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城心得
参加全国小学英语教学名师课堂观摩心得体会
2013年10月,在南宁举办了全国小学英语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此次活动,旨在探讨新课程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广名师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并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受益匪浅,让我近距离地领略到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够能去聆听专家的声音,学习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丰富自己,查找不足,为自身的专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虽然这些优质课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受。
两天来,我们听取了6节名师的优质课,他们分别是重庆市人和街小学刘小菁执教的《Let’s eat.》,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主维山执教的《Pleased to meet you.》,广东顺德一中英语田湘军执教的《Is it a monster?》,广东省珠海市拱北小学校长鲍当洪执教的《In the nature park.》,柳州市柳太路小学韦键老师执教的《Can Sam play football?》,四川省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刘飞雪执教的《A poster from New York.》。
欣赏了6位名师的风采,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点:拥有过人的专业素质,而基本功已经不能用扎实来形容,他们的口语的流利程度感觉就像外教,尤其是顺德的田湘军老师和北京的主维山老师。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特色,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不仅仅是文本的知识还有更多课外知识和学习技巧的习得。他们的风采为学生树立了很好的英语学习榜样,他们更是我们听课老师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6位名师的课例都有一个共同点,教学设计新颖,敢于尝试新理念。其中广东顺德著名英语教师田湘军老师的课《Is it a monster?》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以其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生动夸张的肢体语言赢得了学生的喜欢。田老师以他的人格魅力,打动了每个上课的孩子,也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个听课者。田老师的讲座也并不枯燥乏味,他用充满磁性的歌声让听课的老师始终保持着倾听的欲望,场内欢笑声、掌声不断。特别有感于田老师对学生的爱,他说:“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哪怕作践自己,大汗淋漓,让自己出尽洋相,也要让孩子学到英语,学好英语。”的确如此,田老师不仅对待学生是这样的,对待老师也一样,整个讲座没有休息,没有喝过一口水,始终保 持着激情,让听课老师获益匪浅。
这次的优质课没有想象中那么花哨,更多的是注重课文,注重基础知识。在精讲精练课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拓展延伸。由于前面将基础知识都夯实了,后面的拓展学生进行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正是这种“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远见,提高了整节课的课堂效率。从单词的讲解,到听力练习,再到对话讨论,一环扣一环可以说衔接得非常自然,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进,思维没有断点。
同时他们控制、驾驭课堂的能力都非常强,对知识输入的方式各具特色,并且能围绕课文重点与主题进行恰如其分的知识输出与拓展,每一个授课环节都扎扎实实。教师们都富有耐心,循循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他们展现给我们的不是一些触不可及的课堂教学,而是一节节典型扎实的常规课。他们善于用自身的激情去感染和调动学生,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生机勃勃;他们敢于创新设计理念,让课堂富有感染力,真正让学生说出来、写出来,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与其他优秀教师的差距,同时我对自己也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自己的语言更优美?怎样让孩子喜欢上课?怎样培养孩子的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
第二篇:绿城之秋心得
绿城之秋心得
金秋十月,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绿城之秋全国数学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今年我们相聚于南宁三中,相聚都是为了我们的数学教育能走向更好更高的位置。
本次的绿城之秋为期一天半,从十月十二号上午到十三号下午。十二号上午,我们早早的起床来到了三中,首先迎来的是开幕式,由我们的任北上书记主持,接下来很快就进入了第一堂课,是由浙江省特级教师吴增生给我们带来的一节研究课:《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从他上的这两节课中,我收获很多,吴老师的课堂很注重对同学们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点是很好的,他在讲定义的时候不是自己直接给出,而是引导同学们一步步总结出定义,这个过程有助于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节课之后,吴增生老师还给我们做了一个报告:《基于目标导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从这个报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对高效课堂进行设计,更好的完善课堂,让我对课堂的设计有了更高的领悟。
下午两点半,是王飞兵老师给我们上的研究课:八年级下册的《平均数》,王老师运用比较具有新意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良好,之后还进行了教学反思并与观摩老师互动对话。经过中场休息是田载金带来的报告:《初中教学新课程核心内容教学与学的实践探索——解读八年级课标实验教材修订特点及其教学》,给我们讲解新课改的依据,理念,思想,以及数学教育的基本核心等等。除此,还对前面三节课进行了主并解答了疑惑。
十三号上午,是柳州四十五中学的青春飞扬团队给我们授课,首先是韦慧说课:《七年级学生MS—EEPO学习方式训练课》,接着是由兰江波上课,他们倡导的是团队教学,小组学习,很有创意,让人们觉得眼前一亮,他们团队分工合作,分工明细,合作的非常好。
通过这一天半的学习,我们感受到数学课是可以充满创造的光辉,充满智慧的启迪,充满生命的活力的!名师专家们的引领,让我们看到了数学课里还有我们不曾发现的天空,需要我们去努力,需要我没去开发。这对我们未来走上教室之路是很有帮助的,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念。观摩学习了这些名师的课,对以后自己构建有效课堂也有了一些感受和启发,一堂有效的课,并不要求华丽的语言,教学技艺与技巧的简单拼凑,而需要的是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根据你的教学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环节,运用实用的课件,很好的引导学生吸收知识并在实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思维能有所发散才是一堂成功的课,一堂有效的课。
第三篇:绿城之秋听课心得
听名师课之心得
2013年10月18至20日我与本校老师参加了2013“绿城之秋”全国小学英语教学名师课堂观摩研讨活动。
这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在这里,老师们领略名师的风采,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熟稔的教学技能。其中田湘军老师的教学绝招很多,最具有特点:一是丰富的表情,夸张而生动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使有声语言形象、直观,引人注意;二是歌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他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创造出一节音乐英语课堂,无需任何铺垫,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演唱着他所做曲的各个曲目,当然,歌词都是由所学句型所构成,曲调优美又易于上口,学生在音乐中学习英语,真所谓其乐无穷。学习原来可以如此有趣,教学原来可以这么生动,这是做学生的幸福,做老师的欣慰。
鲍当洪老师的课很亲切,生动幽默,有时觉得课感觉像在跟同学聊天,进行简单的交流,其实是通过这种随和无压力的方式让同学掌握了知识点。鲍当洪老师的板书模式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洁明了也囊括了该有的重点。学生能很好的做笔记,然后回家自己复习。这样一来,板书就不只是课上那么几十分钟的东西了,学生可以经常进去复习巩固。
从名师身上充分感受到教学,真的,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去雕琢。在今后教学之路上,细细揣摩,认真学习,我们不断要提升自身的素质,学习名师素养:爱生,享受教学,将教学工作作为兴趣去发展。让我们的课堂在名师们的指导下更加精彩。
第四篇:绿城调研
绿城·理想之城——蓝庭 调研报告
青岛绿城理想之城——蓝庭调研报告
·调研感受
在小区规划的前期调研项目上我们组选择的是绿城的一期——蓝庭,房如其名,深深蓝庭,悠悠我心,实地考察期间,也为其一次次感动,感动于它营造的宁静典雅的氛围,栏杆,平台,流水,绿树,青草,人或行或留或走或驻,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趣味,值得玩味,不同于寻常小区千篇一律的阡陌小路,干燥枯涩,引不得人为之停留;两相对比,却不得不引发我们深深的思索,做为学习建筑设计的学生,在学习大师作品时,常常为大师的手法百思不得其解,在看似需要浓烈的地方却异常简朴,反而取得无比的效果,此刻明白,做设计不是仅仅追求图面上的美丽,摆摆房子,种种树,也不是对规范墨守成规,真正的设计是在设计人的心理,设计人的心情,是在搭建一座舞台,在表达设计者意图的同时也接受使用者意图的参与与碰撞,比如一池清水,设计者是第一位投入石子的人,溅起了涟漪,却也容得别人投入石子,溅起他们的涟漪,此涟漪与彼涟漪,相互碰撞,又是怎么的一番故事,长此以往,又是怎样的丰富,念想及此,发觉手中的笔愈发沉重,平常随意的一条规划线却迟迟下不得手去,因为这条线是有着丰富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条苍白的线。
在建筑周围游荡,观察着形体的每一次错落,每一次曲折,朴拙却也透着精心的安排,在细看立面丰富的线脚,无竖框的窗棱,横向的强调,竖向的削弱,支出来的廊架。
·对“休闲住宅”的理解:
绿城蓝庭项目位于李沧区,西侧有胶州湾,东侧有崂山余脉,发展空间广阔,自然资源丰富。蓝庭以“休闲住宅”为规划主题,建筑多采用石质,给人以安定宁静之感。
我认为其休闲之处在于三个方面。第一,低密度的建筑,和高密度的绿化率。人们在一个周围充满绿色的环境中会容易感到舒适,恬静,没有外界城市的喧嚣,让心灵得以净化。第二,是许多人性化设计,道路上有多处休息平台,建筑立面尺度符合人体感觉,让人在其中穿梭没有压迫
绿城·理想之城——蓝庭 调研报告
感;小区里面很安全,采用组团管理式,且注重人车分流。人们在小区内不必担心安全问题。第三是小区服务功能齐全,有为居民健康,文化教育和居家生活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比如有幼儿园,棋牌室,游泳馆等。第四就不得不提小区的组团方式了,它为院落式布局,不仅让居民有较强的归属感,而且还加强了邻里关系。使人们在相处时感到轻松自然。
不同年龄段的居者对生活的需求的理解: 市对于儿童而言,安全性,教育性居第一;对于青年而言,自由,生活品质是其追逐的方向;对于中青年而言,其事业和家庭蒸蒸日上之时,更多发展空间是其最大的渴求;对于中年人而言,在满足自己生活所需时还应考虑父母和孩子的生活品质;对于老年人而言,宁静悠然同时又朝气蓬勃的晚年生活是其最好的归宿。
蓝庭通过对人们生活需要的了解而设计了多种户型,有适合年轻人的低价精装修小户型产品,也有中年人需求的舒适型庭院洋房,还有为老年人设计的颐养组团。这正是我对“休闲住宅”的第五方面的理解。
·关于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是住宅小区的基本骨架,在我们做小区规划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小区道路的规划问题,其设计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小区规划的是否成功。道路规划主要包括道路分级问题,人行、车行出入口设计问题、人车混行、分行问题、消防疏散等问题。可见道路系统的重要性。
道路分级包括居住区级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以及宅间小路。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内外联系的主要道路,蓝庭的居住区级道路同时作为了城市道路,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住区间的紧密联系,各小区间可以尝试立
绿城·理想之城——蓝庭 调研报告
体空间,或是在四个相对的角上做一些公共活动空间,如会所等建筑形式来加强这几个小区之间的联系,我认为这是该小区没有考虑的问题。
该小区为地下停车形式,因此小区内部道路只需考虑人行系统的设置,小区内部道路的设计以曲折蜿蜒为主,很少设计直行道路,主要是考虑安全问题,同时提高视觉舒适度。
道路在曲折前进的时候也经常要设计景观节点,可与休息场所结合形成小景点。路面的饰面材料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它应结合其所辐射的景观环境进行设计。砖石路、大理石铺砖、鹅卵石铺地,总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
建筑消防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小区虽然路面不通车,但主要道路宽度也要达到四米以上,以保证消防车的正常通行,同时每栋楼都必须有可直接通过消防车的消防车道。近端式道路应设回转路。该小区设计中小区最外层建筑依靠组团级道路进行消防,内部道路则主要依靠宅间小路进行消防。
在做道路系统设计的时候,我们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争取做出既舒适功能又合适的道路体系。
·关于景观设计
该小区的景观特点十分突出,在保证小区景观绿化丰富美观的前提下创造出不同的街区的感觉,同时强化街道的作用。小区内有三条街道的景观,一条主要的商业街道,从而加强突出小区的生活氛围。
地中海庭院洋房小区不仅全面保留蜿蜒流淌的自然河道,更依循天然水系建造主题水景,近可观水波粼粼,可享受到园林美景。山景、水景、园景三重立体景观交错环绕,自然界丰富的色彩、芳香和声音,营造出生动和谐的自然优雅。
绿城·理想之城——蓝庭 调研报告
此外,蓝庭采用来自地中海的庭院、广场、街道等规划手法,赋予社区居民从容
悠然的生活步调。园区规划布局采用半围合院落形式,保证建筑之间的有效楼间距,形成安定、和谐、完整的内院式住宅组群,营造园区特有的静谧生活氛围。
以三、四层为主的蓝庭地中海庭院洋房让人感受到地中海尺度适宜的庭院空间。部分底层户型享有地中海风情入户庭院,配以四季更替的多层次植物,勾勒出生动的情趣空间,从组团庭院到院落花园,再到自家的庭院,缓步流转成切切的归属感。
小区绿化以中心绿地、叠水、喷泉构成开放空间,而其延伸与各组团庭院绿地组成富有层次和多种主题情调的户外空间,步移景异、景观丰富,绿地率较高。小区景观设计以“景用合一”的设计理念,步行道路贯穿绿化景观,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景观环境和户外活动场地。组团内的绿化围绕组团广场延伸展开来,保证绿化视觉空间的通透和连贯性。小区由板式高层及多层住宅围合形成的组团绿地,私密性较强,从而可以加强、情切、融合邻里关系。
·关于建筑单体形式与构成
绿城理想之城蓝庭是地中海多层洋房组团。以半围合院落格局从北向南布置
三个组团,18-26层,板式与点式相结合。底层架空,设置豪华单元入口大厅,同时在在地下一层车库内设置配有采光井豪华入口大厅,入口门厅均按无障碍要求设计。
轴线、对称与围合庭院:蓝庭以营造地中海新古典主义的高贵典雅为中心,强调轴线、对景和院落的围合,以庭院为基本单元,以围合和半围合的形式架构空间关系。总体分为4街区,以商业街为限,形成布局工整对称,强调轴
绿城·理想之城——蓝庭 调研报告
线序列和空间进深为特色的街区组团。
全干挂石材建筑立面:在建筑风格上,蓝庭以稳重、低调、奢华的地中海风情为主基调,增添具有浓郁地中海风情的宁静平和的建筑元素。线条平直、简约,立面效果素雅,采用石材及深色的铁艺等元素丰富外墙效果与色彩,注重细部营造,追求细部精致完美。,并引用大量地中海建筑的元素,如线脚、栏杆、檐口等,力求建筑细部的精美。充分利用景观营造人与环境之间、人与邻里之间的互动空间。项目立面主体采用以黄色为主的暖色系,通过色彩的处理,使建筑自身产生明亮变化,造成视觉的美感,体现高雅的建筑品质。楼宇的外观设计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各楼宇之间相互穿插、呼应,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立面简洁柔和的风格与精巧细致的细部设计,体现了新时代住宅不凡的要求。
第五篇:绿城辞职信
谏宋公疏
宋公钧鉴:
憾别绿城,羞愧于心。犹豫上疏,妄论忧弊而言尝所不敢,唯念公业不易,时势艰辛,虽大不敬但求察之一二为感。
今绿城之困,虽缘于外,实因于内。人、治、略,均有可察可省之处。
人忧篇:
善工而乏谋,此忧一。工者,绿城所长,器、气、蕴、韵,纵仿其极亦不得一二。高标严律佐以师徒,绿城善工者众,虽资能有异,然佼于业。绿城之缺在于谋,乏善谋之士,缺缜思之举,是故常虑远而效弱,工卓而利不达。
肱股贤谋之失,于集团执总、运营总监、营销总监尤甚。肱股,国之根砥,非俱忠、勇、贤、智者无以为托。现居其位者,“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唯忠可悯,其实难副,下不满者日众。集团运营之基本弱,今吴氏新去,倘用未达者施轮岗之策,则乱不久矣。可察缜思善谋、精业善断之资深掌项目者,晓以大局而舍其小利,委以重任。
任重而力多不逮,此忧二。公尝言“心中有数,目中有人”,然达者几何?经年,项目增,破格擢拔者甚众,良莠之差益现。愚以为,非殚精竭虑、敏学好思、辅事通略三五年者,必难负重任。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若新负重任者,不念苦、劳,而坐享其位之优,则政乱事小,恐伤品质之基,此不可不察也。当下之势无时可待,无事可试,非自觉重压无以为计。乱世重典,古法也。于浑噩庸碌辈,宜早明杀伐,儆效尤。与人宽仁,于己残酷,是知也。
重工销而轻他,任人唯亲,此忧三。工,立业之根,销,存业之本。公重之二者,无可厚非。然业日盛,稳固发展所系繁于初创。可鉴万科、金地、保利之同业,重工、销,亦不废旁系之才。尝闻公戏言“将来绿城十执总,营销者七,工程者三”。常言“不拘一格降人才”,又何来从业之别?愚以为绿城营销、工程皆已
有定法,唯管控偏于资智、当家之才。当家者,须工、销、利并重,缺其一则无以为继。是故,不可不察也。
任人唯亲,今亦有之,或不甚众,但宜早防。一女,非要职,年末部门考评中下,然领导擢为优。亦此女,今岁新任主管。此虽管中窥豹,但为万一者亦不可取。师徒制之所衷,概为德才传承,非利于鸡犬之道。公乃孟德,业之翘楚,世之英雄。然霸业者,唯谋万事之慧,纳江海之襟尚不足以成。孟德之与本初,胜于亲贤良,喜谋谏。
用人之道,业之根本。若无慎察,则臣庸公须智,臣愦公须明,臣惘公须省。臣若不堪,公何其苦哉!治患篇
以公为全师,此患一。愚观绿城之治,多倚于人而非系于制。尝闻“无宋则非绿城”,公之神、韵、行、形皆融诸绿城,此诚绿城成功主因。然细会警省今绿城之治,愚深忧之。诸事皆以公为全师,绿城大患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公虽智谋深远,高瞻远瞩,亦难免疏漏不及。愚窃居绿城二载有六,鲜见据理直谏之言,鲜闻忧公缜思之策。公下,具奉孝、公达之智、魏征之志者几何?
以公为全师,则吹捧之风日盛。言必称“宋总说”者日众,甚之者竟善以“最高指示”为文之开篇。风至于此,何其忧哉。殊不知,贤者寓忠于行,佞者表忠于形。
以公为全师,则思虑之行日微。公之高标常人所不及,然愚窃以为细会深悟,缜思密行,达公之意未尝不能。然浑噩不达者,求保其位,不思不谏,唯公言是行。是故,营销创新之举,无人谋,降价图实利者,无人谏。
去年客户节,当属典型。掷金百万,然效未达。愚尝叹挽,择地万象城,观者更众否;设赛高尔夫,与者更广否;讲者任志强,听者更多否?
绿城之会甚众,尤以营销,且多以纪要而终,少有效施行之法,但有亦概公之明示,鲜见执事者之慎谋己见。例联动营销,所施之策概公意耳。尝有选拔通晓项目“自由人”设场杭州大厦之谏呼? 思行怠亦现于诸事一二。部分合格供方售价竟高于同质者30%,管窥之相不可不察。106575257111销售短信滥发,少月五六,多月十余,受者不堪,以致逆反。绿城会之利用挖掘,亦未有先公所思之策。
计粗而行疏,赏罚不明,此患三。计划周密之重,于调控之期尤显。然或坐井臆想,或默认强压,或存侥幸拖重任近岁末,拟定时已知不能达者三四,此像绿建尤甚。概因上惧于公,而下无重法可束。如青岛华川者,去两年均未达计划,虽有集团之因,然其销售误判之责难免,以至于今,其计划众皆不敢信。有失者,罚不严。有功者,赏不明。吴氏、童氏,皆忠贞奋勇、智慧坚毅之士也,愚虽须眉,此生亦不及其项背。经年,童氏创“内保外贷”业内先河,既解外债之急,亦缓绿城资金之困,至今年“内保外贷”竟盈利逾两亿。去年底,步步惊心,吴童等人,殚精竭虑,无所不用其极,为常人所不能,力保渡困,此间艰辛几人能察。若非去之,愚断不敢言此,既存争利之嫌,亦恐言及此显功高震主,反害忠贤。愚深知,吴、童实乃愚忠之人,非求利之徒。二人尝自言菲薄“无宋总,则无今日”,“若离绿城,一无是处”,此真忠臣死士也。
略虑篇
善工而乏金,志远而控弱,此虑一。公察绿城善工乏金之困,乃创代建。然高瞻远瞩,须践于脚踏实地。今绿城善工者虽众,然管控之策尚欠,堪掌全局者亦缺。故绿建之业起之虽快,显困亦众,概因绸缪未细、沟通未达,施行不实所致。近忧绿建者甚众,若停滞延缓而耽取费,仅千万之资以为继,恐入不敷出之日不远矣。远虑代建项目甚多,若不尽心梳理、整顿沟通,恐因合作或品质伤及绿城百亿品牌千亿身家。同理适之养老地产。养老必成绿城新翼。工服之优使绿城处养老地产先发高点。然养老地产运营模式诸于目标、客户、服务、盈利尚须摸索,是故,诚宜缜思慎试,跬步笃行。愚以为,事必求第一(品),未必求第一(先)。
代建、养老虽新翼,然集团本源断不可废。当下,绿城之基尚在本源,无本源品质之标杆则工无以服众,无本源稳固康健之局面则诸业无所依。善本源,计在管控与资金。
资金改善须思二弊。一为酒店,二为合作。虽于产品、销售有益,然以绿城之力实不堪持酒店者甚众。概因绿城酒店之标准,无论营造、运营,亦或淀资周转,均于财力不符。以千岛湖例,销售盈余无以覆酒店
成本,运营净利纵不提折旧亦难保税费。今之合作亦有弊现,既有合作方实力不济之困(如黄岩),亦有所持权益偏低而失资金掌控之忧(如丽水)。此忧恐将深远以至明后。
产品定位配比缺失,此虑二。虽绿城翘楚于别墅、大宅,改良之余却须更精进于中小,兼而熟虑配比。愚尝夜值兰园,与销售及访者交流,有言装修单一且不喜其风而婉弃者,亦有面积大致总价高其所不及难达者。虽业者多有诟病绿城中小户型设计,然中小户型于绿城存货亦或去化均属前列。愚尝思之。窃以为中小户型中高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无论富人赠与子女亦或中产夹心自住。愚将心比之,宁于绿城90-100方蜗居,亦不愿于同总价120方苟活,概因品质、服务、层次之差所致也。
相应定位,材质亦当差异。愚于绿城之最骄傲事,当属置业千岛湖度假公寓以敬父母,然愚亦诧异于万四之楼何以干挂石材且带装修。以当地之市,纵以真石漆代之,于外观、售价亦无大损矣。此举客户虽得利,然于此微利项目却非明智。观此现象之于绿城,并非独一。
妄言于此,以浅陋之知,草草而收,虽余言未尽,已犯众怒。愚不善文言,然以哗众,概因本欲白话万言以谏,然感遣词用句颇有偏激,有悖真诚善意。故以不长之文言,以弱锋芒,然仍感尖如针毡,刺若麦芒,乏真诚、善意之念,还请公察愚之志纯情悯,体之谅之。公若安好,便是春天!
愚民敬上
壬辰年四月初十篇二:从员工“辞职信”来看员工幸福感
从员工“辞职信”来看员工幸福感 似乎从来都只有人研究老板,很少有人研究员工。但联想起最近几年来爆发的民工荒、富士康连番跳楼事件、年初的跳槽潮和身边的老板们总在感叹一将难求,或许,员工的心理底线并不是那么不值一提。
知名人力资源专家彭杰老师认为,眼下,办公室的主角们,已经变成了80后、90后,他们更向往自由和快乐,当然也希望获得认可,希望尽展才华,希望风头一时无两。但工作却不再是生活的全部,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他们不会轻易为五斗米折腰,不会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对他们来说,公司只是驿站,是不是值得托付终身,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更为宏观一点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今天,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逆转,老板们担惊受怕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虽然照样有就业难的问题,但像以前那种,扔两个银元,就一抓一大把,而且还听话的“包身工”已经越来越少了。民工荒只是前奏,蓝领工人更加饥渴,白领也将步入可遇而不可求的境地。刘易斯跨过了拐点,老板们就得跨过傲慢,放下姿态研究员工的心理底线了,这不再是老板们对员工的恩惠,或者他们自觉关心员工的道德境界问题,而是你留不留得住员工的必修课。
常言道“天威难测”,但事实是老板要想研究员工,可比员工研究老板难多了。
老板只有一个,员工却有一群。员工研究老板,可以定点研究;老板研究员工,却需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更麻烦的是,老板常常自信满满,一不留心就说真话;员工慑于“天威”,只能悄悄腹诽。即使再有不满,平时腹诽千万遍,梦想着有朝一日不再受老板的脸色,可以发泄一通怨气,然后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真到了辞职那一日,往往宁愿说点冠冕堂皇的感激之词,留给前任老板好印象,也不愿将肺腑之言,良药苦口,得罪老东家。
真诚的辞职信,真正有价值的真心话,老板很少会得到。大多数员工、骨干,甚至所谓的亲信辞职,均以个人原因、家庭原因或其他无可挑剔的理由辞职,老板要想知道员工的真实意图,往往只能靠猜,靠阅人无数的经验或广布的耳目。
一旦这种事情接踵而至,特别是亲信骨干成批离职,这时候,“孤家寡人”的感觉就会莫名地浮上老板们的心头。
在这个策划里,我们搜集了大量的辞职信,从中遴选了一部分真正具有影响力,对企业、行业或对老板个人真正产生了振聋发聩的真心话,就是想从中探索出有哪些值得老板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员工心理底线。
虽然“薪酬水平”名列员工辞职原因的榜首,但真正促使他们为此写辞职报告的并不多,因为这种情况用脚投票的多,犯不着多费唇舌。事实上这也许是中国老板们最难捉摸的一大原因,中国企业里没有真正的工会,没有代表员工利益的组织,也没有调整工资待遇的谈判机制,有些员工即使对待遇不满,也不方便提出来,寻找下家跳槽便成为首选,老板们直到员工辞职时甚至都蒙在鼓里。其次是“缺乏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和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名列第三位,如果扣除外交辞令的个人原因,这个应该是排行第二的。知名人力资源专家彭杰老师认为:受制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企业里往往会刻意低调,隐瞒自身的升职欲望,以避免树大招风,抢打出头鸟,但事实却是中国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观念深入人心。于是乎,老板们常常搞不清楚某一个员工,到底是虚有其表,还是真材实料。在华为和绿城员工的辞职信里,我们看到了太多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马屁文化的抨击。但换个角度思考,当大多数员工保持低调的时候,那些会做表面功夫、搞形式主义,把ppt做得尽善尽美的人;那些会拍领导马屁,为一个视察忙活两个月的人;那些对流程比对业务更精通,言必称某某总的人??他们自然更容易进入领导的视野。再往下看,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个人性格与工作内容不符”、“个人人际问题”和“团队氛围问题”,这一点从上药集团副总裁葛剑秋的辞职信中反映最为深刻。鉴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如果跳槽跨越了体制背景,往往要付出长时间的适应代价,外企、民企和国企,三种不同的文化会在工作方式的各个细节体现,新人往往一时间难以切换。作为老板们,如何打造一种开放的文化,给空降兵们一个软着陆的生存空间,比给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更重要,更迫切。当然,现在还需要加一个考虑因素,那就是员工的年龄结构,一个老员工居多的企业与大量年轻员工的企业,在对待新员工的开放性上一定是有所不同的。
以上三者应该是员工辞职的主要底线,但是相比西方人的直率,国人都相对
比较内敛,即使是所谓的80后、90后,真正敢顶撞上司,直言不讳的人依然很少,但这却不妨碍他们私下另谋出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所以,老板们要想知道员工的心理底线,还真得下一番功夫,千万别等到写辞职信的时候再挽留,那样就晚了,即使留下来,双方内心也会有疙瘩。
实际上不仅是老板们要研究,公司更需要的是建立一种开放的言论氛围,一种制度化的、积极鼓励员工献计献策的民主通道,比如公司的内部网络论坛、非正式的组织活动、跨部门多层次的交流平台、合理化建议的创新机制,等等。让组织不再被固化了的流程给束缚死了,被行政化的官僚秩序给压抑死了,被私下的政治派系斗争给消耗死了,否则诚如景素奇所言:最终老板也会被累死!员工至上事关转型升级
用历史的观点看,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吃了上顿没下顿,是没有多少闲功夫去创造文明的。文明的出现,是因为只需要一部分人的劳动,就能够创造足够的物质生活,于是有一批人脱离了劳动,吃饱了撑着,才会去创作诗词歌赋,“仓廪实而知礼节”就这个道理。
同样中国企业的发展也如此。你很难要求一个为了吃饭买房,天天连续工作12小时,然后还会有绝妙创意的设计师出现;你也很难要求一个成天被老板劈头盖脸大骂一通,同事之间勾心斗角的人,死心塌地为公司卖命;你更难要求一个耳濡目染老板假仁假义、精于算计的员工,能够在危难之际具有非凡的勇气,带领公司走出困局。
我们一直在热议,为何中国没有苹果,而只有富士康;为什么没有google,而只有百度;为什么没有facebook,而只有腾讯。因为我们的企业里,没有理想主义,没有普世价值观,只有商业意识,只有生意。
踩着员工的底线,然后再跟员工谈理想与价值,那充其量只是忽悠别人一时的“成功学”。中国古代,为了能给百姓创造研究学问的空间,即使没中科举,至少也会给秀才们减免税负,许他们开学堂,让其衣食无忧。
也许,中国企业真正到了一个需要思考理想主义、企业使命的时候了。这样的理想与使命,不是企业简章里写给外人看的,而是企业内部,从老板到员工都必须追寻的梦想。一个企业,如果只有工程师,而没有精神领袖,那它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没
有灵魂,典型的廉价制造。但如果我们的企业里能容纳一群特立独行,有个人强烈主见,敢于张扬,热衷炫技的新生代们,他们的创意与设计一定会倾注在产品上,带着鲜明的潮流色彩,而为客户所喜欢。
因为有了乔布斯,苹果才充满独特的气质;而因为把客户当“提线木偶”,高盛正在丧失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灵魂,滑入“吸血鬼”的深渊;因为没有梦想与温暖,富士康光鲜的物质条件,最终给员工带来的是冰凉凉的地狱,他自己也永远具备不了苹果的范儿。
只有把员工的快乐与幸福摆在最上面,努力满足而不是姑息,那么企业创新的天花板才会被撑破,一群具有使命感的、拥有士大夫精神的员工们才会不断涌现,各种千奇百怪的创意,各种针砭时弊的意见才会百花齐放。当稻盛和夫以80多岁的高龄和日航董事长的身份,趴在地板上擦地时,所有的官僚与隔阂都将被敲碎,日航的发动机又重新嘎嘎作响;当海底捞的服务员可以比同行生活更开心,物质更富足时,他们一定会把这种快乐传递给他们的客户。
是时候以员工的幸福感来设计企业了,也是时候与员工一同构建理想与使命,为企业升级转型闯开一条光明大道了!篇三:从员工“辞职信”来看员工幸福感
从员工“辞职信”来看员工幸福感 似乎从来都只有人研究老板,很少有人研究员工。但联想起最近几年来爆发的民工荒、富士康连番跳楼事件、年初的跳槽潮和身边的老板们总在感叹一将难求,或许,员工的心理底线并不是那么不值一提。
知名人力资源专家彭杰老师认为,眼下,办公室的主角们,已经变成了80后、90后,他们更向往自由和快乐,当然也希望获得认可,希望尽展才华,希望风头一时无两。但工作却不再是生活的全部,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他们不会轻易为五斗米折腰,不会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对他们来说,公司只是驿站,是不是值得托付终身,要打个大大的问号。更为宏观一点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今天,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逆转,老板们担惊受怕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虽然照样有就业难的问题,但像以前那种,扔两个银元,就一抓一大把,而且还听话的“包身工”已经越来越少了。民工荒只是前奏,蓝领工人更加饥渴,白领也将步入可遇而不可求的境地。
刘易斯跨过了拐点,老板们就得跨过傲慢,放下姿态研究员工的心理底线了,这不再是老板们对员工的恩惠,或者他们自觉关心员工的道德境界问题,而是你留不留得住员工的必修课。
不要等辞职了再听真心话
常言道“天威难测”,但事实是老板要想研究员工,可比员工研究老板难多了。
老板只有一个,员工却有一群。员工研究老板,可以定点研究;老板研究员工,却需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更麻烦的是,老板常常自信满满,一不留心就说真话;员工慑于“天威”,只能悄悄腹诽。即使再有不满,平时腹诽千万遍,梦想着有朝一日不再受老板的脸色,可以发泄一通怨气,然后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真到了辞职那一日,往往宁愿说
点冠冕堂皇的感激之词,留给前任老板好印象,也不愿将肺腑之言,良药苦口,得罪老东家。真诚的辞职信,真正有价值的真心话,老板很少会得到。大多数员工、骨干,甚至所谓的亲信辞职,均以个人原因、家庭原因或其他无可挑剔的理由辞职,老板要想知道员工的真实意图,往往只能靠猜,靠阅人无数的经验或广布的耳目。一旦这种事情接踵而至,特别是亲信骨干成批离职,这时候,“孤家寡人”的感觉就会莫名地浮上老板们的心头。在这个策划里,我们搜集了大量的辞职信,从中遴选了一部分真正具有影响力,对企业、行业或对老板个人真正产生了振聋发聩的真心话,就是想从中探索出有哪些值得老板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员工心理底线。
虽然“薪酬水平”名列员工辞职原因的榜首,但真正促使他们为此写辞职报告的并不多,因为这种情况用脚投票的多,犯不着多费唇舌。事实上这也许是中国老板们最难捉摸的一大原因,中国企业里没有真正的工会,没有代表员工利益的组织,也没有调整工资待遇的谈判机制,有些员工即使对待遇不满,也不方便提出来,寻找下家跳槽便成为首选,老板们直到员工辞职时甚至都蒙在鼓里。
其次是“缺乏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和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名列第三位,如果扣除外交辞令的个人原因,这个应该是排行第二的。知名人力资源专家彭杰老师认为:受制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企业里往往会刻意低调,隐瞒自身的升职欲望,以避免树大招风,抢打出头鸟,但事实却是中国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观念深入人心。于是乎,老板们常常搞不清楚某一个员工,到底是虚有其表,还是真材实料。在华为和绿城员工的辞职信里,我们看到了太多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马屁文化的抨击。但换个角度思考,当大多数员工保持低调的时候,那些会做表面功夫、搞形式主义,把ppt做得尽善尽美的人;那些会拍领导马屁,为一个视察忙活两个月的人;那些对流程比对业务更精通,言必称某某总的人„„他们自然更容易进入领导的视野。再往下看,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个人性格与工作内容不符”、“个人人际问题”和“团队氛围问题”,这一点从上药集团副总裁葛剑秋的辞职信中反映最为深刻。鉴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如果跳槽跨越了体制背景,往往要付出长时间的适应代价,外企、民企和国企,三种不同的文化会在工作方式的各个细节体现,新人往往一时间难以切换。作为老板们,如何打造一种开放的文化,给空降兵们一个软着陆的生存空间,比给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更重要,更迫切。当然,现在还需要加一个考虑因素,那就是员工的年龄结构,一个老员工居多的企业与大量年轻员工的企业,在对待新员工的开放性上一定是有所不同的。
以上三者应该是员工辞职的主要底线,但是相比西方人的直率,国人都相对比较内敛,即使是所谓的80后、90后,真正敢顶撞上司,直言不讳的人依然很少,但这却不妨碍他们私下另谋出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所以,老板们要想知道员工的心理底线,还真得下一番功夫,千万别等到写辞职信的时候再挽留,那样就晚了,即使留下来,双方内心也会有疙瘩。
实际上不仅是老板们要研究,公司更需要的是建立一种开放的言论氛围,一种制度化的、积极鼓励员工献计献策的民主通道,比如公司的内部网络论坛、非正式的组织活动、跨部门多层次的交流平台、合理化建议的创新机制,等等。让组织不再被固化了的流程给束缚死了,被行政化的官僚秩序给压抑死了,被私下的政治派系斗争给消耗死了,否则诚如景素奇所言:最终老板也会被累死!
员工至上事关转型升级
用历史的观点看,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吃了上顿没下顿,是没有多少闲功夫去创造文明的。文明的出现,是因为只需要一部分人的劳动,就能够创造足够的物质生活,于是有一批人脱离了劳动,吃饱了撑着,才会去创作诗词歌赋,“仓廪实而知礼节”就这个道理。同样中国企业的发展也如此。你很难要求一个为了吃饭买房,天天连续工作12小时,然
后还会有绝妙创意的设计师出现;你也很难要求一个成天被老板劈头盖脸大骂一通,同事之间勾心斗角的人,死心塌地为公司卖命;你更难要求一个耳濡目染老板假仁假义、精于算计的员工,能够在危难之际具有非凡的勇气,带领公司走出困局。我们一直在热议,为何中国没有苹果,而只有富士康;为什么没有google,而只有百度;为什么没有facebook,而只有腾讯。因为我们的企业里,没有理想主义,没有普世价值观,只有商业意识,只有生意。
踩着员工的底线,然后再跟员工谈理想与价值,那充其量只是忽悠别人一时的“成功学”。中国古代,为了能给百姓创造研究学问的空间,即使没中科举,至少也会给秀才们减免税负,许他们开学堂,让其衣食无忧。
也许,中国企业真正到了一个需要思考理想主义、企业使命的时候了。这样的理想与使命,不是企业简章里写给外人看的,而是企业内部,从老板到员工都必须追寻的梦想。一个企业,如果只有工程师,而没有精神领袖,那它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没有灵魂,典型的廉价制造。但如果我们的企业里能容纳一群特立独行,有个人强烈主见,敢于张扬,热衷炫技的新生代们,他们的创意与设计一定会倾注在产品上,带着鲜明的潮流色彩,而为客户所喜欢。
因为有了乔布斯,苹果才充满独特的气质;而因为把客户当“提线木偶”,高盛正在丧失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灵魂,滑入“吸血鬼”的深渊;因为没有梦想与温暖,富士康光鲜的物质条件,最终给员工带来的是冰凉凉的地狱,他自己也永远具备不了苹果的范儿。
只有把员工的快乐与幸福摆在最上面,努力满足而不是姑息,那么企业创新的天花板才会被撑破,一群具有使命感的、拥有士大夫精神的员工们才会不断涌现,各种千奇百怪的创意,各种针砭时弊的意见才会百花齐放。当稻盛和夫以80多岁的高龄和日航董事长的身份,趴在地板上擦地时,所有的官僚与隔阂都将被敲碎,日航的发动机又重新嘎嘎作响;当海底
捞的服务员可以比同行生活更开心,物质更富足时,他们一定会把这种快乐传递给他们的客户。
是时候以员工的幸福感来设计企业了,也是时候与员工一同构建理想与使命,为企业升级转型闯开一条光明大道了!篇四:从员工“辞职信”来看员工幸福感
从员工“辞职信”来看员工幸福感 似乎从来都只有人研究老板,很少有人研究员工。但联想起最近几年来爆发的民工荒、富士康连番跳楼事件、年初的跳槽潮和身边的老板们总在感叹一将难求,或许,员工的心理底线并不是那么不值一提。
知名人力资源专家彭杰老师认为,眼下,办公室的主角们,已经变成了80后、90后,他们更向往自由和快乐,当然也希望获得认可,希望尽展才华,希望风头一时无两。但工作却不再是生活的全部,甚至也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他们不会轻易为五斗米折腰,不会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对他们来说,公司只是驿站,是不是值得托付终身,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更为宏观一点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今天,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逆转,老板们担惊受怕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虽然照样有就业难的问题,但像以前那种,扔两个银元,就一抓一大把,而且还听话的“包身工”已经越来越少了。民工荒只是前奏,蓝领工人更加饥渴,白领也将步入可遇而不可求的境地。刘易斯跨过了拐点,老板们就得跨过傲慢,放下姿态研究员工的心理底线了,这不再是老板们对员工的恩惠,或者他们自觉关心员工的道德境界问题,而是你留不留得住员工的必修课。
不要等辞职了再听真心话
常言道“天威难测”,但事实是老板要想研究员工,可比员工研究老板难多了。老板只有一个,员工却有一群。员工研究老板,可以定点研究;老板研究员工,却需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更麻烦的是,老板常常自信满满,一不留心就说真话;员工慑于“天威”,只能悄悄腹诽。即使再有不满,平时腹诽千万遍,梦想着有朝一日不再受老板的脸色,可以发泄一通怨气,然后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是真到了辞职那一日,往往宁愿说点冠冕堂皇的感激之词,留给前任老板好印象,也不愿将肺腑之言,良药苦口,得罪老东家。
真诚的辞职信,真正有价值的真心话,老板很少会得到。大多数员工、骨干,甚至所谓的亲信辞职,均以个人原因、家庭原因或其他无可挑剔的理由辞职,老
板要想知道员工的真实意图,往往只能靠猜,靠阅人无数的经验或广布的耳目。一旦这种事情接踵而至,特别是亲信骨干成批离职,这时候,“孤家寡人”的感觉就会莫名地浮上老板们的心头。
在这个策划里,我们搜集了大量的辞职信,从中遴选了一部分真正具有影响力,对企业、行业或对老板个人真正产生了振聋发聩的真心话,就是想从中探索出有哪些值得老板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员工心理底线。
虽然“薪酬水平”名列员工辞职原因的榜首,但真正促使他们为此写辞职报告的并不多,因为这种情况用脚投票的多,犯不着多费唇舌。事实上这也许是中国老板们最难捉摸的一大原因,中国企业里没有真正的工会,没有代表员工利益的组织,也没有调整工资待遇的谈判机制,有些员工即使对待遇不满,也不方便提出来,寻找下家跳槽便成为首选,老板们直到员工辞职时甚至都蒙在鼓里。其次是“缺乏足够的职业发展机会和个人价值得不到实现”名列第三位,如果扣除外交辞令的个人原因,这个应该是排行第二的。知名人力资源专家彭杰老师认为:受制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企业里往往会刻意低调,隐瞒自身的升职欲望,以避免树大招风,抢打出头鸟,但事实却是中国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观念深入人心。于是乎,老板们常常搞不清楚某一个员工,到底是虚有其表,还是真材实料。在华为和绿城员工的辞职信里,我们看到了太多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马屁文化的抨击。但换个角度思考,当大多数员工保持低调的时候,那些会做表面功夫、搞形式主义,把ppt做得尽善尽美的人;那些会拍领导马屁,为一个视察忙活两个月的人;那些对流程比对业务更精通,言必称某某总的人??他们自然更容易进入领导的视野。
再往下看,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个人性格与工作内容不符”、“个人人际问题”和“团队氛围问题”,这一点从上药集团副总裁葛剑秋的辞职信中反映最为深刻。鉴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如果跳槽跨越了体制背景,往往要付出长时间的适应代价,外企、民企和国企,三种不同的文化会在工作方式的各个细节体现,新人往往一时间难以切换。作为老板们,如何打造一种开放的文化,给空降兵们一个软着陆的生存空间,比给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更重要,更迫切。当然,现在还需要加一个考虑因素,那就是员工的年龄结构,一个老员工居多的企业与大量年轻员工的企业,在对待新员工的开放性上一定是有所不同的。
以上三者应该是员工辞职的主要底线,但是相比西方人的直率,国人都相对比较内敛,即使是所谓的80后、90后,真正敢顶撞上司,直言不讳的人依然很少,但这却不妨碍他们私下另谋出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所以,老板们要想知道员工的心理底线,还真得下一番功夫,千万别等到写辞职信的时候再挽留,那样就晚了,即使留下来,双方内心也会有疙瘩。
实际上不仅是老板们要研究,公司更需要的是建立一种开放的言论氛围,一种制度化的、积极鼓励员工献计献策的民主通道,比如公司的内部网络论坛、非正式的组织活动、跨部门多层次的交流平台、合理化建议的创新机制,等等。让组织不再被固化了的流程给束缚死了,被行政化的官僚秩序给压抑死了,被私下的政治派系斗争给消耗死了,否则诚如景素奇所言:最终老板也会被累死!员工至上事关转型升级
用历史的观点看,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吃了上顿没下顿,是没有多少闲功夫去创造文明的。文明的出现,是因为只需要一部分人的劳动,就能够创造足够的物质生活,于是有一批人脱离了劳动,吃饱了撑着,才会去创作诗词歌赋,“仓廪实而知礼节”就这个道理。
同样中国企业的发展也如此。你很难要求一个为了吃饭买房,天天连续工作12小时,然后还会有绝妙创意的设计师出现;你也很难要求一个成天被老板劈头盖脸大骂一通,同事之间勾心斗角的人,死心塌地为公司卖命;你更难要求一个耳濡目染老板假仁假义、精于算计的员工,能够在危难之际具有非凡的勇气,带领公司走出困局。
我们一直在热议,为何中国没有苹果,而只有富士康;为什么没有google,而只有百度;为什么没有facebook,而只有腾讯。因为我们的企业里,没有理想主义,没有普世价值观,只有商业意识,只有生意。
踩着员工的底线,然后再跟员工谈理想与价值,那充其量只是忽悠别人一时的“成功学”。中国古代,为了能给百姓创造研究学问的空间,即使没中科举,至少也会给秀才们减免税负,许他们开学堂,让其衣食无忧。
也许,中国企业真正到了一个需要思考理想主义、企业使命的时候了。这样的理想与使命,不是企业简章里写给外人看的,而是企业内部,从老板到员工都必须追寻的梦想。一个企业,如果只有工程师,而没有精神领袖,那它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没有灵魂,典型的廉价制造。但如果我们的企业里能容纳一群特立独行,有个人强烈主见,敢于张扬,热衷炫技的新生代们,他们的创意与设计一定会倾注在产品上,带着鲜明的潮流色彩,而为客户所喜欢。
因为有了乔布斯,苹果才充满独特的气质;而因为把客户当“提线木偶”,高盛正在丧失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灵魂,滑入“吸血鬼”的深渊;因为没有梦想与温暖,富士康光鲜的物质条件,最终给员工带来的是冰凉凉的地狱,他自己也永远具备不了苹果的范儿。
只有把员工的快乐与幸福摆在最上面,努力满足而不是姑息,那么企业创新的天花板才会被撑破,一群具有使命感的、拥有士大夫精神的员工们才会不断涌现,各种千奇百怪的创意,各种针砭时弊的意见才会百花齐放。当稻盛和夫以80多岁的高龄和日航董事长的身份,趴在地板上擦地时,所有的官僚与隔阂都将被敲碎,日航的发动机又重新嘎嘎作响;当海底捞的服务员可以比同行生活更开心,物质更富足时,他们一定会把这种快乐传递给他们的客户。
是时候以员工的幸福感来设计企业了,也是时候与员工一同构建理想与使命,为企业升级转型闯开一条光明大道了!篇五:房企高管频频离职
房企高管频频离职 作者:文青
来源:《中国房地产·市场版》2015年第01期 2014年,房地产企业出现了一股异于往常的高管离职热。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a股共有约60家上市房企超80名关键管理人员离职,较2013年全年增幅超过七成,涉及企业包括万科、龙湖、招商、碧桂园、佳兆业等大型品牌房企,涉及职位有总经理、副总裁、总裁、主席等。
这其中不乏业界耳熟能详的名字:招商地产董事长林少斌辞职、碧桂园首席财务官伍绮琴请辞、碧桂园营销中心杨永潮离职、瑞安房地产行政总裁李进港辞任、新鸿基地产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郭炳湘离职,成都万科总经理刘军离职,银亿房地产副总裁章梦瑾、董秘李笛鸣离职,绿城执行董事郭佳峰离开绿城自立门户等。
在2014年的最后几天,佳兆业“不甘寂寞”,在不到20天内,董事会主席郭英成、执行董事兼董事会副主席谭礼宁、首席财务官张鸿光相继提出辞职。在业界看来,这也许更多是郭氏家族和佳兆业的纠纷,但无论如何,佳兆业的高管频繁离职,无疑为2014年房企高管离职潮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随着房地产“黄金十年”的结束,房地产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前景不如以往,高管跳槽屡见不鲜。只是过去,地产高管的流向不是从一线的全国化企业跳向区域企业,就是在与地产相关的私募基金或者代建领域自主创业。
原因很简单,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的收入排行榜中,房地产、金融和it行业分列前三。如今,随着房地产业的优势下降,互联网慢慢崛起,如今的收入排行榜第一名变成了it行业,房地产则滑落至第三位。
另外,大部分业内人士都认为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过去:“互联网近年来兴起迅猛,且后劲尚足。一高、一低,自然也就有了房地产业内人士的跨界,这种跨界有的可能与房地产保持一定的关系,有的与房企可能没有一点关系”。在2014年众多离职的高管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万科原执行副总裁肖莉了。今年正好是万科成军30年,如今万科已成中国房企的“龙头老大”。但就在11月,肖莉突然宣布离开万科,加盟了成立仅3年的互联网房地产服务平台新秀“房多多”,引发行业轰动。
尤其对于肖莉这种级别的职业经理人而言更是如此,互联网是未来的方向,在财富激励相对其已经不那么重要的背景下,选择房多多这样一个互联网平台将更有机会证明肖莉的价值。尽管年年房地产行业都有高层人员流动,但像今年这一大规模的流动也属罕见。2014,房企高管离职年。或许单从这一个角度就已经折射出房地产行业正在转型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