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及策略
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及策略
【关键词】 小班化;有效性;理念;有效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3―0048―01
小班教学的方式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同时也是时代发展和新课改的要求,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充分展现,给予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在进行小班化教学时首先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而全面发挥小班教学的教学优势。
一、小班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学生越来越少,小班化教学已经成为农村学校教学必然趋势。但很大部分老师对小班化教学还不太适应,有的仍按原来的教学思路和模式在组织教学。没有能够利用好小班化的优势,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研究与实践,我们探索了小班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教学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享受到了小班化所带来的益处。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借鉴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多元智能理论是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支撑。建构主义理论对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指导。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是对因材施教原则的应用。
二、小班化教学的理念
1.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人数的多少是小班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就是学生数量较少,因此教师花费在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时间增多,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教育,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人数过多、教师的精力有限,教师在教学时的关注点通常都在部分学生身上,导致大部分成绩不突出的同学被忽略,最后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越来越大,而小班化教学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进步进和发展。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不得不采用比较严厉的管理方式,因此,师生的关系通常不是平等的,学生对教师会有畏惧心理。小学语文在进行小班化教学时,因为人数较少,所以老师在教学时的管理也就比较轻松、容易,可以不必采用压制学生的管理方式,因而可以形成更加平等的师生关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升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3.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合理的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同时要注意配以相应的评价机制。在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课堂上,教师除了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及时的表扬以外,还要建立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评价,为了避免评价机制对学生个体自尊心的伤害,在制定评价机制时可以采用评价小组的形式,把学生分成小组,对小组进行相应的评价,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准定位,一方面还能形成团结互助的学习氛围,对于小学生的发展十分有帮助。
三、小班化教学有效策略
1.转变评价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改变以往单纯的以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异作为评价学生是否优秀的评价观念,明确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目标,多角度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建立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小学的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古老的寓言故事、诗歌散文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发现每一位学生的兴趣所在,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发挥自己特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学生的主动参与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明显,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时,教师要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其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小班教学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因此拥有更多的教学时间,通过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自主发现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学习效果更好,还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增加在课堂中的参与感,进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来。
3.分层施教,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由于个体的差异,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家庭、性格、能力等因素,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切忌用相同的、单一的评价标准对不同的学生进行评价,更不能有同一种教学方式对所有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用“不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4.尊重学生主体,培养学生个性。由于小班化教学学生人数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学的这一特点,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学习为主,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之间的差异,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为社会的发展储备各种各样的人才。编辑:蔡扬宗
第二篇:浅谈新时代营销理念及策略
浅谈新时代的营销理念及策略
【摘要】新时代的营销理念及其策略是个“知易行难”的话题。新时代要求的营销理念核心是创新, 基本策略着眼点是与时俱进。在营销过程中,营销人员应当主动拓展营销工作思路,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根据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有侧重的选择相应的4P营销策略,以期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赢得先机。在这个强调营销创新和个性化的时代,营销理念也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以直接营销系统、品牌化经营、差异化营销、无差异化营销和集中性市场营销为代表的营销理念其应对策略,紧跟时代发展脉搏应运而生。本文简要分析新时代下产生的这五种营销理念及其应对策略,对新时代下企业营销观念的转变和营销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按照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说法,如今,全世界正在进入第四次经济浪潮(前三次依次为农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这将是一个以创造力、文化、传统继承为主题的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具体表现为信息化经济、知识经济和文化经济。新时代下,随着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营销竞争层面也日益扩大。相应的产生了多种新的营销理念。本文就新时代下五大营销理念及其应对策略作简要论述,借以对营销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有所裨益!
一、直接营销系统理念及策略
新时代下,产品市场鱼龙混杂,产品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现象层出不穷。大量传统广告充斥媒体被人们戏称之为“眼球经济”的行为,早已引起社会公愤。正当消费者对一些产品普遍不信任,对大量的广告感到厌倦并无所是从,企业无所适从而营销人员苦苦思考、寻找新的营销方式的时候,直接营销应运而生并以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迅速席卷全球,掀起了一场二十一世纪的营销革命。把直接营销作为进入市场的主要手段,可以极大地降低风险。以下就直接营销系统理念及策略作简要论述。
(一)直接营销系统理念
直接营销理念是指生产者将其产品通过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直接销售给消
费者。传播的最佳渠道其主要方式有生产制造商自设零售店、电子邮购、人员直接销售等方式。它的优点非常突出:既免去层层加价,多次倒手,多次搬运等环节,是售价降低,提高自身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又让生产者与使用者、消费者能够直接接触,有利于改进产品和服务,为人们的特殊购物需要提供了可能。当某公司欲与其现有顾客建立直接联系时,它就会使用直接营销。
(二)直接营销系统策略
顾客至上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不能停留在对待客户的表层态度上,实实在在地关注客户感受,理顺客户角色定位才是真正的顾客至上。直接营销系统策略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客户的自我定位和他人定位。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不是一样的,营销者和客户眼中的产品、活动、氛围也不可能相同。因此,不要武断地认为客户是“什么样”的,而是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思考他们自己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同时还要分析,在他人眼中的客户是“什么样”的。换言之,既要充分认识到客户自我定位的重要性,也要顾及他人对客户的定位。
直接营销是一种互动的、基于数据库的营销传播进程,它通过使用众多媒体来促使顾客与潜在顾客做出回应。
二、品牌化经营理念及策略
品牌是企业通过产品或服务,给予顾客的一项重要承诺,作为联系顾客的无形纽带,它被公认为是企业生存和成功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对品牌化经营理念及其策略作单独论述。
(一)品牌化经营理念
品牌化经营已经成为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理念表现为企业的市场营销人员要决定是否给其产品规定品牌名称,以它打算用来区别一个(或一群)卖主和竞争者。包括品牌名称、商标、所有品牌名称和所有商标都是品牌或品牌的一部分。
品牌化营销的核心是文化。优秀的品牌往往蕴含着良好的文化,消费者购买产品,不仅只是选择了品牌的功效和质量,也同时也是认可了该品牌的文化品位。
品牌是一股强劲的拉力。品牌知名度越高,企业或产品在资源方面越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可。社会的资本、人才、管理经验甚至政策都会倾向名牌企业或
产品是企业聚集了人、财、物等资源形成并很好的发挥名牌的聚合效应。
(二)品牌化经营策略
品牌策略是增强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策略之一,正确的选择品牌策略是企业搞好市场营销工作、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决策。企业的品牌策略主要有以下六种:品牌化策略、品牌归属策略、品牌统分策略、复合品牌策略、品牌扩展策略、品牌重新定位策略。
1、品牌化策略
市场营销人员首先要决定是否给其产品规定品牌名称,这叫品牌化策略。是否品牌化,要根据产品的特点来决定。早期历史上大多数产品是没有品牌的,但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品牌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品牌化对于买卖双方都有一定的好处。
2、品牌归属策略
市场上大多数商品使用的都是制造商自有的品牌。制造商使用自有的品牌,可以建立自己的声誉。制造商拥有的品牌和商标是企业的知识产权,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企业长期使用自己的品牌,还可以加强企业的品牌形象,可以和购买者建立密切的关系。
3、品牌统分策略
品牌统分策略是指某个企业或企业的某种产品在某种市场定位之下,采用一个或多个品牌,从而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形成品牌的差别化和个性化,企业进而以品牌为单位组织开展营销活动。
4、复合品牌策略
复合品牌是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同时采用两个品牌名称,实务运作上可以结合公司名称和品牌名称,也可以将品牌名称和产品名称结合应用。复合品牌策略的主要思考是想藉助公司形象或品牌名称的加持,达到品牌应用的累积效果。尤其是形象良好的公司,被消费者广泛认同的品牌,营销公司所生产的新产品,效果往往非常显著。
5、品牌扩展策略
品牌扩展降低了新产品的市场导入费用,加快消费者接受的速度,原品牌的良好声誉可以对扩展产品产生波及效应,使品牌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和知名度,有利于品牌资产与价值的提升。
6、品牌重新定位策略
品牌定位实际上是品牌重新定位、重新设计、塑造品牌新形象的过程。企业在进行品牌重新定位时要考虑两方面问题:一方面,要考虑品牌的再定位成本,即把自己品牌从一个市场定位点转移到另一个市场定位点所需要的费用;另一方面,企业还要考虑品牌重新定位对企业收入的影响。
三、差异化营销理念及策略
新时代下,企业在为几个子市场服务时,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各个方面都加以相应的改变,以适应各个子市场的需要——这就是差异化营销。成功企业的营销往往都在于“差异化”。
(一)差异化营销理念
差异化营销理念是指企业的产品种类同时也在几个子市场占有优势,就会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感,进而提高重复购买率,而且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和多样化的产品线进行销售,使总销售额增加的一种理念。
(二)差异化营销策略
一般说来,差异性的市场营销战略大多为那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所采用。他们可以在刚刚开始时采用集中性市场营销或无差异化营销,等到取得一定成功和发展后,选择两个或更多的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市场营销。新时代下,产生了差异化营销策略与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
首先,企业在产品差异化上做足了文章。从差异化营销的核心思想来看,其关键是积极寻找空白市场,挖掘消费者尚未满足的个性化需求,开发新产品的功能,赋予品牌新价值。无论是产品的特征还是式样,企业不仅通过增加新的特征源源不断地推出新产品,还在产品的式样上给予购买者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感受。
其次,销售渠道差异化。企业采用差异化营销策略,可以使顾客的不同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也使每个子市场的销售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从而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某一个子市场的失败,不会导致整个企业陷入困境。
第三,服务差异化。企业向目标市场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优异的服务。在难以突出有形产品的差别时,竞争成功的关键常常取决于服务的数量与质量。
区别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有送货、安装、用户培训、咨询、维修等。售前售后服务差异就成了对手之间的竞争利器。
四、无差异化营销理念及策略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指出“生产在企业里进行的原因在于效率通常要求大规模的生产、筹集巨额资金以及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实行细致的管理与监督。”他认为,“致在企业里组织生产的最强有力的因素来自于大规模生产的经济型。”
(一)无差异化营销理念
无差异化营销理念是建立于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一种营销理念。
企业在进行市场细分后,不是考虑各子市场的特征,而是注重子市场的共性,营销策划一产类品,运用单一的市场营销组合,力求在一定程度上适合尽可能多的顾客的需求,这种理念便是无差异化营销理念。
(二)无差异化营销策略
无差异化营销策略的基本条件是:所有的预期消费者都具有相同特性,产品很新,没有市场竞争,而且有足够的资源可以满足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营销所需要的主动营销活动。
在无差异市场营销中环境对此影响不大。无差异化营销的优点就在于它的低成本。单一产品线可以产生相对的规模经营效益,存储和运输也都相对方便快捷,广告宣传、物流配送等资源配置都集中在一种产品上,有利于强化品牌形象。在产品的品种、规格、格式方面,有利于标准化与大规模生产,有利于降低生产、存货、运输、研究、促销等成本费用。局限性在于同行业中如果有几家企业都实行无差异市场营销时,在较大的子市场中的竞争将会日益激烈,而在较小的子市场中的需求将得不到满足。
五、集中性市场营销理念及策略
当企业资源有限,又要迅速进入和占领某一特定细分市场时,往往采用集中性市场营销。这种策略适应了本企业资源有限这一特点,可以集中力量迅速进入和占领某一特定细分市场,并且生产和经营集中性,可以使企业经营成本降低。
(一)集中性市场营销理念
集中性市场营销的理念是企业集中所有力量,以一个或少数几个性质相似的子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试图在较少的子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企业不是面向整体市场,也不是把力量分散使用于若干个细分市场,而只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多采用这一理念。
集中性市场营销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有利于企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对于整体市场来说,每一个企业的营销能力都是有限的,企业必须将整体市场进行细分,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把自己的优势集中到目标市场上,更应该注意利用市场细分原理选择自己的市场。
(二)集中性市场营销策略
集中性营销策略的指导思想是:与其四处出击收效甚微,不如突破一点取得成功。这一策略特别适合于资源力量有限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由于受财力、技术等方面因素制约,在整体市场可能无力与大企业抗衡,但如果集中资源优势在大企业尚未顾及或尚未建立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凭借自身生产和市场营销方面实现专业化,可以比较容易在这一特定市场取得有利的地位。
企业在实施集中性市场营销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取目标市场的需求要与企业的特长及目标相吻合,这样有利于企业在未来的竞争角逐中能处于有利地位。
2、选取的市场应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发展潜力,给企业的入主留有一定的上升空间。防止一旦目标市场情况突然变坏,企业可能陷于困境。
3、该市场的现有市场结构具备长期的内在吸引力,为企业的赢利提供充分的前提条件。
4、目标市场能进一步促进企业新老产品的更替,实现企业扩大销售量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总之,在新经济的影响下,企业经营者面对的市场环境发生着快速的变化,这些要求企业经营者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必须注重创新,准确识别顾客的要求,确定所能提供最佳服务的目标市场,通过营销创新来使顾客满意和获得竞争优势。市场营销创新不是自发形成的,其受到诸多因素的驱动,包括市场竞争多维化,市场竞争动态化市场和交易虚拟化,产品和服务的高度顾客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等因素。科学的营销创新有助于促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能给企业创造出奇制胜的机会并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营销创新主要体
现在在营销观念、营销策略及方法上,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营销创新理论模式。企业只有牢牢把握营销创新理论内涵并在实践中有效应用这些营销创新理论,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促进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答谢辞:市场营销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王成江导师对我大加敦促、教导、帮助,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在此向导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导师学养深厚,治学严谨,令我敬佩。最后,再次感谢导师对我的支持及帮助。
参考文献:
1、马斐,《体验式营销》,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2、华经,《科特勒营销思想精粹》,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年5月,3、苏金安,《浅谈我国企业的品牌营销》,现在营销,2011年7月
4、路长全,《新切割营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11月
5、陆瑞祥,《赢在营销》,金城出版社,2011年3月
6、艾学蛟,《紫海战略——新商业模式领跑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7、陈子清,《市场营销学》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8、高建华,《不战而胜——以小博大的竞争战略》,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3月
第三篇:教学理念及教后反思
教学理念及教后反思
江苏省姜堰市第四中学
蒋跃兰*** 邮编 225500 本节课的教堂内容是让学生欣赏两篇“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在故事。教堂目标则鼓励学生在今后漫垂的人生道路上乐于助人,晓知感恩和回报同时还注意增强学生用英语相互交流的能力。主要阅读材料选自《英语阅读欣赏》9年级,我们通过让学生阅读文章后欣赏文章中刻划人物性格的词汇美、句式美、人物的心灵美以及讨论等流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乐于助人、知恩图报的人本理性。补充阅读材料中通过让学生阅读和讨论进一步强化这一主题。在讨论“你至今最想报答的人是谁?为什么”这一话题时,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他们百感交激地加快起自己被他人帮助的往事,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这份感激又自然而然地化作了他们决定回报师长、同学、好心人以及回报国家、回报祖传的源泉和能力。
总的来说这节课基本达到了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大部分学同参与了课堂的各项活动,进行了较好的配合,课堂总体气氛良好,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不足之处在于第一,由于时间掌握得不够准确,在最后一个学生讨论过程中时间过长,以致于拖延了两、三分钟。第二,在欣赏词、句方面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有些问题应该启发学生去思考、去回答,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刘鹰教授点评:
本节课选了2篇与kindness相关的,文章先由几幅图片引出kindress的话题,整节课没有太多的语言训练、考试训练,教学目标比较明确:1.让学生比较准确地理解文章意思,更高的一个要求就是让学生理解一个的organization;2.文章背后的moral。通过读这样的一种文章,让学生能够学到一种交流方式,待人方式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不仅仅是实际的performance相当好。Teacheing plan中的目标订得太大。
第四篇:新课程理念及教学设计
论文题目:
新课程理念及教学设计
作者:陈良金
工作单位:
光山县北向店中学
新课程理念及教学设计
摘要
我国的教学改革已经在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许多学校在教育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对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等问题,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改革,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教育品质,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满足国家发展和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中国基础教育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让我们感受到教学改革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教材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探究、交流的操作平台;展现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教材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然而,我们作为教师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好教材,改变过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国的教学改革已经在朝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许多学校在教育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对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等问题,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改革,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教育品质,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满足国家发展和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中国基础教育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其中最基本的是必修课程的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特别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改革日益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教学实践中涌现了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有些理论经概括后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这是本次教学改革的起点和基础。
但从总的形势来看,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和实践的深远影响,人才选拔机制的不完善,80年代以来所进行的教学改革中有许多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新课程理念
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 缚,且以局部的、单项的改革和操作性的修修补补居多,局限性较大;尚未能构造出一种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学新体系。这里,既有教学改革本身不够到位的原因,也有受课程制约的因素。因此。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方式单
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教学实践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这是本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次教学改革,一方面因为有了80年代以来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作为基础,因此可望在一个更高、更深、更全面的层次上展开;另一方面因为有了深刻的反思,有了对存在问题的检讨和共识,因此可有针对性地、实实在在地展开、更为重要的是,本次教学改革是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进行的,新课程、新教材既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学改革因此可望有实质性的、全方位的推进!当然课程改革的浪头来回于我们身边之际,广大教师,站在第一线,处于课程改革的风头浪尖,怎么响应课程改革的浪潮?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师又怎样依靠教师自身,来实践新课程、实施新课程、落实新课程。要使这次课程改革取得成效,课堂教学改革是关键。在贫困地区的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更为重要,他关系到我们的教育是否真正改变贫困地区教育的落后状况,能否缩短与发达地区教育的距离,能否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合格的后备人才。因此,笔者就贫困地区课堂教学改革谈几点认识: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适当进行数学开放题教学。
一、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动源泉。正是因为这样,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两千多年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从自己丰富的教学实际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他们都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2).要使学生有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自由活动是人发展的内在依据,学生的学习也应如此。学生并不只受教于老师,而且自己也独立学习。学生应当是主动的学习者。许多教育事实也反映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出自学生本身,我们应该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自己找到并发现、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果我们把每种事情都教给学生或者规定他们按固定的程序完成,就会妨碍他们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现,妨碍他们的发展。
(3).要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最容易忽视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教师凭想象充分准备一堂课,并依此设计如何去讲授,虽然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其结果往往也只是学生被动地接受。如果我们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课堂上交给学生恰当的主动权,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由于教学的本质是教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1).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情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
变式教学是对教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
三、强化交流和合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方式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在教学的进行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合作与交流,这种小组的形式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交往的机会,有利干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含作。
(2).小组学习任务的布置。
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为中介实现的,因此我们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活动中,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我们不仅要指导组内交流,而且要引导组际交流;不仅要交流学习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3).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教育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的合作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不断向学生传授合作的基本枝能,使他们学会既善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见,敢于说出不问的看法,又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相互启迪,并能够综合吸收各种不同的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四、适当进行开放题教学。
开放题是指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解题策略多样化的题目。由于它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有其特定功能.开放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意识;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需要适当控制问题的开放程度,必要时可先作一些铺垫。
五、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当前中小学教学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而在应试教育观念尚未获得根本转变的情形下,学校所实施的教学改革也因此变得缺乏成效或事倍功半。我们一定要在本次课程改革中,组织学习与培训,开展反思与讨论,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来一次教育观念的“启蒙运动”,把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统一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教育观念的转变将会真正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现出来,此外,教育观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观念不转变,方式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不转变,观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所以,教学改革既要重视观念改革的先导作用,又要重视方式改革的载体作用。本次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几乎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从这个角度讲,教学改革是场攻坚战。就教与学关系而言,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学习方式转变因此被看成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
(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在转变观念和方式的同时,重建制度,这同样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需要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就学校教育内部而言,观念更新、方式转变的最大阻力来自落后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用应试教育的模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怎么可能让教师生发出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呢?对于本次课程和教学改革,教师反映最强烈的也就是教学管理和评价问题。他们盼望、呼吁与新课程、新教学相适应的新管理、新评价。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具有核心性的意义,它将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观念和行为问题。当然。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本身需要在进。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远不止这些,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出现的问题还会很多,需要我们去认识、去思考、去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如何,关系到新课程的命运,也关系到下一代学生的质量和发展。我们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既热情倾注,又冷静面对;既大胆前行,又稳妥探求,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参考文献: [1]教育学:新编本/王道俊 王汉澜主编--3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ISBN7-107-07070-3 P220-241页
[2]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皮连生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2008重印)ISBN978-7-04-008553-2 P185-202页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重印ISBN978-7-303-06089-4 P111-139页
第五篇:小班化教学课堂策略
小班化教学课堂策略
(一)所谓小班化教育,是指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较少班额(不超过30人)的教学班级之内,按照其特有的内在价值和教育教学规律采取的一种新型的班级教育形式。在课程设置上,它强调人文精神,重视统编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统一,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统一,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统一,为学生构建起多元化、生活化、体验化的课程体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新场景。
等多种教学行为的综合方案,是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主人的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作用是从小班的特点出发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活动的方法和步骤。
在探索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过程中,主要探讨具有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活动为基础的体现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创造性等原则和策略。加大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启动了学生的思维,它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小班化教育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新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其策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主体化参与策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主体发展。人的主体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机制,也就是说人的主体性是活动生成,在活动中发展的。
活动教学研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理解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是活动教学的主体,活动教学策略的制定,内容的确立,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在活动教学实践中,只研究和把握住学生的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切实富有主体性。
参与教学的策略,重点是在小班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这种参与是一个积极而有贡献的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实践证明,参与策略的实施,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他们在发散性思维活动的锻炼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创设自由讨论甚至争论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小班化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热烈的讨论甚至激列的争论,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由于学生额少,教师不用担心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每堂课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1)会预习。
(2)会提问。
(3)会讨论。
(4)会一些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学习方法。
(5)会反思。
二、合作化互动策略,主要是生生互动。
互动教学策略,在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中,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独自站讲台,让学生也有上台讲解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有提高学习成绩的成效。促进了多角度的交流,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为打开师生交流的局面,教师想方设法改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开发课堂教学交往的潜能。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挖掘生生互动的潜力,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运用开放型、交往型、体验型方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进行小组学习、组际交流、组际互查、组际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生生互动的参与热情。通过生生互动,学生真正建立起对问题进行研究的责任,从而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具体实施的。
(1)会组织。在实践中,采用学习组长轮流担当的方法,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使自主与合作互相促进。
(2)会协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以下两种相反的情况:问题简单时,学生抢着参与,以至于学习秩序混乱,此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谦让”;问题有难度时,即使有个别同学能回答,但受从众心理支配,也不敢开口,此时就要教会学生“自告奋勇”。做到了“谦让”和“自告奋勇”的矛盾统一,就能协调学生间的学习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序而高效。
(3)会帮助。合作学习的优势之一便是互帮互学,互相促进。首先要教育学生“愿帮助”,其次是“会帮助”。在自然状态下,小学生的所谓帮助即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要指导学生尽量避免这种弊端,从老师启发、辅导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启发,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
(4)会评价。合作学习时,由于缺少了教师的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较易“走过场”,流于形式,此时,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讨论时的评价(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的评价(同学间互相批改作业)。
三.教育均等.充分.个性化落实策略。
小班化教育避免了传统大班额不能充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弊端,在小班,人的主体性更能得到体现,人的素质和个性化发展更能得到充分的培养。由于每班只有30人,每个学生受到的教育资源程度、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与机会都大大提高。
班教学空间和环境的设计变得更加精致,小班教室里专门配备与教学相配套的教学软件,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优质的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增加了师生互动和学生交流的频率,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民主、融洽的教育教学氛围。
单纯的人数减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实现以人为本,充分开发每各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像服装的量身裁衣一样,为小班的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制定适合他的教育模式。小班化教育充分体现教育的均等性、主体性、充分性和合作交往原则。对每一位学生实行等距离教育,让学生充分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课堂教学是师生间、同学间彼此沟通,培养学生社会合作交往能力的生活场所。要深入研究、改善分组方式,对小组学习加强指导,真正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在智力类型、认知风格、性别与个性特征等等方面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学生之间的感染和影响达到最好效果。此外,加强 对小组学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步骤与方法,如如何发言,如何交流,如何讨论,如何归纳,如何相互评估,如何参与集体竞争,如何调节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等,也是在分组教学中实现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分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深入到学生的小组学习中去,掌握每组同学的学习状况,适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小组学习。
综合多种教学策略的运用,小班化教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达到了活有序、散有点,思有创、学有趣的目的。
小班化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急切要求的教育,对小班化教学如何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任务。加快专题研究探索的步伐,让小班化教学结出丰硕之果,为提升我校教学质量做贡献
其中第二章中“小班化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这部分内容,对我启发很大,使我明确了小组合作的学习的要求:
1、要增强合作学习。提倡合作,是把同伴当作共同分享的朋友,以合作的态度在学习中共同探索。
2、合作学习要关注每一个。小班化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理当关注小组中的“每一个”,让学生不局限于以前的成绩和个人需求,更主动的学习。增强责任感,节约学习时间,为教师提供更多观察和评价每个学生学习的机会。
3、合作学习要强调参与性。参与的机会多,即在单位教学时间里,将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安排若干个可供小组同时学习,并用小组合作学习技术保障组内每个学生学习的机会。
4、合作学习要力求精致化。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学内容,合作时机,参与人员的选择,合作流程、信息反馈,学习评价的设计要利用同伴间互动互助。
根据这四点要求,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自己还没能做到真正的小班化,尽管人数上已经是小班,但是小班所特有的给每一个学生充分学习的机会、以各种形式展现个性的方法以及富有实效积极多元的评价这些都还在探索中。在平时的备课中,我觉得自己还没有真正体悟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真谛,很多环节设计更多的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没有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到实处。在备课的时候,还是要多研究文本,多研究学生,才能真正体现小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