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之路培训心得
“名师之路” 小学数学学习心得体会
溢水镇中心小学
李敏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了这个学习机会,让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教学观摩会。本次的培训学习,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确实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学习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我们能与专家教授、优秀教师零距离接触。为期一天半的学习,共听取了8位老师的精彩展示课和2位老师的学术报告,名师们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前沿引领,对课堂艺术的把握令人叹服。领略到了名师课堂的精彩,欣赏到了名师们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独到的见解,让我豁然开朗。
下面谈谈我这次的学习感受。
感受之一:
一天半的学习,我被名师们娴熟的教学技能,鲜明的教学特色,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的感染了、熏陶了。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给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让我汲取了新课改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经验,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感受之二:
在张齐花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求平均数》中,没有太多的华美的课件,是一堂几乎真实的常态课,却让我感受到了数学课堂的魅力,数学课堂的思想。本节课的构思:利用假设,探索,让学生想急于找答案,在一节课中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老师并且也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极重难点,最后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出真知。语言幽默,风趣,专一的数学术语,准确,整节课学习目标成为学生由衷学习需求,而不是来自教师自上而下的硬性指令。在张齐花老师《确定位置》执教时,善于提问题,让孩子自己解决,孩子们发现解决不了,就考虑到了老师给的条件是否充分,灵活的教学方法,让我对自己的教学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开放性的练习会提高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概括程度,实践到理论的教学思想,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方法。
在赵震老师执教的《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赵老师在设计游戏时密切与本节课的知识密切相连,适时引导、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整个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知识,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让我们领悟了教育的真谛。
徐老师始终从问题引领课堂,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形成结论。徐老师提出“课堂需要沉默,需要等待”。徐老师在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时,由有趣魔术——激发需求——灵活运用,体验策略,每一个环节都适时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真可谓是循序善诱,扎实有效的课堂,在课堂上他的语言幽默,表情夸张,与其其中的变化,更加吸引了孩子们学习的欲望,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出口成章,这堂课更像“小品”“相声”般有趣,善于鼓励学生,给与学生肯定的表扬,在知难而“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这个法宝中,学生不但知道了学习的方法,更能潜移默化到做人的哲理,这也正是我以后在工作中和成长道路中的长鸣警钟;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在我们看来檫黑板是一件多么平常不过的事情呀,而徐老师把平常的事做的不平常,让孩子们留下不想檫掉的部分,留下的正是我们所谓的重点,对于孩子们来说有意义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在春风化雨中提升;在循序渐进中掌握。刘松老师的课堂善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倾听能力,特别是解决《乘法分配律》时,不断地让孩子们观察黑板上的一个:“3”写的是什么,发散孩子们的思维,然后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读,引导到观察事物要认真仔细。体现了知识在循序渐进中掌握。名师的课堂精彩纷呈,风格独特,各有千秋,令人耳目一新,视野开阔,让我们享受到了一场试听盛宴。
名师的课堂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也是我所受到的启发。
一、非常关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几位专家用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和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用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达成共识,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展示了学生所思所想、所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灵动的课堂、以学论教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彰显课堂中生成的许多新资源,也体现了学生的认知差异,启发了学生更加深入全面的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二、激励性语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名师的课堂教师善于发挥倾听、梳理、激活、点拨的作用,能适时的介入讨论,又能适时把问题抛给学生,始终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之间流转,以保证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的提高了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课堂生成千变万化,学生思考深入,精彩纷呈的回答绝不仅仅来自于个性思维的张扬,很多程度来自于教师一次恰当的引导,精彩的点拨,因此教师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画龙点睛”,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学生学习。
三,“深度的课堂”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名师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投入到和教学的思考性,他们的课堂真正读懂了教材,深入的理解了教材,而且能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具有一定的深度,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挑战性,他们的课堂能抓住核心的教学理念,渗透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倡导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走进课堂,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思考的学习过程。
总之,这几天的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很多东西要慢慢回味,在工作中慢慢的体验、总结、应用。要上好一节课,需要教师的真功夫。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
这就是此次之行的一些感受,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第二篇:名师之路培训心得
2015春季“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英语研讨会学习心得
延安实验小学
王俞敏
“名师之路”是一个感悟名师课堂、见习名家风采的学习舞台,也是一个学术沟通的桥梁、教学交流的平台,更是一个见证绚丽多彩教育人生的“大咖秀”……2015年5月8日-5月10 日,我有幸在西安石油大学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英语研讨会,共观摩了9位名师的9节优质课和专家的8场专题报告。本次研讨会以故事教学和语音教学为主题,各位名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让我为之惊叹;各位专家深入浅出讲述教育教学理论的精髓,更让我为之折服。名师专家们有太多值得我膜拜的地方,我惊羡,我反思,我向往着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成为英语课堂的“大腕儿”,如鱼得水,尽情演绎。
一、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成长为独具特色的魅力老师。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都将是亘古不变的。在这些名师的课堂上,我们切身感受到民主、和谐、开放的师生关系。当学生的表现未能达到老师的期望值时,名师的做法不是责备,而是灵活的变通和引导。如在林丽老师的课堂上,当学生不能如期说出“Hi!I’m …I like…I have…”等句子时,林老师灵活地改用问句“Do you have…”“Do you like…”时,学生统一用“Yes”来回答。之后,林老师说“大家不能只习惯于说Yes,其实我知道你们都可以说出那些句子…”果然,在林老师的带动和引导下,孩子们在之后的课堂上能自如说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句子。还有在王超老师’“It’s okay to be different”的课堂上,一位学生几次把“it’s okay to lose your mittens”说成“it’s okay to lost your mittens”,教师机智地用“it’s okay to make a mistake”一句话处理了学生因犯错而畏难的负面情绪。
二、以扎实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为基石,不断成长为独具特色的魅力教师。
一位教师犹如一位舞者,一名歌手,舞台背后需要的是无尽的基本功练习。在名师的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是标准地道的英语发音,看到的是生动形象的简笔画、精致巧妙的课件、丰富多变的肢体语言,感受到的是别具风味的英语课堂。在名师身上,我看到了教师个人综合素质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和教学基本功是基础,能唱能跳能导能演是锦上添花。如王超老师用耳熟能详的小苹果调子改编成富有动感的“It’s okay to be different”,顿时全场high了起来……
一口漂亮地道的英语口语,一份扎实的教学理念,一颗永远爱生的童心,成就着这些名师,也滋润着祖国的未来。
三、以扣人心弦的故事为线索,丰富多彩的活动贯穿课堂,不断生成别具特色的魅力课堂。
英国教育学家Andrew Wright指出“Stori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lives of children;stories help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ir world and to share it with others.”由此可见,故事对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吸收英语语言的输入,从而为语言的输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次研讨会上,王劲春老师的“A hungry caterpillar”,叶建军老师的“Naughty animals”,林丽老师的“The mouse and the lion”以及王超老师的“It’s okay to be different”,他们的故事以兴趣入手,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在故事学习中感受英语学习的快乐,进而提高英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这些名师的课堂上,并不是遵循固定的感知故事-呈现故事-复述故事-表演故事的教学流程,而是插有Let’s chant, Let’s talk, Let’s sing 以及韵律小诗等活动,他们的故事课堂在润物细无声中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教师的日常教学行动、教学习惯、教学性格亦会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命运。
作为年轻的英语教师,大学毕业时的我们有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那3年,5年,10年之后的我们,是否能以今日的这些名师为榜样,让自己成长为一名别具特色的外语教师呢?不断的反思加不断的行动,定会有一个充满期待的未来在等着我们……Come on!
第三篇:名师之路培训心得
“名师之路”培训心得
米粮小学:狄娜
2016年3月25日至3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中小学“聚焦核心素养”教学研讨会。本次的培训学习,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高层次的学习的平台,为期三天的学习,共听取了17位老师的精彩展示课和6位老师的讲座,名师们对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沿引领,对课堂艺术的把握令人叹服。领略到了名师课堂的精彩,欣赏到了名师们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独到的见解,让我豁然开朗。
下面将我这次的学习的一点感受和大家分享
三天的学习,我被名师们娴熟的教学技能,鲜明的教学特色,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的感染了、熏陶了。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给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中让我汲取了新课改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经验,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在赵志祥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一分钟》中,没有太多的华美的课件,是一堂几乎真实的常态课,却让我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魅力,语文课堂的思想。语言幽默,风趣,准确,整节课学习目标成为学生由衷学习需求,而不是来自教师自上而下的硬性指令。在张敏华、王镇会老师上的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设计的非常精妙,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多种方式检查认读,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轻松理解词语意思,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学生兴趣盎然。
在许嫣娜老师、蒋军晶执教的绘本,他的课堂充满活力,启发学生看看图、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的教学环节,适时引导、整个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每一个环节都适时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真可谓是循序善诱,扎实有效的课堂。
钟鹤童老师给低段语文教学提出了很好的方法,他提到作为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识字、写字、朗读、学词。他说,低段的识字必须要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他强调字音不是重点,学生都会认,教师要重在给学生讲清字形和字义的关系,同时关注起点,分组教学,哪些学生要关注读音,力求把识字教学减肥瘦身,给朗读、阅读留一定的空间。
2、写字他说写字即写好人生的每一笔,不仅要把字写对,还要写好,写字是传承文化,汉字都是有规律的,写字首先要让学生观察,从结构等各方面,其次要书空,书空不能走形式,教师还要范写,范写时选择有代表性的写,接下来是描红仿影临帖,最后评价。
3、朗读
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学习之前读不好是正常的,如果课文学后读不好等于没学。教师必须注重范读或采取听读训练。朗读录音等方式。
4、学词
理解词语、积累词语是低年级阅读的重点,不是分析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方式多种多样看图做动作、联系上下文、词语替换、找近义词、在语境中进一步理解等。
最后他说低年段必须要遵循课标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多识少写,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为其他学习腾出时间,力求把识字挤进阅读教学。最后要把听读纳入课堂中去,对学生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比较难忘的还有:观摩课的老师上课,课前都需要“热身”。其实“热身”就是老师和学生最初的沟通,最佳的对接。最初来自于授课老师的这种沟通、对接,这样的智慧;对于学生是多么享受啊!课堂的温馨,课堂的美丽从老师的第一句话开始,一直通向美好的结束。我在想,课堂的“热身”,对于我们司空见惯的平常课,同样的适宜。每节课,我们都要像观摩课那样的精心,那样的热情,那样的细腻,我们的学生课堂,一定是生命课堂,精彩课堂。
一、非常关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几位专家用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和风趣的语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展示了学生所思所想、所做。是一个真实的课堂、灵动的课堂、以学论教的课堂,二、激励性语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名师的课堂教师善于发挥倾听、梳理、激活、点拨的作用,能适时的介入讨论,又能适时把问题抛给学生,始终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之间流转,以保证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的提高了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课堂生成千变万化,学生思考深入,精彩纷呈的回答绝不仅仅来自于个性思维的张扬,很多程度来自于教师一次恰当的引导,精彩的点拨,因此教师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画龙点睛”,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学生学习。
三、“深度的课堂”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名师的课堂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投入到和教学的思考性,他们的课堂真正读懂了教材,深入的理解了教材,而且能根据学生生活经验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具有一定的深度,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挑战性,他们的课堂能抓住核心的教学理念,渗透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从而促使学生积极的思考,倡导把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走进课堂,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思考的学习过程。
几天来,我们和孩子们一起,享受着大师们独特迥异的教学风格,感受着他们细致入微的人文情怀,一道又一道的大餐带给我们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也让我们的精神和思想得以洗涤。名师们何以有名师的风采?留给我的是无数的思考,他们有三十出头的青年,也有花甲古稀的老者,但共同的是有勤奋的钻研、不懈的追求,生而为人,学而成师,看过他们,我知道我还能怎样去做,“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总之,感受颇多,很多东西要慢慢回味,在工作中慢慢的体验、总结、应用。要上好一节课,需要教师的真功夫。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
第四篇:“名师之路”培训心得
“名师之路”心得体会
2015年10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数学研讨会,我深受震撼,真正感受到了新课程理念的新变化,领略了不同名师不一样的风采。在其中有示范课和“核心素养.学科教育”报告两种形式,通过培训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状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一些观察,多一层思索,更多一点提升!
一、将“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注重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课堂中会采用小组PK的模式,让学生大胆尝试探索着学,经历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体现学生的认知差异,并且不断根据学生随堂猜想和反应不断地调整课堂内容。在他们的课上,老师永远是那个傻子,而个个孩子却又是聪明无比的天才。整个教学中,老师就是不断地示弱去迎合学生,锻炼学生的胆量。例如:在三年级《解决问题》中,出示情景淘气的烦心事问题以后,让学生思考该用什么方式来解决,学生就很自然地想到画图,那么老师就顺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自己画图,并且自己讲一讲图上所表示的含义,老师在这里仅仅是一个课堂的组织者。之后,老师仅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了归纳,做了一个小结,学生又开始自己做题,讲给全班同学听,整个课堂都是学生在动。如果说这个课例比较特殊,那么在《圆的认识》中,探究半径到底有多少条时,融入小组PK文化,让学生分小组自行研究解决方案,呈现了圆上有无数点,圆的对折,圆的对称轴,圆的360度等方法,展现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二、在发掘课程内容的显性因素的同时挖掘隐性因素,也就是情感因素。
首先,一节课要上得有深度有广度,必须灵活地运用教材,在课堂中善于循循善诱。在备课的时候就应该注意精心预设,预备错误,让学生错在当下,错在课堂。
其次,老师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洽到好处的把课程内容所隐含的情感通过加工和提炼,融入到课堂知识中去,让学生去感受生命。课例:四年级数学《统筹与规划》中,不仅让学生扮演角色,用手心和手背演示烙饼的过程,同时在展现单数烙饼和双数烙饼的规律的时候,引入其实人生也是有规律的,知识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引导学生要学会感恩和奉献。
三、课程设计中注重细节,走上讲台,便能融入课堂,富有活力和自信。
一是将课堂中所要呈现的问题设置成问题串,也就是主问题和小问题,这些小问题都是为了解决这个大问题而服务的。在其中不忘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和逆思维,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并且在知识讲授中融入数学常用方法,例如:归纳、推理、画图等。课例:在《统筹与规划》中,展示审题的方法,统筹与优化的两个步骤(一题多解,多中选优),让学生先看,看完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并指导慢读,显得方法并不死板。还有,在体验双数烙的时候,加入一家三口吃饭单数烙的实践,并未归纳为计算公式,而将其总结为:经验+经验=新经验。课堂的最后,提出三分钟烙一张饼的方法,利用生
活中的电饼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是联系新旧知识间的关系,注重新旧知识的大贯通。在所有的课堂中,都充分呈现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好数形结合,以直观来解决抽象。课例: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有两节,第一节是通过对三年级学过的小数知识导入新课,还有一节,从整数开始认识,体会数是数出来的,在对整数计数单位的分析中引入小数在计数单位中该如何表示,同时,在归纳小数意义的时候,并未像课本上那样只有一层单纯的意思,而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说明小数不仅仅表示几分之几,还对分数的计算带来方便,展现小数的多层意义。又如:在展现加减法的结合律的时候,用提鞋的实际例子来展现a-b-c=a-(b+c),问:“如果要将一双鞋子拿出去,有哪些办法?”学生就自然会说一只一只拿,或者一双提出去,其实这就是结合律。
三是尽可能多地研究学生,创新课堂形式,促进各科知识大融合,培养学生的手、口、脑并用。课例:六年级《阅兵中的数学故事》,直接让学生观看阅兵视频,谈感受,更加直观。还有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老师采用语文当中修改病句的方式,“你是谁爸爸?”“我是你爸爸。”到底是谁说错了,展现说话时要准确,关系是相对的,然后引入倍数和因数的相对关系中则会更加自然。
四、联系自身实际,及时给与评价。
第一,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说是自然说话实际,采用符合自身性格的语言,或幽默,或平和亲切。总之话语要自然。
第二,课堂问答是我们课堂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对于学生的答案及时给与反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要充分允许学生辩论,而且多采用启发和鼓励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质疑,敢于出错。对于不发言的学生也要提问,语言要平易近人,亲切一些,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这次培训,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的智慧。虽不能通过几天的培训立竿见影,但是却也产生了顿悟。身为老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第五篇:名师之路心得文档
聆听名师课堂,感悟课程改革
——“名师之路”西安培训会有感
元城小学 李文坤
2012年10月11日至15日,我与张海霞老师赴西安参加了“名师之路”之“解读新课标,实践新课堂”全国小学课改十年回顾与展望教学观摩会。首先,我要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下面,我将本次学习情况向大家作以简单的汇报:
一、会议概况:会议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礼堂进行。本次活动注重“生态”,讲求实效、和谐。授课老师用精湛独到的教学艺术向与会老师阐释了小学语文教学最本真的追求,即“生态”理念。本次活动内容包括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多种教材版本的教学。邀请了李卫东、王林波、张学伟、赵志祥、虞大明、杨树亚、管建刚、武凤霞、盛新凤等当今国内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语文特级教师、名师大家的示范课及专题讲座、点评。
二、总体感受: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我这次学习的感受,那就是:感受颇深,不虚此行!这些专家、名师的课,或设计精美,或朴实自然,我时常被他们的独到设计所折服,被课堂的情绪所感染,同时也为学生思维的火花所欣喜,这次学习让我对新课改的理念又有了一次升华。
三、收获和反思:名家大师们用他们深厚的文学底蕴、优秀的人格素养、清晰的教学思路、激荡的人文情感,阐释和演绎了《新课程标准》。让我们一线老师对《新课程标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课堂上他们用独具磁性的声音、充满激情的动作、富含诗意的语言,把课堂掀上一个又一个高潮,也让我们一线老师呼吸到了语文教学的新鲜空气。灵动的课堂,亲切和谐;活跃的学生,真诚自然。与其说学生在学语文,不如说在享受语文。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老师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并没有一味追求教学过程的艳丽和离奇,而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本真与个性,以学定教,细处引导,巧妙设疑,适时点拨,环环相扣,层层提高,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的指导引领的自主学习理念。
走进名师课堂,聆听名师讲座,执教教师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所有听课教师展示了语文教学的崇高境界,使大家在听课活动中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充分领略了语文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让我们真正走进了改革前沿的语文课堂。在一次又一次的赞叹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回味中,使我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成长之旅。
面对我的课堂,我更需要在学习中提高,在反思中实践,在坚持中前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