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进的探究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04:0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进的探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进的探究》。

第一篇:关于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进的探究

关于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进的探究

摘要:新课改将统整学生学习与精神建构作为具体目标之一,并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同等重要的目标维度加以阐述,承认过程本身就具有手段价值和目的性价值。这对学生的精神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怎样才能正确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并把新的课改理念转化为实践行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优化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

改进方法

有效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正确而巧妙的方法,才能引领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到达胜利的彼岸;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启迪学生的智慧,点亮我们课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怎样才能正确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并把新的课改理念转化为实践行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优化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初步的尝试和体会:

以前,我们只是注重双基教学,即知识与技能方面,却忽略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方法对于学生的重要价值,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重新加工、整合,提供一些鲜活的案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并能运用于其他的问题情境中,从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再到现象的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科学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因此,首先要依据课标、基于学情,深刻理解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目标,不能放弃,而应强化;过程与方法是关键目标,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亮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此次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是我们要努力追寻的方向。

其次,新课程倡导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背景下,一是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对于资源开发,即案例选取上,我们可以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典型的案例来替换教材中的案例。学生对自己熟悉的案例,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地理原理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利于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总结出规律。比如:在分析城市化时,学生对自己居住地周围的变化甚至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变化,包括城市市区面积的变化和市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已经有了大量的感性认识,老师只要在课前进行认真准备,把这个城市的市区面积和市区人口数量的近年的数据呈现给学生,就很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得出和理解城市化的内涵。

二是如何实现地理知识的逻辑重建?在案例教学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地理必修

二、必修三基本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却弱化、甚至忽略了知识间的逻辑联系。在这种背景下,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建构一节、一章甚至一个模块的逻辑联系。比如:必修二中选择了4个主题:人口、聚落中的城市、生产活动以及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这四个 主题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例如:人口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城市的发展与人口的发展、人类居住地形态和人口迁移都有直接关系。产业活动不论是工业、农业、商业还是交通,也都与人类居住有关,特别是与城市的发展有关。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工业布局与城市位置的关系,城市内部的商业网点和交通布局的关系等。

再比如在分析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形态和城市的功能区两个概念时,教材中均是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的,其实这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城市的的形态不同会影响到城市的土地利用,进一步影响城市的功能区;反过来,城市功能区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城市的形态,进一步说明了城市的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这在教材第83页浙江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案例中得到印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个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早期是集中式,呈团块状,连片地向郊区扩展。当城市再扩大或遇到“障碍”时,往往又以分散的“组团式”去发展。到了第三阶段,由于能力加强,各组团彼此吸引,城市又趋集中。到了最后,规模太大需要控制时,又不得不在郊区发展卫星城趋于分散的形式。

第三,要研究教学对象,以学法定教法。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而不是“教”。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教学对象——学生。不同的时代,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文化价值取向也就有所差异;不同的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接受新知的能力也会有所差异;不同的学生,家庭背景不同,思想状态不同,同样也会影响学习。以学法定教法,以学生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为根本。只有深入地分析学生的特点,才能准确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排查盲点,从而提升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才能有一个精彩的预设。

第四,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地理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科,可能都会有所关注,但关注的重点不同,地理关注的重点应是人地关系。比如对于酸雨,从地理学科角度来讲重点关注的是酸雨的形成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由人类活动的不同分出硝酸型和硫酸型两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地区不同的防御和解决方法。此外,还应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问题、辩证地思考问题。比如:图2.18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在城市化的早期阶段,城市拉力、乡村推力;但是到了后期阶段,如目前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期阶段,城市环境问题严重,而乡村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形成了乡村拉力和城市推力,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第五,做足精彩的预设,关注动态的生成。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精彩的预设,更要关注动态的生成。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时,应给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能够表达、敢于表达、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从而达到善于表达。要创设一种新型的课堂文化,尊重他们的人格,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他们当作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个体来看,而不能当作知识的容器,从而构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关注生命成长的课堂。学生回答的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 因学生的差异性和课堂的开放性而生成的动态的课程资源,并能及时的调整自己的预设,正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不能提出问题也就意味着没有创新思考的能力。

第六,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辩证地思考问题。

动态地观察、分析问题,也是此次课程改革追求的价值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许多问题,比如: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会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钢铁工业的区位就出现了由煤炭区位向铁矿区位又向市场区位的变化,家具厂也出现了由市场区位向原料区位的转变。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些案例,培养学生动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地理教学中,还应该培养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比如: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条件,就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比如:一般认为东北地区由于热量不足成了发展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对于热带、亚热带作物却不能种植,但是这也正是其“优点”。由于这个“优点”使得东北地区的水稻不需要使用农药、加之生产季节长和昼夜温差大导致水稻积累营养物质多、生产出绿色的优质大米,这也是江南所无法比拟的。江南丘陵酸性的红壤对于发展种植业来说是不利的,但是对于发展茶树却是有利的。难道不能说这是其优点吗?

在日常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应该重视地理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并引导学生去辩证地、从多元化的地理视角去思考、去分析方可获得清晰思考力。其次应该引导学生对任何一个地区的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要动态地观察、辩证地思考、分析,找出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注意“有利”和“不利”的相对性,然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其优势产业,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学会学习,快乐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充满思考力、想象力的个体,他们需要关心,更需要爱心;需要理解,更需要尊重;需要自主,更需要引领。

新课程改革给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给了老师一个专业发展的空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我们需要优化教法、改进学法,才能使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得以提高、热情得以激发、思维得以优化,也必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2.王树声主编《中学地理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 5

第二篇:改进地理教学方法探讨论文

一、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要以互动式代替封闭式教学。所谓互动式,就是把“以教师为主导”变成“以学生为主导”,老师可以根据提前设计好的问题与学生现场进行互动,打破以往一人讲大家听的模式。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要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把讲解与交流、对话结合起来,使授课过程成为相互沟通、双向交流的过程。通过这种互动式教学,加深学生对老师传播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与老师形成心灵共鸣,进而把学生的兴奋点引领到老师讲授的地理课上来。其次,要精心设计提问,启发学生思维。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课前精心地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靠拢。要选择重点、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科学,准确,不能模棱两可,比如有教师问:“空气上升会怎样?”“山的背面是什么?”等这样的问题就不是很明确。还要选择重点、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这有利于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快速的融入到授课内容中来。同时要注意提问的方式,避免简单的毫无意义的填空式的提问。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思考的时间,如果学生自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就不要抠字眼,抠标准答案,尽量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对于普遍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要用“启发式”的方法解决。第三,要坚持教学形式多样化。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课堂教学灵活,还可以设计一些课外活动,包括游戏、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地理。老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地理情况来进行教学,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居住地区的地貌特征、外出旅游地区的风土人情等为大家进行具体的介绍,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直观感受,使学生能够更真实、有效地接受相对枯燥的地理知识。老师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积极思考,使学习的过程充满乐趣,寓枯燥知识的掌握于丰富多彩的实践过程中。

二、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本书、一张嘴、一只笔”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教学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多媒体系统的广泛应用,地理课也应该与时俱进,利用好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推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了时代特色。利用好多媒体现代化教学,首先是要精心设计课件。要通过对文本、声音、图形、图象、动画等的综合处理,编制出精确的讲授课件,从而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讲授环境,为教师授课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实践证明,一个优质的课件代表了一个优秀教师的水平。其次要处理好文与图的关系,既要图文并茂,又不能以海量信息淹没主体,冲淡授课重点。特别是不能以课件演示取代教师授课,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第三要注重开发学生潜能,通过直观新颖的情景演示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达到丰富授课内容,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总之,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是我们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学习、积极尝试、勇于探索、不断提高,将我们的地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


第三篇: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及改进措施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及改进措施

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把地理纳入了中考范围,但大部分地区中考仍然不考地理,导致了地理教学不受重视,使初中地理教学工作难以开展,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么,教师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使中学生对地理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地理呢?这就要求教师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着手,帮助中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一般就是地理教师在上面讲,中学生在下面听,中学生为了考取好成绩强迫记忆地理知识。大部分中学生以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学习地理,导致很多中学生考试过后就把地理知识遗忘,更不可能把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没有让中学生认识到地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想方设法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中学生才会被动地学习地理。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新课改要求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以中学生为主体,让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学习的快乐。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地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一开始就要把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让中学生把心思牢牢地放在地理学习上,那么课堂导入的设计就至关重要。精彩的课堂导入既能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起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地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使中学生保持学习地理的兴趣 中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地理知识的内在动机就是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鉴于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使中学生保持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例如,《盗墓笔记》这本小说在生活中非常流行,很多中学生也非常喜欢看,而且《盗墓笔记》中涉及很多自然、地理知识,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内容结合初中地理教材进行教学。比如,里面涉及长白山,恰巧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关于东北三省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其融合到一起,为中学生介绍长白上的地形、地势,描述长白山的神秘之处。中学生就会被这些内容所吸引,在下课之后还会继续和教师探讨一些问题,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中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让中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中学生既能发现新知识又能巩固旧知识,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地理教师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面临的是不利的教学环境以及一群具有自己个性、拥有与教师不同思维的中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地理教师要积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帮助中学生保持学习地理的兴趣,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从而让中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掌握地理知识。

个人教研专题

马新立

2013.12.30.

第四篇: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及改进措施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及改进措施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并保持求知欲成为广大地理教师所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针对初中地理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教学方法;改进措施

虽然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把地理纳入了中考范围,但大部分地区中考仍然不考地理,导致了地理教学不受重视,使初中地理教学工作难以开展,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那么,教师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也能使中学生对地理产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地理呢?这就要求教师从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着手,帮助中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一般就是地理教师在上面讲,中学生在下面听,中学生为了考取好成绩强迫记忆地理知识。大部分中学生以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学习地理,导致很多中学生考试过后就把地理知识遗忘,更不可能把地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没有让中学生认识到地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想方设法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中学生才会被动地学习地理。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初中地理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新课改要求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以中学生为主体,让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验学习的快乐。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中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地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一开始就要把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让中学生把心思牢牢地放在地理学习上,那么课堂导入的设计就至关重要。精彩的课堂导入既能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起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地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讲授“各地温度”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利用故事导入法设计课堂导入。在这里笔者就是利用小故事进行导入的:图图家住在吉林,图图的妈妈因为所在单位的原因被外派到海南学习已经三天了,这天放学回家之后,图图正在家里打扫卫生,门铃响了,透过猫眼,图图看见是一位陌生的阿姨,陌生阿姨对图图说:“我是你妈妈的同事,由于天气变冷,你妈妈让我帮忙把她的羽绒服带去。”图图一听,就说:“阿姨你等我一会儿,我去找衣服。”但是,图图走进里间,并没有去找衣服,而是拿起电话拨打了110。在这里老师想问一下:“图图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很明显,这样的小故事既能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中学生认识到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如果图图不知道海南的天气情况,又怎么能判断陌生女子说的话是错误的呢。这样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就会高涨,进而积极主动的学习地理知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2.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使中学生保持学习地理的兴趣

中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地理知识的内在动机就是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鉴于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心,使中学生保持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例如,《盗墓笔记》这本小说在生活中非常流行,很多中学生也非常喜欢看,而且《盗墓笔记》中涉及很多自然、地理知识,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内容结合初中地理教材进行教学。比如,里面涉及长白山,恰巧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关于东北三省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其融合到一起,为中学生介绍长白上的地形、地势,描述长白山的神秘之处。中学生就会被这些内容所吸引,在下课之后还会继续和教师探讨一些问题,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中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让中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资料,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中学生既能发现新知识又能巩固旧知识,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地理教师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面临的是不利的教学环境以及一群具有自己个性、拥有与教师不同思维的中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地理教师要积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激发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帮助中学生保持学习地理的兴趣,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从而让中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掌握地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成锦.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徐炜栋.初中地理教学应合理使用启发式教学法[J].中学教学参考.(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第九中学)

第五篇:中学地理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中学地理有效教学方法探讨

姓名:张晓琴

单位:铜梁二中

[摘要]教学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教学,学生是否获得一定的发展与进步,它是衡量教学有无效益的指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

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再次开始关注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研究。在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近十年的时间里,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不断地改变和更新我们的观念和思维。所以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仅有的四十五分钟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间 “学、展、评、练”教与学的活动,以达到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要求。新课程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实施有效教学是关键过程。要实现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有效教学,要求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学设计是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地理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育心理学、传播学、地理学、建构主义、教学媒体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传统的地理教学设计,只重视了以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教”,而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所以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就经常会出现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二、实行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

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必须选择有效并且高效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得出规律,掌握方法。教学内容组织得精确得当与否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决定了教学是否有效。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要紧密围绕新课程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把知识结构变成教学结构,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

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大气的受热过程”时我们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总体分析思路。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能让学生把每一个受热环节都详细进行学习和探讨。因此,我们要选择一个有效且高效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由于学生对大气受热的认识为零基础,我在实际教学中就用生活实际中学生较为熟悉的案例进行分析。学生通过来源于生活的案例特征,得出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的一般规律,如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两地纬度相当,青藏高原海拔高温度低,四川盆地温度高;再让学生对照夏季华山山上与山下的情况,学生的印象十分深刻。以练习巩固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教学目标明确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对教学目标具有明确性,并全面贯穿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控制、评价等功能,有效的教学始于认清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充分发挥目标的各种功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前,我们要注重对课程标准的分析,以此来明确教学目标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时,课标要求为“以某地区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开发的自然与人文条件,了解农业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基本特点”。人教版教材选择了“亚洲季风水田农业”作为例子,如果教师只把课堂重点放在亚洲的东亚,东南亚,南亚,那是绝对不能“达标”的。通过解读课标可知,课标并没有明确要求具体掌握哪一个地区的农业类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在学习季风水田农业之后,总结出农业发展的一般思路。然后,让学生利用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思路,对非洲以及我国南方、东北、西北等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异同进行分析,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四、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点。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很大。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时间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使课堂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主动获取、主动探究知识,落实新课程中“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必须构建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

1、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变。构筑由“课堂渗透素质教育、主导教法研究、主体学法导引、教学手段创新”组成的课堂教学四个板块。强化教法研究,注重学法导引,坚持教育科研,实现课堂教学的几大转变:在教学思想上,由传统的人才观、质量观向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综合素质方面转变;在教学目标上,由偏重传统知识,向注重培养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方面转变:在教和学的关系上,由侧重主导与教法,向重视主体与学法(导学)方面转变;在学生潜能开发上,由偏重智力开发,向注重情商开发方面转变;在教学手段上,由常规教学手段向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方面转变。

2、教学方式的探讨。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变“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为启发探究式;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传统与现代教育技术创新结合式。二是注重学法导引:指导学生遵循科学的学习规律,将知识“分类一一归纳一一整理一一系统化”;指导学生学会科学安排、合理利用时间,劳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三是开启学生思维。四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以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教育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学习知识,探求真理,进行自主学习。新课改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的教学方式:启发诱导式教学、充分运用问题讨论法、生活实际教学法、比赛或辩论赛法、活动探究法。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归纳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的成因、带状分布的规律、特征、表现、空间尺度,加深学生对地理环境地域差异性原理的理解。地理课堂中活动的开展,着重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过程,习得地理学习方法,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在探究中学会知识迁移。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授课形式,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方式,使教与学的过程中充满情趣和活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达到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让课堂效率倍增。

五、及时进行学生有效的学习反馈和老师的教学反思

在课后,可以通过作业、测试和课堂评价调查表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课堂内容自己整理出该节课的知识要点,并记录自己的掌握情况和疑难 点,把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改善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实效。同时我们教师要作有效的教学反思,不仅要反思教学中的成功做法,把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掌握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记录下来,用以指导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还要反思教学中的失败之处,不断反省“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还有没有更有效的方法?”,时时提醒自己不断学习、改进教学方法,利用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记得有一次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这一节课,课前我精心制作了课件,课堂上通过鼠标点击,演示了气流运动状况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一节课下来,没有板书设计,缺乏师生共同探讨,课堂气氛沉闷,甚至有学生打瞌睡,检测效果相当差。课后反思,这节课的失败在于过度依赖了多媒体教学,忽视了其它更有实效的教学方法。失败的教训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要考虑采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更科学、更合理的设计好每一节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有效教学方法将会更加成熟,将会体现新课改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重点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育理念教导下,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因此,要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充分作好课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优化地理课堂教学,采取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反思、与时俱进,是切实推行新课改,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杨会丽.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文献综述[J].新课程研究,2012(11):5-6 作者:李伟 单位:上饶中学

[2]邵艳英.浅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4(06)

下载关于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进的探究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改进的探究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实践

    地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实践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等。”在这些新的教......

    改进教学方法

    使用新编初中英语教材的几点体会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主要表现在: 其一,教材不再以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来安排教学......

    改进教学方法[定稿]

    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的过程就是教与学的过程,如何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历史课的成功与否。历史教学是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教......

    地理教学方法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学方法探讨 魏桃英 江西省在08年进行了新课程改革。虽然在这这几年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对新课程也有很多的困惑和迷茫。这是任何一个新事物要发展要被接......

    地理教学方法

    对于失去高考应试压力的中学地理教育,兴趣教学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诱发学习积 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基于这一点,笔者进行了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的尝试性研......

    高中地理教学论文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初中地理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

    中学地理概念教学探究

    中学地理概念教学探究 摘要:地理概念是概括说明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的定义。地理概念的掌握不仅是学生学好地理规律和成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逻......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古人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人的学识非常渊博,说明地理素养是一个人素质极其重要的方面。所以,地理学科成为中学生必修学科,对于培养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