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素娥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写作习惯
浅议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写作习惯
响水县南河中心小学 陈素娥 邮编:224633 【摘要】习惯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让学生自己会写。关于作文教学,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就是说,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等弊端成了不治之症,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诸多因素。
【关键词】 作文教学;阅读; 培养习惯
【正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是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改变这种现象、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生活与感受呢?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从各方面入手,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此,我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并总结如下:
一、激发阅读兴趣,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杜甫总结出的写好文章的千古诀窍。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广泛阅读可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发展思维,积累知识,提高文学素养。为写作和发展打下基础。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 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二、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这既是作文教学的直观教具,又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一写家中养的鸡,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鸡吃食、鸡打架、鸡下蛋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事实、叙真情就是作文。
三、激活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现在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小学生在做作文时应该多发挥想象力,来描绘未来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任思维驰骋,想象力应该贯穿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如何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呢?
1、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这类作文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再现。如要求学生对“未来——”进行想象,写一篇习作。这一类写未来生活的想象作文对学生而言更有难度。未来是什么样的,学生除了接触到一些科幻片、科幻小说以外,其他的就十分抽象,不知写什么好。其实这些想象都与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可引导学生勤观察,例如现在的房屋,一旦完工,它便固定下来,设想一下,未来的建筑由一个个组装件构成,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组合,这样既适合不同人的需求,又便于搬迁、移动。当看到学校操场只有一处,它的空间过于狭小,能不能想象未来会同时拥有地下或空中操场,用升降机来回启用……这些现实中人们追求的更加便捷、完美的东西,都可以大胆想象它的样子、形状、功能,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空间该有多大呀!
2、利用多媒体,启发想象,开拓思维
电教媒体有极丰富的表现力,通过各种事物形象,情景过程的再现,有效 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小学生作文的心理需要,是由模仿到创新,就像小孩子学会走路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克鲁普斯卡娅曾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小学生作文仿作成绩,明显优于没有例文模仿的作文成绩。一方面,例文能把文章做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例文又能帮助学生习作时扩充知识,开拓思路,丰富想象。中高年级小学生,还不善于很好的学习例文,所以,我们认为使用例文要指导,要引导学生结合录像分析例文,图文对照,从而让学生明确画面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找出例文值得借鉴的地方。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加上观察得不精确,所以,对事物描述不清,电教媒体则能再现生活情景,比较持久地吸引住学生,只要教师认真指导,学生的思维状态就会活跃。
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
不少课文有供读者想象的语言空间,阅读中引导学生拓展语言情境,想象语言情节。如《麻雀》一文,学生充分朗读后,心灵受到了极强的震撼,于是我适时的让学生揣摩文中“我”、“老麻雀”、“猎狗”的当时心理,选择其一写下来。一学生“我想:一只弱小的麻雀明知斗不过庞大的猎狗,可为了自己的幼儿,不惜生命飞了下来,母爱是多么伟大啊!我怎么能让自己做个冷血动物,袖手旁观呢?赶快叫回我的猎狗吧。”;一学生“老麻雀想:明知是死,我也要和这只狗拼上一拼!我是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而死没什么遗憾的,那是作母亲无上的光荣啊!但愿我的孩子能犬口逃生啊!”合理性的推测,提升了对文章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语言……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要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趣字当头,重视写作灵性的启发和培植,在实践中求发 展求提高。罗伯特艾文斯认为,只要学生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如实地写什么。熟练地掌握写作技巧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参考文献:
1、丁伯荣《走进新课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
2、《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编著 宋运来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3、《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美)杨雷迪斯〃D〃高尔著,许庆豫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二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习惯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小学三年级正是学习作文的起步阶段,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习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写作时下笔如有神呢?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兴趣,激发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谈文色变”之现象,他们怕作文,厌恶作文,一听到老师布置写作文就头疼,不知要写什么,怎么写?即使学生把作文交上来,也是应付了事,要么东拼西凑,要么记流水帐,要么抄作文选,内容空洞,不真实,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对作文缺乏兴趣。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象,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记得在一次作文课上,我指导学生写一篇《我喜欢的一项运动》。有一个女同学胆量小,从来未举手,作文水平一般。这次她是鼓足勇气举手回答:“我喜欢踢毽子,第一次看见别人踢毽子很有趣„„”我一边点头一边微笑着说:“你真棒!踢毽子是需要技巧的,你是怎么学会的呢?”她不再那么拘束了,回答说:“我平时就比较喜欢跳绳等运动,手脚比较麻利,然后„„”她显然还沉浸在踢毽子的乐趣当中,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她说:“你是好样的!老师要向你学习。现在请你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好吗?”后来作文交上来,她写的比上次说的还要具体、完整、生动。我评了个“优”给她并点评道:写得很成功,老师真高兴,下次我想见到你更精彩的作文。学习和踢毽子一个道理,只要敢挑战自己,就会获得成功。之后,这个孩子逐渐自信、大胆起来,和老师说话的目光不再躲闪,课堂上有她活跃的身影,作文水平也大大提高。鼓励得当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更是事半功倍。
二、学会观察,掌握要领。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是智慧的重要能源。”其实,观察也是作文“重要的能源。”观察可以解决写作的素材问题,观察可以获得灵感,触发写作的内在动机。因此,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学会观察,掌握要领。
首先,立足生活现实。古人有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来源,要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就必须观察和感知生活,获得写作素材,才能让学生妙笔生辉。记得有一次,我布置一篇《难忘的一件事》,以往学生完全脱离实际生活,把农村孩子的生活写成城里孩子的生活,没有真情实感,无法体现农村孩子的天真和纯朴。这次我注重引导学生从广阔的农村生活入手,农村孩子常常去钓鱼、捉鸟、掏鸟蛋、捉知了等等这些农村孩子喜闻乐见的事,引导他们积极地体验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素材。
其次,学会多角度观察。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多角度观察就是指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方面进行观察。
1、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三年级作为作文的初级阶段,应该指导学生从看到和听到的入手。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我们的校园》一文时,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很自然学生都说看到白玉兰、塔松、米兰、石榴„„我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并闻闻其味道,他们的话题多了起来。紧接着引导他们把听到的也写下来,鼓励并启发他们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
事物写得更生动、更具体。这样文章不但有声有色,而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文章也就“动”起来了。
2、情景交融,感官结合。随着学生作文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循序渐进,在“感”字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从各种感官进行体验。如引导学生写《我爱大海》一文时,由于我们都在海边长大,对大海十分熟悉,可学生有话却难以言表。我先从视觉和听觉引导学生,我问:“你们来到海边,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一同学站起来说:“我一到海边就看到蔚蓝的大海,大海波澜壮阔,十分壮观。”一同学又站起来说:“我看到了金黄的沙滩,许多游人在沙滩玩耍、嬉戏。还听到波涛轰鸣„„”接着从触觉引导,“当你们踩在沙滩上时是什么感觉?”同学们纷纷喊着说:“软绵绵的,像踩在海绵上,十分舒服。”“海风吹在脸上会有什么感觉呢?”我紧接着问。有同学说海风凉凉的,吹在脸上特别舒服。我穷追不舍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味觉:“有谁知道海水的味道?”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咸咸的。”引导学生情景交融,感官结合,不但让他们体验真情实感,而且让他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3、发挥想象,升华主题。想象能让静止的事物或画面“活”起来。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思维活跃,语言丰富,学习生动活泼。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我爱大海》一文中,我还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把文章写“活”。“面对波涛滚滚的大海,你们会想到什么呢?”有同学说这声音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有同学说海浪撞在岩石上,溅起一朵朵洁白的浪花,如白梅,似珍珠。这么美好的想象,不仅增加文章的生动性,还加深意境,升华主题。
三、注重积累,勤于动笔。
写作习惯主要包括勤于观察、积累和练习。培养了学生写作兴趣和观察能力,就应该着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多动笔练习写作的能力。
1、注重积累。积累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法宝。如何做好学习积累尤为重要。首先,做好课内知识积累。课文中有许多优美词句或片段,鼓励学生做好摘抄并背诵,储存进自己的记忆系统。抄录美词佳句,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为写作做好准备。其次,从课外阅读进行知识积累,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扩大视野,丰富见闻,做好读书笔记,为写作积累素材,学生不仅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还可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从中收益无穷。
2、勤于动笔。有句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这话强调了动笔的重要性,写作更是如此。当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好词佳句,教师应进一步训练学生练笔的习惯,把所积累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把“消极词汇”转化为“积极词汇”,尝试运用。教师可以由浅入深,从字词句训练过渡到段的训练再到篇的训练,采用能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训练方式。比如,让学生为黑板报写报稿;为校园广播写广播稿;在班级建立一个信箱,鼓励学生给老师写信;还可以要求学生写生活或观察日记,每周评出“特别观察员”;也可以说写结合,以说促写。让学生在交流中运用,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作文水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不厌其烦地引导,鼓励学生持之以恒。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三篇:小学生阅读和写作习惯培养微探(推荐)
小学生阅读和写作习惯培养微探
点击:158 日期:2010-3-29 15:55:18
◎ 山东省博兴县第一小学 贾咏梅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呢?
一、要靠教师的正确引导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包括哪些内容,使他们心中有数。一般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有:①爱读书、多读书;②一边读一边想;③认真做读书笔记;④经常使用工具书。良好的写作习惯主要有:①勤于积累写作素材;②勤于思考,勤于动笔;③重视修改;④认真书写。其次应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的重要意义。通过古今中外和现实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向学生说明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作用,增强形成习惯的意识性,提高其积极性和自觉性。第三,要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好的事,不是教师一号召,学生一注意就能办到的事。必须树立长期坚持的观念,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制度。比如自我约束机制,同学之间相互监督机制,教师、家长的监督机制,定期不定期组织评比,给予恰当的表扬和批评,形成竞争局面。第四,教给方法。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和写作方法对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要使学生养成认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首先要使学生知道读书笔记有几种,每种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作用;其次要教给学生各种写法。
二、要靠反复的严格训练
叶圣陶先生讲:“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这就是说,反复的严格的训练是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的最根本的保证。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靠阅读实践中的反复严格训练形成的。为了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好习惯,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爱读书的典型事例启发学生爱读书;或由教师介绍名家名篇,使学生领略文章语言的无穷奥妙;或让爱读书的学生现身说法,以此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把读书看作是人生的一大乐趣。经常组织开展多读书、争先进活动,激励学生爱读书、多读书,形成良好的风气,久而久之,爱读书、多读书的良好习惯就会养成。为了使学生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多提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同时要教给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动脑子读书。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一边读一边想的机会,多进行独立阅读。凡是学生能通过一边读一边想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要经常鼓励那些勤动脑、多思考,带着问题去读书的学生,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进而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常言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培养学生认真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对学生来说是受益无穷的。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学到了做读书笔记的方法,那么在阅读实践中要注意运
用,随时把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如好词好句,精彩片断等,产生的想法、体会,悟出的道理等记录下来,以便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运用。为了激励学生认真做读书笔记,教师要经常组织展览、评比、介绍经验等活动,鼓励学生长期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样更有利于形成习惯。经常使用工具书也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了使学生养成这种习惯,也要坚持反复训练。工具书要装书包、进课堂,预习要求必须使用工具书。凡是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或理解不准的词语都要通过查字典来解决。课堂上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练习使用工具书查字词,课下作业中也要设计这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经常使用工具书,逐渐就会成为自觉行动。
三、良好的写作习惯的养成更在于多练
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是搞好作文教学的第一关,所以使学生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不但要学会文章中的写作知识,如开头、结果、照应、过渡等,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把握好阅读和写作的结合点,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练习写作。如学习了《落花生》一课,可让学生练习记叙自己一家人针对某一个问题的谈话,并学会抓住主要谈话内容写的方法。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可让学生进行描写内心活动的练习。学习《草原》一课,可让学生进行环境描写的练习。更多的是要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大量积累写作素材。其次要养成学生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说过:“身边应当时时刻刻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录下来。”生活是取之不劲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的源泉,要教给学生观察、了解现实生活的方法,使学生留心自己的生活,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把看到的、听到的随时记下来,形式要灵活多样,这对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勤于思考、勤于动笔是良好写作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勤于思考,才能把看到的、听到的、感性的东西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变成理性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勤于动笔才能熟练,熟才能生巧。想写好文章,非多练不可,不放弃任何写作机会,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写作机会,鼓励学生多动笔。
重视修改也是良好的写作习惯之一。鲁迅先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好文章都是作者反复修改过的,小学生学写作更要重视修改,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反复看,反复读,仔细推敲,直到最满意为止。认真书写是良好的写作习惯中必不可少的。为了培养这方面的习惯,教师要从严要求,错别字要改,潦草的字要重写,书写整洁的要大力表扬,书写差的要严肃批评,使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认真书写的重要性,形成认真书写光荣,不认真书写可耻的风气。
第四篇:浅谈小学生作文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作文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际操作中,我是“三管齐下”:
(一)开阔观察视野:小学生的观察范围是比较小的。他们的视野往往只局限于学校和家庭之间,对社会、自然的景物观察相对少一点。为了扩大学生的观察视野,我有意安排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好人好事(清洁工、送奶工等不辞辛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让人高兴的事(小区通了公交,人们出行更方便等)、让人们悲伤的事(如非典时期许多白衣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让人激动的事(如让他们关注奥运吉祥物福娃)。让学生知道,除了学校和家庭,社会上还有许多事情值得我们去观察。
另外,我还经常利用不同的自然环境,让学生去观察大自然各种景物的变化。引导学生睁大双眼观察我们的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春姑娘飞来了,她带来了春雨妹妹和春风弟弟,他们开始工作了。
春风姑娘把鹅黄的嫩叶贴在了光秃秃的柳树枝上,柳姑娘随风招展,她还从天宫里带来了五颜六色的天使:花儿——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挑花、杏花„„这些使者为大地增添了无限生机。
“哗哗哗,”谁在哭?原来呀!春雨弟弟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他这一哭可好,小草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探出了绿色的小脑袋,好奇地瞧着这个美丽的新世界。
“哈哈哈”,谁在笑?原来呀!春风妹妹正在为大山爷爷挠痒痒呢!
简评: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孩子眼中的春天,充满了童趣。)
(二)培养观察习惯:观察习惯的培养,主要是观察顺序的培养和观察细致的培养。例如观察大自然的景物,要按照从近到远(或相反)的顺序观察;观察一件事情,要按照事情的发展(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观察。观察一件事物,要按从整体到部分(或者相反)的逻辑顺序。例如观察校园的景物,我让学生自己观察,然后再让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景物以及景物的特点,再让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景物最远的是什么,最近的是什么,然后再按照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的顺序描述。使学生的观察在有序的基础上进行,然后让其他学生针对所观察到的事物特点进行补充,提醒学生观察要细致。
(三)提高观察能力:让学生懂得,观察能力的提高,不仅要注重一时的观察,而且要注重持久地观察,不仅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而且要自觉地观察。只有这样,观察能力才能逐渐提高。
二、学会迅速记录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的记忆却是有限的,每天会发生很多事情,如不迅速记录,就会转瞬即逝,观察到的东西,必须要记下来,才能成为写作的材料。让学生思考、回忆、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整理、修改。
三、坚持常记日记
材料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二年级起,我就引导学生记日记,每天哪怕一句话、一段话都行。三年级要求写出完整的片段;四年级则要求记录整个事情的经过。这样,长期坚持,材料必然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让孩子坚持写日记教师要动一番脑筋的。对于孩子的进步少不了表扬,一朵小红花,一颗五角星,一个小本子„„微不足道,却会让孩子乐好几天。而教师的认真批改也回让孩子感到教师与他心灵之间的交流,“你能主动承认错误与同桌和好,你真懂事!”“你今天认真听讲了,你的收获真大。”“别人烧草坪的确不对,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好孩子!”„„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评语,激发了孩子的写作之心,不再把写日记当作任务来 敷衍了。
2008年3月6日星期四晴转阴
今天,我们班文文要求跟方方调位。当老师问谁愿意和方方坐的时候,偌大的班级里只有玉玉一个人举手。当时,老师一喜就问为什么?可玉玉的回答出乎预料,原来,她是不愿意跟他的同桌坐。搞到底,又是一件同桌不合的事。
老师又问大家为什么不愿意和方方坐,教室里像炸开了锅,纷纷说起方方的缺点。忽然我想:是呀!方方是有许多缺点,但是谁又没有缺点呢?我们不该指责她,应该一起帮助她呀!于是,我主动要求跟方方坐。
虽然,有很多同学笑我,但是,我想过一阵子就没事了。
批语:好孩子,你真懂事!)
四、倡导写实文风
小学生的构思、想象能力毕竟有限,让他们写从未经历的事情,结果可想而知,小学作文大多以记事为主,所以要求“文必写实”,要写真实的事,真实的思考,真实的思想,只有真,才能让人读了感到实。而只有多观察,才能有真实的材料,文章才会真实。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有话可写了,当然不会绞尽脑汁去瞎编,以至于闹出漏洞百出的笑话。
(今天,我学了《古诗两首》,第二首程颢写的,可昨晚预习的时候,“颢”字我不知道怎么读,我看着这个字是一个“景”加一个“页”,我就推测读“jing”,可是今天老师问我们“颢”这个字怎么读的时候,我不敢说出我的推断。最后老师拿出《新华字典》,查出这个字读“颢hao”。
今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用有“大概”、“也许”的态度。)
(批语:你能请教“不说话的老师”,真棒!)
作文能力的培养来源于素材的日积月累以及对作文感情的培养,从小处入手,当写作成为学生喜爱的一件事,那么,写好作文也应该是水到渠成了。春节作文
写春节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回忆下过春节是我们参加过的活动,如贴倒福、分压岁钱、吃饺子、掸扬尘、贴年画、贴剪纸、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挂千千结、贴春联等,然后挑一个我们印象深刻的上网查些资料,可以到百度搜春节的八个习俗,春节的由来与传说等,也可以上作文网作文素材频道找到相关资料再进行介绍。
作文题目可以自拟,如欢度春节,春节游文庙,除夕之夜,美丽的春节,春节花会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每个部分举例: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例: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例:春联代表着欢乐祥和。在我们中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一幅幅春联不仅带来了吉祥和祝福,还带来了中国古老的浓浓的文化气息。瞧!“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春风送春处处***美,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幅幅春联让千家万户喜气盈门。春联的种类比较多。按照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因此,贴的位置也不同,如“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横批”贴在门楣的横木上。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例:记得去年元宵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工人体育馆看烟花。八点整,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真是绚丽多彩。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例:我看着那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的灵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变万化,让我神往,让我遐想……
《春节的街头》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早晨我还没醒,就听到了鞭炮的声音。平静的社区,今日显得热闹非凡。这热闹的喧嚣,把我的睡意一股脑的全都打撒开来。于是,起床穿上了
新衣服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冲到门外,看着各家各户的炮竹,烟花。接着就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走街串巷——拜年!
“李伯伯,新年快乐”“王阿姨,工作顺了”“刘奶奶,身体健康”〃〃〃跟所有的长辈们拜过年之后,妈妈提议说:一会,去街上看看,感受下新年的气氛。
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热闹了。人们手里有提着大袋大袋的菜,身边的孩子手上握着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着。看!我左边的一位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转过头对一位满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着:“爸爸,快点!我要回去放炮玩呢!”。有拿着那边超市发的小气球的,红的,黄的,绿的,还有蓝的。也有三五成群,手挽着手说说笑笑的姑娘们,小伙子们,忙绿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最放松,最高兴的时候。你看,路灯上还挂着两个小红灯,喜气洋洋的。就像在说,“我们也要过新年,我们也要过新年”。
一进菜市场,那才更热闹呢!人流窜动,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全是人。还有那翠绿的黄瓜,可真新鲜哪,你看,那金黄色的小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多么的生机勃勃啊。那鲫鱼,鲢鱼,青鱼,草鱼等等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是印证了我们中国的老话:年年有鱼(余)!黄的韭菜,红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萝卜〃〃〃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呀。“哎哟!可真够挤的。”我嘀咕了一句。跟着妈妈买了几个我爱吃的菜,结完帐就走出了菜场。超市里的收银台前也早已排起了长龙。
傍晚时分,街上,又渐渐安静下来。店主们把店子关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许关门。大家都提着东西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晚上6点左右,社区渐渐安静,孩子们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吃完团圆饭7、8点的样子社区又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全都出来放花炮了。这个放个“降落伞,”那个又放个“天女撒花”〃〃〃〃各式各样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个都会聚集好几个孩子,他们在讨论谁的花炮最美丽,谁的花炮颜色最多,之后又是阵阵欢笑。大人们或几个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或几个坐在一起嗑瓜子,剥花生;或看着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尔还要帮他们一下。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自己独立操作完成。
夜,更深了。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家了,有些不肯回家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劝说下,不情愿的回了家,一天的热闹景象渐渐被夜幕包围。我不禁感叹又是一年到,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春节见闻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上了或火红或金黄的对联,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乐得合不拢嘴。兴奋的孩子们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品尝着一年一度的晚会大餐――春节晚会;有的急着给自己的长辈拜年,发短信,打电话,所有新年的祝福话语仿佛怎么也说不完;调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辈们 “讨要”压岁钱;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开了锅,五彩的烟花更是把这个特殊的夜晚点缀得绚丽多姿。
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迎着人们的喜悦祥和而来。我这个平时最赖床的懒汉,今天却起了个大早,因为我极想穿上我那美丽的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翻。我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我们小孩子走在拜年队伍的前面,见到长辈们拜个年,说几句吉利话,就可以收获一大把的压岁钱,然后拿到街上去买自己喜爱的东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长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对我们的放纵是那么的宽容,一切都有了!这就是过年的感觉。
“放鞭炮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小孩子们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响声震天,四处飞溅,仿佛要把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炮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过年!
奔波在走亲访友的路途上,我见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间大地,一条条新修的高速公路缩短了我们的行程,通往乡村的泥巴路也被“村村通”的水泥路所覆盖,城市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年一个变化……
春节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是新的!
第五篇: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
小学生读书习惯培养心得
刚入校的孩子,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具有超强的记忆力。他们犹如一张白纸,需教师小心翼翼地绘上五彩的图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的训练与培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朗读教学应从一年级抓起!我们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读书习惯呢?
一、唤起学生的读书需求
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最根本的应是让学生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使其产生强烈的读书愿望,变被动被迫的阅读,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让读书为自觉的行为。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读书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指的就是这个影响。“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通过读书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修养良好的人。
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读书能帮助人实现终身学习。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快捷,要想跟上社会发展,必须学会终身学习。而学校毕业后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为了学会终身学习,为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必须养成读书的习惯。
此外,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认识到,提高写作能力,读书是根本,是前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抱怨写作没有材料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书读的少。因为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抒发,是表达。不是自古便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的警句在告诫着我们吗?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就必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从而唤起学生的读书需求,把读书行为化作自我内驱力——主动读书,即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宇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要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仅让其产生阅读需求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只有调动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才能促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汲取知识、汲取智慧。
如何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呢?最主要的一点,当是让课外阅读成为“真正的阅读”。真实的阅读就是让学生自由地读,不要求学生写阅读笔记,也没有什么限制。让学生在时心无所牵,真正放松,使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包含的信息。“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真正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体验情感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得到真善美的陶冶、语感素养的提高以及各种知识的增广。
此外,定期开设“阅读交流课”,也是调动同学们读书兴趣的有效做法。阅读交流课上,教师要为学生营造积极宽松的阅读氛围,真诚的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同学们就自己在阅读中感兴趣的内容展开热烈讨论,自由品评书中的人物和情节,广泛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这样的阅读交流课注重了同学们的自主阅读、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当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及老师的肯定时,他们就尝到了阅读的甘甜,就会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外阅读中。
三、要积极营造读书氛围
我们常说,环境造人。意思是说,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可能造就什么样的人才,因此,学校要努力营造读书的大环境。孟母三迁,说明了环境的巨大影响力。一要以书柜代替酒柜,酝酿书香的环境及气氛。利用家中的书,设立“家庭图书馆”。二要为孩子买一张有台灯的新书桌给他,有了属于自己的书桌,孩子看书的时间会增加,读书习惯也会逐步养成三要尽可能为孩子准备独立的书房,提供一个通风、固定、光线充足、干扰较少的学习场所 1.可以在校园和教室的墙壁上,张挂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使学生一进校园就受到读书氛围的熏陶,产生读书的欲望。
2.教师要做读书的表率。学校是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教师理应成为读书的表率。教师应以勤奋的读书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更主要的是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读书,还要经常和学生交流读书的感受和体会,用教师的读书习惯去影响学生读书,激发学生读书,使学生渐渐产生读书的兴趣。
3.教师要结合教材实际,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给学生介绍一些名著名篇,用其中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诱发学生,使学生想阅读老师介绍的书,去寻找老师介绍的有趣故事。4.召开读书交流会,为学生创设展示读书的机会和平台。爱表现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每周能举办一次读书交流活动,让孩子们把自己读到的精彩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与大家交流、共享。使讲者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勤奋读书。听者也一定会受其感染,而渐渐喜欢阅读,和别人一决高下,从而达到促进读书的目的。我在实践中,就坚持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给每个同学展示读书的机会,学生们要想在交流会上展示自己,就必须得多读书。读书交流会不仅仅是交流和展示,更是促进和提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促进学生读书的方法和途径。
总之,对低年级学生,教师的范读和指导起着主要作用,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与培养,要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要从小抓起,从培养兴趣抓起。要多为学生创设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通过交流,逐步喜欢读书,持之以恒,渐渐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