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浅谈《小学中年级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趣味性》
胡仁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实验中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因此,我注意在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进行了变革,使新课改作业的设计具备趣味性,把学生从烦琐的、机械的、重复的练习中解放出来。
一、激发学习兴趣,变机械重复为快乐实践 ——家庭作业的趣味性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 态,长此以往,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就在所难免,语文教学当然就难于逃脱费时低效的窘迫。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许多作业练习。有 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趣味性很强的作业时常出现在我的课堂 中,如:
1、朗读练习。对于一些语句优美的写景类文章,如《桂花雨》、《田园诗情》等,我们布置学生 回去后为课文选配一首乐曲,第二天举行一次配乐朗读比赛,比一比,谁的朗读最动听,谁选的曲子最恰当。学生对于这样的“任务”都异常兴奋,回去练朗读,找 乐曲,第二天的配乐朗读比赛,师生们如痴如醉。
2、表演练习。学了《让我们荡起双桨》、《但愿人长久》后,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歌,跳起 了舞;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我们安排学生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将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形象进行演出,学生自由结合进行排练,真正过一把“表演瘾”。应该说,比起常规的抄写练习,作业的难度是较大的,可是完成的情况却比想象的好许多,学生不 但不把它们看成是负担,能按时完成,而且还花了很多时间,把他们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可以说是“以作业为乐”。将学生从单一的抄写中解放 出来,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再现文本情境——家庭作业的趣味性
小学语文教材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富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 田。“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教师应该领着孩子步入语文园林,才能让学生去感受其中姹紫嫣红、桃红柳绿的美。而如何让学生深入语文学习呢?情感应该是 关键因素。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设计一些情境型的家庭作业,引导儿童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更好地感知教材。
语文第六册教材中有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荷花》,文中尽情描绘了荷花 不同形状、不同姿势的美。教学后,我让学生用笔把荷花的美丽画出来,他们饶有兴致地挥毫泼墨,荷花含苞欲放、悄然绽放、昂首怒放的各种形态在他们笔下栩栩 如生。如此一来,不仅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了文本,更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拓展了他们的创新思维空间,背起这篇美文也更得心应手了。毫无疑问,这 样的家庭作业是很受学生欢迎的,而且效果特好,因为它通过再现文本情境,向学生展示了可感知的生活场景和生动的画面,这给学生创设了宽广的想象天地。在形 象感受中,学生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体验,与作者一起喜怒哀乐,不难感受到作品所蕴涵的情感和所赋予的美,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在感恩中感受快乐——家庭作业的趣味性
学会感恩,走在人生的路上,你会觉得你快乐无比。
一次,看到一位学生在跟奶奶斗气,在地上打滚不愿起的情形,顿感家长太溺爱学生,学生太不懂 事。于是,我决定在语文课后趁热打铁,借此教育一下学生。我对学生说,大家平时都让父母为自己服务,知道父母非常辛苦,大家也表态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今天老师想要看看大家的具体行动。接着就布置了“家庭作业”:回家给妈妈或爸爸洗一次脚,还要写一篇日记。
第二天,我便欣赏到学生的日记,日记非常感人,但经调查,全班没有几人真正为父母洗过脚。我当时感到非常震撼,但仍强忍着愤怒对学生进行了一番教育。
第三天,再翻看学生的日记本,发现这天的日记是写得最好的一次,学生对孝敬长辈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他们感受到了孝顺父母的快乐。文章中有更多的细节和人物对话,如果没有切实去做,是编造不出这样的细节的。
这次特殊的家庭作业同时引发了我们对独生子女教育的思考:我们应让孩子在享受拥有的同时懂得回报,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先“扫一室”,方能“扫天下”呀!
总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业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让课堂教学与家庭优化互促,让作业成为培养、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乐园”!
第二篇:如何布置小学语文家庭作业
如何布置小学语文家庭作业
咸安区双溪桥镇中心小学 贺 娴
摘要: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现今学生作业布置存在着量大、形式单
一、内容枯燥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提高作业质量,精心设计作业,分层布置作业,及时评讲作业,从而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作业布置;问题;方法
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是巩固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适当地布置一些家庭作业是必要的。但是,现今学生作业布置存在着量大、形式单
一、内容枯燥的问题。反复的听、读、写、练,虽然能够识记大量语文课本知识,但难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难以孕育实践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使其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勇于创新的园地。
现今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布置中存在这几种问题。一是重习题练习,轻知识应用。二是重练习结果,轻思考过程。三是重统一训练,轻分层练习。要改变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其前提是教师要树立好三种观念。第一,学生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更是自己作业的主人。第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说,作业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第三,作业应该让学生跳出语文课本,到语文知识的大海中去遨游。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由此可见,设计有效的语文作业,就要从简入手,从效果抓起。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前认真思考,精心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作业。笔者认
为,要设计有效的语文作业,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做:
一、家庭作业要适量
有人说:“长期无效的作业是对学生的一种慢性自杀。”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要考虑学科间的统筹协调,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如果作业过多,他们会以草率的态度,匆匆忙忙地完成交差,或者一边做作业一边心里想着玩,结果是既没有玩成也没有完成好作业。而适量布置作业,不仅不影响玩,反而会使孩子们认真对待作业,字写得清楚了,答案正确率也高了。只要学生愿意做,作业自然就有效了。
二、作业内容要精心设计
在现实教学中常发现,许多教师布置作业随意性很强,不能够精心设计内容,他们大多着眼于知识的巩固,常要求学生大量地做一些抄抄写写的重复性作业,有的甚至采用“拿来主义”,直接布置配套的练习册或模拟试卷等等,这种做法严重背离了新课程的理念,并且久而久之,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设计作业应讲究趣味性,注意实践性。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充分利用课内外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单靠课内识字,可能会使一些学生“吃不饱”,久而久之会抑制他们的识字兴趣,影响他们的识字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开展“给字娃娃找家”(剪贴报纸、商标上等上面的字进行识记),“和字宝宝交朋友”(看书、认路牌、站牌、商店名、做游戏、看电视识字„„)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运用课内所学的识字方法,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设计作业时,我们一方面要注意语文学科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因为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毕竟有限,所以网络、书刊、影视、展览等都可以成为语文作业的资源。此外还应体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淡化学科间的界限。
三、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
在传统教学中,都是老师布置作业学生独自去完成,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不由自主地将作业看成一种负担,并逐渐产生望而生畏的情绪。其实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可以规定必做题,也可以安排选做题;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口头作业;可以是课内作业,也 2
可以是以小组完成的作业;可以自出自做,也可以同伴合作;可以布置亲子作业,也可以布置作业师生合作完成。电视传播的知识五花八门,适当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不但可以增加学生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带来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爱新奇是儿童的特性,如果只是单纯地说今天抄词语几遍,明天又是说抄词语几遍,后天还是这样,儿童就会心烦,又是老一套,会不乐意去做。如果经常变换作业的形式,使儿童有种新鲜感,他们便乐意去完成。
四、作业布置要明确
布置家庭作业从内容到形式都要非常明确具体,不应笼统地说一声:回家后不要贪玩,把今天教的都去温习几遍。儿童会觉得今天没有作业。即使自觉性强的,也只是无目的地随便翻一下课本罢了。比如朗读课文,要提出不读破句,不添词不漏词,注意语气、停顿,要读得像电视里的儿童一样,有声有色,明天早自习或上课时比一比看谁最像最好,这样才觉得有作业。
五、家庭作业要有层次性
同一棵树上的叶子没有两片完全相同,一个班的学生也各有千秋,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高度地关注,在布置作业时也要因人而异,分类布置。从数量、难度、形式等方面给予不同的分配,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需求。如我布置生字练习时,总是这样说:请把生字多写几遍,直到你记熟为止。不管学生抄了几遍,我们的目的是要学生记住这些字,而不是抄多少做个摆设。所以每次检查作业,我都只看他们的听写情况,而不是数到底抄了几遍。一篇课文的朗读,我对不同的学生也会做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特别是好的篇段,最好能熟读成诵;中等生要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背下自己喜欢的句子;个别的学生我只要其能正确地朗读就行了。对于学有余力并对语文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为他们不断设置更高的目标。这样做增添了他们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为他们自主完成作业增加了信心和乐趣,提高了作业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或避免学生抄袭其他同学家庭作业的现象。
六、作业要认真批改,及时评讲
教师认真、及时批改作业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批改作业,教师可以了解到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和学生的学习信息,为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业批改可以采用面批面改,也可以采用集体批改,教师要实行二次或三次批改。在家庭作业评价中,要以赏识的眼光去评价学生,找他们作 3
业中的优点。给学生一个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感觉自己进步了,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欣赏,就会找到自信心,他们的表现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并且,学生每次拿到批改过的作业后,对作业中的错误要认真改错,查找错误的原因,弥补知识的漏洞。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认为重要的一道题做书面订正,并进行自我解释,其它错题改正后在小组内作口头解释。因此,为了减少改错,学生在作业时保持高度紧张,以认真的态度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了学生的作业后,要就学生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错误进行及时讲评,解除学生内心的困惑,纠正学生错误的思维,使学生在纠错中加深理解。当然,课后要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错误进行个别指导,并适当给予点拨,让他们跟上班级的整体水平。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布置和对待家庭作业能够充分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让我们继续努力钻研,真正有效利用好家庭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不断巩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让他们爱上学习,爱上写家庭作业。
第三篇:浅谈语文趣味性
浅谈语文趣味性
摘要:教育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而在其中,语文正是一门充满趣味的引人入胜的学科。语文学科就好比一个“聚宝盆”,语文学科里所散发的魅力让人着迷。就仅拿教材来说,它汇聚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蕴含了及其广泛、极其深刻和极其丰富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语文学科这个媒介去感受世界文化、中国文明,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同时,这对促进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材;趣味性所在;学科意义
语文这门学科长久以来作为考试中的一支主力军,我想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只看到了语文可以在取得理想的分数中的砝码作用,却忽视了语文这门学科于我们的真正意义。它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增加我们的见识,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因此理解语文的本质,探索语文的奥秘,感受语文带给我们的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乐趣是尤其重要的。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的事物”
这涉及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语文观。如果单纯的认为美的事物就是几篇课文那这是非常片面的,只能勉强算作是小语文观。语文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不仅仅是课文,不仅仅是文章,还有语言和言语,这才能算的上是大语文观。高中语文课文里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大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内涵及其丰富和及其广泛的美育资源,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巨大的美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次,是言语方面,要多听多读才能培养出对事物的审美能力。还有一点就是对汉字本身的审美培养。我们的方块字能发展成独步中外 的艺术绝对是与它具有美的特质是分不开的。
二、在写字课中体验汉字的非凡魅力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而且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唯一的文字。中华民族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如政治、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重大成果都是靠汉字记录的,流传到现在,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财富。汉字除了传承历史文化外,还有陶冶情操的功能。汉字外形是很形象和具有美感的。
结语:
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语文学习中去认真发觉探索语文本身的趣味性,才能德、智、体、美共同发展。总之,只有做到学习与兴趣的有机结合,在语文学习中善于发现乐趣,抱着探索与欣赏的心态,才能陶冶情操,培养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凡爱萍.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以情激趣”[J].学周刊,2011(34)
第四篇:小学语文的趣味性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性教学
前河沿小学教育集团 杨丽萍
摘要:“以趣促学”在现代教育里面广受老师与学生的喜爱。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传统的拼音、识字教学等都比较单调、乏味,学生都是好动的,让小学阶段的小学生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在课堂上坐上一节课,是不太可能的,靠硬性压制而造成的死板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以趣促学”极大的活跃课堂,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教学提高了一个更加宽阔的舞台。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教学;主动参与
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到底是什么?语文是那巍巍珠穆朗玛,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洛阳城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白洋淀里的打渔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先之乐而乐。”语文从那古人的口中娓娓道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屈原的笔端流出„„语文带着我们到沙俄统治的小城镇体会残酷,到景阳冈的青石板上感悟惊险,到长征路上领悟乐观主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进行积极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啊!“趣味性”乃语文课程活的灵魂。离开趣味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毁灭艺术的创造。《新课程标准》把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趣味性,学生的反应是多元的;二是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应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三是汉语言文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语文教学应适应并挖掘这些特征。《新课程标准》同时也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趣味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促使学生去进行自主学习,从而爱上学习,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可见兴趣对于教学来说很重要。那么该如何让教学充满趣味性,使教学得到提高呢?我为课堂趣味性提出一些自己的教学经验给大家分享。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育趣味教育的环境
情感熏陶目标是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例如,在教学李白《望天门山》时,事先设计好课件,独立出现在屏幕上,浩瀚的江水、小船、山峰、绿树„„然后,上课时让同学们根据诗歌的意境,当场演示,组成画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组成了许许多多的画面。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视觉、听觉都受到了极大地冲击,既记住了诗句,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意境获得了独特的感受。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有众多因素,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正确的情感示范。
二、以真实事物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提高记忆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姓名是学生最熟悉的语言因素,每个人的名字也都是小伙伴们愿学愿认的,教师可以把班上同学的名字收集起来作为识字的材料,相信学生定会兴趣十足的。这样,就可以结合教室布置,把全班同学的名字端端正正地写在了老师准备的闪烁星星里,并把它们张贴在宣传栏里,这时学生就会满脸高兴的来找自己的名字和读其他同学的名字,自然而然的也就记住了一些生字。再有,传统的拼音教学都比较单调、乏味,小学生都是好动的,所以我们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设计。例如,在拼读音节的训练中,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展示,例如拼读“文具盒、圆珠笔、铅笔”的音节时,可以让学生拿起相应的实物拼读,使他们手动、口动,学得专心投入。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的把学生调动起来,进而进行有效的教学。
三、以游戏来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一项活动,寓教于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游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从而增强学习的效果。例如:在教授生字词时,学生在反复练习熟记生字的音形义后,已经开始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了。为了调节学生的情绪,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这是教师设计“摘苹果”的教学游戏一棵大树上挂满了写有生字的苹果,学生按照游戏规则:哪一个学生准确读出生字词的音,他就能摘下一个苹果,从树上摘到苹果后,用苹果上的字词练习说一句话,说对的给予奖励。这样的教学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游戏是一种能动的、充满想象的主体活动,学生常常在自主性很强的游戏中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这正是创新意识得以滋生的土壤。在学习《狼和小羊》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展开想象,自由地发挥“就往小羊身上扑去••••••”之后发生的故事。学生写的结局千奇百怪,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痕迹,有一个学生写道:小羊机灵地跳到一边,狼扑了个空,掉到了水里,水流很急,一下子就把狼卷走了,狼不断挣扎,大叫“我一定会回来的!”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这样的教学游戏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学习、想象的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育趣味教育的环境
情感熏陶目标是人文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例如,在教学李白《望天门山》时,事先设计好课件,独立出现在屏幕上,浩瀚的江水、小船、山峰、绿树„„然后,上课时让同学们根据诗歌的意境,当场演示,组成画面。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组成了许许多多的画面。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视觉、听觉都受到了极大地冲击,既记住了诗句,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对作品的意境获得了独特的感受。良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有众多因素,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正确的情感示范。以情感的课堂,动情的教师来牵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实也就体现了一种趣味性,有了这样的前提,进行深层次的趣味性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五、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培育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认识活动,也是一种智力活动,即认知和提高认识能力的活动。但教学过程除了智力活动之外,同时还有非智力性活动。教育心理学家潘淑认为学生的学习“这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有一类是有关学习的 积极性的,如注意、情感、情绪与意志等;另一类是有关认识过程本身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前者与个性心理特征和学习动机密切相关,它对认知过程及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动力、激发作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六、运用独特的语言训练,强化学生人格的养成
“工具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言文字训练与趣味教育是血肉与灵魂的关系,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是语言文字工具训练与趣味陶冶的综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意引导学生于语言习得过程中确立主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首先,要求教师在常规的听读训练中锐意革新,要将学生从有限的所谓“重点”篇章束缚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同时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媒体,不断吸取传统民族文化精髓,感受时代改革的惊涛骇浪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而这一切都应该在听、说、读、写中去落实。这一段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学生们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与他人的心灵的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无闻的工作在大街小巷的“当代雷锋”;有的想起了每日迎着朝阳美化世界的环卫工;有的想起了战斗在玉树第一线的武警战士;也有人说起了为学生呕心沥血的老师„„学生们在学习文本、积累文本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情的陶冶,以及心灵的洗涤。
七、建立师生的平等对话,提高教学的质量
教师也是普通的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些教师往往会把这种情绪带到教学当中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自己的工作。还有些教师为了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望,成天板着脸让学生有一种恐惧感,久而久之便与学生疏远。《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更为典型,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时空的交流。“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首先,教师注意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你的脸上清楚地写着真诚与善良,你已经品味得相当不错了,老师真的还没有想到这些呢!”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法,灵活、迅速地处理偶发事件。另外,师生之间的对话是意义建构活动,在对话中应该学会欣赏他人、鼓励他人。“我想对你的要求提得高一点,因为你有这样的能力。可以吗?”教育在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教师的教育密不可分。趣味教育是精神的,同时也是智慧的。总之,在语文课堂里,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更应关注的是充分挖掘趣味资源,走进教材,走进学生的生命领域,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参与其中,让课堂充满趣味,课堂才能由此焕发生命活力,也才能彰显语文教学这门美丽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与教学研究 [2]小学教育学 [3]高效课堂
第五篇:小学五年级语文家庭作业试卷
一、看拼音,写汉字。(5分)
jǐnshènfèixūcíxiánɡténgxiěbàozhà
()()()()()
二、用“√”选择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1、母亲掏出一卷(juǎnjuàn)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ɡuījūn)裂的手指数(shǔshù)着(zhezhé)。
2、面对突然其来的灾难(nànnán),人们都很难(nànnán)过。
三、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再填空。(6分)
()声()语失()落()()耳()聋()()痛哭
()()扬扬迫不()()()()信心()上加()的意思是灾祸上再加灾祸。
和的意思相反。
四、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蝶蝶不休出板倒塌歧途
B、忐忑不安颤抖昔日敬仰
C、按图所冀腼腆竖定严励
五、默读下面四个句子,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在()里打“√”(2分)
1、东湖的春天是最美丽的时候。()
2、满山遍野到处都开满了鲜艳的映山红。()
3、在森林里,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和各色的花。()
六、找出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画上“”。(3分)
1、我(注视扫视)了一遍,周围都没有发现我母亲的身影。
2、听了爸爸的话,我的眼睛(湿润滋润)了,并且流下了(痛恨悔恨)的泪水。
3、老师经常(鼓舞鼓励)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