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教学的实施计划

时间:2019-05-13 04:10: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云教学的实施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云教学的实施计划》。

第一篇:关于云教学的实施计划

二道渠完小关于云教学的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快《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关于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的实施,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促进教与学的方式转变,充分展示教学实施的典型案例,进一步提升学生和教师利用网络展开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分析教师和学生教学行为和个性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开展“蒲公英教育计划”项目。

二.实施目的

依托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技术优势,聚合社会公共资源和力量,借助互联网开放、快捷、辐射范围广以及免费等特点,并通过提供优质网络资源,让更多偏远、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生了解和学会使用互联网,平等获得优质教育机会,有效弥补教育资源不均衡,从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三.实施要求

1.意识。

教师、学生以及家长转变意识,能过积极配合学校展开云教学的实施。将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信息化教学,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

2.设备与环境。

学校和学生家庭具备一定的上网设备和网络环境以及齐全的电教设备。3.技能。

云教学平台是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的技术、模式和手段,构建起一个共建共享、共同提高的互联网教育生态系统,服务于教育局、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因此学校教师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信息技能。学校要至少有一名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

四.实施措施

1.培训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学习云教学平台,熟悉各个功能模块。2.导入数据、创建用户账号并设置学校相关信息。3.组织教师培训。发放教师账号及《教师使用说明》,培训登录方式,完善个人信息。①培训方式:组织教师集中学习培训视频,打开网址www.xiexiebang.com输入管理员账号密码,登录人人通·云教学平台,点击播放“视频教程”,或者打开土豆网搜索“人人通·云教学平台讲解”播放培训视频。②集中培训时拍摄采集现场照片,以新闻通稿形式发布到门户网的【校园时讯】栏目。③全校主课教师手机APP安装登录率100%(可安排培训时集中下载),每位教师发布电子作业不少于1次。

4.组织学生培训。利用信息技术课培训学生使用,发放学生账号,教会学生网站登录方式、网址保存方法、教会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它版块。主课教师发布一次同步课堂作业,让学生在电脑端完成一次同步练习。

5.做好家长思想工作。确保《致家长的一封信》复印并通过班主任下发,每位学生人手一份,并由家长签收并收回“家长回执”,便于家长了解“学乐师生APP”家校互动等应用功能。全校学生(家长)手机APP安装登录率不低于80%。

五.学校现况

二道渠完小是一所位于鸣沙镇二道渠村的乡村小学,有教师10人,学生26人。学校信息化设备不太齐全,各个教室没有电教设备。教师具有较高意识和先进的思想,但学生方面由于各种原因,有部分学生家长不在家,只有爷爷奶奶,可能会在监督学生方面有一定困难。

六.实施云教学欠缺的条件

1.教室没有电教设备。2.部分学生家长不在家。

七.学校拉网策划

为依托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技术优势,聚合社会公共资源和力量,借助互联网开放、快捷、辐射范围广以及免费等特点,通过优质网络资源,让更多学生了解和学会使用互联网,平等获得优质教育,有效弥补教育资源不均衡,预计将学校三个区域通网:A:各功能室;B:学生教室;C:教师宿舍(含保安室)。

A:各功能室六间:办公室、计算机室(交换机、入网口)、体育室、图书室、音体美室、综合实验室

B:学生教师共六间:一、二、三、四、五、六年级。C:教师宿舍(含保安室):保安室一间、男教师宿舍一间、女教师宿舍一间。

备注:交换机、入网口设在计算机室(功能室)。

第二篇:教学实施计划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施计划

北师大实验语文教材,总体说来,系由从浅入深,从感性到抽象,循序渐进,有值得称道之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六册以前基本采取的按学期所属的季节来编写,即秋节开学时,编有关秋天和冬天的故事,而春季开学时则编写春季和夏季的故事。作为课文,让学习的内容与环境相配合的好举措,易于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1.亲 情 礼物平分生命 妈妈的葡萄 语文天地

2.春天的脚步 梦已被染绿 理想的翅膀 春天的雨点 语文天地

3.读 书 小小的书橱 山沟里的孩子 爸爸和书 语文天地

4.可爱的小生灵 花儿也会放风筝 小 虾 松 鼠 语文天地

5.智 慧 田忌赛马 捞铁牛 用冰取火 语文天地 6.奇妙的石头 天外来客——陨石 和氏献璧 中国石 语文天地

7.特 产

8.尊重与平等 最美的花束 “这个规矩不能有” 苏珊的帽子 语文天地

9.观察与发现 大自然的语言 李时珍 装满昆虫的口袋 语文天地

10.奉 献 大禹治水 炮 手 小河的歌 语文天地 11.书 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 送往小木屋的信 信 语文天地 12.走进森林 美丽的小兴安岭 草叶上的歌 失踪的森林王国 语文天地

二、教材编写说明

本册教材仍沿袭前面五册教材的编排特色,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全册共12个主题单元,其中第七单元《特产》为开放单元。这些主题有展现自然世界的风貌的,如“春天的脚步”、“可爱的小生灵”、“奇妙的石头”和“走进森林”;有反映儿童多姿多彩的生活的,如“亲情”、“读书”等;也有表现人类智慧和文化,讴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如“智慧”、“尊重与平等”、“观察与发现”、“奉献”和“书信”等。每个单元包括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全册共33篇主体课文,有诗歌,有故事,有书信,也有说明文,加上“语文天地”中的自读课文和古诗,体裁多样,文质兼美,可使学生在学习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六册所选课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有的充满童趣,有的表现出睿智;有的凸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有的赞美了人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切合中年级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同步,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崇尚科学,为了实现理想而努力。

本册语文天地的设计同三年级上册一样,分为“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和“笔下生花”等五个栏目,“金钥匙”和“自检”仍沿续。

◇“日积月累”设计了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篇的练习,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喜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 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以第一单元为例(见教科书第7页):

●写下面加点的字时应该注意什么——辨析字形,发现字的易错点: “礼物”的“礼”——示字旁,只打一点;

“博大”的“博”——左边是“十”,和竖心旁区别; “幼小”的“幼”——左边是“幺”,不要写成绞丝旁; “不幸”的“幸”——下面部分比“羊”字少一横;

“染”——上下结构,右上角是个“九”字;(可编故事记忆)“缺少”的“缺”——左边是“缶”字旁,需要牢记笔画; “承受”的“承”——中间部分是横撇、立弯钩,不要写成竖钩; “勇敢”的“敢”——反文旁,四笔构成。

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时,可采取多种形式,编字谜,编故事,找形近字对比等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观察、比较、辨析,掌握这部分字的字形特点,从而能够正确书写。

●抄一抄——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或常用词语的积累。

这些词语有的是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有的是常用书面词语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在语境中使用汉字。组成这些词语的汉字,不完全是生字。但这些词语是要求掌握的底线。

应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抄写、积累,并鼓励学生从文中和课外读物中再摘抄一部分自己喜欢的或是认为重要的词语。摘抄的同时要求练习使用。例如用词语造句、找近反义词,或读原句体会词义等。

这一题每一行后面,留有一个方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课文中的词语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期末时统计学生自主学习词语的数量(也要注意质量,选写的不能破词),作为评价的一部分,以确保有差异地学习。●比一比,再写出几个词语——体会、辨析词义,扩大词汇的积累: 一瞬间、一眨眼、一刹那,都是表示极短的时间,(霎时间、转眼间、顷刻间……)

立刻、顿时、马上,都是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急忙、立即、立时)

尽管这些词语都表示时间短促,但对于它们的使用还是有差异的。可指导学生把这些词语分别用到句子中来体会,还可以找到运用了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在语言环境中体会用法。这类练习活动如果开展得好,可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

●读一读——比较每组句子表达的不同形式,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决心,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在陈述的过程中加入抒情和议论,产生了感染力)

“确认真的没事,男孩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恰当的描写生动具体地勾画了人物形象)

这类练习在五册就已出现,恰当的引导、指点可使学生感性地了解句子的表达是可以更生动具体的。不必多讲写作方面的知识,只是通过读来体会、比较,使学生了解怎样表达效果好。

●读一读,背一背——加强积累,在自读自悟中培养语感。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帮助理解诗词的大意,使学生学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

此外,“日积月累”还设计了有关区别形近字、同音字,辨析词义,结合句子理解词义,读警句、格言,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等方面的练习。“语文天地”所有的练习和课文紧密结合,在学习课文时相机处理。例:《山沟的孩子》(第31页)在课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野葡萄由黑变绿了,牵牛花由黑变紫了,女孩子身上的新褂子也由黑变红了”——山楂果由红变黑了,路边的草垛由黄变黑了,男孩子身上的褂子也由蓝变黑了。

“远远近近,脚步匆匆,初升的红日拥抱他们。”——远远近近,说说笑笑,夜雾笼罩着他们。

在学习课文时,要指导学生注意到这对应着写的两组句子,想象上学下学的情景,从中体会山沟的孩子起早摸黑上学的辛苦,同时体会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和学习以后的欢乐。

再如《松鼠》(第42页)读一读,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第二段。“松鼠搭窝的时候,先搬来一些小树枝,交错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干苔藓铺在上面,然后把苔藓压紧、踏平。最后,在搭好的窝上面加一个盖。”

让学生找出“先、再、然后、最后”,试着去掉这几个词再读读句子,体会这些词语所起的作用,然后用上这类词语来说一段带有连续动作的话。练习有条有理地叙述比较复杂的事件过程。

第42页填一填:松鼠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这段话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写出了松鼠的美丽可爱。

在学生进行填写时,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注意,作者对松鼠的描写是按一定顺序的,并且抓住了松鼠可爱的特点。

以上练习都为启发、指导学生的习作进行了铺垫。

◇“开卷有益”选编的自读课文大都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情节有趣,例如《奶奶最喜欢的铃儿》《书本里的蚂蚁》《带刺的朋友》《“发明大王”的秘诀》《猎人海力布》《爱因斯坦与小姑娘》《邮箱里的花束》等等;也有的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例如《雨在歌唱》;还有的包蕴了许多科学知识。这些自读课文既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适合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学到的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自读课文作为对本单元内容的扩展、补充,是阅读教学的延伸,以学生自读为主,不做分析讲解,不考查。如时间紧张,也可以课下读。但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阅读量。

◇“畅所欲言”创设了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同时学会倾听。可和单元主题、主体课文或自读课文结合,自然引入。

仍以第一单元为例:

第一单元的主体课文是《礼物》、《平分生命》、《妈妈的葡萄》,自读课文是《奶奶最喜欢的铃儿》,每一篇都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随机引入“畅所欲言”(第10页)。如请同学们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爱好、性格特点、生活习惯)介绍自己家晚上做些什么,介绍家中趣事,体会亲情,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热爱。

第四单元的“畅所欲言”话题是“怎样爱护小动物?”(第45页)由报纸上的一条新闻引出。教师可以设臵一个情境,使学生关注这个话题;也可以由前面的某一篇课文过渡而来,谈谈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再说说应该怎样爱护它,随后引出话题,讨论动物园里的投食问题,最后达成共识——怎样爱护小动物。

所有的“畅所欲言”都要使学生感到有发言的需求,愿意与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在交流中锻炼表达能力,培养自信,逐渐学会交际、沟通,学会聆听,学会换位思考。

◇“初显身手”设计了多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有意识地观察周围生活,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语文天地中的所有内容都和主体课文紧密结合,不能作为单独的内容来处理,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教学时出现的问题灵活安排,随机组合。切忌在学完主体课文后再集中处理语文天地。

“初显身手”作为综合活动,强调的是过程,是整个实践的全程。教师在单元学习开始之前就有通盘设计,要动员、组织学生全员参与。可以有分工的不同,但不允许有人游离在外。可指导学生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日程,合理安排分工,使每个孩子都能够感觉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体,愿意投入。

例如第三单元《读书》的综合活动(第31页)有三项:展示摘录本、观察书和记录课外阅读情况,但这些活动并不是在某一个四十分钟内就可以完成的,课堂上展示的是个结果,其实功夫在课外。因此,教师应平时就督促学生养成读书时做摘抄的好习惯,并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摘录本进行装饰美化,为它起名字;还可提前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记录下来。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恰当地进行评价,充分肯定每一个人的优点。当学生展示自己的摘抄、阅读成果,介绍观察心得时,那种成就感不言而喻。同时,其他同学的表现又会进一步激励他更加努力。所以,我们要使“初显身手”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过程。“初显身手”还可以和其他栏目有机结合,如上面的活动就可以和这个单元的“畅所欲言”结合,从观察图书的扉页和封底开始,引入了解图书的演变历史。如有条件,这可设计为系列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笔下生花”作为习作栏目,不以指令性的形式出现,而是和其他栏目紧密结合,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自然引出,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延伸。这种设计既能促进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素养。

列出父母作息时间表、制作家庭档案(1单元)、借书经历、介绍好书(3单元)、小动物(4单元)解决难题、想象故事(5单元第56页)、写石头(6单元)、写广告(7单元)、互评优点(8单元)、观察验证天气谚语、有趣现象(9单元第96页)、续编《炮手》、爱心助人计划(10单元第106页)、写信(11单元第116页)、想象习作《走进大森林》(12单元第131页)

全册11次习作可根据教学情况做选择,不适宜当地情况的,或学生不感兴趣、无话可说的可以不做,也可以换内容,还可以安排成大小作文形式。习作不要成为学生的负担,选做的题目应尊重学生,不要强求一律。

二、新课标本学段学习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认识常用汉字268个,其中265个会写。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25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8.课内习作每学期8次左右。

三、本册教材内容的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分析 1.关于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册将继续学习生字290个左右。在三年级,识字虽然仍是重要任务,但不再作为教学重点,因此要求学生运用各种识字的方法独立识字。要继续培养学生对学习汉字的兴趣,继续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识字,鼓励学生主动识字,独立识字。

学生进入三年级第二学期,已经认识了常用汉字2000个左右,对汉字构字规律有了较明确的了解,掌握了几种基本的识字方法。例如听读认字、看上下文猜字、看拼音认字、分析字形认字等,并且学会了使用工具书,能够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来独立识字。

由于教材鼓励学生个性化识字,实际上学生的识字量是有差距的,识字能力也存在着差别。在识字教学中要照顾差异,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采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鼓励交流学习经验,启发旁人;鼓励互助合作。在识字过程中,要本着“字不离词”的原则,以词为单位进行识记,不专门对字进行反复认记;不要求对生字的掌握一步到位,允许在滚动识记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要培养学生借助字词典,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字词的能力。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适当调整识字的阶段目标,但“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应作为学生掌握的底限。识字要和阅读紧密结合,不能单独进行,切忌为完成识字任务而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册要求学生学习书写318个字,要继续重视写字的指导。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指导学生在经常不断的练习中提高写字技能,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1.三年级是错别字的高发期。学生大量识字,但又都是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学习的。当阅读或习作时,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多义字之间的异同必然会造成部分识记、书写的混淆。本册仍坚持在语文天地的“日积月累”中安排了一系列同音字、形近字的比较运用练习,还设计了一系列易错字的书写指导。以正面引导为主,帮助学生利用学过的汉字知识和识字方法,有意识地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教师要发挥创造性,采用多种形式(每日一比(形近字、同音字)、错别字病院、扩词比赛、选字填空、形近字找朋友)形成认字写字、纠正错别字的环境氛围,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实践逐步做到正确用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关于词语学习

在五册教材的培训时,我们强调过,中年级是培养学生理解词和句的能力的重要阶段。升入三年级后,由于阅读量增大,阅读面拓宽,大量书面语汇进入学生视野,原有的口头词语不能满足阅读和表达的需要。因此,词语教学成为重点。要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在理解词和句的基础上,还应重视词和句的积累与运用,指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良好的语言习惯。

怎样理解词语?这是有很多方法的。

大量的书面语汇应该随课文学习。教材中提供了联系上下文、联想熟悉的事物、想象、查词典等学习词语的方法,学习生字要和学习词语结合起来。课文中不少书面词语,比如“鄙视”“洗劫”,学习时应该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不要孤立地认字、写字,也不要孤立地考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学习词语可以利用词典来了解词义,但又不能过于依赖注解,尤其不要让学生背注解。因为许多词语无论怎样注释,都无法准确表达它们的意思。所以我们反对让学生抄写辞典上的词的概念,为了考试去死记硬背那些概念。但有的词,尤其是一些成语,就要先把词的本义弄明白,再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我们应继续强调在语境中学习词语,理解词语。

学习词语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通过对词语所在的句子的理解,依靠语境提供的信息来认知词语,体会词语的意思。有的词联系上下文很容易明白,就不必多加解释。例如《这个规矩不能有》(第77页)警卫员见彭总发怒,他想辩解一下,就说:“牌子上不是写着休息吗?”联系彭总发怒的情况和警卫员话的内容,就可以知道,他是在解释事情的原因。由此可知,“辩解”就是分辩、解释、说明情况的意思。

学习词语要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联想和想像。例如“浩瀚”,(第23页《小小的书橱》)诗中说:“我面对——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如果查字典,词义是:“广大,繁多”,不但感觉抽象生硬,而且和诗句中的海洋相联系,又似乎不够贴切。不如直接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想象海洋的无边无际,再联系前面的“广阔的世界”,就可以体会“浩瀚”的词义了

学习词语还可以根据汉字表意的特点推知词义,也可以根据字义合成词义。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比较,最直接的应是看上下文理解,其次是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词义或者合成字义等其他方法,最后再考虑查词典。值得强调的是,理解词语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例如“滋润”(第2页)“正如春雨绵绵,不断地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 “滋润”两个字都有三点水,表示和水有关,联系前文的春雨,就可明白词义了。

学习词语,无论是谁都有一个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过程。人们对一个新词的认识,开始总是朦胧的,不确定的,随着语言活动的进行,认识逐步达到清晰明确。因此不能把解词、背注释作为教学重点,要尽可能地在语境中检验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

学生是否理解了某个词语,可以通过举例子、用自己的话解释、表演、打手势、找同义词替代、说反义词、画画等方式考查。例如朗读、造句、词语搭配都能够反映学生掌握词语的水平。也可以采用游戏形式进行用词不当的纠错。

总之,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词语,鼓励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对词语的理解;允许学生掌握词语的数量、进度不一致,鼓励多积累,在实践活动中多使用;要引导学生在各种语境中留心学习语言,逐步形成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3.关于阅读教学

学生升入三年级时,已经能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并在阅读中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向往美好的情境,懂得文章蕴涵的浅显的道理。要指导学生进一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整体把握文章

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语言美、思想美、情感美。就像一朵花,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瓣、花蕊、花托都拽开、分解了,就会失去花朵的美丽了。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讲,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理解字、词、句的目的也是为 了能读懂全篇。从运用讲,学了语言就是要学会表达,学会说话、作文,学习遣词造句,也是为了能作文成章。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着眼于整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感悟,最后落实在篇章上去理解、去感悟,去欣赏、去运用。

人的认识是由感知——理解——应用构成的过程。理解是将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关系揭示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是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人认识一件事物、一个定理、一个概念……都要达到理解水平。歌德说:“凡是你未理解的,均不属于你所有。”学习任何知识,只有理解之后才能掌握。读书不理解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语言的感悟、欣赏和运用。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就是要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就要把一段话中的句子读通;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

对语文的理解是有不同水平的。一般有:⑴ 对字面的理解。初步理解字词义,使重点词句的内涵具体化为一种情景,能初步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⑵ 对文章内涵的理解。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能理解字里行间的比喻之意、引申之意、含蓄之意,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深入读书,不但能分析、概括全篇内容的要点,还要能综合地感受思想内涵,创造性地表述课文内容。⑶ 对作者情感的理解。通过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达到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的共鸣。由此不难看出理解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理解也是和情感分不开的。

感悟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达到第三种水平,情感上有所感动,同时在理性上有所醒悟或领悟到一定的道理。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很重要,但是不能只停留在理解阶段,还要引导学生有所感悟。要触动学生的感情,使之动情,才能有所悟。学生的感悟具有个性特点,同一件事情,每个学生的感悟不同,所以感悟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个性化发展。

(2)朗读和默读结合使用

一般来说,低年级多用朗读,中高年级多用默读。尤其是默读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通过默读许连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速读能力,学生能够很快地将阅读内容要点概括出来,才能获得大量信息,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在朗读教学中,我们往往会误解读书仅仅是重复课文的内容,这是错误的。朗读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不亚于演员对角色的再创造。它是通过读者朗读重塑人物形象、再现人物情感、展示人物精神品质的过程;也是呈现景观、抒发作者情怀的过程;同时还凝聚了朗读者对文章内含的深刻认识。它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由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同,处理朗读的语气基调也会截然不同,再现原形的特点也各有千秋。

对于适合朗读的课文,要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创设一种轻松的、和谐的、向上的学习气氛。以读激趣——以读促讲——以读引思——以读助学

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感情,在评议朗读中寻求答案,读中质疑,评中解惑,用读来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

要想使学生通过朗读达到有效的感悟,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至关重要。语文课标实验教材所选入的是充满童真童趣、情感充沛真挚、富于人情味的好文章,教学时只有将学生的情感完全调动起来,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他们的朗读才能真正到位,感悟才能更加深透。由此,调动情感参与是阅读教学的催化剂。

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首先,教师必须先“动情”,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要善于通过自身丰富的富于变化的表情和情真意切的语言等,将自己的内心真情向每一个学生进行“辐射”,以情激情。

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还必须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情境。除了利用情态语言等“煽情”之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录象等)、讲激情故事、设臵悬念、安排表演等,尽快让学生入文入画,入情入境。

调动情感参与最关键的还是学生的角色移位。即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主人公或课文所描述的对象去感受事物,提物情感,体验生活。

三年级后课文明显加长,一节课40分钟读不过来,所以需要学习略读。应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精彩的段落,重点的部分分析、朗读,不必面面俱到,条分缕析;不必每课都朗读全文。默读、略读的部分可允许有不认识的字,不检查识字,只考查对文章基本内容和情感基调的把握。

在课堂教学中,学什么,怎样学,都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从学生产生的问题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经过教师有意引导,分清主次,抓住重点,进行探究性学习。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贯穿以学为主的思想,不搞过细的讲解,而由学生从文章整体入手,自主阅读,整体感知;然后抓住关键部分(可以是一个自然段,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语)前后联系,上下贯通,理解内容;最后再回到全文,认真品味,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

学生自读这个环节不可超越。阅读的过程是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教师的语文能力不能直接传授给学生。因此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的时间,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优化、调整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提高阅读能力。

(3)学会质疑

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要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

抓难点、重点质疑探究,抓住矛盾处、异常处质疑探究,抓住文题质疑探究,抓住文章首尾质疑探究,抓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句质疑探究,还可抓住插图、标点、修辞等等进行质疑探究。

尊重学生质疑时表现出来的差异,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比较鉴别,学会质疑,学会带着问题阅读。

(自读质疑—再读解疑—精读再生疑—不断探究,向课外延伸)(自读质疑—确定探究主题—定向解疑—回顾全文—升华延伸)4.关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地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六册教材注意了语文的实践性,设计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学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

办展览(2单元),记录阅读情况(3单元),智慧人的故事会(5单元P56),奇石展(6单元),了解家乡特产(7单元),互评优点(8单元),找谚语、查资料了解科学根据(9单元),设计采访提纲了解 一些职业的工作情况、邀请家长介绍职业(10单元),调查信的旅程(11单元),在地图上查找我国的森林和荒漠、查资料,了解当地森林覆盖率和植树造林情况、了解家乡的老树(12单元)。

语文能力不是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学生能力训练的重点是有差异的。例如收集信息,三年级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收集,并搜集到相关资料就可以了。教师要在带领学生进行整理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明白搜集到的资料还应进行筛选,还要学会运用。所有的综合活动都要自然引入,尽量使学生情趣盎然地参与其中。

四、突破本册教材重点难点的可行性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质疑能力,可以帮助老师在讲课前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预知,部分教学难点。

2、注重培养学生扎扎实实的学习习惯,对部分困难生要集中抓,缩小存在的问题。

3、加大重点难点的复习频率及力度,及部分困难生的复习巩固力度。

4、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优等生的培养,抓好班级班风学风,使困难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受到熏陶。

5、结合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如想象能力训练,发散思维能力训练,总结概括等思维能力训练。关注、引导学生又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6、关注评价方式

(1)关注过程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要靠日积月累,熏陶渐染,要靠循环往复,长期培养,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学生的成长过程,关注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如何学会读书、思考、质疑,如何查询资料、探究讨论、表达交流,如何与人合作,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教师还要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创新意识的树立。从关注过程的角度出发,就会容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会给孩子宽松和谐的足以成长进步的空间,会给孩子更多的方法的指导、思维的启发。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结合当地情况和自身条件,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益、合理的组合、调适。

(3).正确把握教材编排意图和特点

以写日记为例。教材在三册13单元的“金钥匙”中由丁丁提出:“我有一个小本子,我经常在上面记下我看见的、想到的事。时间长了翻一翻,觉得很有意思。”引起学生对记事本的注意。接着,16单元学习了《松鼠日记》后,在“金钥匙”中丁丁又一次提出:“你会写日记了吗?寒假里写几篇日记。”正式提出写日记的要求,而且由课文给出了具体的格式。到了四册,2单元的“金钥匙”中,丁丁、冬冬用对话的形式提示了日记的内容:“可以写自己的事,也可以写周围人的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教材的这个特点:所有的学习内容及要求是自然引出,不做指令性的安排,以使学生感到进行的活动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而不是教材或是教师布臵下来的。这种编排就要求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整体进行设计。

(4).关于“金钥匙” 本册教材又针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安排了若干个“金钥匙”。例如“抄写什么样的句子”(第11页),对怎样摘录做了引导;为理解《捞铁牛》的课文内容,建议用画图的方法帮助了解打捞的过程(第56页);再如“复述时应先记下重点词语及先后顺序”(第85页);还有“结合课文区别词义”(第106页);观察书信格式(第119页)等等,都是启发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尝试和总结。

“金钥匙”注意了引导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随时学习语文。例如在6单元(第69页)就提示:“自己找的资料总是有限的,要注意听同学交流。” 再如“在街上留心观察也能了解特产”(第71页);还有关于买书、借书的有关指导:书店的图书分类(第35页),到图书馆找书的方法(第96页)等等。

大家都知道,教材设计了“金钥匙”,目的是从学生的视角引出话题,以丁丁、冬冬对话的形式来指导、提示关于学习中的问题。所有的内容都不要像学习课文那样,要求学生来读来背,也不要在结束了本单元后单独进行。应该根据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自然引出,要设计一些比较自然的,貌似随意的环节,使学生关注到:“丁丁、冬冬又有了什么新发现?”“丁丁、冬冬又在讨论什么?”让学生自然地投入探讨。

六、给同年级同学课同事的教学建议:

1.磨刀不误砍柴工”需要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及教学的实际需要,找准我们的“刀”,那一把需要磨好,找准我们的“石”,用什么办法磨好。把最基础的东西抓准抓牢固。

2.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发展和提升的大方向。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他们的分数可能不相上下,但是他们的实际能力,知识基础结构却有着很大的差异,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表达等能力的差异需要我们给他们正确的引导。3.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需要我们扎扎实实,抓好细节工作。

第三篇:教学实施计划[模版]

《山中访友》教学实施计划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

主要学习内容:积累重点语句,感知内容,理清思路,诵读感悟。

【学生分析】

初一的学生只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对大自然充满好奇,能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渗透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但对课文中若隐若现的因尘世纷扰而求解脱的思想的理解有难度。

【设计思想】

《山中访友》是一篇极具情趣、颇有童话色彩的写景散文,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拟将本课设计成环环新奇、步步有趣的阅读课,让学生以文本为基础,读课文,品语言,绘画面,入意境,悟文情。从而达到:“既培养解读、鉴赏能力,又提升‘人与自然’应和谐交融的生态伦理价值观”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景,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

1、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

2、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课前预习

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幽径

逝川

青翠

唱和

湛蓝

赞助

玄奥

清澈

禅心

凝神

犬吠

德高望重

波光明灭

返老还童

津津乐道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3、就课文不解之处质疑。

二、设境激趣

现在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正是郊游的最好时节。你们想邀上好朋友或跟家人一起去吗?去时,要带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我告诉你,有一个人,他要去山里探望一些不会说话的朋友,而且不邀同伴,也不带礼物,只带自己的好心情,你们相信吗?不信?来,与著名散文家李汉荣交谈一下,读读他的作品《山中访友》吧。

设计意图: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活跃课堂气氛,导入新课。

三、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件展示任务:请大家自由大声朗读,采用“ ”画出你不认识的字、词,用“口”画出景物的名字,用“○”画出你认为最妙的词,用“____”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2、教师巡视,检查预习,释疑解难,生字词,“逝川”、“禅心”、“德高望重”集中讲解。

逝川:流去的河水,也指过去的时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禅(chán)心 禅心:佛教指清静、无杂念的心境。

禅:

禅(shàn)让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声望重。多称颂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3、提问:“我”是在什么时候带着什么去访问了哪些朋友?

(学习情况预估:对第一问,学生可能回答:在早晨独自去或在早晨不骑车,不邀游伴去或在早晨带着好心情独自去。对第二问,可能会回答: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石头、落叶、小花、柏树等。)

(策略应对:对于早晨,教师要相机点出“栀子花气息的好风”这样的好天气;对于好心情,要点出“哼”、“踏”等词的妙处;同时,放录像片,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让学生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四、合作探究,品味语句,分析画面形象

提问:想探究一下“我”在朋友的家里看见了什么,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如果想,我们就当一个摄影师,跟着主人,全过程拍摄吧!

合作学习指导,课件展示任务:

1、将景物分成六组,形成六幅画面:① 古桥;② 树林;③ 山泉、溪流、白云;④ 瀑布、悬崖、云雀;⑤ 石头、落叶、小花;⑥ 阵雨、老柏树、蚂蚁,每个小组任选一幅进行赏析探究。

2、探究任务:① 展示作品,口述你们拍摄的画面内容;② 朗读你们最欣赏的词、句。

总结归纳:第一幅:拍到了古桥,想到桥上正行走着人、马、车,桥下流水发出哗哗声,水中还可看到鱼儿,小船过处,卷起层层白色浪花。

欣赏的词、句:

古桥──老朋友、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波光明灭、泡沫聚散等。

第二幅:拍到了苍翠的树林,听到鸟叫声,看见了晶莹的露珠,树叶互相交叠掩映,还拍到“我”靠在树上,闭着眼,伸开两手,深深呼吸山里的负离子空气,面带微笑,完全陶醉在晨曦里。

欣赏:树林──“知已”“打着青翠的手势”“以树的眼睛”“我变成了一株树”等。

第三幅:拍到了清亮的泉水叮噹叮噹跑出山洞,汇入溪流,潺潺的溪水中石头历历可数,蓝天上的白云飘然起舞。

欣赏: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溪流──妹妹──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等。

第四幅:拍到高高的悬崖,瀑布飞流直下,发出轰鸣声,“我”站在下面,水珠跳入衣袖,悬崖上有树、草,水冲过后的岩石,下面有深深的峡谷,悬崖腰上云雾缭绕,听得到云雀的叽叽喳喳声。

欣赏: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从古唱到今

悬崖爷爷──玄奥的智慧、清澈的禅心、携来一卷卷天书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等

第五幅:拍到“我”弯下腰拾起石头,坐着沉思,树根旁有很多落叶,风吹过去,还有叶子飘飘悠悠落下,“我”弯腰致敬,采小花戴上,对小溪水拍照。

欣赏:石头──时间隆隆的回声

落叶──命运神秘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地做了一会儿女性

第六幅:拍到雷雨在空中乱飞,“我”急忙跑到老柏树下避雨,定神凝视树下的蚂蚁搬家。

欣赏: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喝醉了洒的诗人

老柏树──慈祥、撑起了大伞、天地给我的恩泽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策略应对:如果学生的想象超不出原文字句,应及时点拨、补充。将朗读贯穿其中,除个人朗读外,还适时地组织全班呼应,一起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品味课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和充满诗意的画面。

五、人文合一,动情悟神

提问:

1、你们随主人走进山林,探访众朋友,一路上,请教了主人哪些问题?

(学习情况预估:请问,① 你为什么想变成树?② 你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也可能还会问其他的“为什么”,也可能提不出以上的问题。

(策略应对:① 恰当地组织学生质疑、解答问题;② 当学生只会虚谈,落实不到文中的词、句时,教师加入到质疑、释疑的行列;③ 在学生互磋中,教师相机进行赞扬、鼓励、评价、补充、校正、归纳。)

提问:

2、你们随着主人“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整理行囊,看看得到哪些收获?

(策略应对:学生从保护环境方面、从描写景物的方法上或从众朋友身上的优秀品质方面谈均可采纳。)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揣摩作者写作意图和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操,教育学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热爱生命的理念。

六、堂上练习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写法自由,字数不限。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写的能力

七、小结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望“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八、融情升华

现在让我们与“我”一样,带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崇敬,怀着好心情,动情地美读课文的第八自然段吧。

九、拓展

整理以前的风景照,写上说明,组成“我与自然风光”集,与同学互相交流。

第四篇:音乐教学实施计划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县教育局的号召,本学期在唱歌课上加大力度,为班班有合唱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根据每学期的音乐考试的要求,加大对学生音乐乐理知识的力度,在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针对以上两点想法,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教学要求

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加强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以提高全体同学的音乐素质为目标,极力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综合,刻意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在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中,力求把“唱”、“听”、“认”“写”、“动”等栏目贯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练声习惯,力求发声准确而且清晰。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表现要素:a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b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c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d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情绪与情感:a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b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体裁与形式:a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b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c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d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

三、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知

1.能背唱每首欣赏曲目的音乐主题片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记住主题旋律,可以根据音乐内容填词,提高兴趣的同时更好的记固相关的知识.2.了解每首欣赏曲目的相关常识,比如词曲作者,曲子的情绪,曲式结构等.3.充分利用音乐骨干的作用,加大课前的复习力度,由兵考兵,减轻老师的负担.4.根据不同单元的内容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拓展,比如第一单元可以加入5.12抗震救灾主题歌曲,让学生在贴近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更好的理解感受本单元所要表达的情感.四,教学进度表如下

第一周至第二周:第一单元《让世界充满爱》《我们同属一个世界》《祭献之舞》 第三周至第五周:第二单元《走进西藏》《阿玛勒火》《正月十五那一天》《翻身农奴把歌唱》实践与创作

第六周:复习一、二单元的内容

第七周至第九周:第三单元《唱脸谱》《智斗》《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第十周至第十二周:第四单元《美丽的村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嘎达梅林》《图画展览会》

第十三周:复习三、四单元的内容

第十四周至十五周:第五单元《我的祖家是歌乡》《斗笠舞》《八骏马》《雨打芭蕉》 第十六周:第六周单元《踏雪寻梅》《我爱你,塞北的雪》《溜冰圆舞曲》 第十七周至十八周:综合复习

以上是对本学期的一些打算和做法,如有不足,敬请各位领导帮助指正。

第五篇:教学实施计划设计

教学实施计划设计

核心概念

教学实施

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在深入了解学生学习风格和技术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将设计好的教案逐步加以实现,并对教学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教学环境

(1)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李秉德

(2)教学环境是指存在于、环绕于教学周围并与它紧密接触和联系的物质的、自然的、社会的环境。--谢保国

(3)教学环境是指用于教学的各种媒体及配套软件。--何克抗

关键技能

创建教学实施计划

能够根据授导型或探究型教案创建教学实施计划,其中需要考虑的要素有:单元课程名称、上课时间、上课地点、学生人数、教学环境、技术设备、软件环境、学生技能要求、教学管理、教学实施准备等。评议教学实施计划

主要从主题明确性、环境合理性、准备充分性和可运做性等方面进行评议。

批改电子文稿作业

熟练运用Word审阅功能来批改学生作业。处理教学信息 掌握Excel数据录入、设定格式、分数统计、名次计算、总分排序等操作。沟通与反馈

熟悉Foxmail设定通讯组、邮件群发等使用方法。

下载关于云教学的实施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云教学的实施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音乐教学实施计划

    音乐教学实施计划 篇一:音乐教学实施计划 在初中教育中,不仅仅是语数英史地生政的教学,还有音乐体育教学。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从教已经有很多年了。在慢慢的教学中,我有了......

    实践教学实施计划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系概论》 实践教学实施计划 一、实践教学目的 为全面贯彻落实校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锻炼、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

    有效教学实施计划

    木匠张小学2010-2011第二学期有效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全面贯彻落实《有效教学系列活动实施方案》......

    教学实施计划设计

    教学实施计划设计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教学实施计划是指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教师规范实施教学,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制订的指导性文件;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教学实施计......

    教学模式实施计划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计划 江泽民主席曾经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我校提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好这一......

    教学实施计划设计

    教学实施计划设计 核心概念 教学实施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在深入了解学生学习风格和技术掌握程度的基础上,将设计好的教案逐步加以实现,并对教学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 教学环境(1......

    写字教学实施计划

    写字教学实施计划 石埠子小学写字教学领导小组 2012年9月 写字教学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实施,提高师生写字水平,加强校本课本建设,提高学生......

    数学教学实施计划

    数学教学实施计划 钟英初级中学 李彪 一、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选择: 不同学生的学习也适用于不同的学习方式,尤其针对小班的学生的特点,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将灵活采用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