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峦老师在第一届全国小语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04:0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崔峦老师在第一届全国小语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崔峦老师在第一届全国小语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的讲话》。

第一篇:崔峦老师在第一届全国小语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的讲话

崔峦老师在第一届全国小语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的讲话

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各位老师,新老朋友们,上午好!

很高兴来参加在广东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小学语文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请允许我代表全国小语会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承办此次活动的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课改10年,4句话总结:成绩斐然,问题不少,前景光明,任重道远。站在今天,我们应清醒的看到存在的问题。在此不展开讲,仅讲一点。

课改进行三四年的时候,教改部专家去全国各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的词汇量下降,错别字比较多,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时候,出现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的情况比较普遍。另外,字写得不够规范,也没有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这些与低年级的教学有很大关系。这些年,我们致力于研究拼音和识字教学,举行了很多活动。这些活动方向对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得不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整个教育大环境造成的。给我的感觉是:课改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对低年级的教学有所忽视,对低端的教研实践有所放松。举行今日的活动,正逢其时。

我们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要更加的看重自己,要在教学中有更大的作为。因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处于最基础的一关。可以说,把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教育程度强调到什么程度都不过分。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好比金字塔的最底层。塔基建筑面积越大,塔尖越高越夺目;又犹如盖高楼,打地基,底层面积越大,顶尖越闪亮。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还好比种树,只有苗壮,加上我们的精心管理,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实在太重要了。学语文,学做人,要靠低年级的老师打根基。若干年后,学生成才成功的时候,首先要感谢的应该是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因为他们实在付出太多。

这些年,我们的教育界涌现出众多专家型的语文教师,其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师不在少数。

举个例子:S老师带的班,学生两年识字量达两千多个,读了174篇课文。在平时,他们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平均每个孩子读4050本书。而且,二年级普遍能写几百字的作文。

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得以实现。50年前,有人做到了,而到了今天,还有人做不到。我们的课改,必须从一年级抓起。要用我们的努力,创建高质量的语文教学。

眼下,我们要提高教学实践性。

将来,要让孩子说,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给了我最好的语文教学。借用此次活动,提出十点建议:

第一,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其中包括教学生学习做人,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方面,低年级,要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为学生全面打牢识字教学的基础。低年级识字1600个,写其中的800个。跟课标相比,识写字量各减轻了200个。希望学生能掌握2000个左右的词。

1、用普通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养成基础的语感。

2、能用正确的方法理解正确的语言。

3、积累语言,能运用丰富的词汇表情达意。

4、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查字典的习惯。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字要写得端正整洁。

6、在生活中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注意听讲,爱发言,爱提问的习惯

第二,根据课标规定的汉语拼音的功能,认真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1、汉语拼音的功能是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由于用拼音帮助阅读,必须做到能直呼音节,使每个学生达到直呼的要求,对方言区的孩子来说,可能难以做到。然,我们要使低年级学生尽可能多的识字,阅读。

2、适当降低拼音教学要求。要求是: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除此之外,没有必要再提高要求。课标也没有说明要默写。

3、请特别关注:

(1)拼音教学重点是准确,进而熟练的拼读音节,慢慢达到熟练拼读音节的要求。(2)降低书写要求,只要求抄写,不要求默写。出测试卷时,不提默写的要求。(3)要教学生学会查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随手观察。让学生熟记汉语拼音表。(4)要加强拼音的运用。要与说普通话,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5)要利用拼音,读准音。把握变调,轻声,儿化等,随时纠正地方音。(6)关注拼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关注广告牌,餐牌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字。

第三,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学生做到主动识字。主动识,记得牢,写得好。

1、修订以后的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贯穿整个教育实践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2、识字写字方面,在第一学段里面,量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是质的要求进一步强(1)量的指标表现在认写分开的做法。其目的在于便于直接进行汉字的阅读。减 少写字,打好写字基础,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2)质的指标: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要求会写的字,分析字形,其他不需要,帮助书写,记忆字形。

3、掌握笔顺规则,熟悉间架结构。

4、学会两种方法查字典。

5、学习独立识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6、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全部做到,非一日之功。我们要狠抓落实。打下扎实的写字基础。

质的要求还体现在:要求认识的字,希望能整体识记,给学生第一次见面时加强刺激,使学生对生字的第一印象既响亮又生动形象。在指导学生识字的时候,不宜过细的分析字形。

把字放在词,短语,句子当中,这样学生更容易读出字音。要求学生复认。低年级的识字,整体认记是要求,抓住构字特点,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创造的办法来记忆。比如:一个孩子这样记忆“弟弟”的“弟”字:头戴兔儿帽,身带大衣裳,做操勤锻炼,一脚向左踢。再比如“聪明”的“聪”字:用耳听,用眼看,用嘴说,用心记。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用情境,动作,图像,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式的学习。当堂识字和刚不久前识的字,要采取多种方法复习巩固。儿童的遗忘,总是先快后慢,一定要及时巩固。同时,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有趣。可以通过儿歌,游戏等加以巩固。

随着儿童识字量的增多,我们老师要经常做字词辨析的工作: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等,要防止学生写错别字,防止在写字和表达中用词不当。

我们要经常做这样的工作。学过的字,要放入句子中,多做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少做亡羊补牢的工作。因为写错的字,纠正起来,要多花几倍的功夫。

第四,鼓励学生做识字的有心人,养成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做有心人:

一是提倡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二是老师要加强引导。

三是要给学生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四是要坚持,不断鼓励。

因为,孩子的课外自主识字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在写字方面,我们要按照识字规律来教写字,指导写独体字时,要让学生掌握笔画笔顺,关注主笔的占位。而合体字的教学,要注意部首、比例、占位、相邻部位的交叉等。

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范写要秀美。

课堂上,要讲究质量。一般练习书写不要超过三个,但要求孩子做到一个比一个写得好。在每天的语文课中,至少安排10分钟的时间给学生写字。这是课标新提出的要求:随堂练习,天天练习。而随着要求会写的字组成的字越来越多,建议多写词,少写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严格要求,常抓不懈。

关于这一点,课标修订版,从第一学段一直讲到第四学段。也就是从一年级抓到初中。可见问题的严重,也表明了课改中心的改变决心。

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文化。字写得怎么样,反应了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写好中国字,一万年以后,同样如此。不能因为网络的普及,便放松了写字的要求。

为实现多读书的愿望,语文老师应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识字达到一定量,才能阅读,明理,做人。其实,识字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难。在教改方面,各地创造着新的经验。其中最成熟的,成绩最大的,是在识字教学的研究方面:基本上做到8岁儿童能认2500字以上,而且能读会写。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识字与拼音录入相结合,一节课能打字写1000多字的文章。

识字有取之不尽的资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学生识字写字的主动性。将识字放在语言环境中会比较容易认,记忆。同时,引导孩子在活动、游戏、生活、各科学习中,有意无意的识字。

改革的天地将是宽广的。有位贫民教育家叫yan yang chu。他上世纪从美国耶鲁毕业,为法国华工服务.他办识字班,用4个月时间,教工友能识字,能阅读,能读报,能写作。非常了不起。

做热心的改革者,突破瓶颈。若能大面积解决此问题,此意义不亚于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8岁孩子能写作,不应该只是梦想。热切希望在座的老师去展示,去研究,去推广。从你的手上,创造出更好的识字写字经验。

第五,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是读正确,把握语感。

朗读方面,我们训练的层次不够清晰。有一年级老师把重点放在有感情的朗读上。低年级重点是读正确,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语感。重点是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指标有: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准轻声,儿化,变调,不读地方音。

不加字减字,不回读。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律和语感。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孩子读出感情,用上不同的语气。

低年级开始,要教会孩子默读,边读边想,从文中提炼关键信息。事实上,重朗读,轻默读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在重视朗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潜心默读,边读边想边批注。因为默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比朗读的用处更大。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理解的重点是字词句而不是整篇课文内容。在培养理解能力方面,应抓好:

1、了解课文中少量重点词句的意思。在这过程中,渗透理解词句的方法。

2、积累语言。包括好词佳句或优秀的诗文。

3、学习借助图画阅读,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策略。做到在图文之间,相互转换。读文能想象画面,读画能构建文字。

4、诵读诗歌,展开想象。

5、读后能提出自己的问题。

总之,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初步感知。不宜用课文分析的方法来教。第六,培养阅读乐趣,学习读图读书。

西方的儿童6-9个月开始阅读,4岁以后,进入独立大量阅读阶段。其中重要的是读图。阅读要从读图开始。怎么读?读什么?

1、读课本里、实物中、生活中的图画。读出图意,感受情趣,并变成语言和文字。

2、读课文,感受阅读的乐趣。这比理解课文重要的多。

3、读好教科书,指导学生读绘本,讲绘本。学会将图画和文字结合,表情达意。实现儿童课程的阅读化,常态化。

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力;阅读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每科的知识,都需要阅读做支撑。给孩子读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是终身享用的最佳礼物。

孩子出生之后,越早建立家庭图书馆,对孩子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因为,阅读能培养孩子的精神发展。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全民族阅读的推广程度和科学文化素养。

最好的教育是教会孩子阅读。成功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都喜欢阅读。

让每个孩子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是语文教师的天职。其功至伟。

第七,喜欢表达,乐于交流

没有语言的输入,谈不上语言学习。其内容、数量和性质直接影响学习速度和质量。

国外学者曾经对成年人的听说读写活动做过调查:其中,听的活动占45%,说的活动占30%。读的活动占16%,写的活动占9%。说和写的活动占39%,听说加起来,占75%。可见,口语交际是有多么重要。

重视沟通、表达应对能力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教学生说普通话,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这样交际,才不会产生交流上的障碍。

教学生倾听别人的说话,知道别人讲的是什么。有问题敢问,有疑问敢说,有表达的欲望。能复述故事,能讲述见闻,在交谈和讨论中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天真无邪。若能力未被培养,到高年级回答问题时,可能会怯场。

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创造沟通表达的条件。

1、采取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陈述和应对的本领。

2、重视培养学生聆听的能力,这完全可以和写结合起来。

3、听写,可以是几个词几个词,一个句一个句的听写。

4、要求学生把每个句子听完三遍才写。听内容,先讲什么再讲什么,第三遍时注意标点。

这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很重要。有些小孩不会听课,听的过程中又抓不住要点,记又记不牢,所以出现了参差。

第八,写句子写话,写感受,写想象中的事物。

可以给孩子准备札记本,让孩子每天写一句话,或是画一幅图再配上一句话。也可采取日记漂流的形式,培养孩子写简单的日记,一周轮上一回。每个学生,都要让他们有表达的欲望。因为孩子,天生就是个诗人。关键是我们没有激发他们的潜能,没有给他们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并不断激发他们。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是我们大人无法想打的。

举个例子。儿童诗《下棋》

天空是棋盘。星星是棋子。

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下棋,他们下了整整一夜。

月亮输了,悄悄的躲了起来。

太阳公公收起棋子,高高兴兴的上班去。

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儿童诗,最重要的是,也揭示了昼夜更替的道理。

表达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我们可以帮学生整理成长记录。从第一次进校门起,翻开的每一本教科书,每一次活动,每一个经历,若记录下来,都非常有意思。

第九,利用母语学习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体验式学习。

在这一点上,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做得不够。比如,在生活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在观察中学习,在参加社区活动中学习,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学习。国外,还有些学校会让孩子到父母的单位去体验一下父母是怎么工作的。参观之后,尽情发表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多组织活动,让孩子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感受。

第十,落实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成自然,习惯助成功,习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什么是教育?忘掉在学校学过的东西以后,沉淀下来的,便是教育。其中好的习惯,就是好的沉淀与突破。我们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基础,培养孩子注意倾听的习惯,讲普通话的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识字的习惯,爱问问题的习惯,天天阅读的习惯,查字典的习惯。

天天阅读。在枕边放书,不读上几页就不习惯。亲子共读。爱护图书的习惯。要从一点一滴严格训练,扎实培养。

如果每位低年级的老师对初入学儿童进行这样的启蒙教育,基础能不牢?后劲能不足?兴趣能不浓?

为了让孩子们过上幸福的学习生活,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教育的明天,为了祖国的明天,改进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我们要花大力气,从现在起。坚持去做,相信定能双丰收。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幸福的成功者。谢谢大家

第二篇:崔峦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讲话

崔峦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讲话

2012年11月15日,在福建厦门隆重召开,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同志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的讲话。该讲话内容将对下一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走向及发展趋势起到积极地引领作用。为帮助广大教师进一步提升语文课改意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新课标的适应性,现将讲话录音整理如下:

本次活动研讨的重点是落实年段学习目标、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呈现学生学习过程。

落实年段学习目标,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要增强课标意识、目标意识、年段意识,使所上的课是那个年段的,符合那一类课型的、符合那一种文体特点。课堂上落实三个维度学习目标,要既得意又得言,得法、得能。

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就是在低年级教学中落实课标提出的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中高年级也要把识字、写字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还要重视学词,加强词语的理解、辨析、积累、运用。识字教学要教给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以及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要大力加强写字的指导与练习,中国人一定要写好中国字。各年级要狠抓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直到习惯成自然。识字、写字、学词是贯彻整个小学阶段最基本重要的任务,一定要夯实这一语文学习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加强语言文字运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如低年级运用词语说话、写话,抓住常用句式、有特点的句式进行迁移运用。中高年级结合文本的内容、语言、段式、文章的写法,设计灵活多样的小练笔。要大力改进字词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丰富学生的语汇,发展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活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培养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所需的实用的表达能力。

呈现学生学习过程,就是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非要靠学生亲历亲为的语言实践不可。在教学中,老师一定不要过于强势,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读出自己的感受,提出困惑和问题。要让学生真读、真思、真议、真练,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进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指导,用有效的导和引促成阅读教学的高质量,提升每个学生的学习力。

以上四点既是本次上课的要求、评课的标准,也是今后一段时间阅读教学研究的重点、改进的重点。另外借这个机会也向老师们提出一点建议,那就是要把推进儿童阅读作为自己的份内职责。老师们,用教科书教阅读,有不小的改革空间,但毕竟是有限的,而推进儿童阅读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建议课堂教学、儿童阅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温儒敏教授曾撰文说:学生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是发展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阅读才能不断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完善人格。我希望每位语文教师要做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者,还要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要千方百计把儿童阅读的指导、展示、交流、激励挤进课堂,抓出实效。如果课堂教学、儿童这两手长抓不懈,语文的教学前程似锦,学生的发展前程似锦,祖国的未来前程似锦。

第三篇: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

崔峦

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经过太原赛区和武汉赛区的教学观摩,今天就要闭幕了。和以往历届教学观摩活动一样,现场观摩仅仅是活动的展示,活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活动的过程:各省、市、自治区遴选做课教师的过程,就是各地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学会下属的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于7月31日至8月2日在贵州安顺召开的全国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及其接下来小语会在贵阳召开的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为此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作了准备。我们组织的教学观摩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赛课,具有理论先行、将研究贯穿活动始终的特点。

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研究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怎样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上,两会代表达成如下共识: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在这方面,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代表们认为,重人文轻语言是现象,根子出在对“语文”的理解上,出在对语文教学、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上。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任的任。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特点是“小”,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性质,还有基础性的特征。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把阅读教学上成思品课、故事课、文学课、常识课……都没有准确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代表们认为: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一线教师不仅关注理论上如何澄清,而且关心在操作层面怎样落实。

关于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有代表提出,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有代表提出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文本的解读,忌浅──浅尝辄止;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偏──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由于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引导,甚至推波助澜(如,《麻雀》,屠格涅夫的本意是赞美勇敢的力量,爱的力量。而当有的学生发表老麻雀的行动太冒险了的看法时,老师不作引领,还顺着学生的话说: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了“泛语文”的偏向。

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在“理解内容”方面,教师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文本的思想内容,学生往往已经理解了,甚至发表了精当的见解,老师还不断地问,学生只好强打起精神答,磨来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我们应当牢记奥斯贝尔的这句话: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最近发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

“两会”代表认为,导致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一是教学目标中的年段语言学习目标不明确;二是教学内容取舍不当,重内容,轻形式;三是教学实施中非语文活动多,冲击了语文训练。总之,工具性萎缩,忽视语言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是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做课教师通过在贵阳会议上的研讨,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明确了要在教学观摩活动中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儿,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通过研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制订了如下评课标准:

1.课程理念要先进。教学要能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2. 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恰当,“三维”目标整合,年段语言训练目标突出,并且能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3. 语文训练要扎实。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阅读、感悟、质疑、运用贯穿始终,听、说、读、写训练扎实。

4. 教学过程要朴实。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

我们期望,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大道至简”。简单教语文,实在是不简单,需要我们下气力进行不懈的探索。

10月10日至12日在太原赛区,11月10日至11月12日在武汉赛区,包括香港王清凤老师在内,共有65位青年教师上了阅读教学观摩课。课上得怎么样呢?现场和网上看课的广大教师,大多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观摩课正在向我们期望的阅读课回归,向家常课回归。有的老师在发出的手机短信中欣喜地说,看到了真正的常态下的精品课。也就是人人学得来、做得到的优质课,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看着好做不到的观赏课。这些课可以概括为四多四少(因本人在武汉第二会场听课,举例的局限性在所难免,请予理解):

1.注重并且努力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多了,重人文、轻语文的课少了。

离开语言,就内容分析内容或就人文内涵进行开掘的课明显减少。大多数课做到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有些还注重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如《搭石》,抓住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背老人走搭石的三部分文字,读出了美的画面,美的情境,必然体会到景的美,人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体味到语言的美。这样,语言、情境、人文内涵全都有了。无需贴标签,道德的力量积蓄在学生心中,语言的魅力萦绕在学生脑际。

更可喜的是,前一段语文学科的迷失与错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教学开始显露语文学科的本色。字词教学得到加强,一些课做到根据课文本身的情况,正音(多音字、儿化音──《去年的树》归在一起练读)、析形(《盘古开天地》根据形声字多的特点,归类识记带“月、之、氵 ”的字)、解义。教学中老师们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如,有三位老师让学生在课上翻查字词典(读准“相片”的音,理解“瑞雪”“肃然起敬”);还有联系上下文,利用注释,借助简笔画(理解“井沿”),利用词素分析法(理解“德高望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既正确理解词语,又渗透了解词的方法。关键句、段的理解受到重视,不仅重视理解意思,而且重视体会情感,领悟表达的特点或作用(如,拟人、比喻、排比,总分的写法……)

读书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课堂上重新回荡起琅琅的读书声。

说写训练引起重视。随文练笔已不少见,且有的用得恰当而有新意。如,《山中访友》,“山中的一切”除了文中描写的,还有什么,你愿意和它打个招呼吗?(于是,和蚂蚁、蜜蜂、野花打起招呼,依照文章表达方式写话。)又如,《相片》,最后请学生代文中青年妇女写信,既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又是与读文自然联系的习作训练。

2.目标简明、内容简约的课多了,目标迷失、内容失当的课少了。

以往有的课目标不明,特别是语言文字训练目标不明,以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文本教学要么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上补充大量资料,显得过度臃肿,喧宾夺主,老师也难以完成;要么容量太小,一节课只抓一两段,密度小,效率低。此次不少课,既注意整体把握,又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取舍适度。

3.教学结构、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等注重整合、简化的多了,繁琐复杂、叠床架屋的少了。

以往的教学设计,有的环节繁复,设问多多,搞得教师自己都迷失了,学生则被老师牵着在迷宫里转来转去。此次不少的课,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将教学设计成几大板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体现出教与学的层次性。如,古诗教学四大步:读正确,明诗意,悟诗情,得学法。借景抒情的课文:初读,读通顺──再读,读出境(读文章想画面)──三读,读出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谈感受。《旅行家树》设计为两大板块,整合推进:第一板块,感悟孔雀树的可爱,朗读,积累;第二板块,感悟旅行家树的可敬──一是给旅人以帮助,二是有很强的适应性,朗读,积累。《鼎湖山听泉》一课抓住白天听泉和入夜听泉两部分,注重聆听、辨识和品味,使学生入耳,入目,入心,读出情,悟得法,教学很有层次性。不少的课重视设计整合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有的问题还是从学写的角度设计的。如,“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20世纪科技成就的?”“《花钟》的作者是怎么写出各种花的开放的?”

4、教法灵活、简便,善用媒体的多了,不加选择过多地引进图文资料,甚至“课件满堂飞”的情况少了。

比如,《相片》一课,展示的抗日战争及老百姓苦难生活(良民证)的照片,为学生理解年轻妇女为什么给在前线的丈夫寄那样的照片,提供了背景资料;《花钟》将各种花的照片与文字结合呈现,体现了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结合。

由于这几多几少,教学目标更清楚了,教学内容更集中了,教学过程、环节更简化了,教学方法更简便实用了,带来的明显效果是,教师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减下来了,学生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多起来了。这就是加与减的辩证法。学生于是有了比较充裕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如,太原赛区西藏韩英老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老师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巴迪长大后,对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怎样的认识?从交流的情况看,讨论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不仅认识到巴迪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来自母亲的“鼓励”的力量和来自父亲“警告”的力量都是需要的,而且窥见到这两种力量有一个源头,那就是对儿子的爱,不少学生学得主动、从容,自读自悟惭成风气,画批注不再形同虚设;个性化解读在有的课上也有所体现。如,谈《去年的树》给自己的启示,有学生谈到对朋友要真诚,做人要讲诚信;有的学生讲要学习树的奉献精神;有的则说友谊是最美好的……老师开始有暇关注学生的质疑与生成。课堂更加真实,更加原生态,也更加丰满了。因此,简单是使教学走向真实、丰满的有效策略。

阅读教学正在告别课改初期的困惑,正在走出“泛语文”“非语文”的尴尬,向它的本来面目回归。这是全国小语界,特别是各级教研部门和全体语文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也是此次观摩活动的最大收获。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语文教学改革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妨听听台湾小语会赵镜中理事长在太原观课后发表的感言。赵教授充分肯定了大陆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语文能力,肯定一些课近于完美。同时提出一些问题:

1.学生有如此强的能力,教师教学怎样才能跟上学生的进步?

──言外之意,教师没完全找准教学的起点,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讲得更直白一些,他认为我们的教学有做无用功的地方。

2.教学是“知识导向”还是“学会学习”导向?

──意思是说,阅读教学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方法的引领。

3.课堂是学生的舞台还是教师的舞台?

──这方面我们和港台地区的教学存在较大的差距,尽管在改,但是做得还很不够。学生到学校是来学习的。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有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要多一些学生之间的互动,要在生生互动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增长智慧。只要教师放手,给机会,给时间,学生一定会让老师一次次惊喜。好课应当把“彩”出在学生身上。

4.课上看到比较多的是理解层面的阅读,缺少批判性的阅读,有创意的阅读。

──告诉我们,要重视发表个人见解。在不误读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多元解读,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5.要摒弃单一模式的教学,提倡多元教学模式。

──这是大陆阅读教学的软肋。讲了多年,有改变,但从总体上说,改变不大。

赵教授冷眼旁观,问题看得很准,值得我们深思。

这两个赛区的观摩课,还暴露了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出现了学语言抓局部多(字、词、句),抓整体(段篇)少,人文内涵泛化(写景统统归结到“美”,写人统统归结到“爱”)的苗头。语言到底在这一课训练什么,有些随意性,要根据课标、文本作更科学的考虑;过程与结构还应有更大的突破──核心是学生要学得更加主动,要给学生更大的空间,特别是思维空间,不能让学生只讲老师要听的话,要让学生敞开心扉,说真话,表达真实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引导、生成。教为学服务,不是学配合教!在媒体运用上,课文搬家多,教科书用得不够,板书也有待向真实、体现教与学的过程方向加以改进。

在多年实践、研究和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阅读教学怎样深化改革?

不由得想到在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听了五年二班陈胜昔老师上的《新型玻璃》一课。温总理深入语文课堂,说明国家领导人对母语教学的重视,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关切,令广大语文教师欢欣鼓舞。

温总理在课后座谈时,说:“陈老师的课讲得很好。她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找资料、找答案。这就是启发式教学。她尊重每一个孩子,对孩子充满爱心,和学生交流,这就是教学相长。”又说:“这堂课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表达、用词、口语和习作的训练还可以加强一点。要告诉学生;一个事物为什么这么表达?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表达?有些词语的应用可以讲得宽一些,像‘藕断丝连’这个词,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可以用在这里(指课文中讲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

温总理还应一个女孩的要求,写了这样的题词: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并对她说:这就是学问、思辨、行动的意思。

从以上谈话可以看出,温总理很懂教育,很懂语文教学。他不仅谈到了启发式、教学相长以及怎样学习的问题,而且谈到了一节语文课怎么上,谈到要重视揣摩词句的表达作用与效果,重视语文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要加强阅读教学中的说与写的训练。这与当前我们研究、改进阅读教学的思路多么吻合!

今后一个阶段,改革阅读教学建议抓住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语言”。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

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如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觉神入文,文入心,永不失矣。”要加强读的指导,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读出方法……边读边想,边画、批、注,是阅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读书要从整体入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品出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要有感觉,有心得。譬如,同是幽默,老舍有老舍的幽默,(如,《猫》),鲁迅有鲁迅的幽默(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谈碰壁”),丰子恺有丰子恺的幽默(如,《白鹅》)。在品味语言中,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悟出效。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不少词句形象传神:“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夏天……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早晨……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习得法。包括作者的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的方法,常用句式,构段的方法;叙述、说明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如,读书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方法。

激活思。即激活思维,发展思维。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既要有个人的静思默想,又要有同学之间的思维的碰撞;既要发展形象思维(读文章,想画面),培养想象力,又要发展创新思维(在不误读的前提下,鼓励个性化乃至创造性解读),培养创造力(如,你还知道哪些或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思、议,不仅要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而且要组织好、引导好师生之间的对话。要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抓住交流中的闪光点、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进行思维碰撞,展开真实的对话、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语习文的舞台,成为老师培育和绽放创新思维之花的沃土。

第二个关键词是“多元模式”。要摒弃单一模式,提倡多元模式教学。无论哪种模式,都要围绕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来设计。

阅读教学要有基本式,如,叶圣陶先生提出的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的模式;如,自学──指导──练习的“学、导、练”教学模式;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的“整、分、整”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更要有因文而异、因需而异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针对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可以采用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的教学模式;

对于童话、寓言,可以采用“初读,知顺序──熟读,记语言──再读,演一演”的教学模式;

对于有值得探究的问题的课文,可以用少量整合的问题为导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对于写法有特点,且学生学得来、用得上的课文(如,简单的说明文),可以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适合习得某些学法的课文,可以采用“方法渗透,方法领悟,方法小结,方法运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可以采用“一读读通课文,二读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感受”的教学模式;

对于“综合性学习”,应体现体验、合作、探究的精神,抓好“设计方案,分组活动,辅导交流,展示成果,小结收获”几个环节……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让我们在本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取得进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把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四篇:第一届全国小学语文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第一届全国小学语文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体会

---许淑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9月22日,第一届全国小学语文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广州隆重举行,意义重大,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专家、老师齐聚一堂。我和曹水冰老师有幸参加了本次观摩学习。在参加本次活动之前,教育局黄秀霞老师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把学习的会议精神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向全镇低年段的语文老师做一个汇报。现在汇报如下:

在开幕式上,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作的题为《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的精彩报告拉开了本次活动的序幕。崔峦先生用16个字概括了10年来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的情况:(出示PPT)成绩斐然,问题不少,前景光明,任重道远。指出当前课改存在的问题:学生的词汇量下降,错别字比较多,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的时候,出现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的情况比较普遍。另外,字写得不够规范,也没有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同时,为我们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10条建议:(出示PPT)

1、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学好语文,学会做人。

2、根据课标规定的汉语拼音功能进行认真教学,即识字、正音、学习。

3、坚决落实识字为重点,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段的主要内容。

4、朗读教学重点是在培养语感。

5、低年级阅读教学理解不是课文内容,而是字词句。

6、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7、培养学生会听、爱说,敢问,乐于与别人交流。

8、鼓励学生写句子、写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9、利用母语学习的条件进行体验性的学习。

10、落实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崔老师的报告深入浅出,观点鲜明,掷地有声的话语撞击着场馆里每一位老师的心,引起了所有与会老师的共鸣。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初中小学幼教部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滕春友老师也提出的关于拼音与识字教学的:(出示PPT)以生为本、遵循规律、提高效率、传承创新的观点引起了与会教师的共鸣。滕老师还对识字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1、识字教学以字义为核心,带动字音、字形的学习,三者联系起来识记。

2、要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

3、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创造;

4、要坚守语文本位——听、说、读、写、思,让学生充分读,追求读出语感,促进学生理解;

5、应创造适切的语境,尽可能减少繁琐的字形识记,做到:源于自主、充满生趣、简约有效。

6、要实现拼音与识字有机地融合推进:拼 音促进识字,识字融合拼音。等6条教学建议使与会的老师豁然开朗。

接下来呈现了八节异彩纷呈的观摩课,整个学习活动紧张而充实,带给我的收获和感悟也是无穷的。透过精彩的观摩课,感受了全国各地当前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的实践与成果。.

专家学者睿智的话语,使我对拼音与识字教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接下来,就曹水冰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汉语拼音《ao ou iu》结合本次(出示PPT)《直观形象教拼音,生动有趣学语文》拼音教学的理念进行评课。

曹老师呈现的这节课,在结构、设计、学习方式、学习策略上都为学生做了精心的准备,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和借鉴,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体现:

1、教学设计体现了课程标准倡导的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汉语拼音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曹老师执教《ao ou iu》,以参加动物王国奥运会为主题形式,安排了猜一猜游戏、沿途游览、小丑变魔术等游戏活动。怎样与拼音学习结合起来呢?猜一猜游戏,是让学生看口型学习复韵母的发音方法,初步感知复韵母的记忆技巧;沿途游览活动,是在一景一物中,找到这节课要学习的复韵母;小丑变魔术,在这个游戏中巧妙地、连环有序地进行带调复韵母的认读、两拼音节的拼读,学生们兴趣盎然。情景创设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也想和大家分享在广州学到的一些有趣的方法。比如:哈尔滨焦霞老师执教《g k h》,创设情境,以游览智慧乐园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间安排了交朋友活动,欣赏风景活动,送朋友回家的活动,玩卡片游戏,发射火箭游戏。在这些游戏活动中让学生认读拼音字母,观察画面练习说话,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拼音字母,练习拼读音节,比赛读好音节。这些内容让我们感觉到,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拼音,很自然,氛围很好。浙江王春萍老师执教汉语拼音《复习三》,创设情境,直接就把学生当做韵母宝宝,老师作为拼音姐姐带领游玩皮皮乐动物园。出发前的点名、排队是复习巩固学过的复韵母,记住复韵母的顺序;又通过躲猫猫游戏,神奇彩球游戏,让学生动口动手,自主练习拼读音节、认读生字、词语。最后整队回家前还要说收获。活动有始有终,学生兴趣盎然。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汉语拼音,很有情趣,很有童趣。

2、老师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易于学生接受,便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曹老师在教学中注重遵循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上有传承借鉴,有拓展创新,为我们呈现的课堂有特色,有新意。

曹老师带领学生以参加奥运会观众的身份进入,在学习和巩固汉语拼音中,有直观感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在情境图、语境歌中学习的方法;有读儿歌、猜谜语、摘金牌、玩魔术的方法。采用这些生动活泼的方法,赋予拼音符号以灵性,使整个汉语拼音的学习过程鲜活起来、灵动起来。

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学习,他们的观察、交往、发现、体验是自觉的乐意的。我们看 .

到孩子们在观察中感知,在模仿中认读,在练习中熟悉,在运用中巩固,情绪饱满,有趣有味。这也正是老师抓住了儿童无意注意的优势和形象直观的认知心理,让汉语拼音学习的点点滴滴如春风化雨悄然流入学生心里。

3、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注重汉语拼音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降低了学习汉语拼音的难度。

对于小孩子来说,汉语拼音是很抽象的。曹老师却把动物园搬到课堂上来,因为那是孩子们生活中非常喜欢的地方。那就更新奇、更吸引人了,因为他还充满了童话,贯穿了体验。曹老师利用上车对票复习了单韵母,把游览奥运村见到的一景一物,自然迁出《ao ou iu》的认读,找到复韵母的发音规律,降低了学习汉语拼音的难度。现在,我也谈谈广州授课老师的一些方法:与动物朋友问好,孩子们就认识了由动物朋友牵出来的一个个汉语拼音,有字母,有音节,还有音节词语;在这里玩摘苹果、转转盘游戏,摘下的苹果有拼音的名儿,转出的不是糖果,而是音节朋友,很有意思!在记字母的形时,老师问“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也可以编儿歌、做动作,摆手势”。其实,儿歌、玩手指头、做游戏,也都是孩子们生活中的事儿,孩子也都是在儿歌声中、在游戏中长大的。在字母g k h j q x的字形,有的联系相像的数字来记,有的对比相近的字母来记,有的联系生活中的其他事物记,孩子们的思维伸向了生活更广的领域。

像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学拼音,拉近了汉语拼音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仅帮助学生建立起生活与学习知识的联系,还丰富了孩子们对生活多姿多彩的美好想象和感受,使汉语拼音的学习跳出教材教语文,联系生活学拼音。曹老师的这节课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4、注重汉语拼音的复习、发音、拼读、书写等方法的传授,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过程的科学性。

复习是为拼读练习架设的一座桥梁,温故知新,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得更快捷。曹老师们基本是按照对票入座——看口型猜韵母——认读韵母——练习拼读——儿歌记忆——书写再认——在金牌游戏巩固这样的过程进行的。沿途游览活动,是在一景一物中,找到这节课要学习的复韵母。通过老师形象直观地形式指导ao ou iu的发音规律,有两个单韵母组成,由前一个单韵母向后一个单韵母快速滑过。并重点强调二声要干脆,三声读到位,来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跃跃欲试,学习的兴趣盎然。小丑变魔术,在这个游戏中巧妙地、连环有序地进行带调复韵母的认读、两拼音节的拼读,趣味性很强。书写字母,是按观察——交流——书空——描摹——独立写的过程进行。各个环节的学习都是在前一步认知的基础上有序的推进,有章有法,有板有眼。曹老师就是这样,引领着学生一个环节几个来回地走,让学生在过程中一点一点感悟原来汉语拼音就是这样学习。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说好普通话的工具,认读的意义非常重大,我们就是要有足够的训 .

练的量,学生才会认读,才能读准,才能够记住。

最后,我呼吁在坐的所有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边走边思,想得更多、更深、更远,不放过沿途的任何一种风景,把语文当做是幸福的旅程,让我们的孩子受益更多,精彩更多!

我的汇报到此为止,如有讲得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五篇:崔峦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

崔峦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

作者:崔峦

时间:2006-11-23 阅读:78 次

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经过太原赛区和武汉赛区的教学观摩,今天就要闭幕了。和以往历届教学观摩活动一样,现场观摩仅仅是活动的展示,活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活动的过程:各省、市、自治区遴选做课教师的过程,就是各地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学会下属的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中心于7月31日至8月2日在贵州安顺召开的全国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及其接下来小语会在贵阳召开的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为此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作了准备。我们组织的教学观摩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赛课,具有理论先行、将研究贯穿活动始终的特点。

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研究的主题是: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怎样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问题上,两会代表达成如下共识: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在这方面,当前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这种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人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代表们认为,重人文轻语言是现象,根子出在对“语文”的理解上,出在对语文教学、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上。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任的任。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特点是“小”,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性质,还有基础性的特征。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把阅读教学上成思品课、故事课、文学课、常识课„„都没有准确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代表们认为: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一线教师不仅关注理论上如何澄清,而且关心在操作层面怎样落实。

关于怎样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有代表提出,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有代表提出要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第一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

文本的解读,忌浅——浅尝辄止;搬——急于看教参中的“教材分析”,用别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研读;偏——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由于自己把握不住,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出时,教师不知所措,不加引导,甚至推波助澜(如,《麻雀》,屠格涅夫的本意是赞美勇敢的力量,爱的力量。而当有的学生发表老麻雀的行动太冒险了的看法时,老师不作引领,还顺着学生的话说:是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泛——不把功夫用在吃透课文上,而是漫天里找相关资料,找到之后爱不释手,这就导致了上课撇开文本,大量补充图文资料,造成了“泛语文”的偏向。

进行教学设计,首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个是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在“理解内容”方面,教师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文本的思想内容,学生往往已经理解了,甚至发表了精当的见解,老师还不断地问,学生只好强打起精神答,磨来磨去,效率不高,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产生厌烦的情绪。我们应当牢记奥斯贝尔的这句话:如果把全部教育学、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我们的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课前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找准最近发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

“两会”代表认为,导致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一是教学目标中的年段语言学习目标不明确;二是教学内容取舍不当,重内容,轻形式;三是教学实施中非语文活动多,冲击了语文训练。总之,工具性萎缩,忽视语言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是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做课教师通过在贵阳会议上的研讨,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明确了要在教学观摩活动中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儿,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在通过研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制订了如下评课标准:

1.课程理念要先进。教学要能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2.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恰当,“三维”目标整合,年段语言训练目标突出,并且能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3.语文训练要扎实。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精心预设,注重生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参与面广,阅读、感悟、质疑、运用贯穿始终,听、说、读、写训练扎实。

4.教学过程要朴实。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

我们期望,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大道至简”。简单教语文,实在是不简单,需要我们下气力进行不懈的探索。

10月10日至12日在太原赛区,11月10日至11月12日在武汉赛区,包括香港王清凤老师在内,共有65位青年教师上了阅读教学观摩课。课上得怎么样呢?现场和网上看课的广大教师,大多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观摩课正在向我们期望的阅读课回归,向家常课回归。有的老师在发出的手机短信中欣喜地说,看到了真正的常态下的精品课。也就是人人学得来、做得到的优质课,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看着好做不到的观赏课。这些课可以概括为四多四少(因本人在武汉第二会场听课,举例的局限性在所难免,请予理解):

1.注重并且努力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多了,重人文、轻语文的课少了。

离开语言,就内容分析内容或就人文内涵进行开掘的课明显减少。大多数课做到凭借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感情,有些还注重体会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同时进行了人文熏陶。如《搭石》,抓住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背老人走搭石的三部分文字,读出了美的画面,美的情境,必然体会到景的美,人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体味到语言的美。这样,语言、情境、人文内涵全都有了。无需贴标签,道德的力量积蓄在学生心中,语言的魅力萦绕在学生脑际。

更可喜的是,前一段语文学科的迷失与错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教学开始显露语文学科的本色。字词教学得到加强,一些课做到根据课文本身的情况,正音(多音字、儿化音——《去年的树》归在一起练读)、析形(《盘古开天地》根据形声字多的特点,归类识记带“月、之、氵 ”的字)、解义。教学中老师们采用多种方法理解词义。如,有三位老师让学生在课上翻查字词典(读准“相片”的音,理解“瑞雪”“肃然起敬”);还有联系上下文,利用注释,借助简笔画(理解“井沿”),利用词素分析法(理解“德高望重”),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既正确理解词语,又渗透了解词的方法。关键句、段的理解受到重视,不仅重视理解意思,而且重视体会情感,领悟表达的特点或作用(如,拟人、比喻、排比,总分的写法„„)

读书得到很大程度的加强,课堂上重新回荡起琅琅的读书声。

说写训练引起重视。随文练笔已不少见,且有的用得恰当而有新意。如,《山中访友》,“山中的一切”除了文中描写的,还有什么,你愿意和它打个招呼吗?(于是,和蚂蚁、蜜蜂、野花打起招呼,依照文章表达方式写话。)又如,《相片》,最后请学生代文中青年妇女写信,既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又是与读文自然联系的习作训练。

2.目标简明、内容简约的课多了,目标迷失、内容失当的课少了。

以往有的课目标不明,特别是语言文字训练目标不明,以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文本教学要么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上补充大量资料,显得过度臃肿,喧宾夺主,老师也难以完成;要么容量太小,一节课只抓一两段,密度小,效率低。此次不少课,既注意整体把握,又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取舍适度。

3.教学结构、教学过程、问题设计等注重整合、简化的多了,繁琐复杂、叠床架屋的少了。

以往的教学设计,有的环节繁复,设问多多,搞得教师自己都迷失了,学生则被老师牵着在迷宫里转来转去。此次不少的课,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将教学设计成几大板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体现出教与学的层次性。如,古诗教学四大步:读正确,明诗意,悟诗情,得学法。借景抒情的课文:初读,读通顺——再读,读出境(读文章想画面)——三读,读出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谈感受。《旅行家树》设计为两大板块,整合推进:第一板块,感悟孔雀树的可爱,朗读,积累;第二板块,感悟旅行家树的可敬——一是给旅人以帮助,二是有很强的适应性,朗读,积累。《鼎湖山听泉》一课抓住白天听泉和入夜听泉两部分,注重聆听、辨识和品味,使学生入耳,入目,入心,读出情,悟得法,教学很有层次性。不少的课重视设计整合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有的问题还是从学写的角度设计的。如,“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20世纪科技成就的?”“《花钟》的作者是怎么写出各种花的开放的?”

4、教法灵活、简便,善用媒体的多了,不加选择过多地引进图文资料,甚至“课件满堂飞”的情况少了。

比如,《相片》一课,展示的抗日战争及老百姓苦难生活(良民证)的照片,为学生理解年轻妇女为什么给在前线的丈夫寄那样的照片,提供了背景资料;《花钟》将各种花的照片与文字结合呈现,体现了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结合。

由于这几多几少,教学目标更清楚了,教学内容更集中了,教学过程、环节更简化了,教学方法更简便实用了,带来的明显效果是,教师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减下来了,学生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多起来了。这就是加与减的辩证法。学生于是有了比较充裕的读书时间、思考时间、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如,太原赛区西藏韩英老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老师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巴迪长大后,对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怎样的认识?从交流的情况看,讨论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不仅认识到巴迪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来自母亲的“鼓励”的力量和来自父亲“警告”的力量都是需要的,而且窥见到这两种力量有一个源头,那就是对儿子的爱,不少学生学得主动、从容,自读自悟惭成风气,画批注不再形同虚设;个性化解读在有的课上也有所体现。如,谈《去年的树》给自己的启示,有学生谈到对朋友要真诚,做人要讲诚信;有的学生讲要学习树的奉献精神;有的则说友谊是最美好的„„老师开始有暇关注学生的质疑与生成。课堂更加真实,更加原生态,也更加丰满了。因此,简单是使教学走向真实、丰满的有效策略。

阅读教学正在告别课改初期的困惑,正在走出“泛语文”“非语文”的尴尬,向它的本来面目回归。这是全国小语界,特别是各级教研部门和全体语文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果,也是此次观摩活动的最大收获。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语文教学改革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妨听听台湾小语会赵镜中理事长在太原观课后发表的感言。

赵教授充分肯定了大陆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语文能力,肯定一些课近于完美。同时提出一些问题:

1.学生有如此强的能力,教师教学怎样才能跟上学生的进步?

——言外之意,教师没完全找准教学的起点,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讲得更直白一些,他认为我们的教学有做无用功的地方。

2.教学是“知识导向”还是“学会学习”导向?

——意思是说,阅读教学应进一步加强学习方法的引领。

3.课堂是学生的舞台还是教师的舞台?

——这方面我们和港台地区的教学存在较大的差距,尽管在改,但是做得还很不够。学生到学校是来学习的。教师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有师生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要多一些学生之间的互动,要在生生互动中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增长智慧。只要教师放手,给机会,给时间,学生一定会让老师一次次惊喜。好课应当把“彩”出在学生身上。

4.课上看到比较多的是理解层面的阅读,缺少批判性的阅读,有创意的阅读。

——告诉我们,要重视发表个人见解。在不误读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多元解读,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5.要摒弃单一模式的教学,提倡多元教学模式。

——这是大陆阅读教学的软肋。讲了多年,有改变,但从总体上说,改变不大。

赵教授冷眼旁观,问题看得很准,值得我们深思。

这两个赛区的观摩课,还暴露了值得关注的一些问题。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出现了学语言抓局部多(字、词、句),抓整体(段篇)少,人文内涵泛化(写景统统归结到“美”,写人统统归结到“爱”)的苗头。语言到底在这一课训练什么,有些随意性,要根据课标、文本作更科学的考虑;过程与结构还应有更大的突破——核心是学生要学得更加主动,要给学生更大的空间,特别是思维空间,不能让学生只讲老师要听的话,要让学生敞开心扉,说真话,表达真实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引导、生成。教为学服务,不是学配合教!在媒体运用上,课文搬家多,教科书用得不够,板书也有待向真实、体现教与学的过程方向加以改进。

在多年实践、研究和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阅读教学怎样深化改革?

不由得想到在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听了五年二班陈胜昔老师上的《新型玻璃》一课。温总理深入语文课堂,说明国家领导人对母语教学的重视,对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关切,令广大语文教师欢欣鼓舞。

温总理在课后座谈时,说:“陈老师的课讲得很好。她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找资料、找答案。这就是启发式教学。她尊重每一个孩子,对孩子充满爱心,和学生交流,这就是教学相长。”又说:“这堂课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表达、用词、口语和习作的训练还可以加强一点。要告诉学生;一个事物为什么这么表达?用你自己的话怎么表达?有些词语的应用可以讲得宽一些,像‘藕断丝连’这个词,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可以用在这里(指课文中讲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

温总理还应一个女孩的要求,写了这样的题词: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礼记·中庸》),并对她说:这就是学问、思辨、行动的意思。

从以上谈话可以看出,温总理很懂教育,很懂语文教学。他不仅谈到了启发式、教学相长以及怎样学习的问题,而且谈到了一节语文课怎么上,谈到要重视揣摩词句的表达作用与效果,重视语文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要加强阅读教学中的说与写的训练。这与当前我们研究、改进阅读教学的思路多么吻合!

今后一个阶段,改革阅读教学建议抓住两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语言”。要紧紧抓住文本语言,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

读出情。阅读教学第一要务是读。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要反复诵读。如古人所说,“读之而喜,拍案叫绝,起舞旋走;读之而悲,涔涔泪落,脉脉欲诉。斯时不知古人为我,我为古人,但觉神入文,文入心,永不失矣。”要加强读的指导,该读出画面时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读出方法„„边读边想,边画、批、注,是阅读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读书要从整体入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品出味。即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要有感觉,有心得。譬如,同是幽默,老舍有老舍的幽默,(如,《猫》),鲁迅有鲁迅的幽默(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谈碰壁”),丰子恺有丰子恺的幽默(如,《白鹅》)。在品味语言中,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悟出效。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味词句的表达效果。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不少词句形象传神:“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夏天„„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早晨„„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习得法。包括作者的表达方法,如,遣词造句的方法,常用句式,构段的方法;叙述、说明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习的方法,如,读书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方法。

激活思。即激活思维,发展思维。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思维的张力。既要有个人的静思默想,又要有同学之间的思维的碰撞;既要发展形象思维(读文章,想画面),培养想象力,又要发展创新思维(在不误读的前提下,鼓励个性化乃至创造性解读),培养创造力(如,你还知道哪些或你想发明什么样的新型玻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读、思、议,不仅要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而且要组织好、引导好师生之间的对话。要围绕有价值的问题,抓住交流中的闪光点、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进行思维碰撞,展开真实的对话、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语习文的舞台,成为老师培育和绽放创新思维之花的沃土。

第二个关键词是“多元模式”。要摒弃单一模式,提倡多元模式教学。无论哪种模式,都要围绕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来设计。

阅读教学要有基本式,如,叶圣陶先生提出的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的模式;如,自学——指导——练习的“学、导、练”教学模式;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的“整、分、整”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更要有因文而异、因需而异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针对景美、境远、情深的课文,可以采用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的教学模式;

对于童话、寓言,可以采用“初读,知顺序——熟读,记语言——再读,演一演”的教学模式;

对于有值得探究的问题的课文,可以用少量整合的问题为导向,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对于写法有特点,且学生学得来、用得上的课文(如,简单的说明文),可以采用“了解内容,领悟写法,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适合习得某些学法的课文,可以采用“方法渗透,方法领悟,方法小结,方法运用”的教学模式;

对于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可以采用“一读读通课文,二读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感受”的教学模式;

对于“综合性学习”,应体现体验、合作、探究的精神,抓好“设计方案,分组活动,辅导交流,展示成果,小结收获”几个环节„„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让我们在本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取得进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把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下载崔峦老师在第一届全国小语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崔峦老师在第一届全国小语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