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必修一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高一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杨燕
目前,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人们也饱受因环境问题带来的灾害。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历史潮流。学科渗透也是当今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利用生物这一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及其法制教育是势在必行的,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目前,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人们也饱受因环境问题带来的灾害。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历史潮流。由此,世界各国都已行动起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生态平衡。作为生命科学的生物教师,更应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 ,努力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 , 把环保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为培养21世纪具有高水平环保素质的公民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下面就是我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及其法制教育的心得体会。
一、知识整合,储备材料,构建环境及法制体系: 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中相关生态、环保的知识以及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文献、案例等进行收集、整合为今后的教学作充分的准备。在知识收集和整合过程中要有选择性、代表性,不必面面俱到。有的只作简介,有的要安排讨论、分析,有的点到为此。
二、联系教材,学科渗透宣传环境法制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举例说明,让学生认识到环保及其法律法律制定的重要性。目前很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与缺乏环境科学知识和生态学知识密切相关的。而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渗透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在讲述第二章第二节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时,从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入手,直接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条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第二十条 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在讲到酶的本质和功能时,从酶的功能入手,直接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条 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产地、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许或者对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允诺有表示的,应当清楚、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条 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第四章第一节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时,也可以直接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条 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产地、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许或者对服务的内容、形式、质量、价格、允诺有表示的,应当清楚、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条 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在第四章第二节讲到光合作用时,可以从光合作用的原料、场所、产物、作用及应用入手,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二十三条 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第六章第三节细胞的癌变时,由诱发细胞癌变的因素,癌症的产生及预防,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条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 度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第二十四条 禁止开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煤炭。第八章第二节“非细胞生物——病毒”时从由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引入也可从学生亲身经历的非典、甲流等着手接着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知识进行渗透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我国在自然保护的决心和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把学生学到的环保知识所看到的环境污染生态被破坏现象向全社会呼吁以唤起全民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把保护环境视为己任共同爱护绚丽多彩的生物圈。
三、组织活动付之行动体验保护环境成效 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亲自参与保护环境取得的成效和成就感。教师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亲自体会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也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社区、街道、河边亲手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等义务活动让学生到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情况同时也感受到作为“环保志愿者”受到人们赞扬的喜悦。除此之外,可以如定期出版墙报利用6月5日世界环境日、9月16日保护臭氧层日、10 月16日世界粮食日等特殊的日子举行专题讲座等。除此之外亲自带学生到社区、街道、河边进行义务活动清理垃圾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这些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广度和深度还应大大扩展加强“环教”课外活动的开展和环保知识的宣传直至全民参与是最理想的前景。在各学科教学中都应该对广大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意识及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义务感。这对人类生存对社会发展而言价值无法估量。
总之,生物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和研究对象,使它在环境教育中具有其它的学科无法代替的优势。在当前学校环境教育普遍展开时,我们生物教师应抓住这次机遇,积极投身尽己之长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
第二篇:生物必修一教学心得体会
高一生物教学体会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曹村高中
王海荣
摘 要
目前,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于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各地教学条件和经济水平的差异,使的大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后,由于初中教学条件的限制,在生物学习中出现空挡,进而对于生物的学习总是力不从心,总觉很难理解和掌握。因此,使得的生物教学显得特别的被动。
关 键 词
生物 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体会
本学期我主要从事高一生物教学工作,使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由于教育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初中几乎就没有学过这一门课程,在教学中总有一种被动的感觉,使得教学经常陷入困境。
一. 初中与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问题
1.1初中生物教学透视
初中生物知识并不深奥,往往有许多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是入不了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基础普遍较差: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引领下,大部分地区依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淡化生物教学,只在初
一、初二阶段开设生物课,而初三不开设生物,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出现“断层”现象。
(2)学习兴趣不够浓:生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中考不是考试科目,因此,该学科也就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辅课,加之高考所占分值也不高,所以学生对其兴趣并不大,短时间内很难扭转这种不良的心态。(3)错误的学习观点:初中生物绝大多数是通过理论和现象来阐述生命现象和本质的,这样,就使得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完全寄希望于背诵,而缺乏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思考。当然,也就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1.2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分析
进入课程改革以来,教材中增加了若干实验,其中也保留了以前的一些经典实验,但同时也增加了一些要求较高的探究类实验,体现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的目标导向。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生物因初中不是中考科目,与高考形成了较大的反差,进而导致了一系列衔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考试制度与教学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高一学生对生物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几乎没有一点基础知识。导致高中生物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学习。
2.学习兴趣不够: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既是中考又是高考科目,学生对此很重视,而对生物学习兴趣不大,再加上师资的限制,大多数学校无法开足课时,实验教学无法实施。而这种现状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很难改变。3.学习习惯及方法欠佳:到了高中阶段,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加,大部分学生无法做到课前预习,上课也没有做笔记的习惯,课堂练习不积极,课后也不能很好地复习,不懂又不善于问。学习中仍然沿用机械、死板的记忆方法,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
1.3.初高中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标导向方面
初中与高中在目标导向上有所侧重。初中生物侧重于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生物观念:如“生物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但对于具体的要求较低,对知识体系的了解相对薄弱。主要针对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注重设疑能力的提高,提倡体验过程,而不强调结果,有的甚至没有具体的结果;而高中对知识体系的掌握要求较高,在达到一定的能力要求的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面对高考选拔性的考试,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梳理衔接,将各个重要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网。同时对知识的应用及做题也有相当的要求。
2.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的差异:(1)一部分高中教师没有教过初中,甚至没有听过初中课,对初中教学知之甚少。导致学生对教法的不适应,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2)课改的实施过程使初高中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形成的差异,影响着学生对高中知识的接受。(3)初中生物教材每课时安排内容较少,教学进度一般较慢;而高中生物每课时内容较多,进度快,学生对不懂的知识,不能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课堂上又没有太多的时间解释和反复强调,造成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
二.生物必修一教学的一点体会
苏教版必修一生物教材,主要是围绕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展开的,看似简单,但贯穿于整个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对其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后面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1.明明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但考试一考就出错。比如能源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很多,有糖类,脂类,蛋白质等,但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主要储能物质是脂肪,直接能源物质是ATP,当然还有动植物体内各自特有的糖,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指出的。再比如酶的概念,明明讲的是有机物,可总有些同学认为是蛋白质,而忽略了RNA这种酶。
2.考试中但凡牵扯到化学方程式方面的计算,学生大都晕头转向。比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以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由于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整个过程,而对问题缺乏理解和分析能力,在答题中经常张冠李戴或者以空白作答。3.面对数学曲线所表示的生物过程,学生都表示看不懂。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将各种曲线在处理习题的过程中都进行了讲解。比如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曲线,由于学生未能搞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无法从曲线上看出两种生理过程的变化。
4.对于探究性实验题,相当的同学由于恐惧而多选择放弃。比如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问其呼吸过程和方程式都知道,说起实验原理和方法也能理解,可就是由于恐惧,而对于此类题缺乏了主动性。
5.忽略知识间的递进关系,缺乏创新和拓展,忽视对学生原有生物知识的纠偏、更新和整理,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总之,高一生物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新起点,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必须让学生明白,能力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夯实基础是才是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不论是谁都不可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只有循序渐进,在掌握基础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学好这一门课程。
第三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心得体会(一)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一)斗古中学 七年级(6)班 张学政
一、学科法制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青少年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及低龄化、危害程度 严峻。加强中小学的法制教育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是预防青少年 学生违法犯罪、引导其健康成长、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
二、在学科中寻找法制教育的契机 法制教育的渗透,不应只局限在课堂里或书本上,对中学生进行法 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思想教 育任务。我们都知道在语文、历史、英语等学科教学内容中,存在许 多与法制问题有关的事件、人物、也有乏凶杀、抢劫、复仇等情节。教育学生学法、守法、用法也是各个学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 教学过程中,应为引进源头活水,或课内、或课外,或请进来、或带出去,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体育课、信息技术课、科学实验课、美术课,其实也存在很多的契机。有时喾珠一个不恰当行为(如不守 体育规则、偷拿实验药品、网上乱必贴子等)即成为法制教育的契机。某种意义上讲,养成即是法制行为养成。所以这类课程其实有许多优 势。
三、情境教学法 创设法制教育渗透点
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身临 其境、在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法律知识 的能力。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练习、课外辅导、考试、实践活 动等环节,都蕴藏着法制教育契机,都可以渗透法制教育,就看善不 善用,会不会用,利用得是否有智慧。当然也不要走极端。处处和法 制问题挂钩,三名话不离法律,招致学生反感。
四、法制教育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 尊重学生情感、人格。不能把法制教育等同于讲法律、敲警钟、训斥 人,有能随借题发挥,讽刺挖苦。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法制教育也 必需因材施教,必须掌握好度。更要尊重学生的天性。要提高教学 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深入浅出的方法,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 的事例,形式丰富的手段实施渗透教学。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力,提 高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五、学科教学法制教育工作,对教师的要求 老师要提高思想,不断的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制 素养。知道身边更多的法律事例,要形成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习惯。要增强责任心,增强主动性,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变成自 觉的教学行动和自然的教学习惯。
2012年6月28日
第四篇: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化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金沙县官田中学:杨世华
本人作为一线教师,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从自身做起,让学生喜欢化学,培养他们的化学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来服务于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们的重任。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而法制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正确的观念与意识,明确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伸张正义,惩恶扬善。化学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同样也承载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一、化学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的意义
1.化学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密不可分化学教学中涉及易燃、易爆、腐蚀性、毒性等物质很多;涉及大气污染、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污水处理方法、光化学污染、臭氧层破坏、重金属污染等污染事件原理分析与对策;涉及到生活中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及国家法规要求,一次性快餐盒、方便袋的卫生标准,新装修房屋中常会有的超标物质———甲醛,工业酒精为何不能勾兑白酒等。这些教学内容无不与生活、生产中的法制紧密相连。化学教学中如能联系实际案例适时地切入法制教学,更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德才兼备人才。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法制素质已经成为个体社会化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之一。真正的人才必然是专业能力与法制素质二者同时兼备,才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有效的社会贡献。反之如果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法制理念,那么教师的化学专业知识方面的“传道解惑”最终无疑是为犯罪分子添上了罪恶的翅膀,当今的许多高科技犯罪,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因此,在选择或设计问题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1、题是否具有生活性,把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还原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问题,可以改变知识给人的枯燥乏味的印象,便于学生理解,如学习反应速率的情境材料,可用牛奶的保鲜方法来引出;学习物质的量浓度时可用一张验血单:先让学生看验血单中数据单位,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单位?与初中学的质量分数相比有哪些优点?可如何表示?
2、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能否激励小组讨论,过于简单和抽象深奥的问题都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跳一跳”的感觉;
3、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是否符合学生的知识准备和心理特点,能否达到培 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如讲到从太阳能、生物能和氢能的利用时,我们就不适宜让学生去研究物理学中的一些非常艰深的内容(如核能、黑洞研究),因为缺乏知识的铺垫和实际研究过程的可操作性。
三、《学习的革命》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教育不是把学生越教越死,不是由教师设置好各种框框,让学生去钻、去套,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自由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让学生去展示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从自身做起,让学生喜欢化学,培养他们的化学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灵活地运用化学知识来服务于自己的生活,这是我们的重任。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而法制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正确的观念与意识,明确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伸张正义,惩恶扬善。化学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法制观念的形成同样也承载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第五篇: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模版)
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目前,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人们也饱受因环境问题带来的灾害。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历史潮流。学科渗透也是当今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利用生物这一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及其法制教育是势在必行的,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目前,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人们也饱受因环境问题带来的灾害。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历史潮流。由此,世界各国都已行动起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共同维护生态平衡。作为生命科学的生物教师,更应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 ,努力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 , 把环保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为培养21世纪具有高水平环保素质的公民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下面就是我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及其法制教育的心得体会。
一、知识整合,储备材料,构建环境及法制体系: 教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中相关生态、环保的知识以及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文献、案例等进行收集、整合为今后的教学作充分的准备。在知识收集和整合过程中要有选择性、代表性,不必面面俱到。有的只作简介,有的要安排讨论、分析,有的点到为此。
二、联系教材,学科渗透宣传环境法制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举例说明,让学生认识到环保及其法律法律制定的重要性。目前很多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与缺乏环境科学知识和生态学知识密切相关的。而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生物学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渗透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在讲述第二单元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时从由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引入也可从学生亲身经历的非典、甲流等着手接着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知识进行渗透在讲述第三单元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时讲述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合理的森林资源利用、乱砍乱伐等行为使得荒山越来越多而草原所面临的过度放牧等也使得土地沙漠化情况日益严重。从而引入《宪法》、《森林法》、《草原法》、《防沙治沙法》等相关条款在讲述遗传变异一章时可穿插温度、湿度的急剧变化及辐射等环境因素可造成生物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必要性,树立起环保意识及保持生态平衡的观念。在“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环境的保护”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等内容中介绍我国在自然保护的参与和法规80年代初我国签署了《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90年代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湿地公约》我国在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森林法》后又陆续颁布了《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关于保护珍贵树种的通知》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法规。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我国在自然保护的决心和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把学生学到的环保知识所看到的环境污染生态被破坏现象向全社会呼吁以唤起全民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把保护环境视为己任共同爱护绚丽多彩的生物圈。
四、组织活动付之行动体验保护环境成效 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亲自参与保护环境取得的成效和成就感。教师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亲自体会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也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当地的社区、街道、河边亲手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等义务活动让学生 受到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的情况同时也感受到作为“环保志愿者”受到人们赞扬的喜悦。除此之外可以如定期出版墙报利用6月5日世界环境日、9月16日保护臭氧层日、10 月16日世界粮食日等特殊的日子举行专题讲座等。除此之外亲自带学生到社区、街道、河边进行义务活动清理垃圾宣传环保知识。通过举办这些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其广度和深度还应大大扩展加强“环教”课外活动的开展和环保知识的宣传直至全民参与是最理想的前景。在各学科教学中都应该对广大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意识及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义务感。这对人类生存对社会发展而言价值无法估量。
总之,生物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和研究对象,使它在环境教育中具有其它的学科无法代替的优势。在当前学校环境教育普遍展开时,我们生物教师应抓住这次机遇,积极投身尽己之长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