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井 冈 山 大 学 人 文 学 院2011 届
毕 业 论 文
题目: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论文类型:中教法
作者:人文学院07级汉语本一班指导老师:黄桃红
康天慧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康天慧 江西吉安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343000)
指导老师:黄桃红
[摘要]课堂氛围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心理背景,是课堂中一种群体的心理状态,它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课堂氛围具有不同的教学实际效果。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班级作风。[关键词]课堂氛围;教师;学生
一、课堂氛围的概念及其类型
(一)课堂氛围的概念。通过对前人关于课堂氛围概念的表述的研究,笔者发现,虽然他们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基本的认识则较为统一,即课堂氛围是指课堂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与学活动而形成的某种占优势的综合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心境、情感体验、对待教学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的综合反映。[1]在一定的条件下,课堂氛围会形成某种占优势的稳定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会受到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课堂氛围的类型。从上文中对课堂氛围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课堂氛围是在课堂中呈现的一种综合型的心理状态,它可以用一定的心理、行为指标来衡量。如果我们以秩序、参与、交流三个指标为依据,就会把课堂氛围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积极的课堂氛围、消极的课堂氛围、对抗的课堂氛围。[2]
积极的课堂氛围是一种理想的课堂氛围。教育心理学认为,处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的师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课堂发言踊跃,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时刻注意听取教师的讲授或同学的发言,并紧张而深刻地思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师生双方都有饱满的热情、默契的配合。课堂里听不到教师的呵斥,看不到僵局和苦恼的阴影,有的是教师适时的提醒、适当的点拨、积极的引导,学生产生了满意、愉快、羡慕、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课堂氛围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总之,积极的课堂氛围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统一。这种课堂氛围应成为每个教师为之努力的目标。
消极的课堂氛围是一种被动的带有明显缺陷的课堂氛围。在消极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淡如水”,常常出现的情况是:教师无精打采地讲,学生不假思索、木然接受;教师滔滔不绝,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启而不发,大有消极怠工之势;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害怕参与教学活动,每当教师提问学生,学生有紧张害怕、不知所措的感觉。置身于这样沉闷、被动的课堂氛围中,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对抗的课堂氛围是一种失控的混乱的课堂氛围。这种课堂氛围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大部分学生不信任教师;教师驾驭管理课堂和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力较差;相当一部分学生讨厌上课,注意力分散,各行其是,轻视教师的存在,甚至制造混乱局面;正常的教学活动难以开展,教与学的任务常常不能完成;师生把教与学视为一种精神负担。
二、课堂氛围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课堂氛围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无论如何都不能低估。它伴随着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我们教学活动存在的心理背景,也是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必要条件。[3]课堂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氛围的优劣直接制约和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
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气氛既热烈紧张、又轻松团结,师生之间关系融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畅所欲言,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并掌握学生的基本状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激发师生的教学积极性。总之,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教师的最佳心理状态和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相吻合,激发了师生各自充分发挥潜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反,消极的或对抗的课堂氛围会使师生态度消极、关系疏远或对抗,使学生情绪低落、思维反应迟钝、注意力转移、甚至会出现学生破坏纪律或制造混乱的行为。这些必然严重制约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常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教学效果差。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知道,与教学过程如影随形的课堂氛围不仅影响着教学的过程,还影响着教学的结果。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作为课堂氛围的创设者和维护者,我们应努力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的催化剂。
三、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课堂氛围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也就是说,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此外,从著名教育家钱梦龙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育思想中也可以看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确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必须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造条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充分展现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知识、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在影响课堂氛围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4]一个能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巧妙把握教师语言艺术、善于用良好的情绪情感感染学生、同时又善于处理课堂问题的教师,显然是更容易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来的。
1、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导入和授课时所运用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这样才能形成引人入胜而又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通常有一下策略:一方面,巧设导语。巧妙的课堂导语是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环节。[5]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授课时设计一个警策而精彩的导语,往往是一堂具有良好课堂氛围的课堂的开端。曾经我去听过一个小学特级教师的课,那时她讲的是二年级教材中《丑小鸭》一文,那堂课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课堂导入。因为是借班教学,为拉近师生间的关系,那个老师一上课首先做的事是介绍自己的姓名以及父母给她取这个名字的寓意。简单地介绍完自己后,这个老师就让学生们也按这个模式做自我介绍。老师在点了几个同学回答后,微笑着说:“同学们的名字都很美、都很好听,同时也寄托了父母对我们的美好希望。可是,有一个可爱的小鸭子,它却没有这么幸福,因为它有一个很不好听的名字。大家一起来回答!它的名字叫什么?”“丑小鸭!”学生们齐声作答。于是,一堂课便在愉快的氛围中揭开了序幕。这样的导入不可谓不巧妙啊!它可以迅速亲密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其饶有兴致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氛围的重要保证。传统的教学模式单
一、课堂氛围沉闷压抑。新课改要求教师们一改以往固有的传统教育模式。现代语言学理论认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正如天天吃同一样菜会腻一样,教学方法如果一层不变,学生也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还有自身的教学风格和特长,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广开言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从而实现新的突破,教师还要注意多运用锻炼学生实际能力的方法,使其不断创新,不断总结经验,达到最佳效果。[6]教师通过巧设导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等手段来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必将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造一个条件。
2、把握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师语言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尤其是作为一名
[7]语文老师,更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打造属于自己的语言特色。首先,语言要有激情。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富有激情的语言才能感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这样才能产生一种强烈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黑板上、教师身上和教学内容上,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其次,语言要讲究声调美,做到抑扬顿挫。教师课堂语言强调语音美。讲课声音要洪亮,穿透力要强,声调要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使学生感到悦耳、仿佛置身于美妙的音乐世界中。这样一来,学生就有了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学习效果自然就不会差了。然后,语言要注意幽默感和趣味性。趣味和幽默可以说是课堂语言的双臂。它们可以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轻松感,又可以使人产生兴奋感,从而使学生的大脑处于亢奋之中,消除了学生的疲劳,增强了学生记忆力。最后,教师语言还要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课堂语言启发性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使其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激励性则可使每一个接近教师的学生都能感到一种信念的力量浸透在自己心里,从而促使其更积极地去汲取知识。教师课堂语言的“快乐指数”高,课堂氛围就会轻松愉快。
3、用良好的情绪、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人的情绪、情感具有相互感染的作用。[8]作为一名教师,其情绪、情感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如果板着面孔走进教室,一进去就与学生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学生看见你就望而生畏,情感上就有了距离。在授课的过程中,比这种情况更严重的现象也比比皆是。有些老师在遇上家中烦事、领导责怪、评优落选、职称未批等心情不佳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无名之火莫名其妙地落到学生的头上,动辄对学生训斥辱骂、推推搡搡拳脚相加者也屡见不鲜。教师的这种态度使师生间感情不融洽、课堂上教学气氛低沉、师生关系冷漠。学生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哪里还有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可言呢?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教师也不例外,但关键是不能让这种不好的情绪影响教学。因此,在上课前,老师应该想办法不要把自己内心的烦恼带进课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把所有个人和家庭的烦恼与痛苦统统留在教室的门外”,教师应把良好的情绪贯穿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让自己的好心情去感染、激发学生的好心情,以共同创设和谐愉悦、自主宽松的课堂氛围。[9]
此外,教师还应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师生双方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接起来,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提供的信息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强烈的内心体验,教师就必须增加情感投入。教师应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倾注自己积极的情感,实行情感性教学,以自身的情感体验去感染和打动学生,从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10]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氛围的重要变量,教师的良好情绪和积极情感有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
4、善于处理课堂问题。课堂问题是指任何一种干扰课堂教学活动发挥有效作用的行为,或者说使课堂教学丧失有效作用的行为。[11]每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会或多或少地碰到各种各样的课堂问题。课堂问题处理得好就会很快息事宁人、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处理得不好就会使问题复杂化,使课堂紧张的气氛进一步升级,甚至使教学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有的教师因为学生很小的违纪言行就会大发雷霆,轻则唠叨没完、讽刺、挖苦,重则罚站、面壁;有的甚至摔粉笔、摔教案、踢讲桌等;还有个别教师动手打学生或将学生驱逐出教室。这样做不但会使课堂问题复杂化,可能还会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使教师在整个班级的形象大打折扣,使以后的教学更难开展。在处理课堂问题时,教师要懂得呵护学生的自尊心,要能做到换位思考,对学生要有包容的心理和谅解的胸怀,并要有矫正的策略。教师还可以运用风趣、诙谐机智的语言来化解课堂上的一些突发事件,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使课堂恢复正常的秩序和良好的氛围,保证教学取得最好的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而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内化,[12]同时体验到探究知识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这样做可以充分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这种融洽的氛围中,全体学生得到的是生动、主动、全面发展的教育。
2、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学生在[13]课堂学习中的学习心态是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和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学习心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地听课,课堂氛围热烈而愉悦。当学生的学习心态欠佳时,思想走神、做小动作的现象常常发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心态,自觉激发学生保持其最佳状态,有意识消除不良的学习心态。首先,教师应从学生非言语行为中了解其心理状态,即从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表情、目光、动作、姿势等方面,观察、了解其心理状态。其次,教师应满腔激情地激发学生产生和保持最佳学习心态。例如,教师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性的话,一个亲切而信任的目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愉快感、责任感,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再次,教师应不断消除和克服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不良学习心态。分析产生不良学习心态的原因,同时消除师生双方在情感、动机、注意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教师通过这些努力,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影响课堂氛围。因此,[14]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优化课堂氛围的重要条件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在平日里逐渐培养起来的,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1、师生民主平等。民主平等的思想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15]现代社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是民主、平等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友善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宽容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信任学生,不偏爱优等生,不冷落中等生,不歧视后进生,以崇高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真爱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才能、尊重学生的发言和提问、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使学生在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使师生进行真诚友好的交流,这样师生才能互相理解,进而为教学服务。学生在充满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中参与教学过程,感受到人格的尊严、自身价值的存在和智慧的展示。有了这种和谐师生关系,其课堂氛围也会是和谐融洽的,教学效果也将大为改善。
2、建立一定的教师威信。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具有一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16]它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教师威信是教师综合素质内化后的外显,通常要经过长时间的历练才可能树立起来。教师威信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高尚的道德与思想品质,二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17]热爱、拥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实践证明:有威信的教师让学生感到心悦诚服、亲切而不失威严,对其所授知识及其思想观点深信不疑;让学生感到安全,敢于提出问题,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其表扬让学生感到骄傲与自豪,使学生产生更大的信心与激情;对其批评,学生也会欣然接受,并将其作为鞭策自己的动力。相反,对于缺乏威信的老师,很多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轻视、不信任,有的学生甚至会在课堂上故意捣乱、影响他人学习,干扰教师工作,破坏课堂纪律。
教师威信是一种人格魅力,它一旦形成将会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崇高的威信影响全体学生,给全体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学会赏识学生。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尤其是处在身心发育阶段的中学生,其自尊心尤为强烈,他们的内心都有渴望被人赏识的愿望。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常常忽略了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习惯于“我教你学”。这种居高临下的“权威”氛围会让学生倍感压抑和“逆反”。[18]如果教师能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对话交流,对学生给予信任和鼓励,如“你说得真好!”、“你回答得很精彩!”,那么这些激励的话语作用于学生的心里,就会使其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同时学生也会更快地亲近老师、亲近课堂,积极地进入学习状态。这样,课堂氛围自然也就好了。此外,建立积极的教师期望也是教师赏识学生的一个表现。教师对学生有期望,说明教师善于发现、懂得赏识学生的学习潜能,相信学生具备更高层次的学习能力。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使学生越来越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通过一些特定的行为来向学生传达他们的期望信息,坚信“只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形成适度的高[19]期望。教师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学生在内心深处能够感觉到老师是重视自己的,自然对老师也就有了好感,师生关系也就更加亲近了。
4、关心爱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生关系和谐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并用这种爱去塑造学生,把学生因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接受教育,在自己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信赖的桥梁。[20]教师不要吝啬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语,一个亲近的动作。因为它表达出了教师的情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心中顿时荡起幸福,使其感受到一种被关爱、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21]从而促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树立良好的班级作风。班级作风常常简称为班风,它是由班级成员之间及成员与各群体之间在情感、认识、行为、道德规范等方面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集体氛围。[22]班风反映着一个班级学生的精神面貌,影响着班级整体学习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行为起着舆论和心理导向的作用,产生一种群体压力和活力。班级作风往往体现在课堂氛围中。一般情况下,良好的班级作风会推动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反之,不良班风会对不良课堂氛围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树立良好的班级作风,通常有以下做法:
1、保持良好的同学关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容易使课堂上形成互相尊重、体谅、友好的学习风气;如果同学之间不和睦,矛盾重重,勾心斗角,课堂上就容易出现嘲讽、攻击、紧张、压抑等不健康气氛。[23]曾记得读初中时,我所在班级的同学关系并不是团结友爱的,班上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帮派。这两个帮派在生活上、学习上处处作对,互相打压,每当老师叫一方的同学回答问题时,对方就会集体起哄,起哄声完全地覆盖了回答问题的同学的声音,而且还对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讥笑、攻击,使其面红耳赤、“知难而退”方肯罢休。如此的同学关系,大家感受不到友爱、支持、互助的温暖,感受不到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班级精神风貌,更感受不到良好的课堂氛围。鉴于此,教师及学生本身都应为保持良好的同学关系尽一份力,教师可利用一切适宜的机会,如在平时授课或开班时对学生就“保持良好的同学关系”进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学生也应以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同学。如此,要保持良好的同学关系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2、维持和谐有序的课堂纪律。和谐有序的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形成良好课堂氛围的基础。[24]纪律有老师促使的纪律、集体促使的纪律和自我促使的纪律。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需要教师促使的纪律,随着年龄的增大,要逐步发展到集体促使的和自我促使的纪律,对高年级学生更需要强调自律和自制。在和谐有序的课堂纪律下,学生能认真地听课、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并积极地思考问题。相反,如果课堂纪律欠佳、嘈杂声甚至淹没教师的声音,教师的教学思路就受到干扰,学生的学习思路也会被打断。为此,教师要成为良好课堂纪律的维护者,利用自身的威信、相应的奖惩措施以及班干的力量而使课堂纪律更加和谐有序,从而为良好的课堂氛围提供基础。
此外,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班风。
总之,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课堂氛围的特殊教育作用,并积极创造条件使之有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才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虹.《略论课堂教学气氛及其优化》[J].学术纵横,发展﹒月刊,P110.【2】 汪艺.《论课堂气氛的激活与优化》[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7期.【3】 汪艺.《论课堂气氛的激活与优化》[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7期.【4】 陆全海.《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山东教育科研,1997年第3期.【5】 梁燕.《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3B.【6】 李黎.《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园丁笔会,湖南教育,2001年第3期.【7】 高乃祥.《名师最具渲染力的口才细节》[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 梁济椽.《略谈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6月.【9】 拉片.《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中等教育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06).【10】《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中国教学资源网,2010-01-08.【11】王菁,王婧.《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2月第9卷第4期.【12】董立兰.《浅谈数学课堂气氛的创造》[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9,.【13】《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中国教学资源网,2010-01-08.【14】汪艺.《论课堂气氛的激活与优化》[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7期.【15】邵海艳.《浅谈初为教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科技资讯,科教平台,2008.【16】张承芬,宋广文.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7】宋广文,刘凤娟.《试析良好课堂气氛形成的条件》[J].中国教育学刊,2010-09.【18】张平众,金媛媛.《扮演、赏识与探究——浅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新课程学习,2009-12,P287.【19】《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中国教学资源网,2010-01-08.【20】邵海艳.《浅谈初为教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科技资讯,科教平台,2008.【21】王菁,王婧.《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2月第9卷第4期.【22】宋广文,刘凤娟.《试析良好课堂气氛形成的条件》[J].中国教育学刊,2010-09.P56.【23】《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中国教学资源网,2010-01-08.【24】侯怨水.《论课堂气氛的营造》[J].教育评论,1998年第5期.How to Create a Good Learning Atmosphere in the
Classroom.[abstract] Classroom atmosphere is psychological background of teaching activity.It is not only a group of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in classroom, but also one of important factors of lesson success.Different classroom atmosphere have different teaching effects.With good classroom atmosphere, teaching can achieve the best effect.We can create good classroom atmosphere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 playing the teacher's role in leading, respecting students' subject status, harmoniou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seting up the good class style.[key words] classroom atmosphere;Teachers;students
第二篇: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详的课堂气氛。”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而在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
努力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这不仅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且还会大大增强学习的能力。相反,如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不佳,对学习抱消极态度,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弱化,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久而久之,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丧失。因此,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就成为教师提高课堂效益,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呢?
一、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它在本质上反映着师生间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
师生关系和谐的关键在于心灵和谐,能够正确处理教师权威与学生尊严,教师教权与学生学权,教师完美与教师真实之间的平衡关系,懂得师生之间建立心理契约的重要性,学会保持师生情感关系的张力适度。
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我们要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的作用,从步入教室的那一刻起,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从宣布“上课”向学生问好开始,眼神、表情、话语、举动都充满着爱,用自己的形象去感染学生,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相互信赖的教学氛围。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促使师生一道共同努力去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育目的。
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不是在课堂上一下子形成的,而是在平日里逐渐培养起来的,平时里,教师应该言行得体,平易近人,关心学生,还要有良好的教学声誉,这样,教师在学生中享有了威信,使学生觉得可敬、可亲、可信,教师平时不经意地对学生的一句问候,或许会使这位学生对你亲近。所以,上课时的课堂气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平时对待学生的态度。当然,课上和课下的师生关系毕竟有差别,而一些学生无视这些差别,把课下和老师的随便言行也照搬至课堂上,使得自己的言行常常出格。对此,教师就要用恰当的方法加以调整,不让这些言行影响大局。使课堂教学过程既活跃热烈,又严肃、认真,把学生的情绪引导到有利于学习的状态中去。
我在教学中,开学之初就了解到各个学生的生日,每逢某个同学生日,我会给这位同学送上一张自制的小卡片,写上一段祝福的话,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亲近家了这种基础,就为营造一种良好课堂教学气氛提供了条件。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影响着他的行为动力、行为方式,也直接制约着他的行为的有效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是提高深堂教学效益的核心。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倾注自己满腔的热情,架设心灵沟通的桥梁,从学生心理特点、个性特点出发。为学生创造开朗、活泼、进取、向上的心境,以此产生强有力的乐学“磁场”。诱导、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必须做到如下几点:“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脑子,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时间”,“尽量让学生独立观察,尽量让学生动脑思考,尽量让学生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动口表述,尽量让学生自主活动和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尽量引导学生标新立异,让他们做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心旷神怡的心境和浓厚的兴趣,进入“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最佳境界。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愚教于乐
古话说:乐学才能善求。中学生一般爱说爱动,自我表现欲望、参与意识强烈,容易对新鲜,有趣的刺激产生兴奋。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较差。因此,我特别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美术、朗读、游戏、表演等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合理考虑其趣味性、参与性和竞争性,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乐于参与,并通过这些活动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把游戏、表演等学生所喜欢的娱乐形式引进课堂,通过游戏、表演等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振奋,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又能对学生思维、记忆、理解、反应等能力进行综合的训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适当地安排一个游戏或表演活动,可调节教学节奏,活跃课堂气氛,降低学生的枯燥感和疲劳感,从而提高下半节教学效果,使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让学生对下节课产生了期待心理。
四、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创造能力的综合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在影响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教师的教学艺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应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同时,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态度、语言和技巧创设一种宽松、和谐和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此时,教师也不需担心教学效果如何。
五、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中,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不可忽视。
听老师讲解时,每个学生都应该全神贯注,不应相互打扰。在有同学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答对了固然好,如果答错了,其他同学也不能讥笑。在上讨论课时,同学们一方面要勇于陈述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也要允许别人持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双方在辩论中要力避人身攻击。只有在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中,课堂教学气氛才能活而不乱,教学效果才能有保证。
综上所述,课堂心理气氛是影响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平常教学中给予足够重视,才能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的各种要素。并处理好这些要素间的关系,才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能让学生在新课标下真正实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学习。
第三篇: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通过这次的培训还有我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谈一下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备好课。在上课之前对本节课以及相关的内容了如指掌,这样学生无论提出任何问题都能幽默轻松地回答。自己放松的同时也减轻学生的负担。
2.自己要有激情。以老师的激情带动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声音抑扬顿挫,富有感情,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上课不睡觉,认真听讲。
3.上课注意师生互动。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不要轻易的责备或拒绝。如果提出问题太偏,可以告诉他下课再找老师进行探讨。
4.师生关系良好。下课可以找学生多谈谈心,了解他们学习碰到困难和问题,慢慢地学生就会对老师信任起来。上课时学生才能配合老师,我们讲课也会游刃有余。
总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平时不断总结,不断学习。
通过这次的培训还有我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谈一下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主要体现.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例如在讲椭圆时,我向学生演
示天体的运动,以及用绳子演示椭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大脑长时间处
于兴奋状态,从而达到开发智力效果。
提高课堂的效率。在以前老师用一根粉笔写字,浪费时间,现在把多余的时间交给学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丰富教学资源共享。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教学资源,丰富自己。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师的教学方式活起来,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以往教学手段难以呈现的内容将静止平面的知识动
态立体的展示:在《三角函数的图像》一节的教学中,用《几何画板》
制作课件,通过参数变化,向学生展示周期变换、相位变换和振幅变换,同时还能展示由图像通过不同顺序的变换得到的图像的各种过程。
2.3.4.5.
第四篇:浅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浅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后井小学:方长进
【内容摘要】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活动,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就自己的多年教学说说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教师的教态可以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2、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3、创设悬念可以引发课堂气氛。
【关键词】课堂气氛 互动活动 小学语文 开展游戏 教态 教育情境 创设悬念
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探究知识和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都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兴趣乃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会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功效。在这个方面,好多同仁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曾经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看法。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说说一下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获得肤浅的认识与见解。
一、以亲和、自然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好,可以唤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引起学生对所学学科的浓厚兴趣,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有利于学生取得良好成绩。要想更好的理解教师教态艺术、运用教态艺术,我们务必须对教态艺术有个明确的定义,因此,教师的教态有着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师的那一刹那,教师教态就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可以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用和谐、自然的教态去面向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精神面貌和良好心态。简单的说,务必做到:1.以微笑面对学生。因为微笑是人际交流中的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会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恐惧感,课堂气氛和谐。倘若教师板着脸孔,摆出高姿态,让学生感觉有压抑,学习肯定有紧张感,课堂气氛就变得生硬与冷漠,这样不利于教学的开展。2.以鼓励带动学生。教育家王阳明曾经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也一样,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体验成功和欣赏快乐的喜悦。教师只要放下严厉的目光、呵责,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去发现学生学习的闪光点,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语言、举止及表情,对学生的刺激应是积极的,而不能是消极的。3.多给学生赞许的目光,鼓励的眼光,多夸奖孩子们,如:“好极了”,“你真棒”等等,还可以用小红花、作业本等物品奖励学生。这样的课堂气氛肯定会积极向上,学生的学习气氛肯定会宽松愉悦的,只有让学生去不断进取,才能有旺盛的学习兴趣。1.安排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性格贪玩、好玩,对游戏有着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言之:“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为此,教师把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就学得快,在“玩”中学习和在学习中“玩”,效果大不一样,说明游戏活动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从而吸引学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游戏也能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采取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也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可以通过游戏去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通过亲身体验,寓教于乐,从而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达到完美结合。
教师课堂创设游戏要依照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和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如果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以下的几种游戏。如:①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做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或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学生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②逛超市。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去的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检查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③猜猜猜。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
2.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听话的学生会听教师讲课,这样就会出现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即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务必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从而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充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去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只有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才能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只有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才会气氛活跃,从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创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磨灭学生的积极性,努力把语文课堂变成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施舍知识的场所,从而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真诚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语文,进而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中国教学资源网,2010-01-08.【2】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J].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3B.
第五篇: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高县四烈中学:李远芬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责,课堂是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摆在每个教师眼前的关键问题。课堂学习氛围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心理环境,对教师的“引”和学生的“学”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赞可夫的教学实验证实:学生在课堂上高高兴兴地学和愁眉苦脸的学,效果是不一样的。那么,如何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一门课压根儿没有兴趣,那就根本谈不上要去认真学习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树立理想,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科学习兴趣。中学生“一半是成人,一半是孩子”,思想不成熟、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特别是刚入初一的中学生,还未能完全从小学的学习中转变过来,一方面对“语、数、外”以外的学科往往认为是“副科”,思想上不够重视;另一方面由于中学学科多、课程重,加上环境陌生„„很容易出现不适应、成绩下降、心理负担重等诸多问题。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树立理想,克服困难,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每一门学科知识。
2.建立恰当的教师期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影响。恰当的教师期待,能促进学生积极向上,从而向好的方向发展;教师期待过高或过低,则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或停滞不前,或自暴自弃。从而造成学习越来越差。教师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具有鲜活个性的能动的人,存在差异是必然的,一个聪明而优秀的教师,会因材施教、因生而异,利用恰当的教师期待,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形成和谐、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
3.运用高超的个性教学魅力,实现师生互动,稳定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常常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脱离教室的课前教学设想;学生是能动的,周围的事物常常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熟练的教学技能、高超的教学机智、高尚的人格魅力,能促使教师灵动的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新生成的状况,保持平衡的教学心态,饱满的教学热情,保持教学过程的平衡连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永保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与教师保持沟通,减少课堂学习中的“听众”、“旁观者”,消除课堂问题行为,从而创造最佳课堂学习氛围,切实实现师生互动,提高课堂学习实效。
第二,形成正确的“师生观”,减轻课堂高压。人们常说“顾客是上帝”,试想:没有学生,又何来教师?学生又何尝不是教师的“上帝”?有了这层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就会从真正意义上蹲下身去,变课堂教学的“领导者”、“权威者”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行为的榜样者、情绪的疏导者、心灵的引导者,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减轻课堂高压,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真诚和善意,从而建立对教师的信任,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促进对知识的接纳、融汇、贯通,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实现课堂高效。
第三,相信学生,创建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师生间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氛围,进而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
教师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坚信每个孩子都能行,是教师关爱一切学生的基石。它能增强教师对学生的肯定,避免教师对学生形成偏见、成见,减少教师消极情绪的产生,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生疏感、惧怕感,激发学生主动亲近教师、体会到教师的期望,激励学生学习动力和自信;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心灵的窗户一旦打开,就会与教师倾心相交,就会全力地倾心于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到课堂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