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爱华智慧教育有感

时间:2019-05-13 04:0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黄爱华智慧教育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黄爱华智慧教育有感》。

第一篇:读黄爱华智慧教育有感

课堂上的追问智慧

读黄爱华智慧教育有感

周丹

盲点本是一个医学术语,指在我们的眼底上的一个黄斑,在这一点上是不成像的,所以这个黄斑就叫盲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受年龄、年级、经验的影响,像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的年级特征不同一样,他们的思维习惯不同,导致对知识的理解有些片面。这种片面性表现在:根本想不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会变通,稍有变化就不知所措;知其然但却不知其所以然;课堂上出现这种盲点,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到学校来,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是为了做人的那份智慧,数学来源于生活,但越高深的数学抽象性越高。在“烙饼问题”这堂综合实践课,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探讨4张烙饼需要多长时间时,两位同学对这个问题的精彩回答让人惊叹,一个同学是用的两个一组的方式,另一个同学用的是循环的方法。作为实际问题,前者显然更具有可操作性。当全班学生几乎都倒向前者时,老师追问“那某某某的方法有什么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第一,抽象性更高,直接把饼的正反两面画成随意的圆圈,显然这里他已经跳出了现实的束缚仅仅当做符号,思维已经上升到符号化的水平;第二,他的方法更具全面性,无论多少饼都适用,直接发现了次数和饼的个数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追问无疑地升华了学生的智慧。

即看到了成功中的精彩,也看到失败中的美丽。这是追问中的一大艺术。这是在学生想不到的情况下,那在容易理解错误时,该如何追问呢?

在烙饼问题中,整个探究活动,层层深入,每一层都有它的目的。探讨两张饼的做法,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烙饼的规则。探讨三张饼的做法,是为了让学生体验符号法的简介及其引入的必要性;探讨四张饼的做法,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悟实际烙饼的张数与所需时间的关系;探讨五、六张饼的做法,是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深入感悟烙饼分组的策略。最后教师让学生丢掉学具来画图,“在脑子里想一想,想不明白的也可以再纸上画一画”。老师的要求又进一步,学生的思维此时已提升到抽象逻辑的水平。老师的追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在层层推进中得到了实在地发展。

追问还有学会抓住时机,学生最头疼的是饼既要烙正面,也要烙反面。反映在操作上,就是学生需要不停地翻转烙饼,这无疑给学生的思维增添了难度。当烙饼少的时候还无所谓,可是当烙饼增加到三、四张时,思考就有难度了。老师抓住了学生回答的契机将烙饼“符号化”。这就大大降低了难度。最后,必须指出的是,追问不是漫无目的的询问,它应该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为导向;追问不是毫无感情的质问,它应以促进学生发展、呵护学生自尊为前提;追问不是喋喋不休的盘问,它应该集中反映教师的教学智慧,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智力思维活动;追问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教师的技巧运用如何,而在于引导学生逐步由“被追问”走向“主动追问”。

第二篇: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有感

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有感

在《黄爱华与智慧课堂》中,开篇谈到他的成长之路,黄爱华闲暇时光大部分是在读书中度过的,他说人与人的差别是在业余时间里的所为与所不为。他每年至少读五本中外教育名著,并养成了做阅读笔记的习惯。黄爱华所创设出的一节节精彩的课堂,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让他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也呈现出别样的风采,他认为思考不应该是负担,而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一种随时随地地自然发生的事。他说写作是一种促进思考的最佳方式。黄爱华用他的坚持与思考,成就了属于他的数学课。而他也在提醒我,“笔耕”是促进自己再思考的最佳方式,“笔耕”可以让我们反思所得所失、总结今天和昨天,思考未来的努力方向。

在这本书中,最给我启迪和影响深刻的是他的教学主张。针对教育,他主张教育应点燃学生的探索欲望,开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而不能只停留在完成传递文化知识与技能上;在教材应对上他主张要全面盘活教育资源,全方位优化教学资源,做教材的创造者,而不是消费者,要在开放的多样化的教育情境中促进学生的发展。他把数学课堂生活化、趣味化,让学生在他的课堂上自主的探索、勇敢的实践。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思维课堂”,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对于数学教学,他强调数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他主张课堂上既要有宽松的环境、和谐的氛围,更要有全情的投入、激烈的争锋,课堂不仅仅使学生停留在快乐学习的状态,而是要进入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黄老师还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众多细节的演绎并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维和接受的力量,关注细节是具有品位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

在《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这本书中,让我思悟更多的是他的课堂实录,不同的课型,节节侧重点不同,节节精彩,引导你如何上出活的数学课堂,仔细品位黄老师的每一节课,他的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操作方法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理论在实践中得以升华。黄爱华的的数学课有趣有创新有活力,扎实而有效,他的课堂教学博采众长,自成一格,耐人寻味,他是一位真正的名师,是我抬头仰止、永远学习的榜样。

只有快乐的老师才能教出快乐的学生,只有具有创造力的老师才能教出创意无限的学生„„郭庆谊 2012.2.27

第三篇: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有感

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有感

我于几年前听过黄老师的一节课,对这位特级教师尤为佩服。黄爱华老师的课上的生动、形象、扎实,是一位技不惊人誓不休的老师,看了黄爱华老师写的书以后才了解他是一个真正潜心于教育的数学教师,也许正是由于他对教育的一心一意,才能让他在课堂游刃有余,让每个孩子听完后都意犹未尽,让每个听过他课的老师都迷上他的课堂。寒假期间我又把这本书拿出来重温一遍,并记录下阅读的收获与体会。这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这本书记录了黄爱华的成长之路和他的教学主张。全书按“我的成长之路”、“我的教学主张”、“课堂实录与点评”、“专家评说”、“人物介绍”五大部分详细解读了黄老师的成长历程。我主要谈两个方面的收获:

一、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同样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我的成长之路”中有这么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在业余时间里的所为和所不为。黄老师的闲暇时光基本上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书成了黄老师的宝贝,每当他能借到比较好的书就如获至宝。他曾经在一个星期内看完《特级教师课堂实录》并写下近十万字的笔录。还有一次他发现同事那里有一本200多页的好书,便要借阅,谁知那位同事脱口说道:借你一晚吧。就在那晚黄老师看到凌晨四点多,作了详细的摘录,当第二天同事们看到他浮肿的眼睛之后都惊呆了。正是黄老师这种不知疲倦、如痴如醉地读书精神使他积累了深厚的文化知识,接受着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不断地超越自己,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觉得自己也能够在忙碌的工作同时阅读一些专业杂志及书籍,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深深感受到自己所做的还远远不够。我想这也正是与名师之间的距离吧。读一本书容易,像黄老师那样把读书看成一种乐趣,如饥似渴地读书并不容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和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我觉得我缺少的正是这种毅力。尤其身为教师,必须不停地学习,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一个有涵养有魅力的人格的支撑,更是一名教育者的课堂底蕴的支撑。今后我要向黄老师学习,做一个爱读书的人,活到老学到老。

二、学习黄老师智慧化的课堂,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充满情趣和智慧。第二篇“我的教学主张”是本书的重点,阐述了黄老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观点,印象最深的是黄老师那富有智慧的课堂。

“数学应该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黄老师这样认为,他也是这样做的。上同一个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黄老师在浙江绍兴借班上课时,他从绍兴黄酒的酒精度17.5%导入新课。而三个星期后去大连上课时,他想如果再问大连的小朋友知道绍兴黄酒吗?肯定不妥当,于是,他想到大连是个足球城市,恰逢上课前一天有一场奥运会外围赛。于是,他又从中国国奥队的控球时间占整场比赛时间的69.8%来导入新课„„„不难发现,黄老师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了数学课堂,让学生时时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他主张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学生去思考和实践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做“数学实验”,亲身体会如何解决问题。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老师就是一个“适宜的点拨者、亲切的慰藉者、无私的协助者和诚挚的合作者”。

在教学方法上,他关注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力求:引人入胜地创设问题情境、激情四射地开展探索研究、意犹未尽地实践延伸。

美妙的课堂还来自于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把情境教学、游戏教学、愉快教学融为一体,便能不断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境界。在“圆的认识”一课,他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小猴子坐在方形和椭圆形车轮的小车里颠簸起伏的画面,乐得学生哈哈大笑;在“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一课的结尾,他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动脑筋出教室”的游戏,要求学号数能被2、3„„整除的学生依次出教室,全场的学生都要说出谁是几的倍数。当最后剩下学号是质数的同学时,他便问:“老师出一个什么数时,我们都可以离开教室?”学生们大声回答:“1”„„在一次全国的公开课上,当课上到这里,全场800多名教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总之,在教学中他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发展而教;尊重学生,与学生“和”“平”相处。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的内容十分丰富,读完这本书,我获益匪浅,作为一名已经工作多年数学教师,接受到黄老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主张,是非常幸运的事情;而作为一名有思考的数学教师,在学习黄老师的教育思想后,必将会在将来的路上充分地学习和实践这些优秀的教学主张,不断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向名师靠近,做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

第四篇: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有感

让数学课堂充满情趣和智慧

----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有感

宝应县城中小学王新甫

每次出去听课或参加培训,不少专家教授经常提到黄爱华及《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这本书,令我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本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黄老师的“智慧课堂”。

这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记录了黄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经历、教学主张以及一些优秀的教学实录。全书分成五个章节,第一章为成长之路,叙述了黄爱华老师从幼年时期的“小老师”到如今成为一名特级教师的成长过程;第二章为我的教学主张,详细地记录了黄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主张;第三章则是课堂实录与点评,里面载录了黄老师的优秀经典课堂教学过程,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为我们解说了课堂教学的疑难点;第四章是专家评说,汇集了九位专家对黄爱华老师的评析;而最后一章是人物介绍。

由于时间关系,对于本书,我采取了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精读了“我的成长之路”及“我的教学主张”部分,而其余部分泛读。下面就黄老师的“我的教学主张”,谈谈自己的浅读感想收获。

一、“数学应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P24)。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由于现行的评价体制、行政体制、班级人数及学生权利等因素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的结构地位并不高,其扮演的课堂角色仍多为是遵从者的身份。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多数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举例子,学生照着做。如此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就如“参观博物馆”,沿着老师讲解的“由此前进”的路标一直走下去,参观者(学生)对于参观的熟悉的内容不看不行,因为讲解者(老师)正在滔滔不绝地讲解着,而参观者感兴趣的内容,想多看看也不行,因为讲解者带着队伍又到前面去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抑制的作用。

在书中,黄爱华老师提出“作为基础数学教育,应使人人为今后升学、就业和自学打下扎实的应用数学的基本功,而不是把每个学生培养成未来的数学家”(P25)。这与新课程理念中所提到的“大众化数学”要求是一致的,所谓大众化数学,即是“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P25)。小学数学教育“就是要以适应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大众化、生活化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要让小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通过现实活动学习数学;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科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P25)。所以,在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数学实践活动的学习能力,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有用”等等这些问题成了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点。

二、“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P46)。

在前面的教学主张中,提倡在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那么相同的,在数学课堂中,引入生活中的鲜活题材,让儿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从周围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这也是黄爱华老师数学课堂教学的一 1

个特色。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课中,黄老师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奶奶明年过第16个生日而孙子明年过第18个生日(出生那天不算),奶奶和孙子今年各多少岁?在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一般情况下,几年过一次生日?奶奶过的生日为什么比孙子过的少?这与什么有关?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它的精华之处,就在于教师出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认识数学,把生活中“过生日”的话题,逐步引向讨论“年、月、日”的数学知识,成为教学研究的对象。

这样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提出问题,并依据其情节和数据引导学生去思考数学问题,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亲切、自然的事情,并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

三、“引领学生进入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P79)。

在这一教学主张下,黄老师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课堂,成为引发儿童智力潜能的数学课堂,我认为这是黄爱华老师教学课堂设计的最显著的特色。

在书中,黄老师说道“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较此案的智力因素,通过多层次的设问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这样,既能有效地巩固和深化新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提高了思维水平”(P79)。

例如,在设计“圆的周长”时,在教具演示和学生动手实践活动中,教师精心设问,层层设疑,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学生学习的高潮。根据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荧屏图像演示开讲,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荧屏上,先显示一个圆,圆周上的一点闪烁后,沿圆绕一圈,然后,闪烁圆周,这时老师提问:

(1)什么是圆的周长?

(2)那么如何测量和计算圆的周长呢?

(3)如果要测量大的圆形水池,你能让水池李起来滚动么?

(4)那么,还有什么办法测量圆的周长呢?

(5)用滚动法、绳测法可以测量圆的周长,但有局限性,那么能不能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规律性呢?

„„

黄老师这样的一段教学设计,引导学生立即进入了数学思维的学习境地,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了一往情深的志趣。黄爱华老师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享受到思维的快乐。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的内容十分丰富,在这里,不能一一列举。读完这本书,我获益匪浅。作为一名已经工作多年数学教师,接受到黄老师先进的教学思想和主张,是非常幸运的事情;而作为一名有思考的数学教师,在学习黄老师优秀的教育思想后,必定会在将来的路上充分地学习和实践这些优秀的教学主张,并不断积累自己教学经验,做一名称职数学教师。

第五篇: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浅读有感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浅读有感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这本书,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本书一共分为五个篇章,这五个部分看似离散,但其内在却有着联系。我觉得可以将它们之间的关系概括如下:其中,第一篇主要是黄爱华老师自传,大致描述了黄老师的整个教学生涯,使人较为系统地了解和把握他的个人的成长之路上的辛酸苦辣和幸福美好!正如他说的,这是他的教学天堂!踏上天堂之路,谈何容易!第二篇是本书的精髓所在,也就是高潮部分,有画龙点睛的韵味!黄老师向我们提出了二十条教学主张,写法相当精彩,无论是文采,语言功底,还是案例的插入都配合地很好!但是,对于这二十条主张中,我个人觉得需要适当地整理一下,下面会有所涉及。第三篇呢,则是一个回峰,通过展示课堂实录,加以点评黄老师的真是课堂,让我们不仅看到了黄老师的独到思想,也看到了其他名人或者是优秀工作者的精特观点,给人以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存在,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是思想火花的冲击,是智慧产生的隧道,体现出了该书的价值所在!第四篇的‘路转’是各专家们将黄老师的教学主张和特色再次鲜明化和系统化,体现出黄老师教学思想的深度、广度和跨度。最后的第五篇的‘落定’有种让人尘埃落定、归于自然的感觉,因为,黄爱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师、学者和先锋!

纵观全书,我觉得关于一个人的成功、成才之道不外乎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外因,即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二是内因,即自身的追求、努力和发展。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但也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列,关键更在于自身的不懈奋斗!

(一)外因

我认为黄老师能够有如此大的成就的外因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1、和谐、幸福、美满的家庭

2、有远见、创见的恩师邱学华和卢专文这两位教育专家是影响了黄爱华老师一生的人,也正是这两位恩师,让黄老师在“课堂教学”与“提笔写作”深有造诣。一个人的一生当中,有很多人,一些是过客,而一些则是某种意义上的“贵人”。在谈及恩师时,黄老师感慨道:我永远感谢这两位恩师,他们的教学艺术让我赞叹,他们对教育的执著一直震撼着我的心灵。黄爱华老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幸遇到了这两位教育界的泰山北斗。同时,他也是智慧的。“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这是黄老师的经典突出之一,他接受了两位前辈的指点和提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最终形成自己独具魅力的教学风格,这就是个人修行。

3、社会高速发展的信息,即社会信息化和不断变化的教育格局。

(二)内因

即黄老师自身的教师专业成长,主要是所涉及黄老师的教学主张。

1、整理

读完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看了很多东西,但是很散,零碎。后来,再次斟酌之后,对于黄老师的二十条教学主张,我想按自己的想法整理看看,变成十三条。本人的大致思路是:先是整体地说出该思想主张的灵魂、主线部分,开门见山——教师最基本的理念;再从教师的专业构建来讲,因为有师才能教,只有好的老师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先提出教师素质的构建,是让我们有一个前提的准备要求——教师素质构建;再者是将这些思想细化到学生课堂、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具体来呈现,最后是整堂课的生成。所以是先整体把握,再主要细化到各个方面,达到整体框架上‘总分’层次分明的效果,‘分’里面也有‘分总’的结构。另外,其中有一些内容是互通和相容的,我认为可以放在一起来说明,意义可能会更加深刻。但是,仅仅是内容的整合和名称的修改,并不改动原文意思。其具体如下:

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现代教师素质的构建,让风格产生魅力,魅力启迪智慧

三、建立良好的现代师生关系

四、激发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情感,带给学生学习成功的欢乐

五、数学现实生活化,引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入数学课堂,‘乐教’儿童

六、给学生充分的探究、讨论和表达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七、让学生做做“数学实验”,亲身体会如何解决问题

八、精心设计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

九、引起学生探究欲望的课堂“好问题”

十、创造性的艺术化的数学教学,应引领学生进入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具体内容中再渗透开放式教学)

十一、关注细节是具有品位的教学新境界的体现

十二、教学机智与教学幽默,数学教师的语言魅力

十三、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2、收获

该书中,黄爱华老师介绍了的许多教学主张,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智慧化。其实,我们顾名思义就可以知道:“智慧课堂”肯定跟“智慧”二字离不开。就我个人观点而言,黄老师的智慧化课堂主要是体现在情感化、生活情景化、艺术化这三大方面。

(1)情感化课堂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人非草本,孰能无情?每个人在交往中都会产生情感,尤其是学生,不同的情感会对交往产生不同的影响。都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那么有的时候,兴趣往往就是由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而产生的。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制约下完成的。传统的教育没有把学生真正摆在“人”的主体地位,造成了教师的苦教、困教、强行教与学生的苦学、困学、厌学甚至辍学的恶性循环。在新课标下,教师是需要真正地走进学生,融入到学生的情感中去的。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坚强的毅力,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娴熟的技巧去感染学生,沟通师生间的心理关系,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在学习上帮助,在生活上体贴,在思想上关怀,使他们感受到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对他们尊重、信任和关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把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达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黄老师也说,通过情感教学,可以让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对于这点我想补充一下:“亲其师,信其道,随其道,成吾行”。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有激情、有活力、有方法、有技巧地教与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知识的本质之美,让他们在不断领悟知识的过程当

中,掌握一定的适合自己的技能,最终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和策略。这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大师说的那样:学生来到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有能力。这是教师从教的最高目标,也是最高境界,更是我们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和永远不懈的追求!

当教师实施情感教学,并且学生真正乐于接受时,我们就逐渐达到教育目的了,以后的教学工作也就可以较为轻松且顺利地开展了。正所谓“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2)生活情景化课堂

新课标的要求下,当今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焕发生命魅力的课堂。而既然需要生命化,这就必定要涉及到生活化。

“数学应该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黄老师这样认为。这一点,我很佩服黄老师,因为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在不同地方上,他总可以很自然地利用当地的资源,真的是信手拈来的。比如:上同一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黄老师在浙江绍兴借班上课时,他从绍兴黄酒的酒精度17.5%导入新课。而三个星期后去大连上课时,他想如果再问大连的小朋友知道绍兴黄酒吗?肯定不妥当,于是,他想到大连是个足球城市,恰逢上课前一天有一场奥运会外围赛。于是,他又从中国国奥队的控球时间占整场比赛时间的69.8%来导入新课„„不难发现,黄老师把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和常识作为新课的导入,让学生既熟悉,又感到新鲜,你说,这样的课堂不事半功倍都不行。美国的“木匠教学法”也是遵循这一教学理念。它的核心是注重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学生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现在也提倡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将生活引进知识,由知识体现生活,让学生看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看到数学的“到底有什么用”,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人文状态。我想,这应该也是最基本,也是最不容易的地方和关键点。

在问题情境的创设方面,我觉得黄老师做得也相当地好!他主要是提出“六大”策略:即创设现实的、有趣的、探究的、开放的、新奇的、喻理的问题情境。⑦在这些策略中,黄老师也分别用典型且恰当的教学案例加以证明,使他的观点恰到好处!比如:在认识四位数时,黄老师让学生去搜集表现出‘伟大祖国’的数据和例子。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交流、筛选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使他们在认识祖国大好河山的基础上,以最好的精神面貌来学习有意义的数学知识,这真的是很有智慧!又如在‘喻理’这一策略中,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一首歌来引出对‘倍数与约数’的认识时,所谈及的相关依存关系,也是对学生的素质的一种熏陶。所以,对于这一点——如何创设适宜、生动、形象的教学问题情境,是我们作为老师应该要树立的目标,即在进行理性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适当开展感性知识的渲染。这是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都说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就目前情况来看,育人似乎更重要,而这个育人应如何去实施,又是挑战我们教师的一大难点。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说,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火种就是一个个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和问题。如果能把握好这一个个至关重要的关口火把,使之永燃旺火,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一道道光线照亮我们学生的心灵,给他们予温暖,送他们以舒心,导他们走上光明之道路!

(3)艺术化课堂

该书中有说到,黄老师把他的智慧课堂看成是追求和体现教学艺术。什么是艺术?这很难界定。一般认为,艺术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生存状态,它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主要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我觉得,这是黄老师最智慧的地方,因为他已经将教学活动艺术化,已经上升到一个很高的层面了。某种意义上来说,黄老师就是一名画家、舞者、指挥家和导演。活生生的学生就是他所面对的现实世界,他以直觉的、经验的、实践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形象性的符号形式创造相应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他所培养出来的优秀的一位位画家、舞者、音乐家和演员都是他的心血与实践的结合体,一定程度上就是艺术品。在他的‘实现六变’、‘突出四化’、‘着力四活’、‘着眼五境’、‘力求四味’的五大体现教学艺术价值体系中⑧,我最喜欢的是‘力求四味’,即把课上得充满趣味、饱满情味、具有韵味,令人回味!真的很棒,让人一听就是觉得很舒服。不要小看这一点,事实上它已经囊括了教学的各个方面。趣味——包括教学情境设计,各个环节的环环相扣,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小品、诗歌、视频游戏等;情味——即学生的情感学习,激发他们的潜在情感,使他们的情感与现教知识产生共鸣;韵味——整堂课散发出来的气息,最主要的是生命化的数学课堂,让知识本身焕发活力,使活的味道和景象充斥着整间教师,并激荡在教师与学生的内心深处;回味——课堂的激情保持新鲜,久久难以退去,令人深省,令人着迷,发人深思。

因此,艺术化的课堂,既美好,令人神往,但也是需要巨大的艰辛的工作。所幸的是,黄老师已经给我们指引了方向,此时,我们就真的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承下启上,继前仆后!当然,最高的境界则是教师创造性地创作出自己独有的‘艺术品’,向他人展示成果,启示别人,提升自我。

至此,本人基本上算是把《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这本书读完了。当看完整一本书的时候,心中似乎多了一份惆怅和失落,因为,事实与我所期待的是有一定距离。我想,会有这样的想法应该是多方面因素的集合,即不同的人,不一样的思想、观念,产生不一样的‘思成品’。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受益匪浅的!

下载读黄爱华智慧教育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黄爱华智慧教育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阅读感悟 在第一次培训中,黄老师给我们提出了读这本书的要求:读完之后,思考三个问题: (1)成长经历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教学主张中,你最为认同的是哪个......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书感悟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数学应该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给我留下印象深刻。元旦假期,我认真品读......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浅读手札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浅读手札 他主张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学生去思考和实践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做“数学实验”,亲身体会......

    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后感(合集5篇)

    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后感 由于小学教育学作业要求小组制作中国优秀小学数学教师的PPT,而我们选了黄爱华老师作为我们的主人公,所以黄爱华这三个字就成了我脑海里的一缕思绪......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书笔记

    拿到了《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这本书,这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这本书记录了黄爱华的成长之路和他的教学主张,读后有几点感触,记录如下。一、个人成长他在书中说‚写东西......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合集]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爱华与......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它记录了黄爱华老师的成长之路和他的教学主张。他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应该为学生的终生学习......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读后感

    读了《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这本书我获益匪浅。这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这本书记录了黄爱华的成长之路和他的教学主张。全书按“我的成长之路”、“我的教学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