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柴沟学校课 改 工作 总 结
柴沟学校课 改 工作 总 结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加强了学生的德育工作
坚持了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地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爱国教育实施纲领》,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继续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了学校少先大队部的作用,利用开学初的学雷锋活动、“六一”文艺演出和国旗下演讲,《学习园地》、黑板报、宣传栏和队日活动及其他课程对学生进行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及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通过以上行为的教育,基本上杜绝了不文明语言和行为,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学习积极分子,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优秀少先队员脱颖而出.二、狠抓了教师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了教研教改能力
本学期在通识培训方面,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各种方案及计划,讲实际求实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为了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我校教育工作健康、协调、快速发展,我们根据《古鄯学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工程事实方案》,在要求我校教师全部参加学区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和教研活动的同时,教导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观看教学光盘,开展“三课”(听课、说课、评课),教师信息技术达标培训,教师基本功训练,书写教后反思,召开专题座谈会等方式,要求教师牢固树立全新的育人理念,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不会学的学生,针对转化潜能生难和作业中错别字泛滥的问题,教导处专门召开了“如何消灭错别字”的专题讨论会,就如何消灭错别字和提高作业质量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教导处学期初的计划安排,狠抓落实,坚持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相结合,采用“走出去,上门求教;请进来,接受指导”方式,在六月初与实验小学进行了一次课改经验交流活动,听去了三位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上我们坚持集中培训、自学为主的培训方式,绝大多数教师基本掌握了多媒体操作技术,使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已走进了课堂,每位教师都能认真上好一两节电教课,为了更好的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本学期安装并接通了校园局域网络。
三、切实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国家对体育、卫生方面的规定要求,学校仍坚持上好“两操”、“两课”、“一活动”,并实行了对眼保健操、课间操的打分制度。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延长活动时间,丰富活动内容,形成了25—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从这些年实践情况看,这种活动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好评。学校要将大课间体育活动排入课表,按时进行。体育教师和任课教师要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安全重于泰山,因此,我们切实摆正了安全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经常要求教师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安全警钟常鸣,继续实行了“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的学生护送行动,同时在校门口树立了安全警示牌。
四、今后工作的思路 今后工作的思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各项要求为动力,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以法治校,继续建立健全各项工作的长效机制,着力于人文管理,强化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深化教研教改,倡导教研兴校,狠抓教学督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为谱写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柴沟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我校在上级的领导下,把创新的教育观念有机地溶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通过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知识,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做如下工作回顾:
一、以“培训”为依托,夯实“课题”研究的底子
要切实搞好研究工作,就必须有一支师德优良、教学艺术精湛、能适应未来教育要求、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学习型教师队伍。为此,学校精心从四方面入手:
1、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让全体教师都能积极地从事“创新教学设计”的研究工作,学校采用传帮带形式,使青年教师努力缩短“适应期”,尽快突破“高原期”,早日走向“成熟期”,尽早实现由新手向能手的转化。
2、为促使教师不断学习,适应新时期教育的需要,提出教师必须具备四种素质,即良好的思想素质;先进的教育思想素质;扎实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要求每个教师做到“三个一”,即上好一节课;撰写一篇论文;掌握一项技能。让教师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3、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听课学习。通过借鉴兄弟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改革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科研能力。我们还定期通过观看优课好课给全校教师“充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在课改大潮中,所有的教师主动地探究性地研读新课标,荡涤旧观念,催发新思潮,正确地发掘其内涵,整合地理解其要义,变通地实践其要求,在课题研究的试验田里撒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累累的硕果。
4、学校重视骨干教师培养,通过开展学术交流、集体备课活动,集中智慧,资源共享等形式,扩充知识背景,显示才能;通过撰写论文形成风格,崭露头角。
二、以“科研”为先导,推动“课题”研究的开展
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一所校学的实际工作者的薄弱之处,便是缺少理论,一个教师应该自觉地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齐进修,共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我校为教师订阅了多种教学杂志,购买了关于创新教学设计的光盘,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学习材料。对这些学习资料,我们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与集体辅导、个人写心得体会的方法,全体教师作信息摘抄,写学习心得。
(2)搭平台,促成长。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组织了理论测试、教案设计、说课、课堂教学等多项竞赛活动。另外,采用教学反思、协作解决、结对帮扶、教学咨询、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对话等活动形式,促使教师去学习、钻研业务,实践培训。
(3)同备课,勤交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主要采取跟踪“备、教、听、析”的形式,即集体备课、指名试教、跟班听课、参加课析研讨,一条龙活动,有效地提升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使大家的科研成果得到及时的推广和应用。
(4)用校本培训指导教学,树立课堂教学示范,推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明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符合时代理念、高质量的教学。我们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组织教师集体观摩优质课、进行讨论、书面评析、探讨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示范课、评优课这些活动的开展,使部分教师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极大地调动了教师钻研业务、自修提高、切磋教艺的积极性。
三、以“评比”为动力,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化
1、坚持开展每学期一次的新教师汇报课评比展示活动。为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掌握课堂教学常规和学科教学技能,练好教学基本功,脱颖而出,成为教学骨干。
2、定期开展“基本功”比武、校级优秀课评比等教学研究和交流,极大地促进和激励了全校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老、中、青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充分发挥或锻炼,基本形成“互帮互学”、“传、帮、带”等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我校正逐步建立健全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创新教学设计的能力及水平。我们相信创新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各级领导及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下,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柴沟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但改革绝不能等到各种条件都成熟了才来进行。在各种条件未成熟之前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问题不解决(如评估体系问题),甚至会扼杀我们为改革而付出的努力。由此,我们看到课改实验可以给我们带来喜悦与欢笑,但也必将给我们带来阵痛与泪水。我们期盼着这些问题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迎刃而解,我们也将努力移植他人的成功经验,使我校教育迎来一次新的腾飞。
教育的开放拉近了课堂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的距离,生活和社会是教育取之不尽的资源。老师们这样说:“教育的开放,尤其是对课程的开发使我们真正体验到了自己所享有的课程权力以及这种权力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老师和学生的心声使我们看到了更重要的一点: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不再是课堂的补充。它已经成为和课堂一样重要的大课堂,成为更富有朝气的教学的主阵地。
三、课改的薄弱点在教研
我校采用“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共同发展”的策略,创设课改氛围,提供一切机会,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切实带动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滚动在起步阶段,为我校明确目标,指明方向,让他们“动”起来。要求教导处以课堂教学作为课改的突破口,切切实实抓好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
一学年下来,我校以规范的、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日常教学行为去影响、带动教学,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要使我校教师日臻优化,就必须要为教师搭建展示舞台。我们设计“对比教学实验”法,采用同一学科、同一年级、同一内容、同一课时方法,让教师共同执教,集体攻关,集体备课,展示自我风格,并在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中,让教师吸取他人精华,补己之短,提高施教能力,体验成功乐趣。
课改犹如一艘航船,方向、内力、助力和科学的判断十分重要。为了使这一课改之舟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进。我们通过课堂教学调研、师生问卷、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课改中的进展情况,和老师一起诊断、剖析、反思、策划、确立。在课改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升华理念,解决学校自身问题,促进了课改工作的发展。
四、课改的成功来自全方位的合作
面对学校在课改中取得的一项项成绩,老师们深深地知道,成绩来自于一种精神的支持和催促,这种精神就是学校引以为自豪的团队精神——团结合作,共同进取。这种精神首先体现在校领导班子中。在课改大潮中,校长不愿当船长,更愿意当领航员,把船长的责任分解到学校各位分管领导的身上,每个人各尽其责。校长对干部的信任带来了学校领导班子的齐心协力。在学校里,经常会看到校长、教导、学科组长聚在一起商讨工作计划,部署课改工作。大家群策群力。尤其是校级领导,在课改工作刚启动时,认真学习,正确决策,带头作讲座,帮老师们澄清观念。学校的民主管理,领导班子的齐心协力带给了老师们舒畅的工作空间和心灵空间。“不怕没做法,只怕没想法”是学校教师之间相互鼓励的格言,成了课改中“浪淘沙”的动力。课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刚开始,课改工作遇到了许多困难,我们的老师没有“等、靠、要”,而是相互合作,大胆实践、自制教具、自选教材。
我校的团队精神推动着教师在深入开展教改实验中实现跳跃式的前进。老师们深深感受到自己一堂堂成功的课,一张张烫金的证书,常常不属于自己个人,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荣誉、成绩应该归功于集体。相信团队精神会使我们这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绽放出更灿烂的光辉。
柴沟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年度,我校随着深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也使新课程深入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更走进了我们师生的生活。在上级领导部门的管理下,我们实实在在地开展了课程改革实验。全体教师在课改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同时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变化。回顾一年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积极引导。课改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对于这样一次涉及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大事,作为学校确实把它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于重视,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有效组织,科学管理,本年度,学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验经费,建立激励机制,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2、转变观念,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转变,课程改革只能徒有其表。因此,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师资培训来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基础和前提。在暑假时,学校就早早地安排好骨干教师参加县级的通识培训和分科培训。在开学前,又进行了校本培训,先整体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更熟悉,从思想上、观念上、情绪上对新课程产生认同感,并有信心投身于课改之中。再分组、分块进行课程标准的解读,使一些根深蒂固、陈旧的观念有效得到洗涤。而观念的更新,更注重于平时的积累。教师们平时工作挺忙的,经常要集中在一起学习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学校经常翻印一些从杂志上摘录下来的文章、教案、案例等给一线教师,使他们的学习有的放矢,让他们或两三个一堆共同学习或一个人带回家自学,这样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学习时间和知识层面。
3、制订课改计划。根据县课改办的方案和意见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课改计划,并按照计划扎实开展课改工作。
4、关注课堂,注重实效,狠抓课改目标落实 课改的生命存在于课堂,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学校带领老师们边实践边研究。
二、制订制度,教科研拉动。教师总以为教科研是领导们和教科员们的活,和自己是无关的。其实不然,学校在教研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是学校先后制订了《学习制度》、《考评奖励制度》等,制度中的条条款款使教师明白了努力的方向,认准了奋斗的目标,同时也使教师“不得不”走上教科研之路;二是极力营造科研氛围,使课改实验教师全体融入科研之中;三是增加随堂听课的频率,我校的随堂听课是不打招呼的,教师一旦被随机抽查的次数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去研究课堂、精心准备,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现在,课改年级教师都明确了这样一点:课改呼唤着科研,为科研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课题,同时课改也只有贴近科研、依靠科研才能有出路,才能有光明的未来。
三、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课改应该说不仅仅是实验年级应该做的,只不过是实验年级用了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给师生留下了丰富的互动和创造的空间而已,如果不研究,也只是走老路或是走形式。
四、课改取得的实效课改给学校带来了旺盛的生命力。学校初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学的课改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特色,突出了办学亮点。课改赢得了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在社会上初步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课改给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教师的教育观念在变,一个“以人的发展为本”,师生共同发展的教育观念正在形成;课堂教学在变,课堂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在变,师生之间建立起共同发展、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改使一大批教师成长、成熟和成功。
五、在课改中我们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我们坚信:只要认准目标,真抓实干,一定会迎来收获的时刻。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
(1)由于课改工作系统性和复杂性使教师的压力较大,老师们经常遇到很多的困难、疑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2)发展性教师评价成为课改工作的一个瓶颈,操作难度较大,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3)家长素质不高,学生学习水平参次不齐,班级人数较多,如何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下阶段要努力的方向:
(1)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加强教研组之间、校际之间的专题研讨活动。
(2)继续坚持随堂听课、评课制度,抓好点和面的课改工作。
(3)切实做好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并进行校本课程的评价。
柴沟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强化常规管理,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为每个孩子未来着想”的办学宗旨,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师生素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做法与成效如下:
一、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教学艺术精湛,能适应新世纪要求的教师队伍,是新世纪教育对学校的要求。
1、强化师德教育。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等规章制度,组织教工深入开展“创教育新风,树师表形象”的系列活动。通过课改沙龙“师德论坛”、撰写师德论文等活动,让教师们进一步认识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2、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面对教育发展的信息化和综合化,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将会被无情的抛弃。我们重点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等。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个人自学、课改沙龙等。另外,我们继续组织教师培训、基本功竞赛、说课比赛,让教师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提高。
二、改革与管理。
如今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如果我们依然墨守成规势必会被社会淘汰,我们的学校也将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做改革的先锋才能使学校与时俱进,富有生命力。基于此,我校摒弃“以分为本”,“以章为本”,“以权为本”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建立一个完善而科学的教学管理系统:
1、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由于学生在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环境上的差异,必然造成学生在发展的方向和发展水平的明显差异,因此,造成了教育对象的多样性。
2、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制度
构建一系列突出人本观念,易于操作,鼓励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突出过程管理,中又注重对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管理。例如,教师的教案,不必拘泥于形式,应注重于他的整个教学的设计有没有独创。学生的作业布置和批改不只是看数量,是否合适,而更重要的是看设计是否新颖,评判是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等等。我们在常规工作检查中,根据上面内容设置评比表格,每人一份,检查后一式两份,一份学校保存,一份反馈给老师,老师就知道自己的不足以及与他人的差距。这样,给老师一个支点,让他们支撑一个世界!同时,结合平时教师工作完成情况,在学期结束时,将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公布张贴。
3、需要什么样的考评机制
建立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首先在考评的内容和标准上,要体现新课程精神。不能只靠传统印像和效果评价。“传统印像评价”,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效果评价”就是以学生考试的成绩为依据,来评价教师优劣,忽视了学生的差异,忽视了教师创造性劳动。科学的考核应是综合的考核,应把教师的考勤与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并制定出相应的考评细则。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形式主义,为每位教师建立发展记录袋,注重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管理,教后的结果应是过程的综合,而不是生硬的简单相加得出的某个分数。
三、工作求深、求精、求新 求深:
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就必须深入研究教学理论、新课程的理念等。并且认真研究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每一位教师工作情况都应该了如指掌,对其工作中每一处缺、漏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并能组织和指导及时补救。使我们的教学管理,不留盲点和死角。期末总结要用平时掌握的事实和数据说话,成绩和问题都不羼水分。这样的总结不仅令人信服,而且还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体现总结的价值和意义。我校将各班各科成绩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设计成一张汇总表,每位老师在考完后,应该将有关的数据填写进入,这样目的有二、一是可以随时掌握具体的动向;
二、可以让老师找到与同年级之间的差距。求精:
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制度,在甲校能用,到乙校也能用,内容空洞,措施笼统,根本没有可操作性,有的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要知道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案才是精品。求新:
新课改理念下的学生学的管理应体现主体性、多样性和发展性。我校在班组管理、学生管理中,让学生自己管理。如学校的团支部、少先队工作中的评比中,由团队干部自己管理自己,如让每一个部管理一个班级,通过上午课前读、午间坐班指导等,让学生管理自己,特别是午间,老师的工作减轻的,而效果不错!通过宣传,让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也提高了团队干部在学生中的威信!
“迈道雄关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跃”!我们将与时俱进,与课改同行!
柴沟学校课改工作总结(2007—2008第一学期)
一、符合我校实际的“四个特色”。
为了更好的提升我校的办学特色,我校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的发展方向的“三个特色”:
1、符合学生发展的学生成长记录袋;
2、增强课堂效果的互批互改;
3、顺应时代进步的自办班级手工报。
二、注重培训在实验中的重要引导作用
1、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通过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应用水平。为了使教师获得最前沿的教学改革信息和检验,学校还专门分期到外地学习进修,借鉴省市和兄弟学校的先进教学经验。一学年来,学校曾分派优秀教师到西宁、民和等地参加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使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智慧。
2、注重专家引领的作用。
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和“校校通”的资源优势,采用请进来的方式,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学校订购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的教学录像、专家讲座,指导教师如何备课,并通过循循善诱的讲课和评课,对年轻教师起到指导和示范的作用。
三、进行基础教育创新的实践探索
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转变角色。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学模式的转变有赖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为了更好的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的理念有机融合,实验教师进行了积极的研究。许多青年教师自制课件,网上下载教学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中吸取更多的营养。
四、进一步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不仅要落实好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更重要的抓好“四个一”。即每位教师做一个教学多媒体课件,写一篇课改论文、一份创新教案,一个典型个案和教学反思。
第二篇:柴沟学校2017
柴沟学校2017--2018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2018.7.15 本学期,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以礼育人,让梦飞翔”为宗旨,以“好习惯伴我一生”为主线,扎实抓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班子的主导作用
学期初,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分析学校的教学情况,制订出各项工作计划,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心中有数。指导教师制订出切合本班实际的班务计划,行之有效的学科工作计划,并热心帮助、指导年轻教师工作,大胆进行了课堂教学尝试。学校召开家长会,深入了解家长对我校的工作意见,及有关教师的教学态度等情况,做到有机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
加强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领导义不容辞的职责。学期一开始,领导带头完成各项常规任务,带头担任主课,领导班子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动态,掌握教学第一手材料,为课堂教学作依据,在领导的带动下,教师相互听课已蔚然成风,大家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发表意见,交流困惑,提高了教师的凝聚力和研讨能力。全校教师业务能力及教学热心有所提高,教学风气等方面受到上级和村民的肯定和好评。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1、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玉铭校长;副组长:张永忠主任;
组员:罗国才、何志强、赵斌等。学校根据安全工作的具体形势,把涉及师生安全的各块内容进行认真分解到各部门落实到人,做到每一项工作都有对应的人员负责。从而形成了校长直接抓,分管副校长具体抓,班子成员、班主任等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学校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把学校安全工作分解到三大处、政教处、年级、后勤等部门,实行责任化管理。学校对班主任明确班级安全教育管理目标。学校通过多种形式与学生家长明确学生安全责任意识,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
3、学校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安全。添置;灭火器;消防栓;摄像头保安人员等等,灭火器及时换气,线路及时维护。
4、强化安全工作措施,把学校安全工作抓实抓牢。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
5、加强检查,及时整改。由总务处定期对校园设施安全进行排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反映,及时整改。开展常规检查,每学期开学以后,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学校对校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同时,积极配合卫生局对学校食堂卫生进行检查。
6、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管理。采用各种形式,提高学生校外遵章守法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提倡走读学生步行上学,每学期初对学生乘车上学情况进行清查,并对乘车学生集中进行安全教育,严禁学生乘“三无”车上学,严禁学生骑车上学,校内无学生骑车现象。
7、加强学校消防管理制度的建设。完善教学区、实验室、食堂等重点部位的消防管理,消防重点部位都配备了消防器材,教育全体师生用电用火安全,在校园内无违章用电、用火现象。
8、严禁教师个人私自带学生外出,在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就近、徒步原则。
9、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等各项制度建设,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加强对食堂人员培训,普及卫生基本知识,明确食堂规范操作基本要求并持有“健康证”。学校每年都与“大师傅”签订协议,要求小卖部人员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规定,认真验货,严把物品的质量关,不进变质、不洁或过期物品。积极配合卫生、工商等部门加强管理,力争把食品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学校的食品安全,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10、加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做好室内的清扫和保洁工作。学生会及时进行检查评比。班主任老师密切注意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行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尤其是在甲流流行之际要按照“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况,对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能及时地予以疏导。
11、建立和健全各类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园内的各类突发事件预案,并建立各种快速反应组织
三、进一步加强了德育教育力度,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为了有效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提升学校德育质量,根据学生思想实际和学生年龄特征,按照每个阶段的德育目标要求,开展爱心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礼仪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挫拆教育、勤俭教育、亲情教育等主题活动,通过由浅人深的主题教育,使每一位学生成为阳光快乐、健康自信、文明上进的一代新人。
1、德育目标 学校教育确立“德育为首,育人为先”的德育工作理念,追求“德智双全、学思兼顾、用创俱能、身心两健”的育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差异发展,全面开展健全学生人格教育,尝试主体教育模式,实现九年一贯制的德育教育序列化活动,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上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关注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和价值的自我实现,追求学校德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以此推动班主任队伍建设卓有成效,促使班级管理工作有靓点,最终推动学校向“教育优质、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理想境界不断迈进。
2、在德育工作中力求做到:
(1)、求精:狠抓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2)、求新: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抓好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 情操,培养优秀人格,注重育人的实效性。
(3)、求真:抓好班、团队和思品课及其它课的主渠道育人途径,强化学科的德育功能,注重德育的连续性、系统性。
(4)、求实:抓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小事入手,从一点 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个性化、人格化的教育。
(5)、评优活动,激励育人
每学期评选出优秀学生代表,给予“校园之星”“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等称号,在全体师生会议上进行奖励,树榜样以带动更多的学生。
四、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
本学期,教导处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主线,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认真落实学校计划,积极推进素质教学,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充分发挥教导处指导、监督、整合推进的功能,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教导处圆满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为了能够使今后的工作在质量上、效率上再上一个台阶,特将本学期具体工作情况做以下几方面总结:
1、做好课务分工、协调工作,保证教学工作平稳开展。本学期教导处根据教师状况,综合考虑各年级的实际状况和现有师资,做好分工。在班主任聘任的基础上微调,尽可能使课务安排合理化,六年级班主任仍调整为罗林梅老师,九年级班主任调整为赵斌老师。开学课表运行一周后,教导处通过征集意见,对课表进行了适当调整,以保证课时安排的最优化。当有教师请假、生病或因学校工作需要调课时,教导处总是在第一时间将课务调整到位,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2、做好教学常规督查工作。
本学期,教研组、教导处对教师常规工作检查了4次,做了登记,为期末教师考核准备了第一手材料,也为保证教学流程的正常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保证教学质量。加强了学校的体育工作。本学期,各班体育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给学生上室外课。学生可以参加打篮球、打乒乓球等许多体育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质,而且丰富了校园生活。
3、抓好教研活动。
本学期初,我们根据县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圆满完成了各类教研活动,教导处和各教研组都制订了详实的教研活动计划,利用每一周一次教研活动时间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改、新课程的有关精神,研讨“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主体性教学策略,促进教学手段的科学化,教学过程的规范化,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努力探索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成功之路。
4月28日,我校组织了校内“有效教学”研究课活动及中心学校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参加活动有中心学校领导、兄弟学校教导主任、各任课教师、柴沟学校的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等。这次活动总结了我校实施“有效教学”以来的成功的经验,查找不足,寻求解决办法,为我校“有效教学”研究课的全面铺开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古鄯中心学校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入发展。通过此项活动评选出我校王海红老师参加县级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并获得县级教学能手称号。
各教研组完成了各类教研活动任务,还开展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活动:文科组的作文竞赛;理科组的数学知识竞赛,既提升了教师自身教学教研,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4、加强教师的外出培训学习、加快教师成长。本学期,我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县、中心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及外出培训。不完全统计,参加各种活动达10多人次。其中派张春梅、张永忠老师去省会西宁参加相关学科的课程培训学习;张永忠、王海红老师远赴江苏盐城参加了由省教育厅组织的中考改革的相关培训,马学玲老师去省会西宁、武汉参加了教师工作坊的坊主培训,还有多位老师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类培训,通过培训活动教师的视野宽了,眼界远了,观念新了,方法多了,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开学初,学校制定了教师的培训计划,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学专著。每个教师相应制定了个人的学习计划,按时学习,完成了5000字左右的学习笔记,及时充了电。
5、加强毕业班工作:
(1)、毕业班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切实提高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提升我校办学效益和声誉。本学期召开了两次毕业班教师工作会议,做到毕业班工作抓早、抓实、抓细。(2)、组织了4次模拟考试,教导处都对成绩进行详实的统计、比较,第一时间内反馈到各班主任、课任教师处,对考生及时的表彰,并召开2次家长会,把成绩通报给家长。使每次模考发挥最大功效。
六、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用环境,用学生自我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1、让每一堵墙都说话:
教学楼一至三楼连廊开辟学科知识文化长廊,综合楼一至三楼走廊墙壁新增文化 墙,展示 各类作品与活动照片。
学校楼梯口都布置有名人名言展板,有的来自教师学生的推荐,有的来自教师学生的原创,在设计制作上每一个展扳都有学校的标识,既美观又富有教育好处。
2、让每块绿地都芬芳:
今年以均衡发展验收为契机,学校综合楼后面种植了草坪,补植了国槐5棵,二万左右; 使每块绿地都散发出知识的芬芳。
4、让每个班级都温馨:
学校为每个班级都配备了学校设计的多动能柜,并配备了班级健身箱,班级图书箱。学校用心开展特色班级的评比活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评比活动,一系列的举措,让班级文化呈现出个性鲜明,书香浓郁,温馨如家的特点。
5、学校管理人文化:
学校对干部管理进行目标化考核;对学校重大事项采取教代会商议的形式; 对学生教育管理采取家校“互动制”。
6、师生管理精细化:
学校编制了《柴沟学校管理制度汇编》,以提醒的方式告诉教师明晰的工作标准与工作要求;以更具体细微的处要求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
知名教授肖川讲过:“校园文化体此刻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这句话告诉我们:形式上的校园文化不是真正的校园文化,内化后的人的言行举止才是真正的校园文化。
著名学者张文质说:学校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需要在坚持中一代又一代教师共同积累、维护、调整与提升。我们相信,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与追求,百年老校将不断焕发她恒久的魅力。
四、存在的问题
1、集体备课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如何真正让集体智慧和教师的教学个性融为一体,实施有效教学,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2、对优秀生的培养力度、学法指导不够到位,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3、缺少教学的竞争机制,教师的教学热情、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学习动力,学习气氛不够浓厚。部分教师对自己要求太松。
4、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有待加强,启发式教学力度不大。师生互动过程比较差,有的班级学生有睡觉、看书画等现象,个别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5、中层领导的 “推门听课制度”没有很好地落实。
6、课题研究虽然起动但开展不够。
五、下学期工作设想
1、进一步加强过程性教学管理。
2、加强 “推门听课制度”。
3、做好校本教研的相关工作。
4、加强毕业班的教育教学管理,认真抓好毕业班的授课、备考、复习、模拟考试等系列教学工作。把六、九年级教学作为重中之重,狠抓教学质量。
总之,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学生在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我们坚信,有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有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我们的各项工作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第三篇:柴沟学校汇报材料
柴沟学校汇报材料
我校拥有一个教育观念新、管理能力强、年龄结构合理、勇于改革创新、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和一支教育理念超前、富有开拓意识、教育科研能力较强、爱岗敬业、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如今我校正以“创建”工作为契机,为建设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人民满意学校而努力。现将我校学校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在校学生341人,小学201人,女104人;初中140人,女69人;住宿生230人,专任教师23人。
二、强化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永恒的主题,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同时也是检验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那么,教学工作便成了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为此,我们加大了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力度:
第一:狠抓了教学常规的落实。我们成立由校长亲自挂帅,教导处具体负责的教学常规管理领导小组,在组织落实、制度落实的同时,我们在具体措施和相关环节上也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抓备课,实行每月一大查,每周一抽查;抓上课,每天都对教师的侯课情况,是否带手机上课,是否带教案,有没有空堂情况,班子人员,责任到人,每人查一节课,不定期抽查。极大的督促了教师及时上课,做到不迟到,不空堂;抓听课,每次教研活动,教导处都对听课的教师登记在册。每月还要交教导处检查;抓作业的布置和批改,采取调查学生的办法,杜绝弄虚作假。各项检查情况都要在月末形成书面材料,在例会上进行通报,加强教师的相互监督。
第二、狠抓了教研工作的落实。、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开展业务学习。教师轮流主持,体现主人精神,提高主动意识。把自己的思考感悟提出来与大家共享,结合每位教师的经验与实践进行思考、交流,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教师业务能力的培训。我校和东沟学校结成了帮扶对子,我们将派出不同学科的教师到东沟学校观摩学习,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带回学校,同时东沟学校也将派出骨干教师到我校进行教学指导,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3、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地提高教研工作的成绩。用以老带新的办法,在教师间结师徒对子,对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鼓励广大教师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课堂效率;开展了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比武,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
4、作业改革,批与改,多种形式,师生全面参与。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启迪思维、参加实践、培养兴趣不可缺少的步骤,是教师反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校积极探索作业多元化改革,全方位实施作业评价,除了常规作业外,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性作业,如收集资料,做家务活,搞社会调查等。例如语文学科尽量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面,组织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图书,鼓励学生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读书,坚持写读书笔记。训练做到:分层练习,适时、适度、适量,反馈矫正及时,日清、周清、月结,促进学生提高与发展。让赏识和激励贯穿作业批语之中,因此我们要求作业的批语尽量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一句由衷的赞美或夸奖,可能使他们终生受益。
第三、大力倡导赏识教育,管理在赏识氛围中和谐进行。
我校从2015年9月份开始实行赏识教育,全校教师充分肯定学生,通过语言激励、口头表扬、心理暗示等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更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1)、抓好教育契机,学生建立自信。
赏识教育的课堂上,没有厉声地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有的是灿烂的微笑,亲切的话语,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触动,错误得以改正,教师们学会了宽容,这样可以缓和师生之间的紧张局面,使学生逆反心理转变,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让孩子们在被赏识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使“严”收到最佳的效果。教师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观念:像对待上帝一样对待孩子;把自己的全部生命都投入到教育中,用生命的激情去创造另一个美好的生命!
(2)、捕捉闪光之处,让学生提升能力。
在赏识教育的大背景下的管理,老师们发现在学生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能,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赏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永远充满自信,则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起来。实践证明,善意的赞赏是一种投入少、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个体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
(3)、更新家长观念,让家长参与进来。
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十分关注。但是,他们对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学习成绩提高的背景乃至孩子的心理需求注意得不够。据了解,许多失败的家长都是由于家教观念陈腐,没有用赏识的目的凝视自己的孩子,在赏识教育的倡导下很多教师找学生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引导家长用赏识的目光发掘孩子的优点,在学习上学会表扬、鼓励他们,告诉家长都应眼含热泪的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们。家长教育方法的改变使孩子增强了自信心,学习变得主动了,上课爱举手发言,一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问家长。现在,同时也知道欣赏和关心别人了,懂得父母的艰辛,懂得自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股力量拧在一起,形成共教合力,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提升综合能力的最好办法。
(4)、强化服务体系,让领导赏识教师。
在赏识教育的大背景下,我校领导班子强化服务意识,学会赏识每位教师的优点,让这些优点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用赏识的眼光看人,从教师的长处着眼,所看到的优点一定多于缺点,长处多于短处。各级领导都学会了赏识教师,随时发现教师的“闪光点”,让教师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工作的乐趣和自信。让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开拓进取,意志坚强,摆脱不利的因素,创造骄人的业绩。
三、强化安全工作管理,努力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为了给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教学环境,我校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以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为立足点,以安全文明校园建设为切入点,以加强安全教育、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工作为着力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推进安全文明校园建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安全检查和管理。
2、明确职责,把责任落实到人,各负其责,层层签定安全责任状。
3、安排了专职门卫,花大力气整顿了以往学生自由出入校园,在外逗留的现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实行了班子成员和教师值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安全隐患和不良情况,及时汇报,督促整改,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5、加大了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我们把每周一的早操时间作为学生例会时间,开展了“国旗下的讲话”活动,通过学校橱窗和教室学习园地,办好安全教育专栏,进行教育宣传,让学生懂得生命的宝贵,学会珍爱生命。
6、利用安全教育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
7、安全月检月报制度。
四、教师队伍建设。
1、校本培训
通过政治学习提升教师道德素质,通过业务学习,教师基本功训练,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
2、师德建设
①组织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我们利用每周例会时间进行政治思想学习,先后学习了教师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增强了教师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学会明辨是非,不盲从。
②、以“师”为本,为教师排忧解难。我们以学校工会为纽带,成立了“教代会”,深入到教师当中,倾听教师的呼声,对教师的合理要求,我尽最大的能力解决。抓好了食堂管理,从细节入手,改善了师生生活,让教师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五、以规范学生行为为着力点,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网络。
我们认为:学生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应当充分认识他们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把德育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规范学生行为上,并以此切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德育网络。
我们先后制定了《柴沟学校一日常规》《班级评比细则》《优秀宿舍评比条件》等多项余项规章制度,使学生从进校门开始就有明确的规范可循,为强化守纪意识,学校还专门组织行为规范知识竞赛,使各项制度深入人心。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德育主任具体负责、团委、工会、班主任代表为主要成员的德育工作小组,制定详实的工作计划,加强德育工作的领导,开展争创“优秀班集体”活动,在班级考核中,引用三级考核制度,每日一公布,每周一评比,每月一总结,让荣誉感、责任感成为规范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为把班级检查落到实处,检查采用了全方位,多层次检查,主要有带班检查,值周检查,舍务教师检查,门卫检查,学生会检查等。
校园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每周一早晨,升旗仪式庄严而隆重;“校园广播”由张主任具体负责,优雅的朗读材料营造了书香气息,舒缓的校园歌曲,深受学生的欢迎;庆六一文艺演出、三十周年县庆合唱比赛、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书画展览都展示着学生的艺术天才,这些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的德育活动不拘形式地对学生进行着思想教育。学校严格执行《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开好两操两活动,保证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
1、虽然,按编制核算,我校基本达标,但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住宿生多,教师的工作量仍然很大。
2、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很落后,教学辅助用房除计算机室外,什么都没有,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第四篇:柴沟学校汇报材料
柴沟学校“两基”迎国检汇报材料
近几年来,学校坚持“两全一主”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办学条件高标准。教师队伍高素质。校园文化高品位。全程管理高水平。培养人才高质量”为目标,工作取得长足的进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管理体系。
一、学校基本情况
柴沟学校是位于县城以南川官公路30公里处,座落在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的山谷中,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始建于1950年,学校占地面积9082平方米,建筑面积2137平方米,现有13个教学班(含1个学前班),在校小学生277人,女149人;初中生170人,女78人;学前班23人。专任教师31人。
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普及程度:适龄儿童入学率连续几年均为100%,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1.5%,女96.8%;纯入学率84.7%,女83.9%。15周岁人口入学率、完成初等教育的完成率三年均为100%,16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均为100%,18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均为100%。
2、师资水平:
(1)学校共有专任教师31名,专任教师13名,其中本科学历21人,教师学历达标100%;
(2)在职教师均有教师资格证书,均按要求完成继续教育课时数,继续教育年检合格率为100%。
(3)学校有校长1人,校长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
3、办学条件
(1)校园校舍:学校占地面积9082平方米,生均校园占地面积20.3平方米,校园建筑面积2130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为4.77平方米。
(2)学校有在校生170人,开设12个教学班,班平均人数为37人。
(3)教学仪器设备:体育器材、语、数、外、科学,美术等学科教学用具或器材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4)图书室:学校图书室藏书4300册,生均图书9.6册。
(5)信息技术装备:学校装备了远程教育设备1套,有电脑35台,电教室1个,多媒体室一个。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率为100%,100%的教师能使用远程资源进行上课和浏览信息。
4、教育质量
(1)学校校风正,校纪严,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在校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为100%。
(2)本,学科合格率100%,毕业率100%。
5、教育经费
教育局每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划拨一定经费用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政府对学校的投入逐年增长。
教职工工资由县财政局按时足额发放,直达教师银行个人帐户,没有拖欠。学校按国家两免一补精神免除学生学杂费和书费、对贫困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费。
三、主要措施:
1、严把关,切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
制订了和签订了控辍保学制度和责任书,切实抓好“控辍保学”工作。一是把好入学关。学校每学开学前,广泛宣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应就读我校的小学毕业生摸底核实、逐一登记,建立新生入学通知制度,及时发放入学通知单,保证学生及时入学。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二是搞好巩固关。为控制流失率,学校建立健全了流失生报告制度、学生转学报告制度和辍学报告制度,实行“校长—教导处--班主任--教师”四位一体的目标责任制。三是严把教育教学关。学校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课程,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行为。
2、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提供现代化的教学和生活设施
近几年来,学校在校园建设上加大力度,求发展,使校园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创造了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让全体师生感到学校是花园,学校是我家,力求教师舒心,家长放心,学生安心。
(1)学校四处呼吁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
(2)不断完善现代教学设施,学校正在兴建无线网络,进一步为教师和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条件。
(3)积极筹措资金添置教学器材和设备,改善教学条件。
(4)为改善学生的就餐条件,学校花8000元维修了厨房。
(5)加强校园的环境美化,营造健康育人环境。近年来学校加大了对校园环境美化、硬化的投入,08、09年投入11万元硬化了学校操场1.7万元美化了校园,2010年投入10.5万元硬化了上边操场和护坡。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铸师魂,强师德,提师能。
一是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教师学习政策法规,学习先进典型,进行经验交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开展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二是开展业务培训。学校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定期举办各种方式的培训班,加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与外界的联系,让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吸取先进经验。08年省级培训2人,县级培训6人;09年国家级培训2人,省级培训3人县级培训7人;2010年国际级培训5人,省级培训4人,县级培训19人。
三是严格对教师的考核。为督促教师业务能力迅速提高,学校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方案、细则,切实加强对教师业务的督促和评估,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提升。
四是丰富教职工课余文化生活。
4、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狠抓学生管理。
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更是育人的摇篮;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注重于育人。为搞好德育和学生管理,学校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德育网络,形成了学校、教导处和班主任齐抓共管的局面。强化班主任职责,注重制度管理,科学育人。
二是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的德育资源,利用名人画像、板报、警示牌、标语、国旗下讲话和优美的校园环境,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块地育人,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如爬山比赛、拔河比赛、锅庄舞比赛、广播操比赛、学科知识竞赛、诗歌朗诵、“六一”文艺汇演等。
5、坚持质量立校,狠抓教学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近年来学校始终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强化质量意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规范课程设置,推进课程改革
1、教导处每年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各科新课程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的培训和使用工作。
2、严格执行教学法规,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严格执行“三表”,继续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做到学科安排不走样,综合实践课程不走味,校本课程安排不走调,确保高质量完成各科教育教学任务。
3、加强课改的过程管理。有计划地举行以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课改研讨活动,学会反思,总结经验与教训,扬长避短,优化教学。
(二)狠抓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益
1、规范执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各科以改革备课、作业为主要着手强化过程管理,精心备课,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注重个性教学设计形成。
2、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各教研组能认真制订学期教学研究计划,明确研究重点任务,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切磋教法学法,上好课改示范课、研讨课,磨课、同课异构,积极开展评课交流,不断总结提高。各教研组教研气氛浓厚,成效显著。
3、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重视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审题、写字、搜集处理信息等意识、习惯的养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新课程下角色的转变,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夯实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
1、加强课题研究。教导处从提升学校品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入手,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2、鼓励充分利用远程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大部分教师会制作教学课件。
3、重视评价改革,坚持“以学论教”。做到基础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确保教学行为的改革和学习效果的统一,促进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
(四)加强队伍建设,培育骨干教师
1、本学期学校根据镇中心校骨干教师培训和教材教法过关考试要求,制定了继教学习方案,加强落实,提出“一年过关,三年上水平,五年出成果”的奋斗目标。
2、充分发挥已有各级教学骨干的辐射作用。通过课堂展示,业务培训,苦练内功,使一部分青年教师逐渐成为教学骨干。
3、加强后勤保障,提升服务意识。
㈠提高后勤职工的服务意识,要求后勤职工将学生像自己子女一样对待,耐心细致,微笑服务。
㈡严把食物安全关,合理搭配饮食营养。在米、油、盐、菜的采购上,我们要求卖方必须证照齐全,我们宁愿价格高一点,也坚决不买过期变质食品。
㈢搞好学校基建管理,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上学期,学校完成了自来水、垃圾坑、围墙、厕所等一系列设施的建设。
㈣抓好学校的财务管理,为学校当好家。一方面。我们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的收费标准,不乱收、多收学生一分钱;另一方面,我们为学校精打细算,将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支。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学校硬件设施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与生活的需要。我校急需修建一栋学生宿舍楼,食堂以缓解学生住宿、就餐问题。
2、音、美、生物教师欠缺。
3、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4、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学校各种配套硬件滞后,现代化教学仪器严重短缺,电教器材有待于增添更新。
5、在课程管理方面,对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管理也相对薄弱,相关的评价没有跟上。
6、没有音体美活动室。
7、课程改革意识在教师中认识不足,习惯走老路。
8、安全问题形势严峻。我校紧依公路边,随着撤点并校力度加大,学生逐渐向我校集中,沿公路走读学生很多,宿舍配套设施不完善,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和寄宿生安全隐患。
五、学校今后发展的努力方向
1、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目标。
2、创县级示范校。
3、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好现有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
4、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坚持不懈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防卫措施,支持夜间安全值班制度。
5、争取上级支持,适当增加农村老师编制比,修建学生浴室等配套设施。
6、积极创建书香校园、质量校园、信息校园、和谐校园、魅力校园,使学生享受高效优质的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艰辛相伴,在今后的岁月里,我校将依法治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不断充实和采纳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手段,提高我校的“普九”工作质量,推动我校朝“管理科学化,条件现代化,育人全面化,质量优质化”的方向迈进。我们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鹰击长空的气势,迎接新的挑战。我们相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用每一位辛勤园丁的智慧双手,一定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五篇:柴沟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柴沟学校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2009—2010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在上学期校本教研工作已初显成效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继续以网络为载体,以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所倡导的“教、研、训一体化”思想为指导,结合本校的工作、发展实际,扎实开展了有效的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在开学初的《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中,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副主任为副组长,各教研组组长、电教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有力地督促和推进了校本教研的工作进程。在开展工作中,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工作当中,全力促进素质教育,围绕科研氛围的营造、教育理论的宣传、常规教研的落实等重点工作,开拓创新,真正突出以校为本的教研,使我校逐渐形成了以教育科研为学校的成名之源。
二、完善了教研组织,健全了教研制度 开学初,教导处根据教育局教研室及中心学校校本教研工作要点,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和校本教研管理制度,加强了对教师教研、教改的课题指导、督查和评价。真正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保障机制,整合学校教导处、教研处的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专业人员等校内外各方面的作用,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发展专业、展示成果提供了平台。
三、转变观念,增强校本教研意识:
有句话说得好“理论是先导,学习是保证。”搞好校本教研的第一要务就是学习。因此,学校把“工作必须学习”、“工作就是学习”作为我校办学的最新理念,要求老师们把学习看成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生存方式,要活到老、教到老、学习到老,要树立学习意识。为此,开展了以下活动。
1、做好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倡导教师读教材,读教参课标,读继续教育用书,重点读《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一书以及读各种教学杂志。通过学习,更新知识结构,开阔事业,转变教学理念,端正教学思想。并要求教师每学期写1—2篇读书心得。
2、采取“走出去”的学习活动。“走出去”学习活动,我们主要向骨干教师倾斜,向一线教师倾斜。在这方面,尽管学校资金紧缺,但每年在中心学校的组织下,学校都会拿出一部分资金让老师们到外面学习进修,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并且要求外出学习人员每次回来之后,都要写出学习体会在全校大会上交流。同时还组织教师到邻近兄弟学校观课、议课,使老师受益匪浅。
3、加强教师培训力度,不断夯实校本教研工作的基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我校把工作重点由注重资料建设,转移到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上来,坚持强化培训转变角色,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的新路子,不断积累课改经验,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创新教研教改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1)、精心选拔、严格要求。为了承担重要的培训任务,在选拔参加省、地、县级培训人员时,我们挑选具有素质高,事业心强,而且相对稳定,能承担本校教研培训任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并且要求培训后写出培训体会或反思,每位教师每学期承担示范观摩课1—2节以上。本学期,我校教师全部参加校本培训。
(2)、加大校本培训力度。为了改变教师的传统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技能。学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全员培训,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选择全程的培训模式和方法,逐步开展教学技能,计算机基础操作、资源下载、教研活动等广泛的校本培训工作。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负责人,保证了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教师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教师自学了《课程标准》、《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集体学习了湟中县教研室主任李积雄老师做的专题报告《关于开展一般性校本教研活动》。学习后,教师业务笔记达到3000—5000字,学习心得人均两篇。教师的理念更新了,教学方法灵活了。
四、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1、利用资源,优化课堂
学校积极召开“三种模式”教学整合方面的研讨会、观摩会,及时推广课改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通过“三种模式”教学,展示了新颖的课改示范课,同时进行说课、议课,使教师增长了见识,通过观摩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效地推动了课改工作,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教学能手”和课改教学新秀,一大部分教师理念新、教法活,能从远程教育资源上搜集,打印自己所需要的教案、电子文稿等资料,并结合教学实际,加入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能承担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完善修补教案,达到资源共享。
2、合作研讨、共同提高
我校把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等教研活动集于一身,构成了五位一体的大教研形式,其具体模式是“三阶段两反思”,即两次教学,两次议课、两次反思。这个两次教学是指一人连上两次同一节课,两次讨论安排在每次教学之后进行,磨课结束时,教研组所有成员坐下来共同议课,反思本次活动的情况,汇总资料,并进行概括提炼,写出课例研讨总结,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本学期共开展常态课、磨课、同课异构活动9次,共有10位教师参加了说课、上课。
3、认真反思、总结得失 有一位专家曾说过:“一个教师备十年课,仍然是一名普通教师,如果做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一名教育家。”这就明确的告诉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教导处严把此关,每月收取两篇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坚持写百字文的教后小记,这样教师能点评自己,点评他人,点评学生,总结规律,达成共识。
五、聚焦课堂,交流互动,激发思考
案例是理论的故乡,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在多年的教学中,老师们一致认为课例研究是老师们最受欢迎、最常用、最基本的校本教研方式,因此,我们加大了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开展了“三课“活动:第一种推门课。就是不打招呼的课,这种听课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目的是对老师们的日常教学进行监督、监控、检查与指导,从而提高常态课的质量。校长每周至少听课2—3节。第二种课是示范课。主要是让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献课,从而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达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点亮一盏灯,映红一大片的目的。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其他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不同层次的提高。第三种评优课。在校内开展优质课竞赛活动,本学期搞了两次,这种赛课老师们非常重视,想方设法备好课,有些教师还请骨干教师备课,总想获得好的名次。在激烈的讲课中,我校教师包迎春、张灵春已走出中心教研组,参加了县级“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通过对校本教研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从中真正感受到了校本教研的着力点应该是切实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只有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当中,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本学期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处在摸索、起步阶段,我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全校教师的团结协作下,一定会开创校本教研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