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认识钟表的教学案例
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在数学课堂上活用起来
——《认识钟表》 磨课案例
[案例背景]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上学才几个月的一年级学生,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系统地接触到有关时间的知识,主要目的是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看钟表,会认读钟面上整时和半时的时刻,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但上课前学生对钟表的认识,起点都不是零。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钟表及时间的感性认识。
为了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有效利用。于是我们尝试认真研读教材,以生为本,努力让学生学的扎实,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下面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一课,尝试通过探究教学方法展开探索,记录下磨课过程,谈谈感悟。
一、磨课活动课堂片段实录: 【镜头一】:初步认识表钟
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师:请同学们听一听,你们猜一猜它会是谁呢?你听„„(收音机播放:钟表走动的声音)。学生急切地说:钟!闹钟!„„(老师板书:钟表)师:你们在哪里见过钟表? 生1:我在家里见过。生2:我在教室里见过。生3:我在商店里见过。生;我在电脑上见过。„„
师:是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钟表,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在这个大盒子里,还藏着很多漂亮的钟表哩!想不想看?(学生边看欣赏边思考)
马上盒子里面飞出一个个漂亮的时钟(CAI:伴着音乐和清晰的解说,这是什么时候的钟,干什么用的,„„)。
师:喜欢这些钟表吗?看了这么多的钟表,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片刻)
生1:我觉得这些钟表很漂亮。生2:钟面上能看到时间。生3:钟面上有长有短的针。
师:这些钟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但作用都是用来帮助人们掌握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猜一猜”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很自然地引出了学习主题。这个教学片断是整节课的开始,前后时间总共不到2分钟,但教师用动画新颖地呈现各式钟表,创设熟悉的学习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镜头二】:根据学生已有经验,探索钟面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钟面,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自由讨论)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钟面介绍给大家? 生1:我的钟面上有12个数。
(老师板书:数---1、2、3、„„12)
生2:我的钟面上有12大格,有3、6、9、12这些数,有一根长针、一根短针。
生3:我的钟面上一数也没有,只有12个大格和一根长针、一根短针。
生4:老师,我知道这根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师:那谁能在这个大钟面上指一指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一名学生指给大家看)
师:时针有什么特点?
生:时针比分针短,也粗一些。(板书:时针——短、粗)师:那分针呢?
生:分针就长一些,细一点。(板书:分针——长、细)
(这一片断教师让学生自己对钟表的认识不断地进行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形成对钟表的认识。讨论之后发现学生已有的对钟表的认识非常的清晰,对入学才两个月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整个流程很顺,学生表达流畅,超乎老师的想象。)
【镜头三:】开展动手操作,总结已有经验
伴着优美的音乐声,学生个个全情投入细心而又急切地自由创作各式钟面。
(这一片断有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课堂上教师给了足够的时空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画一个钟、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这样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自信。)
老师同时巡视,了解到:每个学生自己心目中的钟表都不尽相同。有的注重外形和精美的修饰,有的抓住了本质;有的画的是写意画,没有1-12这些数,只是用几笔勾成大体的钟面布局;有的非常认真,擦了又擦,为的是要把钟面画得更圆,把12个数排列得更均衡些;除了个别学生不记得添指针,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把指针(包括长、短针)、12个数和圆形的钟面画出来。
【镜头四:】全班交流,挖掘潜能,系统梳理零散知识。时间到!
1、学生交流、介绍自己所画的钟表。
(1)小组内评一评。谁画的最好?哪个地方画得好,值得大家学习?
(2)小组成员合作,自由上台(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各组推荐的作品。(展示完贴到黑板上,其余学生也将已经画好的作品一并交齐)
(上面这个细节能避免一些学生会不停地画下去,反映老师有很清晰的思维和明确的活动目标。交流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将已有知识经验梳理和升华的过程,这时 “全班交流”和“小组交流” 的学习活动非常必要。从这些画的钟表老师看出:对于钟表,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这种经验还很不充足和系统,老师通过小组内相互的交流,以及个人作品在全班的介绍、展示和评价,使学生对自己对钟表的认识不断地进行反思和修正,将生活经验升华为系统的数学知识,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形成对钟表的清晰认识。)
学生很兴奋地把作品摆到实物投影仪上,并介绍:我画一个面带微笑的钟,让我每天看到它就很开心;我的钟面上还装上了三个按钮分别表示早上起床、中午起床还有晚上睡觉的;我的钟面装个摄像头,是防止有坏人来了可以拍照用的;我把钟面的外形设计成可爱的小动物。„„ 师:①原来大家知道钟表的知识可真多啊,我为你们感到骄傲!②可我们画的这些钟表上一定都要有什么?
(展示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成功乐趣的过程。学生的钟表自成一格,而他们的介绍更是充满创意,着实让老师和听课者兴奋不已。但老师很清楚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在一些学生只关注非本质东西的时候,老师及时巧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数学实质上来了。)
生:这个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和„„,12个数排成„„,学生还会情不自禁地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钟表的知识。不时激起热烈的评价:他在排12个数时,前面松了,后面太紧;他画的钟面上长短针区分不明显;他把整个钟面都放歪了,他根本没有标出数,„„还有学生肯定地介绍:我用只写3、6、9、12这几个数,其余的打上点,我在每两格中间都打了点,别以为这1和2中间只有四个点,但实际上有五个点。
有些学生知道的非常多,自信地介绍或评价别人的作品:你看,他这个钟时针对着12,分针对着6,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这个时间;光靠时针不能说明是几点,必须是两根针配合;分针走完一圈回到了12,时针不能指到两个数中间,一定正对准一个数的;每次分针指到6时,时针必须对着两个数的中间;13时是下午1时,一天有24小时,等等。
老师:规范的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一起看!(老师拿出实物钟)
(虽然不少学生的表现会让老师为之震惊,但在学生表现欲望非常强烈的时候,老师能很好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2、认读规范钟面上的时刻,梳理已有的零散经验。
(1)大家都能自己画钟表,那你会认钟表吗?我们试一试吧!老师在实物钟上拨出8:00,然后从8:00拨到8:30 师:你们知道指针是怎么走的吗?来!伸出你们的手指,大家试着一起比画、比画吧!(老师也背过身子,和学生一起比画)(感知指针的运行规律,这是以后学生正确认读时刻的难点和关键)
(2)由慢到快拨一些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学生直接认读,老师把刚才所拨的对应时刻定格为一些钟面教具,贴上黑板,排成一排。(方便学生分类整理经验)
分别拿出8:00,8:30的钟面,挑战学生:你们是怎么认的?(自己想一想,也可以跟同桌商量一下)
谁能把认钟的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代表介绍认读整时、半时时刻的方法)
(3)刚才都是老师拨,同学们认的,你们想不想也来拨一拨?
老师说,学生拨,同桌检查、并互相帮助。(每人拨一个整点的时刻,每人拨一个半点的时刻。)学生同桌我说,你拨。(只拨整时和半时的)(4)教师拨钟,学生争先恐后地认读时刻。
(特别呈现12:00,6:00,8:30,9:30,12:30,1:30,5:30等时刻,澄清模棱两可的认识。)
3、小结整理:
(1)我想知道你们怎么能认得这么快,有什么窍门吗?谁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好让大家都能又快又准的地认读钟面上的时刻。(2)同学们真了不起,不用老师介绍,你们就全都知道了。
(整时与半时的认读合在一起,考虑了学生的基础,又便于区分,这样也不至于把教学过程分得很零碎;认时刻与拨时刻相结合,拨的过程更能帮助学生感知钟面上指针的运行规律,在动态过程中认识钟表,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也符合现实。自己动手拨,边看、边拨、边想更有利于学生发现整时与半时时刻指针所在位置的不同。让学生教学生,是很好的方式,因为学生讲的方法更切合同伴的实际理解水平。)【镜头五:】实际运用,提升认识水平。
1、小明跟同学们一样也会认钟,而且他还把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记录下来了。大家先看一看,谁能介绍一下,小明什么时间在干什么?(课件:呈现教材中的连环画)
2、听了大家的介绍,我有一个疑问题:刚才我们不是说从8时走半个小时就到了8时半,怎么小明8:00还在上课,8:30就睡觉了呢?
3、这是淘气一天的活动安排,看了之后,你想给他提点什么建议呢?(课件:呈现一组连环画,把练习内容柔和进去)
4、明天是周六了,说说你打算怎么度过这个周末?(这个环节表明老师没有放弃教材,而是很好地利用了教材提供的素材,是实在的驾御教材。一方面,老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也突出了对教材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另一方面,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很好地突出了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还自然地融习惯的养成教育于学习知识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尽魅力,体验学习即生活。)
【镜头六:】感悟学习,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1、现在我们已经认识钟表了,钟表可以给你哪些帮助呢?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吗?那你们认为钟表最喜欢什么样的朋友呢?
从今天起我们又多了一位好朋友,就让我们开开心心地和钟表成为朋友,做一个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人吧!
2、看看课前同学们画的钟,你们想不想再把自己的钟面修改得更好些呢?同学们把它带回去,把你的作息时间表也画在上面吧!
(老师鼓动学生与钟表成为好朋友,因为学生在课堂上交到了这个好朋友,所以非常高兴,相信很多学生回家后都乐意把这个新朋友介绍给家里人的,这样也就使学生从会认钟表到自觉的在生活中用钟表,培养了学生主动用数学的意识,深切感受钟表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这比过多的形式化的练习产生的效果应该要好得多。应该是这节课的突出亮点之一)【点评】
听完这节课,我特别采访了一些学生,他们的感受是: 学生1:我觉得上课好好玩哦!学生2:上节课,我很开心!
学生3:我认识了时钟,以后我要做一个遵守时间的人!学生4:以前我只知道时钟可以告诉我们时间,可是我自己不会认,都是爸爸妈妈告诉我时间的,现在我自己也可以看时间了,我好高兴啊!„„
作为同行,这节课给我的总体感觉是“轻松自然,师生愉快”。课上,学生的手 “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了。学生在“自主操作”中探究知识,在“互动交流”中感悟方法,在“做”中悟,在“玩”中学,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自得其乐。本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亮点:
一、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教师能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用生动的视频、熟悉的事物、伴着美妙的音乐引出钟表,唤起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产生了跃跃欲试、积极向上的学习心理,为开展下一步的探索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二、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为教学服务,应该有效利用。老师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个钟面,抓住了儿童爱玩、好表现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了动手实践、积极思考、大胆表现的机会,调动了全体学生的主体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三、实施有效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课堂上,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钟面的体验,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创造,并对各自的作品进行评价,把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提高了生生、师生互动的效益。
四、切实落实了减负的任务。这里的学习活动,学生全身心投入,主动探索,动手操作、用心思考、真诚交流,在愉悦的情感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钟表。以学生已有经验为起点,在学生真实的认识水平上展开的思考与交流,形成的认识是深刻的,这样的教学是高效的。只有高效益的课堂才能真正实现减负。
我们说,要深化课程课改,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不是要一味地降低教学要求,也不会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相反地,数学新课程对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要求还有所提高,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容易些,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享受学习的快乐,切实落实减负的任务。
第二篇:认识钟表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认 识 钟 表》
教 学 案 例 设 计
怀仁县第六小学教师:夏慧慧
《认 识 钟 表》教 学 案 例
怀仁县第六小学
夏慧慧
教学目标:
1、学生建立钟面的正确表象。利用钟面,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半时。
2、经历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
3、养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4、充分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教学难点:学会看半时。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一家三兄弟,高矮个不齐,滴答提醒你,时间要珍惜。生:闹钟。
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寓教于乐引入新课题。)2
二、自主探究,认识钟表(一)初步建立表象:
1、画一画
师:你们见过时钟吗?你能说说钟面上都有什么?(生回答)能在纸上把你见过的钟面画下来吗?如果你有困难可以向其他同学求助。(学生动手画出各种各样的钟面,并在上面写上12个数字)
2、认一认
师:钟面上除了有12个数字外,还有同学画了别的,你愿意介绍吗?(生介绍)师出示完整的钟面,介绍:
分针,又细又长;时针,又粗又短。(并分别拨动这两根针)
(设计意图:教学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在实践操作中思维,在实践操作中创新。让学生动手画一画钟面,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为接下来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做好铺垫。)(二)认识整时
1、拨一拨: 师:在钟面上拨一个你喜欢的时刻。(生动手拨,师巡视从中选取3、4个是整时的钟面添在黑板上)3
2、认一认
师:(指着三个钟面)你知道哪个钟面上的时刻?
3、说一说
师:说说你是怎么看的?能把你的方法告诉同学们吗?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师:我们用小儿歌来记住这个认识整时的方法: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设计意图:整时的认读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是难点,放手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表现的欲望,为各层次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表述自己见解的机会,又发挥了学生生活经验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课堂小主人的意识。)(三)认识半时:
1、练一练: 师:学会了看时间,我们就可以合理安排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时间。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什么时候在干什么?(让学生分清是上午、中午、下午的时刻。)4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里,教师出示了与学生实际贴近的生活情境图,说明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使孩子们有话可说,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认识半时:(1)(师拨动从6时运转到6时半的钟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转动的钟表,既渗透了时针、分针的转动方向,培养的学生的观察能力,又突破了“认识半时的难点,为下面的讨论和研究做好铺垫。)(2)你会读这个时刻吗? 它与上面几个钟面有什么不同? 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认半时的方法,然后汇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围绕 ”半时时刻的认读进行讨论、交流,一方面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被充分调动起来,另一方面学生的争辩意识、自信j$也得到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同时得以激发。方法的总结,升华了学生的认识,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过程的愉快。)师小结: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3)拨一拨: 5
刚才图中小朋友的一天安排得多么有顺序啊!这样的一天会有很多收获的,那么你们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呢?在钟面上拨一拨你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4)学生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动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促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三、学习时间的读、写法
1、师:刚才小朋友都谈了自己的作息时间。看,这是老师的作息时间,你会读吗?(在黑板上出示5时、6时半、12时的钟面图。)(学生读)师:生活中我们习惯把某一个时刻称为几点,数学上又称为几时,像3点在数学上又叫3时,5时半怎么读?12时半呢? 师:再出示10时电子表图)这个呢,你见过吗?在哪些地方见过? 生:在电话上见过;在电子表上见过;在爸爸的手机上见过„„ 师:你们能把上面的时刻改写成电子表的形式吗?(学生改写,教师巡视。)6
讲评,重点引导学生半时的书写。
(设计意图:把时间的读、写安排在这里,是为了前面教学环节能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新知,而不受读写因素的干扰。)
2、运用
师:现在我们做个游戏。老师做个动作请你来猜猜它可能在什么时刻发生? 老师依次做睡觉、吃饭、看书等动作,让学生说出这些事发生的时间。(设计意图:寓教于乐,再一次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同时领悟到生活中有两个10时,拓展学生的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四、拓展应用:
1、根据给出的时刻,把钟表补充完整。
2、找朋友。
把显示相同时刻的钟表和电子表用线连起来。
(设计意图: 这样的练习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概括总结,质疑升华。
1、今天你认识了什么?你是怎样学到的?还有什么问题? 7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钟表,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才能有所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不但使学生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了“主角”的意识。教师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孩子们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教学反思】
1、尊重起点,让学生轻松学数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课堂上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考虑到学生在生活中几乎都见过时钟,对钟面都有一定的印象。因此,我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安排学生动手画一画印象中的钟面,从而为学生建立了正确的钟面表 8
象,为接下来准确认读时刻打好基础。整堂课以学生的讨论、操作、总结、汇报为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敢想敢说。
2、寓教与乐,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整时”时刻的认读比较容易,而“半时”时刻的认读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课堂上借助情境图,向学生展示小朋友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因为图中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似,立刻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认真地观察不断转动的钟表,明确了钟表的转动方向,建立了钟表的动态表象,准确地理解并读出了几时半。整个环节,学生都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度过。这堂课还有一个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理解一天中有两个6时,时针一天要走两圈。课堂上,学生借助情境图,看到了小朋友快乐的一天,无形中理解了早晨6时和傍晚6时。在“猜猜老师的这些动作可能会在什么时候进行”的游戏时,学生展开了自己合理的想象.有的说“老师晚上10时在看书”,有的说“老师上午10时,在看书、备课。”有的说“老师7时在吃早饭。”“老师晚上7时在家吃晚饭。”等等都充分表明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生活实际做出了精彩的回答。
第三篇:认识钟表教学案例
《认识钟表》 教学案例
单位:进贤县民和四小
作者:吴
晶
年级:一年级
电话:***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学内容:认识整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钟面上有12个数,12个大格子,认识时针和分针。
2.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要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会认识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观察、演示、操作,认识整时及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难点: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突破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结合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教法:演示法与操作法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整时及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学法:学具操作法和自主探究法相结合,与小组内同学互相合作共同认识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谜语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么?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
谜语: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滴答滴答享响,天天催我起。
师: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生:闹钟
师:对的,它们统称为钟表。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有数字
师:有多少个数字
生:12个数字
师:哪12个数字?我们从小到大来数一数。
师:请仔细观察,你看每两个数字之间就有一个大格子,这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多少个大格子呢?
生:12个大格子
师:钟面上除了有12个数还有什么啊?
生:还有两根针
师:这两根针长得一样么? 生:不一样,一根是长长的,一个根师短短的。
师:你知道这两根针分别叫什么名字么?
学生自由说
师:这根长长的针叫分针,这根短短的针叫时针
师(问):长长的叫什么针?短短的叫什么针? 生(答):长长的叫分针,短短的叫时针(板书)
师:谁能背出这句话?
过度:大家平时看到的时针和分针是不是静止不动的呢?对的,时针和分针有规律的转动起来才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时间。那它们是怎样转动的么?咱们一起用手来比划比划。以后我们就把这样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
(二)认识整时
师:你们认识时间么?
生:认识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谁能说说这是什么时间?图中的人在做什么? 生:早上七点,妈妈在叫孩子起床。
师: 这场景是不是不是非常熟悉啊?每天都发生在你们的身边。你们早晨起床会赖床么?
生:不会
师:对的,我们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师:刚刚同学们说七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说法,在数学上准确的说法是七时。谁还能再说一说几时?图中的人在做什么?
生:早上七时,妈妈在叫孩子起床
师:你们知道七时分针和时针分别指着几么?
生:七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 过度:你真是爱观察的好孩子,老师为了奖励你送你一张游乐场的入场券,由你带领一(3)班的同学们一起去玩把!可是游戏项目是限时开放的,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游戏项目的开放时间吧!
师:这是什么啊?
对过山车,谁知道过山车的开始时间呢?
生:8点开始
师:刚才你说8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说法,在数学上准确的说法是什么?
生:是8时开始(贴8时的教具钟)师摆放教具钟,并指导“时”的书写
师: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游乐项目,海盗船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生:3时开始(贴3时的教具钟)
师:我们再去开心园看看,这又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生:6时开始(贴6时的教具钟)过度:你们真聪明学会了看时间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三个钟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预设):它们都是整时,它们的分针都指向12 师:像这样分针指着12,就是整时,到底是几时呢?我们还要接着看时针,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师:请看第一个钟面 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谁能完整的说一遍,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同上让学生说出3时,6时)师: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
师(引导)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生背出来)
(三)拨一拨
(1)生说师拨
师:请一位同学来说个时间,老师来波。
(2)师说生波
师:请拨出3时,请拨出6时,请拨出10时
(3)同桌互波
过度:当你们拨钟表的时候我在旁边认真观察了一下,你们配的的可真好,拨的又准又快!实在是太棒了!
(四)时间表示法
师:聪明的孩子们,老师想考考你们,请仔细观察这三幅图(手指着黑板)看一看师怎么表示时间的?
生:略
师:时间有两种表示方法,黑板上这种是文字表示法即数字加时,还有一种是电子表示法即一个数字加两点再写两个0 师:谁能把这两个钟面上的时间用电子表示法写出来。请两位同学上台完成,其他同学在纸上完成。(五)找朋友 师:现在请五位同学上台来拿着5个钟表,再请五位同学上台来找找自己的朋友并唱着找朋友的歌曲(此环节让学生在开心愉悦的氛围中认识钟表)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过度:同学们都写多了,果然没有让老师失望,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欢迎他吗?让我们走进小明的生活,看看他一天什么时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帮他完成他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师:7时的时候他刚刚起床在洗漱。几时小明在写作课?几时小明在做操?
师:你看小明把自己一天的生活安排的多么有规律啊!
师:我们再来看一幅图,这是几时?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生:这是10时,他在看书
师:右边这幅图,这是几时?小朋友又在做什么呢?
生:10时,他在睡觉
师:为什么都是10时。而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呢?
生:一个是上午10时,一个是晚上10时
练习题: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开心的认识了钟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 认识钟表的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我首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尽量营造高涨的学习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于是,我利用学生喜欢猜谜语的心理,出师一个谜语让学生去猜,以此引入新课,接着让学生聆听早晨闹钟的响声,学生看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其次,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玩中学数学。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标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根据学习知识的性质特点,结合大量的操作活动来学习,我给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学具钟面,结合教学内容,适时让学生动手拨一拨,由于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操作活动学习。课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反馈交流,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最后,我认识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传授更多是孩纸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我用时间就是小马车,这首歌结束,让孩子自己领悟到要珍惜时间。不足之处:
教师语言不够精练。作为教师,教学语言要讲究艺术性,尤其是数学课堂上更要严谨、标准、规范,这方面我做的不够。也许是一名新教师的缘故吧,显得在课堂上语罗嗦、重复、不言精练。
组织教学还不到位。学生会看钟表认时间,但根据时间拨出相应的钟表就有难度了: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我也应该加强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讲解小明的一天是过快,因为前面用时太多所导致的时间不够,因此情感教育也讲的很快。
/
第四篇:《认识钟表》教学案例及反思
借助媒体“同课异教” 充分发展数学思维
——《认识钟表》教学案例
【背景介绍】
从教以来,我积极学习关于电教媒体与数学思维方面的理论知识,并结合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利用电教媒体并充分发挥它的优势,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促进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就《认识钟表》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教,在实验班充分应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而在对比班应用传统教学媒体进行教学,上完两节课后,自认为感触颇深,现将几个教学片段分析如下:
【片段与分析】
片段一:认识钟面 对比班:
(在黑板上出示教师自制大钟面)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大钟面,你们看,钟面上都有什么? 生:钟面上有12个数。
师:是啊,钟面上有12个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1——12的数)生:钟面的边上还有好多格子。
师:观察得真仔细!钟面上有大格和小格。谁知道钟面上有几个大格? 生:钟面上有12个大格。
师:钟面上的12个数把钟面平均分成了12个大格,我们一起数一数。(和学生一起在自制钟面上数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可以分成5个小格(教师指着一个大格说一下)
生:我看见钟面上还有两根针。
师:(追问)哦,这两根针叫什么名字呢? 生:叫时针和分针。
师:时针和分针怎样区分呢?谁有好办法? 生:短的那根是时针,长的那根是分针。生:又胖又短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
(教师用手比划时针和分针转动的方向)
师:小朋友们,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每时每刻都在向相同的方向转动,我们把这个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拿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比划比划。生:(用小手比划顺时针方向)
师:闭上眼睛再来比划比划,看你记住了没有? 生:(闭上眼睛用小手比划顺时针方向)实验班:
(多媒体课件出示只有分针、时针转动的钟面)师:这个钟面能告诉我们准确的时刻吗?钟面上缺什么? 生:这个钟面上没有数字。
师:(点击课件,钟面随即出现12个数)是啊,钟面上有12个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1——12的数)
生:我的小闹钟上面还有好多小点,有大的也有小的。
师:观察得真仔细!钟面上的这些大大小小的点把钟面分成了大格和小格。谁知道钟面上有几个大格? 生:钟面上有12个大格。
师:(点击课件,钟面随即出现12个大格)钟面上的12个数把钟面平均分成了12个大格,我们一起数一数。(和学生一起数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可以分成5个小格(点击课件,钟面随即出现小格)师:请仔细观察,钟面上还有什么? 生:有两根针。
生:这两根针一根是时针,一根是分针。师:时针和分针怎样区分呢?谁有好办法? 生:短的那根是时针,长的那根是分针。生:又胖又短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
生:老师,我还知道时针是用来表示几时的,分针是用来表示过了几分的。……
(多媒体课件出示时针和分针同时转动的钟面)
师:小朋友们,请你仔细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是怎样运动的?
生:我发现时针走得慢,分针走得快。
生:分针在钟面上走了1大圈,时针才走了1大格。生:我发现时针和分针是按同样的方向在走。师:(追问)时针和分针是在按怎样的方向在走啊? 生:是按这样的方向在走(边说边用手比划)。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小朋友们,我们一起用手来比划比划。(师生一起用手比划)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这个方向我们就叫它顺时针方向。分析:
在对比班上课时,教师指着已经做好的钟面,让学生一一说出钟面上有什么,学生只是按部就班,看到什么说什么,并没有什么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学生脸上看不到兴奋的表情和成功的喜悦,课堂气氛较沉闷。而在实验班教学时,我充分应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出示一个不完整的钟面,学生很快会发现教师出示的这个钟面和他们平时看到的不一样,这时,它们会自觉地进行对比联想,到底教师的钟面上缺些什么,并且随着他们边回答教师边点击课件,一个完整的钟面逐步呈现在面前,这就相当于他们一步一步自己制作了一个钟面一样,印象深刻,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在我们平时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运用电教媒体的优势,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片段二:认读整时刻 对比班:
(教师在自制大钟面上拨8:00)师:你知道这是几时吗? 生:8时。
师:(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看见时针指着8,所以是8时。
师:说得很好。(边说边在黑板上贴一个8时的小钟面,并在下面写上8时和8:00,教学时刻的两种写法)
(教师在自制大钟面上拨12:00)
师:谁认识这是几时?并说说你认读的方法。生:这是12时,因为我看见时针指着12.(教师在黑板上贴一个12时的小钟面,并在下面写上12时和12:00)……(用同样的方法初步认读3时和6时)(教师指着下面写有时刻的四个钟面)
师:我们来看这四个钟面时刻,他们的分针都指着几? 生:分针都指着12.师:分针指着12,就表示整时。请你们再来观察时针,它和我们认读的时刻有什么关系?
生:我发现时针指着8,就是8时。生:我发现时针指着3,就是3时。生:……
学生都不能总结出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认读整时的方法。(板书: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12,就是几时整)实验班:
(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明学习的情境图)师: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小明在干什么? 生:他在学习。
师:这时候钟面上显示的是几时啊? 生:是8时。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因为我看见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所以这时候是8时整。(教师随即在黑板上贴出8时的钟面,同时教学8时的两种记法。)(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明吃午饭的情境图)师:咦?现在小明又在干什么?是几时啊? 生:他在吃饭,现在是12时。师:你怎么知道是12时呢? 生:因为我们通常就是12时吃饭。
生:因为我看见那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所以我认为是12时。(教师随即在黑板上贴出12时的钟面,和学生一起书写12时和12:00)
(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明做运动和看电视的情境图)教学生初步认读3时和6时 ……
(多媒体课件同时出示以上四个钟面图)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会认读这几个时刻了,但在这四个钟面上还藏着一些小秘密呢?你们想把它找出来吗? 生:想。
师:请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看它们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共同点? 生:老师,我发现这几个钟面上的分针都指着12.师:(点击多媒体课件,四个钟面上的分针同时闪动)好眼力啊,我们一起来看,在这几个钟面上,分针都指着12,就表示整时。
师:我们已经发现了第一个小秘密,请仔细观察,看你能发现第二个秘密吗?(教师操作多媒体课件,点击任意一个钟面,如点击8时的钟面:时针闪动,同时下面记录的8时也闪动)生:我发现时针指着8,就是8时。生:我发现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
师:他们俩说得都对。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规律呢? 生:我发现,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认读整时的方法。(板书: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12,就是几时整)分析:
在上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认读整时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虽然个别学生在学前已经由家长交给他们认读方法,但对于大部分还不会认读时刻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尤其在对比班上到让学生自己尝试总结认读整时的方法时,学生始终很难发现这一规律,而在实验班上此环节时,我刻意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钟面上的时针和下面记录的相应时刻一起闪动,学生很容易发现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这一规律。多媒体可以把常规教学中的抽象描述变为形象的演示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这比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要记忆深刻得多。
【反思】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育工具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其中多媒体教育手段给教育改革带来勃勃生机,开辟了广阔前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寓教于愉悦中,学生在愉悦中求知识,力求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扎实。
一、利用多媒体,诱导情绪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多少人在兴趣的强烈吸引下创造出人间奇迹来。然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是生来就有的,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后天的环境熏陶,有意识的教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给学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种刺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也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二、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教学是有序的,而好的课堂教学是非平衡而有序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好的专业素养,新型的课堂教学要动静结合,赋予教师和学生一定的自由度,既给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又要让学生有冷静思考的时间。而多媒体可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给我们提供了学生知识面的源泉。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下载一些与本节课有关的资料,也下载同仁做的课件,认真地把这一节课仔细看一遍,弄清别人的教学思路,将自己的教学课件与之对比、整合,将自己的教学方法融入到课件中去。这样就能以己之长补己之短,使整堂课的教学构想存入自己的大脑,教学起来得心应手,还能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篇:《认识钟表》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钟表》教学案例与反思
当阳市太子桥小学 陈先春
(一)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和大约几时。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行为习惯。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大公鸡是怎么叫的?当公鸡打鸣的时候,人们会干什么呢? 2、公鸡打鸣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还有什么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3、对了,钟表也可以告诉我们时间。那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钟面
(1)让学生小组活动: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个问题——„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行观察并且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当学生说出钟面上有12个数时,让学生看清是哪十二个数。
当学生说出钟面上有两根针时,告诉学生: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
其他钟面上缺数字或没有数字以及钟面上另一些针如秒针、闹针等问题若学生没提出,教师可适当补充。
(3)在学生认识了分针和时针后,教师拿几个不同的钟表让学生指出分针和时针,再让学生自己说以及同桌之间互说分针和时针。
(4)教师拨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转动的方向和快慢情况。
2、初步认识整时
(1)那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你知道?(出示:7时的钟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真聪明,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7,这时我们就说是7时。
(2)那么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练习巩固:1时 5时 11时)(3)观察它们的时针和分针,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4)看,这儿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钟。出示小闹钟,它表示的是几时呢?你是怎么看的?出示手表(钟面上没有数字),它表示的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出示“想想做做第7题”电子表和电子钟,它们各表示的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对了,电子表和电子钟可以直接看数字。
(5)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你能根据每幅图中钟表上表示的时间说一说,这些小朋友是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吗?
请同桌小朋友互相说说。
(6)说的真不错,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看钟表面认识了几时,下面如果告诉你几时,你能在钟面上拨出来吗?让我们一起来拨一拨。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请小朋友拿出你的钟,第一个拨3时。好了吗,你是怎么拨的呢?(学生说,教师演示)第二个,拨9时。好了吗,谁到上面来拨拨看?他拨的对吗?和他一样的举手。第三个,拨12时。他拨的对吗?为什么这么拨?12时时针和分针怎么样?(重合了)
3、认识大约几时
(1)教师出示例二,这两个钟面上都正好是7时吗?
(2)师拨动钟面,引导学生发现分别是7时不到一点和刚过7时。像这样,7时不到一点或刚过7时,都可以看成是大约7时。(出示:大约7时)
(3)那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第一个,为什么是大约8时?第二个,为什么是大约9时?第三个,为什么是大约5时?小结:几时不到一点或几时刚过一点,我们都说成是大约几时。(板书:大约几时)
4、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和钟表交上了朋友,并且通过看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我们认识了——几时和大约几时。
三、实践应用,质疑反馈
1、画一画
(1)小朋友们说的真好,现在钟表店里的小熊想请大家帮个忙。瞧,这些钟表都坏了,你能帮它修一修吗?下面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77页,看第5题,把这些钟面上少的指针画上去。
(2)说说少了哪根针?你是怎么添的?为什么这么添?
2、议一议
(1)你们真能干。下面我们要来认识一些小朋友,你能分别说说他们是什么时候在干什么吗?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
可以先自己说一说。
(2)为什么都是10时,有的小朋友在上课,有的小朋友在睡觉?
(3)介绍:因为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一天要转两圈,所以有两个10时,上午10时和晚上10时。
3、动一动
跟着老师过一整天。师拨动钟面,让学生完整感受一天,跟随教师拨的时间,学生做出相符动作:睡觉、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上学……
四、拓展延伸
回家后请小朋友们和父母一起制作一张作时息间表。争取做一个珍惜时间,会合理利用时间的好孩子。
反思:这节课由于我们备课组精心设计活动,从学生出发想学生所难,比如对于钟面上数字的安排特点,我们就设计为首先带学生一起数,在让学生说有几个数,还特别突出3、6、9、12的位置,学生记住了这几个数,对于钟面的安排就心中有数了;再有是很多次的学生动手有好处,第一次拨一拨看针是怎么转的,第二次拨整时,第三次拨大约几时,不断的加大难度,学生循序渐进,掌握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