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回归本真 品味语言

时间:2019-05-13 04:0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回归本真 品味语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回归本真 品味语言》。

第一篇:【精】回归本真 品味语言

回归本真

品味“语言”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江西省南康市第四小学

刘玉玲

◇ 话题的楔子

——语文老师难当,难以上青天。

——语文难教,难以出成效。

当前语文课堂的几方面“病症”:因一味追求综合而引发的“多动症”、因热捧新的学习方式而引发的“高烧病”、因过度拓展资源而引发的“浮肿病”;以预设代替生成、以视听代替品悟、以课件代替深度备课的“现代病”;语文教学中无效讨论和多媒体使用泛滥的形式主义倾向,语文教学内容的去知识化与泛拓展倾向,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作为的倾向。

——语文到底怎么啦,应该怎样教,应该教什么。

——字词句段篇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听说读写(思)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旋律。

一句话,要扎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要回归本真,品味“语言”。

一.“文”中“道”里说是非——文道相融,回归本真

“文”与“道”——相煎何太急

“文”与“道”犹如“矛”与“盾”,何必“自相矛盾”。

(一)语言文字训练,想说爱你不容易

问题一:语文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十几个问题:淡化“双基”使学生连“保底”的知识都没有得到;学生的语文能力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并愈演愈烈;“让告诉式走开”导致学生价值观的似是而非以及所获基本知识日渐模糊;让学生“自主”学习几乎等于放任自流,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动”起来的课堂使“语文味”不断缺失;合作探究成了过场式的“花架子”;信息技术让课堂好看好玩却使本文研读和语文训练被架空;课堂上的大量拓展使对经典文本教材浅尝辄止„„

“去语文”“泛语文”“非语文”;把种种“大语文”“非语文”“泛语文”的东西强加给语文,混淆了语文课与公民课、历史课、技术课的区别,使语文学科界域模糊,目标游离,内容庞杂。

问题二:1.训练内容的繁琐;2.训练形式的僵化;3.训练方法的单一 ;4.训练结果的唯一。

语文教学回到“本真”“本体”“本色”状态中。

崔峦:“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杨再隋:“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靳家彦:“尚简,务实,求真,有度”,于漪:“要上得厚实,有分量,不轻飘”,等等。这些语文名家的呼吁,对语文教育的回归,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可以说,语文界在对语文回归的问题上取得了高度的共识。大家一致认为,语文教学要简化高效,回归文本,回归语言。总之,回到语文的本真状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

效,这应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二)回归本真,品味“真爱”

到底什么是语文?

这门课解放前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后叫“语文”。最权威的解释当然属于为它正名的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他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30页)叶老的意思是:“语”是指口头语言,“文”是指书面语言。因此,学语文就是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就是学习祖国语言。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同时还学会如何做人。学习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更要得言;要人文,更要语文。那种“拔出萝卜必定带出泥”的思想要不得,虽然一定的言语内容是通过一定的言语形式来呈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也是融合在一起的,是不可分离、互相依存的,教学中无论是对“工具性”的训练还是对“人文性”的挖掘,都会让学生在受益一面的同时对另一面也有附带的收获,但是,那恰如购买正价商品时获得的附赠品一样,没有太多的价值。就算有了二性统一的意识,却也容易走“形式大于效果”的老路。

由此可见,中小学语文教学是用一些优秀的言语作品作为平台,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训练积累语言,提高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

能力,学习不同语境中语言策略的运用。这里,重要的不是掌握了多少语言知识,而是如何通过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让学生体验、感悟、内化、运用,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即言语能力。

二.真“情”实“话”炼“言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实施策略

“情”——人文性

“话”——工具性

“炼”——训练、锤炼、领悟、品味

“言语”——语言、语言能力

要牢牢把握语言这个核心,在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上,在发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敏感上,在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感上下工夫,专注于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感悟语言的精妙,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做文章。

(一)“备”字上下功夫

(二)“精”字上做文章

(三)“法” 字上炼词句

(四)“写” 字上动笔墨

(五)“读” 字上动真情

(六)“励” 字上讲艺术

(一)“备”字上下功夫

备课的关键是认真阅读课文,即所谓“细读文本”。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个耐心,当然更要有这个能力,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且将自己

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教学案例一:

师: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母鸡的慈爱、负责? 生:汇报相关的句子

师:出示学生汇报的句子:“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这句话为什么能说明母鸡很慈爱?

生:因为母鸡让鸡雏都吃得饱饱的,而自己却消瘦了许多。生:妈妈对待我们也是这样的,所以母鸡是慈爱的。师:说得真好,让我们用朗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教学案例二:

师:(出示上例中的比喻句)这里用到了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鸡雏的肚子比作两个汤圆。师:这个比喻句用得好不好,好在哪?

生:用比喻句好,比喻句写出了鸡雏的肚子吃得圆滚滚的的样子,说明了母鸡很爱它的鸡雏。

生:鸡雏们吃饱的样子写出来了,显得母鸡更消瘦。生:这样比喻写出母鸡的无私奉献,和人类母爱一样的伟大。师:对,这个比喻句把母鸡的慈爱写得更形象,好像这种爱都看得见了,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这个句子。

比较分析:

以上两个教学案例教学的对象是同样的一个比喻句。但由于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两次教学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

案例一中教学内容侧重于“言语内容”即课文“说了什么”,教学从思想内容入手进行情感熏陶。案例二则相反,重“言语形式”即作者“怎么说”,从生动的言语表达方式(比喻句)中体会到母鸡的慈爱。

案例一让学生知道母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理解了母鸡是慈爱的,但不能了解这种“母爱”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案例二的指导准而活,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较好地统一了,学生不仅深刻体会到母鸡的伟大、慈爱,而且领悟到是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将“母鸡的爱”显现出来了。显然,它更能激发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兴趣。同时,这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一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帮助了学生对语言的积累。

语文教师就应该是课文言语方式的探索者、解密者,是学生亲近语言、学习语言的引领者。在备课中,我们不仅要领悟作者的情感,更要敏锐地发现作者表情达意的言语方法,遣词造句的妙处。在课堂里,才能引领学生领略言语的魔力,去体味为什么这样说而不那样说,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敏感度。

文本细读案例:

《卖火柴的小女孩》文本细读

——窦桂梅

细读词语,我们应当反复琢磨、体味隐含在词句中的深刻的

意义。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第一句“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一个冷,而且还“冷极了”,已表达出冷的程度。加上雪,更冷,还有冬天的黑夜,又是一个冷,三个冷,放在一起,层层推进。但别忘了,这是大年夜,寒冬腊月、冰天雪地——所有这些加在一起,该是个怎么样的冷呀?细读之后,我们仿佛看到了那雪花纷飞、寒风刺骨的场面。如果说夜幕的下垂,好比轻轻揭开了故事的序幕,那么,原来这看似简简单单的环境描写,却让我们一下子就置身于故事的情境当中。读出了这样的一层意味,后文中提到的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就更能唤起我们的同情怜悯。可见,每一个用词后面,都有一份意味深长。

再比如“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这句话的本意就是,这一整天,没有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有人给过她一个钱。言外之意是——小女孩一天也没有卖出过一根火柴,一天也没有挣到一个钱。但课文中却有意规避了这样的写法,两个看似简单的“谁”,剔除了泛泛而过的“大多数”——“没有人”,表现的是所有的人无一肯施舍自己的同情;体现出不是小女孩不肯用心努力换得温饱,而是面对如此美好可怜的生命,世人的冷漠到已经到达无以复加的程度!看似简单的“谁”,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原来这寒冷,不仅从头冷到脚,还是从外冷到里,从身体冷到内心。所以,细读文本的时候,抓住重点词语品读,不但能读到词语本身的信息,引发开去,还会获得更为深刻的感受。

文章在言语表现形式方面,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在备课

时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精妙传神的字眼、内蕴丰富的词句

从语言文字的细节入手,一个字、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反复推敲斟酌,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文字的真味。用朱自清的话说,就是“体会那微妙的咬嚼的味儿。”徐善俊老师在上《黄鹤楼送别》时抓住一个“孤”字——“船很多很多,为什么说是孤帆?”“李白为什么用孤帆?”“从孤帆这个词看出李白怎么样?”给所有听课老师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薛法根教学《爱如茉莉》抓住一个“探”字,让学生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轻轻柔柔的,阳光是悄悄地‘探’了进来,有没有温度?有没有温暖?是几度呀?‘探’字有温度吗?”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去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通过这样的比照能够感受到“探”的独特,也能够感受到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用情感去支配语言,这就是语言有温度的原因所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接近语言的真象。

2.新鲜的、独到的、个性化的语言

例如全国著名教师蒋军晶在上《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抓住那一段“表达”特别的话——“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黄花,就开一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反复朗读咀嚼,一次次的诵读,就是一次次地拥抱课文语言,就是一次次地感受内容、进入情境、体验情感的过程。让孩子们随着作者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中,真真实实体验了那“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园子,“倭瓜、黄瓜、玉米”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园子,及那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童年。抓住这种新鲜的、独到的、极为个性化的语言让学生细细品读、积累,对催生学生个性化的语言大有裨益。

3.精巧的构思、谋篇布局、精心的选材、命题

案例:《匆匆》第二课时的导入 ——著名特级教师吉春亚

师: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匆匆》一文。大家还记得文章的开篇和结尾相互照应着提出哪一个令作者困惑的问题吗?

(生答,师板书:一去不复返)这样的追问除了开头和结尾照应外,还在其他的段落间。你能找到吗?(学生汇报)

师:全文有11个问题。其中有六个问题都集中在第4自然段,课文就是这样以发问式为纽带连接全篇的。下面我们就先来读读第4自然段,去感受文字中弥漫的情绪。

这样的导入巧在哪?妙在哪?巧在紧扣语文能力,一入课就引领学生了解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妙在简简单单的一个导入环节就直接切入教学重点,拎起了全文的教学。这样巧而简的设计,可谓省时高效。

4.富有特点的人物对话

如《船长》中船长和大副的对话没有任何提示语,是因为情况危急;《诚实与信任》中小红车的主人和“我”的对话没有任何提示语,是因为两人在打电话。

5.修辞的运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排比、拟人、设问、反问、夸张

首先看有关拟人句的例子——

《小音乐家杨科》第四自然段中有一个拟人句: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从实际的情况看,小虫子、麻雀的鸣叫并非是为杨科在演奏、歌唱,作者为什么写成是为杨科演奏、歌唱?联系到上句“杨科很爱音乐”,应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的声音在爱音乐的杨科听来,也是那么美妙动听,突出了杨科对音乐的热爱,突出当时享受音乐的幸福快乐。

再来看看这个反问句——

这是《丰碑》一文最后一句话: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将这个反问句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比较体会,这两句话哪一句表达效果好?学生朗读后发现,通过反问更能表达作者对这支队伍的崇敬、赞扬之情。

课文中的选文往往是名家名篇,一篇文章往往会有很多方面的言语表现形式值得学习、积累。面对这么多的言语形式,我们可以做到以下四个联系:

(1)联系课标,以学段目标为导向。

(2)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以贴近学生的临近发展区为选择标准。

(3)联系文章的重点内容和作者的个性特点。

(4)联系课后练习设计,确定重点训练项目。

(二)“精”字上做文章

如一位教师执教《民族英雄戚继光》一课,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很多:老百姓怕死吗?有多少老百姓参加戚继光的军队?人们把戚继光的军队叫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实际不值得问的。因为课文写得很清楚,学生只要读一遍课文,都知道的。本文只要抓住两点:戚继光的勇敢,因为他在战斗中,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戚继光的机智,因为他能“智歼倭寇、智退敌人”。抓住这两点,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就抓住了重点。其它的,可以不讲。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人物描写一组》中的第三个片段描写,本组教材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专题,采取了不同的手法,刻画了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贾府,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过对这一见面过程,从正、反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善于阿谀奉承、喜欢使权弄势、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

河南省新乡市的王老师在执教本课时给我们带来了启示:这篇文章中,人物很多,但王老师只抓主要人物--王熙凤。课文写了王熙凤的外貌、衣着和语言,对于外貌,尤其是描写王熙凤衣着的一大段文字,教师只是加上停顿号,引导学生读通顺,感受一下王熙凤衣着的华贵。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去理解。王老师主要抓住语言,引导学生仔细理解,通过师生表演、感情朗读体会等,感受王熙凤的“辣”。用时较多,感受到位。从这篇课文中可以看出:如何引导学生了解王熙凤的特点,外貌和衣着不是重点,重点的是语言。由此可见:一篇课文,重点的地方要讲透,次要的地方要敢于放手。

汉语言的一大魅力是语言造境,而这个“境”之美有时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李清照词中“绿肥红瘦”一词,所蕴涵的情味与意象之美是任何语言无法诠释的,诠释得越清楚,美感便消失得越多,汉语语意的模糊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学对有些语言的品味应不求甚解,所谓的留一份朦胧留一份美。然而有些语言现象,特别是名家名篇,作者的炼字造句可谓匠心独运,对这样的语言现象,应引导孩子品词析句,甚至咬文嚼字,“嚼”出语言背后的情味、意味、韵味,“嚼”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通过“咀嚼”语言,引领孩子走进文本的内核,享受深层的人文陶冶与情感震撼。

如人教版实验教材《燕子专列》,在学瑞士居民寻找燕子一节时,可引导孩子这样体会“纷纷”一词。师问:都有哪些人去寻找燕子了?学生想到可能有老人,有孩子,有政府官员,甚至还有残疾人。师再问:这么多不同年龄、不同职务、不同性别的人都加入了寻找燕子的

队伍,你能想象到他们走出家门时的心情吗?学生说“迫不及待、心急火燎、三步并作两步、急匆匆”等等。师最后总结:这么多人怀着这样的心情走出家门,这就是“纷纷”啊!

(三)“法” 字上炼词句

“学而得法,事半而功倍。”语言文字训练亦然。教师的引领要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让学生在尽情思考,挥笔抒写,开口表达的同时学有所得。

案例一:抓关键词语带阅读教学——王崧舟迂回深入“纹丝不动”

《我的战友邱少云》 浙江省特级教师王菘舟

课堂实录片断:

师:刚才谈自己对课文印象特别深刻的地方,谈得不错。但我们像这样学习语文,阅读课文仍然是浮浅的。请你们再读一读,找出一个词来概括邱少云的形象。

生:纹丝不动

师:齐读这个词

师:不行!隐蔽得不够好,这样的“纹丝不动”早让敌人发现了。“千斤巨石”、“一动也不动”„„都是“纹丝不动”的具体写照。再读课文,想一想,划一划,你还从课文中什么地方读懂了、感受到了“纹丝不动”的强烈震撼力?

师:“烈火烧身的半小时”活生生的煎熬!你该怎么读?

生齐读第8自然段。再指名读(读出这半小时难以忍受的巨

大痛苦)。师诵读。生齐读。

师:谁还从别的地方读懂了“纹丝不动”?

生1:从原因的角度——“太阳升起来了”、“六十多米”

生2:从后果的角度——“重大”、“全部”

生3:从结果的角度——“为了整个班„„没发出一生呻吟”。

师:这就是气壮山河的“纹丝不动”!这就是惊天动地的“纹丝不动”!

可以说,一词入口,百味皆生。有些词语,孤立地看,平淡无奇,但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下子变得别有情味,境界大异。抓住这样的字词细细品味,既能品出浓浓的语文味,又能品出淳厚的人文感觉。

案例二: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饱经风霜”一词:

师:请大家把眼睛闭上,回忆在生活中看到过的脸,有了的话,请举手示意。

„„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车夫的这张脸?

生1:额角布满皱纹。

生2:眼眶深深地陷了进去。

生3:颧骨高高地突了出来,脸蜡黄蜡黄的,嘴唇干裂,露出一道一道的血口子。

生4:头发枯黄枯黄的。

师:从这张脸上你还能不能看出别的什么来?

生1:这位车夫家里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生2:他身体不好,拉车的活对他来说很累很累。

师:是啊!同学们,就是这样一位车夫,光着脚在寒冷的大街上拉车,玻璃深深地扎进了他的脚底,地上流了一大滩血,他想站起来,可是,脚底的剧痛,使他只能在地上呻吟。假如你看到了,你会怎么做?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做法)

师: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来看看鲁迅是怎么做的。

„„

理解字词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求助于字典、词典的帮助,也可以由教师的直接讲授。但不少语言,像“饱经风霜”之类的词,仅靠搬字典、词典的解释或教师的讲解,学生往往难以深刻地理解。用抽象的语言来解释深奥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收效甚微的。如果借助想象、联想,去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生活表象,让学生把眼前所读到的语言文字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情境,那学生就能深刻理解词语的内涵了。这样的历练是有别于传统的训练的,它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的。

案例三:

在“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中,孙世梅老师上《秋天的怀念》一课时,抓住“瘫痪”和“憔悴”这两个生字词,让学生从字形体会词义,进而由词义体会文意。请看:

师: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是怎么写成的,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每个词中的两个字部首都是一样的。“瘫痪”都是病字旁,“憔悴”都是竖心旁。

师:还有补充吗?

生:“瘫痪”会给身体带来不便,所以里面是个“难”字。因为焦急就会憔悴,所以“焦”加个竖心旁就是憔悴的“憔”。

师:真是个善于发现、善于联想的孩子。“瘫”字是病字旁加了一个“难”字,是哪个“难”?

生:困难的“难”。

师:还可以组成什么词?

生:艰难。

师:很好,这个字还是个多音字。除了“nán”,还读什么?

生:nàn,灾难的“难”。

师: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21岁的小伙子呀,双腿突然瘫痪了,生活何其艰难啊!对这样一个年轻人而言,这何尝不是一场——

生:灾难!

师:同学们,你们看,“瘫痪”是说文中的“我”病在腿上。“憔悴”是说文中的母亲,看在眼里,她急在心上,疼在心上啊!

(四)“写” 字上动笔墨

【仿式训练】

例1:第六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会怎么说?《盲人摸象》

例2:伯牙鼓琴,还会志在很多很多事物,﹍﹍

仿说:

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伯牙绝弦》 【转换比较】

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读了这段,你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受?(生:心疼、心痛、敬意)

师:把文字变成一首诗,配乐诗化读。

师:这个句子在表达方式上与平常句子有何不同?(反复强调“我的母亲”,并且放在后面。)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母亲的辛劳。)

——《慈母情深》 【想象拓展】

例1:不知道蔺相如的一番话廉颇是否听到?这一番苦心他是否听懂?

写话:廉颇想——(《将相和》)

例2:此时此刻,你最想对钱学森说些什么?写下来。(《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例3: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慈母情深》)

例4:如果你是安静,当蝴蝶那柔软的翅膀碰触着你的掌心,那幼小的生命带给你的又是一种怎样的震撼呢?此时此刻你在想些什么?你仿佛看到什么呢?——(《触摸春天》)

以上案例,通过让学生补充文本中语言的空白点和文意的空白点,掌握语言文字表达规律,使课堂的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语言的品味和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当我们的语文课既能充分玩味语言,对经典语言“细嚼慢咽”,又能适时进行迁移运用,内化经典的语言范式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可真算是走到“正道”上来了。有“语言味”的语文课,“俗”得实用、本真,所以也是美的,一种本色的美。

(五)“读” 字上动真情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积累语言,而积累语言材料,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多读,尤其是要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使优美的祖国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引导学生多读积累起来的语言材料,不仅易于理解它们的意思,还可以熟悉它们的用法。学生读熟了课文,积累了词汇、句式,需要时就可以脱口而出、出口成章、落笔成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还要注意通过朗读积累语言。

1.立体多面“换位读”

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一位教师注重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积淀语感。

师:想想从哪里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生:(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我想,三天后江上出现了大雾,这是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把这个句子读一读,读得让大家感到雾真的很大。(生

读)

师:这雾大吗?小雾!(生第二次读)

师:这雾大吗?中雾!(生第三次读)

师:还不够大(师范读)生自由地感情朗读。

师:这场大雾,鲁肃看到了,他心里怎么想?

生:他会感到非常害怕。

师:好,你来当鲁肃读读这句话,读出让人害怕的语气。(生读)

师:你不是鲁肃!(众笑)谁能读得让人害怕?(生读)

师:诸葛亮也看到了这场雾,他又是什么心情?(生声情并茂的读出了“高兴”)

2、引发共鸣“激情读”

如著名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二泉映月》时,王老师让学生理解了“坎坷”一词后,再通过生动的语言,用激情导读的方式,拨动学生的情感琴弦,引发学生思想的共鸣,引领他们走近文本、亲历事情、感受场景、见识人物,这一部分教学片段是这样的。

师:想着别人吃团圆饭,自己却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那一幕-----

生:“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想到自己身无分文,却死也不给地主老爷拉琴的那一幕

----

生:“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想到十多年的苦难、悲惨,想到自己十多年的热爱、向往,阿炳终于从二泉的流水声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生:“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深情地描述)这样坎坷的经历,怎能不让他深沉的叹息?怎能不让他倔强的呐喊„„

接着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再配以“月光似水,静影沉璧”的月夜图,在如歌如泣,如诉般的旋律中,引导学生走近文本,再次掀起了情感上的波澜。

3、探究感悟“比较读”

如教学《特殊的葬礼》时,可采用“以读代讲,对比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读课文,用三种符号把表示“激动、惋惜、希望”的句段画出来,说出理由;接着让学生找出“激动”与“惋惜”形成鲜明对比的语句读一读,画上记号,并根据列表反复对比诵读;最后在学生对比诵读的基础上,谈谈读文的感受。本课教学,删繁就简,抓住了“激动、惋惜、希望”这些牵一发动全身的情感,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与思考,做到读有目标,思有方向,说有规矩,教学形式完全开放自由,从语言文学入手,读中品味,读中感悟,融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及情感体验于一体,营造了一种多向主动,情意浓浓的氛围。

4、推敲词句“揣摩读”

如,在教学《荷花》时引导学生品味“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冒”字①“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长、钻、探、伸、露、冲„)②读读这段文字,体会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叫“冒”出来。(使劲、拼命、用力、急切、笔直、一个劲儿、痛痛快快、争先恐后、生机勃勃„)③课件播放荷花录像,引导学生想象冒出的荷花想干什么,说什么。(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要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向小朋友展示自己的努力„)”

再如《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动人画面,更是一段真挚的情感。在执教本课时可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抓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对话升华中,抓重点词句,品读重点文段,充分感受老人对海鸥的亲人般的深情,感悟和谐之美。

文中有这样两处描写:(1)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2)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在教《詹天佑》这篇课文第4段“勘测线路”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詹天佑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以及那颗强烈的爱国心,然后就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读书,通过范读设境、想象移情、多元解读等多种探究朗读形式来读出詹天

佑的令人感动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淀学生的语言。如“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时说的话”就采用了设置情境的方式来进行多元朗读:在施工委员会上,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作人员“——”;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语重心长地勉励工作人员“——”;看到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严肃而恳切地勉励工作人员“——”。而“詹天佑不怕重重困难,勘测线路”这一部分则通过想像情境,交流画面的形式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感动。如引导学生想象“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深夜灯下,伏案绘图”等这些画面来身临其境地读,体会詹天佑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詹天佑的内心活动”这部分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元解读:如果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第一条铁路,怎么读?如果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该怎么读?如果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那又该怎么读?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揣摩,明白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是否能表现出詹天佑的爱国情怀。

(六)“励” 字上讲艺术

独立意识尚未形成的小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业、演示、表现所做出的评价语言往往会左右学生这一节课的情绪,甚至是一生的命运。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课堂评价语精彩纷呈呢?

1、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

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古人也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一个“好”,可以说得平淡如水,让人有勉强之嫌,也可以说得激情满怀,让人感受到是你发自内心的赞赏。由于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颇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情感投入。例“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等等,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如,当学生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时,老师可以走上前去,握住该同学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夸赞道:“你有一双慧眼哟,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 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语,内心肯定比吃了蜜还甜。

2、用心的倾听点拨学生的思维

我们来看看窦桂梅老师在执教《再见了,亲人》一课中的评价语:①你抓住了“三天三夜”和“冒着”,还有“穿过”,体会得不错,给他点掌声。②真好,我知道你话里透着深深的情。③“博爱”,是的,宽容,理解,包容!④是啊,听了你的安慰,小金花更坚强了。⑤你还用了刚才同学说的一个成语“雪中送炭”概括说明他们是亲人,很好。⑥你说话时,我听到了一个词:“唯一”,你是爷爷奶奶唯一的孙女吗?他们爱你吗?⑦刚刚我听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词:“安慰”!。

3、由衷的赞美输送成功的快乐

语文课堂是充满人性化的课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

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爱意,孩子只有在被关爱之情包裹的氛围中,才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把教育譬喻为诗,那么,教师的赞赏和激励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首最真最美的充满爱的诗。

再来看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做什么事最快乐》一课时的几条评价语:“老师没有教,你都会读了。真了不起!”“看着你们这么用心地读课文,老师真快乐!你们快乐吗?”“小朋友读得真专心!被老师摸过脑袋的小朋友请举手!你们读得特别认真,所以老师情不自禁地摸了一下你们的小脑袋,很喜欢你们!”“得到别人的礼物是快乐的。和别人一起分享也是快乐的。得到别人的表扬是快乐的。只要我们多为别人着想,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你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4、活跃的肢体萌发智慧的火花。

窦桂梅老师上的一堂《清平乐.村居》。她那戏剧性夸张而又得体的肢体语言,犹如一团烈火迅速点燃起学生心中的那团火,把课上得那么驰骋潇洒,激情动人。课堂上,窦老师一会儿引导学生趣味盎然、“手舞足蹈”地读,一会儿引导学生像古人那样“平平仄仄”的吟咏。有时让学生静静想象,有时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让从来没有接触过宋词的学生,沉醉其间,乐而望归。

4、活跃的肢体萌发智慧的火花

如: 老师使劲夸张地拍拍学生的肩:“你真是辛弃疾的知音啊!博览群书,把当年辛弃疾打仗的场面给大家描述出来了。”

时而翘起大拇指:“你能夸到对方的心里去了,而不是调侃,正应了词中的一个字‘媚’”

时而频频点头:“这么美的村居,怎么不让人陶醉?”

“你的脚丫准备好了吗?这叫‘踏歌’„„表示‘手舞足蹈’,一齐来!”老师边手势指挥,边和学生同步“欢歌”起来,不时地把话筒递到孩子的嘴边。

语调越来越高:“真好,谢谢你们,你们怎么这么了不起啊?还有一幅画我们没有发现,快去看看它是谁?(生:溪水)“你有一双会发现的慧眼,看那,溪上„„溪东„„溪头„„(放水流的声音)吟着,吟着,你能送给这幅画什么词吗?

当学生讲到情浓处,窦老师眉飞色舞地给予鼓掌、握手„„

“课堂要有温度,要像一堂流动的小河。我和学生的生成,我自己是饱满的。我必须要用我的这根火柴,点燃学生,让学生燃起熊熊大火。我加大声音、动作力度,对学生既有力量的抚摩,也有大幅度夸张的表情。老师时时有温度,堂堂见温度,才能让孩子有温度。”

5、幽默的评价激发读书的热情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小稻秧脱险记》的教学中,是这样指导学生读好“有气无力”一词的。

师: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

生:(声音洪亮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你没完。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伪劣产品。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于老师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

笑。)

生(小声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师:“好!掌声鼓励。”(学生鼓掌)这就是“有气没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秋雨作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为我们展现出一个美丽、丰硕又充满欢乐的美好季节,确属一篇文质兼美而又充满童真童趣的佳作。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一位教师围绕“频频点头”这个词语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师: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哪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菊花怎么会频频点头呢?

师(板书词语):频频点头是怎样的?做一做。

【生纷纷点起了头,不一会,有的学生停止点头了】

师:怎样的点头才是频频点头?(强调“频频”)

生1:要不住地点头

生2:这个“频”是频繁的频,所以要不停地点头。

师(走到一个学生面前):呀,我还看到这朵菊花一边点头一边在甜甜地笑呢!你能告诉大家,在笑什么吗?

生:秋雨姑娘洒在我身上,正在和我玩呢!

【其余学生头点得更起劲了,也露出了笑容。】

师:那就请你们都来做这美丽的菊花仙子吧!

崔峦老师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

真实朴实的开展训练,扎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素养

语文的“山”将更加青翠,“水”将更加润泽,语文的风景才会更光彩夺目!

第二篇:回归本真

回归本真,书写生活

摘要:中学作文教学需要“真”的声音,正是面向这个“真”字,作文课堂教学需排除虚假,摒弃教条,拒绝僵化,从而倡导一种回归本真的写作教学。所谓“本”,是以人的言语生命为本;所谓“真”,是真实、真切、真诚、率真。如何才能实现这种本真的写作教育目标?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让学生在写作中关怀人情,关心人文,关注当前,书写生活,旨在更好地实现中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总目标,切实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课堂人情人文时事生活

中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总目标是:为生命的美丽而作——激发写作兴趣,养成良好写作习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丰富和发展言语生命,培养健全的言语人格。①那么如何才能让作文课堂教学充溢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笔者以为,作文课堂教学应关乎人文,关心人情,关注当前,调动起学生的生活储备,才能使学生写出文情并茂的作文来。这样,作文课堂教学才会独具魅力,充溢生命生机。

一、关怀人情

阅读过程是作者与读者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文章也“不是无情物”----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情感好像肥美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能够融情于文,而不是为情造文。那么写出的作文就能达到以情动人,作文教学就会抵达“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②的“育情”境地。

作文课堂上,教师要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尚灵魂对话,充分挖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酷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乡、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只能够实现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更好的教育学生懂得爱,学会爱。例如,教师能够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自己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自己愿意

是急流》中领悟无私爱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的确是心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接受了情感的熏陶,写作过程中就能达到理性感性兼备,情理并现的效果。

二、关心人文

“人文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德、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质量”③,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度,一个民族,假如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④当前,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的陶冶。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丰富学生美好心灵,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并进一步让学生把所学到的人文知识,教学中潜移默化所提升的人文素养化入作文。为此,在行文中,学生要拥有“天生自己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示“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取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文章中融入“人文味”,让写作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腕,让文章成为学生展示自己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让学生关心人文,可以提升人文素养,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作文与情感是分不开的,凡是有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无不倾注着作者的全部心血和炽热的情感。“情动于衷,而发于言。”文以情动人,书以文抒情。作者写诗作文,一定要自己先有感动,然后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⑤“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⑦以上这些句子说的都是说写诗作文,必须要有真情实感,诗文才会有感人的力量。

三、关注当前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抓住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将社会与人生严密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员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类知识,能够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因而,作文教学中,教员更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怀民生,鼓舞学生辩证

地看问题,培育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标。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吸取大量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呢?在校园的宣传栏内,每天可以呈现一些重要的报纸,在教室里也可设置几份高品质报纸,让学生每天都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此外,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课前五分钟新闻发布会”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介,大量搜集新闻信息,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就某个新闻事件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也可以锻炼他们对时事的敏感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激活和提高。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外发作的大事,让学生从各类新闻中了解众生百态、人情冷暖、世间万象,这些对整天呆在教室读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顿丰厚的精神大餐。

四、书写生活

关怀人情、关心人文、关注当前是为了更好地书写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作文中包含浓浓的生活气息才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古往今来,大凡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文章总是离不开生活。雷抒雁的《麦天》,老舍的《想北平》,汪曾祺的《侯银匠》等优美的经典篇目中无不充满浓烈真纯的生活气息,只有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才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共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⑧的确如此,生活的确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要依靠生活,才能充满生机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因此,学生的作文中也应有生活的内容。而要想给作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需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阅历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办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入手做、动脑想等理论活动中,把笼统的知识转化为详细而充溢生命的才干。

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刷新着我们的知识。教师只要能在作文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引导学生重复咀嚼,认真玩味,课堂就必然会充溢激情,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养成关怀人情、关心人文、关注当前的习惯,才能引起学生创作的兴趣,激发他们书写生活的热情。这样又会促进他们更多去关怀人情、关心人文、关注时事,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通过作文教学,让学生用心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为生活中的美好所感动,从而更好地书写生活,热爱生活,这也许是写作的最本真的初衷吧。

参考文献:

[1] 秦训刚,蒋红森主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2009.[2][5] 张绍康.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 [4]方智范.语文与文学素养 [M].广州:广东出版社,2005.[6] 严斯信.尚书·尧典今译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7] 韦志成.作文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8] 胡晓风等主编.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第三篇:让阅读教学回归本真

让阅读教学回归本真

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 郑海军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起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强化语言文字运用的的一种有益并且非常有效的形式,是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具体地说,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是指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文本的言语内容,而且关注文本的言语构成形式,探究文章是如何写的,进而培养学生善于从写作的角度去阅读,促使学生写作意识得以形成和提高。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以管建刚老师为代表的课堂教学实践,很好地诠释了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的教学价值和实践模式,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认可。于是,以写作本位为主体的阅读教学为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在眼下的公开教学大行其道,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觉得现在的阅读教学课堂似乎迷失了方向。

一、阅读教学课:我的地里究竟该种些什么?

新版课标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目的,一是培养语感;二是学习阅读方法;三是提高鉴赏能力(包括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根本。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一个人真正喜欢阅读的人,会觉得读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人每天呼吸空气一样自然,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没有一种被逼的感觉,没有功利性。在小学阶段,就应该让孩子们明白:阅读是很轻松、很幸福、很重要的事情。阅读,应该伴随我们长远的一生。

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无论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我们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最关键的一点,我们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缺乏耐心,缺乏包容,目光中关注考试,显得很短视,一味追求结果,追求目的,让读书活动本身变了味,读书动机充满了功利的色彩,显得极不纯洁。读书本来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我们却要把其它东西一并打包给学生,让他们每天读书都作批注、作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学生不能享受纯粹的读书生活,有一种被读书的感觉,让原本美妙的读书生活,成了一种累赘,成了一种负担。其实学生读书,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诱导,需要天长日久地“放养”,等学生读书上瘾了,你不让他读都难。

(二)完成课标规定的阅读目标是核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常态课堂需要承担以下任务:

首先,要完成识字、写字及汉语拼音教学的任务。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其次,让学生学会默读、朗读、诵读、浏览、略读、精读、泛读等阅读方法。课标规定,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的理解。

再次,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在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能力。品词析句,理解关键词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此外,小学阅读教学课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展语文思维。

可见,阅读教学有其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不能将所有的的东西都往阅读这个箩筐里放。

二、课文作者: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作家写文章动机是什么?我想,是有感而发。当然也可能是为了生存,如职业作家,写作是他每天的工作,需要作品维持生计。莫言曾坦言,当初的写作是为了一天三顿都能吃上饺子。发表——赚稿费——生活,这是作家最低层次的需求。当然,也有一些作家,衣食无忧,写作是为了消遣,是为了与人交流,获得尊重和荣耀。这样的写作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作者在锤炼语言,琢磨构思等反面,肯定是要下一番工夫的。

没有哪位作家,会去考虑读者会从我的作品中学习到怎样的表达方式,哪种表达方式更能受到读者的欢迎。我们都知道,作家的语言风格的形成,是和他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以及接受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模式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这就是那些成功的作家,我们只要读上几段话或者一篇文章,就能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没有哪一个作家,会因为读者的喜好来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

作品真正吸引人的是什么?首先还应该是作品内容,是作品扣人心弦的情节。只有真实的、近乎真实的事、物,才会和读者产生共鸣,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其次,是作品的思想。思想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具有神奇的魅力。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做支撑,表达方法根本无从谈起。写作技巧可以吸引人,但是不能打动人。有好的故事,没有巧妙的构思,你照样可以俘获听众的心。你去看莫言获得诺被儿文学奖后的发言,全是故事,朴素得如同白开水一般,你依然觉得它厚重,有力量。

经常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作是个下意识的行为,灵感来了,就跟着感觉走了。也许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这个“绿”字到底好在那里,只是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就这样写进去了。但是,后人通过自己的解读,觉得“绿”字用得巧妙,是诗眼。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让学生采用“换词、类比”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炼字功夫。也许,这些解读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甚至是一种误读。

三、习作教学课:我的地盘我做主!

如果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写作,阅读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写作的问题,那我们还开习作课做什么?阅读教学最终指向的是“阅读能力”,而习作教学指向的是“写作能力”。正因为阅读教学不能解决写作的问题,至少不能解决写作中的主要问题,所以才有独立开始习作课的必要。

当然,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提高了,也可以反哺阅读教学,这是所有语文老师形成的共识。也因此,阅读课上出现了不少关于读写结合、读写互动的阅读教学模式。但是,这不等于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可以画上等号。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这就好比,阅读的时候,我们是站在一边欣赏厨师做菜,或者品尝美味的佳肴;而写作,则是自己亲手实践,体验下厨的快乐。二者体验和心境是不一样的。品赏的时候,你尽可能地放松,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验、甚至是喜好,对别人的作品品头论足;而写作的时候,你是在为自己或者为别人完成一份作品,你考虑自己的口味,揣摩别人的想法。

能不能一边品赏一边实践呢?道理上讲,是可以的。不过,请你想象一下,你正在品味美食的时候,别人让你停下筷子,进厨房炒两个菜过来。你会有何感想呢?所为了阅读的需要(丛内容和情节出发)而设计的动笔,尚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练笔,可恶!课堂,需要一种氛围,需要一种气韵,有时候,情感逐步升温之时,陡然插入一个小练笔,感觉怪怪的,气脉断了,情韵没了。此时的你会有什么感觉?心里会什么滋味?

开设习作课,就是为了让我们系统地、完整地了解和学习一些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就是为了解决阅读教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确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再怎么重要,也不能和阅读教学争地位、抢时间。换句话说,二者是并列关系,不能说阅读教学比作文教学重要,同样不能说作文教学比阅读教学重要。从写作的本位考虑阅读教学,有点“鸠占雀巢”的意味。

阅读教学不能为作文教学服务,作文教学也不能为阅读教学服务。二者都很重要,不存在谁“本位”,谁“末位”的问题。如果你觉得习作教学的时间不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时间,多上几节习作课。

四、学生的写作能力: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才是根本。

学生的习作永远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二者之间,是写什么更重要。小学阅读教学,最大的功用就是在“写什么”方面给学生一点点启发。写作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他自己的观察、体验、认识和理解,把它们写下来,就是自己的作品。一个人每天经历的事情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只不过,许多事情天天如此,我们就麻木了,习以为常了。天长日久,我们就缺少了敏感,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没什么好思考的。这里的事情,指的是新鲜的、新奇的、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唤醒孩子沉睡的灵感,教他们学会感悟生活,学会甄别和挑选素材。这是习作教学没有做好,但迫切需要做好的事情。

另一个素材的来源,就是阅读。选入教材的课文,在思想和内容方面,大都带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如何观察自然、认识社会、选择素材的。阅读能带给人一些思路,一些想法。读别人的文章,我们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原来这样的事情也可以写进文章里!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什么没有写出来呢?作者的观点真新颖,我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叫什么?写作冲动。

读得越多,对生活的关注能力就越强,写作的冲动就越强烈。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的意义,不在于吸收和借鉴语言,不在于领悟表达技巧,而在于激活表达的欲望。

再来看“怎么写”的问题。每个人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表达方式展示好,那就是个人的成功。教师要做的,在规范表达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护每个孩子的语言特质,而不是用统一的模式,去规劝和同化孩子的表达方式。孩子要学习写作,以谁的文章为范本最好?当然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和自己贴得比较近,跳一跳,能够得着。文学大家的作品,往往不那么亲切,之于学生,犹如耀眼的星星,看着璀璨夺目,实则可望不可及。

五.读写结合: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人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写作。理由是,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口头表达能力随意性强,加至天天都在练习,相对简单得多。而书面表达,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则和玄妙的表达技巧。因此,语文教学要从内容走向形式,也就是要下工夫研究作者是怎样进行表达的。把隐藏在言语内容里语言现象、言语形式搞透了,弄懂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就提升了。

其实不然,言语形式、言语现象属于语言学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写作属于技能,属于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知识和技能之间,隔着一条深深的鸿沟,需要不断加以练习才能掌握。举个例子:你把《驾驶手册》里的所有知识都学会了,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驾驶员了吗?把游泳的知识都学会了,你就成了游泳的高手吗?这是很荒唐的论断。换过来,没有系统的游泳知识,就不能成为游泳高手吗?显然也不是。莫言就是没念过多少书的人,没学过多少语法知识的人,为什么也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从写作本位出发来设计语文教学,你得承认一个事实——作者的写法是高超的,作者之所以这么写,有其独到的地方,需要我们老师用言、辞、逻、修、文体等去解读。在许多语文课堂上,老师让学生换词、变句、调序等,让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让学生感受修辞、句式、文体的魅力。让学生觉得文本的表达是完美无缺的,是巧妙高超的。这是典型的顶礼膜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其实作者的表达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是有缺陷的。在写作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系统,我手写我心,用自己的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从教材的编写体系来看,编者选择文章的时候,并不是看中作者的表达技巧,而是思想内容。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一个主题,或是景物聚焦,或是山河壮丽或是师恩难忘,都有一定的思想主题统领。以前,许多教材就是以表达为线索的,照样被世人所诟病。

就一篇文章而言,最大的价值在哪?我认为还是在思想内容,虽然语文学科还必须承担表达的形式。试想,你日常生活中读一篇文章,是读它的内容和思想,还是读它的语言形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们阅读的目的大部分是为了消遣,当然也有部分人是为了学习和研究,譬如语文教学,我们不仅关注言语内容,也要关注言语形式,是渗透在言语内容中的言语形式的学习。其他学科更多是为了学习言语所呈现的内容。

鉴于此,语文课堂包含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教学实践,他们也有不同的分工,阅读课也有自己的地盘,那就是培养阅读兴趣,优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第四篇:让语文课回归本真

让语文课回归本真

——听赵丽月师的《画家和牧童》有感

连江二附小 邱洁琛

春暖花开的三月,一切都那么欣欣向荣。在这阳春三月里,连江县名优教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展示课。今天,我有幸听了赵丽月老师执教的《画家和牧童》一课,使我受益匪浅。《画家和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牧童指出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这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但蕴涵着深刻的道理。一方面表现了戴嵩的谦虚的品质,另一方面表现出了小牧童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课堂上,赵老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理解、感受和体验,促进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形象具体地展示了新课标的精神。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精心设计,主线鲜明

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时提出:阅读教学的确到了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时候了!今天,赵老师的这堂课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课堂伊始,赵老师就通过复习“浓墨涂抹、轻笔细描、戴嵩、非常惭愧、连连拱手”这五个生字词,带领学生直奔文本的核心内容。首先通过学习“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引导学生感悟戴嵩高超的作画技巧;而后,出示后面的三个词语“戴嵩、非常惭愧、连连拱手”引导学生学习下文。整堂课以几个关键的词语贯穿全文,主线鲜明,脉络清晰流畅,不拖泥带水,一气呵成。学生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能轻轻松松地学语文。

二、引领品读,学习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赵老师非常重视朗读训练,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有让学生默读、男女生分别读、体验角色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等读书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课文。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通过重点句子的品读,使学生一遍又一遍地与文本交流直接对话,与人物对话,充分体味了角色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在理解“惭愧”一词时,赵老师通过对“惭愧”二字字形上的观察,让学生明白“惭愧”与心情有关,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很快就能记住“惭愧”一词,并且能明白此时戴嵩不好意思的心情,更好地体会戴嵩谦虚地向小牧童学习的可贵品质。赵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的词语重复的好处时,通过“画的太像了,画的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和“画的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这两句进行对比朗读,多次的品读中学生感悟到词语重复具有强调的作用,表现出了戴嵩精湛的绘画技巧。其次,赵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他们在读、说中进行角色体验,通过角色体验读--男生读商人的话,女生读教书先生的话,入情入境地读文,来进一步体会戴嵩绘画技艺之高超。另外,赵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这一句时,其中的“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赵老师并没有直接讲解两个词语的意思,而是巧借课件出示国画的“荷花图”,再配上语言叙述简要介绍这两种不同的国画绘画手法,以直观的形象带领孩子们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在润物细无声中,两个抽象的词语便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了鲜明的形象,给学生以真真切切的感受,而后在反复多次的读的训练中学习了语言。

三、捕捉语言现象,促进乐于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赵老师就从这个例子中挖掘了很多。赵老师善于把握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捕捉语言现象,注重语言点的训练,词句的训练非常扎实。如在体会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这个句子时,赵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读句子,在学生抓住了两个“一会儿”词语之后,马上进行了句式的迁移训练,让学生自己用“一会儿„„一会儿„„”这个句式的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当学生读到围观的人纷纷夸赞戴嵩的句子时,赵老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如果你也在现场,你会怎么夸?面对孩子夸词中的贫乏,教师在渗透词语重复使用这一个语言点的特色时,又及时地出示了“词语加油站” :“上乘之作、神来之笔、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出神入化、活灵活现”等词,通过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激发低年级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运用这些词来夸一夸戴嵩的画。学生畅所欲言时,教师并顺势引导理解“纷纷夸赞”:大家都在夸,这就是“纷纷夸赞”。这样既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读、说结合,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商榷之处:

1、课堂教学是灵动的,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难免会有“节外生枝”的教学现象,课堂教学也因生成而更加精彩。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有效地进行引导呢?我想这是值得大家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教学过程中,赵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中哪个词来写牧童的声音时,学生说出“炸雷一样”。这时即有一生质疑什么是“炸雷”?面对课堂的生成,教师未能及时引导,而后对学生的七嘴八舌的声音教师说道:这就是“炸雷”。对于“炸雷”一词,教师引导得还不够透彻,仅仅停留在声音大这一层面。其实,教师若能顺势而导深挖这个词眼,引导学生理解当人们都在那儿纷纷夸赞戴嵩时,突然间传出了这样一个不和谐的喊声,围观的人会怎么样?可通过看图理解人们呆住了的样子,想象围观人心里会想些什么,从而让学生在对比的教学中充分感悟到小牧童的勇敢。此时,可以再请那位孩子起来问问他是否理解了会更好。其次,在引领孩子感悟“这是一个怎样的画家”时,有一个学生说他觉得很奇怪,教师没有及时进行点拨和引导,后来孩子又提了一次。面对这个小细节时,我想如果教师这时能及时把握这个问题,引领学生联系自己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设问:“假如你就是这位著名的大画家戴嵩,如果你听到别人对你做的画表示否定的态度,而且又这么突兀,你会有什么感觉?对啊,可能会生气。可戴嵩却没有生气,所以老师明白了你为什么感到奇怪了。”在这个角色互换的体验中,也可以从侧面衬托出了戴嵩的从善如流、谦虚的高尚品质。

2、第一自然段中有“著名”这一关键词教师可渗透到这节课中。在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中的“著名”一词,追问:他是一个怎样的画家?正因为他的技艺高超,因此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面对这么著名的画家人们的纷纷夸赞是在情理之中的。在这样的环境下,牧童那一声突兀的“画错啦,画错啦!”才显得尤为有胆识,从这可以感受到小牧童的勇敢,实事求是的品质。我觉的这节课中牧童勇敢的品质凸显得还不够。

崔峦教授说:“我们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是啊,我们的语文课,要回归本真。我想这次难得的听课机会,将会为我今后的语文教学点亮一盏明灯。小语的教学道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还需不断求索,不断实践,才能在小语教育这一片展台上绽放出绚丽多彩的景象。

第五篇:让科学课回归本真

让科学课回归本真

重庆市巫山县南峰小学 谭发礼

推荐者: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金洲小学张新元

摘要:在面向生活、贴近生活的《科学》中,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科学是科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科学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使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不是以死记知识点、考试获高分为终极目标。而是以教材为主线,以兴趣培养为着力点,以问题设计为突破口,以知识目标为载体,以探究体验为核心,精心设置一个个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放手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经历预测假设、实验验证、搜集证据、讨论改进、记录交流等探究环节,使科学课成为科学探究过程的简约复现。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求是精神,促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科学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教材主线;兴趣培养;问题设计;探究体验;回归本真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课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其教学建议指出:教师应“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亲自介入并认真观察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随时掌握他们活动中取得的进展、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对活动的状况及时作出判断,并决定应当采取的指导策略”。科学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使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不是以死记知识点、考试获高分为终极目标,而是应该扎实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让科学课真正回归本真:

一、以教材为主线,引导学生回归生活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这样的活动“可能需要课外活动的配合”,要“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身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天地”。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篇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成功案例,课题是《喷水壶里的水到哪里去了?》。现将教学案例摘录如下:有一天,乔治把喷水壶放在教室外面窗台上的时候盛满了水。过了几天,喷水壶里面几乎什么都没有了。他觉得很奇怪,因此,科学课一开始,乔治就问道:“是不是有人把喷水壶里的水喝了?还是有人把它撒了?”这时,乔治的老师格林小姐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学生们:“水跑到哪里去了?”玛丽认为,如果没有同学去动喷水壶,那一定是他们的宠物仓鼠威利夜里从笼子里跑出来把水喝光了。全班同学决定检验玛丽的看法对不对,他们把喷水壶盖上,第二天早晨发现水位没有下降。孩子们认为这已经证明了玛丽的看法是对的。格林小姐却问道:“你们能够肯定威利在夜里从笼子里跑出来了吗?”学生们几乎都对此表示肯定。他们还想出了一个妙主意来证明给老师看。他们把笼子放在沙盘中间,将沙抹平。过了几天之后,孩子们看到沙上没有脚印,水位没有变化,此时孩子们认为威利夜里没有跑出来。这时另一个学生说:“水被盖着,威利根本看不到水。”于是全班同学决定把笼子放在沙盘的中央,并把喷水壶的盖子拿走了。第二天,他们发现水位下降了,然而沙子上没有留下一个脚印。现在学生们肯定仓鼠没有喝壶中的水。格林小姐建议孩子们把一个盛水的容器放置在窗台上,每天测定和记录它的水位,然后把这些纸条标上日期后贴在一张大纸上构成一个图表。几天之后,孩子们发现水位一直在下降,但是每天降低的尺度不一样。经过对“不一样”的讨论后,一个叫帕特里克的学生联想到烘干机烘衣服的情况,他就得出结论说:温度较高时水就消失得较快。此后,他们还进行了两项研究,一项是盛水容器口径大小如何影响水消失快慢的实验,另一项研究是用一把扇子在盛水容器上扇动是否会使水消失得更快。

《喷水壶里的水到哪里去了?》一课的教学关注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返回到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有所思、所想、所悟、所感,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身边的知识、发现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学生在亲身体验后对知识的理解更深,掌握得也将更牢固。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二、以兴趣培养为着力点,让学生在成功愉悦中释放潜能

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新知、参与探索活动的内部动力。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科学课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的注意能力保持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在课堂中极易分散注意力,不由自主的去做其它事情。因此,关注学生的兴趣,深入分析“学生喜欢什么、爱好什么”,然后采用科学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是至观重要的。在执教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蜗牛

(一)》、《蜗牛

(二)》时,我事先要求学生自己捕捉蜗牛进行观察,让我惊讶的是第二天早上竟然有三名学生各带了一方便袋蜗牛。我问他们带那么多干什么,他们的回答让我感动,有的说平常很喜欢蜗牛,有的说发现不同的蜗牛有着不同的颜色,有的说不同的蜗牛有着不同的爬行速度,有的说不同的蜗牛有着不同的螺纹,有的说不同的蜗牛身体的粘稠程度不一样„„还有就是担心其他同学没有找到蜗牛而无法观察。

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课堂教学是学生感受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可是教材内容一般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而言极易乏味。他们天性喜欢参与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用活动内容去组织课堂教学、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感受和体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获得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活动中使学生受到健康的教育。在执教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准备材料,自己设计实验,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方法更多、更科学,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去。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达到空前。有的独立实验,有的分工合作。有的学生用体积相同的铁块、木块、塑料泡沫块放入水中认真观察;有的学生用注射器将乒乓球中分别注入不同量的水放入水中认真观察„„用不同的材料做实验得出了 “物体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的相同结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再也不是独裁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师的任务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把学生潜在的朦胧的的认识挖掘出来,开放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潜能,以利于更好的进行思维探究活动,时刻关注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以问题设计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

路培琦老师曾说过,对问题做出猜想、假设、预测、收集证据、证明,这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表现过程,这对儿童的发展来说是最重要的。儿童的表现,蕴涵着他们对自然与社会的无限好奇,蕴涵着他们对自身力量的一种尝试和试验。

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创立的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划分为感知运动、前操作、具体操作和抽象操作等四个阶段。小学生一般处于认知发展的前操作和具体操作阶段,在具体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动手操作比用抽象的语言讲授课本更加适合儿童认知发展,儿童比较容易接受亲身体验所获得的知识。小学生的“探究活动”重要的是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他们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因此,只要学生能够真正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即使探究结果没有得到预期的结论,但学生却经历了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即使他们得到的结论是错误的,但失败的教训同样是一种收益。要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予积极的评价。我们应该用一种全新的、赏识的眼光来积极评价孩子们的探究活动。要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要把他们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转化成再探索再学习的动力。这是保护和促进儿童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的关键.新课标指出:“教师不要把上下课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科学教育不能“以问题开始,以答案结束,”而要“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再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打破时空界限,开展课后的后续性研究活动。执教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寻访小动物》一课时,学生通过学习激发了观察动物的兴趣。有的学生喜欢观察蚂蚁,我就鼓励他,课后,你观察一下蚂蚁,它的家在什么地方?它喜欢吃什么?它是怎样找食物的?并做好记录。通过学生课上课下的自主探究,生成了许多新的问题,如蚂蚁搬家说明了什么?冬天它为什么躲起来?蚂蚁会迷路吗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犹如一群小科学家围绕问题开展了“做、观、思、议”等实践活动,逐渐明白了水是如何消失的,获得了关于“蒸发”的科学知识。复杂的、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取代了先验的确定的知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主的、具体的学习情境中或者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中逐渐凸显出来。

四、以知识目标为载体促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

《科学课程标准》对于知识目标的要求是:“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这就指明了小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从内容上来说,是与自身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所以我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谁流得更快一些》时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选用了水、食用油、蜂蜜、豆浆、洗洁精五种液体来研究;从难度来说,浅显的、便于儿童掌握的,而不是高深的、超越儿童认知水平的。所以学生就可能对液体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轻重、流动速度等感兴趣: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说:只要知道就行,只要能够把知道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由此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而不去强求深刻理解、灵活应用甚至进行发明创造。因此学生对液体的密度、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知道即可,不去苛求为什么这样。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如果单纯把教育局限于认知上,即使他的知识非常广博,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因此,新课程改革中知识目标应成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的载体。《谁流得更快一些》一课中涉及的液体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他们每天和不同的形形色色的液体打着交道,但他们对此只是被动地关心和接受,很少有学生去有意识地关注和研究,更没有人意识到液体还有很多奇妙而有趣的科学现象和可以利用的科学价值。张光鉴在《相似论》中曾经说道:“学生只对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感兴趣”。我在执教《谁流得更快一些》一课时就是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潜在的求知欲,随着对液体的学习和研究,尝试用多种方式来研究身边熟悉的事物。此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充满创造力的“生成者”。分析教材后,我确定学生的学习内容是:认识液体的过程与方法。在认识液体性质的同时,也体验到认识一件事物,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在认识液体的多种性质的过程中,学生会用感官和简单器材来研究液体,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并且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在课堂中,把科学知识和其他教学材料都当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围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来设计过程和开展过程,来获得巨大的教育价值。

五、以探究体验为核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求是精神

科学课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使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科学素养的核心是一种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一样是构成现代人的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是进行科学决策和形成社会民主的基础。理性精神需要从科学探究学习中培养,科学探究学习是科学课的活力所在。探究活动作为科学的根本,也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课堂教学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充实快乐的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探究既是科学课程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是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我们在科学课堂中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因此,我们常常设计以下的探究机会让学生来亲身经历、感悟体验,从而理解科学。执教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时,我先让学生进行一个“猜猜它是什么液体”的游戏。老师做示范:它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的形状,会四处流动,生物缺不了它,它是什么?鼓励学生也试着自己创制一条谜语供小组成员猜测。设计编写谜语是学生综合的观察探究、学会描述的科学方法的训练,也增加了趣味性,充分利用了学生爱做游戏和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引导学生有旺盛的探究欲望,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调动了大家共同参与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养成提问-预测-假设-验证的研究方法和习惯,学会制定实验方案,要明白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而不是盲目地玩。执教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时,我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证明的方法,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为什么?谁还有与众不同的方法来证明?然后交流实验方法并做出假设后请学生进行演示、验证。学生想到用两个保鲜袋去天平称上称一称、平衡架上比一比、抽去一个杯子里的空气与另一个杯子来比重量„„不局限于课本上的实验方法,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的创新思维被激发了,课堂也就活跃了,学生的研究热情特别高涨。哪怕假设是错误的,老师也不在实验前指出,而是让他们自行研究后,用事实来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对事物的认识深刻而隽永,因为他们亲历了,感悟了,体验了,效果远远胜于老师的帮助。长此训练后,学生遇到问题不再把“老师,该怎么办?”“可不可以这样做?”挂在嘴上,而是自己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学会控制条件去搜集证据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在设计中,他们的实验材料也由自己来选择和利用,真正地体现了自主学习的含义,而不是在老师预先准备的实验器材的暗示下进行实验。

在新课程的熏陶下,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发生了质的改变。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扩大和延伸探究范围,来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下载【精】回归本真 品味语言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回归本真 品味语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回归本真课堂五篇

    回归本真课堂 提升教育质量 红安县永佳河镇永河小学李保财 【摘要】追求数学教学之本真就是追求原汁原味的数学教学。反朴归真的教学更能体现数学的本质,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

    凸显特色回归本真

    凸显语文学科特色,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内容提要】受应试教育、功利主义的影响,现今的不少语文课有意无意地把“应试”的需要作为取舍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如何让......

    理性回归 本真语文

    理性回归本真语文 东阿实验小学 侯淑民 从教二十几年来,共参与了两次大的课改,其间还有领导们外出学习带回来的先进经验指导下的一次次小的课改。站在别人成功的背后,看着他人......

    让课堂回归本真(精选合集)

    让课堂回归本真 摘要:现在,公开课观摩课的授课越来越丰富多彩,形式也五花八门,但我们在享受听课愉悦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过多的华而不实的元素,对此,可从传统教学中吸取经验和优点,和......

    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多读书 多积累 多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

    让语文课回归本真

    让语文课回归本真 蒋步翔 [提要]:本真的语文的教学就是落实听,说,读,写的训练。现实课堂中,虚浮,吵闹,杂乱,琐碎,偏离等现象时时可见,因此,彰显语文课平淡,简单,扎实,轻松的本真特点显得尤......

    还原语文课堂 回归语文本真

    还原语文课堂 回归语文本真 ——罗湖体育馆参会感想 2012年12月,我和学校几位老师一起到罗湖体育馆参加华南六省“名师大课堂”暨全国第八届小语大赛特等奖、著名大师精品课......

    教育教学要回归本真

    教育教学要回归本真 育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和易以思,回归本真 “和易以思出自《学记》——‘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教学就是要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