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刘相明
摘要:以信息、通信为核心的技术(ICT)兴起颠覆了以往人们对于生产及生活方式的认知。在其影响力逐渐深远的今天,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小学数学这颗“明珠”因同ICT技术融合的深入而愈发彰显其光芒。本文试图以ICT与小学数学为研究客体,以其深度融合为切入点,浅析ICT对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改变及改变所引起的正面效应。
关键词:信息技术
ICT 小学数学
深度融合
2011年,教育部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全新发展目标,力促达成结构层面,教育系统的根本性变革。从1998年的“整合”,到2011年的“深层融合”,课改历经了多级跳跃式发展。深层融合强调突破地点和时间限制,推动技术与教育的双向、对流式改革,在整合的基础上加大对课程学科、教与学的工具及目标层次的深度挖掘,借助ICT技术形成全覆盖、网络化的及时教学。
小学数学作为个人思维框架的基石,历来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枯燥抽象的学科特点,让众多小学生望而却步,成为阻碍学科自身发展的“拦路石”。随着融合深度的加强,结合学科特性,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激活学生热情并主动参与思考、避免知识点的机械式灌输成为可能。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展示数学思维
以往教学中,数学模型及公式长期占据着教学的难点,抽象的理论推导往往将学生挡在门外。随着融合的推进,利用动态展示,化抽象为具体的推导方式,愈加渗入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
以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认识》为例,据笔者教学经验,学生往往在V=S×h公式的应用中存在短板,究其原因是对公式本质的不理解。模型制作的耗时性、场景利用的局限性使得实体模型的利用率并不高效。但在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依托信息技术对文本、声音、动画等的并行、交互的技术支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圆柱体的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动态图,并借此将圆柱体以帧数分解的方式,充分还原其向长方体转变的过程,将抽象的公式动态化、具体化,加深学生思维理解性记忆,真正做到触类旁通。
(二)借助网络资源,实时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及资源的匮乏、流通的不畅,严重限制了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发挥及探索学习的欲望,众多想法的开展也因此而“夭折”。信息技术深度走进小学数学的课堂,不仅意味着老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更为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获取渠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为例,笔者在以往只是通过言语或板书的形式将该节涉及的知识点展示出来,以达到教学目的。但此节涉及许多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仅通过苍白的语言表述,便试图于短时间内掌握多个存在交叉重叠的知识点存在困难。然而,随着“班班通”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老师在讲授同样此节内容时,可适时插入相关网络资源,例如有关大月、小月典
故视频的播放;设计配套通关游戏,利用闯关模式,攻克及巩固相关知识点。调动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寓教于乐,增强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切实营造一个有声有色的课堂环境。
(三)利用数据流量,了解兴趣侧重方向
面对“讲解方式是否有趣”、“是否喜欢这种模式”等问题,学生因老师权威的形象,往往难以作答。纵然老师有心想要了解教学内容的反馈结果,通常也无法确切探知学生真正的诉求。然而凭借ICT技术的兴起,借鉴购物网站的推送模式,为班级学生建立个人账号,在一定时间向学生提供浏览账号中学习视频的机会,学生可以自我选择想要观看的内容,而并非被老师强迫灌输学习知识。老师可根据后台数据,统计班级观看视频种类,了解学生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偏好及接受程度,借助ICT技术建立起的反馈机制,利用后台数据统计,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时调整成为可能,真正达到教、学之间的“供需平衡”。
二、正面效应的体现
(一)教育鸿沟的缩减
ICT技术斩断了地域同时间的限制,使教学资源变得触手可得。随着融合的深入,ICT对农村偏远地区的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往教学呈现方式历经几届学生都无大的变化。同发达地区相比,偏远地区的数学教学输在了起跑线上,教育鸿沟越拉越大。ICT技术的深度融合打破传统壁垒,在教与学资源的获
取上,显得更为公平。资源充实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微课的上传,使得老师在交流学习的同时,不断更新自我教学方式,即便是常规知识点的教学,也因此变得更为生动、鲜活。而资源的获取,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对相关延伸知识的了解也更为充足,使学生在基础阶段的数学知识储备并不会被拉下太多。可以说,信息技术有效的缩减了教育鸿沟,并在逐步实现着教育公平。
(二)教学效率的提高
小学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体,生性烂漫、天马行空。与此相对,数学具有极度理性的学科特点。这位于对立面的特性,使得小学数学的推进始终保有障碍,这种冲突在传统模式中尤为明显:老师念经式的教育压制了学生想象力的肆意挥洒;学生一边记录板书、一边理解记忆,效率低下。这一切在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都仿佛拥有了解决之法。对追求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因参与度的提升,迸发出主人公的热情,进而使学习效率得以提升。在学生看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所营造的全方位感官体验的学习氛围是其所向往的,在这里任何的跳跃思维,都因网络的存在而得以印证,这被慎重对待的感觉,反作用于学习之中,故而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三、结语
ICT技术,再同课程教学的融合深度不断下沉之后,也渐渐走下神台,以推动教改整体前进源动力的身份为教学工作者所熟知和认可。围绕信息技术、以缩减教育鸿沟、提高课堂效率为目标所铺设的大网,为小学数学的教与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提供了四通八达的发展路
径以及无限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黄德群;《十年来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08)
[2] 李敏娇;汪颖;《走入“深度融合” 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6)
[3] 管恩京;《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路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10)
第二篇:数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数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合肥市淝河小学 谢静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融合了图片、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方式,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使知识的传递更加多元化。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必然。信息技术和学科教育的深度融合使信息技术、信息工具及资源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通过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可以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安排各个环节和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字]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深度融合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如果解决了动力不足或动力缺乏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障碍就几乎解决了一半。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有数、式的变换,更重要的是一些“形”的变换。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风光,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利用情境调动学生的潜能,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后,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日俱增,在课堂上注意力明显提高,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比较积极,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果过分依赖学习者的经验或感性世界,即纯粹的经验堆积,而不是通过认识活动对经验进行加工,那么学习将会出现危机。因此必须重视人的思维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例如,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的计算”,首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再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动态演示,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演变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平行四边形至长方形的转化过程中,理解“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后要求学生仿照图的方法剪一剪,拼一拼,整个过程演示与讲解、观察、操作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现代教学认为,创新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应该是日常教学活动,信息技术课是一种最能体现信息潮流的课程,在目前,也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的性能之后,便可适当布置一些创造性的作业,让有条件的学生在自己的家用电脑上,回家独立作业,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圣诞节、教师节、春节等,学生通过家用电脑发送卡片,这些卡片中,有的可以充满着幽默风趣的话,有的还可以制造出简单的动画,这些知识我们平时都没教,但学生通过自学或家长的指导都制造出来了。这样,学生的爱好、特长得到了充分发展,兴趣也得到了巩固。
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可以培养学生个别化、协作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认识,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需要沟通与互助,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因此,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使资源共享,组织引导学生合作和讨论,让学生在共同探讨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讨论中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完善、提炼和概括知识,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数学,学会在合作学习与交流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拿他人的经验为已用。
五、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重要的一种能力。基于网络的数学课程教学,所选择的学习素材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下)》,2013年第10期
[2] 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__
第三篇: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中心学校 石恒山
摘要: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是教育的一场革命,改变未来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大胆创新,进行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改革,旨在转换老师的教学方式,转换学生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数学 信息技术 深度融合
几年来,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大胆尝试,进行了数学课堂信息技术革命,旨在建构高效课堂,快捷实现课堂学生自主化,学习任务以自学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觖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就初三平面几何《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课堂教学,遑论体会。
一、借信息技术,翻转数学课堂环节高效。我在实施五环高效课堂的课改中,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呈现环节快捷,质疑出示快捷,演示推导快捷。如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媒体课件质疑:“什么叫相似三角形?根据定义可知相似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同学们略加思考;很快就回答上来。紧接着,我又说:“除了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之外,相似三角形还有什么性质?这是我们这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然后,我在电子白板出示课题,利用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通过运动图像,相似图例,结合声音,图像变化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并打开课前已经制作好的的自学思考题(PPT展示):①相似三角形有哪些性质?②上述性质都是如何推导证明的?每一步推导证明都是根据哪些定理、定义和公式?③例题是如何求解的?解题的关键是什么?采用这种以旧引新设疑求知的方法,调动了学生们看书学习阅读教材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直观性。
二、借信息技术,凸显数学生活零距离。数学即生活,拓展视野,直面生活,感受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魅力。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和学生在网上搜集生活中数学学习资料,实行网上备课,利用教师交流的平台,推进微课研究和翻转课堂,层层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丰富教育资源。由于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而这些感性材料来源于生活观察和实验,需要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具体生活的信息和情景,在课堂上演示有声有色的感性材料,通过“先示实物,后教文字”的方法,把教学内容化虚为实,化繁为简,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轻轻松松掌握教学内容。
如:在研究“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之后,马上质疑,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中线,角平分线,三分之一线……)的比是否等于相似比?如何证明的”?引导同学们积极动脑分析思考,动口答辩,课堂异常活跃。
三、借信息技术,助学数学方式多元化。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从心理学角度看,多媒体中的形声资源是控制注意的工具。多媒体集声音,图形和文本为一体,形象而生动地再现事物,通过自身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据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时纯视觉和纯听觉的注意比率是不同的,视觉占81.7%,听觉占54.6%,视觉比率明显高于听觉,所以,设计出物体运动,镜头变换和特技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艺术效果作用学生的感觉器官,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对象上,从而产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性质之后,师生共同合作重点探究教材中两个问题,教师指导学生①审题画图:例题一是求已知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的边长问题,何谓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教者展示教具,画出图形)②观察分析:启发同学观察已知图形,分清已知线段和未知线段的位置和关系,根据图形,可设想此题可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解。③求解答案:根据已知图形的替点,可设正主形的边长为x,确定已知线段和x可以表示哪些线段,再观察这些线段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很容易发现: 要证明三角形相似,列出方程式利用代数法就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来,例题二,是求三角形的面积问题,利用综合法(由因导果)可求解。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演示、设疑、点拨、讲述等方式,启导学生口答、板演练习。
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供多种学习路径,调动学生的手、口、眼、耳、脑全部感觉器官参与学习,通过一系列的人机交互操作,使多种感官协作活动,在大脑中形成多个感觉中枢的联系,增强记忆效果。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四、借信息技术,反馈数学学习成效简单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学习成效如何,主要借助课堂检测反馈来实现,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是最上乘的首选。出示练习便宜,学生借助白板演示讲解、纠错、修改方便,拓展思考高效实用。
总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最关键的是转变了教学思想,转换课堂方式,颠覆了过去上课“教师讲,学生听”的状况,变“教”为“学”,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注入式为启发 式,变单向交往为多向交往,解放了课堂,培养了学生自学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
联系电话:*** 邮编734000 邮箱497184355@qq.com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策略研究
【摘要】小学生以形象认知为主,而多媒体信息技术能以视频动画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方面,吸引学生兴趣;另一方面,扩充课堂知识容量,降低学生认知难度,有效提升课堂效率。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怎样巧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合作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深度融合 以生为本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深度融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课改新理念,所以,当前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然成了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对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扩充教学容量,提高小学认知速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鉴于此,我们就借此文,结合教学实践说一说如何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合作,来提升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传统的数学教学多停留在教师照本宣科地说教,学生听讲后做练习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属于被动灌输,而小学生抽象思维不完善,多以形象认知为主,所以他们会感觉课堂乏味,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借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就可以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出具体的数学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带入到具体情境,让孩子们体验数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形象认知和切身体验,能第一时间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达成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同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还为协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学过程中通过将校本教研材料或者是导学案,录入信息化,便于同学们在自主预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及时参照,以此来实现资源共享,打破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升认知效率。具体操作中,我们首先要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或者是微课视频专题录制,这样不但能给同学们提供展览演示、论坛交流、成果体验的学习和体验机会,还能在遇到问题时通过模块化的微课讲解进行自主探究。其次,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让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契合了学生以形象认知的发展规律,也给他们提供了自我探究和展示的平台,让数学教学更多元化,全面保障同学们体验数学知识生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得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二、如何完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入融合1.激发兴趣,提高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结合这两个认知特点进行知识整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理论说教和题海战术,能借助多媒体将数学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和情境展示出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生成和互动中来。
比如,我们在教学《图形的变换》内容时,传统教学除了口头的说教,就是让同学观看教材上的图示。这样不但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认知空间。而借助多媒体,我们可以以形象的方式给孩子们展现更多的图片,如战国时期精美的铜镜、唐代的花鸟纹锦、青花瓷等。还可以以动画的方式,给同学们展现一些图片,旋转和对称所产生的效果。这样的认知方式形象、灵活,能有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课堂参与度高。再如,学习《图形的变换》中的“欣赏设计”时,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动手制作图形,然后以多媒体的方式给大家一一展示,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形象认知,还能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值得借鉴。可见,多媒体展现知识的手段比较多,教学过程中只要抓住学生认知针对性的整合教学内容,就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认知效率。
2.动态展示,破解难题
数学知识有很强的逻辑性,为了让学生体验整合逻辑变化,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动态演示。多媒体动画能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让学生认真观察和体验其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完善认知链接,生成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容积和容积单位》的例6时,以前的课堂教学法是通过量杯的图来进行数学教学分析。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理解总是落后一个维度,不能生成深刻印象。借助多媒体,我们可以以动画的方式进行展示:视频展现量杯画面,然后放入一个适当大的物体,同学们就能看到量杯的水面上升。很显然得出结论:水面上升的那部分睡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这其实和课前讲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原理一致,我们还可以返回来展示这个故事动画,?学生深层次理解,这样的方式比口头说教显然效果好得多。
除了几何类问题,数字类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动态展示而形象化。例如,学习分数和比例后,许多同学在应用题中无法区分他们之间的区别。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①一根绳子长2米,剪去1/3米,还剩多少米?②一根绳子长2米,剪去1/3,还剩多少米?……只通过字面理解的话,这俩题同学看不出破绽,那我们就通过多媒体演示,同学们就会形象认识到:第一题的1/3后面带有单位米,是确切的长度,所以剪去后还剩下5/3米;而第二题中的剪去的是1/3这个比例,也就是剪去了2/3米,所以剩下4/米。通过这样的演示,同学们会豁然开朗,认识到此类问题中的数量逻辑关系,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法门。可见,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不但让孩子们形象认知几何空间关系,还可以让孩子们捋顺数量关系,不亦乐乎!
3.模拟仿真,迁移过程
模拟仿真技术的运用主要是要依靠数学软件,利用计算机上数学软件我们只需一两分钟就能画出动态仿真的图形。教学过程中,很多几何图形,如果我们在黑板上画的话,不但浪费时间,还不容易画标准,无法产生直观、形象的认识。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数学软件,给同学们生成标准的数学图示。比如,圆锥体,圆柱体……等立体几何图形,展开后是什么图形?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我们还可以在关键内容处设置反复闪烁。
在解决实际性问题时,也可以给同学们用多媒体来形象展示,启发理解。比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时,有一个实际性问题“为长16dm,宽12dm的室内铺长方形地砖,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这样的问题,对于形象认知为主的小学生都感到困难,他们既缺乏装修经验,也缺乏实际想象力。这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模拟具体情况,帮小学生建立形象认知,让他们通过观察和体验完善抽象表达到形象认知的过程。具体操作中,可以边演示,边启发学生如何综合分析地板砖长和宽的相关性问题,如何找出共同的因数。如果不确定的话,还可以将自己的方案以模拟的方式呈现一下,这样便于发现不足,及时弥补知识漏洞。客观地说,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索性是师生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模拟技术,能够让学生关注实际数学问题发展的全过程,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生成最大的认知效能,值得借鉴。
三、总结
本文是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怎样巧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整合的心得体会。总的来说,学生的课堂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主体有针对地整合教学内容,让数学知识以形象、灵活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多媒体有集合影声于一体的优势,正好符合了形象展现数学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学过程中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展现更多的数学知识,吸引学生完善更深的数学探究,我们要注意科学运用信息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手段,它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所以切记滥用。
参考文献:
[1]胡建琼.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08).[2]王俊.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教育,2016,(12).
第五篇: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时代.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年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体现,以及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作了思考与探索.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教学方式方法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对于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是经常要面对的最实际的问题,在教学工作中经常要和同行一起讨论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其他的课程中,信息技术给其他课程带来什么?回答是肯定的,思路的拓宽,知识面的拓宽,教学方法的改变等等.那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教师的实际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
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得以进行,使终生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服务于他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措施,是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必修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重点
我是这样认为的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前身是计算机教学,从计算机到信息技术的改变我觉得是一个突破和飞跃.从单机到联机到网络的贯通必然对改变了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变化和发展,即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认识的不断提高.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
1.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3.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4.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5.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6.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野,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三、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 课程整合应该分几步走.第一步,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而学习,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比如:Microsoft Word文字处理的学习就可以以完成一份班级小报的形式进行教学.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学习就可以以完成通讯录的形式进行教学等等,因为大家都知道生活中的知识要比课本中的知识丰富和精彩的多,学生们喜欢贴近生活,其效果可以说事半功倍.第二步,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目前,在中小学信息课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好学生以为上信息课是在耽搁他们的学习时间,差点的学生以为信息课是休息课,是玩的课.所以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别谈自主性学习.针对这一现象我在高中信息课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比如现在的学生要求更宽更广的知识面,但从课本上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语文方面从作者的生平,写作历史的背景,文章的意境等多能用多媒体的形式去表现其效果不言而喻.数学方面通过直观的线、面、图形的运动会加深学生对几何的理解,拓宽他们对解题的思路,枯燥的数学就活了起来.其他的课程就不用再说了…… 我就以我上的一节信息课为例,浅淡一下我在整合方面的一些体会.我讲的这节课是利用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信息.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网络的基本知识,对Internet有了感性的认识,能对相关信息快速搜索,并能制作简单网页的基础上学习的.考虑到大部分同学都会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我将这节课的重点放到了如何将找到的信息运用到日常的学习中,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将网络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从这一方面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信息技术课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与完成任务相结合.针对学生平时的各科进度,有目的的选择一些趣味性强、与各学科知识相关的内容,设置几个任务,由学生自主学习,最终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扩充自己的资源库.具体做法是如下.1.设置任务:利用所学知识,搜索相关信息,扩充到自己的资源库中.语文:关于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物理:关于声纳的定位;化学:金属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历史:对陈独秀的评价;地理:对黄河污染的研究.2.完成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两名水平较高的同学,每个成员选择一科,合理的运用所学知识,在网络上检索信息,下载下来,最后由小组成员们一起将信息汇总,扩充到资源库中,每小组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相互讨论,相互研究,使学生积极协作,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任务.3.各组互相交换成果,互相点评.4.老师总结点评:同学们都做得很好,找到的内容很新颖、丰富,极大的扩充了大家的 知识容量,丰富了学习网站的内容,由于时间的关系,很多同学还有大量的内容没有添加到自己的网站,同学们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再找一些更多的相关内容,扩充到自己的资源库中.在组织的这节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指导,另一方面,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上,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学习整合起来.在活动中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驱使他们自主的去学习.象这样让学生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在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积极应用到实践中.第三步,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这一步的教学就更加的开放与灵活更会激发学生求知表现的欲望,我觉得现在的学生缺的就是这一点,可以说能改变整个传统的教育方法,是学生和教师梦寐以求的境界.总之,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