逐步建立班级网志,为全校学生创造一个能展示自己的网络空间。
2、继续重视学校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一方面以网站为载体,从细微处着手,扎实建设网上德育阵地;一方面以“家校路路能”为平台,继续贯彻家校联系制度,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共同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3、进一步加强何小博客平台的应用。配合“常熟市星级教育科研学校”的创建,本学期将开展“何小博客之星”的评比。何小博客要充分展现学校网络教育科研的特色,进一步完善教师个人教育博客,构建较为完整的教师业务成长档案,让教师个人教育网志成为体现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的平台,成为激励教师自主发展的平台,成为促进相互交流、促进共同提高的平台。
4、依托校网园,继续加强二级资源建设。继续加强市级小学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工作,结合每学期自制课件的市级评比、整理收集工作,以WEB网站与FTP空间相结合,不断积累校本资源,做好二级资源应用与管理,使广大教师有所用,乐于用。
5、依托校园网,全面推进教师办公无纸化。本学期,学校的各类通知、学习材料、相关文件等继续在校园网(网志)上发布,各办公室将学校网站“何小在线”设为电脑首页,全体教师应在上午、下午主动浏览校园网(一般每天至少二次)。
(四)加强学科教学研究,规范电教管理,切实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1、以新课改为契机,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要严格落实专课专用,保证信息技术课的正常开展。信息技术教师要认真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2、加强电教设备、管理。
电教器材由专人负责管理,专人负责维护,确保正常使用。校外出借必须经学校领导审批同意后方可;进一步加强班级电脑的管理,要提高班级电脑使用率,提升学生学习信息化程度,要安排专人管理和使用班级电脑并作好记载工作;加强学生机房的管理和维护,要保障有足够的电脑用于课堂教学,学生进入教室活动必须在教师的陪同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