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PBL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四个关键环节
PBL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四个关键环节
长春中医药大学
苏颖
李霞
【关键词】PBL教学法 实施 关键环节
【摘要】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与职能发生了变化。通过对PBL教学法的学习与实践,认为开展PBL教学法,培训教师、教师设计不良结构问题、周密设计《教师指南》,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PBL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的四个关键环节。
PBL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形式。它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PBL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主。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与职能发生了变化。开展PBL教学法,培训教师、教师设计不良结构问题,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PBL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几个关键环节。
一、培训教师是开展PBL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PBL教学法与我们通常运用的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完全不同。为了达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目的,PBL教学从培训教师到实施过程直至最后的教学评价,有一整套严格的教育教学模式。所以,开展PBL教学法必须首先培训教师,培训教师是开展PBL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培训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实施PBL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必须清楚,在PBL教学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认知学习技巧的教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忽视了教师的作用,也不是教师的作用被减弱,而是教师的职能发生了变化,角色从主讲变成了主导。从表面上看,教师从台前隐向台后,但实际上教师对PBL教学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PBL教学开始之前,教师要围绕培养目标及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做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这些教学准备工作直接关系到PBL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对教育观念要有足够的认识与学习,对这一教育观念理解得越好认识得越高,教学设计可能就越好。
培训教师掌握PBL教学方法。PBL教学有一整套规范的教学模式。在PBL 1 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进行策划、制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编写教案、把握教学过程、提供教学资源、正确引导和促进教学实施,最后还要对教学进行评价及总结。开展PBL教学,就要按照这一规范的教育教学模式去做。这个教学模式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PBL教学实施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细心把握。
二、设计“不良结构问题”是教师开展PBL教学法的关键环节
PBL教学实施中,最关键的是“不良结构问题”设计。PBL教学特征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因此,教师设计什麽样的问题至关重要。一般认为,PBL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具备五个特征,1、问题应该是不良结构的、开放的真实的。
2、问题必须能引出所学领域相关的概念与原理。
3、问题应该具有足够的复杂性。
4、问题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动机,鼓励探索、学习。
5、问题能够随着问题解决的进行自然地给学生提供反馈。
上述五个特征中,第一个特征的“不良结构”问题设计是教师开展PBL教学法的关键环节。“不良结构”问题是指在分阶段呈现的问题中,每一个阶段的问题都要用少量的信息给学生一个复杂并且真实的问题,也就是说,每一个阶段的问题只有少量的信息可以运用,有多数的复杂的信息是干扰因素。问题的设计要确保所呈现的条件没有把问题的关键显露出来,从而让学生进入到这个复杂的问题中;其问题的设计往往还要涉及相关学科。由此可见,对于这个“不良结构”问题的设计,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教学模式要更高,要求教师还要具有本学科以外的相关学科知识,教师确实要狠下一番功夫。
“不良结构”问题在PBL教学中具有关键意义。教师学生对问题达成共识后,学生小组成员就采取头脑风暴法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并分析方案是否可行。教师在学生讨论这个“不良结构”问题时候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及时纠偏、鼓励学生。如果“不良结构”问题设计中,有效信息过多,那麽,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正确答案,就不能经过头脑风暴的各种各样的分析过程,也就达不到讨论、辩论、反复思索、广泛查阅、反复论证的教学效果及教学目的。一个比较好的“不良结构”问题的设计教师要下很大功夫,教师要从培养目标出发,整体设计,尽量保证“不良结构”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合理性,并具有很大程度的迷惑性。
三、周密设计《教师指南》是PBL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
教师开展PBL教学之前,要写一份《教师指南》,《教师指南》包括:教学目标(大纲要求)、教学计划、具体安排(内容、时间、学生分组、各组教师)、运行过程、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统计方法等。将希望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掌握什么、他们还会思考什么,引导学生已知什么、不知什么、还需做什么等设计其中。周密的《教师指南》设计能保证PBL教学实施质量,设计的科学、合理、周密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是PBL教学法的主要环节
PBL教学评价是指对学生PBL学习的评价。由于PBL教学更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而不仅仅是教学结果,即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同于通常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评价。因此,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PBL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PBL教学评价可以使学生积极动脑动手,不断体验进步,不断认识自我;促使学生加强合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配合,促进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教师获得学生种种表现的反馈信息后,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引导、反思与调整,使教师引导教学的水平也得到提高。PBL教学评价具有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将PBL众多的评价方式可以归纳为: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相结合等特点。
由于国内外教育理念及教学条件差异很大,加之各门学科特点有所不同,PBL教学评价在中国大部分学校与学科的应用可能会有相应改良,但是,即使是改良后的PBL教学评价也要仅仅围绕PBL教学理念、目的与宗旨,不能距离这一轨道太远,否则也就不能称其为PBL教学评价了。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教学评价内容与项目设计得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对前面各环节教学过程的评价,如果设计出现问题,就不能对前面所有教学活动进行全面、客观、科学、合理的评价。因此,这一环节也是PBL教学法的主要环节
PBL教学理念与目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符合人类对科学探索的思维规律,其方法对培养各学科优秀人才大有裨益,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上述四个关键环节。
【作者简介】苏颖,女,医学硕士,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内经、中医运气学教学与研究二十余年。
第二篇: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与案例分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是PBL是以问题为学习的起点,案例分析是教师先讲解教材,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前提下,然后做案例分析。
学生的主动学习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临床医学中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
非结构的问题
非结构化决策问题是指那些决策过程复杂,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学识、经验、直觉、判断力、洞察力、个人偏好和决策风格等)对各阶段的决策效果有相当影响。往往是决策者根据掌握的情况和数据临时做出决定。
在教学和医生的双重任务下,教师的责任慢慢不能完全只对学生负责,更多的还有对病人。PBL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可以不必要像传统式教学一样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教学上。同时老师依然可以有点拨答疑的活的资料库的作用。不会浪费老师的经验资料。
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医学教育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即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有很大的差异。PBL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产生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80年代后期在北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至 1991年,美国70%的医学院已不同程度地采用PBL模式教学。自90年代后,欧洲部分医学院也开始进行PBL课程的试验。香港大学医学院于1997年 开始进行PBL教学,目前PBL教学已占该校全部医学教育的60%,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已全部应用PBL教学取代LBL教学。
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记录)总结
弊端,资料来源途径要事先商议,节约时间
首先,它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 同学和老师的信息;其次,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当场暴露,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 短,印象更加深刻; 第三,它不仅对理论学习大有益处,还可锻炼学生们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主导 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对今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由于中国的学生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形成一定依赖性,缺乏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能力,部分学生只满足于获取好的“分数”,所以对PBL教学改革形式会觉得太“花费”时间,这也是一种依赖于以往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的表现,因此,学生也应从自身出发,完成角色转换,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篇: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PBL强调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以促进他们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利用网络课程实施PBL教学方法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操作程序,但其一般的操作流程都包含了教师备课、教学实施和总结评价三个阶段。
PBL教师备课
(1)确定问题。问题是PBL的起点和焦点。问题的产生可以是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有意义、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发现的问题,还可以是教师根据实际生活问题、学生认知水平、学习内容等相关方面提出的问题。
(2)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实施PBL的根本保障。随着网络课程、精品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课程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多种媒体形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3)对学习成果提出要求,给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必须达到的标准。
PBL教学实施
(1)学生分组。学生分组后,要让每个小组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要承担的任务,问题解决所要达到的目标,也要确定好小组内每个成员具体的任务分工。
(2)创设问题情境、呈现问题。布朗、科林斯)等学者认为,认知是以情境为基础的,发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活动是学习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吸引学习者。教师--实施PBL教学方法的根本因素
教师是实施 PBL教学法的倡导者、设计者和具体执行者,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培养和发展。因此,教师运用新教学方法的心理准备、对问题的选择与设计、对教学资源的准备、调控课程教学的能力决定着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
问题创设与选择 PBL教学法是以能力提高为核心的教学方式,牵涉到理智探索、认知策略和情感领域等。
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资源是教师实施PBL教学法需要考虑的又一个关键因素。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深入探讨问题的各个方面,讨论如何获得资源、如何评价资源、如何利用资源来解决问题等。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准备和设计教学资源,不仅对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具有积极作用,而且教学资源难易兼顾,既有基础知识,也有拓展知识,既能支持自主独立、循序渐进的学习,也能支持自主探究学习。另外,教学资源的设计形式要多样化,包括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虚拟现实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第四篇:PBL教学法
一、PBL的定义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先后在60多所医科学校中推广、修正。现在,更多的院校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或教学改革,包括教育学院、商学 院、工程学院等以及一些高级中学。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范畴,是建构主义教学改革设想当中的“一条被广泛采用的核心思路”。此方 法与传统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强调的以教师讲授为主,比如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设计真实性任务;鼓励自主探究;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鼓励争论;鼓励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等。与“做中学”及发现学习相 比,PBL有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强调以问题解决问题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强调社会性交流合作的作用,强调支持与引导等。
PBL旨在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作为一种广义的方 法,它先后在60多所医科学校中推广、修正。从南伊利诺州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系关于PBL的网站上来看,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方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 学习的能力。
二、PBL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十个方面:
1、学生必须要有对他们自己学习的责任性;
2、PBL中的问题情景必须是结构不良的、能够自由探索的;
3、学习应该是广泛的学科或主题中的整合;
4、协作是必要的;
5、在自主学习中学生所学到的必须能够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6、对于带着问题从工作中所获得的知识的终端分析和对于所学到的概念和原则的讨论是必要的;
7、在每一个问题完成和每个课程单元结束时要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
8、PBL中所进行的活动必须是现实世界中那些有一定价值的;
9、学生的考试必须依据PBL的目标去测量学生的进步;
10、PBL必须符合学科教学法的规律。
三、PBL的特点
1、PBL 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在PBL中学习者是问题的解决者和意义的建构者,必须赋予他们对于自己学习和教育的责任和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教师在PBL中责任是提供学习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监控整个学习过程使计划顺利地进行。
2、PBL 是基于真实情景的问题
在PBL中学习是基于散乱的复杂的问题的,这些问题非常接近现实世界或真实情景。在PBL中问题必须对学习者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发展学习者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技能和高级思维能力。这样就能确保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学习者的能力有效的迁移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3、PBL是以“问题”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学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问题可分为结构良好领域的问题和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结构良好领域的问题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答案都是稳定的,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则 往往没有规则和稳定性。PBL中的问题是属于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不能简单的套用原来的解决方法,要面对新问题,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中心分析来解决问 题。而高水平的学习要求学生把握概念之间的复杂联系并广泛灵活地应用到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去。因此,PBL是以“问题”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学习。
四、问题的设计
PBL将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PBL中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设计、形成这样的问题呢?从有关文献来看,问题的设计应体现以下特征:
1、问题必须能引出与所学领域相关的概念原理。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确定学生需要获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由此出发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2、问题应该是结构不良的(ill-structured)、开放的(open-ended)、真实的,比 如真实的病例、实际的经营管理问题等。问题应该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包含许多相互联系的部分,而每部分又是很重要的。问题应该是实际(real-world)问题,从而能够在学习者的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将学习置于复杂的、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这有以下好处:学习知识的情境与以后应用知识的情境具有 相似性,这可以促进知识的提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掌握概念、原理和策略可以促进学习在新问题中的迁移;另外,先前学习的实例可以应用到与此类似的问题 解决中。
3、这种问题需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鼓励他们去探索、学习。
4、一个好问题能够随着问题解决的进行自然 地给学生提供反馈,让他们能很好地对知识、推理和学习策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促进他们的预测和判断。另外,从整个PBL的课程来看,各个概念应在几个问 题中多次涉及,以便使学习者建构起更灵活的知识,且避免重要概念的可能遗漏。另外,问题的选择要具体考虑教学目标以及学习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和动机态度等 因素。
在呈现问题时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使学生卷入到问题当中,把问题看成是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2)确保所呈现的条件(data)没有把问题的关键因素暴露出来。不要使用所给条件与所需条件完全对应的问题。当然,到底应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研究者们在这 一点上也有争议,比如是否一定要使用情境性的真实问题等。“问题”在PBL中具有关键意义,而目前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采用的问题各式各样,对PBL中的问 题做深入的、系统的分类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五、PBL中的学生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地位平等
PBL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基于问题学习中,学生们是从开放性的问题入手开始学习的,教师对这些问题也没有现成的惟一的 标准答案,而且,查询资料与动手做事等活动又是学生们所不难胜任的,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因此,教师与学生站在同等的位置上,学生们不必必须听从老师 的指示和解答。
2、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并自我建构
从知识的获得途径看,学生们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查询资料、动手做事、相互讨论以及自我反思而获得和理解知识,不是直接从教师和课本中获得知识,而 且,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依赖于他们自己所建构的知识之间的一致性、依赖于解决问题的成效,而不是依赖于与权威观点之间的一致性。这意味着,学生们所需要的知 识并不完全掌握在教师和课本之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大大减小,教师不再是惟一的知识库,而是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对学生起点拨和帮衬的作用。
3、学生具有自主性和积极性
在基于问题学习中,学生获得知识主要靠自己,这自然而然地会使他们感到学习知识是自己的事,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因此,必须发挥自己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独 创性,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不断反思以及批判性地思考知识。否则,将一无所获,甚至还不如在传统的讲授教学中的效果,因为,连现成的知识结果也没有人会直 接灌输了。
4、学生群体具有社会性
学生不仅要发挥各自的主体性,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小组的社会性,学生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承担责任和任务,同时,各自分配一定的认知工作,彼此在知识建 构上是紧密相连的,在这里,小组内的合作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只重视自己与教师的交流而不重视与同学的交流。因此,学习不再只是自己一个 人的事,而是大家的事。
5、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基于问题学习中,贯穿学习活动始终的问题解决活动是促使学生持续付出努力的最佳途径。这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所在。
六、PBL中的教师
在PBL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而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辅导员)的作用。教师(辅导员)能否运用促进性的教学技能,这对PBL的效果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通过因素分析,Wilkerson发现辅导员的作用主要涉及以下两类:
1、引导小组的工作:包括提供反馈,就学生的推理过程进行提问和启发,鼓励他们对信息的批判性评价,帮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协调、整合基本知识与实际技能等。
2、支持小组的积极互动: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控制调节,建立良好的小组成员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走过PBL的各个环节,监视小组活动,以确保所有 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外化他们的思维过程,并鼓励他们相互评论。辅导员要起到示范专家的思维过程的支架(scaffolding)作用和教练(coach)作用。教师通过提出能探发学生的深层理解的问题,来示范高水平的思维技能,比如,辅导员作为促进者,总是问:“为什么?”“你是什么意 思?”“你怎么知道这是对的?”广泛了解大家对问题的理解,看小组内的理解是否一致,以此来示范批判性思维。另外,辅导员还要示范如何对自己的推理和理解 技能进行自我评价的技能。
辅导员一般不直接向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提供有关的信息,尽量不利用自己关于这一内容的知识去问一些能把学 生“引到”正确答案上的问题。相反,他们经常在元认知水平上提问,针对的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计划、监察、控制和评价活动,而不涉及具体领域的知识,比如,“在这时我们应该问什么问题?”“你还需要弄清什么?”“怎样才能弄清这个问题”“小组的意见一致吗?”等等。
在小组活动的开始,教师(辅导员)需要更多地发挥支持作用,而随着活动的进行,他会慢慢地隐退,更多地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探索。一个好的促进者不会限制学生对各种可能的未知领域的探索,但他会精心地把学生引导到问题空间的关键侧面,从而更好地利用问题所提供的学习机会。
七、PBL中的一般操作方法
PBL在于通过提出和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经验的建构,根据Barrows的模型, PBL大致包括以下环节:
1、组织小组:在作为一个小组探索问题之前,学生们要互相认识,为合作学习建立基本的规则,创设舒适的气氛。学习者和促进者(facilitator)(通常为教师)分别做自我介绍,互通姓名,形成毫无偏见的氛围。
2、开始一个新问题:用少量的信息来提供给学生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尽量与其在现实世界中的情况相接近,能够吸引学生。学生要选一个人做记录 员,负责在“白板”(whiteboard)上记录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问题中的事实信息、学生们的想法和假设以及所确定的学习要点和活动计划。在解决问 题的开始,学生和促进者要对问题解决的目标形成共同的理解。促进者可能会问学生:“通过这个问题你想学到什么?”这个问题可以激发起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参 照该目标,促进者可以更好地监察小组的进步情况,及时纠偏,或提醒学生看是否需要调整目标。学生可能会向促进者提问题,以便获得有关信息,也可能通过自己 做实验或其它探究活动来获取更多的事实资料。促进者可能要问一些元认知性的问题来鼓励学生的反省性思维,比如,让学生解释为什么他认为这种方法是好的,或 者在解决问题时为什么会需要某方面的信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确定对解决问题而言很重要、而他们又不太理解、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概念,即学习要点(learning issues)。在开始,教师可能会更多地引导,比如问学生是否该把某些概念列在他们的学习要点中。随着学习的进行,学生能更多地管理他们的学习要点,促 进者就要慢慢地“隐退”。当学生对问题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解,而某些知识的缺乏又严重地阻碍了问题的解决时,学生们就要分头去探索他们所确定的学习要点 了。
3、后续行动:小组成员再次集合,沟通他们所学的东西,基于他们新学习的东西生成新的解决问题的假设。在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们要评价自己的信息以及他人的信息,看信息是怎样得来的,来源是否可靠等,这是促成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4、活动汇报:各小组利用各种不同形式来报告自己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比如数学分析、图表、口头报告、戏剧表演等。PBL所强调的不只是让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要让他们理解问题背后的关系和机制。
5、问题后的反思:为了提炼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学生们要有意地反思问题解决的过程。要考虑这个问题与以前所遇到的问题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可以帮助他们 概括和理解新知识的应用情境。而且,在学生们评价自己以及他人的表现时,他们同时也在对自主学习和合作性问题解决活动进行反思,这对于高级的思维技能的发 展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八、PBL的学习目标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教师提供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和学习方法的适当指导,让学生解决拟真情景中的问题的一种教学策略。“PBL”中教师并不以讲坛上演讲者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在“PBL”中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 作进行学习,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恰当指导下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等各种学习途径收集和处理可以用于解决问题的资料,因此在这一类学习中学 生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以他的个性和特征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因此获得极大的提高,一般来讲,这一类的学习可以提高学 生下面这几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1、解决问题技能;
2、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3、团队合作能力,包括赏识和包容异类学习同伴的精神;
4、组织利用时间的技能;
5、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传播信息的技能;计算机运用能力建构灵活的知识基础;
6、成为自主学习者。
九、课堂PBL的缺陷
PBL自20多年前由MCMASTER大学中 的医药学校首先应用以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居多,操作的程序主要是先由教师在课堂上提出进行学习的问题或项目,然后再将学生分成5-6人为一组的学习小 组,在课堂上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工学习,学习完成后学生向教师汇报学习结果。在课堂环境中的PBL,学生获取学习资料的途径和工具主要是课 堂中提供的文字参考资料、图片、模型、影碟等。由于课堂教学空间的局限性,使得课堂环境中的PBL具有以下的缺点:
1、学习社群狭窄
课堂环境中的PBL,学习社群主要局限于课堂上的同学,这样,小组中各成员的思维同质性较高,学习小组总体思维层次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这也就决定了最终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缺乏较高的创新层次。
2、学习资源的获取极为有限
课堂环境中的PBL,学习资料仅局限于课堂中现有的资料,资料的来源面狭窄,资料内容的数量与质量也相当有限。
3、PBL反馈与评价效果不佳
课堂环境中的PBL,教师必须扮演学科专家、资源引导者和任务咨询者等多重角色,如果教师在这几方面没有较高的能力与素质,必然最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果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4、比较耗费时间
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出发的,是跨学科的一种学习方式
5、知识迁移比较困难
6、教师缺乏必要的技能和参与的动机
7、基于问题的学习开销更大 源于:http://61.144.60.222:8080/0518/PBLWeb/index.htm
北京医科大学PBL教学资源 http://medicine1.bjmu.edu.cn/PBL/PBL.htm
第五篇: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近年来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提出的一种课程模式。PBL教学法是指在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以病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教学。实施PBL教学的基本过程:设置情景,提出问题;自主学习,收集资料;分组讨论,分析归纳;总结评价,检测矫正。当前,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时非常成功的。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 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 PBL 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生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了“课堂是灵魂,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的教学理念。
它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其次,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当场暴露,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 第三,它不仅对理论学习大有益处,还可锻炼我们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对我们今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PBL教学法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充分发挥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强调了学习能力的培养,使我们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基本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力、记忆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有利于我们对偏瘫的病理、症状、并发症以及评定与治疗的理解和掌握。在小组共同收集资料、探讨病理、做课堂陈述的过程中,我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经过老师的分析、总结、引导,我们对知识脉络有了清晰地理解,并加深了记忆,同时还增强了我们对偏瘫康复知识的求知欲望。
但是我个人觉得仍然存在着几点不足:
1、合作能力不强,很多的学生选择独立完成问题的方式。
2、信息获取途径较为单一,多为教课书、相关书籍上的现有信息,并且可参考的书籍较少,内容也不全面,导致许多知识和信息仍然需要从老师那里获取。
3、综合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横向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