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峦老师在“赤峰市小学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00:3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崔峦老师在“赤峰市小学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崔峦老师在“赤峰市小学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崔峦老师在“赤峰市小学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讲话

崔峦老师在“赤峰市小学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讲话

当前,大家都看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都有解决问题的愿望。但从全国来看,像赤峰市这样扎扎实实地进行区域性研究,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的地区不是很多,所以我感觉,在新的形势下,赤峰市又走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前列,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这次研讨会,是要研究摒弃单纯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模式,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阅读教学策略上的转向,研究的方向很明确。这次研讨会,有课例,有报告,还有针对本市阅读教学实际状况的深入研讨,所以我对赤峰市这种锐意改革、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深表钦佩。

今天,我的发言分两个部分,先谈谈今天五节课的观感,再谈谈进一步改革阅读教学可以怎么做。

一、对五节课的观感

今天的课安排的很好,考虑的很全面。低、中、高年级的课都有,精读课(导读课)和拓展阅读课两种课型都有反映。既有一个课时的阅读课,又有一篇课文阅读教学全过程的展示。使我们看到了赤峰市各个年段阅读教学在想什么,做什么,做得怎么样。

(一)第一节课《纸船和风筝》

《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这次上课的特点都是用低一年级的学生上高一年级的课文)这一课是赤峰市第二实验小学张东方老师借用乌丹三小一年级学生上的,展示的是第二课时的阅读课。这节课符合低年级的教学特点。

我觉得,她做得好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重视字词的教学。尽管是第二课时,老师意识到了字词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所以,对识字、写字、学词都给予了很大的重视。比如,在教“祝福”这两个字的时候,提示学生注意左偏旁,并且稍微讲了一些字理——为什么是“示”字旁。在指导书写的时候,指导学生区分“示”字旁与“衣”字旁的区别。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同音、形近字的辨析。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两个句子:第一个句子有三点水的“漂”,漂流的“漂”;第二个句子有“风”字的“飘”,在空中飘的“飘”,这非常好。老师在这一课的语言环境里,抓住了这两个同音形近的字,及时加以辨析,做得非常好。这一类的工作,我特别希望低年级的老师经常做,不仅在本课中发现了形近字加以区分,还要重视与以前学过的同音、形近字做区分。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防止学生写错别字。课改以来,语文教学有许多的进步,但许多地方也是有失误的。前几天,北京电视台广播讲北京市的高考阅卷,语文阅卷组组长讲:“今年语文卷错别字多。”反馈告诉我们,课改以来中小学语文在字词教学上不如以前做得扎实了。这一点张老师重视了,我也希望在座的老师们都要经常重视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引导孩子在识字、学词的过程中,真正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因为汉语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现象是很普遍的,所以引导孩子辨析同音字、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这些工作要经常做。

第二点,根据上节课学生的质疑来确定本课目标,尊重学生的认识。老师检查读词语后,提出一个问题:上节课还有什么没解决的问题?学生谈到两个:第一个是“小熊和小松鼠看到小船和风筝为什么乐坏了?”第二个是“后来和好后,小熊送风筝,松鼠为什么高兴得哭了?”张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纳入到自己的教学里去,这是尊重学生认识的表现。

第三点,在阅读教学指导上,基本上跳出了以往低年级阅读教学从头至尾串讲串问的路子。老师利用上面讲到的两个问题引导孩子理解内容,而且老师在引导孩子理解中,有很好的点拨。在讨论“为什么乐坏了”那部分内容时,有的孩子说“因为收到了礼物”,有的孩子说“因为收到了祝福”,等等。这时老师以“有朋友的感觉真好”做点拨,使学生感到朋友和好了,又成了好朋友,发自内心的高兴。

第四点,安排拓展阅读。学完了这篇课文后,大屏幕上打出一篇文章,采用的方法是老师读学生听,留下一个结局,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课下找这类读物来读。但我以为,这个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不如让孩子自己读一读,想一想更好。

我认为,这一课教学还可以做一些改进:

第一个改进: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分三个部分指导学生阅读。第一部分:两个人是好朋友;第二部分,吵架了;第三部分,重归于好。可以让学生分开部分读,自读、指名读都可以。可以问:读第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读第二部分你知道了什么,读第三部分你又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设计?因为文中给了我们清楚的提示。在引导孩子思考的基础上,找一找,划一划,找出这个(提示的)词来。第一部分找到“好朋友”划下来;第二部分找到“吵架”、“难过”划下来;第三部分找到“和好”划下来。课文本来有这样几部分。我看不用过多地讲解,就这样来渗透。这样做对文章框架的认识会比今天这样教学更清楚。读童话,读故事,除了读熟读好之外,还要复述讲故事。孩子对童话的框架把握得清楚,会讲述得更好。

第二个改进:帮助孩子了解课文内容后,回归整体,老师找了几个同学,都不是复述全文,这一点很好。但是,如果按我刚才说的分三部分找三个孩子来读,强化一下课文三个部分,让孩子意识到每个部分讲什么,这样把握故事梗概会更好一些。第三个改进:在今天的基础上,字词教学还要进一步加强。这节课张老师重视了,并做了努力,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来讲,对字词教学的关注,对写字教学的指导和练习,从时间安排和指导程度来看,我觉得都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这次修改的《课标》很快就要公布了。它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加强识字写字。一是对要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的要求,从第一学段一二年级一直讲到初中七到九年级。这是建国以来《教学大纲》从来没有过的。二是强调加强写字,《课标》有这样一句话:每天的语文课,无论哪个年级,至少拿出10分钟来进行书写练习。我认为作为低年级,每节阅读课确实应该拿出8到10分钟来写字训练。浙江省前一两年推出一个全省的《关于加强低年级语文教学指导意见》,其中有一条就是“低年级每节语文课至少拿出8分钟来进行写字练习”。

总整体来看,课改以来存在词汇量下降、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问题。这些问题是课改后第四年(2004年)教育部组织各省的专家调查组,在给教育部的报告中提出来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低年级抓起。说得严重一点,识字写字抓不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纸船和风筝》一课,规定认8个字,写8个字。张老师这节课让学生写了3个——“祝、福、幸”,还得多练一点。如果第一课时练不得字,这节课可以再写几个。依托“祝你幸福”把四个字连起来出示,非常好。我有这样一个观点,就是“如果能够写词就不写字”,一个词一个词地练习,因为词是最小的意义单位。如果在老师教孩子练写“祝福”的基础上,让孩子写一写“祝你幸福”这不是很好吗?我不知“辛苦”的“辛”学过没有,如果“辛”学过了,那么我们可以拿“辛”与“幸”做一做辨析。同时,词语的运用要加强。拿这课书里来说,我觉得这几个字可以练一练,比如“幸福”,再比如关联词语“如果”、“连忙”。看课文里是怎么说的,“如果”和“连忙”可以连起来用一用。如果赶上什么节日就更好了,引导孩子设计一张贺卡,每人在上面写一句祝福的话,如“祝你幸福”,“祝你快乐”等。总之,这节课上得不错,有了许多进步,也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特别是要加强识字、写字、学词、连句的练习。

(二)第二节课《乡村四月》

《乡村四月》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的一首古诗。这节课是赤峰市红山区一小孙霞老师借乌丹三小三年一班的学生上的。这节课上得也不错。根据《课标》的要求,各个版本教材都安排了不少古诗的内容,因此很有必要研究一下古诗词这类课文怎么教。孙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课例。

孙老师这节课,我觉得有这么几点值得肯定:

第一点,注意引导孩子把这首诗读正确。注意到了把每个字音读正确,特别是把多音字的字音读正确。才“了”的“了”,在这个地方,无论是从诗句意义上讲,还是从平仄上讲,都应该读“liǎo”,不能读“le”。这样的指导很有必要,读诗歌首先要读正确。第二点,指导学生自读,提出问题,指导学习方法。这个设计也很符合我们的研究方向,自学在先,提出不懂的问题。孩子提了很多,主要集中在字词理解方面。接下来,老师引导孩子自学,并给出一些自学的建议。这一点很好,体现了策略指导。比如,对照注释和查字典自学,要走进诗歌情境中读读、想想,然后把画面描述出来;借助注释、字典读懂诗句;读诗歌想画面,走进诗歌的意境;指导孩子用符号做些标记,用来掌握诵读诗歌词语间的停顿、句与句之间的停顿。我觉得老师这是在用心地教给孩子学习方法。

第三点,老师不仅引导孩子读懂了这首诗,而且关注表达策略。比如,准确地谴词用语,写景写人结合的表达方法,而且讲得比较浅显,学生容易懂。再一点,在读这首诗过程中,老师还引进相关的语段帮助孩子理解和欣赏。比如“雨如烟”这句,引进了朱自清《春》当中相关语句,读了那一段散文,帮助孩子理解什么叫“雨如烟”。老师还做了填空的练习。引进相关语段读赏,我完全同意,但是,语段阅读放在哪里更好?我觉得,这课放的地方有点切断了,在诗的中间插了一杠子,是不是很好?还可以研究这个插放的时机问题。

这节诗歌教学,如果让我提点儿意见的话,有这样几点;

第一,我感觉,针对赤峰市目前的研究,如果想创建高效的课堂,用一个课时完成这样一首简短古诗的教学,(当然也插进了一些其他阅读材料)我还是觉得信息量小,老师的教学节奏较慢,你看前两句花了多少时间,磨得比较厉害。总之我希望信息量再大一点,节奏再快一点。根据这个班学生的能力,完全做得到。

第二,古诗教学,从全国情况来看,有一个地方应该改一下:就是老师在指导孩子把诗读正确之后,该干什么?一般情况是疏通诗句,或者把诗句翻译成白话。孙老师也是这么做的。我觉得可以改一下,古诗词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把孩子带入诗词的意境当中,读诗词想画面。让孩子在正确读的基础上,在头脑里面浮现文字描述的景象,形成自己的画面。“绿满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读了这两句,头脑里产生了什么景象,让孩子说出这个画面,而不是解释词语,疏通词句。这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解读的能力。(学生讲的画面)不一样是允许的,甚至想象得不那么合理我们也允许。目的很明确,我们是要学生的个性发现,学生读了这两句诗各自在头脑里产生什么画面。那么读了后两句又在头脑中产生什么画面,而不是机械地借助注释串讲下来。串讲之后味道就没有了。所以,让我来教古诗词,我会:一要读正确,二要读诗句想画面,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个性解读能力。然后再读诗悟诗情,这样的画面传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然后再知表达,关注一下语言文字的表达。最后熟读成诵。在让孩子自己说画面,说得不懂和表达不正确的地方,老师再引导点拨。

第三点,要正确地把握诗中的写法渗透。这一首诗在写法上要传达生么,该让孩子了解什么?孙老师抓的是写景与写人的结合。我想,是否引导孩子关注这两个方面:一是前两句和后两句,前两句是侧重写景的,后两句是侧重写人写事的,这点要让孩子了解。二是第一句和第二句,虽然都是写景但有所不同,让孩子发现什么呢,是不是第一句侧重于静,第二句侧重于动,动静结合。当然,还有个特点——照应,比如“才了桑蚕”照应“绿遍”;“插田”照应“白满川”,“白满川”是还没有插秧,水田里一片白茫茫。蚕都结茧了、吐丝了,才去插秧。总之,这节古诗教学有很明显的优点,也有些地方应该改进。特别是中高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一定要注意引导孩子读诗句想画面,不要忙着词句串讲,更不要用一个固定的画面框死学生。我看到别处的许多老师教古诗,“啪”,打出一个画面来,这样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思维框住了。老师可以打出一幅画面,但要放在后面,等学生头脑中有了自己的画面之后再打出来,这样更合适。还有,孙老师后面还提出了自学本课《渔歌子》的要求。我的想法是,能不能教读了《乡村四月》之后,当堂让孩子用老师教的方法自己读读《渔歌子》,或者选一首杨万里的田园诗,让学生自己读读。我想信这个班学生有这个能力。

(三)第三四节课《山中访友》

第三四节课,是乌丹三小吴老师用五年一班学生上的《山中访友》。这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也是一篇美文。她展示的教学相比前两节课,吴老师改革的步子更大,更值得关注,更值得我们以这课为例好好地研讨。这篇课文教学用了两个多课时,她是想体现这次研讨的主题,改革的步子比较大,这种改革精神值得充分肯定。我们就是要大胆尝试,然后再认真研讨,不怕有不足的地方,正因为我们有不足才需要改革,对她这样的改革精神我非常钦佩。吴老师的教学,符合当前我们对阅读教学改革的想法。这里面可能也借鉴了杜郎口中学的经验。这一课阅读教学,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大家学习: 第一点,自学在先,首先明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方法策略。老师一上来,就问一个问题:“精读课一般要完成哪些任务?”学生回答得比较准确,(我看学生是经过了比较长期的训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明确——精读课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有: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写法,积累运用语言。这样,孩子就明确了每一节课有些什么任务,用什么方法策略来完成这些任务。接下来,老师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提醒学生从“单元导读”开始学,不是一下子就读课文。从“单元导读”到课文,再到关注课后练习,我觉得这样非常好。如果老师再关注一下:“‘单元导读’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或者提出“这个单元学习任务是什么”,那就更好了。

第二,学生自学充分,训练有素。在自学这段时间里,既有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勾画批注,又有伙伴间的合作,自学得比较充分。自学之后小组汇报,我看到了这个班有一定的训练过程,有平时训练的积累,不然的话,在大半节课的时间里,学生做不到这样认真专注地自学。

第三,小组汇报给我们的启示。自学以后,小组汇报体现了多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字词的汇报;一个层面是对课文内容把握的汇报,把山中的景物当作朋友,都有哪些朋友。还有的学生汇报作者称呼景物为“你”,是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许多方面都谈到了,大致把握住了文章内容、主旨。更可喜的是,有一两个同学的汇报里谈到了文章的条理和叙述顺序:第一二自然段讲去山中访友;三到七自然段讲访友的过程;第八自然段讲访友的感受,非常好。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就能达到这样的理解层次,很好啦!作为小学毕业生真的做到这样一点,那是相当的好了。有的地方,包括发达的东部区的好学校,就是在老师教读之后,学生能够理解到这种程度都不容易。从这里能看出来,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有了较强的学习语文的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对这篇文章主旨的理解,孩子们在小组汇报里都谈到了: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这就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我们不要低估小孩子。所以说,繁琐地内容分析的教学模式不可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在内容上掰开揉碎地分析讲解,喋喋不休,学生根本不愿意听,他早就理解了,早就知道了。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在前段时间,拿上海的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他的调查很简单,选一篇课文,用同一个班学生,调查一下——在老师教读之前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教读之后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情况。他就问我了:“崔老师您猜怎么样?”我说:“前后差不多吧?”他说:“您说得太对了。大部分的孩子在老师讲读之前对课文的理解和讲读之后对课文的理解,没什么两样。”可惜我们老师用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繁琐分析讲解课文内容,真是白瞎了,做了许多无用功,不仅浪费了时间,更糟糕的是磨灭了孩子的学习热情,这一点是可怕的。我们许多孩子厌学,不喜欢学语文,就是这样造成的。其实语文真的很美,孩子们很爱读书。你繁琐地掰开揉碎地去分析,学生感到一点味道都没有了,越学越不爱学,最后厌学了,调皮捣蛋了。

学生的小组汇报给我们很多启示:孩子有巨大的学习潜力,只要老师把任务、目标交代清楚,把方法策略告诉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就会学得很好。所以,我们不难联想到魏书生的办法。他是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地区教育局一把手,他多年来还担一个初中班的语文课。一个地市级的教育局长,工作简直忙得不可开交,光开会得占多少时间?这个班,他无论出去开会呀,讲学呀,没事儿,你就放心吧。他临走时把任务布置明确了,不用请代课老师,学生自己学,兵教兵,照样跟得上,期末考试,语文成绩准高于其他平行班。这说明什么?学习的方法策略这一套学生掌握得很熟练,就有学习力了。这就是达到了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我们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是两个字“自能”,也就是叶老说的“自能读书不用老师讲,自能作文不用老师改”。

第四,方法策略的意识,在教学中体现得很清楚。拿读来说吧,自读、指名读、比读、评读运用的很娴熟。老师还重视把读出感情和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结合起来,这就是“言”“意”结合,“得言”与“得意”结合起来。抓重点语段读出感情、体会情感,一是抓了写“老桥”那一段,二是抓了写“树林”那一段。老师把这两段作为重点指导,其他段落采用让学生展示读的办法。第五,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思维活跃。整个课堂上,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思维在相互碰撞,相互启发。在互相展示当中的那种比劲儿,很有动力,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去思考,所以整个课堂气氛非常积极、热烈。这一点是我们在一般课堂上,包括名师的观摩课上都很难看到的。这是很好的课堂教学景象——民主的、愉悦的、宽松的、和谐的,教学真正形成了一个“场”,以老师为中心,把孩子们都吸引到教学这个“场”中了。我坐在那儿仔细观察,孩子没有一个闲着的,真的动起来了,这很好。当然,在做得这么好的基础上,还是可以做点儿调整的,就是要动静结合,有张有弛,不能老那么热烈、那么高涨,有时高涨得无序了,交流都听不清了,这样就不好了。这里拿捏的度很重要——什么时候张,什么时候弛;什么时候动,什么时候静。要紧张热烈而有秩序。第六,引导学生揣摩文章写法,坚持“一课一得”。这篇散文从写法上能有很多的说法,比如以山中景物为友,见面对话的写法,许多地方用了第二人称;比如散文嘛,形散而神聚,实际它是有一条线的;比如在写景物当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想象、联想,等等。吴老师只抓一点,“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样好。每一篇文章抓一点,一课一得,得得相连,慢慢的学生掌握的写法就会多起来。她抓的是联想的运用,抓的点很好,但是也有不足。既然抓了这一点,就要把它搞透。我觉得不太透,在运用上不太好。老师指导有点儿概念化,提的问题就不好——“什么是想象?什么是联想?”所以学生回答就以词解词了。应该引导学生说说:哪些地方用了联想,读出语句,作者是怎么用的,这样用好在哪。做到这一步学生才能真的明白,也才能真正地把作者的写法迁移到自己的表达之中去。写法上“一课一得”是很好的,但一定要抓实,一定不要离开文本。

《山中访友》一课教学改革方向正确,优点不少,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建议一:把学生的汇报分分层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从几个层面去汇报,每个层面都从哪几方面汇报。比如字词层面,先汇报自学和与伙伴交流之所得;在交流过程中有遗漏的,老师可以提出来,问一问,做一点启发点拨,把字词这一块抓得实一点。再引导从语句上汇报。再引导从内容上汇报。再引导从条理上汇报„„不要一锅煮,一锅煮了以后,加上学生都急于表现,所以有些地方印象不深,收获不大。

建议二: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纳入一定的序之中。教学,老师一定要心里有一个“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再干什么”的序,或者说心里有几个板块,就不乱了。比如,初读的时候,就抓两点:一点是读正确,一点是写字词,这就不乱了。再读的时候,重点是知内容,理顺序。再进一步读的时候,任务是悟语言,揣摩写作方法。最后,整体领悟,读出情感来。设计成这样几个板块,按板块一步步地来。第一个板块,自学汇报,进一步研讨,大家都搞清楚了,我们再进行第二个板块,第二个板块完了,再第三个板块。把“学”和“导”纳入到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学习。

建议三:高年级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课做笔记的能力。我看这个班学生读书中勾、划、批、注的能力还不错,因此我建议进一步培养学生听课做笔记的习惯。这不仅对学习语文有帮助,对学习各个学科都有帮助。比如,这一课有几个要点,一边读,一边交流,一边研讨,可以一边记下来。比如从内容来说,作者都访问了哪些景物,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一记。再如,在梳理内容顺序的时候,大家讨论得比较清楚了,可以记一记笔记。其他语言、写法等方面都可以做点简单的笔记。建议四:预设和学生的学习怎么再做得更好一些。这课教学给我的感觉,老师预设的谱不是很大,或者说不是很明确,由于学生学得很活跃,有的时候老师都跟不上了。老师不能在学生前面牵着学生走,但也不能跟在学生屁股后面跑。这个拿捏怎么弄?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一定要有预设。其次,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怎么来调控,把预设和学习、预设和生成很好地结合起来。为此我们还需要深入研究,这是很难的,需要有丰富的经验,需要像于永正那样非常老道的老师,这是个努力的方向。

总之,《山中访友》一课的教学,充分反映了你们课改的实力、方向、做法,令人振奋。同时觉得还有值得研究的地方,如怎样动静结合,怎样“学”“导”结合,怎么把有的地方做得更实一些。

(四)第五节课——六年级拓展阅读课

今天下午的课,是翁旗五分地镇中心小学薛文彩老师用本校六年级自己的班上的课。我听说孩子们从早晨就来了,急切地等着上这节课,农村孩子真的很可爱。我想这节课也可能成为他们一辈子都不能忘的事。这节课上孩子们的出色表现,使我看到五分地小学真的很了不起。农村的小学生都能做到这样,可以推想到赤峰的语文教学改革成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真的令人高兴,如果全国的小学生都能这样,我们语文教学的面貌,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可以打“五分”了。五分地“五分”!我上小学的时候是学前苏联的“五分制”,所以我给五分地这个班学生打“五分”,满分。

这一课与前三课相比课的类型不一样。这是一节拓展阅读课,即用挤出来的语文课时,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阅读教科书以外的文篇或书籍。今天,老师给学生的任务是读三篇文章,当然不是必须都读好这三篇,是侧重细读其中一篇。上课伊始,老师提出要求:先把三篇文章都浏览一遍;再选一篇用心仔细地读,做勾画批注;接下来,在组内交流,选一个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汇报。这是一个有利于阅读指导的课型方式。它的好处是,每个学生尽管只侧重读一篇,但他们都能分享到阅读三篇的成果。

这一课,老师从小结课内学习收获导入——“同学们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学会了什么,运用了什么阅读方法?”学生汇报给我的感觉,从“得意”的角度、“得言”的角度、“得法”的角度上都有发现,谈了各自的收获。然后,老师布置了任务,提出要求,交代得很清楚。课堂的基本环节是:自读自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最后还有各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展示。

在小组汇报这个部分,我非常欣赏的是学生各自不同意见的表述,甚至交锋。这是在一般阅读课上比较少看到的,也是我们大陆的小学,或者说大陆的阅读教学所奇缺的,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不同意见的交锋。还有,学生对其他同学发言的评判——我认为你好,好在哪里;你不好,建议你如何改进。这一点也很好。我们的课内阅读教学就应该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独立感受,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鼓励发表不同的观点。只要不违背我们主流价值观的,学生自己觉得言之有理的,我们就应该肯定。因为阅读的实质就是个性化阅读,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薛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

最后展示的环节,把阅读的收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别人,相当不错。三篇文章都涉及到了,有朗读,有复述,有表演,还有谈阅读收获。我很欣赏那个女孩子谈阅读收获,而且是联系平时的阅读和以前读到的文章对比着说、联系着说,这非常好。今天老师把“笑脸”给她,是当之无愧的。我很高兴,从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了农村孩子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这个班学生有比较快的阅读速度,有比较强的整体把握能力,应该说在语文学习上是非常合格的、出色的。

以上就是我对今天几节课的看法,成绩我也基本说到了,问题我也指出来了。我的个性就是这样,好就是好,我认为是问题的,就是问题。当然我说的不对,老师们可以提意见。

二、小学阅读教学改革今后怎么向前走

经过十年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和深化改革的问题。现在,小学阅读教学已经到了跟繁琐内容分析说“再见”的时候了。那么,以后小学阅读教学如何深化改革,怎么继续向前走?就这个问题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年段目标,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现在就多数教师来说,教学目标不是很清楚,有的地方越位,有的地方又缺位。总的感觉,1~6年级都是分析内容的模式,对低年级来说是越位,中高年级同样有越位和缺位的地方。高年级在人文上“深挖洞,广积粮”,上成了赏析课,品词析句,须领悟的基本写法却被忽略了。

小学各学段应该把握怎样的教学目标重点呢? 1.低年级干什么——侧重字、词、句训练。

(1)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底线,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识字、写字能力。小学生应该掌握7000左右词汇量,会写会用。完成这个任务很大程度上靠低年级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

(2)侧重于朗读训练。首先是读正确,字字读正确。其次是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字句,不顿读、不唱读;再次是读出长句中的停顿,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语感。教师可先范读,练学生的耳朵。

(3)大致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逐渐地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4)积累好的词、句、段、篇,背诵,积累语言。2.中年级干什么——侧重词、句、段的教学。(1)继续加强词、句的教学,关注表达效果。

(2)加强段的教学。逐步培养理解自然段、意义段的能力,包括归纳段意,理清段序,了解写法。(3)加强朗读,训练默读,重视默读。从全国看对朗读重视有余,对默读重视不够,像赤峰这样边读、边思、边勾划批注的习惯,默读时用的最多。

(4)练习略读课文,粗知大意。(5)初步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3.高年级干什么——侧重句、段、篇训练。(1)体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2)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情感,揣摩写法。既得意又得言。比较准确地概括内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理清文章表达顺序,不同文体有不同顺序,同样的文体内容不同,也有不同顺序。

(3)领悟基本表达方法,如怎么写人、写事、写景、写物的具体方法。学习不同文体的阅读策略。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方式有一个弊端,就是千篇一律。不同文体有不同的表达方法,要抓住不同文体表达方法,从这入手来指导学生读好这一类文章,掌握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方法。比如读诗歌,要引导孩子进入诗歌的情境,读诗歌想画面,这是最核心的。读小说,要抓情节,抓人物,抓描写人物的方法,从这入手。读说明性的文章,一是要抓说明了什么,二是要抓用哪些方法说明的。这不就区别开了吗?

(4)学习浏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能力。今天薛老师让学生快速阅读三篇文章,目的是什么?就是通过快速浏览怎样从三篇文章中选一篇。所谓浏览,就是一目十行地读,跳读,猜读,跟自己无关的不读地读。非常快,甚至一分钟读几千个字。培养孩子什么能力?根据自己的需要搜集、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这个能力太重要了,这是小学最高的阅读要求。

教学中,各年段应该各自抓住上述这些教学重点。教着低年级想着中年级,教着中年级想着高年级,教着高年级望着初中,这样我们就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了。

(二)精选教学内容,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

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是教语文就是教课文,教课文就是面面俱到,这不对。教语文不是教课文,教语文是用课文来教。按叶老的话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用这个例子来干啥呢?来训练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让例子为我所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语文老师要对课文进行二度开发。每一篇课文的信息量都非常大,头绪非常多,要真教真讲那内容真是太多了,怎么办?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呀,使其为我所用。那么怎么选择,关注点是什么?语言训练呀。因为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特别是运用语言的课程,这是别的学科所不管的,我们必须抓好它。我们在备课的时候,除了解读文本,把课文搞懂外,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抓准三个点:第一,语言训练点,无论年级低还是高,都要找准语言训练点;第二,方法习得点,在学习方法上,应该让学生掌握点什么;第三,能力培养点,在学习能力上,让学生通过本课学习有什么收获。三个点抓住了,其他的就可以忽略了。要注意,对课文进行二度开发必须精心备课。

确定教学内容,还有一句话:“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全部的教学内容。”这个意识我们一定要树立。企图通过12本教科书培养孩子多么高的语文能力,那是不可能的,量还小啊。12本教科书充其量三四十万字的阅读量,六年时间阅读三四十万字是绝对形不成多高语文能力的。怎么办?要多读一些,叶老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就讲过:“教科书要编的厚一点,让孩子多读一点。”有的老师说:这么厚,教不完怎么办?叶老又说了:“人家外国怎么也能教得完?”要学生多读一些,教师少讲一些,挑几点讲一讲就够了。挑几点就是我说的那三个点。前苏联上个世纪50年代小学四年制,(现在小学还是四年制)俄语开两门课,一门叫《阅读》,另一门叫《语言》。《语言》就是学俄语语法,很难学。人教社曾经把他们的全套《阅读》译成中文,是100万字。人家用小学四年时间阅读100万字,还不算那本很难学的《语言》,而我们现在小学六年才读三四十万字,不行呀。所以,要多读一些相关的资料,今天作课的几位老师都有这个意识。一定不能只读这几篇课文,要让学生在课上多读一点。

(三)改进语文教学的方法策略。

教学的方法策略怎么改进?有四句话十六个字:第一,自学在先,先学后教;第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今天,我很高兴在赤峰看到“自学在先,先学后教”的课。这不但成了老师们的理念和共识,而且在教学中已经有所体现了,有的课还体现得很好。让学生先学,尝试着学,学过之后,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再学再导。1.“自学在先,先学后教”,一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为了找准教学的起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从低年级开始,从学完了汉语拼音就开始。那个时候,学生就可以用拼音读生字和给汉字注音,就可以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来记字。自己和小组当中都可以。中年级一直坚持下来,到了高年级学生就可以带上较综合性的问题自学了。老师可以设计作业纸、作业单、自学提纲,来引导学生自学。这个提纲也可以搞得比较细,比如字方面、词语方面、句子方面、阅读的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等,学生边读边做这个自学提纲。

在学生自学、自做提纲的基础上,可以交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交流。已知、已懂、已会的,老师就不做为重点讲了。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该订正的、该指导的、该提醒的、该点拨的都做了。在这个基础上,来找准教学起点,特别要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由不敢提问到敢提问,由不善提问到到善于提问,有一个训练的过程。到高年级,就不应该表扬那些只会提出浅显问题的、简单问题的学生了。应该鼓励学生能提出有一定思维价值的、能抓住课文理解或表达的重点难点的问题,要鼓励这样的。交流之后,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梳理,该马上解决的当时就解决。只留少量的有思维价值的、体现理解重点难点的、体现得意得言的问题,把它纳入到教学预设当中。形成一两个、两三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既得意又得言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理解。所以,为了找准教学起点,学生必须先学。在学生学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号学生这个脉,摸准教学起点。一般地说,有50%难度的交流,是孩子最喜欢完成的,太难了不行,太容易了也不好。要找准的教学起点,就是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地方,即心理学讲的“最近发展区”。现在我们看到的课,甚至高年级的阅读课都是零起点,这样上课学生当然没兴趣,所以我建议要自学在先,先学后教,找准教学起点。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主要是说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设计出整合的、体现教学重难点的、得意得言结合的问题至关重要。在这样的整合的问题之下,可以设计出辅助问题帮助学生搭桥,引导他们学习。教学中老师一定要起到主导作用,学习杜郎口经验不能照抄照搬,因为杜郎口是中学,我们是小学。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须臾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统一起来,不能只执一端,或者一会儿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一会儿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做到二者随时有机结合,无限制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或学生的主体作用都是不对的。现在据我所知,学习杜郎口有点形成风气,我走过一些地方,有的已经学歪了。像深圳有一个区号召老师们学杜郎口,看什么呢?就看班上学生展示的本领,别的什么也不看,展示得好就是好课,展示得简单就不是好课。结果怎么样?结果孩子把大量的功夫用在课前、课下做准备。有的老师告诉我,为了展示得好甚至准备一个月,这就是“作秀”呀,另外一种形式的“作秀”。看不见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只看到一个结果展示。老师在那无所事事,就看到孩子在那表演,这是当前一个新的动向。前几天,我在邯郸听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同志反映,有的学校领导学习杜郎口,就看学生的展示,一套一套的,都是提前导演好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形式主义,大家要警惕呀。学习要真学、真想、真交流,在这个基础上展示学生个人感悟、个人感受,甚至小组内研讨的成果,都可以。但是不抓学习过程,只抓展示,肯定是不对的。虽然今天的课没发现这样的问题,但是我们的头脑要清楚,要警惕。

3.老师的主导、指导、诱导的作用,可以在哪些地方发挥呢?我提六点: 第一,营造教学氛围。今天这几位老师都做到了。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仅如此,还要思维活跃。我更欣赏那种外松内紧,虽然外表上看学生很活跃,但他们内心在思考、在动脑筋。外松内紧,动静结合。老师非常亲切,和孩子们打成一片。

第二,引导教学方向。老师是把握方向的,这是主导作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学往那里去,老师首先自己得明确。课堂上要随时调整,当一个孩子走偏的时候,要及时调整过来,使其奔着教学目标去。这就包括:上课伊始我们要交代清楚教学目标,这节课干什么,到哪里;每个环节交代教学任务时,要交代得请清楚楚,要求孩子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要交代清楚;根据学情的变化要随机应变,恰当调控。到高年级还可以通过出预习提纲、预习提示、作业纸、作业单等,用这些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些都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握教与学的方向。

第三,及时点拨讲解。学生回答不对的,一定要纠正;理解不到位的,一定要讲解清楚;重要的地方孩子忽略的,一定要提出来;学生提出的好问题,回答的精彩之处,一定要点评:他提的问题好,好在哪里,怎样向他学习;他的回答好在哪里,给我们什么启发,要及时点拨到位。在孩子启而不发的时候,得做精当地讲解。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不能和有意义的学习对立起来。老师精当的讲解,这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要讲,不是不讲,特别是在小结的时候,画龙点睛地讲解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适当归纳小结。全课结束时要做归纳总结,一节课上完了要做这堂课的小结,一个部分的内容学完了要做这一部分的小结。比如理解课文内容差不多的时候,指导学生回忆一下用了哪些方法学习的;在揣摩写法告一段落时,引导学生总结一下揣摩到的写作方法;也可以在学习之后,帮助学生归纳所用的学习方法,等等。

第五,必要的示范。写字、朗读、表达,老师都要做必要的示范。特别是习作,这一点我希望赤峰的老师多努力。我观察其他学科的老师都示范,唯独语文老师在作文上不示范。你看体、音、美老师那个不做示范?体育老师示范怎么做动作,音乐老师示范怎么唱,美术老师示范画法。唯独语文老师教作文不写作文,这很不好。叶老很多年前就号召语文教师要写“下水文”。他讲了若干好处,其中一点:老师写下水文能够体会学生写作的甘苦。这一点很重,只有你写了,你才知道这次习作难在哪儿,有哪些啃点不容易过不去,这样你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为了做好示范,语文老师要练好教学基本功,要写一笔好字,要有朗读的本领,要能写一篇好文章。

第六,恰当地评价。我这里说的是课堂中的即时评价,当时的评价。老师的评价要恰当,反对那种廉价的没意义的评价表达方式。课改初期很流行“棒棒,你真棒”。没有用,没有意义,最后把孩子说得都没感觉了。提倡用激励性的语言,做有针对性的恰入其分的评价。总的趋势是鼓励孩子,激励他,但是要有针对性,实事求是。好,他得知道好在哪儿;存在问题,他得知道怎么改进,因为评价也是指导。总之,教师的“导”,要体现在“激学、引学、助学、促学”上,体现在推进学习进程和提高学习效果上,使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会学。所以,教师的“导”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高效性上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导”的艺术。我不欣赏有些老师把“彩”出在自己身上,风光无限,“上课的老师真好”,那是表演。我希望教学的“精彩”出在学生身上,学生精彩了,表现出你“导”的功力。

(四)大力推进课内外阅读。

阅读教学,一手要抓课内阅读教学的改革,一手要抓推进儿童的阅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有大的改观。只在课内阅读上做文章效果是很有限的。所以《课标》才提出“要让学生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小学阶段最低的课外阅读量是:低年级5万字,中年级40万字,高年级100万字,加在一起是145万字。不多呀,搁在一起才几本书呀。这个量我们不仅要保,而且要争取突破。现在做得好的,小学毕业读500万字、1000万字的都有。王松洲的学校用“考级”的办法激励学生读书,分七级,每一级都有必读的书目。读了一级的书目之后,通过简单的测试,达标了就发一个等级证书。七级要读130多本书,1000多万字,不分年级,就看书读得多少,也许三年级孩子比五年级考得级还高。我们要采取激励的机制,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鼓励学生多读书。我的理想或者我的努力方向是:儿童阅读课程化,把儿童阅读纳入到语文课程里面去,有课时保证,有课程保证,有内容保证,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读什么,两句话——厚今薄古,厚中薄外。我主张多读现代的,少读古代的,多读中国的,少读外国的。我不主张读“经”,所谓的“经典全都读完”,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等等。我不主张读这些。有些是要节选的,比如《论语》、《道德经》,甚至包括《百家姓》、《千字文》,我们要把那些糟粕的东西去掉。读一些见识见识可以,不要过多地读,但是古诗词多读一些我鼓励。另外,我国古代的一些优秀散文,我们搞一点节选,读一读,背一背,我鼓励。比如《岳阳楼记》、《藤王阁序》等千古名篇,高年级可以提前读一读,但不一定读“经”。要多读现代的,低中年级多读点儿现代文学作品,高年级多读名著,只要我们朝着这个方向走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那么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就会大大地提高,会比我们现在的孩子们的表现更加优秀。

赤峰地区课改十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向正确,力度比较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始终走自治区的前列。我相信,依靠你们的智慧、勤奋和不断探索,也一定能为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创造出好的经验来。我也祝愿在座的诸位老师,在你们中间涌现出更多地优秀教师、特级教师、像包头梁彩霞那样的老师。梁彩霞老师是全国小语会第一届(1989年)教学观摩活动的一等奖获得者。我想很大程度上因为这个,江泽民总书记到她家去看望她。据我所知迄今为止,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登门看望一位小学教师,绝无仅有。这是梁彩霞老师的骄傲,值得内蒙小学教师骄傲,也值得全国所有小学教师骄傲。(16100字)

(王为民 根据崔峦老师讲话录像整理,个别地方文字略有改动)

小学阅读教学改革该怎么向前走

——崔峦老师在“赤峰市小学阅读教学

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

经过十年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深化改革的问题。现在小学阅读教学已经到了跟繁琐内容分析的模式说“再见”的时候了。以后小学阅读教学如何深化改革,怎么继续向前走?就这个问题我讲四点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年段目标,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是很准确,有的地方越位,有的地方又缺位。那么,小学各学段应该怎样有重点地把握教学目标呢? 1.低年级——侧重字、词、句的训练。

①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底线。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小学生还应该掌握7000左右词汇量,会写会用。完成上述任务,在很大程度上靠低年级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

②进行初步的朗读训练。首先是读正确。把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还要能读出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语感。

③大致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逐渐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④积累好的词、句、段、篇,复述、背诵,积累语言。2.中年级——侧重词、句、段的教学。

①继续加强词、句的教学,关注词、句的表达效果。

②加强段的教学。逐步培养理解自然段、意义段的能力,包括归纳段意,理清段序,了解写法。

③加强朗读,训练默读。从全国看,对朗读比较重视,对默读重视不够。默读是经常用到的阅读技能,要培养边默读、边思考、边勾划批注的习惯。

④略读课文,粗知大意。⑤初步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3.高年级——侧重句、段、篇的训练。①体会词句的含义和在表达上的作用。

②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情感,揣摩表达方法,既得意又得言。要形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理清文章表达顺序的能力,发现文章写法特点的能力。

③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如,怎么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具体方法。前提是初步掌握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策略。从不同文体表达特点入手,指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方法。比如,读诗歌,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想象画面,体会感情;读小说,抓情节,抓人物,抓描写人物的方法;读说明性的文章,抓说明了什么以及说明的方法。

④学习浏览,提高阅读速度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浏览是一目十行地读,跳读,猜读,跟自己无关的不读地读。一分钟甚至能读上千字,来培养根据需要搜集、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中,各年段要抓住上述教学重点。做到教着低年级想着中年级,教着中年级想着高年级,教着高年级望着初中。这样,就能既不越位也不缺位,逐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精选教学内容,突出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是教语文就是教课文,教课文就是面面俱到地分析内容。教语文是用课文来教,不只是教学生理解内容。“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要让课文这个例子为我所用,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二度开发,精心备课。依凭课文,找准三个点:语言训练点,方法习得点,能力培养点。

确定教学内容,还必须树立这样的意识——教科书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唯一的、全部的教学内容。就是说语文课不光是学课文,除了学习课本中的例文,还要阅读一些其他的文章和书籍。实践证明,企图通过12本教科书培养孩子多么高的语文能力,是不可能的,阅读量太小。12本教科书充其量三四十万字,六年时间阅读这么一点点,学生能有多强的语文能力?叶老早就说过:教科书要编得厚一点,让学生多读一点,老师少讲一点。

三、改进阅读教学,加强自学与指导

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怎么改进?四句话十六个字:自学在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先学,尝试着学,学过之后,找准教学起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导学导练。

1.“自学在先,先学后教”。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为了找准教学的起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从低年级开始。学完了汉语拼音,就可倡导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用自己想到的办法识记汉字。到了中年级,可提出更高一点的自学要求,并用“自学提示”等加以扶助。对高年级学生要更加放手,可采用作业单、自学提纲等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具有比较强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汇报、交流。多数学生已知、已懂、已会的,不再作为教学的重点。交流中,老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订正、指导、提示、点拨。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找准教学的起点。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由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由不善提问到善于提问。鼓励学生提出有思维价值的,能体现课文理解或表达的重点、难点的问题。

交流过程中,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梳理,不大重要的或难度不大的,当时就发动学生自己解决。只留下少量的有思维价值的、体现教学重难点的、能落实得意得言的问题,把它们纳入到教学预设当中,综合成少量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领会。所以,为了找准教学起点,学生必须先学,根据学生的交流,把准学情这个“脉”,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主要是说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设计出整合的、体现教学重难点的、既得意又得言的问题之后,还可以设计一些辅助性的问题,帮助学生铺路搭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学习杜郎口经验不能照抄照搬,因为杜郎口是中学,我们是小学。小学语文教学须臾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统一起来,不能只执一端,既不能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做到二者自然、有机地结合。无限制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或学生的主体作用都是不对的。有的学校学杜郎口,只看班上学生展示的本领,展示得好就是好课,展示得简单就不是好课。结果学生把大量的功夫用在课前、课下做准备。有的为了一次展示准备好长时间。这是新形势下另一种形式的“作秀”,是语文教学的新形式主义。语文学习要真读书、真思考、真交流,看得见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在这个基础上,展示学生个人理解感悟、小组研讨成果,都可以。不抓学习过程,只抓成果展示,肯定是不对的。我们的头脑要清楚,要警惕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

3.老师的主导、指导、辅导、诱导作用,可以在哪些地方发挥呢?我提出以下六点。

①营造教学氛围。要营造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十分亲和,伏下身子和学生一起学习。我更欣赏那种外松内紧的教学氛围。外表上看学生很活跃,内心在不停地思考。外松内紧,有动有静,师生和谐,其乐融融,是理想的教学状态。

②引导教学方向。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握教与学的方向。上课伊始,要交代清楚教学目标,这节课干什么,做到什么程度;进行到每个环节,也要交代清楚教学任务和要求。课堂上,要根据学情的变化随机应变,适当调控。学生学习方向走偏时,要及时矫正。教师还要善于借助有启发性的问题、学习提示、自学提纲等,引导、调控学生的学习。

③及时点拨讲解。学生回答不对的,教师要纠正;学生理解不到位的,教师要引向深入;重要之处学生忽略的,一定要指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回答的精彩之处,一定要点评——这个问题好,好在哪里;这样回答好,给大家什么启发,要及时点拨到位。当学生启而不发的时候,有必要做精当的讲解。好的讲解同样具有启发性。我们不应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对立起来。

④适当归纳小结。要在得意、得言、得法上,指导学生归纳总结。一节课上完了,要作这堂课的总结;在理解内容、梳理结构、体会情感、揣摩写法每项任务即将完成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学生归纳不全面、表述不准确的,教师要进行指导或示范。学习之后,要帮助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以便能迁移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⑤必要的示范。写字、朗读、习作,教师都要做必要的示范。我观察其他学科的老师,如,数学、体育、音乐、美术老师都以身作则进行示范,唯独语文老师教作文可以不写作文。叶老很多年前就提倡语文教师要写“下水文”。他说:老师写下水文能够体会学生写作的甘苦。这一点很重要。只有你写了,才知道这次习作难在哪儿,学生有哪些坎儿不容易过去,这样你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语文老师必须练好教学基本功——写一笔好字,有朗读的本领,有一副好口才,能写一篇好文章。

⑥恰当的评价。我这里说的是课堂上的即时评价。老师的评价要恰当,减少那种廉价的没意义的评价。提倡用激励性的语言,做有针对性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好,要让学生知道好在哪儿;存在问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改进。评价往往是最有针对性的指导。

总之,教师的“导”,要体现在“激学、引学、助学、促学”上,体现在推进学习进程和提高学习效果上,使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会学。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导”的艺术。我不欣赏有些老师把“彩”出在自己身上,教师风光无限,那是表演。我希望教学的“精彩”出在学生身上,学生出彩了,正表现了老师“导”的功力。

四、大力推进儿童阅读

阅读教学,一手要抓课内阅读教学改革,一手要抓推进儿童阅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有大的改观。只在阅读教学上做文章,效果是有限的。所以《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小学阶段最低的课外阅读量是145万字,这个量我们不仅要保,而且要争取突破。现在做得好的,小学阶段读500万字、1000万字书的都有。有的学校用“考级”的办法激励学生读书,分若干级,每一级都有必读的书目。读了某一级规定的书之后,通过简单的测试,达标了就发这一等级的证书。我们要采取激励的机制,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鼓励学生多读书。我希望语文课程改革继续深化,实现儿童阅读课程化,把儿童阅读纳入到语文课程里面去,有课程保证,有课时保证,有内容保证,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一定会有大的提升。

至于读什么,两句话——厚今薄古,厚中薄外。我主张多读现代的,少读古代的,多读中国的,少读外国的。我不主张系统地读“经”。《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搞些节选,去掉其中的糟粕,读一些见识见识可以,但不要过多地读。古诗词、古代的优秀散文,读一读背一背,这个我支持。总之,要多读现代的,低年级小学生多读图画书、读绘本。中年级多读点儿现代儿童文学作品。高年级多读现代名著,适当接触古典名著和外国名著。只要我们朝着这个方向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那么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肯定会大大地提高,他们的表现会更加优秀。

(王为民、都玉茹整理,经崔峦老师审阅定稿)

崔峦老师评价翁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按语:

2011年6月21日至22日,我旗教育学会和教师进修校承办了“赤峰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有幸请到了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原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编辑室主任、《语文课程标准》主要执笔人、全国顶级小语教学专家崔峦老师,光临现场评课和讲学。崔峦老师对我旗乌丹三小吴凤红老师和五分地镇中心小学薛文彩老师所执教的研究课例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赏。崔峦老师是我国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举旗人、真“如来”,他说的话就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真经”。他的讲话使我们深受鼓舞,感到我旗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切实有力的,成绩是突出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在本地区是领先的。

但是,兴奋之余我们内心也非常清楚,吴凤红和薛文彩是全旗小学语文教师中的佼佼者,且她们的课例经过了充分的准备,这样的课例并不是我旗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常态课。为此,我们把崔峦老师对吴凤红、薛文彩老师的评课讲话内容单提出来,供全旗语文教师认真学习研究,从中分享成功的经验,对照反思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希望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

摘选崔峦老师有关吴凤红、薛文彩评课内容,原文如下:

(三)第三四节课《山中访友》

第三四节课,是乌丹三小吴老师用五年一班学生上的《山中访友》。这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也是一篇美文。她展示的教学,相比前两节课,吴老师改革的步子更大,更值得关注,更值得我们以这课为例好好地研讨。这篇课文教学用了两个多课时,她是想体现这次研讨的主题,改革的步子比较大,这种改革精神值得充分肯定。我们就是要大胆尝试,然后再认真研讨,不怕有不足的地方,正因为我们有不足才需要我们改革,对她这样的改革精神我非常钦佩。

吴老师的教学,符合当前我们对阅读教学改革的想法。这里面可能也借鉴了杜郎口中学的经验。这一课阅读教学,我觉得以下几点值得大家学习:

第一点,自学在先,首先明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方法策略。老师一上来,就问一个问题:精读课一般要完成哪些任务?学生回答得比较准确,我看学生是经过比较长期的训练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明确——精读课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有: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写法,积累运用语言。这样,孩子就明确了每一节课有些什么任务,用什么方法策略来完成这些任务。接下来,老师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提醒学生从“单元导读”开始学,不是一下子就读课文。从单元导读到课文,再到关注课后练习,我觉得这样非常好。如果老师再关注一下:“‘单元导读’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或者提出“这个单元学习任务是什么”,那就更好了。

第二,学生自学充分,训练有素。在自学这段时间里,既有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勾画批注,又有伙伴间的合作,自学得比较充分。自学之后小组汇报,我看到了这个班有一定的训练过程,有平时训练的积累,不然的话,在大半节课的时间里,学生做不到这样认真专注地自学。

第三,小组汇报给我们的启示。自学以后,小组汇报体现了多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字词的汇报;一个层面是对课文内容把握的汇报,把山中的景物当作朋友,都有哪些朋友。还有的学生汇报作者称呼景物为“你”,是用了第二人称的写法。许多方面都谈到了,大致把握住了文章内容。更可喜的是,有一两个同学的汇报里谈到了文章的条理和叙述顺序:第一二自然段讲去山中访友;三到七自然段讲访友的过程;第八自然段讲访友的感受,非常好。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就能达到这样的理解层次,很好啦!作为小学毕业生真的做到这样一点,那是相当的好了。有的地方,包括发达的东部区的好学校,就是在老师教读之后,学生能够理解到这种程度都不容易。从这里能看出来,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有了较强的学习语文的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对这篇文章主旨的理解,孩子们在小组汇报里都谈到了: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这就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我们不要低估小孩子。所以说,繁琐地内容分析的教学模式不可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在内容上掰开揉碎地分析讲解,喋喋不休,学生根本不愿意听,他早就理解了,早就知道了。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在前段时间,拿上海的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他的调查很简单,选一篇课文,用同一个班学生,调查一下——在老师教读之前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教读之后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情况。他就问我了:“崔老师您猜怎么样?”我说:“前后差不多吧?”他说:“您说得太对了。大部分的孩子在老师讲读之前对课文的理解和讲读之后对课文的理解,没什么两样。”可惜我们老师用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繁琐分析讲解课文内容,真是白瞎了,做了许多无用功,不仅浪费了时间,更糟糕的是磨灭了孩子的学习热情,这一点是可怕的。我们许多孩子厌学,不喜欢学语文,就是这样造成的。其实语文真的很美,孩子们很爱读书。你繁琐地掰开揉碎去分析,学生感到一点味道都没有了,越学越不爱学,最后厌学了,调皮捣蛋了。

学生的小组汇报给我们很多启示:孩子有巨大的学习潜力,只要老师把任务、目标交代清楚,把方法策略告诉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就会学得很好。所以,我们不难联想到魏书生的办法。他是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地区教育局一把手,他多年来还担一个初中班的语文课。一个地市级的教育局长,工作简直忙得不可开交,光开会得占多少时间,但还坚持担一个班的班主任。这个班,他无论出去开会呀,讲学呀,没事儿,你就放心吧。他临走时把任务布置明确了,不用请代课老师,学生自己学,兵教兵,照样跟得上,期末考试,语文成绩准高于其他平行班。这说明什么?学习的方法策略这一套学生掌握得很熟练,有学习力了。这就是达到了叶老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我们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是两个字“自能”,也就是叶老说的“自能读书不用老师讲,自能作文不用老师改”。

第四,方法策略的意识,在教学中体现得很清楚。拿读来说吧,自读、指名读、比读、评读运用的很娴熟。老师还重视把读出感情和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结合起来,这就是“言”“意”结合,“得言”与“得意”结合起来。抓重点语段读出感情、体会情感,一是抓了写“老桥”那一段,二是抓了写“树林”那一段。老师把这两段作为重点指导,其他段落采用让学生展示读的办法。

第五,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思维活跃。整个课堂上,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思维在相互碰撞,相互启发。在互相展示当中的那种比劲儿,很有动力,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去思考,所以整个课堂气氛非常积极、热烈。这一点是我们在一般课堂上,包括名师的观摩课上都很难看到的。这是很好的课堂教学景象——民主的、愉悦的、宽松的、和谐的,教学真正形成了一个“场”,以老师为中心,把孩子们都吸引到教学这个“场”中了。我坐在那儿仔细观察,孩子没有一个闲着的,真的动起来了,这很好。当然,在做得这么好的基础上,还是可以做点儿调整的,就是要动静结合,有张有弛,不能老那么热烈、那么高涨,有时高涨得无序了,交流都听不清了,这样就不好了。这里拿捏的度很重要——什么时候张,什么时候弛;什么时候动,什么时候静。要紧张热烈而有秩序。

第六,引导学生揣摩文章写法,坚持“一课一得”。这篇散文从写法上能有很多的说法,比如以山中景物为友,见面对话的写法,许多地方用了第二人称;比如散文嘛,形散而神聚,实际它是有一条线的;比如在写景物当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想象、联想,等等。吴老师只抓一点,“任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样好。每一篇文章抓一点,一课一得,得得相连,慢慢的学生掌握的写法就会多起来。她抓的是联想的运用,抓的点很好,但是也有不足。既然抓了这一点,就要把它搞透。我觉得不太透,在运用上不太好。老师指导有点儿概念化,提的问题就不好——“什么是想象?什么是联想?”所以学生回答就以词解词了。应该引导学生说说:哪些地方用了联想,读出语句,作者是怎么用的,这样用好在哪。做到这一步学生才能真的明白,也才能真正地把作者的写法迁移到自己的表达之中去。写法上“一课一得”是很好的,但一定要抓实,一定不要离开文本。

《山中访友》一课教学改革方向正确,优点不少,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建议一:把学生的汇报分分层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从几个层面汇报,每个层面都从哪几方面汇报。比如字词层面,先汇报自学和与伙伴交流之所得;在交流过程当中有遗漏的,老师可以提出来,问一问,做一点启发点拨,把字词这一块抓得实一点。再引导从语句上汇报。再引导从内容上汇报。再引导从条理上汇报„„不要一锅煮,一锅煮了以后,加上学生都急于表现,所以有些地方印象不深,收获不大。

建议二: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纳入一定的序之中。教学,老师一定要心里有一个“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再干什么”的序,或者说心里有几个板块,就不乱了。比如,初读的时候,就抓两点:一点是读正确,一点是写字词,这就不乱了。再读的时候,重点是知内容,理顺序。再进一步读的时候,任务是悟语言,揣摩表达形式写作方法。最后,整体领悟,读出情感来。设计成这样几个板块,按板块一步步地来。第一个板块,自学汇报,进一步研讨,大家都搞清楚了,我们再进到第二个板块,第二个板块完了,再第三个板块。把“学”和“导”纳入到预设的程序之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学。

建议三:高年级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课做笔记的能力。我看这个班学生读书中勾、划、批、注的能力还不错,因此我建议进一步培养学生听课做笔记的习惯。这不仅对学习语文有帮助,对学习各个学科都有帮助。比如,这一课有几个要点,一边读,一边交流,一边研讨,可以一边记下来。比如从内容来说,作者都访问了哪些景物,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一记。再如,在梳理内容顺序的时候,大家讨论得比较清楚了,可以记一记笔记。其他语言、写法等方面都可以做点简单的笔记。

建议四:预设和学生的学习怎么再做得更好一些。这课教学给我的感觉,老师预设的谱不是很大,或者说不是很明确,由于学生学得很活跃,有的时候老师都跟不上了。老师不能在学生前面牵着学生走,但也不能跟在学生屁股后面跑。这个拿捏怎么弄?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一定要有预设。其次,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怎么来调控,把预设和学习、预设和生成很好地结合起来。为此我们还需要深入研究,这是很难的,需要有丰富的经验,需要像于永正那样非常老道的老师,这是个努力的方向。

总之,《山中访友》一课的教学,充分反映了你们课改的实力、方向、做法,令人振奋。同时觉得还有值得研究的地方,如怎样动静结合,怎样“学”“导”结合,怎么把有的地方做得更实一些。

(四)第五节课——六年级拓展阅读课

今天下午的课,是翁旗五分地镇中心小学薛文彩老师用本校六年级自己的班上的课。我听说孩子们从早晨就来了,急切地等着上这节课,农村孩子真的很可爱。我想这节课也可能成为他们一辈子都不能忘的事。这节课上孩子们的出色表现,使我看到五分地小学真的很了不起。农村的小学生都能做到这样,可以推想到赤峰的语文教学改革成绩。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真的令人高兴,如果全国的小学生都能这样,我们语文教学的面貌,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可以打“五分”了。五分地“五分”!我上小学的时候是学前苏联的“五分制”,所以我给五分地这个班学生打“五分”,满分。

这一课与前三课相比课的类型不一样,这是一节拓展阅读课。即用挤出来的语文课时,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阅读教科书以外的文篇或书籍。今天,老师给学生的任务是读三篇文章,当然不是必须都读好这三篇,是侧重细读其中一篇。上课伊始,老师提出要求:先把三篇文章都浏览一遍;再选一篇用心仔细地读,做勾画批注;接下来,在组内交流,选一个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汇报。这是一个有利于阅读指导的课型方式。它的好处是,每个学生尽管只侧重读一篇,但他们都能分享到阅读三篇的成果。

这一课,老师从小结课内学习收获导入——“同学们通过第五单元的学习,学会了什么,运用了什么阅读方法?”学生汇报给我的感觉,从“得意”的角度、“得言”的角度、“得法”的角度上都有发现,谈了各自的收获。然后,老师布置了任务,提出要求,交代得很清楚。课堂的基本环节是:自读自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最后还有各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展示。

在小组汇报这个部分,我非常欣赏的是学生各自不同意见的表述,甚至交锋。这是在一般阅读课上比较少看到的,也是我们大陆的小学,或者说大陆的阅读教学所奇缺的,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不同意见的交锋。还有,学生对其他同学发言的评判——我认为你好,好在哪里;你不好,建议你如何改进。这一点也很好。我们的课内阅读教学就应该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独立感受,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鼓励发表不同的观点。只要不违背我们主流价值观的,学生自己觉得言之有理的,我们就应该肯定。因为阅读的实质就是个性化阅读,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薛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

最后展示的环节,把阅读的收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别人,相当不错。三篇文章都涉及到了,有朗读,有复述,有表演,还有谈阅读收获。我很欣赏那个女孩子谈阅读收获,而且是联系平时的阅读和以前读到的文章对比着说、联系着说,这非常好。今天老师把“笑脸”给她,是当之无愧的。我很高兴,从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了农村孩子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这个班学生有比较快的阅读速度,有比较强的整体把握能力,应该说在语文学习上是非常合格的、出色的。

以上就是我对今天几节课的看法,成绩我也基本说到了,问题我也指出来了。我的个性就是这样,好就是好,我认为是问题的,就是问题。当然我说的不对,老师们可以提意见。

(摘选自《崔峦老师在“赤峰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讲话》)

第二篇:崔峦老师在赤峰的讲话

在赤峰市“小学语文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报告

◇崔峦

中国小语会理事长

赤峰市的这次研讨会开得很好。是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由市教育专家工作室、市教研指导中心、学校和教师的协力攻关,共同破解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促使小学语文走出教学费时低效的怪圈,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赤峰市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路很清晰,更可贵的是在一个恰当的时机提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脚踏实地地进行研究和实践,特別令人高兴的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大家都能看到存在的问题,都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望。但是脚踏实地进行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效的不是很多,从这一点来说,赤峰市走在了自治区和全国的前列。

这次活动,就是研究怎样坚决摒弃单纯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模式,更准确地把握年段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阅读教学策略上的转向,以策略为导向,做到阅读教学高效整合。这个整合是多个角度的:一是通过阅读教学,实现阅读能力、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的整合;二是整合单元内容,进行阅读教学时间的整合;三是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整合;四是课内外语文学习的整合。

这次研讨会的研究方向明确,即语文教学要以语言学习为主,读写能力训练为重。这次活动既有典型课例、报告还有全员参与的研讨。整体上体现出赤峰市小学语文界的锐意改革、敢为天下先的探索创新精神。

今天我的讲话分为两个部分:

一、听课观感

这次研讨会安排的课非常全面,低中高各段都有。既有精读课,也有课外拓展阅读课;既有一课时的阅读课,也有两课时的完整阅读课。

第一课,人教版二(上)的《纸船和风筝》(第二课时)。这次安排的课有一个特点,就是教師所带年级的学生上高一个年级的课。这节课是张东方老师借三小一年级一个班学生上的,这节课非常符合低年级的教学特点:

1.重视字词教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识字、写字、学词。这位老师都很关注。比如在教“祝福”时,指导书写,让学生注意“示字旁”与“衣字旁”的区别,并渗透字理。对“漂”“飘”两个同音形近字,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辨析。这样的教学工作,低年级的语文课要经常做,既可以辨析本课出现的,1 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要引导学生加以区分,这样就会有效防止学生写错别字。课改以来,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识字、写字不如以前扎实了,字词的掌握也大大不如以前。识字、写字和学词的教学要扎实,学习词语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该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具体意思,引导学生辨析近义词和反义词。有如课文中有个“乐坏了”,这个“坏”字,既有贬义,也有褒义,有的时候还是中性色彩,教学中教师能够做到理解词语既宽泛又准确。

2.依据学生质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把上一节课学生的质疑纳入教学目标,又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联系,尊重了学生的质疑。

3.阅读指导基本跳出了从头至尾的“串问串讲”分析为主的路子。有自己的设计,围绕两个问题,引导阅读。注意点拨,使学生感受到“有朋友的感觉真好”这一情感主题。重视拓展另一篇《对不起》的阅读。

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把课文有意识地分为三个部分指导阅读:成为朋友——吵架——和好。每部分读后让孩子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再找到相对应的词划出来,教师不用过多的讲解,用这样的方法来渗透框架意识。

2.读童话,除了读好要求学生能复述,能讲故事。这样的语言训练更符合童话文体的特点。

3.我们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回归整体。如果分三个部分再找三个同学读,强化课文三个部分,分部分读后回归整体,再次凸显框架和整体。

4.字词教学还要进一步加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尤其是在写字的时间、指导上都要进一步加强。低年级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写得规范,就要加强写字教学。小学阶段每天的语文课至少安排10分钟的时间练习写字,低年级的语文课每节至少用8——10分钟练习写字。经调研,课改后发现学生的词汇量下降,书写不规范、不工整,错别字多,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的现象比较严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低年级抓起。老师们,要记住一句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在训练中,能写词就不要写字,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练字,进一步加强词语教学。一是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如本课学到的“幸”与“辛”。二是词语的运用还要加强,如用“幸福”“如果”“连忙”说一句话。还可以设计祝福卡片,让学生学着写一写,加强语言运用。

第二课,孙老师借三小三年级执教四(下)古诗《乡村四月》。根据课标的要求,语文教材安排不少古诗词这样的内容,我们很有必要认真研究一下古诗词这类课文该怎么教。古诗词的教学研究应引起重视。

孙老师的这节课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首先孙老师注意指导把每个字的字的字音都读正确,特别是多音字的字音读正确。如“了”,在这首诗中,无论是从意思还是平仄上,都该读liǎo,不能读le。

2.在课上老师指导学生自读,提出问题,引导自学,并给出一些建议,即策略指导。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比如借助注释字典读懂诗句;读诗歌想画面,走进诗歌的意境;指导孩子用符号做些标记来掌握诵读诗歌词语间的停顿,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3.教师不仅指导学生读懂诗歌,还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如准确的选词用语,诗中写景写人相结合等。

4.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引进相关语段进行读和赏,很好地帮助理解了“雨如烟”。

几点建议:

1.一节课仅学习一首古诗,信息量比较小,节奏慢。

2.把一首诗读正确之后干什么?一般的处理是“疏通大意,翻成白话”,这样做容易破坏诗意。古诗词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把孩子带入古诗词的情境当中,读诗词想象画面。最好是直接读诗句,让学生自己想象出画面并说说这个画面,培养想象力和个性解读的能力。学生说的不一样是允许的,想象不怎么合理也是允许的,目的很明确要“学生自己的画面”。

教一首古诗一要读正确,二要读诗句想画面,培养个性解读的能力,然后再读悟情,再知表达,最后熟读成诵。有的老师教古诗喜欢先出示画面,严重剥夺了学生的想象力。

3.写法上到底让孩子了解什么?让孩子关注前两句是写景的,写景与写人相结合,这个是比较明显的,前两句侧重写景,后两句侧重写人。

一、二句都写景,有什么不同?我觉得还有个动静结合。“绿遍山原白满川”是静谧的,“子规声里雨如烟”则是静中有动,相互映衬。还有就是照应,“蚕桑”照应“绿遍山原”,“插田”照应“白满川”。我的建议是,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读诗句想画面,不要用一个固定的画面把孩子框死,如果需要一个画面,也要放在最后。

教读古诗要是学一首,再让孩子用老师教给的方法自读其它古诗。

第三课《山中访友》,这是六(上)的一篇优秀的散文,是乌丹三小吴老师借五年一班上的。通过这两节课展示了教学的全过程,相比前两节课,吴老师的课体现出改革的步子更大,更值得关注,更值得以这课为例来好好研讨。

1.自学在先。老师很明确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学习方法、策略,并提醒学生 3 关注单元导读、读课文和课后练习题,进一步明确单元任务,将其进行整合。而且自学很充分,各小组都做到了既独立又合作。

2.小组汇报体现了多个层面。一方面是字词,一方面是主要内容的把握,条理结构和主旨理解等。要相信“孩子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千万不要低估”。以往老师们之所以繁琐分析,就是源于低估孩子。在内容上,掰开揉碎、喋喋不休地讲,学生早就烦了。吴忠豪教授曾做过一个关于教读的调查,结果发现教读前后,学生理解差不多。所以说老师的教,多是在做无用功,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点非常可怕。让学生自学,既要做到任务目标清楚,又要把方法策略告诉给孩子。叶老多年前就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并提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目标。

3.方法策略意识强,看得清清楚楚。比如,自读、解读、指名读、评读、用得好,很娴熟。

4.老师还注意把读书情感、体会及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起来,体现了“言意兼得”。

5.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师与生、生与生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及展示中的相互“比”劲,使课堂真正呈现出“民主、愉悦、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形成了教学的“学习场”,孩子们真的都动起来。但要注意高潮有度,紧张热烈有序。

6.课上引导揣摩写法。如第二人称,形散神聚,写景中抒情、想象、联想,拟人、比喻等。老师只抓联想一点,但要抓透,不要只说概念,这个很容易,还要找出来那里是联想,看看作者是怎样用的。一课一得,得得相连,这个“得”要实,不能离开文本。

当然这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这节课的小组汇报我先是做了很多肯定的,但也有不足。小组汇报要分层次,引导学生集中从哪个方面汇报,有遗漏的地方要提出来,教师相机进行启发点拨。先把字词砸实,再内容,再理解,再情感,再表达。如果一锅烩,学生的印象就不会深。

2.要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纳入一定的序之中。教师心中要有先后的序来设计板块。如初读读正确,解字词;再读知内容,理顺序;再悟语言,读出情感。研读汇报,一步步夯实古诗,完成小目标,再深入下一个。

3.高年级要培养听记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边听边记简单的笔记的习惯,这样对学生进入中学学习非常有帮助。

4.预设和学生的学情要更好结合。一是老师要跟得上学生,既不能“牵”学 4 生,也不能“被牵”,跟在学生后面跑,二是对预设和生成要善于调控。

第四课、五分地小学的课外拓展阅读课

这节课安排的内容是浏览三篇,侧重读一篇,进行批注交流,并通过分享的方式,扩大了阅读量。方法上是先小结课内收获(第五组课文),从言意的角度谈收获。小组汇报时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进行不同的意见交锋,或对其他同学评判,有理有据,有自己的见解。最后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读收获,有复述,朗诵,表演,联系平时的阅读谈收获等。

二、小学阅读教学的改进

(一)进一步明确年段阅读教学目标,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多年来,我们小学阅读目标不清晰,教学都是以内容分析为模式,导致低年级的阅读理解越位,字词缺位,字词的训练不扎实,不巩固;中年级重点应放在段上,即自然段,结构段;高年级则是人文性过深,把阅读课上成了文学作品赏析课。这本该是高中才上的课。因此,必然导致基础不落实,比如品词品句,比如揣摩语言的表达形式,比如领悟基本写法等轻描淡写。

下面明确一下课程标准里规定的小学语文年段目标。

低年段:

第一,侧重字词句的训练。具体说就是识字、学词、写字。“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低年级该识的字识了,该写的字写好,该掌握的词语掌握了,这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底线,同时,还要培养识字能力,还要鼓励孩子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小学规定了2500的识字量,那么掌握常用的词汇量就要求是7000个。要能在口头、书面表达中灵活运用,这叫“积极词汇”,死扣死默的那叫“消极词汇”。

第二,初步进行朗读训练。这个初步侧重指的是读的正确上:一是做到每个字的字音都读正确,包括生字的字音、多音字的字音、儿化音的读音和变调都读正确;二是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更不能一字一顿或唱读;三是要读出长句中的自然停顿,学会断句停顿。小孩子是没有语感的,这些能帮助小孩子形成初步的语感。学习汉语语感太重要了,小学学不好长大是补不上的,要先重视语感训练,不要急于要求读出感情来。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范读让孩子听,练学生的耳朵,再让学生自己读练,在评读中学会在句间段间停顿。

第三,大致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要求不要高,要教给孩子一些理解词语句子的方法。

第四,积累语言。包括好词,好句子,好句式,优秀段篇。除字词教学外,重点还要放在读背上。好的课文鼓励孩子背下来,将来一定有用得到的地方。

中年级:一句话就是侧重词句段的训练

第一,继续加强字词句训练。在词句训练中,理解词句表达的意思,还要关注表达的效果,让孩子知道好在哪,为什么好。

第二,加强段落教学。包括由自然段逐步过渡到结构段、意义段。段的教学有三个维度:一是理解段义,二是理清顺序,知道按什么顺序叙述的,三是了解写法。为迁移到篇做准备。

第三,加强朗读,训练默读。朗读不但是读正确而且要读流利,一边读一边想,一边批注,读出感情读出表达的语气。阅读教学更要重视默读,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用得最多的还是默读,目前朗读重视有余,默读重视不够。

第四,略读课文,粗知大意。用比较快的速度独立地读,培养整体把握课文重点内容的能力。

第五,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高年级:在中年级的基础上,重在句段篇的训练

第一,在词句的训练上,重点是体会词句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体会词句含义,对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语句要抓住不放。

第二,在篇章训练上把握文章整体、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情感,领悟文章,既得意又得言。主要内容的概括,是指要准确的,不是大概齐地,要有标准地、有方法地培养概括能力。要教会学生抓要点,用连贯通顺的几句话来表达清楚。而且不同题材、体裁的文章教给不同的方法。当然,还要理清顺序思路,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达顺序,同一体裁同一内容的文章也有不同顺序。表达方法指的是基本的表达方法,老师要选好点。

第三,学习不同文体的文章的阅读方法。抓住不同体裁表达的特点,指导读好这一类文章。例如读诗歌,要进入情境想象画面;读小说,要关注情节、人物、情感;读说明文则是说明什么,怎样说明。

第四,学会浏览,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浏览也就是培养学生跳读,一目十行地读、猜读以及筛读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加工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要精选教学内容,突出语言理解和运用。

教语文不是教课文,教语文是用课文来教。目前的教学误区是把教语文等同于教课文,又把教课文等同于面面俱到。

叶老多年前就说过“语文无非是个例子”,是用这个例子来训练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的语文老师拿到教科书后要对课文内容进行第二次开发,到底怎样使用这个例子,难在开发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上。要抓住三个点,要争取做到“语言训练点”“方法习得点”和“能力培养点”的合一。“教科书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教学内容,但不是惟一的、全部的教学内容”,这个意识一定要树立。仅靠现行教材这点篇目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叶老和吕叔湘先生在上个世纪就说:“教材要编的厚一点,让孩子多读一点。”又说“有的老师说教不完怎么办?因此学生多读教师少讲,教师挑几点就够了。”省下时间来可以多读,一定要让孩子在课内多读一些。

(三)要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做到十六个字:自学在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这要成为我们教学的理念。这些理念在有些教师中已经形成共识,教学中也有所体现了,有的甚至体现得很好。

这里的“自学”,是指让学生先学、尝试着学。学过之后找准教学的起点再导再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要从一年级开始,从学完汉语拼音开始,用拼音认读生字,用自己想用的方法记字。到了高年级要提出一些带综合性的问题进行自学,可以设计作业纸、作业单、列提纲等,这个提纲要细,比如字、词、句子、阅读的初步感受、阅读中不懂的问题,可以罗列若干项。孩子一边读书一边做这个提纲。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学生已知、已懂、已会的就不作为重点讲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该订正的、该提醒的、该指导的、该点拨的我们都做了。在这个基础上,找准学习的起点,特别要关注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质疑问难的能力,孩子由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由不善于提问到善于提问,要有一个训练过程。到了高年级我们就不应该表扬哪些只能提出浅显的简单的问题的孩子了。要鼓励孩子提出有思维价值、能抓住课文理解和表达的重点难点的问题。老师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加以梳理,该马上解决的马上就解决。我们只留少数的一两个、两三个有思维价值的、体现教学重点、既得意又得言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纳入预设当中,引导孩子深入学习。所以找准教学的起点非常重要。

孩子必须先学,在学生自学交流的基础上,老师根据学生交流,号学生的“脉”就能摸出语文教学的起点。

一般地说,有50%难度的任务,是学生最喜欢完成的,太难了不行,太易了 7 也不好,让孩子跳一跳摘到桃子,也就是教育学上所说的“最近发展区”。现在我看的课甚至是高年级的阅读课教学多数从零开始,老师认为孩子什么都不会,零起点,这样孩子当然没兴趣。教师无视学生的自觉能力。

“自学在先,先学后教”就讲这些。下面讲讲“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我们老师设计出整合的体现教学重难点得意得言的问题非常重要。我们在体现整合的问题之下设计一些辅助的问题,帮助孩子搭桥,引导他们理解。教师在教学当中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因为我们是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学习杜郎口的经验不要照抄照搬,因为杜郎口是中学,我们是小学。我认为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小学教学须臾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我们一定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统一起来。我们不能只知一端,一会儿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会儿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一定要把二者平衡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无限制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或无限制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都不对。

我们学习杜郎口已经形成风气了,据我所知,有的地方已经学歪了。有的地方看课就看展示,展示得好就是好课,展示得不好就不是好课。结果孩子把大量的功夫放在课前课下准备。有的孩子告诉我,为了一节课他们已经准备了一个月。为了在课堂上的展示,那是在作秀呀,新的形式主义。我们看不到孩子的学习过程,看到的就是一个结果,老师在那无所事事,就看着孩子在台上表演,这是语文教学改革一个新的动向。有些地方有的领导说:学习杜郎口,就是看孩子展示,一套一套的,都是提前导演好了,到时候让孩子到台前表演。这是语文阅读教学新的形式主义,我们一定要禁忌。我们要展示,更是要看到学生学习的真实过程,学生要真学、真想、真交流。那么教师的指导、引导、诱导可以在哪些地方发挥呢,我提六点:

第一、要营造氛围。要营造民主、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不仅如此,孩子要思维活跃。我更提倡哪种外松内紧,所谓外松内紧,从外部看课堂气氛很愉悦,但孩子心里在积极思维,在动脑筋,时时刻刻都在动脑筋。外松内紧,动静结合,老师非常亲和与学生打成一片。

第二,要引导方向。老师是把握方向的,这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的教学奔哪里去,我们的教师一是自己非常明确,二是在课堂上随时调整。学生稍微走偏一点我们就要及时调整,让孩子奔着教学目标去。所以上课伊始我们要交代清楚这节课干什么,到哪里去。在每个环节我们提出教学任务的时候一定要交代得清清楚楚。要求孩子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第三,在教学上要时刻加以调控,及时点拨。学生回答不对的一定要纠正;理解不到位的一定要引向深入;学生所忽略的重要的知识点教师一定要提出来; 8 学生提的好的问题、回答的精当的地方教师一定要点评:这个问题提得好好在哪里?给我们什么启发?这个问题回答的精当精当在哪里?都要及时地评价,当学生启而不发的时候,我们还要做精当的必要化讲解。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能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对立起来。老师精当的讲解这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这是需要的,不是不需要的,特别是在总结的时候,老师画龙点睛式的小结是很有必要的。

第四,适当小结。这个小结既可是对全课的小结,也可以是一部分的小结。既可以是全课性的小结,也可以是阶段性的小结。比如,理解课文内容这一部分适当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回忆一下我们是运用哪些方法学的,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小结,揣摩写法,也可以对学习上所发现的方法进行小结。

第五,必要的示范。如写字、朗读、表达、习作,老师都要做必要的示范。特别是习作,中高年级的教师要示范,要写“下水文”,教作文不写范文不行。叶老若干年前就要求老师写下水文,他讲了很多好处,其中有一条“老师写下水文能体会学生写作的甘苦”。只有你写了才知道这次作文难在哪里,有哪些坎坷过不去,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我们的老师不仅要写一手好字,还要有朗读的本领,更要能写出好的文章。

第六,恰当的评价。我这里指的是课堂里的评价,即时性评价。教师要做恰当的评价,反对廉价无意义的表扬。在课改初期,全国很流行“棒、棒、棒”,一个劲地棒,最后把学生说得一点感觉都没有了。我们提倡的是用激励性的语言做有针对性的评价。总的趋势是激励孩子,鼓励他们,但是要有针对性。好,他得知道好在哪,存在问题,他得知道怎样改进,因为评价也是指导。总之,我们教师的指导要体现在进行“激学”,激励学生学习;“引学”,引导学生学习;“助学”,帮助孩子学习;“促学”,促进学生学习;即激学、引学、助学、促学。我们的“导”,体现在推进学生的学习进程,体现在提高学习的效果上,是我们的学生越学越会学,越学越好学,所以我们教师的导在提高学习的高效上至关重要。我们教师要研究“导”的艺术,怎样导更有效。我不欣赏全国有的老师把彩出在自己的身上,风光无限,看课的老师还觉得真好,那是表演。我们教学的彩应出在学生身上,学生的精彩才能体现教师“导”的功力。

(四)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大力推进儿童课外阅读。当前我们的阅读教学一手要抓课内阅读的改革,一手要抓推动儿童的课外阅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有大的改观。只在课内阅读教学改进上做文章,结果是徒劳的,所以这次课程标准提出了“让孩子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课标规定了小学最低阅读的量:低年级5万字、中年级40万字、高年级100 9 万字,加在一起154万字。这个量不多呀,我们一定要保,并争取突破。现在做得好的500万字、1000万字的都有。王崧舟用考级的办法激励他所在的学校学生读书。读书分级,每级都有必读的书。读了这个级要求的书目后他有一个简单的测试,达标了就发给一个证书。一共有七级,要读130多本书,1000多万字。他不分年级,不是说那个年级必须考几级,他就看你读的书有多少。

另外更重要的是儿童读书课程化。把儿童读书纳入语文课程里去,有课程的保证,有课时的保证,有内容的保证,这是我们的理想和努力的方向。

我主张,“厚今薄古,厚中薄外”。多读现代的少读古代的,多读中国的少读外国的。我不主张读经典,所谓读经典都是古代的,我不主张全读这些。《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论语》《老子》《道德经》等等,读这些是要节选的,要把里面糟粕的东西去掉,读一些见识见识可以。但是我鼓励,古诗词多读一些,我鼓励古代一些优秀散文搞一些节选,读一读背一背。

在阅读内容上我建议,低中年级主要多阅读儿童文学作品,高年级主要多阅读名著。只要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我们孩子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就会大大提高,就会比我们今天的孩子更优秀。

我们赤峰市的语文教学改革在正确的道路上已取得初步的成绩,我相信依靠我们的智慧,依靠我们的勤奋和不断的探索一定能走在自治区的前列,为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做出贡献。(根据录像整理)

第三篇:崔峦在“不同风格识字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的讲话

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校教育的理想伙伴和专业顾问

课改以来识字教学的新发展及改革趋势

-----崔峦在“不同风格识字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的讲话

(2013年11月 深圳)

今天我们过得很充实,大家享受了一天语文教学的大餐。特别是集中听这么多节低年级的识字课,以及有关识字教学的讲座,可以说许多年没有了。我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从经验介绍和老师们的课里,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巨大的,我们往往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我们认识到识字仅仅是手段,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目的。我们这次活动放大了识字教学,是为了通过对识字教学的研究,来思考,来实践,进而通过识字教学,给学生在学习语文上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今天听了四位老师在不同年级,运用不同形式,上的以识字为主的几节课,我深深地体会到识字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是层出不穷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我想简单谈谈听了这几节课的感受。

北京前门小学陈佳老师的课,用识字教材来教识字,其他三节是用课文来教识字,各有特点。

第一节课,深圳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的邓莉老师上的《陶罐与铁罐》。首先,邓老师非常尊重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她请学生自己来找识字当中的难点,找难读难写的字。然后,不平均用力,抓住重难点,来指导学生识字、写字,这一点非常突出。第二,她在整个教学中,非常重视“字、词、句”的积累。特别是重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把识字与学词相结合。因为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的时候,教研资讯与名师邀约电话0755-28773933/*** 微信公众号:dongnanjiaoke(东南教科所)

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校教育的理想伙伴和专业顾问

用的是词而不是字。我们要在识字教学中,十分重视词语的教学。邓老师抓住陶罐的谦虚和铁罐的傲慢,引导学生找近义词,学生讲得多好啊!这就是帮助学生来扩大词汇量。第三,我们从这节课上看到了这所学校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在谈“从文中读到的道理”的时候引经据典,他们学得快,积累也快,使我深受鼓舞!

第二节课,北京前门小学陈佳老师上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七”——《拍手歌》。上课伊始,陈老师用游戏的方式做调查研究的工作。这个调研为她整节课的分层教学做了准备,她的教学目中有学生,目中有学情,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这恰恰是我们当前在语文教学中做得不好的地方。她在识字教学中重视温故而知新,不仅复习本课所学的字,还联系以前学过的字词辨析。这样的工作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经常做的,这样能够防止学生出现错别字。我们要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出现了大量的错别字之后再去纠正。这节课的教学由字到词到句,体现了分散识字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原则。她还重视教给学生识字、写字的方法。比如,在指导学生写字的时候,一看偏旁,二看高矮,三看笔画,这是非常实用的方法。

第三节课,济南育贤小学的伊鑫彤老师上的《一滴水》。她的识字教学也体现了关注学情,上课依次让学生在生字表里圈出不认识的字,这样就使每个孩子心中有数,哪些字我已经认得,哪些字我还不认得。老师也通过这样一个环节找准了教学的起点。她的课还体现了“读书与识字相结合”的思路。一节课下来,孩子们不仅识了字,还能把课文大致背下来。她还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积累词语。另外,用多种形式复习巩固,比如:摆积木、做字卡游戏、我说你找,教研资讯与名师邀约电话0755-28773933/*** 微信公众号:dongnanjiaoke(东南教科所)

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校教育的理想伙伴和专业顾问

等等。

第四节课,深圳南山实验小学刘鹰老师上的《十二生肖歌》。识字量是在这几节课中最大的,16个字。她的教学特点就像宋鹏君校长刚才介绍的,设计一系列的识字活动,引导孩子在活动中学。比如,倾听识字,合作识字,读文赏画,字卡游戏,巧解难字,归类记字等等,还有电脑游戏,非常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学习特点。一年级的小孩子刚刚入学两个多月,有这样的成绩,是非常可喜的。她在教学中也体现了不平均使用力量,让孩子找难字,认难字,记难字。另外,在课上还重视扩大识字量,不仅识了这篇短文中的16个字,还以归类记字的办法,复习或者新认了一些带“口”的字:唱、吧、虽、只、喝……这里有对已经认识的字的复习,也有对生字的识记。

总而言之,这四节课给我的启示是很多的。下面讲几个问题,主要目的是帮助老师们做一下梳理,通过梳理引发老师们的思考。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今后识字教学的路该怎么走?

一、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识字、写字的年段目标。课程标准已经讲得很清楚,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简单地说,一二年级重点的教学目标、重点的教学内容就是识字、写字。三至六年级也要把识字、写字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重要的教学任务。具体地说:

低年级识字、写字的目标。

第一,认识常用字1600个左右,会写800个左右,掌握2000个左右的常用词语。关于掌握词语的要求,老师心里要有数,相当于会写的字三倍的词汇量。

教研资讯与名师邀约电话0755-28773933/*** 微信公众号:dongnanjiaoke(东南教科所)

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校教育的理想伙伴和专业顾问

一二年级要求会写800字,三倍2400个,打一点折扣,大约掌握2000词。第二,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注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三,学习独立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我非常赞成这样的说法,把生活作为识字的重要场所,在课堂上识字,凭借教科书识字,是识字的一个方面,而在生活中自主识字是无限的。

中年级识字、写字的目标。

第一,累计认识常用字2500个左右,会写1600个左右,掌握4500个左右的常用词语。第二,能用硬笔熟练地写楷书字。学习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从中年级开始练写毛笔字。第三,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低年级重在培养,到了中年级应该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第四,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会用音序、部首两种检字法查字典,学习查词典,培养主动识字、写字的习惯。

高年级识字、写字的目标。

第一,累计识字3000个左右,会写2500个左右,掌握7000左右的常用词语。学生如果认识3000常用字,就能覆盖他们平时阅读书报杂志的98%到99%,也就是在平常阅读中不认识的字会非常非常地少,因为常用字就3000个左右。第二,写硬笔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我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和老师,到了高年级教给学生写行楷。为什么?因为行楷写得快。不然到了中学,课堂笔记记不下来。课标还要求能用毛笔写楷书。第三,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这一条,课标里第四学段再次提出来,说明对写字习惯的重视,一直强调到中学。第四,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借助字典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会写的字,借助词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教研资讯与名师邀约电话0755-28773933/*** 微信公众号:dongnanjiaoke(东南教科所)

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校教育的理想伙伴和专业顾问

以上就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各学段的识字、写字目标与内容。总之,低年级要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中年级要指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形成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高年级初步做到能独立识字、写字、学词,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课标提出的各个学段的识字、写字要求。

二、课改以前,我们全国各地已经创造了丰富多样、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经验。

学生入学,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识汉字和尽早阅读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儿童的口语已经发展到相当的程度,但是识字量少,会写的字更少。这样,识字拖了阅读的后腿。这是母语教育遭遇的第一个难题。远的不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之间的矛盾上,下了很多功夫。怎么不让识字拖学习语言的后腿?有识之士想了很多办法,一直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探索。2001年课程改革之前,我们国家有一定影响的识字教学经验就有30多种,以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为代表。这些识字教学经验,由传统的识字教学经验发展而来的。那么,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经验是什么呢?就是利用“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来识字。“三百千”一共有2720字,去掉重复的字,共有2000个左右的单字。以这个作为儿童的识字教材,延续若干年。学童用一年多的时间,认识两千多字,同时受到初步的阅读训练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应该说,古人的识字经验是成功的,有这样一个识字教学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派生出来30多种有一定影响的识字教学经验。今天很简单地讲几种。

第一种,集中识字。这是1958年辽宁黑山学校、1960年北京景山学校共同

教研资讯与名师邀约电话0755-28773933/*** 微信公众号:dongnanjiaoke(东南教科所)

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校教育的理想伙伴和专业顾问

研究出来的识字教学经验。集中识字,突出了字形的规律,以基本字带字为主要形式。由一个独体字或者基本字,带出一串字来。归类集中,先识字后读书,两年的时间,能够识2500左右的汉字。他们的经验是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集中识字应该属于“形音类”的识字方法,把字形字音结合起来,这是一种。

第二种,分散识字。几乎和“两山”的集中识字同时,南京著名的语文老师斯霞进行了五年制的教学实验。斯霞老师用增加课文、加大每一课的识字量的办法,随课文识字。两年她的班上识2000多字,还读了大量的课文,比教科书里规定的课文要翻倍。斯霞老师创造了分散识字,并提出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识字教学的原则,影响至今。分散识字属于“形音义 ”结合的识字教学方法。

第三种,注音识字。1982年由黑龙江提出来的,它是在一些文字学家的支持下创造的识字方法。儿童入学,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能直呼400个音节,借助拼音阅读纯拼音课文继而阅读注音课文。儿童在读注音课文时一目双行,既看上一行的汉语拼音,又看下一行的汉字,很自然地对汉字边读边识,渐碰渐熟。同时,设写字课,有计划地写字。做到有师指导和无师自通相结合。他们认为,识字就跟认人一样,一次生,两次熟,三次,四次就成了好朋友。见碰渐熟,不断扩大识字量。这样学生一年识字过千,两年识字过关。

以上这三种识字方法,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和注音识字,是30多种识字方法的代表。

这之后,各地还创造了其他一些识字方法。比如,字族文识字。这种识字方法,由四川省井研县的老师发明的。他们1960年开始探索,到了1980年基本成型。他们的做法是先确定220个母体字。由母体字带出一批音和形相近的子体字,教研资讯与名师邀约电话0755-28773933/*** 微信公众号:dongnanjiaoke(东南教科所)

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校教育的理想伙伴和专业顾问

组成一个一个字类的家族,称作字族。一共多少字族呢?389个。然后以一个字族当中的字为族,编写字族文,利用字族文来识字。举一个例子,比如,220个母体字里面有一个,叫青草的青,由它衍生出来的子体字是,请客的请,清洁的清,事情的情,晴天的晴,眼睛的睛,于是用这几个字,编成一个字族文叫《小青蛙》: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请你保护小青蛙,它是庄稼的小哨兵!通过这样的韵文来识字,就叫字族文识字。用这种办法,同样两年能识2200个字。我认为,字族文识字是集中加语言环境的形和义结合的识字方法。

第五种,字理识字。这种识字方法,先在河北沧州,后发展到湖南岳阳。这种识字方法是充分利用字理,也就是汉字的构字特点和组成规律,是追溯到造字的本源,依据构字规律提出的识字方法。在识字过程中,通过揭示和解析字理,建立形、音、义的联系。它的好处是强化了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这是利用汉字构字特点、汉字自身规律,建立形、义联系的识字方法。

第六种,潜能识字。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由南京的老师们创造的识字方法,也叫科学识字。他们希望改变学生识字的被动状态,开发大脑的潜能。沿着这样的思路,以识字活动课为主要形式,进行专题的识字活动,比如,学校专题、社区专题、节日专题,动物植物专题、名人专题、民族专题、读书专题。围绕着这样一个一个的专题,来认这一个专题里面的字、词。课前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然后课上展示交流,课后巩固拓展。这样在自主丰富的识字中对接生活,开发识字的潜能。这是属于活动类的识字。

上述种种识字方法,从各自关注的方面,寻求突破,以期达到尽早、尽快地

教研资讯与名师邀约电话0755-28773933/*** 微信公众号:dongnanjiaoke(东南教科所)

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校教育的理想伙伴和专业顾问

识字,以便让学生能够尽早地进入利用汉字阅读的阶段。应该说这些识字经验,各具特色。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每一项识字经验,都有自身的局限性。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

三、课改以来,识字教学的研究、识字教学的改革,总体上停滞,但是在局部上有探索,有突破。

为什么我建议这次活动在深圳搞呢?因为在最近的十多年里,深圳涌现了一些新鲜的识字教学经验。比如,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八岁能读会写”的实验。这是一套经验,我们这次活动主要关注的是识字方面。这个识字经验的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学以致用”为核心,把识字、拼音、阅读、习作整合起来,同时起步,协同发展。入学之初,先让学生认识五百个左右的基本字,而后借助电脑学拼音,利用拼音录入识字、学词、阅读、写话。做到八岁能读会写。八岁的学生一节课能用电脑写300字左右的短文。我到这所学校去过两三次。有一次,我听一年级下学期的课,当时我出了作文题让学生打写,40分钟,学生在电脑上打出习作,不少在1000字以上,有的孩子还配上彩色插图,打印给我看。他们真的做到了八岁能读会写,但是,也要有一点条件,就是家长要给孩子买一部电脑。这个是有些地方的家长做不到的,深圳是能做到的,并且成果真的很惊人!

第二,北师大深圳南山附属学校的“自主识字,同步读写” 实验。这所学校从2004年开始,凭借创编的“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玩识字,在游戏当中识字,一年级用看图猜字、折叠确认的办法,来识字、学词。学生在增加少量识字课时的情况下,在150天里,能够自主识字2500个。我们到那个学校测试过,好多听课的老师,拿2500个常用字表测试,随便点学生,真能做到识字2500,并

教研资讯与名师邀约电话0755-28773933/*** 微信公众号:dongnanjiaoke(东南教科所)

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校教育的理想伙伴和专业顾问

且在同步阅读中复习巩固,接下来借助学习的词语、阅读的短文进行联想写话,学校辅以激励性的十星级的评价,效果很好。

第三,诵读识字。这是济南育贤小学创造的识字经验。他们提出“半年会识字,一年能读书”。他们认为,识字是根,诵读是本,总的思路是在诵读经典中识字。一上,先学4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再学拼音,进而借助韵文来识字。第一学期识字750个,包括人教版一上课本要求认识的400个,加上其他的350个,一共750个字。他的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和人教版的教材结合起来使用,既有自编的识字教材,还有人教版的教材。一上识750个字,一下开始诵读经典,结合诵读经典来识字。一下诵读的是《弟子规》,结合读、背《弟子规》,识850个字,这样一年下来能识1600—1800个字,把识字和诵读经典结合起来,效果很好。

第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戴汝潜教授研究的“序化大成,快速高效识字法”。他从1995年研发,取古代传统的韵文形式,集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拼读识字、部件识字等各种识字方法之大成,故称大成识字。采取序化五策略。哪五种策略?即先读书,后识字;先整体,后部分;先记忆,后理解;先识读,后书写;先析字,后习字。两年识字2500,能写300字左右的短文,他的识字方法属于多种形式的识字。

第五,单元整体识字。这是河北廊坊市老师创造的识字方法。他们的做法是以人教版教材的各个单元的生字为内容,把生字提出来,进行单元整体识字、写字教学。将识、听、说、读、写五项能力为一体,构成了互相联系的整体,采用小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办法,每个单元在学课文之前,集中识一批字,个别的难字分散到课文里去识,识字集零为整。这样做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教研资讯与名师邀约电话0755-28773933/*** 微信公众号:dongnanjiaoke(东南教科所)

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校教育的理想伙伴和专业顾问

再一个就是金文伟教授“科学识字”和黄亢美教授的“ 字理识字”的方法,近年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他们二位的识字方法,是课改之前字理识字的继承和发展,依据汉字的构字理据和儿童的识字心理,科学地进行识字教学,同时普及汉字文化,属于字理识字的范畴。

再一个是王炳新老师的言语识字。这是近年研发出来的,2009年开始实验。其主要特点是通过学生的言语,提供一个语境来识记汉字,凭借自编的四册160篇课文,每周上三节识字课。主要的环节是认、读、想、说、展,测。认,自主认字;读,读课文;想,想口语当中是不是用过这些字词;说,用字组词、造句;展,进行展示;最后还有测,同位进行互相检测。这样六个步骤,两年的时间也能识2000多字。

总之,课改以来,在局部有一些识字教学的探索,他们继承了课改之前识字教学研究的成果,又有一些新的发展。跟课改之前的识字教学经验相比,近年的一些实验更具整体性。他们不仅考虑识字这个阶段,还考虑到后续的发展,怎样进行读和写,更具整体性。我们既要看到近些年整体上对识字教学研究不够,又要肯定局部探索的成绩。

四、建议与展望

第一个建议,我们一定要落实2011年版课程标准提出的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要求。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识字写字,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坚决纠正花大量时间、精力分析课文内容的做法。这是越位,超标。在这方面越位了,肯定在识字、写字方面不到

教研资讯与名师邀约电话0755-28773933/*** 微信公众号:dongnanjiaoke(东南教科所)

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校教育的理想伙伴和专业顾问

位。我们要把更多的教学时间,还给识字写字,确保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今天的四节课,我们看到了老师们去努力落实课标精神,但是也还有不足。比如,在写字上还有欠缺。课上最多写三四个字吧,实际上要求写的字不止三四个。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每天的语文课要拿出十分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做到天天练。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这么四点:识好字、写好字、读好文、积累语言,当然我们上不封顶。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要坚决贯彻课标提出来的多认少写,认写分开。认字要多,要求要低。要求认的字,只有一个要求,在本课上认得,换个语言环境还认得,不成为阅读的障碍就可以了。所以要求认识的字不要提高要求。教认读字的基本方法是:抓住特点,整体识记,而且鼓励学生用自己想到的办法识记。今天的课上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识字的办法大体合理,就应该肯定。对认读字还要及时复习巩固,今天的课,老师们重视复习、巩固识字。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读词语,放在句子中读。用活动的方式、游戏的方式复习巩固。摆积木,玩字卡,推难字,送字回家等等,很多好办法。特别是要把刚认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对于要求写的字,要做到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会讲,就是理解字词的意思。在写字方面,要加强指导。特别是低年级,指导要细,老师要范写。中高年级教学,也要重视识字、学词,要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还要不断地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要加强运用的环节。中高年级教识字,要和低年级不一样。主要依靠学生自己来识字,来记字,来复习巩固,教师做有针对性的点拨、指导,并引导在课堂上运用。这是第一个建议。

第二个建议,要加强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

教研资讯与名师邀约电话0755-28773933/*** 微信公众号:dongnanjiaoke(东南教科所)

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校教育的理想伙伴和专业顾问

我认为识字、写字教学的路子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好的恐怕还在今后。希望各地的老师们,加强对识字、写字的研究。一所学校研究,更希望进行区域性的研究。还要加强识字、阅读、习作的整体性研究。我希望课改以前涌现的,以及课改之后创造的各种识字教学经验,不要固步自封,要做到知己知彼,以彼之长补己之短。使我们的识字经验,成为经得住时间检验的,经得住历史审视的识字教学经验。改革的方向,就是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以便及早地进入利用汉字阅读和写话,这就是我们的大方向。当前,我国儿童和拼音文字国家的儿童相比,进入阅读比人家要晚一年多。我们要想办法把识字教学搞得更好。

识字教学改革的思路:兴趣为先,自主识字,认写分开,多种形式。不同的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办法,力争两年过识字关——识2000个常用字。现在两年认1600字,少了。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关注缩短识字周期,提高识字速度。希望能做到,两年识2000字,写1000字。并且爱读书,愿写话,使学生在入学初期,就受到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我们还要遵循两个规律,一个规律是汉字本身的规律。另一个规律是儿童学习汉字的规律。我们要将这两个规律结合起来,既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又遵循儿童学习汉字的规律。这里有四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特点,就是汉字的特点。第二个关键词是兴趣,就是儿童学习汉字的兴趣。第三个关键词是语境,就是语言环境。第四个关键词是文化,就是汉字文化。我们通过改革,把体现汉字特点,激发学习兴趣,提供语言环境,普及汉字文化,这四点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样识字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果。我同意幼儿园不要小学化,但是幼儿园可以尝试在活动中、游戏中,进行无意识字。可以没有数

教研资讯与名师邀约电话0755-28773933/*** 微信公众号:dongnanjiaoke(东南教科所)

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校教育的理想伙伴和专业顾问

量的要求,没有质量的要求。我们只是让幼童对汉字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使他们对学习汉字有兴趣。小学阶段,一入学,可以先认一部分基本字。课程标准里附的第一个字表,就是300字的基本字表。这300个字,是覆盖面最广、构字率最强的基本字。认识这300个基本字,就能覆盖学生日常阅读的50%到60%。我们可以用游戏的办法,活动的办法,体验的办法,听读认字的办法,让初入学的儿童认识一些基本字,搞好幼小衔接。接下来学习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接下来,识字可以有三种办法。第一种办法,可以借助传统的蒙学读物,但是我不主张全部照搬。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里面有一些封建糟粕。我们要把这些剔除。我更主张请有志的人,包括在坐的各位专家,创编新的长篇蒙学读物,三言、四言、五言的都可以,一本叫做《中华文化颂》,歌颂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另一本,叫做《儿童道德经》,现代儿童要守哪些规矩,要培养哪些好品德,都写在里面。一个讲传统文化,一个讲现代文明,两篇合起来能够覆盖两千字,重复的字不算,单字两千。小学生诵读这两本读物,既认了两千字,又开始进行阅读,还受到文化的、道德的熏陶。这不比读三百千更进一步了嘛!学生记诵下来这两篇长文,等于在脑子里储存一个字盘,某个字忘了,一检索就能回忆起来。这是一种办法。第二个办法,在识了三百字,学了汉语拼音以后,用各种形式归类识字,不同阶段可以用不同的办法。比如,最开始,听读识字。听故事,读句子,识句中的几个字。听读识字,这就把语言训练衔接上了。接下来,就可以利用汉字本身的特点搞字理识字。比如,识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等等。再接下来,采取韵语识字,利用童谣、儿歌、古诗词等识字。再接下来,基本字带字,再加上随课文识字,多种方法拿来为我所用。归类识一

教研资讯与名师邀约电话0755-28773933/*** 微信公众号:dongnanjiaoke(东南教科所)

广东省东南教育科学研究所

学校教育的理想伙伴和专业顾问

部分字,读一部分课文,再归类识一部分字,读一部分课文。到了二年级,慢慢地减少集中识字,过渡到随文识字。这样,两年也能够认两千多字。这是第二种办法。第三种办法,就是利用电脑识字。先学几百个基本字,接着学汉语拼音,再学拼音录入,打字。在打字的过程中,识字、学词、阅读、写话。这种办法,需要每个学生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办法进行实验。总的目标,希望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大体解决识字的问题。到了二年级下学期,主要是随课文识字,在阅读中巩固识字,练习写话。我们鼓励学生一方面在课堂上识字,另一方面在生活中识字,把识字、写字、阅读、普及国学文化结合起来。柳斌先生说过:“人生聪明识字始。”我们要在识字教学过中,使小学生越学越聪明。让更多的低年级学生能够尽早地过识字关,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喜欢阅读,能写有内容、语句通顺的几句话、一段话。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就有可能把语文教育建设成世界一流的母语教育,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积累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只要基础性工作做好了,学生将来发展的前途是无量的。

温馨提示:相关视频将于2014年1月10日晚上19:00-20:30在教研146498645,现场交流学习。

教研资讯下载方法:

1、实校实名申请加入教研QQ群146498645,在群共享里下载视频配套解说文档或者课件。

2、微信添加公众号“东南教科所”(dongnanjiaoke),免费获取教研资讯。

教研资讯与名师邀约电话0755-28773933/*** 微信公众号:dongnanjiaoke(东南教科所)

第四篇: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这次阅读教学研讨会是第七次,是在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召开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九年,需要认真反思,要坚持对的,改正错的,追求更理想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进入学习、实施阶段。“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20字方针,如何贯彻?特别是“育人为本”这个核心,“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两大重点,如何落实?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研究,并在今年10月举办的教学观摩活动中,用课例表明我们的态度,展示初步的研究心得。

毫无疑问,“改革创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竭的动力。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这是落实“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变成每位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如果教学做到适合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就基本实现了教育公平。这就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实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教法创新,这是相当长时间阅读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点。

本次研讨会和10月的教学观摩活动,有以下几个关键词: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

“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

“夯实基础”,就是要干好小学语文该干的事,学生要读好书,写好字,要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基础不牢,能力不会强,素养不会高。即使暂时取得高分数,过了若干年回头看,建的也还是语文的“豆腐渣”工程。

“指导学习”,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方法的指导切忌概念化、一般化,要体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好学、管用。

“鼓励创新”,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自主学习,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感悟、真体验;再次,要有一个好的机制,有一套好的模式,有许多好的方法、策略,保证学生“能学”“学会”“会学”以及持续地“乐学”。

以上四点,是我们这次研讨的重点,是10月的观摩课要努力体现的,也是评课的标准。当然,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上课老师在一两点上有改进,有创新,就会得到大家的肯定。

最关键的是,今年的教学观摩活动,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我们将用否定这样的课,来表明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来引导全国阅读教学越过这道顽固的“魔障”。教学实践证明,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步。

此外,无论观摩课还是老师们平时上课,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营造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2.要找准教学的起点。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要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教学应以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针对学情,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要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少做无用的功。

3.要改进“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一定要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先要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避免“把学生的思想赶到死路上去”(叶圣陶语);进而生与生、师与生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互动交流,利用课文这个“例”,得意、得言、得法(不同年段、不同课文有不同的训练重点),努力实现“例”的增值。指导的方法、策略,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文而异,百花齐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的过程、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师得心应手的,就是更好的。

阅读教学的确到了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时候了!

“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实现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作为近期接受到的一个新的理念。当前在语文教学的转型时期,究竟该怎样进行语文教学成了很多教师的困惑,也成了我们语文教师的热点话题。聆听了诸多专家的报告后,如拨云见日之感,回想自2002年课改以来,八年时间,语文教学改革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根源又在哪里?前景又如何?当下,语文教学的权威崔峦老师提出“语文课要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又从何种背景下提出?前景如何?作为一线教师又该如何做?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聆听了崔老师的报告。

一、开篇的话

二、课改的成绩与不足

课改九年,虽然观念有进步,但是师生的负担仍然很重。我们老师的付出,和取得的成效是不成正比的。不尽人意,师生的幸福指数不高。在职业生涯中不够幸福,特别是中小学生更加的不幸福。对小学生,我感到非常的遗憾,他们没有幸福的童年!我们小时候比现在幸福多了快乐多了,可能吃得很差,但是很幸福!上学留很少作业,可以尽情得看书玩耍。老师们啊,玩也是学习!玩中能够学到很多东西。上课累,课余学补习班,没完没了,无休止的学补习班。北京小学生,双休日更加忙碌,我很为现在的小学生感到遗憾。童年只有一次,失去了再也找不回来了。

在座的各位,在教育体制改革还没有全到位的情况下,多给孩子们一点自己的空间,这对他们的终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具体说,课改九年,语文课程反思一下:有几个问题引起我们的重视:

1.基础不牢固。课改四年时,到课改实验区调查报告:课改以来学生的词汇量下降书写不工整,错别字太多做,词不达意,用词不同的现象很普遍。课改以来,在给孩子打牢识字写的基础上不如以前。

2.小学生进入阅读晚,比拼音文字国家要晚一道两年,阅读量小,阅读能力不强。比如分析概括能力普遍较弱。阅读文本以后谈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利用上文推断下文的能力都很弱。对文本的评价能力更明显的偏弱。总体不理想。

3.习作,从全国范围来看,下学生不喜欢作文。勉强写出作文,内容很空洞,表达模式化、程式化、表面化

4.口语交际能力很差,对中学以后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与人交际不能主动大方的交际,不能清楚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存在问题的原因有: 一是教育体制机制的原因,以及人才观方面的原因。举国是应试体制,基础教育唯一的目的好像就是为高校输送新生。我们的人才观认为只有读大学考研、读博才是真正的人才。其他国家则是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来决定他们的出路。西方大学上大学容易,宽进严出。关键是需不需要,做教授搞科研是人才,做各行各业只要能做出贡献的都是人才。美国的蓝领社会地位高、待遇很高,收入的40%纳税,所以没有必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正是高考的指挥棒,让小中学,甚至是幼儿园的竞争都非常激烈。这不是老师和我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想说的是,不要过于逼迫自己的孩子,成绩中上等即可,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多读一些书。我始终认为,成绩可稍差一点,如果书读得更多,就会更有潜质,爱读书的孩子一定会有一个更幸福的人生。

二是思想方法上原因:为什么在基础上不如以前牢了。因为在课改初期,丢掉了我们好的传统,过于崇洋媚外。经历了很多波折,语文教育不断摇来摆去。只有语文课才能担负起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任务,特别是运用的能力。所以无论语文课改改到何时,一定坚守语文的性质,要牢牢把握语文的课标和他承担的任务,补充了大量的非语文的资源。在方法上,要克服非此即彼的思想,要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就要在统一上到下功夫,避免割裂。怎么统一,一定要从语言文字入手。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情感、情意。这样的情感、情意是怎样用语言来表达的,特别是后者。这样做,工具性突出了,人文性也有了,就没有必要深挖洞多积粮。

看名师大家的课,也要用这样的观点去思考,什么叫好课:一定要牢牢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在学习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在能力培养上有什么收获,在这样的基础上看语文课改。不能只看课堂气氛看轰动效果。

三是课程、教材、教法的问题。包括人教版的教材都有不足。一方面肯定课改以来在观念上和教学中的进步,同时看到问题,进一步改革我们的课程教材,能有一个更大的进步。

三、儿童阅读与阅读教学问题 1.阅读的意义: 2.阅读的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2年,向世界公民发出号召:走向阅读社会。要求全世界公民都要让读书成为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把发展儿童智力的重点转移到培养阅读能力上。美国:在克林顿时期,就采取了“美国阅读挑战”的行动,小布什“不让一个美国儿童掉队,并把阅读优先作为教育的主轴”,希望经过五年的努力是五年级的孩子做到能读会写。英国,1996年提出阅读是基础,开展这样的全民阅读行动,核心是为了孩子成为终生的读者。还把1998年作为英国全民阅读年。小学生每天1小时在校集中读写时间。女王的生日庆典上,最重要的内容是推广阅读,让英国的小孩子重拾经典。日本:10多年前,推广儿童阅读“学校图书馆法”一个学校是要有12个班,一定要有图书馆。而且《儿童阅读推荐法》指定4月23日是儿童阅读日。香港回归前中文很差,回归后重视中文教育,开展阅读活动,要求小学生一学期读30本书,一年60本书,01年-06年,跃居世界前茅。犹太人:最爱读书。他们教育自己的孩子多读书,生下来就灌输热爱读书的教育,蜂蜜涂在书上,死后的墓地上放着书本,学无止境。中国大陆:中国父母在教育投资上舍得花钱,特别是上辅导班上,在子女教育上工资收入的31%,其实应该更多的给孩子买书、一起读书。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家庭越早给孩子见家庭图书馆,孩子发展得越好。

所以,语文教师教语文不能只教教科书,儿童阅读非常重要,不能等待,家庭要亲子阅读,学校推广儿童阅读。

阅读立校,阅读立人 应该是我们办学的思想。

语文课程教学改革,集中打阅读来说,怎么深化阅读教学,怎么推进阅读。3.对策;(1)改革语文课程。主要讲阅读课程。认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是阅读课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主体部分,但不是唯一的。但还有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儿童阅读。儿童阅读课程化,希望课程标准里写的更加明确,两部分,教科书和儿童阅读。六年只读教科书,30万字真的少得可怜。怎能培养其很强的阅读能力?不能仅停留在儿童阅读的活动上,如交流、展示、回报活动等。更希望实现儿童阅读的课程化。李怀源所在的跃华学校全校开放阅读课,拓展到全学科的阅读课,阅读能促进各学科的教学,在课程体系没有完成改变的情况下,要尽自己的所能,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开展儿童阅读,形成制度,固定在课程表里面。深圳南山后海小学,儿童阅读的推广有10年的历史,开了很多种类型的儿童阅读课:如图画书的导读课(绘本导读)聊绘本,创作绘本,一年级的孩子正式出版绘本的孩子有很多。都是一面图画一面文字,全是自己创作。童诗阅读也是低年级,激发兴趣,共同品读童诗。苏说“每个儿童天生就是一个诗人”。三年级孩子诗作“天空是棋盘,星星是棋子,月亮婆婆和太阳公公下棋,月亮婆婆输了,气呼呼地走了,太阳公公收起棋子,高高兴兴上班去了”桥梁书阅读:绘本和名著之间的书,经典阅读分享课。在课堂上就一个方面一个人物聊书。读完三国以后:读三国议曹操。学生能够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好人坏人找出依据。懂得做事情看问题要用发展的一分为二的方法,好书推介课一人读书所得全班分享。

儿童阅读课程化。儿童团阅读推广常态化。(2)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找到阅读的时间。

许多学校、教师进行了实践。一是实行一篇带一篇,一篇带多篇这样的形式。在有限的课时里,多读书。例如交完课文后,用五六分钟拓展阅读相近的几篇文章。霍懋征老师创造的方法,用三课时教三到四篇课文,带读其他课文。

二是单元的整组、整体教学,开始是改革以后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单元课文教学加强课文间的整体性,但是教法呢还是一篇一篇的教,注重联系;现在发展到单元整体教数学。先有有效自学的模块,——然后整体感知交流的模块,——再读课文,用于表达的模块——借鉴文章写法练习习作的模块——拓展读写的模块。整组整体来上。这样非常几个模块,就能节省一部分时间。比如感知模块,能用一个课时完成,一是节省很多时间二是训练的重点更加清楚。

山东潍坊的“主题学习”举全市之力,推广儿童阅读,做得较好的老师:用较少的时间,三年半的时间教完六年的教材,其他时间指导儿童阅读,书读得很多。潍坊面上的做法:一组教科书带读一本教材《主题学习》,人教版一组课文编一本课文。量是很大的。只要我们转变观念,看到推荐儿童阅读额重要性,要千方百计推进,养成习惯,推进阅读能力的培养。

但不能不考虑阅读的效果,还有提高阅读的质量,要做到: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把自己所教年段的目标搞清楚,从全国面上的情况看,目标不明确的课很多,目标不明不集中很多。要做到省时高效就要把目标明确。存在问题:一是目标泛化,许多课目标差不多,语言训练语文能力训练方面目标不明确。二是目标的越位和缺位。主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对阅读内容的分析,老师不断地问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从低年级就这样做。一年级没必要这么做为什么:一是不是主要任务,二是不值得这样做。因为一年级的越位,造成识字学词等内容的缺位,造成了学生教学基础的薄弱。识字写字、学词不扎实,课文内容化了太多时间。中年级花大量时间解读课文内容。段的训练的缺位,应该更多的进行段的训练。高年级更是分析内容上过于深挖,但是学习方法上、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上在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的表达方式上,缺位。深挖内容太深越位。要提高阅读教学实效性,首先搞清楚各学段的目标。

低年级:1。重点应该是字词句的训练。一是一定要体现课表里的要求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包括词语、词汇的教学。识字:加强识字的复习巩固,不仅当堂认识,还要及时巩固。能够使孩子达到顺畅阅读的能力。写字要一丝不苟,老师写很好的三笔字,能够很规范的朗读课文,有很好的表达能力,这是三大项基本功。课改后的识字写字实在令人担忧。研究生写字惨不忍睹。另外,中国人发明汉字,一定要写好汉字。无论何时练好中国字,不仅仅是书写的问题,更是文化的问题。中国的中小学生汉字的书写能力整体下降,不如日本的小学生,很不好。教师以身作则,是每一个孩子写一笔正确端正美观的汉字。

词语教学非常重要,识字不是目的,学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会用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才是目的,尽早给孩子词语的概念,非常重要。生字组词,积累词语。要有足够的词汇量要有7000——7500个词汇,不止会抄,还有会写会运用的积极词汇。低年级要在写字指导上打好基础。

2.初步的朗读训练,尽量读正确。很难,字音读正确,轻声、儿化音、变调音读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读错字,读出长句子中词语间的停顿。一方面帮助理解课文,另一方面帮助建立语感。低年级一定侧重读正确。

3.大致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不是课文内容。让他们慢慢知道哪些是重点词句,能够理解少量重点词句。

4.积累语言。低年级是孩子记忆里最好的时候,鼓励孩子多读多背,积累好词佳句。做好这些基础工作,就是称职的好老师。

中年级:侧重词句段的训练

1.在低年级基础上加强字词的训练,增加识字量,中重要的是识得识字学词理解句子的方法。不仅要能够理解词句表面的意思,还有体会表达上的效果。为什么用这个词,这样写好在哪里?

2.重视段的教学,加强。从自然段到结构段,三个方面一是了解段意,二是理清段序,三是揣摩段的表达方法。做好了到高年级前移到篇的训练将会水到渠成。

3.加强感情朗读训练。读出感情要基于对文本的感情脉络的把握上。在把握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然而然的用朗读传达出自己的理解。这是有效的。除了朗读以外还要加强默读。现在多数是书声琅琅,很少有画画批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全国面上来讲,朗读训练有余,默读训练不足。不是培养朗诵家,是培养孩子理解文本的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作出分析、评判的能力等。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默读,带任务的默读,有指导的默读。

4.略读课文的教学,粗知大意。略读是比较快速的度,有意识的训练阅读速度,通过略读,把握文本的重点文本的主旨。抓住重点即可。与精读课文目标不一样,教法也不同。将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略读课上,所以要重视略读课文的研究。略读课文粗制大意的能力是非常有用的。

5.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高年级:要重视句段篇的训练。

1.继续进行词句的训练,要理解词句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四角的天空”“碰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2.比较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应该能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在老师稍作指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重点,写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北京海淀五年级:概括第二自然段段意,写不出来。平时看课,初读课文以后都要求孩子说说文章主要内容,但老师没有评价和指导,这叫指导不到位,虽然天天训练,但没有效果。北京的一个老师教师指导孩子怎么概括全文?将几个情节用小标题概括几个情节的内容,教师板书,将四个标题记在笔记本上,根据四个标题再用一段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一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要抓住主要情节,概括主要内容就可以了。训练非常到位。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理清作者的思路。不同文体的文章思路不同。同样问题的文章思路也不一样。小兴安岭抓住春夏秋冬时间的顺序写作。西沙群岛是总分总的结构,过渡句的正确使用。不仅竟是阅读恩指导,更是习作的指导。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要是孩子慢慢懂得怎么叙述,怎么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怎样把人事景物写具体。这些基本的表达方方该能够领会。

3.学习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要用不同的方法教。要关注不同文体文章的表达特点。4.学习浏览,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根据需要搜集、加工、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

如果小学阶段,把握准年段的训练目标,不能越位和缺位,能够扎扎实实的将各年段的训练目标落实,就很好了。

二是内容问题:一是教科书是最基本的阅读教学的内容,但是要用课文教而不是去教课文。而教科书不是唯一的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要引进吸纳其他的教学资源,用名著丰富教学内容。

三是方法策略:

1.加强自学、先学后教。入学不久就要鼓励孩子自学。低年级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等等。高年级放手自学,给他作业单检验自学效果。有50%难度的内容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将孩子的困惑放在心里,从学情出发,目中无人只有教案,那不行。要找准教学起点,要准备教学过程当中要关注学生。

3.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要得当,鼓励改革创新:“实”教学一定要实在扎实,“活”创造灵活多样的有一定创新的方法。四:扎实推进儿童阅读 1.提倡区域性的推进。

比较好的地方有潍坊和北京的朝阳区。区政府牵头搞儿童阅读的区域性推进:儿童、家庭、社区全民阅读氛围。江苏“书香童年计划”,一是图书漂流计划,让图书流动到贫困的地方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师生共度每天全校师生共同读书二十分钟。第五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节。第六开展诗词诵读,做到五个一,一天一首诗一月一赛等,第七家庭读书活动。八改革评价的机制,把阅读态度阅读量、阅读效果纳入学生评价之中。第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五个一活动:每天阅读一万字,每月读完一本书,读书沙龙,读书成果展示等。2.读什么? 不主张读经。但是有价值的古代的蒙学读物《论语》等等的片段,可以读读背背。基本观点是厚今薄古,厚中博外。不同年龄段的阅读的兴趣不同。幼儿:童谣儿歌,重复性的爱听。学龄初期:童话、绘本;小学低中年级:和自己的现实生活贴近的书籍和童话;高年级:有丰富知识的作品科幻小说等,有趣的科普读物等,有一定篇幅的儿童作品,包括好的名人传记等。小高初中阶段:大部头的文学作品。有分辨能力以后,有推荐有价值的作品。但要以兴趣为先,毅力为重。

群书阅读:一节课上。全班阅读,老师根据一个主题选择一群书,可能选几本,每一本配若干册,上课的时候先指导全班读一本,然后交流,然后自由选书,读完后做两部分交流:一是同一本书的交流。二是不同书籍的交流。交流以后每个人都收获了很多。两句话:我们推进儿童阅读和促进阅读教学的改革:

一要深化课堂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内容分析的教学说再见。实现有内容分析的阅读教学向策略指导的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

第五篇: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崔峦老师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2007年7月13 大连

各位代表:

感谢辽宁省、大连市对大会的支持,感谢大家牺牲休息,冒着酷暑出席会议,研讨阅读教学。大家假期还在学习、工作,体现了一种责任心。这种责任感、进取心是个人成才的基础,事业成功的希望。

全国小语会从1989年举办教学观摩活动以来,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青年教师的举办两届;青年教师的举办七届;厂矿企业学校、西部地区、情境教学的,各举办一届;总共是十二届。为什么要搞这项活动?为什么这项活动能创出品牌?因为它产生了这样的效果:一是交流、分享了阅读教学经验;二是培养、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三是借助成功课例,传达学会的主张,引领全国的阅读教学。为了使上课教师和指导教师明确朝哪个方向引领,在哪个方面使劲,我们在观摩活动之前,召开研讨会,群策群力,为阅读教学把脉、导航。从“引领”的意义上说,阅读教学研讨会甚至比观摩活动还重要。

课程改革已进行九年,需要反思,要坚持对的,改正错的,追求更理想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已进入学习、实施阶段。“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20字方针,如何贯彻?特别是“提高质量”这两大重点,如何落实?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研究,并在10月的教学观摩活动中用课例表明我们的态度,展示研究的心得。

毫无疑问,“改革创新”是改进教学不竭的动力。今后一个相当的时期,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教学为中心,特别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这是落实“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变成自觉的教学行为。如果教学做到适合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就基本体现了教育公平。这就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实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教法创新,这是相当长时间阅读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点。

本次研讨会和教学观摩活动,拟提出这几个关键词: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

“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那个年段的阅读课。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

“夯实基础”,就是要干好小学语文该干的事。要读好书,写好字,要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基础不牢,能力不会强,素养不会高,即便分数高,也只是语文的“豆腐渣”工程。

“指导学习”,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地内化为适合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具有较强的学习力。

“鼓励创新”,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心甘情愿地“让学”,让自己的“教”为学生更好的“学”服务;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思考、真体验;再次,要有一种好的机制,有一套好的模式,有许多好的方法、策略,保证学生“能学”“学会”“会学”“乐学”。

以上四点,是我们研讨的重点,是十月的观摩课要努力体现的,也是评课的标准。当然,在一节课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在一两点上有改革、有创新,就会得到大家的肯定。

最关键的是:今年的教学观摩活动,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我们将用否定这样的课,来表明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来引导全国阅读教学越过这道顽固的“魔障”。(不填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步。)

最后,请老师们在研讨和上课时,关注以下几点:

1.要营造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2.要找准教学的起点。任何一堂课都不应从零开始,要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教学应以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相信学生的理解力,少做无用的功。

3.要改进“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一定要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先要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避免“把学生的思想赶到死路上去”;进而生与生、师与生在“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交流心得,利用课文这个“例”得意、得言、得法(不同年段、不同课文有不同的训练重点)促进“例”的增值。至于指导的方法、策略,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文而异,百花齐放。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的方法、策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自己学生的,就是最好的。

祝此次研讨会取得丰硕的成果!祝上课的老师们解放思想,在“体现方向、扎实高效、勇于创新”上,给全国语文教师以启发,以引导!

下载崔峦老师在“赤峰市小学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崔峦老师在“赤峰市小学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