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后茶馆”教学后的课堂改变

时间:2019-05-13 04:3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尝试“后茶馆”教学后的课堂改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尝试“后茶馆”教学后的课堂改变》。

第一篇:尝试“后茶馆”教学后的课堂改变

尝试“后茶馆”教学后的课堂改变

在传统的高三总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是把数学知识点作为结果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解这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做大量的、不同角度、不同类型的习题。课堂上的这种直接抛知识的方法,无论老师讲的多么精彩,学生都会因为只是扮演了旁观者和欣赏者的角色,而很快的将知识还给了老师,或者就是最多把高

一、高二所学的一些知识如放电影般的再脑海中呈现了一边。因此在本学期学校大力提倡的“后茶馆”式教学,我体会到这时的教师不是给学生放电影,而是让学生去演电影,参与到其中去。自然地,这样的印象会更加的深刻,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后茶馆式教学的一个核心是“议”,我认为数学课堂上应该是议与练的结合,适当减少读的时间的分配。也就是说当传授学生新知识,新方法时,先让学生议,议完了之后得到某些结论后再练,这样学生的理解的更深,记得更牢。以前一般在数学课堂上,我都是通过一道典型的例题,来说明一个主要的解题方法或者思路,再让学生通过相类似的题目进行巩固,也就是上面讲到的放电影式的教学。后来我发现存在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教师讲了之后,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亲身体做这道题,其遗忘性一定最高。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就是把上课讲的一道中等难度的题,在作业中以原题形式出现作业中,结果仍旧有很多同学出现差错,甚至白卷,可见会的依然会,不会的依然是不会,这样的课堂效率效果非常的差。现在我的课堂做了些调整,再给出题目之后,先不忙着讲,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懂题,去做题,然后观察学生自己的做题方法,让学生自己暴露出问题。这时可以通过提问其他同学,师生一起纠正些典型的错误,做到学生能自学的教师坚决不讲。在做题期间更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给予肯定。这样整道例题基本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下完成,最后再通过典型的练习,让学生加以彻底的巩固。

例如:一次在课堂教学分析了向量与三角函数问题,并且再次在作业中出现,后来效果很好,仅有个别同学做不来,正确率也很高。我是这样来分析的。

例如:a(3sinx,cosxsinx),b(2cosx,cosxsinx),xR函数f(x)ab.(1)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2)f()6,[,],求cos2.542步骤:议议:与某位同学一起完成了向量与三角函数结合的题的一些基本运算; 练练:请同学动手完成我们所需的三角函数型(发现问题:运算化简);

问问:问什么是f6; 5练练:学生求解(发现:解法一:联立方程组,运算碰到问题;解法二:巧用已知角与未知角,进行拆角的运算。);

议议:目标:(1)掌握向量运算的转化问题,基本属于运算较烦型;

(2)掌握拆角的方法,简化计算。

在刚学习后茶馆式教学方法时,对它还不是很了解,只能通过不断的反思,交流才能使自己的上课水平有所提高。因此希望下次通过公开课的交流,通过几位师傅的指导,能够让我学到更多,课上的更好。

第二篇:新课堂材料集锦--5 (后茶馆式教学)

后“茶馆式”教学

上世纪80年代,段力佩提出“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茶馆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我们把学生掌握间接知识的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称作“书中学”,把学生掌握直接知识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称作“做中学”。这样,后“茶馆式”教学就从“茶馆式”教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发展成“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做做”。我们所说的“做做”不是简单地做练习,而是“做中学”,即研究性学习,这样使我们的教学方式更加完善。

一、找准课堂教学的两个关键干预因素。

学校常态教学中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

1、从总体上看,教师讲得太多,但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教师常把自己的讲解作为学生习得的唯一途径,即使有学生自己学习的环节,但学习方式也是单一的。

2、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教师只是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并没有关注在这些问题上学生是怎么想的。

3、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是什么,提问的意义何在,讨论的意义何在,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常常带有盲目性。

4、教师对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差异问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似乎除了布置大量的练习和补课之外没有其他方法。

后“茶馆式”教学提出课堂教学的两个关键干预因素:

1、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其内涵不仅包括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也包括研究性学习;不但包括学生个体自己能学会的,还包括学生群体自己能学会的。因此,这一关键干预因素,既颠覆了教师讲得太多、太滥的情况,也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化。既然后“茶馆式”教学强调“书中学”和“做中学”两种方式并存,那么什么内容更适合“做中学”呢?“做中学”主题的确定一般有三个方面的依据:① 核心知识或核心概念。② 要掌握某一知识或认同某一概念,学生可能缺少相关的经历,或者经历不全面。因此,“做中学”不但强调最后的结果,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证明,如果没有经过“研究”和“做”的过程,学生是很难掌握一些知识、概念或方法的。另外,经历、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是一种默会知识。③ 主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做中学”的方式一般需要一个主题,这个主题不一定是教材中的直接标题,而是应该把知识、概念演变成一个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2、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

从表面看,这一干预因素要求教师摒弃过去那种一味追求讲得正确、完整、生动,一味把教师的讲解作为学生习得唯一途径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正确、完整。

在各学段、各学科中,都有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部分,只是学段不同、学生不同、内容不同,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比例也不一样。由于要讲学生自己不能学会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就要回答和解决以下系列问题:① 要判断学生是否自己能学会,一定要让学生先学。② 让学生先学,这个先学是课前学习,还是课上学习?如果安排在课前学习,是否要减少学生其他的家庭作业,否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③ 学生先学,有很多方法,哪种方法的效果更好。比如,是让学生自己看书,还是做练习;是讨论,还是做实验。④ 如何检验学生哪些已经学会,哪些没有学会?⑤ 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自认为已经学会了,但实际上学生还是不会,怎么办?如何解决?有什么方法让他们暴露问题?⑥ 有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有的学生还不会,这时教师又该怎么办?

第三篇:课堂改变教育范文

课堂改变教育教师改变课堂

——任永生

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课堂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小事情,课堂是教育工作中天大的事情,可以这样说,教育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课堂,其他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服从服务于课堂。没有课堂就没有教育,没有好课堂就没有好教育。教育的真正均衡发展就是课堂的均衡,任何硬件的均衡也不能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只有课堂均衡,学生才能学的均衡,所以教育发展的真正突破口在于课堂。

1、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我们究竟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不在于我们的教学条件如何优越,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构建了适合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而课堂教学模式是否科学决定我们培养模式是否科学。我们之所以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就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不适合学生的健康成长,或者说,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说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我们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创新能力就很差。我们要想改变教育就必须从改变课堂人手。

2、教师不变,课堂就不变。教育的希望在课堂,课堂的希望在教师,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课堂,没有好课堂就没有好教育。中国多次的教育改革的主体都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而唯独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变,课堂就不可能改变,教育就不变。所以,课改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改教师,构建新课堂必然呼唤有新思想、新观念、新行动的新教师。

3、观念不变,教师就不变。如果我们的教师观念不能转变,我们课堂教学模式就不可能变,教师就不能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新形势,所以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教师行为转变的前提,更是新教师的标志。教师观念的改变,实质是我们能不能让教育回归本真的问题,能否在深水区中乘风破浪,把学生带到成功的彼岸,在深水区如果我们不能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情就会在深水区中被淹没。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我们素质教育的成败,素质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我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课堂教学改革能否成功是对我们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良心和责任的考验,更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教育智慧和能力的考验。所以,只有抓住了课堂,才算抓住了教育的七寸和牛鼻子,课堂就是我们撬动教育发展的支点。

第四篇:浅谈尝试教学领航小学数学课堂

浅谈尝试教学领航小学数学课堂

摘要:21世纪是教育改革迅猛的时代,众所周知,教育界近几年流行一个热门词——减负增效。新课程实施到目前,减负增效已经成为教育界达成的共识。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思考新的教学方法。我国当代著名的小学数学教学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邱学华创立了尝试教育理论,是已被全国3000万中小学生印证了的减负增效的一剂良方。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的角度,浅谈如何以尝试教学的核心“先练后讲,练在当堂”,实现数学领域的减负增效。

关键词:减负增效;尝试;尝试教学;小学数学;数学课堂;

21世纪是教育改革迅猛的时代,众所周知,教育界近几年流行一个热门词——减负增效。新课程实施到目前,减负增效已经成为教育界达成的共识。而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增效,我省各市教育局展开了一系列的工作和活动,各校并在教育局的安排下积极参与活动,达成落实减负增效的任务。不仅如此,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在探索思考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任务—减负增效。我国当代著名的小学数学教学专家、江苏省特级教师邱学华创立了尝试教育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小学数学界率先推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的鲜明特征可概括为两句话‘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尝试教学法能帮助我们实现减负增效的梦想,接下来,本文将浅谈如何让尝试教学领航小学数学课堂,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上的减负增效。

一、“尝试教学”理论的初步认知

所谓尝试教学法简单地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在尝试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其宗旨是:从小培养儿童“试一试”的精神,长此以往,逐步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学生走在前,教师走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练习在前,讲解在后;探索过程在前,归纳结论在后;这“四前”与“四后”是施教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原则。尝试教学理论有其鲜明的特征,这可归纳成两句话,即“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传统教学的特征一般是“先教后学”、“先讲后练”。先由教师讲解,学生都听懂了再做练习,把教师讲解的内容巩固消化。尝试教学理论同传统教学截然相反,它变“先教后学”为“先试后导”,变“先讲后练”为“先练后讲”,表面上只是前后顺序调换一下,实际上是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的转变。前者强调教师为主宰,后者强调学生为主体。“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可以进一步

概括成“先试”两个字。所谓“先试”就是先让学生试一试,它是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精神,抓住了这个根本,就抓住了尝试教学的灵魂,有了这个灵魂,课堂教学就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传统教学法“先讲后练”——低效费时

传统教学法的特点是“先讲后练”,上课由教师先讲,教师讲课文讲例题,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都听懂了,然后让学生做练习。先讲后练往往会造成满堂灌输,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低效费时的。

分析如下:

1、一上课教师先长篇大论的讲解,学生在心理上、知识上没有做好准备,没有引起学生注意。因此,往往教师讲了半天,很多学生还不知道教师在讲什么。

2、教师的讲解不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一般教师只能根据班级的中等水平进行讲解,因而对优生来说是多余的信息,对差生来说又是听不懂的信息。

3、教师的讲解是连续性的,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影响学生的理解。

4、课堂学习的进程受教师讲解所控制,学生学习的快慢节奏也是由教师控制的。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必须听到哪里,学生不能根据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自主学习。

5、教师长时间的讲解,单调刺激会引起学生倦怠,昏昏欲睡的状态,降低听课的效率。

6、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课堂大部分时间,接近下课时才匆匆忙忙布置课堂作业,学生拿起笔才做几道题,噹噹噹下课了,剩下的统统到课外去做。

以上分析可见:“先讲后练”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根据第6条“剩下的通通到课外去做”,造成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大,效果也不好,由于作业过多,时间又不够,加上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因而学生只能马马虎虎,草草完成,交差了事。非但没有多少效果,反而养成学生做事马虎了事,不负责任的坏习惯,总之是事倍功半。

三、尝试教学法“先练后讲,练在当堂” ——减负增效的良方

“减负增效”的根本出路在哪里?尝试教学法给了我们最为有效的解决途径——课堂高效,课后减负。

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先练后讲,练在当堂”,要求学生自学先做练习,然后老师再讲,教师讲的时间少,学生就能在课堂里完成练习。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实现了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由传统的教学的“少、慢、差、费”变成了“多、快、好、省”,由过去的事倍功半发展为现在的事半功倍。“先练后讲”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在整堂课上能够积极的参与,都充满乐趣的研究,都充满好奇地学习,教

师不再无的放矢的讲、讲、讲,而是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我国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愿学,乐学,会学,所学的将更加深刻。在学生自主研究过程中,如果有了问题,老师还能及时教,导,讲,这是针对实际问题的教,导,讲,自然效果特别明显,这就是所谓的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了。“即时反馈原则”是尝试教学法强调的原则,尝试教学法提出了四个当堂的操作方法——当堂完成作业、当堂校对作业、当堂订正作业、当堂解决问题,做到了四个当堂。学生在课内做作业,有安静学习的氛围,有教师的指导,有同学的互助,又能当堂校对,当堂订正,能够保证练习效益。课堂效果当然好了,课后作业负担自然就减轻了。如此教学的改革,课堂不高效都不可能,学生负担减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并且对学生而言,他们就有了更多的休息时间,有了更多的自主的时间,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压力,其身心就能得到有益的发展。

当然,“先练后讲,练在课堂”是尝试教学策略中的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只有“先练后讲”才能留有时间做到“练在当堂”,而“练在当堂”又能保证“先练后讲”的教学效益。这两者缺一不可,互相作用,形成一个完整教学体系。

四、如何让尝试教学领航小学数学课堂,实现数学领域的减负增效

(一)根据尝试教学理论,设计好数学课堂流程

根据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和“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基本操作模式,其教学程序分成7步进行:准备练习→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第二次尝试练习。每一步的作用和操作方法简述如下:

第一步:准备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第二步:出示尝试题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也就是给学生尝试活动提出任务,让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还没有教,谁会做这道题目?”“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同桌的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如何解决尝试问题。第三步:自学课本这一步是为学生在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自学课本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自学课本前,教师有时可提一些思考问题作指导。自学课本时,学生遇到困难可提问,同桌学生也可互相商量。第四步: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 的主要环节。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在哪里,为后面讲解提供信息。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可以继续阅读课本,同桌学生之间也可互相帮助。第五步:学生讨论尝试练习中会出现不同答案,对此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要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看法也可以争论。第六步:教师讲解这一步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有些学生会做尝试题,可能是按照例题依样画葫芦,并没有真正懂得道理。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以后,教师还要进行讲解。这里的讲解同过去的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也就是在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进行教学。第七步:第二次尝试练习这一步是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在第一次尝试练习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错,有的虽然做对了但没有弄懂道理。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后,得到了反馈矫正,其中大部分人会有所领悟。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以及把学生的认识水平再提高一步,应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溃这一步对中差生特别有利。第二次尝试题一般同例题稍有变化或采用题组形式。第二次尝试练习后,教师可进行补充讲解。

当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以上的7步基本操作模式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应用。但“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不能变。

(二)增加“课外预习补充式”,加强尝试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可行性

课外预习补充式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这就产生了一个突出矛盾,即7步全放在课堂里进行时间不够。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就出现了课外预习补充式。课外预习补充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把基本式的前几步提前到课前作为预习。

教学实践表明:课外预习补充式的结构不仅仅能解决时间上的矛盾,而且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和尝试能力,它把尝试过程延伸到课外,使课内课外协调一致;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课外摆脱对教师依赖,逐步独立的完成尝试学习的过程;

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由于把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放在课前预习,大大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作业时间,就能保证当堂完成教学任务,不留尾巴到课后,这样就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有利于增强学生超前学习意识,课外超前自学下一节的内容,学生会感到新鲜好奇,愿意去尝试。长此下去,会增强学生超前学习的意识;

5、有利于中差生的提高,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把自学课本与尝试练习放课外,让中差生有足够的时间认真自学,反复尝试。这样,在课内,中差生与其他同学就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起步。

(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尝试练习

根据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两次经历尝试练习的环节。第一次是自学课本后进行尝试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二次是在教师讲解完新课的重难点后,再经历一次尝试练习,目的是巩固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可见要让尝试教学法领航小学数学课堂,尝试练习是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它设计的好坏也就成为了决定教学效率高低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第一次尝试练习一定要设计的恰到好处,因为尝试题是一节课的中心环节,学生的尝试能否成功,关键也在尝试题上,尝试题出得好,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设计第一次的尝试题目应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围绕了解、理解、掌握来进行,避免无目的的设计。可选用课本的例题,也可衔接准备练习的题目,设计本课要解决的新授题,等等。

第二次尝试练习中,练习的题目量可适当多一些,注意设计的题目类型要丰富,做到循序渐进。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设计几道代表性的常见题,让学生能及时发挥刚才所学到本领去解决相关的应试基本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两题拓展性题,使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学有余力的学生就会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强烈的表现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灵活运用尝试教学,走出几点教学盲区

1、误点一:尝试教学法适用于任何层次的学生对象

尝试教学法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应用尝试教学法,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低年级应用有一定的困难。一般来说,二年级可以开始逐步应用,在中、高年级应用效果较好。所以,教师要注意“分层教学”,灵活运用尝试教学。

2、误点二:尝试教学法适用于任何的教材内容

相比于其他教学法来说,前后有密切联系的教材,更适宜用尝试教学法,例如,有了两位数除一位数的基础,再学三位数除一位数;有了通分的知识,再学分数加减法。这些后继教材的教学适于应用尝试教学法。不过,前面的基础知识一定要学好,才能取得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而对于数学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例如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小数,认识几何图形等,这些教材不适于应用尝试教学法,由教师直接讲解效果较好。但是数学的后继概念仍可应用尝试教学法。实践性较强的教材内容及数学初步概念的引入课,不大适于应用尝试教学法。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样才会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六、结束语

在减负增效教育热潮的推动下,传统的教学方法种种弊端显然已满足不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需求,此时,新的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在历经30年的实验磨练中成熟,已成为了教育界研究发展趋势,并加快了实现减负增效的步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汲取这股教育改革热潮带来的价值效益,专研教学,研究出如何能灵活正确有效地运用尝试教学法;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驾驭尝试教学法,让尝试教学领航你的数学课堂,朝着减负增效的最高目标前行!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教案[J];宁夏教育;1985年10期 [2] 尝试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J];人民教育;1994年04期 [3];尝试教学法[J];陕西教育;1994年10期

[4] 尝试教学法的实验、启示及思考[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第五篇:尝试“体验式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

尝试“体验式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

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不太重视儿童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体验。成人的观念,披着“知识”的外衣,以标准化答案的方式排斥着儿童独有的人生体验。如果忽视了儿童在理解基础上的体验,以及在体验基础上的理解,那么除了死记硬背,孩子们还能干些什么?因此,我试图在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体验为基础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体验、理解、感悟中发展。

例如在上“体积与体积单位”一课时,我尝试从始至终让学生在体验中质疑,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体验中创造,在体验中抽象,在体验中提升。

课的开始,在吃早餐的生活小问题中引入:老师将同样多的牛奶倒入两个相同的杯中后,其中一杯牛奶的液面会高一些。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理会致使他们不约而同的产生疑问:这是怎么回事呀?学生们猜想了很多种可能性,但百思不得其解。这时老师就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分别将牛奶喝掉,两位同学都争着要喝液面高一些的那杯牛奶,说这里面一定藏着秘密。

牛奶被一饮而尽,喝牛奶的同学首先发现,“这杯牛奶中有一大块儿冰糖!”孩子们看看他,又看看冰糖,都笑了起来。这时有的学生说,因为冰糖挤占了杯中的一定的“地方”,所以,牛奶液面会上升。还有学生补充说,其实这个“地方”就是空间。于是孩子们自然就产生了各种假设和疑问: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占空间?这个空间看得见吗?占的空间又有什么不同呢?在数学中,我们又管它叫什么呢?能不能算出来?等等。

问题真是五花八门,于是也就有了要继续研究的冲动。

这时老师就为同学们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例如石头、杯子、水、沙子、木块儿、面团儿、气球、盒子、苹果、草莓„„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物品来验证自己的假设的正确性。于是,同学们饶有兴趣的分组开始了各自的试验。

对“体积”的认识是学生的数学学习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以往的教学更多的是讲授式的,即告诉学生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叫做体积。但对什么是物体所占的空间并没有体验,因此,学生对空间的大小只具有抽象的模糊概念。这时,我安排了充足的活动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观察、猜测、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在这种亲身的探究与体验的过程中,与同伴交流,向大家阐述自己的观点,体验不同实验的优劣,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真正感受空间及空间的大小,在不知不觉中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孔子说“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手去做,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在“做”的过程中的这种体验,不仅使学生充分的感知了物体确实占有空间的事实,而且很自然的对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也有了足够的认识。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新奇的想法。比如,A组同学们先将正方体形状的积木按进面团中,再将积木拿出来,于是面团凹下去了一块,这就是刚才那块儿积木所占的空间,按下去的积木有大有小,于是证明了空间也有大有小。B组同学是在一个平碗的沙子中“种”入了一个土豆,再将沙土抚平,于是沙土富裕了很多,他们将多出来的沙土倒入另一个碗中,这个碗中的沙土就是土豆所占的空间,只是碗中沙土的形状与土豆的形状不同而已。c组同学将大草莓放入口中,腮帮子就鼓了起来。说明草莓占有一定的空间。同组的同学还说,我多吃了几个草莓胃里会有点胀的感觉,说明草莓占了胃中的一些空间。这时,班中有个同学说:“你再多吃点儿就该饱了”。老师马上问:“饱了说明什么?”学生说:“草莓占胃的空间越来越大”。D组„„同学就是这样通过大量的体验和感知,逐步抽象出体积的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使“体积”概念清晰而深刻。在动手操作的外在表现形式下,学生自主的内在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他们对三维空间的理解更加自然、顺畅、深刻。

在学习体积单位的时候,通过学生亲自寻找体积单位,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前人发现体积单位的过程,从而巩固学生对立体空间观念的理解,并来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学生学习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通过迁移可猜测出体积单位的名称,再与体积单位的概念联系起来,脑中就可以自己构想出体积单位的样子。于是上课时老师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的物品,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想,来自己寻找或者创造出体积单位。”老师给学生准备的东西丰富多彩,有豆子、石子、纸片、绳子、各种形状的积木、长短不一的木条等等。学生在自我探索和寻找体积单位的过程中,不仅找到了边长1厘米、1分米的正方体,将它们作为体积单位。有的小组还合作用几根米尺组成了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体框架,把它作为一个体积单位。并且说明了为什么选用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的原因。有一个组的同学还发言说:“我们也找到了一个体积单位,就是边长不是整厘米数,它的边长是3.3厘米。如果把它作为单位,计算时就不太方便,但我们认为它也可以作为体积单位。”这时,老师充分的肯定了孩子们的创造。老师说“边长3.3厘米的正方体原来也是个体积单位,它以前叫l立方寸,但是由于它不是国际单位,所以已经被淘汰了,你们能发现它,老师还是非常高兴的。你们个个都是小小发明家了,你们发现和寻找体积单位的过程,与我们的前人很类似。不过你们很聪明,你们比他们的发明要快多了。”学生都得意的乐了起来。正是老师给了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体验了研究的历程,学生才会对体积概念本身有进一步的认识,对空间观念有进一步的理解,也才会有这样的成功与快乐的体验。

体验学习不仅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且它使学习进入了一个生命的状态,因为有了体验,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用大脑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手去做,用身体去经历,用心灵去感悟,这已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生命成长的需要。

下载尝试“后茶馆”教学后的课堂改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尝试“后茶馆”教学后的课堂改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尝试教学让数学课堂更加美丽

    尝试教学让数学课堂更加美丽 正文: 教师先讲、学生听懂后才练习的教学方式会使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且教学效果不理想。尝试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

    卡通人物参与课堂的教学尝试

    卡通人物参与课堂的教学尝试 何为真正的课堂?学生主动参与、勤于表达,能让学生乐在其中,这才是轻松而又愉快的课堂。从兴趣入手,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变换角色,让卡通人物走进课堂,多......

    改变教学模式,焕发课堂青春活力

    改变教学模式,焕发课堂青春活力 山东省安丘市兴安街道城北小学高香征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人类社会悄然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时代迫切需要每个人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生存。古......

    教学反思:信息技术改变探究课堂

    课堂反思:信息技术改变了我的探究课堂 经历了暑期的远程研修,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在具体的课例教学过程中体验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利用,与传统课堂探究活动对比,使我深切感......

    改变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

    改变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141-01 当前,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大力推广,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在......

    后茶馆式教学(最终定稿)

    后茶馆式教学 ----一个以学定教的教学 (讲座笔记) 主讲: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张人利 整理:浙江省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陈国胜 【引言】 理论运用到实践的研究,如何以证......

    后“茶馆式”教学

    后“茶馆式”教学 许多中小学都在探索如何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现实状况是,学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很多,而且不一定在一个层......

    后茶馆式教学

    后茶馆式教学—一个以学定教的教学 ——阐述并分析案例 后“茶馆式”教学,简单地说就是“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 它使我们心中的一串串的沉重疑问得到释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