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届中小学语文
第六届中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验研究”
课题研讨会之心得体会
旧 县 联 校
翟艳梅 今年暑假,7月16日至18日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由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教育体育局承办的“第六届中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验研究课题研讨会”。在此感谢各级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使我走近名师,聆听名师的教诲,一睹名师的风彩。
开幕式上,山东省芝罘区教体局井明霞副局长、《语文报》社副社长、《语文教学通讯》主编裴海安,分别作了精彩发言。接着,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国翠小学和奇山小学校长分别介绍了本校的主题阅读特色及儿歌识字经验。最后,中国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如平和《语文报》社副社长、《语文教学通讯》主编裴海安分别作关于《以课程体系建设为载体,实现学校发展的系统性突破》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热点扫描》的报告。本次活动中,我们也聆听了刘俊祥老师《主题阅读的基本理念和操作策略》的讲座,并且通过课堂观摩的方式进行了主题阅读七种不同课型的课堂实际操作展示,理论加实践也使我们对主题阅读的基本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起初,我认为“主题阅读”教学就是以一个单元为主题,在学习“一主”教材的同时加入“两翼”主题读写及经典诵读的相关篇目。甚至在具体的教学操作过程中,一个单元也只是局限于套用七种课型的固定格式。对于“以文带文”课,“一主”的课文和“两翼”的文章究竟如何找出切入点?“分享展示”课、“单元导读”课中到底分享什么、展示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找不到相关的解决办法。但是通过本次的观摩活动,才明白原来我对“主题阅读基本理念和七种课型的操作”的认识是浅显的、片面的。原来“主题阅读”中的七种课型可以“整合”使用,并且“整合”使用的效果比单一使用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虽然只有短暂的几天行程,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此次的学习、交流、研讨,让我找到了方向。
刘宪华老师也说到了课程整合,指的就是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其中,课程目标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关注社会和谐并指向终身学习。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现代化、生活化。课程类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重视治理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倡导建构的学习。
本次研讨会我们就看到了整合的成效,同时各学校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国翠小学的“小古文”教学,“阅读积累”展示,让人过目不忘,不论是背诵,理解,还是仿写.....都在意料之外。奇山小学的儿歌识字教学更令我们为之瞠目结舌,“读成语背古诗”听着一首首古诗,不由自主的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还有万华小学的现场“书法展示”......国翠小学的“主题诗会”等活动,不仅使我对语文学科教学成果在学校活动中的应用有了初步的了解,还使我对陈主任的《以课程体系建设为载体,实现学校发展的系统性突破》的报告有了本质性的理解。正如陈如平主任所说:“时时处处有课程,一事一物皆教育”。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做到:组合、建构、整合教材,从“主题”的触发点、共振点出发,打造大容量、多角度、同主题、重文学濡染、关注文化传承的高品味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挖掘主题内涵,强调阅读的整体和综合,并结合相关语文知识灵活地创意、规划、实施,建构立体的、开放的、多角度的、结构灵活多样的主题阅读教学模式。例如:以语言积累为主的活动(如:成语接龙赛、读书成果交流会等),以展示为主的活动(如:书法比赛,查字典比赛,汉语拼音比赛,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诵读比赛,习作展等),以评比为主的活动(如:最佳背诵明星,最佳写作之星等)等。因此,我们在今后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不仅要渗透各学科的内容,还要整合原有的七种课型,做到多课型的混搭。因为只有注重活动的主题和文化内涵,保证活动的多样性、连续性和长效性,我们才能通过主题阅读,既成就多彩的语文,还能实现每个孩子由“读者”变成“作者”宏伟目标。
第二篇:第六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范文
第六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省赛操作办法
为进一步落实第六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省赛各项工作,特制定本操作办法。
一、参赛对象、名额分配及评委推荐。
1.参赛对象为45周岁以下(含45周岁)从事班主任工作5年以上、在编在岗的中青年优秀班主任。为给更多班主任提供比赛机会,凡参加过历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决赛的选手不再参加本次比赛。
2.每个市选拔推荐6名选手参加省赛,其中小学组2名,初中组2名,高中组2名;广德、宿松两个省管县每县推荐3名选手参赛,其中小学组1名,初中组1名,高中组1名。参赛选手由各市选拔决定,适当考虑男女性别比例。
3.每个市参赛队需配备领队1名,负责与省赛组委会联络,协调相关工作,确保赛事顺利进行。
4.每个市遴选推荐评委2名,省直管县推荐1名,充实省赛评委库。
二、比赛内容和形式 比赛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
笔试(权重50%)要求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活动方案设计和相关基础知识题。活动方案设计要体现活动过程的教育性
—1— 和完整性,一般包括题目、署名(市县+学校+年级+班级+执教者)、教育背景、教育目标、活动前期准备、实施过程等基本内容。其中实施过程要具体、明晰、可操作。设计方案采用书稿纸手写方式,书稿纸由组委会统一提供,字数不超过2500字。相关基础知识题是指班主任应知应会的基础性题目,主要涉及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采取“单项选择”和“判断”两种题型,笔试时间为120分钟。
面试(权重50%)。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育情境模拟。采用当场抽签的方式,参赛选手根据题目提供的假定教育情境,通过和评委互动完成“班主任”角色表演,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展现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面试时间不超过10分钟,其中陈述3分钟,情境模拟4分钟,回答专家提问3分钟。此外,面试前抽提后有3分钟准备时间(不计在面试时间之内)。
三、评分原则
(一)活动方案的评分原则
1.主体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他们的特殊需要和兴趣爱好;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和亲身经历,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生成和创造性建构,充分为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开辟广阔的时空。
2.针对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聚焦一个主题,注重正面引导,紧密联系学生需求和班队实情开展教育活动。
3.适切性。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活动,目标贴—2— 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学生活动空间较大;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为学生喜闻乐见。
4.操作性。教育设计体现结构化,具有清晰的层次感,富有内在的逻辑性;实施步骤具体,过程完整,操作性强。
5.创新性。锐意进取,立意新颖,方法和形式生动、多样,求新忌陈,不落俗套,具有时代特点,富有创意,体现新思路、新角度、新特色和新水平。
6.规范性。方案书写有必要的元素,符合规范的设计体例;语言文字生动流畅,富有感染力;队会要强调仪式。
(二)面试的评分原则
1.基本素质评价:包括仪容仪表、语言表达、思维逻辑、临场应变等。
2.专业素质评价:包括专业素养掌握程度、教育观念更新程度、教育目标适切程度、教育方法创新程度、教育效果体现程度等。
3.个性特色评价:包括个性表现、思路新颖、活动富有独创性等。
四、具体安排
(一)省赛地点: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科技交流中心(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60号)。选手报到请到A楼大厅。
(二)省赛时间:2017年9月12日(周二)—13日(周三)。具体安排如下:
—3—
9月12日:报到(9月11日下午即可报到),赛前准备,笔试。
9:00,B楼第5会议室,召开评审专家预备会。10:30,B楼第6会议室,召开各市领队会。11:00,B楼第7会议室,召开全体参赛选手会。12:00,午餐
15:00—17:00,分小学、初中、高中组进行笔试。17:30,晚餐
18:00,评审专家阅卷评审。
9月13日:面试,选手离会(也可14日上午离会)。8:00—11:30,分小学、初中、高中进行面试。12:00,午餐
13:30—17:30,分小学、初中、高中组进行面试。18:00,晚餐,离会
18:30,评审会,各组成绩汇总。
五、其他
(一)报名方式及材料报送。请各市自行组织做好本市参赛选手、评审专家的遴选推荐工作,并于9月1日(周五)前向省教育厅报送如下材料:
1.本市参赛名单汇总表(附件1),包括领队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由各市负责大赛的相关部门统一填写。
2.本市参赛班主任个人情况申报表(附件2)。
—4— 3.本市评审专家申报表(附件3),由各市负责大赛的相关部门统一填写。
4.请各市提供笔试、面试试题各一套(格式见附件4),务必注意试题质量。
以上表格电子版可在安徽教育网“公告栏”下载。请各市将填写好的表格加盖公章,连同试题,于9月1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快递至合肥市长江中路232号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启刚老师,邮编:230061,电话:0551-62615620。同时将上述材料电子版发送到邮箱:chengqigang@ahedu.gov.cn。
(二)参赛班主任可提前准备小论文,本次省赛结束后将立即通知获得省赛一等奖的班主任提交小论文,以参加长三角决赛。
1.论文字数控制在3000-5000字,原则上已经公开发表过的论文不再参与本次论文评选。
2.论文要聚焦“班集体管理团队建设”这一主题。一要注重科学性,即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具有陷阱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二是要注重创新性,即班集体特色建设过程中,教育方法和形式富有创意,有督导的见解;三是推广性,即结合理论和实践说明问题,总结的经验和做法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3.《参赛论文承诺书》(附件5)自行下载填写。
—5—
—6—
第三篇:临海市第六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
临海市第六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
获奖名单
小学(幼儿园)组
小学语文城市组
哲商小学 吴慧娅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李苏菊 哲商小学 宋笑平
临海小学 柳爱萍
巾山实验小学 屈欢
小学语文农村组
杜桥中心校 陈孝撑 白水洋中心校 周秀月 杜桥中心校 金佩芬 白水洋中心校 潘琴燕 杜桥凤山小学 王海凤 东塍镇中心校 陈 密 大田镇中心校 鲍丽珍
一等奖
临海小学
二等奖
临师附小
三等奖
回浦实验小学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一等奖
大洋小学 大田镇中心校 大洋小学
二等奖
尤溪镇中心校 永丰镇中心校 邵家渡滩头小学 河头镇中心校
陈仁军 冯玲辉
汪 洋
卢红梅
金灵敏 孙佳佳 章伟萍 邵灵燕 詹行军 何贤顺 何 群
永丰石鼓小学 洪丽君
三等奖
江南中心校 陈金辉 汛桥镇中心校 金玲芬 杜桥二小 金 鑫 上盘镇中心校 程 晶 白水洋镇中心校 王卫芹 杜桥二小 徐海芳 括苍镇中心校 彭卫芬 小芝镇中心校 郑 玲
小学数学城市组
临海小学 施双芳 临师附小 冯慧芬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叶罗燕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赵 英
古城小学 王金飞
小学数学农村组
桃渚中心校 金海波 杜桥小学 冯海玲
沿江镇西岑小学 东塍镇中心校 邵家渡中心校 桃渚镇连盘小学 桃渚镇连盘小学 河头岭景小学 上盘镇中心校 涌泉镇中心校
一等奖
临海小学
二等奖
巾山实验小学
三等奖
哲商小学
回浦实验小学 一等奖
大洋小学 大田镇中心校
冯华林 王巧红 尹玲丽 王美青 项玉苏 金科春 王彩芹 董 琪
周海萍 金玲玲
李林云
黄丽华
周 丹 王晓芬
汛桥镇中心校 杜桥二小 白水洋中心校 邵家渡中心校 韩 黎 冯静颖 黄丽娟 虞美莲 杜桥二小 金银丽 黄 祥 陈健敏 陈广品 二等奖
大洋小学 东塍镇中心校 小芝镇中心校 桃渚镇中心校 陈平芬 括苍镇中心校 陈益平
杜桥凤山小学 陈美丽 永丰镇中心校 朱海燕 杜桥二小 周玲娇 杜桥小学 陈美彩 上盘镇中心校 陈美飞 涌泉中岙小学 王美英 尤溪镇中心校 余秋华 汇溪镇中心校 马玲玲
小学英语城市组
临海小学 金 珠
小学英语农村组
沿江镇中心校
三等奖
白水洋中心校 河头镇中心校 河头镇中心校 邵家渡中心校 大田镇中心校 上盘镇中心校 永丰镇中心校 江南小溪小学
一等奖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二等奖
古城小学
三等奖
巾山小学 一等奖
冯慧华
范伟强 严 俊 朱利明 徐淑英 邵春兰 冯 萍 朱红芬 黄华清
王慧青 王 群
胡子瑶
大洋小学 东塍镇中心校 涌泉镇中心校 永丰镇中心校 罗 慧 王音知
桃渚晓村小学 吴美萍
二等奖
陈 杰 林 芝 杜桥凤山小学 沿江镇中心校
叶子楠 郑云琴
汛桥镇中心校 胡士辉
大田镇中心校 颜巧玲 双港小学 罗 薇 杜桥山项小学 金玲娟 江南中心校 陈临晓
小学科学城市组
临海小学 陈心益
小学科学农村组
大田镇中心校 汤晓敏 东塍镇中心校 潘晓芬
大洋托阳小学 陈玲青
三等奖
小芝镇中心校 杜桥小学 汇溪镇中心校 尤溪镇中心校
一等奖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二等奖
临师附小
三等奖
古城小学 一等奖
杜桥凤山小学 二等奖
永丰镇中心校
侯玲燕 黄玲艳 何 娟 龚佳玉
王晓玲 李卫岭
王新飞
项叶青
金 锋
白水洋中心校 江南中心校 沿江镇中心校 括苍爱国小学 郑朝阳 王宝英
汛桥杨梅小学 张 建
三等奖
朱陈焕 林华丽 杜桥知溪小学 小芝镇中心校 金烈华 严雪芳 河头镇岭景小学 赵娇丽 汇溪镇中心校 林利法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城市组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李秀菊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农村组大洋小学 李丹萍 东塍镇中心校 罗丙菊
涌泉镇中心校 柳燕琴 大田镇中心校 葛素红 江南中心校 童慧玲
杜桥二小 卢玲芳
杜桥二小 上盘镇中心校
一等奖
临海小学
二等奖
哲商小学
三等奖
回浦实验小学
一等奖
白水洋中心校 二等奖
杜桥小学 沿江镇中心校
三等奖
杜桥大汾小学
金玲芳 包冬琴
许敏敏
汪正宽
郑莉琴
朱颖娇
王亚利 朱金英
王蔚敏
上盘镇中心校 永丰镇中心校 娄凤娟 朱益飞 河头镇中心校 汇溪镇中心校
金良才 汪华君
小芝镇中心校 何爱芳
小学音乐城市组
巾山小学 李 珍
小学音乐农村组
桃渚镇晓村小学 陈乐晨 沿江镇中心校 金 燕
大洋小学 沈晓莉 涌泉镇中心校 陈 丹 汛桥镇中心校 卢砚蕊 上盘镇中心校 程 晶 小芝镇中心校 王 燕
一等奖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二等奖
古城小学
三等奖
临海小学 一等奖
杜桥小学
二等奖
杜桥二小 尤溪镇中心校
三等奖
白水洋中心校 大田镇中心校
英琴春 陈 鱼
李群
李馨娴
张 洁 叶欢欢 蔡华燕 王 英
小学美术城市组
一等奖
巾山实验小学
洪海珠 项宋敏
二等奖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临海小学 赵刚强
小学美术农村组
东塍镇中心校 潘道伟 大洋小学 池玲雄 杜桥二小 葛丽娟 大田镇中心校 金文伟 沿江镇中心校 金敬国 涌泉镇中心校 李 玮
小学体育城市组
三等奖
临师附小 一等奖
小芝镇中心校二等奖
晓村小学 杜桥凤山小学三等奖
括苍镇中心校江南中心校 汛桥镇中心校一等奖
巾山实验小学
二等奖
临海小学
三等奖
古城小学
冯凌利王 英 侯伟益 周爱芳 李敬超 吴美芬 黄海青
吴金芳 朱灵娟
周 宇
小学体育农村组
一等奖
大洋小学 金慧敏 白水洋中心校 洪晶波
大田中心校 蔡品辉 杜桥二小 许从坚 小芝镇中心校 余明华 括苍镇中心校 徐 舟 河头镇中心校 叶丽君
幼儿教育城市组
古城街道中心幼儿园 朱海珍 古城街道中心幼儿园 黄 玲 古城街道中心幼儿园 王 艳
幼儿教育农村组
大洋中心幼儿园 张苗苗 杜桥镇中心幼儿园 林慧斐
江南中心校
黄秀珍
二等奖
东塍镇中心校 金则立 上盘镇中心校
陈兆林 三等奖
涌泉镇中心校 陈 敏 沿江镇中心校
杨婉芳
一等奖
项西真
二等奖
临海市机关幼儿园
朱 旭 三等奖
临海市机关幼儿园
汤敏玲
一等奖
白水洋镇中心幼儿园 王峥峥
临海市机关幼儿园
二等奖
小芝镇中心幼儿园 金 芳 东塍镇中心幼儿园 卢敏珠 桃渚镇中心幼儿园 金 翠
汇溪镇中心幼儿园 鲍娇蓉 汛桥镇中心幼儿园 陶燕君 尤溪镇中心幼儿园 戚优丽 桃渚镇中心幼儿园 陈小娇 杜桥镇中心幼儿园 项琴春
初中语文城市组
台州初级中学 王姣敏 台州初级中学 李菊丽 临海五中 王 慧
台州初级中学 洪晶晶 临海中学 赵芳萍
初中语文农村组
学海中学 李王香 白水洋镇中心幼儿园 涌泉镇中心幼儿园
三等奖
沿江镇中心幼儿园 邵家渡中心幼儿园 上盘镇中心幼儿园 括苍镇中心幼儿园
初中组
一等奖
临海中学
二等奖
回浦实验中学
三等奖
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一等奖
杜桥镇中学 蔡卫敏 冯玲萍
李红丹 赵玲娟 陈剑英 许朝阳
王加明 郑友礼
项 辉 陈慧敏
赵保霞
城西中学 蔡品群 永丰镇中学 吴 勇 桃渚中学 葛美彩 塘里中学 邵桂敏 涌泉中学 王荷萍 杜桥镇中学 陈丽芳 汛桥中学 周云珍 桐峙中学 郭海江
初中数学城市组
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严伟建 临海五中 杨亦钵 台州初级中学 李海霞
临海中学 喻春娣 回浦实验中学 周雪玲
初中数学农村组
学海中学 王雷友 永丰镇中学 潘行日
白水洋中学 二等奖
上盘中学 杜桥实验中学 东塍中学
三等奖
东塍中学 桃渚中学 大石中学 大田初级中学
一等奖
台州初级中学
二等奖
临海中学
三等奖
临海市外国语学校台州初级中学
一等奖
杜桥实验中学 邵家渡中学
二等奖
张志富 王利敏 杨旦红 黄丽君 沈玲燕 周丽芳 应斯佳 陈晓华
裘建忠 应中伟
王建萍 胡名坚
虞申君 董晓玲
东塍中学 潘崇利 白水洋中学 毕秀平汇溪镇中学 李卫君
城西中学 朱克中 涌泉中学 尹马宝 桃渚中学 金巧云 沿江镇中学 葛秀敏
初中英语城市组
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郭慧华 台州初级中学 杜惠婷 回浦实验中学 郑 莉
临海五中 陈贞贞 台州初级中学 章晓燕 临海中学 陆冰燕
初中英语农村组
学海中学 吴连掌 东塍中学 王晓杰 白水洋中学 陆赛春
灵江中学 汛桥中学
三等奖
上盘中学 东塍中学 桃渚中学 大田初级中学
一等奖
临海中学
二等奖
临海市外国语学校三等奖
台州初级中学 临海市外国语学校一等奖
桃渚中学 汇溪镇中学
二等奖
杜桥镇中学
罗邦春 蒋岳良
李杏芬 陈佩恩 侯志敏 林庆冬
何 琴 金春姿
廖少云 陈建青
陈 旦 董灵珠 吴雪女
杜桥实验中学 徐菊清 桃渚中学 黄锦丽
涌泉中学 凌海领 沿江镇中学 姚宝菊 杜桥镇中学 何慧琴 城西中学 王彩卫 大石中学 赵福珍
初中科学城市组
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张建俭 台州初级中学 李海亚 台州初级中学 赵庭毓
临海中学 卢海波 临海五中 朱美萍
初中科学农村组
杜桥实验中学 王良会 塘里中学 鲁亚飞 东塍中学 卢玲芬
东塍中学 三等奖
汛桥中学 上盘中学 塘里中学 大田初级中学
一等奖
台州初级中学
二等奖
临海中学
三等奖
临海市外国语学校回浦实验中学
一等奖
大田初级中学 大石中学
二等奖
沿江镇中学
周卫萍
金玲丽 庄文燕 尹慧玲 金 清
杨 龙 杨凤英
金卫明 王 芳
颜利珠 陈美丽 范伟龙
灵江中学 金玲云 桃渚中学 杜灵芳
上盘中学 李杰志 杜桥镇中学 徐素珍 学海中学 陈先省 杜桥镇中学 王芳萍
初中历史与社会城市组
临海中学 叶灵勇 回浦实验中学 朱晓红 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郭彩婷 临海中学 吴必灵
初中历史与社会农村组
东塍中学 侯闰华 杜桥镇中学 金敬娥 杜桥实验中学 郑菊芳 涌泉中学 蒋 英 大田初级中学 谢中苏
白水洋中学 三等奖
东塍中学 涌泉中学 汛桥中学 汇溪镇中学
一等奖
台州初级中学
二等奖
临海市外国语学校三等奖
台州初级中学 临海五中
一等奖
大石中学 桃渚中学
二等奖
灵江中学 东塍中学
三等奖
朱晓珍
赵洪平卢志米 李建华 梁秋飞
李士慧 陈敬妹 金金满 吴玲苏
王敏辉 蒋显米 王小娟 郭世贤
塘里中学 赖冬华 桃渚中学 徐 翔 城西中学 陈 刚 沿江镇中学 阮凤花
初中思想品德城市组
回浦实验中学 毕琼丽
初中思想品德农村组
杜桥实验中学 朱振宇 西岑中学 柳丹婷
桃渚中学 王 安 东塍中学 潘君芳 学海中学 解婷婷
汛桥中学 沈建英 桃渚中学 秦希敏 杜桥镇中学 金卫琴 涌泉中学 冯丽娟
上盘中学 白水洋中学 学海中学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临海五中
一等奖
大田初级中学二等奖
城西中学 东塍中学
三等奖
杜桥山项中学白水洋中学 上盘中学
王先姬 蔡 斌 杜平波
程 波 林 虹
金海萍
章江伟
冯剑君 李绚萍
朱海丹 何伟珏 徐 玥
临海市外国语学校台州初级中学
初中体育城市组
一等奖
台州初级中学
郭 政 二等奖
初中体育农村组
大石中学 李双双白水洋中学 宋海兵 涌泉中学 周桂川 大田初级中学 罗 艳 城西中学 郭先龙 上盘中学 王利娟
高中语文城市组
台州中学 屈伟忠 台州中学 董成立 临海六中 吴贤芬
临海中学
侯大男
一等奖
杜桥镇中学
周海江二等奖
杜桥实验中学 朱 钊汛桥中学
余文波三等奖
学海中学 董建明桃渚中学
李玉娇高中组
一等奖
回浦中学
董雪芬二等奖
临海六中
何坚平
三等奖
回浦中学 郑 超 回浦中学 倪晓霞 临海六中 韩优英
高中语文农村组
大田中学 郑 俊 大田中学 潘彩虹 大田中学 单文彬 城西中学 程 群
高中数学城市组
回浦中学 许玲红
临海六中 刘家鸿 台州中学 林 迪
回浦中学 单庆权 回浦中学 谢佳佳 临海六中 毛琴莲
台州中学 灵江中学
一等奖
杜桥中学
二等奖
杜桥中学
三等奖
桃渚中学
一等奖
台州中学
二等奖
台州中学
三等奖
灵江中学 临海六中
冯丽照 张莉萍
项贇秀 马玲凤 陈先红
毕里兵
许 彪
张海峰 方美玉
高中数学农村组
一等奖
大田中学 王秀权 大田中学 徐海玲
大田中学 陈雪琴 杜桥中学 李雪娇
高中英语城市组
台州中学 杨柳红 回浦中学 杨玲红 临海六中 屈林群
回浦中学 丁红霞 临海六中 王 华
高中英语农村组
杜桥中学 王 敏 杜桥中学 陈爱兵
桃渚中学
二等奖
杜桥中学
三等奖
杜桥中学
一等奖
回浦中学
二等奖
台州中学
三等奖
临海六中 台州中学
一等奖
杜桥中学 二等奖
大田中学
项玉娇 陈永才
周爱娟
汤谢红 林丹红
官巧红 王圣柱
葛芬妮 徐卫飞
三等奖
大田中学 盛玲艳 桃渚中学 叶菁菁
高中物理城市组
回浦中学 游海女 回浦中学 朱灵俊 白云中学 朱华兵
高中物理农村组
杜桥中学 何海滨 杜桥中学 蒋荣富
高中化学城市组
回浦中学 杨梦龙 大田中学
一等奖
临海六中
二等奖
台州中学
三等奖
灵江中学
一等奖
大田中学
二等奖
大田中学
三等奖
桃渚中学
一等奖
台州中学
二等奖
台州中学 朱晓洁
王珍惠
林 群 高琴芳
周志林
赵年宰 陈永建
徐玲玲
林 耀
三等奖
回浦中学 许华君 灵江中学 金彩婷
高中化学农村组
大田中学 朱玲琴 城西中学 蔡品壹
高中生物城市组
临海六中 李欠林 临海六中 彭加地 灵江中学 王赛春
高中生物农村组
临海六中
一等奖
大田中学
二等奖
杜桥中学
三等奖
杜桥中学
一等奖
台州中学
二等奖
回浦中学
三等奖
台州中学
一等奖
大田中学
二等奖
袁晓兰
黄元亮
陈学勇 陈 江
汪 敏
蔡慧燕 方国彬
毛玲玲
上盘中学 马福标 大田中学 於金芳
高中政治城市组
台州中学 黄水广 临海六中 赵 曼
高中政治农村组
杜桥中学 何夏芬
高中历史城市组
杜桥中学 三等奖
桃渚中学
一等奖
回浦中学
二等奖
台州中学
三等奖
灵江中学
一等奖
杜桥中学
二等奖
大田中学
三等奖
大田中学
一等奖
台州中学
二等奖
回浦中学
郑赛彬 黄 惠
戴恭祥
陈雅琴 杨荷芳
陈朝军
虞新富
沈振江
胡囡娟
许 勰
三等奖
临海六中
马长法
高中历史农村组
一等奖
大田中学 陈晓波 杜桥中学 叶丹萍
高中地理城市组
台州中学 朱爱珍 临海六中 徐小飞 临海六中 林雪梅
高中地理农村组
城西中学 潘功贵
大田中学
二等奖
桃渚中学
三等奖
杜桥中学
一等奖
回浦中学
二等奖
回浦中学
三等奖
台州中学
一等奖
大田中学
二等奖
杜桥中学 金祖苗
黄成省黄林妹程莉芳
郭素花金君丽黄存春
何林林
三等奖
杜桥中学 朱彩虹 桃渚中学 郑素娇
高中信息技术城市组
高中信息技术农村组
高中通用技术城市组
大田中学
一等奖
临海六中
二等奖
台州中学
三等奖
灵江中学
一等奖
大田中学
二等奖
上盘中学
一等奖
回浦中学
二等奖
台州中学
三等奖
临海六中
周彩珍
马修强
张 雄
冯中云
赵婕瑜
李兴标
蒋伟亮
廖根仁
黎 伟
高中通用技术农村组
一等奖
杜桥中学
王高峰
二等奖
大田中学
徐建飞
桃渚中学 陈永建
高中体育城市组
临海六中 王 鹏 回浦中学 姚红菊
高中体育农村组
杜桥中学 李冬丽 杜桥中学 王卫军
三等奖
上盘中学
包建交一等奖
回浦中学
李康乐
二等奖
台州中学
姚 琼三等奖
临海六中
王建军一等奖
大田中学
高海君
二等奖
大田中学
吴加亮三等奖
上盘中学
范荣伟综合组
中小学信息技术城市组
哲商小学
曾旭蓉
一等奖 二等奖
巾山小学 郭伟斌 哲商小学 朱珍珍 临海小学 罗巍然
中小学信息技术农村组
大洋小学 朱丽娜 杜桥实验中学 方丽君 杜桥镇中心校 姚 珏 桃渚中学 叶卫芬 邵家渡中学 徐琴招 上盘镇中心校 王贤章 汛桥镇中心校 牛秦汉 小芝镇中心校 王海芳 大石中学 王 会 桃渚镇中心校 毛永君 涌泉中学 傅国强
临海市外国语学校三等奖
台州初级中学
一等奖
杜桥镇中心校 江南中心校
二等奖
东塍镇中心校 学海中学 永丰镇中心校
三等奖
汇溪镇中学 汇溪镇中心校 括苍镇中心校 白水洋中心校 沿江镇中心校 上盘中学
毕 波黄瑾瑾李永坚杨玲萍王 键齐巧丽朱海飞余春红池兵兵许剑锋王 伟彭利丹陈翠萍
中小学劳技城市组
一等奖
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吴卫丽 周华月
二等奖
临海小学
中小学劳技农村组
一等奖
大田镇中心校 陈晓芬 江南中心校
二等奖
汛桥镇中心校 苏春芳 杜桥小学
上盘中学 崔英英
三等奖
河头镇中心校 金海萍 小芝镇中心校上盘镇中心校 王丽亚 涌泉镇中心校邵家渡中心校 王春晓
中小学人·自然·社会城市组
一等奖
临海小学
二等奖
回浦实验小学
三等奖
临海中学
中小学人·自然·社会农村组
马凤娟吴慧芳马文敏冯彩娇王亚丽
鲍桂华 王玲霞
一等奖
大洋小学 杜桥小学 柯丽珍 姚蓉晖 白水洋中心校
杨海红 郭如萍 二等奖
永丰镇中心校
塘里中学 林敏智 大石中学 朱锦红
中学音乐农村组
杜桥中学 赵虹艳 大田中学 郑智敏 东塍中学 郑海霞 上盘中学 王美女 城西中学 鲍行勇
三等奖
东塍镇中心校 沿江镇中心校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大田初级中学
二等奖
学海中学
三等奖
涌泉中学 白水洋中学
金春丽 任美英
金 丹 陈莲萍
陈美玉
王临萍 项 洁 金丽月 蔡荷萍
中学音乐城市组台州初级中学回浦中学临海中学
中学美术城市组
一等奖
回浦中学
肖 英
二等奖
台州初级中学
张巧燕 赵玲丽
三等奖
灵江中学
中学美术农村组
一等奖
杜桥实验 上盘中学 上盘中学 学海中学 吴海英 朱学明 陈建英 包建伟
大田中学
孙如军 金 丹 王 坚
二等奖
大石中学
三等奖
永丰中学
职教文化课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职教组
一等奖
蒋凤君 郭赛琴 蒋翠华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洪 萍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李佳慧
二等奖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黄伟飞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桃渚中学
职教专业课
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 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 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 林 娟 王华丽 孙波波 郑冬菊
梁林斌 何 山
鲍秀芝 曾 婷 陈英军 蒋慧娇 崔美丽 张岳辉
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
三等奖
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
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
上盘中学
一等奖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二等奖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三等奖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临海市高级职业中学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彭春娇 王 海 曾 超 尹秀丽
许月桂
邢夏茹 林冬冬
章玲萍 孙照虹
许丽琴
第四篇:中小学语文
工作行事历
二月
1.认真组织摸底考试并做好成绩分析;
2.听评新教师入门课;
3.撰写个人教学计划.三月:
1.制定并通过语文教研计划;
2.启动中小学每周一首古诗的背诵默写活动;
3.迎接街道办教研室教学视导;
4.教学常规(重点作文)例行检查;
5.初中部学生书写第一次检测
6.小学二、四、五年级集体备课成果展示课(戴兰波 张霞 郭娜)四月:
1.七年级作文指导课展示(胡中华、高爱珺);
2.小三年级集体备课成果展示课(廖贵清)
3.期中备改检查;
4.期中复习考试并做好期中考试的分析和反思;
5.初中部学生书写第二次检测。
6.小学生硬笔书法比赛选拔赛
五月:
1八年级文言文教学模式研讨课展示(张文茜、何军华);
2.小学一、六年级集体备课成果展示课(罗彩优、徐小嘉)
3.初三语文复习备考的把脉。
4.初中部现场作文比赛和小学生现场作文比赛选拔赛
5.街道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设计比赛
6.参加小学生硬笔书法比赛
7.辖区小学语文专项素质抽查
8.初中部学生书写第三次检测
六月:
1.组织初三中考;
2.期末备改检查;
3.街道小学生读写比赛活动
4.区小学生现场作文比赛
5.初中部学生书写第四次检测
七月:
1.制定期末考试复习计划,组织期末考试
2.期末资料上交;
第五篇:第六届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年会教学论文
广州市第六届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年会教学论文、设计、课例、资源包评比公告
为了总结新课程实施的经验,检阅新课程实施的教学与科研成果,特举办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文、设计、课例、教学资源包评比活动。广州市属各区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都积极地参加本次评比活动,参评的各种材料有:
教学论文:高中32篇、初中49篇、小学67篇
教学设计:高中29篇、初中36篇、小学36篇
教学课例:高中7个、初中10个、小学13个
教学资源包:高中9个、初中20个、小学9个 经学科评委会评选,获奖结果如下:
教学论文
高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6篇,表扬奖7篇 初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1篇,表扬奖10篇 小学:一等奖3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10篇,表扬奖10篇
教学设计
高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8篇,表扬奖8篇 初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2篇,表扬奖12篇 小学:一等奖1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12篇,表扬奖11篇
教学课例
高中:二等奖2篇,表扬奖2篇
初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1篇 小学: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4篇
教学资源包 高中:二等奖3个
初中: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
小学: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评委会认为:
一、教学论文评价意见
本次参评的论文,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反映了新课标实施的教研成果经。获奖的论文,论点正确、论据充足,并有新课程实施事例作为支撑,对新课程实施作了理性的思考。本次参评的论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从课程三维目标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策略、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研究、探究。
2、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评价方法作了较深入的研究,有的优秀的论文还反映了作者实施评价的过程和方法,并取得较多的试验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对过程、方法进行分析反思、总结经验。有的论文作者还开发了相关的软件包,并根据教学实施的反馈信息改进的思路。
3、开展信息技术新课程学分认定方案的试验与研究,并在实施过程中对方案进行评估、调整。
4、小学的教学论文题材广泛,涉及新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评价、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学习习惯和道德规范的培养等。
在评选过程中,评委发现上交的论文存在以下问题:
1、有的文章提出了评价方案或教学模式,但没有实施,未经实践检验。有的文章虽然有反映实施情况,但对实施效果只有简单定性描述没有实验数据支撑。
2、有的文章纯理论,泛泛而谈,甚至直接从网上下载,分段东拼下凑。
3、有的老师用其它学科应用信息技术的论文,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学论文,个别的论文不是新课程的教学论文。
4、有的论文的观点不够科学、严谨,语言比较偏激。交教学体会作为论文上交。
二、教学设计与课例评价意见
本次参评的教学设计与课例反映了一年来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新课程实施的课堂教学状态与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有:
1、按照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三维目标,研究教材,恰当地处理教材、重组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2、能根据教学的实际,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3、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对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型与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4、高中组教学设计的格式要求基本比较规范,总体水平质量比较高。华师附中的老师参与积极性较高,送评教学设计与课例共计7篇。小学组课例的参评质量比较好,教学实施现场拍摄效果理想,基本能体现老师现场上课的教学效果。
存在问题有:初中组教学设计的格式普遍不规范,总体水平质量较低。个别教学设计的内容是市编旧教材的内容,其中一篇教学设计出现科学性的错误。有部分课例实施现场拍摄效果不理想,难以体现教学现场的真正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包评价意见
由于是第一次评价教学资源包,具体要求不够明确,总体水平不是很高。经过评委的研究,主要以科学性、通用性、实用性、特色及原创性等五个方面作为评价标准,满分10分,以上四项分值为2、2、2、2、2,得分9分为一等奖,8、7分为二等奖,6、5分为三等奖。高、初、小学三个组别中,小学组整体水平较高,获一、二等奖的教学资源包能从小学生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实际出发设计制作教学资源包,适合学生使用。中学组的教学资源包内容较丰富、系统,以网站形式的教学资源包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好。
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将整个学期、学段的教案、教学设计、学生作品等打包或合成到一个网站(网页)上作为一个资源包。
2、资源包追求容量大、涉及范围广,面面倶到而不精,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3、网站的设计不标准,经常以网页的拼凑方式形成网站导致超链接错误。
4、不注重资源包的通用性与实用性。
5、设计没有特色。
6、所使用资源原创成分少,经常从网上下载相关资料、图片、模板等用于自己的资源包。希望老师们将来设计的资源包具有如下特点:能解决实际问题(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有较强的通用性(利于推广)、明显的特色和方便易用,能被其它学校老师所接受和使用。
四、改进意见
1、各种类别(论文、教学设计、课例、资源包)每人只能各选送参评一篇。
2、已送市级以上(学会或部门)参评的论文、教学设计、课例资源包不能再参与评选。
3、参评类别要写清楚(包括光盘),相关的信息(区、学校、姓名)也要写清楚,按不同的类别分别装在不同的大信封内。
4、教研员要将该区的参评材料进行汇总,分门别类包装,并附上分门别类汇总的电子表格。
5、加强教学理论培训,进一步提高各区老师基础理论知识和教学业务素质,明确论文、教学设计、课例的撰写规范与要求。
附:增城获奖情况
华侨中学
黎钊辉
信息集成高中教学设计三等奖 培正学校
单洪德
搜索引擎
初中教学设计三等奖 增江街中心小学 郑立辉
可爱的图片
小学教学设计三等奖 小楼腊圃小学
冯承华
网上下载组合素材构建小板报 小学教学设计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