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生命的律动》导学案
现代诗歌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
一、学习目标:
1、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
3、体会诗歌抒情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二、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2、通过现代诗歌的生命律动来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思维方式
三、学法指导、(一)品读现代诗歌的方法
诵读——直觉,混沌(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初解——表层意义、字面意义
深入——知人论世、技法应用与目的
咀嚼——深层寄寓(滋味、情感、哲理、美感)
(二)结合导读分析文字,从语言(技法)、滋味、情感、哲理、美感等角度中,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和交流。
要求:
⑴自主式的思考(即要求读出自己的感觉,品出自己的滋味,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⑵开放式的交流(即与同学、老师进行多向的交流探讨,)⑶有条理的表达
四、课前预习
(一)中国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外部特征:
1、分行。
2、音乐性。
内在特征:
1、精美的语言
2、隽永的滋味
3、纯粹的情感
4、深刻的哲理
5、异常的美感
(二)反复诵读本单元各首诗歌
这些诗歌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但至今都还有其独特的魅力,独特的价值。要求静心诵读,进入诗歌的世界,体会诗歌的意韵,读出滋味。要求先不看导读分析文字。
三部阅读法:
以《女神》中的《天狗》为例 第一步,是“直观感受”,先不要受到理论干扰,直接用自己的感觉体验去触摸作品,获得最初的整体印象。第一印象可能是狂躁、焦灼。
第二步,是“设身处地”,在获得“第一印象”之后,还不要急于作理论的归纳,要尽可能与你的想象和理解的“历史现场”融合起来。可以想象自己是处于“五四”时期的一个刚跳出封建牢笼的有着复杂心态的青年。
第三步,才是“名理分析”,比较理性的思考原先阅读中直接获得的“第一印象”到底跟《天狗》的形象、情绪、节奏等等因素有何关系,进而分析《天狗》所表达的那种火山爆发式的内发情感,是如何代表和满足了“五四”青年的普遍心态的。
(三)问题研讨
《天狗》
1、“天狗”有什么样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内涵是什么?
2、怎样理解诗中的“我”这个形象?
《井》
1、这首诗里的“井”有哪些形象特点和性格?
2、如何理解“井”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或它在世间的命运遭遇?
3、试剖析“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的内涵?
4、“井”有什么样的深层含义(象征意义)?
《春》
1、这首诗的两个诗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2、如何理解这首诗里的青春主题?
《无题》 诗中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川江号子》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川江号子”的?
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训练题
一、文学常识
1、郭沫若(1892-1978),原名,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是我国 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1921年6月,他出版第一部诗集 , 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2、杜运燮(1918—2002),“ ”代表人物。该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上海以《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核心主张是“ ”和“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
3、穆旦(1918—1977),本名,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 诗派”代表人物。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 ”
4、邹荻帆(1917—1995),代诗人很翻译家,是抗战开始后出现的“ 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
5、《川江号子》的作者是。他是一位从延安走出来的 杰出代表。
二、注音、填空
啮噬 脊髓 淘汲 屏弃 澄澈 虔诚 蛊惑 漩涡 廓清 摇曳 迷惘 眩晕
狂飙突进 呕心沥血 同仇敌忾 璀璨夺目 矫揉造作 削足适履 狂放不羁 气势磅礴 坚 不拔 枯拉朽 众志成 歌舞平杜运燮
三、鉴赏品味下面的诗句
1、“你们只能扰乱我的表面/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
2、“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3、“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4、“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缺无处归依”
第二篇:守护生命导学案
守护生命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意识,树立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追求真、善、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爱国情怀。
能力目标:
学会珍爱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会分辨优秀文化和腐朽文化。
知识目标:
了解爱护身体的一些基本常识,传承优秀文化,发扬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爱护身体。
难点:如何在艰苦的情况下养护精神。
情景导入
歌曲《天亮了》背后所讲述的是一对夫妇为守护自己孩子的生命的感人故事,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有人愿意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守护我们的生命,我们更应该守护自己的生命。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我们的生命以身体为基础,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2.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3.我们需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4.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 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5.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6.守护精神家国,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 爱护身体
探究一:教材P99运用你的经验
(1)上面同学的讨论涉及生命的哪些方面? 你认为它们都是生命的基础吗?
(2)结合你的经历,说说守护生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案提示:
(1)涉及生命的安全、生命的健康,理想信念等,我认为它们都是生命的基础,安全、健康属于身体方面,是物质基础,理想信念属于精神方面,是精神基础。
(2)要注意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掌握一些基本自救自护方法,不做出过激行为,丰富精神生活。
探究二:教材P100探究与分享
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你的看法和建议。
答案提示:我觉得第一位女生说法不对,第二位女生说法正确,因为关注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建议改掉一些环的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探究三:教材P101上面探究与分享
(1)你如何看待小伟的行为?
(2)有些事情是你喜欢的,但是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你会怎么做?
答案提示:(1)小伟夜晚不睡觉,看足球比赛,聊天导致第二天跑步时栽倒 在地,这是对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成长中的我们,不能不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
(2)我会不做,要把生命安全做在第一位。
探究四:教材P102探究与分享
(1)结合已有的学习和生命经验,收集相关资料,探讨应对以下灾害或灾难的自救自护方法。
火灾:________,交通事故:________,地震:______ __„„
(2)结合上面的方法,进行一次灾害或灾难发生时的自救自护模拟演练。
答案提示:(1)(2)略。
知识模块二 养护精神
探究五:教材P102图片展示
(1)图片分享:入团宣誓,远离黄赌毒,健康上网。
(2)你能再收集一些类似的图片吗?
(3)这些图片共同的主题什么?
答案提示:(1)(2)略;(3)这些图片共同反映了我们要养护我们的精神,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
探究六:教材P103探究与分享
(1)在 集中营里,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
(2)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答案提示:(1)因为在她看来,保护人类内心真纯、善良和美好的 世界,保存人的创造欲望和想象力是最自然和最重要的事情。她 想引导孩子们的心灵走出集中营,追寻外面美好的世界。
(2)因为在集中营恶劣的现实条件下,她坚持让这些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在一个正常的世界里,虽然身体被囚禁,但精神还是健康和自由的,因而人们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
第三篇:高二物理选修18.2导学案doc
18.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2)知道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 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及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主要论点。教学难点
对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装置、实验结果的理解。
教学过程
任务一预习导学
1、汤姆孙的枣糕式模型
J·J·汤姆孙于1904年提出来的模型,汤姆孙在发现电子后,便投入了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探索,他运用丰富的想象,提出了原子枣糕模型(图18-2-1),在这个模型里,汤姆孙把原子看作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地分布在整
个球内,电子像枣糕上的枣子一样嵌在球中,被正电
荷吸引着,原子内正、负电荷相等,因此原子的整体
呈中性,汤姆孙的模型是第一个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原
子结构模型,而不是哲学思辨的产物。
2、粒子散射实验
1909~1911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
验,获得了重要的发现。
(1)实验装置(如图18-
2-2所示)
(2)实验结果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
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
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极少数粒子被反向弹回。
3、原子的核式结构
卢瑟福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
构: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
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
外空间绕核旋转。
按照卢瑟福的核式结构学说,可以很容易地解释
α粒子的散射实验现象,如图18-2-3所示。
按照这个模型,由于原子核很小,大部分α粒子
穿过金箔时都离核很远,受到的斥力很小,它们的运
动几乎不受影响;只有极少数α
粒子从原子核附近飞
过,明显地受到原子核的库仑斥力而发生大角度的偏转。
任务二合作探究
【例1】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例2】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α粒子经过重金属箔后,发生了角度不太大的偏转
B.α粒子在接近原子核的过程中,动能减少,电势能减少 C、α粒子离开原子核的过程中,动能增大,电势能增大 D.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
【例3】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粒子轰击金箔,为了解释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如图18-2-4所示中,O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曲线表示经过金原子核附近的粒子的运动轨迹,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图是()
【例4】1911年前后,物理学家卢瑟福用一束运动的α粒子轰击一片极薄的金箔,取得了惊人的发现.
(1)简述此实验的主要现象;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到关于金箔中金原子的结构的有关结论;
(3)由此实验计算金原子核的大小,下列公式或数据为已知:点电荷的电势
kQ,k9.0109Nm2/C2,金原子序r
数为79,α粒子质量m6.641027kg,质子的质量
mp1.671027kg,α粒子的速度v1.60107m/s,电子电
量e1.61019C.
任务三达标提升
1、卢瑟福通过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模型。
2、原子是由带_______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3容符合上述情况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B.爱因斯坦提出了量子理论,提出了光子说
C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汤姆生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子散射实验给予了验证
4、关于αA.绝大多数α粒子经过金箔后,B.αC.αD.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大小
5、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α粒子符合下列的()
A.动能最小最小
C.α粒子与金原子核组成的系统能量最小 D.所受金原子核的斥力最大
6、卢瑟福由α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
BC.原子中的正电荷均匀分布
D.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原子核旋转
7、如图所示为α粒子散射实验中
αc的一些曲线,这些曲线中可能是粒子运动轨迹的是()
A.a B.b C.c D.d8、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并没有考虑电子对粒子偏转角度的影响,这是因为()
A.电子体积很小,以致α粒子碰不到它B.电子质量远比比α粒子小,所以它对α粒子运动到影响极其微小
C.α粒子使各个电子碰撞的效果相互抵消
D.电子在核外均匀分布,所以α粒子受电子作用的合外力为零
9、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说明原子核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说明原子中存在电子
10、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使少数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作用力是()
A.原子核对 粒子的万有引力B.原子核对 粒子的库仑力
C.原子核对 粒子的磁场力D.原子核对 粒子的核力
11、下列关于原子核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核内部还有复杂的结构 B. 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 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 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 D. 粒子散射实验中有的 粒子生了大角度偏转的原因是 粒子与原子核发生碰撞所致
12、氢原子核外电子的电荷量为e,它绕核运动的最小轨
道半径为r,求电子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动能和电子所以轨道处的场强大小。
13、在粒子散射实验中,测得粒子与金核19779Au对心正碰时所能达到的最近距离为2.010
1
4m,以此为依据估算金核的密度是多少?
18.2任务二:例
1、A例
2、D例
三、D
任务三:
3、CD4、AD5、AD6、AB7、BD8、B9、CD10、B11、B
ke2ke12、2
2rr
第四篇:我爱你中国 导学案
我爱你中国
学习目标:
1、我能说出北京的建都史
2、我知道北京不仅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历史名城,而且是我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3、我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资料链接: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历史悠久,文明源远流长。先后有燕、前燕、大燕、辽、金、元、明、清8个朝代建都在这里。
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也是一座文化古城。从西周到唐代,北京称为蓟。自西周燕国算起,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这一带肥沃之地,盛产一种奇异之草,人称蓟草,尤其是西北隅的山丘,蓟草十分繁茂,人称蓟丘,因此,人们习惯于称这里为蓟。从蓟丘到周末的燕都,从唐代的幽州城到辽代的燕京,从金中都到元大都到北平、北京,八朝古都,数百年的兴衰繁华,在这风水吉地轮番上演。明清时期北京城区图西汉时,北京地区称为燕国、燕都、涿郡、幽州、广阳国、广阳郡。东汉时,又称为上谷郡。隋时称为幽州、范阳,唐人称为渔阳。辽代时,正式改称为燕京。金代称北京为圣都、中都,元代称为中都、大都。明代时,称为北平、北京,清代改称为燕京。民国时,称为京都、北平,1949年以后,称为北京。
自主学习,我尝试
自主阅读课本p38页,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北京城的图文资料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你知道北京城起源于什么朝代?当时叫什么?有几代王朝曾经在这里建都?留下了哪些历史遗迹?请标注在课本P38坐标上。
2.北京不仅历史悠久,还是中国的几大中心呢!你知道北京还是中国的什么中心?请阅读p39页,观察图片,思考“北京是中国的()中心、()中心、()中心、。”
合作交流,我参与
1、请在小组内按题顺序交流每个人的想法。
2、如果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用红笔勾画出来,可在其他小组展示时学习。
3、小组达成共识,安排人员展示。
展示探究,我愿意
1、展示时,每组选择一个内容作为主要展示内容。
2、精彩之处要学会欣赏,错误之处能诚恳纠错。
3、及时补充点评,适时与老师同学互动,丰富展示内容。
达标测试,我能行
1.北京城起源于()朝,有()代王朝曾经在这里建都。
2.北京不仅历史悠久,还是中国的()中心,()中心,()中心。
3.我国的海上邻国有()个,请你至少说出三个。4.我国的陆地邻国有()个,请你至少说出五个。
第五篇:《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班级姓名主备人:李晓静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
老师寄语:
在探究中进步,在合作中收获,在展示中提高。
学习目标:
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2、把握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学习重点:
1、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2、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3、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学习难点:
激发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
【课前预习】
一、说明文
1.定义:是指客观地说明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2.说明文的种类:(1)事物说明文(2)事理说明文(3)科学小品文
3.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空间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总体到部分„„)
(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
逻辑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有助要到次要„„)(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4.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递进式。
5.说明方法: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分类别、摹状貌、列图表、作引用、作诠释等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严密。在准确的前提下,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炼,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平实、生动)
二、作者介绍:
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桥梁学专家。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工学院博士学位。1933年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五十年代有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1989年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疏通字词: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括号前的汉字注音
残sǔn()推chóng()xiáo()河匀称()弧()形拱()桥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巧妙高超,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在当地取得所需要的材料。
【课内探究】
一、检查预习
常见说明方法:
常见说明顺序: 说明文语言特点 说明文结构:
二、朗读全文,自主学习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怎样的特点呢?结合原文语句加以说明。
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文章的结构安排是。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作者在写出石拱桥的总体特征后,以最著名的赵州桥和卢沟桥进行具体说明,请同学们朗读有关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段。找出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特点的语句。
2、中国石拱桥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选了赵州桥和卢沟桥来进行具体说明?这两座桥都能体现中国石拱桥的共性,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来介绍呢?
3、写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并进行说明。
4、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
四、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若把下边句子中加线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
长的石桥。
2、文章哪些地方还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五、达标训练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巧妙绝伦交头接耳提心吊胆才疏学浅B.言简意该改邪归正姹紫嫣红流连忘返C.栩栩如生性命悠关偃旗息鼓惟妙惟肖D.美轮美奂潜然泪下就地取材锲而不舍
2、读小列文中所写的桥名及建成的时间,试问这是什么说明顺序?()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卢沟桥:建成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长虹大桥:建于1961年。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
桥从未出过事。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
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4、议读课文最后两段,可以发现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我国的桥梁事业业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对此,你想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课后提升】
1、参照本文的结构和说明顺序,以《笔》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说明文。
2、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相关篇目,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写出读书摘要: 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的特点: 说明顺序:
运用的说明方法:(例句+说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