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得体会 雷夫
在教学上留给我的反思:
读了雷夫的故事,留给我最深的思考,也是要坚持摸索着前进并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学生培训成“自主学习者”,如何让学生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和成长负责。
当记者问到关于教学的状态怎样论定时,雷夫解释说:差的教学是那种让孩子因为惧怕你而学习的教学;好的教学是一个有条理的人推着孩子尽全力做得最好;卓越的教学是向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让孩子推动自己全力以赴做得最好,也就是要让孩子自我成长。当我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深深地反思了:我的教学状态应该算是差的,我也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并将干一辈子,那我就应该拒绝浮躁,拒绝抱怨,在这个长长的一辈子教学生涯中,从差到好,再到卓越,虽然有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虽然不能确定自己能否飞跃,但是在这个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不断努力的过程,应该会收获更多的充实和幸福。
就像雷夫说的那样,一位新教师要想成长得更快,就应该尽可能多得观摩优秀教师,找到对我们关爱有加,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导师,我想,我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因为我找到了。
雷夫说,惩戒难管教的孩子最好的措施就是把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它对学生有意义。的确,在我们每个人的教学实践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学生不听讲,作为老师,我们经常因此而大动肝火。其实这些道理咱们也都明白:如果课上得精彩,淘气的学生也想参与进来,这样,就无所谓难管与否了。所以,我就反思自己:如果再遇到不听讲的孩子,我首先应该检讨自己,而不是批评学生。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问题:这个老师讲的课没有乐趣,没有吸引人的地方,真是听不下去。最明显的就是,如果某节课我认真备课了,并且问题设置得合理、得当,课件也做得实用而吸引人,这节课的课堂纪律就很好,课堂参与率也高,课堂气氛也活跃;反过来,如果我没有备课,直接拿着教参上课,没有合理安排这节课的流程,而是硬生生地讲啊说啊,学生被动地听,课堂上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关于高效课堂,对于小学来说,就应该做到窦桂梅校长说的“儿童站在正中央”,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不应该关注自己的“表演”是否精彩,而是应该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们是否真正动脑。对于刚开学时候的视导听课,听了李主任的评课,结合雷夫说的这句话,我深刻意识到,不管课堂怎样设计,学生永远是主体,有效地激活和引发学生思考才是最有意义的教学。
在思想教育上留给我的反思: 1.自信教育
在学生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赏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永远充满自信,则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起来。我始终认为,要想让学生表现更好,赞美比批评更加有效。我班的宋佳璐,是典型的聪明调皮型。爱打打闹闹,下课的时候,疯狂地跑啊,追啊,赶啊,刚开学没几天,就把另一个学生碰伤了。刚开始的时候,我批评他,在我眼皮子底下的时候,表现得就像一只猫,还主动倒垃圾;我只要一转身,他就生龙活虎了。后来,我就公开表扬了他,说他热爱劳动,仅仅是这样一个表扬,对他起了很大的作用,他越发地爱劳动了,并且课堂上也比较认真了。这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个例子。所以,在开家长会的时候,我也说过,10分的批评换来1分的收获,但1分的赞美能换来10分的收获。
我也懂得了:为教师,我不能吝啬赞美的语言,多一些赞美,让孩子多一些自信;多一份鼓励,让孩子多一份成就感,发生在孩子内心的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2.人格塑造
在雷夫的最后一节课上,他点亮了残疾女孩的那盏酒精灯,不仅给了小女孩信心,也让小女孩明白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不放弃就有希望。虽然我们没有这样的教学经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我班的施伟杰是一个看起来很外向,实际上却很内向的男孩儿,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凡是跟他交谈的时候,他通常都会点头或摇头,即便是说话,也磕磕绊绊,表达不清,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有在意。在一次考试过后,他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孩子在家很伤心,说自己没有考好,字也写得不好,并且跟妈妈保证一定会认真写字,并争取考试100分。听了他妈妈的描述,我简直不敢相信,那个孩子会说出那样的话,从那以后,我不再完全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判断一个孩子了,而是多跟家长沟通、交流,以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也就是从那以后,我开始更多地关注施伟杰,并鼓励他说:“刘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做的更好,只要你用心。”于是,我就一点点帮助他。我有时候就利用中午的时间,拿着他的手,教他写字,当他感受到我对他的关心和重视后,他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写字的时候认真了起来,字也写得越来越好了。他应该也明白了——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从今年开学以来,我班的班会反响最大的两次主题分别是:自觉主动做事和学会体谅父母。在班会上,我就给学生讲道理,举例子,提建议,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很辛苦,晚上回到家,还要为我们做饭、洗衣、检查作业,如果你们能够做到,自觉主动写作业,而不是让爸爸妈妈催着、赶着才写;如果能够做到自觉主动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摆碗筷、扫地、擦桌子、摆凳子等,就是孝顺父母,体谅父母。班会之后,有很多家长发短信或者打电话来跟我一些客气的话,说是孩子变化很大,变得懂事多了,在家里主动写作业、做家务,听到这样的反馈,我也感到很欣慰、很高兴。因为我让孩子在学习中懂得了为别人着想,在生活中关心父母长辈,这些品质远比学习成绩重要。
我也知道,只有真正做到自信教育、人格塑造始终贯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并对教学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做到像陈校长说的那样:让学生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第二篇:雷夫心得体会
听雷夫演讲心得体会——
成功来之不易,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枣沟头小学
邢立会
为期一天的雷夫演讲中,几度被感动的留下泪水。看到雷夫的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充分的感受到名师的魅力。一个老师成不成功,主要看的是他的学生。雷夫用他的一系列行为证明了教育是为了学生,教育的根本是关于学生的。
在这一天的演讲中,雷夫从五个方面来讲解了他是如何做到56号教室的奇迹的:
1、作为教师的首则:以身作则。
“你想让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必须成为这样的人。”中国的孔子也有句古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似乎大的教育家都是这样强调的,我们可能也知道,但他们跟我们不同的是他们会真的去实践、并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这条真理。我们要做的是理解并去实践。
2、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你的教室里驱除恐惧。
“我的教室里是充满信任的。”雷夫如此说。什么样的教室是这样子的呢?雷夫举了例子,相信他的学生写了作业。并且雷夫说他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轻声细语的回答学生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理解和尊重。
3、学生是教学的重点:道德发展的六阶段 用以审视自己的行为。
“你一定要从学生的思考角度思考问题。”雷夫从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意识”开始,努力让学生逐步达到最高水平的“自律”,是他管教学生的秘诀。事实上,当我们像雷夫那样每天把好书摆在学生的面前,每天教学生演奏乐器、排练莎翁戏剧,每天带着学生打棒球,每天让学生“挣工钱”、“租座位”,每天以最大的热忱和激情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孩子们绝对的服从与管理。跳出为“管”而“管”的思维,只教学生!
4、服从规则又超越规则。
“我不会和别人斗争。”雷夫用了好莱坞露天剧场的故事来说明他是怎么躲过那些限制着我们发展的硬性规则的。服从但灵活运用。换个角度、换个方位来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机会学习。
5、保持自己的激情,教孩子二十年后能用的技能。
“每年都有新的想法并去尝试它。” 雷夫把教书当成自己的船,上船后就义无反顾,心甘情愿把教书作为了自己毕生的事业。雷夫多次强调:他只是一名教师。永远保持教育的最初信念:当一名教师,只为了学生。
通过这次的演讲,我更明白了雷夫的可爱。不在于他的头衔、不在于成就,只在于他的学生。并且雷夫多次向新老师挥手致意,向我们传达了他的建议:把你喜欢的东西加入课堂,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雷夫热爱运动、音乐和莎士比亚,他把自己的这些兴趣爱好与教学结合起来。才有了后来我们看到的莎士比亚剧、有了摇滚乐与剧的结合。
相信雷夫的成功,但更明白雷夫做到这样而付出的努力与不易。雷夫常说:我的失败比成功多得多。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它需要我们的加倍努力,专心的为学生。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让我们做个用心、坚持、像雷夫一样的教师吧!
第三篇:雷夫演讲心得体会
雷夫演讲心得体会
没想过会有这样一个机会,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很惭愧我也没有读完,可能往往这样的名师都给我们女神或男神的印象,仿佛他们都不食人间烟火,所以当我接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兴奋。
不过,意外的是,雷夫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且感染了我。
他的演讲没有任何修饰,除了播放几段关于他学生的视频之外。他有很丰富的肢体语言,也很善于在说故事时进行角色扮演,引得笑声和掌声不断。
不过最具吸引力的还是他睿智、幽默的大实话,这也让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用《当代教育家》总编李振村校长的话说,雷夫这三十年的教育历程真的很苦很苦。是的,也正如雷夫自己所说:“你们不要像我这样,世界上有我这样一个疯狂的教师就够了,你们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多实在、多深刻的一句话,可是做好自己也不容易啊!
他说:“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法则就是,你要坚信学生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 请注意,他说的是坚信,而不是相信。他举了个例子,假如你希望学生是好人,自己就一定要成为好人,即使你气得想要把他扔出窗外……他更是提到,很多老师在开会的时候讲话、睡觉、发信息,却要求学生在他的课堂上专心致志,这是不是很不公平呢。
雷夫强调,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在10年、20年后生活得幸福,你今天教授的东西,在未来的几十年能够为他的生活所服务,这才是成功的教育,如果教育只是为了考试,那是多傻的事情啊,所以他从不关注考试。
那么雷夫成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很多人都知道他让学生拜读、排练莎士比亚的著作,是的,而他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自己喜欢莎士比亚而已。正因为他自己喜欢,所以他常常和学生们谈莎士比亚,谈得多了,学生就说:“老师,不如你带我们读吧!”就这样,雷夫带着他们读起了莎士比亚,他有感情地朗读给学生听、并解释每一个词,学生读通读透了,进而就演了起来。他对学生说,如果你们热爱阅读,所有的门都会为你们打开,因为他认为阅读是学习中最最重要的事。其实他也酷爱摇滚乐,所以学生在排练话剧时的灯光、舞美及配乐很多都是自己搞定的,想必这也和相处中的耳濡目染有不小的关系吧。
说完他的学生和莎士比亚,他微笑着对我们解释,不是让老师们都去给学生读莎士比亚,是因为他想我们知道为何来参观的人都说他们班的学生那么守纪律。他接着说,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好好上课,原因很简单,因为课堂枯燥无味,不是吗?那么怎样做才能让你的课堂变得有吸引力呢?记住,把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加进你的课堂中,就像我喜欢莎士比亚和摇滚一样,并且坚持做下去,你的学生就会变得特别起来,哪怕你喜欢的是网球,也可以和你的学生去讨论并且每天利用一点时间和他们练习……让学生对学校或老师感到恐惧,不愿意来上学,是很失败的教育。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李振村校长说的话,比尔盖茨等一些社会名流会定期拿出一部分善款赞助美国的一些学校,而这些学校为了向“恩人”展示他们的捐款是值得的,就会立马给孩子们制定规则去遵守,结果孩子们都成了机器人,雷夫就特别痛恨这样的教育。其实原先在我的印象中,国外的课堂是非常散漫的,随意讲话、随意下位、不征得同意就跑去上厕所等,没想到实际情况竟是这样的。
不过在雷夫的课堂上,学生的守纪当然不是因为对眼前的这位教师恐惧,而是一种自发自觉,因为他们的心中有准则,我想这是学生长期坚持阅读的作用吧。我们观看的视频中,一个男孩在默读一段文学作品,慢慢地,他的眼睛湿润了……他只是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啊,能被如此深奥的文字所打动,这需要多强的理解能力和多么柔软的心,而这样的孩子能够自律并关注到别人的感受也就不足为奇了。
下午的演讲中还有两个我认为的亮点:
一、演讲开始之前,红星路小学的经典诵读展示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可是后来雷夫说,这些孩子和他们班的孩子完全不同,因为他在后台看到,孩子们下来之后,家长和老师们都手忙脚乱地帮他们换衣服,而他们班的孩子一定是自己做这些事情的,父母只会远远地看着。我想,中国的家长真要好好反思反思我们的家庭教育。
二、李振村校长说,他曾经建议雷夫来中国上一节公开课,肯定有一万个人去听。雷夫说,不和孩子建立亲密信任的关系怎么上公开课啊!李校长又解释道,全世界就只有中国的教师上公开课,真的好傻,把自己完全地暴露出来。而我们这些去听公开课的,只能学到不安、惭愧和自卑,这是典型的追星现象嘛!
其实还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在脑海中闪现,这样近距离地接触雷夫,而且是在圣诞节的第二天,真的不虚此行。据说雷夫因为宾馆房间没有WIFI,不能在昨天给学生们发去圣诞节的问候而急得跺脚呢!这么一位可爱、真实的60岁的教育前辈,在安徽大剧院的舞台上绘声绘色地诉说着他曾经的困惑和现在的幸福、充实,让这个冬天骤然温暖起来。
后面两天的培训,我们分别聆听了卢婧、赵凯、王天文和陈林静几位专家的报告。每场报告都有其独特的侧重点,让我们获益良多。
卢婧老师对班本教育和班队建设有着很独到的见解和做法,她详细讲解了班级文化建设和班本微型课程的开发。其中谈到的班级博客建设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晚上回到家,意犹未尽的我毅然地开通了我的班级博客,虽然还有一个学期他们就毕业了,但我想这个博客一定会成为我们师生交流的另一个很好的平台。卢老师还带我们做了有趣的团康活动,拉近了参会老师的距离,正所谓“寓教于乐”。
赵凯教授的幽默风趣绝对称得上是本次培训继雷夫之后的第二个亮点,他的言语虽然令大家捧腹大笑,却又字字珠玑,他系统地剖析了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指导我们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地心理疏导。
作为班主任,和学生以及家长的接触最多,有接触就要交谈,俗话说:一句话让人笑,一句话让人跳。如何更好地与学生、家长沟通呢?王天文老师就和我们分享了心理教育视角下的谈话技巧,她更多的是以实例和活动的形式与我们交流,也就更加便于我们日后的操作。
陈林静老师的一句“管理班级就像管理企业”,让我思考了很久。她是一位很有方法的班主任,而这方法是来源于她的智慧。我想热情加智慧才能造就出成功的班主任,也才能打造出精品班级。陈老师也将从教多年的经验故事毫不吝啬地拿出来和我们分享,让我们惊叹:班主任真是一门技术活啊。
这三天的学习,让我深思,班主任工作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如若没有合适的方法,只会事倍功半。班主任,如果课堂教学能力不是很好,但她对学生有着满满的爱,就不会对学生造成终身的影响,可是如果师德出现问题,或许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会给学生留下一辈子的阴影。
让我们都努力成为一个有爱的、智慧的班主任吧!
第四篇:学习雷夫心得体会
一切为了学生
学习雷夫心得体会
陈斌
非常有幸在济南面对面的看到了仰慕已久的雷夫老师,在此之前看过几遍他的著作——《56号教室的奇迹》。这次他的很多观点与他的书上写的是一样的,但是他幽默的谈吐,直率的性格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下学习雷夫的心得体会。
一、雷夫真的很普通
雷夫的开场白就是我不是英雄,我是一个普通的老师。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他说他自己很普通,请大家不要膜拜他,不要当英雄来看待他。是非常的谦虚啊。在仔细研究他后,我发现他真的很普通。
1、他的任教环境很普通
他所在的学校叫霍伯特小学,是洛杉矶市中心的一所小学。这个学校大约有2000多名学生,但是几乎所有孩子的母语都不是英语,所有的孩子都生活在贫困中,里面有32%的孩子能读完高中,大多数孩子十四五岁就辍学。他所教的56号教室,是一间小教室,甚至还漏雨。这个教室里,有时候会有超过70名学生在上课。这些学生中,没有一个孩子家里有固定的住房,都是租住的房子。超过60%的孩子是单亲家庭,还有的孩子父母都不在身边。很多孩子一放学,就只能在充斥着暴力和毒品的街头游荡。这样的任教环境,我认为他的班级与我们所教的班级学生相比,只能说不是普通班级了,只能是最差的班级了。
2、他的人很普通
雷夫穿着很普通,没有华丽的外表,相反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他真的很土。他穿西服打领带,还穿着一双白球鞋。有老师问他为什么这么一身不伦不类的打扮,他说他一天要上10多个小时的课,不能坐下,穿这样的球鞋舒服。雷夫的生活也很普通,每天呆在学校里12个小时,周六还要给学生辅导。晚上在家还要备课,几乎没有什么酒场。是一个典型的宅男。雷夫的经历也很普通,在他的演讲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他也会早晨醒来,为教育学生而苦恼。他也会为了给学生买道具等,花了自己的钱去抱怨。他所教的学生也不是个个出色,他的学生也有的入狱,有的吸毒,还有的死于帮派之争。几年前,他有两个学生回校参加活动,并承诺要一如既往的和善于勤奋。但是不久他们回到学校,向教室投掷了烟幕弹,并毁坏公物,破坏老师的汽车,并且雷夫的车就是第一个下手的对象。
二、雷夫真的很伟大
雷夫在这样一个普通的环境里面,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用我们的话来说,他的生源很差,但是他的学生在美国的标准考试中,成绩一直居于前5%——10%的位置,不少学生长大后就读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顶尖大学。但是我们要思考的不是雷夫骄人的成绩,而是雷夫创造奇迹的背后他的伟大之处是什么?雷夫到底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去总结,去学习,去实践。
1、学习之一,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他81年刚毕业时,并不是任教于霍伯特小学,而是在一个条件很多的学校任教数学学科,所带的学生成绩很好。在数学竞赛中荣获冠军。但是霍伯特小学的校长一句话“拿这个第一没什么了不起,不信你就到这个学校来”,于是他来到了这个条件很差的学校,并且一干就是26年。可以说他任教没有任何功利性,也不会去挑什么生源。当我们还在为班级的学生,以成绩分成了三六九等,认为的分出了差生、优生时。但在他眼里,只有学生1、2、3、4、、、、、、,霍伯特小学的孩子和以前的学生没有什么不同,他们一样聪明,如果能有人给予指导的话,他们能坐的一样棒。我想正是雷夫用这样的眼光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才决定了他能赢得孩子们的信任,从而让自己的教育理念渗透给孩子。
2、学习之二,不做功利性的老师
雷夫为孩子制定了“道德发展六阶段”目标,并鼓励孩子们去实现这些目标。这和我们的德育教育是完全一致的。他没有喊口号,没有一味的说教,更没有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来去实现这一切。他只是自己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并鼓励孩子们去努力去做。他从不看重成绩,他认为过程重于一切。他和孩子彼此信任,他为孩子去创造了一个没有害怕的教室。他对那些互相恭维彼此教室安静的老师,嗤之以鼻,认为这是通过压制而实现的。这样做不会对孩子产生任何积极的影响。他不会因为学生没有完成作业而大发雷霆,也不会因为学生一道题不会,而追问,这道题我都讲了几遍了,怎么你还不会?他可能会说的一句话,不会我可以再给你讲一遍,哪怕给你讲500遍也可以。他对于校长、教育官员、家长的一些建议,只要是他认为对孩子不好,或不产生积极影响的,从来都不盲从。他对荣誉嗤之以鼻,也不会盲目崇拜。他穿着一成不变的行头接受美国总统接见,并把自己的奖章乱丢乱放。他甚至对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毫不未然,说有个获奖者曾对他女儿骚扰过。正是由于他不盲从,不功利,不害怕,才会让他坚持走自己的路,并达到成功。
3、学习之三,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 雷夫是一名数学教师,但是他却任教了全科。他认为教师不能只在本专业达到一定高度,这样容易走向片面。他自己设立了“终身阅读”,“生活中的数学”,“以运动为本”“莎士比亚戏剧表演”“电影欣赏”“摇滚音乐课”等课程来对孩子进行品格、精神上的培养。他的课堂教学幽默风趣,学生说经常不知不觉就下课。他为学生总结了经典的解决问题四个步骤等。反观我们很多老师还是停留在课堂死板枯燥,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抱怨学生多,自己反思的少,轻视课程开发,轻视活动的开展。殊不知这正是丧失了教育学生的良机。
雷夫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在雷夫的演讲中,他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孩子或学生。他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学生好”是雷夫内心的一个绝对命令,当他面对种种两难问题时,他会一根筋的选择为了学生好。为了让孩子们去旅行,他宁可和校长闹翻,宁可自己打工赚钱来攒够旅行的钱。宁可自己业余兼几份职,给56号教室买来各种表演道具设备。为了孩子的学习,他每天6点多到校,吃晚饭的时候才回家,一天工作12个小时,周末假期经常给孩子到教室补课,他把他的每一周每一天几乎全部献给了学生,他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我想这才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地方。最后以雷夫一句话作为结束:“并不是因为我们一定要赢才去做,而是因为正确才去做,因此我从事教育,始终怀着强烈的信念”!
第五篇:听雷夫报告会心得体会
听雷夫老师讲座体会心得
我听了美老师雷夫·艾斯奎斯的讲座,很是感慨,雷夫是个典型的美国人,穿着随意,说话随性,但却能感觉到骨子里的认真和敬业。一场讲座听下来,会场座无缺席,他演讲的每个故事都让我很感动。你不得不对他肃然起敬,这么普通的一个老师,却能做的这么成功。这就是美国式的英雄,平民也会成为楷模。告诉你们普通人都有成功的希望。那天的接着是我们与雷夫的互动,虽然老师们没有与雷夫近距离接触,但是还有最后雷夫老师给我们青年教师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具体谈谈我的感受:
一、我感觉雷夫老师为人亲和、认真勤勉
在雷夫心中,始终恪守一个准则——我是孩子的榜样。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雷夫都很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他总是提醒自己: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别想糊弄小孩,他们很聪明,一定会识破的。你要求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先要做到。在家的大部分时间,他都用来阅读,因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也热爱读书。在霍伯特小学,雷夫和气待人、认真勤勉,因为他希望自己是学生们所认识的人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那一个。雷夫老师不像其他教育家那样长篇阔论阐述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他会用自己生动的教育实例告诉我们教育的真谛,他讲述的每一个教育细节都会让我有所感悟、对我有所触动,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指引方向。
二、雷夫老师把信任放在了教育的起点 本场讲座雷夫反复强调的就是信任,他认为信任要超过了爱。他说自己的学生对自己最多的不是爱,而是信任。他们来到学校是感到学校和教室很安全,可以在这里放心地学习。雷夫也为孩子对自己的信任感到自豪,他特别强调“没有害怕的教育”。
这引起了我的反思,还真是这样,孩子上学怕老师好像是天经地仪的,家长总是跟孩子说,要不告诉你老师去等等。中国的师道尊严一直贯穿了这么多年,可能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了。雷夫的讲座颠覆了我以往的观点,总是觉得喜欢我才会更喜欢我的课,信任——成了我以后教学中应该研究和坚持下去的。
四、抓中间学生,带动学困生。
从我上学开始一直受到的教育是“抓两头,带中间”,但听了雷夫的举例,惊了我了。他说班里有三个孩子:一个是学生非常好的,其它也很棒的;一个是各方面都不突出的孩子;最后一个是各方面都跟别人差很多的孩子。要是我,肯定会把重点放在最后这个孩子身上,而雷夫却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中间的孩子。他说好孩子不用管也能做的很好,后面的孩子怎么帮进步也不会太大,而会牵扯你几乎多一半的精力,而顾不上其它的孩子。如果你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中间的孩子身上,他们的进步会让你很有满足感,这样全班都会有所提升,而水涨船高的道理谁都懂,在全班进步的前提下,落后的孩子也会逐渐进步的。
三、雷夫老师注重的不是成绩而是学生终生的发展
雷夫老师说:“我对分数没有任何兴趣”。他最感兴趣的是教孩子钓鱼,他认为如果为了考试而学习,一点意义都没有,他让学生认识到成绩并不那么重要。
雷夫老师的成功之处,是善于把自己喜欢的兴趣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来,让孩子们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并激发孩子们的潜能,培养出孩子们可贵的品质(如学会与人交往,如培养学生的耐心、自信心、坚持力)。雷夫先生是一名普通教师,他也像广大的教师一样要教孩子们普通的课程;但他又是一名独特的、兴趣爱好广泛的、敢为人先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他热爱棒球运动,喜欢摇滚乐,喜欢莎士比亚作品。他善于利用时间,善于点燃孩子们的热情,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使孩子们感受到艺术的美,进而参与其中一起创造艺术的美。雷夫先生并不强迫孩子们都要来学习他另设的这些课程,只是课余时间,提供条件,学生想参加的就参加。很多学生开始也并不想参加,可是看到同学们玩得乐此不疲,渐渐地,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雷夫先生一针见血指出我们的教育误区:我们总是糟糕地试图控制这些孩子们,想纠正孩子们所谓的不良行为。雷夫先生还告诫我们,不能误导孩子们,不能因为奖赏而去做一件事,这样老师事先就把孩子带到一个陷阱里去了。
我想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从雷夫老师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我们知道,教育蕴含着无限可能。雷夫老师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确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选择这项职业,意味着教师的众多放弃和倾其精力的奉献。我们会用我们的实际工作来践行自己对这次报告会的收获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