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音乐教学[★]

时间:2019-05-13 04:16: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音乐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音乐教学》。

第一篇: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

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音乐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更为广泛,它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同样也有利于多方面综合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而现代教育技术对于优化音乐课堂教学也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现代技术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来说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于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关键字】:现代技术教育

作用

运用

音乐审美 【正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的特点,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整合的意义在于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多方面综合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人们的行动、生活、思维方式都将随着这一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发生深刻的变化。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且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改革。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手段,正出现在音乐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音响、动画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大大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对于优化音乐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1、深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是一门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如在唱歌教学中,多媒体能够生动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美丽的自

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等等,这些丰富的美育因素,对深化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音乐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有板书设计和知识点的体现。如果把这些内容制作在课件中,就可以减少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增大教学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另外,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灵活运用幻灯片、投影和音频音像等。这些媒体的使用,或独此一种,或二者兼有,或三者兼之,同时还要设计好使用媒体的时间、顺序和次数。使用的时间合理,能与教学内容衔接自然,不留痕迹,尤其是录像的合理放映,能使学生获得“人在画中游”的效果,使用的顺序合理,可使学生获得层次分明、生动完整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使用的次数合理,可使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增强教学效果。由于多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通过情景再现,能激发情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因此,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1、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

新《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而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作用,可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信息空间,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真实、形象、有趣、实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如《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极富诗情画意,为了帮助学生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体会音乐的美,增加歌曲对学生的感染力,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片,引导学生边看录像边听录音,展开联想,创设美感情境,让学生设想:“我就是画中人”。听着优美的旋律,看着优美的画面,仿佛使学生置身在波光粼粼、碧水荡漾的河面上摇橹荡桨,愉快歌唱。在这样的情境中使学生亲临其境,心旷神怡,很快就理解了歌词,唱熟了旋律,感受了音乐形象。

2、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想象美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性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一位老师在上《两只小象》这堂课时讲述了两只小象互相友好的故事。教学目标是通过乐曲的学唱,让学生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以培养他们想象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从而发展想象美的能力。上课时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形象,随着悠扬的乐曲以律动的形式进入课堂,然后在电视上呈现象的谜面,请学生猜一猜,并模仿大象走路,接着播放大象和小象的动

画。请学生说一说大象和小象的走路姿势(大象走路沉重,用四分音符表示;小象脚步轻盈,用八分音符表示;小象急跑去找朋友时,用十六分音符表示),接着请学生分别模仿三种脚步,并打出节奏。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谈话进入新课教学,充分讲述歌曲、了解歌词之后,让学生看另一段动画,那就是小象找朋友。这时乐曲和画面变得轻松活泼,学生一边跟唱,一边模仿两只小象友好的动作。在十六分音符的地方让学生发挥想象,有的拍手,有的跺脚,还有的小跑……精彩纷呈,促进他们的想象力,从而做到在玩中学、动中学和乐中学。

3、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

传统小学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基本音乐知识的传授和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这个“双基”落实在大多数的音乐课上,造成现在教师死扣教材,学生机械模仿的现象。它忽视了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形象思维的个性化特点,阻碍了学生思维空间的扩大,教师们往往看不到孩子进行创造性音乐活动的潜在本能。那么在进行音乐教育时,我们认为要让学

生不仅听音乐,还要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以及视觉、触觉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多媒体信息网络的情境性完全可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协议合作式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欣赏美、想象美的能力,也特别有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美。如在上《春雨沙沙》一课时,先播放一段雨声沙沙的录音,学生听声音画画面,接着播放这首歌的旋律,在欢乐的音乐声中,教师再用动画展示出一颗颗种子发芽,生根,长出绿油油的叶子,这样,新歌的意境全部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通过听音乐——看画面,再看画面——听音乐,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词意,同时也培养了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力。学会了唱这首歌曲,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表现种子的发芽、生根、长叶。这一教学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对音乐主题、旋律、节奏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实现了音乐与其他学科综合,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艺术创新的能力。在欣赏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把聆听、观察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再加上简洁

精辟的语言引导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实践证明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它让教师教得轻松,让学生学得容易,而且乐意学、勇于思维、敢于创造。

总之,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能够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它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美;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还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智能化将得到充分的体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它只能与课堂教学规律及特点相适应,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参考文献】:

[1]《音乐教学论》郭声健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 [2]《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何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3]《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修定版)谢嘉幸 郁文武 高等教

育出版社, 2006年10月

[4]《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赵宋光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第二篇: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古诗教学

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古诗教学

古诗以凝练见长,以意境见美,是小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秀典范.。当前,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龙头,以及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融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强大优势,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喜爱。促使我们致力于探索如何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古诗的教学质量,力求开辟古诗教学新天地。

一、创情境,激兴趣

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因此,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带进诗的意境中。

以《梅花》的导入为例:伴随着一段悠扬的音乐,镜头出现了百花凋谢.万物凋零的冰天雪地,诗人王安石心情苦闷地漫步,目光落在墙角的几枝梅花上。这时,镜头逐渐拉近,大雪纷飞中,一朵朵雪白的梅花正迎着风雪绽放。此时,我以诗歌化的语言娓娓道出:诗人心情苦闷地漫步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他关心人民疾苦,一心推行新法,却受到保守派的阻挠和攻击。就在这时,一阵若有若无的清香迎面飘来,诗人寻香望去只见在不显眼的墙角跟上,几枝雪白的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一朵朵晶莹.纯洁,让人爱怜,叫人敬佩,诗人禁不住挥笔写下一首诗——《梅花》。从学生那专注的神态已经知道他们早已进入古诗学习的状态。

二、现意境,明诗意

古诗或叙事.或抒情.或咏物.或写景,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感情,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

1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望庐山瀑布》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诗歌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时,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水珠四溅,雾气升腾,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深地被瀑布的美景所陶醉,被其磅礴的气势所折服!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更深入地理解了古诗。

三、深情读,熏陶美

古诗大都押韵,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如何引导学生与诗人同悲同喜,达到入情入境?我抓住深藏在诗里的情感因素作为切入点,在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在软件中收集有关音频.视频提片等资料,为学生创设诗境,造成特有的心理范围,让学生朗读诗歌时在头脑中再现古诗的艺术境界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文字的欣赏能力,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时,我让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行“诗画欣赏”。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了黄四娘家的小路两旁开满了许多鲜花,千万朵花把树枝都压弯了腰;嬉闹的蝴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动情地大展歌喉的美丽图画。我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弦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画面,耳中听到的是优美动听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既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要努力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们在练习时都特别认真。一个同学读完了,其他同学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主动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用朗读表达给大家听。学生们积极地、主动地揣摩着、品味着诗句。这时,我悄悄地点击电脑,教室中再次响起舒缓的古曲。令人惊喜的是学生们在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诗情画意中,随着音乐的节奏用情地朗诵起来。朗朗的书声,悠扬的乐声交融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动听。学生们在投入的朗诵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

美。

四、做练习,促迁移

为帮助学生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我在软件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既加深理解又巩固深化。另外,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能力,我还在软件中载入了大量的同类古诗.作者其他诗等材料,扩展学生视野,为他们提供一个进一步学习的空间。

上述教学环节以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切入口,充分发挥了多媒体计算机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以丰富的资料创设了一个立体的语言环境和空间,优化了古诗教学。

第三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开放式”教学初探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语文“开放式”教学初探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在内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近些年来,计算机和教育网络早已进入校园,这就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提供了硬件保障。当今,以《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南,在加大语文课程改革力度和深度方面,在更好地进行优化开放式语文教学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不可低估。开放式的教学,力图转变传统教学中的封闭观念,改变学生学习远离社会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大量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构建语文“开放式”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人才成长的步伐。

一、教学环境的开放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教育从传统课堂空间的狭隘性和形式的封闭性中解放出来,学生可以在学校、家庭、社会利用上网机会学习语文,拓展语文教学时空范围,共享语文教育资源,力求营造图文并茂、声情并举、生动活泼、利于创新的学习情境。我所任教的学校是县城内的实验小学,多数学生家里有电脑,虽然家长不希望学生上网,怕孩子们玩游戏或者浏览不良网站,但是我与信息技术教师一起研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学习,与学生约法三章,与家长勤于沟通,争得理解与支持,让家长和学生认识到网站学习的重要性,也能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良好兴趣。比如,我经常布置一些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作者的情况、单元主题的相关内容、课后拓展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家办手抄报时,网络更为他们插上了双翼,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较好地提高了语文综合能力,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兴趣。学习毛笔书法时,有很多学生看著名书法家田英章老师的书法教学视频,受益匪浅,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这种做法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

多媒体的教学,为学生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提供了可能与方便。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的优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各种不同的学习途径和学习进度来学习,使作品体现出自己独有的特色体验,达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个性化阅读效果。近两年,学校为每班配备了电脑和投影,为学生更好地搜集教学资源,增加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感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们不用像以前那样进行多媒体教学要提前预约多媒体教室或者由学校来安排时间了,我经常完善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努力做到求实效不花哨。比如我在教学《海上日出》这一课时,在没有媒体教学设备时,基本上是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教师的讲述对于从未见过大海更未见过海上日出的学生来说,要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不可能的,引导他们进行想象实际上是一纸空谈。所以,我们在上这一课时,我通过上网查找相关的大海及海上日出的视频,然后进行剪辑,然后在课堂上择机为学生放送,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通过媒体的形式,了解大海,了解海上日出,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并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开放式教学内容,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也很好地引领他们热爱自然的情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方式的开放

教学方式不能总是老一套,应该是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为学生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自由自在的教学氛围中表现自我,进行交流,易于个性潜能的发挥,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事实证明,多媒体教学从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这一角度来看,更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和情景,也可以模拟与教材相似的情境,谋求形似和神似。这就便于学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例如,《桂林山水》描绘出了一幅优美的画卷,语言也非常优美。教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迷人风光,从而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给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画出自己最喜爱的词句,朗读背诵自己这篇美文,并与同学相互交流,充分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而实现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再如,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教师可以放映一段电影视频,展现一团烈火将邱少云整个包围住的画面,生动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这种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看完视频后,再让学生根据画面中邱少云的目光、神情动作展开想象:邱少云当时可能会想些什么?他是怎样做的?这样,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而且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又帮助学生体会到了英雄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顽强的意志。

四、教学方法的开放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标,将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方式教学方法转变为“情景假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协商”“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笔者认为,我们应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使学生的活动变成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课程标准》所极力提倡的。

五、思维方式开放

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意识地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提倡质疑、启发想象,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独到的见解,使语文学习与学生个性体验、感悟和创新联系在一起,形成敏锐观察、积极求异、丰富联想、综合融化、等良好的思维习惯。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应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要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化教育媒体,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我曾经组织学生的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卢龙城水资源情况的调查》。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几个调查小组,到周围的相关部门(如居民小区、老城区的平房、青龙河沿岸、水利局、环保局等)进行调查采访。发现他们除了调查采访以外,更是较多地利用了网上资源,进行收集、汇总、整理,有三个小组还写出了调查报告,有的办了小报,还有的写了建议书。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强了写作能力,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培养了创造能力。学生也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获得了语文实践能力的提升。

总的来说,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开放式”教学,使语文教学内容增强了时代气息,使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使课本知识与语文实践相结合,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必由之路,也是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必由之路。

(责编 张景贤)

第四篇:浅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诗歌教学

浅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诗歌教学

白剑灵

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以明快的节奏、琅琅上口的长短句受到学生的喜爱,诗歌中运用了较多譬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仗等文学修辞手法,学习诗歌有助于学生对美学的领悟和感受,每当我上诗歌课的时候,都分明看到学生的激情高涨。

一、激情引入,激发想象。想象力是创新活动的根本,是人们通过观察所得到的表象和已掌握的知识相结合的结果,也是人脑对已有表象的再造加工而形成的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关键。诗歌是充满想象的创作。多媒体融声、光、情、景为一体,能利用文字、图像视频、声音帮助学生想象。如我在执教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听听,秋的声音》,我先利用多媒体收集大自然的各种美妙的声音,让学生闭着眼睛听,请他们猜猜停到了哪些声音?脑海里有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学生就会充分展开想象,由声入景,大胆说出自己所想到的美景,很多同学都能说出自己见到秋景图;大树上落叶飘飘,阳台上蟋蟀“蠷蠷”,天空中大雁“叮咛”„ „ 美景令人陶醉。二.反复品读,升华情感

《 新课程标准》 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情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小学生在初次接触诗歌时,对诗歌的节奏、重音、情感把握不准,而让学生单独朗读又会觉得枯燥无味。诗歌的语言凝炼,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抒情性,读起来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惟有反复诵读,才能充分感受其韵律之魅力,增强语感。学生在读之前教师要提出要求,第一次读要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再读全诗,想象画面,理解诗意;三读诗歌,感悟情境,读出诗情;四读全诗,了解作者,明白诗志;再加上欣赏录象,回归整体,背诵积累以及课后的搜集诗歌,诵读感悟,交流分享。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者配乐范读,营造乐读氛围,激励学生多人次朗读,把诗歌读流利,读出感情。在读的形式上,可以选择小节轮读,男女读,小组读,领读等。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诗歌的教学,教师要教有所得,学生要学有所获,诵读是其精髓所在。反复诵读是一种心理感应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这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的诵读,来增强语感,促进思维。学生通过反复读既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又可以领会诗歌的含义。使学生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当达到一定程度时甚至可以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这首诗歌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诗歌语言真挚,感情丰富,描绘了大自然的景物。我在教学诗歌时,要求学生在读大自然的美好的时候要带着高兴的心情去读,在读到战争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时,要带着愤恨的心情去读,在原有美好一与宁静的景象.与遭受战争一破坏的景象的对比中,迸发出一声声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这四个究竟“是为什么?”和四个“可是”要读重一些。我通过不断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让学生读出发自肺腑的呼唤: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蔚蓝色的大海,永远是海鸥的乐园;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金黄色的沙漠永远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蓝得发黑的夜空永远属于星星和月亮;我们希望,我们祈盼——让绿茵茵的草地永远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 这样的处理,意在让学生拓展运用文本的语言,也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想象创造,创编诗歌。

一首诗歌学习结束后,同学们对诗歌创作跃跃欲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写诗歌,可以写几句,也可以写一小段,并当堂展示自己写的小诗,有感情的朗诵给其他的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教师也可以借机利用多媒体给学生配乐,或者出示与学生创作的诗歌相关的背景图。最后,小组内的几个同学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汇编成一首小诗,画上插图,准备展览,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我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 一课后,学生在理解诗义,感受意境美、语言美、情景美的同时,也萌发了创作的热情:

听听,秋的声音,秋风瑟瑟,秋雨沙沙,是和花儿道别的话音。听听,秋的声音,小燕子唱起歌谣,“叽叽喳喳”, 是和屋檐离别的情谊。

白云悠悠,天高气爽,稻草人整齐排列,农民伯伯眉开眼笑,好像是首长在阅兵,“哈哈哈”, 感谢党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福音。

„„

学生们一起动脑,延伸了课堂教学,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法国的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人的创造力激发出来、诱导出来。这也是我们的诗歌教学的目的所在。

第五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文科类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永州市祁阳金洞管理区金洞林场中学 邓友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全面性、形象性和多功能性,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生动而形象的演示使学生见得多、识得广,眼、耳、手、脑并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自主研究和创新能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手段。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会深切感知、思考,并进而创造。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生动形象的词句,通过多种 感官的刺激,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教《春》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春、夏、秋、冬四幅风景图,让学生观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图,口简要描述画面,并背诵表现春天的诗句,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配乐朗读录像。

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配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在如身临其境之中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十分有限的,而初中语文又是非常广泛的,只有发动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目的,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以完成某项特定的学习活动,真正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对调动学生的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有着深远影响。

八年级下册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关注自然、保护自然的报告文学,其说明对象——罗布泊,对学生来说,即陌生又好奇的。因此,课前,我布置学生从校园网上尽可能多地下载罗布泊消逝前和消逝后的图文资料,课堂上选择二三个同学展示其资料,介绍其涉猎的知识。这样,通过形象、直观的视觉对比,很快让学生认 识到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性,从而树立起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初三语文复习教学中,运用网络进行资源搜集意义非凡。每一个知识点的课堂教学之前或之后,布置学生上网查找补充资料,不但开拓了学生视野,巩固了学生的基础,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名句积累与运用”时,可以安排学生各自查寻不同时代、不同的作家、作品中的名句,搜索相关的鉴赏资料,并在教师指导下汇集,取精去粗,按题型、内容编排出来,就成了最全面、最生动的复习资料。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从而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坚持的原则。利用信息技术,发动学生进行研究学习,把在课堂内还没有完成或者需要拓展的学习任务延伸到课外探究,予以解决,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学小说《变色龙》一文,可以实行研究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目标,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影视资料,自行选取镜头,设计剧本,人人试当“编剧”。通过对戏剧情节的设计,来研究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小说人物的典型意义。

1.演示从影视库中剪贴下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要求学生每四人为一组,根据所见资料,编成电影剧本。

2.抽查学生所编剧本,投影显示出来,让大家评析,重点放在细节描写、场面描写、对话描写把握得是否精当。

3.让学生分析自己剧本中的人物情感和文章所折射出来的人生况味,评价戏剧情节对展示人物性格的作用。4.让学生上台表演,集体评价。

由于采用课本剧的新形式,加上网页所给予的大量资料进行优化组合,学生兴致盎然,热情高涨,气氛活跃,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开发,不仅抓住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还有精彩的表演。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和学生自主研究实现最优的组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为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以上三点仅仅是我的浅显认识。让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创新能力,从而为二十一世纪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人才。

下载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音乐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音乐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改革作文教学方法 赵悦红近年来,我校加大教学投入,增添了一批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这给我们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

    压题浅谈初中语文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all kinds of industries. Network information-s......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摘 要】从优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多媒体技术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提高教......

    浅谈中职音乐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浅谈中职音乐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内容摘要:中职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完美的发展。有效运......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范文大全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中山市西区后山小学 李丽梅 [内容提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门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的重要学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共五则范文)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砚山 王和山)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亦成了我国......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学习体会

    云甸完小《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学习体会 教育技术即现代信息技术,它是一门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学习体会

    《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学习体会 云甸完小李荣 教育技术即现代信息技术,它是一门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