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自定义排球规则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运用
浅析自定义排球比赛规则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运用
南阳市二十八中
郭伟 摘要:排球是一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体育运动,初中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排球技术,组织有效的比赛。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和修改排球比赛规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并且能够普及排球活动在学校的开展,使学校体育活动的游戏性和娱乐性更加多样化。关键词:自定义 排球 初中
由于排球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使现代排球规则也不断的变化,其趋向是不断增加防守已达到攻守平衡,是比赛更加具有连续性和对抗性。在初中排球教学中,相反是学生技术水平较低而导致缺乏连续性和观赏性,而排球技术上手难度较高,学生很难短时间内就掌握排球技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排球在大多数中学不如篮球和足球。针对这种情况,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通过在不影响排球基本特点的情况下自主的修改、降低排球的比赛规则,使排球便于大多数学生参与,提高其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河南省南阳市二十八中初一8个班学生,总计586人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法:以1-4班为实验对象,以5-8班为参考对象 1.2.2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60份
1.2.3数据统计法:对所得数据用SPSS For Window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对规则修改的方法
通过观察发现,在不影响排球基本技术和比赛特点的情况下,可以对击球次数、网高、场地修改、在场人数、发球、轮换等方面进行修改,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击球次数、人数、发球进行调整。
2.1.1采用四次击球
增加排球击球次数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在正常比赛中,4次和连击都属于违例,但是在初中教学中,通常学生的一传效果都很差,不能马上组织有效的进攻。而拘束于规则,往往将球处理了事,这样比赛就缺乏连续性和观赏性,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将每方击球的次数增加为4次,这样容错率就有较大的增加,而又不至于比赛由于不断的调整缺乏观赏性。以下是对4个实验班和四个参考班课堂各20场比赛平均每局比分和时间对比:
比赛时间
10分钟以内
10~15分钟
15~20分钟
20分钟以上
实验班参考班
每局比分
>25/10
25/10~25/15
25/15~25/20
25/20<
实验班参考班
通过对比,发现在比赛时间上实验班要比参考班在平均每局15分钟的比赛场数以上高出35%,是实验班的两倍,而在平均每局比分上比参考班在平均每局小于25:15的比赛场数高出30%,说明在增加一次击球机会后比赛的连续性和激烈性都有所增强。在举行四次击球同时也曾对4次以上和取消连击上进行实践,但是击球次数过多容易使比赛过于拖沓,学生很容易产生疲惫情绪;而取消连击不利于学生对正确技术的掌握,因此,4次较为合适。
2.1.2增加在场人数
排球在1900年最初传入亚洲时是16人制而不是现在的6人制,而在我国很长时间流行的是9人制排球。对于中学课堂教学,受制于场地、人数、器材等方面因素的影响,6人制排球也不利于学生的参与。以我校为例只有一个标准场地,但是每个班学生却有70~80人,这样只有通过增加比赛场上的人数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由于初学者众多,增加在场人数可以弥补接发球和一传的不足,使比赛的连续性能得到增加。下表为对2周内32节课32次比赛学生自主采用不同人制排球比赛次数调查统计:
采用次数对比
6人制
9人制
12人制
16人制
采用次数
统计后发现,学生更热衷于9人制和12人制,达到71.9%。通过调查,大部学生都反映是由于场地不足而不采用6人制,但是16人制过于拥挤,而且难于组织管理,因此很少采用。
2.1.3限制发球
发球是初级比赛的重要得分手段,特别是在初中的比赛,由于扣球技术较难掌握,传球、垫球、吊球速度较慢,对方较容易接好一传,因此具有一定速度和力量发球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但是发球过多得分会造成比赛连续性的破坏,不利于学生的参与。下表为对采用6人排球的10局比赛总计425分中各项基本技术得分情况统计:
得分统计
发球
垫球
传球
扣球
拦网
对方失误
154
0
统计发现,接近一半的得分都是由于发球造成的,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垫球技术不熟练,另一方面是在场人数较少,而学生意识和移动都较差,难以进行补救。因此,必要对发球进行限制,在不影响排球基本技术和规则的情况下,增加发球的距离是唯一的选择。
2.2学生兴趣调查结果分析
初中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采用自定义排球规则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的提高,学生的自出创新能力也得到发展。通过问卷调查,86%的学生赞成自定义排球规则比赛,同时还自主运用于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并且自主发明网球式排球、篮球式排球等有趣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教学评价注重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状况,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完成考核项目的数量的多少,而忽视了完成考核项目的质量和学生体育参与。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由重结果向重参与发展,修改排球规则是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参与排球运动,但不是抛弃现有排球规则,在学生水平达到一定水平后,再进行常规排球比赛。自定义排球规则只是排球运动的一个衍生物种,只适合初学者进行。
3.2建议
3.2.1在进行自定义排球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建议,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3.2.2教师要与学生有较强的互动,缺乏老师的指导和支持,学生自主想法也很难实现。自定义排球规则较为模糊,教师要及时指出其中的有益部分和不利因素,避免学生形成错误概念和动作。
3.2.3在学生达到一定水平后,应当鼓励其进行正常的比赛规则,避免学生形成依附心理,不利于排球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耿立秋,孟凡会.培养排球运动兴趣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1)[2]吴幼珍.试论排球教学中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激发[J].体育科技,2001.(2 [3]汪爱丽,韩晓华.学生对排球课态度分析及进行教学改革设想[J].山西师大体育院学报,2003.(16)[4]付秋玲,张冰雨.“兴趣教学法”在高校女生排球专项教学中的运用[J].首都体育学报,2002.(14)[5]仇军,排球专项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学刊,2000.(1)[6]吴中量,李安格.排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崔雅玲,浅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J].体育教学,2002.(1)
第二篇:浅谈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适当引入游戏环节,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要注重其安全性、秩序性和健康性。同时,在体育教学的不同环节,要合理运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
【关键词】游戏教学;初中体育;合理运用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4-231-01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程式化,仅仅是向学生教授基本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过于单调,枯燥无味,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此,新课程标准提出,在体育教学中,要突出其创造性和创新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教学活动,能够为体育教学活动注入新鲜的血液,增强体育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一、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某些技术动作,往往单纯地让学生反复练习,这种教学方式,单调、枯燥而乏味,并且容易让学生产生紧张情绪,导致训练不佳。如果教师在教授技术动作的时候,能够引入游戏环节,将枯燥的动作训练设计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各项技术动作,则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动作技能。如在排球扣球练习课的教学中,安排游戏“集体扣球接力赛”“躲避击球”等,不仅能增加练习的趣味性,还将基本技术的教学游戏化,使学生们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正确掌握了技术动作,提高了运球技术,同时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初中体育教学当中,如果学生所接触的体育技能难度较大,往往会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从而惧怕、反感参与体育活动。而在教学当中利用体育游戏则是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由于体育活动的娱乐性、均衡性,并且也没有严格地要求学生的动作必须达到什么标准,学生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放松心态,这样也会增加学生的锻炼自信心,减少运动带来的恐惧感。
(三)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竞争能力
在体育游戏中,每个参加者都必须争取最后的胜利,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竞争能力都会得到增强。例如在进行双杠教学时,由于课堂上学生受场地器械条件的限制,练习密度相对比较小,机体承受的运动负荷量小,很难达到运动量。这样就可以安排一些运动量较大、竞赛性较强的集体完成的游戏项目。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奔跑的速度和技术动作,增强了机体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的能力和灵话性,加强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而且还促进了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体育游戏要具有秩序性
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环节,若控制不得当,容易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节奏,适当引入体育游戏,并对游戏进行一定的控制,以保证体育游戏的秩序性。
(二)体育游戏应具有安全性
初中体育活动已经具有较大的运动量和较强的竞争性,如果竞争性太高,趣味性就会降低,同时,如果学生在体育游戏中一味求胜,那么也可能出现安全隐患。因此,教师在安排体育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性问题,在游戏开始之前,需要向学生讲明游戏规则,并且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体育游戏应具有健康性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在安排体育游戏的时候,必须保证游戏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健康的。体育游戏最终是为教学服务的,体育教学则是为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保证体育游戏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的健康性。
三、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一)体育游戏运用于准备部分的课堂组织活动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基础,通过准备活动,学生能够调整好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接下来体育训练的顺利进行。传统的体育教学准备活动一般是慢跑或者徒手操等,这些准备活动单调而乏味,内容不断重复,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一些密度大而运动强度适中的体育游戏来代替这些传统准备活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比如,短跑技术教学的体育游戏可采用“叫号追人”“长江黄河”;投掷技术的教学可用“投沙包”等,这些体育游戏具有较强的实效性,能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迅速过渡到体育课的基本部分。
(二)体育游戏在基本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在体育教学中,基本教学活动是中心环节,基本教学活动是衡量体育教学好坏的根本标准。在基本部分教学过程中,穿插和运用一些体育游戏,在许多方面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如在中长跑教学中可采用“耐力接力跑”“追逐跑”游戏;体操中采用“跳山羊”“过独木桥”等游戏;短跑的助跑技术教学中,选用“集体追拍”等游戏;投掷项目可适时地选用一些掷准、掷远游戏、分组比赛等游戏作为辅助手段,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练习的效果,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技术要领,发展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能力。
(三)体育游戏在教学结束活动中的运用
在体育教学中,结束活动是为了平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情绪,使学生摆脱疲劳状态,促进机体的恢复。因此,在体育教学结束阶段,开展游戏活动,要突出其趣味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增强其幽默感和趣味性。使学生摆脱体育锻炼的生理和心理的紧张状态,结束部分的游戏要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年龄、性别来进行,避免竞技性的内容,主要以放松性的内容为主,同时要有利于组织,并包含育人因素,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体育课。
参考文献:
[1]白丽云.浅析初中体育游戏教学的创造性[J].科技资讯,2011(22).[2]李静.论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1(13).
第三篇:浅谈多媒体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而且能弥补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媒体技术与体育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以中学体育教学为例,谈谈多媒体技术在其教学中的应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我国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语),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教学方法简单,呆板,语言枯燥乏味,动作抽象,更有甚者,体育老师由于年龄、身体自身水平的局限,不能做或做不好示范,而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到索然无味,而电教手段在这方面就有着独特的功能,它能使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事物用形、声、色相结合的方法,使事物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去学习,去接受知识。例如,在田径教材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短跑(格林)、中长跑(王军霞)、跨栏(刘翔)、跑远(鲍威尔)、跳高(索托马约尔)、铅球(黄志红)等世界名将的昔日风采。通过这些电视录像和电脑特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以及选配不同音响和色彩,都能刺激学生大脑,引发他们注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自觉的积极的刻苦学习,训练,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二、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学习,而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年龄、身体原因以及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局限,许多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技术动作难以掌握和完成。如果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充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开发学习智能,增养学生能力,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有很多腾空,如“鱼跃前滚翻”等技术动作,由于速度快,动作有时较复杂,学生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运动表象。教师示范时如放慢速度会大大影响动作的完整及效果,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这也是传统体育教学有时授课效率低,学生掌握动作慢的重要原因。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些难题将会迎刃而解,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在教学中,把教师很难示范的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动画或影象表现出来,并把空中动作用1/4格、1/8的慢镜头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学生能看清每个技术细节,能更快、更全面地的建立起表象,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缩短了教学时间,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明显的。
三、观摩训练,提高体育训练水平
体育的课余训练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的延伸,是专为体育学校发掘和输送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借助多媒体对促进体育训练的提高大有帮助。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需瞬间完成,而且还是一些非常态动作,如铅球的侧向滑步,标枪的交叉步,背越式跳高、挺身式跳远等动作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动作,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有时尽管教师对此反复讲解,多次示范,仍有不少学生对动作的变化和完成动作的时机、过程看不清,不得要领,难以掌握,这时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显示其优越性,用电脑动画,将复杂的动作设计成完整动作、慢动作,单个动作进行播放和讲解,学生通过仔细观摩和认真思考,反复实践、训练,就增加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使运动技术动作更加熟练的掌握,从而为提高体育训练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而体育运动中的形态美和精神美为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供便捷。如健美操、艺术体操、技巧、武术、体操、田径、球类等无不呈现一种美的形态,有着强烈的美感作用和审美价值。例如:在韵律操教学中,常规方法使许多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模仿,不能领略其中美的价值。我们可以利用电教媒体,选择健康、动听、优美、明快的乐曲,配以和谐的健美操动作,强化气氛,为学生创造一种乐学的情境,这样,学生学起来轻松活泼,动作也舒展大方。既发展了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速度、力量等素质,又能领略由人体的优美动作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超美境界,把健美操中蕴涵的节奏美、力量美、协调美、和谐美、敏捷美、以人体运动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感受到运动中的美,在教学欣赏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精选题材,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体育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同时它还能塑造和培养人才,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电教多媒体,选择体育运动中或体育场景下的典型事例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多媒体具有形象直观、引人入胜的特点,能够提供各种生动、逼真的声、像材料,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由于多媒体展示中的生动性和感染性,更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励学生不怕困难,勇敢坚毅的精神品质。
例如,在精选题材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精神,我们精选了: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刘国正对金泽洙,金泽珠三次取得赛点,但刘国正一点也不气馁,紧咬牙关,并最终胜出,同学们在感受乒乓球的精彩神韵之时,也知道了什么是永不言败。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选择了在奥运会领奖台上,中国队员上台领取金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让每位学生起立,高唱《国歌》,学生不仅从中感受到了体育运动中精神美,而且也经历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体育教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对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品德的培养提供了比较理想的教育平台。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多媒体技术给我们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快捷,尤其是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这样可以从各个角度,从不同的侧面,多信息、多视角,全方位、动态的表达科学道理,揭示自然的奥秘。在体育课如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项目技术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用视角形象展示规范动作,通过动画揭示动作的力学原理,学生耳闻目睹,既了解了原理,又能将动作要领熟记在心,再有教师的悉心指导,运动技术肯定会迅速长进,但前提是我们能合理掌握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策略。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现代化教育技术以较快的速度进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使得课堂效率明显提高。本文将结合实例阐述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
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现状。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体育教学 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水平,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作为一线体育工作者应积极探讨如何合理、正确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体育课堂教学,以便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更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导读]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为体育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摘要】多媒体技术具有互动性、直观性等特点,它可以创造逼真的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体育课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多媒体
体育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2-0133-01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为体育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视频分析软件和三维人体运动模拟系统,可将教师的经验提升为科学的理性指导。其逼真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架起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既利于学生观察与认识,也便于教者提高教学速度,节省课时,减轻劳动强度。
一 目前体育教学发展之现状
多媒体技术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是当今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了机遇。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通常是由教师先讲解示范,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再纠正错误动作,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这种灌输式的教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前,体育学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逐渐成为主导方向。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慢放和倒放功能,让学生对各项运动的技术动作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技术动作、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学效果比单纯的传统教学好得多。
二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优越性
1.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其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学生是为了考试成绩而强迫自己去学习,没有主观能动性。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课件,尤其是一些体育明星的动作集锦,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吃透教材,还可以使学生产生追星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中去,从而达到提高教学和锻炼的效果。
2.可以强化动作示范的节奏性与准确性
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形成动作表象,使学生得以模仿动作技能。但在体育教学讲解示范中,有些运动项目因为教师示范动作过快或过慢,或者教师本身动作存在错误,从而就会影响体育教学动作示范的节奏性和准确性。通过制作体育课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把许多比赛或教学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采集起来,多次播放、或暂停慢放,同时加以文字说明,与视频同步进行,形成全方位结合的新颖的教学形式,从而达到形象直观、动静结合、活泼有趣、便于学习和掌握的目的。比如,教师在讲解、示范篮球传球、运球转身、投篮等技术动作时,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世锦赛或者NBA的比赛集锦和片段,了解场上队员跑动的路线、起动和采用技术动作的时机,了解动作过程中的动作顺序。学生只有了解了技术动作的完成过程及应用时机后,再接受技能教学,才能够真正领悟到其中的要领,动作迁移和技术运用能力明显提高。
3.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实践创新更是体育教学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体育制作的课件不仅要围绕体育知识和教学目标,还要让学生面对知识与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创新能力。比如一节足球课,在练习脚内侧踢地滚球时,学生是二人对练,这时有一个学生将球踢在了另一组学生的球上,这时有个学生突然说:“我们比赛,我也要踢你的球!”于是,笔者将几个球固定好,看哪个学生踢得准。结果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大增,96%的学生达到了优秀水平。
三 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的频繁使用,会占去大量的授课时间,相应地减少了学生的练习和讨论的时间,这样有悖于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和自主性特点,只有适可而止,适量运用,使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辅助手段。
1.注意选择与否的把握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体育理论课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当它引入课堂教学后,虽然可以代替教师的部分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无法替代的。即不能替代教师的讲解、示范、演示、讨论等到教学活动,计算机技术仅仅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而不是全部。应正确处理好计算机教学手段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只有多种教学手段并存,发挥各自特长,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
体育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在理论课或者实践课之前或中间进行,要在时机上把握准确且易于控制。身体练习毕竟是体育课的主题。时机选择得当可以强化教学效果,选择不当就可能淡化教学主体,失去使用的意义。多媒体技术只是体育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和方法,要在学生最需要获得大量形象和直观信息的时候来运用。
3.注意选择适量的时间
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体育教师进行技术和技能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应让过多的视觉材料占据学生的思维空间和锻炼时间,使学生注意力转移到画面内容上,从而忽视了对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教师要掌握好在教学中“看什么”“练什么”和“怎么看”的关系和尺度,引导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理论和开拓知识视野,以便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中。
当然,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宽敞的场、馆、池等室外环境下进行的,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及学生反复的身体练习来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为此在运用计算机技术教学过程中应适时、适量,分清主次,有的放矢。这样,体育教学才能切实达到实效,真正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参考文献
[1]何正方.运用电教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M].沈阳体育学院出版杜,2008.5 [2]徐庆.运用电教提高捧球教学训练水平[J].新体育杂志,2009 [3]樊伟东.利用电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8
第四篇:体育排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练习使大部分的学生了解“健身长拳”动作的名称及要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武术课的练习使85%学生正确掌握动作方法,能较好地完成动作练习。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团结合作、尚武崇德、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本次授课对象为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人数(28),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均发展较快,对待新事物充满好奇和热情,参与意识较强,但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控制能力不佳,思想不易集中,情绪易波动,同时考虑多为独生子女,多数存在自我意识强,责任感不常得到体验,缺乏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集体荣誉感的缺乏,因此根据学生这一阶段的生理、心理上的特点,对该课程的设计增加了练习中的趣味性,降低了练习步骤的难度性,采用了多种合作学习、探究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1、重点:动作准确有力,眼随手动。
2、难点:动作连贯、节奏分明。
1、认知目标:通过本次课的练习使大部分的学生了解“健身长拳”5—8动作的名称及要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武术课的练习使85%学生正确掌握动作方法,能较好地完成动作练习。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团结合作、尚武崇德、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重点: 提膝缠腕要同步,开步斩拳要有力。难点:动作协调连贯,体现精、气、神。【导入】
一、课堂常规(1')1.体委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上课内容 4.安排见习生
【导入】
二、热身活动(4')
二列横队向右转分队跑成方形,教师领跑并口令调动(121;1、2、3、4;1234)相遇后击掌并组成一路纵队,分别以蛇形、开口圆形螺旋等...跑成体操队形四列横队。【导入】
2.搏击操热身2'(8*8拍)*2组
在音乐的伴奏下四列横队与老师同做,起势—左右交替冲拳提膝—左右摆拳—交叉跳左右冲拳—左右跳绳跑—跳跃胸前绕拳—武术基本手型步型(双冲拳、双亮掌、双勾手)【复习】上节课内容健身长拳1—4动作(5')起势—开步双劈—弓步按掌—按掌前推
【讲授】新授内容健身长拳4—5个动作(20')搂手勾踢—提膝缠腕—震脚后拽—开步斩拳 【活动】师生活动
1、教师活动
提问动作名称—强调重难点—教师完整示范—口令调动—教师
领做—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语言提示
2、学生活动
应答动作名称—明确重难点—集体练习—分组练习—自主学习
(利用ipad观看教学视频)—利用道具打靶练习—优秀生展示
——小组比赛—小组互评 【练习】课课练(10')
围成扇形,两人一组利用垫子做仰卧起做交替冲拳20次*5累计完成100次并快速报告,起立形成两个半圆形按老师的鼓声,做外圈逆时针跑,内圈顺时针跑,鼓声停止,同学们快速在垫子上做立握撑跳起5次,循环3组,在原组织上进行喊号抱团游戏,学生按老师给出的数字快速进行相应的抱团。
【练习】
四、放松运动(5')
成扇形两人一组坐在垫子上面向圆心,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与老师同做放松练习。手臂伸展—腹部伸展—体侧伸展—腿背部伸展 1.总结表扬优秀学生及优秀小组。2.布置课后作业 3.回收器材。
第五篇:初中排球教学设计
在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排球课一直是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初级中学也就是义务教育7—9年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具着重要地位。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初中排球教学设计,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初中排球教学设计篇一
一、指导思想: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本课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宗旨,以“自主选择、模仿尝试、合作探究、拓展延伸”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练中为每位学生提供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学练空间,让每位学生在学练中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对象:
初二年级
三、教学内容:
软式排球下手发球、运球接力比赛
四、教材分析:
软式排球运动属于休闲体育,它具有趣味性强、易学的特点。软式排球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愉悦身心,更能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初中排球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排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垫、传、发球技术和比赛的基本战术,并在练习和比赛中改善人际关系,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尊重对方。
排球下手发球是在一定垫、传球基础上进行的,是练习、游戏到进行排球比赛的重要衔接。发球技术中如何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解决好用力方向和击球部位是教学的关键。
本课时为单元的新授课,学生初次接触发球,兴趣浓厚,教师充分利用这点进行教学。教学重点:击球手法正确。教学难点:协调力量击球。
五、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初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求知欲望强,因此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积极性高。
2、运动技能基础:初二年级学生有一定运动基础,能够较快的掌握运动技能,但学生普遍上肢力量差。
六、设计思路:
激发兴趣、活跃情绪
通过音乐下球操热身,陶冶学生情操,表现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用语言直接导入课题:发球。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尝试各种发球方法,起到活跃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为以下内容做好铺垫。
合作探究、发展能力
新课程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树立学生是课堂学习主人的观念,因此围绕“设疑、探疑、解疑”的教学主线组织教学。
一、设疑。通过学生尝试发球出现的问题形成本课学习的疑问。
二、探疑、解疑。通过练习、游戏、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逐渐完成探疑、解疑的过程。
教师为学生提供多种排球游戏方法,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在快乐的游戏中逐渐掌握正确技术,在小组的合作中体会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分层的教学中体验体育比赛带来得无限乐趣。
稳定情绪、积极评价
集体放松,相互帮助。通过自评、互评等评价手段,让学生对自己的体能、技能、态度、行为等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发扬长处,弥补不足。
七、教学目标:
1、通过软式排球的学习和游戏,使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下手发球的方法,并掌握软排游戏的一至两种方法,达到健身、娱乐作用。
2、积极参与,通过先练后学,先学后教,边教边学的方法,教学和游戏的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对发球技术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互帮互学、认真好学、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八、学法指导:
1、采用游戏竞赛学练法:
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学练基本动作,提高教学效果。
2、采用讨论学习法:
教学过程中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有意识的让学生自主锻炼,自我检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4、采用分层教学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
5、运用音乐伴奏,肢体语言对学生实施美育。
九、场地和器材
1、排球场2块。
2、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软式排球41个。
十、安全措施:
1、课前加强安全教育,检查课上所用场地、器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课中注意巡视及时制止不安全动作,并提示学生。
初中排球教学设计篇二学习阶段:七年级
教学内容: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练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及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游戏及比赛中快乐轻松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和联系方法,达到掌握一定运动技能,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水平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的选择
排球垫球单元共4次课,本次课是第1次课。在教材选择上,根据新课标要求及学生身心特点,以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为主教材,接力游戏为辅教材。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70~80%的学生能初步掌握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激发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
2、通过学练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上下肢力量。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四、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垫球的正确手型,击球动作。
教学难点:插、夹、抬、蹬连贯完成,协调用力。
五、教学程序
障碍跑→球操→导入→掌握技能→评价提高→接力游戏→放松。
六、教学器材
录音机1台排球41个标志物8个
初中排球教学设计篇三任课教师:农九师166团中学周国军任课班级:八年级(3)班
上课时间(本单元共9课时,本课为第7课时)
教学内容
1、排球(垫球、上手传球)
2、游戏(跟我学与跟我比赛)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与进一步学习排球中五大技术垫球、上手传球技术,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排球运动的学练,使80%——85%以上的学生能较熟练掌握排球技术;70%———85%以上的学生能学会上手传球的正确手法,自我练习上手传接球动作技术。
2、通过跟教师学动作、与教师共同比赛等多种游戏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学练的情感,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3、在整节课的教、学、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灵敏、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为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
1、良好素质的培养。
2、排球垫球的次数,上手传球的手型。
教学难点
1、垫球中控制球的能力。
2、步法与手法的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