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音乐视唱教学的几点体会(共5篇)

时间:2019-05-13 04:1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高中音乐视唱教学的几点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高中音乐视唱教学的几点体会》。

第一篇:对高中音乐视唱教学的几点体会

对高中音乐视唱教学的几点体会

视唱是音乐专业学习中的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的音准感、节奏感、音乐记忆力及识谱能力的学科,也是各音乐院校、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因此,它在高中音乐专业的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好视唱是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本文就针对高中音乐视唱教学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视唱”就是看着谱子演唱,有首调和固定调两种唱名法。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应以首调唱名法入门,且以首调唱名法教学为主,为学生升入高等学府学习固定调唱名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通过目前笔者所带几届高中音乐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条件的限制,他们在小学,初中阶段通常没接受过识谱及开谱的训练,仅仅是会唱歌。在专业学习的道路上可以说是零起步。因此要建立正确的音高概念只能从调式感强,相对音高容易掌握的首调唱名法开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才能顺利进行固定调唱名法的学习。

每条视唱曲实际都包含音准和节奏两个方面的要素,如果一上来就让学生直接把手击拍和口唱结合一起练习,他们往往会顾此失彼、口忙手乱。要么就是死记硬背,头脑中形成不了正确的音高关系和节奏感。因此在初学阶段教师除了进行必要的教唱外更要单独训练音准和节奏。如学习一首新曲目首先指导学生在不加节奏的前提下逐个认准和唱准曲目中每个音的唱名,之后再手击拍,口念“哒”练习节奏。这样先分开来练习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使学生很快掌握了两方面的要素,最后再把这两方面的要素结合起来视唱就显得有条不紊,从容不迫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也很重要。我认为应把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由易到难依次递进的。而每个阶段又有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一阶段的视唱教学主要解决c调内自然音程的音高、常用的节拍及节奏。

首先要唱准c大调音阶,对音高形成一个基本的概念,然后结合乐理音程的知识准确构唱及背唱一至八度的旋律音程。这个过程可先从纯一度,纯八度开始,接着唱准四度以内的狭小音程。当学生基本掌握之后再进行宽音程的训练。宽音程的训练要采用“搭桥”的方法进行。如纯五度用三度音“搭桥”:1(3)5――15;六度用三度或四度音:1(3)

6、1(4)6――16;七度用两个三度音:1(3 5)7――17,还可用“下二上七”:1 7――17或“上二下七“:45――45。通过这样简单易行又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练习,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并做到熟练运用。

另外不能忽略的是c调自然音程中特殊的两个三全音---增四度和减五度。它们是学生较难唱准的两个音程。难点是它们具有不稳定性,容易跑调。那么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首先记住它们的特点,除了采用传统的搭桥方法,还采用对比、记忆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如用纯

四、纯五度的协和、稳定对比增四减五的不协和、不稳定;再如将解决不协和音程的乐理知识应用这一难题来进一步加强记忆:4 5 7/ 4 7 7 4/ 4 7――3 1/7 4――13// 7 2 4/ 7 4 4 7 /7 4――1 3/4 7――31//例中增四度解决到小六度,减五度解决到大三度,由不稳定到稳定,用这种方法练唱比较顺口,容易掌握。

这一阶段的教学还可以辅以一些常用节拍和基本节奏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常用节拍和基本节奏型的各种组合,特别是体会其在音乐作品中的实际运用,培养良好的内心节拍感与节奏感。训练方法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如口读、敲击(单手击拍,左右手分开敲击节拍与节奏)、格子节奏练习等,使训练既具科学性、系统性又生动有趣,富于效果。

第二阶段的视唱教学以唱准变化音,掌握较复杂的节奏为主。

在学生掌握了自然音程一至八度的视唱练习之后,就要进入变化音的学习。我首先从和声小调的视唱曲目入手,唱准“#5”这个变化音,再逐渐过渡到其他各调性的变化音。我们知道和声小调的调性色彩优美柔和,特别是“#5”这个变化音使音乐更富于韵味,有种独特的魅力。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多提示学生细细体会这种味道,可帮助学生很快找到调性的感觉,唱#5时也不那么费力和别扭了。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从乐理的角度分析,找到“#5”与调内其他各音的关系,按照不同的音程关系去练习。如#5――6是小二度的关系,我们不妨把它们当做同样是小二度的3――4或7――1来套唱;3――#5是大三度的关系,就用1――3或5――7套唱。这样化难为简的练习再加上日积月累,举一反三的练习,其他各调简单的变化音就不难掌握了。

这一阶段对曲目中复杂节奏的掌握我认为应采取分解,化简的方法:

⑴分解练习法

例:xx xxxx分解成xx xxxx,再将前一音的母音延续到第二拍第一音。分两步。一是节奏练习:xx xxxx(dada dadadada),二是唱名练习如56 6565(solla asollasol),最后去a母音后自然地唱原形节奏。

⑵化简练习法

例x xx xx-----x xx xx,这样基本拍由一拍化简为两拍练习,既简单又熟悉,唱熟后放慢速度变回一拍练习:x xx xx---x xx xx。

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上述这两种方法简单可行,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再复杂的节奏也不用教师多费心教授了。

第三阶段的教学适当加入二声部的视唱练习。

在前两阶段的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上不妨加入二声部的练习。二声部视唱练习不但能调整和平衡声部相互间的音响关系,理解和体会协和,有助于和声听觉的发展,也能促进单声部音调的准确性,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因此在这一阶段我认为适当选择优美动听,和声简洁的二声部视唱曲目供学生练习,能使学生在视唱学习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另外,在上述三个阶段的学习中教师始终不能忽略对学生乐感的培养。我们知道,视唱是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训练。除了要解决最基本的音准和节奏外,还要注意乐感的培养,也就是注重音乐的表现力。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学会思考乐曲的调式结构,调式特点,乐句和终止特点。要了解旋律与音乐表现的一般规律,分析旋律高低和明暗对比,注意乐曲中各种力度及表情记号,自如地运用声音,把每一首视唱曲都当做一首歌曲来分析表现,这样才能正确演绎作品风格,达到视唱的最高境界。

第二篇:职中幼师音乐视唱教学

职中幼师音乐视唱教学

一、职中幼师视唱教学的现状

视唱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培养学生看谱即能唱,也就是排除听唱法和教唱法的那种对音调的直接模拟,独立地把乐谱转化成有声的歌唱的能力。“视唱能力是学习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无论是学习声乐、器乐,还是单纯的欣赏音乐,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视唱基础,否则就不能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视唱教学贯穿职中音乐教育始终,包括近年来新开设的高中音乐欣赏课也离不开视唱,对欣赏曲目的主题、主旋律的视唱无疑会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完善欣赏的过程。”[1]正因为视唱如此之重要,近年来,教师们对它予以了极大的关注,也都在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应该说这些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些尝试和努力的成效并不显著,步伐还很缓慢,视唱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中小学校音乐教学以教唱一支歌为主,乐理知识、视唱练习、音乐欣赏等基本知识被丢弃,中学毕业95%的学生不识简谱,更不用说五线谱。多年来,音乐课被其它课占用现象极其普遍,现在虽逐渐得到转变,但在音乐课中做其它作业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据我对今年幼师班进行的测试了解,能独立视唱简单乐曲的仅有几个,大多数同学依赖老师教唱,现状很令人担忧。不过学生中的一些想法和现象倒引起了我的思考:比如学生中存在着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特别不喜欢学乐理视唱的情况;还存在课堂上教的,教材上要求会的曲目不会唱、唱不准,而他们爱唱的歌曲,特别是一些通俗歌曲大都学的快、唱的很准的现象。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视唱到底该怎么教,怎样才能教好,确实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二、职中幼师视唱教学的目的

现今视唱课存在的问题不完全是出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而是对视唱课的认识上,方法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对其本质、其目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则方法的实施就是盲目的。

“视唱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单纯让学生学会视唱的技能,而是要通过学习技能的过程和学会的技能去感知音乐、鉴赏音乐、理解音乐,去审美。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以健康其身心,完善其人格,提高其素质。这个目的和美育乃至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也就是‘音乐教学大纲’中提出的:‘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2] 明确了视唱教学的目的,我们就要注意克服教学中的只教音符不教音乐,注重技能而忽视情感的单纯技术技能教学的倾向。应引导学生在音乐美的感染下,逐步培养学习的兴趣,学会用心去聆听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进而摆脱视唱教学那种“‘上课认符号,下课全忘掉’、‘延时线、减时线,光能看见听不见,一年一年又一年,不会唱歌只会念’的状态;带着学生从‘考完数理化,又要去背多来咪’的应试教育阴影中走出来,真正感受到音乐的

美。”[3]

三、视唱教学的四个重要环节

那怎样才能使视唱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前提是要教学得法,即有赖于正确的科学的方法,具体来说,应抓住以下四个环节:

1、识谱

要做到视谱即唱,首先必须识谱。识谱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习音乐,它是学习音乐的必备工具。识谱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掌握乐理,能识别各种音乐符号、标记,并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只有这样,看到一份乐谱,才能根据记谱法准确辨认出乐谱中的调与拍子、音高与时值、节奏与强弱等,也才能把无声的谱转化为有声的唱。当然了,识谱也是要讲方法技巧的,首先应从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育的特征入手,“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是‘先理性后感性’,即‘先教识谱后听音乐或唱奏音乐’,不是‘先发展视觉后发展听觉’,而是‘听觉先于视觉’”[4]。如教歌之前先将要学的歌曲录音放给学生听,进行歌曲的“整体输入”,经过几遍这样的听,虽然歌曲还没学,学生们却能轻声跟唱了,达到了“似曾相识”而还不十分“熟悉掌握”的状态。心理学家称之为“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最佳状态”。乐谱只是音乐信息输入的载体,还不是音乐本身,机械地练习识谱、唱歌所学到的是死板的歌曲,很难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美,也不会激发人们内在的情感,应让学生通过听、唱、奏、拍、跳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在感受、理解音乐的过程中自然地去熟悉乐谱。在这样的状态下识谱既轻松又有效率。

2、音准

音准是一种基本的音乐素质,我们要想把一首歌曲唱好,把音高唱准是最根本,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没有这个东西作为保障,其他的什么都会逊色。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艺术就会有天赋和悟性。由于大家对音乐的敏感程度和感受能力不一样,所以会形成大家对音高感觉和节奏韵律认知把握的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辨别音高能力和节奏能力的不足会导致演唱时候无法分辨和感受出音高节奏。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试着一边开着原唱一边让学生看着谱来边听边模唱。这样即可以练到音准,也可以练到节拍,而且声音的位置跟着原唱也可以找到唱曲的感觉、声音的位置。鼓励学生多听多唱歌谱,逐渐积累就会形成一种音乐记忆,以后再看到谱子时,看谱速度就会提高,歌曲旋律也就学的越快,而且不容易走调。

3、节奏

节奏是长短相同或不同的若干音符按一定规律组织起来的总概念。人们常常把节奏比作是音乐的脉搏,也就是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德国音乐家奥尔夫曾提出“节奏第一”的口号。节奏在音乐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常用的单纯音符、附点音符、切分音符及休止音符的时值有准确的认识,并通过练拍或练唱,让学生体会各种时值及长短的搭配,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效果,从而增强节奏感。我们还要让学生养成数拍子,打拍子的习惯,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借助一下节拍器来帮助没有数拍子习惯的学生。当然了,节拍器的使用只是借助一下外力,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自己有拍子准确的概念和感觉才是关键。有的学生在练习时并不去感觉节拍的分组,节奏的特性等等,而是机械地数着拍子,我们要

把这种被动变为主动,从内心去感受节奏。通过不断的练习,长期的积累,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

4、强弱

强弱的训练应先从拍号入手,先让学生掌握几种常见的拍号(四二拍是强、弱,四三拍是强弱、弱,四四拍是强、弱、次强、弱,八六拍依次是强、弱、弱、次强、弱、弱等)不同的重音关系及其特点和强弱规律,再分析曲谱中有没有改变节拍原来强弱规律的切分节奏、三连音节奏等,从而通过对特殊部分和典型部分的单独反复练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整首乐曲的强弱感。

四、改进视唱教学

当我们掌握了视唱教学的四个重要环节后,就要以此为基础找出视唱课的弊端,探求改进的方法。

1、教师备课是关键

首先,教师要研究教材内容。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课文后的视唱曲一般都与课本的歌曲内容相一致。学生练好视唱,也就掌握了歌曲旋律的重点或难点;学习歌曲,也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巩固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以保证学生在视唱教学中认真练习,在歌曲教学中得到巩固。其次,要研究学生的视唱认知规律。中小学生学习视唱大致需要历三个过程:一是接受信息,即耳朵和眼睛把音乐信息输入大脑;二是对信息的整理、加工,即大脑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形成一定的经验;三是信息的输出,即大脑对形成的经验进行转换,用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学习视唱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为此,我们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再次,要研究课堂教学流程。我们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学生要“学什么”、“学到什么水平”,学生的学习时间如何保证,以促使及时、全面、正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如何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切实有效的点拨和纠正。

2、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的音乐课大都是这样一种模式,即:学视唱讲乐理在前,学唱、演唱歌曲在后。“新课伊始就挂出视唱曲,然后就给学生介绍‘这是四分音符’,‘这是八分音符’、这是‘多’,那是‘拉’,就让学生开始划拍视唱了,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识别各种音乐符号,连范唱、伴奏都省了,这样就导致学生对音乐符号所表达的乐意一无所知,这种唱实为念,当然是不可能唱好歌的了。”[5]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看到的视唱曲往往是完全陌生的符号,符号教学成了视唱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完全遏制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厌倦心理,害怕上音乐课。

所以,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音乐课的模式。一是我们可以先用听录音、模唱等方式让学生对乐曲旋律有个大概了解,然后介绍乐曲创作背景、作者及乐曲内容、特点、所反映的思想内涵,有了这样一种认识再让学生视唱,这样的视唱唱出来的就不再是干巴巴的音符了,而是带有情感、富有表情的音乐了。二是要改变以往那种用琴带、跟琴唱的传统教学。这种

传统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不动脑筋,依赖钢琴或教师的习惯,使音高节奏概念都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这种鹦鹉学舌的学唱方法和学敲节奏的方法都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了避免这种无思维的盲听和盲唱,改革过分强调记忆和模仿的传统教学,在视唱教学中我运用了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大伊教学中的柯尔文手势唱名教学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练习时,首先不用钢琴,只要求学生集中思想注视教师用直观形象表达的手势变化,迅速反映音高的变化,然后准确的把音唱出来。当然,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做的又快又准,但这种训练方法能使学生思维高度集中,大脑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同时,学生也能自觉地做到用心用脑去唱,使音高概念真正印在脑子里。

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认真学习视唱曲,然后当一次“填词家”,并和他们一起唱一唱自编的歌曲,争取再次的成功。这样可以激起他们演唱的欲望,较成功地歌唱,以逐渐提高他们的视唱积极性。

3、强调音乐聆听

视唱教学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单凭改变一下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听觉,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聆听,通过“听”来更好地指导教学,以提高视唱课的质量。

视唱教学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在每学一首新歌之前都多放几次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体会,每听一遍都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第一遍

要求听出音乐情绪、速度;第二遍可以拍手、跺脚或身体的其他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拍、力度;第三遍就可以轻声跟唱,然后抓住歌曲的内容、思想内涵进行简短讨论,以加深乐曲在头脑中的印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歌曲的意境。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音乐的旋律轮廓、节奏运动和乐句结构变的敏感。

其次,随着学生听和唱,指导他们意识到有关旋律、节奏、结构等基本概念,使他们在边听边唱的过程中发现音乐特征。再次,可以指导学生制做简易的敲打性乐器来表现音乐,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的需要自行制作、演奏一种节奏乐器,形成多层次的效果。而且要求边敲边走,边敲边舞,既训练了学生的记忆力,又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同时还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然后,引导学生试着将所学的歌曲编上动作,边听音乐边发挥想象力,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的美,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内在听觉。“内心音乐听觉是一种可贵的能力,它的自如应用是音乐听觉高度发达的标志,是长期的、有意无意的外部音响刺激下所形成的内在音乐听觉的积累。发展内在听觉的方法很多,如视唱中的背唱和听写中的背记,背唱是将已经熟悉的乐曲通过回忆的用声音予以再现;还有听写中的背记,就是将已经熟记的乐曲通过回忆后以书写的形式予以再现,但要求更加深刻、准确和牢固。”[6]通过这方面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视唱练习更清晰化。

4、诱发学生的审美感受

教师备课、改进教学模式、强化音乐聆听,确实能增强学生的视唱基本技能,增强学生

对音乐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视唱水平。但如果只是纯粹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那就违背了音乐视唱课的根本目的。新课标提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其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7] 所以说,我们应把新课标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视唱教学始终,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那怎样才能在视唱教学中贯穿审美理念呢?

首先,可以利用歌曲的立意和情境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之后在解决难点的情况下鼓励学生独立地视唱歌曲旋律。可通过配有背景绘声绘色的朗读歌词或轻声学唱,以此来诱发学生的音乐审美感受,使学生在轻松、优美的氛围中学习歌曲。然后,引导学生处理歌曲。歌曲的处理不能只停留在强弱、速度的对比之上,而要从情感入手,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在其情绪的勃发和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身心。激发学生想要表达内心感受的欲望,就使得他们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用心去演唱歌曲。

另外,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音乐只有在结构相对完整时才能体现美,单纯的一个音符是没有审美意义的。一位音乐家曾说过,视唱要在学生能唱一个完整的乐句时才能进行。说的就是要保持音乐结构的完整性这个道理。有的教师遇到复杂的作品,往往就肢解作品,把复杂的小节肢解成一个个单音,放慢数倍让学生视唱,结果学生打不到强弱,把握不住旋律线,唱来唱去只唱出了音符,而没有了音乐。这样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音乐审美需求,效果当然不容乐观。所以说,视唱教学一定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综上所述,视唱教学是职中幼师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以新课标为依据,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不断提高视唱教学水平,引导学生用学会的技能去感知音乐、鉴赏音乐、理解音乐,以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达到以美育人的目标。

第三篇:小学音乐视唱教学原则

小学音乐视唱教学原则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习视唱的教学学生常感到单调枯燥。所以,教师本身除了了解学生视唱的教学目的外,还要想办法改进视唱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灵活掌握并运用视唱教学的原则。

一、由简入繁、类比、归纳、巩固提高

由简入繁的原则是学习任何知识及技能技巧的原则,在视唱教学中尤其要强调这个原则。这个原则看来很容易做到,但稍不注意往往容易违背。如学习节奏,应先掌握x、xx、x―这三种,待巩固后再由此及彼学习新的节奏,如果一下子要学生掌握很多节奏,势必造成混乱。“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是每位音乐教师知晓的。

所谓类化就是把所学的知识按其特征及难易分别归类,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加强知识的系统性,便于儿童学习掌握。每一类中的节奏从易到难依次排列;各类之间又有互通的“桥梁”。这样一归纳,儿童在学习时就能不断巩固,不断提高。

二、由感性的接触到理性的知识

教儿童识谱切不可从理论到理论,一定要精讲多练,多练唱,多练听音,多练击(划)拍,在儿童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后再从理论上提高。如在小学低年级,只要使儿童知道“x”唱一拍、“x―”唱两拍、“xx”两个音合起来唱一拍就可以了,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这些名词可以暂且不讲,到小学高年级再讲也不迟。因为这时儿童已懂得了分数的概念,学起来易于理解。

对于儿童来说,最重要的是能看懂乐谱并能正确地将它唱出来,如果只从理论上去了解乐谱,那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儿童能正确地指出乐谱中各个音符是什么名称,相邻音的音程是几度等,等却不能正确地将这乐谱唱出来,这是由于他们对乐谱的感性知识太少。

但是,我们重视对乐谱的感性认识,并不是不要儿童学习一点理论,更不能因此而丢开乐谱把视唱变成听唱、模唱。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学说,当儿童看谱唱歌时,视觉就与各个音及各种节奏线发生联系,同时把每个音符应有的高度、长度、强度唱出来,这样经过多次练习后,儿童看到乐谱即能引出内在的声音感觉来。如果名曰视唱却不严格要求儿童看谱而唱,那么,纸上的乐谱对于儿童来说只能成为“无关刺激”的东西。也就达不到视唱的目的了。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以激起儿童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

对于儿童来说,学习视唱比学习一首歌曲枯燥得多,他们宁可多唱些歌,而不太愿意练习识谱。因此,教师一定要改进视唱教学法,使它变得生动有趣。有时教师可以用一些直观教具,使乐谱形象化,有时还可以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如把低音点比作穿在脚上的鞋子,把高音点比作戴在头上的帽子,把附点比作跟在音符身后的影子等,这样讲儿童比较容易接受。

四、步步为营,及时巩固

视唱教学最忌不管儿童的接受能力如何,只是按着教材和计划一条一条往下教,教完算数,这样是不能收到良好效果的。我们的原则是宁可少些,但要好些。任何学习一定要巩固后才能再练新的。当然,有时在学习新教材后,再回过头来复习未巩固的旧教材,也是可以的。

但巩固决不是同一练习的机械反复,那样会使儿童乏味,产生厌烦情绪。我们所说的反复练习应力求巩固,是“变化重复”。如为了巩固x、xx、x―这三种节奏,就可以编很多不同旋律、不同调式、不同速度、不同曲趣的练习来唱,这样既能引起儿童的新鲜感,又能巩固已学的三种节奏,还可以扩大一些音乐的视野。

五、注意学习表情

教师应注意不要让儿童把视唱练习看成机械的技术练习,对于各种表情术语及强弱记号都应十分重视,分句、句逗都要帮助他们唱正确,这对培养儿童的乐感是很有好处和必要的。同时还要重视练习过程中的意志锻炼。我们不能单纯地把各种练习看成是纯技术性的练习,看成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过程,而应特别注意它本身的教育作用。学好视唱是需要一点毅力的,而学习视唱的过程也正好是培养毅力的过程。儿童若能通过视唱练习养成踏实细致、一丝不苟的好学风,这不仅能学好视唱,而且能提高学习品质,对学好其他的功课也有好处。

第四篇:高中视唱练耳 教学教案

音乐特色高中《视场练耳》教学教案

贵阳市第十二中学 王俊飞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目前视唱练耳学习存在的一种误区:视唱练耳是可以死记硬背的,可以通过突击加强来提高。其实不然,视唱练耳、乐理都属于所有学习音乐的学生基本能力训练范畴,是日积月累的一种音乐基本素养,占据高考的分值比例相对偏高,也是音乐高考中最难拿分的一门。若能在试唱练耳有所突破,才能有效地捕捉到高考的制胜点。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教学原则

在教学准备中,经过一系列程序的安排,可以使学生从音乐作品中,掌握音乐感觉和音乐技能。从而做到针对音乐技术理论教学改革、并通过科学的结构安排与合理的教学手段,使知识传授获得最大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

没有什么考试是能临考前发奋一下就能通过的,要记住:欲速则不达,只有多花时间学习才行,没别的捷径。另除了建议学生每天都抽出至少1个小时对着钢琴练听力以外,在课堂教学中会使用了理论与技术“齐步走”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过程(注:以下练习不是单独的视唱及练耳功能,都需要理论知识去支撑才会有把握,也就是乐理课程需同步进行,不单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1、基本技能练习

二度音、三度音、四度音、五度音、六度音、七度音、八度音(含旋律音程、和声音程)、调式调性(自然、旋律及和声大小调调式音阶)方法:连接式、搭桥式、跳跃转位式整体运用:上行123-13-234-24-345-

35、(do re mi – do mi、re mi fa-re fa、mi fa sol –mi sol),下行217-27-176-16-765-75(re do si-re si-do si la –do la-si la sol-si sol)、移位式12171-23212、同向式12131415、反向式127364…以上练习以一个八度为基础进行练习要求:击拍,大声唱出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技巧:将各种节奏混合到音程的练唱中,起到多元练习的作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后

八、前八后十六、十六分音符、三连音、小切分节奏、附点音符、复切分节奏、休止符….(也可以模仿鸡叫声来加强节奏感训练)

2、延伸练习

三度音和五度音构造原位和弦(大小三和弦的作用)、三度音和四度音构造转位和弦(大小三六和弦四六和弦)二度音和七度音构造七和弦构唱(上行找音或下行找音)

3、拓展练习

自己构造音程及和弦:

a.老师给出下方音,学生构唱各种音程的上方音,然后互换.b.老师给出下方音,学生构唱各种和弦(大小三的原位和转位)

4、听记练习

单音:(以标准音la去找、以前一音为标准去找、有变化音的要先还原)

音程连接:(以旋律音程效果听辨分高低声部、以和声音程效果听辨音程性质)

和弦:(先听性质-再找根音-最后实记)

5、节奏练习

没有捷径只有靠死记硬背和默写,用自己熟悉的口语去练习,但一定要把握好节拍的强弱规律,更好地为听记服务。(建议每天最少默写10条节奏,越长越好)

6、旋律听记

听记旋律已经到了综合才能的展示,在已有单音节奏的基础上,关键是乐感和整体性,建议听放录音时分步走,先写节奏后再加音高。旋律节奏都没把握时就不能勉强了,只能丢西瓜抓芝麻,一个一个小节地去抓分,能抓多少就多少,不要西瓜芝麻什么都捡不到,通常最后一小节都是送分的。

四、课后练习

每个月至少测试一份音乐术科视唱练耳统一考试的模拟试卷,并逐步把测试次数增加,让学生把每次测试当考试对待,从而适应考试!并且老师要点评,随时根据考生的新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用从容的心态轻松应战,视唱练耳考试就不难了!

第五篇:音乐基础知识 视唱练耳教学

音乐基础知识视唱练耳教学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主要以声音塑造音乐形象,通过人们听觉的感知,作用于人的思想感情,使人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对学音乐的人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对很敏锐的耳朵,而好耳朵的培养需要视唱练耳的加强。因此,视唱练耳对音乐来讲至关重要,对声乐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谈视唱练耳与声乐

视唱,就是识谱唱歌,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调动学生独立运用视觉、听觉、感觉进行积极思维活动练习识谱。演唱时要求达到音准、节奏准、有表现力地完整唱出来。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识谱的能力,学生只有在具有较好的识谱、视唱能力后,才能独立地看谱唱歌,更好地理解音乐。练耳是听觉的训练,通常是对 钢琴 上弹奏出来的音进行听辨,训练学生分辨音程、和弦、节奏,能把听到的音或曲调用五线谱准确记录下来。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用听觉去接触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并将听觉运用到创作表演实践中去。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必须依靠学生的练耳听觉能力,加强对学生听觉的训练,能提高学生的听觉感受性,促使学生音乐才能的发展。

声乐是属于音乐表演的艺术,是运用歌唱语言和艺术嗓音相结合,用歌声把音乐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

由于视唱练耳不是一门可以直接面对舞台实践的表演学科,就导致一部分教师从思想上对视唱练耳课的根本性质认识不够,简简单单地把它作为一门理论课程来上。上课缺乏积极性,授课形式、内容单一,缺乏审美价值,技术与艺术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割裂,缺乏情感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提高。就导致一些学生对这门课程毫无激情与乐趣,从而淡化此门课程的学习,如上课看别的书籍,逃课等现象随之出现。如何让人们意识到视唱练耳多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对于提高视唱练耳的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姊妹艺术铺路有着巨大的作用。笔者以声乐教学为点,从视唱练耳教学与声乐的关系,视唱练耳教学与声乐之间的相互作用几点来分析和归纳这一问题。

二、视唱练耳教学对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视唱练耳是声乐表演的前奏,学生应该把视唱练耳课中所学得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声乐课中。

(一)视唱练耳中的识谱、音准、节奏、旋律、和声等对声乐感知力的培养

1、识谱 法国音乐家皮埃尔.贝尔纳克认为“照谱纸上确定的符号发出的音响表演家首先要做到的事,他必须靠这些符号来理解音乐作品,因此他面临的任务就是把乐谱辨认清楚以最大的注意力和精细的准确度在音乐中确切地表现出来。”在视唱练耳中,识谱是教学的关键。一个歌唱着必须通过最为基础的视唱练耳来接触、熟悉作品。对一个声乐学生来说,他识谱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他声乐曲目的把握。一个识谱能力高的学生,他会很快地熟悉曲目,再想把握曲目就简单多了。相反,有一部分学生,识谱能力低,就单熟悉一个乐句来说就有困难,怎么来熟悉整首歌曲,更谈不上把握了。

在声乐教学中,唱歌时要强调眼睛尽量往前看,不是唱一个音看一个音,而是要求一下看几个音、几拍、一小节、甚至几小节。根据头脑中曲调的音响唱出歌词。做这种练习时,先用慢速,然后把速度适当加到中速;先一小节、两小节的练习,再扩充到一个乐句、两个乐句,最后练唱全曲。在直接唱歌词之前也可不用唱名,而用“啦”或“啊”先唱曲谱,待头脑中对曲调已有印象后再唱歌词的办法作为过渡。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运用内心听觉的能力便会增强,看谱唱词的能力便会逐步提高。

2、音准

音准对于一个歌者来说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有一些人总是唱歌跑调,就是音准问题。在声乐学习中,不管是练声还是唱歌的时候,都要认真地去听钢琴上的音高,如果发现不准要及时改正,尤其对声乐作品来说更不能有半点马虎。最好是找一个合作伙伴,互相听音高,互相弹给对方听,毕竟旁观者清。

视唱练耳是听觉的艺术,所以培养“内心听觉”是必要的,也就是所说的心里要有音高概念,做个有心人,在声乐教学中,要在唱一个音之前,先在心里想出这个音的高度,然后再唱出来,或先在心里想出一个音的高度,再根据这个音的高度唱出指定的另一个音,这样做就运用练耳的内心听觉。

3、节奏和节拍

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节奏有“音乐的骨架”之称 《礼记·乐记》 中:“乐者,心之动也;声者,乐之象也;文采节奏,声之饰也。”强调节奏的重要性。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一些学生乐感不好,所以在唱歌曲时,不按节奏乱唱,声乐曲子已被唱的面目全非,却浑然不知。作为一个歌者,学好节奏尤为重要。

在音乐中,节奏的侧重点在音值的长短上,当然还有强弱。不同的节奏型有着特殊的表现作用,在音乐中把握住了节奏型的特点,就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如果能依照所呈现出的特点来演奏、演唱,就会使你的表演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能够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

例如:

(1)前八后十六或前十六后八的节奏的结合,就形成一种欢快、激动的情绪,适宜表现一些急速、热烈、活泼的场景。

(2)时值较长的节奏,如二分音符全音符等,就适宜表现一些抒情、平静的情绪,能够表现辽阔、柔和的情景。

(3)短促的十六分音符相结合,就能让人产生一种跳跃、愉快的情绪,适合表现富有朝气的、诙谐的情景。

当然,节奏的运用和速度是分不开的,表现激动、兴奋、欢乐的情绪多用快速;具有抒情的曲调多用中速;表现优美、柔和或痛苦的情绪则多用慢速,等等。乐谱上的表情记号,往往与速度密切相关,速度与感情不可分,速度是为表达感情服务的。

拍子,不同的拍子得动律也不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一强一弱,一般多具有明快有力的特点,易于表现激昂、有力、紧张、热烈,欢快、活泼等情绪。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一强两弱,常给人以有规律、有间歇的中强力度拍子的感觉,易于表现轻快流畅的情绪。四拍子的强弱规律通常快速时表现较为活跃、轻快,中速时较缓和,慢速时常较舒展。

4、旋律

旋律亦称曲调,是音乐的基本要素。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若干乐音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由“音乐的灵魂”之称。音乐都是有旋律组成的。旋律在视唱练耳训练中占有相当大的分值,它是单音、和声、和旋及节奏的结合体,而且加入了情感的处理。

5、和声

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由“音乐的肉体”之称。谈到和声,往往会想到合唱。现代声乐曲目里好多已加入了和声部分,特别是伴唱。西方人从小接触的就是和声教育,而我国由于受几千年的单音旋律影响,对和声不敏感。这就需要视唱练耳学习,也就是平时多听和声作品,找音与音之间的感觉。其实现在一些歌手像陶喆、王力宏等的慢节奏歌曲里很多都加入和和声伴唱,可以听他们伴唱的旋律,这样有助于练习和声的感觉。

(二)视唱中的审美及情感处理对声乐鉴赏力的培养

1、审美

如果视唱练耳是纯粹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那就违背了音乐视唱课的根本目的。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作为音乐表演艺术的声乐演唱更离不开审美了,歌唱者的审美意识对于歌者在演唱中如何将“艺”与“技”相互结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演唱者,绝不能忽视歌唱中的审美意识。演唱者如果不注意提高自身的审美感受,只一味表现嗓音,不区别歌曲的情感特征,不进行总体的把握和平衡处理,在表演中是很难表现好一首歌曲的。这也是为什么同唱一首歌,在演唱者的声音条件、技巧相近,修养相当的情况下,一个懂得审美,善于表现的演唱家会表演的熠熠生辉、满堂喝彩。

2、情感处理.音乐是抒发情感的艺术。无论是视唱还是声乐演唱都离不开唱。唱的目的就是为了真实地传达歌曲的思想内容。我们在唱一首视唱或歌曲时,首先要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并从思想内容出发,选择与内容相适应的演唱手段。例如利用声音上的高低、强弱、刚柔放收、连断等对比,语言上的语气、语调的变化以及唱腔上的旋律节奏、调性等等的变来表达和展示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想和精神境界。

视唱练耳题材越来越丰富,更多的重视学生情感的表达。歌曲的处理不能只停留在强弱、速度的对比之上,而要从情感入手,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在其情绪的勃发和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身心。下面以声乐曲目演唱的《黄水谣》为例:

全曲在演唱上做了很多处理。带着“呻吟的感情”在心情沉痛中回想敌人入侵前家乡美好的幸福生活。速度缓慢,旋律带有叙述的性质和呻吟的感情,要求声音连贯,自始至终都保留统一的线条。乐句的抑扬,即使像第一乐句这样大的起伏,也要保持声音的连贯和统一,这样才能将“呻吟的感情”衬托出来。在咬字吐字时也要保持连贯的线条,不打疙瘩。要做到这样,呼吸必须十分均匀、稳健。这一段的重点,应该放在“麦条肥呀豆花香,男女老少喜洋洋”一句上,要使他们的感情得到充分的发挥,结束的清楚有力,以便留下美好生活的深刻印象。“喜洋洋”几个结束的字应该唱得特别清楚,因为他们集中地表现了这一段的主要思想。

三、声乐教学方法对视唱练耳教学的反作用

正确的歌唱方法能使声音优美、圆润。用声乐的演唱方法来唱视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呼吸和换气

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在唱视唱时,很少有人会想到呼吸,以为只要把音准、节奏唱好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殊不知,若把声乐重的呼吸运用到视唱就更完美了。在呼吸方面应做到:呼吸应随音的高低、低、强、弱的变化而变化;在音乐上,呼吸应按照音的长短和分句进行调节;在表现上,呼吸必须服从情绪变化的要求。换气,在视唱中也特别重要。下面以声乐曲目《玛依拉》中的一条视唱题。

如果唱这两句时,每句只换一次气,就不会出现“冲击”和“吞声”的毛病。但若要在“拉”字和“好”字之后换气,“冲击”和“吞声”。“冲击”是由于呼吸控制的不好,收音时气息过猛而造成的,使这一乐句失去流畅性;“吞声” 是由于气息闭住而把字音吞没了的缘故,它使咬字不清楚,并破坏乐句的完整性。

(二)发声

发声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俗话说“高楼万丈平地起”。视唱练耳也是如此,每天坚持音阶、音程的训练,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一步步地练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要调整巩固科学的发声状态,把良好的歌唱状态保持到歌唱中去,改变平时生活中自然的发声习惯,使之成为符合歌唱发声的习惯,歌唱发声练习要求每个歌唱者首先要了解和熟记歌唱发声器官的生理部位及其功能,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全面理解其精神实质,通过反复的练声及歌唱实践来消化和验证其歌唱规律和状态。

唱视唱时,打开喉咙,稳定喉头,能获得稳定、流畅的声音;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会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视唱歌曲的情感和内容。视唱前,音程、音阶练习是肌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同时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力和生命。

(三)声乐教学方法

声乐教学有别于其它的学科,声音概念抽象、针对性强、反复性大,不同学生对相同的授课内容会有不同心理体验。为了使学生个性、创造性和课堂参与的主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固“因材施教”在声乐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会因学生生理、心里的不同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同,包括练声、练习曲等。例如:在进行视唱教学时,可以从歌曲中选几小节做视唱练习,以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

现如今,视唱练耳教学方法往往单一,实行“填鸭式”教学,效果甚微。所以在训练中应适当加入声乐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创造性,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独立思考,锻炼他们的想象、自学的能力,另外要注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综上所述,抓住视唱与歌唱中“唱”这一共性,并利用科学的歌唱方法,在视唱训练中贯穿声乐意识,保持正确的发声状态,就能在视唱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教学对声乐教学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直观性、巩固性等各项教学原则。要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听、唱的实践中得到巩固;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听、唱的时间获得熟练的技能。同时在声乐教学中,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顺利地、系统地掌握音乐知识技能,获得音乐感受和鉴赏的能力,同时要注重教学方法与视唱练耳教学方法的有机统一,互相促进,才能达到互赢的目的。

下载对高中音乐视唱教学的几点体会(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高中音乐视唱教学的几点体会(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心得体会

    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心得体会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

    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心得体会

    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心得体会 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心得体会1 一、严谨性1、严谨的备课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整堂课起一个导向性的作用。教案之中各......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大全)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要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音乐教学体会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以有组织的乐音为形式,以丰富的思想感情为内容,把人们带到特定的情境中去,给人以精神力量,引导人们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未来。《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

    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体会5篇

    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体会高中 文言文怎样教才能让学生愿意学?怎样教才能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浅谈几点体会。 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谈谈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几点看法

    谈谈对高中音乐教学的几点看法 【摘要】高中音乐教学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任务,因为在课程忙碌的高中阶段,学生有着异于其他学段的浮躁和不安,音乐课作为考察科目而......

    对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的几点看法

    对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的几点看法 沈阳市第170中学 王丽颖 摘要 音乐欣赏是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音响天地,通过欣赏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

    视唱教学反思

    视唱教学反思 篇一:视唱>教学反思视唱练耳水平决定了主考科成绩优秀的学生能否上得了重点本科、决定了主考科成绩中等的学生能否上得了一般本科、决定了主考科成绩较差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