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策略
盱眙县马坝初级中学
秦必红
课堂教学目标主要指课文教学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中,课堂教学目标是语文教育目标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语文教育教学全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指导和制约着整个教学活动,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它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关系到语文教学方向的确定,关系到内容、原则、程序、途径、方法、手段等的选择。确定好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备好一堂语文课的极其重要的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呢?
一、根据课文内容,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根据课文内容,其本质就是理解内容,新大纲对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是以理解为核心的。只有正确的理解和领悟了课文的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驾驭语文的能力。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当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为达到这一最终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
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找准切入点、突破口,统筹安排,整体把握。针对文本内容、特点,分层次、分梯度地设置目标、实现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发展目标的定位与组合。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一课时的目标设置可定为三个梯度,即说明顺序的梳理、辨析、运用。这样,能使学生在说明顺序的梳理中,达成字词、了解科普知识等知识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堂短文说明顺序的辨析,结尾让学生对自己生活中所了解到科普知识的畅言、练笔。从而,既注重了高层能力目标、发展性目标的落实,也促进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形成。当然,依据课文内容,不是要求面面俱到,层次无遗,这要根据课堂本身内容来确定。总之,依据内容确定课堂目标,能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既强化了知识的导达,也兼顾了能力的培养,促进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二、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从实际的教学过程看,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学习原始状况不同等方面的原因,他们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已有了不同程度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所以,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我们的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备课。
对于目标的表述,要以问题的形式出现,避免使用结论性的语句,如:“学习托物喻人的写法”(《白杨礼赞》目标)“学习顺叙的写法”(《一面》目标)“领会欲扬先仰的写法”(《荔枝蜜》目标)等都是带有结论性的表述。如果换成“本文用什么方法来揭示主旨的?”“按什么顺序组材的?”“本文旨在赞蜜蜂,作者却说不大喜欢,这种情感对赞美之情是增强,还是削弱?”这样,以问题的形式来表述目标,一定能唤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渴望。
三、根据重难点,确定教学目标
每篇讲读课文之前,总有两到三条训练重点,而所谓的“注重重点”是指重点之中的重点,即突破口。一篇课文,可教的东西很
多,许多教师一味求全,惟恐遗漏了其中之一,好像只有讲到了才放心,我想这大可不必,我们应该以是否正确理解和领悟课文的关键作为取舍教学重点的标准。比如《海燕》一文,有三个训练重点:一是革命先驱无畏的战斗精神,二是象征、对比、和烘托,三散文诗的特点。如果我们平均使力,每条都详讲,那么给学生的印象就会不深刻。“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就着重抓住第二条响鼓重锤。找到了突破口后,分析文章时就得心应手,一气呵成。
所谓“难点”,就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实。到底哪些才算是难点呢?这就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我们经常说的备课不仅要备课文,更要备生,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在教《捕蛇者说》一文时,训练重点有二条:一是理解运用对比突出主题思想的写法,二是理解议论的作用。其中的第二条就是难点,因为本学期最主要的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议论这种表达方式,而本文则要求学生理解记叙中的议论的作用,许多学生对此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一窍不通,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时一定要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讲得透彻。
四、根据教学反馈信息,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随时获取学习目标是否实现的反馈信息,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相应的指导;另一方面,学生也能从教师的指导中得到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准确的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这就要求课堂教学目标具有行为表现的特点,即它可以通过检测来判定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检测的方式有课堂提问、讨论、练习、考试、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如在教学《出师表》一文时,由于需要掌握的内容很多,教师课可适当地增加课堂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能及时调整、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涉世家》时,教师可让学生分小组对文章一些重要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大组交流,教师可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更准确地确定下节课的教学目标。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教师只有潜心钻研、正确地解读文本,准确的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设计,同时能构建灵活的教学方法,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更加精彩纷呈、扎实有效。
第二篇:确定语文教学目标
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注意点
福建省三明 刘菊春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决定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对教学程序的设计、对学习活动的组织以及对作业的布置。因为文本解读的多元性,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在实践中是个难点。怎样准确定位语文教学目标?怎样让目标中正而不偏倚、集中而不宽泛、明确而不含糊?下面就案例进行微观分析。
一、目标中正而不偏倚
【案例1】《看云识天气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
2.体会科普说明文的语言优美、结构严谨的特点。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读此类文章的基本能力),培养语言品读能力。
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丰富科学知识,激发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具体到这一课,应是通过解读课文,了解自然奥秘,积累文体知识,培养阅读科学小品文的基本能力。目标这样定位是准确的:“了解”而不是“理解”或“掌握” 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不是掌握气象的科学知识,“了解”,是为了体会科普说明文语言的逻辑性。不少老师明里暗里将教学目标之一锁定在“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上,结果上成“地理课”,丧失了语文味。
将说明文阅读课上成科学课而不是语文课,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忽略语言学习,致使目标出现偏差,在说明文教学中屡见不鲜。
【案例2】《大道之行也》(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教学目标 : 1 .背诵积累 .理解“世界大同”的文化内涵
目标的偏倚直接体现在教学上:老师检查学生口头背诵、自己口译课文后,大讲“世界大同”的文化内涵。对初中生而言,文言文接触少,背诵积累是必需,对文句的理解是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目标,无此,理解“世界大同”的文化内涵就是空话。再者,对八年级学生而言,理解“世界大同”的文化内涵是次要的,是拓展,是深度挖掘,教师应根据学情来确定讲否,学生程度好,讲,程度差,可不讲,重点应放在背诵积累和文句理解上。这样的教学目标如果改成如下的内容,是否会更好些呢? .背诵课文 2 .准确翻译课文 3 .积累古汉语词语 .理解“世界大同”的文化内涵
目标出现偏差,在古文教学中也较多,主要是文意理解、文化体验两者之间把握不准度,要么只讲文意,把语文课上得毫无生趣;要么花大力气讲文化,虚而不实。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首先必须是“语文的”,是侧重于言语表达式的学习,是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旨归的,才算中正。聚焦于“言语表达式的学习”并不排斥人文性、思想性。言语表达式的学习绝不是一个单纯的使用语言的技术、技能、技巧问题,其中必然渗透着言说者的思想情感,在言语表达式的学习的同时,学生也必然接受作者心灵和课文内容的陶冶。文章内容的了解、理解是与“言语表达式的学习”相伴相随的,是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服务的。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要目中有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切合学情,才可能是中正的。
二、目标集中而不宽泛
【案例3】《鼎湖山听泉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法。
3.学习和应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4.学习作者在选材上的详略安排。◆过程与方法
1.体会作者如何抓住“听”来组织材料。
2.领会文章写泉声的各种层次,并帮助学生领悟话语中蕴含的哲理。3.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鼎湖山的优美景色,提高审美能力。2.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样的目标,最大特点就是宽泛。
我们大致可将上述九条目标分为三个方面:1.诵读; 2.内容把握(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3.写作方法学习(构思方法、写景角度、详略安排、写泉声的各种层次)。诵读是解读文本的初步,是起点,不是目标;把握文章思路,领悟其中哲理,是必需,是为“语言学习”服务的,但还不是目标的重点,因为这种哲理可以在其他学科得到实现;“写作方法学习”最逼近“语文”,可是因为目标太多而泛化,等于没有目标。九条目标,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分条陈述,这样的教案书写格式曾被相关教育部门规定为课改教案的模式,要求老师们照此撰写教案,以致于在网上搜索语文教案,这样的“教学目标”大行其道。时至今日,不少教师仍是如此这般绞尽脑汁机械地、一一对应地照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课时教学目标,致使教学目标宽泛而不集中。
症结之一在于老师将课程标准的上位目标混同于下位的课时目标。华师大崔允漷教授曾撰文说:
“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课程标准,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就是教学目标;即使是教学目标,也有不同的层级:由学年/学期目标到单元/主题目标,再到课时目标。由于上位目标决定下位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清楚它的上位目标是什么,才能把握住下位目标的基本定位。”
“尽管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陈述,教学目标是课程标准的下位目标,但是教师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地照搬上位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三个维度来陈述。应该把它当作思考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然后根据具体的内容、学生与情景,来确定目标的重点。” 的确,教师要研究课时目标与上位目标的关系,把握教学目标的适切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只是思考教学目标的一条重要原则,要处理好三个维度的关系,确定目标的重点,三个维度融合在课时目标中,而不是机械地分列。这样,目标才不至于宽泛而不集中。
症结之二在于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无法准确把握“这一课”的重点,贪多求全,结果丢城失地。《鼎湖山听泉》最精华的部分就在第8段对鼎湖山泉声的描写,作者怎么写是学习重点,作者为了写好泉声,前边用了7个自然段,相当多的篇幅,为什么?不这样写行吗?这些才是教师“这一课”最该引导学生学习的地方。因此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设为:
1.学习描写听觉形象,2.写文章学会铺垫(蓄势)即体会作者如何抓住“听”来组织材料。研究课标,明确“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研究教材,特别是要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较好地把握文本语言学习的重点,确定语文课时目标才会集中而不宽泛。
三、目标明确而不含糊
【案例4】《一双手》(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
2.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逐步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3.学习并发扬劳动光荣、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基本准确,第3条是渗透在教学中的,不一定单列。可是,听完课,就发现目标的达成遭遇问题。请看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音乐《手牵手》为背景,同桌之间相互握手,感受同学手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
放声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惺忪、镐、老茧、垧、裹等)◆读书动笔
1.在你印象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2.给张迎善同志的“手”建立一个档案。
◆精读研讨
1.梳理内容
2.讨论写法:课文从手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表现了手的什么特点? ◆拓展延伸
借鉴2009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联系课文内容,为张迎善写一段颁奖辞。◆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作文:为爸爸(妈妈)洗手
同桌之间相互握手,感受同学手的特点,以此导入新课,未尝不可,但要有过渡语如:“同学们感受同桌的手或小、或大,或温暖或冰冷,它们会让你产生
握一下就终身难忘的感觉吗?不会!但,有一个人,他的手让人握过之后,就再也忘不掉!这又为什么呢?”如果握手后硬生生开始学习课文,握手的环节就会变成多余,教学无效。
展示2009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两则,让学生仿写,这偏离此课的目标。颁奖辞的特点是用精致语言高度概括事实,与“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目标是不同的,而且写颁奖辞对该班学生而言属“高空作业”,不合学情(该班学生整体能力较弱)。
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作文这一环节中,写爸爸(妈妈)的手,固然可以从课文得着仿写的启迪,但作文偏于写感受,它更多指向情感教育,教育学生感恩父母而不是“抓住特征表现人物”。况且,有的孩子父母的手没有特征,其他方面可能有特征,写手,限制了学生的写作空间。
教师在制定目标时,定位基本准确,可是实施起来,却三次走了岔路,并没有奔目标而去,这说明目标意识还不够强,明里明确,暗里模糊。
切合语文、切合课标、切合这一课、切合这一班学生,这一切的一切都综合考虑,语文教学目标才会中正而不偏倚、集中而不宽泛、明确而不含糊。准确定位目标之后,紧紧围绕目标展开教学,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保障。
第三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陈述
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陈述
姓 名: 刘慧
科 目: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 任课老师: 段兆兵 任课时间:2010.2-2010.6
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陈述
(课程与教学论,刘慧)
【摘要】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参照。一个合理的、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不仅使课堂有序进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还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目前课堂教学目标仍存在的空泛性、片面化以及学生主体的缺失等问题,值得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目标表述性语言是教师实施教学依据的重要文本,在侧重行为目标的同时,表现性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目标应关注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考虑课程标准、教学系统环境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来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发展的总方向。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目标;行为目标;表现性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某一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应达到的预期状态。它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目标的编写直接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判断以及对教学过程的构思,以及对学生的身心变化的预期。在教育目的指导下,教学目的、学校教学目标、课程目标、课程单元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五个层次有机联系构成了教学目标体系。其中,课堂教学目标处在教学目标的最低层,是最具实践性、操作性和具体性的目标,它直接指导着实际教学活动的过程。“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这里的行为是从广泛意义上理解的,包括思维、情感和外显的行动。当这样看待教育的时候,教育目标很显然就表征着教育机构试图在学生身上所引起的行为变化的种类。”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应该包括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的成果,即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完整性。
一个合理的、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编写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一是有利于全面指导教学过程,二是有利于教与学。
1.全面指导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不仅在方向上对教学活动起指导的作用,而且对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方法上有规定性的功能。一项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也就是教学目标—一落实的过程。因此,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对教学活动的控制,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率,避免盲目性。一个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有助于保持课程方向的明确性,保持课程内容和活动的稳定性,防止个别人员对教学大纲另作随意解释。
2.有利于教与学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确切把握,有利于教师选用合适的教学材料,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编写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对学科教材内容有深刻的掌握,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合理的评价,这无疑有利于教师正确地选择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策略。运用目标标准判断目标是否已经实现,教师切实了解学习者在学习上得与失,以便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
对于学习者来说,如果明确了学习目标,能更好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确定学习重点,增加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性与积极性。
既然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方向,因此设计教学目标需要剖析各方面影响因素,从而避免教学目标设计的片面性与不合理性。
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充分注意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以目标为统领的教育思想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现代教育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目标统领教学内容或以教学内容促成目标的达成都是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因此,教学目标是
紧扣课程标准各项指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其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评价要求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起限定和指导作用。
教学系统环境因素。要对教学系统环境进行分析,如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社区和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期待、学生自身学习的需要等等,以使我们的教学能符合社会环境的要求。
学生身心发展状况。要对学生的状况进行分析,包括他们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从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和能力,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还应确定学生还需学习哪些知识和技能,要达到培养何种能力和态度等。另外还须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如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认知结构的特点、学习风格等。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才符合学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好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
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可分为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来进行描述。结果性目标主要用于对“知识与技能”目标领域的描述,体验性目标主要用于反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领域的要求。目前的课堂教学目标由于没有兼顾两种目标的统一性,其设计体现出以下的问题。
1.学生主体缺失
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其对象应该是学生,而非教师。但教师由于对教学目标的功能认识不清,加之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仍常常不自觉地将教学目标的主体定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教育学生„„”的表述俯拾皆是。这些表述均以教师的施教行
2.表述虚泛
教学目标是依据课文所在的学段及单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与设计的。然而,许多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却走向了虚泛。如“通过学习本诗,使学生感受到作者豁达的心胸与气魄等”。这种空泛的表述使得教师无从了解学生这种情感的变化,只能凭借经验给予一定的评价,而这种评价也往往只具有概括性、普遍性意义,没有反映出学生的差异性。
3、表述片面化
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倾向于精确化表述,认为应该通过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表述课堂教学目标;一种倾向认为,精确化表述对于传统的知识技能方面目标是可行的,但对情感态度等目标未必恰当。笔者认为,过于追求精确化目标会导致机械化、简单化;过于模糊的目标又不利于其功能的发挥。在课堂教学目标表述时应结合两种目标表述的优势,做到既有一般性目标又有具体目标。
马杰于1962年出版了《准备教学目标》一书,此书的出版被视为“陈述教学目标中发起的一场革命”。在这本著作中,马杰提出了行为目标,指的是用可观察,可测量的外在行为表述教学目标。具体包括三个因素:一是行为因素,说明通过教学学生能做什么;二是条件因素,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即要求目标陈述提供什么样的刺激使学生产生一定的行为;三是标准因素,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指明学生达到什么条件才叫合格。行为目标最大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它主要指目标的可观察与可测量问题。现代教学设计所强调教学目标的可观察与可测量行,是基于对传统教学中目标设计含糊笼统问题的反思。一般性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不易操作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教学过程的指导方面。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风向标,教师的教学是在该思想下进行的,一般性教学目标叙述过于模糊,教师在短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目标不明确,教学后没有具体的反思,自身与教学提升效率不高。第二,教师与学生评价方面。评价无论是过程或是结果评价都涉及到一个层次与标准问题,因此行为目标这种易操作、评价的优点就凸现出来。泰勒指出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应当用一种最有助于学习经验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指导的方式来陈述目标,既要指出
要使学生养成哪种行为,又要指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这种教学目标的易操作性不仅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同,各学校乃至家长都支持行为目标的落实,因为在教学结束后可以确切了解学生发生了些什么变化,进步表现在哪?有什么还需改进?教师教学水平如何?笔者认为行为目标的提出其实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为一切都显得更透明化、竞争性也更强了,教师不仅考虑到学生教学后应该有哪些变化,还必须考虑到有多少学生产生了这种变化——教学面对的是每一个孩子,但每个孩子又各有其特点,因此这些目标又要具针对性的进行层次化,从而确定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自己工作的起点,合理地规定教与学的目标,安排教学过程和正确评价教学效果即教学活动中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目前,强调的行为目标主要集中对学生学习结果评价方面,其实,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过程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具有指导作用,但对于这些方面的探讨较少。
行为目标同时招致了一些人的责难和批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行为目标以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变化看学习而忽视了其内部能力倾向的变化,与行为主义的学习观一脉相承;另一方面,行为目标常常使教师们将自己的教学局限在可测量然而琐碎的目标上。这些目标虽然测量到了,但未必与学生的发展相吻合。基于行为目标的这种缺陷,在确定目标时,做到既看外显的行为,又能考虑到内部的能力倾向变化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加涅认为,当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学生是否已经获得了新的能力时,就可以去推测,方法是:在学习者应用此能力的具体任务中,观察符合要求的行为。对此,艾斯纳认为课程与教学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教育目标,即教学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教学性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现成的文化知识。它在课程与教学中是预先规定好的,这种规定明确指出了学生在完成一项或几项学习活动后所应习得的具体行为,如知识、技能。教学性目标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共同的。这种取向也可以说是一种行为主义目标取向。但学生在教学中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即不同于教学性目标的表现性目标,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这种课程目标从本质上说是内隐心理目标,运用生成性目标意味着教师要能够有效运用互动性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指导者,与此同时又要保证这些过程不流于形式,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它的模糊性很可能导致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无目标性”,最终可能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流产。
有学者认为行为目标以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变化来看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其内部能力倾向的变化,从而强调生成性目标,而排斥行为性目标取向,笔者认为,行为目标其实就包含了外显行为变化和内显行为变化,其创造性目标或表现性目标其实就是内显行为目标,他们的变化我们不能直接观测到,但内隐行为变化总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不要仅仅去争论他的不合理之处,更重要的是拓宽对行为目标的认识,既然内隐目标不能直接观察到,那么知道目标是否实现的唯一方式就是推测这些内隐目标可能导致的外显行为,并通过观察相应的外显行为来评价学习的结果。
也就是说体验性目标的编写是目标陈述讨论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体验性目标可以采用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理论来表述。它既反映学生学习的内部心理变化,也反映学习的外显行为变化结果。如由一般价值判断转化为接受、承认、参加、完成、决定、影响、区别、解释、评价等具体指标。利用这种方法,有助于对教学目标做出质的概括和量的规定。质的概括是指运用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如“懂得”、“理解”、“掌握”、“领会”等。由于这些动词具有含糊性,学生的内在能力或情感的变化无法被直接观察到,所以要做出量的规定,即在描述了内在能力和倾向的变化之后,再列举若干反映这些内在变化的具体行为样例。这样既可避免严格的行为目标只顾及具体行为变化而忽视内在心理过程变化的缺点,也可克服传统方法表述目标的含糊性。用这种方法陈述的学习目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一般学习目标,用一个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内
部变化,如记忆、知觉、理解、创造等;第二部分为具体学习目标,列出具体行为样例,即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能反映内在心理变化的外显行为。
要进行可操作化的陈述,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概括性词语来陈述课文总的或一般教学目标,既要明确具体,又不能像行为主义心理学所倡导的那样太具体,因为那样作容易肢解学习活动,只强调了相对简单的知识和技能成果,教学变成了训练。同时,又不能太宽泛概括。我们需要一个折中的框架,通过恰当的概括水平,把具体的事实和技能整合成复杂的反应模式,以便于我们展开教学活动和关注更为复杂的学习成果。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控制课堂教学,但若将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人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可预先决定和操纵的机械过程,则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荣维东.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陈述[J].语文建设,2007年第2期.[2] 丁相平.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路与技术[J].教学与管理,2005年5月
[3]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钱国祥.论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J].历史教学,2005年第7期.[5] 谭小林.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的确定与陈述[J].当代教育科学,200年第10期.[6] 杨开城.对教学设计理论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第四篇: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一)教学内容优化
教学文本作为教师教学活动开展的物质载体自然是开放的而非闭锁的,从而在课程知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保持着必要的张力,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提供着可能性条件。新课程赋予了教师使用教材、超越教材进行教学的责任。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只是“用教材教,而无需教教材”,教师可以在教学文本的自由空间中进行理智的思考解读。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即对教学内容再思考。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认识,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过程优化
传统的教学行为方式主要围绕预设的教学过程来进行,即按照课堂教学的一般程序、依据教材的逻辑、分解、设计了明确的答案。这样的教学过程一直以来让广大师生共同感觉到课堂的枯燥和乏味。而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行为方式主要强调预设的教学活动转化为富有活力的“动态生成”活动,让课堂打开无限的多种可能空间。课堂的优化形式也呈现多样性特点。预设是必要的,为了达到课堂目的一定会有提前设计因素,但并不需要对教学过程完全预设,因为真实的教学情境总是丰富多样的,它蕴含了无限的可能性与创造性。任凭事先如何周密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不能预设的教学问题,教师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对抗。在课堂上,师生协同活动教师除了按预定的计划实施教学外还必须关注课堂活动的状态,及时调整自己教的活动。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学过程如何达到的预设与生成的相得益彰,能够充分折射出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充满灵性的教学风格,凭借已有的教学知识、经验和能力自如地驾驭嬗变的课堂,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优化
当教学被归结为一种技术活动时,教师的个性化的风格,都被统一教案,统一进度等要求中,统一到他人的教学方法以及由那种方法所规定的标准之中,面对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教师难免要忍受削足适履的痛苦。
实际上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创新和调适的可能空间是比较大的。通常人们所说的“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并不是放弃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追求,而是教师在面对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如何做到内容、过程、方法的协调一致。教学过程的优化,就体现为知识的传授与认识指导上的方略。面对不同的课堂情景,可以选用不同的方法和原则,如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从做中学等方法与原则。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个性特色的彰显,在课堂教学中达到最大可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为了教师的追求。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与教学情境的特性来寻求适合自身的教学方法。事实上,方法的灵活选择、创造性运用甚至是新型教学方法的再创造都能够充分展示一位教师的教学功底和能力。在教学活动现场,教学实践者总会突破教学理论设置的框架,并按照自己的要求,确立起新的应对情景性需要的灵活多变的方法策略。
(四)灵活的教学智慧
面对复杂、动态的教学情境,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内容、方法、过程与目的的协调统一,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智慧给教师带来的是对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地解读,是对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恰当而合理地选择,是对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有效和谐地整合,实现教师对预期教学效能的准确判断。这些往往与教师面临的具体的、复杂的、微妙的教学情境相结合,因此可以说每一次的课堂教学都是对教师教学专业能力的历练与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就是在无数次的历练与考验中不断获得丰富,由此教师才能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面对复杂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具体境遇,其教师专业能力在智慧性教学中得到提升。
教师的教学智慧需要教师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和灵巧的心灵,敏感地及时抓住每一个动态的教学资源,进行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创造性地教学。
(五)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
在授受式教学中,由于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在课堂教学时间里没有或很少有交流的机会。即使有交流的机会,这种交流也是认知上的,而不允许个体经验和个体经验知识的进入。所以师生之间的交往大多限于课下、课外的交往。而这种交往也是非常有限的。在交往教学中,交往意味着互动,意味着参与,意味着建构,意味着共同成长。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两者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六)积极活化学生的思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是一种互动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创造性的理解作品,让语文课堂充满民主和谐气氛。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真正让学生主动的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主动构建知识。还要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开发学生的智慧。要把握的原则有:
1、渐进性原则 思维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而认识的发展是由低到高逐渐过度,由简单向复杂发展。因此进行思维教学要循序渐进,按认知发展的规律逐步提高、丰富学生的思维。
2、持续性原则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持续的,伴随学习而发生的思维也应是持续的,这样学生的潜在的职能才能越多。
3、开放性原则 当思维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引起思维活跃的因素或情景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不一定就是教材内容,一件小事、一句话甚至日常生活中或社会中习以为常的小时间也可能成为启动思维的发条。
4、人文性原则 课堂教学应该教会学生欣赏、体验、共享书中和生活中的人、事、物的美善,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思维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又可以使学生具有人格力量,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5、多元性原则 由于思维能力的差异性客观存在,也由于学生个人的经历背景不同,思维习惯、思维方式、思维过程及思维模式也是不同的,课堂中的思维教学呈现多元特征。教师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支持、鼓励学生思维的这种多元化,使思维教学变得多样化。
(七)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具有形象直观,突破时空的限制,增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等诸多优点,但也不能无止境的运用,让多媒体教学代替一切教学手段。一堂课在什么时候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较好呢,是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结合学习内容来确定多媒体手段的最佳点。
第五篇: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开放性原则。
3.多样性原则。
4.渐进性原则。
5.生成性原则。
6.激励性原则。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如何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
3、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结构性突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崭新的课程理念、课程内涵,成为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4、5、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诸多问题日渐显现,其中评价问题逐渐成为课程实验深
入的瓶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怎样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如何对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以及如何对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进行评价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实验的纵深推进进程,同时也影响着广大学生与教师素质的和谐发展。那么,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应该理解和把握哪些评价的基本理念呢?
6、要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7、要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但应加强形成性评
价;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还应让学生家长参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