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红社会实践报告
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生社会实践报告
专 业: 姓 名: 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 级:
徐红
学 号:
2007级1班
200716830122
题目:浅析苍山县蔬菜产业发展状况
苍山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与江苏省邳州市相邻,全县共有20个乡镇,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024个行政村,116万人,总面积17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万亩。苍山北部为丘陵,南部为低洼平原,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温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14.4℃,光照时数2473小时,无霜期202天,雨量适中,常年平均降雨800-850mm,水源充沛且无污染,适宜瓜果蔬菜的生长。
一、苍山县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
苍山是个农业大县,134万亩耕地,历史上以种植小麦、玉米、地瓜、大豆等农作物、油料作物以及大蒜、大姜、黄瓜、辣椒、白菜、萝卜等蔬菜为主要农作物。改革开放之前,苍山主要以粮为纲,单一的粮食生产,始终未能解决大多数群众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之后,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决定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改革调整,把突破口锁定在了蔬菜种植领域,提出了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形成支柱产业的基本思路。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苍山蔬菜目前的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
就此我走访了苍山县县政府,部分地区农民了解了一些情况,近几年苍山的蔬菜产业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
苍山蔬菜产业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从1978年到1990年,是苍山县蔬菜产业化发展的起步阶段,温室大棚开始兴起,市场流通初步发展。在这一阶段,以露地蔬菜为主,以棚菜为辅。棚菜主要在向城镇,品种主要是越冬黄瓜。露地蔬菜主要有大蒜、红辣椒、春、秋季黄瓜、大姜等少数品种,其中大蒜种植面积很大,主要集中在苍山县东部和东南部的乡镇,如神山镇、卞庄镇、磨山镇、层山镇、长城镇、二庙乡等,全县建有108座恒温库,主要储存蒜头和蒜薹,对蔬菜筹建了芦柞大蒜批发市场和鲁南、艾曲蔬菜批发市场,蔬菜开始有了固定的交易场所,从产、运、销方面,初步有了农业产业化的雏形。苍山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保护地栽培蔬菜,1986年向城镇苏圈村一村民从辽宁瓦房店引入日光温室 1
栽培越冬茬黄瓜种技术,经过一年的试种获得成功,在山东省率先开始了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成为山东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发源地,开创了在黄淮海地区深冬季节生产茄果类蔬菜的先河。
二是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时间,是苍山蔬菜产业化加快发展、不断壮大的阶段。这一阶段,蔬菜面积大幅增加,尤其是温室大棚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棚菜面积大面积发展,市场流通日趋活跃,农民流通大军不断壮大,加工能力迅速提高。1991年,蔬菜产量已达到了8亿斤。1991年以后,苍山县在“一稳三上,两个面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结构,蔬菜生产、市场建设、蔬菜加工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蔬菜产业化进程开始加快。到1998年,全县各类蔬菜批发市场已达到30余处,各类冷藏加工企业达到200余家,全县蔬菜面积达到65万亩,总产45亿斤,已超过粮食产量的5倍,县内生产总值达到39亿元,是1987年的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18元,是1987年的5倍,市场流通日趋活跃,其中鲁南蔬菜批发市场年成交量达到15亿斤,与上海、江苏等地的市场建立了友好市场关系,“苍山蔬菜一条街”、“苍山蔬菜直销市场”开始形成,农民运销队伍发展到近10万人,迅速占领了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的市场。同时,加工能力有了一定规模,全县各类蔬菜加工企业达到200家,形成了速冻、保鲜、脱水、淹渍、油炸五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年加工量达到40万吨。1992年7月,江泽民同志到临沂视察工作时指出:“苍山蔬菜品种多、质量好,要多搞,要占领市场,占领江苏、上海市场,让农民尽快富起来”。1995年1月,温家宝同志视察苍山时对苍山民办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期间,苍山被省委、省政府誉为“山东南菜园”、“山东洋菜园”,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大蒜之乡”,授予“菜篮子工程”先进县。苍山大蒜在99′昆明世博会获得银奖。
三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是苍山县蔬菜产业大发展时期。面对国际国内市场,适应WTO新要求,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手段,提高科技含量,二次创业,全面升级。2000年以来,苍山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提出了“加快产业化进程,再创苍山蔬菜新优势,实现蔬菜二次创业”的目标,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依靠科技,面向市场,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狠抓市场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以市场流通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以支柱产业为依托,促进市场建设的路子,加快了蔬菜产业化进程。2002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95万亩,总产65亿斤,其中大蒜25万亩,大棚菜25万亩,大姜6万亩,出口创汇菜8万亩,夏秋露地菜31万亩,食用菌投料3亿斤。2008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00万亩(大蒜27万亩、棚菜30万亩、露地菜30万亩、出口创汇菜9万亩、大姜4万亩、食用菌年投料4亿斤),主要分布在向城、兰陵、尚岩、兴明、新兴、卞庄、神山、磨山、庄坞等乡镇,主要品种有大蒜、牛蒡、大姜、黄瓜、辣椒、西红柿、茄子、冬瓜、西瓜、白菜、莴 2
笋等。年总产350万吨,年总收入40多亿元;先后建起了48处蔬菜批发市场,蔬菜加工企业发展到359家,恒温库280多座。被誉为“山东南菜园”、“山东洋菜园”,被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被评为 “全国蔬菜产业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中国果菜加工十强县”、“山东十大(农业)产业集群”、“ 山东省县域经济十大高效农业聚集园区”,先后被列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全国创汇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和山东省放心菜示范基地县,苍山大蒜、长城辣椒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县农民收入的60%以上来自蔬菜,蔬菜产业在全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苍山县蔬菜销售情况
(一)抓市场体系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效载体。1987年以来,苍山县把市场体系建设作为发展蔬菜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来抓。几年来,苍山县本着“建大不建小、建少不建多、集中不分散”的原则,狠抓了市场的规模化、特色化和服务经营一体化建设。一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结合苍山蔬菜发展区域布局,深入开展市场秩序清理整顿,重点培育壮大两个规模较大的产地市场,清理注销了20多处无序、分散的小市场。投资近亿元,在重点建设鲁南、艾曲两大市场的同时,在东部磨山镇投资500万元,建起了占地150亩的鲁南二市场,推动了“西菜东扩”,通过市场带动,东部夏秋露地菜面积扩大了5万多亩,二是不断提升市场的档次。投资2000万元,实施了鲁南蔬菜批发市场扩建项目,建成了3000吨冷风降温库,解决了夏季蔬菜运销问题;对蔬菜实行分拣、净化和环保包装,发展“净菜入市”;与全国各大市场联网,实现了网上交易和快捷的结算汇兑,并随时给菜农和客户提供各地市场的蔬菜价格和供求信息;采取兼并、入股等形式,成立了集蔬菜交易、信息服务、科研开发、精深加工、质量检测于一体的市场企业集团,鲁南、磨山、长城、芦柞、会宝等市场已全部并转入市场集团。2003年鲁南蔬菜批发市场成交量18.2亿斤,成交额12.6亿元,列全国50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第7位。目前,全县已形成了以鲁南和艾曲两大市场为龙头,以特色市场为补充,内连生产基地、外接消费市场的市场体系,呈现出“渠通四海、菜销天下”的良好局面,为农民流通大军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抓农民运销队伍建设,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强化服务。县委、县政府制定了鼓励农民从事蔬菜运销的优惠政策,对离土从事蔬菜运销的农户,免征农村各项税费;对保留承包地的经营户,免除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对县内外的运销户,发放绿色通行证,建立绿色通道;县里成立了蔬菜运销联合会,县长担任会长,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在南方各大城市建立了“两个层次、三 3
位一体”(两个层次即县、乡镇两级,三位一体即办事处、运销协会和党组织)的管理、教育、服务组织,有的还建立了治安管理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和货物配载中心,发挥协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农民流通大军的组织化程度;定期召开蔬菜运销大户座谈会,组织到销区市场走访慰问,征求意见,改进服务;在政治上表彰运销大户,有的还受到上海、苏州有关县区和部门的表彰奖励;推选运销大户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模等,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积极与销区市场联系,建立友好市场,与上海蔬菜集团公司下属的8大市场,每年都进行几次互访、交流,派驻公安、工商人员到销区市场帮助管理,维护经营户的合法权益,为蔬菜运销户在暂住、纳税、场地、子女入学等方面争取市民待遇,二是组织引导农民运销队伍开拓南方市场。多年来,苍山县组织引导农民流通大军开拓异地销区市场,苍山蔬菜形成了三大主销区。以上海为主的沪宁杭销区;以广州、福州为主的粤闽销区;以合肥、武汉、长沙为主的皖鄂湘销区。目前大到上海、广州、杭州等大城市,小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乡镇驻地,都有苍山人经销蔬菜,仅在上海市经营蔬菜的苍山人就达8万人,年销蔬菜量占上海市蔬菜总量的25%以上。在南方大中城市形成了众多的“苍山蔬菜一条街”和“苍山蔬菜直销市场”。此外,流通大军还通过比较完善的市场网络,将全国各地的农副产品运往这些大中城市,满足城市各个季节、各个层次的消费需要,形成了苍山人独特的“买全国、卖全国”的流通格局。三是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经营运销组织。运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手段,引导农民建立股份合作经济性质的产加销服务经营组织,鼓励他们走产加销相联、贸工农一体的路子,与千家万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以规避自然和市场给一家一户生产经营带来的双重风险。目前,全县已发展种植、购销、加工等各种类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000多家,有近3万农户加入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三)抓物流配送,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组建产、销地之间的蔬菜配送中心。以鲁南蔬菜批发市场为核心,其他蔬菜批发市场为子公司,组建了鲁南蔬菜企业集团蔬菜配送中心,带动全县物流业发展。鲁南蔬菜批发市场去年成交量达到18.2亿斤,直接配送的蔬菜达4亿多斤,占22 %。二是在销区市场建立销、企(户)蔬菜产品配送中心。在上海、杭州、南京、无锡、武汉、苏州等大中城市,依托蔬菜直销市场、16万流通大军和3万多台蔬菜运输车辆,形成集仓储、包装、配送于一体的经营模式,引导经营大户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建立蔬菜产品配送中心,直接送到用户手中,加大了市场竞争力度。苍山县向城镇民营企业“山东荣庆集团”,在上海成立了“上海荣庆储运有限公司”,由过去向上海等地贩运蔬菜,发展到涉及仓储、配送、分拣理货、运输、包装、进出口代理等综合性物流服务。三是积极拓展配 4
送领域,建立配送联盟。苍山县先后与临沂城内最大的桃源超市、大富豪超市等豪华超市和临沂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建立了配送联盟,设立了苍山无公害蔬菜营销专柜。同时,苍山县还与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大中城市的许多超市、配餐中心建立了蔬菜产品配送联盟,将苍山无公害蔬菜直接供应到市民、职工、部队和学生的餐桌上,实现了“精菜入市、净菜进厨”,提高了蔬菜产品的经济效益。四是充分依靠现代信息网络,促进电子商务与蔬菜物流配送的结合。鲁南蔬莱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与全国各大蔬菜批发市场实现联网,收集全国各地的蔬菜供求价格、数量、品种信息,直接反馈给运销户。相当一部分蔬菜运销大户实现了微机联网,依托蔬菜物流配送中心,在网上进行交易。五是建立蔬菜协会,及时提供产销信息。经常组织蔬菜、农业等职能部门到上海、苏州、杭州等江南大中城市,对苍山蔬菜的市场份额、销售网络、流通大军、市场需求趋向等进行了调研考察,针对市场发展状况,在上海建立苍山蔬菜协会,在苏州、杭州等城市建立分会。主要是及时收集这些城市对蔬菜需求状况、蔬菜价格及品种供应的信息,掌握市场行情,指导苍山产地蔬菜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减少了菜农和运销户生产经营的盲目性。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是国际国内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为支持保护自己的农业,采取了许多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对我们的农产品出口设限。另一方面,我们还面临着国内市场准入制度的挑战,许多大中城市出台了《食用农产品监督办法》,在各大市场开展蔬菜药残检测,残留超标的蔬菜将被停止销售。苍山蔬菜在南方的市场份额正受到很大冲击。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全面实施,对蔬菜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使苍山县以粗放型发展为主的蔬菜生产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果不下决心发展绿色蔬菜基地,抓好蔬菜标准化、产业化经营,今后不要说走出国门,就是走出家门、省门将变得更加艰难。二是蔬菜生产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经过多年持续的发展,苍山县蔬菜产品总量大幅度增长,但这种增长只是依靠蔬菜种植面积的简单增加形成的。如2008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比2000年增加了30万亩,但总产量却只提高了18%。苍山县的蔬菜发展虽然在种植规模和生产总值方面均已上升为种植业的第一大产业,但相应的科技推广体系未能随蔬菜产业发展而相应发展,从事蔬菜技术推广的力量薄弱、经费不足、队伍不稳,导致了蔬菜标准化生产普及面窄、菜农生产管理水平较低、部分产品药物残留高,严重影响了苍山蔬菜生产质量和竞争力的提高。三是蔬菜生产的产业化程度不高。苍山县蔬菜生产仍以农户分散生产、直接进入市场的生产经营方式为主,生产经营主体多而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蔬菜标准化生产难以全面实施,进展缓慢,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蔬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同 5
时,全县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还较少,加工产品单一,加工档次低,精深加工比例小,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特优拳头产品少,产业链条延伸和增值能力不强。市场小而分散,交易手段落后。四是思想观念滞后,品牌意识差。苍山县虽然有国家认证的蔬菜品牌,由于未实行产品分级、包装、贴标销售,拓展市场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没有形成“龙头”产品和“品牌”效益。缺少在全省、全国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尤其是产品缺乏精细包装,蔬菜产品的高品质无法体现,附加值难以提升。
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我认为解决的措施主要如下:
一是加强基地建设,提高优质蔬菜规模化水平。制定基地发展规划,优化种植模式,大力推行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重点培植种植专业村、专业户,不断扩大优质蔬菜基地规模。充分发挥蔬菜生产基地优势,以开发高品位菜种,建设智能型温室为突破点,提升山东省苍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档次;以市场需求为突破点,各乡镇要规划建设早季菜科技示范区,旺季菜高效示范区,反季节菜生产示范区等具有新奇特品种和新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区;以实施沼气工程为突破点,推广生态栽培技术,实行有机化栽培。
二是实施“三进”工程,提升蔬菜质量。积极适应形势,针对市场需求,确立苍山绿色蔬菜“三进”战略,就是依托现有基地发展标准化无公害蔬菜,改良品种,提升品质,打造新苍山绿色蔬菜品牌,实现苍山优质蔬菜进上海、进超市、进世博会,切实用绿色蔬菜打开农民增收的“南大门”,从而使苍山蔬菜呈现了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制定标准化生产规划,划定标准化生产区域,按照产地环境的质量、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品质量“三达标”的要求,将主要蔬菜品种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落实到示范基地,重点抓好棚菜、大蒜、牛蒡、夏秋露地菜的标准化生产。一方面制定和完善标准化生产规程。以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设施、新材料“五新”标准为目标,制定新的蔬菜高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并在试验、筛选基础上,形成优质蔬菜栽培模式。以山东省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临沂)为依托,积极向农民宣传蔬菜标准化生产知识和对各种蔬菜进行安全检测,健全蔬菜质量监测体系,对蔬菜进行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抽检,在蔬菜批发市场,蔬菜集中产区乡镇以及部分蔬菜加工企业,建立健全蔬菜质量速测点,开展市场质量监测服务。同时,结合苍山独特的市场流通形式,与南方主销区蔬菜市场建立优质蔬菜产销联盟,让销区市场参与苍山蔬菜生产、运输、销售整个过程的监控。另一方面,加强优质蔬菜生产基地的环境监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督管理,在重点蔬菜区域严禁高残毒农药的流通和使用,按照标准控制化肥使用量。大力发展和提升农资超市连锁经营店,净化农资市场,满足优质蔬菜生产所需农业投 6
入品的供应。
三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立足“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山东南菜园”、“全国蔬菜十强县”等品牌优势,加强新苍山优质蔬菜的宣传包装和推介,搞好品牌创建和内外包装设计,通过“三进”工程实施,做大做强一批叫得响的品牌。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优质蔬菜产品的科技含量。搞好科研开发。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创办多种形式的科技示范服务基地,使广大菜农真正接触、使用、领会到高新技术带来的实惠。大力引进、推广、应用优良新品种,加快更新换代。建立健全科技服务网络。重视和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以县级为中心、乡镇为依托、村居为基础、农民自办服务组织为补充,多位一体、纵横连贯的科技服务网络。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多形式的科技组织一齐上,大力发展公办、民办、集体办、股份制的科技机构和科技服务实体。注重抓好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兴办技术服务项目。增加科技投入。努力实现品种优良化、栽培设施化、技术集成化。
四是大力发展流通市场,提高优质蔬菜产业化经营水平。在市场建设方面,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对无证小市场进行清理整顿,依法取缔,维护市场内外的良好经营秩序。在促进市场晋档升级上做文章,适应城市需求,对蔬菜进行分拣、净化,实行环保包装,发展“净菜入市”,下决心解决包装简陋、裸菜上市的问题。在加工方面,结合招商引资,借助产业优势,尽快引进和新上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加工企业,同时对现有加工企业进行整合、嫁接、改造,打造一批以加工企业为核心的蔬菜产业化集团,在流通方面,继续发展壮大农民运销队伍,积极培育市场主体。
五是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一方面创新体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创新基地建设形式,灵活采取部门牵头、能人带动、订单生产和合作组织领办,搞好基地建设。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引导、带动和联合社会能人或蔬菜经销大户发展苍山优质蔬菜。
苍山县蔬菜产业的发展决定了苍山的经济命脉,更关乎每一位苍山人的未来前景。希望每一位苍山人共同出一份力量来建设好我们的苍山。
第二篇:徐军军社会实践报告
2011大学生暑期实践报告
报告题目:打工实践经验报告
院系:张大千美术学院
班级:09级4班
姓名:徐军军
学号:20090941152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可以有助于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实践也是大学生学习知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更是大学生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形式。
放假时,纷纷参与讨论暑假该干什么。有的说去大城市里打一个月的工,他们说这样才叫真正的进入了社会能更快的了解并认知社会。有的说去当家教,这样也可以过一把当老师的瘾同时也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大家都显现出空前的积极性,其实我们早就对学姐学长们能够利用学习之余的时间去做兼职佩服的五体投地。现在我们也终于轮到我们了。
放假回到家里,我跟爸妈商量了学校下达的暑期任务,他们都很支持学校的决定,也赞同我在暑期里去社会实践的这一作法,我也觉得这真的是一次自我锻炼的好机会。但是由于爸爸妈妈仍不太放心我一个人出去工作,就帮我在亲戚家里找了一份还比较轻松的工作,也和亲戚说好了,就拿我当员工一样对待,让我真正感受一下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不容易。
第一次要参加工作的我真的很兴奋也很紧张,虽然是到亲戚家工作,但我的心里还是很不安,不过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接受了这份工作。我的工作其实没什么时间规定,老板是一家开米厂,我一般只要坐在办公室里称那些稻谷的重量然后在他们下完稻谷之后,退一下皮。操作是蛮简单的,但我刚接手时真的很手忙脚乱,因为忙的时候真的很忙,有时候一天或一次性有好多车稻谷来卖,一车一车,我就会忙不过来,还会出差错。有时不记得写卖稻谷人的名字,有时又忘记了写稻谷的品种,年月日有时也忘了,真觉得那时自己灰头土脸的。这份工作没有什么时间观念,闲的时候很闲,忙的时候又会到好晚。
不能和老板顶嘴,要不就要被吵鱿鱼了。卖谷的人有时也很烦,他们有时不懂电子称,就不大相信我们,就和我们吵,没办法我只得和他们一遍遍的解释。还有人怀疑我们地电子称上搞鬼刚参加工作的我刚开始真的受不了,忙的时候好累,出了差错还会挨骂,也,说我们稻谷少了称,没办法我又不能发脾气,也不能和他们吵,为了米厂里的生意,只能和他们心平气和的讲解电子称是很标准,是电脑样的东西不会有问题的。
还有时为了一些生意上稻谷价格的事,他们也会和我们吵,有时也会扯进我,受了气也只能自己吞,不过老板有时也安慰我,说做生意就是这样,什么人都有,不要和他们太较真,你习惯了就会好的,听完这些我心里就会宽慰很多当然也在其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办公室里有一台电脑,因为我曾学过一个月的电脑,对电脑比较熟习也学会了五笔,打字比较快,老板就经常拿一些文件让我打和修
改。打的文件老板总是要反覆地修改,我就要经常帮她修改,那时真的觉得好烦,不过不管觉得多烦也要忍着,不能发脾气,毕竟自己是在给别人打工。更难受的是,闲的时候也不能离开办公室,什么也不能做,只能呆呆地坐在那里等。比起自己在家里“大小姐”的待遇和脾气真的想过要放弃,不过还是撑过来了。自己竟然想接触这个社会,想融入这个社会,这小小的辛苦是一定要的。
一个月的暑期实践过得很快,自己慢慢地开始习惯了这种生活和这项工作,犯的错误也越来越少了,老板也夸奖我适应性很强,工作能力也错,以后要是暑期还想实践就到我这来。那时离开时还真有点舍不得呢。一个月的辛苦也是有回报的,拿到我的工资时,真的很欣慰,但是并不是因为有钱可以领,也不是终于结束了打工的苦日子,而是自己的付出有了结果和回报,自己的实践也有了收获,回想一下自己真的觉得很值,自己在这个月里学的东西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在工作结束后,我做了如下的总结:
1、要善于沟通:碰到那些做生意比较坏的人和那些比较固执的农民,真的要学会和他们沟通,不能和他们吵,要心平气和的和他们解释他们所不明白的问题,每当看到他们最后都想通的时候,我心里真的很有成就 当然和老板也要好好的沟通,不能总是把一些工作上的事憋在心里,有时自己在工作上有什么问题要经常和老板沟通沟通,并及时的解决,这样工作才会有动力,才不会想不干了。
2、要有耐心和热情:在工作的时候要经常微笑,这样会让那些生意人感觉很舒心,大家一起做生意也就很开心 他们有些人是第一
次来卖稻谷,对我们厂的基本流程都不是很明白,这时,你就要热心的告诉他们卖稻谷的基本流程,这样我们也可以省很多功夫和时间,米厂也可以运行就可以更好。
3、要勤劳:有时候一些细微的东西可以让老板更赏识你,也比较容易受提拔,比如我很空闲的时候就打扫打扫办公室,整理整理文件,帮帮老板的忙。老板就夸奖过我勤劳,有付出就真的有回报的。
当然有总结就说明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很多的缺点和不足,例如不够主动做事,有时候老板说了才知道做,老板不说就没有这个意识去做;社会经验比较缺乏,经常会做一些错事,得罪那梨园些生意人,有时也会得罪老板;刚开始也不大会和人交流,所以那时总是觉得自己很受委屈等等,虽然这些都是我的比较辛酸的历史,不过这些也都是我宝贵的经验,它们都将成为我以后参加工作和社会实践的教训,我要力争在我以后暑期实践以及今后就业的时候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短期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在这其中,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将会让我终生受用。回到家时爸爸妈妈也说我真的变了好多,变得懂事多了,孝顺多了,脾气也变好多了。学校让我们去社会实践真的很有作用,会让我们从中收益匪浅。社会实践让我知道了,挣钱真的很不容易,也明白工作的辛苦,以后也不会再浪费钱了。
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社会和大学一样也是一个学习和受教育的地方,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徐名海社会实践报告
徐名海社会实践报告
由于我们承担了中兴公司科研基金资助项目“IP网络QoS的研究”,暑假开始之前,我们就对暑假时间做了全面的安排,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关注国内外关于QoS研究的最新紧张,再就是将IP网络QoS理论研究的成果仿真实现,为下一步部署到实际网络打下一定的基础。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特别是WWW业务的广泛应用,IP已无可争议
地成为信息网络的主流技术。基于IP技术的Internet因其灵活的接入和良好的可扩展性占领了广泛的市场,并已开始由数据领域进入宽带多媒体通信领域。全球信息网络以IP为主导技术的演进方向已成为业界的共识,IP网络技术
已成为包括计算机界、电信界和广播电视界在内的整个信息行业的研究热点。包括音/视频应用在内的宽带多媒体通信要求网络提供二种能力。一是高速传送能力,二是多业务QoS支持能力。近年来由于大容量光纤传输系统和高速路由器的成功开发,特别是DWDM技术的突破性进展,IP网络的带宽有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一度有人提出用过量资源配置(overprovisioning)的方法来解决服务质量问题,即用充分的带宽来换取所需的QoS。
尽管网络容量以极快的速度增长,但是今天及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仍然不得不面对网络拥塞的问题。虽然网络服务提供商敷设了跨洋光缆,并使用了cablemodem和xDSL将网络接入到家庭,但事实是:大部分的家庭用户仍然通过Modem以56Kb/s或更低的速度接入到Internet;大多数企业仍然依靠相对较慢的专用线路通信。虽然我们建立了GbitLAN,但是仍不足以支持大量的企
业服务器及满足大量的新应用的需要,即带宽的增长不可能很快就能消除拥塞问题,原因有两个:(1)会出现需要大量带宽的应用——增长的带宽使得使用速度增加,这刺激了对带宽的需求;(2)高容量的光纤——当两根光纤的负载进入到第三根时,拥塞将不可避免。事实表明这种但单纯依靠增加网络带宽的思路是不可行的,必须深入研究网络资源的优化分配技术以避免无节制的网络扩容。
传统IP网络的设计思想是为所有人、所有应用提供平等的服务,因此它只能提供单一的Best-effort服务,无法保证时延、时延抖动、分组丢失率等对于电信级业务来说至关重要的服务质量。九十年代前期占主导地位的ATM虽然有一整套完整的QoS机制,但是它基于的是面向连接的控制技术,尽管可以借鉴,却无法简单地移植到无连接的IP网络中。因此,如何在IP网络中提供多业务QoS的问题已成为整个信息业界的热点
研究课题。
IPQoS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网络研究分支,已有不少研究进展和技术标准,尽管尚未实用,但确实已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国际上研究IP网络QoS技术的主要组织有IETF、ITU-T、EUIST、ETSI和IEEE。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众多研究机构和科研院所也相继展开了相关的研究。此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在我国已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兴公司是一个具有从终端应用、接入、本地到核心网系列产品的电信设备制造厂商,一方面具有研究端到端IP网络QoS技术的良好网络环境和试验平台,另一方面,其自身也面临着如何从传统网络技术向IP分组技术过渡的问题,深入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将对公司的技术发展,尤其是当前对下一代网络(NGN)的研究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的项目在1年前就已全面展开,暑期的任务主要就是,将前期工作中所提
出的结构模型,控制算法和相关协议在网络仿真软件(networksimulator)中实现,以发现不足,解决问题。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软件,为了实现我们的仿真目的,添加功能模块,首先要做的便是消化理解软件的结构特征,其次是根据算法模型编写代码,再次是将所编写的源代码融入,进行联调,最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在暑期的第一阶段,我们项目组成员结合manual认真阅读源代码,并定期展开讨论,逐步对软件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然后重点分析、攻克与我们项目相关的功能模块代码,并依次融入,获得了一些初步的仿真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的软件结构、对于离散事件模型的理解,具体调度和队列管理算法的参数设定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讨论、思考、实验和检索相关资料得以解决和进一步的认识。时间飞快,转眼已近9月,回首暑假生
活,又是生命中一段愉快而充实的时光,它既有假期的休闲与平静,又有做项目的充实与成就感,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理论与实践的一次尝试,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团队协作的锻炼,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巩固了专业技能,为日后投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忧患永存,不断学习!
第四篇:徐颖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系别:经济学部
专业:金融
年级:2013级
班级:金融四班
姓名:徐颖
学号:201316010433
实践单位:四川省宁南县杉树乡中心校 实践时间:2014年7月19日-2014年8月10日
“思宇计划”–2014年四川凉山支教调研项目
一、实践目的作为大学生涯的第一个暑假,本着想要拥有一个丰富多彩、充实的理念,且想要完成自己多年梦想的前提下,我选择在暑期支教。暑期支教不仅可以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会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还可以为那些大凉山贫困山区的孩子及贫苦山区的人民带来帮助。所以我们将近16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通过思宇计划汇聚大凉山,汇聚宁南,共同为支教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支教过程中,我们给予孩子们知识,带给孩子们快乐,进行调研。与此同时,我们在支教过程中收获快乐,学会成长,使自身多方面得到提升。
思宇计划是一个由思宇责任社会、青年之声杂志共同发起,由共青团凉山州委员会特别支持的全过民间最大规模志愿凉山教育和乡村发展的公益行动。思宇计划的模式:思宇计划=支教+调研+实地项目。
二、实践内容
为了更好地进行支教,思宇计划将此次支教活动划分为三个部分:支教志愿者招募、支教前准备活动、进行支教。第一部分:支教志愿者招募
招募时间:第一批时间为:2014年4月1日—2014年4月15日;第二批时间为:2014年4月20日—2014年5月5日 公布时间:第一批志愿者于2014年4月22日晚8点;
第二批志愿者于2014年5月8日晚8点。
地点:各分会及网上进行招募
内容:招募全国各地年满18周岁有支教热情志愿者。
作为被招募志愿者,我不参与此部分活动。且我作为后备志愿者加入思宇计划。
第二部分:支教前准备活动
时间:加入思宇计划—2014年7月19日
地点:各分会及网上进行
内容:思宇计划细分为指挥部、秘书组、财务组、教务组、项目组、公关组、人事组7个部分。7个部分协同合作,为此次支教活动做充分准备,一方面接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捐赠,一方面积极争取基金等,另一方面志愿者为支教进行准备,备课等。
我选择人事组为支教作准备活动,在人事组时,我积极认真参与工作,终获得组织认可,成为正式志愿者,前往支教。在进行学校分配时,我被分配至杉树乡中心校,且被选为队长,和队员们一起支教。在此过程中,我争取到物资适合小学生阅读图书800册。
第三部分:进行支教
7月15日我从家出发,7月17日到达西昌参与出发前工作,7月18日在西昌和所有志愿者汇合前往宁南,然后在思宇责任社会创始人刘思宇带领下做团建,7月19日参加2014思宇计划启动仪式,之后和所要去学校校长汇合,去到杉树乡中心校这个处于海拔2000多米美丽高山的学校开始支教。
参与此次思宇计划的杉树乡中心校学生共两个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此次支教杉树乡没有任何教授课程老师参与,只有志愿者和一名宿管老师及炊事员。
附一:支教结束时文艺汇演作为队长发言稿。
三、实践结果
在此次支教过程中,我所在的地方——杉树乡,一个彝族乡,所以我们教授的学生大部分为彝族学生,只有一名汉族学生。在支教过程中,我们纠正了这些孩子一些卫生习惯,和孩子们一起学会感恩,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彝族老乡意识到生病就要去看的真理。真正做到陪伴式教育,且将支教与调研相结合,帮助孩子,帮助老乡,使杉树乡有更好的发展。
四、支教总结
在杉树乡支教的那段日子,虽然只有短短的20天时间,却收获颇丰,我们刚刚到达杉树乡的时候并未开始进行支教,因为是彝族乡,所以在我们刚刚到达时恰逢火把节,学生放3天假,直到23号才返校。在学生返校之前,我们收到热情好客的校长的邀请,前往校长家过火把节,很开心很快乐,在支教整个过程中,我都体会到了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豪爽,体会到了别样的感动。除了彝族老乡带给我的感动,还有学生,我在那群孩子身上看见了对知识的渴望,听到了他们平时老师听不到的一些话语,感触颇深。还有队友们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相互之间的关爱。团结的力量,有爱的力量,共同的信念让我们坚持走完支教。这些都是我在支教时学会的,学会更好地为人处事,学会关爱他人,学会团结,学会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以及在自己需要帮助时请他人伸出援助之手。
凡是有好有坏,有收获有成长就一定有发现自己做得不足之处,在支教过程中,在队友们的帮助之下,我学会更加详尽的去剖析自己,发现自己的好与不好。然后我发现自己有好多不足之处。
一、没有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缺乏沟通技巧。在队友们的帮助之下,我在这方面有所改善,但还有所欠缺,我会努力的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二、在很多时候容易犹豫不决,迟迟不能下判定。这个缺点在很多时候都体现出来,在排课表时,在安排队友们一些事情时,记得当时刘思宇也对我说过,要学会强势一些。慢慢的,我要学会该断则断。
三、拖延。我做事情经常拖拖拉拉,明明可以很快,却总是做不到,但我正在慢慢地改正自己。
五、结束语
我们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实现中国梦,我们应该积极走出象牙塔,到社会中去,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暑期 “社会实践就是让我们认识社会、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有效途径。这次社会实践,使我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明确了自己肩上的使命,更进一步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我深刻认识到,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学生看在眼里。所以,我们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老师除了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培养了我们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磨练了我们坚强的意志,也实现了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成才”的目标。记得有人曾说过:一个毕业生是不是人才,一看学历,二看社会实践经验。因为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一点社会实践能力,就无法与快速发展的社会
接轨。于是有了此次的支教。
这将近一个月的支教,有收获,有成长,有感动。回首这段经历,我改变了很多,我想对于每个支教学生来说,支教都不只是一次经历,而是一种磨炼,而我得到的是成长经验和人生感悟。今后如果有机会,我将继续参加思宇计划,为大凉山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老乡们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附一:
杉树乡文艺汇演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队友、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百忙之中抽空前来参加杉树乡中心校文艺汇演。感谢这段时间以来各位领导、各位父老乡亲对我们的帮助与支持,感谢各位志愿者老师的辛勤付出,以及思宇计划支教团队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相聚于此,让我们有机会和这群可爱的孩子,和杉树乡有一个美丽的相会。
其次,我代表思宇计划之杉树乡中心校小分队全体队员向大家汇报此次支教情况。此次杉树乡中心校支教小分队共有18名志愿者,服务了139名学生,采用陪伴式教育的方式,让学生们快乐学习。此次支教共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19门课程,语文、数学等课程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地理、历史等课程带着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美术、手工、音乐等课程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公民、弟子规等课程让学生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以及为人处事的方法(学会感恩)。阅读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会利用书籍。
支教期间,学生们勤奋刻苦,课上积极踊跃发言,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希望各位同学们再接再厉,在今后的学习当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在此支教过程中,杉树乡带给了我们许多。在这里,我们第一次真正的领略了大山的雄伟和秀丽;山美水美人更美,我们更加感受到了彝族老乡们的热情好客;在这里,我们不仅给孩子们带来知识,同时也从孩子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虽然我们的支教即将结束,将要离开,但是请相信,我们也会继续一直关注着杉树乡中心校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为这里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期待孩子们能够走出大山,走进大学校园。希望孩子们能够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好好学习,实现自己的理想,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最后,再次感谢杉树乡让我们在这里收获如此多的感动。
徐颖
2014年8月31日
第五篇:徐明明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江苏省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报告
学院:机械与汽车服务工程学院班级:10东机制2姓名:徐明明
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宝贵财富,而且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市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因此,针对历史文化所作的保护和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热门议题。江苏省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资源开发等问题相当重视,尤其是在保护基础之上,针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适当的开发和利用以促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
本课题采取历史学、文化学、旅游学等多学科方法,在广泛调查、搜集资料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江苏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及相关问题,尤其将实地考察与理论分析、个案研究与整体的综合研究结合起来,冀以反映江苏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现状,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同时,重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对其出路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分析江苏的旅游产业发展,尤其是论述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及其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相互关系,透视资源开发过程中体现的品牌塑造战略,这些无疑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总之,本课题从多方向、多侧面采用多种方法研究江苏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及其与文化产业关系等问题。
围绕着上述的方法和主题,我们所做是主要工作有:其一,搜集大量文字资料。
通过报刊、文件、图书和网络,搜集有关江苏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资料,以便于我们从面上把握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从而利于深入分析与研究。
其 二,实地考察。
在了解一般情况的基础上,课题组人员几次外出考察。在调研中,我们在普遍了解其基本状况的基础上,有选择、有侧重进行实地考察,对于重点区域、重点遗产开发进行综合的全方位考察,对于典型项目重点调查,对于一般性遗产项目针对其最具特色、最为突出的某一侧面考察,这样既有全面考察,又有重点考察,既有整体了解,又有个别侧重,使得调研成果更为全面、更具普遍性。其三,访谈。
对有关人员的访谈是我们调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的访谈对象,既有管理部门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又有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还有普通市民。在江苏文化遗产局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措施和经验时,文化遗产局“非遗中心”的一位领导,对本市“非遗”传承的重视讲述尤其详细,这些使得我们的访谈与调研工作顺利进行。此外,课题组还随机对市民所了解的“文化遗产”知识-1-
进行调查,课题组成员贺昱还专门就锡剧问题与传承人和剧迷进行交流与访谈。以上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我们完成本课题的重要保证。
一、江苏历史文化资源现状
江苏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如何更好地在保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开发至关重要。这不仅有益于现存资源的保护,而且适当的开发与利用,必将对文化产业的升级转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概念解释
在城市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资源备受关注,但是对此概念的统一认识还未达成。一般来说,文化资源是指人类为开辟、发展和完善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改造利用自然、维系社会规范和塑造人类自身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所有资源。因此,文化资源包含多方面的极其宽泛的内容。在现代,信息技术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对外文化交流中意义重大,对一座城市而言,历史文化资源已成为城市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不仅是城市形象和品位的标志,同时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保护现状概述
国际社会对文化资源的关注由来已久,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公约。新中国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最初主要体现在考古事业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上,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标志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步入法制化轨道,此后我国对包括非物质文化在内的文化遗产保护全方位展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起步较晚,且长期以来以文物保护为主。即使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亦是如此,城市建设的热潮使得诸多历史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种急功近利式的短视造成许多无法弥补的缺憾。当今,这种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保护规章制度和办法相继出台。
(三)评价
江苏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其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经费投入较多,并逐渐拓展资金来源。
江苏还成立全国首个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基金会实行政府引导、民间运作、全社会参与的办法,依靠政府划拨、企业募集、社会赞助、个人捐赠等多元方式,带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募集到的资金都将用于江苏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保意识的增强,这几年社会力量投资逐渐增加。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属于投入经费较多的城市,并且近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当然,资金的相对不足依然存在。
其二,从园林、文物、遗址到民居全方位保护策略。
江苏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最大亮点是创立了鸿山大遗址全面保护的“江苏模式”。当今,对各类文物、园林、遗迹、河道桥梁、碑塔、名人故居、民居、历史街区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已经成为政府乃至普通市民的共识。
虽然江苏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方面成果丰硕,但亦存在一定不足,尚需政策上的引导与具体工作的细化。再者,保护工作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需要持续性工作。此外,引导全民参与,培养民众的自觉保护意识。当前,值得注意的是那些从事挖掘的施工单位或个人的文保意识,政府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和施工单位的野蛮挖掘极不相称,因此需要教育他们对新发现资源的重视、保护,同时给予积极配合,增强保护意识。
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与品牌塑造:以遗址开发为例
遗址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同时它还具有科学艺术价值。因此,遗址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遗址与旅游
遗址是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遗留,是后代追溯历史、缅怀祖先、提炼智慧与思考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遗迹是旅游的客体,我们通过参观,感受祖先的伟大、反省自身的成就与不足。但是,作为旅游资源的遗址在开发时,人们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往往投入物力财力,将遗址按照旅游者的需求进行修缮,并建设各种配套设施。这些做法,我们承认修缮对于遗址保护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应该看到,过度修缮或者修缮不当反而会对遗址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更不用说遗址周边的各种配套设施以及人们旅游活动的过度踩踏等行为对遗址造成的有意或无意的破坏。因此,如何让实现遗址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至关重要。
(二)遗址开发注意事项
接玉松指出开发历史文化资源需要在科学保护和科学利用并举原则的基础上,着重处理好几种关系:正确处理好利用资源和保护遗存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发展规模和文化品味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关系。遗址开发尤其要注意保护好遗址,在保护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切实处理好城市建设、旅游发展与遗址保护之关系,处理不好,盲目开发、发展旅游或进行城市建设必然会给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带来灾难。
(三)遗址的品牌塑造
作为文化的承载,遗址是当代人与先人沟通的媒介。遗址的品牌塑造应该侧重以下内容。其一,由于遗址具有传承性的文化特点,因而遗址类资源在品牌塑造是要挖掘其中最能触动人们文化认同感和共鸣的文化内涵。其二,由于遗址的文化残缺性,遗址类资源在品牌塑造时需要挖掘与遗址同一时期的相关文化资源,以弥补和丰满遗址文化的缺失。其三,由于遗址的静态特征,遗址资源在品牌塑造时需要结合相关文化,增加体验活动,使静态一变为动态,以增加旅游者的感官体验。
三、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江苏文化产业:基于文化遗产出路的思考
(一)文化产业的创新路径的探索: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网络、数字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带来的传播方式的革命,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变革的强大动力,几乎影响文化产业的所有领域。当今,物联网技术带来的深刻变化,同样反映在文化产业的许多方面。
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渗透,一方面创造了全新的文化产业或者推动了不同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另一方面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的产业升级。就前者来说,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网络文化产业,数字技术的产生推动了全球数字内容产业(数字图书、数字影视等)的兴起,计算机信息技术则促进了新媒体产业(网络游戏、动漫、多媒体手机等)的巨大发展。就后者而言,传统文化产业的升级体现在数字图书、数字广播影视、网络影视博客、引入物联网技术的会展业等方面。总之,高新技术深刻不仅影响文化产业发展,而且深刻改变文化产业格局和结构。在物联网等技术的渗透之下,新兴文化产业的影响力迅速提升。可见,高新技术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动力。
(二)资源开发对于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升级之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由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而形成的文化产业在塑造城市的整体形象,增加城市文化含量,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方面有显著强化作用。文化产业可以使城市增值,促进城市良性发展,并不断促进城市中心和边缘地区的空间结构变化趋于优化,使得城市中心区的文化地位日益凸显。因此,文化产业可以扩大城市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提升城市形象,从而有助于城市品牌和城市精神的塑造。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江苏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显现出强大的影响力。
四、文化产业视野下的江苏旅游开发:从文化旅游到休闲旅游作为全国著名的优秀旅游城市,江苏市拥有绝佳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当前,随着城市、乡村多种综合旅游资源的开发,江苏的都市旅游、文化旅游、运河水上旅游、古镇历史街区旅游、乡村旅游以及综合性的休闲旅游成为引领时尚的旅游产业。
(一)文化旅游
旅游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的区域会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道德、风俗习惯,区域文化一经形成就会成为稳定因素,沉淀于一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之中,成为一个区域强有力的粘合剂与内聚力。对于文化旅游,国内外学者有过很多相关定义,其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内学者的定义在对旅游分类的基础上,指出旅游对于文化知识获取的贡献,旅游者的自身动机成为旅游的文化属性是否突显的关键。相对于国内的论述,国外学者往往是针对文化旅游与其他类型旅游的区别,抓住其“文化”特征的不同侧面进行论述。综合来看,可将文化旅游可定义为:文化旅游者通过旅游这种方式进入到异质文化的现实氛围中,以切身体验和了解其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宗教、艺术、文化、历史发展、民族特点的行为;其目的绝非单纯的消遣娱乐,更重要的是获得异质文化的相关知识和体验。也就是说,文化旅游利用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通过某些具体的载体或表达方式,提供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的游憩机会,是一种高层次旅游产品。
(二)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开发
目前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在旅游中已得到了较好的重视和应用。例如惠山泥人和宜兴紫砂陶制作的技艺展示和参与体验活动,某些景区的曲艺表演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不少传统美术类与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是绝佳的旅游纪念品。比如江苏的惠山泥人已成为江苏的标志形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属于生产工艺方面,有成为旅游项目的潜力,但在实现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一整套的配套措施与宣传。传统曲艺类在产生之初有其生长繁荣的土壤,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改变,许多面临着曲高和寡的境地,同时由于在表演形式中存在方言现象,它们的发展和繁荣有待于政府和有关机构的重视与扶持,先在地区打开局面,再向外宣传。有些非物质遗产,如江苏刺绣和留青竹刻等,其市场前景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
由上分析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民间的历史,是民族的本源。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民族的共同记忆和身份象征,是维护一个国家的文化身份与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初期,如何保护自己的活态文化传统,不走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初期时活态文化传统消亡的老路是现实的迫切需要。面对现代化的发展,对即将消失的本土文化,尤其是乡土文化的抢救,是自觉面对工业文明的发展,对民族文化之根的维护(乔晓光语),而这也正是学术研究的动力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将是其重要的保护途径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和资产,具有承担民族认同的文化功能。从学术的角度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整合了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多种学科,对它的研究也就必然要求民俗学、人类学、文艺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各学科的合作,这是对人类历史多样性有意识的人为保护,是学术的自觉,是学术的挑战,是目前学术研究中亟待深入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其研究成果也将对现实举措具有指导与推动作用。
概括以上内容,我们的主要观点和建议是: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举措,其重要一个方面就是合理开发文化旅游;政府应该重视能够体现文化旅游内涵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相关的旅游开发;苏锡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得到重视,但是依然存在一定问题与困难,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一整套的配套措施与宣传活动,包括政府的扶持、推广和宣传,另一方面,策略要多样化、有针对性,尤其是对处于曲高和寡境地的项目,采取重点保护、优先
开发的战略,力争先在地区打开局面,再向外宣传,从而达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发展文化旅游双赢的局面。
五、主要观点与建议
通过本课题较为细致的调查与研究,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江苏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总体态势良好,江苏历史文化资源的丰富多样与政府的较为重视相得益彰,使江苏成为极具魅力的新的一面,这为其旅游等相关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江苏还存在着历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种种问题,以及文化遗产市场化、旅游产业完善等发展的瓶颈。只有解决这些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我们才能迈上更高的台阶,才能体现其更具竞争力的城市文化内涵。
就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言,总体上来说,江苏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依然存在资金问题、全民意识培养问题、开发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涵的产品开发、旅游发展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所提建议的要点是:其一,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采取多途径筹措社会资金,尤其引导、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以及个人积极参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同时特别重视政策上的引导与具体工作的细化;其二,进一步优化管理体制,并重视区域性、乃至省内外的城市合作,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文化产业发展上实现共赢;其三,处理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发展、产业开发的关系,坚持城市发展与旅游等产业开发以资源保护为前提,从而实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于海广、王巨山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2]王文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3] 江苏戏曲志编辑委员会、江苏戏曲志江苏卷编辑委员会编:《江苏戏曲志•江苏卷》,1999年版;
[4] 傅谨著:《中国戏剧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加)Bob Mckercher,(澳)Hilary du Cros著,朱路平译:《文化旅游与文化遗产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6] 潘宝明、朱安平主编:《江苏文化旅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7]祁述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8]张雪晶等:《文化产业视野下的旅游业发展:资源开发与品牌塑造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9]盛志伟、吕春华等:《江苏省“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思考》,《东南文化》,2003年第11期;
[10]王慧芬:《江苏文化遗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文物报》,2007年9月26日;
[11]陈宁欣:《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地方志》,2006年第3期。
[12]接玉松:《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城市转型发展》,《江苏日报》,2009年9月24日,A11版;
[13]接玉松:《建国以来江苏市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路径研究》(江苏社科网http:///Article;
[14]姚迪、戴德胜:《特定条件下的历史街区保护模式创新——以江苏市南长区古运河片区概念规划为例》,《建筑学报》2006年第6期;
[15]黄胜平、张卓、朱晓梅:《我国民营文化产业的成功探索——以江苏江苏市吴文化博览园(吴园)为例》,《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16]陶明选等:《苏锡常都市圈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文化发展之研究报告》,江苏省社科联2008年立项项目;
[17]江苏市旅游局、江南大学旅游系、江苏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江苏市国民旅游休闲计划研究》,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